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Tue, 18 Apr 2023 08:21:4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生鲜电商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2023年生鲜电商预测 //www.f-o-p.com/307481.html Mon, 20 Feb 2023 03:33:13 +0000 //www.f-o-p.com/?p=307481

 

这一年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让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依赖程度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疫情也让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受到冲击,各环节上的成本均被拉高。

在运输环节,因全国各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不一,导致司机上下高速的时间被拉长,这在拉高运输成本的同时,也让生鲜的损耗成本增加。

在储藏环节,不同生鲜产品的特性也决定了其保鲜期的不同。以常见的叶菜类生鲜为例,虽然它们能通过冷库中储藏进行保鲜,但长时间内放入冷库藏的叶菜在取出后,不但口感被严重降低也很容易变坏,只能做扔弃处理,这又让生鲜的货损成本被抬高。

虽说进入到2023年整个生鲜供应链环节已被彻底打通,但我们在和多位一线生鲜供应商、社区团购负责人深入交流却发现,属于生鲜电商的问题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这一年或许是整个生鲜电商真正的大考之年。

一、生鲜电商平台:加速进入到洗牌期

从2012年崛起的生鲜电商,至今已走过十年。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吸引了创业者、资本、企业的纷纷入局。而为了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围绕TOC端的各类新兴生鲜电商模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崛起。

2023年生鲜电商预测:行业加速洗牌,私域流量抢夺白日化

图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但在生鲜供应商安阳(化名)看来,不管下游的商业模式如何创新,其在上游的采购环节并未也不可能会发生大的改变。一般来说,生鲜电商平台的采购环节为:企业运营人员确定当季需上架的应季果蔬,采购寻找到当地的中大型供应商。之后供应商会联系到当地的农产品经纪人(行业内称之为代办,其服务标准为每斤收取0.05元的代办费用),农产品经纪人再从农民手中进行收货。

在整个采购链条中,之所以会有代办的存在,其原因在于:一是供应商到产地收货,基于其外地人身份,可能遭到本地人欺压,导致供应商无法顺利收到收货,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矛盾纠纷。而当地的代办基于本地人的身份,也能更好的从中间撮合,进而保障交易的正常推进。

二是当前我国农业仍为小农种植,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而这也决定了单个农民手中所持有的某类生鲜产品的产量不但难以满足供应商的需求,也难以对供应商形成议价优势。而借助代办的组织,多个农民的产量能形成量上的规模,既能提高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也能在量上保障供应链的利益。

而在整个交易环节中,代办和农民、供应商和代办之间全部为现款现货,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账期。但平台和供应商在结款时大多数采用先货后款,存在着时间不等的账期。比如说,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对生鲜供应商的账期均为30天。

也正是由于这一账期的存在,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每一个生鲜电商平台暴雷的背后,皆是大量供应商的欠款无法被追回,他们也成为了平台倒闭的最大受害者。

来自四川的生鲜供应商陆启明(化名)告诉我们,此前自己曾为每日优鲜选提供总价值500万元的生鲜产品。而随着去年每日优鲜的暴雷,自己先后通过上门、诉讼等多种方式试图追回这笔货款。但时至今日,该笔欠款依然无疾而终,而这也让自己多年的打拼付之东流。

也正是如此,目前很多生鲜供应商们对为生鲜电商平台供货产生了更多的恐惧心理。大家均表示,自己和生鲜电商平台合作的前提现款现货,不接受任何账期。否则,就直接不供货,因为谁也不知道倒闭的下一家生鲜电商平台是谁。

显然,当“现款现货”模式成为上游供应商的普通选择后,这也让中游电商平台所面临的现金流压力更大。要知道,对于现存的很多生鲜电商平台而言,其自身的现金流本身就很紧张。

以叮咚买菜对外公布的财报为例,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呈现流出状态,分别为-9.64亿元、-20.56亿元、-56.67亿元、-5.75亿元,从未实现过正的经营性现金流入。

2023年生鲜电商预测:行业加速洗牌,私域流量抢夺白日化

数据来源:叮咚财报

同时,截至2022年9月30日,叮咚买菜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为58.62亿元,而应付账款及票据、短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的总金额达59.4亿元,现金流已明显告急。

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生鲜电商平台现金流短期的问题恐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理论上来说,一家企业若想要获得资金支持,其常见的方式为股东或投资机构注入、银行贷款加杠杆等方式。

但来自北京的投资人李锐(化名)却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由于二级市场上生鲜股股价持续低迷,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被不断缩下,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倒挂,这不但导致很多投资机构无法套利,甚至还损失惨重。现如今,几乎很少再有投资人去关注生鲜赛道。而生鲜赛道的过于“烧钱”,也决定了即使通过股东注入和银行贷款,也只能是短期的饮鸩止渴,无法长久。

没有足够的现金流,也必然会导致今年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继续关停多个运营城市的市场,平台上售卖商品的SKU数量也将不断减少。但若是没有足够多的商品,生鲜电商平台又要靠什么来增加用户的粘性以及跑通盈利模型呢?

因此,对于2023年的生鲜电商平台而言,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而在这一过程中,有的生鲜电商平台会和每日优鲜那样被市场所抛弃。有的则会放弃内耗,大家走向报团取暖,行业资源也更加会向手中现金流充裕的企业身上集中。

二、下沉市场生鲜电商:盈利过难

事实上,历经十年发展的生鲜电商,早也从国内的高线城市渗透到县城之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凭借着对下沉市场多年的深耕,在下沉市场的用户心智中占据着相对较高的位置。而用户心智的养成,也为多多买菜增加了更多的信任背书,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稳定了用户留存。基于此,目前多多买菜在下沉市场中也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2023年生鲜电商预测:行业加速洗牌,私域流量抢夺白日化

图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自安徽省界首市的荣云云(化名)告诉我们,自己同时负责自己所在村一级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的运营。目前多多买菜的日均订单在20单左右,过年前后,这一数字上涨到50多单。但美团优选的日均订单只有几单,甚至有时为零。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目前多多买菜已形成一定优势,依然无法实现“躺赢”。

一是和高线城市不同的是,国内很多的县城到乡镇之间的配送距离过长。来自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多多买菜的网点负责人赵一凡(化名)告诉我们,从沈丘县多多买菜配送中心到自己所在的网点车程基本上在1个小时左右。

赵一凡所说的情况转嫁到生鲜电商平台身上就是:企业需要同时承担车辆折旧成本、较高的人力成本、油费成本等等。若是将这些成本均摊到单件商品身上,恐怕其订单履约成本至少要比高线城市至少高出50%以上,并且这部分成本很难被降低。

二是国内每个下沉市场都具有典型的区域性。比如,国内东部县城因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当地年轻人外流并不严重,而中西部县城则完全相反。在比如,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大县”的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当地蔬菜产量丰富,但在国内的西部地区因土地相对较为贫瘠,其蔬菜产量整体一般。而区域性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单个县城的盈利模型很难直接复制到其他县城身上。

对于手中现金流充裕的多多买菜,在下沉市场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待解。更别提一些资金不充足的生鲜电商企业,想要在下沉市场“淘金”,其面临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因此,2023年将会有更多做下沉市场的生鲜电商不断退出。

三、私域流量抢夺激烈化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2021年洗牌后的生鲜社区团购,目前还存活的中小生鲜社区团购也以逐渐跑出属于自身的盈利方式。

来自武汉某家社区团购负责人钱米(化名)告诉我们,现在很多的中小生鲜社区团购大家不会在像此前那样同时布局多个城市的业务线,租赁大量的前置仓,更追求轻资产运营。因为这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也让他们手中拥有了一定的现金流来保障生鲜产品的正常采购。

私域流量变现是当前中小生鲜社区团购运营的核心关键,而为了产生用户的沉淀、复购、以及后续的裂变,他们对于生鲜产品的运营也有了重大调整。

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SKU数量从此前的多改为少,其日常商品也被分为福利款、高毛利率利润款等等。

比如,类似于一些叶菜类产品本身价格就相对透明,其毛利率一般只在5%-10%之间。中小社区团购在操作这类产品时,往往会在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售价。而对于类似于车厘子、榴莲等高端水果,则往往会追求利润以对冲企业运营成本。

商品发货方式上,也会借助一件代发的模式。但在供应商发货前,不少中小团购企业也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前往产地,来把控供应商的发货质量,以降低产品售后。

虽说目前中小生鲜社区团购已经借助私域流量实现了良性循环,但进入到2023年,以永辉、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商超,以百果园为代表的水果店等线下生鲜购物渠道目前均以恢复。

且历经大疫三年,在此前零售门店业绩持续承压之下,也让线下生鲜渠道对私域流量更为关注,纷纷借助多种营销活动提升私域流量转化。多方企业的纷纷入局,也势必会让今年生鲜赛道对私域流量的抢夺更加白热化。

2023年生鲜电商预测:行业加速洗牌,私域流量抢夺白日化

图源:百果园

目前,中小生鲜社区团购企业相较于大型超市、专业连锁水果店而言,由于他们的采购频次低、数量少,也难以对于上游供应商形成较高的议价优势。

若是后续线下生鲜渠道借助自身的采购优势,在私域流量中掀起某类水果的价格战,也必然能从中小生鲜社区团购身上抢走更多的用户。

而在后期,借助专业化的私域流量运营也能逐渐对新用户产生持续的复购。因此,已经实现初步盈利的中小生鲜社区团购在2023年的日子并不轻松。

结语

“一定要学会如何的控制损耗”,这是我们在和多位生鲜供应商交流时大家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事实上,正如这些供应商所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生鲜电商行业一直都在反复强调如何更好的触达消费者,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等等。

