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渠道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23 Mar 2022 08:43: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应用渠道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从0到1,解读安卓ASO优化! //www.f-o-p.com/103426.html Wed, 24 Oct 2018 01:25:49 +0000 //www.f-o-p.com/?p=103426

 

大家好,我是互金行业的一名ASO运营专员,目前是负责我们两个APP的ASO方面的维护,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安卓ASO优化方案。

大致内容分为三块:

  1. 首先我要讲一下ASO是什么;
  2. 接下来就是安卓的渠道的选择,安卓主流市场的关键词的覆盖方案;
  3. 最后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安卓CPD投放的那些坑。

一、ASO是什么

首先ASO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因为这个也出来很久了,具体的字面意思也不讲了,我讲一下我对ASO的一些认识。对于我来讲,我觉得ASO无非就是曝光和转化这两个方面。

那我目前做ASO时候有哪些付费和免费的曝光方法呢?

我先说一下免费的,免费的就是ASO的基础优化,也就是关键词优化。其次就是应用市场首发

比如:360,华为,小米这些主流应用市场都会有首发的。这个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去申请。

然后还有一些就是应用市场的免费活动。免费活动有些是需要提供礼品的,但是如果你APP内能提供虚拟卡券的话也可以做到。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换量

付费的话,常见的有官方的CPD,然后还CPT,但是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CPD。因为CPT的话,主要是产品的品牌曝光,比如:开屏,首页推荐和排行榜等。但是具体的转化可能不会那么好。

还有一些非标资源位,如果你和应用市场的商务关系好的话或者认识代理的话,直接买关键词的排名位置。然后还有一些就是关键词刷量,就是ASO操作。

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大量的下载提升关键词排名,然后让你的APP曝光。还有一个就是给渠道马甲包,按照那个CPA或CPS的合作方式。去给渠道曝光。

二、安卓的渠道选择

就目前来看,安卓主流的应用渠道,主要是360、百度、应用宝,这些是第三方的。手机市场的是OPPO、VIVO、小米、华为、魅族等。

说一下360,由于近几年手机市场的雄起,所以360、百度这些流量都下滑比较严重。

百度虽然用户量比较少,但是他还有一个手机百度,所以他还是有一定量的,而且可以通过手百向百度导流。

应用宝的话,它是基于腾讯这个巨大的流量平台,所以它的应用市场占有量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由于他的群体比较复杂,商业化比较严重,所以可操作性比较小。

接下来就说手机应用市场了,市场份额占第一的是OPPO。

OPPO相当大的用户群体是女性偏多,所以做小说、电商、阅读类的应用效果会比较好。并且做核心关键词覆盖可以增加它的长尾词的覆盖率。所以OPPO可操作性还是蛮高的。

其次的话就是VIVO,VIVO的手机销量也是不错的,就应用市场的占有量的话,VIVO应该是排在第二的。

它跟OPPO的用户群体也差不多,也是女性偏多。然后可操作性就是应用标题和副标题可以左右它的覆盖。

有人可能会说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占第二,但是华为的手机市场份额也是包括海外的。就国内而言,华为的应用市场份额应该占第三。

华为的男性用户偏多,中高端用户也是偏多,所以付费率比较好。对于理财类产品效果比较好。

像我们就是经常会做一些华为理财的CPD。如果你有证的话也可以尝试。而且华为还有一百字关键词,所以可以很容易轻松覆盖到500+,这个是不需要花钱的。可以自己在开发者后台去设置。

最后就是魅族。因为魅族现在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所以它的市场占有量是比较小的。魅族的话,主要是魅粉追求性价比。魅族可操作性主要是标题和副标题。它也有关键词,但是覆盖几率比小米差。

上面这个应用市场的占有率是通过分析各大平台的应用新增的情况得出的数据。

当然如果你有钱的话可以先覆盖全渠道,然后用适当的钱去试你的用户群到底在哪个渠道。

三、各应用市场关键词覆盖方法

1. 百度

百度后台有一个搜索词投放的,可以设置二十个关键词,用英文分号隔开。每个关键词可以进行数据监控。

这个我朋友尝试过,他反馈的是这二十个关键词均可以覆盖到,排位也不低,并且可以增加关键词的覆盖数量。

其次就是标题和一句话:个人建议把核心关键词添加到APP的名称中,这应该是大家公认的。

因为标题的权重是最高的,但是也不能关键词堆砌,至少你要通顺,让别人知道你的产品是什么。

然后是应用简介,目前的它对关键词覆盖的帮助不是很大,但是它可以提升APP的转化。

还有一个就是应用市场的官方认证标签,这个是可以提升你的APP的权重,对关键词覆盖很有效果,并且也可以提升你的APP转化率

这个官方申请的话会需要一些材料。比如你是理财的产品,就需要营业执照、ICP备案、金融许可证等。

2. 360

因为360后台只能设置一个关键词,而且这个关键词的覆盖几率也是不确定的,目前我尝试过多次,有时会覆盖,有时候不会覆盖,所以主要还是标题。

360的官方CPD,这个我投放过差不多一个月。当时的关键词增加了差不多两三百,然后最后就是加官,也是跟其他应用市场是一样的,加官可以提升APP的权重。

如果资质齐全的话就尽量申请加官。

3. 应用宝

应用宝的标题目前可以更改两次的,但是需要提交工单去申请修改,所以这个机会是要好好珍惜的,并且应用宝的标题是可以和APK内包名不相同的。

应用宝的描述和简介对关键词覆盖还是很有效果的,这个我尝试过。因为应用宝会抓取简介和编辑推荐作为关键词覆盖。并且简介中越靠前的字,重复率越高的字,关键词覆盖率越大,这个和IOS不太一样。

然后就是APP的权重了,每个应用市场都会评开发者权重。

目前的话,应用市场会根据你当天的自然量、前端的总下载量、评论数量和更新的频率。根据这个算法,来算你的APP权重。

权重越大,覆盖关键词也会越多,你的APP核心关键词排名也会越高,这是自然的。

4. 华为

华为的用户质量一直都很高,所以我相信大家应该都关心华为的关键词覆盖是如何做到一千加一万加。

虽然我没做到一万加,但是通过以下操作方法,至少可以做到一千加。

首先就是标题,因为最近华为对标题的审核比较严格。但是目前来看的话,华为的标题如果一整句话会比较容易通过,而且最好是不要超过八个字。

其次的话就是CPD投放,这个对权重提升比较大。

然后就是有一定的基础下载量。安卓应用市场的话,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前端下载量门槛。

一般来看的话,至少要有二十万的前端下载量。这个对APP的权重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华为关键词是可以设置一百字的。很多人以为只能设置四个关键词,其实他是可以设成四段话的。除去空格的话差不多是九十七个字符吧。通过这个尝试的话,可以将你的关键词至少翻一倍。

5. 小米

小米是最像IOS的一个应用市场。他可以有标题、副标题,也有一百字关键词。而且标题的权重是比较高的。

目前小米的标题是八字以内,但是我听同行说,如果你把关键词买进包名里面,是可以超过这个底线。

然后就是一百字关键词。这个一百字关键词是通过那个空格分开。但是小米的分词、组词没有苹果那么智能。所以如果如果把很长的词揉在一起的话,它可能不会分词分那么多。建议的话就是四字为一个词。

小米的权重跟苹果是差不多的。排名越靠前的关键词,被覆盖的几率也越高。小米在竞品词这块覆盖率不高,所以能不要设置竞品词就不要设置。

然后就是小米APP每日下载激活量,这个对关键词排名和关键词覆盖都是很有作用的。像我之前每次更新APP,下载量就会增加,关键词覆盖和排名都会上升。但是不会持续很久,一到两天就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6. OPPO

它的关键词覆盖和VIVO的关键词覆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们没有像小米魅族,也没有像应用宝那样可以抓取描述类的关键词,它们主要的就是标题和副标题。

OPPO的标题是可以和应用软助是不一样的,它是读取APK内的包名的。所以你如果想在你的原来的标题上加副标题的话就要像你们技术提需求,在apk加入关键词,加入副标题。

然后OPPO也是对前端下载量的权重比较看重的。如果做OPPO的CPD的话,对关键词覆盖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他会提升你的核心关键词排名,这样的话也可以增加一些长尾词的覆盖。

7. VIVO

VIVO关键词覆盖的话,只和名称是挂钩的。之前很多应用是设置的超长的副标题,但是现在很难过省。

我测试过,长度超过十二个字符的话就不容易过省。而且标题中的关键词,它是可以随意组词的。并且如果你的标题里面的关键词能够重复的话,能够增加该关键词的权重,提升初始排名。

VIVO的自然量对关键词排名提升帮助也很大。当时我我更新VIVO的应用市场后,自然量有所增加,关键词排名提升比较大,但是它跟小米一样,如果自然量不持续的话,也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8. 魅族

魅族的话就是标题加副标题。但是之前魅族是可以加到十四个字的,现在只能限制是十字以内。

但是魅族的话,它后台是可以设置一百字关键词,通过测试来看,魅族的组词、拆词的比小米的算法还差,而且竞品词也不好覆盖。具体是越靠前权重越大。

9. 其他小市场

其他小市场的话,目前我试了木蚂蚁、锤子、联想这些小的应用市场。目前效果比较好的就是锤子了,虽然量不大,但是你可以通过它的标题去把一个关键做到TOP1、TOP3。

四、安卓ASO通过元数据提高转化率的方法

1. 标题

因为标题的权重很大,很多人就设置热词这类的词。这样可以覆盖关键词,但是如果你的标题不是简单易懂类型。不能让别人第一眼就看出你的产品是做什么的。这样的标题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我认为标题的话,最好是简单易懂的,不要超过五个字,要加关键词的话,可以加在副标题。

