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运营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08 Oct 2018 02:17:0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9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社交媒体运营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一文带你从 0 到 1 建立海外运营推广体系! //www.f-o-p.com/101164.html Mon, 08 Oct 2018 02:16:34 +0000 //www.f-o-p.com/?p=101164

如何从 0 到 1 建立海外运营推广体系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一年前,笔者刚加入一个网文出海项目时,项目刚启动几个月,产品只有一个亟待完善的 PC 站,整个海外运营组包括我只有 2 个人,摆在眼前的任务也是从 0 到 1 搭建海外运营推广体系,所以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

网文作为内容型产品的一种,是 IP 产生的源头,而 IP 来源于作者的创作,为服务于作者创作,前期产品以 PC 站运营为主,后期上线移动端。因此,本文探讨的逻辑是基于这个情况,请读者根据自家产品相应取舍,欢迎评论交流!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和搭建运营推广体系,如下图所示,我将推广运营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围绕自家产品建立推广运营体系,二是通过对外合作借助外部流量进行推广运营。

图片3.png

笔者总结的海外运营推广体系脑图

一、 围绕自家产品建立推广运营体系

图片4.png

围绕自家产品建立推广运营体系是指通过海外的流量平台建立、运营并推广产品与品牌。那么,海外的流量平台分布是怎样呢?

因为海外市场很大的流量集中在 Facebook 和 Google 两大巨头手上,做海外推广不得不和这两个大大打交道,因此我把这两者独立出两个子体系。另外,推广运营也可分为付费推广和无付费的社媒运营。围绕自家产品建立推广运营体系,我分为 Facebook 体系、Google 体系、其他主流社交媒体、具体领域的垂直论坛或社群

1、 Facebook 运营体系

图片5.png

Facebook是全球社交媒体平台的领导者,无论是 B2B 还是 B2C 营销,都是海外营销首选的社交媒体平台。由于其巨大的流量,因此既可以作为一个产品推广和品牌展示平台进行运营,也适合作为沉淀粉丝的社群,从引流到沉淀用户,一站到位。另外,由于 Instagram 是 Facebook 旗下产品,而且 Facebook 广告投放可选择同步到 Instagram,因此我这里把它列入 Facebook 体系,而不归入“其他社交媒体”。

综上述,Facebook 体系包括 Facebook 广告、Facebook 主页运营、Facebook 群组运营和 Instagram。

1.1、 Facebook 广告

Facebook 广告投放除了推广产品或网站,另外一个意义在于验证内容方向和目标用户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内容型产品出海需要尽快聚焦目标市场,集中优势资源发力。特别是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对海外市场与目标用户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试错,而 Facebook 广告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我们通过广告投放数据不断调整投放策略,降低投放成本同时逐步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另一方面,用户对广告素材以及内容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内容方向。

图片7.png

合理广告投放不仅能降低获客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对目标用户的认识。我们广告投放的时候将用户分性别进行投放,筛选出受众的基本特征,例如我们发现 55-64 这个年龄段的用户比例较低,因此在后续投放的时候,调整了年龄的限制范围,不仅降低了单击成效费用,而且内容团队因为目标用户的喜好更明确内容建设方向。

Facebook 广告投放图片也让我们对海外用户的审美有进一步了解,为内容图片与产品设计提供思路。例如,在第一次广告投放的时候,我们发现广告投放的 30 张广告图片,点击率最高的图片是 5%,超过一半的图片点击率在 1% 左右。后续分析原因后我们不仅及时更换广告图片,撤销低点击率的广告图降低单击成效费用,而且从用户对图片的喜好出发,调整作品的封面与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留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发现广告带来的用户留存率反而波动比较大,说明有些广告吸引的用户不是目标用户,质量不高,需要加以注意。

由于笔者不是专业广告优化师,因此对于 Facebook 广告投放技巧不做深入探讨。

1.2、Facebook 主页运营

图片8.png

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说到,Facebook 主页是一个展示品牌形象、与用户沟通和为网站/APP 引流的平台,因此有必要运营好 Facebook 主页。

那么,如何成功地运营 Facebook 主页,积累大量活跃的粉丝呢?

图片9.png

首先,我们需要对 Facebook 主页运营有正确的认识。很多人混淆主页粉丝跟 Facebook 好友,以为有加了很多好友自然会有很多粉丝。但其实 Facebook 主页的粉丝跟 Facebook 好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可能有 5000 个好友,但事实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并不会成为你 Facebook 主页的粉丝。虽然 Facebook 有邀请好友关注主页的机制,但说实话很少有人真正会去关注对方的主页。扪心自问,当我们自己看到有 Facebook 好友发送关注对方主页的邀请时,是不是大部分时候情况是选择性忽略掉。比简单邀请好友关注主页好点的方式是主动去关注好友的主页,然后再发送信息给他们,“我已经关注了你的主页,希望你也关注一下我主页吧!”(附上主页的链接)。这是较好的转化好友为主页粉丝的方法,但也比较费时费力。

那么什么是比较好的 Facebook 主页增粉方法呢?我认为内容营销活动营销是较好的增粉方式。

图片10.png

国外用户对社媒上的广告容忍度和信任度越来越低,内容营销比单纯的广告更好地体现品牌故事和个性,更容易与用户达成互动与共鸣,因此,Facebook 主页上的内容营销就显得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内容营销一定要很专业的帖子,但其实用户不是寻找最好内容的帖子,而是那些能让他们看起来很酷的帖子。理想的帖子内容,是发布那些能让用户参与度高并愿意分享出去的帖子,它们有趣有料,能够提供为用户社交货币。

这里分享一个实操方法,人们都喜欢那些直击人心的故事,找到这些小故事的素材,然后再通过图片素材网站寻找合适配图,添加感人的标题和描述,要求字数要少于 80 个。发布前可以让部分人先看一下,评估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调整到理想状态后进行发布。

其次,很多人会问,每天的帖子内容生产、发布到评估结果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有什么比较快速有效的方式吗?我一般会花一小时提前设定一个月要发布的帖子,一个月后评估帖子的表现,再重新发布那些表现水准高于平均的帖子。对于某些用户参与度很高,表现很好的帖子,我会及时用小额用帖子速推进行推广,增强效果。

相比内容营销较为稳定、波澜不惊地增粉方式,活动营销则是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的吸粉方式,我之前通过在 Facebook 主页上策划一个圣诞节活动,短短几天就吸粉1000+。限于篇幅,关于更多内容营销技巧以及活动营销的实操方法,之后会写专文与大家更好地分享。

1.3、 Facebook 群组运营

图片12.png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Facebook 群组与微信群、QQ 群的区别是什么。Facebook 群组没有人数限制,不像微信群、QQ 群有人数限制,很多群的人数达到几十万。其次,Facebook 群组分为公开小组、封闭小组和私密小组三种类型。另外,与微信群、QQ 群作为即时沟通作用不同,Facebook 群组的内容以贴文、信息流形式呈现,群员也可以分类按照关键词查找信息,有利于内容沉淀。

做 Facebook 群组运营要明确运营的目的是什么,其优势是什么。无论是卖货还是推广产品或活动,我们都希望前面的 Facebook 广告投放或主页运营带来的用户能够留存下来便于二次销售,因此运营 Facebook 群组的一个目的就是与潜在的客户建立长期联系。其次,Facebook 群组比 Facebook 主页拥有更多的自然覆盖人数,有更多潜在的客户。

