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工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13 Jan 2020 07:30: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数据工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营销活动常犯的5条错误 ! //www.f-o-p.com/109141.html Thu, 06 Dec 2018 02:21:16 +0000 //www.f-o-p.com/?p=109141

 

如果你是营销策划人员,是不是都希望自己策划的活动可以一炮而火?

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是不是希望通过某个活动更好地让企业实现增长?

答案肯定都是希望营销活动得到最有效的投入产出比。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做的营销活动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是无效的。

为什么呢?

原因非常多,不管是从活动策略还是具体执行、或者是资金等,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效果。

但是很多人做营销,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营销方案非常有创意,结果就一定会火爆。但是火爆的活动和案例总是少数,能够形成全网刷屏级的案例少之又少。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个例进行放大的结果,导致很多人就会经常有种误区和极端认知——要么认为做出刷屏级的活动很容易,要么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营销。

(图片:新世相的丢书大作战营销活动)

而其实,这种案例效果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投放的渠道、活动的内容、启动的用户、投放的时间、行业属性等等。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案例都现象级、四两拨千斤的火爆结果,但至少可以通过避免一些错误来增大营销成功的效果,减少自己营销失败的概率。

今天我只从营销活动本身上去总结,看看我们很多营销策划人或企业人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

本文就给你列出一些营销活动经常失败/无效果的5条错误,看看你有犯吗?

1. 没有测试就大量投入,很容易导致营销活动的无效

这个错误,应该是最多人会犯,包括我之前。

比如简单一句文案,有些人写完后,没有做任何测试就直接投放出去,这种做法非常容易导致无效果和广告费的浪费——这个就是我们常犯的没有测试就大量投放的错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营销经常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使再有经验的营销人,都不能保证营销方案出来后,最终就一定会如方案所设想的结果。因为我前面也说了,营销活动成功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每一个因素都是影响结果的变量。

比如:知名营销人杨飞(瑞幸咖啡 CMO)在分享他们做的一个神舟贷款产品的广告海报时,最终海报带来的很高的转化率。有人说为什么可以一张海报带来这么高的转化率,其实这也是不断小范围测试,不断优化的结果。

下面从左到右,多次测试后发现第四张是最高转化,然后才大量投放。

再如,我们之前给一家线下餐厅做裂变增长活动中,方案出来后并不是立即大量投放,而是通过小范围测试——测试用户反馈如何、餐厅的转化流程有没有问题、投放的渠道哪个更好等,然后做出最优调整后才大量投放,最后才获得了满意的营销效果。

所以,很多营销活动经常方案很好但最后还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测试就大量投放。好的营销活动效果,是根据好的方案和不断测试和优化的结果。

2. 盲目跟风,失去自己的优势

如果你做不到比别人更好,那就做不同。

很多人做营销方案为了“偷懒”,经常是看到别人的活动怎么做,别人的策略是什么,就直接盲目跟风。最后大部分情况是别人成功了,你的活动却没什么效果。

现在很多行业都是具完全竞争性的特点,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用户的选择有限,但是产品过多。所以,如果你只是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而不去分析这种做法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和产品,那么这种“偷懒”带来的结果通常就是营销活动的无效。

比如:淘宝之后,经常会有一些创业团队信誓旦旦地说要超越淘宝,做第二个淘宝等等的策略方式。而这种做法,基本是以失败告终。

而更好策略是,如果自己的资源跟不上前面的企业或产品,就根据自身的优势,做成差异化的策略。比如:淘宝是大而全的产品,京东强调是产品质量和物流速度,网易严选做海外市场和其他的策略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有人模仿他人的做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了呀!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允许你模仿参考他人的做法,而是你要明白成功案例背后的逻辑,不要盲目跟风。如果你说也有随便模仿就成功的,我只能说很可能是运气成份更多。而更好的做法是理性分析这种成功案例的逻辑,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适合自己的策略。如果你分析背后的逻辑后,根据自身情况,发现也适合采取这种做法,那就不是盲目跟风了。

3. 没有做数据反馈,导致营销费用花得冤枉

在做实操案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就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

之所以会这样,很大原因就是没是做数据反馈,导致你的每个活动环节无法监控,也难以找到活动无效或成功的原因。而数据反馈包含了活动投放的渠道、不同的群体特点、不同的文案、用户参与路径等,这些在不同的测试和营销活动中,都要做好记录和溯源。这样才能更好清楚活动无效或成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比如我前段时间遇到一个案例,是做国内婴儿奶粉的,这个平台最终的消费群体是宝妈群体。目前我还没有为人父母,体会不了父母们的感知以及影响父母购买该产品的原因。但是我在帮这个企业做数据反馈时,发现该父母群体有一个行为特点就是——即使该品牌的奶粉再便宜,很多用户还是愿意买进口奶粉。

这个信息告诉我,对于婴儿奶粉产品来说,价格并不是影响该群体购买该产品的主要因素。所以后来通过数据反馈才发现,很多父母群体受之前的行业负面新闻的影响和对孩子的爱(人有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性),目标用户更看重其产品的安全性胜过价格因素。根据这些有效的数据反馈和分析,这样我们采取的营销策略就会不一样。

所以最好要学会掌握一些营销工具,具体的工具根据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推荐,网上一搜一大堆,我就不多说了。比如电商平台有自己的数据工具

当然这样的方式对于做互联网营销的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了。比如:我们所知的今日头条APP,会根据用户的点击内容类型、阅读时间等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反馈,来更加精准地增大该用户的留存率和变现等营销目的。

有些线下门店的人就会说,我不是互联网企业,怎么做数据收集啊。我觉得用户数据反馈更多是一种了解用户的方式,不局限于工具。比如:你和顾客的交流、消费记录、加微信好友、社群管理观察用户反馈等做法,都是可以实现用户数据反馈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做选择。

4. 转化环节做得不好,引流后却留不住用户

很多企业人觉得自己生意不好的最大原因是没有客人,虽然用户量对最后的变现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笔者经常发现一个更大的问题——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很低的平台或店铺,引流效果再好也是浪费了获客成本!

你千辛万苦引流过来的用户,都变现不了,你怎么盈利?

我碰到一个江苏做餐饮的读者通过我文章找到我咨询,他说怎么引流比较好,因为每月都在亏损。通过深入的了解才发现,他的店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流量问题,而是转化环节出了问题。因为通过调研得知,用户每次来了都不会再来——因为服务和环境装饰等方面让客人无法获得好的体验。而线下餐饮店的体验感非常重要。所以,即使来再多流量,也是一种浪费。

这企业的用户就像一个桶一样,用户就像里面的水,如果你的桶下面都漏水了,倒入再多的水也会快速流失。

所以用户增长实现最后的变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而不只是前面的引流获客做得好就行了。

根据生意增长公式:销售额=流量转化用户价值(客单价),增长变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当然还有分享、裂变等过程)。

  • 流量:通过广告拓客、自然流量、已有流量裂变等方式获取目标用户量,这是第一步。
  • 转化:用户来了你的平台或门店,你要有相关方式使这些流量转化率提高。比如:消费你的产品,或愿意留存在你的平台上。
  • 用户价值(客单价):你可以通过用户购买你产品的频率(复购率)和消费金额(客单价)来提高用户对你企业的价值。

所以,如果你只想着引流,却没有优化你的转化留存环节,你最终的企业利润也不会高。因为想提高企业销售额或利润,是把提高每个环节(引流、转化率、客单价等)不断提高的结果,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是单个方面就能实现高销售额。

5. 不了解产品和用户,营销策略再好看也是空中楼阁

了解你的产品和用户,你的营销策略才有针对性和有效,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了。但是为什么笔者也写出来?

因为笔者发现,很多营销人做营销活动就经常不重视产品和用户,不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产品和你的用户,只顾着研究各种营销方法技巧、模版等——最后就是营销方案看上去很漂亮,却没有什么用。

比如有些人看到市面上某个案例刷屏了,也套进去自己的品牌或企业上,却不去了解自己的产品和目标用户的真正需求,结果可想而知。

产品和用户是基础,所有的营销方案都是基础用户和产品上面来开展。不要想着不看产品和不了解你的用户就能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这个是基础性工作。我就不多说了,很多经典的营销书籍已经强调过(营销4P)。

总结

为什么你的营销活动没有预期的效果?

很可能是你犯了一些我们常犯的错误,降低了营销成功的概率。根据笔者的总结,得出了很多人常会犯的五条错误:

  1. 没有测试就大量投入,很容易导致营销活动的无效
  2. 盲目跟风,失去自己的优势
  3. 没有做数据反馈,导致营销费用花得冤枉
  4. 转化环节做得不好,引流后却留不住用户
  5. 不了解产品和用户,营销策略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当然,不同的活动或不同的人做营销,都会有不同的常犯错误。本文只是根据我个人曾犯过和看到很多人常会犯的错误,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作者:怪兽先森,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怪兽先森(ID:Mister-shou)

]]>
35款吸粉变现的抖音运营工具! //www.f-o-p.com/108751.html Tue, 04 Dec 2018 06:05:29 +0000 //www.f-o-p.com/?p=108751

 

抖音到底有多火,火到腾讯祭出14款短视频APP来围剿,至今也没有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很多短视频大概除了微视,在朋友圈推广过,大家稍微熟悉,剩下的APP基本上并未进入大众的视野。

新媒体运营,颜周,运营计划,抖音,短视频
当然我们最重要要关注到的是抖音优良的带货变现功能,在这双微一抖的时代,如何通过抖音来给自己疯狂引流变现,而非只是仅仅沉迷于抖音上可爱的宠物、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呢?

下面,我会围绕着不同阶段,向大家介绍可用的运营工具,早日靠抖音名利双收。

一、账号注册

对于一个刚刚注册的抖音账号,首先需要美化下账号主页的运营位置,包括账号头像、账号名称、个人签名、主页背景图。另外如果是企业的抖音号,记得去做蓝V认证,这样会有视频置顶功能和外链功能。

因为帐号名称、账号签名为纯文字,充分展示账号定位及联系方式即可。

个人账号头像、主页背景图则需要充分设计。

工具一:photoshop

简介:设计界的扛把子,专业的设计软件,能够自由设计。

获取方式百度搜索下载。

工具二:Adobe Illustrator

简介:一款非常好的矢量图形处理工具,主要应用于印刷出版、海报书籍排版、专业插画、多媒体图像处理和互联网页面的制作。

获取方式:百度搜索下载。

工具三:创客贴

简介:创客贴是一款多平台(Web、Mobile、Mac 、Windows)极简图形编辑和平面设计工具, 提供图片素材和设计模板,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就可以设计出海报、PPT、名片、邀请函等各类设计图,超级好上手的设计工具,直接套用模板,修改文字即可。

网址:https://www.chuangkit.com

新媒体运营,颜周,运营计划,抖音,短视频

二、日常运营

在日常运营中,主要囊括这4部分:视频选题、视频制作、刷数据黑科技与数据跟踪四大模块。

1、视频选题

怎么做日常的选题,主要包括三块。一是和时下的热点相互结合,二是常规内容,三是及时跟进抖音热门蹭流量

1)针对时下热点内容:

工具四:百度搜索风云榜

简介:百度搜索风云榜以数亿网民的搜索行为作为数据基础,建立权威的关键词排行榜与分类热点门户。

网址:http://top.baidu.com/

工具五:百度指数

简介: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研究关键词搜索趋势、洞察网民兴趣和需求、监测舆情动向、定位受众特征。

网址:index.baidu.com/

工具六:微博热搜

简介:微博上当下最新的用户关注热点榜单

网址:https://s.weibo.com/top/summary?cate=realtimehot

工具七:新媒体管家—热点中心

简介:功能齐全的新媒体运营工具,其中的热点中心,同步了搜狗微信、知乎精选、豆瓣精选、微博热搜、百度热点、头条指数等版块的热点更新。

网址:https://article.xmt.cn/#/wechat


2)针对常规内容:

常规内容主要是指某个领域大家普遍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新媒体运营,大家关注微博运营、微信运营,以及现在逐步火热的抖音运营

工具八:百度关键词规划师

简介:目前最好用、数据最准确的关键词分析工具,

网址:www2.baidu.com

工具九:爱站seo工具包

简介:爱站SEO工具包主要可用的功能是实时查询SEO关键词以及用户需求图谱。

下载地址:https://gongju.aizhan.com/


3)针对及时跟进抖音热门蹭流量的视频:

抖音热门,从早期的妖娆花吹萨克斯、猫咪跳海草舞、佩奇社会人到近期的小黄鸭等,每次的热门都带红了一批账号。因为当下的热门关注的人,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蹭流量对于新账号来说是一个在用来铺垫基础数据上不错的方法。

工具十:快抖

简介:快抖是一款运行于谷歌浏览器上使用的看抖音视频插件。它能够让你用电脑观看抖音短视频,支持下载功能,让您一键下载自己喜欢的视频,方便实用。

官网:https://kuaiyinshi.com

工具十一:TooBigData

简介:抖音KOL各个垂直类目排行榜,以及热门抖音视频、抖音广告、抖音音乐、抖音挑战等的排行榜

官网:https://kolranking.com

2、视频制作

视频制作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种:一、录制好视频后续上传至抖音 二、图片集在抖音生成视频。

1)、针对第一种:录制好视频后续上传至抖音,我们根据后续剪辑及特效的需求分为以下工具:

电脑端视频编辑工具:

工具十二:快剪辑

简介:快剪辑软件是国内首款支持在线视频剪辑的软件,拥有强大的视频录制、视频合成、视频截取等功能,支持添加视频字幕、音乐、特效、贴纸等,无强制片头片尾,免费无广告。整个工具非常容易上手。

支持设备:windows、ios、安卓

官网:http://kuai.360.cn/home.html

工具十三:camtasia

简介:camtasia,免费的高清屏幕录像,视频编辑于一体的录屏软件.支持多种格式,全屏无限时录制,操作简单,全面兼容。因为是国外的软件,记得下载时候找破解版,不然导出功能将会受到限制。

支持设备:windows、mac

官网:https://www.techsmith.com

工具十四:Adobe Premiere(简称PR) 

简介:视频编辑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视频编辑工具。它可以提升您的创作能力和创作自由度,它是易学、高效、精确的视频剪辑软件。Premiere提供了采集、剪辑、调色、美化音频、字幕添加、输出、DVD刻录的一整套流程,并和其他Adobe软件高效集成,使您足以完成在编辑、制作、工作流上遇到的所有挑战,满足您创建高质量作品的要求。

支持设备:windows、mac

官网:www.adobe.com/cn/products/premiere.html

工具十五:抖音视频去水印平台

简介:支持解析下载抖音、快手、火山、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微博、秒拍小咖秀、晃咖、微视、全民K歌美拍网易云音乐、皮皮虾、musical.ly、陌陌映客、小影、阳光宽频等平台的视频, 请通过官网页面顶部导航菜单选择即可。

网站:douyin.iiilab.com

手机编辑视频工具

工具十六爱剪辑视频编辑器

简介:视频剪辑、视频制作、视频美化工具,爱剪辑视频编辑器专注于小影片、短视频剪辑的拍摄、编辑功能。

支持设备:ios、安卓

下载地址:应用市场搜索“爱剪辑视频编辑器”下载

工具十七乐秀视频剪辑器

简介:专注于短时怕小影片的拍摄、编辑功能,动画贴纸、胶片滤镜、大片特效、视频美颜、海量音乐……支持高清视频导出,全面适配微信、微博、优酷、抖音、腾讯、乐视视频等视频应用。

下载地址:应用市场搜索“乐秀视频剪辑器”下载

2)、针对图片集生成视频:

除去手机版的美图秀秀、电脑端的PS、AI和创课贴这些常规的修图工具,还有一种是纯教学类的图片集视频,就需要使用到下面这个工具:

工具十八:PPT/WPS,可同步配套美化大师islide这两款插件。

简介:日常PPT设计的常用工具,充满满足图文设计的各类需求。

获取方式:百度下载。

3、刷数据黑科技

数据工具这块市面上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团队在做了。但是整体来说不是很推荐。

工具十九:淘宝

简介:最大的购物网站,俗称为”万能的淘宝”。

网址:www.taobao.com

4、数据跟踪

开始运营抖音之后,就需要开始关注视频和账号的相关数据增长情况。这里主要推荐两个工具:

工具二十:西瓜短视频助手

简介:大数据追踪抖音热点,发现当下爆款视频和热门音乐,借鉴热门创意,快速制作优质视频收割粉丝。如果是绑定个人的账号,实时了解自有账号的情况,需要购买会员。

查看方式:微信小程序内搜索“西瓜指数”或者登录官网:http://dsp.xiguaji.com/

工具二十一:抖大大

简介:抖音数据小助手,专注于抖音数据服务。包括各个板块的抖音红人榜,抖音新锐榜、抖音掉粉榜,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抖音账号一键搜索触达目标账号,了解账号的粉丝、获赞及作品详情。

查看方式:小程序 或者登陆官网:https://www.doudada.com/

新媒体运营,颜周,运营计划,抖音,短视频

三、流量变现

1、直播

工具二十二:抖音直播功能


简介:
满1万粉丝才能开通直播权限。

获取方式:自然涨粉,或者淘宝走一走。

2、电商

电商功能适用于买实体和虚拟类物品。和其他的电商平台的操作手法并无区别。可以连接自有店铺,也可以考虑代卖他人的店铺宝贝。抖音带货能力有多强呢?作者曾经在9月时,以抖音同款为关键词抓取淘宝宝贝数据,不少单品单月都突破了上百万的销售额。到底能利用电商功能赚多少,具体就要看个人的选品能力和运营能力了。

工具二十三:淘宝

简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电商。

获取方式:在抖音申请开通橱窗权限之后,即可链接到淘宝店内的商品。

工具二十四:抖音放心购小店

简介:抖音自身提供的电商功能。

获取方式:同样需要申请橱窗权限后才可以操作。

3、内容变现

内容变现这块主要是针对技能型的账号,比如PPT教学、幼儿早教、英语学习等各类技能。需要通过个人签名、私信、视频评论区这几个运营位引流到个人微信号,汇聚成自己的用户池;或者是开通了橱窗功能后,通过抖音小店的宝贝详情介绍引流到其他平台。

工具二十五:千聊

简介:专注知识变现的工具平台官网PC电脑版。覆盖女性成长、婚恋、育儿、瑜伽塑形、职场、经营管理、心理等40多个类目,与你相关,对你有用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较为齐全,包括内容呈现、营销、店铺服务、数据和社群运营5大功能。个人版免费,机构版收费。

官网:https://www.qlchat.com/

工具二十六:荔枝微课

简介:微信内最大最好用的微课平台,首创 PPT 语音同步直播,录制音频、视频,强大流量支撑,协助老师分销课程。可一键搭载在公众号上,提供多种内容营销、内容涨粉、内容变现、营销互动、社群运营多重功能。

官网:http://www.lizhiweike.com/

工具二十七:喜马拉雅FM

简介:专业的音频分享平台,汇集了有声小说,有声读物,有声书,儿童睡前故事,相声小品,鬼故事等数亿条音频,超过4.7亿用户选择的网络电台。音频内容可以设置为vip付费,营销功能一般。

官网:https://www.ximalaya.com/

工具二十八:小鹅通

简介:内容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一分钟搭建自己的知识变现平台。服务自媒体、传统媒体、出版社、在线教育机构、线下培训机构以及知识盈余的个人。有试用版,如需完整使用需要付费,价格较为昂贵。

官网:https://www.xiaoe-tech.com/

工具二十九:星耀任务宝

简介:基于微信公众号裂变传播营销工具,奖励式分享任务海报裂变传播,快速帮助商家品牌推广及增长有效粉丝。收费在6千左右。

官网:https://h5.xyookj.com

4、社群变现

社群变现与内容变现相似,关键还是需要通过签名、视频评论区、私信引流出去才好操作。

工具三十:wetool

简介:微小宝开发,一款微信群高效管理工具,多群消息集成给客服、自动踢人、引流辅助,丰富强悍的功能,助力社群深度运营。另外配合草料二维码的话,也可以用于社群裂变引流。

下载网址:http://www.wxb.com/wetool/

工具三十一:知识星球

简介:原名小密圈,一个知识社群的APP平台,是内容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做出品质社群,实现知识变现的工具。

获取方式:登录官网https://www.zsxq.com/,或应用市场搜索“知识星球”

工具三十二:进群宝

简介:当下市面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群裂变工具,各种刷屏案例的标准配置。为微信群提供大量机器人,通过脚本控制这些机器人实现“云端建群”,“云端控群”。充分利用“活码”技术,当一个群满100人后自动切换下一个群,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群数量。收费较为昂贵,20元/新群起。

官网:http://www.jianqunbao.com/

工具三十三:爆汁

简介:帮助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订阅号)、微信社群、微信个人号、课程直播间,快速引流涨粉!需要付费,价格在3千一年。

官网:http://www.youdd.wang/

新媒体运营,颜周,运营计划,抖音,短视频

四、抖音账号交易平台

抖音账号如果做到一定程度,又不想继续再经营下去,则可以考虑出售。主要可以使用这么几个平台:

工具三十四:微播易

简介:微播易—社会化媒体精准广告投放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化媒体精准广告投放平台,想投放抖音KOL广告的可以到该网站去查找!

官网:http://www.weiboyi.com

工具三十五:A5交易平台

简介:A5交易平台,致力打造互联网资源中介平台,专业提供域名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链接买卖、程序源码、建站美工任务等交易中介服务,抖音号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易,平台为其担保!

网址:http://xmt.a5.net

工具三十六:鱼爪网

简介:提供抖音号快手号交易,全部短视频账号真实有效,正规第三方平台担保,法律援助,买卖短视频账号就上鱼爪网。

网址:http://www.yuzhua.com/

最后总结:以上根据不同阶段都提供了共35款工具(其中淘宝重复2次,仅算1款)。抖音的视频能不能爆发,关键还是在账号定位和视频选题上。另外还有是对于抖音本身视频推送的算法研究非常重要,这个需要在日常实践中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包括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和涨粉量四个维度的数据,以及相互的影响),如此才能够充分摸透抖音的推送规律及节奏。

 

作者:颜周,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营销沉思录

]]>
干货丨iOS app上架流程问题集锦,ASO新手小白必看(上) //www.f-o-p.com/105360.html Wed, 07 Nov 2018 07:12:54 +0000 //www.f-o-p.com/?p=105360 iOS app上架流程

 

App从研发到提审上架,需要一套流程来保证App质量。而在上架过程中,开发者们往往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就上架流程中遇到的问题作简单的梳理~

1.准备

苹果开发者账号

美术素材:

Icon:尺寸1024*1024

设计icon时,应捕捉最能够体现App核心功能的元素,并以简单、独特的形状表示该元素,让用户仅通过icon就能辨别出App,联想起App的功能属性。如果icon的内容或形状过于复杂,细节可能很难辨别,尤其是在显示尺寸较小的情况下。

截图:App Store应用截图的规格要求如下表所示:

 

目前,截图必须为 JPG 或 PNG 格式,且必须采用 RGB 颜色空间。截图不能包含Alpha透明通道。

App预览的最大文件大小为500MB,最小长度为15秒,最大长度为30秒。

上传App预览也只用使用Safari浏览器,不能使用其他浏览器上传。

目前App预览支持的扩展名有三个,分别为.mov、m4v、mp4。

目前产品详情页中每个尺寸最多可以展示10张屏幕快照。屏幕快照是产品功能介绍和价值表达,是用户第一眼可以获取的关于App的主要信息。因此,在ASO基础优化中属于重点可操作对象,应引起重视。目前App Store的格局对于横版的屏幕快照展示效果会比竖版的更好,屏幕快照首张在整体色调上应与一起展示的icon相协调。

