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变现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31 Aug 2022 03:29: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7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广告变现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APP广告变现之品牌广告投放! //www.f-o-p.com/287372.html Mon, 18 Jul 2022 03:35:40 +0000 //www.f-o-p.com/?p=287372

 

“一个百万DAU的App,应该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在通过广告变现时需要考虑哪些点?”

或许这些是在App商业化起步初期,大家在衡量流量价值时候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本文作为一个科普文,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其中的流量变现之道。

一、前言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盈利,获取利润。在发展之初,产品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用户、吸引用户、留下用户,使得自家产品在互联网浪潮中站稳脚跟。

用户即流量,只要有了用户,用户访问产品的页面,才会带来流量。

但现在的流量市场大家也都知道,流量依旧主要集中在BATT等头部渠道,要想突围,任重而道远。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拥有了大量可变现的流量,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一整个过程,其实对应着一套产品模型:AARRR模型。

本期我们着重讲讲模型中的Revenue阶段:如何将已有的流量进行变现,获取收入。

纵观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流量变现的方式层出不穷,但总结下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广告、电商、增值服务付费、内容付费、佣金等。

对于常规媒体来说,“广告变现”无疑是其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模式,且不存在领域限制。

通过在App上展示广告主的广告获取收益,其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主的推广预算。

二、广告流量

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流量之后,我们需要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广告流量,用来售卖广告,进行广告变现。

在通过广告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开通广告位。

那么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有哪些?

如何评估新增广告位后对APP和用户带来负面影响,该怎么去衡量利弊得失?接下来我将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1. 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

首先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目的,开通广告位就是来展示广告,获取流量收益。

那么自然而然能想到,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收益,我们需要从流量、客户需求角度来衡量页面是否合适开通广告位。

(1)流量

流量,决定了广告曝光的机会。因此在开通广告位之前,需要衡量该页面的流量数据。

一般通过前端埋点的方式来获取页面流量,考核的数据指标主要有:页面UV、页面PV、用户平均访问次数、用户平均停留时长、用户平均点击率等。

一般大流量、用户频次高、平均停留时间长的页面比较适合开通广告位,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而对于其他小流量的页面,一般不建设开通广告位,平衡用户的体验,避免过多的广告打扰到用户。

(2)客户需求

客户,决定了谁为你广告流量买单。

只有客户认可的广告位,才具有流量价值,客户才会为该流量买单。

因此在开通广告位时,需结合上一步的流量数据和客户需求来评估广告位的合理性。

那么该如何来衡量来客户需求呢?如何知晓哪些广告位是客户愿意付费的呢?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 通过销售了解客户需求;
  • 通过调研市面上APP的广告位页面或者各家广告刊例。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市面上常规的广告位形式,媒体可以尝试自研创新广告位玩法,反过来教育吸引广告主。

但相信很多广告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新增广告位,前期可能会带来收入上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趋于平稳或者下降。这时候其实就该考虑新增广告位和售卖策略的平衡问题了。

当广告售卖率未达到一定阈值时(不一定是100%,各家阈值不一样),即广告流量没有全部卖出去,这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去思考原因、寻找突破点、及时调整售卖策略,而不是急着新增广告位,然后陷入同样的困境。

但如果说广告售卖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阈值之上了,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势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新增广告了。

但在流量变现的过程中,通常会不乏有一些KA客户,就是看中了一些非标位置或者玩法,希望APP能够支持,那么服务下这位老板也是未尝不可的,但需要衡量客户的广告费用是否能够负担起相应的成本。

2. 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

媒体在考虑通过广告来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广告位的形式和尺寸最好尽量符合市面上主流的尺寸比例,这样可以提升广告的填充率,使得流量收益最大化,下图为整理的移动端广告样式常用尺寸,供大家参考。

当然,有时候由于媒体页面的特殊性,尺寸不一定就是常规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素材剪裁来兼容,但需要注意剪裁规则,避免对广告主的素材产生影响。

一般每个广告位都会有详细的MR,详细介绍广告位尺寸和安全区。只要广告主的素材内容在安全区内,问题都不大。

3. 衡量广告和用户体验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做商业化的产品经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你拿着一份新增广告位的需求去找到用户产品经理沟通时,用户产品经理八九不离十首先会拒绝你,然后接下来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个广告位会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会不会导致DAU下降?如何衡量对用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广告收益能不能cover住这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新增广告位的同时需要衡量用户体验,评估好广告位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既然是评估,那首先得收集数据。

常规的方案是通过AB实验,圈定部分用户进入实验组,实验组用户看到的页面为带广告位的页面,对照组用户看到的是正常页面。

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持续实验,收集到一定的样本量后,分析实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最终评估是否需要新增该广告位。

但除了理性的数据分析之外,一些感性的广告位设计规则与广告投放策略也有助于我们提前判断对用户的影响。总结下来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原生

现在很多APP都会提到一种广告类型:原生广告位。

所谓的原生广告位无非就是从广告样式和广告内容上贴近产品本身内容,让用户觉得这是内容,不像是广告。既然看着像内容,那用户的接受度自然而然就会高很多。

这里说到内容原生化,其实更多的也需要结合个性化广告。

只有用户感兴趣的广告,才不会反感。

万能套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景下推送合适的广告,用户的接受度和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说到原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广告出现的时机不能打断用户正常操作,也不能出现在用户易误操作的地方,否则也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2)美观新颖

一般来说,用户对新鲜美观事物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因此增加广告趣味性、提升用户体验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虽然说不能立马提升转化效果,但至少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心中不会产生排斥。

说到美观,主要是前端页面渲染兼容性问题,以及广告投放素材的美观,不要出现一些低俗的内容即可。

(3)合规

合规这个内容,本来是不打算放在这块的,但是这的确会影响用户体验。现在工信部出台了一系列个保法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这一块的话大家根据个保法里面的要求来改就行了。

  • 广告标识必须明显,让用户能够清楚的识别其广告属性,而不易与其他内容混淆或造成误点;
  • 广告最好清晰的带有关闭或跳过按钮,允许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观看或关闭,且必须确保一键可关;
  • 用户点击观看广告的过程中或广告结束后,不能自动下载任何未经用户同意的应用软件;
  • ……

合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产品存在合规问题,APP也会面临被下架的风险。

(4)投放策略

前面三点讲的主要偏广告位前端的样式,但在实际投放中,投放策略也会对用户的接受度产生影响,例如AdLoad、频控等。

如果用户在为数不多的内容中刷到了好多条同样的广告,那么这个产品的Adload和频控设置一定是存在问题的,会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三、广告变现形式

有了广告位,有了流量,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

在广告变现方法论中,主流方式主要包含如下两种:流量托管变现、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每种方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流量,所需的产品支持也不尽相同,大家可根据自家媒体所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1. 流量托管变现

流量托管变现是最简单的广告变现方式,媒体APP通过SDK/API的方式对接市场上主流的联盟广告,例如穿山甲、优量汇、百青藤等,将自身流量托管给第三方平台,走程序化广告,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处于发展初期的 APP 或者用户规模比较小的 APP 会采用这种广告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便捷,开发和运营维护成本较低,可以即时产生收益。

但不足之处在于ecpm价格、填充、广告质量等不可控。所以通常注重自己品牌和用户体验的 APP不太会接受托管模式。

(1)SDK对接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对接方式主要是通过SDK对接,媒体App只需要接入联盟广告SDK即可,后续的信息采集和广告渲染均由SDK来完成,对接方式简单,见效快。

但是在对接SDK的时候也有讲究,可能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是将流量托管给一家广告平台还是托管给多家?
  • 是自己对接多家SDK还是直接对接市场上的聚合SDK?
  • 如果对接多家SDK,需要考虑在waterfall层如何处理多家SDK的请求时机,即流量分层运营,获取流量收益最大化;
  • 如果对接聚合SDK,需要考量聚合SDK的流量分层运营能力、数据报表、广告主分布等能力;
  • SDK包的大小是否能够满足App的集成要求;
  • 在接入SDK时,对各家SDK应具备热插拔能力,随时下线有问题的SDK;
  • 随着个保法的出台,需要注意SDK的获取用户信息能力,保护用户隐私;
  • 需要考量SDK的合规问题,例如开屏热区、静默下载、唤醒第三方APP等;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 需要考虑SDK的前端渲染兼容能力,避免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同时也会影响转化效果。

(2)API对接

媒体通过对接广告平台API,将流量下发给广告平台,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返回物料信息进行前端渲染展示。

在对接API时,需要注意如下:

  • API对接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需要找广告平台申请开白名单;
  • 媒体需自行采集相关信息并传给广告平台,这里需要注意字段的格式,例如是否加密处理等;
  • 媒体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物料信息时,需要前端自行渲染,需注意适配问题;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需要注意个各家API是否都实时返回价格,决定了竞价逻辑;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同样需要考虑流量分发问题,是串行分发还是并行分发?是否支持下发底价?如果底价过高,是否下调底价再次下发请求?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相对于SDK接入,API接入的成本较高,且ECPM较SDK低;但通过API接入的话,媒体的可以做更多的管控,灵活性更高。

(3)SDK&API混合

如果同时接入了SDK和API,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需考虑如下几点:

流量分发问题,如何利用好API的实时出价能力,这决定了媒体能否获取更大的流量收益。

竞价问题,是在客户端竞价还是服务端竞价?