而且标题的话,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叠字,然后这样可以朗朗上口。这样子也让用户容易记住这个品牌。

例如:开心消消乐,美图秀秀,我觉得这两个就不错,但如果你的品牌很有名气的话,那就可以直接用你的品牌词当标题了。

很多人取名字的时候会参照大应用去取名字,短期的话确实是有效,但是如果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弊大于利的,因为这样容易让别人混淆。当然如果你是马甲包就不一样了。

2. icon

我们设计icon时,如果能体现核心功能的话,像ofo这种,是非常好的,让人一眼就看出你的APP是干嘛的。

其次的话就是能够引起用户共鸣的话,也是比较好的。这主要是颜色、卡通形象来引起用户的共鸣。再其次的话,就是文字直接表达了,像美团的icon直接是美团这两个字。

然后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图片下脚标。这里要说一下icon下脚标的用法,很多APP的话会放产品的核心功能,比如我是黄金投资的我就在APP底下放黄金投资。我个人觉得这个用法不是很好。

比如:饿了么,它就会蹭一下热点,也会经常结合一些营销活动把下面文字改了。比如你如果是做黄金投资的话,你可以写五周年或者什么的。

3. 描述

很多手机一般是显示前三行的,所以要非常注意这前三行的内容。像有些应用市场是可以不用更新就可以更改这些描述内容的。

直接更新描写描述内容,不需要更新APP。所以如果有什么营销活动,就可以去进行更改。

这个就有点类似苹果的宣传文本,它是可以随时更新的。当然这个描述前三行,我建议首先是是你要适当的推销自己,告诉别人我很厉害。

比如360相机的话,它会写八百万人在用啊,上了什么精品推荐之类的。

然后其次的话就是利用社会舆论。之前有一个APP好像是被多家媒体推荐的。它也在描述下写了,当然这是利用社会舆论的。最后的话,就是在描述末尾要增加你的那个联系方式,提供的反馈渠道。这告诉用户,你是正规的。

出了问题,别人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去找到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告诉别人,我不是三无产品。

4. 评论

评论大家都应该知道。有些安卓市场的评论机刷,风险不是很高,但是OPPO和华为这两个市场对应用评论管得严。

像华为,就算你是真人评论,如果一天超过五条的话,也有可能被警告。

那么通过免费的手段有哪些呢?这个就是首先有一种方法就是引导用户评论,但是你不要去用诱导用户好评。这样容易被市场发现并惩罚的。

还有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互换好评。我刚开始做这个互换好评的话,就是通过qq群,并且评论的话内容也可以要求别人加入关键词品牌词之类的。

5. 截图

截图我相信大家很多就是展示你们的应用的一些核心功能。但是有些APP不会这样做,比如腾讯视频的话,它会根据近期热播的剧目会制作不同的应用截图

这个就是蹭热点,而且腾讯视频如果是有一个热播剧的话,他连副标题都可能会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突显差异化。

其实你的截图最好是高分辨率图片。有些应用市场会要求你必须使用它的手机外观,这时候最好是使用最新的手机外观。

6. 文字引导

这个做文案都应该知道,APP内也会有引导。很多APP主要的文案引导内容是得什么奖或者用户量多少。

像比如理财的话会做一些大的背书,如果是国资系背景,这些都会放在那个截图里面来提升用户转化

五、CPD投放的一些坑

因为我不是全渠道投放,所以我重点讲一下我投放过的一些应用市场的坑:

如果预算不高的话,可以优先选择搜索词投放。

百度的商店通投、百度移动助手之类的,用户质量不是特别好。

360我感觉是巨坑,如果你是土豪的话,你可以选择360手机助手,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流量增速比较快,新增刷刷的上来,但是几乎没有转化注册。

然后来看搜索词,由于360的本身量级不大,所以你设置搜索词,有时可能就消耗不出去,但是搜索词的流量比较精准,获取的用户质量也是比较高的。

怎么分辨是不是坑呢?一个是消耗成倍增加;还有一个就是仅激活增加,注册用户基本不变。

OPPO的用户量的确很大。但是投放前千万一定要注意,它有一个福利社是默认开启的。这个渠道获取的用户质量是非常差的,因为它不是真实用户。他就是通过提供一些福利,让别人下载。相当于一个应用市场的积分墙吧,所以你如果投oppo的话,最好是先向媒体申请关掉,然后再进行投放。

华为用户质量还是可以的,但是它有一个坑,华为的坑就是品牌词。你如果不向应用市场申请去除品牌词投放的话。他会把品牌词默认为CPD流量。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把你的自然量冲淡了。冲淡了你的CPD量。相当于你多花了钱。

 

作者:单兴华,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单兴华

]]>
流量红利消失后,信息流广告怎么玩? //www.f-o-p.com/86363.html //www.f-o-p.com/86363.html#respond Wed, 13 Jun 2018 02:32:39 +0000 //www.f-o-p.com/?p=86363 信息流渠道

经过近几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流量红利的消失殆尽,CTR增长困难,创意生命周期缩短,用户增长乏力,现有的广告优化方法优化效果受限,新的广告投放工具不断迭代,精细化运营闭环的搭建变得愈加困难……这些“秃”如其来的焦虑,让多少广告优化师、Growth Hacker们纷纷团购起霸王防脱和枸杞保温杯。

今天我们就从信息流渠道、样式和内容方面,简单聊一聊“信息流广告该如何玩”,才能666……内容相对简单,适合新手入门,老司机可略过……

 渠道识别 

信息流是一种最接近于原生广告的形式,正如原生广告的定义中所描述的:是通过“和谐”的内容呈现品牌信息,不破坏用户的体验,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广告信息。

在做信息流广告创意前,我们必须清晰的知道这个信息流广告会投放在那个渠道,这个渠道的类别是什么?

从目前信息流广告的应用渠道来看,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的渠道:

不同类型的渠道,由于其UGC或者PGC内容的展现方式、内容属性、内容风格的不同,决定了信息流广告设计中的广告形式、文案内容、画面风格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信息流广告而言,原生性越强的广告在投放中的CTR越高,eCPM也会相应地提升,在广告计划的投放下就能获得更高的pCTR和曝光。

那么如何实现原生性呢?

 

 原生实现 

从媒体的角度而言,原生性更多的体现在两点:

– 样式原生 –

即广告的展现形式与产品内容本身展现的形式一致,广告的展现更为自然,不会那么突兀。大部分成熟的广告媒体在广告形式的设计中就已经将这一点考虑在其中以保证用户体验的最优化。

以新闻资讯类的渠道为例,信息流广告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小图、大图、组图

(目前很多主流平台也包含视频样式,展现形式与下图大图相似)

那么如何应用呢?一般情况下,建议:

小图的设计中,一般建议在图片中尽可能减少文字展示,保证图片的清晰度,使信息清晰明确,形成较好的受众印象;大图的设计选择在图片设计中添加广告文案和CTA Button;组图一般 在信息流广告形式中是CTR最高的一种广告形式,对于创意来说可塑空间较大,很多游戏广告喜欢将一副完整的游戏场景图切割成三个部分进行展示,对于卖点展示来说,其故事的叙述性、信息的完整性也更强。– 内容原生 –

内容原生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推广目的可以分为场景原生、痛点原生和受众行为原生。

场景原生:出现的广告内容与用户当前的使用场景具备一定的关联,对用户来说是有正向反馈的。

痛点原生: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根据产品的唯一卖点,关联用户痛点,结合渠道的特性、广告形式,设计相应的广告图片。如下图的戒烟广告:

 

受众行为原生:在场景和痛点之外,可以从渠道受众的使用习惯出发,作为创意设计的出发点,配合受众使用渠道的动机(心理)和使用习惯(使用目的、使用时间、互动行为),来产出相关的广告图片与广告文案。

在信息流广告中,原生性的运用使得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更加自然的融合到用户浏览的内容中,用户不会很排斥,态度比较友好,进而提升广告的CTR与CVR

 

本文作者@堂主侃创意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6363.html/feed 0
安卓应用市场的所有免费推广方法技巧,全都在这儿! //www.f-o-p.com/39318.html //www.f-o-p.com/39318.html#respond Thu, 06 Apr 2017 01:20:59 +0000 //www.f-o-p.com/?p=39318 2 (16)

事情最开始来自于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看着沉默,运营听了流泪。

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付费转化率变化相比上个月变化都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后来仔细看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能不能在之前没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做些动作,获得流量和用户。

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

(1)信息更新不及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章,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像专题推荐这块,目前大多数主流应用市场已经差不多基本放弃了,没放弃的基本也是编辑人工手选(比如应用宝小米),无法由开发者主动申请。

(2)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

比如首发、福利专区是应用市场免费渠道的基本标配,但大大小小几十个应用市场,该重点维护哪些应用市场,哪些应用市场的免费推广方式下载量高、效果较好,这些都是没有提及到的。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玩流量飞起的老司机以及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一、上线应用市场,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

1.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身份证照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正反身份证照这个几乎是必备,有的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

2. 软件著作权

这个是重点!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产品加上【官方】标签(百度、360、PP、应用宝都有该机制),显得更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

(PS:正好那段时间看新闻说华为和VIVO+OPPO手机出货量TOP3了,在等软著审批下来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感觉错过了好几个亿。)

所以,没有软著的赶紧提前去申请吧!