App 预览以简短的视频形式,演示 App 的特性、功能和用户界面 (UI),用户在 App Store 上就可以直接观看。当客户查看产品页面时,App 预览会以静音模式自动播放,因此开发者需要确保视频的前几秒内容极具视觉吸引力。

内购:

需要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

内购参考名称,产品ID,价格等级,显示名称,描述,内购屏幕快照

注意事项:

1.产品ID具有唯一性。后台建立一个内购商品后,产品ID将被占用,即使被删除了还是不能再使用。

2.内购商品的定价只能根据苹果后台提供的价格等级列表去选择,每个价格等级会对应各个国家的货币。

IPA包:

(1)登录苹果开发者后台:https://developer.apple.com/

(2)创建App IDs,即bundleID

(3)添加测试设备的UDID

(4)申请iOS证书,开发证书和发布证书,发布证书又分为发布到 app store和发布测试的adhoc证书两种。

(5)申请iOS描述文件,开发描述文件和发布描述文件

(6)上传ios证书编译打包IPA文件

(7)登录ITunes Connect创建App

(8)登录Application Loader上传IPA文件

 

 

测试:

(1)沙盒测试

沙盒测试首先需在ITunes Connect后台添加沙箱技术测试员邮箱及设置密码,手机上安装好测试包后,打开App Store 退出真实的 Apple ID 账号,然后打开测试包登录沙盒测试账号,开始测试。

 

注意事项:

所填写的测试邮箱不能是别人已经注册过Apple ID的邮箱

所填写的测试邮箱可以是一个不存在的电子邮箱,但应符合邮箱的格式

应注意App Store 地区的选择,测试时弹出的购买提示框会根据沙盒账号所选的地区显示语言。

沙盒测试必须在真机环境下进行测试,且必须是adhoc 证书或者 develop 证书签名的安装包。

 

 

(2)TestFlight测试

TestFlight测试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两种,内部测试最多可以邀请25名成员,外部测试人员的上线是2000人。邀请外部人员进行测试前,需要先通过苹果的审核,内部测试则无需进行审核。

1.内部测试的步骤:需先在后台添加接收邀请码的电子邮箱,和选择测试包,手机上应安装TestFlight App,打开TestFlight后填写邀请码下载安装beta版本app进行测试。注意TestFlight需要iOS8及以上版本的iOS设备才能运行。

2.目前TestFlight的新功能可直接通过分享链接来邀请任何人来测试App的Bebt版,此功能相对以前的操作更为简单直接。

 

2.ITunes Connect后台填写

 

标题

主标题是显示在 App Store 中的 App 本地化名称,一般包含标题主体部分和后缀部分。简短通顺为宜,要展示出 App 的功能与独特性。名称中的词汇具有很高的权重,应尽量多选择与App最相关的高热度词,且不宜出现热门竞品品牌词,否则审核容易被拒。

副标题:

副标题是App 的一句话简介,是对App名称的一种补充,且词组具有一定的权重加成,应尽量将主标题中未覆盖到的一些重要关键词加到副标题中。副标题中同样不宜出现热门竞品品牌词,文案应简洁且具有吸引力,展示App的独特之处,长度控制在 30 字符以内。

隐私政策网址:

隐私政策网址自2018年10月3日起,成为所有新App和App更新的必填项,仅可在提交新版本时,才能更新链接或文本。填写时可观察竞品的隐私政策范本作为参考。

App预定:

对于勾选支持预定的App,在App未上架时用户就可提前在App Store查看产品页面并预定该App。产品上线后,用户将收到通知,并于24小时内自动下载到用户的设备上。该功能可用于产品在正式上线前的预热,开发者可根据市场热度反馈提前对产品相关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描述:

描述被限定在4000个字符以内,且为必填项,可以根据语言版本的不同,分别填写上该语言版本的语言。在当前iOS11版本中,此处不允许填写特殊字符。应用描述是对App特色和功能的详细介绍,在前面三行应尽量展示出产品的核心特色,才能吸引用户点击“更多”按钮继续看下去。目前应用描述只在 App 更新版本时才能修改。

关键词:

目前,关键字域允许添加的字符数为100个。此项目为必填项,并且可以本地化。 关键词的设置影响着App会在哪些搜索结果中显示,以及在这些搜索结果中的基础排名。

 

关键词设置的建议:

(1)利用好可填写的100个字符,将100个字符尽量写满。虽然苹果官方给出的建议是每一个关键词用逗号隔开,但为了使App覆盖到更多关键词,开发者们可以选择在关键词中尽量少地使用逗号。如果有需要强调的关键词,可以单独用逗号隔开。

(2)添加竞品词和行业热门词汇。竞品词就是竞品App的名称,高热度竞品词流量大竞争大,低热度竞品词流量小竞争小,应根据产品情况合理选择。行业热门词汇就是与该App所属行业一系列相关的词汇,如借贷类App的热门行业词有贷款、借钱、借贷、借款等。

 

(3)关注每一个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和搜索结果数,尽量选用搜索指数高且搜索结果数低的关键词。

(4)关注热搜与关联搜索,了解用户的搜索行为,恰当地使用相关热门搜索词汇作为关键词,可能会为App带来排名的提升。

(5)添加有效长尾词以带来更多关键词覆盖长尾关键词(Long Tail Keyword)是指非目标关键词但与目标关键词相关的也可以带来搜索流量的组合型关键词。长尾关键词基本属性是:可延伸性,针对性强,范围广。长尾词一般由例如“视频去水印”、“旅行攻略”、“微信管家苹果版”等都是长尾词,这类词通常会为App带来更多的关键词覆盖。

 

(6)分类的选择同样会为App带来关键词覆盖。选择“游戏”分类会为App带来游戏相关的关键词覆盖,选择教育分类便会为App带来教育相关的关键词覆盖。

(7)了解目标用户属性,对于目标用户可能搜索的其他词也可列入考虑范围。如母婴电商App可考虑选择一些妈妈可能搜索的词汇,“早教”,“儿童”,”益智小游戏”等。

(8)可设置多个语言版本的关键词以增加关键词覆盖。针对每个语言版本设置不同关键词组。

(9)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工具。不仅仅是各种App关键词数据平台,更包括各种指数分析平台,百度指数、微舆情、360指数、微信指数等等。

应用分级:

应用分级是苹果开发者后台一个必填的应用信息属性,根据对13个问题的选填结果,分级会即时改变,包括4岁以上(4+)、9岁以上(9+)、12岁以上(12+)、17岁以上(17+)、无分级(NORATING)五个等级,无分级状态是无法在App Store上销售的。问题选填时应与应用的实际情况相符,不然容易出现审核被拒的请况。

自动更新的分阶段发布:

自动更新的分阶段发布模式,可以先仅向一定比例的用户发布更新,之后再逐步提升发布更新的比例。该模式适用于正式版的应用更新,不适用于首发应用。分阶段发布累计最多可暂停 30 天,暂停次数不限。对于有需要的产品,勾选此功能,可用于减少产品的测试周期,加快产品的发布进程,如果有发现新问题,可以暂停分阶段发布,降低新版本发现致命BUG的影响。

3.提审

注意事项:

(1)仔细审查关于App的各项资料是否填写正确,需特别注意不同本地化语言下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2)如果App是需要账号登录才能进入的,需要在后台填写测试账号以供苹果审核

(3)如果需要抓紧上线,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按操作申请加速审核,并不一定能保证申请成功,但也是一种途径,一旦加急成功,基本是24小时内就会出审核结果。加急审核就算是App审核时被拒,该加急审核的状态也会一直伴随到该版本过审为止。该方法不宜频繁使用,建议一年不要超过两次。

加速审核申请链接:https://developer.apple.com/contact/app-store/?topic=expedite

(4)对于提交时IDFA的选择问题

在提交审核的时候,只要你选择使用了IDFA,对于IDFA的使用目的就必须进行勾选。

A.如果App只集成了广告,不追踪广告带来的行为,那么应勾选第一个和第四个。

B.如果App没有集成广告,但是需要追踪广告带来的激活行为,那么应勾选第二个,第三个还有第四个。

C.如果App里集成了广告,并且需要追踪广告带来的激活行为,那么应该把四个全都勾选上。

 

作者:蝉大师,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蝉大师

]]>
运营如何做数据分析?1个流程,3个用途,3个工具! //www.f-o-p.com/100471.html Fri, 28 Sep 2018 02:13:39 +0000 //www.f-o-p.com/?p=100471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什么?我们在运营说数据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文章作者根据我们日常最常用的数据运营范围,总结了一个133法则,来看看~

流量红利期内,大家都在粗暴的抢洼地流量,一旦红利期一过,红海来袭的时候,精细化运营立马开始抢占山头。

精细化运营,就是基于数据的运营,一切跟着数据来,也就意味着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我们运营说数据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呢?

根据日常最常用的数据运营范围,我把它总结成了133法则:一个流程,三个用途,三个工具/方法论。

  • 一个流程:分析目的,找到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图形呈现、结果报告。
  • 三个用途:现状分析、原因分析、预测分析。
  • 三个方法:杜邦分析法、漏斗模型分析法、四象限/矩阵分析法。

接下来我们仔细来理一下。

一、一般的数据分析步骤

首先是一个流程,当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的步骤是什么?

数据分析的流程,可以分成六步,分别是明确目的、找到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图形呈现、结果报告。

这也是所有数据分析入门的6个步骤,用到我们的运营也是一样。

数据有很多很多种,当你不使用它们的时候,他们就是一堆杂乱的数据,只有你有了明确了数据分析的目的,才能进行数据分析。

那么第二步就是根据目的去寻找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后台直接导出,也可以自己去互联网上收集,甚至可以自己手工整理输入,当然很多日常运营数据都是前期目的性的埋点的,根据目的去预定数据就像科学实验一样更具针对性,也更准确。

第三步就是整理数据,如果是后台导出,互联网搜寻,甚至手工输入的话,就容易出现重复、空白、错乱数据,这些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所以需要清洗数据。

第四步就是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目的的分析,然后第五步通过图形呈现,最后就是把分析的结果呈现给领导,呈现给团队,并且根据数据分析出背后的因果,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

二、数据分析的三种目的

明确了流程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目的去进行数据分析了。那么一般我们运营去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有哪些日常都会用到的目的呢?