但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传统的农产品批发模式能在各类生鲜电商的冲击下,不但没有像其他行业那样出现凋零,反而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呢?其原因是该模式下在保障各方利益相对均衡的前提下,整个链条上的从业者也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学会如何将生鲜的损耗降到最低。

以夏日常见的哈密瓜这种水果为例,一些大型水果批发商在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上的控制,能将损耗在20%左右的哈密瓜控制到15%,甚至更低。而这部分得以被控的损耗,自然也能转换为利润。

因此,2023年对于生鲜电商而言,放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沉淀下来去控制生鲜损耗。或许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破局之道。

 

作者:曹双涛;编辑:杨博丞

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

]]>
生鲜电商私域体系拆解 //www.f-o-p.com/304841.html Sat, 28 Jan 2023 00:05:03 +0000 //www.f-o-p.com/?p=304841

 

近年来,社区生鲜行业发展迅猛。尤其在疫情的背景下,用户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快速养成。

而在众多社区生鲜品牌中,成立于2012年的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的理念脱颖而出,成为社区生鲜领域的“黑马”。

与传统生鲜对比,社区生鲜更重线上。多品种、高频次、客群稳定的特性也让各品牌更重视私域运营的效果。

早在2018年,钱大妈就开通微信小程序店铺,打开社交电商渠道,之后开始建立私域社群,不断吸纳会员。

01 简介

1. 品牌简介

钱大妈于2012年4月在东莞开出第一家猪肉专卖店,首推不卖隔夜肉的经营理念,2013年尝试社区生鲜模式,并开出第一家标准社区门店,实现了全品类经营。

截至2022年3月,钱大妈已全国布局超30多座城市,门店总数近3300家,服务家庭超1000万。

2. 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3117.4亿元,同比上升18.2%。疫情期间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需求较强,且用户对生鲜电商行业的信任度加深,预计2023年中国生鲜市场规模达4198.3亿元。

3. 用户规模

钱大妈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中老年群体、上班族群体以及学生党群体,其中以珠三角生活的消费者和一二线城市的居民为主。

02 流量矩阵拆解

1. 公众号

在公众号「钱大妈不卖隔夜肉」的菜单栏中的「扫码领优惠券」,系统会根据当前定位自动匹配附近线下门店二维码,点击识别即可跳出社群二维码,长按二维码会自动加入社群。

2. 小程序

微信搜索小程序「钱大妈」,点击之后系统会根据当前定位匹配最近的线下门店。小程序主要作用为产品销售、会员体系、积分商城、储值赠礼等。

下面展示小程序的引流路径:

引流路径1:在首页,利用「周二优惠券」的福利吸引用户点击,点击后根据定位跳转到附近线下店铺,长按即可扫码添加对应门店店长企微。添加成功,企微自动发送社群二维码。

引流路径2:在商城个人中心,底部有循环banner图,点击「点击进入街坊群」,根据定位会跳转到附近线下店铺,点击识别即可跳出社群二维码,长按二维码会自动加入社群。

引流路径3:在商城个人中心底部有「社群福利」,点击后系统会根据定位跳转到附近线下店铺,点击识别即可跳出社群二维码,长按二维码会自动加入社群。

3. 视频号

钱大妈在视频号有2个账号,「钱大妈不卖隔夜肉」和「钱大妈生鲜官方」,视频号账号主要内容是产品介绍、福利活动、会员推广以及美食分享等。

4. 抖音

钱大妈在抖音的账号为「钱大妈生鲜」,有1.2万粉丝,账号主要是推广产品、品牌宣传等内容。

5. 微博

钱大妈在微博有6.4万粉丝,账号内容主要以产品种草、节日祝福、有奖互动为主。

6. 小红书

钱大妈在小红书粉丝数有4950,获赞与收藏1.3万。话题#钱大妈什么值得买 有4.8万浏览量,账号主要内容为产品介绍、品牌宣传等内容。

03 人设IP拆解

钱大妈通过企业微信建立用户与私域的链接,每一位员工微信都成为对外输出的窗口,下面以我添加的员工为例:

1. 人设IP打造

昵称:钱大妈福利官

头像:钱大妈logo

角色定位:福利官

自动欢迎语:添加企微后,企微自动发送欢迎语。欢迎语中附带社群二维码,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加入社群,并且会自动发送「周二会员日福利券」的小程序链接,引导用户成为付费会员。

2. 朋友圈内容

内容频率:每天发布2-4条朋友圈内容

发布时间:下午12:00~18:00

朋友圈内容:主要为推广产品、福利活动宣传、直播福利、会员推广等。

04 社群运营拆解

下面以我添加的某个社群为例,对钱大妈的社群进行拆解。

1. 社群定位

群昵称:钱大妈山水城店VIP群

群定位:福利群

社群价值:优惠券领取、预留菜品等

2. 入群欢迎语及群公告

用户入群后会第一时间触发自动欢迎语,主要引导领取新进群88折优惠券和每周二福利券,群引导预留菜品可以随时@店长(群主)。群公告和欢迎语是一样的内容。

3. 社群内容

钱大妈社群的运营动作比较少,主要发布优惠券福利、每日菜品信息等内容。而且缺少社群的维护管理,这一点有待加强。

05 会员体系拆解

钱大妈在微信小程序中设置了会员体系,主要是成长型会员+积分体系为主,下面进行详细拆解。

1. 成长型会员

钱大妈会员将「钱力值」与成长体系相结合,通过增加钱力值来激励用户,提升活跃度以及产生购买。钱力值仅可通过下单获取,每消费1元可获得10钱力值,用于等级成长、优惠换购及产品兑换等。

会员等级总共分为4个等级:普通会员(注册即可)、VIP1(消费满500)、VIP2(消费满1000)、VIP3(消费满1500)。

会员等级越高享受的权益越,包括会员特价、积分抵现、生日礼券、预约留菜、运费优惠等。

2. 积分体系

用户通过消费可以获得积分(消费1元积1分),积分能用来兑换优惠券、积分抽奖等。

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钱大妈在私域运营上的不足和建议:

1. 社群版块

钱大妈的社群运营缺少真实性,群内运营除了欢迎语和预留菜品没有多余的运营动作,用户有疑问或者群内发无关链接时没有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体验很差。

建议后续可以增加一些早安问候、接龙游戏等,增加用户的好感体验。

2. 小程序版块

小程序商城中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用户对品牌的好感降低,导致用户流失。

建议可以根据当前定位的线下门店自动匹配商城功能,也可以增加用户引流至企微社群的话术和路径,从而达到留住用户的目的。

 

作者:晏涛三寿

来源公众号:晏涛三寿

]]>
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年度综合分析 //www.f-o-p.com/291402.html Mon, 22 Aug 2022 08:07:46 +0000 //www.f-o-p.com/?p=291402

 

2021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稳步增长,达11875亿元,生鲜电商以多模式、多业态的形式长期并存。

疫情之下,生鲜电商发挥自身价值与优势,积极调配物资与运力,联合多地政府进行防疫保供,成为疫情下的保供先锋军。

共计34页PPT

作者:易观分析

来源:易观分析

]]>
生鲜电商消亡史 //www.f-o-p.com/290252.html Thu, 11 Aug 2022 03:51:46 +0000 //www.f-o-p.com/?p=290252

 

2022年6月6日,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的每日优鲜收到纳斯达克的通知函,敲响退市警钟;6月底,密集撤城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认为红极一时的“生鲜电商”第一股气数已尽;7月15日峰回路转,和山西东辉集团达成的2亿元战略融资协议让每日优鲜看到了强行续命的希望。

然而,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7月28日晚间,解散消息不胫而走。

官方宣布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无异于抛弃自己的基本盘,员工被裁、高管解绑、新搬迁不久的总部大楼人去楼空等坏消息接踵而至。

即便公关团队在随后发出多封公开信辟谣倒闭传闻,每日优鲜的大溃败也无法挽回。

回顾每日优鲜,乃至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时间线都可以发现,很多危机都早有伏笔:前置仓模式的成本压力、过于拥挤的赛道、撬不动的下沉市场……

伴随着每日优鲜这棵参天大树的轰然倒下,生鲜电商行业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如今还在挣扎的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阿里等玩家,注定无法回避上面这些难题。

子弹已经飞了许久,现在也到了冷静下来好好梳理生鲜电商兴衰史的时候了。

对于生鲜电商并不成功的现在和不知道还能延续多久的未来,所有争议最终无非回归到两个问题:

要是将每日优鲜们的垮台归咎于自身战略,那么到底哪种模式才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市场大环境,那是否意味着生鲜电商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解决了这两点疑问,我们才能真正看懂生鲜电商。

一、99%的平台在亏钱,现实版“鱿鱼游戏”没有赢家

生鲜电商概念的萌芽时间在业内有许多说法,但整个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05年10月份易果网的上线,至今满打满算已经接近17年的时间。

