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31 Aug 2022 07:09:0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9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微信视频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微信视频号到底怎么玩?全流程解析! //www.f-o-p.com/235268.html Tue, 09 Mar 2021 01:49:24 +0000 //www.f-o-p.com/?p=235268

 

微信有这么大的用户基数,对于“嗅觉”灵敏的人而言,都是流量,都可以变现。

吃到上上轮公众号红利的同学,大部分估计已经副业收入超过主业,就我所知的一位大佬,依靠公众号半年营收千万,眼馋吗?

涨粉,视频号,短视频,直播

吃到上一轮小程序红利的同学,现在手里紧握几十上百万的用户,不管是接广告还是卖产品,变现都轻而易举!

那么现在视频号的这一波红利,你想错过吗?

文章开始之前,我们不妨一起来盘点一下,有哪些地方可以看见视频号的身影:

发现页:朋友点赞的小红点提醒搜一搜:入口位于第一版,位置在小程序后面

朋友圈:好友分享的视频号卡片、话题标签跳转第一版内容

公众号:插入视频号动态卡片

看一看:精选版块的热门视频

微信支付:红包封面故事将可展示视频号作品

01 先问为什么,再问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说视频号是一波红利?其实通过微信一系列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2020年1月,视频号内测,产品雏形出现,但当时入口较深,展示少2020年9月,视频号接入“搜一搜”,流量开始倾斜

2020年10月,内测视频号直播带货功能,打通小商店,变现功能开放

2020年11月,朋友圈置顶视频号直播,流量端口进一步扩大

2021年2月,个人视频号与红包封面功能打通,流量端口再进一步扩大

相对于基础功能“挤牙膏式”的更新,视频号商业闭环的完成显得十分“一步到位”,它几乎打通了微信所有的引流通道,一个成熟的“短视频+电商+直播”闭环,逐渐呈现在用户眼前。

定位,涨粉,视频号,短视频,直播

02 怎样做好视频号?

既然视频号这么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玩呢?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

2.1、视频号的前期准备环节

2.1.1、开通视频号

在做视频号之前,我们肯定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视频号,具体路径如下:

点开微信->点击发现页面->点击视频号->点击右上角人头->开通自己的视频号。

如果在发现页面没有视频号选项,则需要走下列流程:

点击我的页面->点击设置->点击通用->点击发现页管理->打开视频号展示,然后重复上一步即可。

2.1.2、选择视频号定位

在选择视频号定位之前,首先思考一下,我能提供什么,我要服务的人群是什么,我有什么好的方案来解决他们的痛点问题呢?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选择定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挖:

①、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讲理财,讲营销,收纳整理、讲育儿

②、兴趣爱好,手绘、乐器、唱歌、占卜

③、工作相关的,面试技巧、PPT、销售技巧

④、根据自己的资源来确定账号发展方向

2.1.3、熟悉视频剪辑工具

现在手机端的剪辑工具都比较完善,抖音有剪映,视频号有秒剪,这些都比较容易上手,应付日常剪辑没问题。

定位,涨粉,视频号,短视频,直播

如果是想做比较复杂的操作,推荐使用PR,而PR的学习教程,在B站上面一搜一大把,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2.1.4、视频号推荐机制

尽管在官方文档里面,没有公布具体的推荐机制,但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推荐机制可以大致推测出来。

①、社交推荐机制:点赞、评论、好友发布、同城、关注的视频号,这几个会优先的出现在刷视频的界面。

②、精确个性化定位:你的行为轨迹、年龄、兴趣等标签,会因你在微信上的行为或者刷视频号和公众号的行为录入数据库,然后针对此来推测你喜欢的内容。

③、去中心化推荐算法:如果用户在观看过程中对视频的内容表示满意从而完播、点赞、评论、转发等操作,会推动系统将视频放在首页的推荐列表,让更多用户看到。

2.2、视频号的内容生产环节

即使我们对推荐机制了解的再透彻,也不如持续输出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来的更稳妥,因为不管哪一个平台,都是内容为王。

在视频号的内容生产这一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2.2.1、持续输出

最好能保持日更,如果做不到日更,最起码也要保证每2-3天更新一条,让系统能够判定你的账号是处于活跃状态,从而给予流量倾斜。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做好内容储备,在没时间制作新内容的时候,可以保证帐号有新内容的发布,如果大家想看反面教材,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视频号:秋风的学习笔记,看一个运营人是如何断更的。

(PS: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苦逼运营人哭晕在厕所,5555~)

2.2.2、保证高质量内容

尽可能的生产原创高质量的内容,同时能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这对普通人而言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没办法保证高频率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这一步也有小技巧,就是模仿热门视频,争取做到一致。

尽管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做不对或者不喜欢,但要想把视频号做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法,因为那是内容和形式是用户筛选出来的。

2.2.3、加大曝光机会

在视频号推荐机制一环我们了解到,视频号大致有社交推荐、精确个性化定位以及去中心化推荐这几种。

那在做内容曝光,特别是内容冷启动的时候(也就是没有粉丝技术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着进几个互赞群,互相点几个赞就可以了,但其实不然。

除了互赞之外,我们还可以主动去寻找陌生流量,例如在刷到热门视频时,去热门视频下方留言评论,引导陌生用户浏览你的视频号内容。

具体的动作肯定不止这一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将自己的内容曝光在更多人面前(最近视频号好像又在内测一个【视频号推广】功能)。

2.3、视频号的变现环节

视频号有了粉丝,有了内容之后,相当于有了稳定的流量,那想要变现,就不算是一个太难的事情了(可以说非常简单)。

2.3.1、直播打赏

顾名思义,就是在直播的过程中,观众觉得你的直播有趣、有料,就会给你进行打赏,对于在直播间获得打赏的虚拟礼物,平台会根据相关的规则计算出对应的数值(需注意,在这一环节,苹果系统会扣除部分手续费)。

2.3.2、卖广告

类似于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操作,接金主爸爸的广告,然后根据需求发布相对应的广告视频或通过直播进行带货变现,但目前这个变现模式还不够成熟,因为视频号目前还处于一个成长期,部分金主对于这一方式还处于观望期。

2.3.3、分销产品/带货

这个操作和知乎好物差不多,先找一个分销平台,在获取到分销链接之后,在视频号下方带一篇产品或课程的介绍链接,将分销链接插入到文章的阅读原文处,引导读者点击阅读原文下单即可。

2.3.4、导流到私域

视频号下方可以插入公众号文章链接,在视频里面引导用户点击下方链接,在链接里面设置引流钩子,引导用户添加个人微信或者关注公众号。

03 结语

就当前阶段而言,微信视频号的产品、流量、变现三大板块都已准备好,引流导流,带货卖货,变现都可以,视频号后台直接可以开店铺,视频号也可以链接小程序,小程序里也可以做直播和带货,也可以链接公众号,还能链接朋友圈。

但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视频号还处于一个成长期,对大部分视频号作者而言,当前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将内容做好、如何扩大视频曝光、如何涨粉,通过这几个动作去增加个人视频号的权重!

近期准备开始更新我的视频号,内容定位为运营人的工作日常,同时会分享一些做运营需要知道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有时间也会在视频号上和大家直播互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一起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我是秋风,一个半路出家的运营从业者,希望我的点滴分享能够让你换个角度看世界!

 

作者: 秋风

来源: 秋风

]]>
深度长文:一篇文章讲透微信视频号 //www.f-o-p.com/195811.html Tue, 26 May 2020 03:30:07 +0000 //www.f-o-p.com/?p=195811

 

当下短视频领域看似是抖音快手楚汉之争,但我认为尚未见分晓,很快可能会出现三国杀的局面,另一个重磅玩家就是视频号。为什么一个还未全面公测的产品会这么多人看好呢?且听我来分解。

一、视频号为什么有可能崛起?

1,视频号跟之前的微视不一样,虽然微视做的早,但是各种原因没有做起来,一方面有所谓的“基因论”也就是说腾讯缺乏做短视频的基因。一方面是微视是隶属于腾讯集团其他事业部,在发展期没有得到微信及时有效的资源导入。

而这次视频号是微信事业群推出的自家产品,在操作自由度,资源匹配都跟微视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是腾讯破局短内容的一把利器,从马化腾、张小龙亲自为产品站台邀请互联网圈人士内测,可见高层的重视程度。过往,高层重视的项目一般都干的不错,像微信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像小程序也是开启了小程序类似应用类产品的先河。

2,相比抖音快手对私域流量的严格限制,视频号可以说非常友好,可以自由的在评论区以及视频里以及在标题内容中带公众号、小程序的链接,这样可以引导更多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池。光这一点就可以让很多玩营销的用户兴奋的嗷嗷叫了。势必可以吸引很多人的进驻。

3,差异化机会。目前短视频双雄,快手是江湖文化,各种老哥小妹聚集。抖音是娱乐文化,各种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风格化都过于明显。但是其他用户也是有表达欲的,他们(她)迫切需要一个地方玩耍。再加上,用户也是复杂的,天天看相当的内容人也会腻歪,用户疲了就会选择逃离。这给视频号创造了一个突围的机会。

而视频号目前也是不设限,让用户自己野蛮生长,看会跑出什么东西出来。从我换不同的几个号去观察,视频号目前关于知识型、生活类的内容比较多。

二、视频号的分发逻辑是怎么样的?

