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辛束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29 Mar 2019 09:02:3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7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胡辛束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公众号的罗曼蒂克兴衰史 //www.f-o-p.com/104220.html Tue, 30 Oct 2018 01:44:42 +0000 //www.f-o-p.com/?p=104220

 

前传

2012年7月21日,鲜有雨水的北京迎来了一场61年来的最强暴雨,导致79人死亡,这个结果在微博上是不可理喻的。网友和公知的各种段子、批评、谩骂和吐槽像洪水一样汹涌澎湃,差点把微博服务器给弄宕机。第二天,为加强与大家的沟通,@人民日报 官网微博正式上线,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官媒入驻社交媒体的序幕。

在此之前,微博被称为草根和大V的王国,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社交媒体的话语权。@薛蛮子、@作业本、@李开复、@任志强、@冷笑话精选 等大号如日中天,无数人把他们当偶像一样看待,并想与其合作。一年之后,薛蛮子在监狱里回忆道:“每天醒来有上千条私信和微博求@你,就像皇帝在批奏折!”

那时候很多没有品尝过巨大话语权滋味的理科男还忙着躲在实验室里搞科研,没有像今天这样稍微杀过鱼的人都敢出来开科普课搞知识付费。所以微博会不时出现谣言的内容,即使是薛蛮子、任志强和李开复这种大V也难以分辨,偶尔也会一不小心中招,成了谣言的最大传播节点。

在经历了北京那场最强暴雨之后,圈内明显感觉到,微博开始走下坡路。

此时,早在一年多以前就提出要包装50个KOL并成立了独立新媒的前创业家主编申音还没想好自媒体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他已经签下了薛蛮子、罗振宇、程苓峰、金错刀等人,其中薛蛮子的《蛮子文摘》已经运营了近一年,在业内的名气相当于今天的虎嗅,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自媒体,但是,第二个项目@罗辑思维 虽然招来了团队,却一直迟迟未开动。

一个月后,微信公众号内测,最早拿到公众号内测权之一的独立新媒,利用薛蛮子在微博上的影响力,率先让@蛮子文摘 公众号的粉丝达到3万。对行业未来敏感的申音很快就感觉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可能来临。两个月后,在经历了一次公关风波之后,罗辑思维自媒体视频项目正式上线。很快,这个节目便通过优酷推荐引流了大量粉丝,并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通过不断的豹变成为内容创业的龙头标杆。

嗅到金矿的可不只是申音,还有活跃在一线的科技媒体人和草根博主,比如青龙老贼、陈中、程苓峰、管鹏等。此时青龙老贼还在浙报传媒的传媒梦工厂担任战略发展部总监,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对媒体人来说不可多得的大机会。随后,他迅速利用职务之便,联合了一线的科技媒体人,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公众号自媒体联盟@WeMedia联盟,虽然那时候每个自媒体的粉丝都是千把八百的,但因为人数众多,在科技圈内成为一股推动公众号自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间来到了2013年,传统市场化媒体已经走了几年的下坡路,但引爆它的,是著名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这个事件给原本就过得不好的市场化传统媒体送来一股强大的冷空气。一些前卫的媒体人开始把目光瞄在了公众号,操盘过《起底王立军》的石扉客开通了@石扉客—法政观察 ,虽然后面不断的被封禁,但让他尝试到了技术给传播带来的甜头和经验。另一个媒体人陈鸣开通了@滤镜菲林 ,专门探讨新媒体的走向,在传统媒体圈引起巨大的冲击波。

年初,同在浙报传媒工作,加入了@WeMedia联盟 的记者潘越飞,因为在过年的时候写了几篇小爆文,一下子在科技圈内走红,其中有一篇叫《微博暗黑简史》,历数了微博的问题和生态,引起圈内的极大震动,进一步促使大批微博草根向公众号转移,而在前后一系列探讨趋势的文章中,也为他本人赢得了巨大的名气,很快,他被挖到搜狐IT当主编。

尽管科技圈一时闹哄哄的看好公众号新媒体,但它到底怎么盈利谁也没有数。到了一月底,几乎垄断当时科技圈的爆文小能手程苓峰,在其只有2万多粉丝的公众号@云科技 上开始尝试开价一天一万叫卖贴片广告,吸引了搜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广告主。程苓峰的小试牛刀,让当时一众的自媒体人多多少少看到了希望,不久,三表也对外放话靠自媒体赚了10万。

尽管一切推进得似乎轰轰烈烈,但在2013年的上半年,微博依然是最主要的社交媒体,@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凭着豪华的运营团队和高质量的鸡汤内容,很快成了微博的一个著名成功案例,并得到其他官微的仿效学习。与此同时,微博内外对谣言的声讨之声也越来越强烈。

到了八月,网络推手“秦火火”等人被捕,薛蛮子因为嫖娼被抓,当着央视的观众交代了自己嫖娼过程的同时,也反思了作为一个大V的不谨慎,承认自己可能转发了部分谣言。随后,新华社刊发评论《谨防大V变大谣》,《求是》杂志子刊《红旗文稿》发表评论:“整治网络谣言必须出重拳,要敢于打‘老虎’、管网站。”

一时风声鹤唳,还没被封号的@任志强 在微博上发出感叹:“微博无限好,大V近黄昏?”他的好友,拥有1600万粉丝的地产大V潘石屹在央视《对话—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哆嗦的说,他的微博只代表个人,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另一个知名大V李开复,赶紧请了两家微博爬虫公司,监测了一遍自己的一万三千条微博,几个月后,他对外宣布得了癌症,回到台湾养病,微博几乎停更。

新旧阵地的大迁移,对传统媒体来说,似乎还没有太大的警觉。跟申音同一栋楼办公,时任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副总裁,《博客天下》杂志出版人的郭光东博士,对传统媒体依然信心满满,在这一年的上半年,他正忙着大力从南方系挖人,打算把手头的几本杂志打造成最牛逼的杂志之一,所以挖来了石扉客、陈鸣、张伟、郑艳琼等人。这些人并没有改变杂志的颓势,却在无意中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爆发

2013年8月,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粉丝,一直面临巨大商业模式压力、已经成为行业第一头部大号的@罗辑思维 决定尝试一个酝酿已久的商业化计划,面向他的粉丝推出了“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一共5500个会员,不到半天就售罄,赚了160万,震动了整个行业。随后,申音团队包装的第三个项目@凯叔讲故事 也初露头角,几年之后,锐变成母婴行业的超级大号。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公众号迎来了第一波红利爆发期,几乎在微博上赚了钱的自媒体,都同时开通了公众号,但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内容,跟微博的套路差不多,大多数都是黏贴复制,这个境况持续到了年底,随着不断加入的传统媒体人才逐渐有所好转。

传统媒体的加入,玩法也带了太多传统的味道,没有今天的那些小编这么活灵活现,动不动就卖萌撒娇犯贱,传统媒体的很多官方公众号,内容都是跟之前的差不多,完全没有运营和用户意识,因为根子还在传统的纸媒上。知名媒体人林楚方很早嗅到了内容行业的方向,所以做《壹读》杂志时,走的是“轻幽默、有情趣”路线。

《壹读》杂志的内容,天生跟自媒体风格吻合,加上林楚方本人非常重视新媒体,在2013年的下半年,它轻松的风格和更接近年轻人的内容成了圈内的当红辣子鸡,其公众号自媒体矩阵也是当时传统媒体里,粉丝最多的新媒体矩阵,但这个地位很快就被他的师兄石扉客执掌的《博客天下》取代。

2013年9月,《蛮子文摘》内容主编吴小明跳槽加入了《博客天下》杂志,跟着陈鸣等人一起负责新媒体。这个完全新媒体出身的媒体人没有任何的传统思想包袱,给杂志带来了全新的用户、策划、运营甚至商业思维。分管新媒体的陈鸣为抛开此前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团队工作的影响,决定从杂志栏目里独立出来一个公众号,名字叫@咋整。

@咋整 的玩法完全互联网,在陈鸣的充分信任和帮助下,吴小明与团队其他成员在短短几个月里推出了数十篇刷爆朋友圈的爆文,成为自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随后通过整合杂志资源,纵横捭阖,说服@南方周末、@凤凰网、@微信路况 等大号互推,一夜之间,粉丝涨了13万,远远超过了《壹读》的用户。

至此,《博客天下》杂志社很快成为了公众号自媒体的重镇,除了@咋整,还有石扉客的个人公众号@石扉客—法政观察;陈鸣的@滤镜菲林 ;张伟的个人公众号@世相 等。在文艺圈颇有影响力,负责《博客天下》杂志生活方式板块的郑艳琼后来还说服媒体圈内的几十个文艺类公众号,成立了@文艺联萌,@文艺联萌 里有一个大号叫@读首诗再睡觉 ,是《新知客》主编范志行联动一群文艺老炮创办,虽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什么商业思路,到了2014年年底,范志行选择离开北京去了上海,跟前《外滩画报》的总编徐沪生做了一个现象级自媒体大号@一条 ,这是后话。

《博客天下》作为新媒体重镇并没有存在多久,很快,咋整原班团队因为股权和管理问题选择离开,杂志社的高管也因为个人原因纷纷跳槽,张伟去了GQ杂志做主笔,其他人做公关的做公关,做自媒体的做自媒体。虽然昙花一现,博雅新媒体矩阵刺激了无数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优质公众号的爆发。

当然,刺激公众号爆发的最大动力还是真金白银。2013年12月27日,@罗辑思维进行第二次社群招募,一天之内轻松募集800万,使得其估值达到了一个亿,创投媒体@B座12楼评论道:这为2014年定了一个基调——自媒体全面商业化时代开始了。意气风发的自媒体人们,俨然一副“枪已经上了膛,给我一颗资本的子弹,就可以翻江倒海!”的豪情。

几乎与@咋整 同时,从《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辞职,去了一趟新疆旅行回来后,黄章晋在大望路的一个居民楼式办公室注册了@大象公会 ,以“知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为标签提供原创知识性内容,几经艰难,到了2014年10月,粉丝达到了20万,尽管商业模式还不明确,但黄章晋的底气也足起来,面对采访,他说“我是来洗牌的!”随后的几年,@大象公会 成了传统媒体人从事新媒体创业的典型案例,也是中产阶级最爱读的公众号之一。

进入2014年,公众号突破了580万个,经过此前一年多的普及,国内的主流企业,几乎都开通了专属的官方公众号,草根号也继续在爆发中。在这一年,圈内最多的事情,就是传统媒体人的离职声明,不是加入了互联网企业做公关,就是自己创业,做起公众号来。

同年,将阳春白雪的世界绘画艺术讲述得很是“无厘头”的顾爷也开始走红,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爷 成为图文策划类公众号的标杆,它在公众号自媒体早期,它是十万级最多的贡献者,其幽默风趣,又高质量的内容,对后面上来的自媒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杭州,一个梦想成为自由撰稿人的胖子注册了一个叫@王五四 的公众号,他的内容是带着强烈个人风格的辛辣时评,部分网友惊呼鲁迅回来了,疯狂的帮他转发,使得他很快就积累大批忠实粉丝,文章几乎篇篇十万加。不过他的路走得并不顺,因为你懂的原因,他的公众号不断的被封,到了后来,几乎是做一个号火一个号被封一个号的状态。他被大家公认为“被微信伤得最重的男人!”尽管他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号,但作为公众号自媒体的一个奇葩,他现在成了唯一一个在朋友圈贴个图文也能十万加的IP。