2.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对于自有流量,媒体可以自己搭建广告平台或者购买广告技术公司提供的saas服务来开展自己的广告业务,通过发展直客、代理商来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优质媒体为了将流量售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多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收入、质量都可控;不足是无论是销售、运营,还是产品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成本和时间周期,费时费力且风险也高。

当自家流量已无法满足广告主需求,媒体可以通过输出SDK或者API的方式,搭建SSP平台,扩充媒体矩阵。

常见的一些垂直类、具有优势品牌和流量的 APP 会通过整合行业流量,来进一步扩大流量池,扩充媒体在垂直领域的影响力,以此来争取到更多广告预算。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其实就是搭建所谓的DSP平台了,面向广告主售卖广告,交易模式主要是PDB、PD、PA、RTB,在广告售卖优先级上面,PDB>PD>PA>RTB。

  • 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ing):行业内一般称PDB为保价保量广告。由于PDB的广告位一般都是媒体最优质的流量,这种流量通常是供不应求的,广告主为了获得这些流量,一般都会提前跟DSP询量下单,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那么DSP需要提前跟媒体锁定这部分资源,即该部分资源不可再售卖给其他客户。PDB常见的售卖方式为CPT、CPM,相对于传统的排期广告,PDB支持定向能力,广告可在一定的退量比范围内挑选自己需要的流量。
  • PD(Preferred Deals):行业内一般称PD为保价不保量广告。PD的资源一般是一些相对优质的流量,由于优先级低于PDB,所以这些资源的可售卖库存是不确定的,因此无法做到保量,广告主可以跟媒体以明确的价格购买这些不确定的相对优质流量,即保价不保量。
  • PA(Private Auction):私有交易,所谓私有交易就是说这个位置仅开放个别广告主竞价,只有满足准入条件的广告主才有资格购买PA模式的资源,既不保价也不保量,跟RTB的区别仅在“私有”,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广告市场上比较见的不多。
  • 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广告,当一次流量进来时,各DSP根据自身需求对流量进行竞价,ADX在收到各DSP出价后进行比价,价高者获胜,将获胜广告下发给前端展示。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在100毫秒内完成的。

不同的交易方式,其实对应着不同广告的售卖方式,比如PDB、PD是常见的品牌广告交易方式,而RTB常见于效果广告中。

 

作者:包子

来源公众号:商业化产品日常笔记

]]>
商业化广告变现策略! //www.f-o-p.com/265025.html Fri, 10 Dec 2021 05:55:05 +0000 //www.f-o-p.com/?p=265025

 

“一个百万DAU的App,应该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在通过广告变现时需要考虑哪些点?”

或许这些是在App商业化起步初期,大家在衡量流量价值时候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本文作为一个科普文,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其中的流量变现之道。

一、前言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盈利,获取利润。在发展之初,产品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用户、吸引用户、留下用户,使得自家产品在互联网浪潮中站稳脚跟。

用户即流量,只要有了用户,用户访问产品的页面,才会带来流量。

但现在的流量市场大家也都知道,流量依旧主要集中在BATT等头部渠道,要想突围,任重而道远。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拥有了大量可变现的流量,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一整个过程,其实对应着一套产品模型:AARRR模型。

本期我们着重讲讲模型中的Revenue阶段:如何将已有的流量进行变现,获取收入。

纵观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流量变现的方式层出不穷,但总结下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广告、电商、增值服务付费、内容付费、佣金等。

对于常规媒体来说,“广告变现”无疑是其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模式,且不存在领域限制。

通过在App上展示广告主的广告获取收益,其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主的推广预算。

二、广告流量

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流量之后,我们需要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广告流量,用来售卖广告,进行广告变现。

在通过广告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开通广告位。

那么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有哪些?

如何评估新增广告位后对APP和用户带来负面影响,该怎么去衡量利弊得失?接下来我将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1. 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

首先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目的,开通广告位就是来展示广告,获取流量收益。

那么自然而然能想到,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收益,我们需要从流量、客户需求角度来衡量页面是否合适开通广告位。

(1)流量

流量,决定了广告曝光的机会。因此在开通广告位之前,需要衡量该页面的流量数据。

一般通过前端埋点的方式来获取页面流量,考核的数据指标主要有:页面UV、页面PV、用户平均访问次数、用户平均停留时长、用户平均点击率等。

一般大流量、用户频次高、平均停留时间长的页面比较适合开通广告位,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而对于其他小流量的页面,一般不建设开通广告位,平衡用户的体验,避免过多的广告打扰到用户。

(2)客户需求

客户,决定了谁为你广告流量买单。

只有客户认可的广告位,才具有流量价值,客户才会为该流量买单。

因此在开通广告位时,需结合上一步的流量数据和客户需求来评估广告位的合理性。

那么该如何来衡量来客户需求呢?如何知晓哪些广告位是客户愿意付费的呢?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 通过销售了解客户需求;
  • 通过调研市面上APP的广告位页面或者各家广告刊例。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市面上常规的广告位形式,媒体可以尝试自研创新广告位玩法,反过来教育吸引广告主。

但相信很多广告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新增广告位,前期可能会带来收入上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趋于平稳或者下降。这时候其实就该考虑新增广告位和售卖策略的平衡问题了。

当广告售卖率未达到一定阈值时(不一定是100%,各家阈值不一样),即广告流量没有全部卖出去,这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去思考原因、寻找突破点、及时调整售卖策略,而不是急着新增广告位,然后陷入同样的困境。

但如果说广告售卖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阈值之上了,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势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新增广告了。

但在流量变现的过程中,通常会不乏有一些KA客户,就是看中了一些非标位置或者玩法,希望APP能够支持,那么服务下这位老板也是未尝不可的,但需要衡量客户的广告费用是否能够负担起相应的成本。

2. 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

媒体在考虑通过广告来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广告位的形式和尺寸最好尽量符合市面上主流的尺寸比例,这样可以提升广告的填充率,使得流量收益最大化,下图为整理的移动端广告样式常用尺寸,供大家参考。

当然,有时候由于媒体页面的特殊性,尺寸不一定就是常规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素材剪裁来兼容,但需要注意剪裁规则,避免对广告主的素材产生影响。

一般每个广告位都会有详细的MR,详细介绍广告位尺寸和安全区。只要广告主的素材内容在安全区内,问题都不大。

3. 衡量广告和用户体验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做商业化的产品经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你拿着一份新增广告位的需求去找到用户产品经理沟通时,用户产品经理八九不离十首先会拒绝你,然后接下来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个广告位会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会不会导致DAU下降?如何衡量对用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广告收益能不能cover住这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新增广告位的同时需要衡量用户体验,评估好广告位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既然是评估,那首先得收集数据。

常规的方案是通过AB实验,圈定部分用户进入实验组,实验组用户看到的页面为带广告位的页面,对照组用户看到的是正常页面。

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持续实验,收集到一定的样本量后,分析实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最终评估是否需要新增该广告位。

但除了理性的数据分析之外,一些感性的广告位设计规则与广告投放策略也有助于我们提前判断对用户的影响。总结下来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原生

现在很多APP都会提到一种广告类型:原生广告位。

所谓的原生广告位无非就是从广告样式和广告内容上贴近产品本身内容,让用户觉得这是内容,不像是广告。既然看着像内容,那用户的接受度自然而然就会高很多。

这里说到内容原生化,其实更多的也需要结合个性化广告。

只有用户感兴趣的广告,才不会反感。

万能套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景下推送合适的广告,用户的接受度和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说到原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广告出现的时机不能打断用户正常操作,也不能出现在用户易误操作的地方,否则也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2)美观新颖

一般来说,用户对新鲜美观事物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因此增加广告趣味性、提升用户体验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虽然说不能立马提升转化效果,但至少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心中不会产生排斥。

说到美观,主要是前端页面渲染兼容性问题,以及广告投放素材的美观,不要出现一些低俗的内容即可。

(3)合规

合规这个内容,本来是不打算放在这块的,但是这的确会影响用户体验。现在工信部出台了一系列个保法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这一块的话大家根据个保法里面的要求来改就行了。

  • 广告标识必须明显,让用户能够清楚的识别其广告属性,而不易与其他内容混淆或造成误点;
  • 广告最好清晰的带有关闭或跳过按钮,允许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观看或关闭,且必须确保一键可关;
  • 用户点击观看广告的过程中或广告结束后,不能自动下载任何未经用户同意的应用软件;
  • ……

合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产品存在合规问题,APP也会面临被下架的风险。

(4)投放策略

前面三点讲的主要偏广告位前端的样式,但在实际投放中,投放策略也会对用户的接受度产生影响,例如AdLoad、频控等。

如果用户在为数不多的内容中刷到了好多条同样的广告,那么这个产品的Adload和频控设置一定是存在问题的,会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三、广告变现形式

有了广告位,有了流量,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

在广告变现方法论中,主流方式主要包含如下两种:流量托管变现、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每种方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流量,所需的产品支持也不尽相同,大家可根据自家媒体所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1. 流量托管变现

流量托管变现是最简单的广告变现方式,媒体APP通过SDK/API的方式对接市场上主流的联盟广告,例如穿山甲、优量汇、百青藤等,将自身流量托管给第三方平台,走程序化广告,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处于发展初期的 APP 或者用户规模比较小的 APP 会采用这种广告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便捷,开发和运营维护成本较低,可以即时产生收益。

但不足之处在于ecpm价格、填充、广告质量等不可控。所以通常注重自己品牌和用户体验的 APP不太会接受托管模式。

(1)SDK对接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对接方式主要是通过SDK对接,媒体App只需要接入联盟广告SDK即可,后续的信息采集和广告渲染均由SDK来完成,对接方式简单,见效快。

