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移动互联网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13 Jan 2020 07:10: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6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清明节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网易的营销爆款方法论,这里有3点思考 //www.f-o-p.com/103375.html Tue, 23 Oct 2018 08:16:47 +0000 //www.f-o-p.com/?p=103375

爆款,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对大多数公司可能如此,但网易例外。

杭州的公司似乎都对品牌营销有着敏锐的嗅觉,阿里如此,网易亦然。无论是网易云音乐乐评地铁、网易严选酒店,还是《第五人格》做的人格测试都曾在朋友圈中不同程度地“爆”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爆款来自于网易集团内部不同业务线的持续产出。这种量产爆款现象的背后,必然有机制和方法论层面的规律可以探寻。优质的品牌宣传活动或许并不能必然保证市场表现,但将品牌营销视为可有可无,却几乎可以确定品牌的“短命”与不可持续。

上周,网易传媒进行了一次新的架构调整,成立文创事业部,负责包括网易公开课中的精品课创作等工作。除此之外,这个新部门还将承担起一些为网易传媒继续创作“爆款”的任务,下辖的沸点工作室负责包括槽值、哒哒等在内的自媒体矩阵创作,能够影响到的粉丝数高达400万至500万。

无论是槽值还是哒哒,都是为了建立起与年轻人的沟通渠道,并为网易创造出更好的品牌印象。

网易哒哒团队最近的一个成功案例,是一个名为“她挣扎48小时后死去,无人知晓”的h5,你也许在朋友圈里见过这个标题。事实上,这是一个倡导社会关注动物保护的h5,最终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访问量。

网易哒哒的发展颇具戏剧性,早期它是一个网易与年轻人进行沟通的内容平台,拥有自己的App。随后,内容平台停更、App下架,哒哒偏离既定航向,靠着制作h5将自己的名声重新打了出来。

500万的访问人次是评价h5是否算是爆款的硬指标。

相较于大多数的h5制作团队,网易哒哒有着不错的爆款制作效率,每年能够产出至少三个爆款作品。

1、为什么是h5

文处萄对网易营销系统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他是新成立的文创事业部的运营总监,把控着网易哒哒团队的发展方向。

当被问及为什么网易会成为营销爆款制造工厂时,文处萄快速地做了回答——“网易本身的机制”。他认为网易对于品牌营销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知,并且愿意为此布局。

在众多的营销内容中,h5是目前比较容易产出爆款的形式,因此网易内部也拥有众多的h5制作团队——除了网易哒哒之外,还包括网易云音乐内部新成立的M2工作室网易娱乐也有自己的h5制作团队,除此之外,设计中心也有h5的设计者和技术研发者提供支持。

网易哒哒团队在今年年底还将从沸点工作室独立出来,成立单独的工作室。

对于h5形式的重视源于对这种营销载体的信心。事实上,h5的大规模发展也不过是2014年之后的四五年时间,背后的动力来自于朋友圈。

朋友圈的场景决定了它只对图文内容比较友好,纯视频内容很难找到借力朋友圈实现裂变传播的方法。在这样的的背景下,h5的优势得以显现,它能够承载包括图片、文字、视频在内的各种内容,并且让多形式互动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看到了品牌传播的空间和可能性后,立马行动,这就是文处萄口中所说的“机制”。文处萄认为从h5的角度来看,除了笼统的表述之外,“机制”还由更多细致的方法论构成。虽然这些技巧与爆款的产出无法建立起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品牌营销成功的概率。

2、爆款方法论

一起来回顾下过去五年h5的演变轨迹:2014年年初,h5更多止步于ppt翻页的状态,形式层面虽然算不上新奇,却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不少冲击。随后伴随着“围住神经猫”、“吴亦凡即将入伍?!”、让古代皇帝唱rap、玩自拍和发朋友圈的“穿越故宫来看你”等h5的大火,这种通过技术呈现出的“奇观”成为了h5吸引注意力的主流方法。

强刺激带来的新奇感稍纵即逝,内容回归在2017年至2018年的阶段成为营销传播的主题。例如2017年3月发布的“此处故意留白”就让年轻人找到了生活中的情感共鸣,最终一句“清明节,不该是你的节日”让人们在一丧之下按了转发。

在文处萄看来,新闻客户端和微信生态的传播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侧重点击,后者偏重分享。况且每一支h5都算是从零开始,取一个好标题并不能够保证阅读量,内容的优质与否才是关键。这成为了技术流之后,h5营销回归内容本质的原因。

“立足点是重要的,如果点歪了,不管你做得再好都有问题”,文处萄认为策划在整个h5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比一般人认知得要重要很多。网易整个品牌传播体系之所以常常做出爆款,很大程度上就与“策划中心制”有关。

在网易哒哒的团队中,策划有着最高的发言权,设计和前端则偏向于执行,策划在几乎所有的制作环节均拥有最终决定权,这使得策划水平的优劣决定了作品的产出效率。策划要对周边的社会议题保持敏锐感知,还要有着较为准确的直觉。

哒哒团队制作的名为“这是成年人不敢打开的童年”就曾获得过不错的成绩,在3小时内的访问量突破了150万。刺激转发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怀旧情节,在这支h5中,“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哆啦A梦”等动漫形象被串在了一起。这些形象背后的时代感成为了扣动人们情绪的扳机,人们表面在分享动漫形象,实际上却在分享自己的青春。

“最重要的一点是,h5最好是in-house生产出来的,请外包团队很难保证h5的产出质量”,文处萄特别提到。在瞬息万变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能够保证随时响应的内部团队显然更加敏捷。

3、什么样的h5让人想分享?

文处萄认为只要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利益,h5的分享传播就会水到渠成。至于怎样的动力和利益会触发用户的分享,则涵盖了四个层次

(1)共同的公司利益:自己公司产出的内容,人们往往倾向于传播,但极容易圈层化;

(2)群体利益:与群体关注点相关的内容,例如乙方常常乐于分享吐槽甲方的内容;

(3)兴趣动力:触发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常见的测试类h5就是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

(4)情绪情感及共鸣:让人们产生感性情绪,在情绪的驱使下人们容易产生分享行为。

具体而言,有些内容就为用户提供了天然的分享动力与利益。

例如腾讯公益推出的“小朋友画廊”h5,就将公益元素和自闭症儿童结合在了一起,对弱势族群的关怀使得h5的分享水到渠成;网易有道发布的“深夜,男同事问我睡了吗……”则成功地触发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最终搭配有趣的内容给用户创造了充足的分享理由。事实上,这种“猎奇式标题+趣味化内容”已经是爆款产出的固定公式之一。

在多年从事运营工作之后,文处萄积累了不少经验,譬如与怀旧因素、动物保护主题相关的h5更容易被分享;除此之外,那些能够高效唤起人们亢奋、愤怒、高兴等情绪的内容也会带来更强的分享可能性。

虽然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h5正面临着一些瓶颈和质疑,甚至有评论直言不讳地表示h5已经烂大街了,但网易显然认为h5还有大量的可挖掘空间。

每种营销形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产出爆款的条件之一即是要适应所处的传播环境。“譬如在微信h5的传播环境中,推荐位和KOL所起的作用要比想象中小。这是一个真正考验内容的赛道”。

 

作者:王雷柏,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36kr

]]>
线下实体店没流量?试试这3招! //www.f-o-p.com/101995.html Fri, 12 Oct 2018 02:20:54 +0000 //www.f-o-p.com/?p=101995

我们知道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流量就意味着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意味着慢性死亡,尤其是现在线下实体店日益衰退,要想获取有效流量更是难之又难,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获得巨大的流量。

那么其他的企业要想获得流量,真的就这么难吗?

是的,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公式: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这是电商平台销售额的经典公式,我们试图用这个经典公式来破解线下实体店流量的窘境,提高流量,实现销量。

从这个公式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获得销售额,有三个维度可以思考:

  • 第一个维度提升流量;
  • 第二个维度,提高转化率;
  • 第三个维度利用价格杠杆撬动流量。

1

我们首先从第一个维度来思考如何有效提升流量,流量可以分为三种依次是线上流量、线下流量和自创流量。

首先是注重线上流量平台

对很多小型实体店而言,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来看能够真正有效依赖的线上流量平台并不是很多,主要线上流量平台有微信QQ社交软件,美团饿了么,58同城等生活软件。

还有其他一些就不一一列举,当然,这是和你自己的行业以及平台的相关属性有很大关系。要想实现好的引流效果,第一步要做的肯定就是提高曝光率,依赖这些大平台来找到自己的精准客户,从而提高自己的流量自己的流量。你的客户在哪里?你的流量就往哪里投。

其次是线下流量

那么如何通过线下来提升流量的?

考核你的流量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用户是否会再次消费,带着这个思考,我们可以从用户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来提升我们的流量。

用户看得到的,店面装修,卫生情况,消费场所的便捷性,是否有WIFE等一系列体验因素,还有就是可以从用户的心理特征出发打,造成一种销售火爆的感觉。

利用社会从众心里和稀缺性来让消费者进店消费,像很多店面在开张的时候都会请一堆人过来捧场,让人误以为很火爆的感觉,消费场所越火爆,消费者的信任度越高。

其次就是稀缺性,消费者心理是复杂的,你把你所有东西给他,他反而不想要,你设置一些门槛他反而想要。

比如,限时,限产品,限人群。通过这些规则的设置,让用户感觉到紧迫性,从而刺激消费。

用户看不到的其实就是我们品牌和服务效应。

有些人可能要讲了我做个小生意哪里来的品牌效应而言呢?这是一个误区,再小的生意也可以做成自己的品牌。

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你的经营,在你的销售区域范围之内,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那么你就已经形成品牌了。

第三种流量是自创流量

流量是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创造出来的,通俗来讲就是制造噱头让更多人知道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销售。

比如,温州皮革厂温州皮革厂倒闭了,王八蛋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产品通通多少元多少元。
为庆祝离婚成功,所有产品通通五折。
厂家直销,清仓亏本价

除了一系列的噱头可以炒作之外,自创流量当中还可以做的就是借势流量。

  • 借节假日势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一系列。
  • 借势热点话题,国家大事,明星八卦,可以从微博热搜挖掘。

要想获得有效的流量,可以依赖的方法有,提升线上流量,提高线下体验,自创流量。

2

第一个维度讲的是尽可能的提升流量,那么有了流量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面对这些巨大的流量,提高转化率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

提高转化率的具体方法:

  • 设计规则奖励用户
  • 重视核心粉丝和发挥大V的力量
  • 教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上

用户是需要被刺激和奖励的,对很多用户来讲没有性价比,没有免费,没有便宜,他们就不会去消费。

如新店开业环节转发朋友圈集赞,消费完之后朋友圈晒照就能够给予用户价格上的折扣。

新店开业之后,采取积分制,根据用户的消费就有积分,积累到一定积分之后能够获得价格上的折扣和优质的服务。

赠送优惠券,开业期间消费前赠送优惠券,等到稳定之后,消费后赠送代金券,买断客户下一次消费。

这些看起来很常规的策略,但是使用起来依旧非常有效。

其次是重视核心用户和大v的力量。

重视核心用户的做法就是设置会员服务,消费不同的门槛,然后打到不同的会员层次,不同的会员层次享受的价格折扣和服务有明显的差异化,凸显出会员价值身份。

这方面做得好的就是屈臣氏以及各大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想要打造自己的会员体系,可以参考他们的做法。

发挥大v的力量,大v就是一种传播杠杆,他们的存在,能够将你的产品更加的让消费者信任。

像很多的美食餐饮在这方面操控就很厉害。上面放着一个电视,电视上播的是自己参加美食频道的采访或者是上的知名节目,长沙臭豆腐,在宣传的时候重点突出毛主席喜欢吃长沙的臭豆腐。

大v是意见领袖,能不能消费心理优势,既然他为这个背书了,那么我也可以试一试。

将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上。

用户在自己手上,才是实打实的用户,越来越多的实体店采取的策略就是加微信好友,做公众号,搭建社群。因为个人微信号公众号和群更加具备社交属性同时也能够增加家商家和用户的黏性。

具体策略,通过微信QQ加入本地的不同的好友群,同群主打好关系,把里面的好友加到自己微信上。还有就是把来到店里面的客户加好友就能够获得折扣。

在手机上背面准备一个二维码在本地不同的地方广结好友加微信。

把这些好友整合成为自己的好友,搭建自己的用户群,在群里面和自己的微信号提供各种产品信息和促销信息。

像连锁实体店肯定要成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关注公众号获得会员身份奖励小礼品,为以后的产品信息促销信息推送做铺垫。

来了流量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转化率提高转化率的三个小措施,设计规则奖励用户,正是核心用户和发挥大v的力量,将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中。

3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维度利用价格杠杆撬动流量。

高频消费带动低频消费

地产商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沃尔玛等大型商场入驻,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而地产的其他地段的价值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从而通过其他地段实现盈利。

商场的最顶层的消费场所是餐饮消费,因为相比较而言餐饮行业是高频消费,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把餐饮放在最顶层,那么其他的楼层相应能够带来流量,实现消费。

小米之家如果依赖手机一个品类流量肯定是有限的,但是当电饭煲,移动电源,音响,包包,米兔等一系列产品,品类多了,高频消费产品多了,自然而然整个流量就上来了。

从这几个案例不难看出,如果你是低频产品,那么一定要找到高频产品消费来带动,否则就算产品再好也难以形成流量。

低价产品带动高价产品

低价产品能够筛选出对价格敏感型的客户,同时他们也是目标客户,通过设计一定的策略也能够将它们带动到高价产品当中。

比如,我就见过一家餐厅宣传自己的招牌菜一元钱,跟店老板聊天时发现,他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优越,但是依靠这个噱头带来了不少的流量。

来餐厅消费肯定不止点一个菜,流量产品可以不赚钱,可以通过其他产品线赚钱。

互补产品实现总体销量额

电影院可以不靠电影票赚钱,但可以依靠爆米花赚钱,酒吧花生可以免费,但可以靠酒水赚钱。

给你一个低价产品甚至是免费产品消费,通过互补产品实现增值收益,像很多的线下实体店都可以采取这种措施。

价格是一个杠杆,人们对价格天生就具备敏感性,通过高频消费,低价产品,互补产品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产品总体销量。


要想提高流量,实现销量,要做的功夫还是依旧是哪个公式: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你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高流量,如何让获取有价值的精准流量,通过各种策略提高转化率,利用价格杠杆撬动流量,实现销量。

 

作者:彭志平,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营销客栈

]]>
2018抖音完整分析报告! //www.f-o-p.com/101251.html Mon, 08 Oct 2018 07:20:23 +0000 //www.f-o-p.com/?p=101251

 

很久没有认真写过东西了,看着本地抖音用户越来越多,想起一年前写了一篇抖音产品分析报告,当时的抖音独立设备数仅仅才3080万台/月,如今的抖音独立设备数已经达到了26327万台/月,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抖音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相信不少读者已经亲身感受过抖音强劲的扩张势头。

2018年以来,抖音几乎一直盘踞在App Store第一位子,7月中旬,抖音官方正式宣布,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打算重拾烂笔头,重新对抖音进行分析解读,让自己重新认识一下一年后现在的抖音短视频。

一、产品介绍 1. 产品背景

一年前,截止到2017 年 5 月 1 日,行业存量超过 2.5 亿,行业整体日活跃超过 5000 万,如今按照艾瑞指数的月度独立设备数26327万台来计算,仅抖音短视频就占了17%。

艾瑞数据显示,2018年6月短视频行业月独立设备数的同比增长率高达173.1%,在所有视频服务的细分类别中遥遥领先,而同期视频服务整体的月独立设备数同比增长率仅为17.8%。

从触媒习惯来看,用户投入在短视频上的时间也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长已经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21.1分钟增长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33.1分钟。

数据来源:艾瑞mUserTracker)

(数据来源:艾瑞mUserTracker)

经过一年时间的野蛮生长,短视频行业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进入2018年以来,短视频行业月独立设备数的环比增长率逐渐放缓,短视频行业用户红利期已经开始消退,2018年6月短视频月独立设备数环比增长仅为3.7%。

(数据来源:艾瑞mUserTracker)

还记得一年前的快手吗?当时快手的数据是抖音的近30倍。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7年7月份发布的一则报告:

截至2017年7月23日,抖音的安装量是2086万,而快手的用户数则早已超过5亿;

日活方面,抖音的日活从4月份开始迅速攀升,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从29万上升到了173万,而快手的日活则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稳定在5000万以上。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快手的优势被抖音一路追击到现在超越。

  1. 产品简介

抖音短视频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就不过多去说明了,抖音上线时间 2016年9月26日 。一年前的应用描述“抖音短视频,是一款专注于新生代的音乐创意短视频App”,一年后的应用描述“抖音短视频,是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创短视频分享平台”从应用描述的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对产品的阐述是有所不同的。

(一年前苹果商店应用截图

(一年后苹果商店应用截图)

一年前抖音不管是在应用截图和应用描述中,过多呈现的是告诉用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用来做什么,跟多的是指引用户;一年后抖音而是突出产品带来的价值,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1. 产品定位

从一年前的抖音Slogan“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我们可以知道产品的定位是适合中国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一年后的抖音已经不是那么垂直于音乐,从新的Slogan“记录美好生活”来看,抖音革命式进行快手化了,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短视频UCG平台。

  1. 产品当前情况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通过上述App store排行榜数据,我们明显看出产品的成长到称霸之路,2017年2月14日,抖音在排行榜位列90名,时隔一个月抖音的名次迅速从排名近100提升到排名第7,攻进榜单前10名;接着直至今日,抖音长期称霸第一名。

2018年4月,广电总局发布消息勒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应用及公众号(可怜了我们的段友了,好在现在有了皮皮虾),当然也波及到抖音——进行内部大整改,导致排名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 2016年09月18日~2017年09月17日 IOS平台下载量预估总计:1944万;
  • 2017年09月18日~2018年09月04日 下载量预估总计:12587万

从两个时间节点的数据可以看出,产品上线以来,没有下载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从2017年3月份开始有了增长趋势,一直到2017年12月再次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趋势;一年前分析报告中 IOS平台下载量仅占了一年后的15%,可见下载量的爆发性增长趋势的猛烈。

写到这里我想说一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款增长速度能超过抖音的,大家没有反驳的意见吧?

