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24 Apr 2024 03:55:2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互联网广告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2024中国互联网广告十大趋势。 //www.f-o-p.com/343194.html Wed, 24 Apr 2024 03:55:20 +0000 //www.f-o-p.com/?p=343194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一个东西的渗透率超过50%的时候,它的占有率就无法再翻倍了。”

谷歌研究院院长彼得·诺威格(Peter Norvig)这个简单的观点被行业称之为“诺威格定律”。

它直观而深刻地描述了行业和产品占有率增长存在的天花板效应。

毫无疑问,今天的互联网广告已经跨过了“诺威格定律”描述的临界点。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全球互联网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超过50%比例的时间点发生在2019年,而中国超过50%的时间点在2020年。

没错,由于对传统广告的“替代效应”在明显减速,互联网广告结束了高增长的狂奔期,进入了常规增长的新常态。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去年互联网广告的增长率7.3%,今年预估为10.3%,这是一个不再澎湃的数据。

在这个新常态下,巨头与巨头的交锋变得更加激烈,技术的变迁、格局的变化让整个互联网广告赛道变得越发拥挤。

作为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一名老兵,今天卫夕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边际效应递减的大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2024年的十个重要趋势——

一、广告生态呈进一步集中的趋势,第三方广告生态公司有望被巨头收购;

相比于国外互联网广告生态的百花齐放,国内的生态在客观上更加单一。

这背后源于国内大厂与生俱来的“一体化”执念,将围墙花园建得密不透风,其固然有数据安全和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但也导致了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同时从现实的角度,大厂每一个环节都自己做,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能做的足够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地引入和收购一些广告生态内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其实是一个效率更高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海外的广告巨头谷歌的过往历史中略窥一二——

2003年,谷歌收购广告技术公司Applied Semantics,并基于该公司的产品推出了Google AdSense;

2006年,谷歌收购广播广告公司dMarc;

2007年,谷歌收购网络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移动广告平台admob、游戏广告公司AdScape Media三家公司;

2008年,谷歌收购广告代理公司Begun;

2010年,谷歌广告技术创业企业Invite Media;

2011年,谷歌收购广告平台提供商Admeld;

2012年,谷歌收购社交广告初创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

2018年,谷歌收购GIF广告公司Tenor;

2022年,谷歌收购了虚拟广告形象公司Alter;

最近,谷歌还爆出有意收购营销公司HubSpot;

同样,另一个全球互联网广告巨头Meta也积极通过收购夯实自己的广告综合实力,先后收购了LiveRail、Atlas、Rel8tion等多家广告初创公司。

事实上,微软、亚马逊还有Adobe、WWP、IPG等广告玩家都在过去以非常激进的方式收购了多家广告生态公司,它们的很多广告基建也是基于这些收购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构建的。

反观国内,国内的广告平台真正基于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广告收购寥寥无几,卫夕认为,这背后核心原因在于两点——

1.国内大厂“围墙花园”式的广告生态本身让第三方广告公司很难壮大,成规模、有价值的可收购对象在客观上较海外要少一些;

2.国内之前广告市场的高增长让巨头的广告业务通过“一体化”的常规策略也可以实现业绩增长,减少了垂直整合的动力;

但我大言不惭地说,接下来巨头们的投资战略其实有必要做一个转向。

在过去高歌猛进的时代,投资标的选择更多是基于想象空间在业务层面做战略投资,而在今天的沉闷的新常态下,投资策略应该更加务实。

相比于过去缥缈的“着眼于未来”,更重要的是务实的“着手于现在”。

过去巨头们在广告并购方面的重视程度客观上是不够的。

坦率地讲,过去两年,大厂广告部门极度内卷挤出来的一些边际增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大概率不如认真考察几家广告生态内的靠谱公司并将他们务实地整合的系统内来得实在。

就连美图都知道收购一家广告公司“睿晟天和”来协同自己做AIGC广告物料的数据训练,大厂和巨头们的广告大佬和战略高层是不是真的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对这个行业真正沉下去接地气地摸清楚呢?

期待2024年巨头们格局打开,这是Questmobile的国内广告生态图,我只能帮大伙到这里了——

二、手机厂商成为国内互联网广告的重要一极;

在过去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中,手机厂商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这一方面在于国内几个手机巨头大部分都属于非上市公司,无法从公开数据看到其广告收入。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广告类型相对单一,广告的复杂度在客观上会较头部广告巨头要相对简单一些。

再加上这些公司的广告部门本身相对低调,公开发声频率较低,因此其声量在客观上要小一些。

但今天的手机厂商已经从流量、收入和广告生态上成为互联网广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玩家。

我们首先从广告收入数据的角度来直观感受一下手机厂商的能量——

这是今年2月国内智能手机活跃设备数的份额分布占比。

我们看到华为尽管过去受到断供事件的影响,但依然是存量活跃数据中份额第一,高达22.8%。

苹果紧随其后,排名第二,OPPO和vivo位列第三、第四,在所有的这些头部厂商中,只有排名第五的小米作为上市公司公布其广告收入——

根据小米财报,其以广告收入在过去一年高达205亿元。

这个数据大概是微博广告收入的2倍,B站广告收入的3倍,在国内所有能看到公开数据的广告巨头中排名第8。

TopMarketing制图

所以,尽管不同厂商在变现效率多少会存在差异,但如果华为、vivo、OPPO这些份额更高的厂商也公开其广告收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互联网广告Top 10的座次一定会重新排序。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手机厂商的用户触点是“操作系统”级别的。

这个级别重要特点是高频、多元、存在感强,与此同时,OS在用户画像的精准刻画上也有天然的数据优势,因此的确给了手机厂商一个极佳的广告变现生态位。

这也是为什么浓眉大眼的苹果也会推出AppStore广告的核心原因。

事实上,在北美,苹果已成为谷歌、Meta和亚马逊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广告玩家。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华为活跃设备数2.81亿、OPPO活跃用户数2.3亿、vivo活跃用户数1.8亿,小米活跃用户数1.2亿。

要将如此庞大的用户数据通过广告变现并不容易,各大厂商的广告团队都在低调地做着非常精细化的工作。

这些终端厂商的变现基础设施丝毫不比很多互联网大厂弱,行业内诸多应用开发者非常信任厂商推出的广告变现SDK。

我的一个直观感触是——

尽管小米这样的厂商在早年被公众诟病过广告体验,但这些年整体而言,国内手机厂商们经过多年的深耕,已经逐渐在在广告的体验与效率上重新找到了一个平衡。

过去一年,小米去年就升级了直投2.0,强化链路及数据上的高效和透明;华为在强化变现基建的同时将Push这个场景做精做深;vivo在终端基建、数据智能等方面将广告和服务进行融合;OPPO从便携性、原生场景和主动触达等方面努力兼顾广告的体验与效果;

我的了解,2024年,手机厂商的广告平台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基建的同时,部分玩家其实也希望更深地与互联网广告巨头合作,无论是链路体验层面还是底层互联层面,从而进一步扩展其变现边界。

三、围绕闭环的竞争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围墙花园;

尽管“闭环”这个词被称之为互联网“装逼黑话”前三,但它的确描述了广告巨头想通过一体化链路实现最大化利润率的一种有效策略。

如果我们用更小的颗粒度来看,“闭环”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狭义的“交易闭环”,即各大平台推进的电商战略,它的落脚点是“内循环广告”;

第二是广义的“营销闭环”,即所有的营销链条都在一个体系内完成,它的落脚点是“全域营销”。

先看交易闭环,毫无疑问,阿里的营销收入长期雄踞国内广告市场榜首、拼多多广告收入如火箭蹿升无不雄辩地证明了“交易闭环”对于商业变现如银弹般的意义。

这也很容易理解,建立交易闭环有两重核心优势——

第一是基于交易的完整数据链带来效率提升,即它的广告更精准了,它晓得那些下单的人到底有什么特征了,因此可以加速算法迭代优化,同时另一方面,广告主也可以更直观地度量广告ROI。

第二是包括履约在内价值链的延伸让平台具备了收税的可能性,商家愿意为闭环贡献手续费。

今天回头看,抖音完美地执行了电商闭环战略,让其传统广告收入逐渐变平的增长曲线又重新开始上扬,“内循环广告”成为字节商业化的二级火箭。

同样的逻辑,快手也在电商GMV高涨的过程中吃到了内循环广告的红利。

正是看到了这种闭环效率的确定性,尝试了多年电商而不得的腾讯也开始着手在视频号大力推进电商带货策略,管理层在不同场合释放了发力视频号电商的信号。

当然,电商是个脏活累活,它的链条非常长,履约的环节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互相交织,要做好并不容易。

同时,在腾讯内部,广告团队、微信支付团队、视频号团队三者在做电商这件事上也有一定界限上的重叠。

要真正形成合力预计还需要不少时间的摸索和资源上的试错。

因此,闭环虽然是一块肥肉,但也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啃下来,根据自己平台的禀赋做合理权衡可能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比如小红书利用自身产品调性力推买手电商进行差异化竞争、B站坚持做开环电商(U选计划、京选计划、星火计划等)、微博根据实际收缩电商业务在我看来都是务实理性的选择。

OK,聊完狭义的“交易闭环”,再来看广义的“营销闭环”——

简单地说,就是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让广告主在一个平台内完成整个营销过程,因此“全域”这个词就成了各大平台的高频词汇。

过去几年,阿里、腾讯、字节、快手、京东等都提出了不同涵义的“全域营销”:

有的关注公私域的联动、线上线下的打通,有的主打场景的全面覆盖、数据的全面打通,有的强调一站式全链路服务,总之想给广告主传达一个心智——

“选我作为主阵地就够了!”

必须承认,各家的闭环的确提升了广告主在一个生态内的粘性和依存度,但这种营销“围墙花园”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告主制造了客观上的障碍。

比如,选择一家广告平台的CRM系统,则其他家来源的客户在数据上就不能很全面地管理;

再比如选择了一家的私域服务,则意味着没办法在另一家大张旗鼓地推广竞争对手承接方式。

这种割裂是竞争的产物,2024年,在市场格局不发生剧烈的大前提下,广告围墙花园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

当然,这也并非铁板一块,接下来我们聊的这一趋势就是大走向下的小趋势——

四、基于监管和变现的考量,巨头之间在广告层面会继续有限地合作;

去年的5月10日,腾讯广告和阿里妈妈低调宣布联手备战年中618大促。

到了9月27日,双方则高调地举办了“阿里妈妈UD×腾讯广告深度合作交流会”,双方共同推出“ 双11超引爆计划”。

在我看来,这次被很多媒体解读为“世纪大和解”的合作是双方对于对手既定地位的一次务实认定。

其核心是阿里承认腾讯流量王者的宝座,腾讯则接受阿里电商龙头的事实。

某种意义上,这双方的一次双向“认命”。

双方在多年的“互联网冷战”的厮杀过程中领教了对手的实力,放弃了无畏的竞争,接受了当前的格局,从而在逐渐内卷的竞争中实现了一次难得的合作。

的确,双方当年的竞争火药味是极其浓烈的,核心在于那时候“二马”都笃定地相信一件事——以自己的实力通过竞争可以动摇对方的基本盘。

因此我们看到的屏蔽是先后发生的双向屏蔽的——

先是淘系主动屏蔽了微信的流量。

逻辑出发点是要掌控流量自主权和分配权,独享电商营销预算,同时自信自己的构建的媒体版图流量是充足的,不可能存在流量荒;

然后是微信反向屏蔽了淘系链接。

逻辑出发点是切断淘系电商的社交自然流量,扶持自身生态内的电商战队做大做强,形成合力围攻电商“光明顶”。

现在回过头看,双方的战略意图都并没有完全实现——

阿里自己的流量战略失效(来往、优土、直播、微博),自己痛失了社交流量,形成了巨大的流量荒,以至于要和传统电视台搞线下晚会来补充流量库;

腾讯尽管投资京东间接补充了电商版图,同时小程序电商、视频号电商也在起量,但近两年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退出了大部分京东股份,在客观上依然没有成为电商赛道的核心玩家。

如今,地主家余粮也没有那么多了,腾讯在收入上被字节超过,阿里在市值上被拼多多逼近,是时候反思一下曾经的“战略举措”在如今的必要性了。

没错,赚钱才是王道,为了竞争而竞争的无畏对抗没有意义。

犹记得,当年微博体系内的秒拍在短视频赛道的势头正旺,于是就果断切换了美图的美拍在微博的广告投放。

如今回头看,这些如同小学生薅头发的举动都改变不了秒拍、美拍这两款产品双双被时代大潮无情地拍打在沙滩上。

所以,我们看到了腾讯广告和阿里妈妈的深度合作,看到了王者荣耀在抖音的复播,看到了饿了么开通了微信支付,看到了腾讯视频和抖音达成了合作,看到了阿里的盒马入驻京东开店,看到了京东京造在天猫开启了自营旗舰店,看到了微博对某些竞对关键词的放松。

我相信,2024年坚冰将继续解冻。

这背后既有反垄断的客观压力,也有基于变现层面的务实考虑,毕竟,赚钱嘛,不寒碜~

当微软的纳德拉当年决定要开发iOS版本的Office的时候,公众不会想到这一系列看似服输的务实举动会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微软这艘大船获得新生。

今天,顶着“iOS最佳开发者”头衔的微软在市值上已经比当年它进驻AppStore的时候翻了5倍。

五、大模型和AIGC在不同的链条上加速向互联网广告渗透;

毫无疑问,大模型和AIGC是互联网广告行业过去5年对行业改造最大的技术。

如果说去年大模型对于互联网广告的渗透还仅仅停留在小试牛刀的阶段,那么今年大模型和AIGC则是从各个维度和链条上开始改造互联网广告的每一个细分环节;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以大模型为核心的AI技术可以在“匹配”和“创意”两个层面大幅提升广告效率和效果。

谷歌是最先行动的,不仅在对话式AI产品Bard中直接插入了广告,同时支持实时生成广告文案,此外还上线了一系列AI工具,如落地页抓取生成文案、AI商品图等等;

在国内,各大广告大厂也从不同角度将大模型和AIGC融入广告流程——

百度先后上线了AIGC创意工具“擎舵”、营销对话机器人品牌Bot、AI投放平台“轻舸”以及基于AI的底层广告技术架构“扬楫”,从模型到应用非常系统地向原生AI营销靠拢。

从结果上看,李彦宏在百度Q4财报电话会上提到:该季度基于大模型的广告系统产生了上亿元增量收入,展示了不俗的变现潜力。

腾讯广告同样在发力大模型。

事实上,腾讯去年9月推出的混元大模型本身就源于广告技术部门,该模型最初的应用出发点核心就是提升广告系统的匹配效率,已经在广告匹配、意图理解、创意生成等多个环节支撑广告系统的运行。

其最新的动作是推出了AIGC广告创意工具——妙思,从我身边不少广告主的反馈看,该工具在效率上表现不俗,渗透率在走高。

快手也在积极布局,作为一家内容公司,技术出身的程一笑对AI投入一直持支持态度,其称快手Q4训练的1750亿参数的大模型“有信心在半年内达到GPT4的综合水准”。

而快手广告部门则将AI应用到广告的生产、理解、分发、承接的不同链路。

其中视频AIGC产品“盘古”、数字人直播产品“女娲”已经落地,同时还对通用大模型进行了商业化的垂直预训练,并推出了智能客服等AI工具提升广告效率。

其他广告头部平台同样在用不同方式和力度切入大模型和AIGC。

2024年,对于AI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我关注两个点——

第一个是显性的——即AIGC的创意工具在效果和易用性上能否继续突破。

坦率地讲,目前各大平台的创意工具基本还在1.0的“可用”阶段,要进化到“好用”阶段,必须在生成效果、协同便捷性、规模化效率、稳定性、ROI转化数据反馈等多个角度持续突破。

第二个是隐性的——即AI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计算广告”广告的匹配效率。

它在本质上还是解决“50%的广告费被浪费“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冰山水面以下的问题,潜藏在无数算法团队和引擎团队海量的代码迭代之中,它不易被感知,但可以被衡量。

为什么广告巨头以如此巨大的热情投入AI?

答案是——在广告这个极其讲究ROI的赛道,效果就是一切,而大模型无论是从匹配效率还是创意效果,从数据的角度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可以大幅度提升广告表现。

这在整个广告市场边际效益递降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毫无疑问,这一趋势在2024年只会继续高歌猛进而不会偃旗息鼓,谁在投入上动作慢了、谁在技术上偷懒了,谁就会在竞争中失利。

六、基于自身优势的搜索成为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重要边际增量;

和美国的搜索市场被谷歌主导不同,百度尽管在传统搜索的份额一直领先,但中国搜索市场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演进。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移动互联网以App为核心的“孤岛效应”让传统搜索引擎在客观上无法做到饱和覆盖。

于是其他的超级App和垂直App则自然地形成了割据的搜索生态。

对于非传统搜索引擎的App而言,搜索流量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意图强非常强,第二是规模相对小(相比于浏览播放等App内其他行为)。

前者让其天然具备极高的变现效率,后者让各大平台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重视搜索的价值。

在主App流量爆炸的年代,搜索那点量入不了巨头商业化的法眼。

这也很容易理解,在随便一铲就能挖出黄金时代,根本不会费劲去找数量稀少同时埋藏很深的钻石。

如今,黄金的产量快到天花板了,此时钻石的价值就变得珍贵起来。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抖音还是微信,无论是小红书还是快手,都在过去两年以相当的热情投入到了搜索的变现——

一方面在用户产品层面强化了入口,比如抖音多个位置的搜索引导、微信公众号里的关键词搜索图标;

另一方面在商业产品层面构建了体系完整的搜索广告产品,强化搜索广告的变现效率。

无论是抖音的“启发式搜索”还是小红书的“生活决策搜索”,这些“边刷边搜”的新晋搜索产品都在流量心智中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

今天消费者购买链路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从传统的AIDA(A关注—I兴趣—D欲望—A购买)模式演进AISAS(A关注—I兴趣—S搜索—A购买—S分享)模式。

无论是泛搜还是精搜,搜索在事实上都已经成为消费决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没错,从ECPM的角度,搜索广告无疑是所有广告产品中的顶流,甚至没有之一。

然而,要真正做好搜索广告却并不简单,搜索广告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核心在于它需要一套从流量、洞察、目标、定向、匹配、度量和运营的搜索营销解决方案。

而且这个方案并不是简单搭一个架子就行,而是要让各部分真正运转起来,这需要长期磨合、迭代和持续优化。

从谷歌的AdWords算起,搜索广告其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类,在长期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足够多的方法论。

如今各大广告平台的搜索广告已经构建了一套解决方案,2024则是检验这套解决方案实弹射击效果的时候。

对于2024年各平台如何做好搜索广告,我只有一条简单的建议——

接地气地学习谷歌和百度在搜索广告产品层面优势,不仅看形式、也看内涵。

毕竟十多年积累下来的不少打法的确是经历过市场检验的。

七、以“人为核心”正在重塑传统单一的广告投放逻辑

在互联网效果广告诞生的初期,广告创意是没有“人”这个要素的,无论是搜索广告的文字链还是电商广告的商品,展示的是纯粹的产品信息。

然而,当这种纯粹的信息型广告在规模化扩张之后,一个微妙的问题随之而来——信息型广告的信任度如何保证?

因此,通过引入“人”这一新要素成为提升广告边际效率的重要解法。

无论是素人还是达人,无论是KOC和KOL,只要生产的是活生生的内容,就会天然更有感染力和温度。

这种感染力和温度通过广告进行放大后效率通常都会比塑料味浓厚的信息型广告ROI更高。

为什么朋友圈广告中明星头像越来越多?

为什么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B站都将达人撮合平台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商业化模块?

为什么各大平台都在力推用真实账号发布的“原生广告”?

核心在于“人即广告”比之前的纯粹的信息型广告在效率上有结构性优势;

在广告素材和计划的生命周期明显变短的今天,用户成熟度在快速提升,他们对应用的内容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对强转化的硬广内容的容忍度在降低。

所以,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流量分配上,以“人”为核心的原生广告都可以更自然、更弱营销感地和受众进行交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种草和拔草。

这就是是为什么小红书推崇菲利普科特勒提的“H2H营销”。

没错,“Human to Human”的人本营销可以更直接影响消费者,它和小红书COO柯南所提的“好的社区长出了好的商业”的原生理念是一致的;

同样,微博作为一个“广场”,同样特别重视“人”的价值。

在微博上玩的风生水起的品牌,比如小米、理想等,无不深刻理解如何通过关键人去影响目标消费者心智的核心理念;

B站去年的广告收入增幅27%,在其所有的业务板块中排名第一,其背后也是以“UP主”为核心的营销逻辑被不同品牌认可后的直接结果;

抖音、快手的直播切片被作为广告素材广泛使用,其实也是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投放变得越发重要的一个缩影。

这背后的核心在于——在有限的预算内,直播切片无论是在种草层面还是在拔草层面,都有助于实现更好的ROI。

你以为广告主花的是“坑位费”,其实他花的是“代言费”。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在商品过量、选择过剩的时代,没有东西比人本身更能挖掘人的潜在需求。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广告在内容上其实一直在朝一个方向演进——PaaS,People as a Service。

以人为核心的投放在本质上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而这其实也是广告主在做广告时本身最应该遵循的原则。

八、“营销科学”正朝着更精细化的角度持续进化;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愿意增大广告投放的广告主的占比为31%。

这意味着今年还有69%的广告主是维持或减少广告投放的,这也意味着各大广告平台争抢广告主的激烈程度还会继续加剧。

在整个市场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主最直接的操作就是减少品牌广告的投放比例。

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广告,品牌广告的效果度量本身就是一个模糊地带。

为了最大程度上争取到品牌广告的预算,平台必须通过数据将这个模糊地带清晰化,于是以度量为核心的营销科学就诞生了。

没错,客观地讲,效果广告在某种意义上是不需要“营销科学”的,卖得动就科学,卖不动就不科学,ROI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然而,品牌广告的效果衡量则要复杂的多,它的效果第一是归因难度大,第二是归因周期长。

因此仅仅看短期结果指标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清楚地度量过程指标。

如果我们将广告看成是投资,效果广告就是直接投资股票,涨跌立马就可以看得到。

而品牌广告则更像投私募基金,你必须非常清晰地给LP们讲明白你这支基金背后的投资主题、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

此外,过往纯粹投效果广告的广告主在规模扩大之后也会逐渐发现——广告一停,销量就崩。

所以部分效果广告也会有动力去算更长远的账,开始搭配部分品牌广告投放,于是“品效协同”就诞生了。

没错,从长远的角度,品牌广告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其短期效果的模糊性,任何说不清的投放都可能引来愈发抠门的老板的问责。

彼得德鲁克说:“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在这个背景下,“营销科学”就成为各大平台说服广告主下单的重要工具。

从目前看,各平台的“营销科学”架构从溯源的角度都脱胎于消费者行为学中最早的AIDA(A关注—I兴趣—D欲望—A购买)模型

巨量引擎的确是最先发力营销科学的,其巨量云图的“O-5A模型”经过近两年的持续发声的确在不同垂直广告主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心智。

之后陆续发布的度量模型也根据自己平台的禀赋加入了不同的特色。

比如腾讯广告“如翼”的5R模型更加强调“全局、动态和立体”;

快手磁力方舟的“5R模型”还衍生出了专门针对商品的“SPU 5R模型”;

百度的“AIA-GROW”体系则将人群分层和营销度量进行了相应的协同;

阿里妈妈则提出了“AIPL模型”、“FAST模型”、“GROW模型”分别覆盖不同场景的营销评估。

对于不同平台的营销度量产品而言,其发展的过程其实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有-用-认”——

“有”是只能提供度量和评估的产品,这是第一步,但有了并不代表广告主真的会去“用”。

如果产品糙、数据粗、精度差,广告主是不会去用鸡肋型产品的,在“用”的阶段衡量的指标是渗透率。

第三步就是用了之后真正能指导决策、评估效果,广告主才会“认”,在“认”的阶段衡量的指标是活跃度。

2024,营销科学的竞争会围绕“有-用-认”的后两个阶段持续展开。

其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技术能力,也比拼运营和市场如何真正打入目标广告主的心智。

九、自动化成为广告巨头技术竞争的新焦点;

从OCPX到自动出价,在AI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广告投放技术一直在朝着更智能的方向进化,而巨头们目前最新卷的方向是”投放自动化“。

为什么互联网广告会朝自动化的方向演进?

