三节课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18 Aug 2023 05:44:4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三节课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增长裂变:知识星球分销裂变项目复盘 //www.f-o-p.com/107399.html Wed, 21 Nov 2018 10:09:28 +0000 //www.f-o-p.com/?p=107399

 

本文是作者和团队在两天一夜0成本裂变分销出2078份知识星球付费会员,共计14万+销售额后进行的活动策划的复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就在2018年双十一的前几天,跟团队以及精进社实操团队的小伙伴两天一夜0成本裂变分销出2078份知识星球付费会员,共计14万+销售额!红红火火的海报几乎刷屏了整个运营

本次活动从上线到结束仅两天时间(由于不可抗因素提前终止),却裂变了26个群,吸引了2078位知识星球付费会员

接下来,我根据此次活动的策划推广进度展开复盘,为大家重新呈现这次刷屏活动的整个流程。

目录

  1. 活动目的
  2. 活动策划及准备
  3. 活动执行
  4. 活动数据
  5. 踩过的坑及改进
  6. 活动成功的3个要素

嗯,接下来开始开始复盘!

一、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主要提升知识星球“每日精选热点案例”的付费用户数,间接提升“运营深度精选”在运营圈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前已经有9200+知识星球付费用户,鉴于第一次做知识星球会员类分销裂变,本次活动优惠价69元/两年

目标:2000个付费用户

二、活动策划及准备

  1. 用户调研

(1)用户画像

参考了其他作业的结果以及结合自身情况明确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2)用户需求

  • 各种裂变的玩法、工具、以及背后的核心逻辑
  • 最新裂变玩法的技巧和案例
  • 其他各种运营知识和技巧
  • 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各种渠道对接的机会

(3)用户痛点

  • 做过裂变,但基本都是失败的,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自己一个人也没办法解决
  • 没做过裂变,想做裂变但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式
  • 没做过裂变,有一点裂变知识,但做裂变的流程、关键点、风险点不清楚
  • 做过裂变,想获取更多优秀的裂变案例,来找到灵感
  1. 玩法设计
  • 裂变形式:主要采用的是分销裂变的方式,以分销作为驱动力驱动用户分享
  • 启动渠道:学员能利用的所有渠道+官方所能提供的所有内部和外部渠道
  • 招募分销团队:启动前2天先招募分销团队(11.4-11.6)
  • 驱动头部用户裂变:设置裂变排行,排行前3名获得额外的奖励,如签名推荐书籍等
  • 驱动关注用户裂变:关注公众号后即弹出进群二维码,引导进群领取知识星球
  • 驱动购买未关注用户裂变:购买后进入群内,群消息与托引导赚回学费,加入分销队伍

三、流程设计

  • 公众号配置:运营公众号
  • 项目启动后关闭知识星球官方分销功能,使用H5分销系统的分销机制
  • 用户在课程详情页购买以后,引导进群,群内发知识星球邀请链接
  1. 工具&平台
  • 群裂变工具:进群宝
  • 分销工具:零一分销系统
  1. 项目排期&人员分工

  • 项目启动时间:11月6日下午
  • 分销团队招募时间:暂定11月4日

3. 海报与详情页文案

关于海报与详情页文案的框架以及注意要点,我们还是遵循以往的裂变活动,因此不再赘述。

1.0版本海报文案如下:

1.0版本海报文案

由于混沌广州临时作为赞助方加入此次活动,海报文案和设计都进行了改动,以下是改进过的2.0版本海报文案:

2.0版本的海报文案

4. 海报设计

1.0版本的海报设计

我们把1.0版本的海报初稿,在实操小组群内进行了一番调研讨论,发现海报存在以下问题:

  • 标题不够醒目
  • 色调太庄重
  • 没有层次感
  • 整体缺乏设计感

问题已经很明显:重点在海报标题和视觉上进行一番修改,强调了标题中的双十一,加强了海报整体视觉和设计感,最终迭代了2.0版本。

2.0版本的海报设计

5. 详情页设计

前后迭代了三个版本的详情页,第一版本的详情页不够有吸引力,色调没有层次感,加上混沌广州临时参与赞助,详情页进行了大改动;第二个的效果很惊艳,非常吸睛,但是有点过于鲜艳,最终主色调改成与运营人气质符合的蓝色。

3个版本的详情页设计

  1. 活动资源
  • 渠道资源:运营深度精选提供内外部启动渠道:公众号、知识星球、个人朋友圈等,精进社小伙伴邀请的KOL以及个人朋友圈
  • 其他资源:如资料包、案例包等短期诱饵
  1. 风险预估&预案

这里只谈风险预案,不谈各流程可能的出现的问题和优化方案:

  • 分销系统加载很慢或打不开——技术部门需及时观察后台数据,保证H5能正常打开;
  • 活动负面信息风控——实时监控群动态,群内管理员和水军配置,提前准备负面信息的话术,同步更新QA;
  • 无法添加个人号——多准备可用的微信号,如解决购买问题的客服号
  • 无法添加活码群——多准备好单独的一套活码进群系统,并随时检测是否出现问题;
  • 分销无法实时到账——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协调技术解决;

三、活动执行

1. 分销团队招募

由于本次活动的目标用户主要是运营从业者,与我们朋友圈的人群刚好吻合,所以在招募分销团队上相对轻松许多。

我们在两天内邀请到350+推广代言人,包括邀请到了知识付费分销领域的KOL郭亮亮、四哥、阿may、邓可等,本次分销采取自由组队的形式,直接对队长进行管理培训,也可单独参与分销。

  1. 时间

2018-11.4-2018-11.6

  1. 分销奖励机制

(1)分销比例

一级分销50%

二级分销20%

(2)分销奖励

  • 第1名,额外奖励10000元+xx私藏课程(销量不低于300单)
  • 第2名,额外奖励3000元+xx私藏课程(销量不低于200单)
  • 第3名,额外奖励1000元+xx私藏课程(销量不低于100单)
  • 第4-10名,额外奖励400元(销量不低于30单)

刚开始的分销奖励前三名分别是:5000、3000、2000,这个奖励的梯度不够大,吸引力也不够。我们直接将分销第1名的分销奖励提高到了10000元,第2名、第3名分别调到了3000和1000。

第一名10000元的奖金有足够的吸引力,梯度差明显,也因为这个奖励设置,吸引到了几个头部KOL参与分销,最终的结果是前几名KOL包揽了几乎一半的销量,可见KOL在分销裂变中的重要性。

4. 活动上线

时间:11月6日晚8点多到11月8日晚24点

由于不可抗因素活动提前终止,风险规避一定要做好!

两天一夜0成本裂变分销出2078份xx知识星球付费会员,共计销售额14万+。

  1. 细节把控
  1. 由管理员统一在分销群里下达推广命令,到点统一发朋友圈,及时反馈推广的效果,如生成海报的速度,识别海报后能否成功付款,付款后是否正确弹出入群二维码,进群二维码是否失效等。
  2. 及时将社群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同步更新汇总QA,管理员与水军统一口径。
  3. 提前准备好进群话术,设置好机器人,管理员与水军在群里积极配合,若机器人没有及时响应,可由管理员发送进群欢迎话术。
  4. 管理员与水军在群内解答大家的疑惑与购买问题,及时晒收益引导大家参与分销,赚回学费,引发二次传播以及多级裂变。

不同版本朋友圈文案:

版本一:

9000+运营人都在的地方,xx团队专属星球。双11大促,69元购买1年再送一年,另还赠送价值199元混沌广州增长课程!错过得再等一年!

版本二:

说三个推荐的理由:

  1. 这是xx团队刷屏背后的灵感库,7个刷屏事件的复盘细节也在这里毫不保留的公开。
  2. 这里有9200位互联网运营人,单独这笔人脉资源的链接就远远超过69这个门票价了。
  3. 作为内部人员,我知道69这个狂欢价,仅限这次,活动过后恢复原价。

版本三:

这个星球早就进了,当时一年199元也果断买。

现在只要花69元,就能获得2年的星球门票,每天不到1毛钱!

还额外赠送混沌大学增长课,良心超值,买了就赚了!

版本四 :

再来一波,本次活动今晚8点截止,昨天一上线就挤爆了服务器!有幸参与见证了此次刷屏活动的整个过程,跟以往的裂变活动玩法不太一样,这次活动体验贼溜,每次刷屏活动都会带来惊喜~

版本五:

我是3月份花199进了一个星球,里面聚集了国内9800+增长大神优质人脉,阿里、腾讯、百度、滴滴京东等大厂增长大牛也隐秘其中!

每天20+裂变案例拆解,公众号、个人号、H5、小程序电商各种裂变增长玩法全方位复盘,拆解全网裂变玩法!

版本六(转化效果最好):

这个知识星球的案例对我帮助真挺大,他的案例拆解很受用,所以觉得可以推荐给大家。

双11大促,69元买1年再送1年,另还赠送价值199元混沌增长课程!错过这次,再等1年!

版本七:

9000+运营人都在的地方,xx团队专属星球。双11大促,69元购买1年再送一年,另还赠送价值199元混沌广州增长课程!错过得再等一年!

四、活动数据

本次活动的数据中规中矩,也算是小范围内刷屏了一波,虽然0资金成本,但是期间花费了很大的人力成本,由于知识星球会员的发放方式有所限制,需要将付费用户引导至社群,加大了工作量,后期的管理也会是一个问题。

五、踩过的坑及改进

主要的几个坑:

  1. 分销系统

在6日晚8点多海报统一发出后的一分钟之内,由于流量太大,分销系统崩了,生成不了分销海报;海报二维码识别之后不能付款,付款后没有及时弹出进群二维码,收益未及时到账等,及时与技术沟通,很快解决了以后问题,通知大家系统恢复,再次统一发出朋友圈。

改进:在活动上线前多次测试系统功能以及服务器的抗打能力,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1. 分销团队

由于分销推广群没有进入门槛,导致乱入了很多打广告爆粉的人,对打击造成不好的体验,在推广的时候没有发动推广群内的所有人。

改进:推广群设置进入门槛,比如开启进群验证,在活动上线前在推广群内引导大家都参与到分销活动中,比如发红包。

  1. 社群

第一天进群发放星球会员时,才发现每个号单日进群不能超过10个,只能先给10个群发放会员资格,而此时已有25个群,剩下的群只能推迟到第二天;没有发放会员的群员在等待了10几个小时之后开始在群内吐槽,幸好管理员和水军及时安抚大家,不然会出现大量退款以及负面影响。

改进:发放星球会员的人员可提前进群,或者准备几个小号,以备不时之需。

4. 知识星球

知识星球社区内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缺少精华内容,成员可随意发帖,部分人一进星球今开始打广告,拉低了社区的质量,对大家的体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改进:提前准备内容,置顶精华帖子以及社区制度规范,将帖子进行标签分类,及时更新补充优质内容。

  1. 合作方

合作方在群内陆续有人加入的过程中私自拉人入群,会导致其他人随便拉人进群。在将用户引导至7天训练营的社群后,合作方的管理员不够专业,没有在群内及时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回应,造成负面影响。

改进:提前与合作方沟通注意事项以及应急措施。

  1. 客服

由于刚开始只有一个客服号,在很多人同时加的时候会收不到好友请求,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一个客服号回复会很慢,群内多次反映客服号长时间没有通过的情况。

改进:多准备几个客服号,分担工作量。

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这几个问题是影响比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类似活动基本都会遇到的坑,提前准备,及时解决就OK!

六、活动成功的3个要素

裂变是获取社交流量最好的方法,但“裂变营销”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根据misha小姐姐的分享我梳理出了这次活动能成功的3个要素。

  1. 效率

(1)路径

设计活动路径时需要思考你的路径是否是最短的,以及还有哪些可优化的空间。

初始路径在用户购买后引导其加个人号,这会大大降低进群速度以及加大了工作量,因此我们将中间的引导至个人号的节点直接去掉,用户购买后直接弹出进群二维码,扫码即可进群。

1.0版用户路径

(2)体验

用户的体验是否是刺激的,感到惊讶,有趣味,甚至上瘾的。

对于本次活动:

  • 海报以及详情页设计很有特色,蹭双十一的热点,强调了双十一的字体,整个色彩鲜明很吸引人
  • 优惠力度大,赠送的福利足够吸引人
  • H5分销系统很流畅,从扫码到进群在几秒内完成,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很好
  • 分销奖励金设置吸引人,奖金实时到账,透明公开实时更新的排行榜,参与分销时能体验到攀比与金钱带来的刺激

(2)玩法

  • 玩法上是否是最容易达到目的的,是否还有其他更好地玩法
  • 本次采取分销裂变的玩法,更容易促进转化

(3)工具

风控是否降到最低,服务器是否稳定,用户反馈是否及时。

活动上线前提前做好了风险预估以及准备,在发出海报一分钟内出现了不能生成海报,不能付款的情况时,技术及时解决问题,系统应急处理能力过关,服务器后面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1. 势能

主要是品牌,嘉宾/讲师,渠道,合作方,投放渠道,KOL渠道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势能。

对于本次活动:

  • 自带流量,达到了很好信任背书效果,合作方混沌广州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 郭亮亮,四哥,阿may,邓可等KOL自带流量和渠道,精进社小伙伴的朋友圈人群也刚好与本次活动的目标用户吻合
  1. 人群属性

(1)密集性

你的用户聚集在哪里,这些用户是否都有共同的爱好。

本次的目标用户主要是运营人员,运营的朋友圈也基本都是运营人,大家都是一个圈层的,并且运营人都喜欢分享好的东西,都爱学习。当你转发一条朋友圈以后,你朋友圈的运营人对这个活动感兴趣,那么他很大可能会进行购买,转发,进而在运营圈形成刷屏效应。

(2)敏感性

目标用户是否被同行类似的玩法洗过,套路过,是否了解你的玩法和套路,以及设置的诱饵是否是刚需,能勾起用户欲望。

虽然运营人被无数的玩法套路过,甚至对大家的玩法了如指掌,但是此次活动足够具有吸引力,用户体验足够好,设置的诱饵也是大家的刚需,所以最终还是达到了活动预期的效果。

这次的实操活动不仅收获了成功的裂变经验,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裂变的灵魂终将相遇~

 

作者:一休小姐姐 ,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一休小姐姐 

]]>
微信裂变,如何做到单次活动增长10万? //www.f-o-p.com/105351.html Wed, 07 Nov 2018 06:07:13 +0000 //www.f-o-p.com/?p=105351

 

其实,做微信裂变也是有法可循的,首先目的性要明确,其次是设计并细化流程,最后进行实际操作,当然其中也需要利用一些实用的工具

我总结过微信裂变的14种模式,其中“微信群+微信群裂变”是我最常用的裂变模式之一,这里给大家讲下它的所有裂变技巧,希望你也能做出一场爆款活动。

“微信群+微信群裂变”的裂变路径是这样的。

用户看到裂变海报扫码进群,机器人提醒新进群的用户分享文案和海报到朋友圈,群满100人后自动切换到下一个群,每一个用户扫码后都进入到群里面,如此反复。

当用户完成任务后,提醒用户添加我们的客服领取资料,资料的链接里面还附上公众号的二维码,又导流一部分用户至公众号里。实现了微信群、个人号、公众号同时涨粉。

它的优点:

用户参与度高,相比于添加、关注,进群的操作更加容易;将用户沉淀至群,从众效应,群氛围刺激用户转发;裂变率高,流量损耗小,风险几乎为零。

反正,一旦是流量较大的裂变,一定要用群裂变,才能把你的效果最大化。

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我是如何做群裂变的,你自己去跑直接按照我这个流程来即可。我们已经通过群裂变跑了100多万的微信粉丝了。

一、确定裂变目的和路径

每一次裂变活动的设计,你都要想好这次我裂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想给你的公众号做增长,还是个人号,还是社群,这肯定是要根据你的产品形态来决定。

但我的建议是,裂变尽可能给微信群和个人号涨粉,现在是微信群和个人号的红利期,沉淀在这里面用户是有极大的几率多次反复触达到你的产品的。公众号的阅读量越来越低相信你们也都知道。

我们设计的裂变是以群裂变的形式把流量导向微信个人号,再倒流到公众号。

二、设计裂变素材

确定好裂变目的和路径之后,接下来就是开始设计裂变素材了,素材包括文案和海报,大家一定不要小看这两块,一句文案的改进和修正就可能提高80%的转化率,甚至是100%。所以他们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文案包括:海报文案,进群文案,朋友圈分享文案,课程资料领取文案。接下来一个个给大家分析。如何将这些文案做到效果最优。

(1)首先来看海报文案,做海报不能只做一版,至少做两版,因为你需要来回做测试,看哪张海报的效果最好,我跟大家举一个我之前做群裂变的例子,你就能做到我是如何去迭代我的海报的。

那次一共做了4版海报,我跟大家讲一下这个过程。

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一张海报,说实话第一张海报的效果很差,大家知道具体的原因吗?

