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21 Aug 2023 05:45:1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普惠金融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洞察报告 //www.f-o-p.com/323396.html Mon, 21 Aug 2023 05:45:17 +0000 //www.f-o-p.com/?p=323396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近几年来,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将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改进普惠群体金融服务,有效促进助企纾困、乡村振兴和保障民生。

继2022年以来接连发布了《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小微融资发展与展望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等研究报告后,艾瑞咨询普惠金融研究团队继续聚焦普惠金融,在原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普惠金融行业在202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推出本报告。

从结构上,本报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宏观上确立当前普惠金融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其次重点洞察普惠金融行业发展现状,接着选择了部分典型案例作为标杆研究,最后与多位行业大咖进行面对面交流,呈现专家们对于行业现状的理解及对未来趋势的预判。

从内容上,报告第二章「市场洞察:行业发展现状」分为普惠金融篇、消费金融篇、小微金融篇和供应链金融篇四个篇章,在政策环境、行业规模、商业模式、市场格局、数字渗透等方面分别展开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展现了当前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全貌。

本篇主要呈现报告的宏观背景与市场洞察部分。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杠杆率升幅明显

受三年疫情“伤痕效应”影响,虽然债务规模增速已经偏低,但经济增速的超预期下降从分母角度拉高了宏观杠杆率水平

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影响宏观杠杆率变化的两大因素是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宏观杠杆率是中期经济周期变化的警戒线。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任务后,2015到2019年间实体经济部门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仅4.8个百分点, 到2019年底“宏观杠杆率高度增长态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

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中国通过财政、货币向市场投入资金,稳定市场和恢复生产生活,货币供给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直接推高了宏观杠杆率。此后,虽然债务规模于2020年快速增长后增速实现回落,目前债务规模增速已经偏低,但由于经济增速的超预期下降,宏观杠杆率仍整体攀升,2023年Q1宏观杠杆率上升到了历史高位281.8%。

伤痕效应未退,居民收入预期待恢复

受疫情及整体经济周期影响,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的谨慎性储蓄增加,消费意愿疲弱

虽然疫情已经告一段落,但其对居民造成的“伤痕效应”并未治愈,加之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周期,近两年居民部门呈现出的典型特征是:收入增长乏力,消费意愿疲弱,主动积累预防性储蓄。从数据上看,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分别为5.0%和1.8%,是近10年来仅次于2020年的次低位,居民人均消费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10→2019年的连续下降后,中国境内总储蓄率于2020年开始出现了连续上升,大量的资金沉淀在居民存款中,难以流向企业部门,消费的疲软拖累了经济表现。

消费疲软与成本上涨,企业经营承压

营业收入、利润率与现金流“三降”,以小微为典型代表的企业经营面临严峻生存压力,帮助小微企业加快“回血”是当务之急

近三年来,反复的疫情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生产经营停顿、产品积压、合同违约、经营资金紧张等问题,企业营收、利润与现金流呈现同步下降趋势,不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均面临着营收、利润率和现金流下降的问题。一方面,2022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额出现连续性同比下降现象,2023年以来同比降幅达到20%以上;另一方面,小微经营者的净利润率也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呈现连续性下滑趋势,2022年Q4甚至达到了负值。

这其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因此相对脆弱的承压性而受到的影响最深,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事,需要将广大小微企业的恢复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帮助他们尽快“回血”。

扩消费促内需一揽子政策措施在行动

国家已形成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以及促进汽车等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信贷投放也将实施重要支持性作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伤痕效应及整体所处经济周期,2022年以来,国家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放在最优先位置,接连发布多项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并于2022年底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给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前期,我们会同有关方面深入研究制约消费的当期和中长期因素问题,形成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以及促进汽车、电子产品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同时促进汽车消费、家居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等针对性政策接连发布,体现了国家大力促消费、提振经济的决心。