我们其实可以从其他几个角度理解——

我们曾经认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喜好,但在今天推荐算法的作用下,你会发现机器在经过大规模的数据学习之后其实比我们本身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们曾经认为自动驾驶很难真正达到人开车的水平,但今天业界领先的智驾技术已经开始挑战这个结论。

同样的逻辑,曾经我们认为广告主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因此广告主肯定是广告投放的Owner,自己动手投放一定可以达成效率最大化。

然而,随着广告技术的大规模演进,今天的自动化投放技术已经在效率层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

作为广告巨头和AI巨头,谷歌是最先发力的。

其在2021年推出的自动化投放Preformance Max产品已经在大规模部署到了谷歌广告系统中。

根据谷歌2023年的财报披露,Preformance Max大幅提升了广告变现的效率同时渗透率在广告主中迅速提升。

另一个广告巨头Meta紧随其后,其在2022年推出的Advantage+产品也在ROI、消耗、投放便捷度等指标上表现出明显幅度的提升。

国内在自动化投放层面同样不甘示弱——

字节的巨量引擎在此之前推出了多个致力于实现自动化的阶段性产品,如自动出价、No-bid等等。

其在2023年整合了之前的自动化投放产品UBL和UBA,推出了更加系统的自动化投放产品UBMAX。

该产品目前已经走过了探索期,在效率和效果上被不同行业的广告主陆续接受。

快手也在今年的磁力引擎大会上重点推介了自动投放技术(UAX)。

据我所知,腾讯广告和百度营销在内部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推进自动化投放技术。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

这几年,广告技术在OCPX、DPA、RTA重要突破之后,自动化是为数不多可以在系统层面大幅提升平台整体投放效率的综合技术。

当然,我也从国内一些广告主那里了解到,目前各大平台自动化投放技术也还在不断演进中,初期在冷启动效率、效果稳定性、ROI优化层面还存在不少改进的空间。

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力较量,既考验技术层面的板凳深度,也考验产品运营能力的执行效率。

一个广告平台的收入,归根到底其实是一个关于效率的函数。

所以,必须强调,无论是从海外广告生态的动作观察,还是从广告技术进化趋势上推演,“自动化投放”的综合效率是各广告平台特别是头部大厂必须要打的一场硬仗。

2024年任何对该项目重要程度认知不足、投入不够的平台一定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十、广告联盟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联盟竞争进入深水区;

毫无疑问,互联网广告在上下游的链条上是极其长的。

这个长链条在本质上是一条基于生态位的价值链,而广告巨头想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协同效率,向产业的上下游扩张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于是穿山甲、优量汇、快手联盟这样做App变现的广告联盟就诞生了。

本质上它们是流量的批发商,App们愿意和它合作,核心在于它们占据了变现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它们有海量的广告主;

第二,它们有极为精准的数据和画像,广告效率更高;

第三,它们有现成的广告变现基础设施,无需App自己重复造轮子。

今天,广告联盟的竞争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更加激烈,具体而言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纵向扩展,即向广告联盟更上游扩展。

比如巨量引擎就推出了GroMore这样的聚合变现产品,力争从更源头的角度切入App的变现,同时还集成了“短剧”、“电商”等垂直变现模块,并且用“增长参谋”这种纯粹的数据产品深入到App的整个增长周期中去。

另一个方向是横向扩展,在流量类型和其他层面突破。

比如优量汇另辟蹊径切入了传统意义上不太好变现的搜索流量,同时针对阅读等垂直场景定制书签等个性化广告样式。

2024年广告联盟的竞争无疑也会这两个方向上继续发力。

比如快手联盟一方面会继续强化自己在内循环预算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则会攻坚厂商流量并厂商做深度共建。

尽管我们无法通过公开的数据直观看到广告联盟的市场占有率分布,但从各大联盟公布的数据看,过去一年其大盘数据(如分成规模)的增长率是高于广告整体大盘的。

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意味着广告联盟的市场集中度在增强。

2024年,头部广告联盟预计会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不仅拼产品和技术,也拼运营和服务,其竞争烈度会继续保持;

结语

广告是互联网第一大商业模式。

尽管大部分广告人的确在行业放缓的大背景下有些疲了,曾经的锐气似乎在消散。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广告这个行业作为离变现最近的规模赛道,注定依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伫立在科技舞台接近中央的位置,同时也会在技术变迁、格局变化的大潮中持续进化。

不要躺平,互联网广告人~

作者: 卫夕指北

来源公众号: 卫夕指北

]]>
2024中国互联网广告十大趋势 //www.f-o-p.com/342383.html Tue, 16 Apr 2024 01:35:07 +0000 //www.f-o-p.com/?p=342383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一个东西的渗透率超过50%的时候,它的占有率就无法再翻倍了。”

谷歌研究院院长彼得·诺威格(Peter Norvig)这个简单的观点被行业称之为“诺威格定律”。

它直观而深刻地描述了行业和产品占有率增长存在的天花板效应。

毫无疑问,今天的互联网广告已经跨过了“诺威格定律”描述的临界点。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全球互联网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超过50%比例的时间点发生在2019年,而中国超过50%的时间点在2020年。

没错,由于对传统广告的“替代效应”在明显减速,互联网广告结束了高增长的狂奔期,进入了常规增长的新常态。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去年互联网广告的增长率7.3%,今年预估为10.3%,这是一个不再澎湃的数据。

在这个新常态下,巨头与巨头的交锋变得更加激烈,技术的变迁、格局的变化让整个互联网广告赛道变得越发拥挤。

作为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一名老兵,今天卫夕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边际效应递减的大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2024年的十个重要趋势——

一、广告生态呈进一步集中的趋势,第三方广告生态公司有望被巨头收购

相比于国外互联网广告生态的百花齐放,国内的生态在客观上更加单一。

这背后源于国内大厂与生俱来的“一体化”执念,将围墙花园建得密不透风,其固然有数据安全和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但也导致了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同时从现实的角度,大厂每一个环节都自己做,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能做的足够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地引入和收购一些广告生态内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其实是一个效率更高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海外的广告巨头谷歌的过往历史中略窥一二——

  • 2003年,谷歌收购广告技术公司Applied Semantics,并基于该公司的产品推出了Google AdSense;
  • 2006年,谷歌收购广播广告公司dMarc;
  • 2007年,谷歌收购网络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移动广告平台admob、游戏广告公司AdScape Media三家公司;
  • 2008年,谷歌收购广告代理公司Begun;
  • 2010年,谷歌广告技术创业企业Invite Media;
  • 2011年,谷歌收购广告平台提供商Admeld;
  • 2012年,谷歌收购社交广告初创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
  • 2018年,谷歌收购GIF广告公司Tenor;
  • 2022年,谷歌收购了虚拟广告形象公司Alter;

最近,谷歌还爆出有意收购营销公司HubSpot;同样,另一个全球互联网广告巨头Meta也积极通过收购夯实自己的广告综合实力,先后收购了LiveRail、Atlas、Rel8tion等多家广告初创公司。

事实上,微软、亚马逊还有Adobe、WWP、IPG等广告玩家都在过去以非常激进的方式收购了多家广告生态公司,它们的很多广告基建也是基于这些收购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构建的。

反观国内,国内的广告平台真正基于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广告收购寥寥无几,卫夕认为,这背后核心原因在于两点——

  1. 国内大厂“围墙花园”式的广告生态本身让第三方广告公司很难壮大,成规模、有价值的可收购对象在客观上较海外要少一些;
  2. 国内之前广告市场的高增长让巨头的广告业务通过“一体化”的常规策略也可以实现业绩增长,减少了垂直整合的动力;

但我大言不惭地说,接下来巨头们的投资战略其实有必要做一个转向。

在过去高歌猛进的时代,投资标的选择更多是基于想象空间在业务层面做战略投资,而在今天的沉闷的新常态下,投资策略应该更加务实。

相比于过去缥缈的“着眼于未来”,更重要的是务实的“着手于现在”。

过去巨头们在广告并购方面的重视程度客观上是不够的。

坦率地讲,过去两年,大厂广告部门极度内卷挤出来的一些边际增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大概率不如认真考察几家广告生态内的靠谱公司并将他们务实地整合的系统内来得实在。

就连美图都知道收购一家广告公司“睿晟天和”来协同自己做AIGC广告物料的数据训练,大厂和巨头们的广告大佬和战略高层是不是真的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对这个行业真正沉下去接地气地摸清楚呢?

期待2024年巨头们格局打开,这是Questmobile的国内广告生态图,我只能帮大伙到这里了——

二、手机厂商成为国内互联网广告的重要一极

在过去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中,手机厂商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这一方面在于国内几个手机巨头大部分都属于非上市公司,无法从公开数据看到其广告收入。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广告类型相对单一,广告的复杂度在客观上会较头部广告巨头要相对简单一些。

再加上这些公司的广告部门本身相对低调,公开发声频率较低,因此其声量在客观上要小一些。

但今天的手机厂商已经从流量、收入和广告生态上成为互联网广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玩家。

我们首先从广告收入数据的角度来直观感受一下手机厂商的能量——

这是今年2月国内智能手机活跃设备数的份额分布占比。

我们看到华为尽管过去受到断供事件的影响,但依然是存量活跃数据中份额第一,高达22.8%。

苹果紧随其后,排名第二,OPPO和vivo位列第三、第四,在所有的这些头部厂商中,只有排名第五的小米作为上市公司公布其广告收入——

根据小米财报,其以广告收入在过去一年高达205亿元。

这个数据大概是微博广告收入的2倍,B站广告收入的3倍,在国内所有能看到公开数据的广告巨头中排名第8。

TopMarketing制图

所以,尽管不同厂商在变现效率多少会存在差异,但如果华为、vivo、OPPO这些份额更高的厂商也公开其广告收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互联网广告Top 10的座次一定会重新排序。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手机厂商的用户触点是“操作系统”级别的。

这个级别重要特点是高频、多元、存在感强,与此同时,OS在用户画像的精准刻画上也有天然的数据优势,因此的确给了手机厂商一个极佳的广告变现生态位。

这也是为什么浓眉大眼的苹果也会推出AppStore广告的核心原因。

事实上,在北美,苹果已成为谷歌、Meta和亚马逊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广告玩家。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华为活跃设备数2.81亿、OPPO活跃用户数2.3亿、vivo活跃用户数1.8亿,小米活跃用户数1.2亿。

要将如此庞大的用户数据通过广告变现并不容易,各大厂商的广告团队都在低调地做着非常精细化的工作。

这些终端厂商的变现基础设施丝毫不比很多互联网大厂弱,行业内诸多应用开发者非常信任厂商推出的广告变现SDK。

我的一个直观感触是——

尽管小米这样的厂商在早年被公众诟病过广告体验,但这些年整体而言,国内手机厂商们经过多年的深耕,已经逐渐在在广告的体验与效率上重新找到了一个平衡。

过去一年,小米去年就升级了直投2.0,强化链路及数据上的高效和透明;华为在强化变现基建的同时将Push这个场景做精做深;vivo在终端基建、数据智能等方面将广告和服务进行融合;OPPO从便携性、原生场景和主动触达等方面努力兼顾广告的体验与效果;

我的了解,2024年,手机厂商的广告平台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基建的同时,部分玩家其实也希望更深地与互联网广告巨头合作,无论是链路体验层面还是底层互联层面,从而进一步扩展其变现边界。

三、围绕闭环的竞争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围墙花园

尽管“闭环”这个词被称之为互联网“装逼黑话”前三,但它的确描述了广告巨头想通过一体化链路实现最大化利润率的一种有效策略。

如果我们用更小的颗粒度来看,“闭环”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狭义的“交易闭环”,即各大平台推进的电商战略,它的落脚点是“内循环广告”;

第二是广义的“营销闭环”,即所有的营销链条都在一个体系内完成,它的落脚点是“全域营销”。

先看交易闭环,毫无疑问,阿里的营销收入长期雄踞国内广告市场榜首、拼多多广告收入如火箭蹿升无不雄辩地证明了“交易闭环”对于商业变现如银弹般的意义。

这也很容易理解,建立交易闭环有两重核心优势——

第一是基于交易的完整数据链带来效率提升,即它的广告更精准了,它晓得那些下单的人到底有什么特征了,因此可以加速算法迭代优化,同时另一方面,广告主也可以更直观地度量广告ROI。

第二是包括履约在内价值链的延伸让平台具备了收税的可能性,商家愿意为闭环贡献手续费。

今天回头看,抖音完美地执行了电商闭环战略,让其传统广告收入逐渐变平的增长曲线又重新开始上扬,“内循环广告”成为字节商业化的二级火箭。

同样的逻辑,快手也在电商GMV高涨的过程中吃到了内循环广告的红利。

正是看到了这种闭环效率的确定性,尝试了多年电商而不得的腾讯也开始着手在视频号大力推进电商带货策略,管理层在不同场合释放了发力视频号电商的信号。

当然,电商是个脏活累活,它的链条非常长,履约的环节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互相交织,要做好并不容易。

同时,在腾讯内部,广告团队、微信支付团队、视频号团队三者在做电商这件事上也有一定界限上的重叠。

要真正形成合力预计还需要不少时间的摸索和资源上的试错。

因此,闭环虽然是一块肥肉,但也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啃下来,根据自己平台的禀赋做合理权衡可能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比如小红书利用自身产品调性力推买手电商进行差异化竞争、B站坚持做开环电商(U选计划、京选计划、星火计划等)、微博根据实际收缩电商业务在我看来都是务实理性的选择。

OK,聊完狭义的“交易闭环”,再来看广义的“营销闭环”——

简单地说,就是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让广告主在一个平台内完成整个营销过程,因此“全域”这个词就成了各大平台的高频词汇。

过去几年,阿里、腾讯、字节、快手、京东等都提出了不同涵义的“全域营销”:

有的关注公私域的联动、线上线下的打通,有的主打场景的全面覆盖、数据的全面打通,有的强调一站式全链路服务,总之想给广告主传达一个心智——

“选我作为主阵地就够了!”

必须承认,各家的闭环的确提升了广告主在一个生态内的粘性和依存度,但这种营销“围墙花园”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告主制造了客观上的障碍。

比如,选择一家广告平台的CRM系统,则其他家来源的客户在数据上就不能很全面地管理;

再比如选择了一家的私域服务,则意味着没办法在另一家大张旗鼓地推广竞争对手承接方式。

这种割裂是竞争的产物,2024年,在市场格局不发生剧烈的大前提下,广告围墙花园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

当然,这也并非铁板一块,接下来我们聊的这一趋势就是大走向下的小趋势——

四、基于监管和变现的考量,巨头之间在广告层面会继续有限地合作

去年的5月10日,腾讯广告和阿里妈妈低调宣布联手备战年中618大促。

到了9月27日,双方则高调地举办了“阿里妈妈UD×腾讯广告深度合作交流会”,双方共同推出“ 双11超引爆计划”。

在我看来,这次被很多媒体解读为“世纪大和解”的合作是双方对于对手既定地位的一次务实认定。

其核心是阿里承认腾讯流量王者的宝座,腾讯则接受阿里电商龙头的事实。

某种意义上,这双方的一次双向“认命”。

双方在多年的“互联网冷战”的厮杀过程中领教了对手的实力,放弃了无畏的竞争,接受了当前的格局,从而在逐渐内卷的竞争中实现了一次难得的合作。

的确,双方当年的竞争火药味是极其浓烈的,核心在于那时候“二马”都笃定地相信一件事——以自己的实力通过竞争可以动摇对方的基本盘。

因此我们看到的屏蔽是先后发生的双向屏蔽的——

先是淘系主动屏蔽了微信的流量。

逻辑出发点是要掌控流量自主权和分配权,独享电商营销预算,同时自信自己的构建的媒体版图流量是充足的,不可能存在流量荒;

然后是微信反向屏蔽了淘系链接。

逻辑出发点是切断淘系电商的社交自然流量,扶持自身生态内的电商战队做大做强,形成合力围攻电商“光明顶”。

现在回过头看,双方的战略意图都并没有完全实现——

阿里自己的流量战略失效(来往、优土、直播、微博),自己痛失了社交流量,形成了巨大的流量荒,以至于要和传统电视台搞线下晚会来补充流量库;

腾讯尽管投资京东间接补充了电商版图,同时小程序电商、视频号电商也在起量,但近两年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退出了大部分京东股份,在客观上依然没有成为电商赛道的核心玩家。

如今,地主家余粮也没有那么多了,腾讯在收入上被字节超过,阿里在市值上被拼多多逼近,是时候反思一下曾经的“战略举措”在如今的必要性了。

没错,赚钱才是王道,为了竞争而竞争的无畏对抗没有意义。

犹记得,当年微博体系内的秒拍在短视频赛道的势头正旺,于是就果断切换了美图的美拍在微博的广告投放。

如今回头看,这些如同小学生薅头发的举动都改变不了秒拍、美拍这两款产品双双被时代大潮无情地拍打在沙滩上。

所以,我们看到了腾讯广告和阿里妈妈的深度合作,看到了王者荣耀在抖音的复播,看到了饿了么开通了微信支付,看到了腾讯视频和抖音达成了合作,看到了阿里的盒马入驻京东开店,看到了京东京造在天猫开启了自营旗舰店,看到了微博对某些竞对关键词的放松。

我相信,2024年坚冰将继续解冻。

这背后既有反垄断的客观压力,也有基于变现层面的务实考虑,毕竟,赚钱嘛,不寒碜~

当微软的纳德拉当年决定要开发iOS版本的Office的时候,公众不会想到这一系列看似服输的务实举动会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微软这艘大船获得新生。

今天,顶着“iOS最佳开发者”头衔的微软在市值上已经比当年它进驻AppStore的时候翻了5倍。

五、大模型和AIGC在不同的链条上加速向互联网广告渗透

毫无疑问,大模型和AIGC是互联网广告行业过去5年对行业改造最大的技术。

如果说去年大模型对于互联网广告的渗透还仅仅停留在小试牛刀的阶段,那么今年大模型和AIGC则是从各个维度和链条上开始改造互联网广告的每一个细分环节;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以大模型为核心的AI技术可以在“匹配”和“创意”两个层面大幅提升广告效率和效果。

谷歌是最先行动的,不仅在对话式AI产品Bard中直接插入了广告,同时支持实时生成广告文案,此外还上线了一系列AI工具,如落地页抓取生成文案、AI商品图等等;

在国内,各大广告大厂也从不同角度将大模型和AIGC融入广告流程——

百度先后上线了AIGC创意工具“擎舵”、营销对话机器人品牌Bot、AI投放平台“擎舵”以及基于AI的底层广告技术架构“扬楫”,从模型到应用非常系统地向原生AI营销靠拢。

从结果上看,李彦宏在百度Q4财报电话会上提到:该季度基于大模型的广告系统产生了上亿元增量收入,展示了不俗的变现潜力。

腾讯广告同样在发力大模型。

事实上,腾讯去年9月推出的混元大模型本身就源于广告技术部门,该模型最初的应用出发点核心就是提升广告系统的匹配效率,已经在广告匹配、意图理解、创意生成等多个环节支撑广告系统的运行。

其最新的动作是推出了AIGC广告创意工具——妙思,从我身边不少广告主的反馈看,该工具在效率上表现不俗,渗透率在走高。

快手也在积极布局,作为一家内容公司,技术出身的程一笑对AI投入一直持支持态度,其称快手Q4训练的1750亿参数的大模型“有信心在半年内达到GPT4的综合水准”。

而快手广告部门则将AI应用到广告的生产、理解、分发、承接的不同链路。

其中视频AIGC产品“盘古”、数字人直播产品“女娲”已经落地,同时还对通用大模型进行了商业化的垂直预训练,并推出了智能客服等AI工具提升广告效率。

其他广告头部平台同样在用不同方式和力度切入大模型和AIGC。

2024年,对于AI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我关注两个点——

第一个是显性的——即AIGC的创意工具在效果和易用性上能否继续突破。

坦率地讲,目前各大平台的创意工具基本还在1.0的“可用”阶段,要进化到“好用”阶段,必须在生成效果、协同便捷性、规模化效率、稳定性、ROI转化数据反馈等多个角度持续突破。

第二个是隐性的——即AI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计算广告”广告的匹配效率。

它在本质上还是解决“50%的广告费被浪费“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冰山水面以下的问题,潜藏在无数算法团队和引擎团队海量的代码迭代之中,它不易被感知,但可以被衡量。

为什么广告巨头以如此巨大的热情投入AI?