三节课理解人工智能与Python,什么叫三节课理解人工智能与Python,主标题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你解决不了用户的痛点问题,用户看了之后无感,那接下来的所有裂变工作都无法进行。

什么叫三节课理解人工智能与Python,什么叫理解?

焦虑感爆棚的时代,谁会想仅仅是理解人工智能与Python,大家想的肯定是如何习得,如何获取这个技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说白了,“理解”这两个字不够痛不够重。

但当时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以为是海报不够刺眼。所以从这一维度去考虑,是否是因为海报设计的影响,然后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修改了海报样式,把标题和底色区别开来。但结果还是一样,裂变效果并不满意。

后来我们排除了海报设计的因素,找到第二个维度的影响。也就是主标题不够有诚意,不够厚重。改了第三版海报。29讲零基础Python入门。

用户一看,听完29讲我就能学会Python了,直接了当,痛点得到解决,那么裂变效果就变得柳暗花明了,这一张海报裂了有三百个群,但是我们还不满足。

你们一定要抱着不满足的心态去跑裂变,因为裂变能率大于1.2,说明肯定是可以跑通的,我们只需再优化做到极致。然后我们就加重了课程内容,也就是第四张海报,同时,我们修改看海报详情,之前都是说明变量,变量分析。

说实话,小白也不太懂,而且不够有重量,后来变成了29讲Python入门,16讲人工智能入门,同时还赠送了学习资料。而且把原价写上去,用上价格锚点。就是这一版海报,我们这一次差不多裂了2000多个群。

所以,总的来说,海报的文案的设计需要围绕痛点,卖点,爆点来设计。痛点体现在标题上,你的标题要让用户第一眼看到,就能知道,这张海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的,不要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用户就给你几秒钟的时间。

卖点是你提供的解决方案,和竞品相比你有什么优势,这需要根据你的产品来提取。最后一个是爆点,比如说限时免费,0元,仅限xx人。爆点就是临门一脚,给用户最后一次刺激。

群裂变能否成功,很大因素取决于海报设计,通过对目标群体的洞察提炼需求,不断优化,让用户感觉极具诱惑力。海报的元素要围绕如何解决用户痛点来设计。

记住:主标题的字一定要大,大到要让 用户在刷朋友圈的时候,不用点开大图就知道你这张图在讲什么 。因为大家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图是缩略状态,如果不是你一眼就感兴趣的,是不会点击查看。

如果你是小白,不知道从何下手。你就去网上搜索裂变海报,也有人专门搜集好了,你就挑一部分你看得顺眼的,然后板式不变,句子的结构不变,你可以尝试改下文案。直接复用。比如“你有多久没好好读书了”,有书他们做了两年,做成了千万级别的大号。

(2)用户进群文案:

  1. 扫码进群的文案:侧重以情动人,同情心,向用户透露举办活动不易的相关字眼;让他转发朋友圈,强调不转发的会被移除出群。服务要好,态度要坚定。
  2. 催促未转发用户:踢掉1、2位反复提醒无效的人,杀鸡儆猴,刺激用户快速转发,激发他们的从众心理。
  3. 增加人工客服:机器人是刻板的,每进一个人机器人就自动发话术让用户转发,实际推广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在微信群中不断发言,真正让用户感受到价值的还有你服务态度和温度,让群内成员信任活动的可靠真实,如果可以,也可以发一两条语音。发现有截留的营销号马上踢群。
  4. 当用户完成操作后,引导他加你好友,然后发送课程。发送课程资料链接给他的时候,链接里面的最下面附上你的公众号二维码,引导用户如果想领取更多资料可以关注公众号流去,这一步把用户引导到公众号。

(3)裂变的朋友圈文案:

换位思考:让用户转发到朋友圈的文案一定要站在用户的口吻去推荐你的课程,这样有利于用户转发朋友圈后增加信任背书,提高扫码率。文案不能随意,因为每条朋友圈都代表一个人的形象,最好多写几版文案。

朋友圈的文案是至关重要的。在裂变大环境下滑的情况下,提升用户转发朋友圈的概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技巧去考虑。

  1. 这条朋友圈的文案是否能提高用户的自我形象。用户希望展现在其他人面前的是一个高于自身期望的朋友圈,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积极上进的人。比如:用户增长学习大礼包,比用户增长资源大礼包更好,因为学习更加能够提升用户在朋友圈的形象,虽然只是改了一个词,但是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 如果你提炼的中心文案,不能让用户看到想象中的美好自我,一定很难爆发。比如下面这些文案都是优秀案例,这些都是能让用户想象中美好自我,你看,标题就写了美好的自己应该是怎样的,比如拥有千万级社群资源的,比如写着顶尖的文案,比如操盘着千万级别的小程序等等。要给用户看到理想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差别。
  3. 用户发朋友圈是为了获得某个利益,你能否给他一个正当理由,或者是升华一下这个行为,那他分享的几率就会更高。你要告诉他,分享海报不是为了帮助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赋予其意义升华。文案千万不要有局限性,比如说,你可以出现一些类似于“赠送给大家,推荐给爱学习的你们”以这种用户能够接受的口吻去让用户转发问朋友圈。

三、启动渠道测试

海报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投放渠道了。群裂变的核心原理是人以群分、从众心理,只有在目标用户的垂直渠道投放(朋友圈、社群、公众号),你才能去捕捉用户的微信关系链,在行业中形成刷屏效果。

所以裂变海报就是要为垂直用户群体设计的、宣发的首发引爆点也要在该用户群体中。这次我们选取的渠道是计算机类的公众号,非常垂直。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用户池,你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是朋友圈或者是微信群去测试。

所以裂变启动到底选择微信群,还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号,这里说下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如何选择精准的裂变启动渠道。

对于这个话题,我是比较有感触的,我也吃过很多亏,一旦裂变渠道不精准,你的裂变就直接失败了,这里我就把我吃过的亏分享给大家。

  1. 微信群投放

我的建议是,你一定要谨慎去做,我自己尝试了买群分发裂变海报和文案,但发现效果很差。

比如说我做一个针对k12学生的活动,我的目标用户都是家长,我找了一些专门在卖群的朋友,我把海报和文案发给他,他会在他的所有家长群里群发。

我大概做了有三次群推,发现没有一次是成功的,钱都打水漂了,钱打水漂了就打水漂了,我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到底在哪,找出背后的影响因素,为什么每一次通过买群推群去宣传活动,真的是一个人都没有。微信群群推的话一个群的市场价格大概在2-5块左右。

后来我又买了一些群,我说你拉我进去就好。这次我不推广,我想观察下群的质量,然后结果一进去之后,里面全是广告党,都是家长,但都是家长中的广告党,也就是说群里只会互相发广告,没有日常的聊天内容。

所以说微信卖群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不是说卖群的不可靠,当然有一些是在良心卖群,但是特别特别少,除非你有专门的渠道,否则市面上那些卖群的,还是不要相信为好。

  1. 朋友圈投放

第一种是朋友圈代理模式。有一些代理是专门在做朋友圈投放的,第一种模式是腾讯的朋友圈广告,我测试尝试过投放裂变,他的成本是5万起投,所以还需要一定的预算成本。但是发现效果比较差,还不如直接售卖。

其实这属于投放的范畴,不是属于裂变的范畴,但是我把投放和裂变结合起来。投了一次ppt课程的裂变,由于朋友圈广告微信的限制,发现用户路径走完整个裂变流程还是挺漫长的,不及直接扫码进群裂变。所以我个人并不建议大家投放朋友圈广告来做裂变。这是我自己吃过的亏。

第二种模式是朋友圈代发模式。他们会专门购买某个精准行业的kol或者是这部分用户的朋友圈,一旦他接单了之后,就会让这些人统一发朋友圈,这种朋友圈的价格大概在5块-10块钱一个人左右。

效果的话其实和微信群是一样的,这些做代理的其实也是参差不齐,但是还是有一些靠谱的专门售卖朋友圈的人,他们的流量都很真实,都是真实的微信号真实的朋友圈。

现在很多大学生其实都有涉及这块业务,一些传媒公司直接去跟大学生谈合作,租他们的朋友圈位置。我测试过很多,没有一个跑得起来,所以,建议你们还是慎用。

  1. 公众号投放

第三个是付费公众号投放,或者公众号互推。公众号的评估非常重要,因为一次投放可能花个几千块甚至是上万块钱。一旦失策就打水漂了。

你要充分观察他的精准度和质量,他的公众号的介绍和定位,他发的文章的内容是否是你的目标用户所感兴趣的,是否是切中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他们的留言区里的留言是否是你的目标用户经常提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看数据,除了点赞量,阅读量,评论数,文章赞赏数,头条和二条的阅读量的差距,还要去新榜或者是西瓜数据这种第三方平台去观察下他们公众号的活跃度。

选号之前你也可以询问下号主他们是否有粉丝群,有的话你假装是粉丝进去观察下群的活跃度,如果活跃还可以的话,证明他们粉丝的粘性是靠谱的。所以你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判断一个公众号的质量,这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关乎广告费的事情,还真的是关乎裂变能不能起来的问题。

但是选号,你一定要选择与你行业非常有相关性的号吗?不一定,比如你投一个PPT的课程你,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职场号,大学生号吧。

投这些号的话,基本上行业泛滥,很难去洗,所以你要转变思维,比如说你投一些教师类,医生类,护士类的号,这批人平时工作时表示也会使用PPT,这些行业还没怎么被洗过,所以投放还是非常有效果的,所以你思维要放得开。

我说的这三种模式,我建议还是直接投公众号,因为我已经吃过很多亏了,你们不必再来一次。

朋友圈和微信群你想尝试的话也可以,但肯定会踩一些坑,所以还是投公众号比较好。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去想,这种大环境下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需要有甄别渠道好坏的超高能力,这真的是一种别人不能取代的能力。

大家都在找号,都在找渠道,如果你的甄别能力比别人强,那么你的裂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然,这种能力是经过不断的实操不断的采坑不断的分析数据而形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渠道投放这块多花点经历,这是裂变启动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个表格说我做群裂变的时候会统计的数据,你统计完数据之后你就会发现整个裂变流程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那么整个裂变流程怎么去监控数据,每一个环节的跳转都需要有数据,用以监测整个流程的留存率,一旦发现某个流失率偏高,那你就要想好解决方案了,后面真正跑起来的时候是很耗成本的。所以在启动渠道测试的时候,你就需要做好所有环节的数据监控,做到精细化运营

你的裂变设计的整个路径,你都需要观察用户整个流程的跳转率,比如扫码率,进群人数,添加好友数,关注公众号的数量,每一次启动每一项都做好记录,作对比,算出每一步的跳转率,比如第一个渠道多少人扫码,多少人进群,几分钟满一个群,第二个渠道多少人扫码,多少人进群,几分钟满一个群,这样作对比能很快发现问题,并且立即改进和优化。

比如相同维度下,相同的投放素材,相同的渠道,都是投放公众号,只是投放两种不同的性质的公众号。这就监测出这一维度的影响因子了。然后之后你再去做投放的时候可以避开这些已经踩过的坑。

测试阶段的裂变效果监测,我们会把整个裂变路径的转化率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一般我们会找公众号渠道来投放软文,软文最下面会有裂变海报。

我们会监测文章的打开率、海报扫码次数、进群人数、退群率、添加个人好友数、公众号关注人数。一般的话,前期的测试肯定是找3-4个相同的渠道去投放,看每个渠道的每个裂变路径的跳转和转化率是否具有相似性,如果这几个渠道中,某个环节的跳转。

比如说,海报扫码率都偏低,那么就寻找原因,海报扫码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打开文章后,并没有完全下滑到文章底部,大家被你的标题吸引进来后,发现文章内容并不是他感兴趣的或者是标题和文章落差较大,那么他就会推出去而看不到底部的裂变海报,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来优化你的文章内容,提高用户的文章的完读率。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没有投放软文,直接在朋友圈启动。同样的你需要检测海报扫码次数,进群人数,群满人的时间,退群率,裂变率,完成任务后的好友添加数或者是公众号关注数。

我们一般做微信群裂变的时候,最后会让用户添加我们的群主为好友,然后再给他发送资料,到这里还没有停止哦,我们还会在给的资料里面附上我们的公众号二维码,这样就又导了一部分用户沉淀到公众号里去了,这种转化关注率大概是40%。

也就是说100个人领取资料之后,还会有一半的人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把用户沉淀到微信群,个人号和公众号了,养成自己的一个流量池,后面再去做裂变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启动量。

然后测试后,你可以根据活动的预估流量,提前准备微信群。A-Z。之前我们用的是建群宝,现在你可以用爆汁,也可以用八爪鱼。反正各家都有优缺点。

四、风险控制

注意:公众号二维码准备随时切换,以防被微信封锁:我们这边一般一个公众号一次裂变涨2-3万粉(老号)即可切换。当然新增粉丝越多风险系数越高。

五、闭环回流

引来的流量如何让它再次形成二次裂变?裂变来的流量,一个都不要放过,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尽可能把所有人都导流到你们的流量池里面去。

大家发现没有,我做的整个群裂变的整个流程,在最大程度上把用户沉淀到我们的所有渠道。整个裂变流程是这样的:群裂变-个人号-公众号-二次回流-爆粉的模式。

用户想要领取课程,用户扫码进群(这是第一步,沉淀到我们的群里面),发完朋友圈之后加客服领取课程(这是第二步,沉淀到我们的个人号里面),客服给他一个课程连接,这个连接里面有诱饵引导到关注公众号(这是第三步,沉淀到我们的公众号里面),公众号里面,还藏着其他课程的裂变,用户想要继续领取其他课程,那么就继续参与裂变,从而形成回流模式(这是第四步,循环再循环),最后所有进裂变群的用户,肯定有人进去之后没有分享朋友圈的,我们就主动加他为好友,给他送课(这是第五步,榨干剩余的流量,变成我们的个人号好友)。