关于快手和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具体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看去年写的《玩抖音看这篇就够了》、《快手运营指南2.0》这两篇,我认为放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今天重点讲下视频号。

因为视频号还在内测期,不少用户还没有视频号的展现入口。我们通过多个不用的账号观察系统推送的内容总结了一套逻辑,视频号是通过社交关系链+用户喜好为主,少部分中心化推荐和地理位置推荐的分发机制。

1,社交关系链。很简单,就是当你的好友如果看了某个内容。你是他的好友,系统会认为你对此类内容也有可能感兴趣,会推送给你看到。这个跟搜一搜,看一看的玩法是一样的。在内容的下方,会出现“多位朋友看过”的标签。

2,用户喜好。如果你看到某个内容做了互动,比如点赞,评论等,或者你之前在微信里面的用户习惯、关注的公众号,朋友圈属性等等被记录,做了模型,系统会给你打个标签,下次会给你推送类似内容。

3,基于地理位置的同城推荐。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系统会根据你的地理位置,推送附近的用户给你。这个抖音快手都有,也是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基于地理位置服务,可以衍生很多外延的机会出来,比如线下商家可以通过这个去提供商业服务。所以这块也是任何平台都不会放弃的。

三、怎么玩转视频号?有什么技巧?

在讲到视频号的玩法和技巧之前,我想先讲下人设定位这个话题。我们在看到一个平台的机会,明白了新平台的运作机制后。

1,首先该考虑的就是人设定位问题。

简单说,你是做什么的?你可以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我们给别人做个人ip打造,都是基于个人资源去做变现,以职业去做延伸。比如你是做红酒的,那么你的定位就是红酒品鉴师,教大家怎么选购红酒,红酒的逼格文化等等。比如你是做成人用品的,你可以定位是性用品体验师,给别人讲解情趣用品在夫妻情侣关系的作用,选用什么样的好产品,更有趣更健康等等。

2,兴趣擅长点。如果你只是对短视频有兴趣,并不想从职业上去变现。那么,还有一条路线是挖掘自己的兴趣、擅长点去打造。

比如你擅长打麻将,人设可以是麻将精,ok,内容可以实拍你打麻将的技巧以及打麻将中的娱乐趣事。比如你喜欢看书,人设就可以是书评者,每次看完给大家分享看书的心得感悟,推荐好书等等。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任何行业,放到中国这个巨量市场总数都不会少,建议在思考人设定位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重度垂直细分这个准则。当你内容火了,这个领域的各种资源就会向你靠拢,变现其实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3,关于内容输出。很多人说,我定位了,可是没团队不知道拍什么怎么办?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办法,可以通过爱站或站长网等工具,挖掘垂直细分领域用户比较关注的话题点(也就是挖掘长尾词),然后分类整理成一条条的核心标题,最后通过百度、知乎、微博、公众号等工具,去搜索整理成有用且深度的内容做成脚本,最后真人出镜视频化就好了。

4,关于运营技巧。上文有讲到系统的分发推荐逻辑,一个是社交关系链+用户喜好+中心化推荐+位置推送等。所以,我们在开始做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专业某一个细分领域内容,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系统给你打上垂直细分标签。

新发布的内容,可以让身边朋友微信好友去点赞评论完播,这三个指标是任何平台都非常重视的,代表你的作品对用户是欢迎度,所以为了更好的提供完播率,前期视频可以做短一些,或在标题描述里面提醒用户看完。视频内容最后可以提醒用户随手点赞支持引导用户评论,或者设计一个梗,让用户有主动评论的欲望。

当一个新视频做好以上的动作,数据比较好看,系统就会帮你推送到更多的用户观看,这样你就“破圈”了,你的六度人脉就会被打开,你的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有可能看到,如果你的内容出色,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你。那么,你不管是通过把用户导入到私人微信,还是引导到公众号或者小程序,都可以去变现了。

最后,祝大家能把握微信这一巨大的流量池,做好视频号,现在还没有公测,是非常好的红利期,假如抓住了这一波机会,未来是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

 

作者:洪大宽

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分享

 

]]>
微信视频号曝出的4大创业机会! //www.f-o-p.com/184370.html Wed, 11 Mar 2020 01:47:12 +0000 //www.f-o-p.com/?p=184370

现在微信生态里,最火的话题要数视频号。许多人求内测资格而不得,正辗转反侧。另一方面,部分KOL因为提前进入,玩的如火如荼。

这个新的内容玩法,到底有没有机会?前面玩的人是怎么看待视频号的?或者,有什么已经明确的经验可以分享下,以让后续拿到内测的团队可以更快速跑起来?

见实为此特意找到一些提前测试视频号的朋友们长聊,其中包括十点读书CEO林少、老饭骨创始人胡立文、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娱跃文化CEO林宁等来自文化、生活、互联网等领域的创业者们,听听他们的体验过程。

话题主要集中在大家感兴趣的视频号数据、视频号的创业新机会、视频号在微信生态内的联合发力等问题。当然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希望能给打算进入这一领域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如下,Enjoy:

一、视频号的数据表现

「普遍看好在微信生态的联合发力」

对视频号的数据表现,整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觉得数据还不错,一类觉得并未达到预期,视频号的势能还未起来。

但对于视频号在微信生态的联合发力,大家普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均认为视频号和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等有更好的组合作用,可形成完整的闭环。

数据表现:玩的很嗨,数据还不错,感觉官方有一定扶持。

如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发布的早期互联网的十大翘楚系列,播放量都在10万以上。娱跃文化CEO林宁发布的《长安十二时辰》预告片,有1400多观看量,61个赞,7个评论。利楚扫呗视频号运营20多天后,有500个粉丝,单个视频平均阅读量600左右,最高的一个视频阅读量有5700。

有意思的是,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在大年初一就开启内测,那时发布的内容数据在80-10000之间波动,超过1000就已经是表现很好。可见这段时间微信一直在悄悄放量。

即便这样,科技自媒体王冠雄认为数据尚未达到其预期。目前视频号的测试小心谨慎,许多功能都没有开放,如他微信好友就有5000人,但视频号尚不支持迅速把好友转化成视频号用户。

关于视频号在微信生态的联合发力,大家一致都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态度一

视频号定位短内容,不限条数,可弥补微信内容生态的短板,而公众号定位长内容,二者可结合打组合拳。

利楚扫呗品牌负责人杨淑君认为,公号和视频号本质上都属于内容分发的一个工具或平台。视频号既可以作为公众号的补充,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内容分发平台,并且可以和公众号之间相互引流,这是其他任何生态所不具备的优势。

态度二

视频号本身是一种渗透率更高的表达,能让内容创作者「出圈」,优质的内容被推送到更多用户手里,加上算法推荐,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老饭骨创始人胡立文认为,视频号可发到群里,它的扩散、裂变能够在存量市场里迅速传递给用户。一些创业者本来就有很多微信粉丝,然后可以通过视频号迅速把内容从既有流量池转移到更多用户。从直播的角度看,未来短视频可能给直播带量。

态度三

会产生超级商业大闭环,视频号是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新流量的延续,会有MCN、广告、知识付费、企业服务的机会出现。

要火文化创始人张澳认为,鉴于微信生态的各大产品矩阵的特点,一个超级商业大闭环已经产生:视频号(公域引流)+看点直播(直播式信任积累)+企业微信(高效率CRM管理工具)+公众号(图文式信任积累)+朋友圈(强信任关系积累)+微信群(客服沟通转化)=腾讯商业帝国。

而腾讯基本完成了商业体系的闭环搭建,接下来是逐步链接和开放各个业务系统,互导流量。

二、视频号与抖音、快手的区别

「是区别,也是亮点和有待提升点」

在更多人看来,视频号和抖音、快手在大方向没什么区别,但在小细节还有很多区别。这些区别,有些恰恰是视频号的亮点所在,有些也是其最值得改进的地方。

区别一

视频号的交互体验还没有抖音、快手好,这也是内测者们希望能改进的地方。

老饭骨创始人胡立文认为,视频号在内测期间用户基数比较小,带来的惊喜感比较弱。快手和抖音也可以看到谁关注了你,可以看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非常饱满的数据,这种交互体验非常好。视频号如果能够增加和粉丝之间的会话能力,或者有私信的方式会更好。当然,这也只是内测早期,随着内测范围的不断放开,和功能的不断增强,这些或将很快补上。