但是在对接SDK的时候也有讲究,可能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是将流量托管给一家广告平台还是托管给多家?
  • 是自己对接多家SDK还是直接对接市场上的聚合SDK?
  • 如果对接多家SDK,需要考虑在waterfall层如何处理多家SDK的请求时机,即流量分层运营,获取流量收益最大化;
  • 如果对接聚合SDK,需要考量聚合SDK的流量分层运营能力、数据报表、广告主分布等能力;
  • SDK包的大小是否能够满足App的集成要求;
  • 在接入SDK时,对各家SDK应具备热插拔能力,随时下线有问题的SDK;
  • 随着个保法的出台,需要注意SDK的获取用户信息能力,保护用户隐私;
  • 需要考量SDK的合规问题,例如开屏热区、静默下载、唤醒第三方APP等;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 需要考虑SDK的前端渲染兼容能力,避免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同时也会影响转化效果。

(2)API对接

媒体通过对接广告平台API,将流量下发给广告平台,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返回物料信息进行前端渲染展示。

在对接API时,需要注意如下:

  • API对接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需要找广告平台申请开白名单;
  • 媒体需自行采集相关信息并传给广告平台,这里需要注意字段的格式,例如是否加密处理等;
  • 媒体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物料信息时,需要前端自行渲染,需注意适配问题;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需要注意个各家API是否都实时返回价格,决定了竞价逻辑;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同样需要考虑流量分发问题,是串行分发还是并行分发?是否支持下发底价?如果底价过高,是否下调底价再次下发请求?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相对于SDK接入,API接入的成本较高,且ECPM较SDK低;但通过API接入的话,媒体的可以做更多的管控,灵活性更高。

(3)SDK&API混合

如果同时接入了SDK和API,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需考虑如下几点:

流量分发问题,如何利用好API的实时出价能力,这决定了媒体能否获取更大的流量收益。

竞价问题,是在客户端竞价还是服务端竞价?

2.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对于自有流量,媒体可以自己搭建广告平台或者购买广告技术公司提供的saas服务来开展自己的广告业务,通过发展直客、代理商来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优质媒体为了将流量售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多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收入、质量都可控;不足是无论是销售、运营,还是产品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成本和时间周期,费时费力且风险也高。

当自家流量已无法满足广告主需求,媒体可以通过输出SDK或者API的方式,搭建SSP平台,扩充媒体矩阵。

常见的一些垂直类、具有优势品牌和流量的 APP 会通过整合行业流量,来进一步扩大流量池,扩充媒体在垂直领域的影响力,以此来争取到更多广告预算。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其实就是搭建所谓的DSP平台了,面向广告主售卖广告,交易模式主要是PDB、PD、PA、RTB,在广告售卖优先级上面,PDB>PD>PA>RTB。

  • 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ing):行业内一般称PDB为保价保量广告。由于PDB的广告位一般都是媒体最优质的流量,这种流量通常是供不应求的,广告主为了获得这些流量,一般都会提前跟DSP询量下单,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那么DSP需要提前跟媒体锁定这部分资源,即该部分资源不可再售卖给其他客户。PDB常见的售卖方式为CPT、CPM,相对于传统的排期广告,PDB支持定向能力,广告可在一定的退量比范围内挑选自己需要的流量。
  • PD(Preferred Deals):行业内一般称PD为保价不保量广告。PD的资源一般是一些相对优质的流量,由于优先级低于PDB,所以这些资源的可售卖库存是不确定的,因此无法做到保量,广告主可以跟媒体以明确的价格购买这些不确定的相对优质流量,即保价不保量。
  • PA(Private Auction):私有交易,所谓私有交易就是说这个位置仅开放个别广告主竞价,只有满足准入条件的广告主才有资格购买PA模式的资源,既不保价也不保量,跟RTB的区别仅在“私有”,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广告市场上比较见的不多。
  • 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广告,当一次流量进来时,各DSP根据自身需求对流量进行竞价,ADX在收到各DSP出价后进行比价,价高者获胜,将获胜广告下发给前端展示。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在100毫秒内完成的。

不同的交易方式,其实对应着不同广告的售卖方式,比如PDB、PD是常见的品牌广告交易方式,而RTB常见于效果广告中。

 

作者:包子

来源:商业化产品日常笔记

]]>
“爱优腾”如何进行广告变现? //www.f-o-p.com/262039.html Wed, 10 Nov 2021 03:21:59 +0000 //www.f-o-p.com/?p=262039

 

PC时代产品大多数有明显的产品生命周期,很多已缺乏流量或落伍或淘汰,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颓势,还能占据稳固的海量用户群体的,我觉得非在线视频行业莫属了。

人们需要在网上看电影、看电视剧、看综艺的,这是大多数人基本的娱乐方式,并且这使得在线视频平台不仅拥有PC端的存量以及APP端用户,还有中国差不多4亿家庭的OTT智能电视端的增量,这使得在线视频行业流量整体增长的,并成为拥有跨多端的场景化优势。

(在线视频APP流量月活用户在8.45亿至9.08亿,网民渗透率超过70%,剩下的用户实际在其他终端可覆盖)

在线视频行业基本就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业内简称“爱优腾”)三巨头,而不是其他智能电视OTT厂商比如海尔、海信、创维、长虹、小米、TCL等等,也不是拥有自制内容的央视频、芒果TV等;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爱优腾他们除了阵营里BAT庞大的流量产品构成了通畅的链路闭环,还承接了巨大的商户资源的广告投放业务。

这使得“爱优腾”本身既具备了to C的(会员充值)盈利模式,还有的to B的(广告或数字营销)的收入,形成两条腿走路稳健的商业模式。

当然,会员充值前提是有源源不断的海量的、优质的、新鲜的影视内容,导致爱优腾三家其实都是每年都投入上百亿元砸在IP版权购买或者制作上面,这样高成本的运营也就导致上述OTT厂商以及第二梯队网络视频平台比如PP视频、乐视视频、搜狐视频等失去了厮杀的本钱。

相对于「药不能停」依靠烧钱拉动会员续费模式来说,广告模式是不需要额外投入就能够获得巨大创收的业务;也能够把会员以及非会员所带来的流量进行有效的商业化;因此,对于爱优腾来说,谁能在数字广告业务上有稳定的客户量、投放量和消耗量,谁才能真正占据流量变现的主动地位。

一、在线视频平台的数字广告变现逻辑

阿星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企业市场人员询问,在爱奇艺、优酷或者腾讯视频如何投放广告?别看这个问题小白,这说明很多企业准备送钱给在线视频平台赚还找不到门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在互联网内容平台、流量媒体或者开发者APP的广告投放和变现基本都是依靠数字广告平台了,也就是所谓的“DMP”(数据管理平台)化了。

在阿星看来,DMP主要是两个方面数字化工作:

一方面是数字广告平台负责将广告主的投放需求转化为广告素材,有的是海报、有的是H5、有的是激励视频、有的是广告电视片、有的是信息流等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再就是把这些广告素材和平台的用户进行匹配;在投放过程之中有的会先在一部分样本用户群体之中进行测试,有的会选用不同广告素材进行测试,直到相对满意效果,负责这个工作的叫做“优化师”。

另一方面是DMP平台可以把广告投放的效果和计算方式数据化、可视化,具体到那个用户消化、点击、转化了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跟踪,并根据不同的行为进行数字广告结算,也就所谓的“效果广告”(比如很多企业按照点击量即CPC来结算),实际上广告主可以根据自身的预算灵活选择投放,也可以根据效果追加投放,能够保证风险可控和效果落地。

而负责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效果营销业务的分别是爱奇艺奇麟、优酷睿视、腾讯广告这三个数字广告平台。

这三个平台实际上扮演角色大致相当于字节跳动的巨量引擎、百度的风巢系统、快手的磁力引擎等,属于为流量平台创造收入的数字营销平台,相对于这几家,在线视频平台的业务引擎其实知晓的人确实少了很多,接下来予以简单的介绍。

二、爱奇艺奇麟、优酷睿视、腾讯广告各自的差异

爱优腾广告形式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广告形式基本都覆盖了开屏广告、前贴或后贴广告、暂停广告、banner广告、触点广告、信息流广告、焦点图广告等形式;并且相应的数字广告DMP平台的运行逻辑基本一致,但是由于不同的流量生态之中,相应的职能和特色有一定区别。

(1)爱奇艺奇麟

严格来说,负责爱奇艺效果广告的数字广告平台的奇麟系统(目前整个平台已经升级为奇麟2.0)并不是爱奇艺奇麟的全部;而爱奇艺奇麟实际上还负责了爱奇艺区域品牌、广告联盟、大屏电商业务。不过,从奇麟作为整个爱奇艺营销业务部门的名称就可见数字广告业务重要性。

(爱奇艺奇麟主要业务,公众号:靠谱的阿星 绘图)

实际上是爱奇艺是在线视频行业之中龙头,拥有相对其他家更大的流量优势,而广告投放平台奇麟实际上是要对用户画像进行多维度的标签化,从而便于平台更加智能的对广告素材进行匹配,并且奇麟本身对用户兴趣和使用场景的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即RTA),才能保证更广告素材包更精准的定向;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广告主要求进行结算方式优化(oCPX)。

(标签化的维度)

此外,奇麟还在前端整合了爱奇艺极速版可供激励视频广告投放,适合获取下沉用户;能进行移动建站或者在爱奇艺前端之中运行小程序广告,适合品牌商城、本地生活服务以及销售转化落地。

(2)优酷睿视

睿视对外介绍称“专注于优酷和土豆的视频广告自主投放的程序化营销平台”,由于优酷土豆本身属于阿里系旗下的大文娱板块,其DMP数据除了有产品端形成的用户数据外,还包括阿里巴巴的电商以及产品通过淘宝或者支付宝账户打通的用户画像。