答案是——在广告这个极其讲究ROI的赛道,效果就是一切,而大模型无论是从匹配效率还是创意效果,从数据的角度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可以大幅度提升广告表现。

这在整个广告市场边际效益递降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毫无疑问,这一趋势在2024年只会继续高歌猛进而不会偃旗息鼓,谁在投入上动作慢了、谁在技术上偷懒了,谁就会在竞争中失利。

六、基于自身优势的搜索成为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重要边际增量

和美国的搜索市场被谷歌主导不同,百度尽管在传统搜索的份额一直领先,但中国搜索市场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演进。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移动互联网以App为核心的“孤岛效应”让传统搜索引擎在客观上无法做到饱和覆盖。

于是其他的超级App和垂直App则自然地形成了割据的搜索生态。

对于非传统搜索引擎的App而言,搜索流量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意图强非常强,第二是规模相对小(相比于浏览播放等App内其他行为)。

前者让其天然具备极高的变现效率,后者让各大平台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重视搜索的价值。

在主App流量爆炸的年代,搜索那点量入不了巨头商业化的法眼。

这也很容易理解,在随便一铲就能挖出黄金时代,根本不会费劲去找数量稀少同时埋藏很深的钻石。

如今,黄金的产量快到天花板了,此时钻石的价值就变得珍贵起来。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抖音还是微信,无论是小红书还是快手,都在过去两年以相当的热情投入到了搜索的变现——

一方面在用户产品层面强化了入口,比如抖音多个位置的搜索引导、微信公众号里的关键词搜索图标;

另一方面在商业产品层面构建了体系完整的搜索广告产品,强化搜索广告的变现效率。

无论是抖音的“启发式搜索”还是小红书的“生活决策搜索”,这些“边刷边搜”的新晋搜索产品都在流量心智中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

今天消费者购买链路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从传统的AIDA(A关注—I兴趣—D欲望—A购买)模式演进AISAS(A关注—I兴趣—S搜索—A购买—S分享)模式。

无论是泛搜还是精搜,搜索在事实上都已经成为消费决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没错,从ECPM的角度,搜索广告无疑是所有广告产品中的顶流,甚至没有之一。

然而,要真正做好搜索广告却并不简单,搜索广告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核心在于它需要一套从流量、洞察、目标、定向、匹配、度量和运营的搜索营销解决方案。

而且这个方案并不是简单搭一个架子就行,而是要让各部分真正运转起来,这需要长期磨合、迭代和持续优化。

从谷歌的AdWords算起,搜索广告其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类,在长期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足够多的方法论。

如今各大广告平台的搜索广告已经构建了一套解决方案,2024则是检验这套解决方案实弹射击效果的时候。

对于2024年各平台如何做好搜索广告,我只有一条简单的建议——

接地气地学习谷歌和百度在搜索广告产品层面优势,不仅看形式、也看内涵。

毕竟十多年积累下来的不少打法的确是经历过市场检验的。

七、以“人为核心”正在重塑传统单一的广告投放逻辑

在互联网效果广告诞生的初期,广告创意是没有“人”这个要素的,无论是搜索广告的文字链还是电商广告的商品,展示的是纯粹的产品信息。

然而,当这种纯粹的信息型广告在规模化扩张之后,一个微妙的问题随之而来——信息型广告的信任度如何保证?

因此,通过引入“人”这一新要素成为提升广告边际效率的重要解法。

无论是素人还是达人,无论是KOC和KOL,只要生产的是活生生的内容,就会天然更有感染力和温度。

这种感染力和温度通过广告进行放大后效率通常都会比塑料味浓厚的信息型广告ROI更高。

为什么朋友圈广告中明星头像越来越多?

为什么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B站都将达人撮合平台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商业化模块?

为什么各大平台都在力推用真实账号发布的“原生广告”?

核心在于“人即广告”比之前的纯粹的信息型广告在效率上有结构性优势;

在广告素材和计划的生命周期明显变短的今天,用户成熟度在快速提升,他们对应用的内容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对强转化的硬广内容的容忍度在降低。

所以,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流量分配上,以“人”为核心的原生广告都可以更自然、更弱营销感地和受众进行交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种草和拔草。

这就是是为什么小红书推崇菲利普科特勒提的“H2H营销”。

没错,“Human to Human”的人本营销可以更直接影响消费者,它和小红书COO柯南所提的“好的社区长出了好的商业”的原生理念是一致的;

同样,微博作为一个“广场”,同样特别重视“人”的价值。

在微博上玩的风生水起的品牌,比如小米、理想等,无不深刻理解如何通过关键人去影响目标消费者心智的核心理念;

B站去年的广告收入增幅27%,在其所有的业务板块中排名第一,其背后也是以“UP主”为核心的营销逻辑被不同品牌认可后的直接结果;

抖音、快手的直播切片被作为广告素材广泛使用,其实也是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投放变得越发重要的一个缩影。

这背后的核心在于——在有限的预算内,直播切片无论是在种草层面还是在拔草层面,都有助于实现更好的ROI。

你以为广告主花的是“坑位费”,其实他花的是“代言费”。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在商品过量、选择过剩的时代,没有东西比人本身更能挖掘人的潜在需求。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广告在内容上其实一直在朝一个方向演进——PaaS,People as a Service。

以人为核心的投放在本质上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而这其实也是广告主在做广告时本身最应该遵循的原则。

八、“营销科学”正朝着更精细化的角度持续进化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愿意增大广告投放的广告主的占比为31%。

这意味着今年还有69%的广告主是维持或减少广告投放的,这也意味着各大广告平台争抢广告主的激烈程度还会继续加剧。

在整个市场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主最直接的操作就是减少品牌广告的投放比例。

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广告,品牌广告的效果度量本身就是一个模糊地带。

为了最大程度上争取到品牌广告的预算,平台必须通过数据将这个模糊地带清晰化,于是以度量为核心的营销科学就诞生了。

没错,客观地讲,效果广告在某种意义上是不需要“营销科学”的,卖得动就科学,卖不动就不科学,ROI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然而,品牌广告的效果衡量则要复杂的多,它的效果第一是归因难度大,第二是归因周期长。

因此仅仅看短期结果指标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清楚地度量过程指标。

如果我们将广告看成是投资,效果广告就是直接投资股票,涨跌立马就可以看得到。

而品牌广告则更像投私募基金,你必须非常清晰地给LP们讲明白你这支基金背后的投资主题、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

此外,过往纯粹投效果广告的广告主在规模扩大之后也会逐渐发现——广告一停,销量就崩。

所以部分效果广告也会有动力去算更长远的账,开始搭配部分品牌广告投放,于是“品效协同”就诞生了。

没错,从长远的角度,品牌广告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其短期效果的模糊性,任何说不清的投放都可能引来愈发抠门的老板的问责。

彼得德鲁克说:“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在这个背景下,“营销科学”就成为各大平台说服广告主下单的重要工具。

从目前看,各平台的“营销科学”架构从溯源的角度都脱胎于消费者行为学中最早的AIDA(A关注—I兴趣—D欲望—A购买)模型。

巨量引擎的确是最先发力营销科学的,其巨量云图的“O-5A模型”经过近两年的持续发声的确在不同垂直广告主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心智。

之后陆续发布的度量模型也根据自己平台的禀赋加入了不同的特色。

比如腾讯广告“如翼”的5R模型更加强调“全局、动态和立体”;

快手磁力方舟的“5R模型”还衍生出了专门针对商品的“SPU 5R模型”;

百度的“AIA-GROW”体系则将人群分层和营销度量进行了相应的协同;

阿里妈妈则提出了“AIPL模型”、“FAST模型”、“GROW模型”分别覆盖不同场景的营销评估。

对于不同平台的营销度量产品而言,其发展的过程其实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有-用-认”——

“有”是只能提供度量和评估的产品,这是第一步,但有了并不代表广告主真的会去“用”。

如果产品糙、数据粗、精度差,广告主是不会去用鸡肋型产品的,在“用”的阶段衡量的指标是渗透率。

第三步就是用了之后真正能指导决策、评估效果,广告主才会“认”,在“认”的阶段衡量的指标是活跃度。

2024,营销科学的竞争会围绕“有-用-认”的后两个阶段持续展开。

其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技术能力,也比拼运营和市场如何真正打入目标广告主的心智。

九、自动化成为广告巨头技术竞争的新焦点

从OCPX到自动出价,在AI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广告投放技术一直在朝着更智能的方向进化,而巨头们目前最新卷的方向是”投放自动化“。

为什么互联网广告会朝自动化的方向演进?

我们其实可以从其他几个角度理解——

我们曾经认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喜好,但在今天推荐算法的作用下,你会发现机器在经过大规模的数据学习之后其实比我们本身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们曾经认为自动驾驶很难真正达到人开车的水平,但今天业界领先的智驾技术已经开始挑战这个结论。

同样的逻辑,曾经我们认为广告主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因此广告主肯定是广告投放的Owner,自己动手投放一定可以达成效率最大化。

然而,随着广告技术的大规模演进,今天的自动化投放技术已经在效率层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

作为广告巨头和AI巨头,谷歌是最先发力的。

其在2021年推出的自动化投放Preformance Max产品已经在大规模部署到了谷歌广告系统中。

根据谷歌2023年的财报披露,Preformance Max大幅提升了广告变现的效率同时渗透率在广告主中迅速提升。

另一个广告巨头Meta紧随其后,其在2022年推出的Advantage+产品也在ROI、消耗、投放便捷度等指标上表现出明显幅度的提升。

国内在自动化投放层面同样不甘示弱——

字节的巨量引擎在此之前推出了多个致力于实现自动化的阶段性产品,如自动出价、No-bid等等。

其在2023年整合了之前的自动化投放产品UBL和UBA,推出了更加系统的自动化投放产品UBMAX。

该产品目前已经走过了探索期,在效率和效果上被不同行业的广告主陆续接受。

快手也在今年的磁力引擎大会上重点推介了自动投放技术(UAX)。

据我所知,腾讯广告和百度营销在内部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推进自动化投放技术。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

这几年,广告技术在OCPX、DPA、RTA重要突破之后,自动化是为数不多可以在系统层面大幅提升平台整体投放效率的综合技术。

当然,我也从国内一些广告主那里了解到,目前各大平台自动化投放技术也还在不断演进中,初期在冷启动效率、效果稳定性、ROI优化层面还存在不少改进的空间。

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力较量,既考验技术层面的板凳深度,也考验产品运营能力的执行效率。

一个广告平台的收入,归根到底其实是一个关于效率的函数。

所以,必须强调,无论是从海外广告生态的动作观察,还是从广告技术进化趋势上推演,“自动化投放”的综合效率是各广告平台特别是头部大厂必须要打的一场硬仗。

2024年任何对该项目重要程度认知不足、投入不够的平台一定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十、广告联盟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联盟竞争进入深水区

毫无疑问,互联网广告在上下游的链条上是极其长的。

这个长链条在本质上是一条基于生态位的价值链,而广告巨头想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协同效率,向产业的上下游扩张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于是穿山甲、优量汇、快手联盟这样做App变现的广告联盟就诞生了。

本质上它们是流量的批发商,App们愿意和它合作,核心在于它们占据了变现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它们有海量的广告主;

第二,它们有极为精准的数据和画像,广告效率更高;

第三,它们有现成的广告变现基础设施,无需App自己重复造轮子。

今天,广告联盟的竞争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更加激烈,具体而言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纵向扩展,即向广告联盟更上游扩展。

比如巨量引擎就推出了GroMore这样的聚合变现产品,力争从更源头的角度切入App的变现,同时还集成了“短剧”、“电商”等垂直变现模块,并且用“增长参谋”这种纯粹的数据产品深入到App的整个增长周期中去。

另一个方向是横向扩展,在流量类型和其他层面突破。

比如优量汇另辟蹊径切入了传统意义上不太好变现的搜索流量,同时针对阅读等垂直场景定制书签等个性化广告样式。

2024年广告联盟的竞争无疑也会这两个方向上继续发力。

比如快手联盟一方面会继续强化自己在内循环预算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则会攻坚厂商流量并厂商做深度共建。

尽管我们无法通过公开的数据直观看到广告联盟的市场占有率分布,但从各大联盟公布的数据看,过去一年其大盘数据(如分成规模)的增长率是高于广告整体大盘的。

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意味着广告联盟的市场集中度在增强。

2024年,头部广告联盟预计会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不仅拼产品和技术,也拼运营和服务,其竞争烈度会继续保持;

结语

广告是互联网第一大商业模式。

尽管大部分广告人的确在行业放缓的大背景下有些疲了,曾经的锐气似乎在消散。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广告这个行业作为离变现最近的规模赛道,注定依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伫立在科技舞台接近中央的位置,同时也会在技术变迁、格局变化的大潮中持续进化。

不要躺平,互联网广告人~

 

作者:卫夕

来源公众号: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

]]>
2023年Q3互联网广告收入排行榜 //www.f-o-p.com/332398.html Fri, 01 Dec 2023 01:49:32 +0000 //www.f-o-p.com/?p=332398

 

昨日,16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2023年Q3财报已经全部新鲜出炉。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广告营收既反映了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又对公司的盈利和增长具有关键意义,更直观反映了市场的回暖情况。

TOP君根据公开财报整理了16家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广告营收数据,一览国内广告市场的收入与变化情况。

整体向好但内卷值持续飙升

从榜单中可以看到,16家主流互联网平台中,多家公司三季度的广告收入较去年同期取得了正增长,增幅在20%以上的有7家。其中拼多多依旧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而受业绩报告提振,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市大涨,29日傍晚其美股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

16家主流互联网平台上半年平均广告收入同比增长7%,整体依旧延续复苏态势,而这也与 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保持一致。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整体市场复苏回暖的趋势下,互联网广告市场2023Q3同比增长3.6%。

图源QuestMobile公众号

尽管如此,互联网行业的广告内卷仍然严重。有从业人士向TOP君透露:虽然表面上营收上涨,但同样的收入,客户要求更高更细,平台付出更多。这意味着赚钱更加辛苦了。

总营收TOP7稳立足,传统电商策略各有千秋

第三季度广告营收TOP7分别为阿里巴巴686亿元、拼多多397亿元、腾讯257亿元、百度197亿元、京东195亿元、快手147亿元、美团114亿元。有趣的是,七家公司已多次位列广告营收TOP7,且前三位的排名趋于稳定状态。第三季度,TOP君格外关注属于传统电商体系的三家公司。

阿里巴巴:用户为先导向,持续拓展AI服务

“用户为先”是淘天集团策略的关键词,从客户管理费用同期增长3%达到686亿元中也可以窥见广告主对传统电商龙头的信任,二者形成良性互利。此前,淘宝APP宣布加大对互动内容的投入,并扩展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品类,将AI技术应用于万相台无界版,一系列行动不仅带动淘宝APP上用户收看短视频内容时长的强劲增长,还实现了第三季度交易买家数和订单量的同步增长。

此外,整体来看本季度阿里营收2248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大增34%,较去年同期实现转亏为盈,算是在三月阿里集团宣布“1+6+N”改革后连续交出的第二份亮眼的业绩答卷。而从成本中的营销支出占营收比重11%、同比增长14%的数据可以看到,阿里在业务开拓层面逐步恢复常态,进入温和扩张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报披露阿里巴巴将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拆分,同时盒马IPO暂缓。财报中披露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规则,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公司将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数据显示,三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营收达到276.5亿,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5.1%,其支持的首届“云上亚运会”让赛事营运变得更敏捷、可扩展和高效。

拼多多:总营收几近翻倍,系列促销激活消费

拼多多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其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依旧喜人。三季度,拼多多集团总收入达到6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4%,而这一增长主要由于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收入的增加,其中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达397亿元,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全站推广产品加大渗透带动中小商家广告投放同比大幅增长。

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下,三季度拼多多通过“夏季狂欢节”、“多多丰收馆”、“国货节”、“多多读书月”等系列促销活动与优质服务,不断降低用户实现消费升级的门槛与难度,切实通过“农云行动”助农、兴农,提升平台“多实惠”和“好服务”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拼多多旗下Temu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抢占海外消费旺季。基于国内强大供应链能力支持建立了极强的低价优势,在性价比消费需求攀升的海外市场充分收益,截止10月已在全球47个国家开设站点。

京东:低价策略导引,全面利好商家与用户

去年年底刘强东回归、重提“低价心智”后,京东开始全面推进低价策略。随着2023Q3财报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6%至93亿元的成绩揭露,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在财报中将其归功于京东在提高价格竞争力和构建差异化平台生态上的持续努力。

要观京东的广告收入变化,就不得不提到平台玩法的转变:从主要依靠自营模式到更加注重第三方平台模式。随后在京东采销进行组织变革、平台推出百亿补贴和“春晓计划”等利好措施下,第三季度京东整体商家数量同比保持三位数的增长。但聚焦到市场和营销收入上,195亿、同比增长3%的数据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来自第三方卖家服务的佣金和广告业务增幅未跟上第三方商家的新增数量。

当然,财报中履约开支费用的大增也直接反映了平台低价的施行。三季度,京东在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支付处理在内的履约开支方面,投入力度达到152亿,同比增长6.1%,对应在平台的利好措施上则是下调包邮门槛。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京东基础盘的京东零售,三季度贡献了整个集团收入的87%,但2120亿元的收入数据与去年同期2119亿元基本持平,仅微增0.1%,而上一季度增速为5%。未来如何持续激发京东零售的活力、过渡好低价策略带来的阵痛影响,京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增幅TOP7有看点,“短视频+直播”是关键词

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TOP7分别是拼多多39%、爱奇艺34%、美团32%、快手27%、唯品会24%、哔哩哔哩21%、腾讯20%,其中TOP君格外关注美团、快手和腾讯三家公司。

美团:即时零售+服务零售刺激消费潜力

本季度,美团业务继续取得稳健增长,佣金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均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长。而核心本地商业的分部收入增长受益于消费复苏,即时配送交易单数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交易金额的增长。

一直以来,依托于各类本地实体经济主体,美团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从业务运营上可以看到,本季度美团外卖推出爆品营销工具“神枪手”,通过直播、秒杀、短视频等方式,刺激消费者下单需求,助力商家销量和新客双增长。

而为了应对抖音在到店业务上的挑战,美团持续增加销售费用来留住商户,并且在7月正式上线直播入口。财报披露9月美团平均每天直播量较6月增长超300%,GTV增长40%;同时美团官方直播将覆盖范围扩大到200多个城市,在节假日期间展示更多的商家和商品,本地服务消费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快手:深化细分垂直行业运营,短剧大放光彩

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达到147亿元。同时据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活跃营销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140%。数据背后离不开快手的商业化产品升级、积极建设技术与算法能力和深化细分垂直行业的运营。

具体看来,三季度快手在外循环效果类营销服务上持续恢复,特别是传媒资讯、教育培训等行业取得不错的进展,外循环原生推广素材投放消耗环比提升超30%。而受益于电商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内循环营销服务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平台积极助力客户结算、流量协同和效率提升等方面。

最近备受关注的付费短剧,对于较早入局短剧赛道的快手来说,贡献也不小。财报披露,暑期档快手共上线85部星芒计划短剧,其中21部播放量破亿,内容涵盖古风、青春、都市和家庭多种题材。短剧营销能力逐步升级,三季度星芒计划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超10倍,助力打造具有快手特色的优质内容生态。

腾讯:小程序和视频号占据增长双C位

三季度,腾讯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0%,是腾讯核心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业务。财报指出,这得益于视频号、移动广告联盟及微信搜索广告的强劲需求,其中本地服务及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增长尤为显著

虽然微信入局短视频的时间不早,但其布局的视频号生态凭借优越的用户量级和可靠可控的私域流量,强势转向商业化发展,视频号广告收入环比增长显著。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财报中腾讯首次提到了内循环广告的贡献:微信的泛内循环广告收入(指以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和企业微信为落地页的广告)同比增长超过 30%,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微信广告收入。

此外,腾讯还强调其扩展了广告AI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定向和归因的准确性;并开始向广告主提供生成式AI工具,帮助他们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广告素材,并适配各广告库存生成多尺寸的素材。足以见得腾讯为产品赋予新功能、加强广告主提升获客效益上做出的努力。

当然,分属长中视频赛道的爱奇艺和B站的财报数据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三季度,爱奇艺广告营收实现同比增长34%,背后依旧是将内容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底层逻辑。《莲花楼》、《云之羽》、《不完美受害人》等多元类型的热门剧集以及《乐队的夏天3》等经典IP的回归,内容优势充分转化到广告收入上

得益于平台用户规模和社区流量的增长,三季度广告与增值服务业务依旧是B站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分别同比增长21%和17%。其中游戏和电商行业表现较为突出,电商广告收入实现超过90%的同比增长。另李旎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未来B站也会升级整体广告模式,将整合营销方法论落地。

而对于8月31日率先向全社会全面开放“文心一言”的百度来说,其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同时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百度正在用文心大模型重构广告系统,包括生成式创意、生成式定向等服务,这些举措有望在四季度带来数亿元人民币的增量收入。”

大环境下,虽然三季度在购物经济、假日节点等方面缺少利好因素,但多平台对“降本增效”战略的坚守和优化广告投放上积极布局,稳定的增长数据给予市场一份定心丸。长路漫漫,TOP君也期待第四季度和年末业绩报告中大厂们的好消息。

 

作者:TOP君

来源公众号:TopMarketing(ID:TMarketing)

]]>
2023上半年互联网广告行业观察 //www.f-o-p.com/326511.html Tue, 26 Sep 2023 01:50:04 +0000 //www.f-o-p.com/?p=326511

 

广告是全球互联网——当然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古老的商业模式,可能还是最强的商业模式,有话说,“互联网的尽头是广告”,此话诚不我欺也。

我们常说,中国互联网三大商业模式:广告、电商和游戏。

以规模计,广告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以盈利能力计,它毛利率惊人,是最强的商业模式,没有之一,且电商本身可能是广告最佳承载场景。

广告收入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势头息息相关,而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早已超过了整体广告收入的半数,占比可能已经超过了7成,了解互联网广告收入情况,是一个了解经济发展趋势的绝佳窗口。

现在是9月下旬,2023年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三,主流中概股都已经发布了半年报,藉着财报披露的数据,我们可以窥探中国互联网行业广告市场的概况。

本文将分析12家主流互联网广告平台,他们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百度、小红书、微博、B站、爱奇艺。

小红书和字节跳动都是未上市公司,我们的数据颗粒度只能做到年度和半年度,其余10家公司都深入到了过去9个季度的广告业务数据,即从2021年Q2-2023年Q2,季度数据之外,我们还整理了各个公司的年度和2023年半年度数据,与字节、小红书数据对齐。

在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统计口径的一些细节:

1.阿里巴巴自从2020年Q3开始将原先分开披露的核心电商客户管理和佣金收入合并,统一计入客户管理收入。也就是说2020年Q3以后(含Q3)的客户管理收入,实际上是广告+佣金的收入。我们根据年Q3之前若干季度客户管理和佣金收入比值,大致认为广告收入在调整后的“客户管理”收入中占比大约72%,佣金收入占比大约28%,且假设这一比例不变,计算阿里各季度的广告收入。

这一假设与实际情况肯定会有些偏差,但总体基本靠谱。阿里系除了核心电商的广告收入,实际上还有优酷、饿了么、高德、飞猪等业务也会产生广告收入,但这些业务的广告收入一方面无法统计,另一方面体量相对有限,就忽略不计了。

2.京东并没有单独披露具体广告收入,它的财报只有广告及佣金收入项,我们根据京东生态情况,预估广告收入占此项财务收入的比重大约50%,据我们了解,京东是一个佣金相对较高,广告生态相对(淘系和拼多多)没那么活跃的平台,因此它的广告占比低于淘系和拼多多。

3.快手和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都包含了电商生态内广告,即抖音和快手系统内商家投放的广告、达人直播投流等,也就是他们通常称呼的“内循环”广告,电商佣金、直播打赏收入则不计入此列。

4.在统计百度的广告收入时,我们已经剔除了爱奇艺的收入。直到此刻,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没有必要,因为爱奇艺的广告收入规模实在太小,直接放入百度统计就好了,还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统计工作。实际上腾讯的广告就已经包含了腾讯视频的广告收入。

5.微博发布财报时数据口径都是美元,我们统一换算成了人民币,汇率按照动态汇率,所以各个季度、年度的增速与财报披露略有差异。

6.爱奇艺和B站广告收入规模都太小(其实微博现在广告规模也很小),对整个互联网广告收入大盘统计影响非常小,本没必要单独披露,不过我们已经整理了数据,就都披露出来吧。

一、季度广告收入情况

季度收入只能统计到上市公司,字节跳动和小红书不在统计之列,我们按照收入规模排序,2023年Q2前十分别是阿里、拼多多、腾讯、百度、快手、京东、美团、微博、B站、爱奇艺。如果将字节、小红书纳入统计,现阶段第一名应该已经是字节了,小红书则会影响后6名的排行。

8个季度前的2021年Q2,前十顺序分别是:阿里、腾讯、百度、拼多多、快手、京东、美团、微博、爱奇艺、B站。

我们来看一组简单粗暴的统计,各家公司2023年Q2同比2021年Q2的增长幅度。

从表面上看,阿里核心电商广告业务收入较2021年Q2增幅为-1.6%,由于我们将2020年Q3后的广告收入占(客户管理)比固定在72%,这影响了前述增幅数据,实际上,2023年Q2的广告收入比值应该是高于2021年Q2的,若剔除这部分影响,阿里核心广告收入应该是小幅增长的,较大概率在低个位数增速。

过去两年阿里经历了诸多风雨和挑战,作为行业老大哥,守住核心广告规模基本持稳,已实属不易。相对于昨天的得失,更重要的可能是明天的趋势,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广告业务仍有诸多催化因素,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展开论述。

相较于2021年Q2,拼多多广告业务收入增长了109.8%,如果一定要说有一家比他增速更快的,可能只有小红书了,字节的规模太大,而且在2021年实际上已经接近巅峰,最近两年增速并不算快。

相比于两年前,腾讯季度广告营收同比增速9.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没有“及时雨”视频号季度收入30亿救驾,腾讯广告收入恐怕会录得负增长,但跟阿里类似,有了视频号加持的腾讯广告业务仍然值得期待。

相较于2021年Q2,百度广告业务营收增长了3.1%,也只能算普通,关键是未来看不到明显催化因素。

相较于2021年Q2,快手广告业务收入增长了44.1%,这显然是一个相当出色的表现,不过快手的广告商业化开始较晚(相对于字节),且显著受益于短视频行业红利,它的挑战在于如何延续红利,又如何跳脱短视频行业终将结束红利期的地心引力。

京东广告业务较2021年Q2增长了18.4%,受到疫情扰动供应链反向红利(对京东反而有利)和电商二选一结束双重利好影响,京东这个增长其实只能算很一般。

较之于2021年Q2,美团广告业务营收增长了42.8%。它本可以做到更好的,但是一方面疫情对本地生活负面影响远大于实物电商,自然殃及广告业务;另一方面抖音深度介入本地生活,也确实影响到了美团的广告业务。我们重申这一观点:长期来看字节的出现是必然因素,因为到店酒旅是开放市场,永续竞争行业,无法垄断,没有字节出现,也会有别的公司出现,美团极大概率仍会是市场第一名,且字节加入做大了市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从整体广告规模来看,美团的增长也算相当出色,即便负面扰动如此之大在更。长远的未来,我们仍然看好美团在广告业务上取得向上突破。

微博广告业务较2021年Q2下滑了13.6%,这种表现堪称灾难。

第一,微博广告规模如此之小,却下滑如此之快;第二,微博独占短博客类社交媒体赛道,行业竞争为0,表现却如此拉胯,令人匪夷所思;第三,绝大多数公司的CEO经历这样的表现后,不是被股东赶下台,就是自己引咎辞职了,微博却是个异类;第四,跟业绩表现异常低迷一样,微博的口碑也一落千丈,只是口碑常常被大众吐槽和数落,而业绩竟然少有人责难。

相较于2021年Q2,B站广告业务营收增长了42.9%,相对于股价走势,这个其实还算不错了,虽然它的体量小,但能大幅增长总好过下滑,客观地说,B站这个表现只能算一般,但他的广告业务平时已经被投资人批评太多,我就不必鹦鹉学舌了,而且有微博这个同行衬托,它突然就显得没那么糟。

相较于2021年Q2,爱奇艺广告业务营收下滑了18%。

长视频行业最近三年经历了明显的业务转型,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转为付费会员商业模式,而且由于短视频影响时长和用户粘性,爱奇艺的问题更多是行业问题,而不是它一家的问题。

而在长视频这个不再性感的赛道,爱奇艺其实表现一直很稳健,个人对爱奇艺管理层会表示尊重。

二、年度广告收入情况

季度广告收入难免有季节性因素影响,年度收入可能更能反映整体趋势。而且年度收入我们整理了更长时间跨度,从2018-2023年,总共5年半的时间,行业变化趋势会更加明显。

以下排序我们仍然按照公司最新年度(202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排行。

字节跳动国内广告业务包含了抖音、抖音极速版、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各类APP的广告收入,不含电商佣金、直播打赏收入,此外的游戏、教育、云计算、飞书等自然也不在此列。字节2022年广告收入是2018年的7.8倍,且规模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广告之王。

阿里2022年广告收入是2018年的1.5倍,若以年度数据来看,你会发现阿里其实算不错的,尤其考虑到这5年它所面临的挑战。当然,广告份额被抢也是客观事实,只是相对来说,它的护城河还是非常稳定的,有些问题,非战之罪,有些问题,只能以战止战,所以组织架构大调整和核心管理层大变革,是极其必要和正确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拼多多2022年广告收入来到了2018年的8.9倍,这固然有2018年规模小、基数低的因素,但最主要还是拼多多实在能打,为了平滑上图的增速曲线,我们特意将2018年的增速数据取消了,不然后面几年的曲线会被拉成一张平行线,根本看不出来多大变化,因为2018年增速是惊人的850%。

相较于2018年,腾讯2022年广告收入增长了42.3%,你看,这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说阿里的表现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差。

我们接着往后看就会发现,腾讯其实都算表现还行的,不过腾讯广告业务有了视频号这个显著催化因素,这是我们愿意高看他一眼的重点原因,可能也是唯一原因。

相较于2018年,百度2022年广告收入同比下滑了4.4%,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

实际上,同样是经历了推荐算法模式的侵袭(直播电商影响货架电商类比今日头条影响百度搜索),而且短视频算得上是今日头条这种图文算法的升级版,阿里的核心广告还增长了50%,百度5年时间萎缩了4.4%。

张勇的工作确实不能用出色来形容,但阿里核心管理层其实远比大家吐槽的强大,很多人可能忘了中国电商是谁奠基的,你可能会说是马云,但是马云一个人可做不成这么多事,借用体育领域一句话,“老兵不会轻易凋零”。

除了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侵扰,阿里还经历了拼多多的崛起,政策层面的异常压力,还是应该客观看待电商行业的竞争态势和阿里的相对竞争优势。

相对于2018年,快手广告业务收入增长了27.8倍,跟我们前面描述季度营收变化趋势时说的一样,快手显著受益于两个趋势,第一是他的广告商业化启动相对较晚,第二是短视频行业红利。当然,快手抓住了直播电商这股浪潮,而且他是短视频行业开启直播电商的先行者,短视频行业的红利期仍未结束,它仍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市场份额,当然难度更大了。

京东2022年广告收入是2018年的2.4倍,这肯定不算差,京东的问题是明天,而不是昨天。

美团2022年广告收入是2018年的3.3倍,是行业绩优生。考虑到疫情对本地生活的影响要大得多,以及这是抖音深度介入本地生活之后的表现,这个表现更值得认可。

诚然,抖音对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广告收入的影响仍会持续,但我们认为美团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几乎是完美的,调动了它能调动的一切资源,且闪购为代表的商品零售业务会驱动广告营收长期增长。

小红书2022年广告营收是2018年的24倍,低基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小红书这个公司的内生增长潜力,所有做内容的公司都要小心了。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小红书在他的细分赛道几乎是垄断性的,没有实质性的竞争对手,它对标的海外公司Instagram估值至少3000亿美金——Meta估值的40%——一些激进的投资者甚至将Meta估值的一半归功于Instagram,根据我们的观察,小红书目前的增长仍然非常良性,社区氛围好得不像一家中国社交媒体,此处并没有伤害民族感情的意思,请勿过度联想。

2018到2022年,微博的广告业务营收增速是7.2%,中国社零增速都比它快,关键是它的主营业务一直是广告,而且月活用户应该至少翻了一倍,热搜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结果营收表现恍恍惚惚,不知所谓。

爱奇艺2022年广告收入比2018年下滑了42.9%,它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季度营收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正常表现。

B站2022年广告收入是2018年的11倍,主要是因为基数低,商业化比较晚,这个规模太小了没有太多可说的。

三、互联网广告行业上半年总结和未来展望

我们假设这12家公司的广告营收代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实际上他们的广告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可能超过了80%,不同年份各家公司在整体收入(12家公司广告收入之和)中的占比,可以反映出过去的趋势性变化。

2018-2022年以及2023年H1,12家公司广告收入总和分别是:

2018年:3746.8亿增速45.7%;

2019年:5159.2亿增速37.7%;

2020年:6943.9亿增速34.6%;

2021年:9266.5亿增速33.4%;

2022年:9824.1亿增速6%;

2023年H1:5613.3亿增速24.4%。

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行业性下滑,但是头部的12家公司广告总收入还是录得了6%的小幅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广告收入采用了宽口径,即包括了品牌广告、信息流广告、搜索广告、电商效果类广告,窄口径广告通常不包括指向交易的效果类广告,比如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的电商效果类广告。

2020年时,阿里巴巴仍是中国最大的广告平台,2021年字节跳动取代了这一位置,一直持续至今。

过去5年,显著提升了广告行业市场份额的公司是字节跳动和拼多多,截止到2022年,他们的广告份额各自提升了23.6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

但是两者的未来走势可能未必一致,字节大概率很难再显著提升广告份额了,40%可能会是一个临界值。

原因包括:短视频行业整体红利期已近尾声,直播电商遇到巨大的社会阻力,这种舆论压力会传导到消费侧,同时遇到商家供给侧压力,头部达人辉煌可以持续,但是不太可能继续向上突破,切入货架电商的难度会比想象中大很多,市场很拥挤,竞争已是红海。同时,短视频行业本身的竞争会进入新的维度,视频号带来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小红书已经成为一个字节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对手,而且对这两者它似乎都拿不出有效的压制手段。字节在进入本地生活,进入同城零售,进入货架电商,未来还可能进入传统物流和即时物流领域,这些都会消耗它的内部组织凝聚力。

与字节相反,拼多多则应该会进一步提升广告市场份额,但是像过去三年那样摧枯拉朽式份额扩张可能是有难度的,货架电商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家平台同时发力价格力、商家生态维护和精细化运营。我们认为拼多多仍有显著的扩张势能,且看这种扩张的尽头会到何处。

阿里过去5年承受的综合压力是最大的,如果你还用惯性思维看待,会认为阿里已经不堪一击、奄奄一息。实际上它很可能处于自身发展的底部,后面会迎来上升周期,这种上升即便不是绝地反击式的反转行情,也会是温和且可持续的缓慢反弹趋势。原因很简单,拆分后的淘天会是整个阿里系内最具活力的组织,重新聚焦价格力、中小商家、服务,且几乎拥有无限资金开火权,我们看到淘系正在将核心广告与交易的相关性提升到战略级别,若能将生态内各种个性化的淘宝店货币化抓起来,还有大量的货币化提升空间。而电商行业竞争正在从流量之战回归精细化运营阶段,这将有利于生态稳固的货架电商平台。

美团的广告份额提升估计不会出现摧枯拉朽式的行情,这与这家公司本身的气质、能力圈有关,但是它会长期慢慢提升广告市场份额,市场过度担忧了字节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扩张对美团到店酒旅广告业务的影响,而忽略了三点,美团的应对是教科书式的,核心围绕低价心智的反击;服务零售是增量市场;闪购为代表的商品零售业务将有非常漫长的增量驱动力。

腾讯的广告业务过去3年表现非常糟糕,实际上可能是最差的3-5家之一,但坏日子终于结束了,我们非常看好腾讯视频号在广告行业的进击,这是一个比小红书更性感的预期增量市场。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数据都是对过去的反映,数据具有滞后性,有时具有迷惑性,更重要的是看透未来,实际上我们认为腾讯在广告行业的趋势就比字节要更好。

而从未来角度看,京东可能暂时处境不妙;百度和微博既没有把握过去,也可能无法掌控未来,将进一步被边缘化,相对来说微博的明天会更糟;小红书会有美好的未来;B站在过去十几年从未将广告份额提升到超过0.5%,然后这么小看上去动能就衰竭了,不排除未来继续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大概率不具备扭转乾坤的能力;爱奇艺与微博不同,它是商业模式切换,此处没有讨论价值;快手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过去5年它其实也显著提升了市场份额,且规模已然相当可观。但2022年它的份额扩张0.4个百分点,类似字节跳动,已大幅衰减,2023年上半年甚至小幅下滑了0.1个百分点,我们不确定这种变化是否是趋势性的,所以很难下结论,暂且存疑。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大部分公司的走势其实跟他们的广告业务走势高度正相关,包括字节和小红书在一级资本市场的估值走势,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是因为广告业务虽然未必是公司最核心业务——如果是,当然就完全相关了,但是广告业务的毛利率非常高,公司真正的利润可能大部分来自广告业务。

中国经济似乎正在逐渐走出迷雾,不过走出过程中难免会有波折,希望这些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业组织,能带领中国社会的各种有机体,比如中小品牌、商家、餐饮从业者、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开发者早日穿过沼泽,抵达光明之巅。

 

作者:走马的汉子

来源公众号:走马财经(ID:zoumacaijing)

]]>
从谷歌看大模型如何深刻改变互联网广告? //www.f-o-p.com/320315.html Wed, 19 Jul 2023 01:37:16 +0000 //www.f-o-p.com/?p=320315

 

在这一次波澜壮阔的AIGC大潮中,哪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离钱更近?

互联网广告绝对是最靠前的答案,甚至没有之一。

作为互联网第一大商业模式,广告的整个链路和过程本身都和A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行业,广告的属性和货币化潜能也驱动着AIGC商业化天平朝广告的方向倾斜。

在主流观点中,硅谷科技巨头中在大模型领域走在最前列的是微软和它投资的OpenAI。

然而如果看大模型在广告行业中的应用,谷歌绝对称得上是走得最远的探索者。

这背后的逻辑也非常简单,广告是谷歌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收入占谷歌总收入的77%,在某种意义上,广告定义了谷歌。

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AI大模型,其率先在广告业务开花结果自然也顺理成章。

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从谷歌不同维度的探索来梳理一下大模型正在和将会如何改变互联网广告的方方面面——

一、谷歌:让大模型渗透到广告业务的整个业务链条

之所以从谷歌开始聊,原因在于谷歌将大模型渗透到了广告业务的方方面面——

1.在对话式AI产品中直接插入广告

对谷歌而言,大模型广告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在大模型产品中加入广告,即在生成是对话产品中加入互联网的广告位。

即将大模型产品本身作为广告流量的来源。

尽管大模型预计会催生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对于谷歌而言,在对话产品中插入广告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三点——

1.对话式AI的产品特点绝对了它可以精准捕捉到用户诉求,方便匹配广告创意;

2.谷歌已经有庞大的广告主资源,能极其便利地将原有广告切换至新模式;

3.广告本身也是对话式AI的答案之一,能无缝地、原生地融入到产品中。

所以,我们看到,谷歌的Bard是最先在对话式AI中插入广告的大模型C端产品了,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微软的Bing也在其聊天产品中开始插入广告了。

可以预见,在对话式AI产品中插入广告会成为大模型时代最常见、最普遍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预言这一点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洞察——核心原因在于对话式AI产品中的广告业务天然可以形成数据飞轮:

用户用自然语言输入比搜索关键词更准确的需求,AI就可以匹配更准确的广告,用户就能得到更好的商业解决方案,如此往复,不断滚雪球。

本质上还是更高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终用户、平台、广告主三方都会从大模型中受益。

互联网对于人类而言,无非是两点,第一是效用,第二是效率,而“大模型+广告”既提升了效用又提高了效率,对广告主和用户而言都是如此。

因此,无论未来大模型会产生多少新型商业模式,广告一定会长时间站在互联网变现业务的C位。

2.实时的广告词生成

我在《》一文中开过一个脑洞——如果大模型生成速度能缩小至广告返回的几十毫秒之内,那么,每个人则可能看到实时生成的个性化广告。

现在,谷歌将其变成了现实。

在5月份举行的Google Marketing Live活动,谷歌已经开始针对用户的搜索关键词针对性地实时生成广告文案了。

谷歌的广告业务副总裁Jerry Dischler举了下面这个案例——

当用户输入“干燥敏感肌护理”的关键词时,下方的广告文案“舒缓你的干燥敏感肌”就是通过大模型实时生成的。

注意:这和今天业界已有的个性化广告不同,它的广告创意不再是广告主现成的有限集合,而是真正对每个用户需求实时一对一生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广告主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广告有多少个创意,原因在于它可以对每一次广告请求都返回即时生成的新鲜创意,这是互联网广告的一次重要进化。

需求和创意“1V1”模式无疑是广告创意层面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广告时代正式到来。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广告主后台投放时什么都不需要做,毕竟生成式AI在本质上依然是一个“输入-输出”的工作模式。

所以,尽管谷歌没有详细列出该种类型广告主需要在后台做什么,然而我们可以合理猜测——

广告主的确不需要填写具体的文案创意,但一定是需要对广告产品本身做一定程度的描述的。

比如一款车来做广告,它大概率需要通过关键词或其他形式来描述车的特点、参数、配置、适合人群等等,然后生成是大模型才可能根据这些输入来实时生成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创意。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尽管广告优化师这时候不需要去在具体创意文案上竞争了,但竞争肯定不会消失。

这时候广告主与广告主之间的竞争大概率会变成广告提示词之间的竞争了。

以上面说的车这种广告为例,汽车品牌必然会比拼谁能更好地向AI描述自己车的特点与优势,比拼谁能用合适的prompt让AI写出更精彩的创意——

A品牌可能把自己车的官网丢给AI,B品牌可能把其全国4S点销售冠军的话术丢给AI,C可能把该款车全网KOL的文案丢给AI,D品牌则可能把其让4A公司拍的几个视频广告丢给AI。

和现在直接写创意相比,这些广告prompt的输入在某种意义上是更高维度的比拼。

未来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变成“广告Prompt工程师”之间的竞争。

所以,对于广告人而言,认为大模型可以在创意层面解放双手其实是一种妄念,不存在的,大概率转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内卷。

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3.广告落地页的再创造

谷歌已经开始落地具体的产品了——网页变创意。

互联网广告很多时候广告的落地页都是一个网页,在谷歌的这次演示中,广告主只需要填写广告落地页的地址,大模型就可以瞬间读取网页内容,并根据网页内容生成不同的广告创意供广告主投放。

重要的是,广告主还可以用自然语言和这些生成的结果进行对话,并向它们发出指令以便实现更好的优化。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创意生成效率。

正如上面所说,广告的具体创意现在的确可以通过填写网址让AI生成,但前提是你需要有一个精美、丰富的网页。

如果你原本的着落页本身就设计得非常平庸,那毫无疑问,AI生成的创意也很难变得精彩。

要理解这一点,只需要对大模型的“输入-输出”模式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即可。

我们用AI,其他人也用AI,而”输入“是我们和AI唯一的沟通管道,那么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办法就是你的”输入“要强于其他人,而绝不是你不费吹灰之力的简单躺平。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随着大模型的加入,互联网广告的竞争不是更缓和了而是更激烈了,原因在于在”Prompt工程”层面,从业者会出现巨大的分化。

4.商品图片生成

今年5月,在Google Marketing Live活动上,谷歌宣布了一个名为“Product Studio”的工具,该工具可以帮助电商卖家生成精美的商品图片。

电商用户只需要上传一张简单的商品图片,“Product Studio”的AI算法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生成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和不同规格的多张产品图。

此外,该工具还可以将原本相对模糊的图片清晰化,让低清晰度的图片也可以实现高清输出。

对于传统的电商卖家而言,商品的拍摄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支出,Product Studio可以有效节省商品拍摄成本和图片制作成本,对于囊中羞涩的小卖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根据谷歌的数据,和单张图片的商品详情相比,具有多张图片的产品列表的展示次数会增加76%,点击次数增加32%。

Product Studio 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便利性,该工具旨在与Google的商家中心无缝集成,使卖家无需在平台之间切换即可增强其图像。

OK,我们总结一下谷歌在广告业务上应用大模型的不同策略,从全新广告位到创意生成,从前端展示到后端工具,从文字到图片的多模态。

可以说,大模型开始逐渐渗透到广告业务的方方面面。

值得强调的一点,谷歌这家公司在自己关于的Transformer的AI论文被业界广泛采用并推出更强大的产品之后,已经公开宣称之后会在知识产权层面会保持谨慎。

因此,以上我们看到的大模型在广告层面的应用可能只是谷歌想让我们看到的一小部分。

以谷歌在广告领域的积累和造诣,大模型大概率在谷歌广告业务的CTR预估、意图判别、DMP建设、广告精排等方面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只是这些谷歌可能认为没有向前端客户展示的必要。

二、玩家们都行动起来了:大模型会成为互联网广告行业的最大变量

为什么说大模型会成为互联网广告行业的最大变量?