二、产品分析 1. 产品生命周期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一年前抖音还是一个新生儿,处于产品的高速成长期;经过一年高速的成长,让我们看看现在的抖音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哪一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特征)

通过上面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我们可以知道:

  • 导入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
  • 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
  • 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
  • 衰退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抖音2016年9月26日IOS平台上线,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产品上线至2017年3月,下载量没有明显的变动。

2016年09月26日~2017年03月01日 下载量预估总计:17.1万——说明新产品投入市场,此时用户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用户外,几乎无人实际使用该产品,符合引入期的特征。

从2017年3月以后,下载量开始日渐飙升:

2017年03月01日~2017年09月17日 下载量预估总计:1928.3万——说明用户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下载量迅速上升,符合成长早期的特征。

2017年09月18日~2018年01月31日 下载量预估总计:3458.5万。我们可以看到:下载量爆发性的增长和曲线上升趋势,符合高速成长期的特征。

从2018年2月以后下载量仍然保持增长:

2018年02月01日~2018年09月05日 下载量预估总计:9153.6万,虽然下载量是引入期和成长期的2倍之多,但从曲线上升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之前较于平稳,曲线一直处于高峰阶段,并没有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需求增长率不高,市场已成熟,行业竞争激烈,同类产品瓜分着用户体量,符合成熟早期的特征。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抖音短视频独立设备数量的增长趋势,2018年3月之前增长量波动较大,3月之后增长量逐渐走低,基本环比增幅保持在10%左右,也很好的印证了成熟早期的主要特征。

(数据来源:抖音短视频)

根据不同生命周期运营的侧重点:

  • 引入期:口碑(超出用户需求预期);
  • 成长期:增长模式、速度;
  • 成熟期:用户活跃度,商业变现;
  • 衰退期:用户防流失,维系。

我们可以确定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

通过上面抖音短视频产品截图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后的抖音已经有了广告、直播、企业认证、外链、淘宝购物跳转功能;根据不同生命周期运营的侧重点,成熟期的侧重点包含了商业变现,可以看出:今天的抖音已经走上商业化道路。

通过以上多种数据的分析 ,增长趋势平稳,保持继续增长,产品商业变现,我们可以判定抖音短视频的生命周期已进入成熟早期。

  1. 产品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年前抖音IOS平台所有版本评论次数2676个,一年后的抖音评论数达到了1143万个。我们还是先通过用户评论看看现阶段产品面临的问题。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一年后)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一年前)

抖音自2016年9月份上线以来,基本上每个月都有2次左右的更新,截止到2018年9月8日,抖音版本更新了59次,小版本号更新了42次,中版本号更新了15次,从1.0更新到2.0版本。

从七麦数据的数据来看,上线初期用户的评价虽有不同声音,但整体上仍是好评居多,一年后抖音的评论数已超越千万级别,但整体评分上升到4.9分。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从用户评价的内容来看,抖音确实凭借着不断的努力收获了一大票粉丝,总结其最吸引用户的关键点:

① 能够让用户拍摄出乎意料的炫酷的视频。

② 抖音相比之前更多的是提升用户的体验性,增加新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③ 在视频拍摄上画质和滤镜等效果的丰富,用户参与积极性增加。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从用户评价的内容来看,非5星的评价里也会暴露出抖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① 网络有时不太给力,偶尔有加载失败的情况。

② Anti-Spam机制有时不准确,可能会把正常的视频误判,或把正常使用的用户封号。

③ 抖音商业化之后,广告一直被用户吐槽,广告的质量,广告的数量。

④ 随着内容丰富,推送的视频很容易让用户忘记自我,从而耽误时间,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有部分用户吐槽自己的时间被耽误。

社交短板

除了以上问题外,抖音的社交短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无限下滑”的首页机制,不利于建立社交关系。抖音是极度依赖算法的分发模式,而且对算法十分自信,才能实现“一击即中”,让用户日刷300条。

不过,在其算法逻辑中热门内容会得到更多推荐,长尾内容却很难得到有效分发。

所以我们会发现抖音上的内容越来越类型化,甚至有新媒体运营总结出了抖音火爆内容的15个模式:如甩碗、撩妹撩小哥哥、死不要脸、励志哭穷等等,我每天刷抖音偶尔也会看到模式相仿的内容。

内容趋同,无运营带来的持续用户留存风险

这个分发逻辑也会引发顶部效应,限制长尾内容分发:部分内容确实很容易火爆,点赞动辄数十万,然而能够火爆的内容是少数。这距离抖音要实现让人人可以“记录美好生活”的UGC平台还有很远的距离,因为UGC中会有大量长尾、冷门内容需要被分发。

而作为UGC平台的快手、美拍等平台则更侧重“算法+关注”结合的分发模式,其用户获得内容的方式并不依赖于热门推荐,甚至不只是依赖于推荐,而是有很强的主动搜索、发现欲望。其内容获取行为是点对点式,供需关系更加有针对性,用户间更容易建立联系、形成互动,真正的社区氛围也由此产生—基于短视频内容实现人与人的连接,是短视频的重要价值之一。

微信封杀后,抖音进行了一次改版,把关注的页面改成了类似朋友圈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设计得有点鸡肋,一方面缺少了抖音视频大屏观看的沉浸感,另一方面,抖音并不像微信拥有共同好友,朋友圈能形成互动。很多时候交流只是单方面的交流,很少能形成互动,并不能带来朋友圈社交的乐趣。

日常使用中有一部分几率会刷出自己关注过的用户,同时在2018年08月22日更新的版本:2.5.0 ,加入了抖音热搜新增视频榜,私信支持发送语音消息功能,但仍然需要加强用户与用户之间建立社交关系。

高度中心化的模式,需要向垂直化过度

高度中心化的模式,导致了短视频同质化严重,创意成本高,现在的抖音有点像2013年的微博,微博主要是靠大V在支撑,明星名人是微博运营的重点。

2013年,微博的运营重点从头部大V转向垂直领域大V,根据微博副总裁曹增辉介绍,下沉运营这一步“拯救”了微博,因为:

在那以前,微博阅读量排名靠前的领域只有明星、媒体、社会时政;其他领域不能说是零,但也接近。中小V为微博贡献了大量的内容,却没有形成品牌

如今,微博有55个重点垂直领域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有自己的大V(垂V),MCN(机构)和商业模式,整个平台欣欣向荣,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二次崛起。

现在的抖音只能花高成本与MCN机构合作,发展优质内容;砸钱与明星合作拍摄短视频。但这些都不是良性循环的因素。

真正良性循环的是:用户自己产生优质内容。

但是很多用户都只看不拍——也许抖音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的一个地方,参与拍摄的积极性根本不高。

就算很多草根用户拍了,但由于视频内容缺乏创意,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用户创作的热情就会降低。

实际上,我们真正看的视频也只是在推荐上的几十万赞的那些高质量的视频,很多长尾视频被淹没在茫茫视频之下,未能得到关注。

而在短视频领域,率先完成垂直化搭建的是美拍,它建立起了16个垂直内容频道,如美妆类、宝宝类,据美拍团队在公开分享中介绍,在这些频道下的细分兴趣领域有300多个。

可以观察到的是:美拍在针对不同领域进行内容运营,功能定制和变现尝试。

比如美拍今年押注的“舞蹈”领域,美拍就为此推出“舞蹈跟拍器”功能,这是以功能引导普通用户向垂类用户迁移的手法。另一方面,近期关注到新闻,美拍通过和WOD、Arena等世界性舞蹈比赛合作,把这个领域具有权威影响力的人都拉到了美拍,在垂类大V的影响力,这个垂直领域的人群有了领袖,就可以迅速聚拢。

美拍团队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单个垂直兴趣领域的用户量可能是几千万的规模,但是当众多兴趣垂类都在美拍聚集的时候,这个用户容量是无限的。

因此,当抖音等主打泛娱乐的短视频走过了粗放式的大跃进增长后,精耕细作的垂类运营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一夜爆红”的网红如何可持续商业化?

现在的抖音只能花高成本与MCN机构合作,发展优质内容;砸钱与明星合作拍摄短视频。上述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自己也算是抖音的老用户了,看过了很多一夜爆红的案例,可后来频频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微博、美拍在内容创作者的支持上,比抖音走得更远。确实有网红在抖音上一夜爆红,然而如何帮助他们一直红下去?如何将人气转化为商业价值?是抖音—也是今日头条要补的课。

Aha moment很美好,控制不好就是沉迷

很多人都“沉迷”在刷抖音上,晚上睡觉前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到凌晨了,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工作;有的做着做着事情,停下来刷抖音,刷着刷着就几个小时过去了,原来的事情就被耽搁在那里。

当抖音不断地占领用户心智和时间的时候,其实也是应该警惕的时候。因为它与“人性弱点”息息相关,它能够抓住你的兴奋点,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沉迷,就跟毒品一样,让你沉浸在一个完全忘我的状态上。

然而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在别人的美好事物上,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窥视感”外,对自己剩下的都只有自卑和空虚。

抖音成功地满足了低级的消费娱乐需求,以及自我展示自恋的需求。

抖音面临的是一个道德上的考验,是选择继续增长用户停留时长,还是防止用户沉迷,但伟大的产品应该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据说已经有因为上班刷抖音被罚的事情出现,未成年的管控监管,这些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可能会走向王者荣耀的道路,可能这样说有点夸张,但不要忘了今年四月内涵段子的关停将抖音推上风口浪尖是一个警示。不仅在沉迷上,政府管控,内容监管上,抖音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1. 改进建议及突破口

网络优化:根据App Store的评价,有些用户会遇到网络不给力的情况,随着抖音用户体量的剧增,在网络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视频加载快慢和网络优良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

完善Anti-Spam机制:通过评论我们可以知道有不少用户反映封号情况,一方面为了管控内容,也是受了政府管控的影响,导致在这样用户量高速增长的时候,有大量的用户被封号,删除视频。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

今年清明节假期,快手启动了3000人的内容审核员的招聘,在明确了算法应该有价值观这个答案后,快手用行动来给算法赋予更多价值观。而在快手前面,今日头条已经大规模招募类似岗位人员,美拍也已启动人机结合的内容审核机制。

抖音也加入了用户内容举报机制,但这个功能个人觉得比较鸡肋。

为了测试这个功能,一直刷着抖音在举报视频;按照申请条件已经可以加入了,但永远都过不了最后一个标准。不知道这个功能真实的审核标准是什么,并没有给用户一个明显提示;如果说人数已满,应该提示用户,相反用户举报的积极性会下降,但用户始终申请不了,结果是一样的。

Anti-Spam机制不完善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应该完善优化相关的机制,对于误封号的用户给于申诉渠道,进行人工排查给于及时处理,处理结果要做好用户提示。

强化产品社交,完善算法推荐机制:不论是Facebook还是Twitter,其时间线最初都是基于Follow即关注关系,逻辑是“我关注的人的兴趣就是我的兴趣”,整个内容的传播路径都是基于粉丝,与算法没半点关系。到如今微信朋友圈仍旧是这样的分发逻辑。而算法分发的逻辑则是“算法懂你的兴趣”,给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内容能走多远主要是算法决定。

然而只依赖算法的缺陷十分明显,会有所谓“信息茧房”效应,就是算法根据你此前的行为,推荐越来越精准,但也会让你看到的内容面越来越狭窄,比如你老看科技视频就不断给你推科技视频,但你可能不只是对科技视频有兴趣。

一年前由于用户体量有限,在UGC内容上面会刷到重复度高的视频推荐,例如逆天化妆技术、千万别回头等,有时每刷5个视频就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视频,频次太高,容易使用户失去新鲜感。

而今日的抖音依靠自家强大的算法推荐,却让用户看到的内容面越来越狭窄,记得刚使用抖音的时候到处都是技术流,深深被吸引住了,而现在刷到技术流的视频少之又少,不关注并不代表不喜欢看。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前)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后)

一年前提过增加私信功能,私信功能会帮助积极用户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用户间的互动,进而提高用户粘性。现在抖音是可以关注后发送私信,在版本:2.5.0,私信支持发送语音消息。

在今天的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把之前的故事拍摄功能取消,向左滑动替换成以前的发现页面,把首页关注独立出来,替代了原来的发现子页面,比原来多了一个评论,增加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之间建立起联系。

想要在算法和社交上有所突破,破除的方式个人觉得有三个方法,给你推荐大家都要关注的内容,如热门新闻,如今抖音在发现页面增加了热搜排行榜功能;算法猜测你的兴趣,给你推荐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关注关系,让你关注的人给你推荐更多内容,你就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兴趣领域,这也可以帮助长尾内容实现分发。

微博在关注外引入发现流;今日头条在算法外引入社交启动“千人百万粉”计划,不惜打破流量平衡,在给一些金V账号强势导入数十万粉丝;美拍在首页采取双Feed列设计融合推荐和关注,都是在算法与关注间寻求平衡。不过,算法与关注结合的关键是,分发层面要两者兼顾,抖音一直在不停的改进,同时也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红盈利模式: 一年前抖音处于在产品的成长期,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更多关注在用户增长上面,今天的抖音盈利模式基本比较成熟,像直播一样通过付费送礼物的机制,通过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等的广告机制,如今抖音有了商业化运作,让网红可以有变现的渠道。

如今抖音面临的问题是怎么让网红能长期的商业化,今日头条和抖音对于大V更像是放养—我给你水草丰沛的草原,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你只要有一定的内容创作力,可以得到分发和粉丝,然而却很难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一点跟微信公众号的玩法相似,就是除了基础设施外,不进行更多运营或者商业化支持。

反观微博、美拍等玩家却很注重对创作者的专业支持。微博在商业化上提供微任务广告平台,与多家MCN合作,每年的V影响力峰会都会宣布创作者通过微博转了多少钱;美拍与50多家国内MCN机构达成合作,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把优质达人输送给MCN机构。

可以看到:喵大仙、刘阳等从美拍成长起来的达人,已经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MCN机构,成为了短视频行业更重要的参与者。而在帮助达人赚钱这件事情上,美拍推出短视频营销平台“美拍M计划”,上线打通达人的电商销售渠道“边看边买”。

商业化、电商渠道搭建,这些方向抖音目前已在跟进,凭借着抖音的流量优势,这些业务的开展并不难。不过,虽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媒体分析多少人在抖音一夜成名,又做成了一笔价格多高的广告,但是暂时还没有像喵大仙、刘阳这类能够公司化运营的案例,抖音还需要在达人商业化上提供更多工具和运营支持。

防沉迷机制:2018年3月19日,抖音宣布将在下个版本中加入“时间限制”和“风险提示”两个新功能。4月10日,反沉迷功能正式上线,成为第一个加入防沉迷系统的非游戏类应用。当用户连续使用90分钟后,正在播放的短视频上会出现一行文字,提醒用户注意;2小时时间锁,由用户设定密码开启,一旦单日使用时长累计达到2小时,系统将自动锁定,用户需要重新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

个人觉得防沉迷是一种伪善,也是一个伪命题,抖音上每次下滑之前都猜不透下一个视频是什么,跟老虎机一样给你一种随机性奖励。自动循环播放让你的大脑第一时间接受刺激,并将本来有限的用户体验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这样「让人上瘾」的功能和设计还有很多,都是科技公司根据大脑的生理特性精心设计的——人类往往无法抵抗自身的本能和欲望。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而「防沉迷」的功能是与互联网公司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很难想象会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真心实意地去推动「防沉迷」,而把珍贵的用户时间拱手让人。推出防沉迷功能,就跟香烟盒子印有戒烟有益健康一个道理。

先不关注防沉迷功能是科技公司伪善的问题,未成年缺乏自制力,模仿网络视频出现受伤,身亡的不占少数。

虽然抖音上线未成年防沉迷机制,在视频播放时有危险动作请勿模仿的提示,但真正能起到实际意义上的作用还很难说;用户的使用场景是无法预测和限制,不仅靠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涉及父母的监管问题,不是一个产品可以完全能控制的。

最近,滴滴因为乘客遇害而登上了热搜榜,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许多大众对于滴滴也是口诛笔伐,更有不少网友表示希望彻底封杀滴滴平台,而且声音也是越来越强烈。

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难道说搭出租车就一定安全吗?为什么不选择专车,偏偏选择顺风车,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去了哪里?这里面存在太多扯不清的问题,当然滴滴也有他自己的责任,但不至于彻底封杀,至少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成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产品。

有点跑题了,为什么要提起滴滴?假如有一天未成年接连因为模仿抖音短视频,出了事情,因为直播未成年充值打赏几万元,因为未成年模仿而受伤,会不会一样被社会舆论淹没?

尽管抖音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人总是不理智的,发生这种气愤的事情总是想发泄,想找到发泄口,加上“马后炮效应”,当你没有事情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也不去关注你,等你出事时,就咬死不放,开始大查特查。到那个时候,社会舆论会不会又要说抖音是网络毒品,要让它关停呢?