尽可能把流量洗进你的流量池里面。

所以说,一切的群裂变活动,从经验上看,每次裂变活动都要找到转化路径上影响转化率的核心节点,从渠道优化,需求匹配,产品设计,文案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改进,充分挖掘沉淀用户流量池,不放过任何一个流量。你可能会觉得这样会不会太麻烦,没什么人力来做,其实,通过各种工具其实已经可以省很大的成本,这里用到的工具有进群宝,金数据,wetool,很方便的。

当你对每个细节都认真打磨,最后的流量池的用户以及转化率肯定会快速增长。

六、裂变率测试,也就是所说的k值

  • 1步:在群裂变工具(进群宝,爆汁裂变,八爪鱼)后台,新建两个一模一样的任务,分别记为A和B。
  • 2步:准备两张裂变海报(除了海报上的活码不同,其他都一模一样),一张海报放A任务的活码,记为A海报,另一张海报放B任务的活码,记为B海报。
  • 3步:在A任务中,将小助手发给用户的海报设置成B海报。
  • 4步:在B任务中,将小助手发给用户的海报也设置成B海报。
  • 5步:裂变活动开始推广了,在所有老用户渠道都投放A海报。
  • 6步:统计数据:

老用户数=A任务群成员数

新用户数=B任务的群成员数

病毒系数K=新用户数/老用户数

这种方法的逻辑是:在老用户渠道投放A海报,老用户看见A海报后,扫码只能进入A任务的群里,所以A任务下的用户总数就可以近似认为是老用户数。

接着,老用户入群,小助手给老用户发送的却是B海报让他分享朋友圈,这决定了绝大多数用户分享出去的海报将会是B海报,所以老用户带来的新用户就只能通过B海报进入B任务的群里。

七、裂变工具

根据裂变路径,一般的裂变工具有进群宝、八爪鱼这种微信群裂变工具,还有爆汁个人号裂变这种针对于个人微信号的裂变,还有醉赞、乙店、媒想到这种公众号任务宝工具,还有集合派,官推精选这种小程序裂变工具。所以根据不同的裂变路径,你自己可以寻找不同的裂变工具来使用。

至于相同的工具应该选择哪个。比如说群裂变应该选择爆汁,还是进群宝,还是八爪鱼。大家可以所有的裂变工具都尝试一遍。你会发现每家的工具都有优缺点,所以这个需要根据你的产品,你的预算来决定。

 

作者:麦文佳,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麦文佳

]]>
双十一,如何应对付费产品打折售卖后老用户的不爽! //www.f-o-p.com/104646.html Thu, 01 Nov 2018 03:48:22 +0000 //www.f-o-p.com/?p=104646

 

双十一来了,又到了剁手的季节。

但是,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有些让我们糟心的事情。

比如说,前一天刚刚下单买个手机,结果发现第二天手机降价了,要是几块钱也就算了,可当你发现差价有几百块钱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要指着客服的鼻子骂娘了。

这事听起来奇异,但说实话,现在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十几家,各种各样的店庆、活动、周年庆、还有618、双十一这样全民级别的购物狂欢节,买完东西没多久就发现买亏了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可能。

而对于平台来说,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每年的活动必须要搞,但是,各种促销活动,都是要以降价或者一定比例优惠福利为前提,很难说不会有一小部分顾客在消费中吃亏,最终导致差评

尤其是在双十一这种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如何在确保活动效果的同时,避免老用户差评就成为每个平台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面对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各大电商的价格保护措施。

最近,我们简单研究了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规则和常见的价格措施,今天,我们会依次从日常消费中的价格保护行为和双十一大促的价格保护政策分别来看,和你分享一下,电商行业内,大家是如何通过价格保护措施来避免老用户差评,甚至是吐槽、骂娘。

常规的价格保护措施

所谓价格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允许消费者在发现已购买的商品价格下降后,申请获得差价补偿的一种机制。

再通俗一点讲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叫它“保价”

包括京东苏宁易购、当当、国美在线等电商平台,都有类似的价格保护政策,流程也都大同小异,都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如果发现该商品出现降价,可以自行申请价格保护。

活动运营,张成翼,电商,思维,线上

话说起来简单,但是,价格保护的政策如何制定,其实有非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就我们观察,有这样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究竟哪些商品适用于价保范围呐?

一般而言,大多数在价保范围内的商品,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价格天然波动范围较小。比如说大型电器、手机、图书、日用品等,一般来说,都很少会在短时间内有大的价格波动。
  2. 商品的使用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大部分快消品,都不在保价范围内,比如说纸巾、洗衣液、毛巾等商品,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两月就会用完,这类商品,即使保价其实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3. 商品的销量通常都不小。珠宝首饰之类的商品,其实也符和前面两个特点。但是,因为客单价很高且销量很小,非常受市场趋势和品牌影响,这个如果要保价,其实也很尴尬。

所以,基本上,综合这三方面考虑,我们能够看到,注入家用电器、手机、IT数码、日用百货、图书会成为价保措施的主流。

其次,价格周期究竟应该设置多长呐?

通常而言,价保周期都在7到15天,目前看到最长的,也只不过30天。

这个的考量,应该主要还是从成本考虑。

大多数商品,7到15天保价,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平台也能承受,如果周期太长,可能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这么筛选下来,真正能够享受价保的商品其实也不会太多,周期也不会超过两周。虽然不算十全十美,但对于日常发生的一些价格变动,还是能保证用户不至于太失望,不会指着鼻子骂娘。

比如说,你在京东上买了一个1600元的耳机,刚收到货就发现价格降到1400,这个时候你去申请价格保护,通常都能通过,对于用户来说,还是能够保护一些基本的权益。

但如果是像双十一这样的大型促销活动,如果只是这样的保价措施,可能就不太够了。

特殊时期(如双11)的价格保护

对于双十一这样全民级的购物节,如果只是简单的事后价格保护,可能用户并不能满意,而且,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双十一的效果,所以,必须有一些更强力,也更为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用户不会因为降价而产生差评。

这一方面,天猫的行动很有代表性。它的基本方法是——

  • 锚定双十一价格,确保双十一当天价格最低。让用户能够在双十一当天尽可能享受最大的福利。
  • 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控制价格波动幅度。这样,即使用户没法在双十一当天购物,也不会因此损失太多。

这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维度上,来具体看看天猫双十一都做了哪些动作?

 锚定双十一,确保双十一当天价格最低

为了确保双十一当天价格最低,天猫依次做了这样几件事。

首先,天猫官方会监测所有参与双十一的商铺的成交价格。并且规定,所有参加2018双十一的商品,双十一当天的销售价格必须在9月15日到11月10日最低成交价的基础上再让利10%。

什么意思呐?

比如说,一件衣服,标价100元,但他9月20日这天以90元的价格卖出,这个价格就会被记录下来。在双十一当天,这个商品的标价必须低于81元(90*0.9=81),否则,这个商品就不能参与双十一大促。

其次,天猫官方还规定在双十一结束之后的15天之内,商品的标价也不能低于双十一当天的价格,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店家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换言之,刚刚说的那件衣服,在双十一之后,他最低也只能是82元,不能比这个再低了(不包含小数)。

有了以上两个措施这样做就确保在一定时间里,双十一当天的价格是最低的。

同时,商家为了确保双十一的销量,也会尽可能让顾客双十一当天下单,这样一举两得,即避免了用户差评,也促进了双十一活动的热度。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那些因故不能在双十一下单的顾客,又该怎么办呐?

 控制价格波动幅度。

对于这种情况,天猫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双十一活动规范中也规定了,在双十一预热期间,参与活动的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不能超过10月平均价格的10%。

比如说,一件衣服,整个10月份标价都是100块钱,那么,在双十一之前,就算涨价也不能超过110,当然,降价也不能低于90元。

这样,就算你买的价格贵了,总还能接受,毕竟价差还是在一定范围内。

这样简单看下来,天猫最核心的方式,还是想办法锚定双十一当天价格最低,并且,确保剩下的时间里价格波动不会太大,这样,既能让用户享受到低价的福利,同时大幅度的降低差评,还能提升双十一的活动热度,一石三鸟,确实很不错。

当然,在具体执行中,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考量,这里出于篇幅考虑,也只能挂一漏万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如果总结下,各大电商平台的做法其实大同小异,基本可以用这样几句概括。

对于双十一级别的全站大促,做好事前把控,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价格把控,确保用户在大促或活动期间拿到最低价。让价格敏感的用户尽可能在双十一购买商品,规避差评。

对于日常中的购买行为,除了基本的价格规范之外,则是针对部分商品强化价格保护措施,在购买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通常是15到30天),用户发现商品降价的话,可以提前价格保护,获得一定的补偿。

基本来说,这两类措施是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障了用户的权益。

不过,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无论是全站大促的招商规则,还是价格保护政策,几乎都是被动行为,也就是说,只要用户不主动提出差评,很少会主动进行补偿。

毕竟,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两个月的时间间隔,基本可以确保他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动而产品。毕竟,你九月份买一个手机,十一月的时候发现价格更低,通常也不会追着商家打。同样,几千元家用电器,你都用了一个月了,发现电商平台上价格低了几百元,多少也能接受。

这是现行的价保措施能够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

然额,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和产品,貌似还是会有问题。

比如,最近三节课正在筹备我们的三周年校庆,也面临着想要做一场面向所有用户,为时一个月的感恩大促。

但我们会发现,上面提到的方法只适用于实物电商,对于三节课这样的教育公司,似乎很难直接照搬。

核心问题在于,实物电商可以通过拖延一到两个月,让用户逐渐接受降价这件事,但是对于教育类产品,这件事几乎不可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双十一前2个月买了个手机,且手机已经到货,然后双十一期间这个手机打折了,你大概率只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没赶上双十一打折的好时候。

但教育本身是一种服务交付型产品,如果你在三节课买了一堂课程,三节课为了确保我们交付给用户的价值,对学习效果负责,在此后1-2个月内都会持续通过班级群督促完成训练、1V1助教点评反馈等方式来向你提供服务。

现在,试想一下,你可能原本花了1000块买了一堂课,这堂课程的服务还没结束,但现在你上课的学校告诉你,他们要做促销,原来1000块的课程只卖800了,你会怎么想?

基本上,跟电商平台的用户不同,大概率你会觉得很不爽,觉得自己买贵了,觉得这个学校不地道。

所以,作为一家教育公司,如果要做大促这种事情,如何在确保活动效果的同时,不会让老用户太过于难受,其实是一个挺大的一个挑战。

你可能会讲:这么纠结干嘛,这么麻烦,干脆就不要做大促了嘛。

但是,放在三节课3周年校庆的背景下,这个选择我们又觉得接受不了。

因为,我们都觉得三节课是一家被用户养成的公司,跟用户们的关系也是特别的,我们很难接受在三节课3周年的背景下,我们自己啥也不做,对用户们没有任何形式的回馈和表达。

所以,关于如何解决既要做大促,又要解决好老用户的价差问题,甚至同时还能给到老用户们一些特别的专属福利,我们最后做了个这样的方案——

1.对于大促之前3个月内刚刚买过课的用户,实行价差补偿,实行的标准是:取过去3个月内单门课程的最低售价,给予1.3倍价差的补偿,确保对这部分用户足够有诚意;

2.给予全站范围更大体量的老用户一个3周年校庆大促期间的专属福利:一个价值200元的3周年校庆专属纪念礼盒(内含笔记本、磨砂中性笔、书签、Iphone原型绘本、925银制专属纪念章一枚)+价值600元的感恩福卡(感恩福卡是大促期间唯一可以与站内其他优惠券叠加使用的卡券),全体老用户只需支付99元即可购买。

至于其他的用户,在大促期间仍然可以享受到大促期间的各种活动折扣和福利。

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我们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同时照顾到老用户们的感受和大促的活动玩法有效性。

以上,大体是我们关于“如何应对付费产品打折售卖后老用户的不爽”这一问题上的一些思考和观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张成翼,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张成翼

]]>
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www.f-o-p.com/103960.html Sat, 27 Oct 2018 01:36:39 +0000 //www.f-o-p.com/?p=103960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拼就要就要拼多多。每天随时随地拼多多,拼多多……”最近是不是被这首洗脑神曲刷屏了。

这段时间,互联网运营圈的朋友们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拼多多上市”这个话题。

一方面是“创立不到三年就上市、跻身互联网新贵”,另一方面则是网友们对其“假货”、“山寨”、“低劣”的口诛笔伐。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今天,我们先抛开这些争议,尝试从运营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运营新手,我们能从拼多多身上学到什么呢?

下面,我从平台定位、用户留存活动运营三个维度,一起聊聊“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一、平台定位:消费+娱乐+社交=新电商

拼多多官网这样描述自身的定位——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简单来说,拼多多的定位是:拼团、低价、注重社交属性的网络购物平台。·

得到APP讲师、“中关村第一才女”——梁宁在《除了“假货”,拼多多还有什么?》一文里,将用户分为三大类:大明用户、笨笨用户和小闲用户。

大明用户是:我知道我要买什么,我知道哪里买东西性价比最高、买了就走;

笨笨用户是:我想买东西、但不知道买什么,所以我随便逛逛就好;

小闲用户是:我不想买东西,就是无聊出来走走,突然看到这个商品不错、还打折呢!那就买吧。

而拼多多针对的,主要就是梁宁笔下的“小闲用户”。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今天比较无聊,刷完朋友圈没什么新鲜的东西,打开京东淘宝也不知道买什么,然后随手打开了拼多多。这时候,你眼前出现的就是大量具有诱惑力的关键词——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天天领现金……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没有任何需求,不想买任何东西,但突然得到这么一个东西,打开拼多多还是可以干点事情。”

后来,在京东市场部的一场内部演讲中,梁宁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在三、四线城市,“低龄、低线、高龄人群平均好友数130,在微信里啥都干不了,然后类似拼多多的让他们乐此不疲,不是特指只要拼多多啊,而是满足这些人在微信场景里面发生社交行为的产品…..”

处在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们,可能不能理解:每天这么忙,我哪有时间逛购物平台呢?而且,要买东西也得买有保障的吧,宁可多花点钱……

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或者经济受限、时间相对宽松的人,他们却抱着不一样的想法——省钱、送货速度快、选择物品多、优惠力度大……

而拼多多针对的,正是这一类用户。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二、用户留存:独特的产品属性

新媒体运营人每天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指标——用户留存率

如何拉进更多的新用户?如何留存、活跃老用户?如何促进新老用户的转化(变现)?

作为电商类产品,淘宝是依靠“大而全”的商品供给、唯品会则是在某一垂直领域深耕,那么,拼多多靠的是什么呢?

互联网在线教育网站——三节课内容运营张成翼认为:拼多多依靠的是产品功能的独特性,驱动产品的增长。

这种独特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游戏化设计和社交关系。

1.拼团的游戏化设计

“拼团”这个词并不新鲜,多年前就出现过“团购”的低价购买方式;但拼多多在其中掺入了游戏的成分——“你不知道拼团能否成功,你也不知道拼团什么时候成功,但是,你知道一旦成功就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这个时候你会有很大的兴趣持续参与其中。”

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和投机心理。

2.社交关系带来的信任背书

前面我们提到过:拼多多的定位主要是三四线城市,以及经济限制较大、时间相对宽裕的用户(比如学生、孕妇、经常购物的人、节俭持家的中老年人),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是——熟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你可以说我low,说我初级,但你无法忽视我。他们争的是地盘,我要的是错位。”

试想:如果你的生活节奏比较慢、经济限制比较大、时间又相对宽裕,这时候,你的朋友推给你一个购物平台的链接、里面有很多低价商品,即使不动心、你也忍不住想多浏览一下吧?

