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获客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19 Apr 2023 10:07: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0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线上获客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低成本线上获客渠道及方法 //www.f-o-p.com/303897.html Thu, 29 Dec 2022 03:49:43 +0000 //www.f-o-p.com/?p=303897

 

首先,获客渠道,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好的获客渠道,本质上是在问,作为销售人员,我们应该怎么精准获客?

具体分两步走:

第一步:做好客户画像。

理清客户属于哪类群体、有什么特征。例如,客户的性别、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等。

第二步:选择对应的获客渠道,并且“因地制宜”。

目前线下获客成本太高,所以绝大多数企业都将获客方式转移到线上。

本篇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叙述:

  1. 流量大、转化效果好的线上渠道
  2. 每个渠道的运营规则和获客方法

一、自媒体渠道

1. 知乎

知乎是一个问答社区,会定向去邀请高质量IP用户,在平台里答疑,所以知乎吸引到一批高知群体,从而不断地实现用户迭代,保证了用户的活跃度,稳定了用户的总数量。

如果你是银行理财经理,想在知乎上发布一些理财相关的知识,从而进行引流获客,完成变现。你需要做的是:

1)了解知乎的算法

当你答完一个问题后,需要在多长时间得到多少点赞和评论,回答才不会被限流、被淹没,从而被推入更大的流量池里、被推送到前排,被更多人看到。

2)有选择性地进行回答

不仅要关注问题与你所做领域的相关度,还应关注一个问题的浏览量和关注者有多少。如果一个问题浏览量只有一两百、关注者也只有一两个,即使是与你专业相符,回答它对我们获客也是毫无帮助的。

另外,数据流量大的回答,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这一类问题已经有了非常多的优质回答,我们很难再将自己的回答挤到前面去。

2.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其实也是偏内容分享的渠道,它对标的是较为下沉的用户,这批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有限,偏好较为直白通俗的输出内容。

所以,在取标题时就要格外注意,例如我们今天的问题是”有什么好的获客渠道”,在今日头条发布的话,我们就应该改为“怎么才能赚钱”。

只有因地制宜,我们才将自己的内容展现到更多人面前,才有更大机会去实施转化,从而达到获客赚钱这一终极目的。

3. 抖音

1)明确我们的目标用户

不像上面所讲的知乎、今日头条这类渠道,用户自带有鲜明的画像,我们进入平台后要做的就是投其所好。

抖音用户流量池巨大,用户类型跨度极大,我们需要明确我们主要的目标用户是哪些人群,再去产出内容。

2)提升输出内容的质量

机遇和风险并存,抖音自带巨大流量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竞争。比起文字类获客渠道,视频类获客渠道还有封面、剪辑风格、说话方式、画面比例等这些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当然,别忘了要“因地制宜”。我们还是要考虑抖音的算法逻辑是什么、怎么做才能让我被更多人看见。

比如,抖音搜“热点宝入口”,就能看到官方的热点和话题榜,在这些话题下发布视频,就能获得官方的流量扶持。

4. 小红书

像小红书这样一个视频类渠道,它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对美有追求、经济相对宽裕的年轻群体,分享方式除了文字形式,还有图片、视频。

除了那句老话“因地制宜”,还要考虑小红书的逻辑算法是什么,小红书有哪些官方活动和官方流量可以蹭。

比如在小红书的“创作中心”找到“笔记灵感”,找到适合自己的话题进行内容发布,不但能够获得更多曝光,还能得到官方奖励,获得官方的推广机会。

另外,自媒体渠道的获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引流的时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一定要舍弃掉一些敏感的关键词,否则发布的内容轻则被官方屏蔽,重则禁言或封号。

比如在小红书进行引流时,笔记里我们不能直接说“私聊我一下”,可以改为说“戳我一下”,“站内消息发你了”。

还有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发布内容都会限流。这就要求我们事先研究平台的规则,如果只是一味埋头写内容,不清楚平台引流规则,连自己的内容哪里违规,什么时候被限流都不知道。

二、私域的渠道获客

1. 社群获客

准备好一份社群的自我介绍,涵盖了你是谁、你具有什么利他性的点。

例如,以我自身为例——我是王静秋,现在是一家互联网咨询公司的ceo,我擅长私域、社群运营等领域,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非常欢迎大家找我交流~

在进入社群,发布自我解释后,还要持续地输出干货,换取大家的信任。这样有相应需求的客户,便会主动地来添加你进行私聊。

在社群的选择上,可以是微信群,也可以像知识星球一样在app里建群,社群的选择也需要根据目标客户的画像来决定。

2. 互推

找一些旗鼓相当但非竞争对手的人进行互推,最好所做的行业还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a售卖家具,b售卖电器,a的微信有2000个客户,b的微信好友也有2000个客户,那他们完全可以发一条朋友圈为对方打广告,帮助对方获客。