与此同时,2023年7月,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举行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介绍了2023年下半年将围绕国家政策开展工作,包括加强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支持、引导银行加大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积极支持重点领域消费需求、引导金融机构立足职责定位优化金融服务等,其中重点提及了引导银行加大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

小微金融对缓解小微企业流动性压力的重要性不容赘述;消费金融的作用是帮助用户打破资金约束、实现资金的跨期分配进而促进消费,且原银保监会从数据层面肯肯定了消费金融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效带动零售产销量增长。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能够有效打破借款人当期预算约束,助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01 普惠金融篇

普惠金融的概念与定义

普惠金融贷款可简单分为消费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普惠金融贷款的目标是提升贷款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金融贷款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1)消费性贷款通过缓解居民消费时的流动性约束来推动当期消费的提升,居民消费资金流入实体经济;2)企业实现生产与再生产,经营性贷款在过程中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满足业务扩张时的资金短缺需求。

普惠的普:中国普惠发展处世界前列

账户拥有及数字支付等金融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借贷参与率与资金筹集效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比例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显著变化,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服务提供者纷纷涌现,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方法也逐渐显现出了效果,中国在普惠金融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2022 年 6 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全球普惠金融调查(Global Findex)数据,中国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增长明显,较多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

从宏观上看:一方面,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截至2021年末,中国居民的账户拥有率和数字支付使用率均高于了全球水平,也高于了中高收入经经济体的均值;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显著进步为居民带来安全感提升。中国居民在医疗、养老、教育、日常消费等方面的财务担忧均低于全球,其中对养老的担忧比例还低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

聚焦到贷款领域,中国居民的借贷参与率及快速筹集到资金的效率也获得了较大提升。1)截至2021年末,中国居民的借贷参与率高于全球水平,也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2)超过90%的中国居民可以在30天内筹集到应急资金,高于全球水平,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接近;3)表示不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的中国用户达60%,高于全球水平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居民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比例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储蓄和借贷的受访者比例为34%和22%,到2021年已经上升到了45%和31%。

普惠的惠: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不断强化,各类主体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作为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信号,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以及进出口和国际收支。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导,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工具,因此贷款利率是中国利率体系的关键。2013年12月,央行组织发布了LPR,作为贷款定价的市场化参考指标,但运行中报价行仍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报价,导致原LPR市场化程度不高,运用范围也较为有限。

2019年8月,按照国务院部署,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经过三年多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不断强化,各类主体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经统计,自2019年8月以来,我国1年期LPR经历了8次下调,累计下降70个基点,5年期LPR经历7次下调,累计下降65个基点。

另一方面,由于通胀和经济表现的差异,2022年我国采取了不同于主要发达国家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资金利率、信贷利率、债券利率的利率中枢基本都低于2020年水平,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有力的金融环境。

主要细分市场所处行业生命周期

业务复杂程度影响普惠金融不同细分市场的发展阶段:消费金融已步入成熟期,小微金融处成长期快速增长,供应链金融初入成长期亟待爆发

本报告聚焦贷款融资类业务,且主要分析消费金融、小微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服务C端消费者,而小微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则面向B端企业,业务的复杂程度及互联网发展过程共同决定了三个细分市场的发展进程:消费金融已步入成熟期,小微金融处成长期快速增长,供应链金融初入成长期亟待爆发。

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化兴起于消费互联网,人口红利助力消费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步入成熟稳定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几乎同步发展,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刚刚开始;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逻辑简单、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但企业金融复杂、行业与行业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其需要更多定制化的、与行业深度融合的金融产品,但目前不论是小微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都还未能完全实现。

02 消费金融篇

狭义消费信贷规模不及预期,渗透率失真

疫情影响于第三年达到最值,22年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增速不及预期,但更低增速的社消零售总额从数据层面拉高了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