这就是拼多多独特的产品属性。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三、活动运营:从产品的视角拆分运营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 cycle)。理论提到: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周期。

作为新媒体运营,我们也可以借助产品的视角来分析、不同阶段产品的运营方式。

形成期

运营目标:吸引商家入驻平台,扩从平台品类及业务量

活动运营:

1.推出“1元购”活动,用户注册拼多多、交1元钱参加活动。如果未能中奖则进行退款并且赠送平台代金券

2.周年庆大促,每天9:00~24:00每个小时放出三款秒杀商品,共计432场秒杀,每场两款商品低于五折,一款商品0.1元秒杀

3.“拼团”概念的拼图有奖活动,用户只要在“周年庆大转盘”活动中凑齐五种碎片,即可获得一台iPhone7

活动效果:为拼多多大量引流、APP下载量激增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成长期

运营目标:更多的用户量及平台交易额

活动运营:

1.集12生肖平分1亿红包、约会女神节等优惠活动

2.6.18“狂抢1亿红包”活动,每位用户需要额外找寻2名好友帮忙才能获得,促成大量用户分享、吸引新用户注册

其他运营策略:在北京部分地区投入地铁和公交广告,并且同步推出「洗脑神曲」——《拼多多》

活动效果:月GMV已超过100亿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成熟期

运营目标:树立正向的品牌形象

活动运营:

1.拼单卡收藏:用户通过完善资料、发起拼团、好友索要、参与拼团、购物评论等行为可获得不同的拼单卡,通过拼单卡组合可以兑换优惠券用于购物

2.双十一“5亿红包大放送”:10:11、12:11、16:11、18:11、21:11整点抢红包

3.双十一系列活动:抢先购、1折抢、1元秒杀、红包翻倍……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衰退期

运营目标:促进用户活跃、转化用户价值

由于拼多多还没进入衰退期,难以找到相关案例。做运营的朋友不妨观察一下近期ofo共享单车的动态,从而获得一些启发。

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陪你一起成长。

 

作者:宇枫sai,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简书

]]>
转化率超85%的详情页文案模板! //www.f-o-p.com/101588.html Wed, 10 Oct 2018 03:15:57 +0000 //www.f-o-p.com/?p=101588 转化率

 

一直以来,文案都是一份很吃香的工作:创造性高、能力模型难以被复制、能产出高额利润,所以在互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都是冲在一线的领头羊:电商文案、H5文案、新媒体文案……随着知识付费风口来临,又诞生了一个更垂直的文案职业划分,课程文案。

课程文案工作的核心,是提高课程的点击率转化率对照线下场景,可能我们能更好理解:一个顾客走进了你的店铺,作为导购,你需要做的是延长他的逗留时间,期间要运用合适的语言沟通技巧,引起他的兴趣,最终完成其购买行为。

课程文案,相当于线上的导购,要达成核心目标,需要用文案与用户沟通,吸引用户点击,延长用户的页面停留时长,并最终诱导其完成下单。

很有幸,我在知识付费行业摸爬滚打3年多,也曾写过单课报名6万人次、转化购买率超过85%的课程文案,所以有一些写课程详情页的经验想跟你分享。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自己曾主导的一些课程项目截图

 

写课程详情页前,脑子里要有下面这个脑图,即所谓<课程详情页大纲>,每一部分的目的和重要性占比都已标注,强烈建议保存到手机。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打造流量入口,构建第一段滑梯,构建第二段滑梯,构建最后一段滑梯这五个部分与你分享,如何写出一个高转化率的课程详情页。

一、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知识付费行业,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的上下业态综合体,广义来说,包含内容付费在线教育两种细分产品。

 

内容付费产品,主要包含提升硬技能、解决某类实际问题、拓展兴趣爱好、提升软实力等4个内容定位方向,对应的付费产品有秋叶PPT、知乎Live一对一、豆瓣时间得到App等;

 

在线教育产品,根据受众群体切分,可分为早教、K12、成人、职业教育等几大领域,对应的付费产品有凯叔讲故事、学而思网校、尚德机构和火星时代等。

 

作为一名课程文案,你了解你所在的细分行业吗?提笔写文案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的文案将会被谁看到?

他们来学习的目的是?

他们对课程有什么期待?

他们对价格敏感吗?

为什么他必须选我而不是别的教育产品?

……

 

内容付费和在线教育,虽然都属于知识付费领域,但因为目标受众和学习目的不同,仍存在很大差异,仅就文案沟通来说:

 

在学习效果的呈现上,内容付费产品的文案更强调确定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例如“21天从产品小白晋升产品经理”、“咪蒙教你月薪5万”,相比之下在线教育产品的文案更强调学习的系统性,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例如“【开学抓重点】搞定作文和计算”、“【同步校内】小学4类作文写法大招”。

常见的内容付费产品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常见的在线教育产品

 

在价格的呈现上,内容付费产品的文案更强调性价比,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例如“9.9学3节” 、“39元,学完返学费”,相比之下在线教育产品匹配的用户,他们对价格敏感度较低,即使有类似的优惠活动,也极少在文案中用作主标题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提笔写文案前,先深入了解你所在的知识付费细分市场,会对你接下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二、流量入口:打造一个好标题

这里的标题,指的是围绕课程进行宣传时,所有渠道的文案标题总和,包括课程标题、公众号推文标题、朋友圈海报标题等

一个好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着几乎50%,甚至更高的流量。它决定了最关键的前3秒,即用户是否通过阅读你的标题感到兴趣,从而点击进去查看课程详情。

 

在知识付费领域,从最经典的“网易戏精出来讲课了”,“新世相营销课”,到最近很火的“马东携奇葩天团亲授好好说话”和“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无一例外都在宣传期对各渠道标题进行了反复优化:传递完整且正确的信息,保证标题的易读性,打造足够的吸引力。

这3点同时也是一个好课程标题的3要素,做好这3点,你的课程标题肯定不会太差。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本月喜马拉雅App付费榜前20名部分课程

 

这3点中,“打造标题的吸引力”无疑最考验功力,很多课程文案花了好几年都没能总结出一套心法。其实说难不难,世间万物都有规律,不信你看: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优秀课程标题的21个维度关键词

 

在充分了解课程的前提下,尝试着去思考以上21个维度,并提炼出关键词,然后按照逻辑顺序,组合2~3个关键词,一个优秀的课程标题没你想的那么难。来,我们来试着拿案例分析一下:

 

“得到App”在去年国庆推出了个活动,用99.8的价格打包了20个不同领域的精品课,其推广文案标题很是简单,《如何用1小时进入陌生知识领域》,用的是学习成本(1小时)+学习效果(进入陌生知识领域)+悬念(使用了发问方式)的关键词组合法。推文效果很好,当天就达到了10w+。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荔枝微课”服务号,每篇头条都是推课程的10w+文章,强烈建议大家关注并学习模仿。其中一篇《学会这样“说话”,决定你未来2年的样子》,推广的是演讲课,用的是学习量(说话)+利益(决定未来2年的样子)的关键词组合法。

看到标题,用户就不免产生好奇,“说话有什么难的,难道学好还可以逆袭”?勾起用户的好奇和求利益心理,点击标题一探究竟。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关键词组合法好用是好用,但切记勿过多堆砌,不然会起到物其必反的效果。

三、第一段滑梯:唤醒购买动机

在这里用户已经成功坐上了你搭建的“第一段滑梯”,你的目标就是让用户一直“滑”下去,直至成单。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户要掏钱买你的课?答案很简单,因为他需要,但现在多数情况是“用户是需要你的课程的,但他没有意识到”。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文案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这种潜在存在的需求,且这种需求必须以能解决某种问题为前提,比如:

 

  • 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比如《3天学会PS》,《咪蒙教你月薪5万》,《直男必看,教你单手撩妹》等这类课程,对标的都是当下遇到的问题;

 

  • 能避免将来出现问题,比如《简七的理财课》,《丁香医生付费专栏》等这类课程,对标的更多是将来会出现的问题,现在你没有财务危机,现在的你身体健康,但以后并不见得,所以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能够得到社会认可,比如《得到大学第0期招生》,依靠得到的强大品牌力和罗振宇个人背书,让用户产生如果我能被录取,不仅可以接触到更高阶的人,同时也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的感觉。这种解决的是被认可的心理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重要。

 

……

 

如何用文案告诉用户,“这个课程,如果你不买就亏了”,我最常用的是从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学到的“SCQA架构”方法,4个字母分别对应,情境(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这个架构不仅是个非常好的“结构化表达”工具,在文案中同样一样适用。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SCQA故事框架

 

注意观察不少爆款课程,在唤醒购买动机上都运用了“SCQA架构”方法,其中我想举“健身/减肥”这个细分领域让大家感受一下,文案高手们都是怎么做的:

“你有过我这样的经历吗?

 

早上起床,准备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出门,却发现去年最爱的裙子拉不上链子了,换个休闲牛仔裤吧,却变成了紧身款,想哭。。

 

上周,和同期入职的小敏竞聘主管,彼此实力不分上下,最终却错过了主管职位,因为输在“形象不佳”,望着自己“微胖”的身材,但基因是父母给我的,我也很无奈啊。

 

海边旅游,闺蜜们都穿上精心挑选的比基尼泳衣,而我却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多余的肉肉不小心跑出来。

 

每次内心都有万头可爱的草食动物在奔腾,在怒喊,我一定瘦下来!

 

只是,

 

节食?要和美食说拜拜,杀了我吧。

 

运动?最近经常加班,我没时间啊。

 

减肥药?会不会伤身体?

 

抽脂?我怕死。。。

 

………..

 

过去,减肥对我来说,难于上青天,我一度都要放弃自己了。直到我遇到了她,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3个月减掉50斤的鳕鱼老师和我说:”我可以帮助你,轻松瘦身变美,而且3餐吃饱。”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我是个骗纸,但鲟鱼老师的方法就是这么神奇,且听我一一道来。

 

鳕鱼老师是谁?”

以上文案摘自唯库课堂一门减肥健身课程,它在唤醒购买动机阶段上就用了“SCQA架构”方法。

首先用情境描述,“早起想美美的出门结果裤子却拉不上了”,由此拉近与用户间的距离;然后制造冲突,“因为形象不佳,错过主管职位”;接着提出问题,“我一定要瘦下来,只是要用什么方法呢”;最后给出解决方案,“没错了,就是鳕鱼老师带来的这节课”。

 

这套方法的核心在讲故事,从“情境描述”、“制造冲突”到“提出问题”,最后到“给出解决方案”,用活生生的例子给用户展示“你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如果你没有真实案例,你可以去杜撰,但记得要尽可能多地描绘细节,它会让你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

四、第二段滑梯:用实例建立用户信任

用户的购买动机被唤起了,但此时用户仍然心中存疑:“你说你能解决我的问题,但我凭什么相信你?”

 

要证明你的课程可信,从两个方面着手最有效果,一是课程本身,二是相关背书。

 

课程本身,是最终要售卖的产品,如果产品不够硬,纵然有再多的营销手法,也只能是销量越多,口碑越赔。

但一旦你对你的课程产品有足够的信心时,你就要充分展示出来,比如“课程的研发经历多少小时”、“先后经过多少次迭代”、“有多少位大神级人物参与了课程的开发”、“课程之所以这么设置的原因”、“学完课程你将能到达什么样的段位”……这些都是用户对课程质量存疑的问题,你都需要一一在课程详情页里做出合理解释。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如图,是三节课关于“高阶运营”课程的推文介绍

如果只有课程本身的介绍,难免有点王婆卖瓜,此时相关背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证明课程的质量,可以深挖的角度有:老师介绍、课程名人背书、用户评价等。

 

可能有人要问了,如果我卖的课程,老师既不是大咖,同时又没有名人站台,怎么办?市面上80%以上的课程都属于此类情况,除了要擅用运营手段提高用户对课程的好评之外,同时也要擅用已有的用户评价进行包装和输出。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同样来自三节课,课程详情页的“用户评价”

 

类似这种语言朴实并言而有物,且有真实头像的用户评价,能大大提高课程的可信度,降低用户的疑虑。

五、最后一段滑梯 :用类比法和限时活动促进下单

当用户看到这里,恭喜你,他已经有90%意愿准备下单了。这时候,如果你只是在详情页最后放上几句,如:“本次课程限量报名,先到先得”、“课程超值特惠,不买后悔一年”、“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增值”,等这类不痛不痒的促销语的话,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

 

前面的文案你都白设计了!

 

写课程详情页文案是一环扣一环的逻辑型工作,每一部分都经过周密的设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试着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他已经看到这里,那表明他已经有购买的意愿,课程内容、老师阵容、用户评价、上课时间他不都了解了嘛,那为什么还不下单?

 

还不就是因为价格嘛!

 

无论你的课程价格便宜还是昂贵,是39还是399,你都需要在详情页最后建立一个“加速滑道”,让用户可以“一滑到底”直至完成下单。此时,你需要把你的课程价格和用户熟悉的产品做一个价格类比,让用户产生认知,产生“课程价格原来那么划算”的感觉。

 

39元的课程,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花39元喝一杯喜茶,收获的只是卡路里和赘肉,不如来这里听8节课,给大脑来顿加餐”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399元的课程,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平均一天19元,就是一顿早餐钱,坚持21天,就能换来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广告营销,木公子,文案,转化,营销

这种用“一杯喜茶”,“一顿早餐”的参考物价格类比法,就是要告诉用户,我们的价格其实一点都不贵。

六、总结

1、知识付费行业,广义来说,包含内容付费和在线教育两种细分产品。提笔写文案前,先深入了解你所在的知识付费细分市场,毕竟老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2、课程标题决定了50%甚至更高的流量,在充分了解课程的前提下,尝试着21个维度关键词组合法,但切勿关键词堆砌使用,会适得其反。

 

3、 在唤醒购买动机时,可以采用《金字塔原理》中的“SCQA架构”方法,描述情境(Situation)、刻画冲突(Complication)、提出问题(Question)、给出答案(Answer),并加以故事化的叙述口吻。

 

4、要证明你的课程可信,从两个方面着手最有效果,一是课程本身,二是相关背书。

 

5、无论你的课程是39还是399,你都需要把你的课程价格和用户熟悉的产品做一个价格类比,比如“1节课=1杯奶茶”,“每天只用花一顿早餐的价格”,“少看一场电影”,让用户迅速建立起价格认知。

 

提高课程详情页的转化是一个需要长期优化的工作,现在的85%可能明天就变成50%。每天监测数据,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详情页的布局、表现形式、侧重点等,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记住,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尤其在这个快速巨变的互联网时代。

 

作者:木公子,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木公子

]]>
对微信展开“小程序之战”,支付宝这次能行吗? //www.f-o-p.com/99466.html Wed, 19 Sep 2018 02:50:30 +0000 //www.f-o-p.com/?p=99466 小程序之战

 

前两天,我们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资讯:

仔细了解一下,我们发现支付宝小程序已经低调内测了一年,很多用户已经使用过,只是并不知道它就是支付宝的小程序。

从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上线以来,小程序俨然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许多创业者都开始在小程序试水,开始自己的创业项目。

在这个时间点,支付宝小程序的上线,显然承载了阿里的一些想法。

因此,我们立刻对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就一些你可能关注的问题,收集了一些观点。

接下来我们会分别从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差别,支付宝小程序的前景等角度,帮助你了解一下它。

和微信小程序的差别?