3. 其它资料

比如官网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

PS: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社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风险。

二、目前应用市场免费推广方式有哪些?

在接手渠道之前,0经验的我表示一脸懵。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青瓜传媒等网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家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实践,整理的重点应用渠道免费推广方式如下。

首发/联合首发

重点渠道: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

先说百度,百度的首发比较严格、规则很多, 包括SDK接入开发者中心、应用下载量在百度市场超过20W、申请官方正版等各种规则,后来一看太复杂了,包括有些条件无法达标,我干脆选择放弃。

360应用市场反而会有些宽松,基本上申请都能过并且给推荐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像是“全民首发”。首发专区每天更新2、30个应用推广位来瓜分流量,实际下载量并不大可观。

应用宝有首发,但现在表示已经变成首发升级2.0版,叫做【优秀新应用】,也是有不少限制要求的。

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

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

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邮件申请。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申请了PP和360的首发,后来统计两家效果差不多。从数据看,联合首发和首发的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个人建议多家应用市场联合首发。

福利专区

重点渠道: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

阿里应用福利专区申请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只是最好提前申请,因为有时候可能排期满了,上线时间可能要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如果有微博公众号帮忙宣传,是加分项。

至于360应用市场,福利专区仅限企业开发者申请。福利申请范围为14—60天,本身没有下载量等要求。

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也可以是长期活动。

百度的福利专区申请也是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20W以上,我们没达到要求,所以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叫做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推广,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推广,我们有申请但没通过。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做了360、阿里2家的福利专区,从效果来看,阿里>360。

优秀应用申请

可选渠道: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

(1)360蒲公英奖

3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W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软件类应用。

(2)百度金熊掌

百度金熊掌创立于2015.7月份,也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60W流量资源位。

(3)华为启蒙计划和周一见

华为有2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

一是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鲜品专辑及小编推荐除外);

二是周一见专题。

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每周一安排推荐位置,展示约2天)。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4个。会在下一期报名的同时,公布上一期入选名单。

(4)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申请首发的优秀应用可获得首发【优质新品】位的推荐。要求:周下载量必须达到7000,否则无法通过初审。

由于我接手时已经过了上线6个月这个点了,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

(5)小米:金米奖

金米奖评选的应用都是近2周内最佳的应用和游戏。和专题一样,是由编辑自行推选,暂不对外进行应申请。

(6)OPPO:至美应用

至美应用是OPPO推出不久的免费渠道,每周一上午 8:00 开放申请,每周限量 30 份申请。申请应用标签需为A级。

(7)阿里应用:青藤计划

在收购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UC、神马搜索等后,新的阿里应用推出了号称10亿流量共享的青藤计划。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号前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专题推荐

先说专题推荐。

  • 魅族:官方论坛的工作人员表示专题自荐暂时取消了,具体什么时候回复没有表示;
  • 阿里:专题自荐论坛有,但最近一次申请还是去年9月底,不知道阿里应用分发平台整合了PP、豌豆荚等后,会不会加强这一块。

另外像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由于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考虑申请。

此外,像应用宝、小米商店这些,专题都是编辑人工手选,连开发者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们家产品亮点不多,就不要太奢望这块了。

其它方式

10多块一个用户,我们是花不起这个钱的,但安卓市场刷量和评论,我们也有付费投入试水了下(转化效果好的几个渠道),但从实际下载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当然,可能需要长期持久才能见效也不一定。另外,我们还发动自家主播主动给应用好评,从后续下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三、应用市场的推广心得和感悟

不要去维护所有渠道,重点维护有量渠道即可

之前找资料时看知乎有个高票回答,答主的做法是:覆盖所有大中小应用市场渠道,当然从他的后台数据图片反馈也不错,做到了日新增2000+。

但我个人建议,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渠道即可。一是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回报的正比;另一方面实践中,我发现像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包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大市场前1秒更新,它下1秒就抓包自动更新了。维护和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

拿我们产品来说,最初只有4-5个没怎么维护的渠道,我接手后,前期大概选了20+比较有名气的渠道,接着通过不断反馈(主要是看有没有量)慢慢筛选出7、8个左右做重点维护;比如版本更新时首发或者联合首发,我们有新用户福利,又去申请了几大市场的【福利专区】带量等。

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5大巨头):360、小米、应用宝、百度、阿里。

有量的应用市场一定要多维护

那天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量变少了,我表示有些委屈。因为渠道交到我手上时,其实大半年都没怎么维护了(只是有版本更新的时候更新下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付费推广一毛钱也没做,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钱,可以做付费渠道;没钱,首发、活动、福利专区、等这些免费渠道,有量的应用市场,一个都不落;还有什么各应用市场的玩法(比如百度应用秀和搜索词优化、腾讯优秀新应用、PP集分宝计划等)都尝试下。做了这些动作,都是能给你的产品加分的。(像360、阿里、百度等还有开发者评级,这些因素估计都会考虑进去)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做了这些维护动作后至少一周内,下载量比起之前都会有小幅增长。

活动推广位很重要

这里要举出我们做阿里应用的例子。

活动上线第1天,我们家产品排名还在第6位,活动结束前2天拿到非常好的推广位置(星期天排名第2位,星期一第1位),带来的可观的下载量,光是一天下载量,就是之前在另外一个应用市场首发效果的10倍。

后来想想估计是应该平时在群里发言比较活跃,包括活动前上线当天都有在微博@PP助手官方有加分,所以给的推广位还不错把。

产品够好,推广起来事半功倍

应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你的产品做的好,是能给应用推广省下很多力气的。

举个例子,之前ZERO有篇“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 ”的文章在网上火了一大把,ZERO运营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因为上过最美应用和少数派,应用市场真的是一帆风顺。

然后又可以继续拿着“被AppStore推荐”再去各大安卓市场要推荐位,同时自己稍加宣传一下,各个应用推荐平台也不会吝啬再推荐你一遍。

但是,所有基于这些免费流量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应用)够好,不然人家凭啥给你免费帮你宣传,给你推荐位? 就拿AppStore推荐来说,每年就10个名额,而App store的应用总量,早就突破了100W+了。

就说我们产品,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还以“产品亮点较少”为理由拒绝了,当时我表示很心塞。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情况,大概是市面上90%的产品推广现状吧。

应用市场的免费流量已经越来越少,考虑其它推广方式

综上所述,首先必须得承认目前应用市场还是有一些免费的渠道的,比如首发、福利、好应用推荐等。但这些免费渠道在缩紧(比如专题推荐),效果也没有以前好了。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做社交产品的来说,根据艾瑞网的一份研究报告,2016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增速低于10%,加上用户本身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显然早已没有前几年火热的情景。

而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后,并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其实主流应用市场基本已经定局,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和应用宝、360等跻身应用商店分发第一梯队。

由于大市场基本定局,应用市场平台开始更多考虑盈利,更多资源偏向于付费推广,而不是免费推荐资源。一次首发能带来几十万用户的,那种日子已经可能不复存在了吧。

既然应用市场整体情况这样,加强打磨自身产品以获得更好留存是必须的,另外创业媒体投稿宣传自家产品,产品内带分享链接或邀请奖励机制以老带新,公众号今日头条自媒体分发内容获得有效转化,BD合作双方互换流量等方式,就得多多考虑和实践了。

最后,附赠一张自己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吧。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Day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39318.html/feed 0
接手渠道5个月后,我摸清安卓市场的所有免费推广套路…… //www.f-o-p.com/36652.html //www.f-o-p.com/36652.html#respond Mon, 06 Mar 2017 08:35:32 +0000 //www.f-o-p.com/?p=36652 1 (80)

事情最开始来自于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看着沉默,运营听了流泪。

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付费转化率变化相比上个月变化都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后来仔细看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能不能在之前没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做些动作,获得流量和用户。

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

(1)信息更新不及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章,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像专题推荐这块,目前大多数主流应用市场已经差不多基本放弃了,没放弃的基本也是编辑人工手选(比如应用宝、小米),无法由开发者主动申请。

(2)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

比如首发、福利专区是应用市场免费渠道的基本标配,但大大小小几十个应用市场,该重点维护哪些应用市场,哪些应用市场的免费推广方式下载量高、效果较好,这些都是没有提及到的。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玩流量飞起的老司机以及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一、上线应用市场,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

1.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身份证照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正反身份证照这个几乎是必备,有的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

2. 软件著作权

这个是重点!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产品加上【官方】标签(百度、360、PP、应用宝都有该机制),显得更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

(PS:正好那段时间看新闻说华为和VIVO+OPPO手机出货量TOP3了,在等软著审批下来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感觉错过了好几个亿。)

所以,没有软著的赶紧提前去申请吧!

3. 其它资料

比如官网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

PS: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社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风险。

二、目前应用市场免费推广方式有哪些?