在这17年的发展历程中,生鲜电商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1. 2005年至2012年的初始探索期,以易果网为代表的B2C大商城模式和菜管家、天天果园、我买网等为代表的垂直生鲜电商占据主流,整体规模还相当有限;
  2. 2012年至2017年初的高速增长期,随着资本的涌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相继崛起,阿里、美团、京东相继落子,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也有一大批初创企业倒下;
  3. 2017年下半年至今,生鲜电商走向成熟期,在高成本的前置仓模式主导下,中小平台难以为继,头部平台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格局逐渐稳定、竞争趋于白热化,但现存平台的亏损问题也愈发严重。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每日优鲜的倒下太过突然,但回顾这17年、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你就会发现,熬了8年的每日优鲜已经算得上“长寿”了。

汹涌的资本造就了一个比想象中更残忍的市场,生鲜电商平台的一生,似乎都摆脱不了在危机中诞生,也终将在危机中倒下的宿命。

阶段一:易果网上线,开创生鲜电商先河

2005年10月,主打B2C大商城模式的易果网正式上线,这是生鲜类商品首次登陆线上渠道。成立初期的易果网SKU并不多,主要销售水果类商品,并未第一时间开售肉、禽、蛋、奶等品类商品。

在这个阶段,生鲜电商仍是一个新鲜概念:供应链并不完善、保鲜技术和用户的消费心智尚未成熟、资本也没有大规模进入。

有鉴于此,易果网初期发展策略是稳字当头,无论业务线还是服务范围的扩张都相当缓慢,直到2010年才收获首轮融资。

但易果网燃起的星星之火,还是让生鲜电商这个概念在国内生根发芽。

2009年,GMV已经实现稳定增长的易果网将业务触角从水果延伸到蔬菜、禽蛋、肉类、水产等品类,SKU数目大幅增加至3600种。易果网的成功经历,也成为了对后来者的激励。

同年,天天果园在上海成立,通过招募自有车队、自建冷库的方式缩短服务半径、提升配送效率,依靠大单量拉动营收,可以说是对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具有启发性作用。

一年之后,以有机农产品为主打的沱沱工社落户北京,凭借母公司九城集团的资金支持,建立了一套涵盖产品源头采购、保鲜加工、网络销售和冷链日配在内的生鲜产业链。

时间轴走到这个阶段,易果网成立初期的大单品、单品类模式已基本市场淘汰,综合性平台成为行业主流。但当SKU增多、服务范围扩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远超上一阶段的成本和竞争压力。

这时候,就该资本登场了。

阶段二:资本前仆后继,AT两巨头分庭抗礼

如果说易果网、沱沱工社和天天果园的诞生让资本看到了生鲜电商的潜力,那么真正激发他们投资欲望的,就要数2012年经典的“褚橙进京”营销案例了。

2012年,本来生活通过网络手段对褚时健晚年二度创业的故事——在临时搭建的棚屋研究土壤结构、日照时间、肥料配比的研发历程进行大肆宣传,为一颗普通的冰糖橙披上了励志、匠心的外衣,精准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内心。

褚时健和刚刚成立的本来生活合作,也让哀牢山上的一颗冰糖橙成为了生鲜电商诞生以来的第一个全民大爆款。

一夜之间,本来生活摇身一变成为资本的宠儿,更是直接带动生鲜电商行业的融资热潮,易果网、沱沱工社等已经具备一定体量的头部平台更是资本重点争夺的对象。

这几年,绝对是资本跑马圈地的高峰期,本来生活、调果师、链农、青年菜君、五百家和Dmall等平台均在此阶段收获新一轮融资。在股东名单中,除了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之外,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天图资本等资本界顶流全都参与其中。

其中,在2014年5月,一个“天选之子”开始登上舞台中心——每日优鲜拿到光信资本的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正式进入扩张期。但属于每日优鲜的时代还要稍稍等等,市场的主角仍是易果网、天天果园等初代目。

“我们就像上市公司IPO路演一样,等待见面的投资人名单里躺着六七十个名字。”

在最辉煌的时候,易果网创始人兼CEO张晔对媒体如是说。对于彼时春风得意的张晔来说,最大的烦恼不是融不到钱,是“不知道怎么礼貌拒绝那些排队等候投钱的投资人”。

而在一众资本中,对生鲜电商赛道最有热情,实力也最雄厚的非阿里巴巴和腾讯双雄莫属。

2014年3月份,阿里独家参与易果网的B轮融资,随即一步步成为后者的重要股东,接连参与此后的C轮、D轮融资,云锋基金、天猫商城等阿里系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除了易果网这个头部平台之后,阿里还采用广撒网的策略,先后向苏鲜生、欧尚、飞牛网、飞牛急速达和莆田网等平台抛去橄榄枝。

至于腾讯,虽然主营业务和生鲜电商并无重叠,但别忘了,2012-2017年正是AT两巨头在投资上竞争最激烈的几年——阿里在做的生意,腾讯必须要跟。

“一个创业公司最后的出路,要么被阿里收购、要么被腾讯收购”的名言就诞生于这个阶段。迷信于追逐风口以及狙击阿里的腾讯,除了和老搭档京东联手之外,还向天天果园、永辉超市等品牌慷慨输血。

但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阿里的势头要压过腾讯一头。

2017年,易果网GMV达到成立以来的巅峰100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有九成订单来自天猫超市。数据显示,来自阿里渠道的收入占据了易果50%的营收比例。

自此之后,两家公司之间的捆绑关系变得愈发牢不可破。2016年,易果宣布成立云象供应链体系,介入采购、批发、农业标准化生产等业务,从C端转向B端,成为阿里系生鲜电商平台的生态链企业。

而对整个生鲜电商行业来讲,资本的进入则造就了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Dmall、天天果园、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等平台的总下载量都突破了千万级别,GMV五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逐渐驶入正轨。

在当时,阿里、腾讯以及它们扶持的易果网、天天果园是生鲜电商赛道的主角。没有人能想到初出茅庐的每日优鲜会带着极具开创性的前置仓模式彻底颠覆这个行业。

更没有人能想到多年之后,前置仓将成为每日优鲜乃至整个行业的“甜蜜毒药”。

阶段三:前置仓模式崛起,行业格局彻底洗牌

资本的涌入导致生鲜电商行业参与者迅速增加,但渗透率和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预期。

易观千帆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一级融资市场迅速冻结,全年融资总额同比锐减近40%,从接近90亿元的巅峰大幅滑落。与此同时,市场规模增速也从巅峰时期大幅回落,2017-2019年期间同比增速均下滑超20%。

深度 | 生鲜电商消亡史:每日优鲜之外,99%的玩家都已倒下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生鲜电商赛道过于拥挤、中小平台入不敷出的情况愈发突出。由于手下的投资标的看不到盈利希望,巨头开始掉过头来将内部孵化的子品牌推向前线,并减少了外部投资力度。

2015年成立的盒马鲜生率先走向扩张之路,在短短3年内开出152家门店。2018年,阿里组建天猫超市事业群并剥离淘鲜达业务,彼时正在为淘鲜达和天猫超市提供B端服务的易果网一夜之间从宠儿沦为弃子。

在易果网之外,还有更多生鲜电商初创企业被时代巨轮无情碾压。数据显示,光是2018年一年就有36家平台宣布关停、倒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更加触目惊心:全行业400多个参与者中,只有4%勉强实现收支平衡,88%在亏损,7%是巨额亏损——剩下能实现盈利的,只有不到1%。

诞生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生鲜电商行业,就这样进入了第一个寒冬。

不过在危机中依然有人嗅到机会——逆袭的主角正是高举前置仓大旗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

早在2015年,每日优鲜就把前置仓模式、仓店一体化等概念视作吸引资本的卖点,先后获得腾讯、联想、老虎基金的青睐。

2018年二季度,创始人徐正高调宣布每日优鲜用户规模占比连续四个季度领跑全行,随后走上疯狂“建仓”的扩张之路。截止当年年底,每日优鲜在全国20个城市建立了城市分选中心和前置仓,将相关地区的配送速度从2小时达快速推进到1小时达级别。

然而,后来的故事我们都清楚了。前置仓模式固然帮助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杀出了一片天,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模式的缺陷和弊端也日益突出。

这就回到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每日优鲜一朝坍塌,战略失误究竟要背多大的锅?