未成年不是成熟的理性人,父母进行恰当的干预和引导十分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面抖音的防沉迷机制,单纯是为了给自己穿上了一层保护壳,不至于被大家说你没有防沉迷。

抖音在防沉迷上还需要结合大数据及未成年不可控的使用场景上,提高内容过滤、防沉迷、未成年人风控模型等功能,以及「防沉迷」的功能和「让人上瘾」之间的平衡,这条路实在是任重道远。

  1. 内容挑选的逻辑

抖音发布视频后,得益于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最大的技术优势之一就是今日头条最引以为傲的算法了,本身抖音的创始人梁汝波又是今日头条的技术总监,那运用了算法的抖音更可谓是如虎添翼了。抖音在产品层面加入了算法推荐模型,来保证视频的分发效率和去中心化。

大家对今日头条的分发机制应该并不陌生,相信抖音也是采用了极度相似的分发机制。通常来讲,先后顺序包括:消重、审核、特征识别、推荐和人工干预等。

消重机制

在系统里是否存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视频内容;如果存在,视频内容的来源是否有权威、有价值。

系统相同视频数量,在抖音里这一机制控制不是很严格,毕竟每个人拍摄的视频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今日头条的标准来要求,那么模仿类的视频将石沉大海了。

主要针对上传他人原创视频,同类视频转载或复制进行消重,使其不会同时或重复的视频内容出现在用户信息流中的过程。

审核机制

抖音同样包括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机器审核为主,人工审核为辅。

在机器审核算法里包含了一个可被拦截的内容库,一旦出现与内容库相匹配的内容,包括标题、视频内容,就不会通过审核。

(审核不通过判定标准)

2018年春季,国家监管部门的一系列组合拳给短视频行业前所未有的压力,先是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因存在问题视频被责令进行全面整改。

数日后,火山小视频的整改还未结束,今日头条旗下的另一款产品“内涵段子”收到了永久关停的通知,抖音对视频内容审核机制不断完善,加强审核力度,这也导致抖音现在普遍用户会抱怨发布的视频被删除,审核不通过。

特征识别

当用户拍摄/上传完视频内容提交审核后,抖音会根据视频内容及标题内容进行识别,来判断视频应该推荐的兴趣人群,系统在判定出这些兴趣人群后,会将视频与平台视频分类比对;然后,将发布的视频内容及标题,包含哪些兴趣特征词库关键词的比例大,就会被打上该兴趣特征标签。

推荐机制

为了受欢迎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不受欢迎的内容不过多占用推荐资源,往往会分批次进行推荐。首先会被推荐给一批对其最感兴趣的用户,根据这批用户产生的数据,决定下一次推荐。

以此类推,视频新一次的推荐量都以上一次推荐的播放量、完播率、点赞数、评论数、分享数为依据。

人工干预

上面提到过短视频行业都在大量招聘内容审核员,视频内容审核要比文字审核排查困难很多倍,针对机器无法识别的视频内容进行人工审核,产品中也设置了用户举报机制,去过滤各种UGC和PGC内容,维护抖音短视频“高质量内容社区”这个口碑,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抖音13秒视频属性)

从一个外行人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工干预?为什么无法杜绝违反平台规则的视频仍然会出现?

我们可以看到:

抖音一个视频是13秒,视频的帧数率是30帧/秒;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的图像构成,那么一个短视频有390张图片组成;按照现在抖音日发布视频的数量至少达到百万级别,按照100万来计算,那么每日就会产生3.9亿张图片。

目前图片识别精确度和准确率均超过99.5%,单张图片响应时间小于0.2s,那么需要78000000秒,换算成天数是361天,那么就需要大规模GPU集群搭建的人工智能超算平台,支持亿万级别的图像处理,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对内容审核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投入。

人工智能审核利用学习算法更新特征库来判断视频,但始终是机器,会有疏漏,用户也会改变发布的方法,所以还需要人工来干预视频内容的审核和举报。

  1. 内容挑选逻辑的体现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前)

从一年前产品截图可以看到这四个短视频都参加了“我的身体会英文”的挑战,对比第一个精选短视频来看,后面的短视频的评论、转发,喜欢的数量都相比第一个较高,通过几次的重复播放,发现后面几个短视频和BGM的节奏是不合拍的,没有很好的卡住节奏做出动作。说明在抖音的动作是否能够和BGM节奏一致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前)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后)

从一年前的产品截图可以看到前两个为精选后两个为普通,如果按照一般的评判标准是评论、转发、喜欢的数量高低,但会发现后面两个短视频的评论、转发、喜欢,都比精选的短视频要高很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挑选逻辑上,抖音是垂直内容的产品,主要以音乐为主,后面两个和产品的定位不相符,因此垂直音乐类的短视频要比其他视频获得精选的几率要大很多。

从一年后的产品截图可以看到短视频的评论,转发,喜欢,都比一年前精选的短视频要高很多,当然抖音的用户体量和那个时候不能对比,但从挑选逻辑上,这些视频都应该是精选。

黑脸大家都很熟悉吧?号称视频个个上精选的人物,但从截图上可以看到突然有一天,视频不在是精选,虽然每个视频的数据都表现很好,上述提到抖音进行内部大整改,对短视频挑选逻辑做出了调整,至今还没有开放精选视频机制。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前)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一年后)

从一年前的产品截图可以看到这四个短视频为精选,但四个短视频都不属于音乐的风格,不符合抖音产品的调性。

目前抖音短视频主要还是获取新用户为主,抖音短视频独立设备数已经超过美拍,做垂直内容的用户量是比不上美拍综合类型的用户量。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抖音实际是为了能获取更多的用户体量,而从改变了自己的挑选逻辑,针对自己需要获取用户类型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挑选逻辑,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体量。

一年后的今天很好验证了之前对抖音挑选逻辑的判断,从一年后的产品截图可以看到这四个短视频:台风山竹,钢牙贼帅,身体真的好吗,眼神会说话,每一个短视频的数据都可以达到精选的标准,但视频内容都和音乐没有多大关系。

可以看出:抖音为了能获取更多的用户体量,改变了自己的挑选逻辑,从垂直音乐短视频平台,走向了多元化短视频内容平台,为了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获取更多的用户。

  1. 内容权重解析

当一个视频初期上传,平台会给你一个初始流量,如果初始流量之后,根据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进行判断,该视频是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如果第一轮评判为受欢迎的,那么他会进行二次传播,这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推荐机制。

当第二次得到了最优反馈,那么就会给与推荐你更大的流量。相反,在第一波或者第N波,反应不好,就不再推荐,没有了平台的推荐,你的视频想火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没有更多的流量能看见你。

你的视频火的第一步是被别人看见,第一步就把路给走死了,后续也只能依靠朋友星星点点的赞。不难看出这个算法背后思维逻辑: 智能分发,叠加推荐,热度加权。

详细算法介绍

智能推荐流量池,当一个新的视频传送到抖音上,抖音通过比对知道你这是新的视频,然后给你第一次推荐流量,新视频流量分发以附近和关注为主,再配合用户标签和内容标签智能分发,如新视频的播放量高,跳出率低,完播率高,点赞高,转发高,评论高,互动多,这个视频才有机会持续加持流量。

叠加推荐,所谓叠加推荐,是指新视频假设都会智能分发100vv左右的播放量,转发量达10,算法就会判断为受欢迎的内容,自动为内容加权,叠加推荐给你1000vv,转发量达100,算法持续叠加推荐到10000vv,转发量达1000,再叠加推荐到10wvv,依次累推。

所以那些一夜几百万播放量的抖音主也懵比,不知道发生了神马,实则是大数据算法的加权。

叠加推荐当然是以内容的综合权重作评估标准,综合权重的关键指标有:播放量、跳出率、完播率、点赞、转发、评论、互动,且每个梯级的权重各有差异,当达到了一定量级,则以大数据算法和人工运营相结合的机制。

热度加权,实刷近百条爆火抖音,发现所有一夜爆火的视频,和抖音推荐板块的视频,播放量多在百万级,综合数据:播放量、跳出率、完播率、点赞、转发、评论、互动,无一例外都很好。

可见经过大量用户的检验,层层热度加权后才会进入了抖音的推荐内容池,接受几十到上百万的大流量洗礼,热度权重也会根据时间择新去旧,一条爆火的视频的热度最多持续1周,除非有大量用户模仿跟拍,所以还需要稳定的内容更新机制,和持续输出爆款的能力。 在爆火的通关攻略中,算法只指明了路径,而内容才是启动人性的金钥匙,视频的播放量、跳出率、完播率、点赞、转发、评论、互动都是人群内心的一个个票选,而能打通关的秘诀只有内容。

权重的加分项

账号基础权重,完善自己的资料,越全越好。包括头像、昵称、手机、微博、微信、头条等,越详细越好。

因为是机器和人工双重审核,一旦机器进行审核,就会进行大量的劣质剔除,当账号频繁发布广告或其他违规内容,那么这个账号也被关进了小黑屋,是不会受到系统推荐的。

另外不要重复上传视频,也是会影响账号的基础权重的,如果视频被识别有水印,去掉水印重复上传并不会有多少播放量的。

视频创意,视频需要有亮点,视频只有15秒,在这短短的15秒内,没有亮点,没有转折,大家是不会跟你有任何的互动,并且还有屏蔽功能,一旦用户对你进行了屏蔽,这是很严重的事情,因为后期不会再给该用户进行你短视频的推荐。

颜值,依照3B原则:Beautiful—美景、美女、美少男;Beast—动物(野兽);Baby—婴儿; 任何成功都是有方法的,一定要选择对的方法。

自带流量,明星、网红、企业都是属于自带流量的,不用系统推荐,自然就会有大批的粉丝来支持,对于这类用户更容易产生爆款内容。

视频质量,一年前的产品分析过抖音是以音乐垂直分类的短视频,在这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的调性和挑选逻辑的,主要体现在对视频内容的背景音乐,画面质量,节奏的踩点。

平台需求,不同产品生命周期运营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抖音一年前还是高速成长期,需要的是关注拉新,而今天的抖音在成熟初期,关注的更多的活跃,在视频内容上面从垂直跨度到了综合,各分类视频类型也开始趋于饱和,在选择视频内容的时候需要关注平台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平台分发的流量支持也是不一样的。

兴趣特征,视频分发时都是配合用户标签和内容标签智能分发,如果这一类用户体量本身就很少,你的视频各项指标也不会好哪里去,但不排除例外情况,有太多的视频一夜爆红,是没有依据可循的。

情感共鸣,现在有不少人总结了很多爆款内容的模板,这里面就牵扯到了人性,这东西很难去说明白。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当满大街都是情感共鸣的视频,你还是否觉得能一夜爆红起来吗?一切还取决于视频内容本身,加一点运气。

热点话题,这个已经不用说明了,做过运营的小伙伴都很清楚,热点对于运营来说是有价值的,但请不要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如果是不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情绪的价值/实用的价值等),那就不要乱追了。 其次,对于符合自己的热点,不能新就快,不能快就新。

更新频率,目前还没有看过一个账号有几个视频就能捕获大量粉丝的,产品在不同时期的运营重点,产品需要提升数据时,都会有不同的权重加分;打个比方,用户A每周发布一个,用户B每天发布一个,你觉得哪一个用户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但切记不要为了评论和数量降低视频的质量,也是会影响权重的。

(抖音权重说明)

虽然都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但是从目前数据推断来看,抖音内部对视频挑选和推荐是非常慎重的。

如果一个视频能做到以上全部权重的话,我想这个视频不火也难,如果没有火,那就是人品有问题了——欠的是一份运气,赶紧去庙里烧烧香吧。

因此,对于运营的同学来讲,做爆款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1.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关于这个话题让我也是很是头疼:刚写完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又要让人思考很久;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大坑,或许就是这样的过程,才能让自己不停的精进下去。

依然是查看了很多资料和文章,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抖音是得益于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在产品层面加入了算法推荐模型,来保证视频的分发效率和去中心化,但产品运营当中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

这些大神大家还记得嘛?这些可都是抖音元老级别的人物,想当初刷视频的时候,出现率可都是100%,告诉我没有中心化,我都不相信;那时候UGC用户发布视频数量还不能支撑用户浏览视频的数量,而且抖音拍摄难度很高,那时候可都是技术流的天下,想要被推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时候不可能推荐一些普通的视频给用户来看的,在产品初期这样做就是自寻死路,一个新用户进来看到的全是很普通的视频,怎么会留存下来?

是否还记得抖音举办的线下聚会,线下投放的广告内容,大多数都是利用这些元老级的人物进行宣传;从抖音一开始,就已经做着中心化的事情,不过在分发机制上面体现并不明显。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当时的抖音并没有现在的用户体量,想要宣传自己,就要有代表人物。

随着抖音用户体量的上升,可以看到这些元老级的用户粉丝量并不高,没有给这些元老级别的用户特权,这也符合了去中心化的说辞,但其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视频发布量足够多,平台的需求也和当时不一样。

(抖音短视频APP界面)

从最近更新版本中来看,2018年08月22日抖音更新到版本:2.5.0 ,加入了抖音热搜新增视频榜,作为”去中心化”代表的抖音却逐渐有向“中心化”靠拢的一个趋势。

热搜榜目前有三个分类,挑战主题,视频,音乐,主要说说视频的热搜,其他两个分类对流量分发影响不大,更新的频率较低,上面可以看到视频热搜是每隔10分钟更新一次,会发现会有同一个视频出现在排行榜中。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那个热度计算方式,十分钟后反而比之前还要低,22:50的时候视频的播放量是170万左右,20:00的时候视频的播放量是185万左右,但热度显示多出来了40万——又是一套黑匣子算法。

从开始进行观察时,视频播放量是150万,仅仅20分钟的时间差,增长了35万,这不是一个中心化的表现吗?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功能层级是在三级——用户需要左滑动,点击热搜榜,才能看到,相信还有不少用户都不知道这个功能。

因此可以看出:抖音在中心化运营中是十分谨慎的,将层级隐藏很深,更新频率10分钟一次,保证更多的视频有展现的机会,都是为了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寻找一个平衡点。

上述提到推荐分发机制,虽然表象是去中心化,目标是实现向不同的用户推荐他感兴趣的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千人千面。但推荐内容是较为集中的,视频发布后会进行叠加推荐,从而获得持续的流量,优质内容得到的曝光越多,而一般的内容则难以得到足够的曝光,也就是说有非常明显的“偏袒”

而且,抖音的内容分发,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完全的黑盒,你不清楚它内部的规则。分发的方式完全由平台来决定,从这一点来说它就已经是中心化的分发了,尽管我们分析的再透彻也不可能100%弄清其中的算法和原理。

在内容生产中,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能创造内容,但创造的未必都是优质内容,中心化做法便利于将优质内容提出给予流量支持;去中心化思维的让用户自主性更强大,同时也需要中心化措施保证产品符合公司的价值,运营重点是动态变化的,产品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如此种种,皆体现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产品数据分析 1. 数据分析目的

抖音目前已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初期阶段,和一年前的高速成长期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从垂直音乐技术流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对照一年前的数据来看看现在的抖音用户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1. 用户数据的变化

先通过极光数据看看抖音现在用户整体数据,抖音在这一年里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增速远超行业竞品,在活跃用户方面也高于快手。

(数据来源:极光数据)

(数据来源:极光数据)

从上述数据,快手3月渗透率达25.6%,头条系短视频矩阵中,抖音短视频渗透率为16.5%,环比增长121.3%。6月抖音短视频以29.8%的渗透率超越快手位列第一,环比增长80.2%,DAU均值破亿;居于第二的快手6月渗透率为24.8%,环比下降3.2%。可以看到抖音的增长速度之快,截止今日,已经超过快手。

(数据来源:2018年抖音研究报告)

通过上面的2018的抖音研究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与去年同期对比,男性用户占比增加,且向26岁以上人群下沉。

(数据来源:艾瑞,百度,360指数)

通过上面前后用户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抖音用户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抖音和海马数据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一致,用户年龄段下沉,男性用户占比在增高。

艾瑞指数为用户使用数据,百度和360指数仅为关注产品的数据,不难看出艾瑞指数与研究报告的数据差距是最小的。

(数据来源:极光数据)

我们在看看一年前的极光数据,用户以女性为主,且占比高达78.8%。在年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到20-24岁和25-29岁的用户占比最高,分别占据37.3%和29.4%的比例。

抖音初期可是吸引了不少小姐姐,没有那么多的小姐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用户会来关注呢?

