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流量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31 Jul 2023 02:02:3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广告流量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2023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白皮书 //www.f-o-p.com/321323.html Mon, 31 Jul 2023 02:02:32 +0000 //www.f-o-p.com/?p=321323

 

疫情放开之后的首个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迅速实现恢复式增长,广告主投放信心大振,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理性复苏。据AppGrowing观察,上半年全网信息流素材量级同比大幅增长93.4%。聚焦到各行各业,游戏、电商、文旅等行业广告业务强劲增长,但教育、工具等行业投放依旧谨慎。

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开启经济复苏第二阶段,更是广告市场抢量关键时期,狂飙突进不再是广告行业的常态,降速求稳才能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为帮助App广告主洞悉广告营销市场发展态势,打好下半年抢量大战,本次《2023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白皮书》将从App买量追踪、流量平台趋势、用户偏好、行为偏好分析等多方面洞察买量市场。同时感谢数据合作方月狐数据&七麦数据的对本次报告数据的支持。

 

文件名 下载来源 下载
2023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白皮书 百度网盘 立即下载
]]>
小广告背后的超级流量密码。 //www.f-o-p.com/317978.html Mon, 26 Jun 2023 01:35:07 +0000 //www.f-o-p.com/?p=317978

 

闲来无事,刷刷抖音,刷到一条拼多多的信息流广告,9.9元买小型制冰机,引起了我的好奇,索性顺藤摸瓜研究了一下它的广告策略和流量路径,很是震撼,这操作简直骚出天际,任你国际4A还是本土广告大咖,看了都得跪下唱“征服”,怪不得快速崛起,直接威胁淘宝的地位,不愧是拼多多。

01. 最有销售力的广告该怎么写?

视频标题

9块9抢小型制冰机!家用车用都不占地!限时限量

视频文案

9块9抢个小型制冰机/在家就能实现冰块自由/放入纯净水/一键启动快速制冰/6分钟就能做出冰块/拿来兑咖啡、饮料、果汁/喝着冰冰凉凉超过瘾/功率低不费电/宿舍用也不怕跳闸/把手设计携带方便/家里车里随处可用/现在才9块9抢/数量有限/想要的,快点链接抢吧

Drew Eric Whitman老师的《吸金广告》里谈到41条百试不爽的销售秘诀,我严重怀疑拼多多这个视频广告的文案是跟着他学的,因为内容构架几乎是严格按照前4条执行的。

①简明扼要才能让人容易理解。

这视频文案基本认字儿的都能理解,不认字儿的也能听明白,哪怕黑猩猩看了也能懂个大概。我们很多广告都在人为设置阅读障碍,有的还要消费者去猜文案背后高明的巧思,消费者哪有那个心思,当了一天社畜已经很累了,不要让我再动脑了。

②用各种好处轰炸读者。

二流文案写产品属性,各种产品参数往上堆;一流文案写产品特征,至少能写出这个产品跟别家的有啥不一样;而牛逼的文案呢,只会写这个产品给读者带来啥好处。因为人们根本不关心你的产品有多好,只关心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what’s in it for me )。这条20秒的视频广告,短短一百字出头,写了多少好处?

9块9的价格:便宜无比,连一杯奶茶都比这贵。

一键启动:操作简单,你拿到就能用。

6分钟出冰:这是把快速精准到时间,可信度更高。

可以兑各种喝的:“咖啡、饮料、果汁”三个最大的品类,总有一种你爱喝。

冰冰凉凉超过瘾:简单的叠词,把加冰的感受刻画得淋漓尽致。

功率低不费电:机器这么便宜也就罢了,电费也给你省了。

家车宿舍都可用:这是把读者带入使用场景,甭管你是宅男、中产、还是学生党,都用得着,“不怕跳闸”真的绝了,很有生活洞察,这文案估计上学时没少在宿舍折腾大功率电器。

③把产品最大的好处放在标题里。

这款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所以它把“小型制冰机9.9元”作为压屏字幕放在视频最上方并且拉到最大。其次好处是“家用车用都不占地”,体型小巧适用场景多。

④物以稀为贵。

视频标题直接讲了限时限量,别小看这种俗不可耐的文案,它对普通人是有很大杀伤力的,时间数量都有限制,消费者才会觉得这玩意儿很难得到,越难得到越想得到,《影响力》六要素之一就是“稀缺”,不管是真的稀缺还是人为制造的稀缺。

最后喊你买,还有召唤行动的链接按钮。这视频没有一个字是多的,从文案到信息布局,大巧无工,厉害至极,然而更厉害的在后面呢。

02. 好学生玩不来的营销诡计。

9块9的小型制冰机吸引了我,成功地激发了我的行动,当我点开那个“立即抢购”的红色按钮,才发现大有玄机。

①抖音上是不能直接买的,你必须要下拼多多APP。

由于我之前没用过拼多多,临时下了一个。这个拉新手法厉害的。对比下前段时间上海到处有送大鹅公仔求下快手APP的,它的成本低到难以想象。

②9块9是不能直接买到制冰机的,只能抽个奖。

拼多多上正常的制冰机价格在两三百元。你支付9块9,以为下单了制冰机,抱歉,只能买到一个抽奖机会,奖品里可能会有制冰机。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花钱抽个奖?有没有觉得事情到这里已经有点变味了?

③抽到的奖大概率不是制冰机,而是一个百元红包。

这时我才注意到视频左边有一行竖排黑色小字:

每月第3周周日23点,限量10件,品牌、款式随机发,下载限时秒杀参与。

这应该算是9块9买制冰机玩法的免责,你也不能说它是骗术,毕竟还是有机会能以9块9的价格买到的,只不过你得为了这个制冰机在某个特定的周日晚上蹲到23点,与成千上万个跟你一样想占便宜的人抢10个名额。

为什么是周日?第二天周一要上班,本来你得早睡,但为了这玩意儿冒着次日迟到的风险熬夜,嘿嘿,你就是拼多多要寻找的种子用户。

④取不完的百元红包,又见拼多多“砍一刀”大法。

注意,你抽到100元红包后,是不能一下子取出来的,那样拼多多岂不是亏大发了。第一次你能取10元,这是你自己的钱,因为你支付了9.9元买到这个抽奖名额。

接着,最骚的操作来了。你想第二次取钱的话,得滑动浏览拼多多商品页面,必须持续19秒,页面停在那不动是不计时的,你必须真实浏览商品足够时间,才能取钱,而且只能取0.7元。而那些展示的商品足够便宜,你很有可能当场下单。

你想第三次取钱的话,不行,得等到明天。我没有往下探索了,大概明白了它的玩法。理论上,如果你想取完这一百块红包,它可以分成一百天让你来取。这么长时间,这么高的频率,它可以在APP上引导你做各种事情。

有没有觉得跟拼多多的“砍一刀大法”很相似?

