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率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07 Dec 2018 12:14:5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注册率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花钱都买不到的渠道推广技巧和转化率优化方案 //www.f-o-p.com/108454.html Sat, 01 Dec 2018 02:08:38 +0000 //www.f-o-p.com/?p=108454 渠道推广技巧

 

今天,小编主要针对渠道推广转化优化来给大家分享几点:

  • 我们的钱都投哪儿了?
  • 每个渠道的投放有什么技巧?
  • 如何分配每个渠道的投放费用?
  • 如何分析每个渠道的转化率并进行优化?

1、我们的钱都投哪儿了?

经常有朋友会问,这个月花了很多钱,那么广告费到底哪去了?抛开针对促销活动或是大型公关事件的临时投放,常规的流量引入是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平台新用户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假如现在给你一千万,你如何花的高效?

如果作为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本身就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用户数广告投放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入手:

  • 腾讯系广告
  • 科技网站
  • 网络媒体

2、每个渠道的投放有什么技巧?

1、搜索引擎

比如360、百度、QQ浏览器搜狗、神马、谷歌等渠道,都是主流的搜索引擎,这些往往是商家必争之地。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百度SEM,包含了百度关键词、百度品转、百度网盟DSP、知识营销等等的付费类产品,还有谷歌关键词,谷歌展示,360品专…

通常付费转化率最高的就是品专。

投放品专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检索到网站,且品专可投放关键词不仅限于品牌词,还包括品牌相关词,面对出价较高的竞品,企业仍然能够通过增加品专关键词而获取到大量流量。对于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复购率较高的公司来说,品专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品专费用:不同季度,关键词的流量都是浮动的,百度会根据关键词的流量来确定品专费用,所以建议大家在淡季的时候申请品专报价,签约时间可以定长一些,能够省下不少的费用。

通常关键词的转化率相比品专转化率会低很多。

关键词的转化率相对不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关键词都会收支平衡,关键词需要持续不断的优化。假如没有投放品专,核心关键词的出价一定要高一些,以避免被竞品抢占首位排名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优化,可以根据关键词的质量度调整出价,删除贡献度低、检索量低的关键词,优化关键词库,优化标题提高点击率,优化页面体验提升转化率。

网盟cpc很低, 用户精准度不够,转化率是最低的。

网盟广告包含了百度网盟、谷歌展示、搜狗联盟等,主要是依靠庞大的网站来展示推广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出价来提高曝光量点击量,通过精准定向投放,提升转化率。

2、腾讯系广告

腾讯系广告有QQ空间广告、浏览器广告、广点通微信广告应用宝广告等。

在明确推广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我们的客群,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基础属性,根据用户画像定位目标人群,从而筛选行业渠道。其中,广点通、浏览器类广告适合做品牌宣传。

比如:在挑选广告平台时,重点关注用户群在pc端还是手机端,在微信端还是QQ端,用户群的地域、性别、年龄、居住条件、爱好、学历等,从而选择更容易触达用户的渠道。

选择好渠道后,如果公司本身就有较为精准的用户包,还可以申请开通白名单,上传号码包定向投放。

除了用户画像和定向投放,广告内容也很重要。

比如微信广告可以分为公众号广告朋友圈广告

公众号广告可以请人做内容,通过专业的内容去吸引到粉丝,粉丝数多了之后,通过活动来吸引粉丝注册,从而引导到付费。也可以请大V转发,来达到推广的目的。

其中,内容制作是要找专业的人,做金融的,就找财经记者来写,做汽车的,就找汽车编辑来写,内容的重点是深度,而不是文笔,只有深度的文章,才能影响到目标用户,而段子文章,只能吸引到眼球。

其次是要精细化运作,整理成媒体库,分类、监控不同号的注册率、注册成本、付费率、续费率等。细分到文章的阅读数,转发数,点赞数等。

朋友圈广告可以使用单图、多图、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发布,来伪装成一条不像广告的广告。单图可以将图完整地表现出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吸引到人,多图适合经过包装、主题明确的推广。

首先我们要让用户降低对广告的心理防备,其次设法将用户的注意力成功地吸引过来,最后进行转化。

其中的广告内容设计,要求我们善于创意表达、制造话题、或者创造一个场景,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3、科技网站

国内外各大科技网站也都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如CSDN,36kr,爱黑马等,人群分类较为精准,可以根据自身的群体选择适合的网站投放软文或者硬广,虽然转化率低,但是曝光量很高,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我们也可以分析竞品都投放了哪些渠道,取其精华,优化自身投放渠道。

还要多多挖掘更多人群精准的,还没有被其他竞品过滤掉用户的网站,一般这类网站投放费用都比较低,之前在渠道合作上有尝试跟就医160和辣妈帮合作,通过报价,是否与其他金融产品合作过,人群是否匹配来分析,我们最终选择了价格低、有互联网消费习惯,还没有其他竞品合作过的就医160合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网络媒体

除了以上几类流量入口,微博、搜狐、今日头条社交媒体平台和门户网站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微博也有自身的广告体系,可以请专业的微博代运营公司帮忙投放,门户网站也可以找新闻媒体营销的公司负责,他们对接了成千上万家的新闻平台,可以一键投放,价格在3000元-6000元一篇不等。

一般都是打包购买,此类公司繁多,在选择的时候谨防被欺骗,每个公司投放的效果方式也不同,有的是按照投放的媒体数量,有的不保证数量只保证能上头条,此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网站的投放效果,有没有被百度搜狐等收录,检索出来的排名情况。

在选择合作方之前,需要判断对方的网站质量,有部分公司养了大量网站账户,但是网站的质量都非常低,投放没有任何效果。

3、如何分配每个渠道的投放费用?

投放的渠道这么多,如何分配每个渠道费用投放比例,最大化投放效益?

分析现有渠道,哪些是提升注册转化?哪些是提升购买转化?哪些是提升品牌知名度?根据公司的KPI确定核心目标。

kpi是完成拉新,那应该偏向于投放潜在用户聚集的网站,广告内容方面重点针对新用户福利这块,以及针对老用户策划更多的推广福利政策,助力拉新。

同时需要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网盟,广点通等提升品牌曝光,但此类费用消耗过高,需要控制好成本。建议以拉新为主,品牌为辅的方式投放。

分析现有对KPI贡献度最高的渠道。评估追加费用后,投放效果是保持现有转化率还是会更大的提升转化率,还是转化率会大大降低,前两者可以持续追加,转化率降低,需要分析影响降低的因素并进行优化,直到找到最佳的投放平衡点。

对于新挖掘的渠道,建议小费用尝试,并且关注数据持续优化,将其归类为以上3类,根据目标再确定是否持续追加费用,如果效果差直接放弃。之前尝试投放360品专,发现投放的转化率很高,马上加大了其他搜索引擎渠道。如神马搜索,移动端引擎搜索等。

4、如何分析每个渠道的转化率并进行优化?

首先明确好投放策略,自身层面(持续引流、获得点击、提高转化)及竞对层面(抢占流量、削弱竞争力、降低ROI)每个渠道都有自身投放的特点,前提是做好数据埋点,做好数据收集工作,每一个投放的位置都要配置一个不同的URL。

比如:品专有很多个URL链接,我们配置不同的埋点信息,能够精确的采集到每个位置的PV,UV,ROI,CPA,ARPU值等等,这样我们可以跟踪每个位置投放不同的内容的数据表现,来优化广告内容,以及通过跳出率,停留时间等来优化跳转的页面。

比如:关键词类,对于核心的关键词,如品牌词、核心产品词、行业词,需要每天不定期的去检索,查看跟竞品的排名情况,及时的对出价做出调整,关键词可以根据时段设置是否投放或者设置不同的价位,还可以分析每个关键词的流量情况,在流量低的时间段暂停投放或者降低出价,在竞品不投放的时段,占领竞品关键词首位排名。

投放过程多尝试进行A/Btest,持续优化投放的文案及宣传图片,如每个渠道用户对什么类型的广告兴趣的度是不一样的,比如针对新用户渠道投放老用户福利政策显然不合适。

广告投放很多坑,需要持续的尝试,在投放中进行摸索,才能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想要志在广告运营方向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建议不要找小公司,小公司没有费用投入广告这块,即使你有资深经验,巧妇也难为无米炊。

广告投放需要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广告后台,了解投放规则,完成账户操作,持续优化,然后就是了解不同渠道之间的差异,总结每个渠道的投放经验,并通过各类手段提升投放效果,最后需要掌握如何根据KPI规划好投放的整体方案,做好效益最大化。

 

作者:近地磁场PM营,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近地磁场PM营(jdccPM)

]]>
微信朋友圈广告这样投放,效果炸裂! //www.f-o-p.com/107251.html Wed, 21 Nov 2018 02:55:22 +0000 //www.f-o-p.com/?p=107251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

 

我之前在神州、目前在luckincoffee(瑞幸),负责效果广告和用户增长

15年之前,在一家创业公司负责网站推广,深知小公司推广预算有限,每一分钱都要花到刀刃上的不易,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有热情研究各种各样的网络营销方式。

来到神州之后,有幸接触更多的媒介渠道,广告预算也几乎是没有上限,但是要求控制好获客成本,所以很多时候面临着手里的广告预算花不出去的尴尬境况。

那么,朋友圈广告的效果到底怎么样?瑞幸为什么会一直在朋友圈上大量的投放广告?

    

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今天我还是从这个重庆小面老板的困惑,这个故事开始吧。

去年年底,瑞幸对外营业的第一家门店,就位于北京银河SOHO-C座二楼,这个位置相当的偏僻。当时我们去看店选址的时候,旁边的一位重庆小面的老板好心的建议我们不要选这个地方,他自己一天最多卖20~30碗面,他租期到就换地了。

试营业的第一个月,我们并没有做任何的广告,前期每天的单量是真的很难突破20单。后来让店员到楼下去发发小卡片,最多一天接近50单,不去发就又没有回落了。

后来我们决定测试朋友圈的L B S广告,初期也是为了筛选种子用户,所以并没有做太多的标签定向投放。因为有外送订单,所以选择门店周边1.5公里的半径进行通投,确保外送订单能配送到就可以。

朋友圈L B S广告上线的当天,我们的订单量就突破了50单,一周后订单破100单。投放朋友圈LBS广告1个月后,luckincoffee(银河SOHO店)成为了银河SOHO最火爆的咖啡店,让那位重庆小面老板非常困惑,这些订单到底是哪里来的?

    

朋友圈广告的投放有效果,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投放呢?