二、每日优鲜的无奈: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

2019年底的高层会议上,CEO徐正据说罕见地哭了,并发出了“生鲜电商这生意太难做了”的感慨。

此时距离每日优鲜开启在全国范围的大扩张、大肆宣传用户规模登顶等战绩,仅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而让徐正情绪失控的导火索,则是一个不约而至的坏消息:腾讯叫停了新一轮融资。

这对于亟需输血维持扩张的每日优鲜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有意思的是,在那一年7月份的“WISE 超级进化者——零售主题峰会”上,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刚刚向外界披露了该公司的野心:

“2018-2020年是我们区域化主要策略的发布期,我们在这个阶段开始把前置仓大规模地铺设到全国所有一线城市以及头部二线城市,在这些区域大规模获取用户。”

笔者详细翻阅了王珺当年的发言稿,除了对扩张策略的解读之外,还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受益于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腾讯的支持,每日优鲜在更大的体量上实现更高的资本效率、用户效率和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腾讯的输血是支撑每日优鲜扩张的基础。如果无法获得幕后金主的资金驰援,庞大的成本绝对会压得它们透不过气来。

而压力的来源,似乎可以归结到那一个关键词——前置仓。

每日优鲜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当然不应该把锅全推到前置仓的身上。但作为生鲜电商现阶段最受关注、最主要的运营模式,前置仓在发展过程中展现的种种优点与不足,都值得我们认真审视。

甚至可以说,读懂了前置仓,才能懂每日优鲜从崛起到坍塌的无奈。

1. 前置仓的优势:重塑消费者认知

成立还不够10年的每日优鲜之所以能在易果生鲜、天天果园等老玩家的厮杀中突出重围,靠的正是前置仓这个秘密武器。而前置仓对整个行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彻底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让生鲜成为电商渠道的高频消费品。

生鲜电商早期玩家遵循中央仓模式,配送周期最多只能实现次日达。所谓生鲜电商根本无法达到“鲜”的标准,是很多用户的直观感受。前置仓的出现,则完美弥补了配送效率上的缺陷。用徐正的话来说就是,将“冷链物流从城市转移到小区”。

在徐正的构想中,前置仓是是解决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消费者生鲜类商品采购一系列难题的“终极答案”。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愿景,每日优鲜这些年始终坚持所谓的“721原则”:即将70%的资源用于核心城市的垂直增长,将业务尽量做深,只留20%的资金扩张新市场、10%的资源孵化新业务。

而把业务做深,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前置仓密度,把重点城市社区切割成一个个网格,再将当中的用户全数收入囊中。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1500个前置仓。而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叮咚买菜,直到去年一季度才达到这个规模。

2016年概念刚刚冒头的时候,前置仓市场规模仅为6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308亿,用5年时间实现了50倍增长。东方证券统计的数据也显示,在2016-2020年期间,前置仓模式下的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7.4%,远远抛离到店模式和中央仓模式。

深度 | 生鲜电商消亡史:每日优鲜之外,99%的玩家都已倒下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前置仓模式的市场规模本来有望在2025年达到2277亿元,相当于到店模式的两倍有余。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每日优鲜如今已经轰然倒下,前置仓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如今再谈前置仓,徐正的心情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复杂?

2. 前置仓之殇:高成本难题始终无解

要研究前置仓的不足,每日优鲜是一个最值得解读的案例。

在每日优鲜大举扩张、疯狂建仓的那几年,CFO王珺曾多次对媒体表示,随着前置仓数量的增加,每日优鲜的履约率、订单量、毛利率都有显著提高,“坪效相当于传统线下生鲜门店的5倍”。但王珺没有向媒体提及的,是前置仓的成本。

前置仓的成本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仓库的运营成本,二是开展业务成本。

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建仓费用、人力成本和水电等日常开销,虽然总体可控但数目并不小。以人力成本为例,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一个300平米规格的标准前置仓,所需员工在20-30人之间。加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主战场都在薪资水平偏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人力支出就更加水涨船高了。

和配送、损耗等费用相关的履约成本,更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在2018-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亿、18.33亿和15.7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达到34.94%、30.54%和25.72%。

高企的运营成本,需要更高的订单量来弥补。东方证券曾在研报里为每日优鲜算过一笔账:在大本营北京建一个前置仓,基础成本5万+,日销售额需要达到3万元才能覆盖成本。后期缺乏订单,则成为了每日优鲜的又一张催命符。

根据后来公布的招股书,2019年成了每日优鲜烧钱最严重、成本飙升最快的一年。

数据显示,每日优鲜在2019年全年光是用于内容和技术开发上的资金就达到47亿元,同比接近翻倍。与此同时,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净亏损从前一年的22.31亿增加到29.1亿元。

与此同时,据电数宝统计的数据,生鲜电商行业渗透率仅为4.67%,且同比增速在2019年见顶回落,这意味着平台想争夺新客户变得愈发困难,也要付出越来越高的营销成本。

被寄予厚望的每日优鲜和前置仓模式如今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极大挫伤了外界对生鲜电商行业的信心。继2017年倒闭潮之后的第二个寒冬,眼看着就要降临了。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生鲜电商平台存活率约为20%,过去两年又有众多新老玩家倒下。看着悲剧一次又一次重演,不少人发出另一个疑问:

从中央仓、商家到店再到前置仓,没有一种模式能跑通,到底是平台有问题还是生鲜电商这个行业本身就有问题?

三、生鲜电商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关于生鲜电商是不是伪命题的争论,从易果网诞生那会儿一直延续至今。外界对这个行业的质疑,也一直集中在几个重点问题上:烧钱太严重、刚需属性不明确、可替代性强以及始终没有跑出一家可称成功的平台。

要回答生鲜电商是不是伪命题,我们还得从平台生存状况、用户需求两个角度着手分析。

平台的情况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成批倒下成为大多数生鲜电商平台的宿命。即便没有前段时间的暴雷,每日优鲜,还有叮咚买菜的亏损也不是什么秘密。也正是因为平台的日常渡劫,才让业内人士对生鲜电商的未来产生更深的疑虑。

那么国内用户的需求,真的撑不起生鲜电商这盘大棋吗?观察完多项数据后,笔者认为情况并没有那么悲观。

首先,从规模增速来看,生鲜电商市场现在还处于上升通道。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线上渠道占比约为15%,这个过去几年一直在提升。除此之外,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也保持稳定增长。客观地说,疫情为生鲜电商提供了新的活力。来自Euromonitor的报告就指出,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渗透率为7.91%,较2016年接近翻了四倍,在疫情爆发后上升势头尤为明显。

深度 | 生鲜电商消亡史:每日优鲜之外,99%的玩家都已倒下

其次,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等主阵地,生鲜电商复购率、用户规模都相当可观。

根据电数宝统计的数据,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鲜生、多点、京东到家和朴朴超市等主要生鲜电商平台的用户画像中都能看到,来自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占据绝对主力。

其中,每日优鲜APP月活用户中,24岁及以下用户和25-30岁用户占比分别达到38.31%和37.12%,合计已经占据了超过七成份额。另外几个生鲜电商平台的情况也类似,多点超过43%的活跃用户位于25-30岁年龄段,京东到家在同年龄段的用户占比也达到37.48%。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占比也有很大优势。以盒马鲜生为例,截止目前有接近半数门店分布于上述四个地区。

从用户画像来看,生鲜电商主力用户是一群集中在大城市、收入中等偏上,看重效率和生活品质,且愿意花钱换便利的年轻人。无论在线上、线下零售渠道,这群年轻消费者的话语权都在上升,这赋予了生鲜电商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生鲜电商在需求端的缺陷也非常明显:每日优鲜们后期之所以难以提升订单量、扩张一再失利,主要归因于无法撬动下沉市场资源。

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每日优鲜的用户增长状况其实已经很不乐观。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每日优鲜主APP活跃用户规模为2115.6万,远落后于榜首的多点Dmall的8523.8万。更尴尬的是,每日优鲜在那一年录得-4.51%的活跃用户环比增幅,是Top 10平台中最为糟糕的。

深度 | 生鲜电商消亡史:每日优鲜之外,99%的玩家都已倒下

在笔者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生鲜电商的市场容量和潜力虽然不小,但还是跟不上资本和平台的野心。

为了打开下沉市场,每日优鲜作出过不少尝试,烧了很多钱,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失望。

再次回到2019年这个关键节点,每日优鲜通过拼购电商产品“每日拼拼”杀入下沉市场。用时任COO孙原的话来说,前置仓模式已经帮每日优鲜锁定了核心消费群,“每日拼拼则代表着增量和想象空间。”

然而,最高达到12%的甄选师返利、20%的直属团队返利等补贴活动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很快便拖垮了每日优鲜。上线仅仅四个月之后,每日拼拼项目就走到终点,多达600人的团队一夜解散。自此之后,每日优鲜再也无力向下沉市场扩张,新出路算是彻底堵住。

从大肆扩建前置仓到进军下沉市场,每日优鲜们一直在资本的助力下大搞军备竞赛,试图抢占更多市场。但它们却没有处理好扩张速度、成本及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没有正视前面提到的前置仓模式弊端,最终导致今天的大败局。

而每日优鲜的失利,并不代表生鲜电商是一个伪命题——这更多是说明行业存在顽疾,且深陷其中的各路玩家还没有找到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或者合适的扩张节奏。

生鲜电商需求始终存在。每日优鲜的倒下当然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少消极影响,可是生鲜电商赛道依旧不缺玩家。只不过在新一轮洗牌结束后,我们或许会看到全新竞争局面——一个更加精简,头部平台占有率更加集中的新格局。

四、生鲜电商的下一阶段:只有巨头能打扫战场?