4A的好学生很难写出拼多多这样的文案,更想不出这些展露人性弱点、机关算尽的玩法。

什么叫精细化运营,这特么就叫精细化运营。

03. 倒推拼多多引流的策略体系。

如果拼多多的抖音信息流广告按CPC方式(点击)计费,一个成本也就几毛钱,引导用户下载、抽奖之后,每天粘住用户的成本也只有几毛钱。

不得不承认拼多多的厉害,总结一下它的引流策略。

①难以置信的当季低价爆款商品引流。

炎热暑期,制冰机算是热门商品。通过视频广告极尽演绎制冰机给你带来的好处,20秒狂轰烂炸,尤其是一杯奶茶不到的9块9的价格,让普通用户难以抵挡。

②引流目的不是为了卖爆款,而是为了卖更多货。

这一套精心设计的抽奖玩法,不是为了把制冰机卖成爆款,每个月拿出10台制冰机抽奖,是为了以此为钩子,为整个平台引流,最大限度地卖货。

③怎样卖更多货?得想办法让人天天来打卡。

引流光让人下载APP还不够,有些人下了APP薅完羊毛就撤了,那还了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得让人天天来打卡。

美国学者洛克曾提出目标设置理论,一旦给人设了目标,它就能激励人们去实现。拼多多“砍一刀”就是这样,有了目标就一直砍下去。天天去取红包余额也是拼多多给你设置的目标。

你只要天天来,就不怕你不买。

就像你本来不想买东西,在街上逛了一圈发现大包小包买了一堆。

淘宝换slogan“太好逛了吧”,从购物策略升级到逛街策略,用户只要来逛来玩就有更多的商机。

你可能会纳闷,谁会为了几毛钱天天去打卡?这就要用“五环外”思维来看这个事情,你是996忙到没时间,但有大量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人,时间大把,而且会因为抽到几毛钱红包乐此不疲,且会推荐周边人来玩。

环环相扣,机关算尽,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重剑无锋,效果广告哪家牛,拼多多打遍全网无敌手。

作者: 陈无用

]]>
花小钱蹭流量也能做广告? //www.f-o-p.com/310711.html Tue, 28 Mar 2023 03:25:33 +0000 //www.f-o-p.com/?p=310711

 

新的一周,又有哪些优秀案例值得学习呢?快和户外广告内参一起来看看吧!

01

花小钱蹭明星流量的方法,看这里

都知道名人、KOL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请得起。每当客户的预算赶不上理想的时候,创意人就不得不走点儿“野路子”。

比如谷物品牌Surreal。

如果你看了他们最近的户外广告,会觉得这个品牌是有点多金在身上的,能够一次过请到迈克尔·乔丹、道恩·强森、塞雷娜·威廉姆斯和罗纳尔多为其代言。

(来源:TOPYS.)

乍一看没问题的户外广告,细想会立马发现不对劲:请了那么多名人,怎么没有一张海报请他们出镜?

不是品牌低调,而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认真审题,别偷懒,把海报上的每句话都看完:

我们是道恩·强森喜爱的麦片。强森是一位伦敦大巴司机。

罗纳尔多认定的麦片。大概不是你想的那个罗纳尔多。

塞雷娜·威廉姆斯吃过我们的麦片。她是一名伦敦学生,我们付钱请她吃的,但这不影响她吃过。

迈克·乔丹爱我们的麦片。他只是个住在St Alben’s的普通人,但他真的爱我们的麦片。

搞了半天,就是钻了个同名同姓的空子,博的就是你可能没时间看下面的小字。这个手法,当年小学鸡微软也用过,找了一位名叫Mac Book的小伙子大赞Surface好用。

不过,品牌其实一开始就没想藏着掖着(要不,他们会把说明文字做得小小的,放在海报的角落),他们大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请不起名人,所以我们找了一些和名人同名的普通人,付钱让他们为我们的麦片说好话。现在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他们的名字,且没有人能阻止我们。”(最后这句,就有点狂了哈)

到这里,这个白蹭名人流量的campaign还没完。

有网友跟你一样,为该广告的法律问题操心,于是,Surreal趁着讨论热度,立马跟进了一波新海报,表示“上一轮宣传,我们的律师给了一些‘反馈’,所以我们就想,那下次你们来写广告文案吧。结果,他们还真做到了”。

(注:”Redaction”是法律顾问常用的文件编辑手段,指的是将文件中因种种原因不可向他方开示的敏感信息进行屏蔽、遮挡,往往呈现出来就是相关信息被一条黑杠涂掉。)

一个人类吃过我们的麦片*。

*没有更多说明。

该广告经Surreal的小号字印刷附加条款部门批准。

(来源:TOPYS.)

[敏感词]*认定的麦片。
他们说它唱起来“[敏感词]*”

一则来自Surreal公司守法人士的合法合理的广告。

(来源:TOPYS.)

请考虑购买这些“霜糖味蛋白质圆环”*。
*根据2015年消费者权益法案,最终购买决定完全取决于“客户”。

又一则来自Surreal公司守法人士的合法合理的广告。

最后,说点严肃的,Surreal此举还真可能有点风险。

毕竟,星巴克(Starbucks)就曾因一位名叫Sam Buck的咖啡店主将咖啡店取名为“Sambuck’s”而起诉她侵犯了星巴克商标权,最后胜诉。

金·卡戴珊也因为Old Navy在广告中选用了一名长相酷似她的模特,和对方打了场官司,最后双方达成和解。

所以,到底是花小钱博大流量,还是得不偿失,还真看Surreal的运气呢。

 02

阿里巴巴春日公益策划暖心上线,「爱豆友好市」趣事多多

在当下疯狂内卷的营销下,如何将公益玩出特色是成为一大难题。

33员工公益节,阿里巴巴公益开启了一场春日的线下户外营销活动「爱豆友好市」。爱豆友好市以五大板块的城市地标形式,总结去年阿里巴巴公益项目,形成:社会帮扶—不方便集盒、动物关怀—浪Ta回家便利店、乡村振兴—野系天菜馆、文化教育—精神FREE食堂、环境保护—处心积绿照相馆,以及本市最大的周边商城—爱豆小铺。

不方便集盒

以盲盒的形式

放大部分弱势群体生活中不方便的行为

通过亲身体验

引发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生活的思考

重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老人盲盒

扭曲的空间

被困住的心灵

正是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世界

视障盲盒

完全黑暗空间

体验者需要盲道从头走到尾

模拟盲人的世界

行动障碍盲盒

与前面的设置相比

是更为平常的家居场景

体验者穿上拟态服

体验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日常起居

(来源:4A广告网)

浪TA回家便利店

猫店长营业兜售着各种毛绒绒的救助项目

让大家代入与小动物们平等沟通的氛围中去

(来源:4A广告网)

精神FREE食堂

在关注全民精神状态的人生教育食堂中

通过“青春饭”、“非法骗橘”等文案包装

展示性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

野系天菜馆

近年的公益重点:乡村振兴

以美食、美景为依托

让人们见识到家乡之美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处心积绿照相馆

设置旧物新生、日常减塑等拍照点

让环保这件事被更广泛的传播

(来源:4A广告网)