区别二

抖音、快手都太娱乐化,视频号感觉会更舒服点。

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在关系场景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令娱跃文化CEO林宁感到意外的是,自己个人化的视频内容没有获得太多的浏览和点赞,反而非常公众化,精心剪辑的内容获得的播放、点赞很多,这点和抖音、快手完全不一样。

区别三

视频号从分发和互动形式上看,更像微博。你的内容被朋友点赞后,可能会被你朋友的朋友看到,把一度空间打开了六度空间的流量。

利楚扫呗品牌负责人杨淑君认为,视频号并不是另一个抖音、快手,从内容分发和互动形式上来看,更像微博,或者也可以说,视频号谁也不像,它就是它自己。作为微信生态的一部分,视频号承载的是低门槛,高即时性、无发布次数限制的短内容,而公众号则是相对高门槛、限制较多的长内容。

此外,基于视频号的特点,内测者们也希望视频号除了提升交互能力外,也能改变时长限制,还有转发到朋友圈的视频标题能带上原视频的标题,更容易导流等。

三、视频号的创业新机会

「四大新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关于视频号新的创业机会,这些参与内测的创业者们主要看到了以下四个新的机会。

机会一

视频号和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群、直播、支付体系等更快打通,微信里的内容创业者可快速转向短视频领域,整体形成一个大的闭环流动起来。

十点读书CEO林少比较乐观看好视频号,视频号与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打通,至少对微信里的内容创业者来说,可以利用既有优势,快速转向短视频领域,视频号也有机会吸附大量抖音等短视频的创业者进入微信生态。

老饭骨创始人胡立文认为,视频号带上公众号链接后,公众号内容多了一个入口。视频号和公众号可以相辅相成,短视频和文字完美链接,在整个微信的闭合生态里,都比较通畅。

机会二

这个市场有10亿人群,视频号更适合垂直领域的创业者、小众创业者。

微影资本合伙人吴丽建议重点关注泛生活类内容、垂类内容(重点关注情感、时尚、美妆、亲子、汽车、IT等类别)、科普知识类、财经类、种草类内容。

机会三

视频号的机会还在于增量用户的触达和微信社交分享两方面,如何挖掘没被抖音、快手、微博覆盖的用户是视频号的机会。

微影资本分析师傅家骥也认为,现阶段CP开发者应该去找到没有被短视频App覆盖的用户,借助微信社交功能将他们抓进来。视频号的功能可以参考小年糕等在小程序端运营比较好的视频、图片内容公司。基于这些用户来分析微信里面哪些内容和品类分享数据更好。

机会四

短视频的电商属性是关注的重点,视频号带货更直接,商业化路径更短。

要火文化创始人张澳预测,视频号可能会大力发展电商。比如底部链接,不仅是微信公号文章,也可以链接到腾讯看点直播,有赞商城,京东店铺,实现公域到公域,公域到私域的互相导流,公域解决流量问题,私域解决信任问题,很好地解决商业闭环。

但除了看到以上新机会,也有人认为,视频创作对团队和内容的要求比较高,视频前期构思、后期剪辑、字幕配乐、动作表演等都需要有专业的能力,所以对普通人还有一定难度。

以上就是已开内测的创业者们对视频号不同的看法和新机会预测,你怎么看?

 

作者:见实

来源:见实(jianshishijie)

]]>
在短视频战场,微信视频号还能突围吗? //www.f-o-p.com/183903.html Mon, 09 Mar 2020 01:40:55 +0000 //www.f-o-p.com/?p=183903

 

微信视频号已经内测一段时间了,在短视频战场,“姗姗来迟”的微信还有机会吗?这篇文章从用户价值和短视频市场开始思考,循序渐进地分析介绍了微信视频号的定位和战术,对微信能否突围给出了答案。推荐对短视频感兴趣的小伙伴阅读!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微信视频号已经内测一段时间了,在这个被认为最具颠覆内容消费领域可能性的战场,“姗姗来迟”的微信还有机会吗?

要预测一场战役的结果,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当事者的战略、战术是怎么制定的。

视频号的形态已然大白于天下,所以我们还是回到原点去揣测下微信的决策过程。

按照什么线索来展开呢?

一般来说,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是一个产品的一体两面:好的产品是牢牢围绕用户价值展开来设计,在顺其自然的地方去兼顾商业价值;坏的产品是“掩耳盗铃”的,眼睛盯着的是商业价值,但却要欲盖弥彰的处处强调用户价值。

显然微信是个标准意义上的好产品了,所以顺着用户价值我们就能还原微信的决策思路。

关于短视频的“消费”趋势已经无需赘言了,市场数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微信公众号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阅读时代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繁荣了整个自媒体生态,但对于以视频为载体的阅读,微信并没有太大作为。

这点张小龙在2020微信公开课里已经承认了,

“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那使得我们在短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

话不多说,用产品经理的用户需求捕捉神器“用户故事”我们来描述下视频号的用户价值:

  • 作为:微信用户(也即大众用户)
  • 我想要:在微信里阅读更多的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内容
  • 以便于: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以短视频为载体的短内容毋庸置疑是有着巨大的用户价值的,接下来看看时机。

当前短视频两巨头抖音、快手日活都已经有好几亿,从《跨越鸿沟》书中的观点来看,短视频市场当前是处在“早期大众阶段”,实际上各家短视频的主要打法都已经通过前期的摸索成型了。

从有实力的巨头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的话,跨越过鸿沟的市场很多时候是个好市场——比如苹果ipod进入mp3领域,iphone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腾讯当年挟流量之优势杀入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等领域,背后都是在这个阶段切入的,随后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巨头能否发挥优势还需要看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战场,战场不对优势再强也无法发挥。

孙子兵法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哪怕微信拥有国民应用的用户量优势,如果冒进到“死地”的战场的话,那也是丝毫没有胜算的。

抽象来看的话,当下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更像是一个双边网络市场,比如类似淘宝这样的交易市场。双边网络市场的简单定义是:存在两类不同的用户,供应侧和需求侧用户。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加入网络,并且为对方提供了互补性的价值。

之所以这么说双边网络市场,是因为活跃的供给者和大众需求者之间的界限还是比较分明的。

当然,先发者的这种网络效应并非牢不可破,因为只要给双边市场用户足够的好处,是可以重建一个这样的网络的。

比如像基于推荐算法的信息流市场,在百度的孤注一掷的猛攻下也已经拥有将近两亿的日活用户了,它的打法就是供给端砸钱构建自己的内容生态,需求端砸钱拉新做用户增长。

另外可以参考的案例就是电商领域拼多多的崛起,美团杀入打车市场。

扩展来看的话,即时通讯这样的产品就是属于直接网络效应的类型——这是最强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网络效应:增加某产品使用可直接提升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同时网络的价值并非线性关系,而是与连接用户数的平方(N²)成正比关系。

这就解释了微信当初用户数率先破一亿时,就宣告了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战场的终结,无论是当初的先行者米聊,还是后来挑战者阿里来往、网易易信,都是进了死地,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整个短视频的价值链可以分为:内容生产—加工—分发

“破坏式创新”理论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认为:

产业结构通常都会从纵向一体化向垂直分层转移。

在产品性能低于用户平均期望的产业初期,市场上无法提供性能达标的功能模块;那些采取内部生产策略或深度整合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就可以提供领先的用户体验,进而引发市场模仿,使纵向一体化成为主流模式。

随着市场进入性能过剩阶段和破坏性技术的长足发展,市场上的功能模块达到用户平均期望,模块化组装的产品性能较一体化产品有所不如,却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且在另外一些方面领先于后者。

通俗来说就是新产业初期适合纵向一体化来开展,随着产业的发展适合用采用水平一体化战略。

这个理论与之匹配最经典的代表就是智能手机市场了:

早期苹果横空出世,凭借自己软硬件一体的封闭生态傲视群雄,Android生态的初期体验确实不如苹果,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Android生态在很多创新方面都已超越苹果了。

在国内,阿里巴巴的电商帝国就是典型的水平一体化战略:

不做自有物流,而是通过菜鸟网络去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通过不断整合不断逼近京东的自有物流的服务体验;京东就是纵向一体化战略,所有东西都自己做。但是可以看到的一个大趋势是: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京东的纵向一天化的优势确实是越来越小了,这也是拼多多为什么可以轻松崛起的一个很大原因。

反观短视频市场,当前的短视频两巨头可以理解为就是纵向一体化的代表,自建内容生态、自建视频加工工具、研究各种运营玩法,自己做分发。

从商业竞争理论上来说,结合微信的优势(海量用户),微信短视频更应该是聚焦于内容分发领域,加工环节则多的是选手可以做好,至于内容生产环节来说,实际上它会是站稳内容分发环节后一个“纲举目张”的过程,这点暂时按下不表,在后边会具体说到

那么内容分发又该怎么定位呢?

