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裂变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18 Feb 2022 03:41:3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微信裂变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www.f-o-p.com/271063.html Fri, 18 Feb 2022 03:41:38 +0000 //www.f-o-p.com/?p=271063

 

任何公司都会面临增长的问题,无论是业务增长、团队增长还是GMV增长,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用户。所以很多企业会把“用户规模”作为团队的考核指标。

想要实现用户增长,无非有3种方式

1、广告投放。通过渠道的广告投放,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种增长方式。而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成本高,小公司一般难以承担。比如在线教育巅峰阶段,后入场的教育公司,广告投入100万、200万,犹如小石子投入大海,丝毫激不起一点波澜;

2、通过自然流量,用户自发搜索而来。比如通过内容种草等等;

3、通过老用户推荐带来新用户。很多公司通过“投放+裂变”的增长方式,将老用户推荐嵌入到投放获客的后一阶段,实现低成本+持续性+规模化获客。

本篇文章重点聊一聊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的方法,可能是你看到关于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最全的一篇总结。本文仅从玩法套路层面(原理+路径)进行总结,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业务流程、平台资源等。

公众号裂变

公众号裂变又称任务宝裂变,通常通过活动奖品,吸引老用户邀请好友完成助力(关注公众号)领取奖品。公众号裂变分为服务号裂变和订阅号裂变。而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公众号裂变,大多都是服务号裂变。下面我们一一来介绍下。

服务号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粉丝领取任务:扫码参与活动,关注公众号,获取专属海报,领取活动任务

邀请好友助力:分享海报,邀请好友关注公众号为自己助力

粉丝完成任务:邀请好友数达到活动方设定值,完成任务获得奖品

订阅号裂变

相较于服务号裂变,订阅号裂变在市面上见得较少,下面我总结两种常见的订阅号裂变的方式:邀请码裂变+二维码裂变。

邀请码方式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订阅号邀请码路径和服务号不同的是,每个用户在关注了公众号以后,都会获得一个专属“邀请码”,而下级用户关注公众号之后,需要回复上级海报的邀请码来获取专属海报和活动文案,一个海报对应一个邀请码,通过邀请码来统计数据,统计上下级的关系。

二维码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二维码裂变与服务号裂变路径相似,但是在B用户需要借助一个跳转页(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且订阅号二维码模式,只有新用户才能给他人助力,老用户助力无法弹出活动内容。比如A用户之前有关注过公众号,那么当ta扫描活动海报时,订阅号是无法给他发送活动内容的,需要让用户回复关键词,获得专属海报。

企业微信裂变

企业微信是搭载私域流量的新型工具,所以敏感的增长人又开发出了很多企业微信增长的方式常见的企业微信裂变增长方式有很多,下面详细介绍这三种:企业微信群裂变、企业微信个人号裂变以及企业微信个人号+服务号裂变。

企业微信群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实际上,企微群裂变的一大难点是无法审核,基于企微的自动回复功能就可以解决,所以只要第三方工具提前设好活码和入群话术,用自动回复进行审核,裂变就可以跑起来。

企业微信个人号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企业微信个人号裂变的一大弊端是无法具有像服务号裂变一样的实时进度提醒,用户需要点击一个链接才能知道自己邀请了多少人。所有,有的企业微信工具开发出了企业微信个人号+服务号裂变的方式,实现用户的双私域流量池留存。

企业微信个人号+服务号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在该流程里,用户需要关注公众号,并需要添加企业微信个人号。从用户个人体验上来说并不友好。但这取决于活动的诱饵的价值感。在我们之前的活动里,80%的用户会关注公众号,70%的用户会添加企业微信个人号。活动如果不好,两个阶段50%的流失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个人号社群裂变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个人号社群裂变与企业微信群裂变的逻辑相同,依稀还记得在2017、2018年朋友圈被万门大学海报刷屏的支配感。规则一般都是将海报分享至两个社群、朋友圈即可获得免费学习的权益。

一元解锁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课程解锁最初是为了持续吸引用户上课,上完第一节就可解锁第二节,还有为了保持上课节奏一致,固定每周解锁1节课。

课程解锁同样也适用于用于拉新,本质有点类似拼团活动。在2020年3月份,我们上线一元解锁拉新增长方式,获得了不错的拉新效果。通过这种拉新方式获得的用户质量比实物裂变的用户质量更高。

拼团

12种微信生态内裂变增长方法全总结

拼团是比较成熟的电商活动工具,可以用来促转化提升GMV,还能用来拉新裂变。现在很多行业多余拼团业务进行迭代,比如教育行业,用户可以发起开团,邀请X位好友参团,成团后每个人都能拿到拼团奖励。

游戏裂变

小游戏裂变是前几年特别火的一种裂变增长方式。我们经常看到的心理测试、你是XX中的谁等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拉新裂变方法。

砍价

拼多多的砍价活动完全是通过利益驱动用户做拉新,通过好价值的商品吸引用户参与,前期砍掉大额价格,给用户马上就砍价成功的希望,逐渐拉高用户的沉默成本,迫使用户拉更多好友砍价。好友帮用户砍完价后,自己也可以参与领取,这样就形成裂变,不断拉更多用户。

邀请有礼

很多公司目前都在用“邀请有礼”作为裂变拉新的一种方式。每邀请1位用户,新老用户都可拿到对应奖品,奖励老用户培养持续使用,也能促进新用户首次使用。比如饿了么美团外卖、叮咚买菜多用平台的优惠券/红包来刺激用户拉新。

总结

以上就是微信生态内常用的11种裂变增长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实践验证过得,且具有较成熟和完整的方法论指导。

在实际业务中要将这些裂变玩法做到系统化、产品化和流程化,梳理清楚老带新增长的整条链路“。

]]>
1.2万字爆肝揭秘,刷屏式增长裂变底层公式,让你想刷就刷! //www.f-o-p.com/260595.html Tue, 02 Nov 2021 06:08:19 +0000 //www.f-o-p.com/?p=260595

 

当然,看本文之前,还是得先声明一下:

  • 本文,不研究别人的案例,都是自己历史实操的复盘,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说的更透彻一些;
  • 本文,所讲的裂变刷屏,是基于社交关系的运营技术,是为了增长,跟品牌热点、事件营销的那种刷屏不是一码事;
  • 本文,会告诉你裂变刷屏的本质,也会告诉你操作的细节,不过不懂底层逻辑,告诉你细节你也做不好,少学花架式,多思考;
  • 本文,涉及到的裂变技术,包括:社群裂变、分销裂变、公众号裂变、个人号/企微裂变等常规裂变技术,其他的好像也没了;
  • 老规矩,本文全部sop、资料,交个朋友获取:zzfang007

2021110111020676

到底,TM裂变刷屏有没有一个百试不爽的“套路”?

几年前,我热衷研究别人的裂变增长案例,包含社群、公众号、分销、团购、个人号/企微,涉及行业包含教育、电商、零售、2B等各行各业,至少500个案例。

那时,发现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项目都是一个独特个例!

我发现,好的项目都是别人的,拆解别人并没有什么鸟用,也没让我的增长技术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别人为什么能火能爆,有时候会有很多不能外传的原因:比如数据是刷的,比如他们有海量的用户基础,比如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火的(大多数的情况)。

听了这那么多大道理,看了这么多别人家的活动,仍然过不好自己这一生!于是,我求之于己,我开始自己实操!