爱豆小铺

做好事,得爱豆

各式各样的“爱豆周边”应有尽有

赋予爱豆新含义

 (来源:4A广告网)

好人好报

以阿里巴巴公益榜为展示区

鼓励人们阅读好人好报的同时

做到做公益,有好报

 (来源:4A广告网)

阿里巴巴公益通过将不同的业务属性服务拼接到一起,组成「爱豆友好市」创意公益项目,让这些项目以更多元化的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关注到更多的问题与人群,践行阿里巴巴公益服务更多人的活动宗旨。

03

 高德打车在线讨打

最近,网上都在围观一个有趣的话题:#高德打车在线讨打#

这年头居然有品牌主动讨打

很多人受好奇心的驱使,点进去想一探究竟:高德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结果才发现,这是高德打车新出的广告。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高德打车洞察到用户早起通勤、加班回家、购物血拼等生活工作场景中“打不到车”而“气得想打人”的痛点,围绕“打”这一核心元素、动作,诙谐地将打车拟化为打人,不仅能帮助用户合理发泄情绪,还巧妙嫁接了自家的“打车”业务,让平平无奇的打车一事成为了脑洞大开的出圈创意。

因此,即便是被高德打车套路了,但网友们依旧愿意为沙雕、鬼畜、反差的画风与创意点赞;高德打车在线讨打的做法很快激发了网友互动热情。

网友:别人打车,你打自己,高德打车,你真会玩。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网友:第一次听别人提这么“贱”的要求,等着,我领完优惠券就来打你。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网友:究竟是谁打谁?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毫不夸张的说,高德打车“讨打”系列广告成为今年入春以来最成功的广告案例之一。

不仅如此,高德打车还发布了同款主题海报,将「欠打风」进行到底。

与线上刷屏相得益彰的是,高德打车还将“讨打行为”延伸到了线下,在全国多地的地铁、机场、商场、写字楼梯媒等场景,进行地毯式的广告投放,实实在在地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高德打车有多“欠打”

地铁内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机场内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商场内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车身上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就连写字楼电梯间,也没能逃过高德打车的“讨打”广告。

(来源:首席营销智库)

可以说,除了精准别致的洞察,高德打车的文案与宣传攻势都是此次campaign能够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

“来呀,来呀,快来打我呀!”、“打得了……打不了车”等文案句式,搭配诙谐的画面风格,既魔性洗脑,又直击用户痛点,一语双关,让大众在欢笑中牢牢记住品牌核心主张:高德打车,快人一步。

04

花点心思爱自己 | 搭乘花花地铁,开启女性关爱之旅

仲春时节,花满枝头

出门踏青成为很多长沙人周末的选择

而在长沙地铁6号线的轨道上

一辆满载着“鲜花”的列车

正在将浪漫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来源:长沙地铁圈)

据悉,这是由老百姓大药房x花红

共同打造的「花花地铁」

将长沙地铁6号线化身繁花漫道

与乘客一起携手漫步浪漫花路

在这趟被鲜花装点的地铁上

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主角

(来源:长沙地铁圈)

除此之外,还有机会在车厢里

和可爱的小丸子来一次偶遇它将化身「桃花精灵」

为你送上桃花签,“助力”你的桃花运,还可以扫描车厢二维码,现场求姻缘

(来源:长沙地铁圈)

05

莎布蕾|裸眼3D首进电梯

裸眼3D广告成为在近年成为主流趋势,精明的品牌深谙这个道理。

电梯作为无干扰的近距离传播场景,画面不受天气、观看角度等环境因素限制,能实现更稳定的3D效果。

以此次「莎布蕾」新品为例,携手梯影在电梯场景解锁裸眼3D效果广告,通过逼真的立体视觉营造出曲奇“跳”出屏幕的视效,引起受众关注。

(来源:梯影传媒)

06

武汉地标巨幕 | 数字工厂邀你解锁户外裸眼3D流量密码

在江城最繁华的武汉天地商圈

神秘的3D数字工厂被揭开一角

有萌的卡通风构成绚丽多彩的异世界

一声号令下

一个个数字从各个角落探头而出最终从滑梯鱼贯而出,扑面而来

一场关于“数字”的奇妙历险

即刻上演

是什么让穿梭的人流放慢脚步,驻足仰望?在商圈和楼宇组成的城市森林间

一束灯光照亮巨大银屏上黑暗的舞台打开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的卡通空间

一群活泼可爱的数字正肆意玩耍

荡漾的秋千,起伏的过山车旋转的转盘,摇摆的气球遍布秘密通道的奶酪城堡还有一触即发的弹簧机关

错落有致却又秩序井然

当集结号吹响,卡通数字才蹦蹦跳跳

你推我操的集合到位构成一串通往数字内容世界的电话号码

这个趣味十足的视频,来自武汉天地巨幕是其地标媒体发布及3D内容定制的三维动画招商宣传片

不同于传统的招商宣传片此条创意短片将电话数字设计成活灵活现的动画形象采用卡通玩具、炫彩夺目的画面风格配以C4D三维动画制作

用别具一格的概念反转开启数字地标的创意传播之旅

片中的卡通数字性格迥然,形态各异

有的斗志昂扬卖力吹哨

有的调皮的做鬼脸吐舌头

有的酷劲十足咧嘴坏笑

有的憨态可掬,露出呆萌的獠牙

也有的羞涩的躲在角落

(来源:数艺网)

诚如一个个充满个性特征的数字数字内容一样充满着磅磺的生命力从脚本分镜、数字形象设计到整体风格和场景设计、动画设计再到灯光渲染和后期合成

在裸眼3D数字内容的艺术性创作中用数字媒体技术结合文化创意

打破常规,激发想象,调动观感

塑造一个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链接和传递生活中的趣味和美好

 

作者: 户外广告内参

来源: 户外广告内参

]]>
APP广告变现之品牌广告投放! //www.f-o-p.com/287372.html Mon, 18 Jul 2022 03:35:40 +0000 //www.f-o-p.com/?p=287372

 

“一个百万DAU的App,应该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在通过广告变现时需要考虑哪些点?”

或许这些是在App商业化起步初期,大家在衡量流量价值时候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本文作为一个科普文,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其中的流量变现之道。

一、前言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盈利,获取利润。在发展之初,产品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用户、吸引用户、留下用户,使得自家产品在互联网浪潮中站稳脚跟。

用户即流量,只要有了用户,用户访问产品的页面,才会带来流量。

但现在的流量市场大家也都知道,流量依旧主要集中在BATT等头部渠道,要想突围,任重而道远。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拥有了大量可变现的流量,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一整个过程,其实对应着一套产品模型:AARRR模型。

本期我们着重讲讲模型中的Revenue阶段:如何将已有的流量进行变现,获取收入。

纵观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流量变现的方式层出不穷,但总结下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广告、电商、增值服务付费、内容付费、佣金等。

对于常规媒体来说,“广告变现”无疑是其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模式,且不存在领域限制。

通过在App上展示广告主的广告获取收益,其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主的推广预算。

二、广告流量

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流量之后,我们需要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广告流量,用来售卖广告,进行广告变现。

在通过广告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开通广告位。

那么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有哪些?

