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29 Mar 2019 09:08: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8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国足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中国社交二十年 //www.f-o-p.com/104827.html Fri, 02 Nov 2018 02:14:50 +0000 //www.f-o-p.com/?p=104827

 

1995年8月初,清华学生ace用台湾大学椰林风情站的系统,在实验室的一台386/Linux上架设了BBS。8月8日,中国教育网第一个BBS“水木清华”正式开放,IP:166.111.1.11。

在这里,一个北京的小程序员,通过IP字段发现了同样在方正工作的暗恋对象。生活中羞涩的他在网络里却是如鱼得水,和女神天南海北聊得异常投缘,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就是周鸿祎和爱人胡欢在BBS上发生的故事。这篇中国社交二十年,便打算从这里说起。

BBS,社交媒体的蛮荒时代

1994年,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站上线;1995年,马化腾在家搭建了慧多网深圳站点,起名Pony-soft;1996年,求伯君在珠海架设了“西线”BBS站,雷军在北京架设了“西点”。同年,丁磊加入广州飞捷,架设了基于公网的BBS,并在上面认识了周卓林;汪延和李嵩波加入四通利方,利方在线成立,并先后开辟了“谈天说地”和“体育沙龙”版块。

彼时的BBS尚未普及,Telnet协议下的界面简陋、操作繁琐,但敏锐的嗅觉和对网络的渴望,让那些后来在互联网时代声名在外的大佬们纷纷聚集在这里,开拓了中国网络社交的蛮荒时代。

1997年,国足第六次冲击世界杯失败,最有希望的一届国家队折戟在通往法兰西的路上,无数球迷失望收场。几天后,痴迷足球的福州男人老榕,在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上义愤填膺地写下了那篇让所有球迷落泪的文章:《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这篇帖子随后传遍全网,引起足球界和媒体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南方周末》于1997年11月14日整版转载,四通利方连同论坛版主的名字“Gooooooal”第一次登上报纸,他就是后来新浪网的第一位编辑,陈彤。

这篇文章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空前的传播效应,十强赛、老榕、四通利方,这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却在1997年成为了中国网络论坛兴起的标志。

这一年,丁磊了创办网易。同年10月26日,一位刚刚过完生日的长沙青年在网易上挂了个论坛,功能很简单:一个TV Game资料的信息库,和一个TV Game同好灌水撒野的聊天室。

这位长沙青年本名田哲,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除了上网和电视游戏外别无爱好。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Mop,意为“拖把”。这个网名直接催生了“猫扑”这一后来在网络世界影响深远的词汇。

1998年春天,毕业于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系的宅男刘琥,利用业余时间在家搭建了西祠胡同的原型,并于4月14日正式发布,华语地区第一个大型综合社区上线。

刘琥选择“响马”作为自己的网名,意为“拦路抢劫的强盗”,但在现实里,身为大学老师的响马为了维护西祠的服务器却不得不过着吃泡面的穷苦生活。他绝不会想到日后西祠会跨越地域,成为中文网络的一杆旗帜。

同年12月1日,四通利方与美国华渊合并,取名新浪。

而在海口,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邢明已经是股神级的人物,他有个很特别的网名“968”。这一年,968决定把自己在股市中挣到的钱,投入到网络论坛这个未知的行业中。1999年3月1日,天涯上线。

也许是创始人骨子里的文人气息,天涯吸引了大批网络写手,流传出《武林外传》、《明朝那些事》等畅销作品。那时候的天涯文化,几乎就等同于网络文化。天涯也迅速站上了网络社区的鄙视链顶端。

从此,“网民”成为了一个新兴群体、网络用语开始流传在大街小巷。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灌水、潜水、隔壁、菜鸟,以及早被扫进故纸堆的GG、PLMM、恐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时候,大家都一门心思扑在眼花缭乱的论坛内容和网恋上。968有一句名言:没网恋过的人没有网感。

IM,腾讯QQ的封神之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以猫扑、天涯为代表的BBS逐渐开花结果,进而发展出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而另一边,远在深圳的Pony站长,即将带着他初生的QQ,走上中国社交的封神之路。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QQ的原名:OICQ,即Open ICQ。

1996年,三个刚刚服完兵役的以色列青年发布了一款支持网络聊天的软件,起名ICQ,意为I SEEK YOU。不到一年时间,ICQ就成为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并于1998年底被美国在线以4.07亿美元收购。此时,ICQ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

目光回到中国,润迅的一名员工很早就注意到了ICQ这款软件,他就是慧多网深圳站的马站长。

当时马化腾已经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曾经的慧多网网友、如今的网易创始人丁磊,通过开发邮箱系统成了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这给了他最直接的刺激。不过他并没有想做类似ICQ的软件,因为彼时已有PICQ和网际精灵等效仿者。

创业的冲动不断地催促着年轻气盛的Pony马,终于,按捺不住的他找到老同学张志东,说想要做一款“网络寻呼机”。虽然从现在看,那绝对是个糟糕的产品,但为了这个创意,马化腾和张志东又先后找来了许晨晔、陈一丹和曾李青。

自此,腾讯五虎集结完毕。现在,神话的诞生只差一个契机了。

很快,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来。广州电信公开向全社会招标类似ICQ的中文即时通信工具,马化腾五人决定试试看。由于时间紧迫,只来得及出了一个技术方案,它就是OICQ。

可惜,那次的中标者早已内定了飞华公司旗下的PCICQ。尽管如此,执着的马化腾依然决定把OICQ做出来,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1998年11月11日,腾讯公司注册成立,马化腾的“腾”,即时通讯的“讯”。1999年2月10日,OICQ正式发布,版本号99beta build 0210。

说起来好笑,当时腾讯的目标是:第一年发展1000个用户,第二年争取3000~4000个,第三年达到1万个。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仅仅9个月后OICQ的注册用户便突破了100万。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腾讯的收入根本养不起这个“滴滴”叫的小精灵。由此引出的团队到处接活挣钱补贴家用、全体员工工资减半、开价300万出售腾讯、生死线上拿到IDG投资,又是另一个紧张的故事,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时间来到2000年,OICQ席卷中国的同时,一纸诉状发到了刚刚成立3年的腾讯公司: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起诉腾讯侵权,并要求收回OICQ.com和OICQ.net两个域名。

历史性的转折到来了,OICQ必须改名。但是,起个什么名字好呢?这一度让腾讯苦恼异常。

在当时,由于网络聊天软件以ICQ和OICQ最为著名,因此这类软件在业内被亲切地称为“QQ”。马化腾急中生智,决定将这个词据为己有。

2000年11月,QQ迭代历史上的经典版本QQ2000正式上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QQ的用户量很快突破1亿,在即时通讯这个领域一骑绝尘,后来微软的MSN大举来犯,也没能阻挡这只外表人畜无害的企鹅走上社交神坛。

至此,腾讯奠定了社交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今后的日子里挟用户以战天下,可谓是神挡杀神,无坚不摧。

Blog,自媒体的破晓黎明

跨入新世纪,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和资本寒冬,让许多后来知名的网络公司命悬一线。

但是,正如尼采说的:“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互联网这个新物种,注定要在新的千年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幸运的腾讯拿到投资后改名换姓重获新生,接下来,中国的互联网也进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季节。

  • 一方面,戴志康和他的Discuz给论坛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转折,各种地方论坛、软件论坛、小说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另一方面,Blog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自媒体的雏形即将诞生。

2002年7月6日,已经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方兴东发布了两篇文章:《向微软投降》和《微软为什么》。

这两篇文章如往常一样被刊登在了各大网站的推荐栏目上,但令他惊讶的是,短短两个小时,所有文章遭到微软的强势封杀。方兴东进入IT业以来,第一次在网络上失去话语权,这让他觉得可笑又可悲。

那一年,互联网开始回暖,搜狐率先宣布盈利。也是在那一年,方兴东知道了Blog,机会叩开了这位博客教父的大门,他意识到,博客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改变。

于是方兴东和王俊秀一起发表了《中国博客宣言》,第一次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将其称之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在宣言的最后,方兴东写道:

“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

2002年8月,博客中国成立。

同年,中科大大二学生郭晓雷用200多元单枪匹马架起了Blogbus;在杭州读大三的季华开发了Blogcn,随后胡之光加入,“中国博客网”诞生。可惜的是,博客教父预言的新时代没能到来,开放性差,使得博客始终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接下来,戏剧性的一个人登场了,她就是木子美。

2003年6月19日,一个名叫木子美的网络作家在博客中国创建了个人主页,8月某日,她在著名的《遗情书》中实名叙述了与广州著名摇滚乐手的“一夜情”故事。该篇被网友转载到西祠胡同,引起轩然大波。

11月11日,三大门户网站分别在头版头条推荐了关于木子美的文章,博客中国访问人数瞬间突破十万。方兴东自嘲说:“精英们知道博客是因为我,而大众们知道博客却是因为木子美。”

2003年底,天涯博客试行版推出,成为国内第一个将公共社区与个人博客相结合的网站。随后天涯陆续出现竹影青瞳、流氓燕等新的“木子美们”,博客就这样被印上了色情的胎记,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流行起来。

两年后,新浪高调出手,于2005年9月8日推出Blog2.0公测版,借助名人效应在博客领域进行“圈地运动”,短短两个月用户数量突破百万。紧接着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开火,门户博客全面爆发。

有了博客这支生力军的加入,论坛、社区和各类门户网站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新锐写手不断涌现,木子美逐渐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学、新闻评论、知识分享,是更接近方兴东心目中的理想国。自媒体的种子也在这段时间生根发芽。

而随着宽带入户,互联网也逐渐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2003年12月3日,贴吧正式上线,成为了百度在社交领域的拳头产品;2005年3月6日,阿北创立豆瓣,全网文青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角落。

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

SNS,熟人社交全面爆发

web2.0时代以来,人们很快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 一方面,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几乎没有门槛,但缺乏内容的梳理和传播机制,大量信息被淹没;
  • 另一方面,互联网连接的人越来越多,但主流网站都以内容为中心,熟人关系在网络中的渗透遇到了阻碍。

此时的大洋彼岸,以六度空间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化网络SNS,正在Friendster和Myspace的带领下发展的如日中天,哈佛校园也即将迎来Facebook的诞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另一个对创业充满强烈好奇的大男孩登场了,他就是王兴。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的王兴决定回国创业。他找来了两个人,清华保送中科院的本科室友王慧文,和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中学同学赖斌强。三人一直都有朦胧的创业想法,王兴的回国成为了一个契机。

三个人就在清华附近的海丰园租了一套房子,开始第一个产品——社交网站“多多友”的开发。

也许是应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多多友上线后并没有收到好的反响,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又陆续尝试了好几款产品,全部以失败告终。值得庆幸的是,2004年在中国起步的SNS都发展得不太理想,意味着王兴还有机会。

2005年,一股反思SNS的思潮在网上弥漫开来:中国人保守,不愿意把照片和真实姓名等信息发布在网上,SNS可能不适合中国。但王兴他们并不怀疑,因为1999年陈一舟的ChinaRen就是基于真实信息的社区网站,可惜ChinaRen在资本寒冬下卖给了搜狐,否则中国的Facebook也许早有定论了。

后来,在翻看多多友的数据时,王兴他们发现很多人会每周登陆一次,和朋友互相留个言、发个私信。他们隐约觉得,问题不在于用户愿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而在于网站有没有东西让用户觉得留下真实姓名是有价值的。

那个东西就是熟人关系,2005年12月8日,模仿Facebook的校内网正式上线。

校内网没有QQ那么幸运,早期的用户都是团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拉来的,门票抽奖、大巴车接送火车站、赞助学生拍摄DV。但和QQ一样的是,产品做对了。校内网的用户慢慢达到了1千、1万,竞争对手也蜂拥而来。

北大的底片网、复旦的饱蠹、人大eDorm、北航的looface、中山大学的亿友,李肇星的儿子哈佛归来做了dorm99、耶鲁MBA的张帆夫妇做了占座网、陈一舟做了5Q网。SNS一入校园,立刻像四溅的水花,爆发出和当年BBS一样的生命力。

和竞争者相比,校内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Facebook成熟的UI和交互。虽然一度背上抄袭的骂名,但省时省力,而且比起其他网站的盲目创新来说,对用户也更加友好。有趣的是,也正是因为抄袭Facebook,校内网才进入了红杉资本的视线。

可惜,彼时的王兴还是个稚嫩的大男孩,商业模式的缺失和一时的心高气傲,使得校内网最终与红衫失之交臂。最后,校内网弹尽粮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已卖身给了陈一舟的千橡集团。

2006年,校内网与5Q网强强联合,最终成功占领了校园市场。通过熟人关系的突破,SNS终究还是在中国找到了出路。

但是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另一边,开心网异军突起,通过白领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2008年3月,定位在白领圈的开心网成立,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上线了朋友买卖和争车位应用,类似朋友圈小游戏的社交裂变模式第一次出现在SNS网站上。短短一年时间,开心网的注册用户量就突破了1500万,直追校内网。

随着开心网平地而起,SNS开始走出校园,新浪朋友、搜狐白社会、淘宝淘江湖、阿里人脉通,一时间各路资源争先恐后地杀入这个赛道。2009年8月4日,近7000万注册用户的校内网,正式更名为大家所熟知的人人网,标志着中国的SNS网络进入鼎盛时期。

用关系链作为过滤机制,用feed流进行内容分发,人们的上网体验终于自博客时代以来又上了一个台阶。加上API接入的社交游戏等第三方应用,属于Facebook的胜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然而,人人网们想要成为Facebook,还有最后一战要打,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巨大的天堑,对面站着的是那只带着红围巾的憨厚企鹅,和它身后的腾讯帝国。

早在2005年4月,腾讯就推出了另一款社交产品,QQ空间。彼时的QQ空间还是一个blog气息浓厚的QQ附属品,但严格说来,这个企鹅家族的新成员身上,已然带着前所未有的SNS基因。它静静地蛰伏着,等待着一鸣惊人的出场。

2009年1月,QQ校友上线,腾讯以防御人人网的姿态向SNS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同年11月,腾讯买下qzone.com域名,QQ空间正式开启由个人主页向SNS网络的转型。

只是原以为会惊心动魄的战役,却打得毫无悬念。短短几个月内,QQ农场等空间应用迅速杀死开心网,QQ校友也在用户体量上压制人人网,SNS之战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收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QQ庞大的关系网络,在这只企鹅面前,人人网只能俯首称臣。

2010年四季度,QQ空间用户超过4.8亿,2013年末,QQ空间被列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社交网站。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Facebook?