内容分发总的说来分为三种:中心化分发、订阅式分发、社交化分发。

在我的理解里,无论是传统的新闻门户、还是现在的机器算法分发都是属于中心化分发方式——因为你看到的都取决于一个“中心”给你挑选的,区别只是那个“中心”是“编辑”还是“算法”,订阅式分发的代表就是公众号了需要自己主动去发现主动订阅,社交化分发就包括比如朋友圈、看一看-朋友在看等,以下从社交关系的维度对微信社交化分发做个简单盘点(其中把人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内容”):

在我们已经一睹视频号真面目答案的当下,我们现在知道了,当下视频号的分发规则是包含了:熟人(朋友圈、微信对话)、陌生人(“发现-视频号”入口)

但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

在我看来,这个实际上还是面对“用户价值”目标下而做出的一种“ 规则 ”(定位)。我们简单地把整个视频号的用户做个分类来看看(专业内容生产者、业余活跃内容生产者、业余观望者):

秉承着为大众用户设计的产品设计原则,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理:

  • 要满足规模最大的业余观望者(通常意义的吃瓜群众)的需求(用户价值),必须具备充足“好看”的内容
  • 具备充足“好看”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内容生态
  • 好的内容生态必须由专业内容生产者和业余活跃内容生产者产生
  • 专业内容生产者和业余活跃内容生产者需要足够多的“观众”

看上去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所说构建一个双边网络市场的过程。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案例,比如打车大战:平台一方面疯狂的补贴司机端加入网络,同时疯狂的补贴用户端加入,从而跨越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鸿沟”,“千团大战”也是如此。

但是现实中一个经典的“上兵伐谋”的战役还是在于微信:

当年在与米聊的移动IM大战,当时双方实际上当时战局比较胶着,双方的用户都只有一千万左右,因为都遇到了“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这个鸿沟,微信率先拿出“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在熟人关系的移动IM上加进了陌生社交的部分,结果一下子打开了增长引擎,率先跨越了鸿沟。

所以对于微信而言,视频号虽说是为弥补“公众号”之遗憾,但显然不能采取和其一样的定位(订阅式)——因为在当前抖音、快手遥遥领先的背景下,这条路是不通的,所以可以采用的仍然还是陌生社交这个大法宝。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视频号的内测用户都可以区别自己的微信号,重新起名创建自己的视频号,视频号会默认推荐一些内容给你,创建的内容可以发表在视频号里,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对话里。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类社会化媒体的结构

按张小龙自己的话来说:

“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然后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规则是很简单的,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我很不认同很多产品,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实际上可以看到: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在“生产”环节的成长和繁荣,就是在微信简单规则的指导下自然形成的;而现在“类社会化视频媒体”这个规则即是张小龙为视频号给出的“规则”(定位)。

战略层面(产品定位)确定了,具体怎么打呢(战术)?

在我看来,在战术层面对微信团队过多的揣测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对于互联网领域来说,只要是对的方向、对的方法,具体到战术层面,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判断瞬息万变的“战局”进行“随机应变”罢了。

同样还是引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破坏式创新理论来说,

“产品的平均性能超过用户对该性能的平均期望,竞争基础的这一演变模式——从功能性到可靠性和便捷性。”

当前在抖音、快手的猛烈对攻下,短视频这个产品的玩法(平均性能)已经算是超过了大众用户的平均期望了,也即符合上边所说的阶段。

虽说破坏式创新理论是基于对工业时代、IT产业时代的企业兴衰分析得出的结论,但是我们从微信自身的成长过程来看,微信也是遵循了这个规律。

  • 在支付宝称霸第三方支付的背景下,微信支付凭借“便捷性”实现了逆袭(支付宝也可以互相发红包,微信红包只是引爆微信支付的一种形式,本质还是基于关系链进行支付操作的便捷性)
  • 小程序也是依靠其对原生应用的便捷性而胜出

所以“便捷性”仍然会是后续微信团队在推进过程的主要着力点。

写了那么多,回到本文的主题“微信视频号能突围吗?”。

从我世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首先,它有需求,然后对于微信来说产品定位明确,有打法有资源。剩下的无非是在实操过程中如何“敏捷”应变了。

但是从微信的角度来看,“突围”也许是个伪命题。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许微信并没有想剑指谁或者突围——因为作为一个国民级应用,选对了它自己的产品定位并且心无旁骛地把用户价值做透,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

 

作者:奇文天翔

来源:产品一二三

]]>
抖音号与视频号,做哪个更容易火? //www.f-o-p.com/183723.html Fri, 06 Mar 2020 02:33:56 +0000 //www.f-o-p.com/?p=183723

整个2月,我都在忙于运营自己的两个新账号,一个是抖音号,一个是视频号,作为短视频冷启动系列项目。经过3周,抖音号粉丝超过4W,获赞超过10W,而视频号,单个视频最高播放也破了5W。

这成绩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资本,也不出众,但确确实实能反映出,短视频行业具备,较多热流量的情况。相比图文内容,运营短视频内容,真的像是在开直升飞机一样,你能最快速的感受到裂变带来的体验!最近,我也会给大家总结更多相关运营经验,而这期,小呆想和你分享,抖音号相比视频号,两款产品究竟有什么不同?更值得做哪个?

一、同样是短视频,差异在哪里?

和能铺满全屏幕的抖音视频不同,视频号目前采取的是最大尺寸为10:12的半屏幕式尺寸。

以苹果X为例,视频号视频尺寸就是1080×1240,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用户通过瀑布流进行观看。同时,视频号还有类似朋友圈9图浏览播片设置,总体来看,确实非常像是一个阉割过的微博极速版。

视频内容尺寸的差异

这就造成了,视频号观看时,沉浸感远远不如抖音的体验,视频号节奏明显要慢,而优势在于,这样的慢节奏,更适合知识类内容垂类输出和传播,但目前视频号还限制在,最大60秒的长度范围内,不像抖音,普通用户已拥有发布5分钟超长视频的权限。

同样是面对短视频,一个是想要更大、更快、更爽,而另一个则想要更小、更慢、更稳,这也是两款产品调性决定的。

二、视频号和抖音号,哪个更好做?

抖音自带各种滤镜、特效、音乐模板库,上来就是花里胡哨的爽快感,而视频号的后台,打开后居然是一片惨白,啥东西都没有。非常像朋友圈“简化视频版”,这应该是要强调日常记录和分享的重要性才这么简化的,希望更多普通用户用比较真实的方式记录生活,从而和抖音形成差异化。

抖音与视频号操作后台对比,视频号无任何插件

但考虑到短视频创作领域已进入繁盛时期,各路大V玩家已出现,他们入住视频号后,看到这样的空白后台,也不清楚平台规则,只能上来就是大量搬运抖音短视频,硬生生的把视频号搞成了微信抖音版。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微信限制了视频号内测申请的原因,预先的产品思路,因为缺乏引导,直接硬是被创作者们带歪了,微信直接懵了。

小呆认为,不管出发点如何,微信视频号,还是应该为用户增设音乐和组件,特别是相关鼓励和违禁内容规范,来引导用户向产品想要展示的方向去创作内容,把更多推荐,给那些符合内容创作方向的创作者们。

抖音的创作者规范

目前视频号的后台真的是太弱爆了,简直可以说,就是为搬运量身打造的,啥功能都没有,不搬运?能干什么?

三、粉丝重要,还是平台推荐重要?

玩过抖音的朋友都知道,抖音的内容推荐机制是根据:完播率、点赞率、留言率和分享量,这4大参数来进行的,尤其是完播率,是4大参数中最为重要的。

在抖音,决定你账号流量的不是粉丝数,而是你单个作品的参数表现和你账号的整体权重,所以,抖音的粉丝价值就远远不如公众号。

这也是短视频去中心化算法思维,与公众平台中心化用户思维的差别,那么视频号是不是也采取了同样的算法推荐?

就小呆目前使用体验来说,算法推荐一定有,但也一定和抖音不同,考虑到微信产品特质,人工审核成分目前在前期比重会更高,而这也会造成审核速度过慢,视频慢热的情况出现。我的上推荐视频,就是在一周后,才获得流量推荐的。

而目前,就视频号来说,究竟是粉丝更重要,还是平台推荐更重要?就我3周的试用体验来看,显然还是平台推荐更加重要。虽然,视频号不像是抖音,把关注与推荐内容合并在了一起,增加了关注播主的曝光机会,但同时,视频号号主也确实无法和粉丝产生任何互动,你只能看到头像和名字信息。用户除了留言,粉丝也无法和号主产生任何互动,粉丝量就像是一个虚无的后台数字一样不真实,除了留言,不能进行任何有效互动。

抖音号与视频号的顶部差异

小呆完全赞成这种推荐机制,但就目前来看,似乎,视频号的粉丝价值,比公认低价值的抖音粉丝还要低,希望正式版可以有所改善。

四、想赚钱想火的话,我该选择谁?