生鲜电商市场如今的处境,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并不罕见,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似的例子:网约车、共享单车等等。而这些行业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在一批头部平台倒下,红极一时的独角兽退出历史舞台后,总有那么几个巨头出来打扫战场,建立新秩序。

去年7月9日,就在滴滴因信息安全问题被下架之后不久,美团打车业务原地复活,迅速攻占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成都、南京、杭州等诸多新一线城市。

9月份,高德成立全资子公司利通出行并拿下网约车经营牌照。几乎同一时间,北京超过100家出租车企业入驻高德,全市约有6万辆出租车通过高德开通线上出行业务。

在滴滴风雨飘摇的当口,美团、阿里两大巨头光速登场捡走胜利果实,其速度和执行力着实令人侧目。而这熟悉的一幕,如今大有可能在生鲜电商的赛道上重演。

王兴多年前曾向媒体坦白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线上零售业,做小平台永远无法打赢大平台。”

事实也证明,每日优鲜大败局已成现实、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的实力只够偏安一隅、押宝社区团购的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正在收缩调整……如无意外,生鲜电商行业将进入阿里、美团近身肉搏的阶段。

2020年初,在餐饮、酒店等业务因为疫情陷入停摆的时候,美团买菜业务部火速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座试点城市开出100多个站点,订单每天都在翻倍增长。与此同时,一直沉迷于打造超级APP的美团为美团买菜量身定制了独立APP,小象生鲜等相关业务部也被全部收编。

阿里这边,盒马和淘系电商平台之间的联动也变得愈发频繁,试图打通各项业务壁垒。去年3月份,阿里社区电商事业群宣告成立,整合了零售通和盒马集市两个业务,供应链则打通盒马鲜生、大润发、淘特和阿里数字农业等业务,直接连接数亿用户和数十万供应商。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盒马这个排头兵之外,阿里从未停止买买买。截止去年年底领投T11生鲜超市的1亿美元B轮融资时,阿里巴巴过去这些年先后参与了6家生鲜电商平台的融资,总共花出去超过30亿元。

当然,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巨头自然也是生鲜电商市场的重磅玩家,也不会放弃阿里、美团发起挑战。

今年3月份,京东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同城购业务部,负责人直接向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汇报。在往后,达达集团、京东到家等业务之间的连接必然会更加紧密。

总而言之,巨头之间的竞争会成为生鲜电商行业的主旋律。只希望,经过两轮生鲜电商寒冬的洗礼,加上每日优鲜留下的惨痛教训,阿里、美团们能学会理性增长,变得更谨慎一些。

五、写在最后

8月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告显示,已于日前约谈每日优鲜,针对因无法正常经营引发的大量投诉等情况向后者提出三点要求:及时公布退费方案和登记方式;积极配合消协工作;在三个工作日内提交情况说明和整改方案。

从积极的一面看,这个消息说明每日优鲜至少还活着。徐正也在不久前通过媒体发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公司所有高管都在北京,这种谣言(有传闻称徐正等高管已经离开国内)太恶毒了。”

但无法否认的是,每日优鲜供应商追讨欠款、员工讨薪等负面新闻仍在持续发酵。最近几天,每日优鲜也变成了一只妖股,连续多个交易日盘中出现超过50%的涨跌幅。传闻中的收购方顺丰科技、抖音先后辟谣,一切看起来并没有好转。

无论徐正本人愿不愿意承认,每日优鲜的败局都已经很难挽回。旧人离开牌局,自然也会有新人顶上,这是永恒不变的商业定律,生鲜电商这盘生意也总会持续下去。

只不过这一切,或许都和每日优鲜没有太大关系了。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

]]>
谁“逼死了”每日优鲜? //www.f-o-p.com/288660.html Fri, 29 Jul 2022 03:34:19 +0000 //www.f-o-p.com/?p=288660

 

7月28日,沉寂已久的生鲜电商又起波澜。

引发热议的首先是一大早每日优鲜商品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钟极速达转为次日达,到了下午,又传出每日优鲜“解散”、“裁员”的消息。网传每日优鲜召集员工进行了线上会议,称新一轮融资未到位,无法按期支付被拖欠的工资。晚上,有报道称每日优鲜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无法下单。

每日优鲜对媒体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这一系列的消息,让每日优鲜美股股价大跌,当天收盘股价跌42.55%,市值仅剩3186万美元。

“每日优鲜变成昨日优鲜了,不能30分钟达之后你还会用吗?”网友调侃。

事实上,生鲜电商当初高举的“30分钟到家”口号,如今在绝大多数平台上已经难以实现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是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为代表的极速达生鲜电商业务,还有盒马鲜生、七鲜为代表的新零售业务,而不包括外卖平台上的O2O模式。

30分钟内难以送达的表象之下,是生鲜电商普遍面临的成本高、盈利难问题。不管是因为前置仓订单数、客单价不够难以维持运营,还是盒马等业态重资产属性强难以赚钱,总之,30分钟送菜上门业务,集体遇挫了。

但这类型业态,主要满足的就是即时需求,一旦失去了这一优势,用户还会买单吗?每日优鲜掉队,敲响了行业警钟,还未盈利的其他企业何去何从?

01 “30分钟内送菜上门”没有赢家

7月28日,每日优鲜APP首页出现服务变更通知,配送时间变为最快次日送达,配送范围为全国均可配送。也就是说,每日优鲜关闭了“极速达”服务。此前,每日优鲜对“极速达业务”的定义是,收货地址在每日优鲜前置仓三公里以内,可享受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每日优鲜的前置仓经过几轮关停。今年6月30日至7月2日,3天时间内,每日优鲜陆续关闭了9个城市的极速达业务。在昨天的变动之前,仅剩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城市保留极速达业务。

深燃注意到,除了配送时间变更,昨天下午四点多,每日优鲜上的新鲜蔬菜栏里,叶菜类只剩下了整箱的泡菜,其他菜品多为整箱装的红薯,真空包装的玉米,几乎没有了散称的新鲜蔬菜水果。从品类到时效,每日优鲜进行了一次大变身。

30分钟达,“逼死”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APP上的叶菜栏 / 深燃截图

这也意味着,每日优鲜首创的30分钟送菜上门的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走到了关键时刻。成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主打30分钟送菜上门,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就针锋相对打出了29分钟配送到家的口号。可见两家厮杀之激烈。

而如今,老用户感叹最多的是,生鲜电商送货越来越慢了。

25岁的飞燕是生鲜电商的重度用户,她长期自己做饭且主要通过线上采购。今年以来,她的感受是,派送越来越慢。“两年前,我周末早上9-10点起来,在每日优鲜或叮咚买菜上下单买菜,中午做饭,时间非常从容,从来不用为买菜的时间苦恼。”

2022年以来,她发现,配送时间很不稳定,有时候1小时以内到,有时候甚至要2小时。叮咚买菜还改成了预约时间段配送,担心约不上早一点的时间,飞燕还要一早订闹钟下单,多了时间焦虑,也经常因为时间不够放弃使用生鲜电商。

来自北京的90后徐徐则是在一些紧急需求下才会想到生鲜电商。她平时想起买菜都是快下班时或周末想做饭了,或者朋友突然来家里,她表示,叮咚买菜需要踩着点下单才能预约到近一点的配送时间,上午买晚一点就只剩下午的时段,下午四五点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当天的时段可选,只能第二天送达,极速达的体验感大大下降。

经历过几次比较急的需求没法送达,之后我的第一选择就不会是它了。而且有时候我很着急,在平台上辛辛苦苦挑好了要买的东西,一看配送时段不合适,我还要在其他平台上重新比价挑东西,很浪费时间。”徐徐说。

来自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艾米最开始是用盒马鲜生,送货很快,东西质量也不错,但近来盒马已经完全是预约配送时段的模式,特别急的需求满足不了。有一次她给孩子买了需要冷藏的鲜牛奶,炎热的夏天,收到的时候牛奶已经变成常温的了。

7月28日上午11点半,深燃打开几款软件做了测试。叮咚买菜显示尽快送达的时间预计为12:16,就是46分钟后,上面也有时间段预约选项,最早的在半小时-一小时范围内。盒马鲜生目前没有极速达选项,也是预约时间段,显示可选的最近配送时段是12点到12点半送达,可以理解为是半小时-1小时送达。七鲜小程序上的预约时段类似。

美团买菜显示,预计最快30分钟送达,这里的用词是“最快”。据多位用户反馈,美团买菜相对比较准时,偶尔也会有小幅度超时。

整体来看,行业内主流生鲜电商都主推预约配送时间段,快则半小时到一小时,慢则几小时,下午四五点以后就可能遇上时间约满,第二天才能配送的情况。一度想靠30分钟配送到家站稳脚跟的生鲜电商们,如今没有人敢打保票承诺送达时间了。

02 30分钟送菜模式跑不通?

不管是每日优鲜今日的困局,还是整个生鲜电商行业多年来亏损的现状,都指向了30分钟配送到家的商业模式。

目前,行业内提供极速达生鲜自营业务的企业中,有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和以盒马为代表的仓店一体模式。

先来看每日优鲜为何走到这一步。从行业来看,长期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导致各家长期亏损。近年来,少有资本继续看好生鲜赛道,无法继续融资,公司只能靠自己想办法盈利。再加上生鲜品类,在传统商超也是低利润率的类目。

有报告显示,前置仓模式能不能跑通,需要一个订单平衡点,即每个仓每天1000单,客单价60元,但随着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以及传统商超转做线上,越来越多的玩家扎堆加入,稀释了订单,模型就被破坏了。

具体到公司内部,也有一些经营策略上的问题。百联智库创始人庄帅认为,每日优鲜没那么专注,除了前置仓之外,还尝试过无人货柜、菜市场改造和平台模式,涉猎了后端供应链和农业数字化,资金投入过于分散。

另外,公司扩张太快,没有去精细化运营前置仓也是个问题。前置仓需要有一个订单规模、仓库容量、配送频次和运力之间的平衡点,每日优鲜没有及时收缩调整业务规模,导致成本过多消耗,业绩并没有明显增长。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认为,每日优鲜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这一模式早期实现了极速达,用户体验也很好,但它的成本很高。用户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实际有消费意愿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消费者是最理性的,同类服务出现之后,比较性价比,不同类但也能满足需求的社区团购出现后,也会抢走一部分市场。

