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Sat, 13 Oct 2018 14:43:5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中国球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如何把“人气”转化为“销量”?学会这5个粉丝营销技能! //www.f-o-p.com/102114.html Sat, 13 Oct 2018 01:28:13 +0000 //www.f-o-p.com/?p=102114

 

最近在关注一个问题:罗永浩“粉丝”过千万,锤子手机在网上人气特别高、话题性很强,为什么实际销量却十分惨淡?“粉丝营销”是要将“高人气”转化成为“高销量”,可是这当中究竟有哪些障碍,或者需要什么技巧?

罗永浩是国内第一代“网红”,十几年来,他做过博客网站、做过英语培训机构,现今在做锤子手机,干的都是一个时期最热门的领域。罗永浩超高的相声水平和个人影响力,积累了大量粉丝,罗永浩微博粉丝超过1500万,直逼雷军(1700万)。可是,雷军已将小米手机做到销量全球前五,而锤子手机至今也只是一款小众产品。今年,在残酷的市场面前,罗永浩也难以抵挡销量的低迷,被迫宣布锤子手机大幅降价。人文情怀和网红光环所带动起来的粉丝营销仍在继续,但似乎正在遭遇瓶颈。

我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性的探讨一下“粉丝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讲究哪些技巧。

我将从以下5点,阐述我的“粉丝营销”方法论:

1、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2、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3、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4、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5、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很大改变,近两年的“双11”用户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投影。以服装为例,头部的网络达人所占的淘宝女装销量,已经占到30%到40%,像zara这样的公司已经低于微博上的网络达人。网红的店,在开场的时候也非常好,不论卖衣服、卖日用品还是做知识付费服务,粉丝流量所带来的销售量增长都十分惊人。

这个时代,做不好“粉丝营销”几乎就是做不好营销。

 

01
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用“卡位”取代“定位”

在我看来,“粉丝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企业过去是运用定位、对位、卡位这套组合拳来做营销,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而现今的“粉丝营销”不需要定位,第一步就是卡位。卡位和定位有什么区别呢?

定位是传统思维,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瞄准目标用户,寻求精准的广告投放。不过,市场定位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清楚知道市场在哪里,你要知道谁是目标用户。这是很困难的。

智能手环刚刚出来的时候,苹果、三星也不确定市场在哪里,只是跟着手机一起卖,结果销量惨淡。难道苹果、三星不懂定位吗?不是。现在的用户需求已很难猜透,很难做出准确定位。但小米手环一出来,销量迅速增长,很快做到世界第一。小米一开始就没有做“定位”,而是粉丝助其做好“卡位”。很多铁杆粉丝告诉雷军,智能手环只有做成什么样子、达成怎样的性价比,粉丝才会愿意购买。以前的智能手环功能很多,但都卖不动,后来小米把手环的很多功能都去掉了,功耗大幅下降,手环可以30天不充电,小米手环开始大卖。这完全归功于“粉丝的教育”,雷军事先不需要做产品定位,而是由那些铁杆粉丝来协助“产品定位”,这就叫“卡位”。

卡位是围绕着粉丝的需求进行设计,直接让粉丝帮你定位。所以,小米卖电饭锅我们能接受,但是华为要是也卖电饭锅,你肯定接受不了,因为华为没有这类粉丝帮其做市场铺垫。在社交媒体社交营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卡位”显然要比“定位”更符合营销实战需要。

做好营销“卡位”的最大前提,是你要有铁杆粉丝,如果你自己就是网红、或者有网红给你帮忙,最好不过了。如果你跟网红不沾边,那么,哪怕生拉硬拽也要建立你的铁杆粉丝群。比如,做湖南米粉的互联网企业霸蛮,就是创始人请50个朋友,每人找40个对湖南米粉感兴趣的人,请他们试吃。就这样找到了2000个种子用户。如果不能将熟人(粉丝)服务得舒舒服服,又怎么去征服陌生人呢?

另外,这个卡位最好是蓝海市场。比如,小米火了之后,其他手机厂商要用小米的方法玩,肯定是玩不过小米的。因为社交媒体对某个话题的活跃用户就那么多,小米已经让这部分人变成了自己的粉丝,你用同样的方法去争取同一部分人,难度肯定特别大。如此看来,很多人做“粉丝营销”很可能第一步就会输掉,因为卡位太考验眼光、洞察和行动速度。

当然,赢在后发制人的“粉丝”卡位战也是有的,不过,这需要一种离经叛道的操作手法——建立一条“鄙视链”。甚至有人直言“有鄙视链才叫粉丝营销”。这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鄙视链”的源头是传播失控。比如娱乐圈经常会发生“粉丝互撕”,以及不久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足球队没能参加,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球迷掀起骂战的热情,有人喜欢德国队,有人喜欢巴西队,有人喜欢阿根廷,而不同的阵营之间相互看不起,甚至互损。粉丝的情绪就像无处不在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瞬间燃烧起来,这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失控。可是,这种“粉丝互撕”蔓延到了商业领域,则可以被聪明的营销者所用。

你看江小白,本来只是一款主打青春文艺的小酒,有人觉得它的文青缥缈特矫情、特讨厌,有人则会认为这个特别戳心、有被读懂的感觉。这两种极端情绪,就会转化成为无休无止的“骂战”。如今的江小白很火,微信指数只排在茅台后面,百度指数排第一,传播力比肩茅台、五粮液,远超洋河、汾酒。很多年轻人把喝江小白当做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签,他们鄙视那些说江小白难喝的人,说他们是中年油腻男,不懂年轻人的江湖,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这种“鄙视链”帮助江小白在年轻人群体中成功实现卡位。

 

02
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找准“粉丝营销”的五个维度

做“粉丝营销”的直接目的,都是希望将粉丝转化成为付费用户,甚至口碑相传,带动更多付费用户。雷军和罗永浩都是一代网红,粉丝规模相差不大,可是在“粉丝营销”的实际效果上,小米手机可以做到年度销量过亿,而锤子手机距离千万销量也还有很大距离。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两个品牌市场定位不同,可是,这个“市场定位”何尝不是“营销能力约束下的无奈选择”呢?