图片13.png

不要急于在 Facebook 群组推销生意或链接,而是通过价值传递来建立群员对品牌与官方的信任。价值传递可以是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是给到群员实际的好处,比如为群员提供一些优惠券等等。

为群组创建原生内容,维持群组的活跃度。可以通过投票、图片或原生视频的上传刺激用户参与,或者定期发布各种话题鼓励用户参与。

图片14.png

最后,让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加入进来,推广 Facebook 群组的时候不要盲目求数量。一方面这种行为令人反感,另一方面 Facebook 的算法很看重互动,那些被动加入进来的人参与群组活动积极性差,不利于提高群组互动情况。

1.4、 Instagram

图片15.png

2013 年 1 月到 2018 年 7 月 Instagram 月活跃用户数

截止 2018 年 7 月,Instagram 月活跃用户已达到 10 亿,预计到 2019年将超过 11.1 亿。Instagram 在青少年和 00 后中非常受欢迎,在全球范围内有 41% 的用户在 24 岁及以下。而在美国地区,有超过一半的用户是 18-29 岁。因为其可视化图片社区和用户参与度高的特点,Instagram 成为一个重要的营销平台,仅截至 2016 年 3 月,就有超过 98% 的时尚品牌在 Instagram 有自己的账号。那么,怎么通过运营 Instagram 引流呢?

首先,要重视图片质量,图文结合吸引用户。Instagram 是一个以图为主快速浏览的平台,因此高质量的图片是吸引用户眼球的第一要素,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的 UI 设计师,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比如图片制作网站 Canva.com)进行图片的制作和帖文设置工具(Buffer 或 Hootsuite) 提前设置。

善于借助标签挖掘潜在的粉丝。标签在 Instagram  的重要性比任何其他社群平台高太多了,因为用户经常使用标签去搜寻类似的图片贴文和新账号关注,因此正确的使用标签能让我们更易被潜在粉丝找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标签除了添加在描述,还可以分三次放在评论区,当然标签不是越多越好,以 11 个左右为宜。如果不知道使用什么标签,可以借助一些寻找留学标签的工具,比如 TagsForLikes,它通过监测 Instagram 账号并列出相似的流行标签可供选择。

图片18.png

勤于互动提高曝光率。Instagram 的算法很注重互动数据,所以要通过经常留言和点赞来提高曝光率。我自己使用方法是“关注,点赞,点赞,点赞”,即去关注的账号与自己领域相关的账号(潜在消费者或红人),然后点赞它最近的三张图片,试验证明回关注率提高了 25%。因为这里的关注和点赞是真实行为,不是机器操作,会使得对方增加对品牌的好感。

当然了,说到 Instagram 肯定少不了网红营销,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我将在下文的网红营销章节说明。

2、 Google 体系

图片19.png

2010 年 1 月到 2018 年 7 月全球领先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

互联网世界,如果你不能被用户搜索到,你就是不存在的,因此能否利用好搜索引擎进行推广运营就显得很重要。截止 2018 年 7 月份,微软的必应搜索占据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的 6.55% 的份额,而我们最常用的百度搜索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只占 1.08% 份额。谷歌搜索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从 2010 年至今一直统治着搜索引擎市场,2018 年 7 月其市场份额为 86.02%,依旧是霸主级别的存在。所以只有最大程度的利用谷歌搜索曝光,才能更好将产品与服务推广触及用户并转化。谷歌的产品很多,我把谷歌的推广运营体系分为搜索引擎优化SEO)、谷歌广告系列、Goole Blogger 以及 Google+。

2.1、搜索引擎优化(SEO)

图片20.png

搜索引擎优化(SEO)目的是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网站初期设定的达标标准应该要求不低于 50 个关键词排名对应 Google 自然排名前三页。

怎样进行 SEO?

首先,要定期记录网站信息。包括定期记录网站收录数、权重等信息,了解网站整体的情况变化,以便根据网站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向。

其次,需要规律性的外链操作。注册并发布更多的外链资源,发布相关的网站关键词外链,并主动将操作之后的链接提交给谷歌管理员,并跟进博客文章的收录情况。

最后,要重点关键词及长尾词的排名跟进及操作。定期查询网站重点关键词以及长尾词的排名情况,并且详细记录;以便后期根据重点关键词以及长尾词的排名进展情况,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关键词进行操作。

2.2、Google Adwords(谷歌关键字搜索广告,现已更名为 Google Ads)

图片21.png

谷歌有多种广告产品,其中 Google Adwords(谷歌关键字搜索广告,现已更名为 Google Ads,下文同)是重点需要关注的,因为其是企业引流、获取潜在客户和销售转化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了解 Google Adwords (谷歌关键字搜索广告)逻辑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Adwords 的竞价逻辑考虑到用户体验和付费多少之间的平衡,其公式为质量分数最高出价=竞价排名(Quality ScoreMaximum Bid=Ad Rank)。我们想要低价赢得这场竞价游戏,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提高质量分数。有三个因素影响竞价的质量分数,其中 22% 是广告相关度(即你的广告跟关键词相关度多高)、39% 与落地页相关(即网站的落地页与关键词的关联度以及用户在网页的停留时长)、另外 39% 是广告的预期点击率(即广告出现在谷歌网页中,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有多少用户点击你的网页)。

因此,在了解 Adwords 竞价逻辑后,需要做好三点:

图片22.png

  • 一是加强对关键词的研究

AdWords 广告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关键词,如果我们能找到没有竞争对手在竞价的关键词,那么就不怕对手出价了,因为不是在同一维度上的竞争。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找到这两类关键词,一类是别人没在竞争的关键词,另一类是那些竞争对手还在寻找的关键词。

首先我们需要花时间研究与公司产品相关关键词,列出最佳关键词,然后再借助 Google AdWords Keyword Tool 等关键字工具缩小最佳关键词范围。另外,很多人忽视否定关键词的设置。否定关键词与肯定关键词相反,是我们不愿意让用这些关键词搜索的用户看到我们的广告。并不是我们对这些人有偏见,而是我们不会为这些不会转化为我们消费者的人支付点击费用。比如,我是卖 iphone 手机的,我不会为像 iphone return 这样的关键词付费。只有尽快选定否定关键词,才能提升广告的效果。

  • 二是要将用户引导至正确的页面

前面的关键词设置到广告的推送就是为了引导用户到落地页。因此,要注意将用户引导至正确的页面。很多人常常将用户引导到其网站主页,而不是特定的目标页面,比如很多电商卖家将用户引导至商铺主页而不是特定产品页面,我们之前推广自己的活动时一开始也没有犯了类似的错误,没有将用户引导至活动页面,而是自己的网站,导致转化率较低。因此,我们需要时刻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在发布广告活动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 三是要顺应移动端的发展趋势,做好相关准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的下降,移动趋势不可阻挡,越来越多海外的用户用移动设备进行搜索和进行互联网活动。由于项目前期我们只上线了网站,并且还未做自适应网站,即适配用户手机端的网页,经过一轮广告后发现欧美地区用户获取情况很差,后来经过分析,由于欧美地区智能手机普及早,特别是青少年用户更多集中在移动端,因此需要注意提升移动端用户的体验以及注重移动端的推广。

用户在移动端和电脑端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在推广的时候要确保移动端的用户也能看到广告很重要。