每日优鲜开创了一个模式,但是它没有建立较深的护城河,强敌环伺,四面围剿之下,先驱很容易成为先烈。”葛甲说。

在消费者还不愿意为即时服务多付钱的时候,这个需求就是个伪命题。飞燕和徐徐放弃使用每日优鲜都是因为价格。飞燕早期还特别喜欢他们家的自营咸蛋黄牛角包、巴斯克蛋糕,她觉得平台上整体体验都挺好,东西的性价比也高,但后来她发现,配送费要6元,凑到一定数额才能免配送费,但有的平台在商品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没有配送费。艾米弃用盒马鲜生,也是因为它满49元才免6元的配送费,很不划算。

徐徐是经过了比价,发现每日优鲜即使用完优惠券,价格还是比别的平台贵一些,她便转向了性价比更高的渠道。

叮咚买菜面临的难题跟每日优鲜类似,同样是成本高,公司亏损。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29亿元。极速达意味着更高的人力成本,所以叮咚买菜目前在配送时间上有延长,也是履约服务力不从心的表现。

而美团能够维持最快30分钟送达,资深电商从业者、彩贝壳商务负责人孟奇认为,美团因为有前端的流量支撑,快驴等业务的供应链基础,加上物流的基建,基本能保证时效,其余公司很难承受同级别时效对应的成本。

但即便如此,美团买菜也没有大范围布局前置仓。据《晚点 LatePost》报道,2021 年,美团买菜曾将前置仓数量从200个增至超过400个。美团买菜对前置仓的经营目标一直是追求盈利,部分数据差、 UE(单位经济模型)不及预期的仓会被优化调整。2020年,武汉地区的多数前置仓已经关停,后被社区团购业务 “美团优选” 替代。此外,美团前置仓暂缓了苏州开城计划。

葛甲也指出,美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都没有加大投入,单一业务的独立的公司来做,想要盈利就更难了。

至于盒马鲜生、七鲜、小象生鲜等平台,分别是阿里、京东、美团旗下的新零售业态。初期,盒马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到2022年年初,盒马声称要勒紧裤腰带,从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于是,30分钟送货上门变成了预约时段,相当于最快半小时到1小时送达。

如今盒马鲜生已经调低了新开门店的硬件设备投入,降低了约25%的开店成本,还把部分仓储基地对外出租,搭建共享仓以摊薄成本。小象生鲜的服务迁移到了美团买菜上,七鲜等也已进入调整期。

可见,居高不下的成本让生鲜新零售各企业在履约时效上精打细算。

综合来看,以上大部分原本打出30分钟送菜上门的模式,都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悄然更改了计时规则。这背后,是成本的考量,也是商业模式运转受阻的表现。

03 极速达电商失去了“极速”,还有人买单吗?

站在企业角度,不能提供即时高效的服务,也是无奈之举。

极速达电商其实是众多电商业态里面很好的一个补充业态,在被互联网改造尚不充分的生鲜领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线。

这几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宣布过局部盈利,可见前置仓模式曾经短暂地或者部分跑通了,但行业一直在变化,行业内主流公司目前还没有持续盈利。延长配送时间,改成次日达,消费者的体验会降低,但企业为了活下去,没有选择。

那么,失去了半小时内送达,用户还会为生鲜电商买单吗?

易观生鲜行业分析师魏建辉提到,如果平台的产品质量、价格都还不错,只是配送时间从30分钟拖到了一个小时,用户可能还能接受,但如果继续延长,等于一直在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到了消费者的临界点上,消费者就离开了。

飞燕承认自己可能是被“惯坏”了,“我觉得30分钟是正常的,点个外卖30分钟也就到了,如果超过1小时,我就不能忍了。变成次日达我就会完全放弃,改用天猫超市、京东。”她现在有时候看到生鲜电商预计的配送时间比较长,会放弃下单,去楼下买点。

艾米能接受的极限是两个小时。她用生鲜电商时通常是有一些比较急的需求,如果不急,她通常就通过别的方式买了。“比如周末我要做饭,我会在多多买菜上下一个周五取的订单,周五下班后去自提点拿回家,而不会等周六了才开始买菜。社区团购的菜比极速达生鲜电商的便宜多了。”

所以,从她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个悖论,有急需求的时候才会想到用极速达生鲜电商,但平台现在难保证时效,而没有急需求可以延缓收货时间的话,又不会想到要用它们。

孟奇也认为,对于用户来说,极速达生鲜电商提升最大的就是配送体验,如果时效上不能保障,可能相对于一般的生鲜购买体验不会有太大区别。

对于行业的未来,葛甲持悲观态度,它认为目前极速达生鲜电商是一个不太充分的需求,可能在个别地区、个别人群范围内可以维持运转,比如在一些高净值人群比较密集的地区,而不适合大多数地区。

但庄帅坚持,前置仓模式是一个开创性的创新,大大满足了消费者在品质、时效、体验上的需求,他认为这个模式跟共享单车一样会长期存在,只是规模有可能没那么大,能够经营的城市有限。“如果经营得够好,它是一个好生意,因为可以像Costco一样做自有品牌、会员制模式。另外,像预制菜等新模式也能够结合。”

如今,放弃了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已经不在原来的牌桌上了。次日达、由第三方配送,每日优鲜已经完全变成了轻资产模式,跟京东、天猫超市,以及社区团购成了直接竞争对手,这时候,它的优势显然赶不上对手。

叮咚买菜还在艰难前进,美团买菜没有急于扩张。“随着行业出清,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大型综合电商平台的胜出几率会更大,其通过打磨生鲜供应链体系,丰富产品结构,使得生鲜产品与非生鲜产品协同互补,提升平台盈利能力。”魏建辉说。

流失掉一部分即时需求的订单,留下尚有延时空间的需求,极速达生鲜电商很可能将会是小而美的存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飞燕、徐徐、艾米为化名。

 

作者:唐亚华;编辑:沐风

来源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

]]>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www.f-o-p.com/261079.html Wed, 03 Nov 2021 07:23:49 +0000 //www.f-o-p.com/?p=261079

 

2005年,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网”成立,标志着生鲜电商模式正式进入中国互联网商业史,距今经历了十六年跌宕起伏的孕育及发展。

在生鲜电商最初的发展时期,由于当时淘宝、京东等成立不久,用户的电商消费习惯尚未养成,再加上电子支付、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生鲜电商发展举步维艰。2008年一场震惊全球的食品安全丑闻,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将食品安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借着食品安全的东风,主打绿色安全食品的生鲜电商平台相继出现,“和乐康”和“沱沱工社”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是高昂的商品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生鲜电商并未借助食品安全迎来大发展。

小插曲是2012年的“褚橙进京”事件,褚时健在商界的影响力迅速引爆了舆论,各路商界名流、媒体人、网红、大V等争相摇旗呐喊,成为2012年的年度热点营销事件,作为“褚橙进京”独家代理商的本来生活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量,但仍然没有再进一步,实现爆发。

2013年起大资本及互联网巨头开始重金投入生鲜电商赛道,成立最早的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网也投入了阿里的怀抱,2013年到2017年大多数日后的头部平台在这一时期成立,如天猫生鲜、京东到家、多点、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百果园、永辉优选、大润发优选等,借助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东风,生鲜电商电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五年”,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2017年生鲜电商行业的标志性事件是许鲜的倒闭,这标志着生鲜电商行业黄金岁月的结束,接下来的几年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生鲜电商平台在悄无声息中倒闭或者转型,同时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头部平台也逐步显现,如京东到家、美团买菜业务、饿了么买菜业务、多点、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

2020年一场横扫全球的新冠疫情让生鲜电商行业再次迎来的快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头部生鲜电商平台业务都实现了大幅的增长,大资本及互联网巨头不仅掀起来了轰轰烈烈的社区团购战争,还大举押注头部生鲜电商平台,在2020年和2021年间,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及叮咚买菜三家生鲜电商平台IPO成功。

但是行业的竞争格局仍然难言稳固,2021年开始在生鲜电商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生鲜电商行业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将更加惨烈,如曾获融资超100亿元的美菜网已暮气沉沉,裁员、收缩战线、撤城艰难维持。

此外,围绕生鲜电商行业的盈利难问题,仍然看不到解决的曙光,关于生鲜电商模式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以京东到家、美团买菜、饿了么买菜等为代表平台型生鲜电商模式竞争力开始显现,拥有极强供应链优势及本地消费者大数据积累的商超020竞争力不容小视,而前置仓模式目前缺陷已经大范围暴露,在目前前置仓模式不是生鲜电商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Fastdata极数: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报告

 

作者:Fastdata极数

微信公众号:Fastdata极数

]]>
每日优鲜的私域的增长玩法 //www.f-o-p.com/251147.html Mon, 02 Aug 2021 08:00:14 +0000 //www.f-o-p.com/?p=251147

 

近期,生鲜电商迎来了企业的上市热潮。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相继提交上市申请,历经政策管控后,生鲜增长热潮再度回顾用户视野。

作为生鲜零售的先驱企业,据传,每日优鲜企微私域用户已达百万级,按目前的增长速度预测,截至2021年,每日优鲜用户数有望10倍增长

每日优鲜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百万用户增长?本期小卡就带大家深度拆解和复盘。

一、活动引流

1. 服务号推送

公众号作为企业天然的信息输出通道,每日优鲜在进行活动推送、企业动态发布时,服务号也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媒介。