回到具体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一些自媒体人已经做到10万+甚至百万+的粉丝关注,但尴尬的是,内容阅读只有几百或者几千。明明很多“高大上”的品牌已经是高知名度,面对“粉丝活跃度”的低迷也一样束手无策。你的粉丝只关注、不活跃,这是怎么回事?有机构分别面向粉丝和自媒体人做出调查,去发掘“粉丝活跃度”低迷的具体原因:

从自媒体人的角度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1、推送的内容不够优质、不够体现品牌调性;2、关注的粉丝数量不足;3、关注你的粉丝群体本身就不是活跃用户;4、营销成分太重,广告植入太多。

从粉丝的角度看来,主要原因是:1、账号没有人格化;2、没有引导粉丝互动的习惯;3、粉丝的互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反馈;4、植入广告的同时没有给到粉丝想要的利益点;5、只强调品牌心智传达,不匹配对应人群。

如此看来,“将粉丝激活”就是一个不断使他们找到同类、还能产生很多惊喜的过程。人格化账号(亲切感)、引导粉丝互动(亲密感)、互动行为及时反馈(受尊重)、合理的利益点(有惊喜)、营销更加精准人群(找同类),这是做好“粉丝营销”的五个思考维度。

其实,做好“粉丝营销”集中做好一个一个“小群”,就能赢得很多机会。有人选取新浪微博近5万名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是新浪微博这类大型社群价值最高的,其实是其中的无数个小社群,用户活跃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体的影响。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叫做“小群效应”。社交平台的“营销红利”往往源于这种“小群效应”。

我一直建议营销公司做“粉丝运营”,最好一个一个小区域、一个一个小群体,扎扎实实做深做透。比如北京望京这个区域,就可以有专门的社群部落,将特别关注这个区域内的事情的粉丝聚集起来。

“望京”本身就是这些人的最大共识,天然就有亲切感。望京每天会发生很多事,很多又跟自己息息相关,群主与粉丝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有很多互动机会,很容易形成亲密感。对于群主来说,对粉丝进行反馈的过程,也是自己获得信息的过程,粉丝是在帮你关注望京的大事小事,你当然有动力与他们互动,同时使他们感受到尊重。

如果把关注望京的粉丝群体做好,大家找到同类、有归属感,那里有几百家餐厅,也会带来千万收入,这是最实际的精准营销。将望京地区商家最新的优惠、折扣活动通知给粉丝,或者粉丝之间相互转达,会不断有惊喜。这样环环相扣,不用去激活,粉丝本身就会持续活跃。

“粉丝营销”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使粉丝变得很多或者增长很快。比如美国的汉堡王,社群里有三万五千个粉丝,但质量不高。

于是它搞了一个活动,如果你退群,我可以送你一个免费汉堡,将近三万人领完汉堡走了,留下八千人,给汉堡也不走,这就是“铁粉”。结果,社群里的粉丝活跃度比以前提高了5倍,这些人给汉堡王提意见、出主意,做口碑传播,反而让汉堡王的声势更大了。其中很多粉丝不仅是汉堡王的忠实顾客,很多还成了汉堡王股票的持有者。

所以,粉丝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特别多,而是不断找到高欲望、高质量的用户,主动参与到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中来,甚至与你形成利益共同体。

 

03
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

电影《减法人生》里,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微博微信要搞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上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粉丝也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那么,什么样的内容产出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

1)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欲望和快感,投射到“大V”、“网红”身上,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2)认同效应——“大V”、“网红”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人树立榜样,让粉丝产生无穷的幻想,他们会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3)归属效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粉丝关注”为的是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三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情绪化生物,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所以,最普遍的做法是内容当中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诸如爱情、痛苦、分离、悲伤、困惑等等。无论你是卖化妆品的,还是写心灵鸡汤的,都要有这些内容。你看,咪蒙何以能圈粉无数,而且“粉丝转化率”奇高?咪蒙的文章中有很深刻、很理性、很值得记忆的东西吗?没有。几乎都是过目即忘。但咪蒙的文章就是帮你释放各种情绪,你记不住文章内容,但是,你记得住咪蒙。

当然,情感驱动、引发共鸣,并不是内容产出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粉丝的忠诚度,起始于情绪共鸣、情感共鸣,稳定在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交给别人,相当于一次意识催眠,一旦陷入,将很难逃脱。马云的强项就是营造价值观共鸣,每次在阿里巴巴对员工讲话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长篇大论,但他会把讲话内容总结成两句话,然后反复说。他是在喊口号吗?不。马云是在“输出价值观”,用最简单的表述,在人们的心智中扎入钉子。

04

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攻克“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现今是一个朋友圈说了算的时代,营销已不是烧钱打广告,而是做口碑、做社群。一般人理解做社群,无非就是拉拢一些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越多越好,方便做广告。可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其实,社群的真正价值在于筛选出高欲望、高质量的粉丝,与粉丝协作进行品牌营销。未来品牌竞争的关键,就是构建“粉丝社群”。

构建社群的最大困难,倒不是吸引很多粉丝,而是绕不过去的“社交蒸发冷却效应”。在“粉丝社群”中,成员的价值跟液体的温度类似,当温度最高的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时(价值最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剩下的液体的平均温度就会下降(社团的平均价值会进一步降低)。随着社群中人数的增加,最有价值的成员会感觉到整个社团的平均水平降低了,于是他们会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又会引发更多高价值成员的离开,所以最终,这个社群就会沦落成为一个平庸之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呢?答案是开放。“高价值粉丝”更乐意去封闭的圈子,因为那里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够平等社交的人。换句话说,做好“粉丝社群”,关键是“尊重粉丝的身份需求”。

为什么Facebook能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营销公司?因为Facebook在消除“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方面选择了一种“大杂院模式”。

在Facebook之前,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采取“广场模式”,他们的社交软件可以随机显示陌生人的信息给用户,就像在广场上任何人可以跟任何人有接触,而陌生人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用户就感觉到被打扰了,体验很不好,渐渐就弃用了。

Facebook的做法与之相反,在产品一开始的设定上,就让用户感受不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那个小区域,这就是“大杂院模式”,用户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动。Facebook从开始到最后,用户规模增加了500倍,但用户体验并没有下降。避免社群的平庸化,是Facebook提高社群“粉丝活跃度”和发掘“粉丝价值”的真正秘方。

“高价值粉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用户,他们能帮你提高阅读数,买你的东西;一类是重要用户,你要靠他们提高影响力,甚至他们能帮你生产优质内容。营销不是烧钱,要准确找到种子用户,让他们帮你传播。Uber(优步)在粉丝运营上的做法更直接到位,干脆就瞄准三类人:一类是有留学背景的华人,一类是媒体人,还有一类是做公关、奢侈品行业的人。这三类人的共同点是社会关系广,很快就把其他人带动进来了。

05

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准确实现“粉丝的类聚和分群”