2.3、Google Blogger

图片25.png

Google Blogger 作为谷歌的博客产品,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博客营销,一方面是为了提升 SEO 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网站或 APP 长文发布的平台。

在 Google Blogger 上发布软文,插入与网站相关的关键词并添加对应链接,可以提升网站关键词在谷歌蜘蛛中的曝光率及网站外链数,有利于促进网站优化工作。

Google Blogger 的优势在于作为谷歌自家产品,能够更快地被谷歌收录,并通过搜索引擎被用户搜到,与 Google+ 相似,我将在下文详细展开说明。

2.4、Google+

Google+ 是谷歌开发的社交产品,希望借此与 Facebook 在社交媒体领域竞争,然而 Facebook 在社交媒体领域的优势终究很难撼动。很多人都说 Google+ 的营销效果很烂,包括很多国外的营销者也不怎样重视 Google+ 运营。客观来说,如果单纯把 Google+ 作为引流和沉淀用户的社区,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图片27.png

但 Google+ 的优势是相比其他的网站和平台,发布在 Google+ 上面的内容能够更快地得到谷歌的收录,更易被用户检索到。其次,Google+ 另一大优势在于链接全球十亿 Gmail 用户的可能性。你发送的每封邮件对象都能看到你的 Google+ 的个人简介,相当于每次邮件联系都是一次潜在的营销的机会。

图片28.png

Google+ 活跃用户的画像很清晰,从下图来看,可以很清晰看到 Google+ 用户主要是美国、印度等国的工程师、开发者、设计师等技术型人士,特别适合作为面向美国市场的与技术相关人群的营销平台。

图片29.png

所以,赶紧完善你的 Google+ 个人简介,建设好你的 Google+ 社区吧。

3、 其他社交媒体

图片30.png

为什么要关注其他社交媒体?其他社交媒体包括哪些?怎样通过其他社交媒体进行产品运营推广?

第一,除了 Facebook 和 Google,为什么要关注其他社交媒体

因为“无社交,不营销”,Facebook 和 Google 流量虽大,但海外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很多集中在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像 Snapchat。而且选择营销平台需要考虑产品目标用户与该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画像匹配,不同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用户进行选择。另外,Facebook 和 Google 作为主流的海外推广渠道,竞争激烈,早已过了流量的红利期,但是很多其他的社交媒体由于商业化比较晚,有些还处于流量的红利期,获客成本较低,用户质量较高,这是需要在实际探索中不断发现的。

第二,其他的社交媒体包括哪些?除了主流的社交媒体像 Twitter、Pinterest、Snapchat、领英等,也有比较小众的渠道

第三,怎样通过其他社交媒体进行产品运营推广?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2018 海外社交媒体运营的正确姿势》中有详细介绍和论述,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讨论。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我认为运营海外社交媒体需要有保持对最新趋势关注的意识,需要时刻关注海外目标市场又有什么新的社交媒体产品,国外营销者对主流社交媒体运用的最新情况是怎样等问题。

4、 具体领域的垂直长尾渠道

如果说以运营 Facebook 和 Google 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以吸引大流量为目的,那么针对具体领域的垂直长尾渠道则是希望吸收长尾流量。垂直长尾渠道是指具体领域内目标用户聚集在网上的平台,一般以海外论坛或社群最为典型。以网文为例,海外网文的垂直长尾渠道表现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写作或读者论坛,或者是 Facebook 上某个品类的写作或读者群组等。

那么垂直长尾渠道用户特点是什么,怎样通过垂直长尾渠道进行推广运营呢?

顾名思义,垂直长尾渠道首要特点就是比较分散,用户画像清晰,用户质量高,都是某个目标领域的爱好者。

通过垂直长尾渠道进行推广运营,一是团队自己建立并运营垂直长尾渠道体系,二是与这些渠道中的大号或群主合作推广。

图片32.png

4.1、团队自己建立并运营垂直长尾渠道体系

明确目标用户,搜寻并确定垂直长尾渠道名单。

首先运营团队要很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画像是怎样,包括大概的兴趣爱好、年龄、国家等等。如果这一步还没想清楚,请不要先进行推广,拉上团队成员先把功课做完再说。

明确了目标用户,然后就是搜寻并确定垂直长尾渠道的名单。渠道找得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得不准,则可能事倍功半。搜集垂直长尾渠道,考验的是你信息搜集能力和对目标领域市场的敏感度。首先,谷歌搜索非常强大,要善于借助万能的谷歌搜索帮助搜集目标用户聚集地。运用好谷歌搜索关键是不断尝试变换关键词进行搜索,其次是通过谷歌趋势了解目标领域最新的变化趋势,可以有个大概的认识。另外,通过 Facebook 搜索相关群组能够快速确定垂直长尾社群。核心思路是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进行垂直长尾渠道的搜集,不同目标市场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搜集工具。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要善于利用 Google Analytics 数据,分析用户来源反推某些垂直长尾渠道。如果你通过 GA 发现某个不知名的网站或论坛持续地为网站带来流量,你就要留意并查看这个网站或论坛,很大可能就是一条可以长线运营的垂直渠道。

比如之前我通过 GA 发现每天都有稳定的一小股用户来自一个小说连载平台,这是之前用搜索引擎搜集的时候没有发现的,深入了解发现该平台与产品网站目标用户非常接近,后面就对这个平台进行运营,成为一个重要的流量来源。

在列出具体垂直渠道名单后,通过内容营销策略为网站导流。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有趣有料,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与娱乐,吸引用户关注产品网站及相关平台。

4.2、通过垂直长尾渠道大号或群主合作推广

通过垂直长尾渠道大号或群主跟网红营销类似,都是通过有影响力的 KOL 进行推广。一方面,借助大号的影响力输出优质内容,进一步提升转化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垂直长尾渠道大号或群主输出原创内容直接推广。关键是谈好合作形式和报价,参考下文网红营销的策略。

二、 通过对外合作借助外部流量进行推广运营

通过对外合作借助外部流量进行推广运营是指,通过现成拥有流量的合作方推广产品与服务。由于笔者之前做过 B 端运营,让我对通过商业合作进行推广运营有比较灵敏的嗅觉。商业合作的前提是有互补的需求,本质是双方各取所需,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需求基础上了解对方的需求并通过准确高效的沟通进行合作。最典型如内容平台和流量平台之间的关系,内容平台需要流量平台曝光优质内容,扩大影响力;而流量平台则需要内容平台的内容进行流量的变现。

那么外部流量有哪些呢?我把外部流量分为“人”(网红/代理)与“物”(网站/APP 合作)两部分。

1、 网站/APP 合作

寻求商业合作的前提是在了解己方需求前提下明确双方互补的点是什么。

以我的经历为例,网文网站和 APP 就是典型的内容平台,对于创业初期的网文平台来说其内容供给和分发需求两端都有“饥渴”的需求。从内容供给端来说,需要更快更多地补充优质网文,形成一个内容库;从分发需求端来说,需要寻求更多外部流量平台进行合作,更大程度地将网文分发出去。

图片38.png

今日头条海外版 Topbuzz 是典型的内容聚合平台

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与写作网站合作挖掘作者和作品资源;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多流量平台寻求内容分发合作。比如,新闻聚合平台就是典型的需要内容的流量平台,可以通过将内容接入这种内容聚合平台获得更多曝光以及进行导流。