2年前,我逐渐开始自己刷屏,在企业培训行业,做到了想刷就刷(对,就是想起来该刷个屏了,我们团队就能让他刷个屏),当时我谦虚的以为,这个行业的人都是热心肠,对于先进的运营方法,都乐于参与(那时的我很傻很天真)。

1年前,我开始指导朋友们做私域运营,做增长,大大小小在各个行业。因为平时工作忙,我经常的操作就是送朋友一套sop,然后告诉他几个要点,让他们自己操作。

我发现,当不同的运营来执行相同裂变sop的时候,有人能爆,有人却爆不了。这个让我思考很久,起码证明套路或者叫sop,并不是裂变刷屏的核心,往大了说都不是运营的核心。

后来慢慢理解:技术总是摆在眼前的,对增长裂变底层逻辑没有吃透,相当于你只学会了招式,而缺失内功心法,那招式自然会大打折扣!

这句话也是跟大多运营说的,在你追逐运营技术的同时,不要忘了底层逻辑的构建,那个才是你竞争的核心力!

那么,如果能做到裂变增长,想刷屏就刷,这个所谓底层的内功心法,会是个啥?

一、增长的本质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增长的本质,才能总结出刷屏的底层逻辑。

直接上答案,增长的本质就俩个字:势能!

2021110111023599

用一句话概括,用户总是被高势能吸走!增长的底层逻辑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

  1. 打造一个高势能的场域,用户会被源源不断的吸过来,从低势能来!
  2. 高势能获得用户,低势能流失用户,势能持平,用户流通保持平衡。
  3. 势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如果你想从公域获得用户,那你要做的就是做一个高于公域流量池势能的增长活动!

以上看不懂,暂时没关系,接下来会慢慢展开。

以各种裂变举例:

  1. 公众号裂变:通过诱饵打造高势能,让用户关注公众号,领取诱饵,用户付出了关注成本,势能降低直到用户流保持平衡。
  2. 社群裂变:通过诱饵打造高势能,让用户进群做任务,领取诱饵,用户做任务消耗势能,势能降低,直到用户流保持平衡。
  3. 个人号、企业微信裂变亦是如此。

PS:关于IP打造的本质,其实也是打造一个高势能个体,用专业度、名人背书、炫富、彰显个性等等手段,来提升这个人的IP势能,是滴,就是这么简单和深刻。

高势能就是TM的一个大黑洞,强力吸收一切低势能的存在。用户会被高势能死死吸引,成为粉丝,成为付费用户,成为拥趸!

2021110111024157

所以,如果想做一个增长的活动,就要打造一个高势能的场域。

如果想做一个非常成功的增长活动,势能就  要极高才行!

2021110111023778

如果你真能琢磨透以上几句话,下面的内容可以直接略过了,因为下面都是告诉你一套普遍的打造高势能的公式,属于实操层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围绕高势能打造的逻辑来展开。

二、增长底层公式:产品力运营力传播力交付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打造一个高势能的增长活动呢?

无外乎,四个方面,为了方便记忆,我总结为四力模型,这里需要明确:

  1. 这四个力是有先后顺序,重要程度之分的
  2. 产品力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3. 想打爆一个活动,前三个力做好就够
  4. 想持续打爆多个活动,必须做好第四个力,重点是持续!

以下详细聊聊,这四个力:

1-产品力

何为产品力?

产品力是一个产品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比如无人机这个产品,大疆的无人机的产品力会比其他品牌的无人机产品力要强。你可能会说大疆的品牌好,不好意思,品牌恰好是产品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再仔细思考一下,大疆为什么品牌好?还不是因为产品好,产品力爆棚呀!

另外,产品力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第一的产品力。但小范围内,或者细分下,绝壁有第一的产品力,而我们做增长运营活动,就要学会发掘和制造细分相对高产品力的产品(单点突破思维)。

这也无奈的选择,因为目前各个行业的竞争大都是红海,而只有细分,不断细分,才可以拥有相对优势!

关于产品,先说几个大坑:

  • 产品是第一生产力,而需求是产品的前提,运营活动的失败大多数是因为产品不行,需求不明;
  • 当你吭哧吭哧做活动,各种数据都极差的时候,除了怀疑自己运营水平不行,还要敢于质疑产品是否有问题,往往是后者;
  • 运营是放大器,好的产品会被放大,屎一样的产品也会被放大,所以,善用运营这个放大器;
  • low一点的产品经理,会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且会有很强的产品执念,运营要多沟通,用户思维是沟通的大前提。

2021110111030340

产品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刚、好、多、省

需求刚:

需求永远是产品力的第一位。如果你拥有一个极刚需求的产品,其他的可以不用考虑,就解决需求这一件事,能做到唯一或者第一,这个产品力就会足够强。即,人无我有!

往大了说,制造芯片的光刻机、中国的高铁、美国的战斗机等,这些都能做到人无我有的牛逼产品,产品力肯定爆棚!

往小了里说,苹果手机、大疆的无人机等,这些产品都是同领域独一无二的代名词,一个字,刚到不行,无法被替代!

即使你做不到独一无二,也要尽量去迎合用户的需求。

这里必须要转变一种思维:不是你有什么才去做对应增长活动。而是用户需要什么,你去生产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然后拿着这个产品去做活动。

对产品端妥协,用户端你肯定拿不到好结果!(这句话,值得运营仔细揣摩!)

这里面还涉及用户洞察、产品的需求梳理等等一系列流程和方法,不是本文重点,不再赘述。

2021110111024872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的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红海,而且非常不刚,怎么办?

这里要明白一点,刚不是绝对的,刚都是相对的。

如果当你在大品类里比较,不是很刚的时候,能不能继续细分,在子品类里面去刚一下?

比如,苹果手机你刚不过,你是否可以继续细分人群,针对爱美爱自拍的人士,你的手机做好拍照功能?做到手机里拍照最牛的一款!

比如,服装类目太大,刚不过,能不能细分一下,做女装,再细分做大码女装,再细分,做下沉市场大码女装,再……

所以,你应该能get到那个点:集中优势兵力,在你熟悉和擅长的领域来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当你去做增长活动的时候,如何去把握需求?起码三点是可以操作的:

  • 借鉴需求:不要自己去凭空设想需求,看看同行在干啥,即使同行没有,看看别的可借鉴的行业在干啥,“抄”可以防止你踩很多雷。
  • 小范围测试:小范围调研测试需求,比如做个调研问卷,做个小范围沙龙活动,真诚的去和用户做一次意见交换,你会发现你其实不怎么了解他们!
  • 感觉:我觉得,这一条是非常流弊的。任何有经验且有思考的运营,都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感觉是过往很多因素的汇总反馈,也是对行业对用户深刻理解的感性体现。

2021110111014339

案例1:培伴爆品:培训人成长日历。

来聊一下,这个产品,刚,确实很刚!

当初我们内容团队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家在做各种日历了,包括生财有术的生财日历。

经过我们分析,日历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本质上,用户是对日历+知识点,这种手边知识感兴趣。

再往深了里挖掘,用户是对那种想看就能获得的眼前的碎片知识,有一种向往。再深层的不在此赘述!反正,任何垂直行业的人群,都很合适做知识日历!

所以,就简单了,我们是垂直行业,不管是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还是从我们整体的感觉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行业里没人做,先发优势无可比拟!

于是就有了去和今年的两次发售,两次刷屏。现已变成整个企业培训圈,每年固定项目,到10月,大家都在等培训人成长日历,等刷屏!

20211101110232782021110111022944

 

质量好:

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是材质,是一种统称。

当你需求不那么刚,大家都有该产品的时候,那你得想想我能不能做到:人有我优。而即使是这样,在非常饱和的行业下,因为充分的市场竞争,似乎哪哪都是红海。

人有我优似乎要改变一下,做出差异化,在相对方面上做到极其优才行。

好,是一种定位,一种选择,是你在具体做产品的时候,要去刻意突出的点,这也是基于需求的。

你要思考你的产品要突出什么?这涉及到你后面的包装和宣传介绍。

比如,我们做直播课引流,因为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直播太多了,还有各种娱乐APP都在抢占用户的时间。那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为啥用户来听我们的直播?我们直播必须要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经过竞品分析,我们发现,直播是很多,但质量大都一般,广告意味太强,真正的干货少,这背后是因为缺乏老师。

而我们能请到大厂和国企里面的实战派名师,而且这个优势似乎比别的家要强出不少,这个是我们的突出的点,所以我们的产品及直播宣传都在打实战派三个字,直播课也做成了一个系列,叫:名师堂!