没错,就是三个用途,他们分别是: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和预测分析。

  • 现状分析就是一个产品现状的分析,比如市场占有量、竞品分析等等都属于现状的分析。对运营来说,现阶段所有运营的指标的分析,和竞争对手比起来,哪些属于弱项,哪些属于强项?同样的在不同的维度上,我们和竞品的定位区别是什么?这些都属于现状的分析。
  • 第二个用途就是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可以说是数据运营用的最多的一个了,运营是基于业务线的工作。那么业务时刻在变,同比和环比都在变,那么每一个变化的原因我们都得分析出来。数据圈有句话,最怕的不是业务降了找不到原因,而是业务升了也找不到原因。所以业务的上升和下降,分级指标的上升和下降,分级指标环比和同比的变化,都要找出原因。这些都属于原因的分析。
  • 第三个用途就是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是最能代表精细化运营的核心之一。在流量红利时代,流量便宜大家都在抢,自然而然预算只要往上加,都能达到一个满意的ROI,但是红海时期,每一份预算都要花到刀刃上。于是效果预测就特别的重要,于是各种A/B测试,效果图预测,每个渠道不同的小批量效果测试等等就开始显得重要了。

电商运营中的测款、测图、测活动,通过小预算投入,收集足够关键数据,选出最佳产品/素材/方案是一种。新媒体运营中文字的标题测试是一种,活动的效果内测也是一种,游戏的内测、封测也是一种。这些基于目的进行数据埋点,从而收集数据进行效果分析的数据分析。就是预测分析。

这三类是运营经常会用到的数据分析用途,不同的运营细分岗可能偏重的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得会。

三、数据分析的三个常用工具

明确了目的,收集了数据,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了。

数据分析的工具有很多种,当然很多对数据敏感的小问题根本不需要专门的分析,一眼都可以做出问题判断,然后可以有N个方案去解决。

我们常说的某个运营领域积累足够深的高手,就有这种细微维度的敏感力。当然再牛逼的直觉也有出错的时候,况且在没有展示足够的实力让人信服之前,还是需要用数据来说服上级,说服团队的。于是我们有了各种数据工具

这里我们介绍下三种日常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杜邦分析法、漏斗分析法和矩阵/四象限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比如电商运营的时候销售额下降了,我们就可以通过杜邦分析法去分析。

(1)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来自于著名的杜邦,是一个基于财务分析的方法,但是只要和金字塔逻辑联系起来,就可以一步步细分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销售额=客单访客转化,然后访客又可以细分到浏览量、停留、流失等,浏览量又可以拆分成不同渠道的浏览量。

客单又可以相关到个人支付件数,关联率等,转化又可以和加购率、收藏率等等一级一级细分下去,最终找到各个数据的上升还是下降情况,从而找到原因。

(2)漏斗分析法

漏斗分析法,在运营中,特别是活动运营和增长运营中用到的最多了。

著名的AARRR生命周期五层漏斗理论,和漏斗分析法不谋而合,可以说漏斗理论就是漏斗分析法演变而来,通过数据的视觉呈现才是一个漏斗的形状。

在增长中,潜在用户——接触用户——停留用户——行为用户——有效用户——成交用户——二次成交用户——核心用户——自传播用户,每一个横线就是一个百分比,这些百分比从上到下排列就是一个漏斗了。

我么可以通过漏斗的变化,分析出运营中的短板,从而去优化。

最后一个就是四象限/矩阵分析法,这个工具在市场调查中,在竞品分析中可以说用到的最多,甚至于在管理工具里面也非常的实用。

(3)矩阵方法论

矩阵方法论,最核心的就是找到各个分析对象,比如网易云音乐的市场分析,找到它的竞品,比如:虾米音乐,酷狗音乐、百度音乐、QQ音乐等等。

然后找到两个维度,也就是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维度,比如:目标用户全部的年龄和专业度。专业年轻人(90/00),非专业年轻人(90/00),专业中老年人(70/80),非专业中老年人(70/80)四个象限就可以包括在了里面。

再比如:管理中的,把所有的员工分成价值观和能力两个维度,阿里巴巴就有了小白兔、野狗、老黄牛、与明星。

再比如:把竞争对手和我们之间的所有差距都列出来以后,每一个差距都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放在坐标里面,团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甚至于每一个差距的追赶都可以随时跟进,从坐标轴的这个点,往前挪到了这个点,比如:市场占有率、产品成交量每一个月都可以做一个递进,在坐标轴上用箭头指出来。

这也是四象限方法的用处。

四、现成的数据+EXCEL,就是入门

当然很多人会说,数据分析哪有这么简单,的确,高手的数据分析比这个牛的多了多了。至少在excel上,很多高手轻松运用的函数我都不会,很多自动去网站采集数据的程序也不会写。但是对于简单的数据分析入门来说,我们普通的数据后台来源,一个简单的excel,就可以完成了。最多就是数据来源的寻找、积累、整理等需要一点点慢慢来。

其他的,真心没那么难,毕竟这些都是入门级别的数据分析,对于大部分运营来说,这些足够了。

  • 一个流程:分析目的,找到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图形呈现、结果报告。
  • 三个用途:现状分析、原因分析、预测分析。
  • 三个方法:杜邦分析法、漏斗模型分析法、四象限/矩阵分析法。

 

作者:蛋壳花生,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蛋壳花生

]]>
王菊、旅行青蛙等热点复盘技巧,3招教你造热点 //www.f-o-p.com/90368.html Fri, 13 Jul 2018 07:56:49 +0000 //www.f-o-p.com/?p=90368 造热点

 

最近有同事问我怎么分析王菊、风油精、旅行青蛙等社会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如何通过热点,去复盘热点背后的媒体平台、粉丝、社会情绪的变化,让你从追热点,成为造热点的高手。

之前我分析过王菊爆火幕后《50小时60万数据,首次揭秘王菊爆红幕后推手》 、旅行青蛙《《旅かえる》(旅行青蛙)火爆全网的秘密都在这》、风油精幕后男人《和「风油精」幕后推手聊了聊,他是如何写出爆红全网热贴的》等文章。钱隆今天将过往分析热点复盘技巧,整理一下分享给你,如果有所帮助,请转发给更多朋友。

社交媒体传播,三个月一小变,六个月一大变,这是行业规律,至今少有人知道,或是关心她,这也是大多数社会化做的这么糟糕根源。为了更好的了解每次的传播变化,我们有必要系统的研究,每个有影响力社会热点的形成过程,可以从媒介变化中,看到后面用户的迁移。

以便为广告战役策划、追热点、造热点、提升网感提供必要的参考,下面我们从热点的结果出发,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的热点关键词,开始研究,我用三步,把事件路径进行复盘,研究多了,你就有造热点的感觉了。

第一步,找出热词源

第二步,排序热词点

第三步,引爆点梳理

1、找出热词源关键词分类搜索,多平台交叉对比

找热词源头,我们要在微博、微信、百度、新浪等搜索工具中,搜索热点关键词。比如搜索“小目标”、“菊外人”、“香菇蓝瘦”、“风油精”,等事件传播热词,由于不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内容形式,需要用有针对性的搜素工具进行查找,有时候关键词是传播热词的一部分。

像“菊外人”,这个词在朋友圈传播的时候,你深入了解一下,原来是关于王菊粉丝对非粉丝的称呼。这个我们要做好区分。区分的办法是,搜索,收集到足够的资料的时候,就会真相大白。

像“小目标”,优先在微博、百度进行搜索,像“香菇蓝瘦”应该通过视频网站进行搜索,如果是微博段子,将段子拆分成关键词,优先在微博上进行搜索。表情包,我们应该通过微信搜索里面的表情搜索,查看相关文章,可以找到信息源。表情包还可以通过百度 谷歌图片搜索图片功能,对图片内容进行搜索。这些常用的搜索引擎,用于较小的社会事件,应付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总的说来,什么形式内容,则对应用匹配的搜索工具,图片搜图片,段子文字上微博,公众号文章用搜狗搜索,会更为高效找出热点源头。

随着这几年社交平台的全面开花,数据量飙升,加上各平台内容全面割裂开来,微博无法搜索微信上的内容,微信无法获取微博等内容,平台之间彼此独立。单纯的搜索已经无法完全展示事件全貌,有必要借助大数据平台和工具,对事件快速搜索。

小米上市微博传播指标大数据

像最近小米上市、我不是药神等热点,可以知微数据平台一目了然看到。微博平台有微热点、知微等大数据工具,可以进行热度指数、传播分析、口碑分析、微博情绪等维度分析。我之前分享50小时60万大数据,分析王菊的火爆幕后,用的新浪微热点大数据工具,进行查找热点源头。

《创造101》王菊传播分析报告截图

在微信平台找热词源头,一般用搜狗搜索微信文章,和微信搜索进行配合查找,辅助用浮光工具抓取微博、微信、头条、百度新闻,进行交叉对比,可能同一时间点上,不同平台会有不同的内容产生,错过一个账号,可以会导致很多内容缺失,影响之后的判断。要反复校对和对比。

有了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将找到有用的内容,截图分类存放在电脑上,以备第二步进行整理,如果你公司有付费的舆情监控软件则更好,可以非常系统的给到一个报告,报告可以给到一个脉络,再加上人工校对、对比,可以非常高效的找到热点源头,和传播节点。

2、排序热词内容点关键内容热度排序,多平台内容横向对比

排序热词内容点,按热度进行排序,过百互动(转发+评论+点赞之和)的内容。最早提及热词微博、公众号文章、表情包、视频等内容。媒体账号,政务账号、微博 KOL,以及中小 V 账号的转发内容,都一一进行截图保存。

像王菊中最早提及的是微博的@老鸡灯儿,2018年5月6日,以吐槽 Yamy 为主,并伴随着一并吐槽黑、胖的王菊,想看她和范甜甜打擂台,真是画面感满满。

而风油精,则是2016年6月28日晚上20点,豆瓣上「爱撕逼的大姐姐」以标题为《我把清凉油涂到了那……》,发在「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小组。

这一发,改变了人类使用清凉油的方式。

第二步是最为关键,也最为繁琐,耗时巨大,需要去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截图,尽可能的找到热点的源头,如果在排序的过程中,发现内容缺失,则需要回到第一步,进行复查。直到整个事件,完整如一的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你就像个侦探一样,一步一步的去找寻线索,找到真正的热点“元凶”。

《创造101》王菊传播热点截图草稿

有个小技巧是,截图的时候可以将文件名按时间顺序命名,命名规则:时间+平台+ KOL 名称,时间最好精确到分钟,可能一分钟之间,多个平台发出多条内容,每条内容的发出,都可能改变事件的方向。例如:比如 20180701-11:21-微博-钱隆,将收集到的各类素材,用电脑文件管理器详细展示,可以非常方便按时间先后排序。

3、引爆点梳理关键内容热度排序,多平台内容横向对比

梳理引爆点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引爆点?一般用互动量和媒体权重进行判断。

互动量上,不同的社会事件,不同的影响力,在某一平台的互动量上,数据不尽相同。

例如在2018年1月29日,旅行青蛙火爆朋友圈的时候,在微博平台上 @178手游站,账号整理的旅行青蛙攻略1075次互动量,则算是引爆点。

旅行青蛙引爆点KOL截图

从经验上判断,微博有3万左右的转发,微信公众号有3万左右的阅读量,就可以穿透一个圈层或行业,这个要基于账号粉丝完全真实,自然传播而成的结果,非推广、互转和刷量的结果。我之前写的《网易、小米、支付宝海底捞24个品牌抖音运营解析》文章,小2.5万阅读量,引起行业讨论,在营销圈中,共有51个账号转载。

另一个维度是媒体权重,分为微博营销号、真人 KOL、媒体账号、企业蓝V、黄 V 等影响力账号。在公众号上则是分为头条自媒体、企业自媒体和媒体账号。还有各大新闻客户端以及所有内容平台 APP 推送,都应该进行一一整理。

进以上各类媒体平台内容,按时间顺序整理,内容媒体则需要提炼出其中的观点,对评论进行词云整理,看粉丝都在说什么,有什么观点被再一次 KOL 传播,粉丝情绪是激动,幽默,苦笑,嘲讽,还是谩骂。

《我不是药神》微博情绪词云

再之后整理各媒体声量的占比,微博、微信、网媒、客户端、新平台的在事件中参与的程度。社交媒体平台,会以6个月周期进行调整,不同的调整,则是反映背后人群的迁移变化过程。

在2018年初,整个社交媒体是在公众号平台进行发声,在朋友圈刷屏,之后会在相关的群聊中被讨论,再一次扩大朋友圈传播,才会在微博上看到公知、KOL进行转发,点评,再到微博上引起讨论,之后微博媒体会参与深度报道。

例如2017年底的各类公益刷屏事件。如果是娱乐、正能量事件,企业蓝 V 会跟进热点,各大新闻客户端会参与转载自媒体内容。

《我不是药神》微博、微信、网媒平台趋势图

在2018年中旬,腾讯《创造101》女团节目的王菊火爆,先是在微博中小 V 圈层进行发声,在基腐圈中,进行内容迭代,产生了打油诗、王菊是灭霸在土创等人设,陶渊明(因陶渊明独爱菊,成为王菊粉丝尊称)。

之后通过微信漂流瓶拉票形成引爆点,在微信公众号传播菊外人、打油诗等文案内容,在朋友圈、微信群聊进行社群传播。又回到微博的娱乐 KOL 跟进传播,蓝 V 追热点,媒体进行报道,进一步推热王菊事件。

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过去6个月,媒体平台的变化。

今年多出来群聊,在NBA总决赛,勇士骑士对骂群,发展到后来,在互联网圈中36氪 APP 推送出错,何文辉女友粉丝群聊,以及衍生出的各类对骂群。我们暂时不说事件的对错,如果你之前有做过热点路径分析,发现媒介变化了,可以迅速打造一个热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花大几百万在微博打榜,最后一无所获的根本,因为大势已去难上加难。

我们经常复盘社会事件,看媒体平台变迁,可以知道当下最热流量在哪里,他们因何而变化,不同的事件,各平台聚集的人群也不同,我们定期复盘社会化传播路径,对于近期需要发起战役和投放广告,将会为策划、媒介规划、广告执行起到指导作用。

4、社会化传播路径复盘意义

系统的整理一次传播,需要小一周时间,我们费这么大劲整理,到底对工作、对社会化的认知有什么提升?