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第一部分是朋友圈广告投放流程,一个通用流程框架适合任何行业的投放;第二部分是介绍朋友圈广告的具体产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放目标和行业领域进行合理选择;第三部分是交流提升朋友圈广告效果的一些工具、策略、思路等。

    

朋友圈广告投放的流程,一般来说包括五个环节和步骤,这也适用于其他信息流广告的投放。

投放广告的第一要务就是,先确定推广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去设置转化的路径,再根据平台的特点和要求制作广告物料,最后上线广告、优化广告。

    

通常情况,我们把推广目标分为推广品牌、推广线上产品(公众号小程序、app等)、 获取销售线索、直接销售商品、引客流到店消费这五类。

有时候,也会出现重复交叉的情况,例如瑞幸的推广目标就有3个,领券注册、app激活和新客下单。而不少广告代理商找过来,看到我们有App都错误地以为我们的推广目标是App下载激活。

为什么不是把App下载激活当作推广目标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营销漏斗转化路径,我想大家就能够理解了。

    

这个营销漏斗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漏斗转换模型,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最上边的广告媒介,第二部分是中间的落地页部分,第三个部分就是企业自己的业务转化。

在选择媒介曝光这个漏斗的最上方,一般而言要人群越精准、数量越大越好。微信用户9个亿数量上足够大的,定向能力也很强,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精准人群。

就单单拿LBS定位,这一点来说吧,微信能做到最小范围是0.5公里,而且其他信息流平台都是3公里或5公里起的。

不是他们技术能力达不到,而是在那些平台上选择了0.5公里投放范围,能圈定的人群就非常少,无法曝光出去更别说后续的转化了。

第二个部分是落地页这块,到底要怎么设计转化路径就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环节。

我之前在做租车、专车App推广的时候,一开始就是直接推广App下载,我们想的是如果中间再加一个页面的话,会导致转化路径多一个环节,那么最终的转化就会更少嘛。

后来因为App激活监测问题,我们才做了个测试,把激励新客户的50元券通过H5去发放,当用户成功领券后再提示用户下载app使用,结果意外发现最后的新客订单转化率竟然提高不少,所以我们一直延用这个福利提前策略。

具体应该怎样去设计转化流程,我确实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因为我对你的产品和推广目标不了解。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漏斗,设想用户的转化路径,然后去做一些测试就有答案了。

说到测试我还想补充一点,瑞幸这边的广告落地页,也是让用户先领取免费咖啡再下载APP去使用,所以我们同时关注领券注册和APP激活。

刚开始我们除了输入手机号,还有一个短信验证码,以确定手机号的真实性。后来通过测试发现,去掉验证码后,领券注册率提高了50%,然后就去掉短信验证码的选项了。

    

我们继续来看广告物料,前面两个步骤我们都明确了之后,那么广告物料制作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了,至少方向和框架都是确定的。

朋友圈广告的物料主要是文字+图片和文字+视频,落地页可以是H5,可以是应用商店、还可以是公众号文章等。而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原生推广页,就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落地页制作工具,后面我再补充说明吧。

    

熟练之后这个环节是非常简单的,广告物料制作好就提交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按照设定好的时间上线广告了。

这里的广告物料审核,采用的还是“黑盒”方式,就是我们提交了广告之后,具体会分给哪个审核员谁不知道的。这也是腾讯牛B的地方,能通过技术的方式搞定了,通常人情关系隐藏的风险。

如果广告上线的日期是确定的,那么关于物料审核这一块,我建议应该尽量提早,以免因为审核被打回修改,导致广告无法准时上线。

在工作日审核物料的效率比较高,一般2个小时左右就能够有反馈,到了周末往往要到第二天才会有反馈,所以我们尽量避免周末去审核物料。

    

  

持续优化广告效果,是我们投放广告当中,操作最多的环节。

上面两张截图,是朋友圈广告的后台提供的数据报表能力。广告上线一段时间之后,比如半天就可以去看看我们投放广告的各个计划的数据表现。

如果是曝光量少,就可能是人群标签选的太窄了,或是出价过低,可以提高出价试试。

如果是点击率偏低,那么可能是制作的广告物料对目标人群来说没有吸引力,可以在保持投放定向不变的情况下,更换一些新的素材来进行对比测试。

通过数据报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问题,然后,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测试去验证和解决问题。

广告优化就是这么一个既有趣又无聊的过程,有趣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发现问题,通过各种测试理解人性解决问题,无聊是因为这个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好了,第一部分内容就到此,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关于朋友圈广告的具体产品介绍,主要是针对第一次接触朋友圈广告的朋友。

这部分内容说重要也挺重要的,说不重要吧也是不那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对朋友圈广告的产品形式不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推广形式。

而对于大部分的广告主来说,最终选择的广告形式也就只有那么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所以对其他的广告形式做一下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所以这个部分我的讲解,速度会非常快,并且PPT内容也会比较的详细,如果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另外提出来,我们再进行交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朋友圈广告都有哪些产品形态,上面已经说过主要是图片+文字和图片+视频是常规式广告,还有基础式卡片广告、选择式卡片广告,投票式卡片广告,其中又有@广告主评论、广告主回复和@好友等功能

    

    

        

关于朋友圈广告的产品形态,大家打开以上4张PPT介绍自行了解吧。

我就说一点,后面两种卡片式广告,是需要进行排期广告,单次投放100万起才能选择,每次都需要单独申请。

          

我们现在又看到了,第一部分说的推广的目标了。那么朋友圈广告能帮我们实现我们所确定的推广目标吗?相应的推广方式有哪些?

目前,微信广告提供 8 个推广目标,我这ppt上列出了7种,还是一种是推广微信小游戏

    

推广品牌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用户参与活动,目前起投金额是5万元,能够链接跳转到自定义H5或者公众号文章页。

            

除了自定义H5之外,还有原生推广页和小程序两种落地页方案。

    

     

推广公众号也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大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就好。

    

    

推广App下载也是有两种方式,直接到达应用商店和中间有一个原生页过渡,如果想多加一点引导内容的话,可以使用原生推广页解决方案。

    

这里所说的派发优惠券的方案,主要是针对微信卡券的。适用于有线下门店核销的一些商家,同时自己又没有开发能力,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卡券的功能,给用户发放卡券、发放微信卡券,引导用户到线下门店、线下核销。

微信卡券可以设置满减券,也可以设置折扣券,还可以结合一种叫做社交立减金的方式,用户在核销后会弹出1份红包,分享给朋友后自动领取1个,可以进行裂变,这个要跟微信支付单独申请。

微信卡券的有效期一般设置7天,到了有效最后一天,还会有微信支付到期提醒的服务通知,能够大大提高券的核销率,进而提高广告的效果。

    

推广我的门店这种方式跟推广品牌活动一样,也是有三种形式自定义H5、原生推广页和小程序。

这就是瑞幸使用的LBS推广方式,在朋友圈的外层界面左下角,会显示门店的名称,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门店的相关介绍信息,还可以启动腾讯地图导航,方便用户去到门店。

用户看到这样子的广告活动信息之后,发现门店位置距离自己很近的话,那么参与活动的几率也会变大,是广告效果变好。

    

线索收集的方式,很多教育行业和金融行业广告主都在使用。

       

有产品要销售的电商商家可以选用这种方式,也可以结合微店或者有赞商城来进行商品售卖。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朋友圈广告的收费策略。

微信朋友圈广告支持按曝光排期购买、按曝光竞价购买两种方式。

其中,本地推广广告和电商推广广告仅支持 按曝光竞价购买,其他朋友圈图文/视频广告均支持排期购买和竞价购买。

    

  

    

   

以上4张PPT,已经把朋友圈广告的计费方式、购买方式、排期和竞价价格范围都说得很清楚了,大家打开看就可以。

排期广告的门槛,现在是5万元起,竞价方式是以每一天的预算最低1千元,所以门槛现在非常低,不仅是小公司可以投放朋友圈广告,甚至连个体工商户也都可以投朋友圈广告了。

尽管了解了朋友圈广告的售卖方式与价格,我想大家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的产品是不适合在朋友圈投放,最终成本是多少呢?

在杨飞老师的《流量池》中,提到最贵的信息流广告——朋友圈广告到底要不要投放?我只能说一个事实,大多数朋友圈广告主不是为花钱多苦恼,反而是因为花不出去钱而烦恼。很多广告主要不到朋友圈的流量都跑去找腾讯的销售要量,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由此看,朋友圈广告的效果是有的,那么如何把朋友圈广告的效果做出来呢?我们继续。

    

我们将从运用好数据定向和效果监测打通前端与后端两个方面来讲解,最后说一个案例让大家更好理解。

    

朋友圈广告也是属于一种信息流广告,跟搜索引擎广告最大的区别就是,信息流广告是信息找人,而搜索引擎广告是人找信息。

既然是信息找人,那么找的人就应该是对的人,这样广告的效果才能够发挥。

假如我们要做一个母婴用品类的广告,要是将广告推送曝光给还没有结婚的人,可想想一下哪些人对于这个广告有兴趣的机率是很小的吧。

既使是把广告推给了有宝宝的人群,那也是要推给宝妈,而不是推给宝宝的爸爸,因为宝妈才是真正购买母婴用品的主力人群。

所以呢,广告媒介平台的数据定向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把广告精准的推送给目标用户

下面我们就继续来看一看,微信朋友圈广告平台,为广告主提供了哪些数据定向能力?

            

基础定向和兴趣定向这两个,都比较好理解,大家直接看PPT就能够了解,我就不多解释了。

    

L B S定向这里呢,分行政区划地域和热门商圈,还有自定义打点。

自定义打点这里,之前是需要去开通门店小程序,然后再去导入腾讯地图的一个门店位置,建立一个门店后才可以去进行本地推广。

现在虽然不强制一定要使用门店小程序了,但是在腾讯地图上去标注门店位置,这个还是需要的。

    

在营销定向这也说的比较清楚,就是广告平台直接提供的人群数据,直接选择就行。

    

自定义人群,是需要广告主提供自己的客户数据包,传到广告DMP数据平台进行look-alike相似人群扩散,然后才可以进行广告使用。

后面我说的排除老客户的案例,就是通过自定义人群方式,是把已经领过优惠券的客户的openID进行排除。

    

我们接着讲,在整个广告放过程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工具,也是投放效果广告很基本的策略,叫做以数据为基础的效果广告策略。

效果广告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一起来看最终的转化数据就知道了。哪怕前端的曝光数成本很低,点击率很好,点击成本也很低,但是最终的注册成本很高,那么对于我们来讲,这并不是很有效的广告。

所以,你要是想投好效果广告的话,那么一定要重视效果监测工具的部署。

    

效果监测的衡量指标分,前端媒介指标(曝光、点击(二跳)、花费、互动等)、后端转化指标(注册(留资、领券)、APP激活、首次下单、订单金额等),那么我们最终的效果指标肯定是要看转化指标。

但是,我们前面也看到了一个营销漏斗是吧。我们要做好最后一个环节的指标,那么往前倒推,每一个指标转化率都健康的话,最终的指标才会理想。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一个环节的指标,而要把整个转化路径所有环节的指标,我们都要关注。

    

在进行监测工具部署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直接采用第三方的监测系统,另外种方式就是自主研发监测系统。

有研发能力的广告主,建议使用自己研发的监测系统,这样可以跟自己的所有业务环节数据都能打通,后期用户的终身价值也能够进行监测。

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监测系统,事先一定要确定好唯一的监测码规则。这样不管怎么跨平台,不管什么样的推广渠道,我们都能够进行有效统一的监测。

    

数据监测的反馈,我们一般有两套机制,一个是实时的反馈,一个是历史转化数据反馈。

有实时数据反馈的话,我们可以在调整广告素材或广告策略后1~2个小时,就能看到效果,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让测试效率大大提高。

历史转化数据这块,一定要确定好一个归因逻辑。比如瑞幸这边的免费咖啡券,用户领券成功后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当天就去下载APP,然后当天就会去使用的,这样就会有一定的转化时间周期。

例如,客户今天领取优惠券,然后一个星期后去下单了,最终这个下单转化是要归到今天的广告产生持续效果。

    

瑞幸这边投的是基于地理位置的L B S广告,为了监测每个广告的效果,以及灵活调控每个门店的广告预算,所以每一个门店都是独立的一个广告计划。

投放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周边的覆盖人群是固定的,而且有咖啡爱好的人群也是固定的,慢慢的新客量就会减少,新客成本就会增加,这是一个必将会面临的难题。

我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把其中两个有明显变化的测试思路跟大家讲讲,仅供参考。

    

因为我们设置的广告落地页,是一个只有新用户才可以领取的H5,所以我们从数据上看领券率降低了。

为了提高领券率,我们决定测试一下排除老客户的方案,因为都是新客户点进来的话,领券率就会提高嘛。

测试的结果是,虽然领取率提高了一点,但是排除老客户后,我们的广告点击率也下降得很厉害,导致曝光量也降得很厉害,所以新客的数量就更少了。

后来,我们又采取了增加老客领券的策略。

一方面,老客户比较喜欢点击广告,点击率提高使得广告的质量跟着提高,从而带来更大的曝光量。

另一方面,我们还配合着裂变活动,就是老带新的活动,老客户领到了优惠券之后,会刺激他们去下单,也就间接的起到了拉新的作用。

好了,这个案例就讲完了。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http://www.iqingua.com/82.html

 

作者:黄敏旭,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51COO(ID:COO-51)

]]>
揭露今日头条用户增长的秘密! //www.f-o-p.com/106412.html Thu, 15 Nov 2018 01:28:56 +0000 //www.f-o-p.com/?p=106412

 

今日头条,由于它的低俗化内容导致一直被吐槽。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日头条在用户增长上做的特别好!