2021110111022188

所以,到底什么是质量好?

  • 质量好是人为选择,是你想突出的点,这个点需要和竞品对比,做出差异化
  • 质量好是你的产品定位,他决定了你产品后期包装和宣传的方向,甚至你市场宣传政策
  • 质量好不是全部都好,要做到某一方面极其强,其他方面不差就行(什么都好=什么都不好,这值得你细品!)

你会发现,差异化,始终是我们在红海竞争中优选的策略。

案例:《培训经理必修课系列》

针对培训经理这个人群,行业内的课程实在是太多了,总结分析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

  1. 个人或者机构讲师为主,一门课1-3个讲师
  2. 实战案例有,但是少,而培训经理这个人群对案例的渴求度是极高的
  3. 行业内课程多且杂,各种价格体系的课都有,普遍价格不低

所以,我们内容团队判断下来,案例如果是他们的需求,我们就应该把这一点打爆。于是我们联合十几位甲方实战派培训专家,以案例带动知识点切入,案例为主,知识点为辅。

这个就是我们的产品选择,也是培训经理必须课这个系列,尤其好的地方。

案例、实战、甲方这些方向,也是我们接下来重点宣传突出的策略。

2021110111022498

内容多

当需求不怎么刚,产品质量大同小异的时候,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堆数量,而且你一定要相信,数量多,就会被认为好!

这是个很神奇的事,原因很简单:任何人都有收集癖,是滴,是任何人!

我们手机里买的大大小小的课程,网盘里存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微信群保存的各种文件,其实都没怎么看过。

但是,收集起来放在那里,就有一种我已经掌握了的错觉!

所以,内容多是因为需求不够刚,质量也不够突出的妥协,但也是一个极好的策略,因为他直击人性:贪多

但是,内容多,不是无成本的多,所以,多这一条有很大的局限性!

当你用实物产品做增长的时候,比如送实体书/资料,操作局限性就很大,因为成本是固定的。

所以内容多,很适合虚拟类这种边际成本递减型的产品。

比如,我们刚做的社群裂变,出于成本考虑,不能选实物做诱饵。虚拟产品的课程感知又不是很强,那就加内容,一个课程没感知,那就十个课程,然后再送7天vip,然后再送10G的资料包,再送20个老师的课件,再送一张优惠券,直到内容多到用户看第一眼就必须要扫码参与活动为止。

毕竟,多约等于好!

案例:培训人7日提升计划

通过社群裂变,一天增长8000+精准用户,靠的就是内容多,如有需要本活动流程、运营方案、模板SOP的,交个朋友获取:zzfang007!

2021110111025192

 

 

价格省

当,刚、好、多都不具备的时候,最后你只剩一个杀招,就是:便宜!

价格是把利器,在各个行业!不接受任何反驳,什么消费升级呀,什么收入提升呀,都不好使,便宜在增长活动里,目前看,王道!

但,价格是根据目的来选择的,怎么讲?

当你做纯增长引流型活动,就不要收费了,免费就是好使,因为你要的是人数,不是精准度,不需要用价格来筛选!

当你要精准用户时,价格的选择至关重要,但优先保证人数,0.99和9.9的价格就很合适,具体取决于刚、好、多这三个点。

当你想引流又想营收时,分销模式是不二选择,价格不要高于100元,100元以上都是耍流氓!

一句话,价格不要模棱两可,很多运营常犯的错误,既想要这,又想要那,价格上给一个不痛不痒的尴尬。

作为增长操盘手,你要清楚的知道,一个活动,运营目的,有且只能有一个,价格只能为那个目的服务!

所以,你想一下,当一个拼团产品,为了做增长,价格定在69元,是否合适?

案例:培伴1元拼团裂变

2021110111022660

 

以上是关于产品力的简单说明,说几点总结:

  1. 产品力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活动能不能爆,运营能力再好,产品力不够都白搭,瞬间觉得运营挺卑微;
  2. 好的产品力都是要做细分,做差异化,尤其是在当今各个行业都激烈内卷的红海状态;
  3. 刚>好>多>省,而大多数平庸的我们,只能在多和省上做动作,如果能前伸,思考更多的产品的刚和好,产品力会指数级增加;
  4. 要有爆品思维,平庸产品力的产品,数量再多,活动也爆不起来,而只要一个爆品,增长活动就能爆;
  5. 产品力大多数的决定权在产品经理手上,运营必须有一定水平的产品思维,才能和产品经理平等对话;
  6. 安慰一下运营,大多数活动以失败告终,并不是你运营能力不好,可能是产品不好,哈哈。
  7. 品牌来源于产品力,又高于产品力,品牌是产品力的终极体现

以上,都是产品力的定性分析,刚、好、多、省都是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接下来,教给盆友们一个基于定性分析的定量衡量方法:乘法原理!

一句话:如果产品力取决于刚、好、多、省,四个方面,那么我们应该用乘法来计算一个产品的产品力。

使用说明:针对刚、好、多、省,四个方面,每个维度,满分都是10分(或者100分,看统计方便性),分别对四个维度打分,分值0-10之间,然后再逐一相乘,得出的最终结果再除以10000,得到的数值就是0-10的一个产品力值。

2021110111030538

举例:培训经理技能地图

刚:行业内没有-首发又是,其他行业相当火-需求借鉴,调研后发现大家急需这种地图-小范围测试,综合一下,可以给10分。

好:案例、模型、配套线上课程,大厂专家原创,实物+虚拟的完美结合,综合一下,可以9.5分

多:100个方法论,汇总与一张表里,20节课程解读,收获满满,综合一下,可以给9.5分

省:一张纸+一个课,稍微会让用户觉得价格偏高,但是我们采用的是分销模式,需要一定价格让利于分销员,综合一下,可以给9分。

所以,产品力=10*9.5*9.5*9/10000=8.1>8,8分以上都有爆品的潜质!

实际上,培训经理技能地图,一天的分销数量就是3333份,打爆整个培训圈。

2021110111014617

 

刷屏决定性因素是产品力,他决定了一个增长活动具不具备刷屏的潜质。但是能不能刷屏,还需要很多运营工作的筹划,下面就来聊聊刷屏的第二个因素。

2-运营力

运营力是运营统筹安排的综合表现,包括各种运营技术、用户流程的设计、体验设计、工具的选择、文案、风控等。

好的运营必须有非常突出的运营力,好的产品力让增长活动拥有做爆的可能,而只有突出的运营力,才可以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了解运营力细节之前,必须理解两个基本逻辑:

一:运营要拙,这是基本面

一个活动能不能爆,其实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这不是什么预判,这是拙的体现。

何为拙,就是没有巧,没有捷径,就是每一点,每一步的精准执行和确定!

一句话:成于充足准备,败于准备不足。这个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生也是试用的,我们的学习也好、职场竞争也好,99%情况下拼的是准备,这背后是勤奋,根本轮不到拼所谓天赋的时候!

给大家看一下我们运营活动必备的三张表,颗粒度细到必须可执行落地:人员工作表、运营排期表、资源执行表,脱敏源文件需要的话,交个朋友:zzfang007

2021110111015112

2021110111030056

2021110111025875

以上是表格管理,方便打印。如果是方便监控和流程管理,建议用钉钉做个项目,如下:

2021110111024566

这就是辛苦工作,没有啥捷径,必须有拙劲!说白了,这就是成功的运营与失败的运营的最大差距点。

二:峰终定律始终存在

运营里处处存在峰终定律:好的开头,不错的高潮,难忘的结尾,这三个点就足以让用户做出好评的判断。

而一个增长活动,体现的尤为明显:

好的开头:直抵人心的文案和优秀的海报,初次见面!