▌ 页面

同样都是电商类的小程序,左侧是微信上的拼多多,右侧是支付宝上的闲鱼。从UI上讲,小程序都几乎和各自产品在APP上的页面一致,这也说明了两个平台上小程序的一个共同特质:方便入驻。如果开发者已有APP,改几行代码就可以进入,非常方便。

 用户的使用入口与使用场景

微信小程序的主要使用入口有这样几种:

  • 微信群或者是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分享的小程序点击进入
  • 下拉微信的主页面,点击页面最上方的近期使用小程序进入
  • 通过微信搜索小程序
  • ….

其中最大的入口是微信群的分享

而由于微信小程序主要集中在小游戏、电商、工具类产品几个种类上,是一个在线上“用完即走”的过程,所以用户的使用场景也主要是在碎片化的时间玩游戏或是购物等。简言之,微信小程序是一个方便进入的APP。

支付宝小程序的主要使用入口有:

  • 小程序收藏
  • 支付宝内部的搜索
  • 点击进入某个服务页面——如点击ofo,跳出ofo小程序页面
  • 线下扫码支付成功页面
  • ……

其中最大的入口是线下扫码支付成功页面上的小程序入口

所以对于支付宝小程序的使用场景来说,一是在使用支付宝内某个服务时,例如使用共享单或者是租赁服务时,会自动进入小程序,另外,一整个重要场景是,线下支付之后因为领取优惠等原因进入。

▌ 平台如何赋能:小程序的用户增长

微信拥有巨大的流量红利,这决定了微信小程序的目的就是获取流量。换个角度,从平台为小程序赋能来看,微信能提供的就是线上流量。

小程序的开发者依托微信的流量和社交关系链,获取流量之后可以直接实现转化,或者,将在小程序中获得的流量导流至公众号或其他自有渠道,后续再考虑转化。

由此,小程序成为商业闭环或说营销行为的一个起点。

相较之下,支付宝如何为小程序赋能呢

流量是一方面,毕竟支付宝也是一款拥有7亿用户8000万商户的产品,即使活跃度不高,拉新效果不如微信,但体量也不会小。

此外,支付宝可以利用它的信用体系、花呗等为商家赋能,将二者结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提升商家的销量和复购率等。

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小程序的运营方式也和微信小程序不同。支付宝小程序的一个主要入口是消费行为发生之后,因此,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1. 支付宝可以通过内容或者其他手段,将用户更多地留存到支付宝产品内
  2. 各个商家可以通过推送优惠券的方式,提升复购

总结来看,微信小程序的用户增长来自于微信本身的巨大流量,支付宝小程序的用户增长来源于线下的服务或者是支付场景。而平台的赋能和小程序的运营要从这个差异出发,放大平台的优势。

支付宝小程序将向何处去?

针对支付宝新上线的小程序,已经有了一些有意思的解读。

在支付宝上线小程序的目的这个问题上,大家的解读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支付宝做小程序是为了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场景

由于微信本身的“基因”所限,微信小程序尽管流量巨大,但一直主打线上的场景,例如用户玩一个小游戏,或者是帮亲友拼团,很少有用户会在线下的服务或者是支付场景上使用。而支付宝的小程序则剑指线下场景。

李慕阳(上海帅醒信息科技创始人,sns lab发起者,专注社交领域)认为,支付宝小程序的目的是抢占线下支付场景,而且支付宝的小程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线下支付的战局。

细心的人一定记得,曾几何时,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那天,张教主曾经说了一个“所见即所得+用完即走”的故事:春运的时候,你到车站要买票,直接拿微信扫一扫,调出小程序即可。

这是他心中小程序的理想形态,张小龙肯定没有想到,在日后小程序真正开始流行的时候,满屏都是拼多多的“帮忙砍价”,或者各种小游戏的分享复活。他是真心想做线下的,举的例子都是线下交易场景。

他可能不会想到,当支付宝小程序正式发布的时候,打的也是这么一个线下交易场景,仿佛产品负责人管仲正含情脉脉地说:

小龙,你没做成的事情,我们来帮你完成。

孙然(36kr资深作者)认为,支付宝做小程序是为了改变用户认为“支付宝只是一个支付工具”这种认知,让支付宝变成一个超级工具平台。用户在线下各种服务场景下,都可以想起并且使用支付宝。

小程序之于支付宝是让后者从支付工具走向场景平台的技术载体,至于它连接的场景,则是一切跟钱相关的服务。

……

今天的支付宝拥有7亿用户和8000万商户,之所以要做小程序是因为它已经不满足于支付工具的定位,希望走向生活服务,让用户不是只到了要付款的时候才想起来打开支付宝。

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用户认知,决定了支付宝小程序的盘子能有多大,不过这是个缓慢且有挑战的过程。

那么在这种目的之下,具体而言,要如何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场景呢?李慕阳和孙然给出了相似但是侧重略有不同的观点:

李慕阳认为,要通过给商家赋能,打造线下支付的壁垒。

微信打时间,那么支付宝只能去打空间,利用强大的地推力量,去直接拿下更多的线下场景。但是这样一来,两者非常容易陷入拉锯战,因为功能真的太像了,就是一个“付”。

支付宝小程序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红海局面,让整个支付过程“升级”。我不仅是付,我还提供商家需要的种种:信用、系统、资源、交易技术……

这样一来,战争就从人有我优的“量的竞争”,变成了一种人无我有的“质的竞争”,我提供的是一整套服务体验的升级,而不只是一个支付动作,以服务升级对简单支付、这是全新维度,是降维打击。

微信支付使用更方便是吧?我支付宝+小程序让商家更爱用,他们直接引导用户。毕竟,我提供的能力太诱人,按照支付宝给出的数据,引入花呗分期能力后,销售额平均提升23%。

很显然,支付宝要把这场战争变成一场围绕b端的战争,b端战争是市场销售战争,而不是产品流量战争,需要实打实的线下沟通推进。

孙然(36kr资深作者)也认为利用信用和安全可以有效提高商家的业务量,进而实现支付宝小程序的扩张,她同时还提到了整个阿里的战略问题和业务协同问题。

换句话说,支付宝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打通线上线下的场景,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不仅在于为商家赋能,还在于小程序如何与阿里体系内的其他业务找到连接点或有效的合作方式。

“阿里的策略往往是先布局出来,各自再发展,然后各自发展过程中可以去协同,布局到一定阶段连接起来是必然的。新零售的概念太大了,要一起做。未来我们跟天猫淘宝的合作如何分工,要回到各自的本质,绝不能做互相冲突的事……我们不会替代手淘,但可以跟高德、钉钉、饿了么等阿里体系内的产品互相借力。”管仲表示。

管仲所说的借力模式,即一次开发多端运行,采用同一套技术框架,可以同时迁移到阿里系多个大流量平台上。

最贴合用户体验的使用方式,并非是将所有小程序都放在同一个高频大流量App上,而是当用户在某个场景下想调取某个关联度很高的服务,就能自然的使用。

譬如大量的出行叫车订单来自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倒流,而非出行App本身,或者某些超级App。又譬如当你和朋友基于地理位置约饭,可能会希望通过地图来寻找附近的餐厅。

支付宝小程序的边界,取决于在于能否扭转用户心智,以及在从蚂蚁战略走向阿里战略的路途中,是否能走得足够顺畅。

上边为大家汇总了关于支付宝小程序的两种观点,当然还有观点认为支付宝做小程序是做社交的另一次尝试。

大家对支付宝小程序的目的、未来的发展空间有什么看法呢?

 

作者:吴思,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三节课

]]>
史上最全最实用的运营工具库,你想要的都在! //www.f-o-p.com/99339.html Tue, 18 Sep 2018 09:17:50 +0000 //www.f-o-p.com/?p=99339 运营,我们必须要熟悉市面上各大常用的工具,这样才能确保让你能快速忙完这阵子,然后去忙下阵子。

163个工具、网站,问你怕了没!

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一张图,看完后我特么都惊呆了:

以下共整理了21类运营工具,共163个网站、素材、APP,赶紧点击收藏吧~

01

微信公众号排版

微信公众号后台排版工具由于太过简陋,所以需要更多的第三方工具辅助,我推荐下面前两个插件,不仅能排版,还能帮助我们看热点等资讯,非常好用。

 

新媒体管家(https://xmt.cn/index)

壹伴(https://yiban.io/)

135编辑器(http://www.135editor.com/)

其他选择:

i排版(http://ipaiban.com/)

秀米(https://xiumi.us/#/)

96微信编辑器(http://bj.96weixin.com/)

易点微信编辑器

(http://www.wxeditor.com/)

02

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运营工具类

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监测平台,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对手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从而更好的帮助自己运营公众号。

新榜(https://www.newrank.cn/)

西瓜助手(http://www.xiguaji.com/)

BlueMC营销捕手(http://www.bluemc.cn/)

微小宝(https://www.wxb.com/)

其他选择:

爱微帮(http://www.aiweibang.com/)

微口网(http://www.vccoo.com/)

轻芒小程序+

(http://qingmang.me/wechat/)

03

互联网运营学习、营销类网站

下面是互联网运营、营销相关的网站,有付费有免费,大家有空可以去逛逛,看见不错也不妨付费一波。

运营学习类

暖石100https://www.nuanshi100.com/)

三节课(https://www.sanjieke.cn/)

其他选择:

插座学院(http://www.chazuomba.com/)

馒头商学院(http://www.mtedu.com/)

青瓜传媒(//www.f-o-p.com/)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http://www.woshipm.com/)

爱运营(http://www.iyunying.org/)

营销资讯类

梅花网(https://www.meihua.info/)

创业邦(http://www.cyzone.cn/)

虎嗅(https://www.huxiu.com/)

其他选择:

topys(https://www.topys.cn/)

钛媒体(http://www.tmtpost.com/)

36氪(http://36kr.com/)

媒界PRAD(http://www.myprad.com/)

i黑马(http://www.iheima.com/)

04

自媒体全网运营平台

虽然运营的平台很多,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都需要去运营。

选择运营平台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在哪就去哪找,而不是哪里人多就往哪去!

主流运营系列

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

抖音(APP)

微博(https://weibo.com)

知乎(https://www.zhihu.com/)

简书(https://www.jianshu.com/)

豆瓣(https://www.douban.com/)

网易号(http://mp.163.com/login.html)

易信公众平台(https://plus.yixin.im/)

头条系列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

大鱼号(https://mp.dayu.com/)

企鹅号

(https://om.qq.com/userAuth/index)

一点资讯(http://www.yidianzixun.com/)

搜狐号

(https://mp.sohu.com/mpfe/v3/login)

百家号(http://baijiahao.baidu.com/)

05

追热点平台

以下是追热点最常用的工具,你可以从中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以及其他公众号写得方向。

另外,搭配上下面第18类大数据调查平台,你能更清楚的了解到热点的动向,以及这个热点还热不热,还有没有必要去追。

微信搜狗

(http://weixin.sogou.com/?p=73141200)

新媒体管家(热点中心)

(https://article.xmt.cn/#/wechat)

其他选择:

微博(热搜)(https://weibo.com)

知乎(热门话题)(https://www.zhihu.com/)

百度搜索风云榜(http://top.baidu.com/)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多的圈内微信好友,其实单单通过朋友圈,你就大概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舆论的动态等等了。

06

裂变工具类

相信你也在朋友圈见过各种免费福利/听课海报。

他们先引导你进群,然后要求你转发朋友圈,并搭配上固定的海报和话术,这就是现在涨粉最快的手段之一:社群裂变。

因为社群裂变的量太大,所以基本上都是要靠第三方平台技术支持,而最常用的就是以下这些工具。

建群宝(http://www.jianqunbao.com/)

星耀任务宝

(https://h5.xyookj.com/skin/task.html)

爆汁裂变(http://www.youdd.wang/)

wetool(http://www.wxb.com/wetool)

其他选择:

千聊(https://www.qlchat.com/)

荔枝微课(http://www.lizhiweike.com/)

人人秀(https://www.rrxiu.net/)

这些工具大多是要付费的,所以如果你是刚起步的自媒体,看看就好了,但裂变的思路我们是可以去学习的!

07

高清图库类

你还在百度里找图?那些百万粉丝的大号为什么配的图片逼格都这么高?

以下这些图库相信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了!

免费无版权

Unsplash(https://unsplash.com/)

别样网(https://www.ssyer.com/)

Pexels(https://www.pexels.com/)

Foter(https://foter.com/)

 

其他选择:

Stocksnap(https://stocksnap.io/)

FoodiesFeed(https://www.foodiesfeed.com/)

Visual Hunt(https://visualhunt.com/)

Creative Vix

(https://www.pexels.com/@creative-vix)

Graisography(https://gratisography.com/)

Hippopx(https://www.hippopx.com/zh)

colorhub.me(https://colorhub.me/)

Kaboompics(https://kaboompics.com/)

We Heart It(https://weheartit.com/)

Fhr photography(https://www.lifeofpix.com/)

Picography(https://picography.co/)

Flaticon(https://www.flaticon.com/)

Design deck(http://designdeck.co.uk/)

堆糖(https://www.duitang.com/)

付费有版权

米拍(https://www.mepai.me/)

图虫网(https://tuchong.com/)

500(pxhttps://500px.com/)

全景网(http://www.quanjing.com/)

拍信(http://www.paixin.com/popular)

视觉中国(https://www.vcg.com/)

其他选择:

千图网(http://www.58pic.com/)

花瓣网(http://huaban.com/)

昵图网

(http://www.nipic.com/index.html)

08

GIF类

下面前3个gif图库是我用得最多的,包含类型齐全,实用。

Giphy(https://giphy.com/)

soogif(http://www.soogif.com/)

小猪动图(http://www.piggif.com/)

其他选择:

Golden Wolf(http://goldenwolf.tv/)

JULIAN GLANDER(http://glander.co/)

IMN ARTIST(http://www.gifparanoia.org/)

afael-varona(http://www.rafael-varona.com/)

Gifbin(http://www.gifbin.com/)

Gifparanoia(http://www.gifparanoia.org/)

Rafael(https://www.behance.net/rafaelvarona)

09

H5制作类

有些企业可能用到H5的地方不多,但了解下也无妨,毕竟一入运营深似海,谁也不知道你在老板眼中是运营、设计,还是其他什么。

易企秀(http://www.eqxiu.com/)

MAKA(http://maka.im/store)

人人秀(https://www.rrxiu.net/)

其他选择:

兔展(https://www.rabbitpre.com/)

秀堂(http://s.wps.cn/)

IH5(https://www.ih5.cn/not-logged-in)

epub360意派

(http://www.epub360.com/)

云来(http://www.liveapp.cn/)

初页(http://chuye.cloud7.com.cn/)

懒设计(https://www.fotor.com.cn/)

10

二维码制作类

现在二维码要用的地方太多了,二维码设计、裂变活码、转码等等。草料二维码与创客贴是我用的最多的工具,推荐。

草料二维码(https://cli.im/)

创客贴

(https://www.chuangkit.com/dc.html)

第九工场(http://www.9thws.com/)

其他选择:

联图网(http://www.liantu.com/)

模板码(http://www.mobanma.com/)

二维工坊(http://www.2weima.com/)

微微(http://www.wwei.cn/)

凡科(http://hd.fkw.com/)

11

思维导图类

思维导图是为了梳理你的逻辑,也是了让你的领导、同事、客户更好了解你想法的工具,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Xmind(http://www.xmindchina.net/)

(要下载客户端)

百度脑图(http://naotu.baidu.com/)

(可在网页直接打开)

其他选择:

Mindnode(https://mindnode.com/)

幕布(https://mubu.com/)

Mindmanager(http://www.mindmanager.cc/)

ProcessOn(https://www.processon.com/)

12

调查问卷类

在用户调查,社群运营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调查问卷工具,以更好的了解用户需求,优化迭代。

推荐麦客CRM与金数据,前者简单实用,后者功能更多。

麦客CRM(http://www.mikecrm.com/)

金数据(https://jinshuju.net/)

其他选择:

问卷网(https://www.wenjuan.com/)

表单大师(https://www.jsform.com/)

问卷星(https://www.wjx.cn/)

腾讯问卷(https://wj.qq.com/)

13

文档协助类

现在互联网时代仅靠一个word已经走不通了,还需要更便捷、更强大的文档工具。

如锤子APP的便捷,石墨的协同合作,有道云的实用。

锤子便签(APP)

石墨(https://shimo.im/)

有道云笔记(https://note.youdao.com/)

印象笔记(https://www.yinxiang.com/)

 

其他选择:

WPS云文档(https://drive.wps.cn/)

Tower(https://tower.im/)

腾讯文档(https://docs.qq.com/)

14

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机器人类

如今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很多人已经把核心粉留在了微信号上,并通过微信群来触达。

以下工具能帮助运营者减轻工作量,达到更好管理多个群的效果。

微软小冰

(https://e.msxiaobing.com/Home)

微友助手(https://www.weiyoubot.cn/)

其他选择:

小U管家(http://www.xiaouguanjia.com/)

公众宝小i机器人(http://gz.xiaoi.com/)

图灵机器人(http://www.tuling123.com/)

wetool(http://www.wxb.com/wetool)

15

网站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第三方平台,更好的了解你官网的跳出率、着落页等多项数据,从而帮助你不断进行网页优化。

百度统计(https://tongji.baidu.com/)

友盟(https://www.umeng.com/)

谷歌分析(google.com/analytics/)

16

识图类

很多人找到一张图,但发现里面有二维码、水印、广告等,又去除不掉,怎么办?