将“粉丝营销”的技巧加以实施以后,一定要根据“数据反馈”做出方向矫正、策略调整。这个“数据反馈”主要有两类:后台数据和销售数据。

类似京东商城、拼多多这样的大型平台,都是“先数据、后内容”,系统化给粉丝人群做出定位。他们的内容后台都有对应的用户分析/粉丝分析,了解了人群特征之后,才更好针对人群产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地域性的消费风格,不同消费阶层不同的关注信息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消费需求。这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诸如得到APP、锤子手机这类网红公司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用门票收入来验证“粉丝忠诚度”。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每年都会搞一次跨年演讲,现场的门票销售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得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没有票房、没有赞助、没有版权费,商业上不成立,说明“粉丝跟你的关系还不够铁”。

在“粉丝营销”方面,腾讯社交广告强调“选网红、找用户、玩内容、做监测”四步法,分别从“数据分析、精细化营销、定制创意、优化策略”等维度进行深入整合。目标是锁定粉丝及潜在粉丝群,实施精准营销,尤其是创意要“狠”到位,在粉丝关注点与网红特点的结合上进行定制化创意,这样更容易打动、触动粉丝。

在我看来,对粉丝做好数据监测的关键,是进行“粉丝的类聚和分群”,这也是经营粉丝社区、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步骤。可以基于用户社交行为及互动数据,将粉丝人群分为“闲谈者、较真者、点赞之交、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六个大类,“闲谈者、较真者和点赞之交”他们更多是贡献了关注时间,这很重要,可以帮助品牌根据广告实时投放数据,评估粉丝转化效果,调整营销策略;“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他们有意愿深度参与品牌的传播和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群高价值粉丝。

小结

传统公司做品牌营销大概就三步:给品牌讲一个好故事,构建销售渠道,然后将设计好的产品与销售对接。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步骤是孤立的、割裂的?“粉丝营销”是要借助各类“大V”和“网红”的影响力,他们自己就是品牌,而且直接面对用户,去掉中间环节,实现营销的最佳成本效率。

而是铁杆粉丝直接帮你做市场定位,这样你猜错市场需求的风险大大降低,你可以根据粉丝的需要去设计产品,也可以用网红的个性去影响粉丝。这种氛围创造出来了,这种情感互动+商业互动,更符合人性,大家更喜欢,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就会被刺激出来,市场也就做大了。

粉丝营销,最终还是归结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属于自己的社群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体验最好,也最有商业价值。小众产品都很有粘性,因为圈子小,大家就会有一种“只有我是,你却不是”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要喜欢就行了,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良性的“粉丝营销”,必将是一个符合人性的社群化商业,将同类聚集在一起,是开发商业价值最实际的长效策略。

 

作者:李檬,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李檬

]]>
如何做粉丝营销?粉丝营销的五大方法论! //www.f-o-p.com/100174.html Wed, 26 Sep 2018 03:52:48 +0000 //www.f-o-p.com/?p=100174 pre_1%

罗永浩是国内第一代「网红」,十几年来,他做过博客网站、做过英语培训机构,现今在做锤子手机,干的都是一个时期最热门的领域。罗永浩超高的相声水平和个人影响力,积累了大量粉丝,罗永浩微博粉丝超过 1500 万,直逼雷军(1700 万)。

可是,雷军已将小米手机做到销量全球前五,而锤子手机至今也只是一款小众产品。今年,在残酷的市场面前,罗永浩也难以抵挡销量的低迷,被迫宣布锤子手机大幅降价。人文情怀和网红光环所带动起来的粉丝营销仍在继续,但似乎正在遭遇瓶颈。

我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性的探讨一下「粉丝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讲究哪些技巧。

我将从以下 5 点,阐述我的「粉丝营销」方法论:

  1. 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2. 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3. 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4. 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5. 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很大改变,近两年的「双 11」用户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投影。

以服装为例,头部的网络达人所占的淘宝女装销量,已经占到 30% 到 40%,像 zara 这样的公司已经低于微博上的网络达人。网红的店,在开场的时候也非常好,不论卖衣服、卖日用品还是做知识付费服务,粉丝流量所带来的销售量增长都十分惊人。

这个时代,做不好「粉丝营销」几乎就是做不好营销。

一、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用「卡位」取代「定位」

在我看来,「粉丝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企业过去是运用定位、对位、卡位这套组合拳来做营销,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而现今的「粉丝营销」不需要定位,第一步就是卡位。

卡位和定位有什么区别呢?

定位是传统思维,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瞄准目标用户,寻求精准的广告投放。不过,市场定位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清楚知道市场在哪里,你要知道谁是目标用户。这是很困难的。

智能手环刚刚出来的时候,苹果、三星也不确定市场在哪里,只是跟着手机一起卖,结果销量惨淡。难道苹果、三星不懂定位吗?不是。现在的用户需求已很难猜透,很难做出准确定位。

但小米手环一出来,销量迅速增长,很快做到世界第一。小米一开始就没有做「定位」,而是粉丝助其做好「卡位」。很多铁杆粉丝告诉雷军,智能手环只有做成什么样子、达成怎样的性价比,粉丝才会愿意购买。以前的智能手环功能很多,但都卖不动,后来小米把手环的很多功能都去掉了,功耗大幅下降,手环可以 30 天不充电,小米手环开始大卖。这完全归功于「粉丝的教育」,雷军事先不需要做产品定位,而是由那些铁杆粉丝来协助「产品定位」,这就叫「卡位」。

卡位是围绕着粉丝的需求进行设计,直接让粉丝帮你定位。所以,小米卖电饭锅我们能接受,但是华为要是也卖电饭锅,你肯定接受不了,因为华为没有这类粉丝帮其做市场铺垫。在社交媒体社交营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卡位」显然要比「定位」更符合营销实战需要。

做好营销「卡位」的最大前提,是你要有铁杆粉丝,如果你自己就是网红、或者有网红给你帮忙,最好不过了。如果你跟网红不沾边,那么,哪怕生拉硬拽也要建立你的铁杆粉丝群。比如,做湖南米粉的互联网企业霸蛮,就是创始人请 50 个朋友,每人找 40 个对湖南米粉感兴趣的人,请他们试吃。就这样找到了 2000 个种子用户。如果不能将熟人(粉丝)服务得舒舒服服,又怎么去征服陌生人呢?