“双循环”格局下,消费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关键引擎,疫情后“伤痕效应”未褪进一步强化了快速恢复消费的重要性。消费金融作为支持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的助推器,其健康有序发展将关乎国家战略的落地成效。十载匆匆,我国消费金融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22年我国狭义消费信贷规模接近18万亿。但纵观历史数据变化,近三年行业规模增速均为个位数,原因在于:1)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监管明确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2)作为行业重要驱动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加速,规模增长受限;3)新冠疫情的影响于2022年进一步加深,居民还款能力下降且对未来预期比较悲观,借贷行为收缩,因此2022年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不及预期(此前我们预测2022年底规模将达19万亿)。

与此同时,2022年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达到了31.8%,却远远超出了预期(此前我们预测2022年底渗透率仍不足30%),主要原因在于22年居民消费疲软,社消零售总额几乎没有增长,造成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从数据层面实现了跃升,但该异常数据并不能得出我们22年居民狭义消费信贷渗透快速变深的结论。

居民借贷行为收缩但还款压力继续增加

收入·借贷比指标可从流动性角度体现居民还款压力大小;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下居民还款压力增高,需尽快提高收入水平来恢复居民借贷意愿

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体现了居民在消费行为中所采用借贷的比率,但由于分子贷款余额是存量概念而分母社消零售总额是当年发生量概念,使得渗透率数据容易在非常规情况下(如新冠疫情)出现异常进而失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可避免该情况的指标去进行辅助判断。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般是指居民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其与贷款余额一样属于存量概念,类似一个有进有出的“蓄水池”,因此我们采用了“收入·借贷比”指标,当某年收入·借贷比为a%时,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中有a%是被待偿还贷款约束了流动性的,也就是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下所承载的借贷压力。

虽然2022年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不及预期、增速进入历史低位,但当年居民收入·借贷比达到了21.2%,相比前一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与疫情前的2019年增幅一致,这说明,虽然居民借贷行为有所收缩,但由于收入受影响,居民实际还款压力反而继续增加了,这也是居民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借贷意愿下降的原因之一,较高的还款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居民借贷行为,在恢复消费的大背景下,居民需要尽快恢复收入水平来缓解还款压力下的流动性约束,进而逐步恢复居民借贷意愿。

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格局基本形成

金监局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等非银机构被正式纳入其监管体系,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信贷供给格局与监管格局均已基本形成

根据持有牌照类型的不同,消费金融服务供给方主要分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不同类型机构定位不同、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与产品类型也各不相同。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成为中国消费金融业务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虽其并非持牌金融机构,但借助其流量与技术优势,通过控股或参股网络小贷公司甚至消费金融公司,成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主体类型。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监管层面认可互金平台对行业线上化进程贡献,但不完全受原有监管体系约束使其有社会经济金融风险的可能。为防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风险,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对业务风险进行规范,而将互金纳入原有监管体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

2022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中,银行信用卡、银行自营消费贷及民营银行的管理贷款余额占比达71%,包括互金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非银、类金机构份额为29%,可以说监管期望形成的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信贷供给格局已经形成。

作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最主要的参与者,互金平台因非持牌金融机构,多通过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合作来开展业务,因此其展业过程中会受到合作机构及其监管机构的监督,随着互联网贷款领域政策法规的持续完善,互金平台已经基本被间接地纳入了监管体系。

2023年5月,在原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揭牌,除负责银行和保险业的监管外,还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其他金融业的监管,包括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投资者保护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金机构将成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总局将通过多样化方式逐步实现对其的穿透式监管,进而实现直接地完全纳入监管体系,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监管格局也基本形成。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增速达到新低

因各主体产品久期差异及余额的累计效应,行业放款增速首次低于余额,行业核心驱动力由互金平台转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已成事实

2013年以来,互金得到快速发展,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各类型市场参与方角力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行业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与余额规模均以几百甚至几千的增速在增长,到2018年增速仍然超过80%。2021年以来,受各类因素影响,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增速开始加速收敛。尤其到2022年,疫情的冲击与行业整改大限很大程度地掣肘了互金平台方面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增加。根据测算,2022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21万亿元,余额规模6.2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与7.2%,增速数据达到新低。