(优酷睿视DMP)

优酷睿视的特色实际上是依赖于阿里巴巴数据中台的技术,根据用户的ID和数据管理平台对于cookie打上属性以及网络消费行为标签从而匹配相应的广告;尽管这能给优酷土豆带来一定得广告客户,比如用户经常能在优酷上看到有关天猫或者淘宝的品牌广告;但是弊端在于难以独立于阿里发展出真正适合内容平台的智能广告推荐系统。

(天猫双11广告在优酷上投放前贴片广告举例)

(3)腾讯广告

腾讯广告实际上不只是腾讯视频的数字广告,还是整个腾讯系主力产品广告流量变现负责平台。

实际上很多人提起腾讯广告变现时候会想到广点通,广点通实际上是基于腾讯广告体系主要负责社交和内容流量产品变现,构成了腾讯广告主要产品;此外腾讯广告还有对外广告联盟优量汇等;腾讯广告的DMP的特色之处给予广告相对比较丰富产品投放选择,以及多种多样的投放辅助工具。

(腾讯广告DMP辅助工具)

广告主在腾讯广告上相对于其他数字广告投放平台出了推广品牌、商品或者应用外,还可以推广公众号、小程序等微信私域账户载体;具体到腾讯视频广告则是利用娱乐化视频化方式进行呈现表现,广告主在腾讯视频之中投放APP开屏广告、贴片或者落地支付广告页等。

(广告主选择腾讯广告推广目的)

根据腾讯2021年Q2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广告收入为228.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社交广告为195亿、媒体广告位33亿元;2020年财年腾讯网络广告收入为823亿元,相对于字节跳动去年超过1800亿元广告营收而言,腾讯在广告流量变现上显得较为克制。

另外,由于腾讯本身产品多年来奉行内部赛马竞争,很多链路并没有打通,因此并没有形成类似字节跳动的“中台式”的巨量引擎;但是腾讯广告依然是在线视频行业之中独一无二的全域营销平台。

三、爱优腾在广告营收上面临短视频平台的激烈竞争

据QM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线视频行业广告投放高达142.9亿元,这其中主要是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为主;落后于短视频上半年503.7亿投放,以及新闻资讯端255.4亿元。

而且考虑到新闻资讯端之中今日头条、百度等实际上除了图文信息流以外,充斥大量的短(中)视频内容,其中今日头条是西瓜视频,百度APP是好看视频均是后贴片广告投放;这意味着短视频出现的确对于在线视频的广告营收造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和大幅度压缩。

而这三家尽管在广告收入相对还处于增长期,主要处在中国数字广告业务增长红利之中,在份额上已经落后于抖音和快手,并被瓜分走了大量潜在的客户增量。

爱优腾三家APP实际上都在重点推短视频或者小视频内容,也匹配了相应的信息流广告吸引了应用投放,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冲击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投放份额。

主要原因在于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已经超9.44亿占据整体网民数据的93.4%,并且网友刷短视频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越来越接近于网络视频用户时长;并且由于短视频本身更加碎片化,用户在短视频轻娱乐上日活数据更高,有利于广告投放的消化。

另外一大原因在于,短视频平台所打造的专门的数字广告管理平台能够充分聚焦产品本身的流量,并且能够做好相对精细化的客户服务跟进。

抖音的信息流是吸金大户,抖音今年广告目标营收1500亿,实际上就超过爱优腾三家的广告总收入,此外字节跳动还有穿山甲与BAT的广告联盟竞争。从中可以看出,抖音本身已经成为字节跳动流量和内容整合者,也是看中了BAT产品流量相对分散,无法聚焦服务具体企业的数字广告投放的机会。

而快手实力也不可小觑,在2017年快手做信息流广告业务时有媒体曾表示过质疑,但经过几年商业化和快手品牌升级之后,快手在2020年在线营销业务(主要是广告收入)达到219亿元,增速达到195亿元,在去年Q4时广告收入超过了直播收入,而在2021年快手Q2广告收入达99.62亿元,同比增长156.2%,占据营收的52.1%。由此可见,已经有越来越多品牌商家意识到了快手的营销价值和广告效果转化潜力,这离不开背后的磁力引擎推动。

如何才能把在线视频广告营收提升起来,已经成为三大平台的当务之急。

如何突围

在我看来,在广告营收层面,爱优腾要形成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发挥自身优势,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IP融合广告作品创意,网络视频平台原创IP多、购买IP版本多的特点,进行充分IP和企业广告的深度商业化结合和运作,把巨大的花销转化为营销重要资产。

这就需要爱优腾本身还需在广告素材原创方面功夫,力争形成专门匹配在线视频APP的广告公司团队,尤其是在综艺剧原生广告一直是口碑和效果双高的方向,应当进行强化。而相应的广告可以可形成签独家投放协议,避免一个素材全网投放。

(2)数字广告管理平台重视精细化的企业服务。国内还有很多中小商户、本地商户以及中长尾优质内容的内容需要流量推广,如何手把手告诉他们进行投放,并且有专人予以负责跟进优化至关重要,对于广告主来说只要ROI(投入产出比)高,他们就会持续复投,实际上是为客户做增量;如何把客户的业务结合在广告之中,类似鼓励用户使用小程序、店铺甚至开设自营投放广告都是非常务实的选择,比如爱奇艺奇麟就上线了爱享要大屏电商平台。

(3)扩展广告服务商和招商团队,实际上无论是巨量引擎还是以前百度推广实际上在全国都有庞大的营销队伍,来推广相应的平台流量资源来服务于当地的品牌商、广告主。阿星刷各家的在线视频APP发现还有不少来自竞品的广告,实际上如果把小视频流量独立分包给合作伙伴开拓,结合相应性价比优势和DMP精准匹配的效果,是能够从短视频市场份额之中分走一些广告客户的。类似的产品创新能够不断开辟出新的流量渠道,由服务商深耕运营,从而不断强化服务商队伍实力,一起把蛋糕做大。

以上。

 

作者:靠谱的阿星

来源:靠谱的阿星(ID:qq1598145405)

]]>
app变现方法及广告变现痛点! //www.f-o-p.com/257169.html Thu, 21 Oct 2021 10:10:11 +0000 //www.f-o-p.com/?p=257169

 

app如果没有好的商业化变现模式,都是耍流氓。而好的APP变现方法,则必然是一套高效的、可持续的良性机制,以商业价值驱动APP的快速成长和长远发展。可以说,对于创业初期的开发者们来说,找准了合适的变现方法,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变现模式?

一、APP的变现方法

在国内的应用市场,主流的APP变现方式有以下四种:

1、应用内提供增值服务

这是行业内最为传统且较理想化的方式,比如游戏APP道具收费,视频类APP点播收费,下载类APP给用户更高级的特权来收费。但是这要求该APP有较强的用户粘性且增值服务具备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否则面对付费选项,不少用户会选择转投同类产品,直接造成用户流失。

2、应用内提供商品购买

这种方式也可以叫“电商变现”,而且应用范围已不仅限于电商APP。毕竟面对国内繁荣的电商大潮,尤其是在短视频+直播的趋势带动下,各类APP纷纷试水。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变现方式门槛较高,要求作为流量入口的APP有着足够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开发者本身具备足够的数据挖掘与用户画像分析能力,能够完成对用户的个性化商品推荐。

3、应用分发

得入口者得天下,目前这种变现方式算是头部应用市场类APP的专利,作为用户快速获取所需APP的首选工具,其变现潜力无疑是巨大的。不过对于其他类型的APP尤其是成长中的APP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4、广告变现

如果说前面三种变现方法都更适用于特定类型的APP,那么广告变现,则是门槛更低、适用范围更广泛的方式。毕竟有用户的地方就有流量,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广告,有广告的地方就会有收益。而且广告变现并不需要用户为了使用app的某些功能而买单,几乎有流量的所有免费应用都可以接入广告。

二、广告变现的痛点

然而,对于广告变现这个看似最普适可行的方法,却有不少开发者“谈广告色变”。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担心是植入广告会影响自身的用户体验,以及该去哪里找到优质的广告主?如何在技术上实现广告植入的正确姿势,从而达成用户、流量、收益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1、广告 VS 用户体验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那些对广告产生点击兴趣、并且最终促成购买的用户来说,广告并不会造成负面体验,反而是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让用户在使用APP的同时额外得到消费需求上的满足,可谓是一举两得。

破除了这层心理屏障之后,剩下的问题便集中在:如何平衡用户和收益,在保障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程度的收益获取?