第一,匹配媒体变化,如果你是一家广告、公关公司或是甲方,最近这段时间,刚好为客户进行事件策划,或者将要发起社会化品牌战略营销,可以复盘近3月内发生的热点,反溯其社会化传播路径,在事件传播上,结合当下最活跃媒体,进行战役策划,可以提升非常大的品牌曝光度,引爆的可能性会更大,让你从追热点,变为造热点的高手。

第二,基于平台的变化,我们要结合各平台的数据报告,进行交叉对比,进一步验证我们以上对平台变化的推测,从而思考媒体变化背后人群、年龄、性向、性别、圈层的变化,或是某一兴趣圈层崛起或衰败,从而为日常新媒体运营提供思考,以便更为效的追热点,提升社区、账号活跃度,为品牌带来更大的曝光和转化

第三,社会化三个月一小变,六个月一大变,三年平台知兴替。持续的研究,你可以形成系统化看社交媒体视角,建议按些方法每三个月对社会化事件进行拆解,分析,深入了解社会化媒体的变化,每个热点形成和迭代的过程,对于策划项目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如果能从追热点,上升为造热点,我相信你会换个角度,看待当下的社交媒体,这是格局的变化,也是量的积累,引起个人成长的质变。

最后推荐一本书《引爆点》,非常系统的讲述,一个社会事件的引爆和流行规律,里有一个创造流行的“流行三法则”,看下图:

详细解释一下:

附着力法则,是使一条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被记忆、行动和分享的关键因素。这个可以是产品优质,体验优雅,或是像广告圈叫做消费者洞察,或是人性的利用。

个别人物法则,指的是那些在流行浪潮的兴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少部分人,按照性格特点可以抽象出三种人,分别是联系员(人脉广) ,内行(专业,意见领袖)和推销员(说服力强),通常这三种人格是集合为一身的。说人话就是网红,KOL,大V,明星,名人都算是个别人物。

环境威力法则: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为强烈,破窗效应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点。

 

作者:钱钱钱隆,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创意手册(Storylab)

]]>
抖音爆发式用户增长的秘诀是什么? //www.f-o-p.com/89345.html Thu, 05 Jul 2018 08:35:16 +0000 //www.f-o-p.com/?p=89345

先思考:

  • 你如何衡量用户增长
  • 用户增长背后需要什么作支撑?

大型传统企业光明的订奶是按月订,后来发现续订的比例不是很高。为什么没有人续订呢?

他有可能忘了。它是3号到期,这个时间一过就忘了,损失掉了很多用户。但在如今的互联网企业里,我们购买爱奇艺或者视频网站的会员,都会让你自动续订。

这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它背后靠的是数据驱动

如今用户的增长、留存转化,往往依赖于数据,才更具备高效和精准。

一、指数增长的时代

所谓现象级的产品,就是从上线到用户增长非常迅速。大家可以看到早些年有很多现象级的产品出现,像脸萌、抖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爆发式增长的情况?

背后的核心原因有以下三点:

1. 连接便捷性

人和人的连接,人和信息的连接,越来越便捷。当线下很多关联关系在线上进行镜像之后,有巨大的网络效应。比如:我在朋友圈发一个东西的时候,它会迅速传播,这是连接的便捷性带来的优势。

还有人和信息的连接越来越便捷,以前信息是被动地从媒体、电视、PC网站获取,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端,甚至是ARVR,或者是不同的手段去获取。

所以这就是指数级增长背后的第一个基础因素,因为连接的丰富性,或者万物互联的现状。

2. 数据可衡量(策略实时优化)

连接信息背后的数据可被量化和衡量,因此很多策略可以被优化。

如果在电视上投放一个广告,可能基于传统电视的收视率的调查,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获得一些反馈。但现在不管是互联网的广告投放,还是运营策略,可以实时获取到它的效果。

基于效果,可以很直接进行策略的优化,这就是可衡量可优化的现状。

3. 开放赋能(加速迭代)

现在一个新的风口就是小程序。其实小程序本质上是开放的流量平台,它对于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行业,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对于要做的事情,要有一种积木式创新的逻辑。什么是积木式创新?

其实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的核心基础就是有了更多开放赋能的东西。微信的平台流量在不断开放,包括人工智能,所有的算法、技术也在不断开放。不需要知道基础算法背后的复杂数学模型,也可以使用这个东西。

所以在这个商业目的达成过程中,第一步是基于现有的资源组合,迅速实现一些目标,这是现在指数级增长的现状。

那么,在指数增长的大环境下,做一个产品,需要从哪些维度入手?

  1. 判断哪些是我们的客户,哪些不是我们的客户,把哪些潜在客户吸引过来,成为我们的客户。
  2. 接触用户和产品以后,要研究用户的生命周期。从用户得知这个产品,到有意向购买你的产品,形成口碑,推荐更多人使用,这是一套路径。

所以在整个逻辑里面,我们会把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企业的客户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几个不同的类型:

(1)第一类客户:技术狂热者

他们是一些创新者,当你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技术非常狂热,所以他们会使用。

(2)第二类客户:早期使用者

他们是有创新思维的人,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都会探索,所以他们会使用这样的产品。如何覆盖到这两部分人群?

找到产品和市场的契合点(PMF)。

因此,现在所有MVP(最简可视化分析)的产品,在技术狂热者和初期创新者这个普及过程中会不断做实验,等得到验证之后,再往后进行推广

此时会迎来一个巨大的人群:就是早期使用者和后期使用者。

早期使用者是利益驱动的,他们看到一个东西觉得有用,就会去用。后期使用者,更多是从众心理,大家在用,我也用。最后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就是什么东西出来的时候,他觉得这个东西没有用,不太愿意用。

我们做任何产品推广的时候,首先要让别人知道我们的产品,产品的功能、价值、差异点在哪里。当用户产生了一些认知之后,会去研究、去调研、去对比,最后会选择你的产品,进而购买。

不管是技术狂热者,还是早期使用者,都会用这种方式试用不同的产品。

二、如何驱动用户增长?

如何实现用户的指数级增长?

我认为绕不开两个维度的讨论:增长指标和核心路径。

1. 精准指标

基于企业所处的阶段和企业现阶段的核心目标,我们应该拆解现在关心的指标是什么,以及指标对用户行为量化反映的精准度。

(1)以数据衡量为基准

所有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可量化、可追踪、可优化的逻辑。

(2)以用户生命周期为主线

把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打通,也就是从市场推广,到产品运营、销售、客户服务,最后的口碑传播,整个流程要全面打通。这也和数据衡量相关,我们衡量的不仅是阶段的ROI(投资回报率),而是一个打通的ROI。

(3)以定义的指标增长为目标

在做用户增长的时候,必须要了解清楚我们的核心指标到底是什么。有了这个指标,才可以把这个指标进行拆解,拆解完才知道里面的核心因子是哪些。比如:是要增加更多的流量,还是提升流量的转化率,还是要提升复购。

不同的核心指标定义下,策略会不一样。

2. 用户增长核心路径

(1)客户画像定义

做用户增长之前首先要明确,这一波增长的客户到底是谁?是新增客户,还是存量客户?

如果是新增客户,要去思考,这些客户会在哪些渠道出现,不同渠道的质量是什么样?如果是存量客户,我们会看这些存量客户过去在我们的平台上面,或者在我们的产品上面,他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2)设置目标

我们要去激发他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是要提升留存率,还是提升转化率、提升推荐率、提升停留时长或者内容创作的条数,根据业务去定义这样的指标。

基于客户的画像定义这样的指标,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指标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一些变化。

(3)目标完成路径设计

当我们产品初期的时候,我们更多是获取新的客户。这个过程中间有了足够多的流量去验证我们的概念,如果很幸运,我们第一次就可以找到和市场的契合点,接下来,再去挖掘一些用户对我们产品产生价值认可点的地方。

这时候需要在产品内部进行产品的改版、功能升级,做一些优化。如果有了一定的流量、留存和停留时长,再研究怎么样把它转化成收入。

(4)数据采集和治理框架设计

有了完整的数据采集和治理的框架之后,就能够实时看到我们做的任何一个策略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我们的策略,去优化最终的目标。

(5)洞察和分析

怎么样去提升用户的留存?

社交产品发现一段时间之内,好友的互相关注达到一定量之后,留存率有大量的提升。这就是去分析一些特殊的维度和核心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6)行动及反馈

在洞察和分析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去做一些行动和反馈。

这个逻辑和AB测试(AB测试就是指把少部分用户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一组用户体验网站改版的A版本,另外一组用户体验网站改版的B版本,分别进行记录和分析)的逻辑非常相似,也就是有假设。

需要在数据采集治理框架之下,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之下,去看所有的测试结果,即反馈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拿一部分的用户去测试,测试完之后,再推广给大多数人。

(7)推导用户增长的核心因子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的趋势,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我们从发现问题找到相关性,最后有可能找到归因分析的逻辑,就是发现A和B同时增长,这是相关性。

我们怎么找出来归因?

分析A的增长对B的增长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用户增长中间最难的,最核心的部分。

所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做用户增长的时候:

  • 一方面要基于产品现在所处的阶段,去选定目标人群。
  • 另一方面基于选定的目标人群,要去研究这些目标人群整个用户生命周期和产品交互的触点上的信息、需求反馈,怎么样量化进行分析。

做用户增长或者黑客增长的目的,并不只是针对一些虚拟性的指标,比如把用户量做到多少,用户增长的背后需要有业务的增长。

三、用户增长框架:2A3R

2A3R模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黑客增长框架,以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视角。

第一部分:流量获取(Acquisition)

例如:有一个新的产品发布了,在传统市场我们通过电视广告、楼宇广告等各个方式进行传播。但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通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抖音,还有线下活动,放一些二维码、发一些优惠券,这些都是流量获取的通道。

这些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触点,实际上是所有黑客增长中最关键的点:流量从哪里来,流量的质量怎么样?这基本上就决定了后续有没有提升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激活(Activation)

最初级的运营,我们会说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是多少,下载量是多少。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怎么样去定义激活(Activation)。

UV、PV、下载量等指标只能让你很爽,但实际上它不能直接给你带来收入或者是盈利。

Activation(激活)指什么呢?