3. 视频号

输出专业内容,靠现有微信好友、核心用户转发宣传,从而获得新的客源。

最后一句话总结,线上渠道获客,你需要:

  1. 具备利他性,要能够给别人提供价值;
  2. 抓住目标客户画像,精准产出内容;
  3. “因地制宜”,搞清选择的渠道的运营规则、推荐算法等;
  4. 坚持输出内容,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如果想了解其他运营获客相关干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与我交流~

 

作者:钇睿老师

来源:钇睿老师

]]>
如何做线上获客?5大关键核心触点! //www.f-o-p.com/155310.html Wed, 28 Aug 2019 03:22:34 +0000 //www.f-o-p.com/?p=155310

 

如果我不说,80%的人可能都会认为:一个产品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是自然流量,他们是主动过来寻求服务的。

毕竟用户是通过其他媒介、门户资讯网站、好友推荐了解到了这款产品,仔细研究后感觉对自己有用,这才去下载使用的。

这是多么美好、自由和民主的幻想。

事实,除了巨头的那几个国民应用的产品,绝大部分产品的用户都是付费推广过来的,在获客成本高企不下的时候,大家拼的就是如何在最低的成本下,精准获客并提升转化。

还是那句话,本质的东西最简单,也最接近真相。

技巧无需花里胡哨,有用就好,下面我介绍一下在目前市场获客过程中,那些本质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点,好好品味。

H5、App、小程序三大渠道的区别

在充分了解增长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三大增长渠道的区别(H5、App、小程序),包括很多产品、运营、推广过的同学们,其实很多人对这三个渠道的应用,还是比较模糊的。

1. H5

H5全称是HTML5,你甚至可以不用知道任何其他关于它的解释,你只需要知道这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项标准,浏览器就是通过解码HTML,把网页的内容显示出来,它是最初互联网兴起的基石。

H5页面最大的优点就是跨平台兼容性强、开发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对开发的技术成本要求也低,可以说是一种很灵活的解决办法。

对于用户来说,它的使用成本很低,只要在有浏览器的情况下,就能无差别访问。但它的缺点也是很致命的,网络环境不好时,用户体验很差,运行速度比较慢,而且无法保存本地的用户数据,很难去有针对性的地做留存。

所以现在的H5页面,大多数用作一些一次性的站内活动落地页,站外的投放的活动等。还有一些App的功能,如果短期迭代较为频繁,也会选择先用H5页做过渡。

2. App

App是指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现在一般特指手机软件,而软件的运行会依赖于手机的操作系统,目前主流系统分两种: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

App页面也称之为原生页面,优缺点刚好和H5相反,原生页面的交互体验是最流畅的,运行速度是三者里面最快的。而且app能更有有效地利用移动硬件设备的底层功能,如摄像头、麦克风之类的。

它的流畅度和体验是H5和小程序无法媲美的,但它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却是令人困扰的。每一次的迭代优化,都需要发版和提审,经过应用商店的审批才能发布下载。一套方案一般同时做两个版本,安卓的还需要根据不同商店提供不同的版本包。

其次用户的使用成本极高,需要手动下载安装,还要通过四五个权限拦截的筛选。但用户一旦下载,只要产品对用户有价值,一般不会轻易弃用,留存效果较好。

3. 小程序

小程序通常都是指微信的小程序,它不需要下载安装,在微信里通过扫一扫和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使用,先开放注册的主体类型有:企业、政府、媒体和个人等。

小程序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中和App和H5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取长补短。

在兼容性方面,小程序是不需要考虑的,只要兼容微信的手机系统,小程序就能无缝兼容,在微信的生态圈里面,小程序的用户使用成本极低。很多时候小程序的拉新,只需要一个授权,所有的用户信息就同步过去了,因为微信在前期已经收集过这些用户的信息了。

其次,小程序的交互体验,虽然说略逊色于App,但确实比H5页面好太多,同时还支持调用手机硬件功能。

总结一下,每个渠道各自适应什么样的产品:

  • 如果对使用场景和体验有追求的中高频产品,以及需要承载很多私人信息的产品,尤其是社交、社区、金融类的产品,更适合用App来承载。
  • 如果对效率、时效性比较看中的工具类产品,且私人属性较少、活动属性偏强的产品,尤其是外卖、电商、搜索、查询等的产品,更适合用小程序来承载。