客观地讲,过去两三年互联网广告行业在某种意义上也进入了一个沉寂期。

无论是硅谷巨头还是国内大厂,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像OCPX、RTA、DPA这样能大幅提升广告效率的创新越来越少,整个行业进入了边际效应递减的阶段。

科技大厂们的确在广告业务上雇佣最聪明的人、投入最强悍的技术资源、保证最高的优先级,但依然只能是在内卷中艰辛地实现相对微弱的增长和提升。

的确,互联网广告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摘完了,整个行业踮起脚尖也无法够到高处的果实。

幸运的是,大模型出现了,它就像给行业带来了一把梯子,让擅长爬梯子的人可以摘到更高更红的果实。

于是,从广告平台到广告媒介,从广告主到服务商,整个行业都行动起来了——

广告平台行动起来了——

谷歌、Meta、微软除了在对话式产品中增加广告,还推出了一系列工具帮助广告主更好地利用大模型。

国内方面,腾讯的“混元”大模型最先的应用就是广告业务,百度在广告层面也基于大模型推出了营销创意平台“擎舵”,阿里妈妈广告技术推出了AIGB这种基于生成式AI的出价模型,国内其他广告大厂其实也在摩拳擦掌。

广告公司行动起来了——

宏盟宣布与亚马逊AWS合作,利用生成式 AI 变革广告活动的技术开发;阳狮收购了人工智能实验室Publicis Sapient AI Labs,电通发布了两大“AI互联营销解决方案“ —— MIXER 和 LUCIE。

国内的蓝色光标宣布下半年推出针对出海广告主的 AI 营销工具 ( 垂直行业模型 ) 初代模型。

广告主行动起来了——

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公司,AI已经成为其广告产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口可乐用AI将品牌和名画有机地融合了起来。

飞猪用生成式大模型做出了1000张广告海报,亨氏、肯德基、雀巢、天猫、钟薛高、支付宝、伊利等品牌也曾借助AI的创意形式发布了多款有趣的广告。

第三方公司行动起来了——

国外Copy.AI和Jasper这样的AI广告文案生成工具早已非常成熟,Adobe等垂直厂商也在设计领域开发了营销创意相关的产品。

国内也多家公司推出的基于大模型的广告创意产品,比如美图旗下的美图设计室推出的”AI商品图“也实现一张图生成多种场景的商品图片。

就连我这个互联网广告观察者,也有意识在增加“大模型+广告”文章的频率。

的确,每一个广告链条上的参与者都可以有效利用好大模型来实现业务的变革与增长。

在这一轮AI大潮中,有一个说法是——在大模型应用层面的创业公司没有机会,很难建立核心竞争力,没有真正的护城河。

其理由是大模型的底层在大公司的手里,行业里也有朱啸虎和傅盛关于这个问题的热烈争论。

我想说,其实看看Copy.AI和Jasper这两个营销创意工具就会明白应用层面其实机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要知道在过去2年多,Copy.AI和Jasper是用了OpenAI并不怎么先进的GPT-3作为底层接口来服务客户的,但照样实现了规模化、可持续的商业变现。

我专门研究了一下Copy.AI和Jasper的用户界面和功能——

他们设计了简单易用的界面和交互,实现了多种类型的营销文案生成能力,提供了高达几十套的模板,集成了方便易用浏览器插件,开发了批量生产和语法检查的API接口,封装了方便集成到其他应用的接口……

这些都是大模型本身很难具体去做的,但却是Copy.AI和Jasper们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他们离客户的需求更近,他们有能力让更多的企业客户选择他们,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积累数据继续优化自己的产品。

所以,我的结论是,不要说在大模型时代应用型创业公司没有机会,相反,应用型公司的机会反而在大模型时代可能会更细分、更多元、更有活力。

期待国内的广告行业出现我们自己的Copy.AI和Jasper。

回顾广告行业百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核心变化就是行业的权力逐渐从东岸的麦迪逊大街转移到了西岸硅谷,而大模型毫无疑问将继续强化和加速这一漫长进程。

结语

1981年,25岁的乔布斯刚刚推出了将载入苹果史册的电脑Apple II,当时加州的一家电视台问了这位年轻CEO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人需要一台个人电脑?”

这位不修边幅但目光异常坚定的苹果CEO说——

“70年代初《科学美国人》的一篇文章比较了地球上各种物种的运动效率,结果发现,排名第一的是秃鹰,而人类只是排在榜单的后三分之一的位置。

然而,当人类骑上自行车,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人类的效率会变成秃鹰的两倍,远远超出所有其他物种的运动效率。”

乔布斯继续总结道——

“人类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擅长创造工具,他们可以创造出放大自身已有能力的工具,而苹果的个人电脑,就像是自行车,可以放大人类的已有的智力,解决很多繁琐的问题,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对于今天的互联网广告人而言,将乔布斯这段话中的个人电脑换成“大模型”,同样异乎寻常的顺理成章。

没错,今天的大模型就是那辆自行车。

互联网广告人们,不要轻易说:“要啥自行车呀!”

 

作者:卫夕

来源公众号:卫夕指北

]]>
互联网广告财报分析 //www.f-o-p.com/296403.html Thu, 13 Oct 2022 06:20:21 +0000 //www.f-o-p.com/?p=296403

 

对于广告市场而言,2022年是压力值极大的一年,即便互联网大厂,广告业务也不得不面临放缓、甚至负增长的困境,同比两位数的下滑,也已经“见怪不怪”。

在品牌生意承压的背景下,广告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新变化,是电商对于广告格局的影响越发显著。从上市互联网公司的最新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到,广告收入前三名不再是ATB的座次,拼多多和京东已经成功上位。也就是说,三大电商平台包揽了互联网广告收入前三。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在加速上线中心化的商城业务,满足品牌的“闭环”、“内循环”需求。

那么,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各大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究竟表现如何?涨跌背后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未来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

电商

>>阿里巴巴:同比下滑10%至722.6亿 有史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在互联网广告业务上,阿里巴巴长期稳坐营收第一名。今年二季度,阿里巴巴客户管理收入(佣金及广告业务)虽然同比下降了10.12%,但722.63亿元的收入体量远超其他大厂。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以及其导致4月和5月大多时候供应链和物流中断所影响,引致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下降。在核心零售业务数据方面,阿里巴巴核心的中国零售业务季度营收1419.35亿,同比下跌1%。

外部整体环境市场放缓,不是针对阿里巴巴一家。面对这些年强势崛起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阿里巴巴传统强势的业务板块正受到威胁。

在财报业绩会中,“降本增效”是被反复提及的词汇,从业务发展来看,阿里巴巴已经从用户增长期过度到用户运营期,告别了以投入换增长的阶段。阿里国内用户数已经有10 亿,并没有多少新流量可供追逐。

张勇表示,今后我们在消费端的工作重点是从绝对的用户数规模增加,转移到能够服务好现有用户——其实我们10亿消费者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活跃消费者——能够服务好这些消费者,做好他们分层分类的运营,提升每一层用户的钱包份额。工作重点的变化对于整体的效率优化,对于利润率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拼多多:同比增长39.23%至251.7亿 广告收入增速最快的平台

二季度,拼多多营收314.4亿元,同比增长36%,远超市场预期的236.5亿元,营收环比增长同样也达到了36%。其中,占比最大的广告收入(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营收251.7亿元,同比增长39.23%,成为了所有可比互联网大厂中广告收入增速最快的公司。

广告收入增长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提价,二是某些品类的GMV出现暴涨。疫情不断加剧改变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以性价比著称和走低线市场的拼多多,在抢购和囤货潮中无形受益。

品牌急需一场“翻身仗”,来快速弥补疫情下流失的销量,因而进一步加大了在新电商拼多多的布局力度。在618的品牌专场活动中,首批加盟的品牌旗舰店就超过500家。拼多多全域消费在618期间迎来强劲反弹,手机、家电、美妆、日化等行业均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对品牌而言,一是拼多多拥有8亿多流量,是全网最大的用户规模平台之一。急需增长的品牌,必然不会放过如此多的流量曝光。二是拼多多更高效的流量的匹配机制,也能很好的助力品牌恢复增长。目前平台上自营商品占比非常小,拼多多在流量匹配上能更加公平,一视同仁。流量推送高效、用户粘性高,拼多多成为品牌方上行的新高地。

经济放缓和国内疫情反复的趋势还将持续,拼多多的渠道优势还将继续发挥,会继续吸引更多品牌入驻。拼多多能持续提升至第二名,主要是因为正处于大力引入品牌的阶段。此前,拼多多平台上大部分都是品牌的经销商,但从去年开始拼多多成立“超星星”小组,主要任务就是拉动品牌商入驻开设旗舰店。

>>京东:同比增长9.25%至207.42亿 生态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开放

今年二季度,京东广告收入为207.42亿元,同比增长9.25%。二季度,京东零售新增第三方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0%。包括电子、化妆品在内的很多商家,增加了广告投入来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生态系统的完善也提振了618的销售表现: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元,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京东CFO许冉指出,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和开放,平台上有了更多与之深入合作的新品牌商家,并在二季度参与到了618大促活动中。特别是电子和化妆品类别的商家,分配了额外的广告费用以促进销售复苏。

今年京东又提出营销服务全面升级,以“全域”为核心主题,将所有产品、工具和服务进行了一次大整合。

流量层面,营销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全域覆盖,即在为商家提供线上主流渠道的营销合作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开放线下营销资源,覆盖社区、商圈、出行、办公等多元化场景。同时,通过打通娱乐营销、京东站内互动等资源,帮助商家切实的获取流量,实现用户广泛种草。

产品层面,今年全新升级的京东数智化营销服务平台“京准通”,以“营销顾问”为定位,对多个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为商家带来更高效、更清晰、更可控的营销服务体验,并与全域用户营销运营平台“京东营销云”共同打造覆盖投前洞察、投中赋能、投后价值衡量的用户精细化运营闭环。

用户层面,ACME iStar+MAP方法论为基础指导,通过公私域资源的深度联动,系统和策略的融合打通,提升用户转化效率。

>>美团:在线营销服务73亿元 到店商家平均支出减少

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团重新调整了各个业务收入的披露方式,将原来的“餐饮外卖、到店酒旅、新业务”三部分,调整为“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两部分。

调整后,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原有的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以及美团闪购、民宿以及交通票务;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新业务。

到家和到店业务在商家侧有天然的粘性,能够实现商家间的有效转化并有交叉销售的潜力。疫情之下,诸多平台到店商家因为线下经营活动受阻,转而向线上化转型。

例如,今年四五月份,受疫情影响,一些无外卖运营经验的高端线下餐厅开始选择通过外卖方式服务消费者。仅5月1日当天,北京有473家餐饮商户通过绿色通道申请上线外卖,其中包括高星酒店和高端餐饮品牌;即时零售的本地供给,尤其是那些区域内有实体仓储和服务能力的零售商、品牌商或仓储网点等,还包括便利店、杂货店等小微业态,也包括了中大型商超,品牌线下直营店等,都纷纷上线外卖平台,加入即时零售业态大军。

在线营销服务受到疫情影响。在线营销活跃商家数目增加,但到店商家的平均支出减少,最终收入为73亿元,去年同期为72亿,几乎没有变化。

餐饮外卖业务一直是美团的第一大营收来源,本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受到疫情及管控措施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外卖订单量占比较大的部分一线城市。订单量在四月和五月受到严重影响,但在六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迅速恢复。

短视频直播

>>快手:同比增长10.5%至110.06亿 内循环广告为最大驱动

除了“猫拼狗”三家传统电商,快手也因短视频带货及电商直播的热潮,给广告收入带来了助力。

二季度,快手的广告收入为110.06亿元,同比增速为10.48%。在财报中,快手明确表示平台内电商商家贡献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呈现出了健康的增长趋势和更强的韧性,大力助推了二季度整体广告收入的增长。

快手广告收入的增长在电商业务之外,也有品牌广告业务的带动。自2020年起,快手开始发力于品牌广告,通过提供更多定制解决方案和创新的品牌营销玩法吸引广告主。在二季度财报中,快手表示其品牌广告的增速甚至超过了整体广告收入的增速。

不过,市场在担忧,未来内循环能否撑起快手的广告基本盘。快手的广告业务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增速下滑。快手的广告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部分。内循环是指,在快手进行直播带货的电商商家、主播为了获取更多曝光而进行的广告投放,这和传统电商买展位排名贡献的营收类似。外循环是指广告主直接在快手上投放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

此前,快手一直依赖的是外循环,占整个业务的七成以上。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外循环更被动,很难维持增长。外循环受阻,做电商交易闭环,发展内循环成为必要的路径。但内循环目前带来的增量十分有限。

扶持白牌商品,商家们买直播流量完成交易额,是快手实现内循环广告增长的途径。这些商家数量众多,本身的预算很难比过外循环的大广告主。这也解释了Q2快手的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90%,但反应在广告收入上总体仅增长10.5%。虽说经济下行更利于白牌商品,但中小商家自身抗风险能力弱,利润微薄,还有多少钱来持续买流量呢?未来快手面临的压力明显。好在快手的广告加载率指标仅为7%左右,eCPM也比较低,都还有不小的优化空间。

社交

>>腾讯:同比下降18%至186亿 视频号寄予厚望加速商业化

腾讯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至186亿元,在总业务营收中占比14%。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下降17%至161亿元,媒体广告收入下降25%至25亿元,占总营收的14%。广告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超过10%的同比下跌。

腾讯财报对此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广告需求疲软、广告竞投量低迷等原因使得腾讯视频及腾讯新闻广告收入出现严重下滑。2021下半年以来,腾讯在线教育、游戏、金融等业务的广告投放在监管风暴中大幅萎缩,这导致极度依赖这些企业体的腾讯网络广告业务下滑明显。

腾讯管理层强调了视频号广告对于腾讯整体业务的重要性。腾讯方面表示,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已经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幅超100%。7月中旬视频号开始推出信息流广告,并且在8月底实现广告的实时竞价模式。腾讯认为,这是提升拓展市场份额及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机遇。

据了解,腾讯广告是以CPM(以千人展示收费)为主,而互联网行业则更青睐于转化为主的CPC(按点击收费)广告。2022上半年互联网行业87.9%的广告费都用于投放CPC广告。

以前很多广告主都习惯流量思维,在投放广告时,重点考虑曝光量。腾讯广告收入大幅下降,说明很多广告主开始更为关注“交易转化”。

>>微博:同比下降23%至3.856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投放需求增长

微博广告及营销业务收入为3.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3%,除去来自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该业务板块收入为3.618亿美元、同比下降22%。

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二季度,我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挑战。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保持良好态势。而在商业化方面,尽管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整体广告需求短期内承压,但我们还是看到部分行业表现强韧,同时整体广告业务也在逐步恢复。长期来看,我们对平台的差异化定位和商业化机会保有信心”。

同时他还透露,微博三分之二的广告主行业都来自消费领域,今年下半年收入的恢复情况与消费回暖速度高度相关。

据了解,6月份之后微博广告收入已逐渐开始恢复增长。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政策扶持,新能源车行业的广告投放需求快速增长,给微博的广告业务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搜索

>>百度:同比下滑10%至171亿元 发力“人均一个数字人”

第二季度,百度在线广告收入为171亿元,同比下滑10%,在百度核心收入中的占比为74%,相比去年同期的79%有所降低。

百度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第二季度疫情的影响。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广告收入上个季度同比下降10%,是因为4、5月收入发生了显著下降。广告客户所属行业受到不小的打击,包括零售、旅游、本地服务、健康等。下半年百度仍将面临很多宏观不确定因素,同时百度也看到移动生态的机会,类似电商、视频、短视频等行业的搜索费用近期都在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济形势不乐观,作为近年来百度广告应对竞争开辟出来的增长新支柱,百度托管页广告二季度仍同比增长10%,虽然较一季度37%的增速放缓不少,但高达两位数的增速也表明了,其支柱作用依旧明显。

这些年来,MEG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先后向信息流、电商、健康等领域发力。今年百度世界大会上,何俊杰则搬出了“人均一个数字人”的新概念。早在2020年百度世界大会上,便推出了智能助理“度晓晓”,作为百度语音交互与AI智能两大核心能力的产品,此后一段时间围绕商业化作了不少探索。今年以来,大厂相继推出数字人,而百度也推出了功能迥异的数字人,向细分赛道求商机。

数字人能否承担MEG下一个增长点,存在一定变数,目前落地场景中,除了电商、直播、广告之外,似乎并没有看到更稳定的变现场景。

视频

>>B站:同比增长10.40%至11.58亿 Story-Mode竖屏广告带来新增量

二季度B站广告收入为11.58亿元,同比增长10.40%。这一增长和此前B站的广告业务成熟度和规模较低、而现阶段正全面发力商业化相关。

目前,B站仍处于完善广告业务基建的阶段,其增长首先来源于服务于UP主商业化的花火平台,该平台在2020年7月才上线,现阶段仍在持续升级和提升管控力;其次来源于站内流量转化率的提升,陈睿在电话会上特别表示Story-Mode竖屏广告带来了新增量,其eCPM比其他同类型广告的eCPM都要高。

在电话会上,B站提出未来3年核心战略:以增长为中心,坚持社区优先,生态与商业双驱动,这也是其首次把商业化和生态社区提至同样高度。

目前来看,对于B站而言,兼顾商业化和社区的最好选择莫过于短视频。一方面,短视频在广告和电商上的潜力已经被快抖验证过,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陈睿也表示:“Story-Mode在商业化方面的好处就是模式比较成熟,已经有很多行业案例证明它在广告变现效率以及直播转化率方面,都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数字,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和抖音为播放量优化的算法不同,B站的算法是为关注数优化的,同时短视频相对而言创作门槛较低,两者都有利于激励中腰部的小UP主参与创作。

二季度财报显示,Story-Mode播放量增长四倍,占总播放量的比例已接近1/4,可预见的未来内,这个比例还会逐步提高。

同时,B站在商业化领域持续调整组织架构,推进直播与视频内容一体化运营。还将B站生态对行业其他合作公司进行深度开放,目前已经和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达成初步合作,尝试在B站上进行原生广告、UP主广告的种草,在提供产品、模型进行交易转化等尝试。

>>爱奇艺:同比下降35%至12亿 推出IP全景生态营销模型

爱奇艺总营收67亿,其中会员服务收入为43亿,同比增长7%;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12亿,同比下降35%。

面对广告商,今年爱奇艺开始,把用户分为两大阵营:会员用户和非会员用户。“去年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找到了一个解法——推出爱奇艺极速版和基础会员。每年交不多的钱,可以看付费内容,同时有广告内容。”龚宇表示。

会员用户主要通过爱奇艺APP、电脑和网页端,及奇异果TV等观看收费内容;非会员主要通过随刻APP及频道、极速版APP观看免费内容。

他认为,差异化需求和消费偏好,构成了会员和非会员用户的特质:会员用户是品质生活的追求者,他们的TGI更高一些,年龄分布集中在19岁至30多岁之间,更关注金融、理财、数码科技、房地产、装修、网络游戏等,更关心享受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

非会员用户是积极生活热爱者,年龄多分布在19岁以下或40岁以上,并且在地域分布上更偏重于三四五线城市。在兴趣偏好上,非会员用户对宠物、健康和奢侈品的关注度更高,他们的生活态度非常积极。

在内容营销上,爱奇艺实践总结出一套IP全景生态营销模型,以IP为核心,打通内容、传播、消费场域,每个场域都能够帮助品牌实现不同的营销效能。爱奇艺IP全景生态营销模型融合线上、线下商业资源,拥有多场景多渠道多产品,通过互动广告、创意素材、衍生品、艺人代言、直播空降、演唱会等方式,帮助品牌全方位触达用户。

>>芒果TV:上半年同比下降31.15%至21.63亿 受行业景气度影响

芒果超媒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为67.14亿元、同比下降14.5%。这也是芒果TV并入上市公司以来,交出的第一份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半年报。

广告业务承压,同比下降31.15%至21.63亿元。众所周知,今年综艺市场的招商情况对长视频平台十分不友好。去年《乘风破浪的姐姐2》创下平台招商记录,同期广告收入基数相对较高。今年受宏观经济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告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所下滑。

芒果超媒方面认为,新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最有可能的领域就是内容电商业务。内容推广方面,利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优势,陆续推出“小芒年货节”“云裳晓芒”等多场主题晚会,实现推广破圈;选品上小芒主打差异化竞争,目前已拓展超500家国潮国货商家,并联动中腰部企业孵化“芒品牌”,初步形成汉服、美妆、潮完、数码、萌宠、轻露营等多条商品线。

市场观察

>>营销更为看重全流程的明确、精准、科学

>>“降本增效”需求下 都在追求快速“闭环”

>>“营”和“销”之间形成极短链路

>>通过“整合营销” 来获取新的价值增量

作者: 媒介三六零

来源:媒介三六零

]]>
2022互联网广告市场半年大报告 //www.f-o-p.com/289035.html Tue, 02 Aug 2022 05:51:51 +0000 //www.f-o-p.com/?p=289035

 

给大家分享一下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情况。QuestMobile数据显示,受疫情及宏观环境影响,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同比微跌,总体处于筑底反弹阶段,例如,虽然视频类、社交类继续获得广告主青睐,但是头部媒介广告收入同样不增长,竞争加剧。这背后,媒介容量也直接影响了广告主的信心,用户规模和使用粘性双增长领域基本没有(垂直应用场景除外)。

具体来看,上半年广告投放最为集中的是居家场景相关消费领域,这显然与疫情居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不同投放费用区间,Top投放领域的差异增长来看,50亿元以上区间,美妆增长29.9%;10-50亿元区间,个护小家电、电脑办公、在线旅游分别增长了109.1%、63.1%、44.5%;5-10亿元区间,生活电器、效率办公分别增长了67.1%、62.7%。

另一个现象是,上半年成熟品牌营销集中,前几年风头强劲的新品牌参与度减弱,尤其是在集中大促销中的参与度下降,不少新品牌投放同比下降了9成(如:王饱饱),22年618大促中,广告费用超过500万的新品牌数量占比,从去年的7.3%直线下降至4.9%。