推而广之,其他的内容型产品也有类似的需求,不仅如此,很多出海工具类产品转型内容平台的时机,更是让我看到内容方丰富的分发渠道的合作可能。因此,我按照工具类产品,内容型产品以及综合平台列出了中国与海外互联网产品,经过一轮联系与摸索,更是验证了我的想法。通过与出海头条类产品接触,确定了合作导流的方案,遗憾的是由于团队出于其他因素考虑,最终没能实施。如果能够实施方案,不仅可以降低推广费用,为产品导流,而且能够获得收益,而对于内容聚合平台则扩展了更多的内容类型,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经过以上的经历,令笔者有更深入的感触,我认为出海的团队除了专注打磨产品以及本地化运营,还需要有宏观的视野,对中国出海大势保持一个持续的关注和了解,洞察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才能在运营推广上更加有创造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出海团队出于一个闭门造车的状态,特别是一些从国内业务转战海外的项目负责人,很多时候缺乏对互联网出海的感知。因此,出海,要有 vision,懂得借势,才能实现共赢。

2、 网红营销/代理合作

2017 年是网红营销的爆发年,并且未来会继续放大效应。因为海外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广告越来越不感冒了,他们更愿意相信网红或 KOL 的意见。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未来的趋势是会有越来越多的营销者/企业会更重视网红营销,并且网红营销也会更 ROI 化,因为怎么量化网红营销的效果是目前很多企业进行网红营销面临的困惑。

我认为网红营销有两种模式,一是自己与网红合作,二是通过代理机构筛选网红进行合作。自己与网红合作优势是能够比较精准并且降低成本;劣势是耗费时间精力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网红资源或搜寻能力。通过代理机构合作优点是省心省力,但耗费成本也比较高,当然取决于你选择哪种代理机构。

自己与网红合作流程是搜寻合适网红,与网红沟通报价与合作形式,执行合作并结算费用。我在之前的文章提过可以使用 Audiense 进行网红的搜寻,我认为比较合理的策略是批量寻找 10 万到 50 万中小网红而不是一味寻找大网红,可以在收到同样的效果前提下降低推广成本。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代理机构合作,现在很多中介机构帮助项目方解决从网红搜寻到合作整条链路上的问题,当然相应价格也比较高。除了你是土豪不差钱,或是更多考虑品牌而不是效果推广。

能够寻找到靠谱的代理机构本身也是一项技术,我曾经通过一家英国的 Snapchat 网红代理机构推广产品,获得超出预期的效果,比项目最高效的 Facebook 广告还好。相对其他主流的社媒推广来说这条渠道还是红利期,因此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推广效果。因为所有流量渠道都会经历这样的生命周期,刚开始的商业化时期用户获取的质量比较高,获客成本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营销者的进入,拉高了获客成本,用户质量也相对下降,这时候就需要发掘新的流量渠道。因此,海外运营推广需要有灵敏的嗅觉,善于挖掘新流量渠道,才能从渠道的红利期获得较好的推广效果。

通过这个合作经历,我认为未来短视频这种互动性强的推广形式才是趋势,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抖音的火爆印证了这一判断,海外的趋势是同样的道理。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关于具体实操方式,今后再专文探讨。

现在是中国互联网出海的时机,广阔的海外市场大有可为。以上是笔者如何从 0 到 1 建立海外运营推广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可以算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作者:出海运营,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出海运营

]]>
双微运营已死,全社交平台营销才是王道! //www.f-o-p.com/50687.html //www.f-o-p.com/50687.html#respond Wed, 02 Aug 2017 03:13:08 +0000 //www.f-o-p.com/?p=50687 1 (60)

2009年微博诞生,中国的Web2.0时代开始拉开序幕,2011年微博营销开始发酵,并在随后的一两年内火爆异常,成为中国社会化营销的鼻祖(当然论坛时代就有论坛营销,但其普及度远不及微博),“那时去甲方提案,不谈一下微博营销,你都不好意思说再见。”这也是当时微博营销概念火热的一个体现。

 

2009年微博诞生,中国的Web2.0时代开始拉开序幕,2011年微博营销开始发酵,并在随后的一两年内火爆异常,成为中国社会化营销的鼻祖(当然论坛时代就有论坛营销,但其普及度远不及微博),“那时去甲方提案,不谈一下微博营销,你都不好意思说再见。”这也是当时微博营销概念火热的一个体现。

现在看来,事情的转折点可能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随后微信营销逆势而起,并在随后逐渐盖过了微博营销的风头。

大概在2013年,所谓「双微运营」(微博和微信运营)成为了中国社会化营销的标配,大部分社会化营销都围绕微博微信及其形成的KOL生态进行,这种情况持续了多年。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社交网络开始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除微博微信,相继诞生了陌陌、知乎、秒拍映客直播社交属性的应用,它们共同构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新生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双微运营面临挑战

来到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生态依然在不断演进,消费者可能对某一两款应用依赖性更大(比如微信),但更多的可能是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不同的应用,今天一个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典型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

在一天内,人们的的时间被不同的APP切割成碎片。在这种社交媒体的生态下,社会化营销的局势显然与之前大为不同,所谓用户在哪,营销就出现在哪。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大部分注意力已经集中在智能手机上,而更大部分是集中在上述那些社交网络上。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社交媒体运营依然固守「双微运营」的策略,显然具有巨大的弊端。

1.覆盖面有限

从覆盖面来说,双微合并用户虽然已超10亿,但它们并不能占领用户的全部时间,在碎片化媒体时代,用户还有很大的时间段在使用其他应用。

就像上图显示的,他可能上午上班路上使用网易云音乐,下班回家的路上看今日头条等等,因此依然会错过大部分双微渠道上的信息。品牌方只盯准双微渠道,已不能覆盖更大面积的精准人群。

2.内容形式受限

中国的社交网络环境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进化的,2011年微博营销,2013年微信营销,2016年直播营销,2017年短视频营销……

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交媒体环境,品牌方需要主动求变,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创意,与时俱进。

3.圈层传播受限

双微固然在现今覆盖了最主要的互联网用户,但不同圈层的用户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并不尽相同,就如网上流传的中文互联网舆论的平行宇宙一图中所显示的。

如果品牌方所针对的目标人群是高学历的文艺小众人群,那利用双微这样的大众社交媒体平台做传播可能并不合适。

社会化营销的下一站:

全社交平台营销

在碎片化的今天,品牌方需要面对社交媒体的新形势作出改变,一方面从双微运营的局限中走出来,另一方面探索并紧跟社会化营销的新趋势,「全社交平台营销」正基于此而提出。

在国外随着Instagram, Snapchat等新兴社交媒体的崛起,大部分品牌都在考虑多平台的社会化营销策略,总体来讲基本上形成了基于Blog,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Snapchat这六大平台的营销,它们共同承担了品牌长文章,短文章,图片,短视频,长视频的内容传播任务。

相对国外的社交媒体环境,国内的社交媒体环境进化更快,也更复杂,但总体来讲也并未脱出长文章,短文章,图片,问答,短视频,长视频,直播这几种主要形式。

中国的全平台营销主要基于这些形式,形成了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优酷,今日头条,秒拍,知乎,豆瓣,网易云音乐,贴吧,直播(花椒,映客,一直播)等,再加上自己所处领域的垂直平台,形成的矩阵。

当然由于中国社交媒体环境的复杂化,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要兼顾所有社交媒体,而是要根据品牌的调性和需求寻找适合的社交媒体。