通过识图工具,直接全网搜索,找到相识的这张图片,超级好用。

百度识图(http://image.baidu.com/?fr=shitu)

360识图(https://st.so.com/)

17

表情包

在这里你能找到很多有趣的表情包,让你的公众号“活”起来(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常常上这网站是为了斗图用的)。

斗图终结者(https://www.52doutu.cn/)

其他选择:

斗图啦(https://www.doutula.com/)

豆饼软件网(http://www.doubean.com/)

花熊(APP)

18

大数据调查类

你有了解过你公众号内容需求强不强烈,市场多不多人需要吗?

小到追热点,大到判断市场走向,你都需要一个对市场需求的整体把控能力。

百度指数

(http://index.baidu.com/?from=pinzhuan#/)

百度拓词工具(www2.baidu.com)

清博大数据(http://www.gsdata.cn/)

艾瑞网(http://www.iresearch.com.cn/)

其他选择:

头条指数(https://index.toutiao.com/)

微指数(http://data.weibo.com/index)

淘宝指数(http://www.yiyiye.com/)

知乎指数(内测中)

19

短连接生成类

长链接太丑了,老板光看到就不想给你涨工资,换个短点的吧!

百度短链接(http://dwz.cn/)

新浪短链接生成器(http://sina.lt/)

20

搜索工具类

提供几个搜索平台,各行各业各门道的都有,自己挖掘吧。

大数据导航(http://hao.199it.com/)

其他选择:

虫部落快搜

(http://search.chongbuluo.com/)

搜盘盘

(http://www.pansoso.com/)

微盘搜索

(http://www.pansoso.com/vdisk/)

 

21

语录类

想写文章怎么写最快?

下载一个讯飞,把想写的都说出来,定成一稿;然后修改逻辑顺序,定成二稿;最后检查语句通顺,是否有病句,定成三稿。

 

作者:有号以后,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有号以后(youhao-yh)

]]>
微信的下半场,将向何处去? //www.f-o-p.com/98622.html Wed, 12 Sep 2018 08:00:53 +0000 //www.f-o-p.com/?p=98622

 

今年上半年,我多次聊到关于微信的一些变化和举措,并先后写了几篇文章,引发了许多传播和讨论。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点,其实2018年开始,微信也许也已经进入了它自己的“下半场”。

今天,我就想就着“下半场”这个观察角度,再整体聊聊我对微信后续一些走势的观察和判断。

2011年1月,微信APP上线。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2013年6月,微信群诞生。

2013年8月,微信支付上线。

2014年1月,微信红包面世。

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无可置疑,在过去7年时间里,正是微信连同它所提供的上述几个重要功能,一起彻底改变了无数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生活,也完全重塑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业格局。

2018年年初,微信月活跃用户突破10亿——这令其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最大的的产品,没有之一,即便是放到全球范围内,用户基数和活跃度,能够超过当前的微信的,恐怕也屈指可数。

常理而言,2018年初的微信,已经全面步入了发展阶段中的成熟期,一款成熟期的产品,最应该保持的,就是稳定,因为它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数以亿计的用户。

然而,进入2018年后的微信,其更新频次和力度却多到令人匪夷所思。据统计,从2018年3月1日到5月25日,微信共完成了22次更新,涉及到37处变化,平均不到每3天就会完成一次更新——这样的更新频次,一般只会出现在早期功能体验和产品逻辑都并不完善的产品身上。

看起来,2018年的微信,要么就是正在焦虑不已慌不择路,要么则是在处心积虑的下着另一盘大棋。

关于微信的成长史,也许可以用我们此前在三节课的分析评论中就曾反复引用过的一句话简单概括之——

“微信在其发展历程中,前后共经历过三个阶段:IM阶段、浏览器阶段和OS阶段。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功能分别是语音通话+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

时至今日,微信已经渐渐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互联网世界中最大的流量聚集地之一,并在成为一个超级生态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只要看看连IOS都要对微信警惕再三,你就会知道微信面前摆放着的可能性是多么巨大。

然而,狂奔着的微信,也未必就没有潜在忧虑和现实挑战。站在当下看,已经成为一个超级流量巨兽的微信,至少面临着两个巨大的考验,其一,是其理想中的“超级生态”能否真正形成,其二,则是其所承载的商业化变现诉求必须尽快兑现。

如果说微信从0起步成为流量巨兽的过程可以被视作微信的“上半场”,那么接下来的“超级生态打造”和“全面商业化尝试”则可被视作是微信的“下半场”。

看起来,到如今,微信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则刚刚开启。所以,微信的“下半场”,究竟将向何处去?

要理解微信的“下半场”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我们也许需要先搞清楚微信当前到底最在意什么。

以我的眼光看起来,微信在2018年中的当前,最在意的事或许有两件。

其一,是要认真防范“头条系”,或者再具体一点讲,其实是要防范“抖音”。

微信,或者再放大一点讲,整个腾讯系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

答案是“关系链”。

但,关系链是如何形成的?

这里也许可以分享一个认知,我认为互联网世界中,内容、互动、社交、关系,往往是个递进关系。一种典型的场景是,人与人之间基于内容有了互动,互动之后诞生社交行为,基于社交行为逐渐建立起了稳定的关系链。

举个例子,我在豆瓣关注了一本书,然后找到一篇让我心有戚戚的书评,于是我给该书评留言,原作者看到后又继续回复我,于是一来二去间,我们就成为了好友,这就是最为典型的“围绕内容和互动形成关系链”。

而在2018年,实事求是的说,抖音的兴起可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包括腾讯。

而抖音兴起的背后,是一种新的内容形态——短视频带来的机会,而这一内容形态,恰好是此前腾讯不那么擅长,也并未重兵投入过的内容形态。

换句话说,腾讯在这一内容形态下,也是一个小学生。这对于抖音这样的产品而言,可谓再好不过——它天然就拥有了一个可以在腾讯帝国之下避其锋芒而行的独立发展空间。

到2018年8月,抖音公布的全球月活用户数已经达到5亿,接近微信的一半。然而,微信从0发展到月活10亿,用了7年,而抖音则只用了2年。

然而对微信而言,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事是,大家看不上的抖音已经慢慢开始呈现出能做“关系链”的可能。

以我们上述的“内容、互动、社交、关系”四者的演化关系看,抖音站内用户看短视频后点个赞,写个评论产生互动是很正常的事,于是,随着抖音流量变得巨大,这款产品就特别容易向下一个状态演化:借由短视频内容,人与人之间产生更深入的互动,从而缔结起来关系链,而且,这种关系链非常有机会变成长期的强关系。

一旦这种事情发生,就会动摇到微信的根基,而微信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为了更进一步类比,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微博。

2013的微博其实也曾有机会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关系链。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老用户,且还有印象的话,你也许会记得2011、12年期间,微博的私信曾经特别火热,很多用户用它来聊天、记录、联系合作。甚至很多用户与熟悉朋友间的日常交流都开始放到微信私信中来交流——这无疑动摇到了当时QQ的熟人关系链。

所以,腾讯才如临大敌,举全集团之力做了个腾讯微信来对抗微博,但如你所知,拼了3年,后起的腾讯微博并未获胜,反而走向了关停。最终,打败微博的是微信,也正因为有了微信,腾讯才算又重新站稳了“用户关系链”这个山头。

如果要回望过去,当时的微博在面临着微信崛起的挑战时也许犯了一个错误——太过于纵容站内大量的大VKOL

当时,已经初具规模微博,其站内信息分发权重太向这些头部大V倾斜,内容分发规则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为了保证大V和KOL的利益,为了他们获得更好的增长、获取影响力、获得变现,这一导向最终导致微博在2014年出现了大量营销号泛滥+内容水化现象,最终用户大批出逃。

那个时候,很多在微博上不堪各种营销号和广告打扰的用户都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相对宁静的空间,能跟自己的亲密朋友们进行点日常互动就挺好,恰好此时,微信出现,他们就纷纷来到了朋友圈

微博犯过的错误,微信肯定不想重蹈覆辙。

而就2018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微信的一些营销号或营销行为泛滥程度已经开始打扰到用户,有一部分公号或商业组织为了自己的私利严重干扰用户对内容的体验,比如,在微信群、或朋友圈,总能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内容,各种裂变、分销、微商等营销行为也往往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微信可能会很担心自己重蹈曾经的微博的覆辙。

而,微信若想防范抖音,确保自己的“关系链”阵地仍然是牢不可破的,势必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需要做大量讨好用户的动作。

其二,则是上面提到的,微信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实现”方面的野心和诉求,必须开始加速兑现。

而微信最大的商业野心,必然在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真正连接一切,从而做全平台、全品类的流量分发。

一般来讲,社交,内容,基于商品&服务的交易是互联网世界中最常见的三大商业机会。

BAT三巨头中,百度依赖于“内容分发”搭建起了它的核心业务。阿里的起家则是依赖于“商品交易”,慢慢再延伸到“服务交易”,从而构建起来了一个电商帝国。

而腾讯的核心,则是“人”,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

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的电商做得足够强大,或是内容分发能力足够强大,想要调转过头来做社交和关系,可能会极难——至少互联网世界中迄今还未看到过成功先例。但如果是反过来,你的社交和关系链已经足够稳定牢靠,想要进而延伸开来去做内容分发和商品交易,却是可能的,只是这需要前提:至少,你的关系链数量、稳定程度必须要到达已经坚不可摧的程度,才敢去做此想。

而对于2018年的微信来说,已经到了要把这一勃勃野心付诸具体行动的时候。

因此,围绕这一野心,微信在从现在开始,一定会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1. 微信生态下的商业产品更多样,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商业收入;
  2. 让微信生态下流量分发形式变得更多样,规则变得更公平,避免少量头部玩家垄断生态流量的格局出现;
  3. 接入更多可产生现金流的服务、商品、内容等,从而不断放大自己的商业变现可能性。

以上,也许就是“下半场”的微信最在意的几件事。

所以,如果围绕着上面的基础认知和假设,进入“下半场”的微信究竟可能会有哪些核心的变化?以及身为行业中的其他从业者,又该如何认知这些变化?

我有几种猜想以及一些附加的观点和建议。

整体来看,我认为在接下来的1年-2年里,微信必然会有一些如下的举措——

第一,微信对于“看一看”和“搜一搜”的流量分发能力和在微信生态内的权重,一定会不断加强。

若非如此,微信的流量分发形式将极度单一,导致后来者再不崛起机会,极度不利于整个大生态的建设,也就无法支撑起微信巨大的商业野心。

第二,微信或将会在“公众号”之外,大力加大对于“个体”的扶持和赋能,并在“个体”与“公众号”之间,搭建起来某种桥梁。

无论如何,“微信公众号”目前为止仍然是微信生态下用来承接流量和追求变现的重要一环,且微信公号下的“头部垄断”已经初步形成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微信官方再如何努力调整流量分发规则和形式,也很难再出现新的大号批量井喷出现的现象。

但,扶持“公号”虽然已经不那么容易,微信还可以扶持“个人”——假使我是一个有写作能力或优质商品供应的个人,但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号”,那微信是否可以帮助我与一些现有头部大号之间进行合作,我来给他们供稿或供货,他们负责传播和销售,最后我们均分收益,如此一来,可谓皆大欢喜。

而现在,看起来微信已经开始在为这个局面进行一些铺垫——看看下面的截图你就知道了,在新的“赞赏作者”的逻辑下,同一个公号下,可以绑定多个作者的赞赏账号,且通过该赞赏账号,我们还能看到单一作者的所有历史文章,这已经显著是在开始赋能给个体。

我相信,这一方向下的举措,接下来还会更多。

第三,在未来至少1-2年内,大规模基于朋友圈或微信群的有损普通用户体验的营销行为,包括很多裂变营销玩法等,一定会不断被微信打击。原因恰如上面说到的,微信必须要在这个阶段,去做大量讨好用户的动作,尽最大可能防止用户迁移到其他平台上去。

因此,未来1-2年内,真正能在朋友圈安全的大范围传播的东西,大概只能是基于创意和情绪情感的传播。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相信,“裂变营销”也绝不会消失,恰恰相反,基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某些特性和现状,新的“裂变营销”玩法或将会层出不穷的出现,并呈现出一种“微信不断封杀老的裂变营销玩法,但新的裂变营销玩法不断继续出现,并在一段时间后继续遭遇封杀”的局面。

第四,小程序将毫无疑问的得到微信的全面扶持,不断接入到各种轻服务与交易场景中,并大概率出现一波红利——事实上,红利已经在出现。从近期来看,因为小程序而获得红利和爆发增长的项目,正变得越来越多。

第五,微信生态中一定会出现更多样的商业产品。

这里可以打个岔,讲个微博的故事——2009年微博上线后,在四五年间扶持了大量粉丝超千万的大号,在2013年前后,这些大号每年都已经可以产生至少上百亿的广告收入,且还在逐年增加,可以说,这其中,微博给予这些大号的赋能是居功至伟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些大号们所产生的广告收益,与微博完全无关。通常的逻辑是,广告主直接找到大号的负责人,两边谈妥,广告主直接给大号打钱就好了。于是微博悲催的发现:自己搭建起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商业生态,但自己却没法从中获得一分钱收益。