就上述3点对比来,显然抖音短视频平台比起微信视频号,定位更清晰,内容更丰富,规则也更明了,看上去一切都要更有优势。但如果从后端看待抖音,你会发现,抖音的后端几乎是没有的。

抖音没有用户广场来沉淀用户,所有大V 都是向微信引流,自家的多闪平台也还是个难扶上墙的阿斗。

抖音也没有自己的产品后端,带货全靠其他电商平台合作,唯一能产生大量现金流的两个业务是卖流量和开直播,业态非常单一。

而微信的后端体系和优势,可以说是抖音想抄都抄不来的,大量活跃用户,用户社群,包括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等业态的支持,都可以为未来的视频号带来强大的支持,变现路径更多,机会更多,可操作性也更大。

如果只是想赚块钱,可以赶紧去玩抖音,而想做生态,并且做长久布局的话,视频号的机会显然更大, 虽然目前试用版缺点较多,但只要方向和思路清晰,在逐渐的迭代中,就能显现出更多机会了。

五、总结

抖音号更偏向娱乐和剧场类内容,而目前的视频号,则更加偏向于轻知识和资讯类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关领域。

 

作者:小呆

来源:小呆说

]]>
微信视频号对标抖音快手B站,还是Instagram? //www.f-o-p.com/183524.html Thu, 05 Mar 2020 01:47:00 +0000 //www.f-o-p.com/?p=183524

我的微信视频号入口出现的很晚,前几天才出现。这几天观察了下,UI和形式比较像Instagram,内容的话比较偏向抖音。

那么微信视频号如果对标这几个平台,到底有没有胜算呢?

一、如果视频号对标抖音

如果视频号对标的是抖音,胜算有多大呢?

1、用户

视频号背靠微信,微信的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

抖音日活跃用户数超过4亿(数据来自:抖音2019年度报告)

表面上来看似乎背靠微信的视频号有更多故事可以讲。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这日活10亿+,是微信的。这10亿+人如何转化成为短视频用户,还得看入口和内容。目前看来,视频号入口单一(朋友圈的下面),且还在灰度测试,向用户逐步开放中。而内容呢,也和抖音比较同质。

抖音这4亿用户,是实打实的短视频需求用户。

所以从用户数来讲,抖音依然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先发优势。

2、抖音的先发优势

抖音的先发优势,不仅仅在消费端的用户上。

  • 抖音在生产端的用户上,同样具有先发优势

生产端的人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他们在很多平台都有账号,也发布相同的内容。视频号开放之后,我也在视频号上面看到了一些抖音内容的搬运。但是机构和人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内容可以多发,但是运营的话不见得能面面俱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视频号上面的评论的回复很少。

  • 抖音平台的工具、运营手段和策略同样有优势

工具比如:抖音提供了实时滤镜等工具。不仅仅是技术,这些工具也代表了抖音对流行的判断。

运营比如:大V和明星的合作、对内容的把控和引导。不要小看这些,技术方面,这些大公司可能差距不大,但是运营方面,可能会因为价值观、运营牛人、高管能力等差距巨大。

  • 抖音的积累的分发大数据,同样有优势

推荐是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用户在抖音平台上观看、点赞、搜索、关注。这些大量的行为,提升了抖音的分发算法能力。

虽然信息茧房让我困扰,但是,视频号推送大量我毫无兴趣的视频,更让我头疼。

  • 抖音的产品矩阵,短视频+长视频+直播。

相比孤零零的微信视频号,抖音有比较丰富的产品矩阵。短视频变现能力一般,而直播弥补了这个短板。

  • 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我觉得音乐在抖音的崛起上面,功不可没。抖音在音乐的制造、运营和推广上也有优势。配乐对短视频来讲,意义重大。但是似乎在视频号上看到不到这样的重视。

3、视频号的「龟速」发展

视频号的产品和运营速度真的太慢了。

视频号的发布功能,目前有几种形式:微信邀请、邮件申请、二维码申请。而二维码申请,目前已经暂停。

视频号的观看功能,也是灰度测试,逐步开放,我算是很迟才看到的了。

微信作为一个超级App,随便的一个产品改变和迭代带来的影响巨大,所以微信对产品的迭代一向比较慢。从年初张小龙的演讲来看,张小龙和微信团队确实是思虑良多。但是视频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强敌环伺之下,如此龟速,真的是急死太监。

4、迁移成本

不要小看用户的迁移成本。

老实说,同质化的内容,我已经在抖音上全屏观看看习惯了,一下变成非全屏,总感觉头顶被截掉了,观看过程十分不适。

5、视频号和快手对标

以上几点,几乎同样适用于快手。

综上,微信视频号对标抖音快手,胜算不大。

二、如果视频号对标Instagram

如果视频号做成Instagram,或许更加符合张小龙之前的期待。

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

张小龙把朋友圈比做一个广场: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看到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面去,并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但是这个广场(朋友圈)因为封闭性,带来了社交压力,如果把这个广场开放出来,依然是社交场所,但是社交压力小得多,而且会更丰富。

1、满足看热闹的需求

以前看热闹只能在微博上看,现在直接在微信上就可以看了。

2、满足陌生人社交的需求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视频号这可能是所有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终结者。之前陌生人社交App聊到最后:加个微信。如果视频号对接到微信的通讯功能,这步完全省略了。

3、Instagram比较特殊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大家现在用不上Instagram。

Instagram之前是图片社区,后面开放了很多视频功能,比如视频、直播、Story、IGTV等。在国内比较相似的是微博,但是微博目前更像是媒体平台,社交属性比较弱。

4、视频号的形态

视频号的产品形态,其实更像是Instagram。视频号虽然叫视频号,但是也是可以发图片的。所以叫「视频号」,并不是特别贴切。后期说不定名称也会改。

所以如果对标是Instagram,视频号在这个领域,说不定能干掉很多陌生人社交平台。

三、如果视频号对标B站

如果视频号对标B站,目前看来形态和内容都不像。

但是开个脑洞,如果视频号对标B站,胜算大吗?

如果是这样,想像下,把B站放到微信里面,弹幕二次元啥的看起来就挺违和。还不如单独做个App,但是单独拿出来,微信又奶不到。所以…

还是不要讨论了。

四、视频号会是原来的微信视频动态的升级版吗?

我的视频号的信息流里面,有一些同城的视频。

如果不是社交目的,而是抱着Kill time的目的,这些同城视频应该比普通人拍的好一些,比头部视频要差很多。我只看了几秒钟,就滑动过去了——着实没有什么看头。

所以视频号不会是原来的微信视频动态的升级版。

视频、文字、图片看起来谁都能搞,但是搞的好的和不好的还是区别很大的。

熟人的视频动态看的人少,陌生的普通人的视频动态就更少了。

五、小结

张小龙说: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https://mp.weixin.qq.com/s/F1LWh9UkeClSgZjE0O5A8Q

张小龙后面提到发视频可能会比发图片更要轻松。

如果单纯的是操作成本的话,轻松程度:图片=视频>文字。这个确实是这样。

但是如果是从凹人设的角度,个人觉得轻松程度:文字>图片>视频。

所以视频是难度最高的。

说下我的简单的观察,我的朋友圈里面,有发文字+图片/视频的,有单独发文字的,反而只发图片/视频不配文字的非常少。

看来轻松凹人设,文字还是挺重要的。所以文字这块我觉得在未来几年还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所以公众号的依然会比较重要。

至于视频号,我同意:

大家也没必要太发力做「视频号」,尤其是自媒体。你不做视频,不是因为还没有「视频号」,而是你就没那能力,所以切勿高呼自己的春天来了。你真有那几把刷子,早就在抖音、快手、B站上声名鹊起了。

——来自三表龙门阵

 

作者:产品经理熊不知

来源:产品经理熊不知(ID:xiongbuzhia)

]]>
微信视频号的市场分析与体验总结 //www.f-o-p.com/183312.html Wed, 04 Mar 2020 02:33:45 +0000 //www.f-o-p.com/?p=183312

 

最近关于微信视频号的讨论又重新卷土而来,而笔者也针对视频号展开市场分析与体验总结两方面展开探讨。

2018年,微信上线“看一看”刚上线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是微信准备用来对标抖音、快手的短视频信息流,但事实证明“看一看”只不过是公众号文章信息流。