如果一个社交网站是一个城市,那么这些城市的公民的身份,特点,爱好都有所不同,不同的品牌就需要针对的自己的需求到合适的“城市”进行宣传。如果给这些平台一些关键词和标签,展示在我们面前大概是这样的。(由于双微已经比较了解,因此不再分析)

左右滑动,查看中国社交平台的关键词一览

从上图可以习得,如果你的品牌调性偏文艺,就可以考虑豆瓣作为传播平台,比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豆瓣同城页的广告就比较恰到好处。

 

如果你的品牌调性偏技术,内容也非常专业,就可以考虑知乎作为传播平台。

比如西门子一篇关于风力发电机的内容,在知乎上获得了接近500个赞和100多个评论,而同样的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只获得了4000多阅读和20多个赞,对于这种非常专业的内容,显然知乎人比微信人更感兴趣。

 

品牌的同篇内容,在官方知乎机构账号与微信公众号的不同效果

各平台除了自身内容上的性质外,它们的内容形式和覆盖圈层也不同。

关于前者,前文已经说过,不同平台可以展示的形式不同。关于后者,虽然双微用户数最多,但他们覆盖的是大众圈层,涉及到某个相对精准的圈层,它们也并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像上面西门子的例子。

相对于双微运营,全社交平台营销策略的好处显而易见:

  1. 覆盖面更广泛,全社交平台营销可以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覆盖更广泛的渠道,增加用户在不同时间段与品牌的接触点。
  2. 形式更加多样,全社交平台营销的形式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问答,长短视频等,可以使得品牌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3. 覆盖圈层更加精准,全社交平台营销可以让内容得到更相关人群的关注,从而影响这些人成为潜在消费者。

全社交平台营销先锋

小米 & 特斯拉

全社交平台营销已经在事实上得到过了不少品牌的认同并加以实践,奔驰官方网站上的粉丝引导就显示了这一点。

(注意最后一个为IMessenger,它的交互方式类似于微信公众号

除此之外,我们找两个全社交平台营销的例子来认识它的价值,一个国内一个国外。

小米 全社交平台营销案例

说起全平台营销,小米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众所周知,小米在刚起家的时候不做广告,那时候小米基于自己的论坛和双微形成了社会化营销矩阵,它的社会化营销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2011年左右说起社会化营销就必谈小米。

不过随着中国社交媒体环境的变化,小米也并没有固守双微,而是拓展了社交媒体的边界。不完全统计,除了双微之外,小米的营销遍及了优酷,B站,秒拍,知乎,贴吧,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甚至QQ空间等平台。

当然因为各平台的属性,圈层不相同,小米在进行全平台营销的侧重点也不同。

由于小米的双微已被大部分人认知,在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我们重点分析其他几个平台。

01

论坛平台:贴吧/论坛

目的:监控舆情,用户互动

在社交媒体时代,论坛并没有失去其地位,反而垂直类的论坛更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小米官方论坛一直是外界学习的榜样,另外如果你打开小米的百度贴吧,可能会被它的活跃度震惊,它拥有500万粉丝,几乎每分钟都有新帖,并且随时会组织互动性的活动,比如目前置顶的“拍拍英雄团”拍照片活动,就获得了大量的参与和不少精品作品。

当然里面也有不少负面信息,贴吧天然的属性的确容易让米黑也聚集在一起,但这同样是了解小米舆情的最好平台。

小米的官方贴吧页面示意

02

视频平台:优酷、B站、秒拍

目的:官方宣传,丰富内容

视频的最大目的是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现和传播品牌的特性,近几年短视频营销火热,也使各品牌越来越重视视频营销。小米虽然在不少视频平台都做营销,但不同的平台还是有所差别。

总体来看,优酷更多的是发布会视频,产品视频。秒拍更多是与微博配合的短视频,比如下图小米7周年粉丝祝福短视频。

根据B站的性质,小米更多的围绕二次元的方向来做视频内容,比如与二次元形象初音的合作视频。

小米的官方秒拍账号与B站页面示意

03

窄众平台:知乎、网易云音乐

目的:建立专业形象、吸引窄众人群

知乎、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平台是相对窄众的平台,因此它们的营销策略也和双微有所不同。

小米在知乎有“小米电视”等账号,回答一些电视相关问题,而雷军在这个平台则更有分量,作为企业领导者,他亲自回答用户对于小米的一些疑问甚至质疑,获得了非常好的公关和传播效果。

比如面对“雷军说小米手机成本价卖给消费者,正在考虑收会员费、服务费。请问这样做合理吗?用户会不会买账?”这个问题时,雷军清晰详细地进行了解答,这要比一众粉丝片面的分析好得多。

雷军的知乎页面与“小米电视”机构账号页面示意

在网易云音乐上,你会看到雷军作为歌手在平台上拥有自己的歌曲和粉丝,虽然歌曲是戏谑的“Are you OK?”但依然获得了大批的关注和评论,粉丝觉得企业领导人有趣,接地气,这对于粉丝提升对品牌的好感度是有不小帮助的。

雷军在网易云音乐上备受热捧

04

低线城市平台:今日头条、QQ空间

目的:官方宣传,销售转化

低线(三线以下城市)人群居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但如果你的产品希望渗透到这些地方,那还是应该顾及一下相关平台。

作为一个很大销量来自于低线城市的品牌,小米的营销也遍及了今日头条甚至QQ空间。由于小米天生受到的关注度较大,因此它在今日头条的内容总能获得较大的阅读和互动量。

另外,如果你打开QQ空间,关注了小米官方账号,会发现它的活跃度非常之大,一条动态获得的阅读达到百万次,点赞也达到上万次。

小米的头条号页面与QQ空间页面示意

多平台营销,根据不同平台性质不同目的,发布不同的内容,吸引不同的用户,这是小米由双微营销转向全社交平台营销的策略。

特斯拉 全社交平台营销案例

特斯拉不付费做广告是众人皆知的,“好产品即是营销”,这是特斯拉的营销策略。

我在特斯拉时感受最深的是,特斯拉很少运用各种广告创意技法做营销。在国内,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也只是把好产品展示出来让用户知道,看到,试驾,然后凭借用户口碑自发传播。

当然不做广告不代表特斯拉不希望让用户了解产品,因为不做广告,它就更需要充分挖掘社交网络的力量。

特斯拉的社交媒体平台至少开通了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Snapchat,加上官网Blog,构成了特斯拉的全平台营销体系,发布的内容以产品相关内容居多,辅以部分车主故事,可以看出特斯拉的传播内容奉行“真实,不浮夸”的原则。虽然以产品内容为主要传播内容,但因为实行了全平台策略,所传播内容的势能非常强大。

2016年10月19日,特斯拉发布了全自动驾驶硬件,做了一次“没有付费广告的Campaign”。特斯拉率先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博客,随后在Twitter, Facebook, Google+, Vimeo, Instagram发布了相关视频内容,视频内容为一个人从上车到公司后,汽车全自动驾驶,全程完全不需要人控制,充分展示了特斯拉的黑科技,内容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巨大关注,全社交平台的营销策略使得特斯拉覆盖了短文案,长博客,图片,视频多种形式,丰富全面地展示了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的使用场景。