在接手渠道之前,0经验的我表示一脸懵。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青瓜传媒等网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家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实践,整理的重点应用渠道和免费推广方式如下。

首发/联合首发

重点渠道: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

先说百度,百度的首发比较严格、规则很多, 包括SDK接入开发者中心、应用下载量在百度市场超过20W、申请官方正版等各种规则,后来一看太复杂了,包括有些条件无法达标,我干脆选择放弃。

360应用市场反而会有些宽松,基本上申请都能过并且给推荐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像是“全民首发”。首发专区每天更新2、30个应用推广位来瓜分流量,实际下载量并不大可观。

应用宝有首发,但现在表示已经变成首发升级2.0版,叫做【优秀新应用】,也是有不少限制要求的。

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

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

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邮件申请。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申请了PP和360的首发,后来统计两家效果差不多。从数据看,联合首发和首发的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个人建议多家应用市场联合首发。

福利专区

重点渠道: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

阿里应用福利专区申请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只是最好提前申请,因为有时候可能排期满了,上线时间可能要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如果有微博和公众号帮忙宣传,是加分项。

至于360应用市场,福利专区仅限企业开发者申请。福利申请范围为14—60天,本身没有下载量等要求。

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也可以是长期活动。

百度的福利专区申请也是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20W以上,我们没达到要求,所以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叫做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有推广位,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推广,我们有申请但没通过。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做了360、阿里2家的福利专区,从效果来看,阿里>360。

优秀应用申请

可选渠道: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

(1)360蒲公英奖

3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W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软件类应用。

(2)百度金熊掌

百度金熊掌创立于2015.7月份,也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60W流量资源位。

(3)华为启蒙计划和周一见

华为有2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

一是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鲜品专辑及小编推荐除外);

二是周一见专题。

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每周一安排推荐位置,展示约2天)。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4个。会在下一期报名的同时,公布上一期入选名单。

(4)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申请首发的优秀应用可获得首发【优质新品】位的推荐。要求:周下载量必须达到7000,否则无法通过初审。

由于我接手时已经过了上线6个月这个点了,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

(5)小米:金米奖

金米奖评选的应用都是近2周内最佳的应用和游戏。和专题一样,是由编辑自行推选,暂不对外进行应申请。

(6)OPPO:至美应用

至美应用是OPPO推出不久的免费渠道,每周一上午 8:00 开放申请,每周限量 30 份申请。申请应用标签需为A级。

(7)阿里应用:青藤计划

在收购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UC、神马搜索等后,新的阿里应用推出了号称10亿流量共享的青藤计划。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号前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专题推荐

先说专题推荐。

  • 魅族:官方论坛的工作人员表示专题自荐暂时取消了,具体什么时候回复没有表示;
  • 阿里:专题自荐论坛有,但最近一次申请还是去年9月底,不知道阿里应用分发平台整合了PP、豌豆荚等后,会不会加强这一块。

另外像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由于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考虑申请。

此外,像应用宝、小米商店这些,专题都是编辑人工手选,连开发者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们家产品亮点不多,就不要太奢望这块了。

其它方式

10多块一个用户,我们是花不起这个钱的,但安卓市场刷量和评论,我们也有付费投入试水了下(转化效果好的几个渠道),但从实际下载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当然,可能需要长期持久才能见效也不一定。另外,我们还发动自家主播主动给应用好评,从后续下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三、应用市场的推广心得和感悟

不要去维护所有渠道,重点维护有量渠道即可

之前找资料时看知乎有个高票回答,答主的做法是:覆盖所有大中小应用市场渠道,当然从他的后台数据图片反馈也不错,做到了日新增2000+。

但我个人建议,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渠道即可。一是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回报的正比;另一方面实践中,我发现像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包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大市场前1秒更新,它下1秒就抓包自动更新了。维护和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

拿我们产品来说,最初只有4-5个没怎么维护的渠道,我接手后,前期大概选了20+比较有名气的渠道,接着通过不断反馈(主要是看有没有量)慢慢筛选出7、8个左右做重点维护;比如版本更新时首发或者联合首发,我们有新用户福利,又去申请了几大市场的【福利专区】带量等。

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5大巨头):360、小米、应用宝、百度、阿里。

有量的应用市场一定要多维护

那天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量变少了,我表示有些委屈。因为渠道交到我手上时,其实大半年都没怎么维护了(只是有版本更新的时候更新下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付费推广一毛钱也没做,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钱,可以做付费渠道;没钱,首发、活动、福利专区、等这些免费渠道,有量的应用市场,一个都不落;还有什么各应用市场的玩法(比如百度应用秀和搜索词优化、腾讯优秀新应用、PP集分宝计划等)都尝试下。做了这些动作,都是能给你的产品加分的。(像360、阿里、百度等还有开发者评级,这些因素估计都会考虑进去)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做了这些维护动作后至少一周内,下载量比起之前都会有小幅增长。

活动推广位很重要

这里要举出我们做阿里应用的例子。

活动上线第1天,我们家产品排名还在第6位,活动结束前2天拿到非常好的推广位置(星期天排名第2位,星期一第1位),带来的可观的下载量,光是一天下载量,就是之前在另外一个应用市场首发效果的10倍。

后来想想估计是应该平时在群里发言比较活跃,包括活动前上线当天都有在微博@PP助手官方有加分,所以给的推广位还不错把。

产品够好,推广起来事半功倍

应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你的产品做的好,是能给应用推广省下很多力气的。

举个例子,之前ZERO有篇“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 ”的文章在网上火了一大把,ZERO运营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因为上过最美应用和少数派,应用市场真的是一帆风顺。

然后又可以继续拿着“被AppStore推荐”再去各大安卓市场要推荐位,同时自己稍加宣传一下,各个应用推荐平台也不会吝啬再推荐你一遍。

但是,所有基于这些免费流量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应用)够好,不然人家凭啥给你免费帮你宣传,给你推荐位? 就拿AppStore推荐来说,每年就10个名额,而App store的应用总量,早就突破了100W+了。

就说我们产品,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还以“产品亮点较少”为理由拒绝了,当时我表示很心塞。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情况,大概是市面上90%的产品推广现状吧。

应用市场的免费流量已经越来越少,考虑其它推广方式

综上所述,首先必须得承认目前应用市场还是有一些免费的渠道的,比如首发、福利、好应用推荐等。但这些免费渠道在缩紧(比如专题推荐),效果也没有以前好了。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做社交产品的来说,根据艾瑞网的一份研究报告,2016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增速低于10%,加上用户本身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显然早已没有前几年火热的情景。

而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后,并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其实主流应用市场基本已经定局,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和应用宝、360等跻身应用商店分发第一梯队。

由于大市场基本定局,应用市场平台开始更多考虑盈利,更多资源偏向于付费推广,而不是免费推荐资源。一次首发能带来几十万用户的,那种日子已经可能不复存在了吧。

既然应用市场整体情况这样,加强打磨自身产品以获得更好留存是必须的,另外创业媒体投稿宣传自家产品,产品内带分享链接或邀请奖励机制以老带新,公众号、今日头条自媒体分发内容获得有效转化,BD合作双方互换流量等方式,就得多多考虑和实践了。

最后,附赠一张自己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吧。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Day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36652.html/feed 0
APP推广中的基础概念CPA、CPC、CPD //www.f-o-p.com/33865.html //www.f-o-p.com/33865.html#respond Thu, 26 Jan 2017 12:15:38 +0000 //www.f-o-p.com/?p=33865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APP推广中的基础概念。

1

APP推广要看产品类型和用户定位,轻重缓急要看APP推广的预算、周期、目标。从这方面来看,APP推广是烧钱的行业,当然要将火烧的旺,烧的物有所值才是王道。所以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APP推广中的基础概念。

 

CPA:cost per action 按照行动付费。详细的意思就是将APP下载并激活,就算是完成一次行动,就需要付费一次。也有企业说成是按注册收费。一般金融类的APP的注册就需要40-50元一次,而安卓类的APP就只需要2元一次。

 

CPC:cost per click 按单次点击付费。也就是说用户点击一次,就需要付费一次,在信息流市场上以CPC竞价形式进行推广,一般是在3毛多。

 

CPD:cost per download 按单次下载付费。一般应用市场是以CPD竞价形式进行推广。这是常见的APP推广的方式!优势在于对合作的基础条件没有过高的要求,容易促成双方合作。缺点:不如CPS形式实时有效。

 

CPS:cost per sale 按成交金额付费。就是指按照广告点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广告主可以在资金紧张时期优化资金链;缺点:负面效果管理不佳,市价风险无法控制。

 

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按千次展示付费。按访问人次收费已经成为网络广告的管理。一般在贴吧类的以千人展示的形式进行推广。成本在于听到或看到广告的每一个平均分担多少成本。

 

CPT:cost per Try 按天展示付费。主要是移动应用渠道营销平台以试玩为付费标准,而不仅仅以应用的显示次数或者联网激活付费;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按用户使用时长或使用周期计费,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刷流量、激活作弊,是最真实的、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

总结:将这类的专业术语详细分析一番就可以尽可能的以少的钱获取最多的用户点击量与下载量等,真正将APP有效推广出去。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久推网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78

]]>
//www.f-o-p.com/33865.html/feed 0
为什么量一直往下掉?APP推广难的五个因素! //www.f-o-p.com/18681.html //www.f-o-p.com/18681.html#respond Fri, 12 Aug 2016 07:03:15 +0000 //www.f-o-p.com/?p=18681
很多做渠道(特指第三方安卓应用商店)推广的CP朋友们,都有一个疑问:渠道大爷们,你们是肿么了?为什么量一直往下掉,往下掉。
 

 
作 为一个曾经的小CP,我一直跟业内的朋友有不错的沟通,有时候也会打问一下各家的推广情况。跟几个朋友聊过一圈后,得出一个结论,应用类产品推广越来越难 了。犹记得,去年,大伙一起参加会议和沙龙的时候,个个斗志昂扬,感觉形势是一片大好。可一转眼,全变了。老板调高了KPI,渠道调高了广告位的价格,小 CP看着后台的激活量就是死活上不去,甚至还往下不停的掉,心都快碎了。
大伙儿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字,愁。一个个都心灰意冷,想转行的有之,想跳槽的有之,反正都觉得干不下去了。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来,身边好几个做应用推广的朋友转行了。那究竟是怎么了?原因到底出在哪?
 