因为有QQ,这几乎成为了后来互联网人的共识。

SNS大战看似草率的收尾,让腾讯再一次稳固了自己社交帝国的统治地位。但是,战争还远未结束,屹立不倒的腾讯帝国将继续迎接挑战,这一次,胜利却属于别人。

微博,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

我们先把时间倒回2007年春天,在这篇社交二十年里,那个叫王兴的大男孩还有属于他的第二次出场。

校内网加入千橡集团后,王兴等人并不是那么如意,王慧文、赖斌强等人纷纷出走,王兴也在度过锁定期后离开了千橡。这一次,王兴找来在百度工作的学弟穆荣均,说他打算重新做一件事,绝不是为了某一天再把它卖掉。

王兴和穆荣均就这样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创业,他们将目光瞄向了Twitter。

上线半年多的Twitter是一种微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在上面发送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的消息。2007年3月,Twitter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西南偏南”活动上一炮而红,每天发送的消息量达到了六万条。

在王兴眼里,Twitter这种轻便的模式,可能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

2007年5月,饭否网上线。经过这些年的创业,王兴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人都成了饭否的首批用户。同时,秉着自由、开放的精神,饭否网也赢得了一些博主和互联网深度用户的青睐。

不过早期大家都不知道140字写点啥好,虽然SNS已经步入正轨,但用户的分享习惯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就互联网的大环境和手机的功能来说,2007年的饭否网在国内算是比较超前的,以至于后来王兴他们转而做了一款面向白领的SNS网站“海内网”。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海内网并没有像开心网那样进入SNS的第一梯队,而在忙碌海内网的一年里,饭否却悄然生长起来。

2008年,Twitter的热潮传到了中国,这种微博客的形态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记录和分享的需求,也比传统门户网站有着更直接的新闻获取和传播能力。饭否继承了这种发璞归真的简单交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爆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2009年,饭否网用户突破100万,越来越多的新闻从饭否上传播开来,例如湖北巴东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等,饭否开始有了社会舆论平台的雏形。这也给饭否带来巨大的压力,按照法律监管的要求,王兴他们不得不删掉很多敏感词。

令人惋惜的是,不懂政治的王兴依然小觑了舆论的威力。下半年,乌鲁木齐事件爆发,饭否则迎来了长达505天的关停。

王兴在社交领域的出演就此告一段落,接下来美团网的征程,又是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值得庆幸的是,在饭否停滞的一年多里,只有两个员工离开团队,其中一人便是张一鸣,而未来被新浪微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今日头条,也都是后话了。

饭否虽然被和谐了,但微博这种短平快的模式却已经深入人心,2009年9月,新浪微博悄然上线,成为第一家开放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并且再一次复制博客时代的名人策略,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吸引了全网的注意力。

随后,各类门户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纷纷成立,连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中国真正进入微博时代。

与此同时,远在硅谷的乔布斯一年之内发布了iPad和iPhone 4两款产品,21世纪刚过10年,移动互联网突然到来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具有天然移动属性的微博进入空前鼎盛的时期,其中新浪微博一马当先,在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迅速成为了国民性的现象级产品。李开复以自己的开博经历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微博,改变一切》,并认为:“因为有微博,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

可惜这一次,腾讯似乎慢了一拍。

腾讯微博上线于2010年5月,比新浪微博整整晚了8个月。社交网络天生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8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曹国伟和陈彤确立新浪微博的统治地位了。

接下来的一年,也许是马化腾最痛苦的一年。腾讯微博焦头烂额地追赶新浪,不料一篇《狗日的腾讯》让腾讯陷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境地,著名的3Q大战也就此拉开序幕。

2010年底,在和360大战打得头破血流之际,新浪微博宣布用户量达到1亿,并推出了具备通讯与媒体传播双重功能的新浪微群,直接向QQ群发起挑战。正如打败QQ的,绝不会是另一个QQ,打败微博的,也绝不会是另一个微博。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腾讯对新浪的胜率十分渺茫。

社交帝国的未来一时间显得黯淡无光。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3Q大战竟是PC时代的血色绝响,在辽阔的互联网世界里,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微博战场的失利,也没能影响腾讯的再次涅槃。

微信移动互联网的到来

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应用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短短15天内就有超过100万人注册下载。这款通讯工具的登场,像极了当年的ICQ。

在这个领域,反应最快的是曾经的“西点站”站长,雷军。在经过金山的洗礼后,雷军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他认为,摆在眼前的很可能是占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极佳切入点。

短短37天后,小米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kik的产品——米聊。

“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在米聊发布后的一次聚餐中,雷军如是说。

彼时的腾讯深陷3Q大战的泥潭不能自拔,“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的指责直接挑战了腾讯的产品信仰,对“弱连接社交”这样战略性平台的误判更是导致微博战场的全面溃败。而米聊的出现,则很可能是腾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现在,轮到那个被称为神的男人出场了。

1996年,网易开发的WebMail,让丁磊成为互联网产业里第一个赚到真金白银的创业者,同时直接刺激了马化腾的创业梦想。而几乎同一时间,一位毕业不到两年的研究生,独立编写了知名的邮件客户端Foxmail,他就是张小龙

当时中国的联网速度慢,客户端反而比较快,Foxmail上线一年,中文版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400万,英文版的用户更是遍布20多个国家。张小龙因此成为华南地区的传奇,被视为继求伯君之后的第二代软件工程师的代表。

那时马化腾还在经营深圳站点,他曾给张小龙写过一封邮件,指出了Foxmail的一个设计错误,这便是pony站长与微信之父的第一次交流。

但与丁磊和马化腾不同的是,生性内向的他对商业并不感冒,因此一直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1998年,Foxmail作价1200万卖身博大,张小龙辗转做了企业邮箱服务器;2005年,Foxmail在QQ防御MSN的战役中被腾讯收购,张小龙因此进入了QQ邮箱。但由于邮箱的盈利模式模糊不清,他的职业生涯依然不温不火。

2010年11月,在广州离群索居的张小龙注意到了kik,并在一个深夜发邮件给马化腾,建议由他的团队做一个类似的产品。这对他和腾讯而言,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决定,少年成名的张小龙,或许便从此泯然众人,而腾讯也将彻底与移动时代失之交臂。

于是,2010年11月20日,在工信部官方调停3Q大战的当天,“微信”项目正式启动,次年1月21日,微信上线。从时间上来看,腾讯最终只给雷军留了40天。

接下来,便是米聊与微信的生死时速。

一开始,米聊和微信都表现平平。因为在国内,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提供了丰富的短信套餐,和kik一样以省短信费为卖点,并没能成功突围。同时,微信在1.2版本中提供了图片分享功能,然而反响也不热烈。

不过总体来说,米聊团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稳稳保持着先发优势。此时,香港的一款同类产品Talkbox,以语音对讲机为卖点,已经获得了三四百万用户。2011年4月,米聊借鉴Talkbox,率先推出对讲机功能,5月,微信迅速跟进。终于,用户量迎来了井喷。

经过了短时间的落后,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开始狂奔,“摇一摇”和“漂流瓶”相继上线,虽然争议不断,却推动了用户的增长。而没有打过大型社交战役的米聊团队,基础性能的薄弱开始暴露出来,用户量的激增导致米聊服务器频频宕机,甚至会有某个地区的米聊用户集体掉线的事情发生。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微信。

7月,张小龙团队打出决定性的一击,“附近的人”功能正式上线,微信的日新增用户在没有QQ资源的前提下达到了惊人的10万,从此战局彻底扭转。11月,马化腾干脆停止了将在北京、上海投放的微信户外广告。微信在与米聊的战争中宣告胜利。

很快,雷军退出了与微信的竞争,全身心投入硬件的开发,此后来自丁磊的易信、中国移动的飞聊、马云的来往,都只对微信造成了极其微弱的抵抗。

2012年3月29日凌晨4点,微信用户突破1亿,历时433天。这几乎是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QQ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用了将近10年,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这场战役,以微信的胜利告终,同时,微博的战争也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2012年4月19日,朋友圈上线,微信完成了通信工具向社交平台的升级,基于手机的熟人社交圈正式出现,微博、人人遭到沉重打击;8月23日,公众平台上线,一个全新的舆论生态在微信上出现,此后纸媒开始雪崩式倒塌;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上线,微信支付用户数量直逼支付宝,腾讯通往电商的最后一块壁垒被击碎。

短短三年,张小龙几乎再造了一个腾讯。

微信的成功,不仅延续了社交帝国的繁荣,更激起了腾讯一个极大的野心:微信有可能成为移动时代新的桌面系统,完成一个闭环的社交和商业生态链。而小程序的诞生,便很可能是这个生态链的最后一块拼图。

马化腾曾说,微信是腾讯拿到的移动互联网“站台票”,现在看来,微信早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收费站。

重新起航,百花齐放的新篇章

微信从QQ手中接过帝国的荣耀,但社交创业的浪潮却远还没有结束,移动社交从此进入寡头统治的战国时代。

一方面,在移动大战中失语的手机QQ率先变革,深耕娱乐化、场景化社交,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同样主打“附近的人”,陌陌从微信手里接过“XX神器”的标签,做成了又一个上市公司;阿里的来往团队苦心修炼,开发了办公领域的钉钉;还有语音的YY、职场的脉脉、直播映客……

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交领域催生出更多细分市场:有主打颜值的探探、主打心灵匹配的soul、主打同志交友的blued、主打情侣互动的恋爱记,以及最近被称为“社交新贵”的子弹短信、爱情银行和数不清的00后社交产品们,这篇作为历史回顾的篇章就不再一一细数了。

最后,未来的社交产品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微信是否会被颠覆,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永远心怀期待。

 

作者:Hiro,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Hiro

]]>
如何把“人气”转化为“销量”?学会这5个粉丝营销技能! //www.f-o-p.com/102114.html Sat, 13 Oct 2018 01:28:13 +0000 //www.f-o-p.com/?p=102114

 

最近在关注一个问题:罗永浩“粉丝”过千万,锤子手机在网上人气特别高、话题性很强,为什么实际销量却十分惨淡?“粉丝营销”是要将“高人气”转化成为“高销量”,可是这当中究竟有哪些障碍,或者需要什么技巧?

罗永浩是国内第一代“网红”,十几年来,他做过博客网站、做过英语培训机构,现今在做锤子手机,干的都是一个时期最热门的领域。罗永浩超高的相声水平和个人影响力,积累了大量粉丝,罗永浩微博粉丝超过1500万,直逼雷军(1700万)。可是,雷军已将小米手机做到销量全球前五,而锤子手机至今也只是一款小众产品。今年,在残酷的市场面前,罗永浩也难以抵挡销量的低迷,被迫宣布锤子手机大幅降价。人文情怀和网红光环所带动起来的粉丝营销仍在继续,但似乎正在遭遇瓶颈。

我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性的探讨一下“粉丝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讲究哪些技巧。

我将从以下5点,阐述我的“粉丝营销”方法论:

1、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2、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3、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4、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5、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很大改变,近两年的“双11”用户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投影。以服装为例,头部的网络达人所占的淘宝女装销量,已经占到30%到40%,像zara这样的公司已经低于微博上的网络达人。网红的店,在开场的时候也非常好,不论卖衣服、卖日用品还是做知识付费服务,粉丝流量所带来的销售量增长都十分惊人。

这个时代,做不好“粉丝营销”几乎就是做不好营销。

 

01
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用“卡位”取代“定位”

在我看来,“粉丝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企业过去是运用定位、对位、卡位这套组合拳来做营销,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而现今的“粉丝营销”不需要定位,第一步就是卡位。卡位和定位有什么区别呢?

定位是传统思维,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瞄准目标用户,寻求精准的广告投放。不过,市场定位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清楚知道市场在哪里,你要知道谁是目标用户。这是很困难的。

智能手环刚刚出来的时候,苹果、三星也不确定市场在哪里,只是跟着手机一起卖,结果销量惨淡。难道苹果、三星不懂定位吗?不是。现在的用户需求已很难猜透,很难做出准确定位。但小米手环一出来,销量迅速增长,很快做到世界第一。小米一开始就没有做“定位”,而是粉丝助其做好“卡位”。很多铁杆粉丝告诉雷军,智能手环只有做成什么样子、达成怎样的性价比,粉丝才会愿意购买。以前的智能手环功能很多,但都卖不动,后来小米把手环的很多功能都去掉了,功耗大幅下降,手环可以30天不充电,小米手环开始大卖。这完全归功于“粉丝的教育”,雷军事先不需要做产品定位,而是由那些铁杆粉丝来协助“产品定位”,这就叫“卡位”。

卡位是围绕着粉丝的需求进行设计,直接让粉丝帮你定位。所以,小米卖电饭锅我们能接受,但是华为要是也卖电饭锅,你肯定接受不了,因为华为没有这类粉丝帮其做市场铺垫。在社交媒体社交营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卡位”显然要比“定位”更符合营销实战需要。

做好营销“卡位”的最大前提,是你要有铁杆粉丝,如果你自己就是网红、或者有网红给你帮忙,最好不过了。如果你跟网红不沾边,那么,哪怕生拉硬拽也要建立你的铁杆粉丝群。比如,做湖南米粉的互联网企业霸蛮,就是创始人请50个朋友,每人找40个对湖南米粉感兴趣的人,请他们试吃。就这样找到了2000个种子用户。如果不能将熟人(粉丝)服务得舒舒服服,又怎么去征服陌生人呢?

另外,这个卡位最好是蓝海市场。比如,小米火了之后,其他手机厂商要用小米的方法玩,肯定是玩不过小米的。因为社交媒体对某个话题的活跃用户就那么多,小米已经让这部分人变成了自己的粉丝,你用同样的方法去争取同一部分人,难度肯定特别大。如此看来,很多人做“粉丝营销”很可能第一步就会输掉,因为卡位太考验眼光、洞察和行动速度。

当然,赢在后发制人的“粉丝”卡位战也是有的,不过,这需要一种离经叛道的操作手法——建立一条“鄙视链”。甚至有人直言“有鄙视链才叫粉丝营销”。这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鄙视链”的源头是传播失控。比如娱乐圈经常会发生“粉丝互撕”,以及不久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足球队没能参加,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球迷掀起骂战的热情,有人喜欢德国队,有人喜欢巴西队,有人喜欢阿根廷,而不同的阵营之间相互看不起,甚至互损。粉丝的情绪就像无处不在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瞬间燃烧起来,这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失控。可是,这种“粉丝互撕”蔓延到了商业领域,则可以被聪明的营销者所用。

你看江小白,本来只是一款主打青春文艺的小酒,有人觉得它的文青缥缈特矫情、特讨厌,有人则会认为这个特别戳心、有被读懂的感觉。这两种极端情绪,就会转化成为无休无止的“骂战”。如今的江小白很火,微信指数只排在茅台后面,百度指数排第一,传播力比肩茅台、五粮液,远超洋河、汾酒。很多年轻人把喝江小白当做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签,他们鄙视那些说江小白难喝的人,说他们是中年油腻男,不懂年轻人的江湖,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这种“鄙视链”帮助江小白在年轻人群体中成功实现卡位。

 

02
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找准“粉丝营销”的五个维度

做“粉丝营销”的直接目的,都是希望将粉丝转化成为付费用户,甚至口碑相传,带动更多付费用户。雷军和罗永浩都是一代网红,粉丝规模相差不大,可是在“粉丝营销”的实际效果上,小米手机可以做到年度销量过亿,而锤子手机距离千万销量也还有很大距离。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两个品牌市场定位不同,可是,这个“市场定位”何尝不是“营销能力约束下的无奈选择”呢?