小卡通过查看每日优鲜公众号近几个月的文章后发现,每篇活动推文阅读人数稳定在1-10W,且互动率可观。

此外,每篇文章除添加了商品小程序跳转链接外,文末都统一引导至【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多渠道,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增加每日优鲜全网曝光率和粉丝数。同时,文末引导添加企微个人号和关注视频号的二维码入口,占据了更醒目的位置,足以看出布局私域的“小心机”。

2. 官方APP

单从华为应用市场来看,每日优鲜的下载量就已达2亿人次,据易观发布的2020年Q3生鲜用户活跃榜显示,每日优鲜APP活跃用户数超800万,位居榜单第二。

在具备如此先天的流量优势下,官方APP自然成为了搭建私域的重要一环。通过APP的Banner、轮播图曝光,放大活动宣传,吸引用户点击。

3. 小程序商城

每日优鲜小程序其实和APP在页面布局上没有太大不同,主要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减少不愿下载APP的用户流失,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转化渠道。

4. 用户邀请

以40元大额优惠券促进用户自发分享,通过用户的社交圈裂变分享,吸引新用户注册和下单,新用户首次下单金额达到29元,确认收货后,邀请人即可领取59-40的大额优惠券,新用户也能获得49-20的复购券。

二、用户留存

通过多渠道的推广曝光后,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沉淀和留存。

每日优鲜的用户留存手段主要以企业微信个人号为主,官方APP、小程序、公众号都有配置个人号入口,通过5元无门槛优惠券,引导用户主动添加客服企微个人号,为后期活动的精准触达增加助力。

若用户想进入企微福利群,需要给个人号发送进群申请。个人号发送进群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可根据不同地域选择进入对应城市群,官方就可以进行精细化的用户运营。

三、转化阶段

1. 企业微信客户群运营,批量成交客户

1)添加企业微信客服号后,客服号推送进群链接,根据不同区域统一运营管理客户。

2)用户进群后,入群欢迎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告知群的定位:优鲜福利情报组——能买到好东西,还能省好多钱。
  • 告知服务时间:客服9:00-23:00在线——避免因服务外时间回复不到位的客诉和流失。
  • 介绍社群的作用——打造价值感。
  • 最后附上新人5元无门槛优惠券,促成首单,提升用户粘性。

2. 客户朋友圈活动推送

朋友圈作为品牌的线上宣传门店,活动期间朋友圈的带货力也不容忽视。

企业微信功能升级后,开放了历史朋友圈入口,对于周期较长的活动而言,无疑又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往一刷就容易错过了的朋友圈,现在可以通过历史朋友圈引导用户查看。

而客户每天可见的朋友圈也从1条增加到3条;给品牌提供了极大的宣传空间。

通过早中晚3条朋友圈触达,增加活动曝光,提升转化率。

四、用户裂变

每日优鲜裂变方式已优惠券为主,利用优惠券引导用户自发分享,在用户的社交圈吸引精准用户。主要采取了2种裂变方式——大额券助力券

1. 邀好友拿40元优惠券

邀请流程

用户点击弹窗/“免费领红包”入口→小程序/二维码邀请新用户→新用户点击后,进入每日优鲜小程序→选择商品后下单(实付金额≥29元)→确认收货→邀请人收到59-40优惠券、被邀请人收到49-20优惠券。

这种邀请方式,新用户必须下单且设有最低下单金额,用户参与门槛较高,仅适用于熟人或亲友裂变,裂变效果有限。

2. 助力免费拿红包

根据商品价值不同,邀请不同人数的好友助力,即可获得对应的优惠券,每日优鲜APP和小程序上这类活动每天都有,而且门槛低,用户参与度高。

而且优惠券以满减券为主,对转化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优鲜官方建立了互助群,为用户提供助力平台,帮助用户领取到满减券,促进用户消费。

五、亮点及可复用点

1. 分地域入群,运营更精确

跟瑞幸咖啡、屈臣氏私域社群运营策略一样,企业微信个人号发送进群链接时,每日优鲜会让用户根据自己所在的不同地区,选择区域后,弹出对应进群二维码。

将同一区域用户集中运营,后期不管是商品配送、或是用户需求,可根据当地仓储进行精细化运营转化。

2. 官方建立互助群,降低用户参与门槛

在裂变增长的过程中,几乎70%以上的活动都需要助力这一形式,通过用户人脉圈的裂变达成增长目标。但这种活动往往需要用户消耗人脉,很多用户因此不愿参与。

每日优鲜建立官方互助群后,将同一需求的用户集中到群里,目标一致且降低了用户的社交成本,促进用户参与提升转化。

六、可优化建议

个人号欢迎语添加进群入口:小卡通过测试每日优鲜私域全链路后,发现个人号到入群链路受阻,用户添加个人号后,弹出文案+小程序优惠券链接,缺乏进群入口将用户进一步沉淀。

另外,用户主动发起进群申请后,个人号没有任何响应,之后发送的进群二维码也显示群满过期,影响用户体验。

七、结语

存量时代,新增流量固然重要,但如何留住老用户,获得长期价值,将是绝大多数企业下一步要考虑的核心。

 

作者:链卡说

来源:链卡说

]]>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www.f-o-p.com/245324.html Wed, 09 Jun 2021 08:30:05 +0000 //www.f-o-p.com/?p=245324

 

2020年,在疫情、政策、资本等多方因素的驱动下,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猛。综合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社区团购快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垂直生鲜平台拓展加速,线下商家积极进行线上化等,使得2020年生鲜电商B2C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并首次突破万亿。同时,各生鲜厂商围绕用户体验、降本增效与复制扩张等生鲜零售核心难点积极突破,不断提升着自身的竞争力。但由于生鲜零售市场广阔、需求复杂、业态众多等,预计未来生鲜电商企业间、模式间的白热化竞争仍将持续,市场的渗透率也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以下为《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正文: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洞察

 

作者:易观分析

来源:易观分析(yiguanguoji)

]]>
生鲜电商运营策略解析 //www.f-o-p.com/244869.html Fri, 04 Jun 2021 01:36:05 +0000 //www.f-o-p.com/?p=244869

 

由于疫情的原因,生鲜电商市场在去年驶入了高速发展的赛道。针对生鲜电商的蓬勃发展,商品运营人才需求旺盛。如何做好生鲜电商行业的商品运营,作者对其策略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由于疫情的原因,生鲜电商赛道从去年开始就特别火爆。

其中有:

主打30分钟送达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

主打次日送达的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兴盛优选。

它们都在大量的招兵买马,其中商品运营岗位尤其火爆,人才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今天咱们就对生鲜电商行业的商品运营策略进行下解析。我的感受是这些运营策略不仅仅可以应用到生鲜电商行业,放在直播带货、实体经营上也一样通用。

生鲜电商行业和商品相关的运营角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品类运营,一种是商品运营。

品类运营更偏向于选品,在选品分类上有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海鲜、粮油调味、酒饮乳品等。商品运营是在品类的基础对不同商品进行营销策划。

所以商品运营策略会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商品的定位,二是营销手段。

一、商品的定位

商品的定位会按照作用不同分为四种,分别是引流品、爆品、利润品和基础品。

1. 引流品

顾名思义,引流品是用来吸引流量的。所以会选择一些成本低、日常生活中高频出现的品。然后给出一个极低的价格,例如0.99元一盒的鸡蛋,0.99元一斤的圣女果。引流品一定是亏钱的,利用的就是用户占便宜的心理。

只要用户被吸引到站内,平台就有机会向用户推荐更多的商品。生鲜电商是围绕用户生活场景服务的,你有买鸡蛋的需求,那是不是会顺便再买点菜?再点肉?再买点零食?

最坏的结果你只买了0.99的鸡蛋,平台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商品和履约成本。但是你完成了首购,平台和你建立了联系,就可以不断的转化你进行复购。只要成本划得来,引流品就可以一直卖。

2. 爆品

爆品讲究的是应季和性价比,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便宜。例如冬天的车厘子、夏天的小龙虾这种大爆品。

生鲜电商平台会尽量找到专供自己的一手货源,你想吃某品牌的智利车厘子?你想吃金枕榴莲?想吃爆料小龙虾?我独家发售,你来不来?而且还叠加各种优惠活动,你来不来?