如何评估新增广告位后对APP和用户带来负面影响,该怎么去衡量利弊得失?接下来我将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1. 哪些位置适合开通广告位

首先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目的,开通广告位就是来展示广告,获取流量收益。

那么自然而然能想到,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收益,我们需要从流量、客户需求角度来衡量页面是否合适开通广告位。

(1)流量

流量,决定了广告曝光的机会。因此在开通广告位之前,需要衡量该页面的流量数据。

一般通过前端埋点的方式来获取页面流量,考核的数据指标主要有:页面UV、页面PV、用户平均访问次数、用户平均停留时长、用户平均点击率等。

一般大流量、用户频次高、平均停留时间长的页面比较适合开通广告位,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而对于其他小流量的页面,一般不建设开通广告位,平衡用户的体验,避免过多的广告打扰到用户。

(2)客户需求

客户,决定了谁为你广告流量买单。

只有客户认可的广告位,才具有流量价值,客户才会为该流量买单。

因此在开通广告位时,需结合上一步的流量数据和客户需求来评估广告位的合理性。

那么该如何来衡量来客户需求呢?如何知晓哪些广告位是客户愿意付费的呢?主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 通过销售了解客户需求;
  • 通过调研市面上APP的广告位页面或者各家广告刊例。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市面上常规的广告位形式,媒体可以尝试自研创新广告位玩法,反过来教育吸引广告主。

但相信很多广告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新增广告位,前期可能会带来收入上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趋于平稳或者下降。这时候其实就该考虑新增广告位和售卖策略的平衡问题了。

当广告售卖率未达到一定阈值时(不一定是100%,各家阈值不一样),即广告流量没有全部卖出去,这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去思考原因、寻找突破点、及时调整售卖策略,而不是急着新增广告位,然后陷入同样的困境。

但如果说广告售卖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阈值之上了,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势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新增广告了。

但在流量变现的过程中,通常会不乏有一些KA客户,就是看中了一些非标位置或者玩法,希望APP能够支持,那么服务下这位老板也是未尝不可的,但需要衡量客户的广告费用是否能够负担起相应的成本。

2. 主流的广告位形式和尺寸

媒体在考虑通过广告来进行流量变现的时候,广告位的形式和尺寸最好尽量符合市面上主流的尺寸比例,这样可以提升广告的填充率,使得流量收益最大化,下图为整理的移动端广告样式常用尺寸,供大家参考。

当然,有时候由于媒体页面的特殊性,尺寸不一定就是常规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素材剪裁来兼容,但需要注意剪裁规则,避免对广告主的素材产生影响。

一般每个广告位都会有详细的MR,详细介绍广告位尺寸和安全区。只要广告主的素材内容在安全区内,问题都不大。

3. 衡量广告和用户体验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做商业化的产品经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你拿着一份新增广告位的需求去找到用户产品经理沟通时,用户产品经理八九不离十首先会拒绝你,然后接下来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个广告位会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会不会导致DAU下降?如何衡量对用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广告收益能不能cover住这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新增广告位的同时需要衡量用户体验,评估好广告位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既然是评估,那首先得收集数据。

常规的方案是通过AB实验,圈定部分用户进入实验组,实验组用户看到的页面为带广告位的页面,对照组用户看到的是正常页面。

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持续实验,收集到一定的样本量后,分析实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最终评估是否需要新增该广告位。

但除了理性的数据分析之外,一些感性的广告位设计规则与广告投放策略也有助于我们提前判断对用户的影响。总结下来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原生

现在很多APP都会提到一种广告类型:原生广告位。

所谓的原生广告位无非就是从广告样式和广告内容上贴近产品本身内容,让用户觉得这是内容,不像是广告。既然看着像内容,那用户的接受度自然而然就会高很多。

这里说到内容原生化,其实更多的也需要结合个性化广告。

只有用户感兴趣的广告,才不会反感。

万能套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景下推送合适的广告,用户的接受度和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说到原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广告出现的时机不能打断用户正常操作,也不能出现在用户易误操作的地方,否则也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2)美观新颖

一般来说,用户对新鲜美观事物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因此增加广告趣味性、提升用户体验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虽然说不能立马提升转化效果,但至少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心中不会产生排斥。

说到美观,主要是前端页面渲染兼容性问题,以及广告投放素材的美观,不要出现一些低俗的内容即可。

(3)合规

合规这个内容,本来是不打算放在这块的,但是这的确会影响用户体验。现在工信部出台了一系列个保法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这一块的话大家根据个保法里面的要求来改就行了。

  • 广告标识必须明显,让用户能够清楚的识别其广告属性,而不易与其他内容混淆或造成误点;
  • 广告最好清晰的带有关闭或跳过按钮,允许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观看或关闭,且必须确保一键可关;
  • 用户点击观看广告的过程中或广告结束后,不能自动下载任何未经用户同意的应用软件;
  • ……

合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产品存在合规问题,APP也会面临被下架的风险。

(4)投放策略

前面三点讲的主要偏广告位前端的样式,但在实际投放中,投放策略也会对用户的接受度产生影响,例如AdLoad、频控等。

如果用户在为数不多的内容中刷到了好多条同样的广告,那么这个产品的Adload和频控设置一定是存在问题的,会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三、广告变现形式

有了广告位,有了流量,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进行变现。

在广告变现方法论中,主流方式主要包含如下两种:流量托管变现、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每种方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流量,所需的产品支持也不尽相同,大家可根据自家媒体所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1. 流量托管变现

流量托管变现是最简单的广告变现方式,媒体APP通过SDK/API的方式对接市场上主流的联盟广告,例如穿山甲、优量汇、百青藤等,将自身流量托管给第三方平台,走程序化广告,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处于发展初期的 APP 或者用户规模比较小的 APP 会采用这种广告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便捷,开发和运营维护成本较低,可以即时产生收益。

但不足之处在于ecpm价格、填充、广告质量等不可控。所以通常注重自己品牌和用户体验的 APP不太会接受托管模式。

(1)SDK对接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对接方式主要是通过SDK对接,媒体App只需要接入联盟广告SDK即可,后续的信息采集和广告渲染均由SDK来完成,对接方式简单,见效快。

但是在对接SDK的时候也有讲究,可能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是将流量托管给一家广告平台还是托管给多家?
  • 是自己对接多家SDK还是直接对接市场上的聚合SDK?
  • 如果对接多家SDK,需要考虑在waterfall层如何处理多家SDK的请求时机,即流量分层运营,获取流量收益最大化;
  • 如果对接聚合SDK,需要考量聚合SDK的流量分层运营能力、数据报表、广告主分布等能力;
  • SDK包的大小是否能够满足App的集成要求;
  • 在接入SDK时,对各家SDK应具备热插拔能力,随时下线有问题的SDK;
  • 随着个保法的出台,需要注意SDK的获取用户信息能力,保护用户隐私;
  • 需要考量SDK的合规问题,例如开屏热区、静默下载、唤醒第三方APP等;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 需要考虑SDK的前端渲染兼容能力,避免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同时也会影响转化效果。