回到具体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一些自媒体人已经做到10万+甚至百万+的粉丝关注,但尴尬的是,内容阅读只有几百或者几千。明明很多“高大上”的品牌已经是高知名度,面对“粉丝活跃度”的低迷也一样束手无策。你的粉丝只关注、不活跃,这是怎么回事?有机构分别面向粉丝和自媒体人做出调查,去发掘“粉丝活跃度”低迷的具体原因:

从自媒体人的角度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1、推送的内容不够优质、不够体现品牌调性;2、关注的粉丝数量不足;3、关注你的粉丝群体本身就不是活跃用户;4、营销成分太重,广告植入太多。

从粉丝的角度看来,主要原因是:1、账号没有人格化;2、没有引导粉丝互动的习惯;3、粉丝的互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反馈;4、植入广告的同时没有给到粉丝想要的利益点;5、只强调品牌心智传达,不匹配对应人群。

如此看来,“将粉丝激活”就是一个不断使他们找到同类、还能产生很多惊喜的过程。人格化账号(亲切感)、引导粉丝互动(亲密感)、互动行为及时反馈(受尊重)、合理的利益点(有惊喜)、营销更加精准人群(找同类),这是做好“粉丝营销”的五个思考维度。

其实,做好“粉丝营销”集中做好一个一个“小群”,就能赢得很多机会。有人选取新浪微博近5万名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是新浪微博这类大型社群价值最高的,其实是其中的无数个小社群,用户活跃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体的影响。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叫做“小群效应”。社交平台的“营销红利”往往源于这种“小群效应”。

我一直建议营销公司做“粉丝运营”,最好一个一个小区域、一个一个小群体,扎扎实实做深做透。比如北京望京这个区域,就可以有专门的社群部落,将特别关注这个区域内的事情的粉丝聚集起来。

“望京”本身就是这些人的最大共识,天然就有亲切感。望京每天会发生很多事,很多又跟自己息息相关,群主与粉丝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有很多互动机会,很容易形成亲密感。对于群主来说,对粉丝进行反馈的过程,也是自己获得信息的过程,粉丝是在帮你关注望京的大事小事,你当然有动力与他们互动,同时使他们感受到尊重。

如果把关注望京的粉丝群体做好,大家找到同类、有归属感,那里有几百家餐厅,也会带来千万收入,这是最实际的精准营销。将望京地区商家最新的优惠、折扣活动通知给粉丝,或者粉丝之间相互转达,会不断有惊喜。这样环环相扣,不用去激活,粉丝本身就会持续活跃。

“粉丝营销”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使粉丝变得很多或者增长很快。比如美国的汉堡王,社群里有三万五千个粉丝,但质量不高。

于是它搞了一个活动,如果你退群,我可以送你一个免费汉堡,将近三万人领完汉堡走了,留下八千人,给汉堡也不走,这就是“铁粉”。结果,社群里的粉丝活跃度比以前提高了5倍,这些人给汉堡王提意见、出主意,做口碑传播,反而让汉堡王的声势更大了。其中很多粉丝不仅是汉堡王的忠实顾客,很多还成了汉堡王股票的持有者。

所以,粉丝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特别多,而是不断找到高欲望、高质量的用户,主动参与到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中来,甚至与你形成利益共同体。

 

03
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

电影《减法人生》里,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微博微信要搞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上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粉丝也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那么,什么样的内容产出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

1)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欲望和快感,投射到“大V”、“网红”身上,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2)认同效应——“大V”、“网红”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人树立榜样,让粉丝产生无穷的幻想,他们会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3)归属效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粉丝关注”为的是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三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情绪化生物,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所以,最普遍的做法是内容当中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诸如爱情、痛苦、分离、悲伤、困惑等等。无论你是卖化妆品的,还是写心灵鸡汤的,都要有这些内容。你看,咪蒙何以能圈粉无数,而且“粉丝转化率”奇高?咪蒙的文章中有很深刻、很理性、很值得记忆的东西吗?没有。几乎都是过目即忘。但咪蒙的文章就是帮你释放各种情绪,你记不住文章内容,但是,你记得住咪蒙。

当然,情感驱动、引发共鸣,并不是内容产出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粉丝的忠诚度,起始于情绪共鸣、情感共鸣,稳定在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交给别人,相当于一次意识催眠,一旦陷入,将很难逃脱。马云的强项就是营造价值观共鸣,每次在阿里巴巴对员工讲话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长篇大论,但他会把讲话内容总结成两句话,然后反复说。他是在喊口号吗?不。马云是在“输出价值观”,用最简单的表述,在人们的心智中扎入钉子。

04

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攻克“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现今是一个朋友圈说了算的时代,营销已不是烧钱打广告,而是做口碑、做社群。一般人理解做社群,无非就是拉拢一些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越多越好,方便做广告。可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其实,社群的真正价值在于筛选出高欲望、高质量的粉丝,与粉丝协作进行品牌营销。未来品牌竞争的关键,就是构建“粉丝社群”。

构建社群的最大困难,倒不是吸引很多粉丝,而是绕不过去的“社交蒸发冷却效应”。在“粉丝社群”中,成员的价值跟液体的温度类似,当温度最高的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时(价值最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剩下的液体的平均温度就会下降(社团的平均价值会进一步降低)。随着社群中人数的增加,最有价值的成员会感觉到整个社团的平均水平降低了,于是他们会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又会引发更多高价值成员的离开,所以最终,这个社群就会沦落成为一个平庸之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呢?答案是开放。“高价值粉丝”更乐意去封闭的圈子,因为那里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够平等社交的人。换句话说,做好“粉丝社群”,关键是“尊重粉丝的身份需求”。

为什么Facebook能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营销公司?因为Facebook在消除“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方面选择了一种“大杂院模式”。

在Facebook之前,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采取“广场模式”,他们的社交软件可以随机显示陌生人的信息给用户,就像在广场上任何人可以跟任何人有接触,而陌生人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用户就感觉到被打扰了,体验很不好,渐渐就弃用了。

Facebook的做法与之相反,在产品一开始的设定上,就让用户感受不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那个小区域,这就是“大杂院模式”,用户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动。Facebook从开始到最后,用户规模增加了500倍,但用户体验并没有下降。避免社群的平庸化,是Facebook提高社群“粉丝活跃度”和发掘“粉丝价值”的真正秘方。

“高价值粉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用户,他们能帮你提高阅读数,买你的东西;一类是重要用户,你要靠他们提高影响力,甚至他们能帮你生产优质内容。营销不是烧钱,要准确找到种子用户,让他们帮你传播。Uber(优步)在粉丝运营上的做法更直接到位,干脆就瞄准三类人:一类是有留学背景的华人,一类是媒体人,还有一类是做公关、奢侈品行业的人。这三类人的共同点是社会关系广,很快就把其他人带动进来了。

05

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准确实现“粉丝的类聚和分群”

将“粉丝营销”的技巧加以实施以后,一定要根据“数据反馈”做出方向矫正、策略调整。这个“数据反馈”主要有两类:后台数据和销售数据。

类似京东商城、拼多多这样的大型平台,都是“先数据、后内容”,系统化给粉丝人群做出定位。他们的内容后台都有对应的用户分析/粉丝分析,了解了人群特征之后,才更好针对人群产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地域性的消费风格,不同消费阶层不同的关注信息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消费需求。这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诸如得到APP、锤子手机这类网红公司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用门票收入来验证“粉丝忠诚度”。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每年都会搞一次跨年演讲,现场的门票销售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得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没有票房、没有赞助、没有版权费,商业上不成立,说明“粉丝跟你的关系还不够铁”。

在“粉丝营销”方面,腾讯社交广告强调“选网红、找用户、玩内容、做监测”四步法,分别从“数据分析、精细化营销、定制创意、优化策略”等维度进行深入整合。目标是锁定粉丝及潜在粉丝群,实施精准营销,尤其是创意要“狠”到位,在粉丝关注点与网红特点的结合上进行定制化创意,这样更容易打动、触动粉丝。

在我看来,对粉丝做好数据监测的关键,是进行“粉丝的类聚和分群”,这也是经营粉丝社区、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步骤。可以基于用户社交行为及互动数据,将粉丝人群分为“闲谈者、较真者、点赞之交、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六个大类,“闲谈者、较真者和点赞之交”他们更多是贡献了关注时间,这很重要,可以帮助品牌根据广告实时投放数据,评估粉丝转化效果,调整营销策略;“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他们有意愿深度参与品牌的传播和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群高价值粉丝。

小结

传统公司做品牌营销大概就三步:给品牌讲一个好故事,构建销售渠道,然后将设计好的产品与销售对接。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步骤是孤立的、割裂的?“粉丝营销”是要借助各类“大V”和“网红”的影响力,他们自己就是品牌,而且直接面对用户,去掉中间环节,实现营销的最佳成本效率。

而是铁杆粉丝直接帮你做市场定位,这样你猜错市场需求的风险大大降低,你可以根据粉丝的需要去设计产品,也可以用网红的个性去影响粉丝。这种氛围创造出来了,这种情感互动+商业互动,更符合人性,大家更喜欢,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就会被刺激出来,市场也就做大了。

粉丝营销,最终还是归结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属于自己的社群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体验最好,也最有商业价值。小众产品都很有粘性,因为圈子小,大家就会有一种“只有我是,你却不是”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要喜欢就行了,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良性的“粉丝营销”,必将是一个符合人性的社群化商业,将同类聚集在一起,是开发商业价值最实际的长效策略。

 

作者:李檬,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李檬

]]>
微信涨粉套路:如何实现从0到10万精准粉丝的快速增长 //www.f-o-p.com/100484.html Fri, 28 Sep 2018 02:39:37 +0000 //www.f-o-p.com/?p=100484

 

中小企业如何从 0 到 1 运营一个公众号,并快速实现涨粉?

这些涨粉方式都是经过成功验证的、可行的、低成本的,适合那些已经有公众号但粉丝增长缓慢、以及目前准备开始运营公众号的新媒体人员以及老板阅读。

本文提纲 :
  • 涨粉,首先你要找准目标人群;
  • 涨粉的魔性公式:传播+吸引=关注;
  • 涨粉的三个关键词,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 有效涨粉的 7 种套路,套路是快速达成目标的捷径;
  • 坤龙老师对微信行业生态的犀利评价。

01涨粉,首先你要找准目标人群

我们这里有个案例,同样是做小龙虾的两个账号,一个叫北京簋街小龙虾,一个叫我爱小龙虾:

第一个的受众是簋街当地的街坊或者游客,我们假设有 5 万粉丝,转化率达到 10% 也就是 5 千,这个号也就是那条街的第一大号了;

第二个账号的受众可能是全国爱吃小龙虾的人,我们假设受众人群有 5000 万转化率 10% 那就是 50 万人,就成为了行业大号。

所以在涨粉之前,你要想一想你处在什么样的人群当中,你的受众是什么,其次才是用什么步骤以及目标来方法来吸引他们。

粉丝数是由目标人群规模确定,但变现由人群需求决定。我们要考虑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目标人群是不是刚需,目标人群需求影响到你后续变现能力。如果追求变现的话,尽量选择目标人群需求强的。

涨粉的魔性公式:传播+吸引=关注,关注也就是粉丝量。

所有好的新媒体运营都必须拥有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你有持续能够增长的模式,也就是拉新

第二,你吸引过来的人能在你这里持续得到的好处或者价值,也就是留存

第三,你产生的价值能够变现,也就是转化。

我当时微课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式,你发一篇推文,推文里会介绍一个课程,你需要去公众号后台回复某个数字或者某个关键字;

回复之后能会有个提示,让你去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并且截图发给客服,这个流程是十分繁琐的;

但当时的用户,没有那么挑剔,所以大部分都能去完成这个动作,只要有人想报这个课程,他就需要去传播这个课程,所以就慢慢的裂变开来;

裂变开来之后就可以积累第一波粉丝,那么当时我们主要做的这种职场类的用户,后面你就可以开发 ppt 的课程,训练营等等。

完美的达成我刚才说的三步,其实就是拉新、留存和转化这三个步骤的不断去重复。

02 成功涨粉的 3 个关键词

很多人做公众号,会有一种妄念:我举办一次活动或者写几篇稿子,一下子就能增长 10 万粉丝。

世界上就算爱迪生,也不是一下子就发明电灯的,他也是先试的 99 种办法,觉得不行,才试了最后第 100 办法才成功。所以涨粉有 3 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试错

我当时很单纯把市面上所有能够涨粉的方法都试了一遍。有大量的是没什么用的,包括在贴吧、论坛推广,但要去试错;

第二个关键词:重复

当你找到对的方式之后,要不断的重复。像我们以前做头条的引流,大概一天能引来四五个粉丝。我们觉得他是对的,所以不断重复。现在大概一天能引来四五千左右的样子。不断的去重复它,把它当成一个标准推广去执行;

第三个关键词:极致

有很多公众号其实找到了一个正确的路线,但是他们的流程是很松散的。第一是不及时的,第二是有很多细节没有考虑;

因为当时我们做的不错,有很多号在模仿我们,我们会做很多小号去测试它们的防御跟流程。包括响应的速度。我会去琢磨粉丝的设定,包括细化客服的地址话术,以及什么时候回复,包括怎么样很快就去处理,我都有很标准的一个操作流程。

03 有效涨粉的 7 种套路

1、通过名字也可以进行涨粉

对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新号来说,一个有搜索量的名字就是最有价值的推广资源。

比如我之前有一个学员,他注册了一个叫做“奇奇怪怪韩国漫画”的公众号,每天什么都不发都新增三千多的粉丝量;

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火的漫画叫《整容液》,而漫画作者另一部作品就叫《奇奇怪怪。读者们看完整容液,想看其他作品,通过搜索他们就会搜索到这个唯一认证的公众号。

2、通过内容涨粉

内容涨粉还是比较安全的,现在良好的内容加良好的运营方式还是可以实现涨粉。视觉志“谢谢你爱我” 单篇阅读量达到 5000 万,涨粉 65 万。

那么我们写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涨粉呢?

(1)热点事件: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每次热点事件都会带来几篇百万级爆文热点,像高铁一样会被快速传播。

那么为什么你写的热点无效?主要原因有三点:

时效问题:比如审美疲劳,完全没有兴趣看,角度不够新颖,比如说每年情人节都会有一批公众号写情人节攻略那怎么可能会火。比如热点今天早上爆出来,你明天才写出来,这个事件可挖掘的点基本已经被写完了;

角度独特:你写的角度有很多人写过了,也很难火,比如厄齐尔退出国家队这件事,很多号都在同情厄齐尔谴责德国足协,有一个号通过合理的分析为用户理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当天获得了 50 万的阅读量;

内容要专业,现在用户越来越挑剔只写出一个空泛的建议那么阅读量一定是不会高的。

内容问题:主要是内容不够专业,不够有启发性,都是泛泛而谈。我建议跟热点要和自己的专业及背景结合起来,如果什么热点都往自己身上套,除了内容牵强之外,读者也不会喜欢。

总结起来就是,跟热点要快速、角度要独特、内容要专业。

(2)故事型的文章

偷窥是人类的天性,第二故事是经验的代言,故事是生活的鄙夷,比如你有一段不忘初心的经历,表达观点的故事,都可以用故事写出来。

(3)干货型的内容

故事+热点+干货这种事最涨粉的,不过写干货的阅读量没有普遍那么高,但是粉丝更精准,写干货也更可信。

哪些内容即使你写了无数篇也难涨粉

个人日记:公众号不是个人日记本,没有那么多人对你的个人琐事感兴趣;

读书笔记:做的人和公司太多了(得到,喜马拉雅等);

情感宣泄:没有独特的观点,这是宣泄;

干货不足:并没有足够强的说服力;

公司广告:大部分的用户不会关注只发广告的企业号。

爆文写作 3 种形式:角色带入+置换立场+专业背景。之前薛之谦人设崩塌事件充分的表现了这三种形式;

找热点可以去微博指数,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等,这样找热点会更加方便,还有我们的营销日历,比如有个平台叫特赞营销日历。

 新媒体运营,小狮妹,微信,涨粉,新媒体营销,增长

3、通过知乎给你的公众号涨粉

知乎高答案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型:

(1)你要有论据,论证过程要详细,知乎用户普遍理性,干货文章普遍要理性;

(2)引用理论和数据,在知乎是非常受欢迎,当然要和题目相关;

(3)独特的,与题目相关的切身体验;

(4)是突出论点善用总结;

(5)提供解决方案,知乎低赞的普遍都是一些随意的,泛泛的,没有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答案;

(6)是跳出问题本身去思考,很多优秀的答主会点出提问者自身本身的问题去思考;

(7)以情动人,不过部分知乎用户是讨厌煽情的;

(8)是多种角度论证。

至于之后的引流,咱们可以留个小尾巴,引导关注;

比如我每一篇回答都会有个签名介绍一下我是谁,并且留下一句话‘私信很多知乎不常上,有问题欢迎到公众号留言’。

4、用头条号给你的公众号涨粉

 新媒体运营,小狮妹,微信,涨粉,新媒体营销,增长

 新媒体运营,小狮妹,微信,涨粉,新媒体营销,增长

头条是一个相对好运营的平台,它相对简单并且有流量红利;

 新媒体运营,小狮妹,微信,涨粉,新媒体营销,增长

注册头条号是选择领域尽量贴合这 15 个领域:搞笑、娱乐、社会、文化、科技、动漫、健康、时尚、美食、游戏、旅游、财经、汽车、体育、教育,关键词尽量贴合热点,注意避免重复,避免出现消重机制。

5、通过大 V 转发涨粉

基本上 90% 的公众号都是通过被大 V 转发实现涨粉。除了写容易被转发的文章之外,也要写容易被转载的文章。

如何让文章容易被转载?