另外,这个卡位最好是蓝海市场。比如,小米火了之后,其他手机厂商要用小米的方法玩,肯定是玩不过小米的。因为社交媒体对某个话题的活跃用户就那么多,小米已经让这部分人变成了自己的粉丝,你用同样的方法去争取同一部分人,难度肯定特别大。如此看来,很多人做「粉丝营销」很可能第一步就会输掉,因为卡位太考验眼光、洞察和行动速度。

当然,赢在后发制人的「粉丝」卡位战也是有的,不过,这需要一种离经叛道的操作手法——建立一条「鄙视链」。

甚至有人直言「有鄙视链才叫粉丝营销」。这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鄙视链」的源头是传播失控。比如娱乐圈经常会发生「粉丝互撕」,以及不久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足球队没能参加,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球迷掀起骂战的热情,有人喜欢德国队,有人喜欢巴西队,有人喜欢阿根廷,而不同的阵营之间相互看不起,甚至互损。粉丝的情绪就像无处不在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瞬间燃烧起来,这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失控。可是,这种「粉丝互撕」蔓延到了商业领域,则可以被聪明的营销者所用。

你看江小白,本来只是一款主打青春文艺的小酒,有人觉得它的文青缥缈特矫情、特讨厌,有人则会认为这个特别戳心、有被读懂的感觉。这两种极端情绪,就会转化成为无休无止的「骂战」。如今的江小白很火,微信指数只排在茅台后面,百度指数排第一,传播力比肩茅台、五粮液,远超洋河、汾酒。很多年轻人把喝江小白当做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签,他们鄙视那些说江小白难喝的人,说他们是中年油腻男,不懂年轻人的江湖,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这种「鄙视链」帮助江小白在年轻人群体中成功实现卡位。

二、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找准「粉丝营销」的五个维度

做「粉丝营销」的直接目的,都是希望将粉丝转化成为付费用户,甚至口碑相传,带动更多付费用户。雷军和罗永浩都是一代网红,粉丝规模相差不大,可是在「粉丝营销」的实际效果上,小米手机可以做到年度销量过亿,而锤子手机距离千万销量也还有很大距离。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两个品牌市场定位不同,可是,这个「市场定位」何尝不是「营销能力约束下的无奈选择」呢?

回到具体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一些自媒体人已经做到 10 万 + 甚至百万 + 的粉丝关注,但尴尬的是,内容阅读只有几百或者几千。明明很多「高大上」的品牌已经是高知名度,面对「粉丝活跃度」的低迷也一样束手无策。你的粉丝只关注、不活跃,这是怎么回事?有机构分别面向粉丝和自媒体人做出调查,去发掘「粉丝活跃度」低迷的具体原因:

从自媒体人的角度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

  1. 推送的内容不够优质、不够体现品牌调性;
  2. 关注的粉丝数量不足;
  3. 关注你的粉丝群体本身就不是活跃用户;
  4. 营销成分太重,广告植入太多。

从粉丝的角度看来,主要原因是:

  1. 账号没有人格化;
  2. 没有引导粉丝互动的习惯;
  3. 粉丝的互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4. 植入广告的同时没有给到粉丝想要的利益点;
  5. 只强调品牌心智传达,不匹配对应人群。

如此看来,「将粉丝激活」就是一个不断使他们找到同类、还能产生很多惊喜的过程。人格化账号(亲切感)、引导粉丝互动(亲密感)、互动行为及时反馈(受尊重)、合理的利益点(有惊喜)、营销更加精准人群(找同类),这是做好「粉丝营销」的五个思考维度。

其实,做好「粉丝营销」集中做好一个一个「小群」,就能赢得很多机会。有人选取新浪微博近 5 万名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是新浪微博这类大型社群价值最高的,其实是其中的无数个小社群,用户活跃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体的影响。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叫做「小群效应」。社交平台的「营销红利」往往源于这种「小群效应」。

我一直建议营销公司做「粉丝运营」,最好一个一个小区域、一个一个小群体,扎扎实实做深做透。比如北京望京这个区域,就可以有专门的社群部落,将特别关注这个区域内的事情的粉丝聚集起来。

「望京」本身就是这些人的最大共识,天然就有亲切感。望京每天会发生很多事,很多又跟自己息息相关,群主与粉丝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有很多互动机会,很容易形成亲密感。对于群主来说,对粉丝进行反馈的过程,也是自己获得信息的过程,粉丝是在帮你关注望京的大事小事,你当然有动力与他们互动,同时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如果把关注望京的粉丝群体做好,大家找到同类、有归属感,那里有几百家餐厅,也会带来千万收入,这是最实际的精准营销。将望京地区商家最新的优惠、折扣活动通知给粉丝,或者粉丝之间相互转达,会不断有惊喜。这样环环相扣,不用去激活,粉丝本身就会持续活跃。

「粉丝营销」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使粉丝变得很多或者增长很快。比如美国的汉堡王,社群里有三万五千个粉丝,但质量不高。于是它搞了一个活动,如果你退群,我可以送你一个免费汉堡,将近三万人领完汉堡走了,留下八千人,给汉堡也不走,这就是「铁粉」。结果,社群里的粉丝活跃度比以前提高了 5 倍,这些人给汉堡王提意见、出主意,做口碑传播,反而让汉堡王的声势更大了。其中很多粉丝不仅是汉堡王的忠实顾客,很多还成了汉堡王股票的持有者。所以,粉丝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特别多,而是不断找到高欲望、高质量的用户,主动参与到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中来,甚至与你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

电影《减法人生》里,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微博微信要搞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上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

粉丝也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那么,什么样的内容产出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

  1. 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欲望和快感,投射到「大 V」、「网红」身上,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2. 认同效应——「大 V」、「网红」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人树立榜样,让粉丝产生无穷的幻想,他们会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3. 归属效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粉丝关注」为的是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三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情绪化生物,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所以,最普遍的做法是内容当中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诸如爱情、痛苦、分离、悲伤、困惑等等。无论你是卖化妆品的,还是写心灵鸡汤的,都要有这些内容。你看,咪蒙何以能圈粉无数,而且「粉丝转化率」奇高?咪蒙的文章中有很深刻、很理性、很值得记忆的东西吗?没有。几乎都是过目即忘。但咪蒙的文章就是帮你释放各种情绪,你记不住文章内容,但是,你记得住咪蒙。

当然,情感驱动、引发共鸣,并不是内容产出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粉丝的忠诚度,起始于情绪共鸣、情感共鸣,稳定在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交给别人,相当于一次意识催眠,一旦陷入,将很难逃脱。马云的强项就是营造价值观共鸣,每次在阿里巴巴对员工讲话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长篇大论,但他会把讲话内容总结成两句话,然后反复说。他是在喊口号吗?不。马云是在「输出价值观」,用最简单的表述,在人们的心智中扎入钉子。

四、如何做好「粉丝社群」?——攻克「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现今是一个朋友圈说了算的时代,营销已不是烧钱打广告,而是做口碑、做社群。一般人理解做社群,无非就是拉拢一些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越多越好,方便做广告。可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其实,社群的真正价值在于筛选出高欲望、高质量的粉丝,与粉丝协作进行品牌营销。未来品牌竞争的关键,就是构建「粉丝社群」。