1)广告样式:

近几年,业内的广告样式不断推陈出新,究其根源也是出于对用户体验的忧虑和探索。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app类型,合理配置广告样式,尽量让广告样式与应用整体风格、内容样式保持一致,力争将广告信息的植入与APP使用环境高度融合。从而在兼顾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广告的点击率与转化率。

在这里,以激励视频举例,这是近两年CPM价值最高、最受开发者欢迎的一种广告样式,就是通过促使用户观看广告获取奖励,例如游戏类APP中的观看广告获取道具奖励、工具类APP中的观看广告获取暂时性特权功能等,这种形式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增加用户粘度和活跃度。另外开发者也可以利用用户激励体系开发更多的激励视频场景,实现用户体验与广告收益的双赢。

鸟哥笔记,APP推广,商业化变现老司机,APP,行业洞察,总结

2)广告管理:

在广告管理方面,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一是广告质量的把控。

出于保护用户体验的考虑,开发者可以制定“软性”限制,将一些合规但制作低劣的内容、和自身用户属性完全不符的广告内容挡在门外。

二是设置合理广告展示位与展示频次。

在广告展示位的选取上,初期可以“小步快跑”,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加码。开发者可以选取1-2个广告位进行前期观察,视效果和用户反馈拓展其他广告位。位置上,初期可以选择流量较高、点击量较高的位置设置埋点,收集更多的信息数据进行下一步判断。

另外,合理的展示频次也是维护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过高的频次既会伤害用户体验,也会拉低CPM。不同用户、不同广告类型,在不同产品上的最佳展示次数都不同,建议APP开发者通过实验,找到适合本产品的最佳展示次数。

2、广告接入方式

比较传统的方式是媒体凭借自身直客的力量拓展广告主,但因人群未精准划分,对于效果广告主的投放效果没有保障。当然,在达到一定的体量之后且技术团队强大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自主搭建自己的程序化广告投放平台的。但因广告产品体系庞大架构复杂,从零搭建投入较高,风险也相对较大,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谨慎考虑。

接入第三方平台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广告变现手段,对开发者来说,时间和技术成本都比较低。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穿山甲、优量汇、快手联盟,基本上满足中小开发者app广告变现需求。市场上也有专业的移动应用商业化变现平台,打通多家广告联盟,不仅对接高效便捷,同时又能对广告进行优化,大大提高开发者收益。

鸟哥笔记,APP推广,商业化变现老司机,APP,行业洞察,总结

三、写在最后

在APP变现之路上,从来不缺少那些所谓可以一撮而就的“捷径”。然而在如何实现收益的同时,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不被商业化操作打扰,就绝离不开开发者们的矢志追求与努力。在此,愿每位有理想的APP开发者,早日实现APP变现的光辉之路。

]]>
2020年必懂的56个广告变现术语 //www.f-o-p.com/200474.html Tue, 23 Jun 2020 03:48:03 +0000 //www.f-o-p.com/?p=200474

在来自极光的一份报告中,全网用户APP在线总使用时长于1月24日正式进入假期后迅速增长,远高于去年同期,相比除夕前上涨了近26%。

“黑天鹅”已至,移动互联网流量大盘却迎来了自己的“牛市”,部分媒体收割了大批用户,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变现道路也得到了新机遇。

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面镜子,要发展,就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Part1:APP广告变现参与者

一次广告交易的达成,需要多个参与者/平台联合完成,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流量的价值。

供给方

售卖广告的一方,主要为媒体/APP以及ADN(广告网盟)。

媒体/APP:流量的最终拥有者,为广告主提供接触受众的平台,是现金流方向的终端。ADN(广告网盟):可以被理解为媒体代理公司,通过为广告主采购媒体方流量,赚取中间差价,其代表有百度网盟等。

需求方

投放广告的一方。主要为广告主以及广告代理商。

对接类型上,由供给方直接对接广告主被称为直客模式,对接广告代理商被称为代理模式。

受众

接受广告的一方。主要为媒体/APP的用户。

服务方

为整个变现流程提供服务的一方。主要提供流量整合、广告投放和管理、广告监测、数据管理等服务。

服务需求方:DSP(需求方平台):也称广告投放平台,为需求方提供广告投放功能。需求方可以在平台上管理广告活动及其投放策略。TD(采购交易平台):类似DSP,但需求方可以在TD上统一管理多个DSP平台的投放。
服务供给方:SSP(供给方平台):服务于供给方,是聚合了多个媒体流量的流量管理平台。供给方可以在平台上管理和结算广告收益。
服务交易流程:
ADX(广告交易平台):提供的功能是交换,连接需求方和供给方,实现实时竞价、广告库存和广告需求的匹配。
其他服务方:DMP(数据管理平台)、PCP(程序化创意平台)、AVP(广告验证平台)等,有兴趣可做独立了解。

在APP变现初期,媒体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交易路径中的参与者。除此之外,寻找一个精于行业的引路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Part2:APP广告变现主要途径

媒体/APP作为供给方,有多种途径售卖广告以此来获取现金收益,一般分为自主售卖和第三方售卖两种形式。

售卖排期广告

媒体凭借自身力量拓展广告主、代理商,通过以邮件下单的方式约定合作,一般按时间结算,通过技术人员手动操作广告上线素材。

搭建自有广告平台

在程序化时代,媒体搭建自己的DSP,凭借自身力量拓展广告主、代理商,通过DSP平台售卖广告资源。

接入广告网盟/第三方DSP

即媒体通过标准的技术文档(API或SDK)对接各大联盟资源(如穿山甲、优量汇)或其他第三方DSP,借助外部力量售卖其广告资源。

Part3:APP广告变现主要类型

受众在APP上看到的广告,是广告位上的广告,可以基于位置和形式分类:

开屏广告(Splash Ad.)

也被称为启动页广告,出现在 APP 启动加载时,将广告图片或视频展示固定时间(5秒),展示完毕后自动关闭并进入APP主页面。

横幅广告( banner Ad.)

嵌入在APP页面中相对固定位置的版面,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插屏广告(Interstitial Ad.)是触发式广告,在用户做出相应的操作(如开启、暂停、过关、跳转、退出)后,弹出的以图片、动图、视频等为表现形式的半屏或全屏广告。

贴片广告(Roll Ad.)

即将广告内容贴入视频之中。可以分为视频贴片和创可贴两种形式,前者是将5s-60s不等的横版视频广告,添加至视频播放前、视频播放中或视频播放后这三个位置,后者将图片/动图等元素放在正在播放的视频中。

信息流广告(Feeds Ad.)

是当前APP最流行的形式,出现于有内容产出的APP,与APP的日常内容(如一则资讯、动态、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的广告形式。

搜索广告(Search Ad.)

也是触发式广告,用户搜索关键词后,在搜索联想、搜索结果中出现广告,一般为广告主的APP/商品,或者是带有推广性质的内容,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

激励广告(Incentive Ad.)

是利用激励让用户接受广告或做出指定行为,比如下载APP、观看视频等。可以分为积分墙和激励视频两种形式,前者用户可以完成指定操作获取积分,并兑换奖励,后者则让用户完成指定操作,获取权益,比如游戏复活,新增特权等。

而需求方采购的APP广告,是满足其品牌宣传或者效果转化需求的广告,可以基于投放目的分类:

品牌广告(Brand Awareness)

长期投放,用于建立品牌形象、建立品牌理念,而不诉求直接销售量的广告。

直接效果广告/效果广告(Direct Response)

短期投放,为了提升产品销售量或提高知名度而投放的广告,因此通常按效果计费(下载量或销售量等)。

Part4:APP广告变现交易模式

合约广告

采用合同方式确定某一广告位在一段时间内为某特定广告主所得,即排期售卖广告。

竞价广告

一般将公开市场中进行的交易称为公开交易市场,已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拍卖制度。

RTB(real time bidding)
实时竞价,是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
底价通常广告交易平台都会为每个广告位设置好底价,需求方出价必须比这个底价高才有资格参与竞价。

广义第一价格拍卖GFP(generalized first pice auction)
广义第一价格、众多买方进行竞价投标,出价高者得,竞价成功者需要支付自己提出的报价。

广义第二价格拍卖GSP(generalized second price auction)
广义第二价格、众多买方进行竞价投标,出价高者得,竞价成功者需要支付出价第二高者提出的报价再加上一个最小单位,是最常见的竞价方式。

一般将私有交易市场中进行的交易称为私有交易市场(private marketplace),包括:PDB,PD,PA。

PDB(private direct buy)
私有直接购买,即广告主找媒体确定好广告位置和价格,然后按照排期规定的时间进行广告投放,但交易方式仍然是程序化的。

PD( preferred deal)
优先交易。一个按照CPM出售的相对优质的广告位,在PDB交易之后可能会有剩余的展现量,双方会按固定价格售卖,不约定售卖量级。

PA(private auction)
私有竞价。媒体把较受广告主们欢迎的广告位置专门拿出来,放到一个半公开的市场中进行售卖,供有实力的广告主们竞价,价高者得。

Part5:APP广告变现结算指标

CPM

Cost Per Mille(每千次展示成本),简称CPM。

是曝光付费广告,即广告每被展现(曝光)一千次,广告主所应付的费用。

CPC

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成本),简称CPC。

是点击付费广告,即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进行收费。

CPA

Cost Per Action(每次行动成本),简称CPA。

是按用户行为作为指标来计费的广告。行为可以是注册、下载、安装、加入购物车、下单、咨询等。可细分如下:

  • CPD(Cost Per Download 每下载成本:按 APP 下载量计费)
  • CPI(Cost Per Install 每安装成本:按 APP 安装量计费)
  • CPS(Cost Per Sale 每销售成本:按实际销售产品量计费)
  • CPL(Cost Per Lead 每潜在客户获取成本:按搜集到潜在客户名单/销售线索数计费)等。

Part6:APP广告变现数据指标

供给方最关心的是广告收益指标。

广告填充率

广告填充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广告展示数(或称广告曝光数)与广告展示机会数(或称广告请求数)的比率。公式为:广告填充率 = 广告展示数/广告展示机会数*100%

eCPM

Effective CPM,千次展示期望收入,CPM是投放前估算值,eCPM是投放后实际统计值。按照转化过程的自然划分,eCPM可以分解成点击率和点击价值的乘积。eCPM=(当日广告收益/总广告展示次数)*1000。

需求方最关心的是广告效果指标。

Impression

意思是“曝光”,衡量广告被显示的次数,一个广告被显示了多少次,它就计数多少。

Click

点击,是指互联网用户点击某个广告的次数。ROI即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的简称,即特定周期内,广告主通过广告投放收回的价值占广告投入的比例。