第一个是标题

第二个是你要自己去寻找渠道,比如去投稿。

我知道一个号叫《李小狼》,写了一篇文章《你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合适的人》。这篇文章被一个崇尚单身生活的大号,叫《一个人 alone》转发了,这篇文章给《李小狼带》来了几千粉丝。

实际上,转载的是小编们,他们一天会看很多篇文章,他们选题的考核标准是很明确的,就是阅读量。他们对选题很熟悉,他们会看阅读量,会看你的标题吸不吸引人。

我们基本上是先看数据的,并且优先侧重对比。一篇文章 2000 阅读,突然有一篇文章到 5 万,他可能会更倾向于选一天 5 万阅读的。

第三个就是,看有没有被某大号转发。

你在投稿时,标注已被某大号转发的,大号的审核标准就会降低,所以只要你搞定某一个大号,基本上就会串起来。你可以把这些号都拉到一个群里面,你以后有了新的文章,可以让他们帮你转发。

6、通过社群裂变获取上万精准粉丝

简单的理解,群裂变就是你通过一张海报或者一个活动,将一些人拉到这个群里面,然后再让这个群里的人去帮你或者说让群里面的人去拉更多的人进来。

整体上群裂变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步:你要找一个嘉宾来讲课,就像我们之前讲的微课涨粉一样,确定课程和提纲;

第二步:就是设置后台,也就是我们群裂变的那个建群宝的后台;

第三步:就是要设计我们的海报,设计我们的海报来确定怎么去设计;

最后,就是我们要维护我们的群,以及怎么去让他们进入直播间,其实大致上的流程会跟微课比较像,只是中间会多了一些流程和步骤。

7、通过策划一场万人参与的微课涨粉

我把组织一场成功的微课拆解为 5 个步骤:

(1)确定一个火爆的微课选题;

(2)邀请到优质的分享嘉宾;

(3)写出高转发量的微课文案

(4)设置流畅、闭环的微课流程;

(5)快速引导老师来讲好这一节微课。

04 对微信行业生态的犀利评价

在新媒体领域,我把企业老板分为 3 大类:

第一大类:不了解新媒体的公司老板

这些人其实是很厉害的,他们可以完美的错过无数次风口。

网站火的时候,他觉得网上怎么可能卖的出去东西?淘宝火的时候他会觉得,怎么会有人在淘宝上买我的东西?他觉得微博是小朋友玩的,怎么可能卖东西呢?发微信的时候,他又觉得我的东西都在电脑上展示的,手机那么小怎么可能能展示的了,这些都是小朋友玩的。

他总是老实本分的,错过时代的每一次机遇,他们总是忽视媒体的力量,不接受营销新思维。而且现在也是大家拼命做新媒体的时候,他在搞百度。大家在做公众号的时候,他拼命搞淘宝。

用三个词描述这个阶段的老板: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第二大类:看热闹的公司老板

这类人他们有很强烈的共鸣:觉得这些东西火不过十年,我还是去做我自己本身的东西。

他觉得他的产品在这些渠道上很难成功。但是越难成功的东西,当它做出来的时候,效果就越好;

他觉得搞一下没效果就放弃了,其实如果他坚持的话就有机会。很多企业公众号转化率不高,就是因为这些“看热闹的老板”没有重视,没有正确认知这个渠道。

第三大类: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做新媒体的人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样的:第一是有意愿去做好这件事,第二是有能力去做好这件事,。很多企业有意愿去做好新媒体,但他没有能力。

一方面: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不具备人才,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企业不够年轻化,吸引不了 90 后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制度上的,新媒体是一个追求快,追求速度的行业。小编做了一个选题给老板,老板过了几天才回他,黄花菜都凉了,他们都不重视时效性。

第三,是很多企业不熟悉新媒体的生态,它会导致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但并不是我开什么公众号都会有人关注的,你必须要结合微信生态以及用户习惯的去开设一些公众号,这样才能有机会。

你属于哪一类呢?但愿你既不是“看热闹的公司老板”,也不是“不了解新媒体的公司老板”。

 

作者:小狮妹,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镖狮营销课堂(ID:woyaobiaoshi)

]]>
如何做粉丝营销?粉丝营销的五大方法论! //www.f-o-p.com/100174.html Wed, 26 Sep 2018 03:52:48 +0000 //www.f-o-p.com/?p=100174 pre_1%

罗永浩是国内第一代「网红」,十几年来,他做过博客网站、做过英语培训机构,现今在做锤子手机,干的都是一个时期最热门的领域。罗永浩超高的相声水平和个人影响力,积累了大量粉丝,罗永浩微博粉丝超过 1500 万,直逼雷军(1700 万)。

可是,雷军已将小米手机做到销量全球前五,而锤子手机至今也只是一款小众产品。今年,在残酷的市场面前,罗永浩也难以抵挡销量的低迷,被迫宣布锤子手机大幅降价。人文情怀和网红光环所带动起来的粉丝营销仍在继续,但似乎正在遭遇瓶颈。

我想以此为出发点,系统性的探讨一下「粉丝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讲究哪些技巧。

我将从以下 5 点,阐述我的「粉丝营销」方法论:

  1. 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
  2. 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3. 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
  4. 如何做好「粉丝社群」?
  5. 如何做好数据监测?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很大改变,近两年的「双 11」用户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投影。

以服装为例,头部的网络达人所占的淘宝女装销量,已经占到 30% 到 40%,像 zara 这样的公司已经低于微博上的网络达人。网红的店,在开场的时候也非常好,不论卖衣服、卖日用品还是做知识付费服务,粉丝流量所带来的销售量增长都十分惊人。

这个时代,做不好「粉丝营销」几乎就是做不好营销。

一、如何深度发掘粉丝的商业价值?——用「卡位」取代「定位」

在我看来,「粉丝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企业过去是运用定位、对位、卡位这套组合拳来做营销,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而现今的「粉丝营销」不需要定位,第一步就是卡位。

卡位和定位有什么区别呢?

定位是传统思维,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瞄准目标用户,寻求精准的广告投放。不过,市场定位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清楚知道市场在哪里,你要知道谁是目标用户。这是很困难的。

智能手环刚刚出来的时候,苹果、三星也不确定市场在哪里,只是跟着手机一起卖,结果销量惨淡。难道苹果、三星不懂定位吗?不是。现在的用户需求已很难猜透,很难做出准确定位。

但小米手环一出来,销量迅速增长,很快做到世界第一。小米一开始就没有做「定位」,而是粉丝助其做好「卡位」。很多铁杆粉丝告诉雷军,智能手环只有做成什么样子、达成怎样的性价比,粉丝才会愿意购买。以前的智能手环功能很多,但都卖不动,后来小米把手环的很多功能都去掉了,功耗大幅下降,手环可以 30 天不充电,小米手环开始大卖。这完全归功于「粉丝的教育」,雷军事先不需要做产品定位,而是由那些铁杆粉丝来协助「产品定位」,这就叫「卡位」。

卡位是围绕着粉丝的需求进行设计,直接让粉丝帮你定位。所以,小米卖电饭锅我们能接受,但是华为要是也卖电饭锅,你肯定接受不了,因为华为没有这类粉丝帮其做市场铺垫。在社交媒体社交营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卡位」显然要比「定位」更符合营销实战需要。

做好营销「卡位」的最大前提,是你要有铁杆粉丝,如果你自己就是网红、或者有网红给你帮忙,最好不过了。如果你跟网红不沾边,那么,哪怕生拉硬拽也要建立你的铁杆粉丝群。比如,做湖南米粉的互联网企业霸蛮,就是创始人请 50 个朋友,每人找 40 个对湖南米粉感兴趣的人,请他们试吃。就这样找到了 2000 个种子用户。如果不能将熟人(粉丝)服务得舒舒服服,又怎么去征服陌生人呢?

另外,这个卡位最好是蓝海市场。比如,小米火了之后,其他手机厂商要用小米的方法玩,肯定是玩不过小米的。因为社交媒体对某个话题的活跃用户就那么多,小米已经让这部分人变成了自己的粉丝,你用同样的方法去争取同一部分人,难度肯定特别大。如此看来,很多人做「粉丝营销」很可能第一步就会输掉,因为卡位太考验眼光、洞察和行动速度。

当然,赢在后发制人的「粉丝」卡位战也是有的,不过,这需要一种离经叛道的操作手法——建立一条「鄙视链」。

甚至有人直言「有鄙视链才叫粉丝营销」。这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鄙视链」的源头是传播失控。比如娱乐圈经常会发生「粉丝互撕」,以及不久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足球队没能参加,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球迷掀起骂战的热情,有人喜欢德国队,有人喜欢巴西队,有人喜欢阿根廷,而不同的阵营之间相互看不起,甚至互损。粉丝的情绪就像无处不在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瞬间燃烧起来,这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失控。可是,这种「粉丝互撕」蔓延到了商业领域,则可以被聪明的营销者所用。

你看江小白,本来只是一款主打青春文艺的小酒,有人觉得它的文青缥缈特矫情、特讨厌,有人则会认为这个特别戳心、有被读懂的感觉。这两种极端情绪,就会转化成为无休无止的「骂战」。如今的江小白很火,微信指数只排在茅台后面,百度指数排第一,传播力比肩茅台、五粮液,远超洋河、汾酒。很多年轻人把喝江小白当做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签,他们鄙视那些说江小白难喝的人,说他们是中年油腻男,不懂年轻人的江湖,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这种「鄙视链」帮助江小白在年轻人群体中成功实现卡位。

二、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找准「粉丝营销」的五个维度

做「粉丝营销」的直接目的,都是希望将粉丝转化成为付费用户,甚至口碑相传,带动更多付费用户。雷军和罗永浩都是一代网红,粉丝规模相差不大,可是在「粉丝营销」的实际效果上,小米手机可以做到年度销量过亿,而锤子手机距离千万销量也还有很大距离。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两个品牌市场定位不同,可是,这个「市场定位」何尝不是「营销能力约束下的无奈选择」呢?

回到具体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粉丝「活」起来?

一些自媒体人已经做到 10 万 + 甚至百万 + 的粉丝关注,但尴尬的是,内容阅读只有几百或者几千。明明很多「高大上」的品牌已经是高知名度,面对「粉丝活跃度」的低迷也一样束手无策。你的粉丝只关注、不活跃,这是怎么回事?有机构分别面向粉丝和自媒体人做出调查,去发掘「粉丝活跃度」低迷的具体原因:

从自媒体人的角度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

  1. 推送的内容不够优质、不够体现品牌调性;
  2. 关注的粉丝数量不足;
  3. 关注你的粉丝群体本身就不是活跃用户;
  4. 营销成分太重,广告植入太多。

从粉丝的角度看来,主要原因是:

  1. 账号没有人格化;
  2. 没有引导粉丝互动的习惯;
  3. 粉丝的互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4. 植入广告的同时没有给到粉丝想要的利益点;
  5. 只强调品牌心智传达,不匹配对应人群。

如此看来,「将粉丝激活」就是一个不断使他们找到同类、还能产生很多惊喜的过程。人格化账号(亲切感)、引导粉丝互动(亲密感)、互动行为及时反馈(受尊重)、合理的利益点(有惊喜)、营销更加精准人群(找同类),这是做好「粉丝营销」的五个思考维度。

其实,做好「粉丝营销」集中做好一个一个「小群」,就能赢得很多机会。有人选取新浪微博近 5 万名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是新浪微博这类大型社群价值最高的,其实是其中的无数个小社群,用户活跃在小群中,更容易受到小群体的影响。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传播,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叫做「小群效应」。社交平台的「营销红利」往往源于这种「小群效应」。

我一直建议营销公司做「粉丝运营」,最好一个一个小区域、一个一个小群体,扎扎实实做深做透。比如北京望京这个区域,就可以有专门的社群部落,将特别关注这个区域内的事情的粉丝聚集起来。

「望京」本身就是这些人的最大共识,天然就有亲切感。望京每天会发生很多事,很多又跟自己息息相关,群主与粉丝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有很多互动机会,很容易形成亲密感。对于群主来说,对粉丝进行反馈的过程,也是自己获得信息的过程,粉丝是在帮你关注望京的大事小事,你当然有动力与他们互动,同时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如果把关注望京的粉丝群体做好,大家找到同类、有归属感,那里有几百家餐厅,也会带来千万收入,这是最实际的精准营销。将望京地区商家最新的优惠、折扣活动通知给粉丝,或者粉丝之间相互转达,会不断有惊喜。这样环环相扣,不用去激活,粉丝本身就会持续活跃。

「粉丝营销」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使粉丝变得很多或者增长很快。比如美国的汉堡王,社群里有三万五千个粉丝,但质量不高。于是它搞了一个活动,如果你退群,我可以送你一个免费汉堡,将近三万人领完汉堡走了,留下八千人,给汉堡也不走,这就是「铁粉」。结果,社群里的粉丝活跃度比以前提高了 5 倍,这些人给汉堡王提意见、出主意,做口碑传播,反而让汉堡王的声势更大了。其中很多粉丝不仅是汉堡王的忠实顾客,很多还成了汉堡王股票的持有者。所以,粉丝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特别多,而是不断找到高欲望、高质量的用户,主动参与到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中来,甚至与你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如何针对粉丝群体去进行内容产出?——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

电影《减法人生》里,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微博微信要搞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上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

粉丝也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那么,什么样的内容产出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

  1. 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欲望和快感,投射到「大 V」、「网红」身上,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2. 认同效应——「大 V」、「网红」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人树立榜样,让粉丝产生无穷的幻想,他们会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3. 归属效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粉丝关注」为的是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三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情绪化生物,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所以,最普遍的做法是内容当中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诸如爱情、痛苦、分离、悲伤、困惑等等。无论你是卖化妆品的,还是写心灵鸡汤的,都要有这些内容。你看,咪蒙何以能圈粉无数,而且「粉丝转化率」奇高?咪蒙的文章中有很深刻、很理性、很值得记忆的东西吗?没有。几乎都是过目即忘。但咪蒙的文章就是帮你释放各种情绪,你记不住文章内容,但是,你记得住咪蒙。