构建社群的最大困难,倒不是吸引很多粉丝,而是绕不过去的「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在「粉丝社群」中,成员的价值跟液体的温度类似,当温度最高的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时 (价值最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剩下的液体的平均温度就会下降 (社团的平均价值会进一步降低)。随着社群中人数的增加,最有价值的成员会感觉到整个社团的平均水平降低了,于是他们会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又会引发更多高价值成员的离开,所以最终,这个社群就会沦落成为一个平庸之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呢?答案是——开放。

「高价值粉丝」更乐意去封闭的圈子,因为那里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够平等社交的人。换句话说,做好「粉丝社群」,关键是「尊重粉丝的身份需求」。

为什么 Facebook 能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营销公司?因为 Facebook 在消除「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方面选择了一种「大杂院模式」。在 Facebook 之前,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采取「广场模式」,他们的社交软件可以随机显示陌生人的信息给用户,就像在广场上任何人可以跟任何人有接触,而陌生人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用户就感觉到被打扰了,体验很不好,渐渐就弃用了。

Facebook 的做法与之相反,在产品一开始的设定上,就让用户感受不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那个小区域,这就是「大杂院模式」,用户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动。Facebook 从开始到最后,用户规模增加了 500 倍,但用户体验并没有下降。避免社群的平庸化,是 Facebook 提高社群「粉丝活跃度」和发掘「粉丝价值」的真正秘方。

「高价值粉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用户,他们能帮你提高阅读数,买你的东西;一类是重要用户,你要靠他们提高影响力,甚至他们能帮你生产优质内容。营销不是烧钱,要准确找到种子用户,让他们帮你传播。Uber(优步)在粉丝运营上的做法更直接到位,干脆就瞄准三类人:一类是有留学背景的华人,一类是媒体人,还有一类是做公关、奢侈品行业的人。这三类人的共同点是社会关系广,很快就把其他人带动进来了。

五、如何做好数据监测?——准确实现「粉丝的类聚和分群」

将「粉丝营销」的技巧加以实施以后,一定要根据「数据反馈」做出方向矫正、策略调整。这个「数据反馈」主要有两类:后台数据和销售数据。

类似京东商城、拼多多这样的大型平台,都是「先数据、后内容」,系统化给粉丝人群做出定位。他们的内容后台都有对应的用户分析 / 粉丝分析,了解了人群特征之后,才更好针对人群产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地域性的消费风格,不同消费阶层不同的关注信息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消费需求。这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诸如得到 APP、锤子手机这类网红公司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用门票收入来验证「粉丝忠诚度」。得到 APP 的创始人罗振宇每年都会搞一次跨年演讲,现场的门票销售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得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没有票房、没有赞助、没有版权费,商业上不成立,说明「粉丝跟你的关系还不够铁」。

在「粉丝营销」方面,腾讯社交广告强调「选网红、找用户、玩内容、做监测」四步法,分别从「数据分析、精细化营销、定制创意、优化策略」等维度进行深入整合。目标是锁定粉丝及潜在粉丝群,实施精准营销,尤其是创意要「狠」到位,在粉丝关注点与网红特点的结合上进行定制化创意,这样更容易打动、触动粉丝。

在我看来,对粉丝做好数据监测的关键,是进行「粉丝的类聚和分群」,这也是经营粉丝社区、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步骤。可以基于用户社交行为及互动数据,将粉丝人群分为「闲谈者、较真者、点赞之交、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六个大类,「闲谈者、较真者和点赞之交」他们更多是贡献了关注时间,这很重要,可以帮助品牌根据广告实时投放数据,评估粉丝转化效果,调整营销策略;「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他们有意愿深度参与品牌的传播和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群高价值粉丝。

小结

传统公司做品牌营销大概就三步:给品牌讲一个好故事,构建销售渠道,然后将设计好的产品与销售对接。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步骤是孤立的、割裂的?「粉丝营销」是要借助各类「大 V」和「网红」的影响力,他们自己就是品牌,而且直接面对用户,去掉中间环节,实现营销的最佳成本效率。

铁杆粉丝直接帮你做市场定位,这样你猜错市场需求的风险大大降低,你可以根据粉丝的需要去设计产品,也可以用网红的个性去影响粉丝。这种氛围创造出来了,这种情感互动 + 商业互动,更符合人性,大家更喜欢,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就会被刺激出来,市场也就做大了。

粉丝营销,最终还是归结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属于自己的社群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体验最好,也最有商业价值。小众产品都很有粘性,因为圈子小,大家就会有一种「只有我是,你却不是」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要喜欢就行了,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良性的「粉丝营销」,必将是一个符合人性的社群化商业,将同类聚集在一起,是开发商业价值最实际的长效策略。

 

作者:李檬,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李檬

]]>
小品牌怎么抢世界杯借势营销C位? //www.f-o-p.com/86449.html //www.f-o-p.com/86449.html#respond Wed, 13 Jun 2018 09:48:23 +0000 //www.f-o-p.com/?p=86449 世界杯借势营销

北京时间6月14日23点,也就是明天晚上,2018俄罗斯世界杯即将开幕。

作为全球营(球)销(迷)人的借(足)势(球)盛宴,无论你的品牌大小,都肯定要蹭一下世界杯的热度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怎么蹭呢?

显然,如果你现在才思考这个问题,有些略晚了,因为比如蒙牛、vivo等世界杯官方赞助商,已经通过猛砸广告的形式,在抢占用户的心智。但其实也不晚,硬广只能做触达和曝光,最多告诉消费者你的一个很有钱的品牌,而借势营销必须要按照公关的套路出牌!

今天就给大家补个课,提供一些“以小博大”的借势营销策略。

一、世界杯有62场比赛,是不是场场都要借势?

借势营销的第一法则就是决断力,即到底要不要做?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认清楚热点,热点分为两类:1、可预判的热点,要提前准备。

世界杯有62场比赛,历时1个多月,你需要请一个真正懂球的专家,找一张赛程图,在上面划下重点。几个可以参考的维度是:揭幕战、夺冠热门、黑马、强强对抗、出线生死战等,当然,有些是动态的。此外,小组赛一般是三场,分别是20点、23点和2点,如果符合上述维度,建议优选20点的比赛借势,起码大家都还没睡,会刷朋友圈

Nike的“98机场”世界杯广告,请来了已退休的罗纳尔多来经典重现。

2、突发性的热点,要争分夺秒。

比如说阿根廷爆冷惨败给冰岛,或者赛场上出了一个突发的状况或者趣事,比如看台上的俄罗斯女球迷特别漂亮,这些突发性的事情如果可以激起中国球迷共鸣,或者与你的产品功能卖点特别符合,一定要争分夺秒,切记,快比好重要。

二、热点不超过12个小时,记住,快比好重要!