所以,在2014年,我曾经和一些当时新浪的同事有过私下交流——我们都觉得,当时的微博特别应该做一套类似百度凤巢那样的商业产品,一端对接广告主,另一端对接各种大号,并基于微博的数据给到广告主们更多更精细更有价值的参考,从而让自己能从整个微博平台的各种广告交易中获得利益分成。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创办的三节课在微博有广告投放需求,微博一开始就可以基于数据,推荐给我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基数构成较大的号及营销广告转化率较高的微博大号,而无需让我自己一个个去联系和判断,并能够在我投放过后给予我更多更细致的数据分析报告的话,我认为这是具有显著价值的。

其实后来微博也确实上线了这样类似的商业产品,只是比预期的又晚了好几年,用现在的眼光看,其实还是错过了不少时间的。

所以,微博踩过的坑,微信大概率不希望重蹈覆辙。不出意外的话,从现在开始,微信或会开始全面建设起来一套可以承接住各类广告营销需求的商业产品系统。

事实上,有些事情已经可以初见端倪,比如我们已经看到,微信公号已经开始上线了“返佣商品”的分销,可以在公众号中插入影视图书等CPS返佣商品广告及小程序广告。按照销售收入向公众号运营者分成。

可以预见,这个与“微信公号”有关的庞大商业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和丰富,并且,微信生态下也一定还会有新的具备想象力的广告形式不断出现,比如说:基于搜一搜的推荐广告。

接下来,围绕上述的猜想,或许到了可以给一些建议的时候。

建议1:要更敏捷的应对和迎接“裂变红利”。

上文已经提到,在微信这种基于“关系链”的大流量平台中,如何撬动关系链的力量进行传播和营销,永远会是无数运营营销人会长期关注和琢磨,甚至去不断突破部分底线进行试探的地带,只要能够带来利益,是否有损平台用户的体验,完全不是运营、营销人们会关注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微信基于当前形势和自身利益,一定会不断封杀那些有损用户体验的营销玩法。

这必定会导致:新的裂变涨粉、裂变营销等玩法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都会不断出现,但同时微信也会不断对其进行打压封杀。按照经验来看,一种新的玩法出现,或许会有至少2-3个月的生存红利期,而在这个时期内,如果你足够敏感,能够极敏捷的快速跟进新的玩法,则你就可能获得一些新玩法带来的红利。

建议2:如果是做内容,与“焦点话题”相关的强内容产出能力才是最稳定的“流量壁垒”。

微信生态下,内容才是最根本的长期流量来源。

微信生态下的内容流量获取,基本遵循着如下公式——

内容流量=内容类型*分发渠道

从过往来看,微信生态下能够获得大量流量的内容,往往不外乎围绕热点事件、社会情绪、娱乐八卦段子、情感鸡汤、深度分析与犀利观点等几种类型。

而内容实现传播和分发的渠道,过去来看,是朋友圈、微信群,现在,则又加入了“搜一搜”和“看一看”。

2018年开始,由于业内整体对内容的监督管控全面收紧,类似围绕社会情绪、娱乐八卦等的内容或机构,都曾先后遭遇封杀。普世来看,在内容管控收紧的背景下,围绕着一些行业或官方发布的社会热点进行理性分析和评论或会成为一种既能持续获得流量,又相对较为安全的内容。

此外,如果我们具体研究一下搜一搜和看一看,我们也会发现,其流量分发逻辑仍然是高度“话题”导向的。

比如我们会看到,在微信4月28日对于“看一看”的内测改版中,“看一看”和相关公号的图文底部,均出现了“热议话题”的展示入口——

 

而“搜一搜”就更不用说,搜索本来就是一个高度话题导向的东西,一定是最近越火热的话题,被搜索的次数约高,也就越有机会在搜索结果页中获得流量。

因此,如果是对于做内容的同学而言,如果是自己能够围绕着一些行业或全民级的“焦点话题”不断产出较为理性的思考、评论、分析或是适度调侃,这或许会成为你最稳定可依赖的“流量壁垒”。

建议3:再不做小程序就真的晚了。

小程序一定将会跟公号形成更强的联动,卖课也好,卖课也好,一定都会通过小程序来完成。也一定会出现很多新的玩法,还没开始探索小程序的,一定要加紧了。

这里不妨引用此前我曾在《微信搜索大变身!野心终于浮出水面的腾讯与微信》一文中的部分解读——

“不难看出,微信在试图用一个更加漫长的周期来“养成”小程序,且小程序可能寄托着微信官方在电商、游戏O2O服务接入等诸多领域内的重大期望。”

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巨头公司决定大干快上,激进而迅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要搞出一个大事情来的时候,往往会一地鸡毛结局惨淡,典型如阿里来往,腾讯微博,百度O2O等。而但一家巨头公司决定沉下心来用更长的周期基于自己的优势稳扎稳打的想要做好一件事,则少有失手的时候。

以这个角度看,已经度过了大众期盼度和关注度最高点的小程序,在2018年可能已经越来越值得被看好。”

而2018年,包括享物说、小打卡、厉害了爸妈等小程序在近期的走红以及资本层面对于小程序项目的大量追捧,则证实了“小程序”生态下红利期的到来。

因此,对广大从业者们来说,也许真的到了必须要密切关注小程序的时候了。

建议4:对于在微信生态下卖课或卖货来说,内容+小程序+社群将成为长期组合。个人号+官方公号的搭配,也将成为更广泛的配置。

微信生态下,获取了流量,大家必然需要考虑变现,而最为普遍的变现方式,则不外乎“卖课”与“卖货”。

过去来看,在“变现转化”方面,通常存在着几种常见模式——

  1. 纯依赖公号直接售卖;
  2. 社群售卖;
  3. 个人号单点转化售卖。

上文已经提到,进入到下半场的微信,或许可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流量分发机制和逻辑,诸如前段时间出现的“公号展示信息流化”的改版,就是典型范例。

而这些政策性的调整,则可能会导致许多公号的流量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也必然会催生更多不安全感。

在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下,让自己的营销转化通路变得更加立体和多样,就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

因此,公号+小程序+社群,又或是个人号+官方公号的搭配,或将越来越普遍的出现于诸多微信运营者身上。

建议5:现在还不具备影响力的个人作者或个体经营者可以更积极主动去尝试与其他大号合作。

恰如上面所说,如果你在当下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却受困于流量难题,其实未必太过于焦虑。因为在未来你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内容,承接大量营销需求,不仅能在大号上获得内容的营销分成,还能获得广告收入。因此借由大的流量渠道获得粉丝将变得较为容易。

建议6:搜一搜的红利可能会比看一看来得更快,值得认真研究。

搜一搜和看一看,是微信在内容分发方面两个寄予厚望的新入口,这已毫无疑问。

但如果要两相比较来看,其实在微信内部,“搜一搜”成功的概率,要比“看一看”大得多。

原因有几点——

1.“搜索”是一种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需要进行筛选、过滤时的刚需,而“信息流”则是一种在拥有海量内容和信息时,为了更大抢占用户时间所采用的产品机制。

就微信内部的用户使用习惯来看,在大量文章、公号、聊天记录中进行“搜索”,已经是大量微信用户当前已经拥有的习惯,而在微信中通过“信息流”进行浏览和阅读内容,对大多数用户还是一种很陌生的行为。

2.如果微信的商业化布局是需要尽快接入更多服务、商品,这也一定会导致微信官方对于“搜索”和“索引”的需求迫切程度显著要大于“信息流”。毕竟,海量服务和商品接入后,最容易与其衔接起来的用户使用场景,仍然是“搜索”。

3.从过往积累来说,“搜索”好歹是一个腾讯和微信已有积累的事情,而“信息流”的机器分发算法,则更像是一个全新的东西。

因此,如果是想要获取微信中的新的流量红利,不妨围绕着“搜一搜”可以做一些前置性的布局。此处可以提供几个线索——

  1. 尽快让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出现在京东美团中;
  2. 尽快在知乎、搜狗建立起自己品牌百科、问答优化等;
  3. 尽快加强自己在搜狗平台的SEO
  4. 赶紧以微信生态下的SEO为目的,搞几个小程序出来先占住山头。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几个建议,看看下面几张截图就知道了。

以上,差不多就是我对于“微信的下半场”的所有看法了。

顺带重申,所有观点,纯属猜测,如有雷同,可能是巧合。

 

作者:黄有璨,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

]]>
社区产品如何搭建内容体系? //www.f-o-p.com/98216.html Mon, 10 Sep 2018 03:22:04 +0000 //www.f-o-p.com/?p=98216 内容体系

 

对社区类产品来说,做好“内容”是一件尤其重要的事。好内容能够直接为用户带来价值,进而有效实现用户的拉新留存,提升用户的粘度。

但是,如何做好内容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么是好内容,如何持续地提供优质内容,如何将内容和用户匹配起来,都是产品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弄懂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款产品:懂球帝和虎扑。同样都是体育类、社区类产品,同样都做到了行业头部,又都是将内容作为核心价值提供给用户,它们在社区内容建设方面都是怎么做的?

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具体而言,可以分为这两个环节来讨论:

  • 内容的生产
  • 内容的分发

以下本文就将以懂球帝和虎扑为例,围绕着这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回答“如何在产品内搭建内容体系”提供一些灵感。

一、内容的生产

一个产品的内容板块,往往由多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构成,如资讯、深度专业长文,普通用户发帖等等,丰富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在运营上,针对不同的内容形式也往往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 懂球帝

懂球帝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资讯类内容、以专栏和懂球号为代表的PGC内容和以圈子为代表的UGC内容。下图左侧是内容的目的,右侧是主要的运营手段。

▲ 懂球帝内容体系

  •   资讯类内容

资讯类内容指球队、比赛、球员等相关的最新动态。短资讯由于可以占领用户的碎片时间,一直是懂球帝获取流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要。

相比其他内容,资讯类内容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要求发布及时、准确,这就要求内容提供者有很广泛的内容获取渠道,并且反应灵敏迅速。这决定了资讯类内容需要由官方的运营团队来提供。

具体而言,资讯类内容由官方的运营团队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即时更新。运营团队获取信息的渠道包括国内外的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例如twitter、马卡报、diario SPORT等,覆盖了欧洲各个国家,数百个媒体。当然为了获取一些独家消息,据小编推测,运营团队也会有一些独家的非媒体渠道,例如和球队建立友好的关系等,获取独家信息。

在利用资讯获客之后,懂球帝还提供了其他种类的内容。

  • 专栏+懂球号

专栏和懂球号致力于提供专业和有深度的文章,例如针对某场比赛的战术分析,或者是球员转会背后的影响等。这部分内容需要资深媒体人、资深球迷或相关从业者来创作,是有一定门槛的。为了刺激这部分内容的生产,懂球帝采用了物质奖励和流量倾斜的激励方式。

懂球帝在几年前曾经公开招募过兼职写手,希望通过现金激励的方式触达到能够提供优质内容的人。经过沉淀,这些兼职写手中的一部分已经转化为社区内专栏的运营者,通过专栏这种形式,以较为固定的频率、风格来生产深度内容。

我们也采访到了16年以兼职写手的身份进入懂球帝,现在老维专栏的运营者老维,对方说当时之所以加入懂球帝,是因为自己一直很喜欢国际米兰,做这份兼职,相当于把爱好变成工作,而他目前的写作比较自由,没有明确的任务规定,但有稿费收入。

专栏之外,懂球号是另外一个深度内容创作场所。2016年推出的自媒体平台“懂球号”引入了各个官方俱乐部,例如“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会发布比赛信息和球队新闻等,可视为PGC的内容。当然,自媒体平台搭建起来后,也吸引了一批更加草根的写手入驻,提供一些结构化、系统性的内容。

  • 圈子+UGC

圈子的形式类似于贴吧,用户在感兴趣的圈子内,发布帖子或者回帖。懂球帝内有各种圈子,有球队圈,也有基于兴趣的圈子,如“音乐”、“高考”、“二次元”等,也有地域的圈子,如“知春路”等,后者可以提供一种即时性的社交。

设置圈子本质上是在建立社区,无论是基于喜好还是地理位置,用户都可以被相对有效地链接起来,而一旦这种有效社交关系搭建起来并发生作用,便可以有效促进UGC内容的生产。

▌ 虎扑

虎扑的情况则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把虎扑站内的内容粗略的分为资讯类内容、PGC和UGC。

▲ 虎扑内容体系

  • 资讯类内容

对虎扑来说,资讯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何保证最新的资讯能够及时发布,接受三节课采访的虎扑运营人员表示,虎扑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有非常专业的新闻团队,能够通过非常深的资源第一时间获得例如球星转会这样的新闻,并以短资讯的形式迅速发布出来。

  • PGC

对于PGC内容的创作者,虎扑官方并没有用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来制度化运营。当然,官方也会以有偿约稿的形式定向的产出一些优质内容。

站内优质内容生产者多数是从普通用户慢慢成长起来的。例如虎扑早期著名的大V张佳玮,就是在社区内自发的生产内容,慢慢成长为大V。在谈到创作动力时,虎扑运营人员曾经多次提到认同感这个概念。认为群体的认同感是激发用户自发输出内容的驱动力。

换言之,虎扑并没有主动得培育KOL,反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培育社区、群体认同感上,这里简单举一例——

虎扑用户的称呼JR其实是社区自下而上,慢慢积淀下来的一种称呼。2017年虎扑logo改版的时候,也特意照顾到这一点,将JP融入到Logo之后,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产品和用户之间友好的关系以及一种紧密的社区感。

虎扑的深度内容还有另外一个来源:翻译团的志愿翻译。如果有海外的优质长文,翻译团队会自发为其他JR提供翻译。

  • UGC

为了刺激普通用户的内容生产,运营人员会主动发起一些好玩的话题,比如虎扑非常著名的女神大赛评选,周五小酒馆等,官方稍带下节奏,就可以就很好地点燃用户的参与热情。

另外,虎扑的定位直接刺激了内容的生产。虎扑步行街主干道被定位为“男人的烧烤摊”,在合法的范围内几乎百无禁忌,用户有各种新鲜事都会发上来。例如和自己女朋友吵架,不知道送女朋友什么礼物,或者是日常工作吐槽,当然也有一些社会事件的评论。这种日常性质的内容加上良好的社区感,充分释放了用户的参与生产内容的热情。

如果说社区定位+紧密社区感激发了UGC内容的生产,也有必要提到虎扑的用户进入门槛。用户参与讨论或者发帖需要答二十道相当专业的体育类题目,这一个小小的举措,其实是保证了只有“硬核玩家”参与,这一点与B站相近,利用准入机制建立社区感。

总结来看,尽管懂球帝和虎扑在驱动内容生产上采用了两种迥异的策略——懂球帝针对不同层级的内容生产者采取了精细化的激励方式,而虎扑则将重点放在社区定位和社区认同感的建立上,但是两个产品在内容供应端都已经搭建起比较完善的体系,解决了内容供给端创作力不足的问题。

解决了供给端的问题后,还需要让内容出现在正确的人面前,这就涉及到了内容的分发环节。换言之,分发解决的是内容和用户的匹配问题。

二、内容的分发

▌ 懂球帝

从产品层面上看,懂球帝内容分发遵循着这样几种逻辑:

头条的信息流页面是流量最大的入口。懂球帝在这个页面上为资讯、专栏内容、圈子、懂球号、问答等各个内容形式都提供了流量入口,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是信息流的页面,也是一个结构化的信息流页面。

但资讯、深度内容、圈子内容、俱乐部为代表的懂球号内容都有固定的展示版面,让主页稍显混乱,新用户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