例如:一款奢侈品品牌做流量引流,领了优惠券的用户,就是Acivation,说明该用户对这个产品有兴趣,不然不会领优惠券。

激活这个事情,是企业基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去定义一些用户触发的事件,激活可以衡量早期流量获取的质量。

第三部分:留存率(Retention)

留存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就是最早做移动APP的时候。它指一个用户今天来了,明天还会不会来。有可能我做一个活动,今天来了100个用户,明天之后他再也不来了,那这个流量对我的价值有限。

或者今天来了,下一周不会来,或者下一个月不会来,这就是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

基于留存,就和在线下开一个店一样:在线下开一个门店,今天这个人来了,明天还会来,你的潜在成单的概率就会更大,所以这是留存率的通俗理解。

第四部分:变现(Revenue)

变现,就是怎么样把这些流量变成收入。这个过程跟我们的产品或者销售逻辑的设计,非常有关系。

比如:以打车优惠券为例:

你第一次打车,他给你优惠券,基于这个优惠券你第一次打车花的钱很少,这样你第一次对它的收入贡献有限。第二次,他给你一个小一点的红包,可以让你第二次打车继续用,这是形成收入的过程。在不同的企业里面,这个过程有些差别。

第五部分:推荐(Referral)

当用户从流量获取到对你的产品有了一定的认知,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他会持续访问你的产品,给你的产品做一些收入贡献。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口碑的形式,将产品反馈给更多人。

R(Referral推荐)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如果打车非常好,我分享到朋友圈,会有新的流量进来。

这个逻辑听起来更偏移动互联网,现在所有的运营手段都不断被数字化、信息化,数据不断被采集。不管是线上线下、新零售,在所有新的场景里面,这个2A3R的逻辑基本上都可以进行匹配。

2A3R背后的逻辑更像是通过技术或者通过程序员的思维去做市场和营销,所以,每一步都需要去量化、衡量和优化。

基于2A3R框架,再讨论几个更加细致的问题:

(1)怎么样设置用户地图?

这个用户地图,不管是TO C的企业还是TO B的企业,任何一个客户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用户画像

  1. 这个用户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用这样的产品,希望体现什么价值?
  2.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目标预期设置,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触点去服务客户?
  3.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情绪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怎样从体验的角度去提升客户的转化率?

梁宁在她的产品经理课程中,把用户地图讲得特别生动:

量化的前提是我们有了很好的规划,即我们要有足够的策略。这个策略在产品和运营上能够实现对接,并且这些策略带来的数据可以评估和反馈。

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才能够做增长,这是交互的角度。现在在国内的市场里,C端的用户和B端的用户,对于用户体验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远远高于国外用户。

(2)在用户体验方面,如何从交互的角度去优化?

我们会把整个用户的全生命周期做一个曲线——在不同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用什么样的渠道、用什么样的内容,去给用户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1. 当一群用户对你的产品和品牌没有认知的时候,要传递产品、品牌的价值。
  2. 有了一定认知以后,应该告诉用户你的产品特性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我的用户参与度,用户价值在产品当中的体现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同时,在用户购买的时候,我们会区别哪些用户是价格敏感型,哪些是生态敏感型。

针对这样的用户,你会设置不同的内容:不同阶段,用什么样的渠道、用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触达客户。

通常所理解的传统的广告,更多的是独立的散点,而我认为它是一套完整的策略。

举个KFC投放广告的例子:

KFC在优酷和土豆投放贴片广告的时候给了一个核心指标,一条广告单一的受众看的次数低于三次,就不是有效的触达。如果看了超过五次,也不会给超过五次的钱,因为这也不是有效的触达。

这就是完整的策略。

所以做交互的人,它类似于迷你CEO,他不止看到产品和运营,更要看到产品运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3)黑客增长逻辑带来的一些新的工具

①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你的创意特别好,但是不懂技术?产品的用户体验特别擅长,但不懂数据?

都没关系,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营销策划或者营销技术型公司可以提供工具。帮助数据的获取、埋点(针对特定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获、处理和发送的相关技术及其实施过程)。

②基于不同的策略提供ABC…测试

比如:圈定一部分人群,帮你去测试。或者你不知道怎么样做相关因子的分析,做了很多的实验,但不知道哪个维度和最后的表现是最核心相关的,也有一些数据模型和数据工具帮你实现。

利用工具的核心是:补全你某一方面偏技术的基础知识,同时让你的运营效率逐步提升。

讲一个在线教育的案例:

有一个在线教育的企业,大家知道在线教育现在的获客成本比较高。获客成本高,获客过来以后,可能会有20%、30%的用户转到了注册的流程,剩下的80%流量就丢失掉了。

传统的方法,流失掉的用户没有办法运营,可能每个月发一个EDM(邮件营销),但是在中国看来EDM也非常少。那这流失的80%流量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比如:对于这些用户,能不能给他们分类?他从哪个渠道来的,这个渠道来的朋友买了之前什么课程?是否可以通过工具的手段,自动化把他引导到这些课程来?比如:用优惠券或者试听的形式。

或许这80%的流量还可以转化10%到20%到下一个阶段。

做产品或者做运营,只需要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场景,设计出来一些你认为可以提升、增长的点。

之后,会有大量的工具、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去实现整个的增长逻辑。

在行简介——“在行”是国内最大的“脑力市集”和“知识达人交易网络”,旗下服务包括“知识精讲”和“知识咨询”。通过“在行”,每位用户可以以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获取不同颗粒度、封装完好的知识产品。甚至可以直接找到对应领域的行家、牛人获得一对一指点,减少弯路。

截止目前已累计为百万人提供服务,被媒体称作“掀起知识付费浪潮的中国创新产品”。

 

 

作者:赵乾坤,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笔记侠

]]>
关于数据驱动增长的4个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www.f-o-p.com/74371.html //www.f-o-p.com/74371.html#respond Wed, 07 Mar 2018 07:42:58 +0000 //www.f-o-p.com/?p=74371
5 (25)

数据驱动增长”在2015年开始在国内被人提及,作为“Growth Hacking”的一部分,伴随Growth Hacking概念的流行而逐渐被互联网行业的产品、运营数据分析人员所接受。

图1 .增长黑客的搜索指数(图片来源:百度指数)

然而大多数朋友只是听说过“数据驱动增长”这个名词,对其方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究其原因,首先是各公司普遍缺乏优秀的数据分析工具,其次是简短有效的课程或文章太少。作者本人通过在工作中的实践使用,总结了一些通用的方法、流程,虽不敢称完善,但足够让读者朋友从0做到“基本学会”。

对于还没深入接触过“数据驱动增长”的朋友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去用?本文第1节“基本认识”中通过4个小节解答“为什么”、“是什么”和“有什么用”的问题。

第2、3、4节解答“怎么用”的问题。其中第2节介绍3个使用实例,这样可以让读者朋友更容易理解后面的方法体系。第3节介绍第2节中的例子所体现的方法。第4节总结搭建数据驱动增长模型的一般化步骤。全文结构如图2。

图2.全文结构

学习“数据驱动增长”首先是要有个正确的宏观认识,而后基于宏观的知识框架学习具体的用法。如果读者朋友对增长已经有了系统化的认识,可以跳过第一节介绍宏观认识的部分。

“数据驱动增长”听起来很高深,其实最核心的内容并不多,之所以很多名家高手通过整整一本书去讲这个技能,恐怕是因为出版社不允许他们的书只写10-20页。作者确信:读完本文,你将对“数据驱动增长”的核心理念和技巧拥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开始尝试使用这个技能。

1、基本认识

正确认识增长

“增长”是什么?通常认为增长是提升DAU、PV、UV,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引流量。然而事实是:只有“拉新”,没有“留存”的DAU/PV/UV提升不是增长!

这就好比“竹篮子打水”,看似篮子里面的水在变多,那是因为把水龙头开得大。但问题是:流量要花钱买,用户还没点击广告、没购买就走了,连获客成本都收不回来,就时更别提口碑效应了。而且,一旦你的产品把用户“恶心”过一次,不出意外的话用户是不会再回来的,忽视留存可以说是透支未来的做法!图3所示的就是“只拉新不留存”的作死姿势。

图3.“只拉新不留存”的作死姿势

PS:有些创业者就是用图3中这种办法去骗投资的,俗称“To VC模式”。

重构你的“数据意识”

那增长该怎么定义?个人认为:DAU、UV这样的指标属于“虚荣指标”,关注这些指标很容易误入歧途。目前对“增长”最好的解释就是“AARRR”模型,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海盗模型”,如图4。

图4. AARRR模型

①获取。就是从搜索引擎应用市场渠道,获得产品的“访问新用户”。提升的目标要是:渠道的质量、数量、新用户比例等。

②激活。完成“体验完整产品”所需的所有前置操作,如注册、购买等,由“访问新用户”变成“使用用户”。

③留存。用户认同产品带给他的价值,持续使用产品。由“使用用户”变成“活跃用户”。

④变现。通过点击广告、流量售卖、服务付费等方式回收获客成本并盈利。提升的目标要是:付费转化率、客单价等。

⑤推荐。用户对产品的价值非常满意,并推荐他人使用。由“活跃用户”转变为“粉丝用户”。

这5个核心指标共同构成了增长,5个指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有所侧重,探索期更关注“激活”和“留存”,增长期更关注“获取”和“推荐”,稳定期更关注“变现”。如图5。

图5.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增长侧重

无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产品运营,你做的每一件事的最终目的一定都是为了增长。因此,每一件事情一定是为了提升这5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数据分析也都应围绕着这5个方面展开。

数据能为增长带来什么

转化漏斗”和“留存图(表)”是分析增长数据不可或缺的2个基础工具,可以应用到AARRR模型的每个阶段。具体来说,可以用“转化漏斗”来衡量渠道质量、激活转化率、付费转化率、推荐转化率,可以用“留存图(表)”来衡量日/周/月的留存率。如图6。

这2个基本工具再结合下个小节提到的“用户分群”、“用户细查”等工具,可以让我们通过数据发现AARRR中每一步的提升空间和提升方法,这就是数据为增长带来的价值。

图6.数据工具在AARRR模型中的使用

数据驱动增长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据驱动增长需要有具备特定功能的工具。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最常用到的数据工具是以下5个:

①转化漏斗。如图7。用于量化用户在某个功能的一组操作行为中,各个步骤的转化/流失情况,以及产品内各个功能的使用率。

②留存图(表)。如图8。用于分析7日留存、1月后周留存、1年后月留存等数据,可以通过它寻找留存率的提升空间、提升方法,检验产品优化方向的正确性等等。

③用户分群。通过用户行为筛选用户群体,达到标记重要功能的作用。

④用户细查。可以查看某个用户的所有点击和页面浏览行为,是进行定性研究的利器。

⑤来源管理。用于标记用户来源,进而可以分析各渠道的转化率、留存率、新用户占比等流量质量指标。

图7 .转化漏斗示意(图片来源:GrowingIO)

图8 .留存图示意(图片来源:GrowingIO)

其中前三个功能尤其重要,缺一不可。图9是GrowingIO、诸葛IO、神策数据的功能菜单,可以看到,每个工具都具备这3个核心功能。

图9.GrowingIO、诸葛IO、神策数据的主面板

是否能够熟练使用“转化漏斗”、“留存图(表)”、“用户分群”这3个功能,是衡量一个产品人员是否具备“数据驱动增长”基本技能的重要标准。如果手头没有这种工具的话,也可以采用其他替代方案,比如请技术同学导数据或自己写脚本,但是效率会低很多。

2.实战案例

本节介绍3个使用案例。有了案例作为铺垫,可以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后面介绍的技巧、流程。本节所采用的案例分别摘选自GrowingIO公开课第2、4、14课。(本来是打算使用作者工作背景作为案例,但是考虑到商业保密的问题,最终决定用社会上公开的例子)

案例1

以某音乐APP为例,如图10左侧,在一段时间内点击“喜欢”大于3次的这部分用户的留存如红色线所示,蓝色线表示总体用户。可以看到,点击“喜欢”大于3次的用户留存率都高于总体用户。

再对比点击“喜欢”大于3次与小于3次的用户留存之间留存的差异?如图10右侧,最下面绿色线是点击“喜欢”小于3次的用户的留存曲线。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点击“喜欢”小于3次的人留存率比总体用户的还要低。

留存分析的作用就是指导如何优化产品,既然通过数据我发现了点击“喜欢”大于3就会留存率高,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假设:如果能让用户更早地去点击“喜欢”,那么留存下来的客户会更多。

类似地,如果用户加入了一个兴趣社区,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留存率相对整体客户来说是有一个提升的。更进一步,如果用户既点击“喜欢”大于3次以上,又加入兴趣社区,其留存率又高于只点击“喜欢”大于3次或者只加入兴趣社区。