据调研,今日头条系独立 App 用户使用时长占比,自2018年以来从 3.9% 猛增到 10.1%,增长了1 .6 倍,超过百度系、阿里系稳居总使用时长第 2 名。

更牛逼的是,头条系产品这种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还在持续,单今日头条资讯 App 每天还在保持 100万+ 的新增。

兔子说了这么多,可不是为了夸头条,只是想利用这个来引出下面的内容。

在头条系这般“丧心病狂”的用户增长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小技巧?

头条是如何达到快速增长?

其实,头条之所以可以达到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它那强大的数据监控系统(花大价钱买数据),任何产品的日活和增长数据都在它们的监控之下。

另外,为了帮助提升创新产品的成功率,头条内部甚至还研发出了一套增长引擎,在咱们还在纠结用哪条创意、哪个着陆页、哪个颜色按钮时,它们已经在同时进行几十组甚至上百组的 A/B 测试,帮助产品经理运营们找到最优的方案了。

虽然,头条强大的数据监控系统我们模仿不来,他们的增长引擎我们也暂时研发不出来。但是帮助筛选最优方案的 A/B 测试,我们还是可以进行借鉴学习的。

今日头条的A/B 测试

看到这,也许会有SEMer们开始不耐烦了,认为兔子拿一些烂大街的东西来讲。

的确,A/B 测试对于竞价员或优化师而言,再熟悉不过。所以,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就不说了,我们来看看:今日头条是如何开展 A/B 测试的?

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具有“双标题”功能,这其实就是 A/B 测试的一种实践。

一篇内容可以起两个标题,那么一个标题废了,还有另一个标题撑腰。不像微信公众号,只有一个标题,一旦标题废了,阅读量基本上就完蛋了。

这套“动态”内容推荐机制是如何运转的呢?

同样的方案,今日头条会先推荐给小范围的人群:

比如 100 人,如果这 100 人对标题、内容的反馈均不错,那就把方案推荐给更大范围的人群,比如 500 人,如果这 500 人对标题、内容的反馈效果很好,再推荐给更大范围的人群,比如 2000 人,以此类推。

用户的行为动作会被搜集,据《今日头条推荐系统原理》介绍,基本上每小时都可以看到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但因为每小时都有数据上的波动,今日头条通常以天为时间节点,来查看用户的行为数据。

将用户的行为动作进行搜集后,今日头条会有日志处理、分布式统计,写入数据库。

由于,今日头条设置“双标题”的功能,使其更加精准地了解用户对于标题的反馈,从而掌握用户的行为数据。

当然,今日头条在 A/B 测试上最牛逼的玩法不是“双标题”功能,因为只测试标题,就会造成“标题党”泛滥横行。基于此,今日头条 A/B 有一套“动态”的内容推荐机制,这里的”动态“指的是根据反馈结果,实时更新调整。

今日头条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实验数据对比、实验数据置信度、实验结论总结以及实验优化建议。

也就是说:今日头条通过A/B测试,不仅完成了方案调研,还测试了用户口味,实现精细化内容推荐,从而更好地留住用户。

A/B 测试容易踩的坑

A/B 测试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许多沟沟坎坎,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试验结果偏离科学轨道。

1)忽略测试环境差异

如果让你对创意进行 A/B 测试,你会用下列哪个方案去测试的你的标题?

a. 将上海地区用户分成 3 个组,并在同一时间分别推送 3 个不同的标题。

b. 将上海地区用户分成 3 个组,并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推送 3 个不同的标题。

如果你的是选择 b 方案的话,恭喜你翻车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b 方案的测试方法就好比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分别选取了工作日的下午 3 点钟和晚间黄金时段进行测试收集。

由于轮流展示时的测试环境不尽相同,所面向的受众群体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最终试验结束后的数据结果必然会存在一定偏差,也就更不具有说服性了。

2)容易「以全概偏」

在测试结果没有表现出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提升时,如果你直接放弃的话,有可能你又踩坑了。

国际短租平台,搜索是 Airbnb 生态系统中很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Airbnb 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搜索页优化的 A/B 测试,新的版本更加强调了列出的图片,以及房屋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

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试验结果显示新老版本的整体数据相差无几,似乎这次优化没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此时,Airbnb 直接根据整体的数据表现放弃了这次优化,那么这个花费了很多精力设计的项目就会前功尽弃。

相反,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除了 IE 浏览器之外,新版在其他不同浏览器中的表现都很不错。当意识到新的设计制约了使用老版本 IE 的操作点击后(而这个明显为全局的结果造成了很消极的影响),Airbnb 当即对其进行了修补。

至此以后,IE恢复了和其他浏览器一样的展示结果,试验的整体数据增长了 2% 以上。

通过 Airbnb 的例子,我们能学到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体效果不太好的时候,不要一竿子打死,而需要从多个维度细分观察个体的情况,以避免区群谬误带来的决策偏差。

3)只做到了局部最优

避开了上面的 2 个坑之后,你可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测试结果,在你欣喜若狂时,正准备对外宣布战果时,可能已经踩入了另外一个坑——“局部最优”

以某金融平台提升新用户的注册率的 A/B 测试为例,通过不断进行注册按钮的文案优化,发现相比于“立即注册”、“免费注册”等文案而言,“领取 100 元新人红包”的注册率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只是沉迷在文案上做测试,其实他可能就错过了提升用户注册率的其他更效假设。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不注册的原因在哪,通常情况下金融平台让用户放弃注册的原因还在于,注册流程繁杂、信任问题、无匹配的理财产品等,所以在完成了注册按钮的文案测试时,我们还需要在这些方面也进行想要的实验。

 

总结

今天的文章,我们通过分析今日头条,向大家展示了 A/B 测试的强大功效。

虽然, A/B 测试早已成为了我们营销人在进行推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希望通过此次分享可以让大家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事项。

 

作者:套路编辑部,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运营研究社

]]>
公众号KOL的渠道运营避坑指南! //www.f-o-p.com/105802.html Mon, 12 Nov 2018 01:26:56 +0000 //www.f-o-p.com/?p=105802

 

从上家公司开始接触公众号投放运营已经快一年了,从一开始的只做CPS,到后来的付费投放。慢慢也累积了一些个人看法,因为个人一直做的是效果投放,最终的考核是ROI,所以以下观点也是从实现最终的产品转化为目标的,一些以曝光为目的的投放可能不太一样哦,这个有机会欢迎探讨。

目录

  • 渠道拓展
  • 渠道沟通
  • 文案准备
  • 投放管理
  • 数据汇总

一、渠道拓展

把渠道拓展放在第一是因为很多做公众号投放的人可能只是暂时性需求,比如说做了一场活动需要外部曝光,那可能活动运营会考虑找一些kol投放,如果活动预算有限(不然就可以直接找代理公司了),那就需要找匹配的精准号,这里推荐几个找号的工具

  1. 搜狗微信搜索

背靠海量微信文章库,可以直接根据关键词或者句子去搜索对应公众号,这里还有个小窍门是可以去跟投竞品,如果你有竞品做过公众号投放,且你恰好看到过他们文章,那么截取他们广告推文中带品牌词的句子,那最近你的竞品投过哪些号就都能看见了,直接从中筛选就好啦。

当然缺点就是这个搜索范围还是太大了,他针对的是关键词搜索,可能会有很多不相关的号,并且找到了相关的号也还需要人工一个个扫码

2. BlueMC蓝鲸 http://www.bluemc.cn

界面非常的粉嫩,个人用得最多的一个,功能比较强大,kol画像是用来分析微博的,因为个人微博投的很少,也谈不上精确分析,这个有需要的朋友研究。

我比较常用的功能是用[公众号找找]查到自己想分析的公众号,然后生成公众号画像,里面有包括文章趋势,影响力,活跃度、发布时间分布等。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是他还可以下载目标公众号的历史文章,标题、阅读数、点赞量、发文日期,全文以及根据他们自己算法总结出来的热度和影响力。

这个功能方便广告主做一个多维度的精确的分析,我一般常用的功能是分析他阅读量与标题,还有发文时间节点的关系,这方便我去确定推文时间以及文案风格。还有更多玩法大家去发现哦。

  1. 西瓜数据

这个网站就比较明显区分付费玩家和普通玩家功能了,主功能分为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文章搜索,这个文章搜索和搜狗类似,实测找的没有搜狗的全。

他可以看到预估粉丝数和平均阅读量,看起来挺厉害的样子,实际中会有误差,他可能是有自己的算法去估算,我曾经遇到一个量级不大,但是文章打开率非常高的公众号,他这里估的量级是人家后台给我的几十倍,因为我一直没有付过钱,所以更强大的功能大家去开发咯。

另外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像新榜清博指数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各个工具功能也各有侧重,建议大家平时还是带着目的出发,同时多结合几个平台的数据,这样子观点更加的全面。

二、渠道沟通

在你有确定渠道的时候上面的这些渠道拓展工具中的一些功能其时可以从与渠道沟通中获得的,当然每个KOL接受度不同,给你的信息也不同,所以你需要结合工具去对比,经常有遇到公众号开口就说自己公众号平均阅读过万,然后价格需要多少多少,这个时候就需要投放的人心里得有谱,既不能直接截个后台图给人家开怼,又需要把价格谈到合理。

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方法,我一般的做法是先问对方大概粉丝数和平均阅读量,然后结合工具看到渠道的大概量,以此推算对方大概的文章打开率,如果出路不大,且文章打开率高的话,我会报出一个比我们平均投放价格略高的价格(平均价格我这边一般以文章平均阅读区估计),反之则报低点价格。

当然如果遇到对方报出来的数和实际出路很大,又把价格咬得死死的,或者报价远高于你的平均出价且又不让步的,我也会放弃合作,因为对方的态度就说明了即使我们后面合作对方要求也特别高,配合度会比较低,公众号就是被惯多了。

对于数据可疑的公众号,我一般宁愿选择错过,也不会去冒相应的风险,具体公众号数据作假的监控方法主要也是监控公众号短期阅读量的变化,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三、文案准备

渠道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是谈价格和合作排期之外,另外一点就是谈文案了,可能会有投放的广告主是有需求直接kol这边出文章的,但是我们投放的目的是付费转化,广告主要比kol更懂产品,更加明白如何让用户付费。