这一年,各种自媒体联盟也多了起来,除了此前提到的@WeMedia联盟、@文艺联萌,还有各行业的垂直联盟,比如财经自媒体联盟,微媒体联盟、碉堡新媒体联盟等等。新媒体联盟的成立,跟广告主的大规模进入有关,在这一年,海尔第一个宣布,停止向杂志投放硬广,把钱转移到新媒体广告上。

2014年下半年,公众号文章开始显示阅读量,这对广告主的投放,起到极大的催化剂作用的。在此之前,大家对投放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后台数据和整体感知,所以比较有顾虑,但阅读量显示功能出现后,基本可以知道效果去到什么程度了。因此,从这一年开始,公众号媒体进入影响力可量化时代。

阅读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优质自媒体收入的同时,催生了不少第三方评判公司。2014年8月,原来在FT中文网写媒体札记的专栏作家徐达内,在关键点抓住了榜单的机遇,成立了新榜,很快就发展成一个独角兽型内容创业服务平台。随后,清华大学教授沈阳针对政府、国企和官媒等机构的需求,推出了新媒体指数平台服务,生意也做得非常大。

从2014年开始,资本开始意识到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并尝试投资。包括@潘幸知、@玩车教授、@Feekr旅行等一系列公众号都对外宣布拿了融资资本的进入,再一次刺激了在传统媒体拿着苦逼微薄薪水的传统媒体人,第二波内容创业浪潮即将开启。

井喷

在2015年之前,大家在谈论公众号自媒体的时候,都喜欢用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毕竟,这也应了微信“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口号。但是,从2015年开始,资本大规模进场之后,去中心化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如果说2014年是资本的小试牛刀,融资事件才几起,那么到了2015年,则是大刀阔斧了,融资事件一下子飙升到了42个。资本的跑步进入,使得自媒体内容整体优质化、团队化和专业化,从这一年开始,优质的自媒体得以井喷,为后来的江湖格局奠定了大方向的基础。

2015年最开始的几个月,多个此前就运营的公众号拿到风投,包括@清单、@馒头商学院、@接招、@坏男孩学院 等,都是比较前瞻性的自媒体,很早就开始运营,粉丝和质量都比较平稳,商业模式也相对清晰。同时,一些自媒体中介项目,比如熊猫自媒体联盟和淘公号,也纷纷拿到风投。

1月,汽车设计师陈磊和师兄罗润州筹备已久的“娱乐化阅读”公众号@混子曰 正式上线,通过生动搞笑的图文俘获了大量的关注,短短几个月粉丝激增30万,很快拿到了央视名嘴张泉灵等人的150万天使投资,资本的加持确保了内容的质量,不到半年,估值就过亿。

从2015年开始,优质的公众号开始深度垂直化,基本每个大领域都出现几个充满想象力的大号。这一年互联网圈开春最大的风口是互联网金融。因为大多数的借贷平台都是通过公众号来获得用户,所以大量的热钱涌入,催生了无数个P2P垂直号。

3月,刘侠风的小铜人科技开始以公司的形式正式运营,很快就成为互金领域的头部号,赚得盘满钵满的同时,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单单天使轮,就融了1000万。在同一年,已经运营了半年多的@年糕妈妈 开始有了10+的文章,巨大的母婴投放市场,使得原来是小职员的创始人李丹阳拥有了自己的母婴服务工作室并拿到了融资,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短短几年成为母婴行业的超级服务平台。

紧接着,各种自媒体融资额消息满天飞,单单吴晓波牵头成立的狮享家新媒体投资基金就注资多个垂直自媒体大号,其中给了@餐饮老板内存 2000万、给了@酒业家 1000万,给了@12缸汽车 数千万。对于垂直号,其他资本也在抢夺,比如真格自己入股了@军武次位面,,道彤资本投了@医学界。

4月,在南方报业新媒体部实习的暨南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徐妍敏锐感觉到,自己可能可以通过写公众号赚钱,于是选择辞职,做了一个叫@深夜发媸 的公众号,到了夏天粉丝就突破了40万,短短几个月成了案例级的网红大号,徐妍的人生轨迹也得以迅速改变,从打工新手一跃成为无数90后女孩心目中的人生赢家。

2015年6月的第四天,被圈内称为文艺教主,还在GQ杂志社做主笔的张伟,发现自己那个48万粉丝的文艺大号@世相 被封了,从《博客天下》工作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怎么内容创业的他,沉默了4个月之后,在朋友圈丢出了一个叫@新世相 的公众号二维码,大家争相奔走呼告,粉丝很快就过万。

接下来的几年,拿了风投的@新世相 将改变行业的潮水方向,在踩了一个APP的坑之后,回到自身擅长的优势上来。通过策划“逃离北上广”、“地铁丢书”等爆炸性营销事件,成了广告商争先合作的对象。赚了钱之后的新世相,开始横向发展,以广告和卖书作为基底,积极探索影视方向,大大拓宽了自媒体的商业维度。

在上海,徐沪生和范志行做的@一条 短视频自媒体已经家喻户晓,粉丝也涨到了1000万,成了传统媒体下海做新媒体的创业标杆。两年之后,涉足社交电商的@一条 ,在电商板块就聚集了1500多个设计品牌,10万件优质良品,覆盖生活、家居、电子、美妆、服饰、美食、图书等20多个领域,年营收接近10个亿。

受到罗辑思维知识付费的影响,2015年的知识付费开始大规模爆发,这种简单直接没有成本的变现方式最早发生在文艺圈。这一年八月,林少的@十点读书 获得了狮享家新媒体基金的天使投资,开始探索知识付费。而早在2013年上线的公众号@樊登读书会,在这一年融了数百万,迅速在全国铺开无数读书分会,到了2017年,已经发展成200多万正式付费会员的超级知识服务平台。

同样在8月,已嫁做人妇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生姜逸磊,因为整天无所事事在社交媒体上玩起了各种自导自拍的小视频,其中一个叫《男性生存法则第一弹》的独特吐槽风格短视频在微博上获得了2万多的转发和3万多的点赞,从此以后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便注册了公众号@Papi酱

借着短视频的风口,@Papi酱 在短短几个月成了中国网红史上少有的现象级昙花式网红,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在围观她的吐槽,深挖她的八卦,甚至吸引了过气自媒体平台@罗辑思维 的注资和参与炒作,首次广告被拍卖出2200万元,尽管Papi酱后来以同样的速度过气,但这个事件直接在接下来的2016年把网红这个风口给引爆。

受到行业的刺激,已经兼职运营了两年,粉丝积累了30万粉丝的六神磊磊,在2015年10月开始决定从新华社辞职,正式投入到新媒体行业浪潮中来,很快,他的单篇文章广告收入,就超过他之前在新华社一年的工资。

当然,2015年的故事太多,其中有一个怎么也忽略不了。

2015年9月,第一次创业失败,做影视公司耗尽了四百万投资,一度考虑卖掉在深圳房产的老媒体人马凌,在居民楼里吃完一顿口味很重的红油冒菜饭后,决定尝试做一个公众号自媒体,于是便注册了@咪蒙。多年在媒体圈摸爬打滚,深谙人性的她通过走毒鸡汤路线,开始赢得一大波粉丝的注意。

从《致贱人》刷爆朋友圈开始,@咪蒙 开始成为朋友圈现象级的流量收割机,不定期在社交媒体上推出引发大家争议的爆文,成为自媒体史上最短时间内从0到1000万粉丝的头部大号,广告的价格也秒杀同行几条街。赚了大钱之后的咪蒙虽然没有减肥成功,但摸索出一套独家“PS减肥法”,通过月薪5万的助理用强大的PS技术让自己顺利减掉了30斤,并成功恢复了单身状态。

整个2015年,可以说是公众号自媒体的井喷期,无论是头部号还是营销号,都因为大批广告主的涌入成了印钞机。这是自中国互联网诞生以来,造就最多成功创业者的一年。从文艺圈到鸡汤圈,从娱乐圈到科普圈,从吃货圈到旅游圈,一个个自媒体山头开始林立起来。

高潮

从2016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格局逐渐呈现的自媒体行业迎来它最辉煌的巅峰期。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深圳的大批营销号博主开始购置自己的房产,头部的大号更是银行大客户部门里的印钞机,一般想投放他们,都要提前预约,尤其是一些现象级的大号,甚至要排队两个月才排得上。

在2016年,P2P网贷行业开始了白热化的投放战争,获客成本从之前的几十元一路飙升,到了2017年上半年,获取一个新客户的人均花费已经达千元。这意味着,对符合群体的公众号来说,赚钱赚到手软。除此之外,非金融类的大品牌已经把公众号投放当做不可忽略的标配,投放预算相当一部分流向自媒体运营者的腰包。

这一年融资的自媒体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5个项目获得了融资。但历史往往这样,任何一个行业,一旦到了顶端,就意味着接下来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17年,融资数额已经锐减到只有22个。空缺繁荣的背后,是格局的尘埃落定,头部号的内容很优质,营销号的内容依然低劣,资本和流量的把持,个人进场的大门只留下一条缝隙。

大环境上,无论是新兴的平台还是类似网易搜狐这种古典平台,都面向自媒体人抛出了入驻的橄榄枝。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了和腾讯客户端抗衡的独角兽,在过去的2015年,靠今日头条火起来,并把粉丝引流到公众号的时尚大号@石榴婆报告 被作价6000万卖掉。而在内容运营和扶持日臻成熟的情况下,头条开始推出短视频从另一个赛道搏杀腾讯。

主流的互联网创投圈,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几乎是被前沿技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占据着,尽管也有很多产业媒体涌入,但毕竟是偏门行业,变现能力没那么强,反倒一些更加适普的可视化项目发展得空前迅猛。受到Papi酱走红的影响,网红一词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关注,一时掀起了全民造网红的运动,长得好看的90后都想去做网红,长得不好看的则忙着催高整容行业的股价。

随着科技改变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理科男开始大面积登上自媒体舞台,他们虽然有点刻板,但大多数人产生的内容认真扎实,至少表面上,让你觉得挖得很深,在圈内外掀起了一股科普浪潮。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亲自撮合扶持起来的《知识分子》,到了2016年已经是科普类头部大号,开始进军知识付费。

在科技领域,一个在2015年年底上线,通过整合、挖掘、洗稿的完美融合,名字叫@差评 的公众号逐渐在朋友圈声明鹊起,看似深度又不失幽默的图文风格,深受那些已经对各种套路耳熟能详的都市白领喜爱,尽管这个号备受争议,但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加入了科技领域的头部大号俱乐部。

远在大西洋彼岸,一群年轻人在硅谷街头走街串巷,采访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公司,写了一篇篇关于硅谷和海外的科技报道,文章里附加了大量高质量的图文和内容,满足了圈内人士对“互联网圣城”硅谷的猎奇之心,很快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资本的青睐,迅速在自媒体江湖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而作为科普文化的重镇,知乎在这一年上线了机构号,大量苦于找不到存在感的机构号小编开始了自己的狂奔模式,最为典型的是@丁香医生 ,天天在知乎上给大家科普男生到底该不该建议女生喝热水的知识,顺便为广大都市白领提供打压家族群老亲戚乱转发养生鸡汤谣言的理论依据。一些在知乎上走红的大号,也开始在公众号里深受大家喜爱。