点击率及点击成本

即CTR(Click Through Rate) 即广告点击与广告展示的比率和平均每次点击的成本。

转化率及转化成本

即CVR (Conversion Rate) 转化次数与到达次数的比例和平均每次转化的成本。

付费率及付费成本

特定周期内,付费用户数量占广告导入的注册用户数量的比例和平均每个付费用户的成本

Part7:APP广告变现定向技术名词

精准投放,实现准确识别用户是首要条件,除此之外,媒体们还需要更加了解用户,以此作为定向的支撑。

Device ID

指用户的移动硬件设备的唯一标识代码,Device ID是这一类设备唯一标识代码的总称。安卓上的device ID一般是安卓ID或者UDID,苹果手机的device ID是IDFA。在PC端广告商用cookie追踪受众,在移动端则利用device ID。

  •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的缩写。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一般由安卓手机采用。
  • 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iOS独有的广告标识符。
  • OAID:非永久性设备标识符。OAID 字段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厂商共同推出的设备识别字段,广告渠道商可以选择 OAID 作为 IMEI 的替代字段。

基本定向

根据用户年龄、性别或行为、兴趣等标签,在广告投放时提供定向选择。

位置定向

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可细分至省市),在广告投放时提供定向选择。

重定向

圈定对广告主投放的广告有明确兴趣(有过点击、互动等行为)的用户群体,再次投放该广告。

Part8:APP广告变现对接流程名词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即一套可定制化的平台软件,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对应的SaaS产品。

联调测试

联调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系统来测试。它是检验系统是否确实能提供系统方案说明书中指定功能的有效方法。

冷启动

App商业化的周期通常定义为以下几个时期:冷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冷启动就是指从项目立项到项目上线,一直到快速成长前的这段时期。

 

作者:AdBright

来源:AdBright

]]>
APP广告推广变现方法论! //www.f-o-p.com/200445.html Tue, 23 Jun 2020 02:53:32 +0000 //www.f-o-p.com/?p=200445

不论是打王者,看微信公众号文章,还是刷抖音,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似乎不用花钱就能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

互联网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免费的背后是APP吸引用户,提升流量,开启商业化变现的的诉求。

那么,APP们如何将流量变现,实现自己的商业化诉求呢?

本文将从APP类型角度解读变现策略,并且深挖广告变现的方法论

一、APP的类型与变现策略

目前市面上的App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社交、资讯、工具、短视频、直播、电商和游戏等。

1.社交、资讯类和短视频类APP

这类APP可以统一归为信息流类型,在这些APP上,用户滑动查看一条一条动态、文章、图片、视频等,往往也是用户“杀”时间的常规选择。

用户使用时长高的APP,极为适合设置广告位来进行变现

当然,增值服务变现也是众多媒体方的选择,社交有时也会有线下活动的延伸,短视频也有更多的内容营销和KOL合作的玩法等。

短视频APP很能“收割”流量,图片来源QuestMobile

2.工具类APP

这类APP“杀”时间的属性不强,用户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目的性,用完即走,一定程度遏制了广告变现业务的发展。

因此一般以增值服务变现为主,包括内容付费和服务付费(或会员制)。

这种变现方式不易造成用户流失,同时还有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

3.游戏类APP

游戏类APP既“杀”时间,而且基于其娱乐属性,不论是广告、还是增值服务,变现套路多样。

增值服务是主要变现来源,如金币点数购买装备、服饰;

广告变现逐渐加码和多元化,近几年最流行的是激励广告,用户可以通过完成指定行为(如观看广告视频)的形式获取游戏内奖励。

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外界品牌进行联动广告合作,比如限时主题装备,印有合作广告主的logo或关键信息。

和平精英官宣火箭少女联动皮肤

4.直播类APP

类似于游戏类APP,增值服务是主要变现来源,如用户付费购买礼物,打赏主播。

近几年来电竞直播、游戏直播等势头较强劲,直播类APP与游戏类APP和电商类APP联系也更加紧密;

在广告变现方面,直播APP也会培养KOL与品牌主进行活动方面的广告合作,部分APP也增设了固定广告位用来变现。

5.电商APP

电商APP连接着商家和用户,作为平台方,能凭借提供的运营、推广服务,获取交易抽成、获取商家用于广告营销进行获客的费用。

为商家提供的推广服务,一般以设置广告位(如搜索广告,推荐广告)为主。

二、详解APP广告变现

由上可得,无论是何种类型的APP,在变现选择上,广告变现都占有一席之地。

互联网产品作为广告的载体,相比于传统媒体覆盖面更广,广告形式更丰富,人群定位更精准,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易观的最新数据,预计在202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将达4,423亿规模。

由AdBright整理自易观《中国信息流广告市场专题分析2019》

广告位是广告主在广告投放中直接的采买物,同一APP内也往往拥有多个广告位,同一广告位也有着多种形式。

此前,AdBright皓量科技也深度调研了目前广告位的形式,欲了解更多,可参考以下文章:

AdBright皓量科技:2019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全鉴​zhuanlan.zhihu.com

目前对于APP来说,广告变现来说有以下途径:

1.传统排期广告

媒体凭借自身直客的力量拓展广告主,通过以邮件下单的方式约定合作,一般以固定的CPT(按投放时间计费)方式进行结算,通过技术人员手动操作广告上线素材。

因人群未精准划分,对于效果广告主的投放效果没有保障,而且从变现效率的角度来说,也是较低的,从商务对接排期到技术上线是有时间和人员成本的。

2.自主搭建广告平台

媒体达到一定的体量之后,在技术团队强大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自主搭建自己的程序化广告投放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自主把控准入行业、广告内容、流量分配以及代理政策。

最右、刷宝、虎牙均选择自建平台

但因广告产品体系庞大架构复杂,从零搭建费时费力,易错失市场先机,而且搭建过程中所需的人力以及时间的成本是高昂且不可估计的,组建商业化团队花费巨大,投入极高,风险较大。

3.接入广告联盟

接入联盟是目前较为快速的变现手段之一,通过标准的技术文档对接各大联盟资源(如穿山甲、优量汇、百青藤),快速实现广告变现,也无需投入过多。

但同样也有缺点:

  • 广告内容无法自主把控,依赖第三方审核团队,用户体验易受到极大影响;
  • 联盟交易的环境是不透明的,媒体、广告主互不清楚投放的位置和效果来源,流量价值无法体现;
  • 广告收入受限,广告收入分润比例不高,还面临扣量核减等意外风险。

4.接入外部DSP(即广告投放平台)

即通过API/SDK的方式快速对接外部DSP,借助其广告投放工具、用户多维画像分析的DMP对数据进行加工赋能以及获取丰富且高质量的广告主资源的能力。

但对于媒体来说,市面上的DSP良莠不齐,需要谨慎筛选和评估:

  • DSP的客户质量以及其客户是否和自身匹配
  • DSP的团队实力以及是否有强硬的技术与数据算法支持

除此之外,媒体和DSP是双向选择的关系,DSP对媒体本身的流量量级和用户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总结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APP类型,不同类型的App变现的玩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整体来看,广告变现具有重流量,低门槛、灵活可控的特点,几乎适用于所有有一定流量基础的互联网产品。

广告变现的变现方式各有优劣,APP可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选择广告变现方式。

 

作者:AdBright

laiy :AdBright

]]>
2020年Q1广告变现市场的洞察与展望! //www.f-o-p.com/192258.html Wed, 29 Apr 2020 03:34:49 +0000 //www.f-o-p.com/?p=192258

2020 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对于媒体而言,整体商业化市场呈现哪些发展态势?整个行业又蕴藏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我们将为您洞察一下 2020 Q1 广告变现的重点(重点投放行业、重点变现形式等)。以期通过有效的数据信息和变现经验,为流量主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运营决策指导、致胜下一阶段!

一、整体变现趋势

综合来看,疫情对 2020 Q1 广告商业化市场的影响是多维的、立体的,既有造成商业化进程下滑的负向因素,也有推动商业化增长的正向因素。

负向因素:许多本应在过年期间、以及年后逐步展开第一季度营销的品牌主,由于疫情造成的消费需求下降、复工时间推迟等原因,直接选择暂缓第一季度营销计划。

因此,Q1 整体广告需求下降的同时、媒体方整体的广告业务量也呈现下滑趋势——纵观美数大盘数据,对比 2019 年同期,2020 Q1 媒体广告业务同比下降 10%-20%。

正向因素:虽然整体广告业务显现下降趋势,但疫情期间一种全新的“宅家模式“,却促使一些家庭内线上媒体成为流量洼地——我们变现数据显示:一些视频类、短视频类、社交类、阅读类、游戏类(休闲游戏)、线上教育类、线上医疗/健康类 APP,以及诸如一些美食、健身等垂直类 APP 等,他们在疫情期间用户基数和用户使用时长大幅上升的同时,流量增长也为其带来了广告填充和曝光效果的显著增加。其中,美数合作阅读类、新闻资讯类、教育类、音频类 APP 变现表现尤为突出,Q1 整体变现表现良好,甚至远超其他类别媒体。

建议:

1)加大运营投入

疫情期间”宅家生活”推动着一些 APP 流量显著增长。而流量是变现的基础,为了维续这些新增用户的长期留存,美数君首先建议各家 APP 持续加大运营投入,引入并拓展与众不同且丰富优质的内容,并提供友好、贴心且注重细节化的平台服务,以此来强效留存老用户的同时,成功吸引更多新用户,进而获取到更多广告主营销预算、反哺下一阶段广告变现的顺利开展。

2)强化变现技术

随着疫情渐进尾声、人们恢复日常生产生活,数字营销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更多品牌主营销预算,小编建议各家媒体提前优化变现策略、强化变现水平和优势。