所以我们文案基本上是自己写,但是kol的意见也很重要,一般我都会和kol沟通他的渠道调性用户画像,并从kol那里要来文章阅读比较高的文章。

四、投放管理

安排投放时间,一般会结合公众号历史推文情况,如果公众号推文规律且已经有固定推文时间点了,我一般就按公众号的固定时间来,但是如果公众号发文规律性不强,或者公众号本身量级不大,那还是按照自己日常转化效果最好的时间来。

比如说我们一般在晚上十点半左右转化比较好,因为这个时间段大家都有时间闲下来看文章,另外推文的转化来的用户,大部分还是冲动消费的,夜间人做决定相对感性。

如果遇到你们非常看重的投放,比如说量级超级大的,且既需要确定投放的时间段也需要确定投放日期的,我一般会用蓝鲸拉出公众号半年的数据,用透视表确定什么时间阅读数和点赞数最高,当然最高投放久了也需要总结出自己产品的转化规律,比如说我们转化日期最好的是在周三,周末最差。

另外推文之后主动去留一些言和及时回复用户问题也很重要。

五、数据汇总

这个需要结合你们产品的考核指标,产品自身需要先做好用户行为的数据收集,比如说我需要分析的几个指标主要是:阅读注册率、阅读付费率、注册转化率、平均客单价。

这几个指标主要反映的问题我理解主要是:阅读注册率和阅读付费率主要是看文案与渠道的匹配程度,注册转化率主要是分析渠道用户的付费意愿,平均客单价主要是看渠道用户的价值。

公众号投放还是需要结合运营思路,小范围测试,不断总结规律,变换玩法,归根结底还是要先把钱投出去,不踩点坑很难成长。

 

作者:空灵,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空灵

]]>
如何做产品增长,把握2点! //www.f-o-p.com/102493.html Wed, 17 Oct 2018 01:49:19 +0000 //www.f-o-p.com/?p=102493

 

互联网市场下半场,打磨产品,做好精细化运营用户更符合当前“寒冬”的经济形势。提速产品增长,主要从关注用户行为和用户情感两方面入手。

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说,快速增长是重中之重。在让产品增长提速策略中,除了采取大规模的市场营销投放,从吸引用户注意力或者占领用户心智角度获得用户外,关注、打磨产品本身,提升用户体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速产品增长的策略。

在互联网市场下半场,打磨产品,做好精细化运营用户更符合当前“寒冬”的经济形势。提速产品增长,主要从关注用户行为和用户情感两方面入手。

用户多数情况下采取行动,都是来自潜意识的触发。如果一款产品在设计中,能够顺应用户潜意识,一定是会让用户体验到舒服甚至是爽的感觉。“舒服”就是带给用户的感受。

其中的潜意识,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Thinking,Fast and Slow》提及的思考系统,就是不假思索快速做出反应的系统1。

这种思考跟本能思考保持一致,与过往的记忆、经验有关,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像一位产品经理一样系统思考一款产品,判断产品的优势劣势,往往都是从最浅层次的感受出发,觉得这款产品好不好,用得爽不爽,就这么简单。

与系统1对应的,还有需要深度思考的系统2。如果一款做到需要用户解答数学题目一样去思考,那这款产品的增长基本无望。

(图:Thinking, Fast and Slow)

用户的潜意识的行为和潜意识行为唤起的用户感受,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对产品增长速度的影响。

(图:“产品增长提速,把握两点”框架)

一、关注用户原始行为反应

用户使用产品时,就像是用户走进了一片森林,森林有很多分岔路,如果没有一条明确、快速主干道,用户就会很迷茫,迷失在森林里。当然,用户不会这么傻,这片森林走不通,就直接放弃,重新找过一片森林。对应产品就是卸载。出现这种情况,产品以及运营人员都不愿意看到吧。

1. 减少步骤或者采用进度条式注册

在设计产品时,从一开始,就关注用户的行为,落实到用户原始行为流程图和通过数据埋点,以便后续验证。

以注册为例,在国内用户完成注册率中,邮箱注册>手机注册>第三方登录,这个简单的注册、登陆设计模型,并不是产品策划人员一开始就知道,而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才简化到如今的注册、登陆形式。

为什么邮箱注册>手机注册>第三方登录的注册率?

邮箱在中国互联网早期是很重要的沟通工具,成了大家日常频繁使用的工具,获取能够联系用户的邮箱,是那一代产品在设计中优先考虑的事情。这就造成了用户既要填写数字,又要填写@和字母。过了几年,邮箱渐渐很少人用了,手机注册成为了大家的首选,接收一条验证码,就能完成注册。比起邮箱注册,方便了许多。

之后,智能手机快速崛起,以Facebook为首的一批社交工具开放接口,支持用户的Facebook账户授权登陆第三方应用,用户几乎可以“无障碍”的登陆一款从未使用过的应用。用户完成注册的步骤越来越少,注册完成率就能相应的提升。

减少用户操作步骤这一行为提升注册率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

(图:常用的手机注册和第三方登录)

我们回到用户原始行为上看这种变化。早期智人生存是不需要劳动的,饿了就去打猎,采摘自然界的野果为食。这种生存就很简单,几乎不需要先付出什么成本,就能立即获得成果。这种行为也就一直留在人类的基因里,人类就是喜欢即时能得到反馈的事物。

从邮箱注册到手机注册,再到第三方登录,所做得就是顺从了人类原始的行为,用户行动上付出的成本越少,用户尝试的可能性越高。这种线性的关联性,即使不看数据,从用户原始的行为,也能得出结论,基于这种用户行为设计产品,用户完成注册率的比例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目前微信上的小程序,则比注册应用(APP)更加方面,不仅省去了应用下载过程,而且扫码唤起或者搜索点击就能授权使用,这形式改变了用户注册的行为方式,注册更简单,使得注册完成率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图:狩猎时代)

除此之外,在产品的注册环节中,不仅登录账号的形式改变了,其他的信息形式也简化了,包括用户昵称、年龄、密码、头像等用户信息。这些用户信息填写环节,要么被分步骤引导填写,或者延后到其他环节补写,要么直接被去除了,可以称之为进度条式设计或者隐藏式设计。并不是这些信息不重要,但相比提升用户的注册率来说,这些信息还真是不重要。

从整个步骤上看,进度条式设计可能没有减少注册步骤,但是就是对提升用户的注册率有效果。

从注册环节中,能看到理解用户原始行为,将在产品增长上带来可预见的效果。研究用户原始行为,提升注册率的方法,一样适用于用户在使用APP其他环节,比如:首页面的点击、用户认购行为等。

不仅关注用户的原始行为,还要关注用户的常规行为。对于用户常规的行为设计,要画出用户行为路径图,并进行数据统计,最后用户数据说话。

在用户漏斗模型里,漏斗模型给了我们一个很直观的数据说明。产品每一环节的规划,都将提升或者减少下一环节的用户数。在产品增长上,前一环节的用户数,就是下一环节用户增长的杠杆。最后完成用户的人数,就是撬动整个产品增长的杠杆。

这就是研究用户行为,带来产品增速的魅力。

(图:神策数据行为数据监控)

2. 优化体验的3个步骤

如何做到更加顺应用户行为,简化用户达到目标的步骤,丹尼斯·豪普特利在《Something Really New: Three Simple Steps to Creating Truly Innovative Products》分解成了3个步骤。分别是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原因,列出用户使用产品的必经环节,以及将用户使用环节中所有不必要的环节,去除掉,简化到最简。

这里讲一下第三个步骤:

在明确了产品的用户群体以及产品的核心功能后,列出用户抵达使用核心功能的环节,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帮助用户省力,去除用户不需要的环节。

继续以注册环节为例:在用户初次使用时,部分产品会以引导页的形式引导用户注册,也有产品直接让用户进入首页,不需要注册就能使用部分功能,这些都是简化步骤的策略。

第一种情况,引导用户注册,以第三方登录可能是最简单的方式。当然,这种平台拿不到用户任何信息,所以需要在后续的环节中,进度条式或隐藏式收集用户信息。

第二种情况,用户直接进入首页。在某些会引起用户安全或者对自己产品体验有足够信心的产品上,采取这种注册方式,可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用户如果觉得有注册的必要,则继续完成注册。

在实际情况中,这两种注册情况可能都不一定适合,但是,越简单的步骤帮用户达到目的,越能吸引用户完成注册,也是事实的。因为用户要的不是使用这款产品,而是借助产品帮自己完成某项目的而已。

二、研究用户在使用行为上的情感变化

用户的使用行为,带给了用户不同的感受,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积极会带来正向反馈,用户是愉悦的;消极会逼走用户,用户是不爽的。还有大多数产品是不痛不痒的,这些用户的情感,直接关系到产品增长速度的表现。

(图:用户情绪流程图)

在丹尼尔.卡尼曼两套思考系统中,系统1思考是快乐的,系统2思考是需要消耗能量,是不快乐的。产品设计是顺着人性,带给他们快乐的。懂得他们的快乐,是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更进一步来说,不爽背后对应的是问题没有被解决。这些问题让用户产生了苦恼。

可以从3个维度,表述用户的情感变化,分别是用户使用的感受、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原本的期望。

1. 用户使用行为的感受

用户有两套认识模式:一套是感性认知模式,一套是理性认知模式。

多数用户行动,包括体验产品,使用的是感性认识模式。从用户自我的感受出发,判断好用还是不好用,继续使用还是放弃使用。在研究用户行为中,可以列出的用户使用路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一个情感评分,最后将评分转化成可视化数据,供产品策划人员进一步优化产品。

2. 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爽才有问题,不过很可惜的是,用户即使有问题,他也不会告诉你。还有即使能正常使用,但是用户就是不想使用,这同样也是问题。所以尽可能由己推人,或者一对一跟用户沟通,了解用户实际的问题。

3. 用户原本的期望

了解目标用户,不仅指的是了解用户属性,还是能把用户的期望需求了解清楚。这种期望代表了用户更为真实的需求,并且这种期望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

企业办公软件钉钉早期有一个功能,就是直接给手机通讯录的联系人免费打电话,这个功能让很多个人用户主动下载,这些用户不是为了使用这款协作工具,而仅仅只是为了使用免费电话。之后,优化后的微信电话受到了用户的追捧,微信电话已经很大程度代替了电信商。即便是钉钉APP还支持免费给通讯录的联系人打电话,估计也不会太多人去使用了。

这个过程的变化,呈现就是用户的真实需求以及真实需求的变化。所以,除了了解用户遇到的问题,还要了解用户原本的期望,才能更全面了解用户情绪,提升产品增长的速度。

三、B=MAT

在研究了用户行为和用户情感后,福格的研究成果为提升产品增长速度提供了另一项理论研究支持,就是福格(FOGG)行为模型。用公式表达B=MAT,其中B是行为,M是动机,A是成本,T是触发。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每一次行为,都伴随着这三个要素。

(图:福格(FOGG)行为模型)

仍然以产品的注册环节为例,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想使用体验概该款产品。

接下来重点看用户成本和触发这两项:

1. 用户投入的成本

用户在初次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的心理账本会计算成本,决定要不要注册这款APP。注册的简单便捷程度,有无体验到Aha时刻,都是影响因素。将这两项因素,拆解到用户行为和用户感情行上,该减的环节一个不留,存在障碍的环节立即优化,就很有可能减少用户的成本投入,从而提升注册率。就像用户高进入了森林里,主干道清晰,路也好走了,用户更愿意进去体验。