所以从主页的展示逻辑来看,懂球帝为了实现内容创作主体的丰富度某种程度地牺牲了内容浏览的流畅性,增加了新用户的理解成本和适应成本。

第二种展示的逻辑,是按照分类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聚合。分类方式可以分为这样三种,一种是以赛事类型为维度进行分类,如英超、西甲、德甲等,还有一类是基于资讯本身的属性做分类,如集锦、转会、深度等,另外,还有基于内容展示形式做的分类,如视频类。在每一个分类下,都是以信息流的方式呈现,综合时间、点赞数和评论等指标。

第三种是基于人群的逻辑,即圈子。圈子内用户生产的内容在小圈子分发,站在产品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内容和用户的高效匹配,从用户角度来看,也可以迅速、密集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圈子的页面上,还有“精选”一栏,为优质内容提供跨圈层的展示位置,以强运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官方认为优质的内容。

第四种即基于个人的喜好的分发——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主队,点击底部栏的中间,可以看到自己主队的信息,保证第一时间获得最关心的资讯。

305.jpg

▲  懂球帝上个人主队页面

▌ 虎扑

虎扑的内容分发同样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逻辑——

在虎扑的“推荐”页面上,产品按照帖子的热度向所有的用户发送信息。即在一段时间内,综合阅读量、点赞评论等筛选出的热贴。情感类的话题、和动物相关的话题、影视话题、科技话题以及以及对赛事或者球星的评论是最常出现的内容。其中大多数都是由普通用户生产的“毫无网感”的内容。

相比于懂球帝的“头条”页面,虎扑的“推荐”页面不是结构化的,并没有为某几类内容提供固定的入口,而是完全按照热度来展示,相对来讲,趣味性更强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荐”页面上,懂球帝只展示一条资讯或文章的标题和评论数,而虎扑还要展示一条完整的热门评论,以及阅读量点亮数点赞数评论数等,这种展示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判断帖子的有趣程度,但阻碍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它是反信息获取的。

实际上它是通过这种展示方式来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停留在每一个帖子内,提升社区感和参与的可能性。

第二种展示逻辑是按照不同的分类来聚合内容,分类方式有两种,一是按照赛事,如NBA、国际足球、英超等,另外是按照资讯内容本身的类别属性,如英雄联盟、数码等。在每一个赛事的分类下,还会进一步细分为视频、深度、转会、场下四类,进一步整合内容,做精细化的呈现。

第三种是基于人群的逻辑,即社区。虎扑有上百个社区,涉及到了体育、娱乐、日常生活、游戏各个领域,从社区种类的丰富度来看,虎扑不输于懂球帝,甚至可以说跨度更广。

当然,虎扑也有基于个人喜好的分发,即“关注”页面。

很多时候,球迷支持一个球队,喜欢一个球员,其非理性程度和粉丝崇拜偶像很像,这种情感上的链接让关注页面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通过主动的关注,用户可以最高效的获取他们有强需要的信息。换句话说,关注页面是精准投放的场所。

相比于懂球帝,虎扑的“关注”页面的入口不那么显眼,但据虎扑运营人员说,关注页是非常大的流量入口。

从大的分发逻辑上来看,懂球帝和虎扑似乎差别不大,都试图利用数据(策略)、用户的主动关注、细分人群的整合和内容分类聚合的方式,提供多种方式将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

但是从流量最大的主页来看,两款产品的分发逻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懂球帝“运营”的色彩更重,要通过分发来为除资讯外的内容提供流量入口,而虎扑则表现得更为佛系,根据热度来展示用户的兴趣点,引发用户参与讨论。

三、总结

总结来看,同作为体育类产品,懂球帝和虎扑在内容模块上的运营还是非常不同的。两款产品最终也呈现了非常不同的调性。

当然,懂球帝和虎扑的对比也说明,一款社区类产品想要提供好的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运营方式——

可以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做精细化运营,也可以专注打造社区氛围,利用认同感驱动用户自发生产;在内容分发和信息的呈现上,要建立多种可能路径链接内容和用户,但可以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引导用户行为,例如引导用户高效获取信息或是参与到每一个话题的讨论。

这些都是打造高质量内容社区的方法,也并无优劣之分。

 

作者:吴思,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三节课(ID:sanjieke01)

]]>
5个方法教你有效提升留存率,抖音、吃鸡游戏都在用! //www.f-o-p.com/97182.html Fri, 31 Aug 2018 02:47:29 +0000 //www.f-o-p.com/?p=97182

 

这篇详细来谈谈如何系统性进行用户留存

留存为何如何重要?

获得一个新用户的费用要比维护老用户的成本高7倍,当用户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将提升25%-95%!

 

举个例子,现在许多公司都会在微信上投广点通广告,假如一次推广带来了100个用户,每个用户成本20元。根据公司数据显示,一个用户能带来80元的收入,现在的留存率在20%,那么这次你的净利润为:8010020%-10020=-400,如果你将留存率提升30%,即留存率达到26%,那么利润为8010026%-10020=80,实现转亏损为盈利了。

 

1.png

 

无论是通过裂变还是投广告进来的新用户,对于你来说都有2种结果,离开或者成为忠实用户。而这其中有一个核心关键的动作影响用户是否能够重复使用产品。那就是用户首次使用你的产品时,能否让这位新用户体验到,你的产品是否对他的帮助、是否用得特别爽,然后才能重复使用你的产品,成为你的忠实用户。

 

下面从5个方面具体来谈谈如何提升留存率:

 

  • 找到产品的“啊哈时刻”
  • 设计hook模型
  • 绘制用户路径图,创建转化漏斗报告
  • 优化新用户体验
  • 用户留存三个阶段

01 找到产品“啊哈时刻”

美国有一家公司调研过他们的用户,为什么会离开?

30%的人,没有感受到产品价值

30%的人,不知道如何操作

10%的人,使用时有失败的体验

其他30%的人,兼容性差或者选择其他替代产品了

 

从这里看出,让用户第一次见到你产品时的感受是多么重要了。有太多的公司在产品宣传的时候,把自己的产品吹的天花乱坠,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产品,但是在真正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此产品并没有说的那样好。这就是产品的价值与期望值管理没有做好,比如锤子科技的产品,发布会场场爆满,但是产品一直在被黑。

 

在肖恩《增长黑客低成本获取用户》中,有一个概念叫“Aha Moment”,翻译为“啊哈时刻”,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体验到产品的爽点。这可能不单是指某一时刻,也可能是使用了某一功能,体验了某几个动作,真正体验到产品的价值。

 

让新用户体验到“Aha Moment”,这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用户行为这将决定用户是否会继续使用你的产品,对用户的留存起到了一个决定性作用。比如有很多分析国外的产品,如何使用增长黑客的方法获得产品爆发式增长的文章中有分析到,dropbox在注册后第二天重新返回使用;facebook的新用户在7天之内关注10个好友,完成这个动作,将会大大提升用户留存率。找到这个“Aha Moment”,再通过产品优化策略,促使用户完成这些核心动作,让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

 

如何找到“AhaMoment”?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可以尝试从这3个维度去探索:

 

1、 你们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因为通常你们产品的核心功能,就是产品希望用户去使用的关键操作。比如美颜相机让用户美化照片;听书软件希望用户在上面听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具体根据自己的业务,了解到对用户和公司的核心价值,来判断你的产品核心功能是什么。

 

2、用户的什么行为促使他们能够重复使用你的产品?

有时候你以为的核心功能或许并不是促使用户留下来的关键,这个时候就得跟留下来的用户进行深入沟通,究竟是因为什么让他们留下重复使用你的产品,然后去放大这个原因,吸引更多的人留下来。

 

3、用试验和数据来验证你的猜想。

第二条中与用户深入沟通之后,所了解到的原因或许也并不一定是真的的原因,这时候你需要通过多次试验之后用数据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相信大家都玩过抖音吧,这大概是今年最火的APP之一了,进入APP后,几秒钟内就能让你体验到这款产品的“Aha Moment”:长相好看的的小哥哥、小姐姐;各种翻转剧情故事;无数生活小知识;好听的歌曲等等。各种小视频极具吸引力,让你刷完一条忍不住刷第二条,许多人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02 设计hook模型

关于留存,《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hook模型

2.png

第一步,触发

让新用户知道产品有这样或那样的功能,能帮助你解决某些问题,吸引用户进来了解详细信息

第二步,行动

当用户了解到产品或服务信息之后,对你信息产生兴趣,完成某些指定动作。

第三步,多样性反馈

对于完成某些指定动作后,给予多样性的反馈,激励用户继续使用产品。

第四步,投入

用户良好的实现了前三步操作后,才有可能继续投入到你的产品或服务上。

 

3.png

比如最近让我痴迷的《刺激战场》,上瘾到差点跟女朋友吵架。试着用hook模型来探究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让我上瘾的。

 

一开始是在好友微信群中,有一些朋友整天在喊“组队了”“今晚吃鸡不”,时不时还讨论战局。触发了我下载了这款游戏,注册了账号,然后开始偷偷的玩了几把,居然把把吃鸡,特别开心,当时还在群里炫耀“吃鸡了”。这里从下载、注册、开始玩,非常顺畅的引导我进行下一步动作,直至真正开始玩起来。然后因为开始几局里面都是机器人,基本都是站在那让我打的情况,使得我成功“吃鸡”,给予我反馈,让我炫耀、兴奋。然后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玩这款游戏,最后上瘾了!

4.png

通过这四步:触发、行动、奖赏、付出,让用户发现你产品的真正价值,帮助用户完成“首次体验”和“重复使用”达到上瘾状态,让用户真正留存下来。

 

03  绘制用户路径图,创建转化漏斗报告

设计完成hook模型后,把模型中的每个路径图绘制出来,并创建整个转化漏斗。在《精益数据分析》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作者画出了每一种商业模式中的用户路径图,然后只要将这个路径图中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统计出来,然后记录每一个环节的转化率,找到当下环节中,转化最低的部分重点优化。

如上面某电商app的用户路径图,统计出每个页面的触发量,计算每个环节的转化率后,可以明显看到此APP宣传页需要优化,重点提升下载的转化率。

 

6.png

图片来源growingio

 

在公司开发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借助市场上其他第三方工具的漏斗功能,将每一个页面的链接配置进去,然后创建一个漏斗事件就可以统计到每一个页面数据,看到数据的转化大小。

 

一个优秀的运营需要学会不断借助工具来提升自己的运营效率。

 

04 优化新用户体验

很多人都在说,找对象的时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有人说,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对于你产品和服务,第一印象同样重要,这将影响到ta是否会使用你的产品。

在产品初期,一定要将“新用户体验”当成一个独立的活动来运营,为“新用户体验”策划出一场独一无二的邂逅体验。转化率教父布莱恩·埃森伯格有一个转化三位一体概念,即新用户体验的第一个着陆页必须让用户完成三个任务:

1、传达产品/服务相关性

2、 展示产品价值

3、提供明确的行为召唤

 

通俗点讲就是,第一眼见到你,我就得让你知道我是谁,我对于你的价值是什么,第一次见面后你需要干什么。

7.png

可以去多看看各种官网首页,几乎都遵循这一套原理,如果不是,说明这不是一个优秀的首页。

 

比如上面三节课的首页,可能我只是从朋友圈看到三节课的文章,只知道他们有产品经理和运营的课程,于是好奇想要了解他们,就百度搜索了他们的官网。一进入官网,最明显的就是告诉我现在在赠送产品人成长手册,现在报名课程就能送。

 

另外下面还有各种课程,异常火爆,部分课程仅剩几个名额,还有其他课程即将涨价,看得让人欲罢不能!我猜三节课是将“啊哈时刻”埋入了下面的免费课程,因为我作为新用户,第一次体验到这里优质的免费课程不禁发出了一声“哇哦”,免费课程居然都做得这么好!

 

如果你继续探索他们官网,还能看到各种让你忍不住去下单的小细节,比如告诉你上课流程,专业助教,上完课还能有一份可以带去面试的作品集等等

 

8.png

不单单是各种官网首页,几乎任何一个产品甚至包含公众号的首次关注自动回复语。

 

9.png

比如我自己的公众号,开始感谢、然后介绍自己,告知此号会分享的内容,最后引导点击领增长黑客电子书。

 

再比如我之前负责某零食电商的公众号及微商城运营,核心是让用户关注公众号并下单一次。在多次试验后发现,只要新关注用户领了公众号首次关注时推送的促销优惠券,和无门槛的新人优惠券后,那么他们会使用无门槛新人优惠券进行下单。于是立刻加大新关注时的优惠券金额(用更多张高门槛的优惠券组合),结果持续测试2周后,新关注用户的下单率果然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不断优化新关注时推送的活动消息文案,让整个商城的销售额在2个月内翻了3倍。

 

05 用户留存的三个阶段

在上一篇文章《裂变之后,如何做精细化的用户留存工作》有分享到如何运用标签进行用户分层,实现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留存率。具体如何做用户分层,之前的文章已经中已有说到,这里再补充下,用户留存将会分为三个阶段:

  • 留存初期:找到“Aha Moment”,更好的激活用户
  • 留存中期:让用户反复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养成习惯
  • 留存后期:扩展或提升产品功能或服务,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

 

还是举新媒体的例子,前百度副总裁李靖(李叫兽)的公众号,开始通过几篇不断刷新营销认知的文章引爆朋友圈,他的文章内容就是能让人产生了“Aha Moment”的感觉,吸了大量粉丝关注;然后在他的公众号中,每周四预告下周二分享的内容,让所有对营销感兴趣的人产生期待新的内容;最后单篇文章已经满足不了营销人,他们希望系统的跟李叫兽学习营销,于是他就在三节课、混沌商学院等地方开课,创造更大的价值,使李叫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粉丝。

 

这是我之前运营的公众号,每次发朋友圈内容都会好几百的评论点赞。

或许大家在运营微信个人号运营时,经常碰到的情况是朋友圈发了太多广告信息遭到屏蔽,试试这个小技巧,让用户舍不得屏蔽你也是如此。

 

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企业员工角色,然后塑造成粉丝喜欢的形象,长得好看,喜欢玩还任性送礼物的,一言不合就在朋友圈点赞抽送礼物。

 

初期用一个活动诱饵让用户微信个人号,然后告知朋友圈不定期分享各自福利,动动手指点个赞即有机会获取,引导去参加第一个点赞活动。此时一般都会顺便看到你朋友圈各种有趣的内容和活动。(广告信息及时删除一些,只保留小部分)

 

中期做一些专题活动,定时定点宣传活动内容(比如店铺大促告知如何买最划算,哪些产品最好吃等等)并赠送一些福利,让用户记得随时关注我的朋友圈。

 

后期邀请粉丝一起来开发产品;新品免费试吃提供优化建议;一起设计包装等,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使整个账号粘性极具提升。

 

总结

 

用户留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同产品、不同行业对于留存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逻辑指标。具体还得根据自己公司当下的现状、业务情况、团队情况来多维度进行分析,关注自己的同时建议多多关注行业内外其他产品,经常思考思考他们的留存指标究竟是什么?

 

当留存率提升上来后,才尽可能多的产生变现与推荐传播,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增长

本文从5个方面来聊了聊如何激活新用户,并促使反复使用。关于用户激活与留存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希望大家在运营过程中,多多研究思考如何提升留存率,而不是一味的考虑如何做裂变,追求“虚荣指标”而野蛮增长。

 

商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和留住顾客。

——彼得·德鲁克

 

作者:史伟明swimming,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史伟明swim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