2020年1月,张小龙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曾提过:

我们当年有两个小小失误,一个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我们很重视人人可以创造的内容,相对于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

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毕竟,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所以这里,也是作为一个对新版本的小预告吧。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微信即将进军短内容。

关于短视频时长的划分目前市场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多段才算短视频,目前短视频领域霸主之一的抖音最长的上传时长可以达到15分钟,所以本文笔者将15分钟内、为移动端、碎片时间且推送相对高频定义为短视频,凡是提供短视频相关服务的市场即为短视频市场。

短视频与在线视频、直播形式相比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传播速度快、依托于强内容的弱社交、内容短观看时长限制少等优势。

碎片化,轻量化,社交化,原生化成为短视频的4个最主要特征。

2018年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05亿人之多,较上年同期已经翻倍;在用户使用时长方面,观看短视频成为用户上网娱乐的主要形式,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超过60分钟,已经占到移动互联网总时长的8.8%,而这一数据在2017年仅为2%。

在其他行业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即使通讯下降近相对明显,短视频成倍增长可以看出短视频领域已经侵占了即时通讯用户的时间,使用时长无限逼近在线视频,成为互联网第三大应用。

( 数据来自QuestMobile )

从“QuestMobile短视频2019上半年”报告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9年6月,短视频行业新安装用户接近1亿,总体MAU 8.21亿,同比增速32%,相比一下,目前在线视频总体M64亿,同比增速2.4%AU9.,二者差距正在持续缩小。虽然行业渗透率达到72%但是还呈不断增长并且用户逐渐往中年和下沉用户发展。

从“QuestMobile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

“2020年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日均活跃用户规模相比”2020年平日增长了近500万”相比”2019年春节”增长了近1100万;

“2020年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日人均使用时长相比”2020年平日增长了近44分钟”相比”2019年春节”增长了近77分钟,并且因假期的延长2月3日-9日相比2020年春节期间增长了30分钟;

2020年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增量短视频远超即时通讯,两者相差近3.3倍;

通过下图不难发现,短视频领域的两大霸主,字节跳动和快手占据短视频领域的绝大部分用户,腾讯在这几个企业中相对较弱的一方。所以腾讯急需微信这一流量大载体去拉回用户.

但是待疫情过去,市场回归正轨后,在短视频领域增长回归正常的情况下,面对字节、快手这两座山腾讯还有机会吗?

( 据来自QuestMobile )

视频号除了发布视频外还可以发布图片,这里笔者将以视频功能部分进行简单展开:

个人猜测微信可能更多的是想让用户通过系统推荐观看作品。

2.1 当你发现刷新信息流时提示暂无更多内容但是主动搜索还是可以找到大量内容;

2.2 当笔者阅读了大量垂直内容后系统推荐还很乱,甚至有时候所推荐的视频完成是不相干的;

2.3 点击不感兴趣后同类型内容还是会继续推荐。

从张小龙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最终体验还是以推荐为主那可能考虑目前为冷启动阶段,无论内容资源的量、还是用户观看的行为还处在数据积累初期、如果微信目前就采用相对严谨的推荐策略可能会导致用户可观看内容过少,但是目前抖音多数腰部网红已经进场内容已经慢慢丰富,相信过段时间才可以有一个完善的推荐体验。

3.1 目前视频类动态为自动播放但无法停止,若阅读者观看视频时突然有场景需要对视频进行停止时会相对不便;

3.2 视频观看体验不够沉浸,笔者在观看视频内容时,因为信息流的内容区域大小是根据内容的高度自适应的经常会出现当我在观看一个视频时很容易被上面或者下面的动态内容或者该视频的评论互动分散注意力。

4.1 链接公众号:上文提到发布动态时可以加入公众号文章的扩展链接,这让订阅号、服务号管理者获得了更多的曝光机会,让内容曝光、商品曝光、广告变现、链接用户获得了更多的可能。

4.2 链接阅读用户的强社交关系:信息流中扩展功能可以看到,用户可以将内容分享至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设想一下这么一套流程:

商品、广告、小程序和社群链接—公众号文章链接—视频号动态在微信生态曝光—用户点击链接后成功引流或者用户将动态内容转发至朋友圈或者好友,相对很多人不会错过这么一个超大流量入口。

 

作者:Watson

来源:Watson

]]>
微信视频号对标哪些产品,又有几分胜算? //www.f-o-p.com/183239.html Tue, 03 Mar 2020 08:18:21 +0000 //www.f-o-p.com/?p=183239

 

针对微信视频号的讨论一直很多,有讨论产品设计的,有讨论产品发展的等等。而笔者就从微信视频好对标的产品入手,分析它究竟对标的是谁,竞争之下又有几分胜算。

我的微信视频号入口出现的很晚,前几天才出现。这几天观察了下,UI和形式比较像Instagram,内容的话比较偏向抖音。

那么微信视频号如果对标这几个平台,到底有没有胜算呢?

如果视频号对标的是抖音,胜算有多大呢?

  • 视频号背靠微信,微信的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
  • 抖音日活跃用户数超过4亿(数据来自:抖音2019年度报告)

表面上来看似乎背靠微信的视频号有更多故事可以讲。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这日活10亿+,是微信的。这10亿+人如何转化成为短视频用户,还得看入口和内容。

目前看来,视频号入口单一(朋友圈的下面),且还在灰度测试,向用户逐步开放中。而内容呢,也和抖音比较同质。

抖音这4亿用户,是实打实的短视频需求用户。所以从用户数来讲,抖音依然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先发优势。

抖音的先发优势,不仅仅在消费端的用户上。

抖音在生产端的用户上,同样具有先发优势

生产端的人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他们在很多平台都有账号,也发布相同的内容。

视频号开放之后,我也在视频号上面看到了一些抖音内容的搬运。但是机构和人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内容可以多发,但是运营的话不见得能面面俱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视频号上面的评论的回复很少。

抖音平台的工具、运营手段和策略同样有优势

  • 工具比如:抖音提供了实时滤镜等工具。不仅仅是技术,这些工具也代表了抖音对流行的判断。
  • 运营比如:大V和明星的合作、对内容的把控和引导。不要小看这些,技术方面,这些大公司可能差距不大,但是运营方面,可能会因为价值观、运营牛人、高管能力等差距巨大。

抖音的积累的分发大数据,同样有优势

推荐是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用户在抖音平台上观看、点赞、搜索、关注。这些大量的行为,提升了抖音的分发算法能力。

虽然信息茧房让我困扰,但是,视频号推送大量我毫无兴趣的视频,更让我头疼。

抖音的产品矩阵,短视频+长视频+直播

相比孤零零的微信视频号,抖音有比较丰富的产品矩阵。短视频变现能力一般,而直播弥补了这个短板。

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我觉得音乐在抖音的崛起上面,功不可没。抖音在音乐的制造、运营和推广上也有优势。配乐对短视频来讲,意义重大。但是似乎在视频号上看到不到这样的重视。

视频号的产品和运营速度真的太慢了。

视频号的发布功能,目前有几种形式:微信邀请、邮件申请、二维码申请。而二维码申请,目前已经暂停。

视频号的观看功能,也是灰度测试,逐步开放,我算是很迟才看到的了。

微信作为一个超级App,随便的一个产品改变和迭代带来的影响巨大,所以微信对产品的迭代一向比较慢。从年初张小龙的演讲来看,张小龙和微信团队确实是思虑良多。但是视频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强敌环伺之下,如此龟速,真的是急死太监。

不要小看用户的迁移成本。

老实说,同质化的内容,我已经在抖音上全屏观看看习惯了,一下变成非全屏,总感觉头顶被截掉了,观看过程十分不适。

以上几点,几乎同样适用于快手。

综上,微信视频号对标抖音快手,胜算不大。

如果视频号做成Instagram,或许更加符合张小龙之前的期待:

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

张小龙把朋友圈比做一个广场: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看到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面去,并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但是这个广场(朋友圈)因为封闭性,带来了社交压力,如果把这个广场开放出来,依然是社交场所,但是社交压力小得多,而且会更丰富。

以前看热闹只能在微博上看,现在直接在微信上就可以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视频号这可能是所有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终结者。之前陌生人社交App聊到最后:加个微信。如果视频号对接到微信的通讯功能,这步完全省略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大家现在用不上Instagram。

Instagram之前是图片社区,后面开放了很多视频功能,比如视频、直播、Story、IGTV等。在国内比较相似的是微博,但是微博目前更像是媒体平台,社交属性比较弱。

视频号的产品形态,其实更像是Instagram。视频号虽然叫视频号,但是也是可以发图片的。所以叫「视频号」,并不是特别贴切。后期说不定名称也会改。

所以如果对标是Instagram,视频号在这个领域,说不定能干掉很多陌生人社交平台。

如果视频号对标B站,目前看来形态和内容都不像。

但是开个脑洞,如果视频号对标B站,胜算大吗?