图10.某音乐APP留存图

案例2

以某在线旅行网站为例,需要提升支付页的转化率,于是选取了一个到达支付页面但未完成支付的用户,借助“用户细查”功能来详细观察这位用户在支付页的行为轨迹。

如下图11,最左边的是该用户第一次进入该平台时的动作,该客户打开页面,浏览了旅游商品页,点击了购买,并提交支付页面,但是却直接退出了,没有确认支付。第二次,这个用户又重新进来,浏览旅游商品,选择了另外一个商品,提交支付,然后又是在支付页面退出了。第三次这个用户又进来,浏览了另外一个旅游商品,提交支付,最终还是没有完成支付,这次用户完全退出APP。

通过“用户细查”发现:用户每次都在支付页面退出,然后重新选择新的旅游商品。结合对业务的理解,建立如下假设:客户选择旅游商品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包括旅游时间、酒店套房、交通安排、参观景点等等。客户在提交订单后容易再次更改自己的选择,如果订单的支付页面无法修改订单内容或者返回上一页修改订单,用户最终会放弃支付或者直接退出,导致支付转化率过低。

可以根据上述行为,建立“支付页缺乏产品比较功能”的假设,然后去对这个假设证真或证伪。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种子用户访谈去验证,如果开发代价很小,也可以通过线上A/B测来验证。

图11 .使用“用户细查”发现设计缺陷

案例3

对某个功能的转化漏斗,可以从地区维度(分析各地区的转化情况)、平台维度(iOS,Android,web等)、行为维度(领取优惠券,关注了1个商品等)等维度分析,如图12。通过对比各个维度转化率的差异,就可以找到很多的优化空间。于是可以采取类似这样的措施:增加某些地区或渠道的投放,增加某些功能的曝光,向更多的人发放优惠券。

图12.用维度对比发掘转化提升空间

3.技巧介绍

技巧1:寻找魔法数字

例1中的方法是典型的“魔法数字”,首先来明确魔法数字的概念。

当新用户在一定时间里、以某种频率使用了某个功能时,会有更大的可能留下来,成为忠诚用户。这些能够大大提高用户留存的神奇数字,就叫做魔法数字(Magic Number)。

该方法起源于硅谷的互联网公司,比如:Twitter发现新用户在30天内关注了30个好友,就很容易在平台上继续活跃,否则流失的风险就很高;LinkedIn发现新用户如果一星期内加到5个联系人,他们的留存率和使用频率将会提高3-5倍;Dropbox发现新用户只要使用1次Dropbox文件夹,变成忠诚用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然而仅仅知道“魔法数字”这个事实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知道这个事实背后的道理。明白道理的好处是:①如果你的产品功能点非常多,挨个试验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明白道理可以让试验有针对性。②容易混淆使用行为与留存提升的因果关系:使用该功能究竟是带来留存提升的“因”,还是留存提升后的“果”?

“魔法数字”现象之所以存在,背后的道理就是:产品中的某些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快速地发现产品给他带来的价值。假如一个产品实现的用户价值是90分,而用户到达产品时可能只发现了其中的60分,另外的30分需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然而,用户的耐心是很有限的,如果没能让用户在耐心耗尽之前认识到产品带给他的价值,那么你没办法阻止他离开。例1中,“喜欢”以及“兴趣社区”这2个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快速地发现该音乐APP的用户价值。

找到了“魔法数字”也就相当于打通了留存的“任督二脉”,事半而功倍。同样的手段其实广泛存在于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产品中,比如:京东会对每月购物3天以上的用户发放积分奖励,Boss直聘把“消息”入口放到了应用内最醒目的位置。如图13。这样做都是为了让用户触发“魔法数字”。

图13.京东和Boss直聘中的魔法数字

技巧2:发现设计缺陷

这里的设计缺陷包括:测试同事未能发现的bug和让用户不舒服的设计。发现设计缺陷是一个先定性、再定量的过程,其目标通常是:提升转化漏斗中某个步骤的转化率。

A.在定性阶段,目标是找出用户行为异常的case。首先,明确自己想要提升转化漏斗的哪一步,并把这一步离开的用户使用“用户分群”功能标记出来。然后,通过“用户细查”功能去发现用户离开的前后都发生了什么,通常会找到一些“用户没有按照设计初衷使用”、“用户遇到功能bug”等类型的现象。

比如例2中,目标是提升“支付”这一步的转化率,通过“用户分群”把“到达支付页但没有确认支付”这样的用户标记出来,然后通过“用户细查”分析这部分用户的行为,最后发现:“没有完成支付”的用户中,很多都在支付页面“返回重新选择商品”。

B.在定量阶段,目标是估算定性阶段发现的问题所影响的用户数和占比。因为定性阶段发现的case既可能是单个用户遇到的个别问题,也可能是一群用户都遇到的普遍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影响的人数和占比来评估这里是不是要优化?优先级多高?定量计算时,首先使用“用户分群”将需要定量分析的用户定义出来,然后使用“转化漏斗”评估影响大小。

比如例2中,先用用户分群把具有“到达支付页面后返回,然后重新选择商品”这个行为特征得用户定义出来,这样就知道了这个问题每天/每周影响的用户数。然后把这个分群的用户放到漏斗中,去看这部分用户在“支付”这一步每天/每周的未转化比例有多少。

技巧3:估算转化提升空间

提升转化率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这个转化率是高呢还是低呢,还有多少提升空间?你基本没有可能拿得到竞品的数据作为参照,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你自己的转化数据就包含了很多的信息。比如例3中,可以小范围尝试发放优惠券,然后分析收到了优惠券的用户购买转化率相对于没收到优惠券的用户提升了多少。这样你就知道了通过这一个策略,可以将整体的转化提升到多少。向新用户发放优惠券以促进购买转化在电商互联网金融中非常常见。图14是“考拉海购”和“爱钱进”对新用户发放优惠券的做法。

图14.考拉海购和爱钱进向新用户发放优惠券

4.搭建数据增长模型的一般化步骤

在AARRR模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激活”和“留存”。虽然“获取”也十分重要,但“数据驱动增长”只是为其提供了从“激活率”和“留存率”分析渠道质量的手段,其最核心的投放策略和以前相比没有太多变化;而“变现”和“推荐”的提升方法与“激活”类似,不单独讲述。

建立增长模型共分为4步:①定义增长指标。②寻找魔法数字。③优化核心功能。④提升核心功能的覆盖人数。

第一步:定义产品整体的激活与留存指标

要根据产品特性明确激活与留存的定义。比如电商通常会把“完成购买”作为激活的标识,而不是“完成注册”就得了。同理,产品人员也要想清楚是把“打开APP”作为留存的标识,还是把“浏览商品详情页”作为留存的标识?

第二步:寻找核心指标的“魔法数字”

在明确“留存”定义的基础上,使用“技巧1”中的方法寻找“魔法数字”以及承载“魔法数字”的产品功能。

第三步:优化核心功能

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优先产品的核心功能,产品的核心功能指:“激活”过程中的必要功能和承载“魔法数字”的功能。因为如果“激活”相关的功能不好用,会导致用户直接走掉,而如果承载“魔法数字”的功能不好用,会导致“魔法数字”被触发的机会大大减少。

例如,Boss直聘中“注册”和“发布简历”就是激活过程必要功能,而“IM聊天”、“简历投递”则很可能是承载了“魔法数字”的功能。

对于“核心功能”,依照“技巧2”和“技巧3”的方法尽可能提升其转化率,以期让这些功能更加好用。

第四步:提升“魔法数字”的覆盖人数

假如你开了一家很有特色饭店,你肯定会尽力把最好的招牌菜给顾客品尝。因为顾客品尝这些招牌菜后,更容易认可饭店的厨艺水平 。那么顾客就更容易在下个周末再来你的饭店消费。反之,如果顾客在第一次光顾的时候没有品尝到招牌菜,他会误以为你的饭店口味很一般,也就不会再来第二次了。“魔法数字”其实就是产品的“招牌菜”。

在完成核心功能优化之后,要使出浑身解数让用户触发“魔法数字”。可以通过“用户任务”、“物质激励”、“弹窗提示”、“push推送”、“把承载魔法数字的功能放到最显眼的位置”等等手段来实现。

有时候,你的产品中不止有一个魔法数字,为了最大化地挖掘用户留存的潜力,还需要试验下不同的魔法数字之间是否存在“叠加效果”。如果存在叠加效果,则应该把多个魔法数字组合起来使用;如果不存在叠加效果,则把实现成本低的作为首选方案,实现成本高的作为首选方案未被触发时的备选方案。比如案例1中“点击喜欢>3次”和“加入兴趣社区”就是具有叠加效果的2组魔法数字,可以同时引导用户“点击喜欢>3次”并“加入兴趣社区”。

5.后记

“数据驱动增长”是产品经理&运营的必备技能

通过数据来驱动产品增长是每个PM必备的技能,最好不要由“数据分析师”代劳,因为做这一切的事情有个重要前提——对产品和用户非常非常熟悉。比如,例1中需要非常清楚产品的用户价值才能有针对性发现承载魔法数字的功能,依据行为数据建立合理的假设也需要对用户非常熟悉,再如,例2中需要知道“加入购物车”有哪些操作入口,否则转化漏斗数据就会不全。

关于“数据驱动运营”

增长的过程当然少不了运营工作的参与。但作者本人没有负责过运营工作,在运营这件事上缺少发言权,因此本文中只对“数据驱动运营”的常用方法做一下简略的介绍。

①渠道拉新。从质量、数量、价格几个维度设计投放策略,从转化漏斗、留存图(表)、新用户占比来分析渠道的质量。

②精准运营。通过用户的行为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精细化运营。例如,用户在论坛上的行为包括:访问、浏览帖子、回复、评论、发帖、转发、分享等等,我们使用“用户分群”把用户分为4类:A浏览类、B评论类、C传播类和D内容生产类,然后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推送不同的消息。再如,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的使用行为、个人属性信息去推断哪些用户具有较高的付费变现可能性,然后对这些用户赠送限量的优惠券。

活动运营。对于一个活动的效果分析,应该与AARRR模型中的至少1个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看:有多少人参与了活动、该活动给某个功能导入了多少UV。比如,活动A的目标是提升留存,那么还要应该分析参与了活动的用户留存率相比没参与活动的用户提高了多少,这些用户在参加活动前后的每周活跃天数是否有增加等等。

数据驱动增长的局限性

没有数据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数据也不是万能的!

比如例1中的“收藏”、“兴趣社区”等功能的第一版方案是怎么得到的?显然不是通过数据,因为第一版之前没有数据可用;再如,为什么有的用户到了支付页后看了一眼,什么都没点就走了,这时用户没留下可分析的数据。

这说明了数据驱动的2个局限性:①数据很难启发重大创新。②某些问题压根没有数据可供分析。

可见,除了数据驱动之外,产品的优化一定还要依赖其他驱动力。关于其他驱动产品增长优化的力量,稍后我会写一篇《不可不知的4个产品进化驱动力》予以介绍,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

如果您能够阅读到了这里,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世上没有什么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办不到的,更别说掌握一个不算复杂的技能了。你接下来要做的是在工作中去不断使用这个技能。Come on!