除了科普,另外一个新的刺激点是故事。

36氪的前编辑张豫宏在考虑着创业的想法,对比了传统媒体时代销量最好的三本杂志:《读者》、《知音》和《故事会》,他发现对标《读者》和《知音》的浅文艺和鸡汤类的公众号已经无数,但讲故事的公众号寥寥无几。于是他注册了@老道消息 ,slogan是“互联网冷知识、故事会、黑话大全”。这个用了大量政治话术讲优质故事的公众号,是2016年公号界跑出来的一匹黑马,也是马化腾为数不多打赏过的公众号之一。

2016年6月,前《南方周末》地产行业记者张育群注册了一个叫@兽楼处 的公众号,以兽爷自称,一开始写地产故事,后来扩大到泛财经领域,文章虽然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品。深谙地产行业的兽爷此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两年之后他的一篇关于问题疫苗的文章在中国舆论界捅翻天,刷新了作为自媒体的一个全新高度。

7月,媒体人雷磊筹备已久的项目@真实故事计划 开始推出第一篇故事《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24小时内超过100万人阅读,这坚实了他在非虚构故事领域的信心。一年后,它的粉丝突破70万,并拿到了宸铭传媒的1200万A轮,并开始尝试涉足影视行业。

进入2016年的下半年,大的格局基本稳定,公众号江湖的阶层也开始固化,刷爆朋友圈的现象级文章主要被@咪蒙 和@新世相 等大号垄断,营销号虽然没有什么声息,却忙着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和渗透,闷声发大财。新入局的个人,如果没有拿到天使,有好的想法也很难卡位进来。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再出现一个现象级大大号,名字叫@局座召忠 ,完全靠张召忠个人的影响力和资源推起来的。

江湖阶层的固化,对于实际上没有那么大流量的号来说,可能会被广告主忽略,所以出于市场的考虑,一些在圈内小有名气,但又没有那么大能量的号,通过刷阅读量作价来吸引客户的投放。与此同时,由于头部价格奇高,一些作为客户和自媒体之间的第三方中介——公关公司,为了赚钱高利润的差价,往往也喜欢给客户推荐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号,然后通过刷阅读量满足客户的KPI,这种情况自公众号显示阅读量以来,变逐渐形成了一条利益巨大的黑色产业。

9月,“腾讯科技” 爆出部分大 V 刷阅读事件,引发了自媒体圈一波强烈的地震,不少裸泳的大号被部分晒了出来,引发广告圈、营销圈、自媒体圈对刷阅读背后整个灰色产业链的深度探讨。这让那个专门吐槽甲方乙方和营销圈文案、已经运营一年多的@姜茶茶 在圈内外得到更广泛认可,很快发展成为文案领域的标杆大号之一。

11月,深圳媒体人罗尔因为女儿得了白血病尝试在公众号上争取大家的帮助,推送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被无数网友同情转发。两天后,他的朋友刘侠风在自己的大号@P2P观察 追加了一篇《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别人》的文章,用了一种营销的口吻在里面提到:他的公司小铜人愿意在 11 月 30 日凌晨之前,文章转发一次,小铜人向罗尔捐款一元用于救治罗一笑小朋友的白血病,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结果,被网友怀疑是罗尔借女儿来炒作,剧情迅速反转,罗尔和刘侠风一下子被推到了风浪口,谩骂声像潮水一样涌来。关于新媒体营销策划,再一次引起了圈内外的强烈反思。

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两个巨额的收购案印证了这个行业有多疯狂。一个是同道大叔蔡跃栋套现了1.78亿,另一个是创办才一年多一点的@李叫兽 及其团队被百度作价近一个亿收购,两起时间点隔得很近的大并购,再一次对外宣示了自媒体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暗示这个行业差不多到了顶点,因为几乎同时,曾经红得发紫的@Papi酱 传出@罗辑思维的撤资风波。

进入2017年,张小龙一直念念不忘的小程序上线,很多人奔走呼告,说移动互联网最后的一个大风口来了。但由于小程序并没有开放朋友圈,很多人浅尝辄止。随后有人发现,与公众号结合,才是绝配,小程序不可能颠覆公众号,但却补充了公众号想往社交电商发展的短板。一大批不满足于广告收入的文艺时尚大号上线了小程序,涉足社交电商,包括@胡辛束、@于小戈 等大号,赚的盘满钵满,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方向。

2017年的上半年,继续延续了2016年的繁荣,但除了偶尔一些咪蒙个人的花边新闻,鲜少出现刷爆朋友圈的大事件了。从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公众号自媒体迎来了它的黄金18个月,同时也面临着多平台化和多样化的自媒体形式冲击,固有的格局和生态也开始显露出其弊病,鼎盛过后,开始式微。

黄昏

2017年下半年,今日头条的第二个核武器产品@抖音 已经运营了一年,各方面日臻成熟,不时地从抖音平台弹出几个在微信群里疯传的短视频。尽管腾讯积极努力反击,但由于缺乏强大的运营基因,旗下的微视团队在这方面显得特别无力,大局已经形成。抖音很快就发展成一个全新的生态,内容形式也跟以往不一样,更加简单明了,不用费脑,粉丝只需要躺在沙发上就可以奶头乐。

在这段时间里,采访了罗振宇引发极大争议的老牌重量级媒体人许知远又采访了《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他们讨论了娱乐至死,讨论了互联网文化以及受众群体的特点,又引发了圈内的热议。甚至有一些评论认为,许知远不过是个不懂新媒体的老不死。在这一期节目里,《奇葩说》的辩手如晶跟许知远解析:“我们其实是思想上的演员。”这句话也解答了很多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为什么火爆的困惑,因为大多数自媒体本质就是演员,也可以说是内容的翻译者,而不是产生者。

采访完马东,因为后续又推出多期极大争议的对话视频,许知远也莫名的火了起来。但这个行业也中了许知远的一个预测,很多内容无法沉淀,每天都要寻找新的刺激点。

2017年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出来的大号越来越少。2017年3月15日,@GQ中国正式更名为@GQ实验室 ,采用了可视化的脑洞图文方式,一跃成为十万+收割机,一年多后,这个公众号的广告价格在市场上的标价已经是130万一次。@GQ实验室 的成功背后,意味着新媒体内容的消费升级,劣质内容进一步淘汰,漫画式内容越来越多,不久,连@咪蒙 等多个一线大号也引入了漫画形式。

在2017年,行业大环境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关于自媒体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

第一波地震发生在六月份,6月1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试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6月7日,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风行工作室等八卦类帐号被封,微博、今日头条、腾讯被约谈;6月8日,@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微信公众号被封;6月20日,《二龙湖浩哥》等40多部网大被下架;6月22日,广电总局要求新浪微博、A站等关停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进行全面整改。这次地震直接波及头部大号,连公众号之王@咪蒙 也被禁言。

8月,自媒体营销大号@酷玩实验室 遭到百度的起诉,要求其立即删除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发布的侵权内容,并以公开、书面的形式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同时索赔因侵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1500万元。该新闻在圈内引发极大的争议,但舆论几乎一边倒向百度,认为@酷玩实验室 的小编太自以为是,乱用话语权。

11月,因为被相关媒体挖出此前的视频存在侮辱英烈董存瑞问题,估值40个亿的知名IP自媒体节目《暴走大事件》从优酷上全线下架,主持人王尼玛发微博表示节目需要“进行整改”,暂时停更。这个事件持续到第二年五月,以“暴走漫画”联合创始人带领团队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向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和公开道歉结束。

在此期间,拥有上千万粉丝的@二更食堂 因为发布了不尊重被司机杀害的空姐而引起网络哗然,最后被迫永久关闭。另一个网红大号@ayawawa 因为在线下的活动中发表了对慰安妇不当的言论,引起极大的众怒,最后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由于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对ayawawa账号进行禁言禁关注6个月处理,其公众号也跟随着停更。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北京市网信办等相关部门责令网站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上歪曲、丑化、侮辱英烈形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年初,科技圈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风口区块链革命。尽管区块链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应用,但其可以自己发币相当于印钞机的ICO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热钱涌入,媒体和交易所被认为是区块链行业最赚钱又最没有政策风险的形式,疯狂的捞钱神话吸引了无数找不到工作的90后,短短半年出现了5000多个区块链行业公众号,获得融资的也有上百个,这是任何一个行业没有遇到的殊荣。

但是,大家很快发现,这个行业在目前唯一的价值就是发币买币,因此,几乎所有的区块链行业自媒体,都参与到了直接或者间接收割韭菜的浪潮之中,粉丝还不超过一千的公众号,发一个快讯就收5000,发个头条就收10000。在早期的红利中,的确有部分发币方买单,但随着捞钱运动越演越烈,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以自称名下有N个上市公司不差钱的土豪老板玉红的XMX币破发,跌了1500倍为标志,区块链行业经历了疯狂的半年后,迅速进入寒冬。那些刚刚对外宣布自己是区块链媒体人的小编,也纷纷开始重新找工作。

5月,曾经陷入抄袭洗稿风波的自媒体@差评 对外宣布,获得了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这个消息被不少科技圈的媒体人认为是非常无耻,@三表龙门阵 发布了《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表示对此次投资的极度不满。@ Keso怎么看 则写了《给腾讯一个差评》,点名指出腾讯的价值观有问题。其他科技KOL也纷纷跟进,经不起舆论压力的腾讯很快回应了《一则声明》: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腾讯将协商退股。

从6月开始,到10月中旬,曾经风光无限土豪成堆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出现暴雷潮,短短的几个月里,已有2000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或者失联等问题。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同时,也致使一大批金融财经类营销号业务大减,头部号的营收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样在六月,微信升级了 6.7.0 版本,对公众号入口做了全面的改变,由原来的名字罗列模式改为feed流模式,点击“订阅号”进去可以直接看到内容,所有订阅号的内容会集中展示。这个改变引发了圈内的热议,大家都担心阅读量会下降,为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朋友圈解析对阅读量没啥影响,但一个月之后,媒体发现安卓版6.7.2版内测时这个功能又改了回去。

2018年7月21日,北京那场大雨六年之后,公众号@售楼处 发表了一篇叫《疫苗之王》的文章,曝光了问题疫苗企业的发迹史,惹怒了无数的网民。尽管这篇文章后来被删除了,但却唤起了几乎全网的媒体跟进,愤怒的情绪像洪水猛兽般在社交媒体狂刷,不亚于当年大家吐槽北京那场大雨的舆论盛况。

这件事在短短48小时内惊动了国家高层,总理和主席都为此做了批示,很快,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对长春长生立案,各地的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查处问题疫苗,地方疾控中心公众号纷纷同步排查消息。事件的结果是相关责任人被批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罚款91个亿。

影响巨大的“问题疫苗事件”似乎是自媒体走向衰落时一个强烈的回光返照。关于公众号自媒体的负面新闻,在接下来并没有停止。

8月,网络大V陈杰人利用自媒体以及网络炒作和夸大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负面,以此为要挟进行大肆敲诈勒索被抓,网上一片唏嘘。在同一个月,包括“火币资讯”、“金色财经网”、“币世界快讯服务”、“深链财经”、“大炮评级”、“每日币读”、“TokenClub”、“吴解区块链”等多个区块链公众号被封,行业进入寒冬加剧。

9月,国家版权局约谈了13家主流的网络媒体平台,要求他们加强版权建设,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未经授权不得直接转载他人作品;依法转载他人作品时,要主动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来源,不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要积极与权利人及相关版权组织开展版权合作,完善授权许可机制,遏制网络侵权盗版。这意味着,那些靠抄袭和洗稿活着的营销号,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10月,在疫苗事件过去2个月之后。22日,《新民周刊》发文:自媒体黑幕背后”连锁反应“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人民网发文四评自媒体乱象: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新华社刊文:千字10元,靠改头换面做成大号——揭秘自媒体地下”洗稿“产业链;《新民周刊》继续刊文: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号年入千万;26日,央视新闻:这些自媒体太坑人,赶紧转给家人看看!10月27日,人民网:重拳出击才能遏制自媒体黑恶化。