不错的高潮:不用动脑子的操作流程,过程愉快!

难忘的结尾:有个超出预期的结果交付,结尾难忘!

当然,不仅仅是增长活动,好的社群运营,也要非常善于利用峰终定律,在入群初、群运营高潮点、社群运营尾声,都要设置用户体验,绘成一张用户体验地图。关于这里的细节又很多,不是本文的重点,想了解的同学,建议去看一本书:《峰值体验》!后面有机会,单独写文章聊聊!

2021110111023983

好了,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两个基本运营逻辑,可能少走两年运营弯路,同时,再来看以下运营力的细节,会发现,其实运营也就那么肥事。

用户视角:

运营里有个铁律,就是用户不笨,只是非常非常懒!你不要想着,这么简单的文案,流程和操作指南,为什么用户就是看不懂。

不是用户看不懂,是你没有用户视角,你高估了你产品或者活动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他们才懒得研究你的玩法,你一句话讲不明白的,那就损失了绝大多数的用户。

用户视角第一层就是要降低你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高估自己,你的产品和活动并没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你的产品力很平庸的情况下。

用户视角第二层就是简单,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流程多的东西,越没有爆的潜质,要简单,简单到不用动脑子!

用户视角的第三层,就是要把自己当成小白用户,以用户思维,抛弃我觉得三个字。用户视角是一切用户的前提,接下来你会设计用户流、写文案、做海报等等,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又懒又很不情愿的小白用户,走一遍你的用户流看看有没有兴趣,读一读你写的文案,看看有没有被刺激到,看一眼你制作的海报,看看有没有扫码的冲动。

用户视角是运营底层竞争力。

用户流设计:

用户流就是用户从哪里来,何时发生第一步动作,然后到哪里去,一步一步的设计清楚,以完成我们希望用户做的的所有动作。优秀的用户流设计,是活动成功的保障。用户流一定要放在第一步,用户流决定了你活动设计的整体方案。

比如:我们决定要做一次社群裂变活动。那么首先,思考一下,这个活动的用户流是什么?

一个群裂变活动,就有不同的用户流,如下图一和图二,图一扫码先进群,图二扫码先加个人号,这事完全两种不同的用户流,你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想做一个爆款活动,哪个更优?为什么?

2021110111021448

2021110111021118

关于用户流,你必须知道的几点:

  1. 用户流中用户的每一步落脚都有讲究,始终要考虑的就是你增长的目的
  2. 用户流的设计,需要把自己当成傻白甜用户,越傻越好的那种
  3. 用户流越短越好,越短损失越少,简单就是高效率!

2021110111021789

增长方案:

用户流确定后,一个增长方案七七八八也出来的差不都了。增长方案要明确项目负责人、目标、以及实现的基本方法路径、时间、复盘等全流程,更像一个项目执行的方案。

形式不重要,我大都基于钉钉的项目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

2021110111020439

工具的选择:

用对工具,事半功倍,用错工具,前功尽弃!好的工具有且只有一个标准,让用户从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理解起来没有任何成本!

2021110111014911

比如:

分销裂变,你要用零一裂变;

公众号裂变,你要用星耀的任务宝;

企微裂变,微伴助手或者你要用企业微信自带的功能+一个活码系统。

而对于工具的研究和玩法的理解,是运营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现在的企业微信功能,主动能加多少人,被动能加多少人,各员工的聊天记录如何监控,在职转移和离职转移的区别及时效等等,这些都必须门清。

文案与海报:

好的文案就是八个字:层层递进,直击人心。

而增长裂变的文案,最重要的是两个:海报文案和朋友圈文案。

先说朋友圈文案,朋友圈文案的要点就是:短(防折叠)、朋友口吻(亲切可信)、简单直接(不要废话,直接上要点)

文案是所有运营的基本功,好的文案不需要什么华丽词汇,更需要对用户洞察和说人话!

这里就不举例来阐述了,文案不好,做运营也走不远。

再说海报文案,它是非常有结构的:

主标题:大,字要大到朋友圈不用点开海报,就能看到。直接,直接说你是要干嘛,别拐外抹角。

副标题:对主标题的阐述,要以用户视角来写,写痛点和需求,别自嗨。

干货区:量化、可获得、可实现,一句话,说人话,讲效果,比你干巴巴描述产品多好多好,效果要好无数倍。

营销区:给一个扫码的理由。

关于海报的文案,我之前的文章里多次讲解,不再赘述了,不懂的,交个朋友:zzfang007,我收集了上百张优秀的刷屏海报,建议你直接模仿,效果立竿见影!

2021110111015348

营销海报和品牌海报的设计,区别非常之大。如果你们公司设计第一次做这个,一定要告诉他你这张海报的用处,不是美观而是要营销效果。

总结一下,营销海报几个关键字:大、扎眼、冲动。

首先是,大。尽量要朋友圈不用点击图片的情况下,就能看到你海报的主标题。而且利益点一定要大,要突出。大就是一切!不要怕被设计师嘲笑,运营负责大,设计师你就应该负责在大的基础上再去美。

2021110111030769

然后是,扎眼。这里说的是色块,和海报的分区逻辑。一般一张海报,有头部品牌区、主标题、副标题、利益点、底部营销块等5个区域。而一张营销海报,一定是非常扎眼的。主标题扎眼,颜色扎眼。

最后就是冲动。海报的作用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完成让用户长按扫码的冲动。这里对利益点的描写,非常重要!也非常考验运营文案的功底,在小小的海报上,让用户产生立马长按扫码的冲动还是非常困难的。

2021110111015625

(阶梯涨价,限量涨价,要真的涨价才行)

2021110111015881

(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而是用户能获得什么,能变成什么样)

 

操作执行:

都说,最大的鸿沟是:知道与做到的鸿沟。即便你运营规划做的再好,最终体现结果的还是要执行落地!

同样是一份运营方案,而每个人的执行颗粒度和态度不同,体现的结果自热不同。这就是为啥我极不提倡,一份sop做运营的原因。sop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东西怎么可能指导活的人做工作,根本不现实!

关于操作执行,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人的安排:把增长活动做大的模块拆解,产品、资源、运营物料、运营执行、运营交付等,每个模块有且仅有一个负责人,人要落实到位!不要扯皮不清!

事的安排:所有运营事项必须可落地可执行,比如社群宣传,这四个字就无法落地。当你执行社群宣传的时候,你会遇到宣传文案、时间、哪些群等细节,我们要把事情安排到这些细的颗粒度。

另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对于事的反馈变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工作习惯,不追问就不告知结果,这明显是职场臭毛病。项目负责人,必须要求:事事有安排,事事有回响。

为了做到事事有回响,培伴运营团队每个人在操盘时,都有自己的一张行动表,一项项汇报执行进度。

2021110112443099

人与事的匹配:从管理的角度,不要拧巴,什么人适合做什么事,要有个判断。毕竟事是死的,好把握,而人是活的,活的就是变量。人与事匹配就会有事半功倍的结果!

关于操作执行,没做过整体项目统筹的要谨防以下大坑:

  • 切忌事不清,人不明,最后都是无尽的扯皮。要做到,实施落地都是钉,一钉一坑一人,权责明确。
  • 切忌当烂好人,不敢说出要求,表面和气对项目P用没有,做项目就是来解决问题,人的情绪不可能全部照顾到,也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
  • 切忌有失公允,人都是利己的,这是人性,不要有偏颇,会很被动。
  • 切忌不分主次,实操中20%的工作,决定了80%的效果,其他的细枝末节,只要不影响全局,可以适当放放。
  • 切忌推托不敢承担责任,项目负责人是第一负责人,有问题及时暴露,及时揽责才是正确的做法,也是做人的体现。

风控防封:

这是增长第一要素,没有其一!