至于H5,就是用来辅助App和小程序的,不足以用来承载一个产品。

上面这些就是三大获客渠道的区别,当你熟知了这些渠道的差异后,很多时候,你可以自行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什么方式去有效获客了。

二、五大关键核心触点

从用户接触产品到真正使用产品,一共会经过五个步骤,我们称之为五个场景的触点,因为这都是我们有可能去“打动”客户的点所在,如果都错失了,那就等于白白浪费了。

下面我将把这个五个触点仔细说一下,然后把当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列出来:

Step 1:站外渠道投放

站外的渠道投放,基本都是指付费推广,因为这种渠道的人群比较集中,才有付费投放广告的价值,在这一步,我们投放的广告曝光量,和我们所付的钱是息息相关的。

在这一步,我们看的是广告展现量,一般这个数值就能反映出广告被曝光了多少次。按目前来看,移动端的投放会比网页端的价钱贵很多。

Step 2:创意展示

第一步我们购买了广告位置,在这一步我们将在这个位置放上我们的广告创意素材,素材大多以文案和图片为主,有些也会以视频的形式出现。

在这个部分,我们最关注的的就是点击通过率CTR(点击/展示),这个率能反映出广告本身对渠道用户的吸引程度。

提升CTR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整广告的表达方式,至于用户在接收广告时的心理表现,我在这边文章里有详细介绍《为什么你每天兢兢业业推广产品,依然收获甚微》。

Step 3:落地页

这里的落地页(Landing Page)大多是指注册落地页,毕竟能来到这个页面的用户,都已被你的广告所吸引,他们有了解的意向,甚至有转化的可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用户的信息做二次营销,落地页通常会当注册流程来做,再不济也会请求用户留下宝贵的手机号,这个页面通常充当着门店销售员的角色。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页面,同时这也是一个展示痛点的页面,这个痛点问题,应该和前面的创意展示部分的内容息息相关,能否满足用户,促进注册,就很依赖内容的相关性了。

这个时候我们主要看两个指标:页面的UV和跳出率,前者主要由前面的CTR决定了,UV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后面的相关转化,而后者则和逻辑表达有关。

如果Step2和Step3中所说的内容缺乏逻辑关系,又或者Step3中落地页的页面内容结构过于复杂,用户很有可能是看不懂的,甚至不愿意去花时间看懂,这个时候你的页面跳出率就很高了。

辛苦拉来的意向客户,却因为糟糕的销售员拒之门外。

Step 4:注册成功页

按照以前的说法,这里应该是辅助转化页面的位置,但现在获客越来越难的,大部分的产品都把注册环节前置了,前置到了落地页的位置。

同时很多产品深知自己未能在Step3落地页的这一步,就把用户痛点完整地暂时出来(有学习成本),所以很多人索性通过其他小优小惠先把用户“骗”到手,利用用户注册留的手机再做二次营销,这也是一种时代不断演进过程中的产物。

所以注册成功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了,往往注册只是核心流程里的第一步,注册之后就需要尽快让用户去体验核心流程,完成商业转化,而注册成功页就是承接这一部分过渡的媒介。

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得看这个页面向下一个页面的CTR。(下一步有可能是跳转下载App或者跳转站外流程)

Step 5:产品转化

这一步,是指用户早已通过了注册,找到了组织,或许已经下载了App,并有愿意试一试的念头。我们不应再设过多的阻拦,让用户尽早进入核心流程。

如果这个时候用户的体验还是不流畅又或者有绕不过去的bug,那么很有可能浪费了前四步“漫长”的铺垫,功亏一篑了。

在这个页面里面,我们最主要看的,还是核心流程的总体转化率,对理财产品来说,就是投资转化率,对酒店预订产品,就是客房预订转化率等。

三、获客全流程的分工

在分工比较明确的公司里面,通常Step1、Step2都是由推广部门去负责的,他们熟悉市场渠道的属性和偏好,选取合适的投放位置和时间点。

而Step3、Step4都是用运营部门去负责的,他们需要对新用户的拉新、落地页的活动文案、宣传做一系列的策划,目的就是在这个渠道里尽可能地拉取更多的新用户。

最后Step5,就是产品经理的重点关注的环节,所有的商业转化、用户价值体现成败在此一举,与此同时,在Step1开始的时候,直到用户进入Step5,产品经理都是需要全过程跟踪的。

以我对目前市面上负责Step1-Step4同学的能力了解,你需要不断地为他们填坑、补锅、分析数据。

当然,这也不乏有厉害的。

 

作者:雅格布

来源:雅格布(ID:jacob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