(2)API对接

媒体通过对接广告平台API,将流量下发给广告平台,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返回物料信息进行前端渲染展示。

在对接API时,需要注意如下:

  • API对接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需要找广告平台申请开白名单;
  • 媒体需自行采集相关信息并传给广告平台,这里需要注意字段的格式,例如是否加密处理等;
  • 媒体在接收到广告平台的物料信息时,需要前端自行渲染,需注意适配问题;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需要注意个各家API是否都实时返回价格,决定了竞价逻辑;
  • 如果对接了多家广告平台的API,同样需要考虑流量分发问题,是串行分发还是并行分发?是否支持下发底价?如果底价过高,是否下调底价再次下发请求?
  • 需要考虑素材审核问题,是先审后投还是先投后审,是否支持行业屏蔽等。

相对于SDK接入,API接入的成本较高,且ECPM较SDK低;但通过API接入的话,媒体的可以做更多的管控,灵活性更高。

(3)SDK&API混合

如果同时接入了SDK和API,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需考虑如下几点:

流量分发问题,如何利用好API的实时出价能力,这决定了媒体能否获取更大的流量收益。

竞价问题,是在客户端竞价还是服务端竞价?

2.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

对于自有流量,媒体可以自己搭建广告平台或者购买广告技术公司提供的saas服务来开展自己的广告业务,通过发展直客、代理商来进行流量变现。

一般优质媒体为了将流量售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多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收入、质量都可控;不足是无论是销售、运营,还是产品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成本和时间周期,费时费力且风险也高。

当自家流量已无法满足广告主需求,媒体可以通过输出SDK或者API的方式,搭建SSP平台,扩充媒体矩阵。

常见的一些垂直类、具有优势品牌和流量的 APP 会通过整合行业流量,来进一步扩大流量池,扩充媒体在垂直领域的影响力,以此来争取到更多广告预算。

自营广告平台变现,其实就是搭建所谓的DSP平台了,面向广告主售卖广告,交易模式主要是PDB、PD、PA、RTB,在广告售卖优先级上面,PDB>PD>PA>RTB。

  • 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ing):行业内一般称PDB为保价保量广告。由于PDB的广告位一般都是媒体最优质的流量,这种流量通常是供不应求的,广告主为了获得这些流量,一般都会提前跟DSP询量下单,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那么DSP需要提前跟媒体锁定这部分资源,即该部分资源不可再售卖给其他客户。PDB常见的售卖方式为CPT、CPM,相对于传统的排期广告,PDB支持定向能力,广告可在一定的退量比范围内挑选自己需要的流量。
  • PD(Preferred Deals):行业内一般称PD为保价不保量广告。PD的资源一般是一些相对优质的流量,由于优先级低于PDB,所以这些资源的可售卖库存是不确定的,因此无法做到保量,广告主可以跟媒体以明确的价格购买这些不确定的相对优质流量,即保价不保量。
  • PA(Private Auction):私有交易,所谓私有交易就是说这个位置仅开放个别广告主竞价,只有满足准入条件的广告主才有资格购买PA模式的资源,既不保价也不保量,跟RTB的区别仅在“私有”,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广告市场上比较见的不多。
  • RTB(Real Time Bidding):实时竞价广告,当一次流量进来时,各DSP根据自身需求对流量进行竞价,ADX在收到各DSP出价后进行比价,价高者获胜,将获胜广告下发给前端展示。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在100毫秒内完成的。

不同的交易方式,其实对应着不同广告的售卖方式,比如PDB、PD是常见的品牌广告交易方式,而RTB常见于效果广告中。

 

作者:包子

来源公众号:商业化产品日常笔记

]]>
2022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观察白皮书 //www.f-o-p.com/287277.html Fri, 15 Jul 2022 08:46:39 +0000 //www.f-o-p.com/?p=287277

 

同比2021上半年,2022上半年文化娱乐和社交婚恋两大行业投放占比增长明显,综合电商类的广告投放数量在Q1出现了大幅上涨。究其原因,相比2021年,游戏和教育客户相对低迷,空出了不少流量,而空闲流量主要转移为综合电商的重定向广告。重定向商品广告注重个性化推送,素材量级更高,所以广告数量增长十分明显。

2022年Q1综合电商行业投放强势,游戏和文化娱乐行业投放稳定

广告投放数量的变化往往和产品自身或者行业的融资节奏、行业内竞争情况、以及热门推广阶段等方面关联。综合电商在Q1的广告投放中占比最高,跟春节期间购物需求旺盛息息相关。游戏、文化娱乐、生活服务、软件应用的投放占比均在Q2期间小幅增长。

购物、工具、社交、娱乐类App投放强势拉长时间维度,发现应用广告投放数波动较大,应用数量占比无明显波动。购物、社交、娱乐类应用长期保持高强度投放,工具类应用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2022上半年以来数量占比高达30%以上。

对比2021年,目前工具类、阅读类应用的投放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由此猜测其未来市场机会大。

在投应用六成为游戏,广告投放占比却只有20%

近半年以来,游戏、非游戏应用广告投放量级均缓慢上升。其中非游戏广告投放数占据大头,遥遥领先游戏广告数。在应用数上,游戏在投应用数量远远多于非游戏,游戏更注重通过买量实现用户增长。

 

 

作者:AppGrowing

来源:AppGrowing

]]>
2021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观察白皮书 //www.f-o-p.com/251983.html Tue, 10 Aug 2021 03:26:23 +0000 //www.f-o-p.com/?p=251983

 

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行业也涌现不少新机遇,如抖音兴趣电商、快手信任电商火热、直播持续走量、苹果即将开放ASA业务、互动广告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等,如此种种也要求着广告投放相关人员拥有更长远的目光,甚至要学会如何在风潮中把握机遇,实现逆势增长。

我们从市场规模、广告投放及下载转化三大方面,深入解读2021年上半年(01.01-06.30)期间移动广告投放市场的发展变化,并联合头部流量平台:腾讯广告、百度信息流,期望透过头部平台的视角洞悉广告投放新趋势,帮助移动广告从业者了解2021年线上营销推广新方向。

01、2021年上半年整体流量大盘

广告投放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2021年上半年,App Growing 共监测到全网8900w+ 条广告在投。其中,游戏、软件应用、生活服务行业广告投放强势,广告投放数占比有一定的上升。后疫情时代,线下办公恢复,系统服务、办公管理等行业面临挑战。

2021年上半年,App Growing共追踪到1.3w+款手游在投,其中手游TOP 50中超20%为休闲、网赚手游,春节档热投手游《翡翠大师》占据了休闲手游下载量榜首。