这种集体一致的声音,让人想起了2013年薛蛮子被抓前各大官媒对微博谣言的声讨,自媒体圈一时风声鹤唳,纷纷出来表态。随后,被官媒点名的@地产大哥、@上海好白相 等多个大号被封。

对此,自媒体行业观察者魏武挥在公众号@扯淡集 上发表了一篇叫《但说到自媒体 你想到什么》的反思文;@三表龙门阵 则用《自媒体的至暗时刻?》作为标题跟进这件事。

 

作者:刘主任,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刘主任

]]>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www.f-o-p.com/91904.html Wed, 25 Jul 2018 02:40:04 +0000 //www.f-o-p.com/?p=91904

 

在这个大时代下,跨行进入新媒体领域的人越来越多,虽说人很多,但是真正做的好的却屈指可数。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起跑线上。

很多人对新媒体本质理解不透,新媒体和自媒体混为一谈。认为开个公众号就算做新媒体;认为写个微博就是在做自媒体;认为新媒体运营只是写写文章那么简单……

有没有搞错!要是这么简单那就没搞头了,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基本上是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

为了给新媒体人正名,也为了给众多的新媒体新人们做一个科普,更为了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富强(这是我的真心话~),小编耗费几周时间整理出版了这本《 新媒体红宝书 — 新媒体人必备宝典 》。

做好新媒体也要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去做。这本红宝书主要是从“道”的层面去讲的,包括对一些新媒体基础概念的科普、工具的推荐以及一些思考,适用于各层级的新媒体人品读。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篇章:新媒体是什么?自媒体是什么?新媒体运营是什么?新媒体基础概念以及常用工具。

好的,话不多说,我们马上开始

 

第一章:新媒体是什么?

1.新媒体和社会媒体

2.新媒体的典型标志

3.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4.新媒体的前景思考

“你做什么行业的呀!”

“新媒体。”

“噢噢…公众号小编对吧!”

……

每当别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因为,我不可能用几句话来让他明白我所从事的行业。

坦白地说,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新媒体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顾一切闯进这个领域。

以前我会简单地认为新媒体就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像报刊、杂志、广告标语属于旧的传播媒体,而互联网、电脑、手机就是新的传播媒体。但是到后来我发现,新媒体可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1.新媒体和社会媒体

有人对新媒体下过定义,新媒体(New 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地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论坛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新媒体的一种。

为什么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呢?它不是一个媒体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也叫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简称SM,指的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我们看下几个关键词互联网、用户关系、内容生产、平台。

和新媒体联系起来就很好理解,新媒体是建立在社会化媒体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化媒体同样也建立在新媒体的基础上。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2017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不理解了。这不就矛盾了吗?他们到底哪个包括哪个呢?

其实,这并不矛盾。也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仔细考虑下新媒体的发展会发现,新媒体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特性。简单地说,你在新媒体这一环境中你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社会化的事情。

例如:购物、点餐、买房、旅游、交友……(衣食住行和社交)通通都能利用现在的新媒体生态去完成。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社会化,新媒体不能离开社会化单独存在。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化形式想脱离新媒体生态存在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JZ多媒体解决方案创始人计育韬曾说过,新媒体其实更贴切地讲应该称为社会化媒体。(所以新媒体的另一种说法是SM,你get到了吗?)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没能搞懂到底新媒体是什么,怎么去判断它是不是新媒体。下面,我就讲一下新媒体的几个典型标志。

2.新媒体的典型标志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可以长期保存

这个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传播事件的速度几乎是实时传播。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秒钟前干了什么,可能你只要轻轻滑下手指刷新下推特就能知道。其实正是因为新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这也是网媒与纸媒的最大优势。

范围广指的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一个事情传播的广度可以到达每个互联网覆盖的地方,涉及到每个类型的群体。

速度快、范围广这两点使得“病毒式刷屏级”传播成为可能。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沸沸扬扬的“罗一笑”刷屏事件

还有一点就是可以永久保存,只要这个互联网生态系统还存在,100年后,现在的内容照样可以完整的存在并传播。

可以在线互动,人人都可以参与

任何新媒体形态,都会有一个互动的模式。朋友圈、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都具有很明显的互动模式。例如你看到好的微博,你可以做点赞、转发、评论、收藏、赞赏等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都是互动行为!

即使不是基于社交平台产生的,给它加一个社交的互动属性,也会让用户更加具有粘度。公众号、今日头条同样也有评论、点赞等互动性功能。网易云音乐不就是因为它特色的评论功能爆火的吗?

说到互动就不得不提直播,应该说整个的直播产业就是靠着这强大的互动粘性生长的。“双击666”“老铁没毛病”“小火箭走一波”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直播相类似的视频弹幕功能让观看视频不再孤单,好像每次观看都有几十万水军陪你一起“666666666”……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A站上的弹幕大军

人人都可以参与指的是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媒体。当个人来承担整个新媒体生态的运营时,新媒体时代也就变成了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有监督权。当社会发生了某件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情,你可以告知他人告知社会。(比如毕福剑事件)

大众可以对任何人或者事监督并发表自己的建议。这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权利!

可以选择你收到的信息,可以拉黑

曾经我们以为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但如今才发现,这个世界还是碎的——人们互不理解互不认同,甚至彼此不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

潘石屹讲了最质朴的逻辑——因为互联网可以拉黑。

旧媒体时代你不能决定一份报纸中会有什么内容,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在那里。而新媒体不同,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内容,不喜欢的可以拉黑。而机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专门推荐符合你口味的内容。

3.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获取内容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变得尤为宝贵,商业的战场仿佛变成了时间战场,商家纷纷争夺用户的时间,谁抢夺的时间多,谁就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好像捧个大部头就是在浪费时间一样。我们再也没时间去细细品读经典,取而代之的是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

– 注意力经济时代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讲到,“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既然它是最后的稀缺资源,那么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泛滥导致我们的精力分散,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所以抢夺用户注意力变得尤为重要。

注意力经济时代,高质量的、良好的体验是最具价值的,因为体验才是不可复制的商品。在这个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看成一款产品,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你的产品是否具有高质量和良好的体验。

– 移动阅读时代

主要分为碎片化阅读模式和头部内容效应。

碎片化阅读模式,把零碎时间重新整合,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可能性。上下班地铁上、散步时、休息时、甚至方便的时候都可以进行阅读。

虽然增大了可能性,但是同样也降低了效率。碎片化阅读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浅阅读和泛阅读,我们好像知道很多知识,但是却不精通。这是当代人知识焦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头部内容效应指的是头部内容的价值是最大的。往往一个领域中头部内容所占比重巨大甚至造成垄断的效果。

马东认为,内容领域就像一座金字塔,头部内容只占 5%,前20%的叫优质内容,而剩下的就是普通内容,只有少数头部内容能拿到最高的价值。

淘宝搜索“爱奇艺会员”,选择“按销量排序”,排名第一的商品,卖了超过73万件,占总销量超过72%,远远甩其他商品好几条街。

而排名在20名以外的商品,单个销量占总销量0.1%都很难。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淘宝搜索“爱奇艺会员”

内容领域为何会出现马东说的只有头部能赚钱?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麦克菲提出了一个解释——自然垄断法则:

占相当大比例的流行产品爱好者都是由边缘消费者(购买频率不高)构成,而相当大比例的冷门产品爱好者由忠实消费者构成。换言之,少数的忠实消费者往往知道有很多选择,而占主流的边缘消费者却很少知道替代性产品的存在。 所以,爆款往往自然垄断了多数人群。

– 参与感时代

参与感时代也就是全民参与时代,传统的媒体为什么要转型,因为媒体分发内容的载体需要改变,内容制作的方式需要融入参与感。

报纸出版周期进化路线:月报-周报-日报-门户网站-客户端。

视频新闻交互方式进化:节目录制-直播-热线电话-短信投票-在线评论-在线弹幕。

未来经济将是一种体验经济,未来的生产者将是制造体验的人,体验制造商将成为经济的基本支柱之一。而在体验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的参与感。

4.新媒体的前景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知识付费、直播、短视频……新媒体生态也会不断变革。我们每个人应该抓住这个风口,在这个大时代中展现自己的价值,打造自我品牌的超级个体!

未来也许会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事物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已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去迎接未知的未来吧!

第二章:自媒体是什么?

1.自媒体的本质是什么

2.自媒体和新媒体关系

3.怎样的人能做自媒体

4.自媒体的平台有哪些

5.自媒体应该怎么赚钱

6.自媒体的前景与展望

7.自媒体常见问题回答

大家都说现在是新媒体的时代,也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品牌。

没错!的确是这样。但是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含义……

以为写公众号就是做自媒体;

以为新媒体就是玩玩微博;

以为随便写篇文章就能火;

以为新媒体没有门槛谁都能做;

……

大部分人甚至把他们划等号!说自媒体就是新媒体?

当有朋友问我做什么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是做自媒体的,也可以说我是做新媒体的。

这就很神奇了,明明两者不同,为何都可以用来描述职业呢?

自媒体究竟是个什么鬼呢?是利用互联网赚钱?是写文章的?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

1. 自媒体的本质是什么?

自媒体从字面上的解释有两层含义:1.自己的媒体 2.个人为一家媒体

这两个解释哪个是正确的呢?其实都没错,自媒体的本质就是你就是一家媒体(或者说公司),在这个公司里只有你来运作。包括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内外部管理都需要你一个人来掌控。

所以很多人都说,做自媒体很难,相当于要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来运营。你得有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你得有把产品销售出去的渠道和能力,你还得想方设法留住用户增加黏性等等等…

往大的意义来讲,这个“你”并不一定指的是个人,可以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团队。所以就有企业自媒体的说法,企业自媒体大部分注重打造企业品牌,实现线上流量增长然后直接或者隐性变现。

2.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

那么,自媒体和新媒体又有什么区别呢?仅仅相差一个字,代表的意义却是千壤之别,但是有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

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误导,因为当别人询问我们做什么职业的时候,可能会回答“自媒体”,也可能会回答“新媒体”。所以,在局外人(小白们)看来,这两者就是一样的。

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举个例子可能你就明白了。

A:你喜欢读什么书呀?

B:噢,我喜欢读《呐喊》

C:你喜欢读什么书呀?

B:我喜欢读“鲁迅”

两者的回答都没问题,只是说的维度不一样。《呐喊》指的是具体的书名,而“鲁迅”则指的是喜欢的作者。

这两者的关系应该可以理解成《呐喊》只是“鲁迅”的一小块子集。利用这个概念,我们也可以解释下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

如果说社会化媒体(新媒体)是一张蜘蛛网,那自媒体就是网上的每个点。简单地说就是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自媒体只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自媒体占的比重很大,因为新媒体在大环境中要健康地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优质内容,而自媒体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不论是新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宣告着言论自由时代的来临。

3.怎样的人能做自媒体?

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只要你想做。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会问,什么都不会也可以做吗?没错,总得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掌握的更好。

当然如果你有专业技能,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需要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自媒体是你最好的选择。

你可以教大家怎样画出生动有趣的手绘画;

你可以教大家时间管理法过出高效的人生;

你可以教大家研究星座运势从此撩妹开挂;

你可以教大家零基础做出高端简约大气PPT;

你可以教大家新媒体运营如何做自媒体赚钱……

你拥有才华,想要施展,那就去做自媒体吧。这足以成为你未来的职业,因为它可以赚钱!