另一个比较异常的点是,2022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款规模增速首次低于了余额规模增速,这主要是因为持牌金融机构消费贷的平均久期低于互金平台,且放款规模为当年发生值而余额规模是存量数据指标具有累计效应。此前我们在《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到,“未来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主要驱动力将不再是互金平台,而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持牌化互金机构为辅的持牌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经过2022年持牌机构与互金平台相对份额的数据验证,这一观点已成事实。

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完成和行业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大背景,预计行业整体尤其是互金平台的业务增速将逐步恢复。

助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贡献率继续下降

互金平台整改、持牌机构数字化水平上升与零售业务结构化转型等造成2022年助贷规模首次下降,未来规模将恢复上升但贡献率会继续缩减

消费金融业务的主要环节包括获客、风控、放款、贷后管理四个部分,随着消费金融业务流程中各环节职责的分工细化,助贷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也帮助互金平台打破了其自身不具备放贷资质或杠杆率限制规模增长的掣肘。自助贷概念兴起,其伴随着甚至可以说主要驱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的增长,2020年,助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与余额规模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6.2%与74.6%,模式占比达到历史顶峰。

2020年底蚂蚁IPO事件之后,监管对助贷业务风险空前关注、政策要求明显偏严,互金平台在包括“断直连”、属地化管理、联合贷出资比例、银行互联网贷款规模限制等方面在内的合规整改进程加速,而同时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持牌金融机构自生式互联网化程度逐步升高,零售业务结构化转型加速,多种因素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助贷比例下降、自营比例上升,2022年行业助贷规模出现了首次下降。

未来,随着互金平台整改验收逐步完成和银行为主、非银类金为辅的监管格局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预计助贷业务规模将会恢复上升,但其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的贡献率将会继续下降直到50%以下。

合规整改后助贷业务更趋市场化

银行风控自主性提高造成平台助贷业务推荐通过率下降,风控审慎标准差异造成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用户资质出现分层

2020年5-7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与正式文件相继发布,在“助贷2.0”的基础上,对银行开展助贷业务的要求从放款、风控环节延伸到了其必须参与到贷后管理环节,并对风控、放款、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做出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助贷3.0】,同时将对商业银行的管控要求延伸到银行业金融机构;2021年12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中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贷款、助贷业务的业务规模、合作机构规模等均做出限额;2022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明确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

除蚂蚁集团外,13家平台合规整改的重心是个人征信“断直连”及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中涉及的一系列要求,“断直连”短期主要影响平台数据采购成本,互联网贷款相关政策则影响了平台的具体的业务模式与规模收益:

影响1:随合作银行风控自主性的提升,助贷平台向银行等合作金融机构推荐借款用户的资产通过率下降,某头部平台2022年以前合作机构审批通过率始终在90%以上但2023年上半年平均不到85%;

影响2:属地化限制及单一合作机构的规模限额要求等使平台不得不减少与部分区域性银行的合作,转而寻求属地化限制少且资产规模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合作,但股份制银行在与平台谈合作时话语权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助贷平台的利益。此外,与不受属地化限制的互联网银行合作也成为一个行业新趋势。

影响3:过去兜底模式的助贷业务中,平台与各银行的合作基本无差异,但其实不同银行的风控能力及风险审慎要求不同,全国性银行与区域性银行的风控能力差异也较大,风险审慎要求越高的银行其审批通过率会越低,而未通过审批的用户会被平台转而推荐给其他风险审慎水平相对低的银行。随着平台合作金融机构的数量与类型增多及银行风控自主性的提升,未来自然而然会出现不同类型银行所服务的用户平均信用资质的分层现象,如国有大行服务最优的一批用户,股份行次之,区域性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再次之,平台自有小贷公司通过自营业务为剩余用户提供放款服务。