比如:1)合理拓展更多资源位并创新及优化广告形态(可考虑开发出更多新的视频广告形态。

如开屏视频、竖屏视频、沉浸式视频、信息流视频、插屏视频等),以满足更多广告主投放诉求;

2)升级广告技术,比如支持多维定向投放设置、频次控制、动态创意优化等,以灵活满足广告主精准化推广诉求;

3)强化大数据分析、智能引擎推荐等技术,以精准构建消费者决策模型,了解其基础型消费需求+升级型消费需求,进而为其个性化推荐广告、提高广告曝光和转化效果;

4)组建专业的运营、技术团队,以满足广告主深度交流需求、提高广告投放效率的同时,提升媒体的服务能力和竞差异化竞争优势,进而推动流量商业化价值的大幅提升。

二、整体投放趋势

受疫情影响,一月底和整个二月份的移动广告投放数量和金额相较往年同期,略有减少;但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三月份广告业务量已明显回升。

其中,根据美数大盘数据:在所有投放广告素材之中,春节假期+疫情期间,“宅经济”刺激文化娱乐、游戏、教育培训、电商行业广告投放占比最多,综合占比近 50%;进入三月,上述行业广告仍维持较高投放力度的同时,金融、汽车、软件应用行业也陆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

建议:

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和利好的广告主,比如游戏、在线文化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金融等,为了免于让品牌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和印象范围内,或许会持续增加数字广告投放;而一些在第一季度疫情期间受损较为严重的广告主行业,比如餐饮、旅游、线下娱乐、商超零售行业等,可能会为了重新激发行业新生机,加足营销马力、找寻机会快速启动市场。

因此,作为中间服务商的媒体,为了获取更多品牌主预算、抢占风口,需要及时准确的把握各行业动态,对即将迎来发展良机的行业进行及时的布局和开拓,并尽可能把适合的媒体资源、宣传预案、定制推广方案、优惠政策等及时与之对接,以未雨绸缪提前扩大媒体市场声量、提升媒体对强相关品类品牌预算争夺的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广告填充和收益。

三、重点素材类型

从我们追踪的数万条移动广告素材来看,2020 Q1 图片类素材占比最大,达 67%,视频广告仅占比 22%。其中,图片类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Banner 广告,是多数 APP 常用的广告变现方式。

 

 

就各图文类广告的变现表现来看:开屏广告的曝光和点击优势最为明显,平均点击率可达 4%-8%,甚至更高,深得品牌广告主的偏爱;

信息流广告是效果广告主的“宠儿”,其不仅有着更高的用户关注度和接受度,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带来更好的转化效果——点击率一般保持在 1%-3% 左右;Banner 广告相较而言变现效果不如开屏和信息流广告,点击率略低。但其也能得到一些中小体量效果广告主的青睐,因此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媒体变现收益和填充。

 

囿于视频广告制作成本较大,以及疫情期间视频拍摄难度加大等原因,Q1 视频素材量相对较少。但根据美数变现数据:较之图文形式的广告素材,视频类素材广告的点击率能提升 30%-60%,受众接受度和好感度更高的同时,eCPM 也相对较高。

建议:

首先,如上文所述,流量主应根据自家 APP 平台属性、平台环境、用户习惯等,考虑合理拓展更多资源位并创新及优化广告形态及玩法,以让广告更加深入人心、趣味多彩的同时,吸引更多广告主投放预算;其次,建议媒体基于数据和经验,为广告主提供素材创意制作建议,减少品牌推广冷启动时间和试错成本的同时,提高媒体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

此外,如果合作广告主自身素材、尤其是视频类素材制作能力和经验有限,为了全面助力广告主高效产出投放素材,建议有实力的流量主可以考虑为广告主提供从批量产出到逐渐精细化、个性化的素材创意订制服务——比如可参考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智能营销平台打造的搜索星云样式(通过高级创意整卡样式及其组件化,结合系统 AI 模型优选能力进行重新拼接组合,快速丰富线上创意,实现广告展现的亿人亿面,满足不同行业推广产品服务的差异化诉求,提升点击率),以及腾讯视频创意订制服务模式(受疫情影响,视频广告的拍摄与制作均会受到一定阻碍,为更好地支持和满足客户对创意视频素材的需求,腾讯创意订制 TCC 紧急进行服务升级,通过多元化创意订制解决方案,以及来自平台制作方的专业服务保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视频创意订制服务支持),以通过差异化、优质化的媒体服务来提高广告主黏性、扩大媒体竞争优势和变现效益。

艰难的时刻即将过去。疫情之后、Q1 之后,广告行业也会逐步恢复并可能大步向前。

]]>
媒体变现关键收益指标——广告填充率 //www.f-o-p.com/180232.html Tue, 11 Feb 2020 06:07:00 +0000 //www.f-o-p.com/?p=180232

 

如果说eCPM是商品的标价,那么广告填充率则是商品销售量占商品总量的比率,一样是非常关键的指标,本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广告填充率。

广告填充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广告展示数(或称广告曝光数)与广告展示机会数(或称广告请求数)的比率。公式为:广告填充率 = 广告展示数/广告展示机会数*100%

媒体的广告请求(供)和广告主的广告需求(求)并非总是对等。广告请求一般携带“时间、地域、用户标签(标签类型则依各个平台而定)、网络环境、广告位形式”等信息。而广告主可以依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参与。

因此对媒体来说,并非每次广告请求都有广告主参与竞价,返回并展示相应广告物料。广告展示机会被浪费,广告填充率取决于浪费的数量。

为了不让流量被浪费,部分媒体拥有“打底流量”机制,即将不满足广告主的需求的流量打包低价转卖给特定广告主(低价收购广告展示机会,不关心广告展示的质量),此时广告填充率能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有两点不能忽视:

  1. 机制的建立:媒体如果缺少议价能力和合格的流量管理能力,以及广告效果背书,很难吸引到广告主,“打底流量”机制无从说起
  2. 机制的影响:媒体将打底流量“贱卖”,一定程度上会扰乱流量市场的价格平衡,过度低价售卖流量,也不利于广告营收长期稳定增长。

那对于媒体来说,还有什么办法提升广告填充率呢?

流量是变现的基础,优质的流量更为关键。媒体可以加大运营投入,吸引更多用户(拉新),提升用户活跃度(留存),从而进一步提升媒体竞争优势和广告主粘度;

AARRR用户运营模型

技术是变现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开拓需要一套具备强大且完整技术组件的广告系统。

在数据上,满足广告主的定向需求,诸如地域定向、时段定向、用户标签定向,或其他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定向设置。在产品上,满足广告主的推广需求,诸如下载、Deeplink 等交互技术,或支持互动广告等热门广告形式;

Deeplink流程之一,图片来源网络

依据市面主流的广告素材规范,合理放开对广告内容、文件格式、文件大小、素材尺寸的要求,提升广告主创意的匹配率和运营效率。

主流广告位样式

由单一的售卖形式转变为多维且灵活的售卖形式,包括PDB、PB、RTB等,同时支持主流的结算方式,包括CPM、CPC等,满足广告主的多样化要求。

优化流量分配的策略,依据流量质量按阶梯价格售卖至不同级别的广告主,自主、智能、灵活的售卖和调度流量,最大化资源曝光率和收益。

制定合理的商业化策略、代理商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经验丰富的广告代理商等代理广告售卖,减轻业务开拓的压力,更加灵活地商业化。

媒体自建广告平台并自营广告平台业务,往往经验、技术和人才能力不足,此时与专业的广告变现服务公司合作,可以提升变现效率和变现效果。

综上所述,广告填充率是媒体广告销售能力、流量管理能力、广告投放效果的体现,是媒体变现收益关键指标。媒体可以通过对内精进、对外开源的手段全面出击,提升产品力,顺利走上商业化变现之路。

 

作者:AdBright

来源:AdBright

]]>
固定流量规模,用ecpm公式提升广告变现能力 //www.f-o-p.com/179644.html Thu, 06 Feb 2020 08:57:34 +0000 //www.f-o-p.com/?p=179644

 

根据ecpm概念,给一个固定规模的流量,如何提升广告变现能力?