2. 触发用户行动

但是仅仅路清晰还不够,用户仍然有可能不愿意走完。福格(FOGG)行为模型的“触发”提醒产品人员,用户在森林里,还需要有人带路或者让用户产生好奇心自己探索。

在注册环节中,除了注册速度快或者直接体验产品外,使用其他外部奖励触发用户注册,也是产品在提升注册率,可以考虑的。如展示宣传产品核心卖点的引导页,或者直接给到用户注册的承诺奖励,都是提升用户注册率方法。同样的,福格行为模型也适用于用户使用产品其他环节。

四、总结

从关注用户行为,研究用户情感,到综合使用各种方法,都是为了让用户得到了满足,最终让产品增长得到提升。而这种基于关注产品本身的方法,不仅能让产品增长自然提速,而且这样带来的用户留存率也将高于其他方式。

 

作者:大军/Fong,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冯山开道」

]]>
揭秘今日头条系增长的秘密—— A/B 测试 //www.f-o-p.com/100913.html Sun, 30 Sep 2018 06:14:35 +0000 //www.f-o-p.com/?p=100913

 

2018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上半年仅增长 2 千万。

但是有一匹黑马,硬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逆流而上。

今日头条系独立 App 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从 3.9% 猛增到 10.1%,增长了1 .6 倍,超过百度系、阿里系稳居总使用时长第 2 名。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更牛逼的是,头条系产品这种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还在持续,单今日头条资讯 App 每天还在保持 100万+ 的新增。

在头条系如何做到这般“丧心病狂”的用户增长的背后,其实有一些不为认知的小秘密。

头条内部会创新(或者抄袭)孵化产品,并且为每款产品设置留存生死线(RIO),超过生死线的产品就可以头条系站内流量扶持,快速让它达到千万级日活。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今日头条涉足近60个产品

头条内部有非常强大的数据监控系统(花大价钱买数据),任何产品的日活和增长数据都在它们的监控之下。

另外,为了帮助提升创新产品的成功率,头条内部甚至研发出了一套增长引擎,在咱们还在纠结功能按钮排序时,他们就在同时进行几十组甚至上百组的 A/B 测试,帮助产品经理运营们找到最优的方案。

头条强大的生死线和数据监控系统我们模仿不来,他们的增长引擎我们也暂时研发不出来。但是帮助筛选最优方案的 A/B 测试,我们还是可以进行借鉴学习的。

虽然 A/B 测试过去更多的是在产品领域,通过它来判断功能的价值。其实到现在 A/B 测试已经渗入到运营,哪天公众号能推出小流量打开率测试功能,我想你会开心坏了!

01 什么是 A/B 测试

A/B 测试,也叫对照实验和随机实验。简单说,就是为同一个目标设计 A 方案和 B 方案,让一部分用户使用 A 方案,一部分用户使用 B 方案。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反馈,比较得出哪个方案更佳。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A/B测试”真的只会有 A 方案和 B 方案,“A/B 测试”只是习惯性叫法,你还可以有 C、D、E 多种供测试的方案。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看完定义,你可能会觉得“A/B 测试”这个概念已经烂大街了,不就是提出多种方案供选择,然后选择效果最好的哪一种吗?

其实理论讲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还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我们先来看一看,今日头条是如何开展 A/B 测试的?

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具有“双标题”功能,这其实就是 A/B 测试的一种实践。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也许你会说,这难道不是为了让用户有更广阔的起标题空间吗?一篇内容可以起两个标题,那么一个标题废了,还有另一个标题撑腰。不像微信公众号,只有一个标题,一旦标题废了,阅读量基本上就完蛋了。

事实上,今日头条设置“双标题”功能是为了更精准地了解用户对于标题的反馈,从而掌握用户的行为数据。

当然,今日头条在 A/B 测试上最牛逼的玩法不是“双标题”功能,因为只测试标题,就会造成“标题党”泛滥横行。基于此,今日头条 A/B 有一套“动态”的内容推荐机制,这里的”动态“指的是根据反馈结果,实时更新调整。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这套“动态”内容推荐机制是如何运转的呢?

同样的方案,今日头条会先推荐给小范围的人群:

比如 100 人,如果这 100 人对标题、内容的反馈均不错,那就把方案推荐给更大范围的人群,比如 500 人,如果这 500 人对标题、内容的反馈效果很好,再推荐给更大范围的人群,比如 2000 人,以此类推。

用户的行为动作会被搜集,据《今日头条推荐系统原理》介绍,基本上每小时都可以看到用户对内容的反馈。但因为每小时都有数据上的波动,今日头条通常以天为时间节点,来查看用户的行为数据。

将用户的行为动作进行搜集后,今日头条会有日志处理、分布式统计,写入数据库。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今日头条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实验数据对比、实验数据置信度、实验结论总结以及实验优化建议。

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 A/B 测试的威力真的很强大,不仅完成了方案调研,还能通过测试掌握用户口味,实现精细化内容推荐,从而更好地留住用户。

02 A/B 测试的应用

可能你会觉得 A/B 测试只有大公司才玩得起,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你也会觉得这只是产品的事,和我们运营没什么关系。

那你误解可就大了。不仅小玩家也能玩,而且和我们运营大大的相关。如果你是一个会做增长的运营,那你很可能就会成为你们公司的扛把子。

举个例子:

我们之前邀请了「深夜发媸」的主编阿芙,来给我们做微课分享。既然谈到微课,那肯定是要打磨微课海报,提升宣传效果的。

于是我们请我司首席设计师做了一版,结果一出来,编辑部的小姐姐们意见不合吵了起来。

一个人认为“如何写出用户喜欢的营销文案”,这个主题没有吸引力,应该改成“10 招写出让用户喜欢的营销文案”。

还有一个人表示赞同,但是应该进一步优化,改为“10 招写出让用户疯传的转化文案”。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这个时候,贤哥很机智的说了一句,你们就不能做 3 版海报嘛?每版海报只让一个宝宝号,在同一个时间转发(所有宝宝号均拥有 5000 人好友),这样不就测出来哪版效果好了嘛?

当时我们没有想到,其实这就是 A/B 测试的思维。

后来我们实施了贤哥的想法,测试出了 3 个海报的转发率(转发海报用户/新增用户),分别为:30%,35%,44%,效果最好的一张是:10 招写出用户疯传的转化文案。

接下来,就发动所有宝宝号,公司的全体员工分享海报,最终吸引了 3000 人来听课,这也是我们目前效果最好的一次微课分享。

除了微课的应用,还有很多地方也可以用到 A/B 测试。

比如 App 的 push 可以做 A/B 测试。饿了么想要测试,不同的促销活动,对用户的留存有多大作用,所以就发生了以下场景。

昨天,小松果兴冲冲和我说,饿了么给她发了一条推送:“你有一张 15 元大额券待领取”,结果点进去发现是“满 40 减 15 ”。尽管这样,她还是凑单点了很多东西。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饿了么喜欢在我们吃饭前推送。所以我看了看自己的饿了么推送:“订单满 45 可享七五折优惠”。一看我就没有兴趣,起点那么高。

其实这就是饿了么运营给我们做的 A/B 测试。

通过这次测试,他们可以通过订单率发现,同样都是优惠 15 元(都花 40 块的前提下),直接突出数字 “优惠 15 元”,就比“满 40 减 15”效果好。

总之,通过 A/B 测试,确确实实能够试出最佳增长方法。除了 App 的推送,微课主题,还有很多场景可以用 A/B 测试,比如付费广告,应用商店,着陆页,新用户引导流程等等。

03 A/B 测试容易踩的坑

A/B 测试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许多沟沟坎坎,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试验结果偏离科学轨道。

1)忽略测试环境差异

如果真的有一天公众号开发的标题 A/B 测试的功能,你会用下列哪个方案去测试的你的标题?

a. 将上海地区用户分成 3 个组,并在同一时间分别推送 3 个不同的标题。

b. 将上海地区用户分成 3 个组,并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推送 3 个不同的标题。

如果你的是选择 b 方案的话,恭喜你翻车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b 方案的测试方法就好比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分别选取了工作日的下午 3 点钟和晚间黄金时段进行测试收集。

由于轮流展示时的测试环境不尽相同,所面向的受众群体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最终试验结束后的数据结果必然会存在一定偏差,也就更不具有说服性了。

2)容易「以全概偏」

在测试结果没有表现出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提升时,如果你直接放弃的话,有可能你又踩坑了。

国际短租平台,搜索是 Airbnb 生态系统中很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Airbnb 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搜索页优化的 A/B 测试,新的版本更加强调了列出的图片,以及房屋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试验结果显示新老版本的整体数据相差无几,似乎这次优化没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此时,Airbnb 直接根据整体的数据表现放弃了这次优化,那么这个花费了很多精力设计的项目就会前功尽弃。

相反,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除了 IE 浏览器之外,新版在其他不同浏览器中的表现都很不错。当意识到新的设计制约了使用老版本 IE 的操作点击后(而这个明显为全局的结果造成了很消极的影响),Airbnb 当即对其进行了修补。

至此以后,IE恢复了和其他浏览器一样的展示结果,试验的整体数据增长了 2% 以上。

用户运营,套路编辑部,增长,技巧,运营

通过 Airbnb 的例子,我们能学到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体效果不太好的时候,不要一竿子打死,而需要从多个维度细分观察个体的情况,以避免区群谬误带来的决策偏差。

3)只做到了局部最优

避开了上面的 2 个坑之后,你可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测试结果,在你欣喜若狂时,正准备对外宣布战果时,可能已经踩入了另外一个坑——“局部最优”

以某金融平台提升新用户的注册率的 A/B 测试为例,运营通过不断进行注册按钮的文案优化,发现相比于“立即注册”、“免费注册”等文案而言,“领取 100 元新人红包”的注册率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只是沉迷在文案上做测试,其实他可能就错过了提升用户注册率的其他更效假设。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不注册的原因在哪,通常情况下金融平台让用户放弃注册的原因还在于,注册流程繁杂、信任问题、无匹配的理财产品等,所以在完成了注册按钮的文案测试时,我们还需要在这些方面也进行想要的实验。

04 总结

今天的文章,我们通过分析今日头条,向大家展示了 A/B 测试的强大功效,采用 A/B 测试不仅能够在众多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其实更能对产品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实现用户留存

如今,A/B 测试已经渗透到运营工作中,运营社也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这个理论真的很好用。

1)当有多种方案供选择,但又产生意见分歧时,可以通过 A/B 测试找出找出最优解。比如文章起标题、裂变海报文案、以及 App 的 Push  等。

2)看似简单的 A/B 测试,其实有很多坑:

① 忽略测试环境差异,没有进行变量控制(只能有一个变量),造成数据偏差;

② 以偏概全,在测试结果没有实现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提升时,就放弃对产品优化,会导致项目前功尽弃;

③ 只进行局部优化就忽略对其他部分的调整更新,无法查找出其他方面的漏洞。

 

作者:套路编辑部,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套路编辑部

]]>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www.f-o-p.com/100350.html Thu, 27 Sep 2018 02:16:18 +0000 //www.f-o-p.com/?p=100350

 

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产品上见到各种各样的红包,这些红包玩法各有不同,今天就以美团外卖红包为主来拆解一下我们运营日常接触的红包。

红包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看看红包都有哪些作用?