现在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前辈通过自媒体获得了巨大成功。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papi酱早期视频

papi酱短视频贴片广告拍卖2200万;

92年的胡辛束入选福布斯媒体人物年入1000万+;

咪蒙靠着情感文走红单月的广告费已超400万;

简书一哥彭小六打造品牌付费课程日入20万;

“夜听”刘筱粉丝破千万,头条阅读量30万+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

这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在鼓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去奋斗!

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但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自媒体。一些喜欢户外工作不喜欢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或者电脑白痴对互联网一点感知都没有的人,我建议不要轻易去尝试。

4.自媒体的平台有哪些?

想做自媒体,首先得选择平台,一个好的平台对于刚入行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主流的自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大鱼号、企鹅自媒体、搜狐自媒体、网易自媒体、简书、豆瓣、知乎、贴吧等等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自媒体平台汇总

每个平台对应的活跃用户以及目标人群也不同,所以不能一蹴而就,每个平台的运营都需要对应的策略方案。

比如,公众号粘性较大更适合打造自我品牌,头条和百家更适合快餐阅读。相同的内容在每个平台的传播效果差别非常大,比如你今日头条文章阅读量100万,公众号只有100也是很有可能。如果一定要多平台投放同样的内容,标题以及文案也是要做修改的。

在这里建议小白们在刚开始做的时候可以选择简书、今日头条和公众号。

简书没有粉丝的顾虑,完全依靠文章的质量来取胜。只要你的文章好,被编辑推荐到首页,就可以获得几十万的曝光量。并且会有人点赞和打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简书的文章质量一般偏深度,用户群体大部分为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很多正能量故事以及职场经验可以学到,值得推荐。

简书的文章可以同步到公众号,公众号早期特别难做,你要忍受花了几个小时的文章只有几个阅读量的惨淡结果。初期主要是积累个人品牌为主,可以策划一些增粉活动。

今日头条近年来发展特别快,已经成为仅次于公众号的内容创业平台了。头条号福利很多,只要你找准领域坚持原创很快就可以看得到钱。这也会让你更加有动力去坚持。

5.自媒体应该怎么赚钱?

”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自媒体都是耍流氓”。

经过几年的发展,自媒体赚钱的方式已经相当丰富和成熟了。

总结起来,自媒体赚钱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用户打赏;(公众号为主,根据与用户的黏性决定)

②平台广告分成;(公众号流量主、头条广告等等)

③外接商业广告;(这个是赚钱最快的,一般以软广植入形式存在)

电商渠道;(分为内容型、服务型和分销型)

⑤付费课程、付费社群、会员服务;(喜马拉雅千聊、一块听听系列课,各种行业KOL发起的微信社群,饭团、小密圈会员服务)

⑥出书、线下沙龙;(是否能成为作家就在此一举了)

融资、上市。(高级玩法,不解释)

以上是主要赚钱途径,当然也有一些小众玩法。比如“卖号”,同道大叔去年就通过卖号套现1.78亿。震惊整个媒体圈~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同道大叔

当然,如果你有精力也可以“接私活儿”,比如你专门做PPT的,接个企业的单也不为过,赚的钱也不少。

 

6.自媒体的前景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火热,自媒体的发展呈跳跃性,开始走向大众的视野。最近也有传言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对于拥有粉丝资源的自媒体人来说,变现的渠道更广了。

今日头条的火热吸引了一批内容创作者,以及各种各样的平台几十亿的补贴,让很多人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

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大量的“伪自媒体人”以及所谓的做号江湖。他们靠着平台的红利与流量大量变现,日入4位数的比比皆是。这些人的成功,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渴望不平凡的我们。

苹果停用微信赞赏,小程序的火爆发展,每一次变革都是对自媒体人的一次挑战。到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开始做几天就急于变现,参加各种培训班、训练营。导致死了一批又一批,真正富起来的是那些教你们怎么做自媒体的人们~

▲ 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罗振宇

短视频、直播、知识付费、社群经济……经过了快速发展之后,内容创业行业红利出现了退潮征兆,资源向头部内容集中,新生自媒体越来越不好做。内容创业也走向了下半场,只具有单维能力很难在这个战场存活。

惊喜总是来的那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未来这条路能走到哪种程度,我们也不知道,只能说期待。期待我们都能回归本心,越来越好!

最后用罗辑思维罗胖的话结尾:我反对流量思维,注重内容的生产,内容创业的目前瓶颈,破局之道正在于内容。内容的未来,即内容创业的未来。

 

7.自媒体常见问题回答

什么是自媒体?

就是自我营销的媒体。先提升自己包装自己打造自我品牌,再去营销你的“产品”,当你变成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时,你就是媒体。

做自媒体的目的?

1.赚钱;

2.打造自我品牌,然后赚钱;

3.说什么改变世界传播爱什么的都是胡扯;

4.没有了

开个公众号就算做自媒体吗?

看你怎么做,如果只是像写日记一样那就不是,如果是为了获取用户关注打造品牌实现某种目的那就是。

现在转行做自媒体来得及吗?

任何时候都来得及,看你想不想做。但是,做之前请三思。

大学生做自媒体有前途吗?

我只能说,任何事情都有前途,要看你用不用心,舍不舍得钻研。

还有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第三章:新媒体运营是什么?

1.新媒体运营的本质是什么

2.新媒体运营到底做些什么

3.新媒体运营到底有无门槛

4.怎样才能做好新媒体运营

5.新媒体运营的前景与展望

大家都说现在新媒体运营很火,入门要求也很低。普通二三流大学生基本上一毕业都可以去做。

新媒体运营真的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吗?

某位哲人说过:往往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难的事情。

因为它很简单,所以做的人多;

因为做的人多,所以竞争激烈;

因为竞争激烈,所以市场要求高!

因为市场要求高,所以并不简单~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做新媒体的那么多,而做的非常出色的却寥寥无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新媒体的大军中,但是绝大部分都沦落为平庸。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新媒体运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去对待这样的一份事业?

1.新媒体运营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把“新媒体运营”这个词拆解。分为新媒体和运营两个部分。

关于新媒体,上文已经有过很详细的阐述。

而对于运营,基本上是围绕着拉新、活跃、转化留存来展开的。这里又涉及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但是究其本质来讲,还是围绕着“用户”去展开。所以运营说白了就是怎样伺候好用户,让用户爱上你的产品并为它买单。

简单地说,新媒体运营是在社会化媒体环境里,利用互联网去营销自己或者产品,并最终达到某种变现目的的一种工作。

总结一下,新媒体运营本质是在运营“人”(用户)。而和人打交道重在情商,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媒体运营是个情商游戏了。

 

2.新媒体运营到底做些什么?

了解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最好最快的方式是到求职网站上去找相关职业然后看它的岗位职责。

下面就是领英网上搜狐招聘新媒体运营专员的岗位职责描述: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看完之后,好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但是不够系统化,好像新媒体运营只要做一些零碎的工作就可以了。我们可以从新媒体运营的本质出发,既然新媒体运营本质是在运营用户,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用户来服务。

围绕着这个点,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运营的主要职责为以下三点:

①生产内容&提供服务(内容运营)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用户之所以关注你是因为你的价值。要么你可以提供有趣有料的内容,要么你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新媒体运营的本职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两项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内容运营是新媒体运营的基础工作。

微信公众号之所以有订阅号和服务号之分,是因为它们的定位不同。订阅号生产内容为主,而服务号则是提供服务为主。但是因为现在的第三方平台开发使得这两个会有部分重合,不过本质却没有变,还是为用户提供内容或者服务。

虽说只有两件事情,但是做起来真的不简单。提供内容就和传统媒体不一样,新媒体具有强交互的特性。你的用户群体可能覆盖“老中青”社会各个阶级的人群,所以单纯的机械地输出内容其实毫无意义。

你需要做的是让你的内容更多的具有“人”的特性。讲人话,有人情味,易被接受,雅俗共赏~

这体现在你的文风以及和用户的互动上面。支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而提供服务这个重点在于服务是否是刚需,服务是否优质?

虽说是做服务,但是本质是还是和用户打交道,所以还是得具备人的特性站在用户视角思考问题。这个方面车来了就做的很不错~

②和用户打好交道(用户运营)

和用户打好交道其实也就是用户运营。所谓用户运营,就是通过种种手段提升用户量和用户价值,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和用户交心,和用户做朋友。做好这一点关键在于人格化运营。你要把你的公众号当做人来打造,不要吝啬你的喜怒哀乐。一定要有个性,有特色,让用户看到就觉得你与众不同。

圈内大号papi、咪蒙、深夜发媸、槽边往事的和菜头都是有鲜活的人物形象的。

除了人格化运营,用户运营要做的工作其实相当繁琐。用户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接触 – 使用 – 习惯 – 付费 – 死忠。后三个阶段是用户最容易流失的阶段。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来自:金龙聊运营

用户运营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一方面提升用户的量级,一方面促进用户从接触产品到成为死忠粉的转变。

那,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呢?再通俗一点就是让你的产品更好用,让你的服务体验更好,让用户爱上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在选择同类型的商品时毫不犹豫地会选择你的。

③多平台数据分析数据运营

为什么马云一直在强调未来是大数据的时代呢?因为经过时代的发展,大数据算法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淘宝的商品智能推荐、今日头条的“千人千面”智能推送都是基于大数据算法而实现的。

为什么要做数据运营?

因为我们对某件事情的人为感知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片面的,而经过大数据计算而得出的结果,往往是科学客观的。

比如我们在想文章的选题,你根据自己的意识和感知来确定,远远不如经过全面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客观精确。

比如,我们可以看下半撇私塾的选题工作流:

1. 在知乎上根据微信、新媒体、自媒体、市场营销、培训及其延伸关键词进行搜索。

2. 从知乎相关问题中选择关注者5000人+、浏览数20000+、综合排序除了前 2 名外剩余赞数 100 赞以下的 10 条问题作为月度选题。

3. 在09:00-12:00期间使用 Distill Web Monitor 同时跟踪这 10 条问题的浏览量,选取日浏览1000+的前 5 条问题作为选题。

4. 在 Trello 面板 中将选题添加至Content Ideas列表准备创作。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来自:半撇私塾

当然,除了知乎之外,新榜、清博、百度风云榜、搜狗微信热搜榜、微信指数、piwik、growingIO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微信公众号后台已经有了很详细的数据分析模块,可以全方面多维度分析一篇文章的传播情况、二次传播情况。微信前阶段也发布了「公众号数据助手」小程序,更方便地让我们分析数据

3.新媒体运营到底有无门槛?

之所以有人认为新媒体运营没有门槛是因为这个行业人人都可以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职场老腊肉都可以去涉及,但是可以做和可以做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根据等级的不同,要求也会不同。实习小编 — 初级小编 — 高级小编 — 新媒体运营总监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对应他们的薪资待遇也会天壤之别。

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最全干货 | 关于新媒体、自媒体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

▲ 新媒体运营必备技能

虽说上图有点夸张,但是这也反映了新媒体运营并非没有门槛。

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运营一个公众号,其实就像运营一个公司一样。

所以做好新媒体运营,真的不简单!现在做的好的新媒体大咖们,大多数都是在传统行业做的风生水起的。

咪蒙在南方系做了12年编辑,六神磊磊在国社做了9年记者,papi酱是中戏的导演系硕士……

所以不要觉得新媒体运营没有门槛,如果你的肚子里真的没货,再多人红了成功了也轮不到你。

4.怎样才能做好新媒体运营?