02、重点行业广告投放分析

App Growing重点分析了游戏、教育培训、小说阅读、综合电商和金融等行业。

其中,游戏行业新投放手游的买量力度较为强势。在整体教育培训广告中,K12在线教育进入“寒冬”,学前教育App的广告投放力度则有所上升。

小说阅读各月份广告投放数同比去年均有所下降,且1-3月份降幅较明显。另一方面,主打“低价实惠”的电商App广告投放力度不容忽视。金融行业中股票、理财App也在加力广告投放。

03、流量平台/媒体投放洞察

在巨量引擎和腾讯广告平台的广告投放中,游戏行业占比均为首位。文化娱乐及教育培训行业在百度信息流上的广告投放较为强势,分列前两大行业广告主。

2021上半年,中长视频平台移动广告收入有所提升,广告主开始重视加强在中长视频平台的“砸钱”力度。

04、重点广告主投放分析

App Growing对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数增长较明显的重点App进行分析,可以发现,《Wifi伴侣》、《闲鱼》、《贝乐虎儿歌》、《TT语音》均在巨量引擎集中投放。而《幸福里》、《米读极速版》、《快手极速版》则重点选择腾讯广告平台投放广告。

05、行业真知灼见

以下从头部平台及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解读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市场变化:

 

数据来源于AppGrowing、MobTech、七麦数据

]]>
漫谈广告流量分发策略 //www.f-o-p.com/248783.html Mon, 12 Jul 2021 03:29:24 +0000 //www.f-o-p.com/?p=248783

 

流量,作为广告变现的基础,如何合理利用流量,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是每个广告从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本文从ADX的角度,探讨流量流转中的分发机制,合理的分发机制可最大化流量利益,希望读者能从本文获取一些启发。

流量流转机制

ADX(AD Exchange),广告交易市场,在流量流转流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向上对接DSP,向下对SSP/媒体负责,借助其工作流程来了解广告流量流转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流量过分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优化点。广告流量流转机制如下:
漫谈广告流量分发策略:Waterfall&Header Bidding

当前端App触发广告流量机会时,会将本次流量下发给其对接的ADX,流量属性中通常会带有广告位和用户信息等相关属性;ADX在接收到流量请求时,首先会校验流量的合法性,最简单的就是参数校验,然后校验订单/DSP的预设值,最终将该流量下发给哪些DSP;DSP接收到本次流量时,根据流量中携带的相关属性决定是否参与竞价,如果流量合适,则返回参竞价格(或者dealId)及广告元素给ADX;ADX接收各家DSP竞价信息,在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性判断之后根据价格竞价排序,价高者得之,将获胜的广告信息下发给媒体,同时通知DSP其广告获胜了(这一步非必需,但建议有);媒体在收到广告信息后,对广告进行渲染展示。

当产生用户行为时,需通过监测链接回传ADX和DSP相关行为数据,主要的行为曝光曝光、点击、下载、唤醒等。针对通过监测链接回传行为数据,有C2S(Client to Server)和S2S(Server to Server)两种模式,目前大多数客户都投放时都要求C2S的上报方式。其中关于ADX涉及的各关键指标在上篇《商化广告角色大盘点》中的ADX部分有所提及,本文旨在探讨流量分发机制,对指标不做过多的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阅读。

通过上述流量流转流程可以发现,广告流量主要在ADX侧进行转发,如果ADX对接了多家DSP,合理的流量分发机制可以提升填充率及ecpm,使得流量收益最大化。

waterfall

当ADX对接了多个DSP时,在请求不同的DSP时,是该串行请求还是该并行请求呢?这里面就涉及不同的策略。首先来说说串行请求,即waterfall。

waterfall,中文翻译为“瀑布流”,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从上往下流”,但“从上到下”这四个字该如何理解?在广告行业中,waterfall指的是“在无法实时评估每次流量的价值时,基于历史eCPM数据,从上到下请求DSP,分发流量”。这就是所说的广告串行请求。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看waterfall的使用场景。

假设ADX对接了三个平台,三个平台的eCPM和填充料分别如下:

漫谈广告流量分发策略:Waterfall&Header Bidding

假如有1000个广告请求,则有以下广告请求方案:

方案1:全部请求DSP1

收益 = 1000 * 20 / 1000 * 30% = 6

方案2:全部请求DSP广告源

收益 = 1000 * 15 / 1000 * 50% = 7.5

方案3:全部请求DSP3

收益 = 1000 * 25 / 1000 * 20% = 5

从上述的三个方案来看,虽然方案的eCPM最低,但其填充率最高,最终的总收益最高。那是否说方案2是最佳方案,答案肯定是不是的,因为其只利用了50%的流量,剩下50%的流量被浪费了,于是引申出了方案4。

方案4:先把1000个广告请求全部请求 DSP3 ,把未填充的部分请求 DSP1,最后未填充的部分请求DSP2,具体流量分发流程图如下。

收益 = 1000 * 25 / 1000 * 20% + 800 * 20 / 1000 * 30% + 560 * 15 / 1000 * 50% = 14

方案4最终的收益14元,填充率为72%,相对于前三种方案,既提升了收益,又提升了填充率。

漫谈广告流量分发策略:Waterfall&Header Bidding

那既然看着收益和填充率都上去了,是不是采用waterfall就可以解决流量分发问题了呢,现实总会让你啪啪打脸。waterfall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点:

  1. waterfall的核心点在于“历史eCPM的数据”,那么如何去衡量一个dsp的历史eCPM数据,这个历史是多久?
  2. 串行请求会增大广告展示耗时,平均请求一次至少在100ms以上,多次请求会造成前端展示延迟,用户体验感较差。由于不同广告位的环境不同,用户可接受程度也不一样,需要分广告位设置整体请求次数/超时时间。
  3. 由于waterfall 的请求优先级是根据历史eCPM数据来决定优先级的,针对某次具体请求时,可能排在前面的DSP出价没有后面的出价高。这样一来就会错过排在后面的出价更高的DSP广告,流量利益没有获得最大化。
  4. 各个DSP的eCPM数据维护,由于季节性问题,eCPM的数值会发生变化,需要运营同学手动维护,成本较高。

这里关于“历史数据的eCPM”,咱们展开讲一下:

  1. 这个历史是多久?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每个DSP的效果不一样。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去预测每家的eCPM以及填充率,这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去验证,也可以通过商务关系去了解,只有得到了正确稳定的数值,对我们来说才是真实可靠的。3天、7天、10天或者更久都是ok的,只要你认为这个数字是合理的,经得起推敲就可以。
  2. 对于新对接的DSP,由于其无历史数据积累,需要如何评估其eCPM值呢?a)可以通过商务运营渠道了解其eCPM和填充率情况;b)可以针对新对接的DSP进行流量扶持,积累一定的数据后回归入正常的DSP进行排序。这个流量扶持的周期和样本数据,各家算法团队的要求不太一样,能满足自身业务即可。
  3. 如果对于两个DSP,他们的eCPM和填充率都一样的情况下,如何排序呢?此时可以从其它纬度来评估,例如接口响应时长,素材质量等方面去考量。