当然,情感驱动、引发共鸣,并不是内容产出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粉丝的忠诚度,起始于情绪共鸣、情感共鸣,稳定在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交给别人,相当于一次意识催眠,一旦陷入,将很难逃脱。马云的强项就是营造价值观共鸣,每次在阿里巴巴对员工讲话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长篇大论,但他会把讲话内容总结成两句话,然后反复说。他是在喊口号吗?不。马云是在「输出价值观」,用最简单的表述,在人们的心智中扎入钉子。

四、如何做好「粉丝社群」?——攻克「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现今是一个朋友圈说了算的时代,营销已不是烧钱打广告,而是做口碑、做社群。一般人理解做社群,无非就是拉拢一些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越多越好,方便做广告。可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其实,社群的真正价值在于筛选出高欲望、高质量的粉丝,与粉丝协作进行品牌营销。未来品牌竞争的关键,就是构建「粉丝社群」。

构建社群的最大困难,倒不是吸引很多粉丝,而是绕不过去的「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在「粉丝社群」中,成员的价值跟液体的温度类似,当温度最高的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时 (价值最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剩下的液体的平均温度就会下降 (社团的平均价值会进一步降低)。随着社群中人数的增加,最有价值的成员会感觉到整个社团的平均水平降低了,于是他们会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又会引发更多高价值成员的离开,所以最终,这个社群就会沦落成为一个平庸之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呢?答案是——开放。

「高价值粉丝」更乐意去封闭的圈子,因为那里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够平等社交的人。换句话说,做好「粉丝社群」,关键是「尊重粉丝的身份需求」。

为什么 Facebook 能够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营销公司?因为 Facebook 在消除「粉丝社群的蒸发冷却」方面选择了一种「大杂院模式」。在 Facebook 之前,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采取「广场模式」,他们的社交软件可以随机显示陌生人的信息给用户,就像在广场上任何人可以跟任何人有接触,而陌生人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用户就感觉到被打扰了,体验很不好,渐渐就弃用了。

Facebook 的做法与之相反,在产品一开始的设定上,就让用户感受不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那个小区域,这就是「大杂院模式」,用户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动。Facebook 从开始到最后,用户规模增加了 500 倍,但用户体验并没有下降。避免社群的平庸化,是 Facebook 提高社群「粉丝活跃度」和发掘「粉丝价值」的真正秘方。

「高价值粉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用户,他们能帮你提高阅读数,买你的东西;一类是重要用户,你要靠他们提高影响力,甚至他们能帮你生产优质内容。营销不是烧钱,要准确找到种子用户,让他们帮你传播。Uber(优步)在粉丝运营上的做法更直接到位,干脆就瞄准三类人:一类是有留学背景的华人,一类是媒体人,还有一类是做公关、奢侈品行业的人。这三类人的共同点是社会关系广,很快就把其他人带动进来了。

五、如何做好数据监测?——准确实现「粉丝的类聚和分群」

将「粉丝营销」的技巧加以实施以后,一定要根据「数据反馈」做出方向矫正、策略调整。这个「数据反馈」主要有两类:后台数据和销售数据。

类似京东商城、拼多多这样的大型平台,都是「先数据、后内容」,系统化给粉丝人群做出定位。他们的内容后台都有对应的用户分析 / 粉丝分析,了解了人群特征之后,才更好针对人群产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地域性的消费风格,不同消费阶层不同的关注信息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消费需求。这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诸如得到 APP、锤子手机这类网红公司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用门票收入来验证「粉丝忠诚度」。得到 APP 的创始人罗振宇每年都会搞一次跨年演讲,现场的门票销售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获得真实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没有票房、没有赞助、没有版权费,商业上不成立,说明「粉丝跟你的关系还不够铁」。

在「粉丝营销」方面,腾讯社交广告强调「选网红、找用户、玩内容、做监测」四步法,分别从「数据分析、精细化营销、定制创意、优化策略」等维度进行深入整合。目标是锁定粉丝及潜在粉丝群,实施精准营销,尤其是创意要「狠」到位,在粉丝关注点与网红特点的结合上进行定制化创意,这样更容易打动、触动粉丝。

在我看来,对粉丝做好数据监测的关键,是进行「粉丝的类聚和分群」,这也是经营粉丝社区、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步骤。可以基于用户社交行为及互动数据,将粉丝人群分为「闲谈者、较真者、点赞之交、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六个大类,「闲谈者、较真者和点赞之交」他们更多是贡献了关注时间,这很重要,可以帮助品牌根据广告实时投放数据,评估粉丝转化效果,调整营销策略;「圈内人、价值发掘者、一致利益伙伴」他们有意愿深度参与品牌的传播和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群高价值粉丝。

小结

传统公司做品牌营销大概就三步:给品牌讲一个好故事,构建销售渠道,然后将设计好的产品与销售对接。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步骤是孤立的、割裂的?「粉丝营销」是要借助各类「大 V」和「网红」的影响力,他们自己就是品牌,而且直接面对用户,去掉中间环节,实现营销的最佳成本效率。

铁杆粉丝直接帮你做市场定位,这样你猜错市场需求的风险大大降低,你可以根据粉丝的需要去设计产品,也可以用网红的个性去影响粉丝。这种氛围创造出来了,这种情感互动 + 商业互动,更符合人性,大家更喜欢,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就会被刺激出来,市场也就做大了。

粉丝营销,最终还是归结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属于自己的社群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体验最好,也最有商业价值。小众产品都很有粘性,因为圈子小,大家就会有一种「只有我是,你却不是」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要喜欢就行了,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良性的「粉丝营销」,必将是一个符合人性的社群化商业,将同类聚集在一起,是开发商业价值最实际的长效策略。

 

作者:李檬,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李檬

]]>
如何策划一场能创造多重价值的营销活动? //www.f-o-p.com/92928.html Thu, 02 Aug 2018 02:31:11 +0000 //www.f-o-p.com/?p=92928 营销活动策划

 

世界杯的热潮刚刚过去,华帝的世界杯退全款活动就出现了问题,一些消费者纷纷指出华帝在退款时套路满满,并没有当初承诺的那么简单。

中消协介入,18日在其官方微博呼吁华帝“把广告费花在消费者身上”,希望其“切实履行承诺,按照售前约定和承诺,切实做好每一位消费者的退款工作。”

 

假设,一切如华帝承诺那样,这场活动 无疑十分圆满。从销售业绩,还是品牌宣传、用户价值上,华帝打了一场营销胜仗,创造了多重价值。

价值一:实现用户利益

价值二:提升销售业绩

价值三:舆论效应,提升品牌关注度;

价值四:兑现承诺,提升品牌美誉度;

价值五:股票上涨,获取长期利益。

但是随着后续事件的不断发展,华帝明显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十分可惜。最终,失去了信任和美誉度。这也是值得营销人反思的。做活动,只图热闹,而不计后果,没有权衡利弊 ,是万万不行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华帝做对了哪些?

华帝营销活动,成为疯传的新闻事件,引来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免费做传播。那么,这场营销活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对比一下其他品牌的世界杯营销,华帝营销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蒙牛5000万美金拿下世界杯赞助席位、号称砸20亿在世界杯赞助营销上。与之相比,华帝简直是赚大了。热度有了,热搜上了,用7900万买下世界杯最佳“广告位”,和蒙牛相比,华帝简直不能更划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营销活动?

笔者将此次营销活动界定为事件营销,因为受众最开始关注它,是从报纸上得知,是经过媒介向外公布这个消息,而内容是华帝股份签约法国足球队成为官方赞助商,只要法国夺冠,就免费退款。

在此,向活动策划岗位的同仁们一个可参考的,活动类型明细,从nwnh角度分析如下:

what:促销活动、事件、众筹、拉新品牌营销引流转化变现类、新品发布会活动等。

where:场景营销、社区营销、朋友圈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地推等。

who:关系营销、会员营销、公关营销、vip营销、个性化营销、人员推销等

when:节点营销、自创节日、渠道营销、短期营销、长期营销

how:借势营销热点营销、创意营销、稀缺营销、跨界营销。

华帝的此次营销,我们可以看到,是多个营销方式一起构成的,线上+渠道+事件+借势。而它最大的成功点,是抓住了活动的核心,将事件营销做成裂变,获得价值最大化。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一些优秀的营销案例,与你一起谈谈如何做好一场营销活动,创造多重价值。

01、做好一场营销活动,要具备哪些条件 ?

营销活动前提

组织架构 活动对象
活动预算 消费者购买成本
活动阵地 触发消费者行动的场景

我们都知道,做一场活动,需要外力与内力的合力。而内力终究是一个本源问题,由于内力问题,而导致营销活动,一盘散沙,没有成效。这种情形,很多活动策划者应该有过相同经历。根本问题出在人员配合,沟通问题,公司预算、资源配置上,具体原因,还需要自行查找。

那么,对于外力而言,哪些因素会影响活动的成败呢?

举例:借势世界杯营销之淘宝

这是一波典型的借势营销,不过,它并没有赤裸裸的进行促销活动,而是经历了一个周期的转化,循序渐进,从吸引用户到触发用户情绪到促成购买,完成的非常好。

活动对象:

淘宝用户,只要对世界杯有了解,喜欢买买买的用户,不管是不是球迷,都是准用户。

流量势能

淘宝注册用户有8亿,不管是大明、小闲、笨笨用户,他们都有一些显性或者隐性,短期内或者未来潜在的需求。所以一旦能激发他们的需求,这股流量势能将无可抵挡。每年的双十一,淘宝流量势能,更是强大。

活动场景

淘宝本身就是一个场,那么,怎样才能触发用户情绪呢?将世界杯资讯以晚报预告, “成语新编”,高度概括的总结式“秒读”;同时,手机淘宝,搜索“上天台”,一起吐槽;H5 的个性玩法,满足球迷与伪球迷、Fans团的多重炫耀风格。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说为用户的世界杯情绪找到了很好的一个发泄口,引起了用户的共鸣。因此活动一出,2亿用户参与。

消费者购买成本

如果说内容只是吸引用户的鱼饵,那么实实在在的“福利”才是牢牢把握住用户的鱼钩。清空购物车超级福利,以及淘宝心选优惠券,天猫超市券,优酷会员折扣,淘票票抵用券、飞猪的代金券、支付宝的新人红包等多维度优惠措施,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刺激用户的购买欲。

淘宝世界杯营销活动是通过哪些方式,创造多重价值的?

Why:触发用户行动

How:挖掘用户情绪

1、球迷看球的不同心情

2、没时间看球也想了解世界杯进展的欲望

3、为自己喜欢的球队打call

4、集集公仔卡领福利的求胜心理

创意手法

1、UGCPGC的内容传播

2、用户熟悉的成语新编,有趣味性

3、创造用户情绪宣泄的出口

4、个性H5制作

5、玩与买有效结合

What:2亿用户参与,收集公仔卡,清空购物车,抢福利,自动转发。

02、策划营销活动,你需要做哪些工作?

活动前(策划)

时间管控 宣传期 蓄客期
活动调研 活动对象 竞争对手
资源配置 内部可提供资源 寻找外部合作资源
创意 独特性 趣味性
活动内容 可交付内容 流程
传播内容、媒介 官方 媒体
方案形成 主方案 预备第2方案

活动包含策划和执行,这里所做工作,只针对活动前的策划部分。

不打无准备的仗,所以建议一年活动时间预留至少一个月的准备期。

举例:新世相策划活动——逃离北上广

活动调研——用户画像分析

目标群体:文艺的青年

用户分析:

心理:想做而一直没有做,一直犹豫的事;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体验探索一场未知的旅行,生活中充满未知与勇气的。逃离北上广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未知旅行。

情绪:引起共鸣,时间紧急,感性冲动。借此机会,做那个说走就走,自由自在的我。很多情绪上、情感上的认同直击用户内心。

活动定义:稀缺营销,时间有限、人数有限、地点有限。

活动目标:拉新,扩大新世相和航班管家的知名度。

资源配置:将活动当成产品运作,配有产品经理

文案创意: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

形式创意:不再是用户完成某个任务去送给用户机票,而是让用户主动的来选择机票,然后去探索性的完成任务。活动更增强了用户的自主性,完成任务让活动更好玩,更有趣。

提示:创意的前提是内容具有场景感,画面感,行动感,有刺激用户参与的动感。

活动内容:4小时候后逃离北上广

流程:微信后台回复逃离北上广—获得机票集合地点—赶往机场活动未知地方门票完成任务。

传播媒介:新世相、航班管家的微信、微博的宣传。微博上对活动进行直播,在一直播app平台进行直播。

提示:

1、不能一接到任务,在不了解用户,也不明确这个活动要覆盖哪些用户,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情况下就开始策划,活动前的活动调研一定是要做的。

2、很多人对用户画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比如:年龄25-40岁,一线城市女白领。

3、活动对象要有主要参与的用户,但是也要覆盖你的潜在用户,可影响哪些用户。针对不同的活动目的,对活动对象的边界也有大有小。

活动前的调研方向:

跨行业哪类活动做得很成功?

你的目标对象群体对哪些事物感兴趣?

你的竞争对手通常在做哪类活动?

你的活动身边的人愿意参与吗?

当下流行的文化是什么?

用户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怎样?

活动对象经常参与哪类活动?他们的看法是?

03、如何让营销活动,产生多重价值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拥有着强大的势气,做得好,自然可以名利双收。

回到之前的华帝营销活动,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营销方式,只是赞助活动,而并没有与用户产生联系,这个活动只能定义为一次品牌活动,可能提升销量,但是并不能成为众所周知的营销事件。

传统营销:策划营销活动是企业实现为某一些利益。

新营销:满足用户利益,实现企业利益,创造多重价值。

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说:“营销就是利他”,营销活动也是如此。

回归到成功营销的前提,在这几个条件下,创造最大价值。

价值匹配

人的价值 你可以为用户做什么?

用户可以为你做什么?

势的价值你可以借哪些势让用户参与

哪众势可以让用户主动为你传播

场的价值你可以制造什么样的场景让用户体验

哪种场可以让用户尽兴地玩,毫无防御

财的价值如何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价值

怎样让用户觉得他的行动成本很低

简单概括,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流量、传播、销量。

所以,从以上4个维度着手,你就会有不一样的策划思路。因为当你觉得能为顾客做得很少的时候,自然会想坊设法,动用用户视角,从他们的角度看活动,你会多一些衡量的指标。

举例:网易漫画跨界时尚

活动背景:漫画,二次元文化流行

活动目的:将漫画 IP 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的接受度与好感度,转嫁到服装品本身,IP变现。

人的价值

1、网易可以为用户做什么?

网易漫画与 D2C 独家合作的“国漫时装周”,满足用户追求逼格、酷炫、新鲜、潮流的需求。依照人气漫画《三老爷惊奇手札》为灵感创造的“三老爷驾到”影声衣,因外型新奇炫酷,玩法有趣,受到漫画粉的热捧

2、用户可以为你做什么?