这是 我最想说的,很多热点在一夜刷屏之后,第二天就“销声匿迹”了,原因就是去中心化的传播生态和互联网用户习惯。

由于微信制造的去中心的传播生态和快速连接一切的效率,导致信息杂乱且丰富,把用户培养成了注意力分散和喜新厌旧的习惯,让一个热点很难支撑24个小时。大多时候,热点甚至只有12个小时的“生命”,所谓“一夜刷屏”。

对世界杯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一个月会有62场比赛。

对于世界杯的借势营销而言,能否在热点出现之后,1小时内迅速吸引用户的眼球,是其能否实现刷屏的衡量指标。所以,对于品牌而言,并不是62场比赛都要借势,但需要去盯每场的赛况,找准一个世界杯球迷的集体嗨点或者痒点,让你的品牌或者产品变得幽默一些,去与用户实现共鸣。

1个小时的出品时间,意味着你的前期准备要充足,切入点要快准狠,但这个借势文案到底有好,不要太纠结,因为永远有更好的,但热点稍纵即逝,球迷看球都很累了,你只需要娱乐或安慰大家一下,所以,快比好重要。

三、球迷的嗨点、痒点和吐槽点,就是刷屏机会!

我们知道了借势营销的2个关键因素,即决断力和快比好重要,那到底做什么呢?这里就涉及到内容以及形式,我们靠什么刷屏?

从内容来看,上文说了,找准一个球迷的集体嗨点、痒点甚至是吐槽点,品牌的借势就是去与这些点产生共鸣。当然,对于在某个领域出于独角兽地位的品牌来说,和世界杯相关的趣味数据的新闻传播,总是可以引起媒体的兴趣以及用户的讨论,这点淘宝最擅长。

从形式来看,如果你是仓促上阵,已经来不及拍摄视频或制作一个有创意的H5或小程序游戏,那一张图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有效没效,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这里指的图,包括被蓝V玩坏了的借势海报、线下门店一个场景或者和比赛结果相关的一个奖励等等,这些素材均可以用一张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展现。

四、擦边球应该擦的是情绪,而不是FIFA版权!

还记得前年的里约奥运会,一群品牌都在借势奥运营销,结果,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收到了奥组委有关内容侵权的邮件。奥运会甚至严格到,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不能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未经奥组会授权进行商业活动,前年亲自参与了奥运会的借势营销,也是给奥组委进行了相关的报备。

上一届世界杯,国际足联就曾在巴西本地严惩了所谓的“埋伏营销”或者“隐形营销”,当时,巴西本地企业如果擅自使用世界杯官方标识,包括不限于世界杯、世界杯2014、巴西2014等这些字样,都要向FIFA缴纳上百万美元的罚金,或者因侵犯知识产权入狱3个月至一年。

通过上届奥运会,猜测,不少品牌,尤其是大品牌都已经有很强烈的版权意识了,也看到,大家目前打擦边球的做法是联合有世界杯参赛球员的球队进行一些跨界合作。但对于一些中小品牌来说,还是要提个醒,千万不要因为一张不痛不痒的海报,给自己的品牌贴上“侵权”的标签。建议是,品牌应该把借势的重点放在球迷的情绪和赛场的故事上,而不是一个Logo或者吉祥物,谁都知道你在说世界杯的事,不是吗?

五、品牌到底该怎么抢世界杯借势营销的C位?

101的小姐姐只剩下22人了,看得小编好紧张,品牌也是如此,面对那么多竞争者,如何才能真正抢到世界杯借势营销的C位呢?建议是:

1、放平心态,C位固然是最好,但能从101里杀到11个人,就是成功了。

我们看到,可能C位是那个又漂亮、又有实力,还有个性的女孩,但其他人也有很棒啊,所以,与其盯着C位,不如盯着你的个性。

2、刷屏的结果固然是好的,但最能保证刷屏的做法就是广告。

比如对于我而言,世界杯营销可以持续了一个多月了吧,我有印象的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蒙牛在楼宇和朋友圈疯狂砸钱的梅西大脑门的广告;

第二个是华帝做的“法国队夺冠全额退款”的海报(但实际上不是全额退款,而是给你等额的电商券),所以,你看,公关确实干了一点有趣的事,但无趣在了向业务低头上,你真全额退款,能损失多少钱呢?不诚恳;

第三个是北京某烧烤摊的“分手协议”小广告。管庄路东150米,我去北京,一定要去这个烧烤店看看,太有才了。

3、你先把我上面说的1到4点做好。

 

本文作者@万能的大叔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6449.html/feed 0
世界杯文案怎么写?这里有现成的… //www.f-o-p.com/84984.html //www.f-o-p.com/84984.html#respond Mon, 04 Jun 2018 01:53:19 +0000 //www.f-o-p.com/?p=84984

 

世界杯来了,文案如何破门?

经常看球的文案,或许信心满满,鸡血翻涌。但不懂球的文案,怕是一首凉凉……不过别担心,红领巾又来给你们助攻了。

 

1、酒

文案一:这是熬夜最好的理由。

文案二:酒,好兄弟分着喝才更好。

文案三:不是我戒不了酒,是我戒不了球。

→ 参考自@红星二锅头

 

2、护肤

文案:熬夜的女孩,学习总不会太差,只是皮肤松垮。

 

3、钟表

文案:开始习惯,凌晨两点的闹钟。

 

4、安全套

文案一:今夜球精。

文案二:你尽管射,进一颗算我输!

 

5、情趣用品

文案:进球使人快乐,但助攻让两个人都快乐。

 

6、打车APP

文案:走出机场,就是球场。

→ 或者:打开车门,就是球门。

 

7、航空公司

文案:天空在头上,更在脚下。

 

8、运动品牌

文案一:这个月,心跳得更快。

文案二:哪有什么以弱胜强,谁赢谁就是强。

文案三:会踢飞点球的,是那些有勇气去踢的人!

 

9、运动饮料

文案一:逆境翻盘,方可造就大心脏。

文案二:输赢有那么重要吗?那是只有赢的人才会考虑的问题。

 

10、内衣

文案一:中国杯、欧洲杯、世界杯,尽在掌握。

文案二:A Cup、B Cup、C Cup…都是我的 World Cup.

 

11、音乐

文案:世界上有两种通用的语言,足球和音乐。

 

12、旅行

文案:去成为风景,别沦为背景。

 

13、博彩

文案:不敢赌的人,就没机会赢。

 

14、培训机构

文案:百尺竿头,更进一球!