据极光数据2018年2月统计,依然还是女性用户为主,占比为66.4%;年龄分布上,依然是20-24岁和25-29岁的用户占比最高,但可以看出年龄段分布呈现下沉的迹象。

(数据来源:2018年抖音研究报告)

通过上面的2018的抖音研究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城市分布下沉,下线城市人群成为增长生力军,看到现在的抖音用户增长图,让我想起了快手的用户群体,基本快重合了。

(数据来源:一年前极光数据)

这一份数据报告是最早期的用户数据,抖音自诞生伊始,便确立了要成为“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的定位,一二线城市占比50%居多,而一年后的抖音三四线城市占比50%之多,

从用户年龄分布,地域分布,不难看出现在抖音的战略是“快手化”,从高端人群切入再往低端用户下沉的策略,与快手正面碰撞,这使得快手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未来,是谁的天下,相信再过一年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 一年前VIVO机型用户占比:33.3%,OPPO机型用户占比:18.6%
  • 一年后OPPO机型用户占比:39.39%,华为机型用户占比:28.93%

VIVO无论产品还是营销都和OPPO高度相似,一年后OPPO成为了安卓抖音用户第一的机型,华为也增幅明显超越了往年的VIVO,成为了用户的主流机型。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一年前)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一年前)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一年前)

根据易观智库抖音短视频一年前的使用数据,抖音的人均使用次数为5.21次/日,每日人均使用时长31.23分钟。用户的使用高峰时段集中在中午12点和晚上6点前后。

(数据来源:抖音蓝V白皮书)

通过《抖音企业蓝V白皮书》报告中,短视频行业国内日均启动次数最高达8次,远高于其他视频形态,用户行为层面呈现出相比一年前更高的用户粘性。

(数据来源:抖音蓝V白皮书)

从《抖音企业蓝V白皮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蓝V发布时段,抖音播放量时段,蓝V视频播放量的数据,不难看出抖音的高峰时段仍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用户的使用高峰集中在12点,18点,22点,分别对应的下班午休饭后消遣,下班路上及饭后消遣,晚上睡前的使用场景。

用户数据就写到这里,虽然部分数据是来自产品监测数据,但大部分的数据都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报告,就直接推荐给大家详细查阅,我就不一张一张去挑选进行说明了,推荐几个分析报告,推荐大家看一看,对抖音现在用户数据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 《抖音企业蓝V白皮书》
  • 《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
  • 《2018 · 抖音研究报告》—秒针系统与海马云联合出品
  • 《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

这些都是联合发布,并不能代表真实数据,多多少少还是能起到一些指引上的作用,主要是蓝V运营,短视频研究,抖音产品分析,竞品快手对比分析。

  1. 抖音与快手之争

一年后的抖音在内容层面从垂直走向多元化,上述数据对比记录了抖音用户的变化,抖音正疯狂的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获取用户,从高端人群切入再往低端用户下沉的策略。

虽然快手与抖音在产品定位是不一样的,面对的用户群体也是不一样的,拿快手和抖音来对比,那么快手是广场,而抖音则是剧场。广场只是一个单纯的平台,想跳舞就来跳舞,想来搬着凳子聊天也行。

剧场有入场要求,更需要表演,不论是《海草舞》的配乐还是其他的剪切技巧,抖音都在竭力帮助用户把视频“表演”得更加娱乐化。

如果说这两个产品面对的用户群体是不一样的,当用户体量到达了瓶颈,是不是要抢夺竞品的用户。现在的抖音已经从垂直走向多元化,就是为了扩展更多的用户体量,当抖音和快手遇到瓶颈的时候,势必会有一场抢夺用户的大战。当然这里不能忽视腾讯微视的存在,说不定是一场更有意思的大战,至于美拍这个对手,送一首凉凉给他吧。

四、关于广告的馊主意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抖音广告优化的改进建议,那时候广告刚开始投放,用户的反馈不是很好,就突发奇想采用糗事百科的用户审核机制,让用户也能参与到广告审核当中去,加入用户权重来决定这个广告是否出现在信息流中。

(数据来源:糗事百科审核页面)

一年后的今天,抖音的广告已经是常态了,刷几个视频就会出现一个广告,广告不仅数量多了,广告质量也变差了,过去的广告至少还有点看头,现在的广告简直无法去评价,于是又想出来了一个歪点子,通过这个馊主意提升广告内容的质量,减少粗制滥造的广告出现的频率。

(数据来源:一年前的广告截图)

(数据来源:一年后的广告截图)

如今的抖音已开始走向商业化的道路,产品里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广告又升级了,可以当前播放页直接填写信息了,针对广告的优化和修改也是费尽了心思。

从上面的广告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差距:广告测试投放期,主要投放的商家都是一些大公司,广告内容质量也是很高的,也是符合当时垂直音乐短视频平台的调性;在看看走向多元化之后,开放广告投放之后,这些广告视频质量可是跌至了谷底——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广告内容质量差和公司大小也有关系,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去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广告出来,但低水平的广告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大,完全不符合产品的调性,这样的广告投放出去相信也没有很好的数据表现,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人已经没有办法让自己逃避广告了,广告无孔不入地侵袭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报纸杂志广告、车体广告、公交车广告、户外广告,现在就刷抖音也会有广告——做为受众的我们,好广告我们会觉得赏心悦目,差广告会觉得自己的眼睛瞬间被强奸了。

抖音广告投放目前有:开屏、CPM、CPC、CPA,这里就不说开屏了,一般能投放开屏广告的公司也不会投放一个垃圾广告出来遭吐槽——当然也可以这么干,引起反面的议论和传播,代价也是非同一般,玩砸了就不好了。

  • CPM:千人展示成本,即广告被展示1000次所需要的费用。
  • CPA:电话咨询,即一个客户咨询电话所需费用;表单提交,即用户提交一次个人信息所需费用;单次下载成本,即APP被下载一次所需要的费用,仅限安卓APP。

一般我们投放广告用的最多的就是CPM,CPC,采用的是竞价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出价越高,广告位置越靠前,获取的优质广告资源越多。

(抖音广告投放优化思路)

通过上面的馊主意思路,相信不少人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优质的广告获得更多的展现,对于劣质的广告,我们要尽快消耗掉限额,减少出现在用户面前的频率。

当然进行调整时候会告知广告主,而且做广告投放的运营都是盯着后台数据的。

我们通过2个用户场景分别说明一下:

运营同学A:使用CPM投放广告,千次曝光15.8元,竞价千次曝光22元,排在第4个广告位置。广告投放中,系统自动分发至1万个精准用户进行展现,视频内容受用户喜欢,广告视频的播放量,跳出率,完播率,点赞,转发,评论,互动数据都表现良好,系统经过数据监测判定广告内容优质,将千次曝光降至20元,其他权重不变,仍然排在第4个广告位置。系统自动分发至2万个精准用户进行展现,数据表现依然良好,将千次曝光降至18元,上升至第3个广告位置,以此类推,广告内容越受用户喜欢,获得展现机会就越高。

运营同学B:使用CPC投放广告,单次点击1.5元,竞价单次点击出价5.6元,排在第1个广告位置。广告投放中,系统自动分发至1万个精准用户进行展现,视频内容不受用户喜欢,广告视频的播放量,跳出率,完播率,点赞,转发,评论,互动数据都表现不好,系统经过数据监测判定广告内容劣质,将单次点击出价提高至6.8元,其他权重不变,仍然排在第1个广告位置。系统自动分发至2万个精准用户进行展现,数据表现依然良好,将单次点击出价提高至7.8元,下降至第2个广告位置,以此类推,广告内容不受用户喜欢,获得展现机会就越少,快速消耗掉广告限额。

通过上面用户场景,大家应该知道是怎么一个流程,还有一些算法以及权重计算就不深挖了,其实原理很简单,既然抖音是利用的头条的算法推荐视频,那么同样也可以利用到广告上面,灵活结合算法来优化广告投放效果。

至于带来的效果是好是坏,说一下表面上的看法,广告内容质量好与坏我们是无法做硬性要求的,如果采取硬性要求,限制视频画面,内容,久而久之广告投放量就会下降,广告主也就不来投放了。

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变相提升广告内容质量,相信广告主也是很乐意的,因为这些广告就是投放给用户看的,完全是依靠用户反映来判断,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展现机会,广告投放的投入成本也会减少。

相反,用户不喜欢的广告,带来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减少这样的广告出现,对产品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从而变相鼓励广告主提升广告内容质量,且并不一定非要多么高大上,用户喜欢的就是好的,所以并不会对广告制作费用增加太多。相比之前的用户审核,这个馊主意更实际一些,大家觉得如何提升广告内容质量,并能维护用户体验。

总结

目前而言,抖音相对其他竞品仍然呈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抖音也开启了海外战略,从垂直走向多元化,用户人群分布下沉,下线城市人群成为增长生力军情况下,短期之内,抖音还能保持不错的增长趋势。

随着腾讯微视的加入,短视频领域势必再掀一轮混战,快手、抖音、腾讯微视三强争霸。

抖音未来之路并不好走:快手虽然不是腾讯亲生的,但背后有个靠谱的干爹;而微视是腾讯亲生的,富二代不差钱。不过个人用抖音之后,再看微视和快手,时不时都能刷到熟悉的视频内容,重复频率还很高,不知道这次微视是否像当年的腾讯微博大战新浪微博一样。

至于最后的是什么呢?可能需要时间来见证。

我也不是什么分析师,也预料不了什么结果,就目前来看抖音的优势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唯一担忧的是:多元化之后,视频内容会变的不如以前,失去了以前的乐趣,而且怎么样保持内容的输出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每个平台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用哪一个都一样,而且微视加入了拍摄模板,将拍摄难度降低了不少。

我感觉抖音也会加入这样的功能,在这里赌一下,在半年里肯定抖音会对拍摄做一次大的整改,降低拍摄难度,十包卫龙辣条

这次就写在这里,一年之后,我们继续,这个赌注是有效的哟!

 

作者:职业丶小白,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职业丶小白

]]>
品牌如何透过热点进行借势营销?6个关键点 //www.f-o-p.com/98227.html Mon, 10 Sep 2018 03:50:33 +0000 //www.f-o-p.com/?p=98227

借势营销营销学上有很多的解释和内容,但本文今天所谈的借势营销特指通过蹭热点来进行品牌营销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成本低还可以迅速发酵话题,节省了前期的铺陈预热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

借势营销节省了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给众多企业带来了品牌宣传的甜头。因此,这种传播方式被企业大量的采用到营销传播上来。通过人们对热点话题的关注,成功地把品牌的文化价值和情感诉求,在不经意之间告诉受众,从而实现让更多人知道和让知道的人更喜欢的目的。

那么,对于一个社会热点的出现,作为品牌是否马上采取动作跟进呢?首先是要知道一些准则才能去帮助决断的。

  1. 是否是正向的。如自然灾难、社会悲剧、政治事件、民族矛盾等尽量不要碰。像萨德事件、疫苗事件最好不要蹭,民族英雄最好不要戏化,优衣库视频这种明显侵犯隐私权的要慎之又慎;
  2. 是否和品牌相关联。如果找不到关联处,不要凑数借势。生拉硬拽地把热点和品牌关联到一起,不如不做。比如蹭高考热点的时候,腕表行业为数不多能在高考营销战中崭露头角的品牌“瑞士拜戈”,海报主体用文字填充出一只表。文案中反复使用网络用语“表(不要)”,把考前高考生需要注意的事情进行罗列和善意提醒,既表现出创意,又和产品形成关联。
  3. 是否合理合法。很多品牌在蹭明星热点的时候会直接用明星肖像,这种做法是侵权的;清明节端午节这些你不是卖粽子的盲目去蹭,总是不合理的;
  4. 是否会引发受众情绪。记住网络暴民是存在的,即使有些事你做得是对的,语言上的歧义也可能导致一场品牌的灾难;
  5. 是否卡住关键时点。一般的热点如果不能再六小时关联上、十二小时完成全案传播,就没有必要做了。当然,虽说互联网唯快不破,但也不能因为快而降低品质。

我们知道每个品牌都拥有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所以如果热点事件与你的品牌调性不匹配,那就需要考虑跟不跟了。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追热点已经呈现畸形状态了,怎么讲呢?运营部门追热点做海报就是为了让领导看见,完成KPI,好像一个热点的出现,别的品牌都在追而你无动于衷就是失职一样,想想真是又可笑又可怜。

知道了一个热点的出现我们该不该跟,接下来总结梳理一下关于品牌透过热点事件进行借势营销的六个关键点:

一、有差异化才能有关注度

品牌利用热点是为了好的传播,不是为了刷存在感或凑热闹。在做热点传播策划时,我们首先要把握热点趋势,找到热点与受众兴趣的结合点,找到热点与品牌、产品的结合点,这也是一切的先决前提。

这也就要求我们:

  1. 深入理解品牌与产品,做好用户洞察
  2. 找准(不同)切入角度(差异化)。

同一个热点,不同的品牌,结合自己的品牌特点,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才会与众不同,单纯站队跟风是没有意义的。相同的热点话题,相同的切入角度,媒体平台也不会重复推荐。

根据品牌定位和市场计划,有差异性的表达品牌的延展价值,与热点真正产生关联,才可能最大程度被受众需要。

比如有关父亲的话题,总会有无尽的回忆,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自己父亲的背影,温暖温馨的,煽情催泪的。比如之前感动全球的那个台湾父亲撑伞照,世界上最美的背影,深深的父爱。但作为品牌在借势的时候,不能只是从给父亲礼物的角度,这样就太流于俗套了。吉列在父亲节策划了晒父亲、秀父子照、年代照的主题活动,发起话题或者参与话题,并且做成H5的小游戏,让大家一起生成图片分享。

二、蹭热点的目的是让受众产生品牌印象

蹭热点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会说,蹭热点为了传播,获得更多阅读量、转发率。只要蹭上热点,传播内容就会在很大机率上得到转发,或者是媒体报道,抢占最显眼的曝光位置。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尽管当时有阅读量,有转发率,有曝光度,但热点一过,受众什么也没有记住。究其原因,这类蹭热点的文案通常是为热点而热点,为刷屏而刷屏。只是达到了一种追追追的疯狂蹭热状态,却没有围绕品牌内核与价值进行曝光传播。

换句话说,在热点事件中,大家关注的实际上是热点本身,并没有注意到热点背后的品牌。所以,只是在热点中一次次的让受众对热点更加了解,却没有让受众对你的品牌更加清晰。

最后的结果是:热点与品牌缺乏关联度,热点火了,受众对品牌什么也没有记住。

所以作为蹭热点,运营人员更应该考虑的是:受众是否因此记住了你的产品或品牌?受众是否在选择相关产品或服务时,头脑中会自发调动出你的传播信息?

所以,蹭热点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热点而生拉硬凑,而是要经过系列思考,把每一次热点蹭好,一定要达成的目的是让受众对品牌或产品产生印象。而不仅仅是调动情绪,或是一笑而过,或是一骂而过。

2017年9月9日凌晨4点一则爆炸性新闻出现了,薛之谦宣布与前妻高磊鑫复合。微博瞬间就被薛之谦霸屏了,绝对的热点事件啊!各大品牌也纷纷推出借势文案金立、美菱、海尔洽洽、大象等。

大象官方微博的文案是:余生请爱我深一点……“深一点”的梗出自高磊鑫微博:“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那么,余生请对我好一点。” 配合安全套产品属性,让人对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蹭热点,就是为了让受众对品牌有印象。

能被记住,这是最好的状态。但首先,我们应该让受众产生品牌印象。蹭热点的最终目的,是为品牌传播服务,让受众产生品牌印象,提高对品牌的热度。

三、借助知名品牌或者友商为自己造势,事半功倍

每当 iPhone 新品发布后,各大品牌商也就会开始快速抢占 ” 热点话题 ” 的工作,蹭苹果新品的热点,可以让他们借助 iPhone 原本被大众所理解与接受的品牌热点,来推广宣传自身品牌。

相信大家都知道卫龙辣条了,辣条届的老大,卫龙可谓是非常成功的借势营销品牌之一,其本身借助苹果的设计风格而入了大众视线中,从最初的杂货店零食到现在风格上的转变,卫龙发布新款辣条Hotstrip 7.0,名字洋气而科技,海报设计走性冷淡风,和苹果发布会的海报有九成像,让人有“苹果竟然出了辣条”的错乱感。这款辣条发布以后,网友叹服,自媒体刷屏追消息,辣条不再屌丝,秒变奢侈品。从模仿苹果简洁风设计到现在尝试不同设计风格的改变,可以说卫龙在品牌营销上确实是非常用心,也是效果非常显著。

2016年3月7日是宝马100周年,正在宝马积极准备生日活动时,没想到奔驰也不错过这样的热点,相爱相杀的两个品牌,总能产生各种话题。

3月6日在国内的朋友圈疯传一张图片:

“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其实感觉很无聊。”

这段话说的多么耐人寻味啊!奔驰想说什么?

奔驰比宝马早诞生30年,我才是老大哥、前辈……

和宝马在一起竞争的100年不无聊,这就是爱……

好吧,整个微博、朋友圈,很多人自动转发,真心觉得这次奔驰借势太牛了!

四、扣动情绪的扳机才能打动用户

借势热点的内容要想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一定要能打动读者的情感。借用李国威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好内容的首要技巧,最重要是站在读者兴趣的角度,与目标读者产生“利益”与“情感”的关联。

只有内容价值触发读者的利益或情绪,读者才有互动与分享的动机。

春节买票回家过年是摆在返乡的游子面前的一道难题,围绕这个痛点,同程旅游去年春节前发布了一支视频广告,温情讲述了关于买票的那些事。

对于春节,每个中国人都有千丝万缕的情绪。因此,同程摒弃了简单粗暴的广告形式,用春风化雨的形式把产品介绍给了消费者。广告以普通人的视角,演绎了三个曲折的买票故事,加深了受众的代入感。从结构上看,运用了反转的表现手法,当你正在为买不到票焦急,平时苛刻冷漠的人默默帮你安排好了行程,很多人看到这里产生了情感共鸣,眼泪就不自觉流了下来。

唯品会也在春节前夕推出了自己品牌借势营销的微电影:幸福就是在一起。广告中,年迈的父母为了迎合儿女的上网需求,留女儿外孙在家多住几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家里装上了网络,买来智能电视机。年轻人的几句话就是父母的大动干戈,作为后辈,也该有所行动,置办年货。剧中的那句“我们的一句随口说说,就是父母的大动干戈”、“当我们成长了,父母老去了,就容易忽略父母的爱”让人记忆犹新、深有感触。

五、蹭热点不是自嗨,而是要与受众产生互动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产生话题感。人虽然是个体存在,但是世界是一个集体,任何人都无法脱离集体而独活于社会中,这也是社区产品类型不衰的原因。

身为企业、产品,在表达传播自身价值的时候,不单单是一个单向操作,更是一个与大众互动交流的过程。

热点信息本身就具备 ” 用户参与感 “,蹭热点也必须充分考虑用户参与感,让用户从把你的品牌当成话题,那么品牌的蹭热点营销才能算成功。

《星球大战》系列是不少影迷心目当中绝对的经典。从第一部作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足足40年了。作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电影IP之一,新作《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引来了无数品牌的借势。连百事可乐这样的大牌都要与之合作借势推出一系列营销活动,与时下崇尚“个性”文化的年轻消费群体形成共鸣,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需求。这次更是借势星球大战8更新包装,推出百事可乐无糖星球大战系列限量罐和星战主题品牌广告。

但这一次的包装不仅停留在“看”的阶段,百事可乐还为其定制了一款星战主题H5。通过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将变为科幻感十足的星空,旋转手机找到限量罐可以测试出你和星战中哪个角色最匹配。

百事可乐将H5中的三维星空全景互动技术与星战主题结合起来在借势营销中还是首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互动性和分享性,扫码后展现出来的沉浸式星空,还能激发用户的情感,实现了视觉和互动完美结合。

六、对于品牌除了知名度,名誉度和忠诚度更重要

借势营销不只是一种术,更是一种道。因此,借势营销不能只注重炒作的即时效应,而要从战略的层面,通过资源整合,来逐步实现企业品牌与产品销售的双丰收。

很多品牌紧跟热点借势营销获得大量传播与关注,知名度是有了,但是由于一些实施环节没有做好,让受众感觉招到愚弄或者被不尊重,反而会引发负面的反转效应,得不偿失。

所以企业在进行借势营销提升知名度的同时,还要对形象进行提升维护。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借势营销形成较高的美誉度,并在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塑造等方面求实创新,最终形成品牌忠诚度,才是企业最应关注的。

并且,借势营销应该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策划,将产品创新和宣传促销有机结合,以创新的理念为企业产品或品牌注入新竞争力,以产品的独特性卖点强化宣传促销的实效。透过这种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经费的营销方式,使企业处于比较有利的竞争位置,也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追求的重要目标。

 

作者:时胜利,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时胜利

]]>
一大波8月营销热点来袭! //www.f-o-p.com/92827.html Wed, 01 Aug 2018 07:22:58 +0000 //www.f-o-p.com/?p=92827 营销热点

 

7月,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是时候开始规划8月的营销热点了。每个月都在担心选题策划的孩子有木有!