互金平台份额正向其他主体迁移

持牌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的贡献率反超互金平台到54%

正如艾瑞咨询《2022年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中预测的一样,互金平台的市场份额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向传统银行、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迁移,互金平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21年的55%下降到了2022年的46%,以银行为代表的持牌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的贡献率反超互金平台达到了54%,行业核心驱动力由互金平台转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已成事实。

具体地,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余额增加值的贡献中,消费金融公司与民营银行分别为59%和19%,而以银行为主的其他传统金融机构达到了100%。

互金平台与持牌机构集中度呈相反趋势

短期内单一持牌机构业务难对行业CR10产生质的影响,头部平台业务恢复后市场集中度将恢复上升,但行业整体集中度的长期趋势仍下降

2022年,互金平台缩量的同时持牌机构增量,行业核心驱动力由互金平台转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已成事实,以银行为代表的持牌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的贡献率反超互金平台达到了54%。

市场集中度方面,受2017年底“141号文”严监管靴子落地影响,包括P2P平台在内的大量长尾机构退出市场,头部平台快速凭借流量优势建立与金融机构的合作,18、19两年恰恰是头部机构规模爆发增长期,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正式文件相继颁布,多家互金平台被监管约谈后启动整改,在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框架日益明晰的情况下,头部平台机构继续发力,中尾部平台进一步出清,2020、2021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放款规模CR10进一步上升,分别为77%和78.2%。

虽然持牌金融机构在增量,但由于参与机构众多,单一的某机构的互联网消费贷业务难以对行业CR10产生质的影响,正常情况下2022年行业CR10应该继续上升,但由于蚂蚁的市场份额较高,且其在2022年收缩,造成2022年CR10下降。未来,随着蚂蚁消费金融业务逐步恢复,预计202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CR10将会回升。

未来,受监管环境变化与利率上限下调等因素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业参与者将进一步出清,预计互金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细分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将继续上升。而随着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渗透率的继续提升,以及更多当前处中尾部的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增长,预计持牌金融机构互联网消费金融细分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将下降。互金平台细分市场与持牌机构细分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呈现相反变化趋势,而由于持牌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贡献度的上升,行业整体集中度长期趋势将是下降的。

03 小微金融篇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已超四成

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推进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型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正逐步接近阈值

2018年,银监会发布《关于2018年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着力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引导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支持,聚焦小微企业中的相对薄弱群体,在银行业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为考核重点,努力实现“两增两控”目标。受到各方重点支撑,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017年的8.8万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24.1万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也从28.1%上升到了40.4%

比较特别的是,2020-2022年间,中国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持续上升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下降,普惠型小微贷占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比例升幅明显下降,一方面缘于疫情影响下更脆弱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难度更大、还款信心不足导致了借款意愿的下降,另一方面,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取消了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的硬性指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的压力。此外,经过了五年的全力冲刺,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补充,其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正在逐步接近阈值(小微与普惠小微贷款均处于充分满足情况下的占比)。

国有大行与农村金融机构是小微主力

国有大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行业高速增长,其在通过逐步下沉实现规模增长的过程中主要抢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承担着完成金融普惠性目标的重要使命。由于小微企业普遍成立时间短、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其很难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支持,银行间接融资是小微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2019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做出量化增速要求,要求贷款规模同比增速不低于30%,2020年一度到达了40%,因此国有大行在近几年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全行业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高速增长,且国有大行的市场供给份额逐年上升,自2019年末的25.9%上升到了2022年末的35.9%。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结构上看,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贡献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与资源能力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而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数量众多、分散各地,具备小微企业本地化扩展与调研优势,也为大量分散在各地的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根据统计,2019年-2022年间,国有大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均在65%-67%之间,整体上波动不大。但内部结构而言,相比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全国性大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均具备网点下沉优势,因此在全国性大行努力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势必出现了业务的下沉,下沉过程中其借由资金优势抢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部分用户。当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更下沉来扩展业务,共同实现业务的下沉、小微融资服务的普惠性。