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速成课程。

【21天写作训练营、轻松打造10w+】

【如何打造一个可以月入10万的微信公众号】

【跟着×××学运营,轻松走向人生巅峰】

……

这些课程不是说没用,它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不要觉得报了班上了课自己就能像那些大咖一样走向人生巅峰,你所能到达的高度取决于你做了多少。

新媒体运营本质还是一份工作、一份事业。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做出出色的成绩。而具体来讲就是多关注行业动态,向大号学习,系统化学习优质课程并且要动手实践。

推荐一些公众号 — 新榜、运营大叔、微果酱、插坐学院、混沌大学、虎嗅。这些都是关于互联网关于新媒体的优质号,我一直觉得选择不在多,优质就行。好好消化每一篇案例和干货,相信你会收获良多的。

除了看干货,更直接的是听课,我们应该选择性地听一些系列课程。不要什么课都听,听一些行业顶尖的课程就行,宜精忌多!听系列课对于构建自己的运营思维体系有帮助。

如果觉得不过瘾,或者没钱买付费课?别担心,简信回复「运营,公子免费送你一套9.8G的运营资料包。

总结起来,新媒体运营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绝不是聊聊微信、刷刷微博那么简单,想要做好绝非易事。永远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和动手的能力才是正确的姿势。

 

5.新媒体运营的前景与展望

很多人都说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新媒体已经不行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是新媒体不行了,而是你的新媒体不行了。

人家做的好的照样篇篇10W+,一篇软广几十万,而你费尽心血还是那么几个阅读量。

新媒体确实难做,特别是市场下的新媒体,好像已经禁锢在传统企业的牢笼里。这些企业新媒体小编们,只是变成了信息的“搬运工”,毫无新媒体思维可言。

真的很可怕,想要摆脱这个现状也很难。我们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让新媒体运营这个职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有一丝变化。

新媒体运营虽然门槛低,但是不要轻易去尝试,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坚持才能换回一点成绩!话说,哪个行业不是这样的呢?

 

第四章:新媒体基础概念以及常用工具

1.新媒体常见概念

2.新媒体常用工具

3.新媒体冷知识大全

4.新媒体必备大事件

5.新媒体公众号推荐

作为一个一直都不红的新媒体“老司机”,经常会遇到很多小伙伴的提问。比如以下这些问题

公子,为什么我的公众号没有留言呀?

公子,怎样制作gif图呀?怎么找图呀?

公子,流量主是什么呀?它很赚钱吗?

公子,有没有好的新媒体公众号推荐呀?

……

你说我不回答吧,显得公子我太傲娇。你说我回答吧,几千个好友要是每人都问的话我怎么回答的过来。

唉,我也很无奈呀!

所以,我索性把这些问题都汇总起来,再问的话直接甩个链接给他~

新媒体人,有一些概念是必须得知道的。一些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类似刷屏、十万+、痛点、洗稿、流量主、UGC等等。

除了一些基础概念还有一些必备工具、一些新媒体的大事件、一些新媒体的梗、一些优质的新媒体公众号,这些都需要了解。不然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新媒体人。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去了解新媒体底层的一些基本概念,公子特地根据已有资料以及自己 4 年来的新媒体经验把这些都总结了出来,慢慢看吧!

1.新媒体常见概念

两个字

刷屏:一篇文章很多人疯转,导致你刷朋友圈的时候满屏都是这篇文章。还可以指微商连续的几条广告,同时发超过十次一样的话或者表情等等;

10万+:特指公众号文章阅读量>10万,也指十万+阅读量的文章;

单钩:转载原创文章有一个可修改和可不显示来源,只点击可修改就是单钩。一般小号转载大号的文章是单钩;

双钩:参考单钩,两个都勾选就是双钩,一般大号转载小号的文章是双钩;

互推:互相推荐,一般相当粉丝体量的公众号会进行互相推荐以此达到增粉的目的;

原创:表示文章完全是自主创作的,一般连续更文一周会收到微信官方的原创标签;

留言:随着原创功能的开启一起开启,可以置顶,按照点赞数自动排序;

赞赏:微信为了鼓励原创用户而开设的功能,赞赏费用全到用户微信钱包中,苹果用户由于要分成30%暂时不能赞赏;

调性:公众号的行文风格,整体展现出来的感觉;

风口:互联网发展的某种趋势,这种趋势会逐渐成为新的主流;

痛点: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群控:一台电脑控制几百部手机,同时操作微信达到电脑群控手机的效果,一般群控都是用来干坏事的;

做号:某些营销团队为了获得自媒体平台的暴利分成,而恶意申请账号的行为;

洗稿: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

网感:由互联网社交习惯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捕捉热点、引发共鸣、发现趋势等方面的能力。

三个字

新媒体: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微信、微博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新媒体的一种;

自媒体:自我包装、营销的媒体。分为企业自媒体和个人自媒体;

伪原创:类似于洗稿,一般是提炼别人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红利期:某个产品或某个趋势下的某段时期,市场大,回报高;

着陆页:打开网站后第一眼看到的界面

打开率:公众号粉丝直接从后台推送的文章消息中点开的人数占总粉丝数的比例;

点赞率:文章的点赞数占该篇文章阅读数的比例;

留言率:文章的留言数占该篇文章阅读数的比例;

转化率真正购买或者支持你产品的用户数占曝光量的比例;

原创度:公众号中原创文章数占总文章数的比例;

垂直度:公众号的专注度,指某一个领域的文章数占总文章数的比例;

广告主:分为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广告,想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曝光的广告主体;

流量主:提供流量的主体,开通后公众号底部有广告栏,按照点击收取费用;

人格化:让公众号等死的东西具备人的喜怒哀乐的特性;

标题党标题过分夸大事实或博取眼球而文章内容低质;

号内搜:新榜为公众号开发的可以搜索历史消息的功能;

追热点:某一个社会热点发生后利用热点来让产品产生更大地曝光;

蹭热搜:微博术语,添加热点标签发表观点以达到超高曝光的效果。

四个字+

页面模板:随着公众号原创功能一起开通,可以自定义展示信息,类似于“微网站”;

用户画像目标用户的综合情况。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

阅读场景:用户阅读的具体环境,线上还是线下?早上还是晚上?公交还是步行?

粉丝粘性: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忠诚度,包括关注度、付费欲望等;

二次传播:在被受众接受后,其传播过程并未结束,又以别的舆论形态继续传播下去;

诱导分享:通过外链或公众号消息等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将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为。奖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积分、信息)等;

头部效应:前几位品牌市场占有率会是后面众多品牌占有率总和的倍数级;

长尾效应: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但是往往大量小众的需求加起来就是一个大众的需求;

标题前缀:标题前面的【福利】、微课 | 、重磅等为了体现内容属性的词语;

标题后缀:标题后面的为了体现内容属性的词语;

全栈运营运营多面手,可以多维度从战略、战术、执行层面思考解决问题;

公众号矩阵:某个头部大号建立的同一主体的一系列公众号,如十点读书、十点电影、十点电台;

自媒体矩阵:除了公众号之外,在知乎、豆瓣、今日头条等多平台均有专栏;

全媒体营销:新媒体、旧媒体、纸媒、电商全平台的营销方案;

社会化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

多平台运营:一般指运营多个自媒体平台。

英文

Banner:公众号顶部或者底部的图(横幅),一般指头图和底图;

H5:HTML5 自适页面营销;

KOL:Key Opinion Leader 行业关键意见领袖,一般指头部大号;

Logo:标志,一般指公众号的头像;

PV:页面累计访问量(一共被看了多少次);

UV:页面独立访客量(一共被多少人看了);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搜索引擎优化,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规则来提高产品展示排名,可以说是一种职业;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 搜索引擎营销,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网络营销推广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在网上对他人呈现;

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指专业生产内容(视频网站)、专家生产内容(微博)简单地说就是内容生产者;

MCN:Multi-Channel Network 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类似papitube);

CTRClick-Through-Rate 即点击通过率,指网络广告的点击到达率,即该广告的实际点击次数;

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

PM:Product Manager 产品经理,现在很流行的职业;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书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B2C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

C2C:Customer to Customer 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

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上对线下,线下商务与线上推广相结合;

CEO: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总经理;

CCO:首席内容官(Chief Content Officer )内容总监;

CFO: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e Officer ) 财务总监;

CTO: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技术总监;

CMO:首席营销官 (Chief Marketing Officer)市场总监;

COO:首席运营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运营总监。

 

2.新媒体常用工具

微信编辑器

i排版:http://www.ipaiban.com

新榜:http://edit.newrank.cn

秀米:http://xiumi.us

96:http://bj.96weixin.com

135:http://www.135editor.com

小蚂蚁:http://www.xmyeditor.com

易点:http://wxedit.yead.net

微场景编辑器

易企秀:http://www.eqxiu.com/main

凡科:http://wcd.im

兔展:http://www.rabbitpre.com

初页:http://www.ichuye.cn

MAKA:http://maka.im

秀米秀制作:http://xiumi.us

优质图片网站

花瓣:http://huaban.com

堆糖:https://www.duitang.com

Pexels:https://www.pexels.com

Pixabay:https://pixabay.com

Unsplash:https://unsplash.com/events

SOOGIF:http://soogif.com

数据分析

新榜指数:http://www.newrank.cn

清博指数:http://www.gsdata.cn

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

阿里指数:https://index.1688.com

谷歌趋势:http://trends.google.com

百度搜索风云榜:http://top.baidu.com

微信指数:在微信顶部搜索框内输入“微信指数”

搜狗微信搜索:http://weixin.sogou.com

在线数据收集

腾讯问卷:http://wj.qq.com

金数据:https://jinshuju.net

麦客:http://www.mikecrm.com

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

问卷网:http://www.wenjuan.com

SurveyMonkey:https://zh.surveymonkey.com

二维码处理

草料二维码:http://cli.im

第九工厂:http://www.9thws.com

码眼无界:https://www.imayan.net

联图网:http://www.liantu.com

wwei创意二维码:http://www.wwei.cn

二维码解码器:http://jiema.wwei.cn

其他神器推荐

设计导航:

http://hao.shejidaren.com/index.html

汇总PPT设计利器:

http://www.hippter.com

在线极简PS-创客贴:

https://www.chuangkit.com

在线文字云制作-Tagul:

https://tagul.com

在线语音转文字-讯飞听见:

http://www.iflyrec.com

微信文章视频采集:

http://www.hengha.tv/caiji.html

上传图片找字体:

http://www.qiuziti.com

gif录制/编辑:

http://www.dayanzai.me/gifcam.html

gif万能网站:

http://www.piggif.com/tools/compress

pdf万能网站:

https://smallpdf.com

RGB转化十六进制颜色码:

http://suo.im/4xbt5K

在线短网址生成:

http://www.suo.im

免费logo在线制作:

http://suo.im/1U2tK9

新媒体管家公众号插件:

https://xmt.cn/index

壹伴公众号插件:

https://yiban.io

3.新媒体冷知识大全

咪蒙体重132,身高158,成名作《致贱人》,有“媚俗女王”的称号;

和菜头会在推文中公然要赞赏,喜欢在留言区和粉丝互怼;

Papi酱本名叫姜逸磊,她和一帮短视频创作者成立了Papitube;

我走路带风的主编带风是一个97年的污妖王;

支付宝小编是最懒的小编,没有之一;

新华社的小编也挺有意思,经常会看到文章字数没有编辑字数多;

百度叫“熊厂”百度的Logo是一个蓝色的熊爪子;

阿里巴巴叫“猫厂”是因为旗下天猫的Logo而演变来的;

京东叫“狗厂”因为Logo是一只狗;

网易叫“猪厂”因为CEO丁磊在之前养过一段时间的猪;

“人民日报”等老牌公众号一天可以发好几条推送;

央视新闻”一直是推送推文数量最多的公众号,一天可多达十几篇;

“夜听”的点赞数普遍是最高的,一般都会霸占点赞榜前十;

很多看起来很低俗很标题党的公众号一天发8条推文是为了赚流量主的费用;

一般一个大号都会有无数冒牌的小号;

一般发送语音消息和视频消息都存在好几分钟的延迟,图文延迟在一分钟之内;

“热点”是新媒体小编的春药,一般一个热点跟风的推文有几千上万;

一个热门IP的兴起必定伴随着相关公众号的诞生;

情感娱乐的大号一般比职场干货的大号粉丝要多的多;

大号可能随便发个“呵呵”都可以有十万+,小号可能写到吐血也就几个阅读量;

眼见不一定为实,十万+也可能有九万水分大号也会刷阅读量;

普通不知名小企业服务号经常会遇到推送一次掉几十个粉丝的现象;

能不能找一些免费的转发渠道=宣传预算为0;

为什么阅读量还是上不去=你为什么写不出10w+;

用户精准=粉丝很少;

我要做一个刷爆朋友圈的H5=做一个抽奖的H5;

热点来了=快去写一个和公司产品结合的天衣无缝的软文;

新媒体有那么难吗?=新媒体不就是发发文章吗?