 

还是老规矩,为各位整理好8月的热点事件,各位小伙伴赶紧把8月份的营销日历囤起来,早早地规划好如何借势,蹭热点吧。

8月1日 建军节

2018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

热点:91周年、军人、爱国

玩法:微博、朋友圈直播、海报、H5、短视频

新媒体人对于这一块也比较上心,基本上图文、H5(去年一个生成军装照的H5就很火)、海报、直播、微博、朋友圈、视频等热点形式都可以做。

 

参考去年,这款“军装照”H5非常火,通过它的强大功能,大家纷纷晒出属于自己的军装照,用户传播广,完成了大众的军装梦。

 

8月7日 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热点:天气、饮食、养生、传统文化、亲人。

玩法:促销打折,视频,图文,奇闻趣事,福利发放。

1、立秋之后,暑去凉来,可以用天气的变化结合人们的饮食养生谈谈

2、也可用图文、海报等进行商品促销打折的宣传活动。

3、作为传统节气,还可以用微博话题,视频等进行一系列关于文化和亲情的切入。

8月8日 全国健身日

我国为了纪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将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节。

热点:健身、健康生活、减肥、运动

玩法:发起话题、海报、促销、短视频、表情包

1、发起#健身#的话题,在微博或者微信引发全民讨论,可以录抖音健身视频等。

2、借势促销,比如每日步行数可以抵用相应优惠劵。

3、结合近期“快乐肥宅”的热点,写图文,做表情包(暗藏品牌logo)等等,反向宣传,例如:做一个快乐的“如果不健身,那做一个快乐的肥宅吧?”

 

8月13日  国际左撇子日

百科介绍,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照此计算,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

热点:左撇子、聪明

玩法:话题、游戏、促销打折

1、小众的热点,可以做话题,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左撇子,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做做关于“左手”的冷知识。

2、做一个用左手才能玩的小游戏。

8月17日  七夕节

8月最值得期待的热点了。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尤其适合爱情相关的活动。

热点:七夕、牛郎织女、爱情、相思、告白

玩法:七夕特别定制、情侣折扣、小程序游戏、H5

1、购物送七夕礼品,可以送七夕限定版的商品盒,可以推出七夕特别版套餐,

2、各种“亲吻大赛”、“进店接吻打5折”活动等等。

3、用H5做“七夕证”,进行转发抽奖、送优惠券等

4、做一个测试两个人恋爱指数的小程序游戏。

5、拍摄各种表白、相亲小视频,发起#相亲囧事#话题讨论,发起#一起来脱单#等主题脱单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案例:去年,网易严选七夕前夕,线下做了一个“爱情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展出的爱情,都是从网易严选商品评论区中寻找到的故事。搭配着知名插画师的手绘,让爱情中的唏嘘和轻叹,在七夕节格外走进人心。

参考阅读:七夕情人节文案,终于等到你

 

8月25日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热点:鬼节、祭祖

玩法:海报、图文、话题

1、中元节名气较小,热点也较小,建议可以用海报图文追追,或者用话题。

2、比如用技术把故宫文物图片进行改造,创意十足,吸人眼球。

 

以上。

 

作者:运营大叔,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运营大叔(ID:yunyingdashu)

]]>
6月营销节点提醒【干货收藏】 //www.f-o-p.com/84107.html //www.f-o-p.com/84107.html#respond Mon, 28 May 2018 08:07:47 +0000 //www.f-o-p.com/?p=84107

6月快来啦,热点还是非常多哎!

为各位营销人整理了6月份营销节点提醒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包含节点:儿童节、父亲节、端午节、夏至、芒种、亲吻情人节、世界环境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国际禁毒日等等。

 

儿童节

关键词:童心 回忆 孩子

6月1日

为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保障儿童权利而设立国际儿童节。6月第一个节日,广告人应该怎么借势?

1.线上:海报,TVC可以从童心、回忆、孩子、童年等关键词出发。

2.线下:肯德基等餐饮,都可以推出儿童节优惠套餐;儿童服饰鞋子日用品等商店,减价优惠促销。

3.线上:外卖APP可以当天送出优惠券,商家可以推出儿童节优惠套餐;网购平台儿童服饰鞋子日用品可以减价促销。

4.微博、微信平台可以留出一个互动话题:晒出你奇葩的童年照/说说你童年中的趣事/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想对当年的自己说什么?等。

 

世界环境日

关键词:公益 环保 绿色

6月5日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依然是一个公益环保的节日,借势就从这点出发:

1.线上:品牌科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普通人力所能及的公益行为。

2.线下:品牌发起募捐或者公益活动,例如马拉松、植树等,参与者发放品牌小礼品。

3.共享单车品牌可以当日提供免费乘车,倡导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4.品牌可以发起一个线上募捐活动,参与者可以领取一棵自己的树苗,后期的种植成长透明化,有利于维护品牌正面形象。

 

高考

关键词:鼓励 加油 题目

6月7、8、9日

又是一年高考时,这里,先祝各位学子考出满意的成绩!这个全国瞩目的热点,品牌应该怎么借势?

1.线上:品牌借势海报可以从鼓励、加油角度出发,也可以以图文的形式出题,例如:肯德基你最喜欢吃什么?A.汉堡B.奥尔良鸡翅C.原味鸡块。

2.线下:高考学子高考完几乎都会购买电子产品,售卖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商家可以筹备优惠促销活动,线上购物平台同理。

3.线上:品牌可以关注高考作文题,以及高考的段子等等。

(备注:中考热点类似)

 

父亲节

关键词:父亲 亲情 购物

6月17日

17日是一个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想爸妈了,广告人就回去看看爸妈吧,不能回家也不要忘了给爸爸买点东西。

1.线上:购物APP提前推出优惠促销会场。

2.品牌借势海报宜从父爱、亲情等出发。

3.线下:商场(服饰、鞋子、营养品、保健品)、餐馆优惠促销。

4.微博、微信平台可以留出一个互动话题:一人一句表白爸爸的话。

 

6.18电商

关键词:网购 促销 优惠

6月18日

6.18电商节,是各大电商为了狙击京东商城的店庆,让这一天成为了网购狂欢节。狂欢程度不亚于双十一的热点,广告人自然要借势!

1.线上:购物平台上线优惠促销专场,微博微信TVC等推广手段。

2.线上:H5、小游戏(例如分享集齐优惠卡),参与得优惠券。

3.暗戳戳的竞争意味海报、文案等宣传手段,也有不一样的效果。

4.电商品牌可以借势最近的热点,冠名赞助热播的综艺,提高品牌存在感。

 

端午节

关键词:粽子 龙舟 祈福 屈原

6月18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我们应该怎么借势?

1.线上:可以发布微信小游戏H5,例如划龙舟得流量,得小礼品等等。

2.线下:品牌可以举办划龙舟比赛活动,或者纪念屈原的活动。

3.品牌也可以在微博微信平台普及端午节习俗小知识,例如粽子、屈原故事、龙舟等。

 

 

芒种、夏至

关键词:夏天 西瓜 空调

6月6日、6月21日

6月有两个提醒我们夏天真的来了的节气,终于到了大口吃西瓜、舒服吹空调的日子啦。芒种、夏至,广告人记得借势哦。

1.广告人搜集一些关于夏天的文案,来一波清凉的文案合集。

2.空调品牌可以加大力度品牌推广,线上购物平台上线优惠促销活动。

 

其他重要节点备忘:

全国爱眼日6月6日

中国人口日6月11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世界难民日6月20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6月22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6月23日

全国土地日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世界青年联欢节6月30日

 

本文作者@梅花网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4107.html/feed 0
微信H5营销4年进化史:从.ppt 到 .avi(经典案例集+深度剖析) //www.f-o-p.com/82187.html //www.f-o-p.com/82187.html#respond Fri, 11 May 2018 09:11:51 +0000 //www.f-o-p.com/?p=82187

“H5不行了!” “H5已经被做地烂大街了!”

唱衰H5的论调在它诞生的两年后便不断浮现。

但质疑反而催化着它的爆发。全景沉浸、一镜到底、交互动效……一次次的惊喜让营销人欲罢不能,竭尽全力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2014年到2018年,从“H5是什么”到“什么都要做个H5”。H5仿佛长在朋友圈里的庄稼,一茬又一茬地收割着流量红利。

本文将带你回顾H5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历史,为你梳理哪些元素被继承并不断优化,哪些元素被无情淘汰。

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精华。

腾讯2013年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达3.55亿,飞速赶超新浪微博,直逼QQ积蓄了十几年才达到的用户数。真实的用户、精准的信息、低获客成本,微信成为当时新的流量洼地。

但封闭、私密的产品特性,让带着“公共”性质,追求“覆盖”的营销推广,看起来略显尴尬。营销掘金者”们只能被圈禁在“摇一摇”“漂流瓶”“公众号”等地方,始终无法走进用户的社交圈。

图文成为攻入用户朋友圈的唯一方式。但静态图片和文字在吸引用户目光上存在天然缺陷,大量同质的、毫无新意的图文内容也对用户造成严重打扰,被用户判定为“垃圾”直接过滤掉。

图文之外,是否有其他适合朋友圈展示的方式?当时,微信4.0版本已经开放了第三方接口,外部APP的内容可以接入微信平台,富媒体展示成为一个全新的值得探索的方向。

但第三方接入步骤繁琐,且面临着适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完美契合手机端、轻量却能展示丰富效果的形式——H5。自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微信营销时代。

2014萌芽

攻克“注意”和“社交”两个底层壁垒

2014年,萌芽期

面对微信用户被大量同质信息淹没、倍感疲乏、抵触营销信息的境遇,H5用了一年的时间破局。在这期间,H5攻克了“注意”和“社交”两个底层壁垒。

上半年,让内容“动”起来,从“单页翻动”到“元素联动”到“与你互动”,用户的注意力在一次次地动态升级中被不断聚焦。

下半年,H5小游戏不仅让互动升级,还有了反馈,游戏战绩成了平淡生活中的炫耀资本,“营销”悄然化身“社交”的一部分。

2014年上

“能帮我做个会动的PPT吗?”

作为最早登录朋友圈的一批作品,特斯拉的这支H5保留了H5最初的模样:美图片+简单的翻页动效,最终的呈现效果却超越了当时人们对微信营销的想象: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虽然现在我们有无数个在线网站,可以快速生成这样的H5,成本基本为0,但在4年前,开发一个这样的页面却需要将近10000元。

接下来的5月份,可口可乐推出的《分享快乐128年》,将这种“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支H5页面上的每个元素都可以动。而且相较于原本的单页翻动,更注重跨页连接,一根贯穿画面始终的“红线”,让画面在视觉上更加流畅和统一。

同期,还有一支H5的动效不容忽视——Burberry 的《从伦敦到上海的旅程》。这支H5是当时交互体验的集大成者。

“摇一摇”,进入H5页面;

“点一点”,探索油画般的伦敦清晨;

“擦一擦”,使屏幕上的晨雾散去;

点击“河面”,河水会随之泛起涟漪;最后点击屏幕上的白点,抵达终点上海。

H5的“交互”自此才有了和PPT不一样的含义,所有的动效都是基于用户操作,“为你而动”,撩动用户进行更深度的参与。

2014年下

“给我做个神经猫那样的小游戏!”

H5虽然以惊人的速度在进化,但2014年上半年始终没有达成“刷屏”成就。“社交”成为H5继续发展必须突破的一个壁垒。

而这个壁垒,在2014年7月被七个字轻松击破——“简单好玩能攀比”。这七个字来自小游戏《围住神经猫》的制作团队,是团队为神经猫小游戏定下的基调。上线48小时,PV达1026万,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不俗的成绩。

现在看来如此简单的七个字,却为当时苦苦无法进入社交圈的H5成功地植入了“社交”基因,打通了朋友圈的“分享链”。

满屏的“我没有围住它,谁能帮个忙”和“我用X步围住神经猫……你能超过我吗”,撩拨地微信用户欲罢不能。

其后,各大公司和品牌火速跟进,全网都开始流行起做H5小游戏。

“污妖王”杜蕾斯的《一夜N次郎》定制感最强,这个H5山寨了经典游戏“别踩白块儿”,将黑白块替换为五颜六色的杜蕾斯套套,操作可谓骚气十足,从题目到游戏内容都赚足了眼球。

 

 

不像杜蕾斯这样自带流量怎么办?在一批模仿者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给自己加成的独特姿势——蹭热点。

8月份,正值柯震东“出演监狱风云”(吸毒被捕事件),一款名为《全民找祖名》的H5小游戏借这个社会热点脱颖而出。

 

 

“虽然柯少向龙叔保证不会带坏房祖名,但龙叔实在不放心,现在请求你帮忙在一群柯震东的头像里捞出唯一一个房祖名”。

然而,在快速更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H5小游戏的热潮仅持续了不到半年,就悄然退去。不过不用怕,H5很快又找到了挑逗消费者的新姿势。

10月份,可口可乐推出名为《北极熊出没,求合影!》的H5,提供了多个场景、多种动作供你选择合影,成为“晒照片”流派的先行者。

 

 

 

11月份,H5届还刮起了收集“指纹”的风潮。

其中,央视春晚节目组发布的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手印收集H5最受瞩目。

扎心的文案+简单的操作,H5上线24小时便收获322万网友的支持。这是央视春晚首次设置新媒体互动板块,堪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对撞中融合的缩影。

在指定位置扫描指纹即可表示支持

12月份,出现了最早的年度总结H5——网易娱乐出品的《二零一四 娱乐圈画传》,收录了文章姚笛出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爆火、柯震东吸毒被捕等2014年关注较高的娱乐圈事件,辛辣的文案,泼辣的笔触,别具一格的漫画风令人耳目一新。

自此,每年的“娱乐圈画传”成了网易娱乐的年终保留项目。但由于在呈现形式上并无突破,2014和2015年的娱乐圈画传都没能爆火。

直到2016年,独特的“画中画”形式才将这一项目打造成爆品。

2015成长

呈现形式井喷,元素拆解殆尽

2015年,成长期

这一年对于H5来说是充满探索性的一年。这一年挖掘出的H5呈现形式基本占据了现有H5形式的90%以上。

“xx照”“答题测试”视频互动”“场景模拟”“虚拟场馆”“拆文解字”“双屏互动”“录制语音”“私人订制”……H5中能拿来做文章的元素几乎被拆解殆尽,别的社交媒体上曾经火爆的形式也被移植过来。

其实,对H5呈现形式的探索,在2014年底已初现端倪。H5在微信扎根一年以来,营销者看着一股股H5热潮“唰”地一下涌现,又“嗖”地一下退去。

他们心底十分清楚:不断带来新奇感和变化才是H5赖以生存的根基。谁先掌握了新的呈现形式,谁就握紧了“传播之匙”。

2015年

“还有什么形式是别人没用过的?”