1.拉新

基于人的天性,大部分用户容易被免费或小利所吸引,商家通过红包对用户进行补贴。用户获得红包进而产生消费行为。获得新用户的同时,也起到了培养用户习惯,占领市场份额的作用。典型的如滴滴刚崛起时发的乘客红包。

2.提升转化率

商家通过向目标用户发放红包,鼓励用户产生或尽快完成购买下单的行为,从而提高订单转化率。如限时红包,满减红包。

3.完成某些任务

有的商家会为了完成某些任务和指标,向用户发放红包,当用户完成了指定的行为之后获得或激活红包。通常发生在商家要提高注册率激活量,绑卡量等场景中,如下文提到的用户在美团绑定银行卡,会获得5元红包。

4.促活

红包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提升产品的用户活跃度和日活。例如签到红包,抽奖红包等,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从而达到提升活跃度的目的。

红包的类型

从红包的类型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无门槛红包

无门槛红包通常在红包使用时没有限制条件,或者仅仅是有时效限制。用户可以在商家的产品上全面使用红包。

2.满减红包

即用户的消费或支付金额达到一定额度,才可激活使用红包。如电商中常见的满50减10这类红包。这类红包销售转化的目的性更强。

3.限时红包

顾名思义,这类红包具有时效性。要求用户在指定的时间段内使用红包,过期红包则失效。这类红包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制造紧迫感,用户出于对损失的厌恶,则通常会在到期前使用红包,即使购买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刚需。

4.指定商家/商品红包

只能在具体的商家或店铺内使用红包,通常是商家和平台共同发红包,达到提高单店销售额的目的。

另外一种则是指定商品红包,用户只能在购买某个或某类商品才可以使用的红包,也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个或某个品类商品的销售额。

5.指定用户红包

这类红包通过用户分层,区别性地给不同用户发放红包,如新用户红包,老用户感恩红包。

美团外卖红包的主要玩法

本文主要以美团外卖APP和小程序的红包进行拆解。

1.天降红包

规则:用户每天首次打开美团外卖获得3个红包,红包既有通用红包也有指定商家的限时满减红包,通常是1:2的配比。

指定商家的红包目测则是用户有过购买记录的商家,或距离较近的商家。是否可以让商家通过竞价或是其他商务合作来获得这个广告位的露出,暂时不得而知。

用户打开美团外卖的时候一般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我要点外卖。而打开APP就有红包,让用户感觉有便宜可站的同时,也帮助用户加快选择下单的时间。既然有红包,用户选择指定商家消费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同时,个人看法,这个开机红包无形中也是一个价值很高的广告位,可以吸引商家来竞标这个广告位。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2.新用户红包

规则:新用户下载打开APP后,会提示“注册送最高60元大礼包”。用户完成注册后会得到随机金额的红包。红包分为新客红包,通用红包,限时红包。同时红包页列出离用户近较近的餐厅。

美团外卖的新用户红包肩负着:

  • 1.让用户注册,激活用户。
  • 2.让新用户快速熟悉使用流程,尽快完成第一单,将新用户尽快转化成有效用户。新用户红包的设计既有首单红包(鼓励快速下单,让新用户尽快完成第一次操作),通用红包,时段红包(下午茶,夜宵,鼓励新用户在刚使用的时候多下单,养成用户习惯)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3.任务红包

规则:用户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单(实付金额超过25元)即可获得5元红包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4.下单成功后分享红包

规则:用户下单成功之后,分享红包到微信群朋友圈,第N个人分得红包最大。

为了获取大红包,用户就不能只分享给自己或某几个朋友,会多分享几个群,形成了传播,而获得红包的用户也会想去体验使用。达到了裂变和拉新促活的效果。同时第N个人通常设计的数值在5-8之间,给用户的感觉,这个目标离自己很近,我有机会试一把。这样的设计目标明确且对每个用户来说有达到可能。另外这和拼手气红包相比,又增加了趣味性。

5.9.9元秒杀30元红包套餐

规则:每个用户每月限购一次,分为6个5元红包,下单时可叠加使用。原价15元,促销秒杀价9.9元。

在这里红包直接成为了商品,原先红包属于奖励性质,现在变成了优惠购买的性质。页面上9.9元诱饵吸引力强,倒计时增加紧迫性。罗列权限,增强用户满足感.提供更多购买的理由。看上去有点像会员服务。

而为什么这一形式能被用户接受?我觉得一是美团体量足够大,用户已经习惯了美团外卖;二来即使原价15元,也是优惠的,可以和其他优惠券叠加使用,用户何乐不为呢?对美团来说,拓宽了红包的玩法,红包还可以收钱,降低了补贴成本。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6.签到红包

规则:参与者支付1元,每天签到1次即可参与瓜分奖金、

美团外卖签到时间设计的很有针对性,一天有三次签到时间,签到几次即可获得几份奖金。中奖的用户还可免费参加次日的奖金瓜分。平台打着“提醒用户按时吃饭”的口号,签到时间分别对应早中晚三餐,用户签到完成之后正好是饭点,签到后去下单点外卖或是先点外卖再签到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通过签到瓜分奖金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每天(多次)打开APP的理由,同时这种低成本薅羊毛的事情也很适合好友之间的互相传播。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7.邀请好友得红包

规则:邀请好友成为美团外卖新用户,好友得15元红包。好友在7天内完成实付金额5元以上的订单且无退款,则老用户可获得10元奖励红包。

邀请的形式除了常见的微信渠道,还设置了面对面邀请。点击之后页面也非常简单直接,这也是考虑了线下社交场景。午间吃外卖的时候是一个社交场景,用户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拿出二维码扫一扫更直接。

以美团外卖为例,拆解APP红包功能的运营套路

页面上还有一行小字“邀请这些好友成功率更高”,点击进入之后是引导用户去邀请手机通讯录内未注册美团外卖的用户(手机号识别),邀请形式为短信。短信内容为“快来领美团外卖15元红包,我只想任性请你吃饭+H5链接”

无论是扫码还是短信,美团都让用户跳转到一个领红包的H5页面,用户只需输入手机号码,验证为新用户后再跳转引导用户下载,操作简单,先告诉用户已经得到红包,而不是一上来就要用户先下载再领红包。

竞品红包的主要玩法

美团外卖的主要竞品是饿了么,在此也对饿了么的红包策略做一个简要的拆解。

1.新用户红包

规则:新用户最高50元礼包,随机拆不同金额红包。

新用户领取的红包也和美团外卖类似,分拆成不同的场景红包。在用户新鲜感最高的时候,鼓励用户多使用。

2.会员红包

规则:开通会员后,每月赠送奖励金,奖励金可用来兑换红包。

饿了么的套路表面上看着和美团类似,都是用户支付现金换群红包。然而实际上饿了么的红包限制比较多,美团则是在任意下单时可以使用,且可叠加使用。对于用户的感知和体验来说,幸福感较低。

3.邀请好友红包

规则:邀请好友,好友注册成功14天内通过APP首单超2元,次单超10元,最多可以获得10元现金红包。可提现,提现门槛为10元。

红包做为拉新的重要手段,饿了么和美团外卖都采用了双赢的模式。邀请双方都可以获得奖励。饿了么从时间门槛上来看,要求更低(14天VS7天)。但饿了么在好友下单门槛上实际上是更高,需要首单2元,第二单超10元,才可以获得奖励(饿了么的规则说明上理解应该是这样,但个人感觉这样不太合理,人为提高了门槛,也可能是理解有误)

4.签到领红包

饿了么签到领现金红包,用进度条的形式预告明天可以拿多少钱,给用户明确的预期。

5.娱乐红包

和美团外卖不同,饿了么还做了偏娱乐向的红包。分别是结合了游戏化的种红包,结合了社会热门话题的PK话题(胜者瓜分红包)。更具娱乐化的红包形式,给用户更多趣味性,提高用户参与度,也不至于让用户分享理由过于单调。

总结

红包做为互联网重要的一种营销运营手段,在设计红包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

  1. 规则要简单,一目了然,目的不同,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红包,如签到红包为了日活,新手红包为了激活新用户,加速新用户下单;
  2. 要考虑用户分层,新老用户的红包策略,活跃用户沉没用户的红包策略;
  3. 红包设计不宜生硬,要有趣味性。不定时更换视觉、玩法,新鲜感,也可以多考虑跨界合作,游戏化或社会热点的结合;
  4. 任务红包的门槛或任务不能过难,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是有条件达到的,过难的任务会让用户在开始就放弃。同时奖励和任务要匹配,如果是阶段性任务,要将进度可视化,这样给用户明确的激励目标。

 

作者:肥寒,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产品狗日记(chanpingdog)

]]>
运营实战案例分析:如何制定运营策略? //www.f-o-p.com/100019.html Tue, 25 Sep 2018 07:08:12 +0000 //www.f-o-p.com/?p=100019 pre_1%

运营策略的制定是每个运营小白向高阶进击必须跨过的坎,相信很多运营新人在校招面试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果让你运营我们产品,你会怎么做?”

笔者还记得当时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简直一脸懵逼,不知从何回起。而目前网上的多数运营策略的相关文章只是点到而止,泛泛而谈,缺乏案例和实操。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战运营经历,从思路到具体运营手段一步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运营策略。

一、运营策略的定义以及特点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这句话有“基于形势发展”和“行动方针”两个关键词,很多人在制定策略时往往会忽略前者,上来就制定一系列的运营策略,拉新怎么做,留存怎么做,而忽视了所有的运营策略都应该是在对自身的产品功能,业务逻辑等有了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如:一个患癌的病人来到医院治病,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况来制定一系列的治疗方案。癌症是早期还是晚期?病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我们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案例背景

一款目标客户为房产经纪人的付费工具类app,变现模式主要为端口售卖。经纪人可以通过app购买端口发布房源,发布的房源在其房产网站PC端,wap端以及app端展示。购房者在三端看到感兴趣的房源信息后,直接拨打经纪人留下的手机号进行沟通。

具体的业务逻辑如下:

基于此构建行为闭环:

通过以上行为闭环,我们可以发现经纪人越多 则发布的房源越多 丰富的房源又会吸引更多的购房者,更多的购房者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电话。

  • 对于经纪人来说,他们希望自己发布的房源得到更多的曝光从来带来更多的来电;
  • 对于购房人来说,他们希望看到丰富且优质的房源。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运营策略的目标:使用一切运营手段获取更多的客源,更多且优质的房源,形成生态闭环从而促进变现。

主要目标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进一步拆分为两个次要目标,对于冷启动阶段,目标为构建以及完善业务闭环;对于成熟期阶段,目标则是促进变现。

对于冷启动阶段,目标为构建以及完善业务闭环。

(1)更多房源:打破影响经纪人发布房源的壁垒

通过用户调研,我们发现影响经纪人发布房源的因素主要为费用和操作成本。为了打破费用壁垒,我们首先对新用户赠送了免费的试用套餐,套餐内包括三个免费的房源发布位置,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的限免优惠活动来激发经纪人的购买欲望。

而在操作壁垒方面,我们主要基于用户的反馈优化了app端发布房源的流程,并增加了PC端的发布渠道

(2)优质房源:保证真实,规范且准确的房源信息

在确保优质房源方面,首先是进行用户教育,在app内主要针对一些主观内容,如:标题、房源简介以及图片等进行示例展示,规范发布内容。此外,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新房房源审核和举报机制以确保房源的真实准确。

(3)更多客源:提高用户转化率,让更多的购房者拨打经纪人手机号

提升用户转化率方面,我们分别在PC、wap以及app端建立了用户转化漏斗,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控来改善各个步骤的转化率

以wap端用户的转化路径为例,购房用户首先通过首页的新房房源入口进入到新房房源列表页,在列表页浏览到合适的房源信息后点击进入某个房源详情页,最后点击详情页内的【联系经纪人】按钮拨打电话。