4.新媒体必备大事件

2011 年 1 月 21 日,腾讯推出腾讯微信

2012 年 8 月 23 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2 0 1 6 年 大 事 件」

1 月 26 日,微信内测“红包照片”

4 月 21 日,papi酱贴片广告拍卖2200万

7 月 7 日, “穿越故宫来看你” H5 刷爆朋友圈

8 月 14 日,微博爆出王宝强离婚事件

8 月 29 日,王健林“一个亿小目标”刷屏

9 月 1 日,广告新规,互联网上的广告,都要标注 “广告” 两字

9 月 2 日,“腾讯科技” 爆出部分大 V 刷阅读事件

10 月 2 日,微信官方推出互选广告

11 月 3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公测

11 月 24 日,薛之谦为腾讯动漫 APP 做的代言 H5 刷爆朋友圈

11 月 25 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赞赏262万破纪录

11 月 28 日,咪蒙发文《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引发争议

12 月 8 日,同道大叔卖号套现1.78亿

12 月 13 日,剽悍一只猫微课引6万多人围观

「2 0 1 7年 大 事 件」

1 月 9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1 月 11 日,凤姐《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刷屏,赞赏20万

4 月 19 日,微信公众平台执行公众号“命名唯一”新规

6 月 6 日,微信公众号后台大改版

6 月 10 日,新媒体圈地震!“毒舌电影”、“关八”等多个百万级娱乐大号被封

6 月 29 日,微信公众平台新增定时群发功能

7 月 4 日,“滴滴顺风车”音乐创意推文《此篇文章字数为0》刷屏引模仿

7 月 13 日,时尚博主黎贝卡5分钟卖出100台MINI汽车

7 月 23 日,《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一文刷屏朋友圈

8 月 8 日,公众号粉丝凭空消失,一夜之间粉丝全部清零

8 月 15 日,微信公众号后台文章保存后出现丢失的情况

以上,希望您可以细心品读完,然后收藏并分享出去。以后有人问你关于新媒体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直接甩给他了~由于公子道行尚浅,可能会有部分遗漏和疏忽。如果你发现了,欢迎告诉我,我会奖励你的。

做好新媒体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作者:谦行公子,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谦行公子

]]>
如何提升公众号阅读量,看这一篇就够了 //www.f-o-p.com/77796.html //www.f-o-p.com/77796.html#respond Tue, 03 Apr 2018 10:01:12 +0000 //www.f-o-p.com/?p=77796

 

你能看出最终版的标题和备选标题有哪些区别吗?学完这个章节,你就能知道我们背后的思考逻辑了。

01 高阅读量标题要满足1个公式

文章与用户在网络上相遇,没有谁会去关心糟糕的标题下,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内涵。虽然我们痛恨标题党,但是大家千万别排斥成为标题党,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帮助把文章阅读量翻倍(甚至更高)的能力。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如何起好标题的文章,不过基本都停留在了对各种标题类型的归纳。而在本文中,我们想分享更为本质的东西“阅读动力值”(阅读动力值指的是用户希望点击图文的强烈程度)。

百度贴吧小红书运营研究社等编辑经历的总结中,我发现阅读动力值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是文章对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它与阅读动力值成正相关。

另一方面是用户感知成本(用文章提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付出的成本),它与阅读动力值成负相关。

 

所以按照这个公式,你在给文章起标题时,就可以这样去思考了。

根据文章表达的核心内容有哪些词汇可以刺激用户的需求?在这些词汇中哪一个才是他们需求最大的?

 

比如本文其实可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有如何配图、如何写摘要、如何起标题,如何做排版。在这些需求中痛点最大的应该是如何起标题,所以我会将“起标题”这个词汇放置在课程标题里边。

当然,如果你想加大用户的点击欲望,还可以从降低他们的感知成本出发。

 

比如在 17 年非常火的是一本书是叫《人类简史》,当时有很多人想知道里边到底讲的是什么。如果你写了一篇解读文章,起标题为《带你读懂“人类简史”》,虽然也可以圈到不少用户来阅读,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标题并不够好,因为用户其实是不想读书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够读完。

所以比较好的标题是:

 

《没时间读“人类简史”,其实看完这 50 条书摘即可》

 

它会让用户在潜意识里认为,虽然我读不完这本书,但是我读完这 50 条书摘效果也差不多。

当你掌握了本小节阐述的这个公式,你的起标题能力就可以超过 60% 的内容运营了,不过要想起出高阅读标题还需要知道下边 4 个起标题原则。

 

02 高阅读量标题要遵循4个原则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优秀的自媒体人说自己会花大量时间用来起标题,甚至比写文章花的时间还长。

短短一个标题,为什么会花掉这些牛人这么长的时间?当他们思考标题的时候,他们究竟在思考什么?

 

经过与深夜发媸胡辛束差评君等帐号主编的交流和自己的实践,我发现,牛人起标题时都在思考这 4 个问题,他们的时间和脑细胞就是死在这 4 个问题上的。

 

1)标题超目标人群了吗?

为了让文章拥有更高的阅读量,你的标题不能只让你的核心用户看得懂,而是要保证任何一个人分享到朋友圈之后,他朋友圈里的好友也能够看得懂标题,并且愿意点击进来阅读文章,所以你的标题要超目标人群。

那什么叫超目标人群呢?打个比方你的文章选题(核心内容)跟锤子手机有关,可能你会起一个类似《锤子手机 10 大秘密功能》的标题。但是,如果你拥有“超目标人群”的思维,你在起标题时就可以把目标用户定义成整个使用安卓机的人群,这样你的标题就会变成《安卓机里的 10 大秘密功能》。如此一来,你的潜在阅读用户量就会扩大至少 100 倍。

记住!“文章要写目标用户看,但标题要写给潜在用户看”。

 

 

2)标题有突出的关键词吗?

 

在各种信息狂轰滥炸的今天,流量的战争俨然变成了对用户时间(注意力)的争夺。

 

就拿微信订阅号来说,平均每个用户关注了 200 个公众号,同一时间段推送公众号差不多会有 20 个。竞争如此惨烈,你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让用户注意到你的内容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人类注意力的“鸡尾酒效应”来解决:

在嘈杂的室内环境中,比如在鸡尾酒会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源:

多个人同时说话的声音、餐具的碰撞声、音乐声以及这些声音经墙壁和室内的物体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声等。这所有的声音,对你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背景音。

 

但是,如果旁边突然有人提到了你的名字,即使音量很小,完全比不过其他的声音,你也能立即把它分辨出来。

 

用户只会点击和自己有关系的内容。你的文章与用户在网络中相遇,ta 给你的时间 3s 不到;要想在 3s 以内吸引 ta 点击,起标题时就必须拥有能够触达用户的关键词。

而且这个关键最好是他们熟知的,不需要思考的、有画面感的。比如在互联网运营行业,“马云”、“腾讯、“网易”、”“马化腾”、“纳斯达克”、“撕逼”、“潜规则”、“涨薪”、“10万+”…就是从业者们一眼就能关注到的关键词。

找到这样的关键词还不够,你需要突出它,具体的突出方法有两种。

 

① 关键词尽可能的前置

任何产品都存在对标题字数的限制,千万别让关键词变成省略号了。

修改前标题关键词未显示

修改后标题关键词显示

 

② 关键词用符号注明

比如“”、「」、《》、【】……

 

3)多用疑问句式

疑问句式其优点在于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话题,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

同时,标题用疑问句式,能够提升来自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分享带来的阅读量,比如:

《旅行的青蛙,为什么会刷屏朋友圈?》

《2017网红店死亡名单,下一个关门的会是喜茶吗?》

《杀熟的APP!除了滴滴携程还有哪些?》

……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探究竟的冲动?

 

4)标题有目标用户投票吗?

当你编辑了一篇可能会火的文章,建议为它起 5 个以上的标题,然后拿着这些标题让用户投票,或者咨询几位目标用户看完标题后的想法。

当你掌握了阅读动力值公式以及遵从标题 4 大原则之后,你可以差不多打败 80% 的内容运营了。要想让自己的打开率更高,你还可以在标题句式上下功夫。下面将分享 10 个常见的标题句式。

 

03 高点击率标题的10大常见句式

1 个起标题的公式和 4 个起标题的原则,能够让你找到标题里的核心关键词,但为了能够让标题有更好的阅读量,你还可以知道以下 10 种常见的标题句式。

 

1)如何体

如何体是用的最广的标题类型,也是最好用的类型。只要你把「如何」这两个字放进一个标题,写出来的标题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不一定非要出现“如何”才是如何式)标题形式可以模仿

《技术型营销人必看:Airbnb早期是如何用Growth Hack获得更多用户的?》

《现代营销人进阶之路:如何从零开始成为营销技术专家(MarketingTechnologist)》

《如何发邮件请求帮助,并获得超高回复率?》

一目了然全文阐述了个什么问题,读者从标题就会判断,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

 

2)合集型

6 种方法、5 个建议、4 个趋势。合集的好处,往往在于它的归纳总结性强,1 篇抵单独看 5 篇,而且标题中带数字容易抓用户眼球冲,像:

《Airbnb告诉你如何用鸡肋换鸡腿:3种分享型经济的典型案例》

《【盘点】重磅推荐!2014年度互联网最文艺的词汇榜单》

 

3)带负面词汇的标题

4 个常见错误、5 件你应该避免的事。这些负面词汇往往让人警醒,想一探究竟,见不行而内自省,通过一些错误的案例来获得启示,比如:

原标题:

《8个简历制作秘籍》

《故宫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改后标题:

《如果你的简历石沉大海,看看这8个秘籍》

《关于故宫博物院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是不是改后的标题更让你眉头一皱,想点开文章来消除此时的负面情绪?