 

15、足球俱乐部

文案:因为球成为兄弟,因为球队成为仇敌。

 

16、天下足球

文案:中国可能没有最好的球场,没有最好的球员,甚至没有最好的球迷,但中国有最好的足球节目。

 

17、其他

文案一:天亮开始睡觉。

文案二:趁热不打铁,打门!

文案三:与其翻脸,不如翻身。

文案四:每一个危机,都是转机。

文案五:我讨厌白天精神奕奕的人。

文案六:人生就像足球,你不会永远进球,但会一直跑在路上。

 

最后一句文案,送给广大中国球迷

饮冰二十年,难凉热血。

国足啊,你可长点心吧!

 

本文作者@章九龄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4984.html/feed 0
2018世界杯如何做品牌营销?你的营销方案准备好了吗? //www.f-o-p.com/84192.html //www.f-o-p.com/84192.html#respond Tue, 29 May 2018 02:19:29 +0000 //www.f-o-p.com/?p=84192
20几天后,聚集千万球迷目光的世界杯就要开始了,你的“世界杯营销”方案准备好了吗

1  、世界杯营销

 

一场“流量争夺赛”

拥有强大话题效应的“世界杯球赛”,向来是商家争奇斗艳的比试场。

 

无论是快消品、家电、汽车,还是游戏行业,正使出十八般武艺,试图在这场“营销洪流”中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比如今年,百威啤酒预计将派出数千架无人机送酒,蒙牛已签下梅西为品牌代言人,海信举办“足球公益”预热世界杯营销……球赛还没开始,各商家已做好了“营销热身”。

 

而面对上亿球迷,餐饮品牌能在这场狂欢中怎么玩?

 

来回顾一下四年前的世界杯:

 

▶  金百万:营造体验感当多数餐饮品牌在“巴西风情”上做文章时,金百万启动“24小时营业方案”,啤酒免费喝,还把宴会厅布置成超大看球主场,并配备超大屏幕,世界杯氛围超强。

▶  李老爹香辣蟹:用游戏玩互动

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李老爹店内根据不同时段播放不同世界杯相关歌曲,活跃现场气氛。店内还张贴赛事日程表,并根据比赛环节,邀请消费者参与有奖竞猜。

 

▶  眉州东坡、必胜客:推世界杯套餐

眉州东坡酒楼在“大力神杯”上做文章,推出“大力神杯营养早餐套餐”,夜宵时则推出“足球夜话”烤串系列。

必胜客将菜品和优惠活动向巴西元素靠拢,比如,桑巴狂欢烤肉,桑巴狂欢三人餐。

 

▶  吉野家、金鼎轩:更换餐具

吉野家将小口杯换成超大汽水3D酷炫杯;金鼎轩也将巴西黑啤的容器,换成了奖杯形状的“大力神杯”,仪式感十足。

  2  餐饮品牌追热点用处大吗?

在餐饮市场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很多时候,消费者选择你,并不是因为你的品牌价值,而在于你不停活跃在消费者面前。

 

打个比方,你愿意和死气沉沉的人相处吗?理财产品有句经典的slogan: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餐饮品牌也是,对于一个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品牌,哪怕是一块璞玉,大多数消费者也会选择无视。

 

其实商业中,所有营销的作用都一样,让消费者“爱上你”,而不仅仅是“消费你”。而营销的作用就在于,一、激活现有消费者,提高用户粘性;二、撩拨潜在消费者。

 

人常有“凑热闹”的心理,对大众热烈讨论的事愿意付出更多关注。餐饮商家往往随手追的一个热点,几乎都能获得比平时更多的传播。可以说是,付出低成本,收获高流量。

 

拿世界杯这个热点来说,营销有3点注意:

 

▶  要快速,提前造势人每天被无数信息充斥,注意力的稀缺决定了品牌在营销时会产生的两个门槛:信息无法准确到达消费者,短期营销被瞬时忽视。所以,打“提前量”必不可少。麦当劳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为世界杯营销造势,北京工体店的门头换成了绿色,早早给过往的消费者释放邀约信号。

 

▶  渠道宣传

都说门店3公里附近的客群是固定的,但一到了线上,客群立马被分散。

 

除去线下门店内的海报宣传、易拉宝制作,线上的H5投放,电商平台推广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能上的渠道要尽量照顾到。

▶  营销后要与消费者互动

很多餐企营销后草草收场,既不去维持老客源,也不挖掘话题的剩余价值,这无疑是对先前投入的浪费。

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纯线下营销”显然不能吸引活跃在互联网上的新消费者,打通线上线下,做营销结合,才是王道。而对于热点营销,数据的指导也不可缺少。

 

  3  
数据和经验告诉你:世界杯营销得这样玩

有数据显示,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国球迷贡献了独立用户达5.3亿,页面流量量达151亿,两项数据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两倍以上。而对于2018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世界杯来说,时差带来的便利及新消费者的崛起,将给今年世界杯带来前所未有的关注量。

 

话题基数虽大,但单个用户的关注点却有限,如何在这条喷涌的流量口,精准的找到自己的客群?

 

专注中小企业营销的需求对接平台——小编认为:借势世界杯,首先得搞清,看世界杯的人是谁、他们又是怎么看世界杯的。

 

即先看数据,再做营销。

 

据《世界杯球迷人群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的世界杯球迷正在悄然改变。90后占比从9%增长至20%,女性球迷从34%增长至46%。而观赛习惯,也从过去的纯直播,向回放、集锦倾斜,微信成了获取咨询的主要来源。

 

在做了大量用户分析、数据调研后,小编认为:今年世界杯营销,互联网才是品牌应着重发力的营销阵地。

 

小  结

 

相比于线下营销,线上营销内容有一个天然优势,内容足够好时,能引发用户进行自行转载扩散,引起裂变。对于现在,无论是哪种营销形式,其内在的商业逻辑是一致的。没人喜欢“被批量制作”,精准投放、定制化营销才是打下不同高地的“杀手锏”。

 

本文作者@ 邵大碗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4192.html/feed 0
青瓜早报:安邦吴小晖和 Uber CEO 都“放假”了,前者授权给他人,后者反思领导力 //www.f-o-p.com/45202.html //www.f-o-p.com/45202.html#respond Wed, 14 Jun 2017 01:21:30 +0000 //www.f-o-p.com/?p=45202 //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16/11/1-101.jpg

早上好啊,新的一天,留给国足进入 2018 年世界杯的时间几乎没有了。

昨晚的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国足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追两球逆转,但在伤停补时最后阶段,被对手叙利亚追评,晋级俄罗斯世界杯还有理论可能性。

国足能力有限这事全国人民都能接受,然而不管赢球输球都在发海报蹭热点的中国企业,确实是有点让人厌烦了。

不是针对谁,举个例子,中国球迷见证的哪门子精彩?是被绝杀?还是终于有大把时间准备下一届世界杯了?