笔记根据自己有限的从业的经验来简单分析了一下,大致应该有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应用增长已触天花板
 
对 于一个知名应用或者热门应用来说,这是很有可能的。目前安卓市场里的应用分类一般不超过20类,每一类的应用都动辄数万,应用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比如地图 导航类的产品,就有百度、高德、搜狗、图吧、导航犬等400多种应用。如果你的应用已经过亿,然后同类应用中还有几个过亿或过几千万的应用,简单叠加计算 一下,你就知道接下来靠渠道来获得高增长就很难了,要知道中国的手机网民规模总共才4.64亿。
 
如 果产品过亿了,这个时候我觉得老板们的运营目标该变变了,就不要苛求用户的高增长了。还是多从用户活跃度上面下下功夫,提升下用户的质量和留存度,多找找 产品商业模式,这比费力高KPI强压推广小弟继续做用户量靠谱很多,因为不管你再怎么重压下去,用户量也不会井喷式增长,渠道的量早就被你和你的同类榨 干,怎么还可能会一直给你贡献高下载量。
第二.分发渠道已过高速增长期
 
分 发渠道经过三年多的飞速发展,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事实上,除了百度、腾讯、360、豌豆荚等这几家渠道还在稳步增长外,其他的渠道已经停止增长或者缓慢 增长,还有的渠道的分发数量和质量都在急剧的下降。分发渠道最初的出现是因为网友有发现新鲜应用的需求,迫切需要一些能够提供“新、奇、特”的应用渠道帮 他们甄选优质应用,所以才使一些应用商店大行其道。
 
但 这些应用分发渠道做着做着,随着市场的驱动,越来越急功近利,急于变现,本来应该是做不断提供新鲜应用的媒体平台,却越来越倾斜于做一个类似hao123 的应用导航平台,结果,钱是挣到了,后路也给自己断了。接下来就是榨取剩余的流量价值,不断的变现变现,直到有一天,门庭冷落。
 
这就是李彦宏的高明之处,虽然把91无线这头现金牛买了,却根本没有把未来寄托在91无线这个过气的分发渠道上,所以在百度世界上力推轻应用作为应用分发入口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应用渠道的分发主力发生变化
 
随着手机上网设备的越来越智能和超级应用的崛起,目前网民获得应用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手机浏览器、无线搜索、微信公众号、微博、二维码等等。特别是手机浏览器和手机搜索作为应用分发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首先,手机浏览器作为很多网民手机上网的入口,就具有相当的分发能力,例如UC浏览器、QQ浏览器等等。还有百度的无线搜索,很多网民将在PC时代养成搜索的习惯直接搬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以百度的无线搜索才会有那么大的分发量。
 
来 自百度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百度移动搜索日活跃用户超过一亿,百度App(百度移动搜索的具体应用)月活跃用户也已经过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 万。而百度手机助手的App分发量,据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涨幅超过50%。如果网民有明确的需求下,显然无线搜索是个快捷的应用下载渠道。而不是再打开一 个应用推荐的App。
 
第四.应用分发渠道侧重游戏联运
 
今 年以来,大多数的应用分发渠道开始倾向于手机游戏。目前豌豆荚、应用汇等平台都已经倾向于推游戏,并且已经依靠游戏联运实现盈利。例如应用汇已经将运营重 点转为扶持手游独立开发者。而包括一些不差钱有背景的分发渠道,比如360也再大推特推游戏。一是因为游戏联运比单独卖CPA/CPT广告赚钱多,另一个 是游戏能够有更多的下载量,能够提升平台的流量。
 
反观应用就没有这些优势,首先目前的安卓应用基本上免费的,没有收入自然推广费用少;其次应用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下载量相比游戏来说要少很多。在这种大环境下,应用类产品获得的推广机会越来越难,位置越来越少,费用越来越高,激活量不下降才怪。
 
第五.App的新鲜期已过
 
App 作为曾经创新的手机上网模式已经过了新鲜期。众所周知,目前的App应用同质化非常严重,在现有App能够满足了网友的基本需求后,网民对新App的期待 值在下降。还有就是应用类App本身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例如有的App侧重工具类的功能提供,而缺乏社交娱乐的元素,对网民的本身吸引力就不够,下载量 也就更加寥寥了。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SO优化服务  青瓜广告联盟

本文作者@钛媒网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111

]]>
//www.f-o-p.com/18681.html/feed 0
应用市场正式走入黄昏! //www.f-o-p.com/7564.html //www.f-o-p.com/7564.html#respond Thu, 04 Feb 2016 08:50:33 +0000 //www.f-o-p.com/?p=7564 1

商业与科技记者每每爱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来评价当下,“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正如他们热衷于模仿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倒叙手法来作为科技特稿的开头一样。在我看来,这正是阅读贫乏、思考固化、媒体人向媒体人学习的恶果。事实上,引用狄更斯这段话的后半段会显得你比别人略多知那么一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黑暗的季节;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那么今天,我用它来形容“应用商店”。

在中国,应用商店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一个审视对象,它是google play退出中国市场以后,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空白市场的继承者;同时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商店孕育出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生态体系,以至于形成几大势力分庭抗礼的走势。要知道,虽然安卓系统开源,但对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google play是类似苹果app store一样在移动应用市场无法撼动的对手,以至于国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应用商店。而中国市场则是三国争霸,四国军棋,一副群雄割据的模样。

应用商店的下滑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描述它:一方面来自行业大盘的停滞,手机出货量饱和,渠道没有了新的流量,红利结束了;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的分流,从前的盟友变成了竞争对手,新兴的分发渠道正在崛起;还有来自行业的自身迭代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跨屏融合;VR元年,客厅娱乐……事实上,挑战远远不止这些,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传统的应用商店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头部下滑,整体分散

下滑首先是从头部开始的。2014年,移动应用市场的格局还非常清晰,百度(百度手机助手)、360(360手机助手)、UC浏览器、小米这几家差不多垄断了中国70%的渠道市场份额,等到了2015年,腾讯的应用宝和手机厂商代表的硬核联盟进入第一梯队之后,应用市场第一梯队总的市场份额却在下跌,从70%下跌到50%,甚至更低,可以预计的是,明年的市场份额还会下降。

除了整体份额下降之外,各家渠道的新增用户也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了逆增长和倒退,这一点360手机助手尤为突出,很多CP(游戏研发商)在进行渠道投放时已经明显感觉到量越来越少,流量越来越呈现分散和扁平的趋势。传统的应用商店正在一步步被瓦解。

虎嗅作者,苏州某游戏公司CEO糖醋从CP的角度看渠道的衰落:“应用渠道的衰落是必然的,毕竟同质产品洗用户太狠了,品质没有提升,就靠活动暴力拉收益的产品太多。而且手机渠道新用户增长的曲线应该和国产智能手机增长曲线比较接近的吧,智能手机增长渐渐见顶,渠道没有新血液,自然也是同理。”

流量都去哪儿

手机出货量放缓

一方面原因来自于智能手机出货量放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将首次滑落至个位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出现了6年以来的首次下滑,第一季度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

31.jpg

手机出货量放缓意味着没有新增用户,这对于惯用通过预装绑定的方式来获取新用户的应用商店不啻于一个极大的打击。应用市场早期推广的方式就是和手机厂商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绑定的方式去推广app,而现在各大渠道,只能通过换量(置换)的方式来获取新用户,说白一点就在已有的用户市场中进行下沉,可见智能手机红利结束对于应用商店冲击很大。

新兴渠道的崛起

新兴渠道是指区别于传统应用商店的渠道。以游戏为例,这类渠道要么和游戏关联度不大的流量型产品,要么是游戏行业的某个垂直细分领域,理论上,所有有流量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是分发渠道,只不过玩家和游戏之间的匹配度导致分发效果的强弱,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新兴渠道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熟,超级app正在吞噬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比如微信。而微信之外的超级app,比如陌陌、UC浏览器、猎豹清理大师等等,已经开始广告变现和游戏分发,甚至单独成立游戏发行部门,这些超级app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传统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几乎常人意识不到的渠道也正在崛起,前百度移动游戏副总裁、现靠谱网络CEO林榕告诉虎嗅,新兴的渠道有很多,安卓模拟器、玩吧、游戏外挂、游戏公会平台、游戏辅助工具、破解工具、XX助手的流量都非常大,“一个牛逼的外挂/公会的DAU差不多在几百万,而类似360百度这样的应用商店DAU也不过千万,相比之下,还是非常惊人的。”

以靠谱助手为例,靠谱助手是一款安卓模拟器,也就是在电脑上玩手游,听上去挺无稽之谈,但事实上像FPS,ARPG类的游戏在靠谱上非常受用户欢迎,而且用户量非常大。靠谱助手现在的DAU大概在100万,上个月的信息费5000万,并且能够实现跨越多个屏(手机,电脑,电视等),手游的制作越来越呈现端游化的趋势,也就是重度游戏增多,安卓模拟器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

32.jpg

手机厂商的冲击:从盟友到竞争对手

手机厂商最初是应用渠道的盟友,甚至到现在也是,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不断增长,尤其是小米的应用商店成功之后,手机厂商也纷纷开始尝试自建应用商店,涉足移动应用分发业务。