特斯拉各大社交平台页面一览

特斯拉的这次“没有付费广告的Campaign”在全平台获得了上百万的播放量和几十万的互动量,并引发了大面积的用户自发传播。特斯拉不做广告,但其在全社交平台营销上发挥到了极致。我在做特斯拉国内的社交媒体营销时,同样采用了全社交平台营销策略,让特斯拉产品的魔力在社交媒体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何做好全社交平台营销

1. 品牌定位

全社交平台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是品牌对于自身的定位,只有确定了品牌自身的定位和在消费者中的位置,才能据此选择合适的营销平台。

2. 选择适合的平台

上文说中国的社交媒体环境多变而复杂,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适合运营所有平台。品牌定位不同,可选择的平台也不尽相同。

高端品牌可能不适合在相对低端的平台做营销,专业度高的品牌可能不适合在大众型的平台做营销。具体在某一次Campaign或内容的营销上,也可以根据内容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平台。

另外,根据品牌不同的营销目的,平台选择同样有差异,有些平台更适合品牌传播,有些平台更适合销售转化。

3. 与时俱进,合适的内容配比

在社交媒体环境进化的今天,以静止的思维来看社交媒体营销是不对的,也是陈旧的。企业需要在发现更新更好的营销方式时积极拥抱(并不是鼓励无脑跟进,要根据品牌定位来看),比如面对直播崛起的环境,汽车品牌进行合适的直播尝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对于一些B2B企业,以合适的策略跟进和运营知乎机构账号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同时,各平台的内容数量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微博兴盛的年代,品牌运营微博的标配是每天4-5条,而在今天的社交媒体环境下,对于微博平台来说已经没有必要再维持那个数量,而可以适当将经历分配给知乎,秒拍这样的平台。

4. 选择合适的营销工具

品牌有了清楚的定位,制作了好的创意,选择了合适的平台发出,通常还需要媒介配合,双微时代的KOL策略是一种选择,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营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平台的原生广告配合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可以帮助品牌筛选并影响更精准的潜在用户。

关于这一点,下一期文章将会更详细地介绍。

社会化营销在中国的时间不超过10年,但其剧烈变化却可能是传统营销在过去几十年都没有过的,2017年的社交媒体环境与2013年相比已显著不同,面对时刻在变的社交媒体环境,品牌方同样应该以变化的态度来迎接。

 

本文作者@寻空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0687.html/feed 0
运营,找到精准用户的切入点在哪里?? //www.f-o-p.com/36173.html //www.f-o-p.com/36173.html#respond Wed, 01 Mar 2017 07:19:11 +0000 //www.f-o-p.com/?p=36173 2 (37)
一.    用户的定义与分类
 
1.用户的定义
 
用户就是指某一种技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使用某种产品的人。(虽然定义非常简单,但越是简单的概念,就越要弄清楚它的含义,这里的关键词是使用某种产品的人。)
 
2.用户的分类
 
按照重要性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用户、目标用户、核心用户。
 
用户是使用某种产品的人。
目标用户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使用对象。
核心用户是产品最为核心的目标用户群体。
 
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大学生分期的应用特别火,所以使用这个分期服务的人,就属于他们用户的界定。他们的目标用户就是大学生。在大学里面有网购以及消耗大宗商品需求的学生,就是核心用户。(因为一些没有消费能力,或者不太愿意网购的学生,是不会使用他们的产品的。)
 
既然说到了目标用户,就不得不谈一下种子用户,目标用户和种子用户主要区别有三个。
 
1.是否已经使用产品。使用你产品的人就是你的种子用户。
 
2.是否给予产品反馈意见。种子用户愿意持续给产品提一些意见,帮助优化产品,但是目标用户就不一定会给出反馈意见了。
 
3.是否愿意分享和传播产品。种子用户能够帮助产品更好的传播,愿意向身边的社交圈去介绍你的产品。但是目标用户可能用完就用完了,不会有分享传播这个环节。
 
从这三个区别来看,目标用户其实是一些会使用产品的群体,但种子用户群体,更核心的是会持续帮产品提出意见,并且愿意分享和传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做产品的时候,都希望在产品初期,争取一些种子用户的原因。
 
按照活跃度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活跃用户、流失用户、留存用户。
 
活跃用户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产品或服务有过任意行为的用户,按时间维度区分的话,包括日活(DAU),周活(WAU)和月活(MAU),这就是一个活跃用户的定义。
 
流失用户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再打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有30天、60天,90天的界定,如果过了这么长时间后,这个用户再也没回来,我们就可以判断为这个用户已经流失了。流失用户也是跟着产品特性进行分类的,社交类应用的期限比较短,但一些低频应用的间隔时间可以能会比较长一些。
 
留存用户是用户自某时间开始使用,在一段时间之后仍在使用应用的。留存用户其实是相对流失用户而言的一个概念,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过了很久很久之后,又使用我们的产品,说明他不是特别活跃,但其实这就是留存用户,如果留存用户特别多,我们就要想一些方法,将他们转化为活跃用户。
 
其实除了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用户,属于召回用户,也是一个转化的问题,用户流失之后召回,有可能转化为活跃用户,也有可能继续流失,然后可能再也召回不了了,还可能召回之后不是特别活跃。
 
按照转化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用户、客户。
 
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人。
客户是愿意为产品的各种增值服务付费的用户。
 
举个例子,我们用 QQ,就是腾讯的用户,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购买QQ会员等,就算是腾讯的客户了。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互联网思维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是否能够去免费获取更多的用户。在海量用户基础上,通过免费把用户吸引过来,再推出一些增值服务,用户为了更好的产品体验,就会去使用增值服务,这就是互联网思维里面常用的一个免费的玩法,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更好的去记录用户数量。
 
比如说现在很多平台的分享,首先通过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去吸引用户听讲,如果用户觉得还不错想继续学习的话,后续可能就是些付费的课程了,这是同样的一个概念。
 
3.产品运营的定义
 
产品运营是一个统称,而不是一个分类。目前来说不同的人对于产品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张亮老师的定义是,“我认为一切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章鱼怕黑老师说,“产品运营就是基于互联网产品,以最低的预算、最优的路径、最高效的执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实用户,建立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壁垒,最终获得产品市场成功的过程。”
 
以上的说法都有道理,只是出发角度不一样,有的是从运营的价值出发,有的是从互联网与传统运营的区别出发,有的是从运营的作用出发,每一个定义都能够引发大家打开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到底什么是运营?一切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息息相关,以用户为核心的,通过人为干预的工作,统称为运营。我们能够发现产品运营往往围绕三个元素,产品、用户和运营手段,这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没有产品运营,基本就是空中楼阁,根本谈不上是运营,没有运营手段干预的运营,产品很难去发展壮大。如果说没有用户去使用产品,那么产品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三个目标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撑起了产品,运营手段和用户三者的一个良性循环发展。
 
比如拿兑吧的活动来说,其实它更多是一个运营,兑吧组织一个运营分享课程,要求很多老师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更多是从一个现场活动的角度出发,但是如果做一个更深的含义了解,比如说通过活动召集用户,后续对用户有一些互动和福利,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它就是用户运营
 
二、快速了解用户的5个方法
 
作为一个用户运营或者运营而言,了解用户是非常基础和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关于快速了解用户,有五个方法。
 