用户转化路径建立完毕以后,我们发现对于首页到房源列表页的转化率极低,只有1%-2%,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而主要原因在于入口过深,在无法申请到更好的入口位的状况下,我们另辟蹊径,向分发组申请文字链推广位,每天筛选优质新房房源推荐,为新房房源频道开辟新的入口,使得第一步的转化率提高一倍。

对于成熟期阶段,目标则是提升核心指标,本案例下即促进变现

一般来说涉及到具体指标的运营策略一定要具体到数字才有意义,下面笔者将通过虚拟数字讲解如何完成策略目标。

引用谷歌分析推广人之一Avinash Kaushik的名句:

“All data in aggregate is crap. Segment or die. ”

【所有的总和数据都是垃圾,有么分组,要么去死】

在制定运营策略时,我们需要制定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如日DAU达到100W,日GMV达到200W。但是这些目标只能给我们指明方向,具体怎么走还是要依靠对指标的分解,以让目标的制定更有据可依。

模型:

日成交总额=新增用户日成交额+已有活跃用户日成交额

日成交总额=(日下载用户数注册率购买率平均消费额)+(已有活跃用户购买率*平均消费额)

现状(涉及业务,以下数字全部经过处理)):

8月份日平均成交总额为76万元,8月日平均下载用户数为1W,激活率为80%,首次购买率为20%,平均消费额为100元;8月已有日活跃用户为3W,购买率为20%,平均消费额为100元。

  • 新增用户平均日成交额=10 000*80%*20%*100=16万
  • 已有活跃用户日成交额=30 000*20%*100=60万
  • 日成交总额=新增用户平均日成交额+已有活跃用户日成交额=76万

目标制定:

9月份成交总额达到130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从具体的子指标入手,寻找突破口。

经过分析,我们决定在日下载用户数,注册率以及平均消费额上入手,日下载用户数提升到1.5W,平均消费额提升到150元,激活率提升到90%。

  • 新增用户日成交额=15000*90%*20%*150=40.5万
  • 已有活跃用户日成交额=30 000*20%*150=90万
  • 日成交总额=130.5万

制定完目标以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制定运营策略,如在提升日下载用户数上,我们进一步又细化具体的运营指标,老带新活动(2000),应用商店推广(2000),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1000)。

在提升平均消费额上面,我们开展优惠捆绑售卖,满减活动等。通过以上的目标制定,我们就可以找到切入点针对性制度优化方案,拉升业务核心指标掌控各个方面的运营情况, 不再抓瞎没有方向。而对于没有达到预期的地方也可以反思和总结,以优化后续的运营动作。

 

作者:jonaski,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jonaski

]]>
3大案例,教你将增长模型落地(上) //www.f-o-p.com/99570.html Wed, 19 Sep 2018 10:01:52 +0000 //www.f-o-p.com/?p=9957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普及度逐年增高,以及国人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在线教育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如今,在线教育行业是消费升级下的万亿级市场,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互联网渠道的成熟,获客成本逐年增高,转化率却萎靡不振,很多教育企业都面临如何精准获客和高效转化的问题。

今天将从为什么要构建增长模型,增长模型如何构建与优化及具体增长案例为大家梳理。

一、为什么要构建增长模型?

首先,大家需要先来了解现在整个教育行业的大概情况,在现阶段,整个教育行业大致分成了三类。第一,K12教育培训。第二,职业教育培训,第三,素质教育培训。以前人们学习路径基本都在线下的培训班,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教育,比如慕课,远程直播课等,新的媒介的出现既改变着学习的习惯,也对教育机构获客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虽说都是线上教育,但教育行业的每一家公司,其获客转化模型完全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东方,最早的一批用户是俞敏洪在北京各大学粘贴海报获得的,这是属于新东方的线下获客模式。一直到现在为止,新东方的最大法宝也是此,贴海报和办讲座,通过这种线下获客的方式,积累起大量的用户,然后将用户引导到线上课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再比如,学而思是如何获得用户的?在2003年非典期间,自己在奥数网发帖子,每天早上一题,下午出结果,最终获得了他最早的跟随者。有天粉丝问道说,能不能在线下开个辅导班,结果开了第一个班。这就是属于学而思的线上获客模式,可以说开始就有着互联网基因,靠论坛进行招生。过了十几年之后,很多线上教育也这么做。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两家中国最知名的教育机构基因完全不一样,其获客转化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到如今,获客转化方式更是五花八门,线上线下都是竞争的战场,对于具体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公司实际的业务需求,来构建和优化自己的增长模型,提高获客转化的效率。

二、增长模型如何构建与优化?

在增长模型的构建和优化上,施老师提出更有效的增长模型(RARRA增长模型),关注激活与留存,这是个五级漏斗,主要包含获取用户(Acquisition),激发活跃(Activation),提高留存(Retention),获取收入(Revenue),传播推荐(Referral)。

在漏斗的不断阶段,我们需要关注不同阶段的数据指标,通过对于这些指标的数据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来优化RARRA增长模型,进而提高活跃和留存。

1.在获取用户(Acquisition)的阶段,需要关注的是流量、搜索量、CPC(每次点击的费用)、搜索结果、获客成本、点击率等;

2.在激发活跃(Activation)的阶段,需要关注的是注册人数、注册率、引导页展示完成率、订阅数、至少使用过一次主功能的用户数等;

3.在提高留存(Retention)的阶段,需要关注的是用户参与度、用户登录频次、日/周/月活跃用户数、流失率等;

4.在获取收入(Revenue)的阶段,需要开始关心客户终生价值、付费转化率、广告点击收入量等;

5.在传播推荐(Referral)的阶段,需要重点关注邀请发送量、邀请页打开率、邀请页注册量、病毒传播周期等。

施老师指出,在通过五级漏斗构建出公司的海盗模型后,还需要把自己的数据精细化、可视化。通过诸葛io的数据指标可视化,让每一位产品,运营人员看的懂,进而去不断的优化增长模型非常重要。

二、案例分析:51Talk

51Talk全链模型为: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51Talk存在的问题:

1.从『投放』至『关单』流程太长,关键性业务节点多,业务风险大,流失率高;

2.投放的长尾效益无法充分利用。在『着陆页』节点上对于具有潜在意向客户,面对『注册留下』和『不注册离开』的选择时,缺乏『中间道路』的存积,易流失;

3.客户可选的路径单一,与用户的交互界面狭窄,未能形成稳定、长期、直接的信息通道;

那么,当发现51talk的问题之后,如何通过海盗模型对其核心转化流程进行优化呢。首先,需要看到当时的每个点的转化率分别是多少?比如投放、注册、邀约等关键点的转化率,找出哪些地方可以优化。51Talk团队通过对当时整个流程的所有路径进行全部可视化,然后对主流程全部优化,提高每个转化点的留存率

举例一:通过新媒体充分挖掘长尾效益

在51Talk从投放到成单的流程中,只有是百分之几的转化率。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100个人接触到51Talk,只有10位数的人体验你的课,最后只有几个人买单。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呢?100多个人90多个人白白流失了,没有人推进他,但这里面有潜在用户。

怎么把这些人进行留存呢?51Talk团队在一些地方加入了支流程,比如TMK邀约的时候,注册的时候,让用户关注51Talk的官方服务号,通过服务号去跟进。另外把用户拉到微信群里面,成为51Talk的微信体验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沉淀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在微信群和服务号,大大减少了流失率。

大家可以建立这样的思路,将90%的用户想办法沉淀在另外一个支线流程里,也就是想办法把90%的用户装起来,未来再进行转化。这样的优化带来的改变是,在第一次接触到用户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的将用户留存下来。

对于其他的转化点,也是如此,想办法去优化每一个流程的留存率,当每个流程的留存率提升上来后,全流程的留存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举例二:通过增加会销课提高付费转化率

通过在现有体验课流程基础上,增加一个会销环境,有效提升整体转化率。

会销课作为教育行业中由来已久的常规营销手段,是增强体验课用户对我司的品牌、教学理念与教学品质方面,形成较为全面认知的手段之一,它以“多人直播课堂”的方式,将关键信息更高效地植入用户的“认知”,会销课的增加激发那些对学习需求尚处在模糊状态的用户,提高用户付费转化率。再实时对比普通用户的付费转化率和出席会销课用户的付费转化率,为公司运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案例二:乐词

乐词的定位是做一个让用户背单词的工具,乐词的逻辑是构建流量矩阵、注重日活和留存,在后来做了轻变现和重变现。其核心的核心,是乐词的内容,也就是是单词的词量和准确率,单词的优化是最重要的,不然其他地方的体验优化再好也是没用的,比如豆瓣,社区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留下来的原因,内容是核心,有内容了才能有留存。

当乐词团队梳理清楚之后,在过去一年半,优化的核心一直放在优化单词上,提高单词,发音的准确率。在优化单词的基础上,再去优化增长模型中每一步的转化点,提升乐词的留存,活跃,在此施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提升新用户留存和老用户活跃的优化方法。

1.通过优化路径提升新用户的留存率

新用户的进入乐词路径:

乐词是一个十分依赖流量的产品,每一个点的折损都是一个叠加。因此要提高每个环节的转化率,最后才能将用户留存下来。在乐词的路径中,可以看到,下载单词书是第一步,如果这步没做好,接下来的用户根本无法到下个路径。乐词团队对当天完成注册但是没有下载词书的用户进行了用户数据详细分析,同时结合用研分析,分析用户使用习惯。

在通过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后,乐词团队发现了问题所在,在下载路径里面,初中、高中、大学、出国留学是折在一起的,第一屏是分类,看不到词书,这样用户的兴趣点就会降低。后来在经过优化后,增加更加方便下载词书入口,第一屏就可以看到词书,以前是点分类,再点词书,现在是可以直接点词书,这样做对于用户方便了很多,在优化后,下载词书转化率从60%提升到84%,从而也带动了后续步骤的留存率。

2.通过优化功能提升老用户的活跃度

乐词中,有一些老用户在背单词的过程中,有些坚持不下去,如何让学生参与背词活动,解决他们坚持不下去的问题。乐词团队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增加排行榜,和同学组队,定期确定排名等,提高学生学习后的成就感。通过这样的优化,增加了学生对于乐词的黏性,有效提升了老用户的活跃度。

上面的举例只是乐词使用增长模型优化的具体两个点,在乐词完成全流程的优化后,2017年7月开始,新增同比大幅增长60%。用户次日留存率:22.5%增长到50%,周背词天数:从1.7增长到了3.8。

2017年,付费词书同比增长325%

案例三: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在线的增长模型

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主要的在线平台,要竖立公司核心业务模型是这样的,首先是品牌自然流量,带来的自然成单,占营收60%。其次做投放,经过咨询和外呼进行成单,占营收30%。这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户留存部分。自然成单是电商逻辑,外呼的方式是电销逻辑,中间没有留存逻辑。这就好比100个人只有10个人成单,其他90人去哪,需要将他们留存下来,都是潜在用户。团队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梳理公司的增长模型和增长体系,将留存指标加入模型,同时将增长模型中所有的数据可视化,找出可以优化的转化点,施老师分享如下的转化点。

1.表单线索收集的优化

举例(1):表单类型的变更,通过将弹窗式表单改成内嵌式表单, 表单提交率提升 154%

举例(2):显化表单提交入口,在首屏头图处增加内嵌表单, 表单提交率提升 157%

2.通过优化微信订阅提升用户留存

针对优化留存路径,新东方在线团队在官网用户注册端和微信服务号端加入用户兴趣订阅功能。 根据用户订阅的兴趣,用自主研发的微信后台精准推送课程、资讯和促销信息等。从精准推送的统计数据来看,精准推送的消息打开率为10%,平时推送的打开率为0.7%。通过精准推送唤起用户后,后续订单的转化率达到27%。