支持中国原创力量,认同国漫时装周理念,转发朋友圈,炫耀个人兴趣及爱好,购买产品。

势的价值

1、你可以借哪些势让用户参与

国漫与国服的创新文化

2、哪种势可以让用户主动为你传播

跨界时尚,人气漫画《三老爷惊奇手札》,有庞大的粉丝圈,也是用户了解的,借助用户熟悉的作品,以及粉丝势能,为活动增加曝光率。

场的价值

1、你可以制造什么样的场景让用户体验

“国漫时装周”,制造高逼格场景,高颜值的模特小哥哥和小姐姐们穿上了网易漫画与 D2C 合作的20余款时装,在T型台上将国漫与潮流第一次完美融合在一起。唤起用户的理想自我。

2、哪种场可以让用户尽兴地玩,毫无防御

《我是人类、更是吸血鬼》作者腰围还为热情的粉丝举办了签售会。

财的价值

1、如何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价值

“国漫时装周”秀,成本一般包括场地、服装、模特、媒体等费用。

传播价值:30余位 KOL 为“国漫时装周”发声,微博话题#国漫时装周#阅读量突破百万。

销量:首发销售突破千件,目前正在 D2C 官网、网易考拉、有货 YOHO 等平台第二批预售中。

IP价值:领先独占国漫时装IP,成为服装届一个新品类。

2、怎样让用户觉得他的行动成本很低

预售制造稀缺,抢到就是赚到,上线一周卖到断货!

当我们了解了营销活动需要创造哪些价值,方才能指导行动,落实到创意和执行中。笔者在此,分析了做营销活动的一些思维,因为有时候局限于我们向前走一步的恰恰是思维的转变。

总结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喜好的一些变化,营销方式也不断地在更新,做活动策划,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如何做好营销活动,笔者做个概括。

1、活动前做好调研工作,做好用户画像。

2、活动前定义好活动类型,从目的出发做定义。

3、多种营销活动可以叠加在一次活动中,让活动产生持续性。

4、明确活动需要创造的价值,设计创意、内容、流程。

5、活动中心无旁骛,按计划执行,有特殊情况,启用预备方案。

 

作者:渝萱 ,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营销航班(ID:YXHB18)

]]>
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效果盘点 //www.f-o-p.com/92104.html Thu, 26 Jul 2018 03:20:27 +0000 //www.f-o-p.com/?p=92104
朋友圈广告 

6月25日,朋友圈广告再次创新,推出限定产品——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全幅的内外层创新形式一经上线,就被众多广告主选为了世界杯节点传播的利器。

 

创新全幅式卡片广告节点营销更吸睛

朋友圈广告自去年的选择式卡片广告,投票式卡片广告和年初的翻转卡片广告开始,一直在不断创新,为营销市场注入更多可选择的创新广告形式,帮助更多的品牌广告主解决节点营销没有新意的痛点。全幅式卡片广告的创新形式,在世界杯期间给众多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有效在朋友圈社交信息流环境下,以外层更大的全幅展示和内外层更好的衔接感通过与世界杯大IP的结合引得大批用户在互动评论中表达对于广告形式、内容和品牌的正面反馈。

广告主包括adidas、梅赛德斯-奔驰、 蒙牛纯甄、伊利等,覆盖快消、服饰、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广告曝光达到数十亿。与世界杯同样精彩的营销到底是如何致胜的呢,通过回顾案例让我们一同见证每一分的精彩。

adidas全幅展创造力,好评如潮

adidas这支广告在其内层竖屏视频中使用极强的表现力渲染出创造力十足的氛围,将众多足球明星通过不同的动画创意呈现。原生推广页的精致质感将品牌精神“创造力就是答案”呈现地美感十足,得到行业均值1.5倍的点赞率;这种将赛场精神延续在生活当中的尝试不仅在用户心中构建起一个极富创意的品牌形象,更收获了高于行业均值33%的评论率。
▼ adidas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示意

梅赛德斯-奔驰全幅亮态度,沉浸体验用户好评

梅赛德斯-奔驰抓住对待世界杯的态度为着力点进行发散,透过与世界杯IP结合的广告片,以及结合微信平台的优质流量曝光,内层全屏竖屏视频将超燃节奏感和递进追问的积极态度渲染得极具感染力,调动起用户的兴奋情绪,借助腾讯AI能力,在DIY态度海报中完成了全民亮态度的自我表达和深度参与:用户用“燃、酷炫和非同凡响”来形容奔驰的广告呈现,尤其对其广告文案表达了赞赏,认为“值得借鉴”,也透过广告感知到了“超越,从未停歇”的态度。
▼ 梅赛德斯-奔驰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示意

蒙牛纯甄全幅显纯真,引用户沉浸互动

通过对知名球星成长故事的挖掘,蒙牛纯甄在广告片中凸显了“坚守纯真,忠于纯粹”的品牌态度和精神,吸引用户在广告落地页浏览时长超过27秒,在行业投放广告表现中异常出色;从广告评论详情上来看,也能察觉到用户对这种纯粹态度的高度认可。
▼ 蒙牛纯甄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示意

伊利全幅活力助威,激发用户多方评论

伊利本着助力中国足球出线的美好愿景对其产品进行渲染,加码皇马球星带来关注效应,内层全屏视频几个重点慢镜头的展现,刻画出了中国足球少年的英勇风姿,传递着作为中国领先乳品品牌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激起用户共鸣并留下深度走心评论:用各种朴素的直接话语表示了对“中国足球小将”未来的期盼,祝愿中国队能早日圆梦世界赛场。
▼ 伊利朋友圈全幅式卡片广告示意

全幅式卡片广告上线,通过全幅的外层视觉冲击和内层竖屏的沉浸创新尝试,增强了广告的展示性与表现力,更为世界杯这个节点营销注入了更多的营销活力。广告作为一种信息的传递,更需要满足用户的视觉体验和心理预期,未来,朋友圈广告还将延续创新的精神,不断打造出更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

 

作者:微信广告团队,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腾讯社交广告服务平台

]]>
如何做网红营销?分享9个妙招! //www.f-o-p.com/91742.html Tue, 24 Jul 2018 02:18:50 +0000 //www.f-o-p.com/?p=91742 网红营销

 

最近由于抖音快手短视频APP的火爆,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问我,这个是不是一个销售的风口,就如当年微商一样。毕竟利用新的娱乐方式创造过很多销售神话,比如:

1500块钱的砧板卖了1万个

吴亦凡在天猫卖smart一天卖了174辆

Angelababy直播两个小时卖出超过1万支美宝莲口红

他们开公司的就开始动起了脑筋:

“我能不能也在公司内部扶植起一个网红KOL),从而带来大量销售呢?毕竟现在要在短视频APP上火起来好像并没有那么难。”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分析一下直播和短视频营销的原理,然后看看什么商品适合用这种方式销售。在我们开始研究直播和短视频之前,不妨先退后一步,看看这些平台造就出来的网红在扮演着什么角色。

一、网红和明星的区别

最近抖音上面出现了网红瞬间崛起,然后不就因为场外因素被封杀(比如温婉大小姐)。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崛起的短视频红人们的身价很不菲。

同样身价不菲的我们可以想到各种大腕明星,不论是娱乐圈的还是体育界都会代言不同的品牌。而网红同样也会通过自己的曝光和流量来推荐一些产品。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同是对一款商品的营销,明星的代言,广告和网红的直播推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心理学给我们的其中一个答案是社会场景市场场景的区别。

在我们的心里,对每一个人或事都会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分别是社会场景和市场场景。这两者的区别是:市场讲得失,社会求心安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在市场场景下会不自觉地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要求有付出就需要有收获。比如:

员工比较工作的强度和薪水的高低

创业合伙人比较资源的付出和股权多少的获得

女孩相亲的时候考虑对方的资产、收入与自己的条件匹不匹配

而在社会场景下,大家更有可能会进行未知甚至没有收益的付出。这里社会的意思是对群体、感情、自我实现的归属。比如:

员工是为了一份公务员铁饭碗的安稳感工作

创业合伙人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实现人生价值

女孩为了爱情毅然决定嫁给凤凰男

这里顺带插一句就是在职场里面,吃午饭是个很有讲究的事情。因为大家日常在工作时间都是在市场场景下思考问题。所以导致很多时候部门与部门,团队与团队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会讲究很多得失利弊,这样往往会阻碍任务或项目的进度

当遇到了阻碍的时候,约相关人士一起共进午餐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在吃午餐的时候大家的思维就从市场环境变成社会环境了,大家是以“为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人”来标定群体,这个时候就更容易为公司的目标作出妥协,事情就好推进了。

大家清楚了这个理论之后,就可以理解明星代言和网红推荐的区别了。

明星,大家认识和谈论的时候都是在商业场景里面,比如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在看到他们的时候给予观众的感受都是商业场景,因此大家再看到明星代言产品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他/她肯定又收了很大一笔代言费,来坑我们消费者的钱”。

相对来说,大家认识网红的场景是什么呢?基本就是在社交平台上,比如微博、公众号、短视频APP等。消费者在浏览这些平台的时候基本都是处于碎片化的休闲时间,所以网红给予消费者的更多是社会场景。消费者在看到网红的推荐的时候首先就不会以成本收益来看待,而是想“咦,这个有趣,要不试试?”。

话说回来,如果明星给予消费者的就是商业场景,那找明星代言的企业岂不是亏死?其实不然。因为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讨论的是对营销,销售的帮助,在单单促进销售这一个层面,网红的确比明星性价比要高

明星的价值在于把自己的人设和形象融入到品牌形象,并通过纯粹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来不断加深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

纯粹曝光效应的意思是当一个事件或物体被多次曝光在我们的注意力中,我们就倾向于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因为熟悉感而产生好感。成语“三人成虎”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现象。

从基因的角度也很好理解,在原始丛林那种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环境里面,我们的一部分祖先更加亲近那些熟悉,已经被证明是安全的区域和事物,这部分祖先能够繁衍后代的概率就更大应为他们有更小的概率被未知的危险干掉。

稍微总结一下,明星和网红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和消费者接触的场景不一样。明星代言是在商业场景,而网红推荐则是在社会场景。明星通过纯粹曝光效应不断巩固品牌价值,网红通过其他价值增加购买转化率,这个价值在下文会提到。

二、网红为什么能增加购买转化

网红好像总有种神秘的力量,能够让观众们更心甘情愿地被种草,从最早期的直播打游戏卖衣服零食,到后来的直播去餐厅/酒店卖体验,再到现在直播卖美妆,健康品,甚至房子,汽车。给大家最大的感觉是:网红什么都能卖?!

究竟是什么导致在网红手里,产品就能产生更高转化率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LOL有队友和对手,我们心里会粗略的把所有人分成两大类:自己人别人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这两类人,我们对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结果的归因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你发现一个异性朋友许久不回你微信,打手机也没人接。如果你觉得他是喜欢你的(自己人),那你会觉得他应该是因为在忙不方便接电话或回微信(外部归因);如果你觉得他并不喜欢你,那你会觉得他就是嫌你烦所以才不理你(内部归因)。

或者在你朋友圈看到有一个好友在发在全世界旅游的图片。如果你觉得这个人是你朋友,你会觉得他去了一个好美的地方替他高兴(外部归因);相反如果这个不是朋友,你会觉得这人很爱炫耀,真无聊(内部归因)。

这种把自己人和别人区别解释的现象叫做基本归因偏见

大量研究表明,当我们为自己人归因的时候,会倾向于外部归因情景归因);相反,当我们为别人归因的时候,会倾向于内部归因个人归因)。

网红,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讲就是自己人(具体怎么可以做到,在下面一部分会讲到)。

因此,当网红在直播或者短视频这种流媒体流露出积极情绪(开心,撒娇,兴奋等),观众自然而然会觉得是因为外部原因(可能是环境,物品,服务等)。

比如Papi酱,如果她做直播或者短视频,并炫耀自己最近心情好因为皮肤滑滑嫩嫩的,然后不经意地露出正在用的一款面膜。那很多观众就会记住这是什么品牌,然后去拔草。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讲,Papi酱是自己人,她开心皮肤好肯定是因为这款面膜(外部归因)

适当露出需要推荐种草的产品就能自然而然被接受和激发购买,特别是那些大流量的网红来讲,这样的转化率就会相对比较高。

三、怎样和目标消费者成为自己人

上文讲了要毫无违和感地卖东西,网红需要和观众成为自己人。要怎样可以和观众成为自己人呢?

很多人可能会说,脸蛋好看或者会化妆P图就可以了。

这个解释不完全对。其实现在网络上随随便便都可以搜出几百张照片的脸蛋是好看的,而且现在很多名气不大的主播们其实脸蛋都不差。那为什么她们没有成为网红,反而诸如主播董小飒(没有黑董导的意思,只是讲事实)这样大众脸的能成为网红呢?

说明除了外貌,网红其实还提供着其他更重要的核心价值——在群体中,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

网红的核心价值 = 群体归属 * 群体中扮演的角色

下面我为大家从群体和群体中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给大家逐一分析网红可以提供的核心价值。

群体归属

一讲到群体,大家首先会想起最明显亲近的是什么群体呢?

答案是血缘亲缘。从原始的采集社会一直到现在,亲人们都是大家最信得过的自己人(也因此如果亲人的推荐产品,服务更容易产生购买)。

但是一个网红可能与所有观众都有血缘关系吗?

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名义上有可能,这样可以极迅速地和大众拉进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中韩明星,甚至有名的富二代都以“国民XX”自居。

网红们可以选择和观众形成的群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共同爱好

在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因为娱乐的多元化产生了很多亚文化的圈子(想了解什么圈子就到某度贴吧上直接搜就能看到)。

共同的爱好成为了这些圈子成员最大的联系纽带。

一个网红可以把自己定位到某一个圈子,最典型的要数游戏主播了。从最早直播英雄联盟的主播到后来直播炉石传说,浪人杀,吃鸡,这些网红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所在亚文化圈子的爱好者。(甚至在直播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更加冷门的直播圈子)

除了游戏直播,还有很多在B站,Youtube上面的视频制作者都是围绕某一个爱好进行创作,比如专门翻唱之类的。

总之,共同的爱好是很多网红和观众形成群体的重要纽带。

2. 共同厌恶

有共同爱好就自然有共同厌恶的,这种群体的基本心理是“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最经典的其中一个案例就是某自媒体人在讲述自己轻松写出十万加爆文的经验就是“骂男人,往死里骂”。

从心理学的平衡理论来解释,就是就是当你和我对待某一个事情的态度都为负数的时候,我们之间是正关系的肯能性非常大,因为心理平衡三角需要乘积为正。(更多平衡理论的解释可以参考之前的“消费者的七宗罪”文章)

这种群体体现在行为特征上就是一起吐槽,对象可以使某一类人,某种价值观或者社会现象。

比如Papi酱就是吐槽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但虚伪的现象,咪蒙吐槽女生非独立的人格,金融街李莫愁吐槽渣男。除了自媒体,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网络上会出现许多自发的群体,比如对抗吃狗肉的行为,对抗精日等等。

对于这类群体,网红和观众的关系就是找准一个共同的敌人,往死里吐槽

3. 共同的身份归属

最后一个群体的特征是身份的归属。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熔炉般的社会里面,身上总有许多标签是我们自己获取或被动接受的。这些标签代表了我们和什么人群有共同的身份归属。这种标签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类。

(1)地缘身份归属

老乡从来都是群体一个很典型,清晰的标签。从古代官场里面的同乡朋党(比如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齐,楚,浙三党),到近代社会的同乡会,地缘身份拥有相似的语言,习俗甚至生活习惯上很容易把人分群。