如果是这样,想像下,把B站放到微信里面,弹幕二次元啥的看起来就挺违和。还不如单独做个App,但是单独拿出来,微信又奶不到。所以…

还是不要讨论了。

我的视频号的信息流里面,有一些同城的视频。

如果不是社交目的,而是抱着Kill time的目的,这些同城视频应该比普通人拍的好一些,比头部视频要差很多。我只看了几秒钟,就滑动过去了——着实没有什么看头。

所以视频号不会是原来的微信视频动态的升级版。

视频、文字、图片看起来谁都能搞,但是搞的好的和不好的还是区别很大的。

熟人的视频动态看的人少,陌生的普通人的视频动态就更少了。

张小龙说: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张小龙后面提到发视频可能会比发图片更要轻松。

如果单纯的是操作成本的话,轻松程度:图片=视频>文字。这个确实是这样。

但是如果是从凹人设的角度,个人觉得轻松程度:文字>图片>视频。

所以视频是难度最高的。

说下我的简单的观察,我的朋友圈里面,有发文字+图片/视频的,有单独发文字的,反而只发图片/视频不配文字的非常少。

看来轻松凹人设,文字还是挺重要的。所以文字这块我觉得在未来几年还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所以公众号的依然会比较重要。

至于视频号,我同意:

大家也没必要太发力做「视频号」,尤其是自媒体。你不做视频,不是因为还没有「视频号」,而是你就没那能力,所以切勿高呼自己的春天来了。你真有那几把刷子,早就在抖音、快手、B站上声名鹊起了。

——来自三表龙门阵

 

作者:熊不知

来源:熊不知(ID:xiongbuzhia)

]]>
如何抢占“微信视频号”第一波流量红利? //www.f-o-p.com/183067.html Mon, 02 Mar 2020 07:18:32 +0000 //www.f-o-p.com/?p=183067

 

自视频号推出,匡扶会社群每天都在讨论:视频号能不能成?有没有搞头?想下手但没思路,怎么弄?

多话不说,今天只讲两个问题:

1、视频号能不能成?有没有搞头?

2、怎么吃到第一波流量红利?其它基础问题,例如怎么开通、怎么发视频、注意事项等就不说了,各位看其它公众号即可,本文的价值在于“了解底层逻辑+理解落地思路”。

一、视频号能不能成?

毫无疑问,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微信10亿日活的体量,视频号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抖音,以及如何吃到第一波流量红利?都是老计算器了,有话直说。

老匡的结论是——视频号应该是腾讯在短视频内容消费领域的背水一战,毕竟倾注心血浇灌的微视基本凉凉,时刻视频使用者也是寥寥无几……

这次的视频号入口仅次于朋友圈,可谓战略桥头堡,意义非凡,初步判断,视频号大概率能成,可以提前关注与布局,除此之外,其它理由也是显而易见的。

1、看内容与匹配效率

毕竟内容消费平台,能不能成,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有无优质内容以及优质内容能否与用户高效匹配。

第一、去年,微信的“时刻视频”采用纯UGC内容生产模式(即用户自己生产内容),导致很难拖住用户,大家都往抖音、快手跑,为啥?因为熟人之间家长里短的视频既不好看,数量也有限,无法形成沉浸式持续观看快感。

而从本次视频号内测的邀约机制看(前期只邀请“有影响力”的媒体、大V入驻),视频号很可能采用PUGC内容生产模式,众所周知,PUGC更容易稳定产出优质内容,相信只要视频号轻轻拨动资源天平,优质内容生产者必定蜂拥而至,毕竟10亿日活摆在那里,就问你馋不馋?

第二、优质内容能否与用户高效匹配则取决于算法与数据分析能力,抛开技术不说,抖音、快手仅凭用户性别、年龄、地域、兴趣标签等蛛丝马迹就能轻而易举造出信息茧房,相信在“微视多年技术铺垫”与“用户的微信使用痕迹”双重加持下,视频号很容易成为下一个时间大杀器。

2、看用户迁移成本

意思是,你内容再优质,算法再牛比,用户已经形成使用习惯,打死不来,你一点办法没有,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做多闪、飞聊等半死不活的原因,要说服10亿人将多年沉淀的社交关系链同步迁移到另一个平台,无异于同时摁住10亿个牛头在同一个水槽里喝水,太难了。

但是,注意,社交关系链迁移成本极高,短视频内容消费的迁移成本正好相反,极低,甚至几乎不用付出任何时间、金钱成本,因为大多数短视频内容消费,仅停留在“娱乐消费”层面,这意味着,用户根本不在乎在哪里看,如果能一边聊微信一边看短视频,岂不是更方便?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内容创作者大多是“同样的内容做全网分发”,今天主营抖音、快手,明天很可能主营视频号,在“用户迁移成本极低、内容生产者流动性极强”的状态下,视频号只需后期发力,搭建好“上游让创作者赚钱,下游让用户愉悦”的PUGC内容生态体系,抖音、快手用户回流微信,指日可待。

3、看内容生产者赚不赚钱

说了半天,还是要回到那个问题,做视频号能不能赚钱,不赚钱还折腾个屁?各位注意两点。

第一、大家知道,公众号是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产品,流量分配完全依赖用户社交链,即便号称“智能推荐”,也是浅尝辄止、聊胜于无,没有种子用户根本没法下手。而从目前看来,视频号很可能采用算法推荐机制(社交推荐其次),将中心化的公域流量按算法统一分配,所以,如头条、抖音,即便你没有任何基础,0种子用户也能冷启动操作。

第二、且不说视频号后续的功能拓展,仅“可发布带有公众号文章链接的内容”一项,就有N多变现方式,例如,用视频号内容引流到公众号,再用公众号现有的电商、广告分成、内容付费、打赏等变现…

看不上?没关系,在公众号插入“微信直播海报”号召读者预约观看,直播卖货赚钱,它不香么?视频号拍实体店食客用餐内容,附上定位,文案写团购促销做本地引流,帮疫情下的餐饮企业喘口气,它不香么?

重点是,视频号能连接微信生态里的所有产品,如公众号、小程序、微信圈子、群、朋友圈等,带货场景丰富,充满了商业想象力。

综上所述,视频号有微信大盘流量支持,PUGC模式保障优质内容产出,算法推荐有前车可鉴,变现与商业模式充满想象力等等,万事俱备,就差微信团队一个“再努力一点”,大概率能成,务必引起重视。

二、如何抢视频号第1波流量?

视频号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各种报道、分析文章铺天盖地,大家多少有所了解,第一波入驻的大概有5类:1、新闻媒体机构;2、社会名人;3、公众号头部大号;4、短视频头部大号;5、普通用户…所以毫无疑问,能火的基本就前面4类,普通用户放进去纯粹耍猴测算法。

现在能火的内容扔哪都能火,例如新闻联播、papi酱、朱一旦等,没啥代表性,不多说,回到正题——视频号全量开放以后,到底怎么圈一波粉,做一波流量?有没有能落地的东西?早就说了,老匡并非浪得虚名。

老匡的意思是:正如之前所说,所有的传统生意,都值得用微信再做一遍;现在,抖音的所有玩法,都值得在视频号再做一遍。理由也很简单,微信几乎覆盖全国用户,比抖音更下沉,人群更广泛,很多在抖音烂大街的内容并未触达下沉市场,因此也有机会。

具体怎么做?按照顺序,抖音内容大概迭代了6次:搬运矩阵号→PPT矩阵号→电台矩阵号→真人出镜讲解矩阵号→开箱带货矩阵号→多人原创剧情矩阵碰运气看能不能火不火就换号重来星图接单号……

每隔大概半年,平台就会冲出来整顿一次,督促内容生产者进化。同理,低成本玩视频号,按顺序迭代就行了。当然了,老匡还是希望各位一步到位,直接跳到第6步做原创剧情号,毕竟搬运、PPT什么的低质内容,平台会定期清理,一锤子买卖,完全没积累,没意思。

非要做老匡也不拦你,至于变现就别指望我了,自己想。

最后,再强调1点:

视频号或许是微信10亿日活流量最后一次大规模洗牌与重新分配的机会,不要错过。

 

作者: 匡方

来源::匡方(ID:kuangfang2012)

]]>
对标抖音、快手!关于微信视频号你要了解这些事儿 //www.f-o-p.com/182807.html Fri, 28 Feb 2020 03:12:23 +0000 //www.f-o-p.com/?p=182807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每天有数亿人花这么多时间,花在手机里面浏览各种信息。而微信,可能是人们花时间最多的应用。所以我也经常会思考,微信作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者说平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的变化。”—张小龙