普惠的实现需要找到可衡量风险的数据

风控数字化是解决小微融资供给规模不足与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数字化关键在于找到可线上获取、能很好衡量企业风险的数据

问题表现:如前分析,小微企业已获得普惠性初步成果,然仍存在供给规模不足、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问题原因:在从事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所需要的获客、风控、运营等能力要求中,风控是当下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难点,具体体现在:小微企业可获得的贷款支持非常有限风控的效率与耗费的成本是“跷跷板”的关系,风控的成本与效率难兼顾,在小微企普遍存在缺乏抵押物、经营管理不完善、报表不规范、缺乏有效评估或证明其信用水平的方式等问题的背景下,小微企业长尾群体难以被覆盖。

解决途径:要解决风控这一核心问题,需要找到线上获取、且可很好衡量企业风险的数据,并通过线上自动风控降低坏账、运营成本。因此,只有通过科技赋能小微企业融资,引入更多数据,通过线上化的方式为小微企业长尾群体提供服务。

当前现状: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入局,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小微企业融资行业,并持续改变着普惠金融发展方式,具体体现在:

1、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中小商业银行也积极加快数字化发力和布局数字金融,小微融资服务品种和服务场景日趋丰富,智能风控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持续提升,服务客户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拓展。

2、各类型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入局小微融资科技行业,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合作支持,提升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店”群体的服务覆盖度。

税票数据具备绝对领先优势

税票信息在规模化、数据真实度及与风控关联度方面具备优势,银税贷与发票贷是目前实现解决风控效果与风控成本难兼顾问题的最优选择

传统的小微企业风控模式通常是业务员通过线下走访等方式对贷款企业进行深入调查获取企业详尽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工商、财务、合规、行业情况等多方面信息,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但这种尽调方式运营成本较高,相比小微企业的借款金额并不具备性价比。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多会出现缺乏可追溯资料难以有效评估风险的情况,而缺乏抵质押物和抵押流程长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度。

随着科技的日渐发展与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推进,银行开始通过企业各类数字化信息来辅助风险判断,目前市场上可用于小微企业风控的线上信息主要包括供应链信息、税务信息、发票信息、支付信息、用电信息、信息系统数据等,各类数据对于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作用度在信息真实度、信息丰富度、与风控关联度、覆盖企业广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类企业数据中,税务数据在信息真实度、与风控的关联度等方面存在优势。具体而言:1)税务信息覆盖了我国八成中小微企业,覆盖范围广,便于实现规模化;2)税务信息真实度高、数据维度多且有是风控的关联度大,可以有效帮助银行快速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3)银行可通过“金税工程”建立的网络、系统进行对信息的电子化收集和存储,风控自动化程度高。

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和原银监会出台文件,要通过“银税互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2017年5月,《关于进一步推动“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发布后,银行业积极通过税务数据赋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目前银税贷已经成为各个银行布局小微企业融资线上化进程最重要的产品与方式。2020年4月,《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银税贷”业务得到进一步繁荣。2022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贷款988万笔,贷款金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9%,且预计2023年全年发放贷款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此外,在我国“以票管税”的大环境下,发票信息与税务信息紧密相连,因此通过税票信息展开的银税贷与发票贷是目前实现解决风控效果与风控成本难兼顾问题的最优选择。

小微企业借贷意愿与还款信心不足

下行的经济环境影响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借贷行为过度审慎,未来企业投融资信心会随着居民消费的提振而恢复

疫情以来,国家层面给到多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但整体下行的经济周期下,小微企业经营仍然举步维艰,住户部门层面居民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企业部门的经营信心也大幅下降,而这充分影响了企业的投融资意愿。根据央行统计的各季度不同规模企业贷款需求指数,2022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骤然下降,且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差距明显收缩。另一方面,根据某金融科技平台的业务数据对比,2022年以来该平台初审后用户自然流失率从25%左右上升到了55%左右,授信成功后用户的额度动支率也从95%下降到了约60%,小微企业的借贷行为过度审慎,行业痛点已经从“借不到钱”变成了“需要却不敢借钱”。未来,随着国家全面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措施,预计企业投融资信心会随着居民消费的恢复而恢复。