3.优化手机端托福选课页

在优化选课页面的时候,新东方在线团队从学员角度制作选课区,先划分目标分数,再划分用户群体。精简产品线,以旗舰课程为主,1对1课程为辅。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同学选课的积极性,改版后托福选课页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140%,当时流量同比增长 179.93%。

4.优化支付流程-快捷支付

以前付款的时候,需要银行卡号,短信验证,非常繁琐,现在通过支付宝,微信直接付款,通过过减少用户支付路径的步骤来提高支付的转化率。

我们可以看到,构建与优化增长模型,将每个阶段的具体数据指标可视化,对于业务的增长至关重要。

 

作者:诸葛君,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诸葛君

]]>
运营人,你的数据分析框架搭建起来了吗? //www.f-o-p.com/98137.html Sat, 08 Sep 2018 01:35:42 +0000 //www.f-o-p.com/?p=98137

数据分析作为运营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对职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基于业务场景,分享几种基础的数据分析框架和方法,系统化的进行数据分析。

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甚至预测。本文通过分享三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框架,帮助我们更系统的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产品暴露出的问题,从而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201.jpg
一、用户行为分析

1. 事件分析

事件:通过埋点,高效追踪用户行为或业务的过程。注册、启动、登录、点击等,都是常见的事件。例如下图,展示出某日的注册事件。

202.jpg

通过事件分析我们可以准确了解 App 内发生的事件量,根据产品特性合理配置追踪,可以轻松回答关于变化趋势、分维度对比等问题,例如:

  • 某个时间段推广页面点击量有多少,对比昨日有多少提升?
  • 某个渠道的累计注册数是多少,第一季度排名前十的注册渠道有哪些?
  • 某个活动页的uv分时走势,安卓和 iOS 占比情况如何?

2. 漏斗分析

漏斗模型:分析一个多步骤过程中,每一步的转化与流失情况。以互联网金融-理财端为例,新用户在首次投资会经过如下步骤过程:

  • 注册成功
  • 实名认证
  • 充值成功
  • 投资成功

我们可以通过漏斗分析整体的转化情况,以及每一步转化量、流失量、转化/流失率。

在漏斗模型中清晰 3 个基本概念,可以借助强大的筛选和分组功能进行深度分析。

  • 步骤:指的用户行为,由事件加筛选条件组成
  • 时间范围:漏斗第一步骤发生的时间范围
  • 转化周期:用户完成漏斗的时间限制,漏斗只统计这个时间范围内,用户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转化。

203.jpg

如上图表示:2018 年 3 月份,注册成功的 27 万名用户,在 7 天内投资成功的转化与流失情况。

这里漏斗分析与事件分析不同的地方在于:漏斗分析是基于用户,或是说基于人来统计某一批用户所发生的行为,不会受到历史浏览页面用户的事件影响,可以更加准确的暴露某一时间段产品存在的问题。

通过漏斗模型及时发现问题:我们通过建立了注册转化漏斗,度量每一步的转化率和整体的注册转化率,通过时间维度来监控每一步和整体转化率的趋势。

例如:4 月 12 日发现输入图形验证码这一步转化率有明显异常,于是紧急通知技术同事排查,发现图形验证码功能失效,导致大量用户无法显示。紧急修复后,转化率回到之前的水平。所以,通过对每一步漏斗转化率的监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止损。

(数妹按:我们上线了更强大的漏斗功能,还可以直接在漏斗中将未转化成功的用户下钻分群,定向推送召回!)

3. 留存分析

留存用户:即用户发生初始行为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目标行为,即认定该用户为留存用户。

留存行为:某个目标用户完成了起始行为之后,在后续日期完成了特定留存行为,则留存人数 +1

留存率:是指发生“留存行为用户”占发生“初始行为用户”的比例。常见指标有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次月留存率等。

留存表:留存表中给出了目标用户的留存详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信息:

  • 目标用户:每天完成起始行为的目标用户量,是留存用户的基数;
  • 留存用户:发生留存行为的留存用户量和留存率

204.jpg

留存曲线图:留存曲线图可以观测随着时间推移,用户留存率的衰减情况。

电商为例,我们观察运营策略优化/产品改版,是否会影响用户的购买行为。此时我们可以将用户行为分为:

  • 初始行为:注册
  • 留存行为:支付订单

然后根据客户注册的时间按周进行分组,得到同期群,制作留存曲线图,观察该群体用户发生购买的  30 日留存。通过比较不同的同期群,可以获知新用户购买率指标是否在提升。

留存行为一般都与我们的目标有强相关性。我们在进行留存分析时,一定要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需要,确定高价值的留存行为才能能对产品的优化提供指导性建议。

205.jpg

二、AARRR 模型

AARRR 模型是一套适用于移动 App 的分析框架,又称海盗指标,是“增长黑客”中驱动用户增长的核心模型。AARRR 模型把用户行为指标分为了 5 大类,分别为:获取用户,激发活跃,提高留存,增加收入和病毒传播

206.jpg

从用户获取到病毒传播,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指标需要我们去关注,通过 AARRR 模型系统化的拆解 5 大类目用户行为,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知道每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指标。

以电商业务为例,下图基于 AARRR 模型,构建用户生命周期运营全脉络和每个节点需要关注的重点指标:

207.jpg

1. Acquisition 获取用户

在获取用户阶段,我们希望让更多潜在用户关注到我们的产品,通过以下基础途径来曝光我们的推广页面:

用户访问页面后,可以通过导航、主动搜索、算法推荐来了解到我们的产品。切中当下需求的用户会进行注册行为,算是和用户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会面。

这时就要重点关注推广页 UV,点击率,注册量,注册率,获客成本等重要指标。

2. Activation 激发活跃

用户注册后是否有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产品?这其中涉及到产品的功能,设计,文案,激励,可信等等。我们需要不断调优,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行为,让新用户成为长期的活跃用户:

我们可以通过界面/文案优化,新手引导,优惠激励等手段, 进行用户激活流程的转化提升。监控浏览商品页面,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完成订单的漏斗转化。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活跃度,若定义加入购物车为活跃用户,那么就要观察注册至加入购物车漏斗转化率,按维度拆分,分析优质转化漏斗的共有特征/运营策略,提升策略覆盖率,优化整体转化效果。

3. Retention 提高留存

用户完成初次购买流程后,是否会继续使用?流失的用户能否继续回来使用我们的产品?

产品缺乏粘性会导致用户的快速流失,我们可以通过搭建生命周期节点营销计划,通过 push、短信、订阅号、邮件、客服跟进等一切适合的方式去提醒用户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积分/等级体系,培养用户忠诚度,提升用户粘性。

重点关注留存率,复购率,人均购买次数,召回率等指标。

4. Revenue 增加收入

我们获得每位用户平均需要花费多少钱?每位用户平均能为我们贡献多少价值,能是否从用户的行为,甚至其他方式赚到钱?

电商业务的基础要关注获客成本CAC,顾客终身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运营活动激励用户进行购买,提升用户单价、频次、频率,最终提升用户生命周期贡献价值。

重点关注获客成本,顾客终身价值,营销活动ROI等指标。

5. Referral 病毒传播

用户是否会自发的推广我们的产品?通过激励是否能让更多的忠诚用户推广我们的产品?

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奇的方式去进行产品传播:用户邀请的老带新活动,垂直领域的社群运营,H5营销传播,让老用户推广我们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

重点关注邀请发起人数,每个病毒传播周期的新用户量,邀请转化率,传播系数等。

三、3 大增长引擎

精益创业提出一个概念:唯一关键指标(one metric that matters, OMTM)。

在任何类型产品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找到唯一的一个数字,把它放到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位置上。在数据分析时,可以抓取许许多多的数据,但必须聚焦在最关键的事情上。同时其也是“增长黑客”中的关键特质:专注目标。

1. 粘着式增长引擎

粘着式增长引擎以 Retention 留存作为 OMTM 驱动增长

典型案例是游戏类的 App,Facebook 针对游戏提出的“40-20-10”法则,即如果你想让游戏的DAU 超过 100 万,那么新用户的次日留存率应该大于 40%,7 日留存率大于 20%,30 日留存率大于 10%。

不使用任何运营激励手段与使用留存激励相比,次日留存相差甚远。

例如游戏中常见的:签到活动,登录奖励,时长奖励等玩法都是基于提升用户留存的目的。

208.jpg

通过提供目的性的目标,制定规则和反馈系统,为玩家带来创造性成就和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满足感和愉快感,从而提升用户的游戏频率,游戏时长,最终提升用户留存

好的留存率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是不同的,在这里不展开对用户留存率的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与用户粘性寻找最适合的留存指标才是正确的。

2. 付费式增长引擎

付费式增长引擎以 Revenue 营收作为 OMTM 驱动增长。

简单来说,从顾客在产品上贡献的价值大于获取付费客户的成本,就可以一直驱动营收增长。

209.jpg

互联网金融是付费式增长引擎的典型例子,由于产品类型不像游戏和视频资讯类应用,有强大高频使用需求。互金运营考核的核心目标就是促成交易,从用户每一次投资/借贷行为中获得收入,覆盖营销的投入,不断驱动引擎的转动。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2个指标:

  • CAC(Customer Aqusition Cost)客户获取成本
  • CLV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客户终生价值

例如:某次月在营销上投入成本 20000 元,新增投资用户 100 人,则获取每位投资用户的成本是 200 元。若人均投资 5 万元,利润率 2%,客户终身价值 CLV=1000 元/人。

当 CLV>CAC ,不计其它成本的基础上,已驱动引擎正常运转了,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曝光,扩大顶端的漏斗,以及尽可能缩短客户盈亏平衡时间。

3. 爆发式增长引擎

爆发式增长引擎以 Referral 传播作为 OMTM 驱动增长

典型案例:基于社交场景的分享,通过瓜分红包,砍价、拼团、秒杀等玩法,不断触达潜在用户。

210.jpg

用户分享到社交网络,即可降低付出的成本,通过为用户省钱的策略,提升用户感知价值,不断刺激价格敏感用户,贡献大量的分享量,点击量,引导潜在用户进行体验/注册。

在爆发式增长引擎中,我们需要关注病毒系数 K = I x Conv :

  • I:Invitation,即每个用户发送的邀请数量,反映了分布密度.
  • Conv : Conversion rate,即每个邀请成功的概率,反映了感染强度.

那么如何提升让病毒传播系数,上面活动中常见的 3 种方案:

  • 重点提高接受率:降低接受门槛,且尽量将接受步骤控制在社交场景中,避免二跳降低转化。
  • 缩短单次邀请流程的生命周期:通过限定时间的方法,加快增长进程的同时,提升紧迫感。
  • 试图说服用户去邀请更多的人:头几位受邀用户在砍价中可以砍掉很多金额,让用户初尝甜头后会激励更多的转发量。
四. 总结

结合多种业务场景,梳理如何通过用户行为进行事件分析、漏斗分析和留存分析,基于 AARRR 模型如何获取用户、激发活跃、提高留存、获取收入和病毒传播,最后通过三大引擎,聚焦 OMTM 驱动增长。

每当产生新的业务问题的时候,通过框架去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对问题的解决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数据分析是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基本功,笔者在数据分析方向的还处于不断提升阶段,以上是最近学习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和心得分享,希望能给在学习中新人带来一些思路!

 

作者:许金坤,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GrowingIO(ID:Growin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