1月份,朋友圈就爆款频出。

天天P图的H5——《全民COS武媚娘》,让“晒照片”完成最终进化。“上传照片-美化-分享”,新增的“美化”环节让消费者分享照片的最后一丝负担荡然无存。

借助这个H5,诞生半年默默无闻的天天P图,火速登上亚太区APP榜首。

 

 

大众点评的H5——《我们之间就一个字》,大胆地玩起了“文字游戏”。

“金、本、欠、梦、日、朋、拼、赞”,精选代表友谊的汉字,每页一字,并结合文字的含义配以动效。终页一个“聚”字,引出大众点评“年底聚餐团购”的信息。最终,页面访问量超300万。

2月份,测试类、答题类、双屏互动纷纷亮相。

UC浏览器的H5—《颜值测运势》,用户上传一张个人照片,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一个评分,此外还会分别评定“桃花”“财运”“健康”的星级,并在照片下附上一句评语,比如“桃花满盈,来年可得一人心,恩爱两不疑”。

 

 

杜蕾斯2月初推出答题模式的H5《恋爱模考》

2月中旬情人节杜蕾斯又推出H5《唯你所爱》,这是H5届首次出现双屏互动,即需要两款手机同步操作和呈现画面。页面设计十分唯美,风声虫鸣的音效清新可人,充满浪漫气息。

 

 

 

5月份,大众点评的一支H5——《这个陌生来电你敢接吗?》,又开启了场景模拟的新风潮。

打开首页,便看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按下接听键后,会发现来电不过是一个场景模拟。随后根据剧情推进点击屏幕,会出现“击碎屏幕”的效果,最终屏幕完全碎裂,引导到购票页面。

其后,场景模拟类H5频频出现。

6月份腾讯视频为综艺节目《我们15个》做的推广H5《这手机是谁的?》,以及7月份美特斯邦威的《李易峰邀请你进行视频通话》、《小时代4》的《时代姐妹花,邀你来撕逼!》、支付宝的《太误事报》等,都是此类H5的跟进,只不过模拟的场景从来电变成了手机应用界面、视频通话、微信聊天、报纸等。

6月份,虚拟场馆类H5首度面世。

杜蕾斯创建了第一座H5中的虚拟场馆,345块面体、61253个圆心、254731条直线、65486次交叉,永久在线。

这座场馆非常完整,有入口,有前言展板,有回廊,有楼梯,以及一个洗手间和一个纪念品商店。里面正在举办“液体主义群展”,展出了12位艺术家的作品。虽然这座场馆并非实体,但却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8月份,一支主角为吴亦凡的H5找到了更高级的展示方式。

腾讯游戏的这支名为《吴亦凡即将入伍?!》的H5,打开就是腾讯新闻的页面,仿真度可谓100%,包括最后的视频通话,走的还是场景模拟的老套路。但之后吴亦凡从新闻视频中跳出来,人和页面的互动着实令人惊艳。从H5诞生到现在,人们终于能够发出第二次惊叹:“原来还能这样玩!”

但这支H5作为此类风格的初次尝试,在变化的丰富程度和制作的精致程度上都有欠缺。腾讯视频11月份推出的同类风格H5——《V视界大会移动端邀请函》就精进了很多。

9月份,录制个人语音也被开发为H5的一种形式。

相宜本草在中秋节推出的《乡音祝福》H5,搜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老乡的语音祝福,同时你也可以录制一段自己的乡音祝福并分享。

 

 

 

12月份,网易推出了根据用户姓名定制专属内容的H5。

网易娱乐推出的《我要上头条》H5,用户在页面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和性别,即可生成一条以自己为主角的网易娱乐新闻。

 

 

2016 & 2017繁荣

高端玩家入局,技术内容双升级

2016年 & 2017年,繁荣期

这两年可以说是H5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历史中的高光时刻。

腾讯、阿里、网易等高端玩家的入局,让H5实现了技术和内容的双升级。

2016年,H5背负的发展压力比以往都大。2015年的各种形式创新几乎将H5的呈现方式挖掘殆尽,H5即将衰落的论调甚嚣尘上。2016上半年几乎进入了H5空窗期,爆款寥寥。

但下半年,腾讯、阿里、网易等高端玩家,带着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将H5推向了真正的繁荣期。《穿越故宫来看你》《里约大冒险》等的惊人视效+风格化内容、《天猫双11邀请函》的三维全景世界都令人惊叹。

2016年

“我要一个酷炫的大制作!”

2016年腾讯值得一提的爆品共有4款:1月份的《我和微信的故事》、7月份的《穿越故宫来看你》、10月份的《韩寒说的比唱的好》,以及11月份的《薛之谦2个月没写微博段子,结果憋了个大招…》。

《我和微信的故事》开启了年度总结H5中的“数据盘点型”流派。

除去首页引导点击屏幕外,仅仅三页的H5,展示了用户与微信的点点滴滴:你是什么时候第几个注册微信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发的,第一个好友是谁,在2015年新加了多少好友,收获了多少个赞等等。

这些与“我”息息相关的信息,帮助用户找回了久违的回忆,引起了用户的疯狂刷屏。

 

《穿越故宫来看你》在呈现形式和内容创意上可谓双高,“鬼畜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大明皇帝唱rap、玩自拍、用表情包、发朋友圈,页面、视频、群对话场景流畅连贯,无缝切换。

但这其中必然有“故宫”IP效应的功劳,H5的风格和故宫潜心打造的鬼畜风格相当一致,这本身就是已经被验证的大众HIGH点。

 

 

 

以韩寒和薛之谦为主角的两支H5在表现手法上和吴亦凡的那一支差不多,不再详述。但整体看下来,可以发现:腾讯的爆款H5的一大特色就在于量身打造。

前面提到的4支H5,加上2015年的《吴亦凡即将入伍?!》,内容上风格各异,但却完美贴合H5主角。明星IP自带流量,因此围绕其做内容定制不失为一条制造爆款的捷径。

阿里的2016爆款都出自其电商平台,6月份的《淘宝造物节》以及10月份的《双11邀请函》。

这两支H5在呈现方式上使用的是同一种,三维全景世界,但《双11邀请函》对《淘宝造物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淘宝造物节》运用的是漫画形式,在3D效果上的逼真感略逊一筹,而《双11邀请函》融入了时下最流行的VR技术,立体渲染更强烈,画面也更加精致。

“一镜到底”的运用在凸显空间感的同时,更让人产生强烈的时空穿梭感。据透露,这个由225张素材图精心构建的天猫世界,H5制作费用超过百万。

网易做内容起家,它的爆款也最先出现在新闻领域。

8月份,《里约大冒险》,紧贴里约奥运会热点;12月份,《二零一六 娱乐圈画传》,依靠独特的“画中画”形式爆红。

其中,《里约大冒险》运用的互动形式极为新颖,给用户带来了更深的参与感。

用户首先要在空白画布上画一个小人,随后用户创造的小人会在手机和模拟的朋友圈里进行一场大冒险,用户需要随时制造“绳子”“降落伞”等工具来帮小人渡过难关。

这种画小人的互动方式并非网易首创,早在一个月前,361°的H5《我给你画了个动画,看完可别哭啊!》中已经出现过,操作手段如出一辙,画一个小人,并在过程中为其画上各种工具。

但361°的H5反响平平可能就是输在内容上,从题目到内部文案、故事情节的完败。

这一年虽然有腾讯、阿里、网易三位高端玩家形成的重压,但也还是有少数几个品牌的H5突围。

他们的成功显得有点沉重,要么拼财力、拼资源,要么拼制作团队的耐力和毅力。

拼团队耐力、毅力的,以1月份豆瓣的《我的精神角落》以及11月份的《活口》为代表,它们都使用了“密室逃脱”的元素。

但二者的呈现方式却完全不同:

《我的精神角落》是漫画绘制,用户通过点击画面的事物找到通关线索,文案及物品都带有浓厚的文艺风格。

《活口》是视频录制,用户通过点击视频中的物品推动剧情发展,帮助主角脱险,对密室逃脱的玩法复制度更高。

 

 

 

 

但此类通关游戏需要用户花费较多的时间或者观看详细的攻略才能顺畅通关,很多用户在前面的关卡中失败后,无法观看完整内容,用户体验较差。用户的流失就直接意味着传播量的丧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拼毅力的“马拉松式长跑”H5——8月份墨迹天气的《天气改变命运》,大概是H5届至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案例了。

整整17个日夜,一天一个H5热点追击,原创动画+原创词曲+音乐互动。绝对对得起“每天都有新改变,每天都能玩一遍”的宣传语了。

拼制作投入的,当属4月份宝马的《该新闻已被BMW快速删除》,独特的标题和精良的动效,花费应当不菲。虽然大火了一把,但并没有为H5注入新元素,总体上还是在走“吴亦凡类H5”的老路。

 

 

 

 

 

拼资源的,就是9月份NIKE的《你与冠军的距离,就差那么一“点” 》。

NIKE别出心裁地利用了新世相、gogoboi等一大批KOL资源为自己造势,H5推文标题根据账号的调性量身定制。

比如与新世相合作,选择模拟文章标题为《你应该找到自己的气场》;与gogoboi合作的文章标题为《宇博向你扔来一枚老公,请接好!》。

2016年 & 2017年,繁荣期

在2016年各位高端玩家将技术手段、展现方式不断上推,触及天花板之后,2017年的H5转向大众情绪和共鸣,开始走心。

这一时期,H5回归“内容本位”,形式成为为内容服务的工具。

情感、公益、怀旧、人生意义,这些命题开始不停地在H5中出现,企图拨动用户的心弦。但由于话题偏沉重,在营销信息的植入方面有些受限,多应用于公益类的内容。

下半年,网易的一支“戏精”H5,找到了另外一种内容命题——“幽默”,轻松有趣,且能为品牌形象增值。

2017年

“要么把人弄哭,要么把人整笑”

2017年的朋友圈,几乎从年初“哭”到年末,“丧”或“暖”的情绪成为H5击中用户的点。

3月份,一支清明节的公益广告《此处故意留白》让又穷又丧又累的年轻人“哭”了一把。

这支H5采用纯黑白的手绘画风,长长的卷轴漫画讲述着都市人生活——无休止的加班、被压得透不过气。结尾一记暴击:“清明节,不该是你的节日”。

网易新闻紧接着又“补刀”,邀请你来《查查你的“人生余额”》。

告诉你,你还能吃多少顿饭,还能经历多少次月圆,还能过几次春节,还能看几次世界杯。。。。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生值多少钱,你的时间都在“煲烂剧、看烂新闻”中浪费了。

6月份,网易的儿童节策划《这是成年人不敢打开的童年》,玩了一把童年动漫串烧,瞬间撩起无数人的怀旧情节。

《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哆啦A梦》,人物场景还原+经典台词,赚足了眼泪。3小时即破150万UV!

8月份,腾讯公益推出《小朋友画廊》,1元前购买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就相当于为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项目进行了捐款。

小朋友的画作惹人怜爱,热心公益也是人们愿意对外展示的形象,点击动机和分享动机同时具备,该项目顺利完成1500万众筹目标。

 

11月份,招商银行的一盘“番茄炒蛋”又触及了大众的泪点。

远在美国的儿子想给自己的外国朋友做“番茄炒蛋”,不懂得如何做的他只能打电话像国内的爸妈求助,而这时和美国相差12小时的国内已是深夜,已经睡下的爸妈被吵醒后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细致地做了示范,父母的爱令人感动。

而真正能让用户“笑出猪叫”的H5,毫无疑问是2017年下半年诞生的“戏精”流派。

9月份,一支名为《深夜,男同事问我睡了吗……》的H5在朋友圈悄然出现,瞬间火透半边天。男同事一句简简单单的“睡了吗?”,女主就脑补出了“要表白?怎么拒绝?”等一系列剧情并在好友群分享,脑洞和加戏能力满分。

这种内容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的小误会,熟悉而亲切,经过爆笑的“内心戏”演绎,乐趣瞬间满级,当然会想跟朋友分享。

其后,网易考拉的两支“连续剧式”“戏精”H5——11月份的《入职第一天,网易爸爸教我做人》和12月份的《入职半个月,网易爸爸让我怀疑人生》,进一步巩固了网易在“戏精”H5届的地位。

不同于网易的“戏精”流派,阿里的“戏精”H5——《双11前,秋裤厂经理深夜给女设计师打电话》,则完全抛弃了内心戏。

全篇仅以文字形式呈现“秋裤厂经理”提出需求和“设计师”满足需求的对话,这一对话过程本身已经足够好看,脑洞大开,还有“秋裤厂经理”极具港粤特色的口音加成,“五彩斑斓的黑”“闲庭信步,只穿秋裤”,稳赢!

 

 

2018回归

创新门槛上推,破局需聚焦“小而美”

2018年,回归期

这一年的进度条已将近过半,目前火爆的几支H5基本都是围绕用户自身来展开,“我”成为和用户交流的主题词。

经过两年爆款频出的繁荣局面,用户对H5的感官、创意要求被不断抬升。H5继续突破的可能性被框定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投入更高的研发成本和制作成本,但是否能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比值得商榷;二是在内容上继续寻找大众情绪的突破点,但这就对洞察和创意的要求非常高。

这两条路线,目前看来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预测2018年应该是相对平缓的一年,刷屏H5很大可能会诞生在内容类里,但能够引起用户惊叹的革新级H5恐难再现。

2018年

“用H5认识“我””

开年,《2017,我的网易云音乐听歌日记》刷的朋友圈一片火红。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姑娘”,有“世界”,有“喜欢”,都有特殊的一天,都有自己的年度歌手。

连你自己都没在意的细节,网易云音乐都帮你挖出来了。一点一滴都是你的足迹,喜怒哀乐都与你有关。

 

 

 

 

4月份,网易云音乐又靠着花式夸人的66句文案再次攻占朋友圈,上线当日PV轻松破千万。

《嗨!点击生成你的使用说明书》,每个人都成了“材质特殊”“内存巨大”的“珍品”,偶尔“心情不好”,但只需要“多一点睡眠时间”或者“吃一点甜甜的东西”就能哄好。

 

 

同期,还火了两个DIY类H5

3月份的《我的工位,桌上有刀,桌下有猫》,以及4月份的《睡姿大比拼》。

两支H5除了场景不同外,基本玩法是一致的,提供场景和道具,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摆放,究其本质就是给了用户个性化定制和展示的机会。

 

 

 

总结

H5就是一个“点击”+“分享”的通关游戏

四年时间里,有些H5类型成了朋友圈的常客,比如测试类、年终盘点类等;有些H5类型昙花一现后,归于寂灭,比如双屏互动类、密室逃脱类等。

而决定这众多H5命运的动作,不过是受众的一次“点击”+“分享”。一支刷屏H5只要帮用户找到“点击理由”和“分享理由”,这事就成了。

那么怎么做呢?我们不妨从刚才的历史中去找答案。

1.点击理由:寻找“流量元素”

何谓“流量元素”?就是能够自动吸引用户目光的元素。具体来讲,如果你有能力做朋友圈的词频分析,那些高频率出现的词就是“流量元素”。换个角度思考,H5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就可以作为H5取材的“流量元素”。

回顾四年来的热门H5的内容,“流量元素”基本逃不出以下3大类。

第一类:与我有关。比如,“年终盘点”“测试类”“xx照类”。

这些H5多从用户自身出发,联结用户的过往回忆,或者对用户进行颜值或文案的“美化”。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理解、被关注的,而这些类型的H5恰恰直击用户的这种心理,成为每年必出的经典类型。

第二类:明星、IP。吴亦凡、韩寒、薛之谦,腾讯游戏的这几支H5的点击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明星效应。

网易H5中较少用明星,但它把自己做成了一个IP,风格鲜明,大概在H5中看到“网易”两个字,你就控制不住自己要点击的手指了。

第三类:情绪唤起。主要涉及三种内容“怀旧”“公益”“幽默”。

这个部分就是17年全年反复在流行的“让你哭”或者“让你笑”的那些内容。

从15年的《致邓丽君的一封情书》,到17年网易为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而作的H5;从15年关注走失儿童的《陌陌守护计划》,到17年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小朋友画廊》;从各路鬼畜到“戏精”系列,怀旧、公益、幽默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2.分享理由:寻找“社交货币”

对于新媒体从业人员来讲,“社交货币”绝对算不上一个新词。“刷屏圣经”《疯传》中解释这个词:“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通俗地讲,就是你用修图三小时后发出的自拍买到了50个赞;你转发了一篇支持蔡徐坤的文章,买到了100个蔡徐坤粉丝的认可;你字斟句酌写下一首诗,买下了一个“文艺小清新”的标签。

只有那些有助于人们获得社交货币的内容,才会被分享。而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社交货币”制造商,你只需要把握好三种心理感觉:

1.归属感。让你的内容成为谈资,成为群体流行话题。比如当网上都在晒网易云音乐听歌日记的时候,你没晒就感觉过去一年的歌白听了;当别人都在刷豆瓣的H5时,你没有刷就总觉得被“文艺青年”这个标签抛弃了。

2.炫耀感。以网易有道的爆款H5《以你之名,守护汉字》为例,别人连读都读不对的生僻汉字,你确是它的守护者,是不是感觉特别牛逼,哪怕你也不过是刚刚才知道这个字怎么念。

3.攀比感。“你已经超越了X%的网友”“你是第x个做________”,不点进来试试,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世界排名能有多高。

总之,你只需要源源不断地生产能够买到“幽默”“新潮”“文艺”等标签的“社交货币”,用户总会为你买单的。

结语:

2014年到2018年,H5突破“动效”和“社交”的藩篱,技术和内容双双攀至新层面。

H5的路仿佛又走到了尽头。

但营销人实在是个太恐怖的物种,你永远无法想象营销人的创意边界在哪里。

只要营销人的创意不衰竭,我就会始终对H5心存期盼。

你呢?对H5疲倦了吗?

—完—

0成本,0资源、0推广,利用一个H5,实现公号粉丝数增长240%、用户活跃度提升113%,怎么做到的?这是馒头商学院,新媒体课程学员真实实践的成果。

如果你也想掌握迅速涨粉、提升阅读量的技能,想要获得能力背书的证明,赶快报名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培中心的《新媒体运营(初级)证书班》吧,第七期将于5月15开班,还有最后15个名额,速速报名!

 

本文作者@馒头商学院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2187.html/feed 0
朱啸虎:微信小游戏的红利就在今年! //www.f-o-p.com/80362.html //www.f-o-p.com/80362.html#respond Fri, 27 Apr 2018 02:20:23 +0000 //www.f-o-p.com/?p=80362  

游戏上线虽说已有 4 个月,但真正开放第三方发布则是在月初的清明节。刚过去的这一个月,或许才算得上是小游戏的「处子秀」。而小游戏表现到底如何,真的能成为小程序下一个引爆点吗?