而微信近期最大的动作,莫过于上线了视频号。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展望一下,视频号在微信这片广茂的土地上,会开怎样的花,结怎样的果。

第一问:什么是视频号?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想要立体地去剖析它,首先我们得先从二维的角度来直视它,即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

此过程之中,视频号有四条特性不仅引起了我视线的聚焦,更是引发了我思维的跳跃:

1、入口位于“发现”,紧随于“朋友圈”的黄金位置;

2、 内容形态不仅包含短视频,也包含图片;

3、内容下方可添加公众号链接;

4、内容展现形式为单列信息流;

人的大脑,总是会随着眼睛捕捉到的影像而进行思考。那么以上的四条特性,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1、今年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表达的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就像我们扩大5000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说实话诚惶诚恐,我们会反复思考。”

对于极具克制理念的微信,第一次上线视频号,就把它放到了紧随“朋友圈”的黄金位置,足见微信对其筹谋已久,也向大众展示了微信要把视频号做好的决心以及信心。

2、视频号的内容不仅是短视频,也包含图片。这说明微信对于视频号的定位,不是短视频平台,而是张小龙所说的短内容平台。这与抖音、快手或者微博的平台定位,从骨子里来说,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土壤,必然孕育不同的产物。我们是否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定性:视频号从底层逻辑来说,目前是一个全新的且独一无二的平台?

3、视频号与公众号之间的打通(目前为单向),可以看出,公众号作者是微信争取的第一梯队KOL资源。毕竟公众号作者对微信规则较为熟悉,且有公众号的粉丝基础在。

这里也不难看出,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正在搭建当中。我们管窥豹地瞥见未来的冰山一角,微信后期将继续打通与小程序之间的通道,建立起从双内容生态(长内容的公众号+短内容的视频号),到服务生态(小程序)的一体化全新布局。

4、抖音是需要上下滑动才能够进行内容切换的沉浸式操作,这便使得平台的容错率较低,因为用户一旦遇到不喜欢的内容,伤害就会很大,这也决定了抖音的内容必然聚集在头部;而快手采用双列信息流的方式,内容展示就会很丰富,用户看到喜欢的内容才点进去查看,提升了平台的容错率,所以快手的内容更适合长尾。

视频号则采取了折中的一种方式,以单列信息流展现,视频自动播放,而且还有评论内容的展现。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是提高平台的容错率,降低内容的制作标准,也是呼应了张小龙所说的,“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第二是在保证一定沉浸体验的同时,鼓励用户进行交互,毕竟社交是微信的根本基因。

特别说明:

1、目前视频号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还没有此功能的小伙伴请不要着急,视频号全面开放指日可待。

2、视频号的入驻目前需要申请,而身处冷启动阶段,微信自然也是想将这些入驻名额,提供给那些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人。

如果你是小白,那还是先去抖音、快手这些平台练练手吧。因为就算你申请了,也很可能不通过,就算通过了,也很可能被收回~(同“圈子”一样,视频号目前存在考核期)

在“什么是视频号”这个话题下,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微信给出的官方介绍吧。

视频号官方介绍是这样的:

视频号,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也是一个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欢迎,有创作、表达意愿的机构和个人加入视频号,用1分钟内的视频,或者9张以内的图片,随时随地发挥创造,和更多人分享生活和世界。在这里,你还可以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人和内容,关注感兴趣的视频号主,点赞、评论进行互动,也可以转发到朋友圈、聊天场景,与好友分享在这里看到的内容。

                                                                                           ——公众号「微信公开课」

第二问:为什么推出视频号?

1、有的人说,是要对标抖音、快手。而我想说,当然是要对标抖音、快手!

微信2019年月活跃账号已高达11.51亿,但微信已经9岁了,身处互联网高速发展浪潮之中的我们,经历过太多的时代变迁,感受过太多的兴衰荣辱。

而互联网新贵—抖音,3年多的时间,月活已经突破4亿,俨然已经成为国民级小视频APP。

在互联网人口红利存量的争夺战役中,抖音正在与微信分庭抗礼。

纵观腾讯近几年的动作,从朋友圈开放视频权限,到微信失败的视频动态功能,再到倾注了腾讯大半心血,终于被抖音、快手甩的连背影都看不见的微视,腾讯不得不另谋他路。视频号或许是腾讯最后的底牌。

2、以张小龙的话来说,视频号是为了弥补当年的失误。相对公众号而言,微信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

虽然公众号本身,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它的属性,会带来一连串的诺米骨牌效应:

强订阅关系—>被动获取能力的缺失—>低创作门槛的缺失—>移动化创作方式的缺失—>长尾内容的缺失—>非人人可以创作的平台。

微信的理念其实是普惠,它重视的是人人都可用,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群体。微信基于普惠理念发展出了工具、简单自然等产品哲学。视频号势必要补足微信缺失的一环。

3、 让我们将视线转移至时代的画卷当中,2020年5G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时势造英雄,视频号,也是腾讯拥抱时代变化的产物。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越来越简单直接。而人性,也会本能地追求更加激烈的感官刺激。尤其是作为内容高级形态的短视频,刷起来,就是多巴胺、肾上腺素和荷尔蒙的盛宴。

虽然文字、图片、视频的创作难度是依次递增的,但技术的革新,逐渐消除了创作的壁垒,使得人人都可创作。在5G的风暴中,微信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应对时代的变迁。

第三问:怎样做视频号?

注:此方面的内容,只不过是建立在我个人认知基础上的一些遐想。张小龙的价值观,对于芸芸众生之一的我来说,却是只能够仰望,又岂敢在此指手画脚。所以,以下的内容,欢迎探讨,如有瑕疵,还请海涵。

我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微信可能会怎样做视频号。

我们经常说“内容为王”,但是对于一个平台来说,仅有好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匹配效率。这样的体验,用户才会买单。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优质的内容。

以熟人社交为主要阵地的微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一个用户可能在抖音上点赞俊男靓女,在快手上关注沙雕段子,在微博的评论区口吐芬芳,但这些行为,未必希望被微信好友看到。尤其是,当我们的微信还加入了工作关系这一圈层之后。

当关注、点赞、评论都能被暴露在一双双无形的道德之眼下,互动性必然会进一步弱化。

所以,高价值的、体现品味的内容在视频号或许有更强的传播力。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是个会消耗人们20%左右动能的人体器官,先天性就对刺激性信息有极大的渴望。因此人们在空闲状态,大脑就会全自动去检索这类信息,而并不在意这种信息对人们有木有具体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也就是说,泛娱乐的内容,在视频号仍旧会有一席之地,但是因为交互性的减弱,这块内容,或许在视频号只是长尾。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高效的匹配,这项内容在本质上来说还是平台信息分发机制的问题。

内容格局决定信息分发机制,我们来对比一下抖音和视频号。

抖音以泛娱乐为头部内容,这些内容的核心为kill time,因此更适合被动推荐的形式。被动就是指,这种内容适合你随机刷着看,挺乐呵挺开心就成,毕竟娱乐嘛,轻轻松松才有趣。

视频号以高价值为头部内容,这些内容的核心为save time,如知识技巧等,这种需要半订阅性质的追踪观看,同时容易在社交群体中扩散的正向、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但我们前面说过,推出视频号的缘由之一,就是为了弥补公众号被动获取能力缺失。因此算法推荐必不可少。同时,也必须加入这种被动获取能力,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引来各个要素的协同创作和赋能,创造繁荣的内容生态。

而且张小龙有自己的理念,他始终不愿意完全采用算法推荐,怕造成信息茧房,所以通过加入社交等元素来优化算法,让算法不仅仅推荐用户想看的,还要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因此,大概猜测,视频号会采用“订阅性质+算法推荐+社交关系”的信息分发机制。

在“how”的话题之下,我们最后再探讨一下,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可以怎样做视频号:

1、如果你是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例如抖音,那么在这个最好的引流时期,内容的搬运,或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但内容是一种极易被厌倦的商品,此种方法,必然不可长久。

2、如果你是公众号的创作者,你不妨尝试将文章的核心观点进行提炼,并以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现,这样既能达到进军视频号的目的,又能够同时为公众号引流,何乐而不为。

3、如果你是小白,致力于进军视频号,基于我们以上探讨的内容,以下的方向或者可以尝试:专业知识,细分领域,种草带货。

结语

新榜发布的2019年内容产业年度报告指出,“创作介质破界,短视频供需两旺,与图文分庭抗礼”。

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是内容,土壤不同,基因不同,成长的过程与开的花、结的果,也必然不同。

吾家有女初长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视频号的最初形态,至于将来会是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

-END-

 

作者: 啊庄

来源:啊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