一、ecpm概念

ecpm=ctr*cpc单价*1000,也可以变形为 收入=展示量*点击率*点击单价。

二、提升广告变现能力

广告变现能力不光是依赖ecpm方式。

按照广告主需求,还可以区分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品效合一广告,合作广告;按照结算方式,还有cpt,cpa,cpc,cpo…,每种广告有不同的优劣点;按照接入方式,还要区分sdk广告和api广告,js广告;按照用户属性,还要区分新用户,老用户;按照广告来源,还要区分自家广告和外部广告…本文主要讲述ecpm角度,其余角度后续进行补充。

以ecpm角度出发,提升广告曝光,那目前按照ecpm变形公式进行举例

1. 展示量

展示量:加大广告曝光量级的手段提升广告收入

(1)通用广告位形式

商业化的核心是将用户需求目标下产生的行为路径与平台资源进行匹配。小说类的app用户核心需求大致分为有明确目标的找小说读,和无明确目标的找小说读。

小说平台的核心资源是海量的小说和便捷的搜索和推荐。有明确目标的用户一般行为:进入app–搜索–浏览搜索结果–开始阅读;无明确目标用户:进入app–浏览书城推荐–选择小说-开始阅读(目前简化了用户行为,中间还有查找分类,浏览简介/目录/开头等,并不断重复行为,直到找到一个满意的小说);

小说平台可以在搜索界面加入banner广告(或轮播banner广告),搜索框中可以有默认文案(内部引流广告),搜索结果页顶部有相关推荐/banner广告,搜索结果信息流中有信息流广告,搜索结果界面可以有悬浮窗(悬浮广告);

书城中顶部可以放置banner广告,内部导流广告,底部可以放置合作广告(不同平台流量交换类);

评论顶部可以放置相关推荐的内部引导广告或者banner广告;

小说阅读界面末尾可以放置banner广告(uc小说阅读页面玩法);

ps:部分广告用户可以通过vip免除。

(2)活动形式

  • 增加时段打卡玩法,定时唤醒用户,提升开屏广告曝光次数
  • 设置互动广告类型,好比大转盘,砸金蛋,通过奖励积分方式刺激用户参与,在奖励弹窗上展示静态图广告,并提供奖励翻倍按钮,需要观看激励视频广告后翻倍
  • vip兑换方式,通过完成要求的任务(激励视频,下载类),可以兑换有期限的vip

2. 点击率

点击率:提升点击率,从而提升广告价格(点击率提升与价格存在提升上限,大体为正太分布类型)

(1)匹配的用户

  • 搜索结果中推广相同标签的书籍;
  • 可以尝试用户喜欢的书籍类型匹配不同类型广告,例如喜欢都市分类的投放网赚类广告;喜欢厨师分类的,提供美食类广告;
  • 对不同的用户打标签,区分用户性别,地域,广告浏览次数…进行投放。

(2)活动类玩法

cpm的广告,结算方式是曝光,但是如果长期合作,广告主会核算具体的用户转化(cpa类型),可以通过网赚的形式,引导用户下载,安装,试玩等。

(3)场景类

  • 一般来说常驻功能(例如签到)点击效果会优于信息流;
  • 好的活动玩法的点击率会更高;
  • 还有一些非常规手段,例如放在阅读界面的误点击,弹窗关闭按钮贴近广告的误点击,活动玩法专门制造误点击场景;这些最好区分新老用户,注意对留存影响。

3. cpc价格

cpc价格:通过广告的投放优化,提升每次点击价格

(1)优化广告主价格

  • 通过上述点击率的提升方式,点击率高的情况,会对cpc价格有一定提升;
  • 通过任务的形式引导用户下载、安装行为,会对点击价格有一定提升;
  • 根据用户的生命周期阶段,区分联盟广告,中小dsp广告的价格表现,达到优化点击价格的目标;(前期联盟广告价格较高,后期以中小dsp平台补充);
  • 新老用户的价格不同,区分投放。

(2)内部投放逻辑

  • 用户的每次广告曝光,保证能优先展示价格高的广告类型,进行一级和二级广告的曝光价格区分;
  • 不同类型广告互相打底,提升广告的展示填充率;
  • 根据不同的位置,区分投放品牌广告,或者效果广告;
  • 控制不同广告出现的频次和量级,有时候高曝光反而降低cpc价格。

END:本文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欢迎各位前辈进行探讨~

 

作者:世界是个谜

来源:世界是个谜

]]>
2020年,垂直媒体广告变现的机遇和增长空间 //www.f-o-p.com/176482.html Mon, 13 Jan 2020 09:34:54 +0000 //www.f-o-p.com/?p=176482

在巨头称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垂直类媒体(即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媒体,如汽车类媒体、母婴类媒体等)凭借细分和精准的特性,快速起势并占领一个个垂直赛道、蓬勃发展。

但这些细分领域的媒体快速跑马圈地的同时,其也不得不面对一痛点问题——仍处于商业化早期;想借力广告增加商业化变现收入,但经验有限、资源不足,同时又怕会产生广告收益和用户体验不平衡的问题…

面对垂直媒体的“痛点”,美数君为您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垂直类媒体顺利找到 2020 年的商业机遇和增长空间。

建议一:支持“品牌+效果”多种售卖方式

许多垂直类媒体在进行广告变现初时,首先很自然想到的就是将流量放到第三方公开 ADX、DSP 进行竞价售卖。

但这存在着两点“隐患”——一是可能导致媒体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压缩利润空间;二是对上线素材质量不能自我把控,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和媒体形象。

众所周知,垂直类媒体可能在用户量级上无法对标综合性 HERO 级媒体。但其特点和优势在于受众人群特定、精准且聚集。因此,放到第三方托管售卖之外,美数君建议垂直类媒体商业化变现首先从对接品牌广告主开始。

因为这样既能提高媒体资源利用率和溢价空间,又能保证广告主及其素材的优质(品牌广告主广告素材一般都不会太差)。当然,前提有二——1)垂直类媒体要拥有自己的广告变现平台,并能灵活满足广告主多样化投放诉求。

比如:支持多维定向投放(人群、地域、时段、设备、网络环境、广告位等)、支持多种售卖方式(按曝光 CPM、点击 CPC、下载 CPD、留资 CPA/CPL 等)等,以此提升媒体竞争优势并吸引到更多广告主预算;2)垂直媒体属性、人群等与品牌主需求高度匹配。并且,媒体要通过一些市场行为。

如:发布相关广告主行业的用户行为报告、投放策略报告、广告商业化合作方案(媒体基础体量信息、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广告资源情况等),及提供第三方背书等,来佐证自身垂直媒体的价值,以此扩大媒体市场声量、提升媒体对强相关品类品牌预算争夺的竞争力。

售卖品牌广告之外,精细化售卖效果广告,能进一步提升垂直类媒体的资源利用率和变现收益。比如以美数AdMate 流量变现平台为例。

其能帮助垂直媒体在最快 30 分钟内搭建起自有广告变现平台;同时,通过流量精细化逐层售卖机制,支持垂直媒体将所有资源位分层、分级、分价格智能化分发、售卖——黄金资源以 PDB 方式售卖给品牌广告主;

优质资源售卖给渠道代理或自助模式(自建 DSP 投放平台)消耗;剩余长尾资源开放给第三方 ADX、DSP 进行竞价、完成打底等。

以此来扩展垂直媒体每一个流量的价值,最大化资源曝光率和收益。

建议二:合理挖掘更多变现场景和形态

垂直类 APP 虽然多样,但广告形态多以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横幅广告为主。而面对广告主日渐多样的营销诉求和高效果诉求,以及为了更有效的深耕存量市场,并挖掘出新的增长点,建议垂直类 APP 根据用户行为偏好,以及不同平台的内容布局、展现环境等,合理挖掘出更多变现场景和广告形态,以探索流量变现价值最大化。

比如美数某合作运动健身类 APP,结合用户健身场景和使用习惯,创新推出课程前贴片广告(视频)和音频贴片广告,且曝光和点击效果突出;某教育类 APP 在个人中心版块尝试植入互动广告、激励视频广告,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媒体变现收益和填充等。

此外,根据行业数据和美数变现大盘数据显示:视频买量在 2019 年,尤其是 2019 下半年呈现急速增长态势。因此,建议各家垂直类媒体在 2020 年考虑合理开发出更多新的视频广告形态:如信息流视频广告、开屏视频广告、Banner 视频广告等,以满足更多品牌主投放诉求的同时,提升自身收益空间。

此外,诸多视频广告形态中,沉浸式竖屏全屏视频广告更是一大风口,其不仅迎合用户当前手机使用习惯、能带来极佳的观看体验,同时变现效果也更突出——竖屏广告对比横屏广告,转化率提升 20-60%。因此建议垂直类媒体开发并支持该类广告形式。

当然,5G 时代下,常规样式之外,诸如试玩、直播、全景、AR、VR 等创新广告形式也可合理使用,以让广告充满无限想象的同时,大幅提升媒体广告变现利润。

建议三:关注用户体验让变现之路更加通畅

垂直类流量主渴望充分激发媒体流量价值,而扩大流量商业价值的前提是充分发挥用户价值。因为当媒体打通用户心智,获得高强度的用户粘性,流量价值才会水到渠成,获得大幅提升。

不过,充分发挥用户价值要以保障用户体验为基础。

根据美数变现经验:广告变现过程中,广告素材质量、广告场景与内容匹配度等因素影响变现效果的同时,更深刻影响着用户体验和对媒体的好感度。因此,首先建议垂直类媒体掌握并完善大数据分析、多维精准定向投放、智能引擎推荐等技术,以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投放正确的广告,实现消费者与品牌的高效衔接;

此外,开展广告变现的同时,垂直类媒体要从素材审核、素材屏蔽两大方面对广告素材进行全方位把控——即基于垂直类 APP 定位的特殊性,一般像与其调性不符或严重相悖的行业广告主及其素材创意等,应采取限制手段,以确保全维度保护用户体验和媒体形象的同时,也让广告更具针对性和效果性。比如,教育类 APP 中,通常像游戏、医美类广告,应规避出现。

建议四:拓展增量市场充沛变现机会

最后要强调的是垂直类媒体伙伴切不可由于过于追求快速变现,而忽视了增量市场的开拓,因为毕竟只有流量量级大了,才能扩大媒体竞争优势,进一步反哺广告变现的顺利开展。而要想扩充增量市场,美数君有两点建议:一要以不断加码优质平台内容为基础。

因为唯有引入并拓展优质内容,创新内容呈现形态,才能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流量;二是可以考虑布局全球化市场,或积极拓展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的“下沉市场”等,以扩大垂直媒体体量和竞争优势,最终让广告变现之路更为畅通。

在移动端的世界里,巨头垄断的大格局已然形成。但如果垂直媒体能打造出更好的用户产品的同时,能够提升自我商业化造血能力和商业化变现水平,同样能在巨头环伺中突出重围、收获红利。

 

作者:SaaS云平台

来源:美数科技AdxData(meishuke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