小游戏,商业路径最短最通畅?

小游戏可能是所有小程序类别中最不缺爆款案例的,跳一跳、成语猜猜看、斗地主、星途等等,它们每一个都在极短时间内做到了千万甚至亿级的用户量。

微信最先推出的跳一跳、星途 WeGoing 等一批小游戏中,早交出了「18 天积累 3.1 亿用户,DAU 过亿……」的成绩单,这样的流量效果没有开发者和创业者能忽视。更重要的是随后耐克花 2000 万在「跳一跳」做了 3 天广告的消息,让小游戏成了所有人眼中的下一个「淘金场」。

的确,比起电商的大投入和相对较高的门槛,同样作为小程序的小游戏在变现这件事上尤其显得直接和高效,更关键的是——游戏天生就容易出爆款。

在目前,小游戏的变现途径中已经被跑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两种:1. 广告收入;2. 虚拟支付(游戏内购)。第一种依旧是流量生意不必多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条路虚拟支付。

在原本的规定中,用户的每笔消费微信和开发者是四六开,微信将会抽取 40% 的渠道技术服务费。就在上周四微信正式宣布了小游戏的扶持政策——月流水 50 元万以下(包含 50 万)的小游戏,腾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能看得出微信本身对于小游戏的期待和重视,先用跳一跳作样本给大家指明了广告变现的路子,现在又玩起了「免税」的扶持政策。小游戏商业化的两条路可以说已经铺的很好了,剩下的就看开发者在目前这 4MB 大小的方寸间能玩出什么花样了。

面对的真实现状

商业道路如此平坦,小游戏莫不是一个躺着挣钱的门路?其实并不尽然,就像上面提到的,4MB 的大小依旧是当前所有开发者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无论是广告还是游戏内购,想要成为相对稳定的营收来源,都要求作为载体的游戏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长期趋稳的流量。这一点体现在广告变现上是一款小游戏能火多久,而体现在内购上则是游戏粘性。

朱啸虎的话来说就是,能留住用户的小程序才是投资人眼中真正有潜力的小程序。

但就像阿拉丁 Top50 榜单中体现的那样,目前的第三方小游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已有 H5 休闲小游戏的复刻版,它们和 H5 游戏一样,生命周期很短;另一边,玩家内购的意愿强弱往往和游戏粘性强相关,相信没人会为了一款不太玩的游戏花钱,而在目前小程序 4MB 大小的空间里,要把游戏做的好玩又有粘性,这绝对是一门学问。

(阿拉丁小游戏 Top50 榜单分析)

做小游戏的思路应该是「快餐游戏+社交粘性」。游戏方面做到打开就玩,玩完就走,让玩家不产生任何牵挂;转变思路用社交粘性代替游戏本身的粘性,利用好微信的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微信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里,利用好社交关系的自传播是一门必修课。

从本次 TOP50 榜单的分类来看,休闲游戏占比达到 38%,是占比最高的游戏分类,其次智力游戏和文字游戏占比分别为 18% 和 16%,排在第二和第三位。TOP50 榜单基本是以轻中度游戏为主,由此可见目前小程序游戏还主要是占用用户碎片化时间。而这些小游戏中绝大部分都是贴近微信社交生态的,利于在朋友间传播分享来获取用户。

(完整的小游戏 Top50 榜单)

这其中,成语猜猜看算得上一个典型案例。作为非腾讯官方小程序游戏中的佼佼者,其在上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平均活跃用户就达到近千万水平,目前累计用户量已经超过 1 亿。成语猜猜看的成功主要在于其对于目标用户群体的准确判断,定位以中小学生人群为主,并且很好的利用了分享、闯关、等级、排名等方式激活微信社交挂系链,在学生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但成语猜猜看这样的始终是少数,更多的是那些缺乏粘性的 H5 休闲游戏,这些游戏往往存在一个今天火了不保证明天还能火,很多开发商都在玩打一枪换一个阵地的多游戏并行战略,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留存和粘性,依旧是避不开的现实问题。

小游戏或许会成为微信的「万金油」

用过王者荣耀小程序的人应该很清楚,小程序(小游戏)和重度游戏是可以共存甚至相互促进的。用 App 玩游戏,在小程序上签到、领奖励、看攻略,甚至完成简单任务。

比起自身向中度和重度游戏的拓展,或许小游戏和其他领域服务的跨界融合存在更多可能性。

虽然小程序代码包目前的限制是 4M,但随着网速和手机性能的提升,这个限制在未来很可能会扩展到 8-10M。此外本地包可以远程加载,本地缓存为 50M,自动缓存不超过 400M,自动缓存满了后默认一次删除 5M,也可以自定义。这其实意味着开发者有空间将休闲游戏为主的场景向更多复杂场景的小程序游戏拓展,像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这样的养成、经营游戏都是很好的机会。另外就是上面说到的大游戏的平行辅助版,甚至不用一定是游戏。

电商、粉丝经济、影视、文学、音乐、综艺…… 这些甚至都可以是小游戏的关联对象。想想一下,通过玩游戏赢电商的低价折扣券;关于当红明星和影视剧的主题游戏……

小游戏因为其游戏的属性,可以说具有和绝大多数领域产生关联的条件,它可以成为很多产品和领域的推广营销手段,同时也可以利用某些当红产品和话题的热度推广自身。这一点,是小程序都不具备的。

小游戏会改变什么?

小程序未来究竟能走多远飞多高,这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好坏,微信很大概率不会在这件事上半途而废,支持力度和开放程度只会越来越大。

极客公园曾在之前不止一次论述过,小程序的成功与否关乎微信的未来。作为一款聊天工具的寿命相对有限,微信能否真正转型成为 OS、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入口,就看小程序的表现。而小游戏是微信在小程序这场关乎未来的重要战争中的关键战役,打赢的关键就在开发者生态上。

微信近来在小程序上的扩张触动着更多平台和巨头的神经,刚过去的 GDC 大会上,Google 宣布「即时应用」开始支持游戏;不久前,国内十家手机厂商也共同发布了「快应用」标准,整个轻应用生态都在重整旗鼓;苹果 iOS 对于 PWA 支持步伐这两年也骤然加速。所有的轻应用和类小程序平台和生态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整装待发。

当玩家已不再只有小程序一个,于是乎,这场战争的胜负手最终还是回到了开发者生态上。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的 3 月 28 号,微信宣布了联合 Udacity 推出首批小程序开发课程。要知道,彼时也正是 Udacity 帮助 Google 推出 Android 开发课程,在全球培育和认证了几十万名 Android 开发者,见证了 Android 的普及与 Android 生态的形成。通过 Udacity 的课程,小程序的普及程度必然会在开发者环境中有明显提升。

比起课程,利益无疑是更天然有效的聚拢开发者的方式,小游戏就背负了微信这样的使命。

小游戏天生具有巨大商业潜力,外加微信的主观扶持,很大概率将会为微信带来大量的开发者,让整个小程序的生态快速繁荣,也利用众多的小程序和小游戏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用户习惯,这对于其他轻应用平台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个不太好追赶的优势。

如果顺利,小游戏很可能会帮助微信在轻应用的未来趋势中抢的一个难得的领先身位。

 

本文作者@极客公园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80362.html/feed 0
张一鸣只是想要一个微博杀手 //www.f-o-p.com/78705.html //www.f-o-p.com/78705.html#respond Thu, 12 Apr 2018 03:25:34 +0000 //www.f-o-p.com/?p=78705

 

张一鸣不过只是想要一个微博杀手,可是为什么这么难?

 

内涵段子的噩耗传遍了全网之际,我内心百感交集。现在可以说是头条的至暗时刻,应该有无数的朋友想谈谈头条未来该怎么办,想听听快手抖音未来的发展方向,想了解了解整个市场的政策导向。

 

可惜这些话题我完全不想谈。

 

我所关心的是整个社交媒体产品上的竞争发展格局与产品的原理,产品和运营之外的那些场外因素,我一点也不懂,也一点都不想聊(欢迎懂的朋友畅所欲言)。

 

我个人是把内涵段子当做现在微博的竞品的(尽管现实中其实抖音暂时对微博的影响会更明显一些)。有一天我在和我的朋友潘乱瞎扯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了张一鸣为什么会需要内涵段子或者微头条的几个重要的原因(这个话题有机会单开一篇好了)。进而就想通了内涵段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像微博,为什么微头条几乎是照着微博去的,为什么抖音挖的是微博的用户。

 

所以我这篇就打算展开好好讲讲微博以及我眼中的那些微博的挑战者。

 

互联网没有边界,细数那些微博like产品

↑ 请允许我管所有这类微博like的产品叫“Twitter式产品”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今天的微博还是相当大的,至少截止目前,如果按照DAU算,应该还是中国第三大的社交网络,第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

↑ QuestMobile的数据上来看,微博当前有1.4亿DAU的水平

↑ 同样以QuestMobile的数据上来看,清明节时,快手和抖音的DAU大概都在亿级水平

然而互联网本是没有边界的,能威胁到微博的人有很多,比如短视频平台。

快手、抖音、西瓜都对微博产生着巨大的威胁。连微博自己都非常清楚这件事,所以其实微博早早就花了大价钱买了国内短视频创业独角兽“秒拍”。当时秒拍可是市面上最好的短视频公司,微博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自己的用户网络的加持下,秒拍应该很快就会天下无敌,自己从此高枕无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一个高速增量市场的短期第一名是毫无意义的。秒拍应了这句话。微博给秒拍导的量最终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虚荣数字,像小咖秀这样的灵光一闪的表现,也完全没让秒拍团队搞明白自己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秒拍只能算是白白痛失好局,最后看着人家一个个后起之秀从自己身边超越。

接下来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微博被短视频强敌环伺的时候,又前前后后冒出了一大堆产品发现了微博当前的产品形态中比较奏效的一些设计,进而一步步将自己的产品“微博化”。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内涵段子、知乎、微头条、最右、即刻、B站动态tab(以下简称B博)、贴吧移动端、第一弹。

↑ 图为微博、段子、贴吧、最右的推荐页的信息卡片设计

如果我们只从信息卡片的设计元素上看,这四家的基本设计思路几乎完全一致。这个页面也是这四家产品的首页,我曾经说过,首页长得一样的产品,其实就可以当做互相之间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了。

不仅是首页,微博的热搜页的设计也被反复学习。

↑ 图为微博热搜、段子发现、贴吧热议、最右话题、即刻发现页的设计对比,可以看到这个页面的设计元素和意图也基本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产品的数据虽然离开微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谁又知道他们不会后来居上呢?

按照QuestMobile的数据统计口径(QM的数据统计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实际上QM的数据经常因为数据采集和算法的偏差,往往会与真实数据有不小的出入,只是在大数据量时相对比较准确,趋势比较可靠),内涵段子3月的DAU在1200万的水平(公开数据段子DAU在2500万峰值),贴吧和知乎DAU都在800万不到一些(公开数据也基本在这个水平),即刻和最右DAU都在100万出头些(即刻公开的DAU应该至少在150万左右,最右公开的DAU数字最少在300万以上)。

其中内涵段子是这些微博like产品中,最早开展微博化尝试的一款。可以说是为头条本身的产品尝试、技术选型,为各家友商产品设计思路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与参考案例(让我们再给段子上三炷香)。

当然这些产品虽然都是微博like,不过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比如知乎的推荐页分发是基于问题维度再用算法推荐;即刻的推荐页是基于颗粒度更粗的话题维度用算发推荐,并且是爬虫内容与UGC内容混杂在一起推荐的;微博、内涵段子、微头条、贴吧、最右、B博、第一弹都是以人为维度用算法推荐。

比如微博的发现页现在混杂着信息流,热搜是藏在搜索框里,热搜话题也是允许用户自定义发起的。内涵段子、最右、B博、第一弹也都允许用户自定义发起话题。贴吧则是同时存在贴吧热议和贴吧的吧两个信息分类集合维度。知乎是围绕用户提的问题展开的内容集合维度也就不存在发现页。即刻发现页中的话题则不允许用户自定义发起。

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细节上有些微的差别。这些细节上的不同全都原自各家产品和运营对社交媒体的一些核心能力的理解的不同,以及需要适应和面对不同的用户状况而进行的设计。

接下来的篇幅我就会逐步对社交媒体产品的一些原理进行展开分析。

脸与逻辑

↑ 数据来自QuestMobile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快手和抖音的崛起对微博的用户使用时长有明显的影响。接合DAU数据的话,从结果看,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平台对微博的冲击明显更大,相比之下微博like类的产品对微博的威胁就小多了。

那么是不是说,短视频就是图文的完美升级,抖音和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就能完全替代微博呢?

答案并不是的,很有趣的是抖音前几天刚正式上线了上传图文的功能。

↑ 抖音在最近的一个版本更新中开始支持图文UGC的功能,并且据说还会把图文分发到推荐流中。

抖音的这“向下兼容”图文的做法非常有趣,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人类在使用纯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本质上就在满足两个需求:

不断连接人的需求;

不断连接新的外部信息的需求。

有趣的是,我后来发现头条这家公司把这两条需求解读成了两类产品:帮你发现更大的世界,帮你发现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基于这个逻辑提出过一个公式:

如何去定义“关系链价值”和“内容消费价值”,我后来又提出过一个公式:

关系链/内容价值=(脸×逻辑+脸+逻辑)/信息体量

这里的“脸”指的是每个人用以展示自己与记录世界的围绕着客观属性的一些信息质量,其中以脸为代表(叫脸只是便于理解,身材、身份、环境,周围正在发生的事,其实也都算)。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每个人用以展示个人或者记录这个世界的围绕主观属性的一些信息质量,比如故事、段子、观点、情绪、八卦都算逻辑化的信息。

信息体量则指的是信息的“体积”(也就是信息量),更长更复杂的信息,往往体积更大(长篇小说的体积比段子的大,包含更多细节与时间轴逻辑的视频格式的体积比图文格式的大)。

在表达客观属性强的信息时,视频这种形式因为可以无损记录更多的客观信息,因而变得十分高效。但在表达主观属性强的信息时,抽象的图片与文字往往更占优势,客观信息如果没有很好的与主观信息接合的话,反而会只增加无效的信息体量,从而降低整个信息的价值。

在表达“脸”的问题上,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做的足够好了。然而他们还是缺了一个重要的一块,在表达“逻辑”的问题上,受到形式的限制,短视频平台必须兼容图文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

反过来说,在短视频平台找到更高级的主观表达的解决方法前,他们未必比以图文为主视频为辅的社交媒体产品更具优势。

网络与节点

我在《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机》一文中曾经指出,抖音和快手更接近分发人这个层面,更趋向社交一端。

微博是相对趋向媒体一端的。但这不等于微博仅仅是一个媒体,只是微博的社交网络更倾向用以连接外部的新信息。

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社交网络。

所谓社交网络就是以人为节点,节点与节点通过互相连接所构成的网络。

↓ 梅特卡夫定律描述的随机网络(节点平均)

↑ 微博则属于典型的无标度网络(存在头部的枢纽节点,节点分布呈幂次分布)

在微博里,用户之间互相关注订阅对方发布的信息,并且传播转发评论互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所以说,微博是一款同时具备了媒体和社交产品特性的产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腾讯一定要死磕做腾讯微博,因为腾讯非常害怕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社交业务的产品的出现。

这是微博开启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如果你做的足够好,你可以用这种方式威胁社交平台。

站在微博的网络生态的角度,微博中间存在着连接能力极不平均分配的现象,产生了少量能量巨大的头部微博用户(代表性的就是明星),我们一般称这种网络结构为无标度网络。

《链接》的作者巴拉巴西曾说过,在无标度网络中,如果短时间内那些特别强大的节点(也被称为枢纽节点)一旦大量离开网络,那么整片网络在短期内会迅速坍塌。

所以击败微博的方法其实也很明显,摧毁微博的网络节点,最好还是把他们争夺到自己手中来。这是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总结起来就是:

1、社交媒体具备社交网络,并且有可能伴随社交网络的健壮而威胁到社交平台的生存;

2、争夺社交网络中的枢纽节点,可以瓦解一个社交网络,这招对社交媒体也有效。

所以不管微博还是微信、抖音还是快手,知乎还是贴吧。本质上这些产品都在争夺枢纽节点,不是普通的用户,是那些能够承载更多链接数的节点。

于是就有人要问了:是不是我只要把这些枢纽节点统统都拉到我的平台上来,我就能构建起一套社交网络了呢?