爆品策略的核心逻辑是利用已有品类本身的热度借力营销,爆品一定是自身已经形成了用户心智的,不需要平台再教育用户。只要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宣传就可以了。类似于你向女性用户推销神仙水,你不需要跟她解释什么是神仙水,只要保证你卖的是正品且便宜就可以了。

3. 利润品

前面说了平台通过引流品和爆品把用户拉过来了。做生意的目的肯定是赚钱,所以就该利润品出场了。

商品运营会依据挂单率(某商品出现在所有订单中的概率)、毛利润、履约成本、损耗等多个指标筛选一部分主推品出来。这些主推品就是利润品。

然后在引流品和爆品的浏览链路上反复地向你推荐这些商品,保证你在首页、分类页、活动页都能高频次地看到这些商品。利润品被购买的越多,引流品的ROI就越高。很多平台是把引流品当作渠道费用来使用的,所以会用投入产出比的逻辑来衡量价值。

4. 基础品

基础品看似平平无奇,但是需求量巨大。因为基础品覆盖了最广的生活场景。

理论上讲,一个平台商品种类越丰富,用户的粘性越高。因为用户在你这里什么都能买到,就没必要再去其他家看看,基础品承担的就是这个作用。

有了基础品的支持,商品运营才能自如地去使用引流品、爆品和利润品。从做产品的角度讲,引流品和爆品是满足了用户的爽点,但基础品是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二、营销手段

常用的商品营销手段可以分为满减优惠券、秒杀、限量、拼团、节假日促销几类。

1、满减优惠券

满减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营销手段。做商品运营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用户都很聪明,再花哨的运营手段都不如便宜来得实在。但我们既然拿出成本做满减了,就要把价值发挥到最大,所以不要傻傻的直接把券发给用户,而是要让用户自己主动来领。

去哪领呢?去活动专场。每一张大力度的优惠券都应该配一个活动专场,围绕着品类去设计满减规则。在保证用户愿意用掉这张优惠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把商品塞进用户的购物车,这就是运营价值的体现。

2、秒杀和限量

秒杀和限量是一个逻辑,以低价品或稀有品做钩子,一个限时一个限量。例如苹果10元一箱,限时10分钟秒杀,或者飞天茅台原价卖1000瓶,拼手速抢。秒杀和限量抢购都是把用户的访问集中到一个时间点,然后在这个时间点主推自己的利润品,靠利润品的销量来覆盖掉营销成本。

3、拼团

现在拼团这种手法已经不是特别常用了,最开始的拼团模式是多个用户一起拼团购买某个商品,平台可以给出一定的价格优惠。慢慢的就演变成了一人也可以拼团成功。拼团是让用户在心理上感觉自己占便宜了。但其实并没有,因为拼团价可能就是正常的售价。

4、节假日促销

对电商行业有些了解的应该都知道,电商平台在节假日的销量一定是高于工作日的。在生鲜电商行业这个现象更加明显,周末的销量至少会比工作日高出30%以上。因为周末大家在家吃饭、做饭的需求远高于工作日。所以每个周末都应该进行一些小促销。

碰到法定假日,或者618、双11这种电商节日必须要上大促销,销量很容易就翻倍了,借势而为。

总之,不管生鲜电商行业后续的走势如何,这些商品运营策略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可以复制到各行各业,行业风向会变,但是产品和运营的底层逻辑是不会变的。

 

作者:史贵鹏

来源:史贵鹏手记

]]>
2021年Q1自营型生鲜电商用户洞察 //www.f-o-p.com/242478.html Fri, 14 May 2021 01:45:21 +0000 //www.f-o-p.com/?p=242478

 

第1季度,生鲜电商用户活跃度波动较大。春节期间由于城市用户回乡过年,使得生鲜到家的需求大幅减少,2月生鲜电商行业的用户活跃度明显降低。但到了3月,随着人们相继返工,生鲜消费需求重新恢复,使得生鲜电商的月活人数有了明显的反弹。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在季度内生鲜电商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的先降后升的趋势,1、2、3月的月活规模分别达到4481.8万,4186.7万、5102.0万,环比增速分别为-2.8%、-6.2%、21.9%。从季度来看,得益于3月的强势恢复本季度生鲜电商的活跃用户总体呈现增长,行业日均活跃人数规模达到851.0万,相较上季度增长1.3%,相较去年同期也增长1.5%。

生鲜电商月活规模趋势分析

生鲜电商日均活跃人数趋势分析

本季度,各生鲜电商都在春节期间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政策,推出各类年货节活动促进生鲜年货的消费,实行“春节不打烊”活动,保障平价民生商品的稳定供应和及时配送。同时,本季度各自营型平台也继续在供应链、商品建设与服务改进等方面发力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比如盒马本季度也在配送方面与自有品牌方面进一步升级,食行生鲜在食品安全、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大力投入等。

此外,部分自营型生鲜电商在模式的创新与数字能力的输出上也开始加码,比如每日优鲜在本季度宣布将在前置仓的模式之外,切入线下社区零售,用数字化能力改造菜场,并赋能菜场、超市、小店等业态。从独立APP用户的月活角度看,自营型生鲜电商格局依旧稳定。一季度,自营型生鲜电商App中,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分别以1516.9万、812.7万、631.4万的季度平均月活用户规模稳居榜单前三位。

盒马:商品&服务持续升级,年货促销助力“就地过年”

本季度,盒马在一月初便上线了年货促销活动,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盒马年货节期间 “上新”了来自全国超过2000款“牛气年货”,其中专门筹备的异地特色年货占比超40%。数据显示,本次盒马年货节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其中为亲朋好友购买年货的异地下单占比为19%。但是促销并未能挽救一季度盒马活跃用户规模的下滑,主要是春节期间用户消费需求阶段性的下降导致,易观千帆数据显示,一季度盒马平均月活为1516.9万,环比上季度下降4.5%。

除了促销之外,盒马本季度也在商品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升级。比如配送方面,本季度盒马开始在不同城市调整免费配送服务门槛,单笔订单满一定金额方可享受免费配送服务,未达免费配送门槛将收取6元服务费。此举是为了优化平台运力资源,集约化配送,减少运力消耗,以有限的资源服务更多用户。同时,服务品质也将进一步提升,配送超时10分钟以上的订单,提供运费赔付。

而在商品方面,盒马本季度继续着力完善自有品牌的打造,旗下的自有品牌“日日鲜”将从上海开始扩充品类,实现生鲜全品类覆盖,并推行至全国。为了让更多吃货享受到极致新鲜,春韭、红苋菜、草头等不少各地的时令**也纳入盒马“日日鲜”系列,并且只售卖上市当天,一餐饭即可吃完,让消费者每天都可以吃到最新鲜的春菜。

盒马APP平均月活人数趋势分析

每日优鲜:业务战略全新升级,将对传统菜市场进行数字化改造

本季度,每日优鲜也积极参与春节前后的年货节促销,于1月18日正式启动2021年网上年货节活动,并推出多项保供应举措,为春节期间“菜篮子”稳供保价,并且主打“家乡的味道”,提供了包括上百种地方特色菜品的“线上年夜饭”,让消费者可以买得到、吃得好,安心就地过好年。

为了保障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购物体验,每日优鲜80%的一线员工在此期间留岗,90%的门店照常营业,力保年货商品的极速送达。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每日优鲜1、2、3月的月活规模分别为771.7万、724.4万、941.9万。分季度来看,每日优鲜一季度APP端平均月活812.7万,微信小程序端平均月活达到657.4万,全域用户流量约为1470.1万。

每日优鲜APP平均月活人数趋势分析

本季度,每日优鲜还在公司战略层面做出了重大更新,将公司的愿景升级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提出将会走一条“(超市+菜场)x云”的路子,从积累数年的前置仓实践中抽离出数字化运营能力,面向业内海量的商超、菜场、社区小店,输出“人、店、货、仓、配”五大维度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具体来看,每日优鲜将对传统菜市场进行数字化改造,不仅会改造硬件设施升级业态,还会帮助菜场内的商户做包括营销、备货、CRM在内的数字化增值,并助其实现线上线下的链接。

易观分析认为,每日优鲜在前置仓模式下的探索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过去多年对前置仓模式的耕耘中也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包括智慧供应链、智慧连锁、智慧营销在内的智慧零售网络,能帮助门店在客、货、仓、配各个环节做出更精准的运营决策。

此外,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菜市场等传统社区零售业态的数字化升级价值显现,并已成为主要趋势。每日优鲜通过将自身的数字化能力输出,帮助传统社区零售业态降本增效,将有效促进整个市场的深度数字化与智能化。

食行生鲜:积极升级产品与服务,建立沪昆区域总部项目

食行生鲜作为一家采用预定制模式,通过全程冷链配送和社区智能冷柜自提方式为用户提供生鲜服务的新零售企业,在本季度通过“过年不打烊”活动确保了春节期间市民菜篮子的保供稳价。在商品端,食行生鲜在“年味”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推出“2021年货节·寻味新年季”,开启了每天整点领红包活动,还为市民准备了定制礼盒——“苏式经典年货礼盒”、“全球甄选零食礼盒”等。

在疫情防控方面,食行本季度也在继续加强自身防疫工作,升级厂区、冷链车、智能生鲜柜等各个环节的消杀防疫工作,来确保员工和生产端的安全。在食品安全方面,食行生鲜在本季度开始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冷冻商品的管控,确保商品全程冷链可追溯,冷冻商品核酸检测报告证明齐全等,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精细化的运营与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使得食行生鲜的用户粘性明显增强。易观千帆数据显示,一季度食行生鲜APP日均活跃人数达到59.0万,环比上季度大幅增长38.2%。

本季度,食行生鲜也在区域的扩张上加快了步伐,2月4日,食行生鲜(沪昆)区域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昆山举行,项目总(前期)投资6000万美元,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对食行生鲜现有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体系进行迭代升级,全面提升生鲜新型消费供应效能,为食行生鲜在沪昆地区的复制扩张提供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食行生鲜(沪昆)区域总部项目包含AI冷链加工中心、可视化智能配送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与溯源数据中心、无人多温仓储中心和厨余垃圾前置处理中心等7大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促进昆山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深度融入苏沪同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食行生鲜APP日均活跃人数趋势分析

-END-

 

作者:易观分析

来源:易观分析(yiguanguo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