当主播在直播或者短视频里面用某地方言,或者某个地标作为背景的时候,很容易能得到有相同地缘身份群体的认同。

(2)价值观归属

相对于地缘,价值观是一个没那么清晰的标签,但是却会在网红们日常的沟通里面不经意地表露出来。

比如乐观热闹爱自嘲的网红所形成的群体和高冷理性毒舌的网红的群体会很不一样,因为他们归属的价值观并不一样。再比如韩饭和日粉的群体也会非常不一样。

(3)社会地位归属

由于网红的受众群体比较大众化,社会地位的划分也基本在底层到中层之间。比如最近引起很多争论的杨超越,作为一个网红支持她的群体就是认可“从农村到城里奋斗”这个社会地位的观众(因为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带着全村人民希望的村花)。类似的有北漂/魔都漂/深圳漂的群体。

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群体也不罕见,比如城里的新手妈妈,每天生存在职场的白领,归属这些群体都有相应的网红。

(4)想象的群体归属

这类群体是所有类型里面最多样化的,基本上对于组织、个人的认可都可以归属于同一个群体。比如都是周杰伦的粉丝(认可明星),曼联俱乐部的球迷(认可足球俱乐部),中国足球队的球迷(认可我们的祖国)等等。

群体中的角色

确定完群体,身为网红另外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在群体中的角色,换句话说,就是“你为这个群体贡献什么”,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娱乐,号召,和工具

1. 娱乐是网红们在群体里面最常见的定位,而且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目的是为了在受众的空余时间带来欢乐。举几个例子:

  • “阿斗归来了”通过电影剪辑加旁白娱乐喜欢电影的群体
  • “野食小哥”通过纪录片形式娱乐喜欢美食的群体
  • “冯提莫”通过唱歌娱乐年轻有空余时间的群体

2. 号召是指给受众一个理由推动他们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比如:

  • 健身的公众号号召大家每天做特定的几组动作并打卡
  • 读书会公众号号召大家每天坚持看书
  • 罗辑思维号召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听知识

3. 工具化是指网红给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观众们达成某些目的。比如:

  • 王自如的电子产品测评帮观众更有效地选产品
  • 美妆公众号教观众怎么根据自己皮肤情况选护肤品
  • 美食类视频教观众做不同的家常菜

四、总结

今天给大家分析了网红与明星的区别,就是明星通常在市场场景下与我们互动,而网红通常在社会场景。

网红之所以能够有更好的销售转化率,是因为观众们把他们看作自己人,产生基本归因偏见。我们会毫无违和感地感觉自己人产生的正面情绪是由外部事物引起的,而别人产生的正面情绪是因为他们自身个性的原因。

网红要和观众成为自己人,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目标群体担任特定角色。

所以无论是企业想要捧红一个KOL,还是个人立志于成为网红,脸蛋固然重要,但还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作者:呵先生,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呵员外(ID:Yuanwai-HE)

]]>
如何做数据分析?2大分析模型和6种数据展现图表! //www.f-o-p.com/87167.html //www.f-o-p.com/87167.html#respond Wed, 20 Jun 2018 10:05:39 +0000 //www.f-o-p.com/?p=87167 数据分析

 

什么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

在企业里面,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商品的出售情况,用户的特征、产品的粘性、等等。

数据分析的步骤?

数据分析的步骤

1.首先明确分析的思路和目的:

数据分析一定的带着某种业务目的的。它可能是要追踪一个新产品上线之后的用户使用情况;也可能是观察用户在某段时间的留存情况,还有可能是运营某种优惠券是否有效。带着一定的目的,确定要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找到能够说明目的的指标。

比如想要验证运营最近的一批优惠券是否有效。我们可以从优惠券的领取情况和优惠券的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而优惠券的领取情况的指标可以细化为领取率;使用情况可细化为:使用率、客单价等。

2.数据的收集:

在确定了此次数据分析的核心指标后,就要针对数据指标做数据收集。

有些企业的数据准备非常充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早早就建设好。有一些企业在数据分析上比较落后,那就需要我们自己做前期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比如使用一些自己公司的或者第三方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埋点,拿到日志。或者使用数据库中的现有数据,比如订单数据、基础的用户信息等等。

3.数据处理:

数据提取出来之后,要剔除脏数据(清洗),然后数据转化。在进行最基本的数据汇总、聚合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到比较简单的字段相对丰富的数据宽表。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及工具,对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有效结论的过程。

一般公司所需要观察的数据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随着数据的重要性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认识到数据对于公司的经营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绝大部分企业都有专门的BI部门进行初步的数据加工、分析,以周报表的形式汇总给管理层做为日常数据所需以及企业决策使用。

在这里主要介绍两个简单的数据分析模型:

AARRR模型:

Acquisition(获取)、Activation(活跃)、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益)、Refer(传播)

AARRR模型

1.获取用户(Acquisition)

如何获取用户?线上通过网站通过SEO,SEM,app通过市场首发ASO等方式获取。还有运营活动的H5页面自媒体等方式。线下通过地推和传单进行获取用户。

2.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来了用户后,通过运营价格优惠、编辑内容等方式进行提高活跃度。把内容做多,商品做多,价格做到优惠,但需要控制在成本至上的有生长空间。这样的用户是最有价值进行活跃。

产品策略上,除了提供运营模块和内容深化。进行产品会员激励机制成长体制进行活跃用户。不仅商品优惠的,VIP等标示的ICON,对于长业务流程,进行流程激励体制,产品策略更具多元化。

3.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提高活跃度的,有了忠实的用户,就开始慢慢沉淀下来了。运营上,采用内容,相互留言等社区用户共建UCG,摆脱初期的PCG模式。电商通过商品质量,O2O通过优质服务提高留存。这些都是业务层面的提高留存。

产品模式上,通过会员机制的签到和奖励的机制去提高留存。包括app推送和短信激活方式都是激活用户,提高留存的产品方式。

通过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等指标监控应用的用户流失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在用户流失之前,激励这些用户继续使用应用。

4.获取收入(Revenue)

获取收入其实是应用运营最核心的一块。即使是免费应用,也应该有其盈利的模式。

收入来源主要有三种:付费应用、应用内付费、以及广告。付费应用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很低,包括Google Play Store在中国也只推免费应用。在国内,广告是大部分开发者的收入来源,而应用内付费目前在游戏行业应用比较多。

前面所提的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对获取收入来说,是必需的基础。用户基数大了,收入才有可能上量。

5.自传播(Refer)

以前的运营模型到第四个层次就结束了,但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运营增加了一个方面,就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这已经成为获取用户的一个新途径。这个方式的成本很低,而且效果有可能非常好;唯一的前提是产品自身要足够好,有很好的口碑。

从自传播到再次获取新用户,应用运营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道。而那些优秀的应用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个轨道,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

漏斗模型:

用户访问的路径

漏斗模型

漏斗模型广泛应用于流量监控、产品目标转化等日常数据运营工作中。之所以称为漏斗,就是因为用户(或者流量)集中从某个功能点进入(这是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来自行设定的),可能会通过产品本身设定的流程完成操作。

按照流程操作的用户进行各个转化层级上的监控,寻找每个层级的可优化点;对没有按照流程操作的用户绘制他们的转化路径,找到可提升用户体验,缩短路径的空间。

运用漏斗模型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电商网站的转化,用户在选购商品的时候必然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购买流程进行下单,最终完成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漏斗模型对于分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不能单从一个漏斗模型中评价网站某个关键流程中各步骤的转化率的好坏,所以必须通过趋势、比较和细分的方法对流程中各步骤的转化率进行分析:

趋势(Trend):从时间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适用于对某一流程或其中某个步骤进行改进或优化的效果监控;

比较(Compare):通过比较类似产品或服务间购买或使用流程的转化率,发现某些产品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细分(Segment):细分来源或不同的客户类型在转化率上的表现,发现一些高质量的来源或客户,通常用于分析网站的广告或推广的效果及ROI。

5.数据展现:

数据可视化-基本的图表

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这种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被定义为,一种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

图表是”数据可视化”的常用手段,其中又以基本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等—-最为常用。

数据可视化-图表

有人觉得,基本图表太简单、太原始,不高端,不大气,因此追求更复杂的图表。但是,越简单的图表,越容易理解,而快速易懂地理解数据,不正是”数据可视化”的最重要目的和最高追求吗?

所以,请不要小看这些基本图表。因为用户最熟悉它们,所以只要是适用的场合,就应该考虑优先使用。

一、柱状图(Bar Chart)

柱状图是最常见的图表,也最容易解读。

柱状图

它的适用场合是二维数据集(每个数据点包括两个值x和y),但只有一个维度需要比较。年销售额就是二维数据,”年份”和”销售额”就是它的两个维度,但只需要比较”销售额”这一个维度。

柱状图利用柱子的高度,反映数据的差异。肉眼对高度差异很敏感,辨识效果非常好。柱状图的局限在于只适用中小规模的数据集。

通常来说,柱状图的X轴是时间维,用户习惯性认为存在时间趋势。如果遇到X轴不是时间维的情况,建议用颜色区分每根柱子,改变用户对时间趋势的关注。

柱状图

上图是英国足球联赛某个年度各队的赢球场数,X轴代表不同球队,Y轴代表赢球数。

二、折线图(Line Chart)数据

折线图适合二维的大数据集,尤其是那些趋势比单个数据点更重要的场合。

折线图

它还适合多个二维数据集的比较。

折线图

上图是两个二维数据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地表平均气温)的折线图。

三、饼图(Pie Chart)

饼图是一种应该避免使用的图表,因为肉眼对面积大小不敏感。

饼图

柱状图

上图中,左侧饼图的五个色块的面积排序,不容易看出来。换成柱状图,就容易多了。

一般情况下,总是应该用柱状图替代饼图。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反映某个部分占整体的比重,比如贫穷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饼图

四、散点图(Scatter Chart)

散点图适用于三维数据集,但其中只有两维需要比较。

散点图

上图是各国的医疗支出与预期寿命,三个维度分别为国家、医疗支出、预期寿命,只有后两个维度需要比较。

为了识别第三维,可以为每个点加上文字标示,或者不同颜色。

散点图

五、气泡图(Bubble Chart)

气泡图是散点图的一种变体,通过每个点的面积大小,反映第三维。

气泡图

上图是卡特里娜飓风的路径,三个维度分别为经度、纬度、强度。点的面积越大,就代表强度越大。因为用户不善于判断面积大小,所以气泡图只适用不要求精确辨识第三维的场合。

如果为气泡加上不同颜色(或文字标签),气泡图就可用来表达四维数据。比如下图就是通过颜色,表示每个点的风力等级。

气泡图

六、雷达图(Radar Chart)

雷达图适用于多维数据(四维以上),且每个维度必须可以排序(国籍就不可以排序)。但是,它有一个局限,就是数据点最多6个,否则无法辨别,因此适用场合有限。

下面是迈阿密热火队首发的五名篮球选手的数据。除了姓名,每个数据点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

雷达图

画成雷达图,就是下面这样。

雷达图

面积越大的数据点,就表示越重要。很显然,勒布朗·詹姆斯(红色区域)是热火队最重要的选手。

需要注意的时候,用户不熟悉雷达图,解读有困难。使用时尽量加上说明,减轻解读负担。

七、总结

 

本文作者@hooly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7167.html/feed 0
世界杯来了 , 品牌营销心法全解 ! //www.f-o-p.com/86905.html //www.f-o-p.com/86905.html#respond Tue, 19 Jun 2018 03:44:38 +0000 //www.f-o-p.com/?p=86905 世界杯品牌营销

 

世界杯,一个企业品牌营销竞技的梦幻舞台!

 

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国际顶级赛事之一,FIFA世界杯一直是顶级品牌的阵地。世界杯生产激情、狂欢、偶像,更能生产企业品牌的注意力、销量、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个企业在世界范围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借助大型体育比赛,同样的费用可提高10%。

被视作聚合人气新武器的体育赛事,成了品牌商们的竞技场。事实上,这块蛋糕看似诱人,却十分难啃。那么,品牌如何才能在体育营销中实现ROI最大化?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趋势?有何营销心法?

 

2018体育赛事全景图谱:营销资源全盘点

 

对于有志于通过体育营销赢得更大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2018年的体育领域将是一片布满丰厚战利品的战场。除了已经在2月份举办了的平昌冬奥会之外,2018年体育营销还有哪些大事件值得关注?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将于下个月在俄罗斯开幕的2018年FIFA世界杯,可以说是今年夏季最火热的体育赛事资源。此次世界杯提供三个层级的赞助:最高级的8个顶级“合作伙伴”被授予全球推广的权益,费用大约为1亿英镑;6个“赞助商”,费用大约为5000万英镑;32个区域性的“支持者”,大约为800万英镑。

 

目前参与的中国品牌有万达、海信、vivo、蒙牛的身影。四家都是买下了俄罗斯世界杯的赞助权益,获得国际足联世界杯LOGO与自身品牌LOGO的联合使用权、场边LED广告、媒体曝光、大量球票、场外展区,以及产品定制权益等。

 

此外,借助世界杯的“名头”还将衍生出非常非常多的品牌营销资源与项目,来玩转本次世界杯的营销热潮。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

 

中国体育品牌361°已确定成为2018年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361°将向亚奥理事会全方位提供全套运动装备,包括运动服装、各种功能性运动鞋以及便利实用的运动配件等。

 

佳能(中国)决定赞助2018亚运会,除照相机、镜头、摄像机、广播器材、网络摄像机等影像输入设备之外,还取得了复印机、复合机、打印机等影像输出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等类别的赞助资格,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支持大会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电竞将在雅加达亚运会首次作为表演项目入围。

2018赛季中超联赛

 

2018赛季中超联赛已经于3月2日揭幕,为了“让路”世界杯,中超联赛于5月20日进入间歇期,7月18日重燃战火,11月11日落幕。

 

2018赛季将有更多的巨星名帅涌入,各队的军备竞赛令人眼花缭乱。更耀眼的是中超整体商业开发的成绩。中国平安5年10亿继续成为中超联赛冠名赞助商,洋河、百岁山等新品牌接连入局。海外版权市场,播出平台增加至20多个,覆盖范围由71个国家和地区增长至96个,这项中国顶级赛事IP正加速国际化进程。

2018男女排世锦赛

 

2018年世界男排锦标赛是在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共同举行的比赛,有24只队伍参加。本次世锦赛是首次在两个国家举行。中国男排将在2017年8月10日-14日在伊朗的德黑兰参加亚洲区资格赛。

 

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将于9月29日至10月20日在日本举行,这是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后的第一次大考。中国女排曾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两次获得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此外,2018年还有常规的新一轮CBA、NBA篮球联赛,以及其他被观众关注的世界性大型体育赛事。

2018体育营销:必须掌握的六大关键趋势

 

A、体育营销媒体平台分化趋势加剧

 

在中国大陆的广告投放中,央视媒体依然是最重要的体育平台之一,占据体育赛事关注高地。同时,大型综合视频网站、大型门户体育频道、社交媒体平台无疑也将成为品牌争夺的高地。此外,新闻媒体、资讯分发平台也将成为体育营销的重要渠道

 

新浪体育视频营销正在不断进行新渠道开发,通过借助新浪微博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赛事直播以及自制节目开发,满足用户社交视频分享需求,感染更多用户参与,体现其“门户+微博”整合营销价值;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成长,新浪体育适时推出“新浪体育APP”,通过将更多综合体育视频融入其中,抢占移动端市场,让用户能够借助移动视频,进行随时随地比赛观看,从而能够帮助广告主实现“多屏观赛、实时互动”需求。以数量的充实、多种平台的整合,带来影响力的几何式膨胀。

 