算了,还是看看科技新闻。

从 2017 年一开始就连续走背字的 Uber CEO 终于要歇歇,或者说是被迫歇歇了。

@凤凰科技 【Uber CEO卡兰尼克休假:缅怀母亲、提升领导能力】据路透社北京时间6月14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在一封电邮中向员工表示,他将休假一段时间,以缅怀刚过世的母亲和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卡兰尼克没有披露休假时间,他在电邮中写道,“在我休假期间,领导团队将负责公司运营。必要时我将参与最具战略性的决策,但我将授权领导团队采取大胆和果断措施,推动业务发展。”

同样被“放假”的还有安邦集团掌门人吴小晖,昨晚有媒体爆料安邦集团吴小晖被带走,随后安邦保险集团声明称,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先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集团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前段时间国内各地连续的黑飞事件,让民航局做出了进一步规定,要求所有超过 250g 的无人机从 6 月 1 日起都要进行实名登记。时间过去半个月了,民航局汇报了下实名制进展。

@澎湃新闻网 【民航局:已有 4.5 万架无人机实名登记】6月13日,在中国民航局召开的第二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王京玲披露,截至6月12日,在民航局的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注册登记的民用无人机,已经达到4.5万架,“这个数字应该还是挺振奋人心的,还是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对于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王京玲说,已经采取了严格的信息加密措施,对用户信息进行了严格的保护。所以,也请广大注册登记的无人机用户放心。

实名登记倒不太费劲,但要想在北京飞个无人机,不跑到六环外真是躲不开禁飞区。挺好的小众数码产品被心怀恶意的黑飞连累到玩家没法正常飞行,有点心塞。

库克刚在电视采访中表示苹果将专注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在面对苹果是否会造车的提问给出了暧昧的回答。但当苹果仅仅是路试改装自动驾驶车时,通用已经量产出了自家的无人驾车测试车车队。

@cnBeta 【通用汽车批量生产雪佛兰 Bolts 全电动无人驾驶汽车】通用汽车刚刚宣布,在密西根猎户座装配厂完成了130台雪佛兰Bolts全电动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雪佛兰Bolts全电动无人驾驶汽车配备了通用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新版本自动驾驶技术,这项技术源自于该公司于2016年初收购的旧金山自主车辆创业公司Cruise Automation。这些车辆将在旧金山、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和底特律街道上行驶。

尽管传统车厂入局自动驾驶领域的时间都不算太早,但由于在设计和制造能力上的优势,传统车厂往往在自动驾驶车的真正路试上走的比较靠前。苹果说要专注为量产车提供自动驾驶方案,不过以苹果目前的进展,难。

除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开打鸡血,苹果最近还发行了 10 亿美元的债券。

@cnBeta 【苹果发行十亿美元“绿色”债券以资助可再生能源开发】据Bloomberg报道,苹果公司今日发行了十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以资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根据苹果公司提交的初步招股说明,债券将于2027年到期。苹果计划利用收入来资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计划,从而建设一个更快的产品供应链。

通过发行债券,苹果公司可以避免调用海外资金来资助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项目。如果苹果公司用海外账户把资金转回美国,所有的资金会被扣掉35%的重税。据报道,美国总统川普曾承诺为苹果这类公司单独设立一个征税期,此间只征收10%到15%的税。不过直到现在,相关的税法还未发布。

E3 游戏展正在进行,有不少新游戏亮相。Xbox 前天发布了 Xbox X,可以算得上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游戏主机。Sony 对此表示呵呵,并扔出了自家的 PS4 销量。

@凤凰科技 【索尼公布 PS4 销量超 6000 万台,Xbox 成绩略显尴尬】索尼宣布PS4自从2013年11月15日推出以来,已经售出超过6040万台PlayStation 4游戏机,大幅度领先微软Xbox One,事实上,微软还没用公布任何官方的Xbox One销售数字,但最新的报告显示,微软Xbox One销售量不到3000万台。

除了PS4销量,索尼还揭示了另一个销售里程碑,截至6月11日,索尼PS4通过零售商和数字商店发售了4.788亿份PS4游戏。此外,截至3月份,PlayStation生态系统每月有超过7000万用户,PlayStation Plus的付费用户达2640万,活跃的PS4用户每周在PS4上总共花费6亿多小时。

对标不可怕,谁卖得少谁尴尬。

竞争对手的互相挖角在硅谷算是常事,这不,Google 就挖来了苹果的人。

@腾讯科技谷歌从苹果挖来芯片核心架构师,这是要自研芯片?】据《名利场》报道,谷歌最近从苹果挖来了工程师马努-古拉蒂,这位工程师手里握有15项涉及芯片设计的专利,他的到来将为谷歌自研芯片提供强大助力。苹果的A系列芯片一直都是自主设计,这样一来它们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用受制于英特尔或高通。与其相比,谷歌旗下的Pixel和Pixel XL手机用的芯片则隶属于高通骁龙系列。古拉蒂的领英页面显示,他现在成了谷歌的“首席SoC架构师”。此前,古拉蒂在苹果已经工作了8年,在这之前他还在博通和AMD有过工作经历。

另一边,雅虎终于被完全收购了,被网民称做梅姨的梅耶尔离职前拿到了一笔巨款。

@腾讯科技【Verizon 完成收购雅虎交易,梅耶尔带着 2300 万美元离职】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周二宣布,其已经完成对雅虎核心互联网业务的收购,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将离职。自2012年7月以来一直担任雅虎首席执行官的梅耶尔预计将获得金色降落伞。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梅耶尔金色降落伞的价值超过2300万美元。

早报的最后是一点批评。

@新京报 【新华字典 App 每日可免费查两字 媒体:背离用户思维】 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新华字典》自从上世纪50年代出版以来,伴随了几代人的启蒙教育,身上附着了不少的时代痕迹和文化意义,该App一上线便赢得了网友的关注。可网友发现,免费版一天只能查两个字,想要继续使用,就得付费40块。而纸质版的新华字典在某电商价格仅19.9元。难怪好好的IP,后来演变成了对新华字典的质疑。

新华字典固然权威,但随手随手一下就能查询字词意义的时代,新华字典已经丧失了最大优势。现在这个每天免费查询两个字的设定,更显得没诚意:既不能满足日常需求,也不能让人激起付费欲望。

用户不傻,别仗着权威来迷之自信认为用户都会买单。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虎嗅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45202.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