 

本文作者@刘鑫洋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4371.html/feed 0
我的20条运营笔记,或许对你有帮助 //www.f-o-p.com/54008.html //www.f-o-p.com/54008.html#respond Fri, 01 Sep 2017 02:59:00 +0000 //www.f-o-p.com/?p=54008 2

8月底了,夏天的尾巴,9月份就这么来了。如同往期一样,带来当月的运营笔记分享。

01

价值决定价格,想要让运营脱离市场的低价,就要先学会做有价值的事。

02

学会利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渠道免费资源来推广产品,比如专题推荐、首发、资源互换、App Store自荐等形式,搜索对应的渠道官网就可查看如何申请。

03

有个好友近期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他说在硅谷听到这句话“regulation is information”,即有监管的地方就存在着机会,有点类似知乎问题上那句“赚大钱的方式被都写进了刑法”。

比如说互联网金融一元夺宝P2P、余额宝等产品,再比如很多人想买海外的东西但发现很难,于是就有了火热的海淘电商,这些都是从监管中衍生而来的机会。

04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某一项技能,而是「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

05

优秀的产品经理做的其实是两件事:先理解这个世界,然后把他理解的这个世界讲述给别人。——俞军

06

360手机卫士作为一款工具型产品,是如何为其他品牌做广告?有一个核心要点,就是利用大数据和对用户场景的洞察,来实现精准投放

针对手机中装电商APP且经常使用,经常收到快递电话和短信的用户,定向投放京东的广告。针对去韩国旅行的手机卫士用户,在进入机场免税店的情况下,向这些用户投放免税店的优惠券。

07

产品的搜索框热词、关键词特效也是运营能合理利用的一个点,在美团外卖中搜索饺子、奶茶等关键词、七夕当天微信输入喂狗粮关键词,都有相应的动态飞出,都能给用户的惊喜感。

08

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得极致。小到一句文案,大到每一个运营活动。当极致的细节越来越多时,你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每天、每周的复盘总结,真的很有必要。

09

借助第三方在线数据工具可高效、快捷的作出好看、逼格高的运营报表,比如BDP、魔镜。你只需导入数据就可一键生成折线图、词云图、双轴图、树图、数据地图等,让你从此告别粗糙的Excel制图。

10

网易云音乐丁博说了一个半步理论:“你永远要领先你的用户半步。因为你不能落后,落后他们的话,你怎么引领他们去看你的东西,否则他们看你的东西都觉得木木的,毫无滋味。

但是你也不能领先太多,假设你是个研究小众音乐的专家,天天把自己哪些极致的东西推给大家,大家也跟不上。所以半步理论就是说,这半步用户恰好能跟着你,然后你又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新的发现。”

11

产品再有情怀也得赚钱,阿北终究还是关停了豆瓣FM、豆瓣一刻、豆瓣东西等不赚钱的产品。

12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极致的产品,就是要将手和眼解放出来”—— 亚马逊的首席科学家,Rohit Prasad。

13

好的创业idea往往来源于生活,可以想想自己或周边的人的生活有什么问题,有哪些被满足的痛点。

比如,ofo戴威在北大时念书时经常被偷自行车;蜜芽的刘楠在怀孕的时候发现没有母婴相关的社区;网易云音乐是因为丁磊老板热衷听小众音乐,想从小众出发做不同的音乐产品。

14

七夕期间体验产品的节日运营活动,包括文章、段子、话题互动、h5活动、有奖活动等,一周后回想这些运营活动大都忘的差不多了。

唯独记得“一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故事:“今日七夕,95岁的他用300幅手绘告诉你,怎样一生只爱一个人”。也许吧,故事往往更有生命力。

15

运营就像讲故事一样,如何预热,如何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如何让观众有共鸣,如何让观众回味并传播…

16

 00后更渴望寻找存在感,更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

17

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不断发力,签约大V可能是节点,还可能是黑洞,持续汲取社区内的资源养分和用户关注,长远来看有以下缺点:

  • 用户认知偏差。大V内容的曝光和持续,会让用户更多地把社区当作关注、消费大V内容的地方,而非展示自我、对外交友,那么,个人资料就会缺乏经营,社交无从谈起。
  • 关系链脆弱无效。粉丝很难得到大V点对点的反馈,所谓的关注只是大量脆弱无效的单边关系。用户仰望大V,周围却无三五知己。
  • 社区稳态不足。靠大V撑起来的社交网络,是簇状而非网状的,特别依赖这些巨大的连接节点。每一个节点的退出,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这也是之前微视小咖秀两个产品衰败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明星不玩了,社区就垮了。

所以靠多签大V来打快手,更像是一个饮鸩止渴的策略。快手科技合伙人曾光明的那句“为友商可惜经费”,并非无稽之谈。——Marvin 马文

18

每个产品都应有一个预防用户流失的机制。 

19

多和牛人交流,你会打开新的世界。你的长板就是你的社交货币,思考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再去索取你想要的。

20

运营人的迷茫依旧还在,那就来碗鸡汤。

《杀鹌鹑的少女》的那句话真是戳中痛点: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本文作者@Levin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4008.html/feed 0
5款简单的可视化小工具,让你的数据图表瞬间高大上! //www.f-o-p.com/52565.html //www.f-o-p.com/52565.html#respond Fri, 18 Aug 2017 03:11:01 +0000 //www.f-o-p.com/?p=52565 8 (10)

作为运营人员,虽然不是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但你总免不了要和数据打交道。BOSS要你做一个运营报告,你还是用EXCEL表来制图吗?有没有一些既可以把可视化图表做得高大上,又不会很复杂的工具

当-然-有!

今天菌叔有空,就分享5款非常好用的可视化工具。自己收藏起来的同时,记得推荐给身边的小伙伴们使用哦~

1、BDP个人版

BDP是一个免费的分析工具,分析模板非常丰富,而且还支持制作数据地图(自带坐标纠偏)一个比较万用平台。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有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模版哦,对于广大新媒体运营者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呢。

有各种数据模板可以套用,然后换上自己的数据,就大工告成了!

数据源借口非常的丰富,各种数据模版一键套用,换成自己的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可视化图了,是不是很厉害?

2、百度图说

百度图说号称是Echart团队开发的,优点是简单易上手,不用摸索就能使用。缺点是功能不太丰富。对于大部分运营者来说,其实也是够用的了,不需要太复杂的功能。特别是针对初学者来说,在Excel作图时时感觉不好对付的时候,这个工具就比较实用了,选择好模版,更换数据就可以很快的做一张好看的图表插入你的报告中。

3、文图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文图主要是用于图文结合的项目报告里面使用。最大的优势是它帮你定好主题配好颜色,让你整个报告看起来风格统一很简洁美观。就好比排版一样,最重要的不是你做得有多绚丽好看,而是整体风格要统一,颜色要统一。

文图用配好色定好风格的几个主题解决了这种问题,图表功能该有的也都有了,而且文图对移动端的支持真的非常好!完美适配手机端。

4、智图GeoQ

智图GeoQ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地图制作软件,自身有非常强大的地理数据库,对坐标的纠偏,地址字段的识别支持非常好,底图类型很多。绘图功能完善而且强大,该有的一个不落,配上它自家的数据库可以让你很方便的做出想要的数据地图。

五.地图慧

地图慧也是一个地图数据工具,但地图惠有自家的手机移动APP,可以完美在移动端上使用。但制图体验上个人觉得不如GeoQ来的好用,主要差在一些细节,比如自传数据识别比不上GeoQ,比如错了就没法撤销……

本文作者@菌叔聊运营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2565.html/feed 0
来聊点10块钱的运营思维和技巧 //www.f-o-p.com/50806.html //www.f-o-p.com/50806.html#respond Wed, 02 Aug 2017 09:47:41 +0000 //www.f-o-p.com/?p=50806 1 (26)

今天来聊10块钱的运营思维,顺便聊点运营技巧

1. 运营之道

盛大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桥哥说的,一句是传奇的彭程说的。

桥哥说:「不懂运营,才是真正的运营。」

彭程说:「千变万化,存乎一心。」

这两句其实都是围绕运营思维在转。

第一句话,其实在多年后,豆瓣的张小北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豆瓣社区从不做刻意的运营,运营的所有动作都应该由产品来实现。

张小北的这句话在知乎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

但其实,如果你做运营够久,你就会发现,张小北说的并没什么大问题。

产品和运营天生就是一体的,刻意的割裂本来就是不可取的。他们都是为了业务服务的,所以,谁离业务更近,更有价值,谁就应该更具有话语权。

第二句,其实虽然后来没听人在其他场合提到过,但这句话却会在运营实战中直接碰到。

最典型的就是活动运营从策划开发到系统支撑的过程。

而这也是很多人误解,运营需要更多的想象力的源点。

对于我这种老鸟,掌上生活转盘抽积分和随机开箱子都一样,都是通过算法或抽奖后台实现的标准抽奖活动,他们都可以通过同一种逻辑实现。

只是外沿的包装去改改即可。

而内核是永远不变的:让用户爽,让用户掏钱。

目的从未改变,改变的未有表面的那一层。

所以,运营思维其实要做的是解决浮于表面而不深入内核的错误倾向。

2. 思维清单

运营思维其实有好多,随意摘几个:

2.1 结果导向

亮哥说过好多次,运营的屁股是坐在公司的,为了公司的业绩目标、商业模式、竞争壁垒作为工作内容。

一件事情一定要有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我们始终要为好结果而拼尽全力。

对于结果,必须是要可统计、可量化的,作为运营,应该对结果负责。

2.2 精细化

流量越来越贵,所以不要再盯着采买流量的活儿,精准用户比大流量筛选的性价比更高,当然,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可能是买流量粗放打法的N倍,但对应的,转化用户的成本更低,用户生命周期也更长。

2.3 拆墙入内

有个段子,说是有两个老农,坐在一起议论皇帝吃什么。一个说,皇帝肯定是不用喝稀粥,顿顿吃干饭。另一个说,不只,不只,皇帝家里肯定有两口油锅,想吃油条就炸油条,想吃麻花就炸麻花。

你的策略和你的眼光相关,而大多数人的眼光之所以被限,是因为你的脑子里有面墙,这面墙可能是你过去经验凝结出的参照物,也可能是你臆想后的所谓的逻辑联系。

但很显然,你需要拆掉这些已有的思维定势,才能够去扭转现实。

譬如说,你看到很多游戏会跑到电信投点DNS劫持的小广告,广告里都是漂亮的小姐姐,于是似乎就得到了可观的点击量再去转化

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走这个路数都可以成功呢?

并不是。

你会发现,能做这种策略的大多数是页游公司,点开就能玩的,而端游、手游用这种方式就很差。

那么端游、手游公司就不能使用这种策略,而要采用别的策略,而在策略选定时,又会回归到产品定位、精细化运营的模型里,循环往复。

既然今天聊到运营思维,那么我就要列一些清单了,你可以看看你具备了哪些,缺失哪些,再想办法去补足。

  1. 看到一个广告,你应该尝试会去分析广告面临的受众,渠道选择的可能原因和效果回收的情况。
  2. 看到一个活动,你应该想办法去拆解出它的目的、针对人群、预期目标、投入成本、奖品爆率模型等信息。
  3. 看到一个产品,你应该在使用完毕之后去分析他背后可能的商业价值、面对的用户群体、群体的使用场景,以及可能设置的付费点并去验证,同时提出改进点,并观察后续运营动作是否验证了改进点。
  4. 看到一列数据,你应该可以清楚的指出数据是否有波动,这种波动是否正常,可能由哪些原因带来了这些波动。
  5. 看到一篇关于运营效果的报导,你应该试图去分析它的内生逻辑是否足够支撑文章判断,在哪些点上可能没有尽到详尽调查的职责。

诸如此类。

3. 获得方式

亮哥其实过去也聊过类似话题,并且指出过一些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是可以帮助你去建立良好的运营思维的能力的。

  1. 随手记录你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及之前的工作内容带来的相关数据变化。
  2. 认真去了解传统营销中的打法和内核,参照自己的工作进行应用于调整。
  3. 使用不同的运营工具数据工具,去寻找他们各自的优劣势,以及与自身工作的契合程度,并管理自己的工具库。
  4. 打造自己的媒体库及素材库,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
  5. 为每一次运营动作做小结,养成习惯,这一点和第一点很类似,唯一不同是,它是基于第一点去做总结。
  6. 总结需要大胆做,并且应该讲给Leader听、讲给同事听,让他们来指出你的不足和误判,提高是会很快的。

 

 

本文作者@张亮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080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