Header Bidding

既然waterfall有诸多问题,那有木有其它替代方案?读者肯定在想,如果每次竞价的时候,DSP都能实时返回本次出价,那么这样就不需要计算和维护“历史eCPM数据”了,在流量分发时,就可以并行的分发流量,在得到所有DSP的出价后,根据出价决定竞价成功者,这就是“Header Bidding”。

“Header Bidding”,中文翻译为“头部竞价”,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流量发给头部买家,头部媒体进行竞价,然后将获胜的底价作为底价去请求其它不支持实时竞价的DSP”。要想实现这个,首先得有如下几个前提:

  1. 头部买家在返回广告素材时,需要同时返回出价,这样媒体/ADX才可以完成竞价;
  2. 非头部买家虽然不支持实时返回出价,但需要支持传入广告位底价,这样如果有广告返回,那么价格一定高于底价,对ADX和媒体来说收益最高。

Header Bidding起源于国外,最初应用在PC上面。DFP(Google Doubleclick For Publisher),国外PC网站集成最多的广告平台,由于其垄断了PC广告,加上Google的Ad Exchange dynamitc bidding(感兴趣的朋友百度了解),对Publisher和其它DSP很不友好,因此AppNexus希望联手其它的ADX/DSP一起通过Header Bidding技术来撼动DFP的垄断地位。

漫谈广告流量分发策略:Waterfall&Header Bidding

从上述的描述中可以发现,header bidding相对于waterfall具备如下几处优点:

  1. 公平竞价:所有DSP同时竞价,各自评估流量价值进行出价;
  2. 收益最大化:原先排在waterfall底部的DSP可以通过提高出价来赢得广告展示机会。

在国内,PC的发展已相对比较停滞不前,更大的潜力在移动端。因此更准确的说,国内的header bidding应该叫In-App bidding。由于国内的In-App bidding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几家头部媒体支持实时返回出价,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headering bidding和waterfall并存的方式,对于支持实时出价的媒体优先通过header bidding,然后将获胜的出价作为该广告位的底价去请求其它DSP,最终根据价格竞价。

总结

其实无论是串行or并行,都只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核心目标只有一个“流量收益最大化”。站在媒体方的角度,当然是希望越多的媒体同时竞价;站在DSP的维度,必然是希望流量先发给自家,自家挑选完之后再发给其他家,甚至可能是流量独占。

当然现实中的环境错综复杂,不同的对接方式,也都会都会影响不同的策略,只有紧紧抓住“流量收益最大化”这个重点,兼顾多家利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 电商节各大电商争夺市场的时候,流量预算充足,为了多拿预算,流量优先分发给电商DSP;
  2. 某些DSP的eCPM和填充率都还可以,但是就是素材比较low,偶尔还可能涉及到黑五类广告,或者说技术上存在小坑(比如网络延迟高),此时针对这些DSP需要做流量限制;
  3. 某些DSP虽然eCPM不高,但是填充率还行,比较适合做保底填充,需要给予一定比例的流量养着;
  4. ……

 

作者:包子

来源公众号:商业化产品日常笔记

]]>
2021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观察白皮书 //www.f-o-p.com/248735.html Mon, 12 Jul 2021 02:41:15 +0000 //www.f-o-p.com/?p=248735

 

从信息流知名自媒体“三里屯信息流”提供的专业观点中,我们发现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流量战”已明显进入存量阶段,在线教育式微,曾经野蛮增长的套路也已经不再受用。

不过,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行业也涌现不少新机遇,如抖音兴趣电商、快手信任电商火热、直播持续走量、苹果即将开放ASA业务、互动广告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等,如此种种也要求着广告投放相关人员拥有更长远的目光,甚至要学会如何在风潮中把握机遇,实现逆势增长。

App Growing 联合 MobTech、七麦数据,从市场规模、广告投放及下载转化三大方面,深入解读2021年上半年(01.01-06.30)期间移动广告投放市场的发展变化,并联合头部流量平台:腾讯广告、百度信息流,期望透过头部平台的视角洞悉广告投放新趋势,帮助移动广告从业者了解2021年线上营销推广新方向。

012021年上半年整体流量大盘

广告投放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2021年上半年,App Growing 共监测到全网8900w+ 条广告在投。其中,游戏、软件应用、生活服务行业广告投放强势,广告投放数占比有一定的上升。后疫情时代,线下办公恢复,系统服务、办公管理等行业面临挑战。

2021年上半年,我们共追踪到1.3w+款手游在投,其中手游TOP 50中超20%为休闲、网赚手游,春节档热投手游《翡翠大师》占据了休闲手游下载量榜首。

02重点行业广告投放分析

我们重点分析了游戏、教育培训、小说阅读、综合电商和金融等行业。

其中,游戏行业新投放手游的买量力度较为强势。在整体教育培训广告中,K12在线教育进入“寒冬”,学前教育App的广告投放力度则有所上升。

小说阅读各月份广告投放数同比去年均有所下降,且1-3月份降幅较明显。另一方面,主打“低价实惠”的电商App广告投放力度不容忽视。金融行业中股票、理财App也在加力广告投放。

03流量平台/媒体投放洞察

在巨量引擎和腾讯广告平台的广告投放中,游戏行业占比均为首位。文化娱乐及教育培训行业在百度信息流上的广告投放较为强势,分列前两大行业广告主。

2021上半年,中长视频平台移动广告收入有所提升,广告主开始重视加强在中长视频平台的“砸钱”力度。

04、重点广告主投放分析

App Growing对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数增长较明显的重点App进行分析,可以发现,《Wifi伴侣》、《闲鱼》、《贝乐虎儿歌》、《TT语音》均在巨量引擎集中投放。而《幸福里》、《米读极速版》、《快手极速版》则重点选择腾讯广告平台投放广告。

05行业真知灼见

以下从头部平台及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解读2021年上半年广告投放市场变化:

特别鸣谢:MobTech、七麦数据、三里屯信息流、Morketing Research 、买量江湖、镝数聚、杨记杂货铺、投管家。

说明:

· 报告中展示的所有数据来源于AppGrowing、MobTech、七麦数据,统计时间为2021年1月1日-6月30日;其中广告投放数为移动广告投放数,媒体收入为App Growing自研算法估算,仅统计移动广告收入,仅供参考;App 下载量仅统计苹果应用商品数据,下载收入为收入预估是对AppStore 中App的销售额的估算值,该值是七麦通过数据模型运算的结果,仅供参考。

· 本报告为 AppGrowing 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转载需注明来源。如有部分文字和数据或图片素材采集于公开信息,仅为说明问题之引用,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报告内容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针对特定事务的意见或依据。

 