显然,品牌建设并没有那么简单,动辄想要“新旧轮替”,也没有那么容易。此外,与私域流量联动的广告类型,正在成为消费型品牌营销新阵地,尤其是社交广告,已经成为美妆、汽车等行业加大投放的关键……

具体怎么玩?不妨看报告吧!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增长承压,不改头部平台向深度与广度持续延伸发展。受消费增速放缓影响,品牌主营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细分行业出现分化。预测下半年广告市场将随经济活动复苏而重回增长轨道,消费者与品牌主的连接将进一步向私域和生意侧靠近。

01 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延续“旧”格局,积累“新”势能

1、 广告市场受社会经济发展承压,上半年触底实现反弹

1.1 上半年互联网营销广告行业虽受到疫情和经济影响抑制,但不改线上生活加深进程,刺激政策托底叠加平台营销能力迭代为下半年夯实发展基础

1.2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长趋缓,下半年增长需要经济拉动

1.3 从媒介广告容量的角度来看,除垂直应用场景,较难有用户规模和使用粘性都增长领域

1.4 从互联网广告投放的媒介行业来看,视频类和社交类媒介继续获得广告主青睐

2、 头部媒介广告收入不增长,竞争加剧

2.1 视频类头部媒介在用户粘性较高的基础上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展现持续的增长潜力,垂直类媒介则向深度延展自身广告价值

2.2 投放预算较充足的行业在对头部媒介的选择上,即使在相同的领域仍各有侧重

2.3 各行业的头部媒介在对广告主费用的争夺中具有支配地位,且更向头部集中,仅在线视频类媒介呈现竞争加剧态势

3、 具有经济增长潜力行业,同步增加营销投入

3.1 2022H1从营销方式上,流量整合及在重要节点释放的趋势更为突出

3.2 2022H1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在居家场景相关消费领域,增长更突出

3.3 以曝光为目标的行业,如美妆、个护和社区交友重点投放短视频和长视频广告,以导流和销售为目标的行业,如综合电商和汽车重点投放图文信息流广告

3.4 社交广告因可与私域流量联动,或将成为消费型品牌营销新阵地

美妆、汽车等行业加大向社交型媒介的投放,与品牌自身私域渠道联系紧密。

3.5 细分行业间增长特征差异明显,新能源车行业增长整体由头部厂商带动效应明显,身体护理等高增速行业头部广告主投放收窄

3.6 新能源车高投放车型七席被合资车企包揽,争夺市场势头明显

3.7 身体护理赛道头部集结了传统国际品牌、老牌国货和新国货品牌而竞争激烈,超头部品牌仍有明显领先优势

02 营销资源仍向头部集中,热点行业投入增长明显

1、 上半年宅家云娱乐,“家庭”空间成营销重点

1.12022年上半年,围绕“家庭”空间场景增多,带动相关家用电器、智能设备等行业加大营销投入,宠物、办公等相应领域营销有所增长

1.2 宅家场景催生用户对自制美食兴趣越来越浓厚,菜谱教程等内容深受用户喜爱;“操作简便”的厨房小家电品类正成为广告投放的重点

国产品牌细分品类多样,并且是广告投放的主要参与者。

1.3 运动健身类互联网广告主通过持续营销,以填补用户碎片化时间

同时短视频平台涌现多类型运动内容,满足宅家期间的用户对运动健身的需求。

2、 营销向成熟品牌集中,新品牌参与度减弱

2.1 参与典型大促是品牌普遍采取的营销方式,2022年上半年新品牌对大促的参与力度减弱

2.2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品牌持续建设品牌的压力较大

3、 品类内营销分化,品牌主各自发力高潜增长点

3.1 细分行业增长的同时,头部品牌的广告费用占比有所收窄,乳制品行业强势品牌广告费用占比下降势必打开行业新的增长空间

3.2 企业以增收为目标,营销向必选消费品倾斜,相应高端品牌线广告费用品牌内占比有所回落

3.3 品牌间通过不同的货品销售策略带动品牌销售增长,抖品牌在大促期间,通过提升购物篮争夺更多用户购买力

3.4 可选消费美妆行业品牌分化加剧,欧美大牌力推高端化品牌,美妆国货品牌广告费用向大众品牌倾斜

3.5 延续品牌策略,广告投向美妆大单品,欧美大牌通过高端化单品加深消费者品牌认知,国货品牌通过打造超高性价比爆品进而带动产品系列的延展

3.6 在消费者趋于保守和谨慎的背景下,”平替”概念回潮,广告主通过产品成分作为核心营销点加深消费者记忆的同时便于口碑传播

03 趋势预测:2022年下半年营销关系重构,持续推动品牌寻找营销价值洼地

1、趋势1:大屏媒介广告触点增加,品牌投放向电商和社交双引擎倾斜

1.1 2022年下半年,家庭大屏等场景触点将会增多,OTT及智能硬件广告进一步抢占PC广告份额

1.2 电商内广告直接链接销售转化、社交广告链接品牌私域建设,广告主对双媒介渠道投放加深,强转化成为核心诉求

伴随下半年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节点,电商类广告进一步释放广告主的营销需求。

2、趋势2: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正发生重构

2.1 品牌与用户的连接关系持续演进,并发端于品牌向更接近用户的场域延伸服务,与用户的互动程度也随品牌服务于用户全生命周期而加深

2.2 连接重构:技术的成熟扩展了品牌参与营销新形式,借助优质内容与共情要素,品牌与消费者的触点价值由此加深,消费者之间的连接也因情绪的共振而更持续

2.3 数字藏品与元宇宙领域市场关注度不一,人群共性虽追求前沿概念,但人群交集较小,切分出不同营销细分场景

2.4 拼团用户使用惯性延续,社群拼团/C2C模式展现出一定的生命力,为社群营销培养了高线用户使用习惯

2.5 关系重构:直播电商格局变迁为品牌带来重新布局机会,品牌自播、布局特色化垂类主播帮助品牌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流量依赖

2.6 IP重构:明星流量效应增强,正能量“偶像”崛起

2022年上半年明星代言营销事件数量的持续增长,明星代言依然作为品牌用于扩大自身声量及提升产品销量的重要策略。同时,运动员代言事件数量的延续,代表具有社会正能量属性的IP正逐渐彰显其商业价值。

3、趋势3:联合营销/渠道、热点营销、低价营销或成为下半年重要营销切入点

3.1 联合营销空间广阔极具创新潜力,渐成为品牌营销标配

3.2 大型体育赛事对流量的提升作用显著,为品牌营销提供更多机会

3.3 结合2021年发展趋势,预判2022年下半年品牌营销将比上半年活跃,联合渠道共同引流特征会比上半年突出

3.4 品牌格局较稳定的行业持续以更多价格信息吸引用户,新增品牌多的行业整体广告资源向品牌建设倾斜,预判下半年将延续这一趋势

作者:Mr.QM

来源:QuestMobile(ID:QuestMobile)

]]>
互联网广告的基本逻辑 //www.f-o-p.com/267672.html Tue, 01 Feb 2022 00:02:18 +0000 //www.f-o-p.com/?p=267672

 

没有任何一款ToC产品能撇开互联网广告而存活,又因为过去数十年的互联网是以ToC为主,所以广告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该领域也日趋成熟。

互联网广告领域纷繁复杂,要素众多。

  1. 从参与者角度,包含以媒体为主,以媒体代理为辅的的供给方;以广告主、代表广告主利益的代理商和其他的流量采买方的需求方;以及如我等一众的互联网被动参与用户;
  2. 从结算方式来看包含CPM、CPC、CPT、CPA、CPS、oCPM等;其实结算方式又隐含了市场的分工协作关系,即谁负责广告点击率的预测和广告价值的评估;
  3. 从交易形式来看包含合约交易和竞价交易;
  4. 从变现方式来看又包含流量变现、数据变现和影响力变现。流量变现即通过售卖广告获利,其核心在于流量基数即流量规模;数据变现即基于对数据的利用提高流量变现的效率(含转化率);影响力变现就是我的产品逼格高其高净值用户更多,流量售卖的价格自然更高。
  5. 从广告展示逻辑(即广告与内容的关系),又经历了广告与内容完全独立,有弱关联然后到当前对原生广告的探索。原生广告即广告和内容(非广告部分)保持高度一致,用户不会明显感知到这是一个广告,典型如淘宝信息流中的商品广告,用户几乎很难辨识那些是商品广告,其核心逻辑是提供与用户当前行为相关的广告,不打断用户任务,以提高转化率
  6. 从对技术要求的角度来看,又包括广告排期系统、在线流量分配系统、在线流量预测、点击率预测、点击价值估计等
  7. 从广告策略来看,又包括定价策略、市场保留价策略、价格挤压策略、广告检索策略、广告排序策略、出价策略等等
  8. 从广告效果来看,又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

要素如此之多,若不进行系统梳理,几乎难以对互联网广告领域有个全面的认识。但抽丝剥茧之后发现互联网广告就是以交易形式和数据变现的演变为主线的,以广告展示逻辑的优化为辅线进行演进。

本文主要推演互联网广告的交易形式和数据变现能力的演变,同时连带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并最终促进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合约广告,顾名思义即以合约的形式将流量打包售卖,以进行最初的流量变现

在互联网广告的最初期,其实是照搬线下广告的合作模式,即需求方按照合同批量的向广告主购买流量,该阶段有如下特点:

  1. 批量购买主要是基于广告位进行,因为不同的媒体的不同广告位的广告效果差异较大,同时又因为部分广告位不受关注,导致有大量的流量难以通过合约的方式售卖变现
  2. 因为难以保证广告投放效果,且门槛较高,主要是大广告主参与的品牌广告
  3. 广告展示逻辑是广告和内容完全独立
  4. 如前所述,不同媒体的广告效果不同,所以对媒体影响力依赖较高,故部分媒体也会依赖于其自身影响力赋能流量变现,即影响力变现
  5. 在合约广告时期,基于数据变现能力,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固定广告位合约、固定位置受众定向合约。相对于前者,后者开始在进行数据变现了

固定位置合约广告,即通过买断特定广告位在某个时间段的展示&曝光,也称CPT广告。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

  1. 完全照搬线下广告模式到线上,如之前的报纸广告,故也继承了线下广告的橱窗效应,从而兼备排他性,即不会存在同一个广告位,甚至是媒体,投放竞争对手的广告。如你不会在一张报纸上同时看到国美和苏宁的广告
  2. 因为是打包售卖,每个合同的单价高,即参与门槛高,同时在这一时期内不同的流量的质量参差不齐

特点里面隐含了痛点,痛点又会成为事物发展到下一阶段的推动力。

该阶段需求方(以广告主为主)的痛点是什么呢?

  1. 需求方购买的流量中有部分用户并非目标人群,导致广告费用过大,典型如女士奢侈品包包,女性的转化率必然远高于男性人群,如果流量单价一致,那为何不把更多的钱用于购买女性流量呢?但是该阶段无法对流量进行区分
  2. 该阶段供应方(以媒体平台为主)的痛点如何?
  3. 因为单价过高,导致参与门槛过高,主要是大广告主参与
  4. 无法将合适的流量售卖给对应的需求方,导致高价低卖

该阶段的主要技术问题,排期系统,即根据广告主购买的时间段,对广告展示进行排期。

如前所述,当前的痛点即是后续变革的动力,基于如上痛点,且由于定向技术的发展是数据变现成为可能,固定位置受众定向合约广告应运而生。

固定位置受众定向合约广告也称展示量合约广告,即针对特定广告位的特定人群,购买曝光次数。从而使得需求方可以基于人群定向购买符合自身要求的流量以减少广告浪费,供应方也实现了将流量拆分售卖,即将流量买给了更合适的需求方,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该阶段有如下特点:

  1. 仍然是以合约的形式进行交易,但是因为不限定具体时间段,所以对曝光总量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就要求供应方对各个广告位的不同流量有个精确的预测,从而指导流量售卖。因为流量没卖完,会造成浪费,流量不够卖需要进行赔偿
  2. 相较于固定位置合约广告,当前已经在利用数据提高变现能力了
  3. 该阶段的数据变现主要体现在基于定向技术的人群分类,同时数据也为流量预测提供了原料
  4. 从结算方式来看主要是基于曝光量进行计费,即CPM
  5. 从参与的广告主来看,有更多细分领域的广告主参与进来。典型如本地服务,因为只面向特定区域的消费者,但是由于前期无法对媒体平台用户进行地域定向,导致只能不限地域范围的投放,造成大量流量浪费,中小型广告主根本难以承担对应的广告浪费费用

如前文所述,特点里面隐含了痛点,痛点又会成为事物发展到下一阶段的推动力。

该阶段需求方(以广告主为主)的痛点是什么呢?

协作分工不合理,因为单一的计费模式(CPM)导致广告效果风险均由需求方承担。即需求方需要自行预测用户点击广告的概率,以及点击之后的后续转化,但是需求方能优化的其实是点击之后的后续转化,关于用户是否点击,需求方只有广告位信息和用户的基础定向信息。

该阶段供应方(以媒体平台为主)的痛点如何?

受制于量的约束。因为难以对精细粒度标签组合的流量做准确预估,且过细的标签导致售卖率降低,同时当一个流量同时满足多个合约,仅按照在线分配,可能会浪费本来可以卖的更贵的流量。

该阶段对技术的主要诉求:在线流量预测、流量在线分配(流量同时满足多个广告主,在合约量的约束下进行流量分配)、人群定向技术。

即使到了合约广告后期,因为仍完全是由需求方自行预估广告效果,供应方由于有量的约束难以参与其中,合约广告面向的需求方仍以品牌广告为主,将大量的长尾用户拒之门外,这极大的限制了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发展。所以要进一步释放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潜力,就需要满足这些长尾用户对广告效果的诉求,即供应方要为广告效果承担一定责任,但要让供应方有足够动力参与其中还需要将其从量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如前文所述,当前的痛点即是后续变革的动力,由此,竞价广告应运而生!

二、竞价广告,即采用价高者得的模式进行流量的售卖

互联网广告发展出竞价的交易形式,有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味道。没有了计划经济的“指标”,而又多了各种市场规则的建立,包括定价策略,竞拍策略等。

该阶段有如下特点:

  1. 因为引入了以效果付费的结算模式(如:CPC、oCPM等),不仅淡化了媒体和广告位的差异,还使得媒体平台大量的在合约广告中无法售卖的剩余广告的变现成为可能
  2. 效果广告的出现激活了海量的长尾潜在广告主,从而为互联网广告带来了一波新的增长
  3. 因为按照实际消耗结算,需求方通常是先充值的方式,故现金流比较好
  4. 竞价的标的更加丰富,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场。人即指竞拍的特定人群;场就是用户所在场景&情景,包括上下文或搜索关键词
  5. 以采用价高者得的模式为主,充分尊重市场。但同时供应方也会考虑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
  6.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对于保量的诉求仍然存在,只是下沉到广告主和媒体采买平台之间
  7. 由于供应方开始参与广告价值评估(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广告的展现形式也逐步开始往原生化发展

同合约广告一样,基于对数据变现的的能力的不同,竞价广告又分为一般性竞价广告和实时竞价广告,前者仍如合约广告一样主要是利用供应方的数据,而后者则更多地是利用需求方的数据进行变现。典型如访问重定向则是由广告主提供曾经访问过自己平台的用户,在媒体平台对这部分用户进行广告投放。

一般性竞价广告,其实就是需求方提前告知供应方所要竞价的标的要求。

当出现对应流量,供应方在预估了广告价值(基于点击率与广告出价)的情况下,将流量分配给广告价值最高的需求方。如A、B两个需求方都需要常驻地在北京、年龄为15-25的男性用户,当满足该条件的用户出现之后,供应方就会基于广告主出价,以及预估到的广告点击率得到广告价值,从而将流量分配个广告价值更高的需求方。在这个过程中,供应方的分配依据是广告价值最大化,而不必考虑对不同广告主总的曝光量保证,即去掉了来量对供应方在流量分配过程中的约束。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

  1. 强化了数据变现的价值,人群的定向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2. 同时也开始利用数据对广告点击的概率进行预估

供应方进入该阶段的动力:

  1. 从量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使得更多的之前未有效售卖的流量可以进行变现了
  2. 调整了计费模式,需求方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媒体和广告位,使得大量之前无人问津的广告位可以参与流量变现

需求方进入该阶段的动力:

  1. 可以购买更加精准的流量
  2. 可以直观的衡量广告效果,使得大量的中小广告主参与进广告交易市场成为可能

该阶段需求方的痛点:

  1. 只能竞买预先定义好的人群,难以获得规模化的精细流量话费,即受限于媒体平台对流量的标识
  2. 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积累的数据,服务于广告竞价

该阶段供应方的痛点?

  1. 仍然存在部分剩余流量没有参与变现,这主要是由于在一般竞价广告中,主要还是基于需求方要哪些流量,然后对相应流量进行竞价,而并不是说我有什么流量,你们要不要对它进行竞价,只有当需求方是基于具体流量进行竞价的时候,才有可能让更多的流量实现竞价

如前所述,当前的痛点即是后续变革的动力,基于如上痛点,且由于需求方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实时竞价广告应运而生,本质是针对每一个流量单独竞价。

而需求方决定是否参与竞价以及竞价出价是基于供应方回传的用户标识,随后利用自己的数据判断是否进行决策。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引入了需求方的数据(也称第一方数据,即利用自身数据为用户定制标签)指导广告投放,从而大幅提高了广告效果
  2. 需求方能够基于自身数据自由选择流量和出价,提高了对单个流量的管控能力,在精细化运营过程中,能把控的颗粒度越细,越有可能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从而提高效率。例如传统的连锁便利店都只能了解到店面的整体情况,而711能够掌握店铺中每个单品的售卖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补货或者调整商品展示策略(例如某个单品一直销量不好,那是否可能是用户不需要该商品,需要将商品下架,空出展位和库存给其他商品)
  3. 因为实时竞价的本质是加强对需求方数据的利用,所以有个大前提,就是供应方所服务的需求方是否有自己的数据积累,因为一般的中小广告主其实是没有自己的数据储备,所以是否向实时竞价发展需求方的数据能力是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某个大型的媒体平台在医疗领域的推广实时竞价的广告交易就有遇到类似问题,即在推广实时竞价过程中举步维艰,其后发现他所服务的医疗广告主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数据储备用于广告决策

该阶段对需求方的要求:

要能利用自身数据完善用户信息同时结合供应方返回关于场的信息,对广告点击率进行预估,同时基于此再结合对点击价值的评估,进行竞价出价。所以对需求方的数据变现能力要求极高。

在实时竞价产生以后,广告交易越来越多地依赖机器间的在线通信,而非事先约定或由人工操作完成,故又称为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还包含优选、私有市场以及程序化直投等。

在竞价广告中,除了基础的功能,还存在大量的策略问题,如定价策略、出价策略、竞价机制、市场保留价;同时也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有了更大的变现空间,即不局限于人群定向,还能再广告点击预测、广告价值评估等方面发挥价值。

三、竞价广告与竞价广告的比较

从供应方来看:合约广告中供应方只负责投放量,不对质承担责任;竞价广告中供应方主要负责竞价和收费规则,同时包含对质的部分责任。

从需求方来看:合约广告缺乏透明度,但是因为有量的保证,对品牌广告有价值;竞价广告中因为能以效果付费,故而可以从确保量到确保成本。

互联网广告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发展主线就只有交易形式(合约或竞价)和数据变现能力的提升。数据变现能力有两个维度:其一是数据源,最开始只是利用供应方数据,随后开始利用需求方数据;其二是数据利用方式,开始主要是用于人群定向和场的分类(如上下文和搜索词),随后开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四、结语

  1. 互联网广告是过去数十年互联网能蓬勃发展的重要推手,它为互联网的免费服务提供了变现手段,是商业得以继续
  2. 大数据是当下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互联网广告是对数据利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
  3. 互联网广告发展的主线其实是交易形式和数据变现,且以广告展现形式为辅线。在这过程中衍生出各种要素及其变化,具体涉及到的要素可详见文首部分
  4. 虽然互联网广告已经演化出竞价广告,但这并不意味着合约广告就会不复存在,他们是相互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

 

作者:阿水

来源:阿水

]]>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www.f-o-p.com/268645.html Tue, 18 Jan 2022 03:11:07 +0000 //www.f-o-p.com/?p=268645

 

据红星新闻报道,《天津日报》在1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发布同一则《催欠公告》:国能(天津)天然气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贵公司于2017年5月在《天津日报》上发布企业宣传广告,广告发布费至今尚未支付完结,本报社已多次催收,希望贵公司本着诚实守信、注重契约的经营原则,履行应有义务,尽快支付该笔广告发布费。落款为“天津日报社”。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都2022年了,还在催要2017年的广告费,《天津日报》的公告代表了纸媒如今的尴尬境况。

在前互联网时代,报社、电视台、期刊等是重要的广告投放渠道,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中国广告业也迅速被互联网改造,互联网广告已占中国广告市场的一半份额,报社、期刊等所占份额已微不足道,陷入生存困境。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广告已代表了“广告”这个词。

我们熟知的众多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看似做的是搜索、电商、社交、本地生活、传媒、娱乐等中的某个领域,其实他们基本也都在做着广告业务,用日益充盈的流量、不断壮大的技术以及积累的海量数据同时在构筑着一个互联网广告世界。

在PC时代,百度依靠竞价排名的搜索广告模式,成为互联网广告大鳄,那时期百度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超强的将流量变成真金白银的能力。

后来,搜索广告被更精准、更有效能的电商广告取代,阿里、拼多多成为新时代的广告营收王者。

而随着内容的去中心化与分发的中心化崛起,信息流广告成为主流,BAT、字节跳动等巨头以及其他互联网新贵纷纷凭借自身优势大举布局信息流广告,近5000亿规模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硝烟四起。

很多互联网企业财富的半壁江山甚至命脉也都来自于广告,某种程度上,将一些互联网企业看作是广告公司,丝毫不为过。

随着信息流广告竞争的加剧,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提高广告精准度和效能,想尽办法让用户沉迷、吸引他们更多注意力,甚至只把用户作为一个个行动的数据体,而忽略了服务用户。长此以往,不禁让公众深深怀疑互联网企业多年来一直宣称的那些美好叙事。

当下,随着疫情之后的经济下行和去年开始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广告的整体增速放缓,强烈依赖广告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也进入了“寒冬”。

但广告收入的刹车也迫使互联网大厂们重新思考:到了应该让企业更有价值,而不只是赚钱的时候了。

一、广告稀缺的时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今在催收广告费中倍显尴尬的《天津日报》曾在中国广告业务中发挥过很大作用。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厂的一条广告,自此媒体广告经营逐渐开展起来,拉开了媒体产业经营的序幕。

当时香港《大公报》敏锐地评论道:“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

对于那时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广告也的确是一种新奇的事物。

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当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条长达1分30秒电视广告时,人们都以为这是一条新闻报道。

这条广告是来自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生产的“参桂养荣酒”。这种补酒在当时可谓奢侈品,但它却在当天全部卖脱销,广告的效益可见一斑。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一支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的诞生过程。

人们见证了电视作为第一媒介的实力,要知道,那时中国电视的普及量只有485万台。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参桂养荣酒未必是好产品,然而却在广告的加持下取得了销售奇迹,只能说明广告本身对于那时候的中国来说是多么新奇又稀缺的资源。

广告的这种势如破竹的架势还在延续,而且当中央电视台出手后,一种名叫“标王”的概念诞生了。

所谓“标王”,指的是在199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创性地将黄金时段(每晚天气预报节目前标板广告)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而投标金额最高的企业则将获得这个响亮的名号。

山东孔府宴酒用3000万元拿下了第一届标王,广告在央视开播2个月后,销售收入达到2.7亿元,而上一年其全年营收不过3.5亿元。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立竿见影”的品牌传播及带货效应,让标王之争愈演愈烈,竞标企业从第一届的93家涨至第二届的134家,再到第三届的198家。

标王的价格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暴涨。1995、1996年,秦池酒厂连续两届拿下标王,付出的代价为6666万元、3.21亿元。

秦池酒厂由此从名不见经传,变成举国闻名的白酒品牌,1996年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是上年的5倍、6倍。

老板王卓胜说:“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的是一辆豪华奥迪。”

1990,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为5.61亿元,七年后上升到114.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83%。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4.95亿美元的身价跻身“世界电视100强”。

到了1999年,年收入过亿元的电视台达到20个,各地电视大楼如同雨后春笋,无数工作岗位由此而生,无数精彩节目因此而起。从第一条电视广告,到第一条广播广告再到央视的标王,广告在中国的力量可见一斑。

那是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广告最辉煌的时代。

二、前互联网时代的广告混战

与广告在中国齐头并进的还有广告公司。

1993年,国家全面开放广告经营权后,广告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

在北京,第一个拿到私营执照的是北京大诚广告(1993),由当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弘创办。同年,在广东的张小平,将挂靠在国营企业下8年的广州黑马广告独立;梅高广告创始人高俊,则选择了将公司从广西搬到上海(1992)。他们是1993年国家开放广告行业前后最有代表性的三家本土私营广告公司。

90年代广告业火热之时,同样也是在数字营销时代之前,广告公司的职能有五大类:代理客户策划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反馈广告信息、评估广告效果和提供咨询。

总体来看,客户如果要刊登广告,就需要一则称心如意的广告内容、有传播和影响力的刊登媒介以及制定后续的宣传策略。这都需要广告公司为客户制定完成。

譬如,广告是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还是电视广播里,就涉及到了几种不同的广告媒介。为这些媒介创作出来的广告形式也不同,可能是漫画、动画或者微电影,还可能是广播。这些创意的落实需要广告公司按照分工和流程来完成,以确保广告策划与创意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那为什么需要一家广告公司来为你做咨询呢?