因为如果这个假设是成立的,我们或许就可以量化的用金钱来购买节点彻底解决问题了。

很可惜,获取/塑造枢纽节点只是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连接与脉冲

什么情况下你会发生拥有了大量的节点,但社交网络却没有被建立起来的情况?这个问题在我研究PC过渡到移动端水土不服的贴吧的时候,忽然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贴吧是个非常特别得到产品,巅峰时期Daily UV远远过突破亿级大关,是中国最大的社区产品。但是忽然有一天,贴吧就垮掉了,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当然今天的贴吧PC+移动端估摸着应该还能有个3000万DAU,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试图寻找贴吧的整个网络垮塌的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假设:贴吧缺乏真正的枢纽节点,所有的枢纽节点都是“虚拟”的。

早期的贴吧是模仿BBS设计的,用户通过百度的搜索引擎,进入各个词条命名的贴吧,可以选择关注这个吧。然后在贴吧里就像在一个小论坛里,进入帖子进行浏览和互动。在这个流程中,信息的发布者是谁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甚至早期贴吧的产品经理都忽略了这个部分——贴吧早期发帖甚至是没有账户体系的,你可以随意的发一条匿名的消息,只显示你当前的IP地址而已。

那么贴吧是怎么组织网络的呢?贴吧通过吧和帖子组成“虚拟”节点。用户关注的是一个吧,具体连接的是一个个帖子。所以用户在互动是实际上在和帖子互动,在吧里连接。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要维持这种连接需要不断的提供新的信息量。

整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也就是连接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熵减(两边信息量差不断缩小)的过程。而且信息交换(也就是连接)的方式也不是一个管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信息包体的发送形成的连续脉冲通道(脉冲:一个短时间周期内发生的信号)。

我们每发送一个信息,就是一次脉冲,连续发送脉冲就形成了一个通道。如果我们没有清晰的发送坐标,就叫发送广播脉冲(比如你在广场上大吼一句);如果我们有明确的坐标,就叫定向脉冲(比如你对着我说悄悄话)。

所以贴吧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有脉冲,没坐标,这个坐标就是实体节点。贴吧通过不断有人输出某类信息来维持’虚拟节点”与用户的连接的。然而在命题确定的要求下,往往一个人能输出的信息量其实是有限的(所以后来做的大的吧都是泛化的,跳出吧的命题的,所谓的灌水)。于是要不断增加这个“虚拟节点”的信息量,就得不断增加新用户,这些新用户中就有可能带来新的信息量(新的UGC),才能维持住脉冲,保持住连接。

当“吧”的用户新增出现瓶颈的时候,这种连接自然就快速衰减了。而贴吧的增长瓶颈则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来自贴吧分类本身的天花板;一个来自百度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分发能力的降低。两者夹击之下,贴吧的“虚拟节点”逐步开始出现垮塌。进而给整个贴吧的网络带来断崖式的崩溃。

所以从贴吧的案例可以看出,光有节点是不解决问题的,还得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以话题为维度的信息容易受到局限,长期来看会陷入衰减,而以人为维度的信息会更持久。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有了节点之后,要维持连接就需要提供信息脉冲,这种脉冲的维持的启动就关系到UGC生态了。

UGC引擎与社交资产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维持住连续的脉冲来保持网络的连接,需要节点不断的提供UGC的内容,往往许多枢纽节点都是能够贡献非常强大的UGC内容量的内容源,当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生产的内容方式的时候,我一般称他们为“UGC引擎”。

在微信的生态中,也是存在社交媒体部分的,那就是朋友圈微信朋友圈里面也存在“枢纽节点”,微信的产品经理就会监测这些枢纽节点的UGC水平。后来据说还因为枢纽节点的朋友圈发布频度越来越低,微信怀疑是连接数量过多导致节点有社交压力影响了UGC朋友圈的动力,搞出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功能。

因为连接是一次次的脉冲,要维持连续的脉冲,那么UGC引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频度。

如何提升UGC的频度呢?

比如假设一个人掌握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这个量假定是10。那么写一篇2万字的公众号文章一次性发出来,会消耗他5点信息量。而发一句100字的朋友圈可能只消耗他0.01点的信息量。那么在单位时间里,如果他直接发一本书,他就只能产生两次UGC,但是如果他发朋友圈,就可以产生1000次UGC。

在相同的内容形式的前提下,降低单次发送的信息量,能够明显有效的增加UGC的频次。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微博最初限制用户只能发140字的内容,抖音限制用户只能拍个15秒左右的短视频,其实也与这个逻辑有关。

也有一些产品在设计逻辑上是反的,会有意无意的去鼓励用户生产更长的信息量更大的UGC内容。这些产品往往认为这样是把“更高质量”的内容展示给用户,但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设计存在巨大的问题。

就比如上个月即刻的founder瓦总曾经以一名知乎用户的身份在即刻上发过一句牢骚,点名批评了知乎,称其为“轻中产,重资产”。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举个知乎推荐页的例子:

这是知乎给我的推荐,上面给我推荐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在日本千万别做什么?”

我们按照知乎的质量排序逻辑,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高质量”回答都是两个月前发布的,如果你再点击进入这些回答,会发现他们回答中有不少是比较长的答案,往往越详实的答案越容易得到更多的赞同与评论。

在知乎,这是一种导向,也就是一个问题要被回答的比较深刻,就需要用户不断的提供更大的信息量,这样更高概率把问题回答的更好,并且平台鼓励这种行为。这会让大部分的用户没法提供UGC并且得到回报。

UGC会消耗用户的社交资产(或者叫社交货币),也就是用户自己累积的知识、经历、想法、感受等等信息量,而交换到的是社交反馈,比如点赞、评论互动、粉丝、分享等等连接的行为。

知乎的产品导向明显在鼓励持有更多的资产的用户单次更大量的付出自己的社交资产,这也就是所谓的“重资产”。而“轻中产”则表达在社交反馈资源被明显的集中到了头部枢纽节点上,那些“社交资产的中产阶级”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与关怀——存在感。

这个弊病在微博身上也是一样的。

今天很多人会说微博上很多明星大V已经入驻抖音,殊不知,其实早期抖音上的头部枢纽大多是微博上才几千几万分的小网红,她们都是在微博“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交中产阶级,抖音给他们提供了更高效率的连接节点机会,她们就迁移到抖音去UGC内容。

当这些中产阶级构成的网络足够强大,能够支撑起3-5千万的DAU的时候,微博的明星大V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新崛起的平台,而这些头部枢纽节点的动摇,则彻底威胁着微博的社交网络稳定性。

所以后来像快手这样的产品找到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算法进行分发干扰,把一个无标度网络适当的向随机网络状态反推一下,削弱一些头部枢纽节点的潜在连接能力,让更多的中产阶级得到回报。这算一种“现代主义”的方法。

再比如像即刻,通过降低大部分内容的信息量,再通过将用户投稿到话题的UGC内容,分发到首页推荐页面与用户关注的话题的广场页面,进而尽可能的提升中产阶级用户的曝光量。以见小网络中的头部用户与中产用户的基尼系数的方式,我称为“古典主义”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试图高效的提升中产阶级用户的UGC频度,进而增加整个社交网络的鲁棒性。所以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产品的UGC内容的数量和用户比例往往会更高,网络的健康程度也会更高。

这就是我最近非常爱刷即刻的原因,各位有兴趣的也可以来关注我的即刻账号,实际上以我了解的数据状况,即刻在同类早期产品中的UGC表现水平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不少段位。另外由于即刻在互联网产品和创投的小圈子的渗透率还挺高的,这使得互联网从业者和VC狗在即刻的UGC体验往往出奇的良好,这种氛围很容易使人想到早期的微博(在这里特别安利和表扬一下即刻,利益相关,特别声明,只喝过即刻founder一杯奶茶)。

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么难

要做一款微博这样的Social Media的产品的杀手。首先要先选择首先是倾向展示客观信息还是展示主观信息,这会决定你大部分的UGC内容会以什么样的潜在形式展现,进而改变了你的创新难度。

当你要试图构建一个社交网络,你要开始寻找更容易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节点用户,用适合他们UGC的内容形态(哪些形态适合关系到UGC内容的成本,关于这个可以读我过去写的《UGC社区的五大定律》)。方便他们创作UGC内容的同时,还得找到能够分发这些中产阶级的生产的内容的方式,尽可能的构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

当一些出色的节点也就是UGC引擎获取更多的社交反馈的时候,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分发的结果,以防止网络中的生态贫富差距过大。

这里面仅仅是解决获取UGC引擎这一个问题就足够令人困扰。实际上,在整个今日头条的产品体系当中,现在能够超过千万级DUA的产品,在不使用“现金货币”这种难以持续的刺激,仅仅依靠社交货币刺激产生UGC生态的产品只有抖音和内涵段子。

而现在内涵段子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如果可能的话,也许张一鸣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短期内再去投资或者收购个有足够强的UGC引擎的社交网络产品了。否则他杀死微博乃至挑战腾讯的野心,可能还得再等等了。

写在最后的话:

我在构思写这篇文章之初,完全没有想到内涵段子会遭到这么彻底的惩罚。虽说互联网平台是没有边界的,但大部分的社交媒体和社区产品在实际的运营中都会产生一定的边界的,这种边界称为“文化边界”。

在能接纳同一种或者几种近似的文化的背景下,一大群人才能生活在一个社交网络或者说一个“社会”中。不调和到乃至产生冲突的文化,会自然的在人群与人群之间产生边界。这就是一款社交媒体或者社区产品短期内延展的极限。

而打破这种边界的过程就是“泛化”,那些最早的UGC引擎形成的文化边界最难被打破,这就是“基调”。

内涵段子的死的结果其实一早就注定了,要改变它的基调是十分困难的。这也许也是头条做下沉获取草根用户红利换来的必然代价。不知道这会不会让张一鸣再次回想起当年在饭否的那些时光。

就像我一直爱说的,其实很多事情,一早就注定了。

以上,谢谢各位。

 

本文作者@金老漢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8705.html/feed 0
青瓜早报:抖音回应直播与评论功能暂停使用;今日头条关闭段子等多个频道……. //www.f-o-p.com/78614.html //www.f-o-p.com/78614.html#respond Thu, 12 Apr 2018 01:19:13 +0000 //www.f-o-p.com/?p=78614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来看今天的早报…

一、头条:小扎继续听证会

1、剑桥分析代理CEO泰勒下台,重回首席数据官职务而就在小扎的第二场国会听证会进行之时,英国咨询机构剑桥分析董事会宣布,CEO亚历山大·泰勒已辞职。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泰勒将重新回到他之前担任的首席数据官职位。

2、小扎:AI已可监测99%恐怖信息 可应用于其他危险内容

扎克伯格回应:“恐怖主义内容在我们平台没有立身之地,我们开发了两款工具,可检测到99%的恐怖内容,比平台用户标记还要快。”目前平台有200名员工监测恐怖内容,同时还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

@newdoudou:这不是大卫嘛

@sz1961sy:数据公司的风险正来

@诶呦喂妳真棒:早就注册账号的我瑟瑟发抖

@王川辉:才200人,快手要招5000人

二、国内新闻

3、无锡工商局约谈饿了么等三外卖平台:涉嫌不正当竞争

4月11日上午消息,昨天,滴滴外卖和美团外卖先后宣布自家平台获无锡外卖市场份额第一名而引发口水战。今日据媒体报道,因存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经营行为,无锡市工商局约谈美团、饿了么、滴滴外卖三家外卖运营商。

@侯蒙恩:呃。。。。

@89486569_79bc87:外卖竞争竟然是这样的激烈。

@前路征途无锡人民刚刚开始的好日子就这么被斩断了,一元喝奶茶,两元吃炸鸡

4、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引发“外卖大战” 市民1分钱吃鸡不再是梦

4月9日,滴滴外卖在江苏无锡正式上线,与美团、饿了么开启“外卖大战”。宣誓大会的画面十分壮观,饿了么甚至打住“干死美团,碾压滴滴”的条幅。各种优惠使无锡市民可用一分钱吃份炸鸡。

@占卜师南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哈啊哈

@余小路-:滴滴什么时候来我的城市

@猫趣无穷:这个可以鼓励

5、微信和QQ将暂停短视频APP外链直接播放功能

4月11日下午消息,继快手、火山小视频等APP被下架,内涵段子永远关停之后,微信、QQ也暂停了短视频APP外链直接播放功能。

@阿龍看博:支持整治

@出水坦克:一箭双雕 棒吼

@Strong明丶:可以说求生欲很强了

6、今日头条整改:关闭美女、段子等5个频道

4月11日消息,今日头条宣布关闭App内语录,段子,趣图,美图和美女共5个频道。目前,打开今日头条客户端,在频道选择中,已经看不到相关频道。今日头条方面表示,这是产品内部整改的一部分。

@眉门崖:何去何从

@半洼菜地:我还能说什么呢

@斐格丝:不管了,反正我这个小老百姓是安全的就行了

7、抖音回应直播和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升级完毕后再次开通

4月11日中午消息,抖音方面表示,即日起,为更好地向用户提供服务,抖音将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期间直播功能与评论功能暂时停止使用,升级完毕后会再次开通。

@占卜师南希:[doge]没有评论少了很多快乐

@天涯旅游团2团:百万段友杀奔抖音,把抖音吓的赶紧关了评论

@cloveyGar:抖音的评论功能也应该升级,如果像微博一样评论也能互动就好了。

8、滴滴高管回应美团收购摩拜:我们也要做好共享单车

在博鳌2018之《共享经济:从“资本风口”到商业的本质》论坛上,滴滴首席发展官李建华就美团收购摩拜表示,其所做的所有事情包括共享单车,我们是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需求的出行服务。

@强哥的宝贝_817:这意味着摩拜也要完了吗

@花儿保姆:看来以后的共享单车也是滴滴的了。

@就当做是种自我逃避丶:还是比较认可滴滴的这种说法

9、员工“霸道喊话”欲封用户账号,知乎发声明道歉

11日,有消息称,一位备注名为“em-知乎图书策划编辑”的网友在微信群里自称掌握知乎官方账号,并“霸道喊话”:“我现在就可以封了你。”事情曝光后,知乎方面公开致歉,称对该员工的不当言论和相关行为,已进行内部调查处理。

@白–蓝:呵呵

@贾乃亮的脑残粉瘦了30斤:了不起啊 了不起啊

@Troll_King:有这样的管理 的确无法说知乎“高级”

10、彭蕾卸任鸡汤文刷屏 彭蕾:鸡汤有风险 饮用需谨慎彭蕾卸任后,网上出现不少鸡汤文章。她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些文章描述的真实性,只是称:鸡汤有风险,饮用需谨慎。她还与同事开玩笑称,“怎么网络上到处流传我的鸡汤?照这样子微博认证得改成鸡汤女王了。

@相家宜澜:明白

@ghlh_chen:我早改喝鸭汤了,这个营养高点

@想瘦的7号芦苇:哈哈哈哈哈,就知道一定不是你熬的

11、天海投资:拟作价75亿元收购当当网

天海投资披露重组预案,拟作价75亿元收购当当网,增值率约235倍,并拟配套募资不超40.6亿元。本次交易中,海航旗下的天海投资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0.6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34.4亿元。其中与当当董事长俞渝的交易对价25.54亿元,与CEO@当当李国庆 的交易对价10.95亿元,两者均选择股份对价。

@竞争法研究:唉……

@公子邓只爱甜粽:我都没用过当当

@漳州外贸人:75亿!!!当当老总不只松口气,可能还在偷笑吧

12、金立继续自救:总部将裁员50%

继金立工业园裁员调整之后,金立总部也开始了裁员,裁员比例为50%。该裁员名单早在清明节前就已经统计,4月10日深圳总部、北研所等均开始约谈员工,并出台了补偿方案。据了解,之前传闻的部分核心员工将要签约新公司致璞科技,也再次搁浅了。

@BeBetterAurora:裁员只是治标不治本

@豪挚:难道说未来手机厂商真的只剩下两三家

@酸奶有菌:金品质立天下。

13、淘宝网全面禁售虚拟货币

淘宝网变更《淘宝禁售商品管理规范》。在变更前,淘宝网仅对“比特币、莱特币等互联网虚拟币以及相关商品”进行禁售;变更后,禁售范围扩大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虚拟货币等数字化产品及衍生服务”。在禁售的具体情形中,淘宝网增加提及了PPCoin、NameCoin,并且明确禁止了如加密猫等的数字化宠物;并且,ICO的衍生服务也在具体情形中被命令禁止。此次规则变更将于2018年4月17日正式生效。

@吾心逆天命:哇哦,这阵子真严

@第二份麻辣小龙虾:不用打击  因为根本就没听过

@削个eos皮:难道之前能在淘宝买卖吗?我怎么没发现!

三、国际新闻

14、韩媒爆料:三星贿赂国际体坛,帮助平昌赢得冬奥会

据外媒最新消息,三星日前在韩国又陷入了一个贿赂新闻中,被指向国际体坛相关人士行贿,帮助平昌赢得冬奥会主办权。不过三星官方否认了报道。据法新社、韩国SBS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三星被指控向国际奥委会成员进行了非法游说活动,争取其投票,从而让平昌在投票过程中超过了德国法国的竞争城市。

@最近三天的朋友圈韩媒爆料

@美好的向往军:有钱就是任性

@自吸11000RPM:转发一下手机会不会自爆

15、iPhone X的OLED屏太贵!苹果要求三星为iPhone XI屏幕降价三星是iPhone X OLED面板唯一供应商,预计在2018年向苹果供应OLED面板的收入约为220亿美元,不过由于价格太高,苹果已经要求三星对之降价。苹果购买OLED屏幕的规模提升了议价能力。上个月,三星Display高层与苹果公司的高管会晤商议价格,但未能达成协议。

16、苹果:Apple Music付费用户超过4000万,新主管上任据投资机构的最新分析报告可知,新一代iPhone 产品线将有三款机型组成,包括两款OLED屏幕机型和一款入门级的LCD 屏幕机型,而平均销售价格ASP仍将维持高位。来自UBS的分析师Steven Milunovich的研究报告中为新一代iPhone预测了两套定价方案。第一套是6.4英寸OLED屏幕机型售价1099美元、5.8英寸OLED屏幕机型售价999美元,而6.1英寸LCD屏幕机型售价750美元。而无论哪种方案,国内的售价都会超过万元。

17、比特币期货连涨三天,试图收复7000美元关口

CME比特币期货BTC 5月合约收涨80美元,涨幅约1.17%,报6920美元,但仍然连续五天收于700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下方。CBOE比特币期货XBT 5月合约收涨115美元,涨约1.69%,报6920美元。

今日思想中国人奋斗的境界分为三种…第一种,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第二种,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第三种,我奋斗了18年,终于不再需要和你一起喝咖啡。──网友

 

本文作者@静静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8614.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