这里不想写了,遭受的打击实在太多,不可控因素太多,每遇到这四个字,满满都是委屈,让我静静!

改天,出一个防封指南,MD,无情揭露自己伤疤!

2021110111025680

当然,运营力的细节还有很多,不能一一都讲到。所以,任何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是一个团队的结果。都是多次失败多次被平台干的经验总结,要个赞、收藏、分享、打赏,一点都不过分。

因为,写出来这些你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可能已经被坑了无数次,所谓朴实无华才是真迹!如果你看到,建议你真的看心里去,不要重蹈我已经帮你趟过的坑、坑、坑……

如果说,产品力决定了爆的潜质,运营力让爆发生,那么传播力,决定了小爆还是大爆,能爆多久!

3-传播力

并不是你有好的宣传资源,就代表你会用的好。有的运营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太常见!

你首先要明白,传播和刷屏的基本关系:

  • 传播是刷屏的最后一公里,好于坏,或者好于更好,全看你怎么安排宣传资源
  • 刷屏决定了你怎么使用传播资源,稀稀拉拉宣传还是一股脑把宣传资源倾泻而出,获得的效果不一样
  • 刷屏是爆发性行为,是利用了人的围观和窥探的心理,你看到一个人在朋友圈发产品,你可能会不在意,当你看到5个人都在发,你绝壁会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个啥!
  • 宣传资源就是子弹,是一波流带走还是稀稀拉拉干的不痛不痒,完全取决人操盘人的水平。

一、宣传资源到底该怎么用!

刷屏的增长活动,必须采取发售模式,一波流带走,带不走,就再也带不走了。

如果你有10个公众号,分销时间总共7天。那你是平均分7天,陆续安排这10个公众号发文推送,还是第一天把10个子弹全部打光呢?答案只能是后者!

2021110111014763

这里的涉及到分销的底层逻辑,分销起势的关键是朋友圈刷屏。一句话说的好,想让一个用户购买,影响他身边的3个朋友即可。而当你看到你朋友圈的朋友都在刷同一张海报,你100%会点进去看看详细内容。

这个就是分销的底层逻辑,有一本书叫《浪潮式发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你有10个公众号,为了刷屏,当然是一股脑全部在第一天发出去,这样才能大范围覆盖你的用户群体。

2021110111020962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要同时把资源发出去,然后你能做的就是:让子弹飞一会!

建议你把宣传资源分分类,不同类交给不同的运营小伙伴来执行,然后在项目群里报进度。

二、平时储备资源,你要清楚资源的效用高低

因为大多增长裂变是基于社交关系的,那么离用户越近的宣传资源,效果自然越好。作为项目负责人,要长期的收集资源,因为资源都不可能临时拥有,都有时间周期。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实操下来还不错的宣传资源:

  1. 分销员:这是第一宣传资源,借用分销员的背书,让分销员以朋友身份宣传增长活动。
  2. 服务号模板消息:效果极其好,但是容易被封,同时选择哪个模板,以及触达路径,都非常影响效果。
  3. 服务号文章:优质服务号的文章效果也是很好的,关键是服务号触达率高!
  4. 朋友圈(个微+企微):宣传面大,刷屏的主要原因!
  5. 企业微信私聊:点对点私聊,触达高,但高度依赖文案,好的文案可能是差的文案的10倍效果体现!
  6. 社群:活跃社群还好,不活跃的其实效用一般,打开率不高!
  7. 订阅号文章:苍蝇腿也是肉,打开率低,效果一般,如果阅读量大,还是可以的。
  8. 短信:技术活,现在短信可直达微信,比以前可玩的多了去了,关键是成本极低!
  9. 其他资源:比如网页、APP等,不再赘述,效果不大,也算是个苍蝇腿,细腿!

三、宣传要有节奏

虽说刷屏大都是浪潮式发售,但是该有的宣传阶段,也需要安排。宣传的本质是一起用户的注意力,那么预热期、宣传期、返场宣传都是可以安排的。

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 预热宣传目的是制造好奇,制造围观,说话说一半是精髓。所以,你会发现,很多预热的宣传,就是信息的简单披露,没有二维码给你扫,有时候你想问都不一定解答你,就是要让用户痒
  • 宣传期,浪潮式发售,匹配好资源与执行,不再赘述
  • 返场期,效果宣传,可能是第二波小高潮。取决于交付的满意度,聪明的运营,会收集很多好评,用于二次宣传。因为总有谨慎型的客户,要等一等,等别人拿到产品后,才会动手!

以上,三个力,一场刷屏的活动基本可以搞定了,但是如果你想持续多次刷屏,就要考虑结果交付。因为,即使你刷屏搞的再热闹,糟糕的交付会让你瞬间变悲剧,口碑影响非常大。如果丧失了和用户间脆弱的信任关系,下次再想刷屏,可能就没有多大希望了!

毕竟,现在,人与人之间没多少信任的!

4-交付力

峰终定律,在这里影响最大!

用户是没有耐性的,你的一次糟糕交付,在用户那里有可能就被判死刑了,所以,交付力是一件委屈但必须要重视的工作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客服:

客服是我们与用户交付的第一战场,而客服的准备充分度,也直接反应到交付结果上。

我们能做的就是方方面面:客服人员配置、话术培训、异议处理方案、反馈机制、速度与时效等等,再多也不算多。

交付:

产品的交付,是用户最关心的,我的小诀窍是,做到用户前面。

因为很多用户是不怎么看你的长篇大论的使用说明的,这是事实。你要做的就是,在各个和用户的触点,重复表达一件事,并一定必须要让用户看到回复,这才代表引起了用户注意,这是其一。

其二,视频化的表达会比文字效果强百倍,有机会,弄个使用说明的视频,真的会减少很多客诉。

最后,充足的话术准备和自动化回复的工具,只能解决部分工作,一定不要全部依赖他们。

反正,这是个苦活,我还没找到捷径,如果你有,感谢私信告诉我。

当然,关于交付的内容还很多,根据不同的增长活动,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困难点都是一个,一时间大规模的用户涌入,会让所有后端交付压力几十倍增加,这种多并发的工作,必须要提前疏散处理。

最后,呼吁一下,要善待那些做交付的人,他们每天面对着大量用户的负面情绪,已经很难了。

5-来来来,再来一次乘法原理

是滴,还没完。

我们再对四力来一次乘法原理,以10月20日,培伴刷屏产品:2022年培训人成长日历,为例。

产品力:两年爆品,用户感知强,实物,必须10分

运营力:多次操盘经验,本应妥妥的,但是因为风控的不确定,平台工具的不确定,这里可以给9分

传播力:相比上次,增加了大量分销员和外围宣传资源,可以给9.5分

交付力:重点把守的部分,客服、物流、文案话术、培训、发票等等,准备充分,可以给9.5分

然后,我们来一次乘法原理!

6-关于增长最后叨叨一下

增长是永恒的话题,不管是用户增长还是业绩增长,只要企业在,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增长!