因为像过去的央视那样“一中标王解千愁”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1998年,中央电视台特地取消了“标王”的称号,并分季度竞标,这意味着在央视打广告的企业进入了“后标王”时代。

其实,央视广告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后标王”时代是中国进入过剩经济时期的反映。

据相关部门当时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国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已达到了100%。

这说明,短缺经济已成为历史,而可供打广告的平台(电视台、广播报纸和互联网)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广告的存在,并把其作为商业生活中的一部分。

也正是这个时期,电线杆、公交站牌、建筑的墙上开始出现“办证刻章”的小广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把公共场所变成自己的“广告板”。广告在人们视线里频繁出现。

在优势减弱、竞争对手增加的情况下,想做宣传的企业自然需要一个专业的公司来做广告咨询。

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兴办广告公司的热潮。1991年底共有专业广告公司1156家,到1994年底跃升到18375家,四年之间就上升了近16倍。到了1997年,广告从业人员达54.8万人;专业广告公司全年营业额超过194.1亿元。

尽管我国广告公司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毕竞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具备全面代理广告业务能力并具有一定实力的广告公司不多,这就给了外资广告公司一定的“可乘之机”。

1986年,中国国际广告公司与美国扬罗比凯公司和日本电通公司联合成立中国电扬广告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合资广告公司,率先把国际专业广告和品牌实践经验及模式带入中国。

全球有六大广告集团:宏盟(Omnicom)、WPP、Interpublic(IPG)、阳狮(Publics)、电通以及哈瓦斯(Havas)。它们在1993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从当时的市场竞争状况来看,外资广告公司主要服务外资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等;本土广告则服务本土企业,双方界限分明,如同两军对垒,谁都没有越过那条中轴线。

那时中国广告行业属于限制行业,外资可以进入但不得控股,跨国公司大部分选择了和国企广告公司“有限”合资。

拿可能是最耳熟能详的广告公司“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来举例,该公司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属航天业)、中国天马旅游实业公司(属旅游业),和一家英国公司“英国盛世国际广告公司”合资创办的,经营国内外各类广告设计、制作、发布及全面代理的专业化中外合资广告公司。

这些中外合资的公司财大气粗,且有着在广告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丰富经验,本土公司的业务能力和他们比起来自然是相形见绌。

90年代,很多我们熟悉的也是最经典的广告,大都出自这些合资企业,如海飞丝、飘柔、玉兰油、舒肤佳、护舒宝,直到今天为止也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便是托了那时候外资广告公司助力的福。

同样被外资企业带进中国的还有“广告代理制度”。

所谓广告代理制,就是强调广告业内部的合理分工,也可视为媒介、企业和广告公司之间博弈的结果。

广告公司的一边是媒介,一边是企业(广告主)。而整个广告计划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单纯的把广告发出去,广告公司代理的就是广告媒体和广告主不能替代的东西。

具体举例来说,作为一个专业的广告机构,在行业中有丰厚的人脉关系,因此甲方如果要投广告,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直接去找乙方,而是找到中间的广告机构,这样才可能得到一个在行业中相对合理的投放价格。

也就是说,广告机构在代理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连接广告主与媒介,然后分别从两方收回扣。毕竟,广告主想顺利完成全国性的大规模广告宣传活动是一项复杂而琐碎的事情。调查、创意、策划、制作效果、媒介选择等一系列的工作,如果不由专业人士去承担,既耗时又耗财,企业内部实施的广告费用高于委托广告公司的实施费用。

在1990到1999期间,在广告行业沃土的栽培和竞争下,本土广告还有国际广告公司的中国业务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在跨国合资广告公司和民营广告公司的冲击和“逐鹿中原”下,一批量小体弱的国有公司业务逐渐萎缩凋零,从此与时代告别。

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广告,譬如奥美公司针对年轻市场所缔造的、请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加上“M-Zone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广告语。

奥美在赢得中国移动比稿之后把全新的“动感地带”打造为中国移动最有影响力的消费者品牌。上市当年用户超过1000万,三年后超过1亿。

这样两军对垒的局面似乎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但到了千禧年后,它被打破了。

起因是2001年底,以日本电通为首的外资企业开始与国内企业打起了价格战,开始实行“零代理费用”的规则。而在这以前,广告行业均采用上文提到的“代理制”,即按照《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广告公司承担外国广告代理费用为15%,国内广告10%。

一旦代理费用降到了0,那么势必订单会迅猛增加,事实也是如此:在推出“0代理费用”后,北京电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2003年收入最高的广告公司,盛世长城、麦肯光明、上海奥美等合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大幅增长。

在进入千禧年后,在数字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的悬崖边上,一场价格战就这样爆发了。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个潜在条件:在中国,广告公司越来越多,广告主的行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品牌曝光的需求也在逐日提升,因此广告开始变得多样化,无孔不入并占据了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篇幅。

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将不存在任何“标王”,因为没有一家媒介拥有垄断性的地位,广告开始变得分散而多样,也正是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对广告产生了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

就后果来看,这场打得你死我活的价格战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因为当中国全面加速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广告公司所占有的优势就大不如前了,因此谁都没有落下一个最终的好处。

三、巨头构建起的广告世界

进入互联网时代,所谓的“互联网广告”应运而生。

我们熟知的众多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独角兽等,看似做的是搜索、电商、社交、本地生活、传媒、娱乐等中的某个领域,其实他们基本也都在做着广告业务,用日益充盈的流量、不断壮大的技术以及积累的海量数据同时在构筑着一个互联网广告世界。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告诞生在1994年,是由AT&T投放在HotWired上的Banner广告,价值只有3万美元,但点击率超过了44%,开了展示广告的先河。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此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各显神通,你一笔我一笔地描画起来:

  • 95年,网景公司推出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的广告结算方式,即每让一千个人看到,广告主所付费用;
  • 同年,雅虎运行了第一个关键字广告,可以对不同的受众呈现不同的广告,成为“精准营销的鼻祖”;
  • 97年,一个叫佐克曼(Ethan Zuckerman)的程序员编写了世界上第一则弹窗广告代码;
  • 98年,美国有一家名叫Goto.com的搜索引擎公司发明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按竞价网站的出钱多少,决定搜索结果排列顺序;
  • 06年,Facebook推出信息流广告,即在用户新鲜事里插入广告,会针对不同的内容源为用户匹配不同的呈现方式;
  • 08年,Youtube推出视屏贴片广告,也就是看视屏前的那段广告;
  • ……

这些打广告的手法基本圈定了日后互联网广告的框架,后来互联网广告大战就是在这些广告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叠加。

随风而起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从一开始就毫无遗漏地用起了各种广告形式: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线了垂直分类广告;QQ启动了弹出式广告;百度上线了竞价排名系统;新浪微博也推出了信息流广告;各大视频网站开启了视屏贴片广告。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给网民带来了海量而形式多样的免费信息和服务,但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世界里,当一种商品或服务不收费时,价值就会转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网民获得的免费信息和服务,最终是由广告商来付费。

但网民每次使用互联网的某项服务时,一方面带来了流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互联网企业精准定位广告的系统运算法则,让某个互联网平台更有价值,无形中其实进行了劳动交换。

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将巨大流量通过更有效手段真正转化为收益,被很多互联网公司看作第一要务。

互联网企业变现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比如广告、增值服务、电商,但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还是广告。

四、“搜索广告霸主”的陨落

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正是没找到变现的商业模式而消亡,比如90年代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Infoseek、LookSmart、Inktomi。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经就是Infoseek的核心工程师之一,所以百度成立后,李彦宏极力为百度变现寻找出路,那就是竞价排名。

2001年百度的董事会上,李彦宏提出做竞价排名的计划遭到了一致反对。他怒了,将手机狠狠地摔到了桌子上,吼道:“不做竞价排名,那就别干了!”

事实证明,竞价排名确实为百度带来了大量真金白银,在PC时代,百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互联网广告收入的No.1,那时期搜索广告是各种广告形式中市场份额最高的,而百度能独占近80%的营收份额。

因为在百度之前,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浪、搜狐等的展示付费广告模式——只要展示了广告主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就得为此付费。而百度是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通过用户主动去搜索,推荐给用户更想要的信息,精准度和效能大大提高了,相比门户网站,收入也大大提升。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初的2014年,百度广告营收超过490亿元,位居各大互联网企业第一,其次为淘宝的375亿,腾讯当时只有80亿,同为搜索引擎的谷歌中国、奇虎360也在TOP10中。

那时期百度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其广告收入上。

但在搜索广告一马当先的同时,一种更有效率的广告形式发展势头很猛,那就是电商广告。

2014年,电商广告的市场份额达25%,仅次于搜索广告的33%,而且电商广告的增速远远高于搜索广告,因为精准电商广告模式的效能又强于泛搜索广告模式。

举个例子,那时候,如果用关键词“iPad”分别在百度和淘宝上搜索,就会发现,百度搜索的结果前三条分别是百度百科、中关村在线报价和百度图片,而淘宝的搜索结果则是商家给iPad的报价列表。

这表明使用百度搜索的人是希望了解iPad的各种信息的用户,而在淘宝搜索的人更多就是希望购买iPad的用户。作为广告主,自然希望得到购买意愿最强的用户。

百度早在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2007年10月进军C2C电商,上线“有啊”,为此还跟淘宝爆发了“百宝大战”——淘宝与百度终止了竞价排名合作,淘宝完全屏蔽了百度搜素引擎的抓取。

百度和淘宝看似是在电商领域的攻防战,实则也是争夺能更精准变现的流量,毕竟,流量就等于广告收入。

但百度始终没能把之前导向电商的大量精准流量落入自己口袋,“有啊”在2012年以失败告终。

2016年,某种程度上是百度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发生了“百度血友病贴吧被卖事件”,以及一起因轻信竞价排名推荐的莆田系医院导致了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死亡事件,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百度广告竞价排名”这几个关键词上。在营收模式遭到社会普遍质疑和监管加强下,百度的搜索广告受到很大影响。

与此相映衬的是,也是在这一年,电商广告首超搜索广告跃居第一位。

五、半壁江山甚至命脉都是广告

在传统的PC时代,百度、google、奇虎360等搜索引擎掌握着核心的流量分发功能,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流量来到了手机上,搜索技术就没法像抓取网页内容一样抓取App中的内容。

一个个App成为一个个搜索“黑洞”,满屏App之下,百度既难以进行搜索,亦难以进行分发。

百度在移动端的使用时长开始逐渐落后于微信、手机淘宝、手机QQ等,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垂直领域搜索产品逐渐蚕食着百度的综合搜索,比如专业领域的知乎、微信上线的搜一搜、头条系以新闻娱乐为主的搜索等。

电商广告崛起后,最具代表性的阿里旗下淘宝系就成为最大的广告受益者。

当年百度进军电商,向阿里的腹地开炮时,阿里也做了一件让百度大感威胁的事——上线了阿里妈妈,直接切入互联网广告市场。

阿里妈妈颠覆了搜索引擎的游戏规则,买卖双方可以直接在网上交易,很多过去无法进入市场的资源被发掘,中小企业交易全程透明,投放更快速和准确,整个网络广告市场也由此得以重新高效配置广告资源。

此后,阿里妈妈推出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达摩盘等营销产品,来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比如最早的淘宝直通车,商品出现在手机淘宝/淘宝网搜索页的显眼位置,当买家进行关键词搜索时,以优先排序获得买家的关注。同时,只有买家点击才需付费,系统智能过滤无效点击,这与搜索广告只要点击就要付费,存在大量无效点击的方式区别开来,自然更受广告主欢迎。

近几年,内容的去中心化与分发的中心化决定了信息流广告的崛起。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流广告的鼻祖”Facebook率先把信息流用在了移动端,巴掌大的移动端找不到角落来安置广告,只能夹杂在信息流里,于是Facebook的整体广告收益和结构彻底改变。

但并不是把广告夹在信息里就叫信息流广告,它是依托于更精准的算法,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把最恰当的广告(也谈不上最恰当,其实就是烦感度降到最低)推送给不同兴趣的用户。

为了满足这样的算法精准度,Facebook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收集数据,甚至置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于不顾,拿这些数据建立了庞大的广告业务,由此饱受质疑。

Facebook在信息流广告上取得了大胜后,国内各大互联网也纷纷混战信息流广告江湖,2017年是中国信息流广告爆发的元年,有贴吧、新闻、短视频等信息流内容的百度,有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腾讯以及有短视频、新闻资讯等的字节跳动都大力加码信息流。

阿里妈妈也推出了“超级推荐”,覆盖猜你喜欢、微淘、直播广场、有好货等推荐类位置,广告呈现的形式包含商品、图文、短视频、直播等信息流内容。

此外,新浪微博、豆瓣等也在信息流上耕耘了多年,微博近半的营收都来自其信息流广告。

这样一来,“流量即广告收入”的逻辑变成了“内容即广告收入”,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信息流广告市场份额能达到35.8%,超越电商广告成为第一。

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也跟互联网一样,显示出明显的“向强者集中”趋势,2018 年腾讯、阿里、百度、今日头条、微博五大巨头瓜分了互联网广告市场72%的份额,他们依靠自身优势,建立起了能带来大量营收的搜索广告、电商广告或者信息流广告护城河。

最初打算依靠广告形成商业闭环,先备足弹药然后追求更广阔星辰大海的互联网企业,似乎也患上了“广告依赖症”。

2020年,阿里的全年广告收入占比达49.7%,百度为68%,拼多多达到了80.6%,微博为88.1%,搜狗、趣头条、搜狐更是高达90%以上。

说广告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半壁江山甚至命脉,丝毫不为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巨头也是广告公司。

中国广告业也迅速被互联网改造,有数据显示,到2019年,互联网广告已占中国广告市场的一半份额,其次为电视广告,只有15.5%,而报社、广播电台和期刊所占份额已微不足道。

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广告公司也纷纷开始寻求转型的妙方,转头向互联网扎去。

在知乎一则名为“传统广告公司如何转型?”的问题下,有人尖锐地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头条、百度基本上垄断了移动端媒体资讯的注意力份额,抖音、快手、bilibili等短视频的趣味性更加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潮,传统纸媒和网媒被移动端自媒体取代,传统电视广播网络被各个视频平台取代,因此,传统广告公司想要转型,唯一的途径是往互联网广告方向转型。

互联网广告已代表了“广告”这个词。

六、当广告收入急刹车

今天,借助互联网的无限扩张,广告在无形中浸入到了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广告本身的界限也变得更加迷糊,人们已分不清它是内容、是百科、是知识还是广告。

但“变得聪明”的广告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效果。

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曾说:“十几年前,当你有1亿多元广告预算的时候,打开电视机经常能看到你的广告;PC(个人电脑)互联网起来了之后,你把广告预算一部分放在互联网上,一部分放在电视上,人们开始不会特别注意看你的广告了;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广告预算可能已经有10亿元,我却很少能看到你的广告,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你的广告预算虽然涨了10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信息流暴涨了70倍甚至更多,你的广告被稀释了。”

以前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好像住在地球上;后来的PC互联网时代,我们就住进了太阳系;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好像住在了银河系。在银河系,即使给你10个喇叭,你都叫不响了。

这种情况下,广告创意就变得愈发重要,这同样给了一些小公司更多机会——它们可以先大公司一步去尝试未被涉足的领域,在广告中加入更多的点子和创意。

拍摄广告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在影音设备变得普遍且容易操作的今天,人们很容易通过自学掌握拍摄技巧以及用软件剪辑影片的方式。

投放渠道的多样化、信息流广告的铺张使得投放广告的成本也降低了许多,这样一来,广告现在和安迪·沃霍尔中的可口可乐一样——只要你愿意,就是人人都做得起,投得起的一项业务。

拍摄广告便不再是某几家公司的专利,如果我们放眼最近一些成功的广告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都不是出自大广告公司的手笔:Keep的“自律给我自由”出自KARMA 颉摩广告;去年刷爆网络的雷人视频“歪嘴战神”出自一风之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十分年轻。

互联网公司成了广告运作中的“媒介”,公司规模够大,用户够多后,就能形成“坐商”的态势,不必出去求人,自有顾客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这样一来公司就成为了一个隐形的广告代理商。

互联网公司的命运也跟广告深深绑定,随着疫情之后的经济下行和去年开始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广告的整体增速放缓,各大互联网公司也进入了“寒冬”。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去年,在本该是广告收入旺季的第三季度,互联网巨头和新贵们的广告收入却陷入了低迷,BAT收入增速回到了个位数,相对较好的字节跳动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但不可否认的是,短期内手握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公司在广告界的地位很难动摇,把广告变成资本积累的密码仍掌握在他们手中。

只不过,广告收入刹车迫使互联网大厂重新思考:到了应该让企业更有价值,而不只是赚钱的时候了。

最近在读史蒂文·利维的《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书中详细描绘了Facebookd的成长和转变史,让人们看到,一个自诩信奉民主、包容、自由表达和市场竞争原则的公司,最终却不断深陷泄露用户信息、煽动负面情绪等丑闻中,把赚钱看得高于一切,用户的重要性仅仅在于他/她是个行动的数据体。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Facebook也是靠信息流广告获得了大量财富,但这同样也造成了Facebook今天的困境,扎克伯克在极力扩大Facebook的营收中丢弃了“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的初衷。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说了这样一段话:“高科技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是社会文化允许它们大量尝试新事物。公众忍受这些公司傲慢的言辞、过分的做法,法律也普遍对其持宽松态度,为的是换取对现状进行革新的创造性想法。但是,一旦公众发现这是一笔浮士德式的交易,不受约束的创新带来的是不受控制的疯长的阴影,社会的反弹将格外强烈。”

Facebook的经历及面临的困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国内互联网公司,标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高科技”的互联网企业,半壁江山和命脉却还是广告,而为了让广告更精准,效能更高,想尽办法让用户沉迷、吸引他们更多注意力,甚至窃取隐私数据。长此以往,不禁让公众深深怀疑互联网企业多年来一直宣称的那些美好叙事。

这样来看,互联网大厂们在寒冬中开始寻找新增长点,比如关注硬科技,既是生存本能,又是出于自我正名的道德考量。

 

作者:齐马、余扯淡

公众号: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
互联网5000亿广告江湖大变局 //www.f-o-p.com/268373.html Sat, 15 Jan 2022 01:28:22 +0000 //www.f-o-p.com/?p=268373

 

据红星新闻报道,《天津日报》在1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发布同一则《催欠公告》:

国能(天津)天然气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贵公司于2017年5月在《天津日报》上发布企业宣传广告,广告发布费至今尚未支付完结,本报社已多次催收,希望贵公司本着诚实守信、注重契约的经营原则,履行应有义务,尽快支付该笔广告发布费。落款为“天津日报社”。

都2022年了,还在催要2017年的广告费,《天津日报》的公告代表了纸媒如今的尴尬境况。

在前互联网时代,报社、电视台、期刊等是重要的广告投放渠道,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中国广告业也迅速被互联网改造,互联网广告已占中国广告市场的一半份额,报社、期刊等所占份额已微不足道,陷入生存困境。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广告已代表了“广告”这个词。

我们熟知的众多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看似做的是搜索、电商、社交、本地生活、传媒、娱乐等中的某个领域,其实他们基本也都在做着广告业务,用日益充盈的流量、不断壮大的技术以及积累的海量数据同时在构筑着一个互联网广告世界。