阿里体育与暴风体育成为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新媒体直播平台。阿里体育与暴风体育都将获得2017-2018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不少于180场比赛的网络转播权,比赛包括中国排球联赛的常规赛、季后赛、半决赛以及决赛。同时,阿里体育与暴风体育还将在新媒体推广、数字广告联合销售等方面与排超联赛展开全面的合作。

 

此外,腾讯体育与直播TV也拿到了CBA联赛的赛事资源,成为其未来三年的新媒体合作伙伴。

 

B、体育大年,营销格局分化

 

以往,体育营销都集中在赛事赞助等传统方式上,如今,随着泛娱乐营销与体育营销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营销形式正在为广告主所采用。以体育IP为核心,延伸出多个类别,包括:

 

——内容营销——

【原创栏目】深度专题、直播互动

【社交互动】话题互动、专属社区

【视频】病毒视频、短视频

 

互联网媒体对于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眼球效应一直虎视眈眈,并根据自身特色推出了相关营销平台。

 

新浪微博:已与2018世界杯达成战略合作,除了帮助FIFA更加全面地落地中国业务,还将通过与媒体、机构、KOL的广泛合作,升华世界杯内容在中国的传播模式。

PP体育:集齐了2018年包括欧洲五大联赛、中超、欧冠、亚足联旗下赛事等顶级足球赛事版权,成为中国足球用户的首选平台。此外,PP体育在UFC、WWE等精品赛事上也重点布局。

 

其他互联网媒体夺得的赛事资源还包括:企鹅直播、阿里、暴风体育成2017-2018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新媒体直播平台;今日头条成为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短视频合作伙伴。腾讯体育+直播TV成CBA联赛未来三年新媒体合作伙伴。腾讯体育成为中国滑冰协会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

 

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营销上,除了开设原创栏目、视频传播以及社交互动外,也有不少创新手段,比如暴风体育的整合式营销,打造信息流。PP体育不断创新品牌营销形式,其中,创意浮层、境外画、支持指数、互动浮层成为直播内容的新广告武器。

 

——跨界营销——

【娱乐】【游戏】【旅游】【影视】

 

娱乐明星能够深度参与体育赛事,迅速扩大体育受众数量,还可以充分释放出赛事本身IP的内在价值,在娱乐明星、体育赛事和品牌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例如2016多伦多NBA全明星赛,吴亦凡以腾讯NBA明星战队成员的身份登场,赛后又成为代表腾讯体育解说扣篮大赛和全明星正赛的嘉宾,二者结合大大提高了NBA全明星赛事的热度,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推广资源。

 

电竞可以说是一项具有综合特征的“新运动”,除了脱胎于传统体育的冠名赞助、赛场广告牌、明星见面会等形式之外,还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包括比赛地图、装备、皮肤等道具的品牌植入。品客薯片就曾与穿越火线合作,成为游戏中的一款道具,既具娱乐性又具传播性。

 

除了游戏和赛事本身之外,厂商与电竞赛事合作还可以涉及泛娱乐综艺、音乐、动漫、电影等多个领域的跨界,电影《绝世高手》与CFPL的合作就是典范,不仅创造影赛联动的历史,更打通两个IP之下的电竞和电影粉丝,形成交叉传播。

 

——赞助——

【技术】【体育节目】【运动员】【赛事】【运动团队】【场地】

 

赞助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五个中国品牌,万达、英利、海信、vivo以及蒙牛,各个实力生猛。

 

蒙牛战略副总裁张邕透露,蒙牛未来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营销投入将达20亿元人民币。赞助俄罗斯世界杯,蒙牛成为了国际足联世界杯历史上第五家来自中国大陆的赞助商。

 

2016年3月,万达成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顶级赞助商),合同签至2030年,覆盖期间的全部4届世界杯;2017年4月,海信拿下2018世界杯官方赞助商席位;5月,vivo成为2018和2022两届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更早之前,英利连续赞助了2010南非世界杯和2014巴西世界杯。

 

——广告——

【展示广告】【移动端】【OTT】【视频/直播】【节目植入】【搜索引擎

 

目前,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中国玩家,主要有央视、盛开体育、杭州孚德和双刃剑体育,在版权、渠道、票务、吉祥物销售等有环节,广告主可以考虑与他们展开合作。

 

央视是2018俄罗斯世界杯在中国大陆地区全媒体版权持有方。

 

双刃剑体育获得2018俄罗斯世界杯在亚洲地区的区域支持商席位独家市场销售权利。

 

盛开体育是国际足联联合会杯和世界杯在大中华地区独家票务代理机构,杭州孚德是2018世界杯吉祥物的生产供应商。

 

——自造IP——

【自造赛事】【体育健身类活动】【自造明星】

 

相较于腾讯视频、新浪微博等媒体在赛事转播上下功夫,阿里的体育营销路径更倾向于自造IP。阿里体育的布局主要有三个路径,分别是合作体育赛事和组织、自主打造原创IP以及场馆和票务等。

 

阿里体育发起的路跑联盟WORA宣布成立,首批加入联盟的路跑APP就包括咕咚悦跑圈、乐动力、虎扑跑步、腾米跑跑、阿甘跑步、HeHa等。WORA涵盖路跑类APP、协会、赛事、赞助商、执行方五大板块,旨在集中优势,打通行业壁垒,实现各方资源有效整合。

 

启动原创电竞赛事WESG(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并创建电子竞技的开放平台。此外,阿里体育与健康猫以及李连杰共同宣布开启“精武门”综合格斗职业联赛。“精武门”是一项原创的MMA顶级赛事,将与2018年9月正式开打。这是阿里体育在不断引进优质赛事之外进行的一次赛事的原创。

 

C、体育营销人群年轻化、多元化

 

中国体育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红利区,无论是从政策扶持,参与人数和参与深度来看,体育营销的潜力都是非常可观的。

 

随着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体育营销市场已经不再是只面对男性消费者的市场,消费者已逐渐呈现出“年轻化”、“高端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最显著的特征为女性参与者与年轻群体比例的大幅提升。另外,小众运动方兴未艾,高收入人群成为小众运动的一大关注者。小众体育成为紧抓高端人群的绝佳营销场景。

根据近期腾讯实验室《快消行业世界杯营销白皮书》研究统计,对比上一届世界杯,2018俄罗斯世界杯人群将更加年轻化,90后人群预计将增至20%;女性球迷数量几乎与男性球迷“平分秋色”;与此同时,互联网成为球迷最主要的信息接触渠道,信息接触碎片化特征明显;而观赛方式上也更丰富,直播、回放、集锦各有所爱。

那么,随着世界杯用户群体改变、观赛习惯迁移,品牌应该结合所在行业特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有价值,且支持多渠道覆盖的内容,充分了解2018世界杯用户群体在“内容、观赛、社交、活动”等不同场景偏好,构建“全场景媒介生态”。

 

D、电竞是体育营销的一块价值洼地

 

当下,国内正刮起一阵猛烈的电竞旋风。火爆的电竞类游戏,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甚至小朋友的心,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电竞的崛起,也带动了电竞营销的发展,很多一线品牌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率先拥抱电竞这片营销新蓝海。

 

作为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赛事之一,毫无疑问围绕着俄罗斯世界杯的电竞营销,将会成为2018年体育电竞上游厂商交火的重中之重,也为品牌营销创造了不少价值洼地。

 

腾讯《FIFAOL4》“世界杯三步走”:5月3日,腾讯在深圳大运体育中心体育馆召开了一场还原90分钟“真球赛”的发布会,腾讯正式代理《FIFA足球世界》手游和《FIFA Online 4》两款FIFA系列重磅新作,世界杯授权、电竞世界杯、FIFA热爱大使等一系列的惊喜消息,可谓是足球游戏玩家们的“豪门盛宴”。

 

星河互动携手双刃剑体育“游戏电竞两头抓”:星河互动和获得“2018世界杯亚洲区独家市场销售代理”的双刃剑体育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世界杯推出新款足球游戏、举办足球电竞赛事。

 

体育之窗联合掌上纵横的IP之局:体育之窗与游戏公司掌上纵横联合举办“中超三部曲”体育游戏发布会,发布了三款不同类型的足球手游。

 

相比于生命周期较短的电影和综艺,电竞不但有着更长线的生态系统,如果做得足够深入,投资电竞也代表着更高的性价比。

 

除了传统的冠名赞助等形式之外,电竞赛事在整个营销开发中,还有许多可进行创造性利用的资源,比如赛程过程中的品牌精神植入,明星选手和解说的代言植入,线下与观众的互动活动,AR技术的运用,影视泛娱乐的联动等。

 

E、体育+娱乐,文体不分家成营销最佳CP

 

体育和娱乐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CP关系。从最近景甜与张继科的跨界cp热恋,到体育解说进入综艺节目,我们似乎可以断定,和娱乐正确接轨或许真的可以提升体育营销的影响力和价值。

 

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里,人人皆可娱乐化。娱乐也正在打破体育行业壁垒,打造全民体育偶像,走向互娱经济的道路。

 

曾经,我们只能通过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看到的国家体育选手们;而现在通过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媒体我们能与他们进行互动;体育运动员也可以参加真人秀、综艺,让他们的形象鲜活多面起来。我们在互动中了解到他们不只有夺冠的一面,还有背后艰辛付出的汗水和体育竞技精神,甚至可爱的一面。

 

从年轻女粉丝们被呆萌大白杨孙杨圈粉;从粉丝们对张继科、宁泽涛等体育明星的颜值、性格、身材等另类关注点;再到邹市明在《爸爸去哪儿》中教育儿子轩轩比赛中不能放弃……体育娱乐化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融入我们生活中,也让无数人因为体育明星而爱上了体育运动。

 

体育明星的粉丝正在引领体育营销的***与跨界,体育+娱乐的跨界不仅将体育人群从单纯的体育爱好者扩展到明星粉丝层面,更有效触达女性用户,而对于品牌来说也可轻松撬动粉丝经济,带来丰厚收益。

 

2016年,desports总裁蒋立章先生,应国际奥委会和里约奥组委盛邀,携“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以及RIO鸡尾酒品牌代言人杨洋、郭采洁共襄盛举,代表中国传递圣火。desports此次推动奥运圣火传递的跨界营销,是体育产业借重娱乐明星,吸引体育受众和娱乐受众的广泛参与的典型案例。赛事也会借重娱乐明星的号召力,吸引更多受众。历届奥运圣火传递,各国娱乐明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营造共赢的人气氛围。

 

2017年的超级企鹅篮球名人赛中,赛事将携手文体明星,多重粉丝关注叠加推高赛事热度。本届篮球名人赛不仅制造了雷·阿伦、皮尔斯两位NBA球星的世纪同台,还聚集了郭艾伦、赵继伟、赵爽、邵婷等中国篮坛巨星,吴亦凡、蒋劲夫、张丰毅、大鹏等明星大咖也跨界上阵,赛事的总播放量超过1.1亿,在线直播最高峰值达到1677万,女性用户提升至31.6%,超级企鹅篮球名人赛的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比赛期间更为荣耀手机代言人吴亦凡开设专属视角,最大化粉丝经济。

2017年4月张继科在上海车展现身,为爱康尼克站台,受到大量粉丝围观及线上声援,当天社交媒体上的相关声量超过14700条。

 

此时,品牌们也会发现,这一转变不仅在价值观上无比正确,在商业运作里也有了更大的游弋空间,为品牌的体育营销带来更多的发挥空间。

 

F、新技术重构体育营销新场景

 

传统的体育营销场景不外乎电视屏广告和体育场馆的户外广告,可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人们观看体育比赛的形式和场景更加多元和丰富,也让体育营销的场景得到重构。

 

通讯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逼近,让体育内容消费的移动化与视频化趋势愈发明显,移动端的UGC内容生产模式将成为市场新宠。

 

与此同时,AIVR技术在体育转播中的应用也开始向全面市场化迈进。以色列的体育科技公司WSC就通过AI算法,自动生成定制化的视频集锦,大幅提升了视频制作与分发的效率与量级。VR直播技术也正在改变观众的观赛场景,因此品牌需要进一步思考体育营销新场景中的创意形式和传播渠道。

 

面对facebook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在体育转播领域的竞争压力,传统电视媒体也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美国的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就推出了全新的数字流媒体服务,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体育内容综合体,把ESPN所有的直播赛事、原创节目以及定制化内容浓缩至一个应用程序里,并融合ESPN八个美国有线电视网所提供的比赛结果、新闻、赛事精华等内容。

 

可以看到,在这些新技术的加持下,手机屏幕正在抢夺赛事观众的注意力,传统体育场大屏广告的投放价值需要被重新评估。品牌也需要在重构的体育营销场景中发现更多机会。

 

写在最后:发展至今,“体育营销”早已不是品牌对于重大赛事、比赛激情时刻一掷千金的天价赞助。如今,基于体育赛事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的多元化,以及消费者对体育赛事的心态和关注点的多元化,体育营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玩法也越来越多,未来的体育营销还有很多的空间及潜力等待品牌进行发掘。

 

本文作者@媒介360内容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6905.html/feed 0
世界杯文案怎么写?这里有现成的… //www.f-o-p.com/84984.html //www.f-o-p.com/84984.html#respond Mon, 04 Jun 2018 01:53:19 +0000 //www.f-o-p.com/?p=84984

 

世界杯来了,文案如何破门?

经常看球的文案,或许信心满满,鸡血翻涌。但不懂球的文案,怕是一首凉凉……不过别担心,红领巾又来给你们助攻了。

 

1、酒

文案一:这是熬夜最好的理由。

文案二:酒,好兄弟分着喝才更好。

文案三:不是我戒不了酒,是我戒不了球。

→ 参考自@红星二锅头

 

2、护肤

文案:熬夜的女孩,学习总不会太差,只是皮肤松垮。

 

3、钟表

文案:开始习惯,凌晨两点的闹钟。

 

4、安全套

文案一:今夜球精。

文案二:你尽管射,进一颗算我输!

 

5、情趣用品

文案:进球使人快乐,但助攻让两个人都快乐。

 

6、打车APP

文案:走出机场,就是球场。

→ 或者:打开车门,就是球门。

 

7、航空公司

文案:天空在头上,更在脚下。

 

8、运动品牌

文案一:这个月,心跳得更快。

文案二:哪有什么以弱胜强,谁赢谁就是强。

文案三:会踢飞点球的,是那些有勇气去踢的人!

 

9、运动饮料

文案一:逆境翻盘,方可造就大心脏。

文案二:输赢有那么重要吗?那是只有赢的人才会考虑的问题。

 

10、内衣

文案一:中国杯、欧洲杯、世界杯,尽在掌握。

文案二:A Cup、B Cup、C Cup…都是我的 World Cup.

 

11、音乐

文案:世界上有两种通用的语言,足球和音乐。

 

12、旅行

文案:去成为风景,别沦为背景。

 

13、博彩

文案:不敢赌的人,就没机会赢。

 

14、培训机构

文案:百尺竿头,更进一球!

 

15、足球俱乐部

文案:因为球成为兄弟,因为球队成为仇敌。

 

16、天下足球

文案:中国可能没有最好的球场,没有最好的球员,甚至没有最好的球迷,但中国有最好的足球节目。

 

17、其他

文案一:天亮开始睡觉。

文案二:趁热不打铁,打门!

文案三:与其翻脸,不如翻身。

文案四:每一个危机,都是转机。

文案五:我讨厌白天精神奕奕的人。

文案六:人生就像足球,你不会永远进球,但会一直跑在路上。

 

最后一句文案,送给广大中国球迷

饮冰二十年,难凉热血。

国足啊,你可长点心吧!

 

本文作者@章九龄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4984.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