对于做增长工作的运营来说,不关你是公域买量,还是私域运营,如果你眼里只有增长,你会累死。

因为增长如果是一件持续要做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聊聊,用什么方法什么销量什么人员配置来做增长,要持续做,且不伤害用户的情况下来做,这是一个公司的增长战略。

而不是就运营而运营,运营人容易陷入技术细节里面,而忽略了道路的选择,至少,一次次增长活动,肯定不是明智的增长策略。

最后,来个总结,希望对看到本文的盆友有所帮助:

  • 增长活动是伤害势能的,也就是用户关系。尤其是,当运营操作不当的时候,一次糟糕的增长活动,会失去很多用户。比如拉人头送书的公众号裂变,不仅拉新的水粉多,而且体验差。
  • 运营要做的就是通过四力模型,尽量去弥平这种伤害,增长不要只关注数据,也要注意用户体验
  • 以产品力产生巨大势能,运营力让用户体验良好,宣传力做到效果放大,交付力创造峰终体验
  • 运营是科学,起码是尽量去科学,但是运营的底层是人性,人性是不科学的,这一点运营人要深刻领会
]]>
拼多多微信裂变最新玩法拆解 //www.f-o-p.com/202892.html Tue, 07 Jul 2020 09:19:44 +0000 //www.f-o-p.com/?p=202892

 

关注微信小程序的可能都知道,之前由于微信小程序自身的限制,在小程序内是无法直接识别二维码的,这对于想通过微信小程序给微信公众号/个人号/企业微信号引流的想法便直接被扼杀了。

但在不久前,有朋友发现,已经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内进行识别二维码了。知道这一消息,虽然预估到会有不少裂变玩家,将有新动作,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迅速。

本次拆解的就是拼多多通过小程序+文章+群循环裂变的玩法,使用的诱饵是红包。

案例名称

拼多多内购群小程序裂变拉群活动

案例目标

通过小程序+红包手段,为内购群拉新

拼多多小程序裂变拉新流程图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案例路径

1、微信群内抢红包

直接送现金红包,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迅速抓住注意力,保证第一层转化效果。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2、帮抢红包+自己领感恩红包

帮好友助力之后,自己也可以领导一个感恩红包,完成诱饵。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3、分享红包,提现

通过“邀请好友,立得10元红包”,进行第一层裂变。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4、扫码进群

通过文章内的活码,进入微信群内,开始私域流量运营。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补充:活动规则

用户运营,高智豪,裂变,营销,用户运营

活动亮点

1、开红包诱导

小程序的开红包页面,是几乎所有用户都非常熟悉的「符号」,用户非常容易习惯性点击。

2、利他机制

文案“点击帮我抢现金红包,你也能得一个”,极简单地告诉用户,这是一个无论分享者,还是帮忙点击的人,都能获得奖励的利他行为。

3、路径极其简洁

拆红包→文章→进群,环环相扣,整个流程15秒内就完成,路径极其简洁,可以非常好的提升整个过程中的转化率。

4、多重诱导进群

为了给群拉新,既用“进群红包翻倍+倒计时福利”,又用了“群内红包不停”,持续提升每一步进群的转化率。

5、留存机制

大家都知道小程序的留存一直是一大难题,为了提升小程序的留存,这次不仅每日助力、提现走小程序,而且还有特殊任务的设置。

活动不足

1、奖金金额低,吸引力不足

拆到的红包,经过几个朋友测试,大部分都是0.2~0.5元,相较同类产品奖金设置偏低,会影响用户参与度。但也可能是活动刚开始,为了测试数据,还没进行红包金额的调整。

思考

拼多多利用「在小程序内可以识别二维码」的规则调整,通过小程序→文章→群,迅速发起裂变新玩法,路径极其简单,其实很多同类电商导购产品都可以尝试。

另外,除了为群拉新,大家完全可以结合业务属性,为个人号、企业微信号引流。

 

作者: 高智豪

来源:高智豪

]]>
微信裂变玩法盘点! //www.f-o-p.com/173075.html Fri, 20 Dec 2019 08:02:26 +0000 //www.f-o-p.com/?p=173075

 

本文是一篇普及贴,旨在告诉运营小白们如何去掌握一些套路,懂得如何进行微信裂变

本文是普及贴,面向的是对裂变一无所知或懵懵懂懂的运营小白,因为经常看到他们闻到一句话:谁能告诉我,裂变怎么做?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个问题,笔者内心就在想:不应该啊,裂变多么容易上手,做一个裂变活动多么容易,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做?后来笔者略微明白了一点,他们不是不明白,而是知道裂变怎么做,不就是让用户强制转发一张海报吗,这有何难?

难的是什么?

难的是不知道裂变有哪些玩法,每种玩法本质是什么,具体的套路是什么,而知道这些,也才仅仅算作对裂变稍微有所了解。

不过,就这么一点点的了解,就足以让一个小白去琢磨和思考,如果思考深了,再加上一些实践和总结,离所谓的增长黑客就不那么远。所以,笔者要在这里助小白们一臂之力,而如果你是大神,可以自动忽略,当然,欢迎挑毛病。

进入正题,微信生态的裂变玩法有很多,关于裂变的分类与叫法,从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包括笔者自己。不过,在裂变这个圈子里,有一些大神开始总结一些常见玩法,有人提出了八大玩法,有人提出14种玩法,有的甚至提出99种玩法,OMG!

其实,几种玩法都没有用,总结来总结去,根本的玩法就那几种,但每一种确实会有具体的玩法,这是因为微信有四个可以做裂变的载体。因为载体多,玩法也就比较多,所以,本文所列的22种玩法,是根据不同载体的组合搭配获得,而这些通过搭配所列的玩法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例子。

下面就由笔者一一介绍。

一、转推荐

转推荐这个词是笔者自己起的,主要是因为它往往通过好友推荐的口吻来吸引流量,至于转推荐是什么,其实就是常说的强制分享,即分享后得福利,在《流量池》里叫做个体福利裂变。

转推荐是微信裂变最基础的一大类裂变玩法,也是种类最多的玩法类别,总共13种。

首先是4个最基础玩法: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小程序+转推荐。

这4个玩法里有一个相同点,即都需要用户强制分享才能享受福利。

不同点则有两个:

  • 首先对于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而言,主要是海报或图文,而小程序则是小程序本身;
  • 其次是除小程序外,其他都需要通过截图来证明用户分享成功。

4个基础玩法其实有一个进阶玩法,就是增加分享次数,比如:小程序刚兴起时,很多都要求用户分享一定次数才可以获取福利,但这种玩法会牺牲用户体验。

其实这4个玩法是单一载体的玩法,更多时候我们是希望用户能沉淀在多平台,所以就有如下的玩法: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转推荐、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个人号+微信群/公众号+转推荐、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

下面一一进行解释。

  • 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转推荐:这两个玩法的特点是,用户分享的海报里是公众号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之后需要添加个人号或进入微信群,在个人号或微信群进行强制分享。
  • 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这也是两个玩法,只不过海报二维码换成了微信群,用户进群之后需关注公众号或添加个人号,之后在公众号或个人号完成强制分享。
  • 个人号+微信群/公众号+转推荐:同样是两个玩法,海报的二维码换成个人号,用户添加个人号后,有个人号拉进微信群或推荐公众号,之后在微信群或公众号完成强制分享。
  • 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这是三个玩法,海报二维码换成小程序码,用户进入小程序后通过客服消息进入微信群、公众号和个人号,然后去进行强制分享。

这就是转推荐类的13个玩法,这里做四点说明:

  1. 以上所有玩法最核心的逻辑是强制分享后得福利,而除了小程序外,都需要审核截图以保证分享。
  2. 公众号+公众号、微信群+微信群、个人号+个人号,这三个玩法没介绍是因为多用于洗量,对真正的转化无益,但适合防封和攒资源。
  3. “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个人号+转推荐”的玩法对小程序留存有帮助,但传播效果比“小程序+转推荐”要差。
  4. 优先推荐个人号系列的转推荐玩法,除了防封,还可以精准获取用户,但运营成本最大。

二、任务宝

任务宝是很流行的裂变玩法系列,其本质是众筹,原因是利用好友间的认同感实现裂变传播。

那为啥叫任务宝呢?