在PC时代,百度依靠竞价排名的搜索广告模式,成为互联网广告大鳄,那时期百度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超强的将流量变成真金白银的能力。

后来,搜索广告被更精准、更有效能的电商广告取代,阿里、拼多多成为新时代的广告营收王者。

而随着内容的去中心化与分发的中心化崛起,信息流广告成为主流,BAT、字节跳动等巨头以及其他互联网新贵纷纷凭借自身优势大举布局信息流广告,近5000亿规模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硝烟四起。

很多互联网企业财富的半壁江山甚至命脉也都来自于广告,某种程度上,将一些互联网企业看作是广告公司,丝毫不为过。

随着信息流广告竞争的加剧,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提高广告精准度和效能,想尽办法让用户沉迷、吸引他们更多注意力,甚至只把用户作为一个个行动的数据体,而忽略了服务用户。长此以往,不禁让公众深深怀疑互联网企业多年来一直宣称的那些美好叙事。

当下,随着疫情之后的经济下行和去年开始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广告的整体增速放缓,强烈依赖广告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也进入了“寒冬”。

但广告收入的刹车也迫使互联网大厂们重新思考:到了应该让企业更有价值,而不只是赚钱的时候了。

1 广告稀缺的时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今在催收广告费中倍显尴尬的《天津日报》曾在中国广告业务中发挥过很大作用。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厂的一条广告,自此媒体广告经营逐渐开展起来,拉开了媒体产业经营的序幕。

当时香港《大公报》敏锐地评论道:

“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

对于那时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广告也的确是一种新奇的事物。

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当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条长达1分30秒电视广告时,人们都以为这是一条新闻报道。

这条广告是来自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生产的“参桂养荣酒”。这种补酒在当时可谓奢侈品,但它却在当天全部卖脱销,广告的效益可见一斑。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一支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的诞生过程

人们见证了电视作为第一媒介的实力,要知道,那时中国电视的普及量只有485万台。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参桂养荣酒未必是好产品,然而却在广告的加持下取得了销售奇迹,只能说明广告本身对于那时候的中国来说是多么新奇又稀缺的资源。

广告的这种势如破竹的架势还在延续,而且当中央电视台出手后,一种名叫“标王”的概念诞生了。

所谓“标王”,指的是在199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创性地将黄金时段(每晚天气预报节目前标板广告)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而投标金额最高的企业则将获得这个响亮的名号。

山东孔府宴酒用3000万元拿下了第一届标王,广告在央视开播2个月后,销售收入达到2.7亿元,而上一年其全年营收不过3.5亿元。

“立竿见影”的品牌传播及带货效应,让标王之争愈演愈烈,竞标企业从第一届的93家涨至第二届的134家,再到第三届的198家。

标王的价格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暴涨。1995、1996年,秦池酒厂连续两届拿下标王,付出的代价为6666万元、3.21亿元。

秦池酒厂由此从名不见经传,变成举国闻名的白酒品牌,1996年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是上年的5倍、6倍。

老板王卓胜说:

“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的是一辆豪华奥迪。”

1990,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为5.61亿元,七年后上升到114.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83%。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4.95亿美元的身价跻身“世界电视100强”。

到了1999年,年收入过亿元的电视台达到20个,各地电视大楼如同雨后春笋,无数工作岗位由此而生,无数精彩节目因此而起。从第一条电视广告,到第一条广播广告再到央视的标王,广告在中国的力量可见一斑。

那是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广告最辉煌的时代。

2 前互联网时代的广告混战

与广告在中国齐头并进的还有广告公司。

1993年,国家全面开放广告经营权后,广告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

在北京,第一个拿到私营执照的是北京大诚广告(1993),由当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弘创办。同年,在广东的张小平,将挂靠在国营企业下8年的广州黑马广告独立;梅高广告创始人高俊,则选择了将公司从广西搬到上海(1992)。他们是1993年国家开放广告行业前后最有代表性的三家本土私营广告公司。

90年代广告业火热之时,同样也是在数字营销时代之前,广告公司的职能有五大类:代理客户策划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反馈广告信息、评估广告效果和提供咨询。

总体来看,客户如果要刊登广告,就需要一则称心如意的广告内容、有传播和影响力的刊登媒介以及制定后续的宣传策略。这都需要广告公司为客户制定完成。

譬如,广告是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还是电视广播里,就涉及到了几种不同的广告媒介。为这些媒介创作出来的广告形式也不同,可能是漫画、动画或者微电影,还可能是广播。这些创意的落实需要广告公司按照分工和流程来完成,以确保广告策划与创意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那为什么需要一家广告公司来为你做咨询呢?

因为像过去的央视那样“一中标王解千愁”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1998年,中央电视台特地取消了“标王”的称号,并分季度竞标,这意味着在央视打广告的企业进入了“后标王”时代。

其实,央视广告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后标王”时代是中国进入过剩经济时期的反映。

据相关部门当时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国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已达到了100%。

这说明,短缺经济已成为历史,而可供打广告的平台(电视台、广播报纸和互联网)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广告的存在,并把其作为商业生活中的一部分。

也正是这个时期,电线杆、公交站牌、建筑的墙上开始出现“办证刻章”的小广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把公共场所变成自己的“广告板”。广告在人们视线里频繁出现。

在优势减弱、竞争对手增加的情况下,想做宣传的企业自然需要一个专业的公司来做广告咨询。

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兴办广告公司的热潮。1991年底共有专业广告公司1156家,到1994年底跃升到18375家,四年之间就上升了近16倍。到了1997年,广告从业人员达54.8万人;专业广告公司全年营业额超过194.1亿元。

尽管我国广告公司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毕竞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具备全面代理广告业务能力并具有一定实力的广告公司不多,这就给了外资广告公司一定的“可乘之机”。

1986年,中国国际广告公司与美国扬罗比凯公司和日本电通公司联合成立中国电扬广告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合资广告公司,率先把国际专业广告和品牌实践经验及模式带入中国。

全球有六大广告集团:宏盟(Omnicom)、WPP、Interpublic(IPG)、阳狮(Publics)、电通以及哈瓦斯(Havas)。它们在1993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从当时的市场竞争状况来看,外资广告公司主要服务外资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等;本土广告则服务本土企业,双方界限分明,如同两军对垒,谁都没有越过那条中轴线。

那时中国广告行业属于限制行业,外资可以进入但不得控股,跨国公司大部分选择了和国企广告公司“有限”合资。

拿可能是最耳熟能详的广告公司“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来举例,该公司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属航天业)、中国天马旅游实业公司(属旅游业),和一家英国公司“英国盛世国际广告公司”合资创办的,经营国内外各类广告设计、制作、发布及全面代理的专业化中外合资广告公司。

这些中外合资的公司财大气粗,且有着在广告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丰富经验,本土公司的业务能力和他们比起来自然是相形见绌。

90年代,很多我们熟悉的也是最经典的广告,大都出自这些合资企业,如海飞丝、飘柔、玉兰油、舒肤佳、护舒宝,直到今天为止也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便是托了那时候外资广告公司助力的福。

同样被外资企业带进中国的还有“广告代理制度”。

所谓广告代理制,就是强调广告业内部的合理分工,也可视为媒介、企业和广告公司之间博弈的结果。

广告公司的一边是媒介,一边是企业(广告主)。而整个广告计划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单纯的把广告发出去,广告公司代理的就是广告媒体和广告主不能替代的东西。

具体举例来说,作为一个专业的广告机构,在行业中有丰厚的人脉关系,因此甲方如果要投广告,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直接去找乙方,而是找到中间的广告机构,这样才可能得到一个在行业中相对合理的投放价格。

也就是说,广告机构在代理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连接广告主与媒介,然后分别从两方收回扣。毕竟,广告主想顺利完成全国性的大规模广告宣传活动是一项复杂而琐碎的事情。调查、创意、策划、制作效果、媒介选择等一系列的工作,如果不由专业人士去承担,既耗时又耗财,企业内部实施的广告费用高于委托广告公司的实施费用。

在1990到1999期间,在广告行业沃土的栽培和竞争下,本土广告还有国际广告公司的中国业务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在跨国合资广告公司和民营广告公司的冲击和“逐鹿中原”下,一批量小体弱的国有公司业务逐渐萎缩凋零,从此与时代告别。

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广告,譬如奥美公司针对年轻市场所缔造的、请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加上“M-Zone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广告语。

奥美在赢得中国移动比稿之后把全新的“动感地带”打造为中国移动最有影响力的消费者品牌。上市当年用户超过1000万,三年后超过1亿。

这样两军对垒的局面似乎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但到了千禧年后,它被打破了。

起因是2001年底,以日本电通为首的外资企业开始与国内企业打起了价格战,开始实行“零代理费用”的规则。而在这以前,广告行业均采用上文提到的“代理制”,即按照《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广告公司承担外国广告代理费用为15%,国内广告10%。

一旦代理费用降到了0,那么势必订单会迅猛增加,事实也是如此:在推出“0代理费用”后,北京电通迅猛发展,一举成为2003年收入最高的广告公司,盛世长城、麦肯光明、上海奥美等合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大幅增长。

在进入千禧年后,在数字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的悬崖边上,一场价格战就这样爆发了。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个潜在条件:在中国,广告公司越来越多,广告主的行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品牌曝光的需求也在逐日提升,因此广告开始变得多样化,无孔不入并占据了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篇幅。

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将不存在任何“标王”,因为没有一家媒介拥有垄断性的地位,广告开始变得分散而多样,也正是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对广告产生了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

就后果来看,这场打得你死我活的价格战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因为当中国全面加速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广告公司所占有的优势就大不如前了,因此谁都没有落下一个最终的好处。

3 巨头构建起的广告世界

进入互联网时代,所谓的“互联网广告”应运而生。

我们熟知的众多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独角兽等,看似做的是搜索、电商、社交、本地生活、传媒、娱乐等中的某个领域,其实他们基本也都在做着广告业务,用日益充盈的流量、不断壮大的技术以及积累的海量数据同时在构筑着一个互联网广告世界。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告诞生在1994年,是由AT&T投放在HotWired上的Banner广告,价值只有3万美元,但点击率超过了44%,开了展示广告的先河。

此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各显神通,你一笔我一笔地描画起来:

95年,网景公司推出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的广告结算方式,即每让一千个人看到,广告主所付费用;

同年,雅虎运行了第一个关键字广告,可以对不同的受众呈现不同的广告,成为“精准营销的鼻祖”;

97年,一个叫佐克曼(Ethan Zuckerman)的程序员编写了世界上第一则弹窗广告代码;

98年,美国有一家名叫Goto.com的搜索引擎公司发明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按竞价网站的出钱多少,决定搜索结果排列顺序;

06年,Facebook推出信息流广告,即在用户新鲜事里插入广告,会针对不同的内容源为用户匹配不同的呈现方式;

08年,Youtube推出视屏贴片广告,也就是看视屏前的那段广告;

……

这些打广告的手法基本圈定了日后互联网广告的框架,后来互联网广告大战就是在这些广告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叠加。

随风而起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从一开始就毫无遗漏地用起了各种广告形式: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线了垂直分类广告;QQ启动了弹出式广告;百度上线了竞价排名系统;新浪微博也推出了信息流广告;各大视频网站开启了视屏贴片广告。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给网民带来了海量而形式多样的免费信息和服务,但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世界里,当一种商品或服务不收费时,价值就会转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网民获得的免费信息和服务,最终是由广告商来付费。

但网民每次使用互联网的某项服务时,一方面带来了流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互联网企业精准定位广告的系统运算法则,让某个互联网平台更有价值,无形中其实进行了劳动交换。

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将巨大流量通过更有效手段真正转化为收益,被很多互联网公司看作第一要务。

互联网企业变现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比如广告、增值服务、电商,但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还是广告。

4 “搜索广告霸主”的陨落

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正是没找到变现的商业模式而消亡,比如90年代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Infoseek、LookSmart、Inktomi。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经就是Infoseek的核心工程师之一,所以百度成立后,李彦宏极力为百度变现寻找出路,那就是竞价排名。

2001年百度的董事会上,李彦宏提出做竞价排名的计划遭到了一致反对。他怒了,将手机狠狠地摔到了桌子上,吼道:

“不做竞价排名,那就别干了!”

事实证明,竞价排名确实为百度带来了大量真金白银,在PC时代,百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互联网广告收入的No.1,那时期搜索广告是各种广告形式中市场份额最高的,而百度能独占近80%的营收份额。

因为在百度之前,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浪、搜狐等的展示付费广告模式——只要展示了广告主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就得为此付费。而百度是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通过用户主动去搜索,推荐给用户更想要的信息,精准度和效能大大提高了,相比门户网站,收入也大大提升。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初的2014年,百度广告营收超过490亿元,位居各大互联网企业第一,其次为淘宝的375亿,腾讯当时只有80亿,同为搜索引擎的谷歌中国、奇虎360也在TOP10中。

那时期百度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其广告收入上。

但在搜索广告一马当先的同时,一种更有效率的广告形式发展势头很猛,那就是电商广告。

2014年,电商广告的市场份额达25%,仅次于搜索广告的33%,而且电商广告的增速远远高于搜索广告,因为精准电商广告模式的效能又强于泛搜索广告模式。

举个例子,那时候,如果用关键词“iPad”分别在百度和淘宝上搜索,就会发现,百度搜索的结果前三条分别是百度百科、中关村在线报价和百度图片,而淘宝的搜索结果则是商家给iPad的报价列表。

这表明使用百度搜索的人是希望了解iPad的各种信息的用户,而在淘宝搜索的人更多就是希望购买iPad的用户。作为广告主,自然希望得到购买意愿最强的用户。

百度早在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2007年10月进军C2C电商,上线“有啊”,为此还跟淘宝爆发了“百宝大战”——淘宝与百度终止了竞价排名合作,淘宝完全屏蔽了百度搜素引擎的抓取。

百度和淘宝看似是在电商领域的攻防战,实则也是争夺能更精准变现的流量,毕竟,流量就等于广告收入。

但百度始终没能把之前导向电商的大量精准流量落入自己口袋,“有啊”在2012年以失败告终。

2016年,某种程度上是百度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发生了“百度血友病贴吧被卖事件”,以及一起因轻信竞价排名推荐的莆田系医院导致了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死亡事件,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百度广告竞价排名”这几个关键词上。在营收模式遭到社会普遍质疑和监管加强下,百度的搜索广告受到很大影响。

与此相映衬的是,也是在这一年,电商广告首超搜索广告跃居第一位。

5 半壁江山甚至命脉都是广告

在传统的PC时代,百度、google、奇虎360等搜索引擎掌握着核心的流量分发功能,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流量来到了手机上,搜索技术就没法像抓取网页内容一样抓取App中的内容。

一个个App成为一个个搜索“黑洞”,满屏App之下,百度既难以进行搜索,亦难以进行分发。

百度在移动端的使用时长开始逐渐落后于微信、手机淘宝、手机QQ等,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垂直领域搜索产品逐渐蚕食着百度的综合搜索,比如专业领域的知乎、微信上线的搜一搜、头条系以新闻娱乐为主的搜索等。

电商广告崛起后,最具代表性的阿里旗下淘宝系就成为最大的广告受益者。

当年百度进军电商,向阿里的腹地开炮时,阿里也做了一件让百度大感威胁的事——上线了阿里妈妈,直接切入互联网广告市场。

阿里妈妈颠覆了搜索引擎的游戏规则,买卖双方可以直接在网上交易,很多过去无法进入市场的资源被发掘,中小企业交易全程透明,投放更快速和准确,整个网络广告市场也由此得以重新高效配置广告资源。

此后,阿里妈妈推出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达摩盘等营销产品,来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比如最早的淘宝直通车,商品出现在手机淘宝/淘宝网搜索页的显眼位置,当买家进行关键词搜索时,以优先排序获得买家的关注。同时,只有买家点击才需付费,系统智能过滤无效点击,这与搜索广告只要点击就要付费,存在大量无效点击的方式区别开来,自然更受广告主欢迎。

近几年,内容的去中心化与分发的中心化决定了信息流广告的崛起。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流广告的鼻祖”Facebook率先把信息流用在了移动端,巴掌大的移动端找不到角落来安置广告,只能夹杂在信息流里,于是Facebook的整体广告收益和结构彻底改变。

但并不是把广告夹在信息里就叫信息流广告,它是依托于更精准的算法,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把最恰当的广告(也谈不上最恰当,其实就是烦感度降到最低)推送给不同兴趣的用户。

为了满足这样的算法精准度,Facebook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收集数据,甚至置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于不顾,拿这些数据建立了庞大的广告业务,由此饱受质疑。

Facebook在信息流广告上取得了大胜后,国内各大互联网也纷纷混战信息流广告江湖,2017年是中国信息流广告爆发的元年,有贴吧、新闻、短视频等信息流内容的百度,有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腾讯以及有短视频、新闻资讯等的字节跳动都大力加码信息流。

阿里妈妈也推出了“超级推荐”,覆盖猜你喜欢、微淘、直播广场、有好货等推荐类位置,广告呈现的形式包含商品、图文、短视频、直播等信息流内容。

此外,新浪微博、豆瓣等也在信息流上耕耘了多年,微博近半的营收都来自其信息流广告。

这样一来,“流量即广告收入”的逻辑变成了“内容即广告收入”,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信息流广告市场份额能达到35.8%,超越电商广告成为第一。

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也跟互联网一样,显示出明显的“向强者集中”趋势,2018 年腾讯、阿里、百度、今日头条、微博五大巨头瓜分了互联网广告市场72%的份额,他们依靠自身优势,建立起了能带来大量营收的搜索广告、电商广告或者信息流广告护城河。

最初打算依靠广告形成商业闭环,先备足弹药然后追求更广阔星辰大海的互联网企业,似乎也患上了“广告依赖症”。

2020年,阿里的全年广告收入占比达49.7%,百度为68%,拼多多达到了80.6%,微博为88.1%,搜狗、趣头条、搜狐更是高达90%以上。

说广告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半壁江山甚至命脉,丝毫不为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巨头也是广告公司。

中国广告业也迅速被互联网改造,有数据显示,到2019年,互联网广告已占中国广告市场的一半份额,其次为电视广告,只有15.5%,而报社、广播电台和期刊所占份额已微不足道。

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广告公司也纷纷开始寻求转型的妙方,转头向互联网扎去。

在知乎一则名为“传统广告公司如何转型?”的问题下,有人尖锐地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头条、百度基本上垄断了移动端媒体资讯的注意力份额,抖音、快手、bilibili等短视频的趣味性更加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潮,传统纸媒和网媒被移动端自媒体取代,传统电视广播网络被各个视频平台取代,因此,传统广告公司想要转型,唯一的途径是往互联网广告方向转型。

互联网广告已代表了“广告”这个词。

6 当广告收入急刹车

今天,借助互联网的无限扩张,广告在无形中浸入到了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广告本身的界限也变得更加迷糊,人们已分不清它是内容、是百科、是知识还是广告。

但“变得聪明”的广告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效果。

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曾说:

“十几年前,当你有1亿多元广告预算的时候,打开电视机经常能看到你的广告;PC(个人电脑)互联网起来了之后,你把广告预算一部分放在互联网上,一部分放在电视上,人们开始不会特别注意看你的广告了;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广告预算可能已经有10亿元,我却很少能看到你的广告,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你的广告预算虽然涨了10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信息流暴涨了70倍甚至更多,你的广告被稀释了。”

以前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好像住在地球上;后来的PC互联网时代,我们就住进了太阳系;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好像住在了银河系。在银河系,即使给你10个喇叭,你都叫不响了。

这种情况下,广告创意就变得愈发重要,这同样给了一些小公司更多机会——它们可以先大公司一步去尝试未被涉足的领域,在广告中加入更多的点子和创意。

拍摄广告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在影音设备变得普遍且容易操作的今天,人们很容易通过自学掌握拍摄技巧以及用软件剪辑影片的方式。

投放渠道的多样化、信息流广告的铺张使得投放广告的成本也降低了许多,这样一来,广告现在和安迪·沃霍尔中的可口可乐一样——只要你愿意,就是人人都做得起,投得起的一项业务。

拍摄广告便不再是某几家公司的专利,如果我们放眼最近一些成功的广告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都不是出自大广告公司的手笔:Keep的“自律给我自由”出自KARMA 颉摩广告;去年刷爆网络的雷人视频“歪嘴战神”出自一风之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十分年轻。

互联网公司成了广告运作中的“媒介”,公司规模够大,用户够多后,就能形成“坐商”的态势,不必出去求人,自有顾客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这样一来公司就成为了一个隐形的广告代理商。

互联网公司的命运也跟广告深深绑定,随着疫情之后的经济下行和去年开始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广告的整体增速放缓,各大互联网公司也进入了“寒冬”。

去年,在本该是广告收入旺季的第三季度,互联网巨头和新贵们的广告收入却陷入了低迷,BAT收入增速回到了个位数,相对较好的字节跳动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但不可否认的是,短期内手握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公司在广告界的地位很难动摇,把广告变成资本积累的密码仍掌握在他们手中。

只不过,广告收入刹车迫使互联网大厂重新思考:到了应该让企业更有价值,而不只是赚钱的时候了。

最近在读史蒂文·利维的《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书中详细描绘了Facebookd的成长和转变史,让人们看到,一个自诩信奉民主、包容、自由表达和市场竞争原则的公司,最终却不断深陷泄露用户信息、煽动负面情绪等丑闻中,把赚钱看得高于一切,用户的重要性仅仅在于他/她是个行动的数据体。

Facebook也是靠信息流广告获得了大量财富,但这同样也造成了Facebook今天的困境,扎克伯克在极力扩大Facebook的营收中丢弃了“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的初衷。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说了这样一段话:

“高科技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是社会文化允许它们大量尝试新事物。公众忍受这些公司傲慢的言辞、过分的做法,法律也普遍对其持宽松态度,为的是换取对现状进行革新的创造性想法。但是,一旦公众发现这是一笔浮士德式的交易,不受约束的创新带来的是不受控制的疯长的阴影,社会的反弹将格外强烈。”

Facebook的经历及面临的困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国内互联网公司,标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高科技”的互联网企业,半壁江山和命脉却还是广告,而为了让广告更精准,效能更高,想尽办法让用户沉迷、吸引他们更多注意力,甚至窃取隐私数据。长此以往,不禁让公众深深怀疑互联网企业多年来一直宣称的那些美好叙事。

这样来看,互联网大厂们在寒冬中开始寻找新增长点,比如关注硬科技,既是生存本能,又是出于自我正名的道德考量。

 

作者:齐马、余扯淡

来源: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