小米自不必说,手机渠道是今年最大的黑马,其中最大的黑马就是硬核联盟。

首先普及一下什么是硬核联盟,硬核联盟是六家手机厂商(vivo oppo 酷派 联想 金立 华为)在2014年8月1日成立,合作的内容有很多,最核心的提供一次性接入全渠道打包的功能,一个SDK同时接入六家手机厂商, 并且这些手机商店之间全部打通(要知道在安卓市场,不同手机接入不同的SDK,同一个游戏在不同手机中相当于不同的区服,运营策略也不一样,体验差别很大),简单来说,就是抱团。

值得注意的是,硬核联盟并非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组织名称,其日常运营是通过一个叫硬核联盟秘书处的机构来运作,这个机构隶属于玩咖欢聚,玩咖的创始人高弟男来自百度,先后创业两次,正是他将六家手机厂商拉拢到一起成立这样一个组织,促成了今日硬核联盟的繁荣。

根据不久前硬核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截止至2015年8月,硬核联盟总用户量已经达到了2.89亿人次,而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在三季度为4.45亿。首发游戏1988款,游戏总下载量30.23亿,总流水超过37.68亿,平均游戏下载占比超过35%。短短一周年时间里,硬核联盟抢占市场超32%的份额,日活跃用户超2536万人次,成功跻身手游渠道第一梯队。

硬核的优点在于凝聚力强,品牌形象统一。但外界普遍猜测,今年硬核联盟要面临分家的危机,原因在于硬核内部“贫富不均”:占据头部位置的华为,vivo在出货量上已经完全碾压处于末尾的金立和酷派,华为2015年的出货量1个亿,超过小米的8000万台,是毫无疑问的霸主。虎嗅在一个多月前和硬核联盟秘书处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时曾谈到这个隐患:当时的说法是硬核联盟海南的年会结束之后,几家手机厂商的代表会在一起开个会,讨论一下明年的方向和未来。尽管事后从新闻来看,没有披露更多的信息,不过从目前来看,华为单飞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既然当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抵侮外敌,那现在我都能只手遮天了,为什么还要跟你们一起玩呢?”#商业就是这么残酷#

百度腾讯360,有人欢喜有人愁

百度腾讯360三家可以算三足鼎立,但细细看其实差别还挺大:其中百度和360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形态最为接近,不同之处360依靠旗下的多个产品矩阵去获取用户,而百度更依赖其搜索优势,前者重商务,后者重运营和产品,但在整个渠道衰落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一样的。

百度稍微要好一点,因为至少阿拉丁平台能持续不断为其带来新增的搜索用户,相比下来360来说就比较惨了,浏览器、安全卫士这些产品的用户基本上已经全部被挖掘干净了,没有搜索,手机终端也没有起来,新的流量来源迟迟起不来,也无怪乎周鸿祎这么执着的去做奇酷手机了。

事实上,大平台们并非没有意识到危机,至少在一年前就已经积极应对,只不过效果如何现在还值得商榷。以百度为例,首先是大的架构调整,2015年2月3日,李彦宏宣布,将百度现有业务群组和事业部整合为三大事业群组:移动服务事业群组、新兴业务事业群组、搜索业务群组,底层的逻辑就是将渠道业务和流量(贴吧,新闻等等)这两块以前分属不同事业群的部门合并到一起,让流量不断的输送到业务线上,使得能够统一目标,比如要做渠道的流水,或者做渠道的利润,流量部门会积极配合,不至于出现扯皮打架的情况。

另外一个则是内部运营策略调整,去年百度移动游戏确定了IP战略,我们可以看一下去年TFC(全球移动游戏大会)上,百度移动游戏CEO王菲关于IP的几个策略:

1,我们自己也会囤一些IP。

2,我们会把我们的优质IP拿出来授权一些优秀的CP共同开发定制游戏。

3,我们可能也会探讨IP的发行合作。甚至未来有可能在百度的整体社区资源中,自己生产和发行我们的IP,因为百度文学、百度影视都是有可能产生IP的资源。

事实上的确如此,去年百度移动游戏发行了《奔跑吧兄弟》的同IP游戏,又拿下盛大的《沙巴克传奇》,流水和口碑都不错,虽然不算爆款,但至少证明百度发行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去运作一个成功的游戏,比起单纯的和CP去做联运,这样的策略显然进步很多。

说完百度360,不能不提腾讯。事实上腾讯在应用市场之前一直处于孱弱的状态,但随着腾讯对于这块渠道不断重视,以及借助微信和海量用户,应用宝在去年下半年很快崛起,成功杀进第一梯队,在几个月前举办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布了应用宝的数据:18个月累计分发量达500亿,日分发量突破1.8亿。平台注册移动开发者数和收录应用数双双达到300万。这个数字,足以让陷入停滞的同行咋舌。

再来看微信,2016年1月11日的微信力量大会上,久未谋面的张小龙透露了微信即将推出应用号的信息:

“现在APP重复的安装率已经越来越低,但是有的时候你要找一个功能,你还得重新再安装一下这个APP。现在很多用户会在微信钱包里面买火车票,因为对一些不是很高频度的需求来说不需要再按一个安装,可是从公众号里面去装一个功能其实也不容易,我们希望存在一种新的公众号的形态,这种形态下面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一样,进去使用这个公众号,在平时这个号不会向用户发东西的,所以APP就会很安静的存在那里,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做到让更多的APP有一种更轻量的形态,但是又更好使用的一种形态来存在,这是我们在探讨的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叫应用号。

微信试水游戏之后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微信游戏的流水大概在100亿元,今年目标应该在200亿到250之间,而应用号的推出,则很有可能冲击整个应用市场,因为已经有开发者在讨论:“微信推出应用号,我们以后还要不要做app。”

主流的观点认为,应用号不会对app造成冲击,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不同平台和场景下的协同,其实就我个人的理解,应用号更接近于服务,而不是所谓的渠道和发行,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看看社交网络事业群副总裁林松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两段话:

“以前在下载应用的时候,用户要知道一个APP叫什么名字,我搜一下是这个名字还是那个名字,那随着应用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进入,或者是看一些名字他很难理解这个应用是干吗的。但用户知道自己要什么服务,他直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服务还是更好的。

所以说大家的理念,包括应用号、应用+也好,都是用户你想要什么东西,我们把内容服务给你,不是要求你去下一个所谓的APP这个东西。从这个模式来说,这个是不同角度帮助用户触达服务,包括在分发产品下面我们内部会有很多联动合作的机制。”

总结

我们谈论应用渠道的黄昏,更多指的是传统渠道,比如百度、360、UC等等——当然,在整个应用市场大盘放缓的过程中,依然有腾讯应用宝,硬核联盟等渠道的杀出重围——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些渠道也面临新增用户缓慢、流量减少、收入下降等问题。分发的门槛并不高,更多是依赖巨大的流量作为支撑。

事实上,整个应用市场的繁荣是建立在手机这一核心硬件的基础之上,设想一下,假如几年之后,VR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智能产品,那届时又有一波新的增长红利,新的分发渠道势必兴起,这些传统的分发渠道,如果不能把握住新的风口,那真的恐怕离死不远了。

 

APP顶尖推广(www.f-o-p.com)是国内最顶尖的移动APP推广干货平台,专注移动APP推广运营方法经验技巧、渠道ASO优化排名、分享APP营销干货,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ppganhuo

【扫描APP顶尖推广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干货爆料】
200-200
本文作者@虎嗅网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本文须经顶尖推广同意,并请附上本文链接!

]]>
//www.f-o-p.com/7564.html/feed 0
【原创】APP前期零预算免费推广,做到这17点你就够了! //www.f-o-p.com/6155.html //www.f-o-p.com/6155.html#comments Wed, 16 Sep 2015 02:49:23 +0000 //www.f-o-p.com/?p=6155 3

前言:

工作若干年,先前是技术出身,开发过小游戏,开发过系统,也做过上百个网站。由于长期加班身体吃不消,最终选择了营销这条道路,文案常写,公开写的还是首次,算是处女作吧。一直没好好写个小文章,顶尖推广的小伙伴们期待已久,阿松刚巧腾出来点时间,整理了一些小干货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刚开始接触APP推广运营的人有所帮助。

当然APP推广的事情仅仅不止这些工作,这里我只是写了前期可以先做的部分工作,后期的广告投放以后有时间再分享给大家,也可以关注微信号:appganhuo 咱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成长。本文是顶尖推广阿松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第一阶段,抓起渠道量:

1、各大渠道上架渠道包:

1.1苹果渠道:App Store、91助手同步推、快用、搞趣、PP助手、iTools、苹果园、XY苹果助手、限时免费大全、爱思助手、限时免费大全等。

1.2安卓渠道:百度、360、小米、应用宝豌豆荚、91助手、安卓市场、OPPO、乐商店、华为智汇云、魅族、应用汇等大渠道。

1.3所有能上架的渠道都上。

 

2、安卓大渠道平台刷基础量:

百度助手、360助手、小米商店、豌豆荚、应用宝、91助手、安卓市场。

 

3、渠道排名优化:

针对各大渠道软件介绍、标题、标签优化。

 

4、微信、微博、PC端、WAP版全部提供下载入口。

 

5、渠道活动申请:

各大渠道首发活动申请,时间节点活动位申请。

 

6、第三方平台渠道推荐申请:

如:最美应用、每日应用,每日推荐等。

 

7、百科词条:

7.1各渠道百科词条的创建及更新APP版本。

7.2主流百科:百度百科、360百科、搜狗百科、互动百科

 

8、版本迭代更新:

8.1每个月做一次应用更新,可以带来一部分渠道量。

 

9、移动端专属下载页:

9.1H5页面的下载落地页。

9.2别的平台进入下载页面时的落地页。

 

10、应用内部分享:

10.1应用内部内容分享到微信、微博、QQ、空间等载体时需要提醒用户下载。

10.2应用内部增加好的内容,不间断地分享到各个社交渠道。

10.3这是一个可观的应用下载入口,可增加不错的下载量。

 

 

第二阶段,抓起营销量:

1、H5页面:

1.1前期准备与APP内容定位相近的素材图片及文案。

1.2每月至少上一套H5活动页面,每套的性质都不相同。

1.3H5页面主要通过微信载体传播,前期用自有资源传播,若反应效果好,可适当找大号转发宣传。

 

2、软文营销:

2.1各渠道科技类渠道: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级门户网站。科技站软文:36氪、钛媒体、虎嗅网等。

2.2每个月至少要2篇软文。

 

3、微信、微博:

3.1现有资源微信订阅号底部内容发布,H5页面宣传。

3.2微博话题社,发布时节性话题,邀请微博好友参与。

3.3微博九宫格寻求APP资源整合合作。

 

4、内部活动:

4.1应用内部有长期的营销活动。

4.2前期抽奖转盘送积分是我想的其中一个,后期也可以有更多更好的活动。

4.3应用内部活动用于带来新增激活、增长日活跃用户。

 

5、找相似应用合作:

5.1找与我们的应用类似用户群体合作,资源整合。

5.2集合几个应用,可以是H5形式微信微博或者是其他形式。

5.3目的提升品牌曝光率、新增激活,利用各家资源集合一起推广。

 

6、时节性炒热点:

6.1一年中有各种节日,每个人节日快到前的一个月提前准备资源。

6.2根据应用用户群体需要,做不同宣传手法。

 

7、应用小视频:

7.1制作特色视频宣传应用特点。

7.2上传各大视频网站,或是找视频站达人发布。

7.3实现品牌曝光宣传,能给应用渠道带来下载量。

 

上面这些内容仅作为前期推广的一些小工作,不是APP推广的全部内容,顶尖推广阿松以后有时间会不定期的再给大家分享好文,待续!

 

您的APP想获得更多的用户,请点击链接:ASO优化服务介绍

1

本文作者@阿松原创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本文须经顶尖推广同意,并请附上本文链接!

]]>
//www.f-o-p.com/6155.html/feed 6
大姨妈 、节操精选、辣妈帮,是怎样推广运营的? //www.f-o-p.com/5800.html //www.f-o-p.com/5800.html#respond Mon, 31 Aug 2015 03:17:39 +0000 //www.f-o-p.com/?p=5800 1

大姨吗COO二卓:
 
1、移动端产品新上线,首选ios or安卓?
 
大姨吗是先安卓后ios,因为前者的渠道更可控,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更快速的迭代;
 
2、安卓市场的推广:广撒网(通过百度搜索,把所有的渠道都上传文件包。)——这一点上,目前未必适用,因为目前主要的量已经是来自几个有限的大渠道);常态的应用渠道的合作;要重视换量并要搭建换量的管理平台,刚开始自己输出的量不多,没关系,记下来,慢慢换给对方;
 
不 过,对于这一点,我有些疑虑,因为,虽然很多APP早期会倾向于换量,但大人力的投入,会看到两个结果,一是许多APP其实回量并不现实,原因下面嘉宾会 继续提到,就是因为有些app并不贴切自己,导致无效果。二是如果自己产品不好一直起不来,那么换量也不可行。换句话说:换量的窗口期最多可能3个月。
 
对于这点,投入几个人力在换量上,投入产出比可能会很不好。很不好。
 
3、在产品的上线最初,就是要量,所以要展开和产品相关的一切APP的合作(指换量),但在有较大用来积累的时候,要回归产品的本身:用户为何要用你的产品?
 
-关于推送:唤醒用户是结果,但推送的目的不应该是唤醒用户,而是给用户有用的东西;为了给用户需要的东西所以选择推送于是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用户被激活了。
 
– 如何提高用户使用频次:女性生理期以月为单位,所以有用户就一个月来一次,那么我们就将这个生理期切成不同的阶段,提供给用户不同阶段的内容;想避孕的、 想怀孕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这里看到不同的内容;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环境中,也要注意对产品的不同介绍,例如你总不能跑到“想怀还怀不上的用户群体 里”将“大姨妈可以帮你如何安全避孕”;
 
4、最初的100万用户从哪里来?
 
– 从一条条对用户的认真服务中来:不仅要认真回复用户对产品的反馈(是否有bug等),重视每一个反馈,并在产品上进行改进,另外要解答用户关于生理的专业 知识(他们自己找专家、买书去努力回答用户的任何一个问题),这是专业服务的范,也是最苦的事情。一个用户搞定了,妹子们都以群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女生 把一个寝室里、一个办公室的闺蜜们都拉到大姨吗上的现象;
 
-针对安卓渠道,一个一个渠道的挖掘,把所有能察觉到的免费资源都要用尽:每个月哪些渠道?做几场活动?什么主题?一点一点的抠下来;
 
-产品功能!!核心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借助安卓上多个版本的迭代,然后使IOS版的品质好很多,所以一上线,就引爆了一部分之前基于口碑而知道大姨吗但未能安装的用户,也很幸运,又得到了苹果的推荐
 
5、如何面对竞争:反思产品重于反思渠道
 
-差异化;必须反思自己的产品;
 
-渠道上的压力:为了避免用户的流失(因为竞品在上面),所以的确也只能也会考虑去投放一些广告;
 
二卓还提到一个关键点,就是用户的使用时间轴线。
 
也就说,大姨妈一个月只有一次来(抱歉啊,我们男人讨论这个实在不合适,不专业),那么其他时间去干嘛呢?有些怀孕了的准妈妈就不再看这个了,去了别的应用怎么办?
 
二卓划了一根直线,将用户不同的使用阶段放置在这根直线上,以此来:1、设置功能点,这样会不至于一股脑压给用户,导致app臃肿,二、埋入并满足下一个环节的基础功能,以能吸引用户留下,不至于不再回来。
 
那根时间线没拍。当是现场福利吧。
 
二卓的分享中,也隐藏了关键的大问题:经常一个姑娘使用大姨吗后,将全部寝室、办公室的同学同事都拉进来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忘了问,他去赶飞机去了。好在接下来有个嘉宾回答了。
 
节操精选推广负责人节操菌
 
分享者蔡纯菌是小鲜肉,参加工作之前就不断在折腾各种“创业”。大学生创业,还是蛮好玩的。嗯,就锻炼了下他参加工作后的一些有趣的能力。这是前奏,和分享无关。
 
小鲜肉同学提到了节操精选的用户特点。简单重复无太多意义,大家自行脑补网上流传的90后用户行为特点就好,基本都一样。不过从中感受到什么?如下:
 
简 单的定位90后是不够的,需要更精准的定位到他们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用你的产品(场景化)。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过去定义用户的玩法是不够用的,还要定 义场景、定义他的状态。(PS:这个,我正在撰写的《社交红利2.0》中,将这个观点放为了重要的章节。然后在节操这里又再次听到。赞一个。)
 
那么针对这样的群体,节操是怎么运营的?
 
-渠道+品牌:要关注品牌推广,借助社交媒体,让品牌有高曝光;
 
-换量第一优先权!!!,自己量小,别怕!慢慢还!(记得刚才二卓也在讲这个吗?而且是应用刚出来就要有一个换量系统,不然没法过日子。嗯,产品同学,这是非常关键的商务需求,还请满足,不要推辞说没时间没价值了。)
 
-抓大放小:关注大渠道,放弃小渠道;(上期沙龙中,另一个90后鲜肉阿当说,放大渠道,抓小渠道,因为小渠道才会更重视主动过来的合作)。
 
-产品要快速迭代:一个新移动互联网产品最多只有一年的新鲜期,如果一年之内没有确立市场地位,后面就会难上加难;
 
-渠道节奏:理解产品,定出渠道推广的计划,每个月的活动?渠道的专题策划,等等;
 
-口碑&回流:做H5的网站,通过这种形式,把产品好的内容有机会散播出去,然后带回来用户,通过这种形式带回来的用户质量都很高,目前通过这种形式带回来的用户还在20%;所以一定要重视H5网站;
 
-活动+产品:策划活动,至少要满足一个条件,满足物质需求(奖品)或好玩/开心;尤其是后者,传播性很强,并且成本低;
 
节操菌还提到几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东东:
 
1、早期商务,尤其是冷启动时期,和品牌、运营、客服有很大关系。这个在刚才二卓的介绍中也再次被强调;
 
2、节操与大姨吗,都做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应用用最小可实现单元丢出去,去验证是不是可行。结果是,用户买账,于是再继续投入大,继续做。要知道,节操精选之前不是做这个,是做“声声”,做的过程中丢了一个小测试类单元,此后再转型做的节操精选。
 
3、 节操很重视最终页,也就是内容的扩散。因此他们雕琢H5页面花了很长时间,实际上H5的扩散一度早期占到70%的下载,现在下降到了20%。那可能是因为 下载的来源和渠道更多了,引起占比下降。之前我们在《社交红利》书中分享的唱吧和啪啪的案例,也是非常重视最终页,“以终为始”。
 
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因为大姨吗类就没法用,他们反而要很重视隐私,所以内容要私密,服务要私密,为此还要不断踢出那些伪装来了大姨妈的男性用户:)哈哈。
 
另外一些东东,基本几个判断,就是商务逐渐和市场、运营融合的很厉害。
 
辣妈帮市场总监杨俐
 
杨 俐媒体8年,再转型做商务、市场。因此,她的打法和其他人截然不同。比如,其他人都强调:数据数据、模型模型、产品产品。她不理,我估计她连投入产出都不 怎么去计算。因为这一类人有一个特点:一旦动,几乎不花钱,而效果都很好。对,比如我虽然老是强调数据,但其实组织一个沙龙还真就没怎么花钱和花时间,顺 手而为。曾经为媒体而保留的优点之一。
 
辣妈帮的成绩:日活40%;每一个帮里任何时候去看,最新的最前的10贴是在10秒中上传的;
 
创造的成绩:2014年1月11日,全国同时近百个城市同一条由辣妈帮的粉丝们举办的辣妈帮年会、最高规模是300多人,最少是36人;辣妈帮的开支就是背景板和海报资料;其他所有开支由粉丝自行全部承担。
 
-产品的痛点是什么?
 