作者:AppGrowing

来源:AppGrowing

]]>
无效广告流量知多少? //www.f-o-p.com/247280.html Tue, 29 Jun 2021 05:41:36 +0000 //www.f-o-p.com/?p=247280

 

“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却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当年百货业之父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说这话的时候,是由于当时无法精准定向用户导致一部分预算花到了非意向用户身上。

可如今的数字化广告,在可精准投放的前提下,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预算被浪费,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效流量,即广告主的预算被“刷量”了。

一、无效流量的定义

所谓无效流量,也称为虚假流量,所有可能会虚增广告客户费用的点击或展示都属于无效流量,这其中最典型的是通过人为手段蓄意制造的欺诈性流量,也包括误点击,甚至有的时候,同行恶意竞争,竞争对手会对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进行恶意点击,这也会产生无效流量。

已被定义为无效流量的曝光不能计入可见曝光。可见曝光测量机构会应用更多的技术在判断广告可见性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是否属于无效流量的判别,并在报告中将不可见曝光类别下的无效流量单独体现出来。

二、无效流量的分类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的标准,无效流量(Invalid Traffic,IVT)被分为两种,一是GIVT(一般无效流量),二是SIVT(复杂的无效流量)。

1. GIVT(General Invalid Traffic)

一般无效流量,包括应用列表或其他标准化的参数在检查执行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过滤方法就可以识别的流量。

GIVT的主要范例类别包括:

  • 已知的数据中心流量:根据IP地址检测到的来自数据中心(IDC)的流量,基本是来自服务器,而不是客户端。
  • 机器人和爬虫流量:机器人也好,其他爬虫也好都是非人类活动,即抓取工具在某些情况下触发广告的展示。当然这部分流量,有时候也会被定义为SIVT,取决于抓取工具的伪装程度。
  • 基于用户正常活动判断的无效流量:正常的用户虽然对他们的行为方式不可预测,但是可以确定合法用户不会一遍又一遍地执行相同的单调的操作且每次以相同的方式,还可以确定合法用户不会异常的快速点击,或者说以十秒这样精确的间隔进行点击。
  • 基本信息缺失或信息矛盾的的流量:http或者超文本传输协议是涉及大多数互联网内容交易的基础结构,里面包含很多基础数据,其中包括user-agent,当user-agent字段内容是未知或者不标准时,会被认为是GIVT而过滤掉。
  • 不符合可见性标准的流量:一般web浏览器可以在用户访问之前加载一些网站内容,这样做可以帮助用户提升上网体验,但是这种预加载会导致一些广告在没有实际发生展示的时候触发曝光上报,一旦确定用户没有实际看到过这样的预加载内容,这种展示会被过滤掉。
  • 来自已知高危作弊来源的流量:依据预设列表判断。

2. SIVT(Sophisticated Invalid Traffic)

复杂的无效流量,包括在难以检测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更深度的分析,多个考察点一起认证,且进行一些人为上的干预和检测,才能分析和识别出的无效流量。

SIVT的主要范例类别包括:

  • 在出自相同或相似来源的的情况下区分人类和IVT流量:这时候有效和无效流量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设备上,比如这台设备感染了恶意软件可能会在后台自动启动,但用户以合法的方式操作另一个浏览器。
  • 伪装成合法用户的机器人或其他爬虫:如果爬虫使用标准的user-agent则表示他们伪装成合法用户。这种爬虫可能偶尔是处于合法目的,比如测试,但多数属于欺诈,无论目的是否合法,他们都是无效的展示。使用复杂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来他们non-human的标签识别出来。
  • 被劫持的设备:安装在手机或电脑上的恶意软件可以导致设备伪造合法流量或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可能是合法设备的非法活动。
  • 广告展示时故意隐藏、叠加,掩盖、自动刷新或使过程模糊:多个广告投放在同一个页面或应用,但是有意隐藏,用户无法看到,或者他们可能是1×1像素的,或者是堆叠在一起导致用户无法看到的广告。
  • 无效代理流量:可能来自存在的中间代理设备,用于操纵流量或创建/传递非人类或无效流量。
  • 伪造可见的展示:简单来说,以MRC标准鉴定广告展示的可见度,至少50%的像素在视野中持续一秒,则被称为是可见的,如果违反它,被视为伪造可见的展示。
  • 虚假网站:用于非法用途的网站被称为是虚假网站,在这种网站上创建的内容或应用,属于无效流量,或者为了欺骗用户,让他们相信这是另一个网站或者应用。另外还包括通过一个合法网站然后跳转到不同非法网站的行为。
  • 篡改或重复使用窃取获得的Cookie信息的流量:包括操纵用户cookie在后台自动浏览,也包括插入删除或其他伪造用户行为的操作。
  • 操纵或伪造位置数据:用户的位置数据可能来自设备的GPS或者他们的IP地址,甚至已知的WiFi接入点,当在广告交易时错误的表示位置数据,被称为是无效流量。

二、GIVT排除列表

针对一般无效流量,行业里一般提供了黑名单,即大家常说的GIVT列表,但是是付费的,根据会员与否价格不同。

1. GIVT List

一般无效流量数据(GIVT List),是由中国广告协会统筹指导,中国无线营销联盟(MMA中国)为组长单位,依据《互动广告 第2部分:投放验证标准》国家标准,利用新兴技术和方法论,组织行业力量定期更新的数据产品。本数据由中国广告协会认证和发布,是中国唯一的行业级“一般无效流量数据”。

数据内容包括:IP地址黑名单、IP地址灰名单、Device ID黑名单、Device ID灰名单。

数据更新周期:每月更新,每月20日(遇非工作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发布最新的数据文件。

2. IAB List

IAB爬虫和机器人列表可帮助公司识别自动化流量,例如搜索引擎爬网程序,监视工具以及其它不想在其分析和可计费计数中显示的非人为流量。

此外,使用行业标准列表(例如“爬虫和机器人”列表)可减少各方之间的差异,并达到根据“无效流量检测和过滤准则”检测一般无效流量的要求。更多关于IAB List可通过https://iabtechlab.com/software/iababc-international-spiders-and-bots-list/查看。

三、无效流量的危害

  • 无效流量无法达到广告主期望的ROI,增加了广告主的获客成本,造成广告主的经济损失。
  • 虚假的流量无法提升品牌形象,对广告主没有任何价值。并且当品牌被投放到负面新闻页面,还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 不良竞争以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造成广告营销的混乱,使广告主对数字广告产生信任危机。

四、如何规避无效流量

广告主在投放过程中想要规避无效流量,可选择如下几个方向:

选择大型广告平台进行广告投放,因为大品牌的媒体平台需要营造自己的口碑,同时大媒体平台都有自动监测流量质量的功能,和防恶意点击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广告主避免无效流量。

设置反作弊规则以及加入机器学习,通过对转化率、IP以及用户留存等维度的监测进行判断,当发现异常时,如点击过高,留存过低,转化率过低等情况,及时进行排查,进行处理或改换其他投放渠道。

 

作者:包子

来源公众号:商业化产品日常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