这是因为其多以要求或任务的形式展现,而且一个叫任务宝的裂变工具先实现这种玩法,故对这类玩法叫任务宝裂变,《流量池》称为众筹裂变。

有一点需要说明,砍价、抽奖、集卡、积分等裂变玩法本质也是众筹,是任务宝的变种。

在实际操作中,任务宝共有5种玩法。

公众号+任务宝、个人号+任务宝、微信群+任务宝、小程序+任务宝、付费+公众号+任务宝 。

  1. 公众号+任务宝:这是任务最常见的玩法,套路很简单,用户关注公众号会收到邀请n个人关注公众号的任务,分享带有渠道二维码的海报完成任务即可领福利。
  2. 个人号+任务宝:此玩法需要一个工具即邀请码,用户添加个人号之后也会收到邀请n人的任务,分享的海报带有个人号二维码和邀请码,而被邀请人添加个人号后需要回复邀请码才算用户邀请成功,达到n人即可领福利。有一点需要补充,“订阅号+任务宝”裂变和个人号是一样的,也需要邀请码才可以,而服务号只需要关注即可,这是“公众号+任务宝”玩法里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
  3. 微信群+任务宝:此玩法目前应用较少,用户进群之后会被要求邀请n人进群,用户每邀请一个人后,在群内恢复关键词即可知道邀请情况,任务达成后在群内即可领福利。
  4. 小程序+任务宝:这是目前大多数小程序的裂变玩法,即用户进入小程序后,需要分享给好友进行助力,助力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进入小程序点击助力即可,达成要求即可解锁福利。
  5. 付费+公众号+任务宝:这是比较新的玩法,也是难度最高的任务宝玩法,大概逻辑是把产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让用户低价购买,而第二部分需要邀请n个人付费购买第一个部分才可以获取,而购买后需要关注公众号,以此实现裂变循环。

以上就是任务宝的5种玩法。

三、成团购

所谓成团购,其实就是拼团裂变,因为拼多多的上市而称为裂变主流玩法之一。

成团购的基本逻辑是“共享福利”,既然共享肯定是和好友一起,但分享的时候大多邀请多位好友,而如果参团人数已满,未能成团的好友需要重新开团并重新邀请人共享,以此实现裂变。

成团购玩法主要有两个:公众号+成团购、小程序+成团购。

(1)公众号+成团购:用户对商品发起拼团,并且转发给好友之后,好友需要点击参团,这时会提醒关注公众号,关注后继续参团。

为什么“公众号+成团购”玩法必须强调先关注公众号再付费?

这是因为需要对用户进行留存,尤其对于虚拟商品,用户不关注的话很难找到成团后的商品,从而降低使用率。

(2)小程序+成团购:用户同样对商品发起拼团,然后把小程序分享出去,好友直接点击小程序参团即可。

“小程序+成团购”多用于实物商品,虚拟商品很少用,这是因为iOS的限制,但如果把虚拟商品备注为实物商品就可以了。

不过,小程序的留存一直是个大问题,可以在微信群内发起,或者粉丝量大的公众号平台。

以上就是成团购的2种玩法,有一点需要说明,即拼团裂变是单级裂变,不是循环裂变,使用时需要考虑清楚你的运营目的,否则裂变效果会打折扣。

四、分享赚

所谓分享赚,就是分销裂变,因为很多做分销的知识付费产品用分享赚xx元来吸引用户,故得此名。

分销本质是二级直销,即从下线获取收益,而所谓下线,就是通过你的渠道购买产品的人,一旦下线或下线的下线购买成功,就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或返现。

千聊、小鹅通、荔枝微课等平台的“推广员”、“裂变海报”等营销功能,就是分享赚的玩法。

分享赚模式可以和公众号即服务号结合,即海报被分享后,用户扫码需要先关注公众号,然后在进入课程页面发起分销,而其他用户通过海报进来后也是需要关注公众号,而关注后进入课程页面购买,分享者即可获取收益,这就是“公众号+分享赚”玩法。

不过,目前市面上的分销玩法多用第三方工具,他们往往会要求用户购买完课程后关注公众号,这很容易造成流失,需要通过运营、文案等手段提醒关注,否则无法获知收益,而这正是多数刷屏级分销案例最关注的地方。

对于运营小白来说,分享赚玩法值得尝试,也是掌握更深层裂变技能很好的机会,但对教育行业来说,需要谨慎使用。

五、老拉新

老拉新玩法,和服务行业所说的“老带新”相似,但又不太一样。

所谓老拉新,就是拉人头模式,适用所有用户,很容易被薅羊毛,而老带新虽然也是相似的模式,但有很高的门槛,主要是核心用户,且对拉新来的用户也有要求。

趣头条的收徒赚钱、瑞幸咖啡和微信读书的赠一得一、多数知识付费产品的邀请有礼、推荐有奖等,都是老拉新的典型玩法。

在微信生态里,和老拉新做结合的往往是服务号,即“公众号+老拉新”玩法,大体逻辑是:用户参加老拉新活动,分享带有渠道二维码的海报,好友扫码后关注公众号并弹出免费课程,好友领取成功后,用户也获得该课程的免费报名资格。

在进行老拉新活动时,必须准备两个以上的产品,且用户需要完成一个产品的老拉新之后,才能获得另一产品的老拉新机会,以此完成二级以上的裂变。

对于知识付费类产品来说,薅羊毛其实不是大问题,可通过制作专门的流量课程来解决,但如果是创造营收的产品,就需要做好预防薅羊毛的准备。

另外,老拉新玩法需要丰富的产品做积累,不然很难实现,如果你有幸符合这样的条件,可以一试。

结语

微信裂变玩法有很多,分类标准不一,总结方式不同,本文盘点的22种玩法只是笔者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只求有用,不必较真。

对于很多运营小白来说,裂变不是很难的东西,难的是对它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因为只有研究多了,思考深了,犯的错误就可能会少,离想象的效果就会越近。

希望每一个读过本文的运营人,都可以成为增长黑客!

 

作者:孤独伤

来源:孤独伤

]]>
微信裂变增长时代终结? //www.f-o-p.com/132230.html Tue, 14 May 2019 09:55:18 +0000 //www.f-o-p.com/?p=132230 微信裂变

 

5月13日,也即昨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引发新媒体运营圈、知识付费圈和教育圈内一片哀嚎。

简而言之,在微信本次的官方声明中,义正辞严地声明,微信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帐号文章,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集赞、拼团、分享可增加抽奖机会、中奖概率,以积分或金钱利益诱导用户分享、点击、点赞微信公众帐号文章等;(从其他软件诱导用户分享到朋友圈也属违规。)

并且,微信在昨天集中严打盛行于教育、知识付费产品中的朋友圈打卡类营销,并已公开封杀了包括流利阅读、薄荷阅读、轻课等知名大号的相关朋友圈分享链接,甚至是封禁其开放平台账户或应用的分享接口。

消息传出后,轻课、水滴阅读、流利阅读等均已在5月13日当晚先后发布求生式声明,表态将支持微信政策,取消分享朋友圈打卡机制。

仅在5月13日事发当日当晚,我就至少收到了来自4家教育类媒体的采访请求,希望我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可见此事在教育圈的影响权重之大。

于是,身为一个教育创业者+所谓的运营圈大V,也许我可以瞎扯几句,聊些背后的思考。

1. 微信此次对于朋友圈营销的封杀,完全符合预期,且对此我在1-2年前就已持续有表达过相关观点。

简而言之,微信已经是一个步入成熟期,甚至偶尔数据表现上会有所下滑,且面临着头条系产品诸多威胁的一款生态型产品。并且,微信仍然坚定不移的把“良性社交关系”视为其赖以生存的核心基石。

因此,在微信官方眼中,势必会选择封杀一切可能会影响到微信生态下的良性社交关系存在和维系的事情,这当中,各种营销号、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各种运营增长玩法将首当其冲。

  1. 在运营或营销视角下看来,微信生态下,大体存在几类“流量池”或“流量阵地”,就目前态势看来,依靠个人号堆砌而成的“私域流量”和“朋友圈”两大流量阵地,将会几乎不存在争议地成为流量运营禁区。