1.做好用户沟通
 
多方式。一对一、群聊、深度访谈,用不同的方式和深度去跟用户沟通。
高频率。随时与用户交流,密切保持联系,这样才能更加了解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俗话说,坚定则明,偏信则暗。除了跟用户进行交流之外,还可以尝试了解一下竞品的用户诉求,常规做法就是,偷偷潜入竞品的一些用户交流群,或者竞品的用户吸引点在什么地方,用户对竞品的哪些功能特别喜欢,以及他们对竞品的看法等。因为往往用户在自己产品的用户群里面,并不会透露他们真实的想法,但是在别的平台,用户可能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真实意愿。
  
2.进行数据分析
 
产品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喜好和属性。
 
比如今日头条,它是一个媒体资源平台,我们通过对它的阅读转化分享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什么样的用户和内容,在这个平台是可以吃香的。对24小时内用户活跃度和不同内容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在什么时间段和内容,更讨用户的喜欢。
 
问卷调研,对用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用户特点。
关键点在于样本数量要大,覆盖层次要全,包含平台不同层次类别的用户。
 
3.了解用户画像
 
用户调研采集。通过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建模、设置标签等分析,完成用户画像收集。
 
行业数据分析网站。比如百度指数,阿里指数等工具进行用户人群属性划分。比如在百度输入“今日头条”,可以看到关于它的一些网页基本属性,性别、比例、年龄等分布,从而得到数据做为参考。
 
4.解读行业报告
 
通过行业报告解读,了解用户共性特征。有一些发布行业报告的网站,易观大数据分析、企鹅智库等,这些行业报告覆盖行业面广,包括游戏行业、视频行业,新媒体行业等,也有新兴或者传统行业,还有一些不同年龄群用户的一些特点分析。
 
看这些行业报告还有一个好处,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全域的视野,快速了解行业内用户的一般特征。其实做运营,越是做到最后,更多是拼运营人的格局和视野。同样一个问题,普通人可能端对端去解决问题,但作为一个高级或者资深运营,可能会站在更高角度和系统的去解决问题,或者用行业内的案例来佐证,这样对于大家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5.深入模仿用户
 
模拟用户,去体验产品的各项功能,从而模仿用户的心理感受,了解用户的真正诉求。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神经病在神经病院里,经常以为自己是一个蘑菇,然后总是自己举一把伞,蹲在墙角,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睡觉,医生护士无法把他叫回来。有一天,有个医生也举了一把伞和他一起蹲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一天这个神经病突然站起来,把医生的伞拆掉说,你都发芽了还在这里长,你真是个笨蛋蘑菇。通过这个笑话可以看到,去模仿用户的心理感受,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三、拉新用户的16个方法
 
8个免费方法
创业媒体报道/记者专访
●创始人站台推荐
●熟人传播
百度搜索优化(SEO
●资源互换
●内测用户社群
 
8个付费方法
●发布会
●付费广告
KOL推荐
●软文推广
●应用刷榜/ASO
●垂直论坛
●线下地推
 
四、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思路

1.促活留存主要分为三步:
 
找出用户流失原因。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问卷、访谈等形式跟用户去交流,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从产品上流失的。
 
修复流失问题。痛点需求没找准?产品bug多、体验差?设计风格不好看?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消息通知用户。找到这些问题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做了优化,然后观察转化效果,如果转化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更多一些尝试和摸索。
 
2.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方法
 
适时提醒用户。产品更新或者有活动上线,记得用站内信等方式引导用户回到产品。
 
用户分层运营。根据用户属性和产品数据表现,进行用户的分层,得出个性化的运营和分层。给予不同用户精准信息的推送,从而促进用户留存
 
用户成长体系。根据用户的表现,让他通过一些行为获得相应的积分,建立有效的用户积分体系,通过等级晋升去促进用户活跃。
 
优质内容沉淀。
 
社交关系沉淀。它满足了人性的需求,促进了用户流程活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都想做一个社交的原因。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运营直升机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36173.html/feed 0
社交媒体运营应该知道的61个关键指标! //www.f-o-p.com/12111.html //www.f-o-p.com/12111.html#respond Tue, 24 May 2016 02:53:09 +0000 //www.f-o-p.com/?p=12111 在琳琅满目的社交媒体缩写词中,“KPI”最令我困惑。这是因为“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总会让你想起西装革履进行PPT演示的商务人士。
 
但细究起来,这个词却并不复杂。KPI总结起来其实就是那些值得你去关注和衡量的事情。
 
从根本上讲,社交媒体KPI或社交媒体指标甚至是你企业最重要的指标,它们可以帮助你了解你的广告和战略表现如何。

1

 
社交媒体KPI可以是你在社交网络上获得的互动和分享次数,你还可以追踪自己的网站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点击,或者用户通过这种渠道访问你网站后的转化率
 
事实上,现在的社交媒体KPI种类过于杂乱,有时甚至让人理不清头绪。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会一同来了解你有可能关注的各种社交媒体指标,并对其含义和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解释。
 
首先来看看社交媒体漏斗
 
社交媒体漏斗可能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但我们这里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我们眼中的典型用户认识一个产品或品牌的整个过程。
 

这一过程在每个阶段都有很多衡量指标,以下就是本文将着重介绍的几个大类。
 
  • 活动:你的社交媒体团队的产出
  • 到达:你的受众或潜在受众
  • 互动:人们与你品牌的互动,以及对你品牌的兴趣
  • 获取:建立关系
  • 转化:活动、销售和结果
  • 保持和支持:满意的用户和品牌布道者
 
以下为详情:
 
1、活动指标:你的社交媒体团队的产出
 
这些数字可以展示你正在做哪些事情,以及你的社交媒体团队的产出——包括发表博文、日程安排、优化内容、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在你尝试新方法时却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判断这个阶段的某些活动能否提升我们稍后提到的指标,就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平均响应时间:一个团队成员或品牌代表对品牌社交媒体受众的评论或询问作出回应平均所需的时间。
 
内容制作速度:你每段时间内制作的内容数量。根据你所关注的内容类型,你可能希望分类统计,指标包括:
 
——每段时间内的博文
 
——每段时间内的演示文稿
 
——每段时间内的视频
 
——每段时间内的电子书
 
——每段时间内的白皮书
 
——每段时间内的信息图
 
——每段时间内的其他内容制作量
 
发布速度:每段时间内的社交媒体帖子数量。根据你使用的社交网络不同,你可能会进行如下分类统计:
 
——每段时间内的推文数
 
——每段时间内的Facebook帖子数
 
——每段时间内的LinkedIn更新数
 
——每段时间内的Google+更新数
 
——每段时间内的Pinterest钉图数
 
——每段时间内的Instagram贴图数
 
——每段时间内的论坛帖子数
 
——每段时间内的其他社交媒体内容发布数
 
帖子主题构成:每段时间内在每个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各种内容主题(例如资源、优惠、博文等)的百分比。
 
帖子类型构成:每段时间内在每个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各种内容类型(例如图像、链接、视频、文本、调查等)的百分比。
 
响应率:你们在特定时间内针对用户的问题和评论作出响应的百分比。
 
社交媒体营销预算:你的团队在每段时间内投入的资金量。
 
2、到达指标:你的受众或潜在受众
 
这组指标关注的是你的受众和潜在受众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及你发布的消息被他们获得的频率和效果。很多社交媒体管理工具(例如Buffer!)都提供了很多类似的指标。
 
受众增长率:某个品牌通过每个渠道增加或减少受众的速度。用新增加的受众数量除以受众总数。
 
平均位置:一个品牌的广告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中的平均位置(首页顶端的位置为1)。
 