——辣妈帮在运营用户的存在感;整个运营团队六个人,运营着这个1500万的市场、内容、PR、营销、渠道等;一切的运营、策划都围绕着用户的存在感展开,时刻记住目标;获得的回报:一个用户曾经拉回了5000多个新用户;
 
-引导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辣妈帮有一系列的方案是用于引导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内容,甚至抓住“女人的贪婪、攀比、爱占便宜、爱八卦”等的天性,让部分用户通过辣妈帮找到商机。
 
杨俐讲的时候,要是配合ppt更赞,不幸的是,这个沙龙一贯不以PPT为干扰,因此感觉影响到了这位妹子的发挥。
 
但,她也提到了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几个东东。
 
一是她回答了大姨吗二卓讲到最后的那个隐藏问题:如何做,才能让姑娘们一个进来后就拉进全部的宿舍、办公室的其他姑娘?
 
杨俐的答案是“社群运营”。比如,她反复提到:很多妈妈自己组织下午茶、年会,官方要办她们还争抢将大会落在自己的城市。这其实就是无数个自发组织起来的社群,自我满足,自我滚动。
 
还有自我发展。社群运营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会互相拉入更多的朋友,然后分裂出更多的小社群。看,这一点就是媒体出身的人的大优点。而这个特点,我们在其他嘉宾上都没有听到。巨大的脑补。
 
二是,她也通过自己的分享,提出了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命题:
 
不管是辣妈帮,还是大姨吗,都有一个人群:一个妈妈拉入了其他的妈妈、组织了许多次下午茶,一个姑娘拉入了更多的姑娘,那么,这些热心妈妈、热心姑娘,是如何找到的?如何浮现出来的?
 
我在《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一书里,用了“大节点”来形容这些用户。这两位嘉宾的分享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么,你要如何做,让这些热心的有大能量的用户自动冒出来为我们拉下载拉新增拉活跃?
 
问题暂且留下。还有的机会碰撞。
 
去哪儿商务总监陈艳
 
陈艳是十足十的老互联网人,也曾创业过。苦过、主导过,花过钱的人,对于数据模型毫无例外的关注。
 
1、 目前去哪儿:过亿的用户、安卓成本低于RMB1块钱;IOS不超过RMB2块钱。还有一点,去哪儿规定,任何新增的用户,成本必须要低于他在这里的 ARPU值。嗯,后一条足够限定大规模的投入成本,让商务负责人每天揪心的很,必须各种测算。所以,也继续强化了数据的习惯。
 
2、渠道运营要注意:
 
2-1曝光:logo:展现要简单明了、标题、要仔细分析每一个行为、变化、位置所带来的流量变化,以建立数据模型;
 
2-2搜索:要了解所有安卓渠道的搜索规则:下载量、标题/副标题(否则就是直接抓取应用内的内容)、应用简介;
 
2-3要勤奋:例如在渠道里做竞价排名时:一般情况下周一-周五早上10-晚7,都很贵,为什么?因为所有渠道的人都在上班啊,那么我就晚上12点起来调价格,那个时候就会便宜一点,即使只是几分钱,放在大盘里,也是一个很可观的费用;
 
这个补充下,其实不光是勤奋,还有对数据曲线的敏感。移动和PC的高峰曲线不同。PC时代是早9点高峰,到了无线就是晚9点晚10点高峰,到了要睡觉的时候大家也不睡觉,流量也不低。陈艳提及这个,和她的数据敏感有很大关系。我在工作中就没有联想到这个。
 
2-4任何付费的投放,渠道都想作弊,所以在计划付费投放前,请先做好自己的技术监控、结算后台准备;
 
2-5关注由官网过来的用户,他们是真心因为产品的内容/质量而来的;
 
2-6cpa,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用市场或官网的数据指标作对比;换量伙伴的精准选择:结合用户群体、使用场景、用户基数等进行最优判断。
 
记得刚才节操精选也在讲要注意H5页面吗?也是在强调官网的价值,又在去哪儿陈艳这里再次得到印证。大抵,好的做法,都在不同的优秀的团队中,得到反复验证。
 
另 外,刚说换量,去哪儿和大姨吗换过,几乎无价值,但是节操精选和大姨吗换,就很好。这就是用户群和APP定位的差异。往往,我们兴冲冲奔着一个号称几千万 用户的大APP去换量,结果很惨淡,并不是谁不好,答案正是两个APP可能不贴切。那么,没关系,继续找。也是因为这个,我才在二卓那的纪要中提到,对于 应用早期,这个人力占压是非常厉害的,效果可能出的不会那么明显。矛盾啊。
 
陈艳的风格,和上期沙龙中点心朱颖、搜狐新闻客户端曾繁梅、魔漫黄光明的分享也在相互验证。比如,背后都有一套完善的系统,负责人都在死扣每一个数据,将每一个环节都优化优化再优化。
 
她上来后往下砸的这些东东非常非常过瘾,好多人在结束沙龙后反复提:下次沙龙能不能请这位妹子,还有上次沙龙的那几位妹子汉子(就是刚才提到的几位),再一起深入讲讲?
 
嗯,有机会,我一定再邀约。
 
人脉通VP杨沛
 
嗯,杨沛是新增的分享嘉宾,因为来的一些报名听众,有很多是垂直应用,这类推广光听那些基数大覆盖面广的应用的分享,迟早会被带到沟里去。人脉通此刻B轮,用户500万,很难的商务类应用做的风生水起。正好可做借鉴。感谢杨沛,他从上海自掏腰包过来。
 
关于这类硬应用的冷启动,话筒交给他后,我跑去上厕所了。肯定有些遗漏,听到的部分是这样:
 
第一招:他们从展会上搜集了很多名片。。。然后,也利用这些名片也找到更多名片。。。这个是用户启动的第一法子。至于怎么用,应该就是运营的事情,作为基础用户应该不差。
 
第二招:他们为一些展会公司订做了专门的app(但更多是一个APP不同的壳),提供给到不同展会公司使用,这也为自己带来了1个月30万(用户?收入?这点我忽略问了。当时语境应该是用户数,暂且这样,稍后确认。)
 
他也提到了“一个商务的自我修养”,当作参考
 
1、 商务每天面对的是四类资源:预算、用户、人脉、信息;你要让这些资源在你身上流动起来,而不是简单的想着预算、或是想着去跑渠道,必须要多想,路子要野; 现场介绍了好几个案例,例如换量,他不是两家公司之间的换量,而是将所有相关的APP和在一个大群里,借助自己的人脉资源,然后A换B,B换了C,C换到 了A;甚至一个极致的例子,因为帮某渠道挖到了一个人,换回了7天的广告位。
 
2、解决关键人:和他们成为30年的朋友;而不是3个月的合作;
 
3、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圈:成为圈子里有影响力的人!
 
4、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全栈的商务,一定要懂产品;(每天拿出20%的时间去思考行业):对着商务谈产品;对着产品谈产品顺便加入点商务。如果就商务而商务,就渠道而渠道,那么你永远只能是被动的。
]]>
//www.f-o-p.com/5800.html/feed 0
联想乐商店首发换量销售活动联系人名单 //www.f-o-p.com/3588.html //www.f-o-p.com/3588.html#respond Thu, 16 Apr 2015 08:55:51 +0000 //www.f-o-p.com/?p=3588 1

联想乐商店首发换量销售活动联系人名单

 

首发:

武慧东  QQ:2458630095   电话:13880418951   邮箱:wuhd2@lenovo.com

王岚    QQ:2645125693  邮箱:wanglan1@lenovo.com

刘欣    QQ:182203253   邮箱:liuxin16@lenovo.com

销售:

刘照寒  QQ:1428247183  电话:18601350856 /13811633656  邮箱:liuzh@lenovo.com

孟超    QQ:493370611    电话:13811137829   邮箱:mengchao1@lenovo.com

谢姗    QQ: 11346709    邮箱: xieshan@lenovo.com

程文杰  QQ: 496043525   邮箱: chengwj1@lenovo.com

换量:

王猛    QQ:995971408   电话:18635587610   邮箱:wangmeng5@lenovo.com

活动:

武慧东  QQ:2458630095   电话:13880418951   邮箱:wuhd2@lenovo.com

王岚    QQ:2645125693  邮箱:wanglan1@lenovo.com

刘欣    QQ:182203253   邮箱:liuxin16@lenovo.com

]]>
//www.f-o-p.com/3588.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