04 供应链金融篇

中国将成全球最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之一

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36.9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0.3%的CAGR增长,2027年将超60万亿元

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赊购模式的盛行、友好的政策环境等因素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2022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余额规模达到了36.9万亿元,过去五年CAGR为16.8%,高于中国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和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

据统计,2023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135家公司中,近70%进行了供应链金融布局。随着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将以10.3%的CAGR继续增长,到2027年,规模超60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之一。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技术发展同步驱动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扩张,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渗透率从在5年内实现了多倍增长

自2017年《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供应链创新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了有效创新发展,数字化渗透率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规模达到11万亿元,数字化渗透率约为30%,相比2018年实现了多倍的增加。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在此背景下,艾瑞预计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渗透率将进一步显著提升,到2027年,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数字化渗透率也将增长到约50%。

不同模式的数字化度差异更为突出

应收账款模式数字化渗透率远超其他,电子债权流转凭证类产品贡献最大,未来供应链票据将取代一部分电子债权流转凭证类产品的市场

供应链金融业务复杂程度高、所涉主体数量多、融资模式丰富多样,其数字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根据供应链交易行为中核心企业是否参与,可以将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融资模式分为两大类:一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数字化变形,二是依托B2B电商平台的新型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特别的是,B2B电商平台下同样包含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但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天然的制造了很多信用,从而涌现了各类创新产品。

虽然B2B电商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今发如火如荼,但应收账款仍然是最主要的模式。前文提到,应收账款模式占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的比例达60%,主要原因在于应收账款模式的风险系数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该原因同时造成了应收账款模式的数字化程度更深。根据艾瑞测算,2022年应收账款模式的数字化渗透率达到了4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数字化渗透率。应收账款模式的主要数字化方式有三种:电子债权流转凭证、供应链票据及供应链ABS。

2020年4月,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3家供应链金融平台首批接入试运行;2021年6月,票交所发布《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展规划(2021-2023)》,并提出在签发端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有序推动供应链平台接入、加强配套机制建设等;2021年8月27日,票交所举办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并于之后累计受理通过24家供应链平台的接入申请,截至2022年末,供应链票据各项业务金额累计2212亿元。

目前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主要采用电子债权流转凭证模式,但供应链票据模式与电子债权流转平台模式在很多方面具备共性,且目前存在不同电子债权流转凭证无法互认的问题,而供应链票据则可以避免该问题。未来,随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供票市场的成熟化,预计未来供应链票据将取代一部分电子债权流转凭证类产品的市场。

平台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基本载体

在运营数字化平台超200家,金融科技公司率先实现了库存融资与应收账款模式的齐头并进,未来多方合作成立科技公司建设的综合性平台将增多

当前,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及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建立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据统计,截至2022年,行业内已经有超过200家在运营平台,且这一数量仍在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垂直细分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涌现。

在运营平台中,自供应链金融2.0阶段就开始兴起的核心企业建立的数字化平台数量最多,约占所有平台的一半,而金融科技公司建立的平台占比虽暂时不高,但随着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供应链服务公司将实现更深度的融合,预计未来会出现多方联合建设的综合性平台,主要以金融科技公司的形式展开,因此预计金融科技公司建设的平台占比会上升。

此外,不同背景的平台对应收账款模式的覆盖率均最高,与行业整体水平一致,但金融科技公司由于具备较强的科技能力,其率先的展开了对库存融资模式数字化的探索,实现了库存融资与应收账款模式的齐头并进式。

 

作者:艾瑞

来源公众号:艾瑞咨询(ID:i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