品牌认知:你的品牌在每段时间内被人提及的总次数。
 
CPM:付费广告展示1000次的成本。
 
粉丝/关注者:每段时间内在各个社交网络中的粉丝总数。
 
影响分值:影响分值由Klout和Kred等公司提供,衡量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品牌在某个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频率:某个具体的关键词或短语在一个品牌的社交图谱中出现的次数。
 
帖子到达:在一段时间内至少看过你的某段内容一次的人的数量。
 
潜在展示:一段内容在某段时间内可以展示的次数,无论用户是否与之互动。
 
潜在到达:某个品牌的潜在受众人数,包括受众的朋友其他在某段时间内有机会看到某段内容的人。
 
受众份额:某个品牌将到达的人数较之于对手的百分比。
 
互动份额:一个品牌的互动指标与类似领域的其他企业的对比情况。
 
声音份额:一个品牌在人们对话中的占比与同类企业的对比情况。
 
情绪:提及某个品牌时,人们的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所占的百分比。
 
视频观看量:你的视频内容在YouTube、Vimeo或Facebook等渠道中吸引的观看次数。
 
3、互动指标:人们与你品牌的互动,以及对你品牌的兴趣
 
这些数据关注的人们在社交网络上与你的内容互动的方式,以及分享和再次分享你的内容的方式。
 
放大率:每个帖子的平均分享次数。根据你使用的社交网络不同,你可能需要对放大率进行分别统计,例如:
 
——Twitter转发
 
——Facebook分享
 
——Google+分享
 
——LinkedIn分享
 
——Pinterest转发
 
——Instagram转发
 
认可率:在每段时间内获得的受众认可次数,包括各大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
 
平均互动率:单位报告周期内通过一个社交渠道以任何方式与你的内容互动的人占受众的百分比。
 
评论率:你的每个帖子平均获得的评论数。
 
对话率:每个社交网络帖子的对话次数。在Facebook、Google+、LinkedIn、Pinterest和Instagram上指的是评论,在Twitter上指的是回复。
 
互动占受众百分比:各大社交网络上的总互动次数除以受众总数。
 
粉丝人均互动率:一个社交网络中的总互动次数除以该社交网络上的粉丝数。
 
病毒传播率:指某段内容在各大社交网络上传播的速度。衡量这一指标的较好方法是某段内容的总分享次数。
 
4、获取指标:建立关系
 
在 这个阶段,那些原本只是在Twitter或Facebook上与你的品牌聊天的人或许会更进一步,有可能查看你的网站了解你的商品和服务。获取指标关注的 就是他们在那里的体验——包括你的受众是否与你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你的价值相匹配。GoogleAnalytics这样的分析提供商可以提供很多类似的指 标。
 
博客订阅数:订阅你博客的人数。
 
跳出率:只访问你网站上的一个网页就返回到来源地,而没有继续查看网站内容的访客所占的百分比。
 
点击次数:在某社交网络的一个帖子中点击链接的次数。
 
点击率你的受众在某社交网络的一个帖子中点击链接的比率。用帖子中的链接点击次数除以该帖子的展示次数。
 
CPC:付费广告或社交网络的每次点击成本。
 
电子邮件订阅数:订阅你的电子邮件列表的人数。
 
潜在客户:每段时间内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潜在销售合同数量。
 
链接数:与你网站上的特定页面建立链接的页面数。
 
微转化:在完成转化之前,一个品牌的用户经常采取的任何可以衡量的活动。
 
页面浏览量:某网站在特定时间内的页面查看量或点击量。
 
社交访问百分比:来自社交网络的推荐流量在你网站总流量中的百分比。
 
每关键词排名:你的内容在一个具体的关键词或短语的搜索结果中的平均位置。
 
会话(以前称作“独立访客”):某个时间段内在你的网站上发生的一组互动(一个会话可以包含多个屏幕或页面浏览量、时间或社交互动。)
 
会话持续时间(以前称作“访问时间”):所有互动的持续时间总和(按秒计算)除以会话次数。
 
流量:社交网络在每段时间内为你的网站输送的访问量和访客数。
 
流量比率:三大主要流量来源的占比,包括:
 
——直接访客:通过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你网站的人。
 
——搜索访客:通过搜索引擎访问你网站的人。
 
——推荐访客:通过其他的博客或网站访问你网站的人。
 
5、转化指标:活动、销售和结果
 
用品牌吸引访客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放到转化指标上。你所定义的转化可能是一次销售、一次订阅、一次下载、一次注册或其他活动。同样地,GoogleAnalytics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平均购买价值:客户每次购买的平均价值。
 
每客户平均收入:平均每个客户在某个品牌上的平均花费,用年收入除以一年的客户总量。
 
转化量:每段时间内的转化次数(这里的转化可以定义为你希望用户在你网站上采取的最终活动,例如电子邮件订阅、下载、注册、安装widget或工具等。)
 
转化率:采取你渴望的活动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用每段时间内的转化量除以总流量。
 
CPA(每次获取成本或每次活动成本):某品牌为获取潜在客户支付的费用。
 
每次转化成本:某品牌为获取转化支付的费用。
 
新访客转化量:某品牌网站的新访客在每段时间内带来的转化次数。
 
返回房客转化量:某品牌网站的返回访客在每段时间内带来的转化次数。
 
RPC(每次点击收入):付费广告平均每次点击带来的收入。
 
社交媒体转化率:可以归因于社交媒体的转化量占总转化量的百分比,用社交媒体转化量除以总转化量。
 
ROI(投资回报率):社交媒体活动产生的收入除以所有已知的社交媒体花费。
 
6、保持和支持指标:满意的用户和品牌布道者
 
这些KPI中的很多都不是传统的社交媒体指标,而是常规的商业指标,涵盖了消费者认识品牌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会创造一些比较满意的用户,让他们成为我们品牌最重要的销售员——换句话说,将整个漏斗颠倒过来。
 

 
品牌布道者人数:可以被视作品牌布道者的客户数量,根据则是这些客户在社交媒体上对你品牌的支持度。
 
客户年度价值或终身价值:可以通过与某个客户的未来关系获得的净利润预期。
 
客户保持率:在其他客户离开的背景下,继续与你的企业保持关系的客户比例。
 
客户评价数:每段时间内的正面或负面客户评价数。
 
客户满意度:用于衡量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达到或超过客户预期的指标。
 
客户满意率:通过一个分值来表示,100%代表完全满意。该指标通常附带在问卷中,要求用户给出自己的满意率。
 
客户流失率:用于衡量在特定时期内离开的客户数量。
 
客户评价:每段时间内的正面客户评价数。
 
K-因子:网站、应用或用户数的增长速度。
 
净推荐值:要计算这一指标,需要客户回答一个问题:你有多大可能将我们的产品或品牌推荐给你的朋友或同事?取值范围为0到10。
 
每单支持成本:支持团队一个月内的运营成本除以当月的订单数量。
 
最后别忘了……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篇文章介绍的许多指标都是值得分析的。但只有你自己知道哪些指标能够帮你了解战略是否奏效。
 
别忘了,你才是专家。一定要让指标为你所用,切勿本末倒置。

ASO优化服务点击链接:ASO优化服务介绍

IOS加速审核点击链接://www.f-o-p.com/8854.html

1

本文作者@腾讯科技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本文须经顶尖推广同意,并请附上本文链接!

]]>
//www.f-o-p.com/12111.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