而“社群”也许尚还存在一定可玩的空间,不出意外的话,对于很多教育、电商、知识付费类机构而言,微信生态下基于社群的分销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大家扎堆其中,并期望能够成为“借势微信社交流量红利”的核心重点,但也同样存在可能,不久后这里将会成为新的微信重点打击对象。

  1. 关于长期作为一种流量手段而存在,风靡了新媒体运营圈2-3年之久“裂变增长”,到了今年,可以说是真正将要划上句号。关于微信生态下的裂变增长,可能还会有少量新玩法的探索空间,但总体而言这条增长引擎和链路上的机会可以说基本关闭了,不再是一种对于一家机构而言存有显著想象力的流量运营手段,或者是仍然存在“流量红利”和“想象力”的运营手段。

  2. 我有一个判断,自此刻开始,微信官方对于其生态下的几大“流量阵地”的定位和未来规划思路或已全面成型。具体而言,对于个人号、社群,微信或会保有部分可运营空间,但对于过度营销行为也仍会持续打压。而“朋友圈”将毫无疑问成为营销的红线,此后,除了通过优质内容占据朋友圈外,其他依靠运营玩法和机制在朋友圈的“刷屏营销”可能将会渐渐绝迹。

同时,微信也发出了一个强大的信号:微信将会毋庸置疑地把基于朋友圈、公众号的流量分发能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并很可能将基于此放大其商业化能力,不出意料的话,接下来在朋友圈、公号投放广告的官方玩法将会越来越多,门槛则将越来越低。

  1. 对一部分此前完全依靠裂变式营销驱动增长的教育类或知识付费产品而言,微信此举近乎灭顶之灾。经此之后,对于教育类产品,其内容+服务能否制造出真实的口碑,而非依赖“利诱”制造出N多假口碑,将会成为权重越来越大的胜负手。

  2. 大量新媒体从业者在微信此举面前,陷入集体迷茫,不知前路何在——此前很多年,对于相当一部分新媒体从业者而言,他们的“运营工作”几乎完全等同于在微信生态下通过裂变增长获取流量,而如前所说,此次事件过后,可以预期“裂变增长时代”已经终结,所以他们将何去何从?

对此,我的核心思考和建议是:我们或许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去理解“新媒体运营”这个工种,并找到其中的“变”与“不变”的时候。

几个月前,我曾提到了几个核心观点——

  • 新媒体本质上是伴随着社交关系链而出现的一类内容分发+流量分发机制,只要社交关系链在互联网世界中仍然无可替代,新媒体也就必将长期存在和占有较大权重。并且,单个新媒体平台或会有兴衰起伏,但整体而言,新的新媒体平台必将持续源源不断的涌现,并且,在旧的平台已经兴盛过的玩法,必将渐次在新的平台中会逐一复现;
  • 最简单来看,“新媒体运营”有两个核心分支,一是“内容”,二是“运营”。前者主要是通过内容获得大量流量,后者则主要是通过非内容手段在一个新媒体平台下获取大量流量并谋求高效变现。

如果从上述角度看,事实上“裂变增长”只是过去几年里在微信生态下效率最高,也最为普及的一种“流量获取手段”而已,但它一定不意味着是“微信生态运营”的全部。

对于当下的新媒体运营从业者,如果要想让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我的核心建议是:要么让自己拥有较为稳定的“内容”能力,要么就要让自己在“运营”方面走得更深。

具体解释下——

首先,无论对于任何一个新媒体平台,“内容”都会是其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组成元素。因而,如果你拥有通过“内容”来持续获取流量的能力,那无论在微信生态下还是新的新媒体平台,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抛弃。甚至,我也对于“优质内容仍可在微信获得流量红利”保有足够的乐观。

若要再补一句的话,我仍然觉得,紧跟行业热点,并通过客观而理性的分析、观点输出,而不是偏情绪化、极端化的内容输出方式获取流量,可能会是最为安全、稳定、有效的免费流量获取方式。

其次,在微信生态中,“内容”之外,在“运营”方面,建议大家在接下来可以更多关注微信生态下现有的或是即将出现的诸多广告投放玩法,各类机构、大号之间的资源整合或跨界营销玩法,以及跟产品使用绑定在一起的“口碑运营”。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半年内在上述几个部分,未来6-10个月都将会涌现出一批代表性案例。

总而言之,“运营”方面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我们只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红利和一种最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流量获取手段而已。

以及,我也特别建议更多的新媒体从业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可以保证你“长期而稳定的获利”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上,而不是那些可以让你“短期爆发式获利”的运营手段上。

若要拉长时间周期看,你必须要相信:一切短期爆发式获利的运营手段都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1. 到如今,微信生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熟态,我们或可从微信整个生态的演化中试着总结一下一个新媒体平台下随着其发展和生态成熟,在流量获取和运营方面可能会逐次出现的几波结构性红利——
  • 第一波红利:机会红利。简而言之,一个平台诞生早期,入驻其平台内的玩家哪怕什么也不做,仅仅只是入驻随意贡献一些内容,就已经能够获得许多收益。基本体现为早期微信生态下一大批草根账号的崛起和知乎的早期用户都在此后成为了有名的江湖大V;
  • 第二波红利:内容型红利。即到了一个新媒体平台度过了冷启动后的第一个成长期,如果你在平台内提供的内容在话题、呈现形式等方面拥有独特的定位,则一定能够获得大量流量。典型为微信生态下在2014-2016年期间涌现的一大批主打情感、漫画、段子、各细分行业深度等等在内的一大批头部公号,以及过去1年内在抖音的健身、美食等板块下涌现出的一批流量大号。
  • 第三波红利:玩法红利。即当内容提供者基本成熟,平台流量也更为巨大后,往往会结合平台独有的生态和规则,在流量运营和转化方面会被挖掘出来很多玩法,在每一个玩法下,只要跟进得足够快,也能获得足够大的红利,典型如我们提到的“裂变增长”。

几乎可以断言,可能每一个新媒体平台在从最初诞生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先后都会经历如上这么几波红利。

而一个平台在上述三波红利都先后经历过后,或将进入官方主导的流量分发和流量采买阶段,想要再能以远超别人的效率在其中获取流量,除了产品和口碑真的远超他人外,将几无可能。

8.本次微信的重拳调整,对三节课的课程研发和制作也能带来一些反向的启发和思考。

具体而言,在三节课的“新媒体运营课程”中,过去2年,由于“裂变增长”的普及,我们也仍然花了较大的篇幅在裂变增长方面教给用户较为落地的实操方法,但随着本次微信全面封杀朋友圈的裂变增长运营手段,看起来我们的新媒体运营课程也将要面临新一次的迭代。

这其中,真正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在“新媒体运营”这样的课程里,我们每当看到一些玩法时,或许在课程研发过程中需要再下沉一层,从更加本质的部分来进行思考和萃取课程方法论,才能让我们的课程内容更稳定有效,也更适用更加广泛的新媒体平台。

例如,假如我们的课程在“增长裂变”这个部分,主要讲的不是各种增长裂变的工具、玩法,而是在讲“基于社交关系链的流量获取和运营手段都有哪些”,然后再把微信生态下的各种增长裂变玩法作为案例加入到其中,或许会更好。

还是那句话,只有你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一件事物的本质,并能找到其中的“变”与“不变”的时候,你才会更加笃定和无所畏惧。

 

相关阅读:

1.如何做微信裂变增长?1个模型+4个步骤!

2.2019年,微信裂变增长如何做?

3.微信裂变,如何做到单次活动增长10万?

4.微信裂变玩法盘点,掌握这22个套路!

5.解锁微信裂变增长玩法,7天获取15万付费用户

6.如何打造一场刷屏级的微信裂变活动?

 

作者:黄有璨

来源:黄有璨(ID:owen_hy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