 

4)加一些修饰词

修饰词有 2 个作用:一个是让定义更明确、独特,另一个是增加读者的情感强度。

《最好最新的案例库都在这里了丨HuntBy SocialBeta》

说案例库,聪明的读者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但我上哪儿不能看案例呢?用“最好最新”来说明这个案例库的特色,你才有一点心动吧。

 

5)带有急迫感

“你还没尝试过的”、“最新推出的”……人人都有探索精神,兼具反击验证的心理缺口。会立马想验证下我到底尝试过没有,最新推出的东西我知道了吗。而且,让标题充满急迫感,也是召唤行动的一种表示。

 

《【案例】这么有趣的航空安全须知视频,你看过吗?》

你会不会想赶快去验证下,这个视频自己看过吗?真的有趣吗?如果还不知道怎么用,教你一个万能模式:动词 + 所得利益。像姜茶茶有篇文章标题:

《学会这些英文单词,你就可以在广告圈混了!》

 

6)赋予珍贵感

《FaceBook 内部员工工作指南》

Google 程序员薪资探秘》

看到这样的标题,读者觉得你给的信息,他能得到,别人得不到。而且,获取这个独有的信息后,读者会更愿意作为传播源,向别人散布知识。(不得不承认:好为人师是本性…)

 

李靖有一篇影响甚大的文:

《【李叫兽】如何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文章流畅耐读的奥秘》

如何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已经够吸引社会化营销人们了,再加上文章流畅耐读的利益引诱和奥秘展现,你是否更想点开探秘,然后分享给朋友们?

 

7)解释性标题

《学生团队如何取得35W销售额:专访南京大学欧莱雅义卖团队Mr.Miss》

专访、欧莱雅的关键词赋予了文章独特性,也向读者传递价值和探秘感。再加上数字和如何体来补充事实和知识性说明。

 

8)善用双关语和俏皮话 

双关语+网络热词是种很好的搭配,他们互相弥补新颖创意与过度流行间的不平衡,比如:

《当<权力的游戏>遭遇“蠢蠢的死法”,连最悲催的“领便当”也变得萌萌哒》

这种,虽然很隐喻,但巧妙趣味足以让人消除消耗脑力的不快。

 

9)传递立马速成的感觉

人人都很忙的,不一定有时间和意愿去复杂钻研。

《一篇文章读懂营销本质变迁从广告到SDi》

《7步教你玩转LOGO设计》

你会不会信心满满,读这篇文章就立马 Get 成就?

 

10)福利帖

标题表明,读这篇文章有福利。这种标题体现有 2 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打上福利的标签,比如:

《2014年度礼物榜单—献给不会送礼物星人的福利帖!!!》

《【招聘福利】高端职位专场:新媒体和营销类职位》

 

还有一种是隐喻,使用“指南”、“入门读物”,这些词,可以这样组合用:

《【指南】关于视觉营销利器Cinemagraph,营销人应该知道的概念、案例和最佳实践》

《春节充电:36篇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人荐读文章(职场篇)》

以上标题技巧,是不是感觉通透了许多呢?

 

本文作者@陈维贤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7796.html/feed 0 情人节借势套路来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www.f-o-p.com/72312.html //www.f-o-p.com/72312.html#respond Fri, 09 Feb 2018 07:23:42 +0000 //www.f-o-p.com/?p=72312 13 (7)

又是一年情人节,你的朋友圈开始虐狗了吗?

听说不少朋友已赶回老家躲”狗粮”了

然而,营销人的还得写完方案,干完活啊!

快谢谢小编,又大家集结了几个品牌借势套路

快来找找灵感~

Part1:单身狗福利篇

情人节来了,情侣们都在秀恩爱,不少商家也发起了关爱单身狗活动。

1、恋与制作人X美图相机:测测你适合哪种接吻方式

没有男票怎么办?别急,来热门手游《恋与制作人》跟男主甜蜜恋爱。不仅如此,今年情人节,《恋与制作人》还跟美图相机联合发起了一场接吻方式的测试,简直是给单身女性的暴击福利~

(长按二维码体验H5)

2、淘宝:上淘宝充话费,送男女朋友

临近情人节,淘宝还推出了#淘宝充话费,送男女朋友#活动,打开手机淘宝搜索”我要男朋友”or”我要女朋友”,就能领取失散多年的对象!有木有很撩~

Part2:甜蜜暴击篇

情人节的最重要的氛围是什么,当然是甜甜甜~当然在制造甜蜜方面,商家们才是高手-

1、汉堡王:情侣专属款

快餐界的汉堡王也十分会”虐狗”,以色列汉堡王就曾在情人节推出”成人套餐”,这个套餐里里两个皇堡、两份薯条、两杯啤酒、以及一份浪漫的成人玩具。

更甜蜜的还在后面,法国汉堡王还推出过一个拥有两个吸管口的饮料杯,想象下两人同时吸允的画面,是不是太美了~

2、西贝:亲嘴打折

西贝”亲嘴打折”又双叒叕来了,今年已是西贝”亲嘴打折”活动的第三年了。参与方式还是还是跟往年一样,2.14情人节,在现场勇敢献吻你的爱人,即可享受最低6.6折优惠。是不是很虐狗呢?梅小花郑重提醒,节日当天,单身汪务必绕行西贝,甜蜜暴击指数,十颗星~

Part3:礼物篇

情人节除了秀秀恩爱,品牌还能给你一百个不得不”送礼物”的理由”。

1、淘宝心选X胡辛束:百年好盒

今年情人节,淘宝心选还联合公众号大V@胡辛束推出情侣专属#百年好盒#,粉粉外形,分分钟少女心爆棚,是不死突然有了一起早睡的理由呢!重点是连文案也很粉嫩,这么好看的文案,想不下单都难呢~

2、roseonly诺誓:如果不唯一,何必情人节

今年Roseonly情人节的slogan为#如果不唯一,何必情人节#,也是延续了一直的理念”一生只爱一人”。

先来看看一组Roseonly为情侣们精心挑选好的礼物~

除此之外,Roseonly还和一条推出了一则短片,邀请了几位处于不同恋爱阶段的人,聊了聊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中有认识4个月的闪婚族、有在一起10年的初恋、也有年近60还如胶似漆的老俩口……总之通过这些故事来表达爱情的美好。

Part4:情话篇

每年情人节热点,品牌都能祭出情话新套路。

1、小清新文案:百度外卖#爱就吃在一起#

爱情的模样都在一蔬一饭里,吃在一起爱在一起。

2、黑鸡汤情话:轻脂轻轻乳#你很重,我也要#

一人一句黑鸡汤!告别对方的颜值巅峰,来一句#你很重,我也要#!这可不是言情密语,是对于对方现时体重的敬仰!

好了,以上套路你get了吗?今年你又使用了哪些新套路,欢迎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本文作者@梅花网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2312.html/feed 0
如何开发出容易让用户上瘾的应用? //www.f-o-p.com/61557.html //www.f-o-p.com/61557.html#respond Thu, 09 Nov 2017 09:47:45 +0000 //www.f-o-p.com/?p=61557 28 (2)
虽然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可供下载的应用总数多达500万款,但是智能手机用户将约85%的手机使用时间都花在了5款左右的应用上。此外,有80%的用户在安装完一款新应用后的72小时内都从没打开过这款应用。很显然,绝大部分的移动应用都没能成功留住用户。

相反,那些成功的移动应用公司却能开发出让人上瘾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实现病毒式传播,从而得以创建一个庞大的新用户社区。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如何才能打造一款呢能够实现病毒式传播而且能够让人上瘾的应用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从心理学出发,探讨如何才能打造一款真正让人上瘾的移动应用。

“要想打造一款高质量、健康的、能够让用户产生共鸣的让人上瘾的应用,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开发、测试、发布、推广和销售应用的时候,要抱着在一个饥渴市场里开发一个能解决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痛点受欢迎的产品的目的,从而能让应用很自然地就能实现病毒式营销并让对应用上瘾。”

概括地说,对于当今的科技创业公司而言,如果要想打造一个能够获得持续高增长的业务,上面这段话中加粗字体的部分是他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的点。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创业公司如何利用习惯形成(上瘾)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来开发出容易让用户上瘾的应用,让用户不但喜欢你开发的应用,还愿意与他人主动分享你的应用。

一、什么是“病毒式营销”?

当我们在谈论“病毒式营销”或“实现病毒式增长”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病毒式营销”是公司实现规模化运营的关键驱动力。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病毒式营销”:

  1. 作为一个应用于互联网行业的通用术语: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是一段信息从一个网民快速传播扩散到另外一个网民,这种快速广泛的传播扩散就是病毒式营销。
  2. 作为一个用户获取方面的专业术语:通过产品内的一些推荐机制,让现有用户推荐其他用户使用产品,从而完成用户的快速获取。

为了了解通过病毒式营销获取用户的本质,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传统营销漏斗和病毒式营销漏斗的区别:

  1. 传统营销漏斗:企业花很多钱为自己的产品(网站、APP等)获取流量,然后将流量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活跃的付费用户
  2. 病毒营销漏斗:在病毒营销漏斗中,并不是将大量潜在用户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真正的用户,而是让少量真正的用户帮你带来更多的用户,让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在病毒式营销中,每一个用户都会带来一个或者更多新用户,而被新带来的用户又会带来其他更多的用户,以此类推。传统营销和病毒营销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病毒式营销根植于以下两种机制:

  1. 产品的使用机制,例如Facebook用户会自然而然地推荐自己的朋友一起来试用这个社交网站。
  2. 推荐系统的运行机制,例如Uber用户会分享邀请码给其他人,被邀请人使用邀请码后,邀请人和被邀请人都能享受一次免费乘车服务。

从技术上讲,病毒式增长是那些“维里系数”超过1.0的增长方式。何为维里系数?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产品的100个现有用户通过产品的内部推荐机制邀请带来300个新用户,新来的300个用户又通过邀请推荐机制带来另外900个新用户,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下维里系数就是3.0。病毒营销的目的是实现更高的“维里系数”。

为什么确保维里系数超过1.0如此重要呢?因为如果维里系数超过1.0,那么你能在不需要任何市场营销预算的情况下就能保持用户数的持续增长。

我们这里讨论的病毒式增长是由“病毒式循环”驱动的,即一个用户从第一次接触并使用你的产品,到后来被刺激激励将产品主动推荐给其他人,通过这种口碑传播的方式让你的用户数实现指数级增长。因为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所以才叫循环。

下图是Tapdaq的Sam Hutchings绘制的病毒式循环的大概流程: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如下图所示的那样,病毒式增长的流程是:

  1. 刚开始的时候通过做一些曝光来获取一些流量,从而获取一些初始用户。
  2. 通过打造一个容易让人形成使用习惯的应用,从而说服你的初始用户开始使用你的应用(即用户激活)。
  3. 激励你的初始用户主动向其他人推荐你的产品,从而在不需要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就能为你带来更多流量和新用户。
  4. 不断重复和循环这个流程。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要想建立一个有效的病毒循环,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提供一个或多个能够刺激用户将你的应用分享给其他人的功能或奖励。

你应该向用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依靠那些烦人的广告和垃圾邮件。

你为用户提供的有价值的奖励需要是能够看到的而且是可以立刻获取的,只有这样,用户才会愿意向周围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推荐你的应用。此外,你还需要让用户推荐以及获取奖励的过程尽可能简单、容易理解和完成,不能让用户有丝毫困惑,否则很难达到快速获取用户的预期目标。

Dropbox和Uber是两家将病毒循环理论运用地炉火纯青的创业公司。它们利用病毒式营销不仅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用户数量,同时还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 当Dropbox刚刚推出的时候,它为那些推荐其他用户使用Dropbox的用户提供免费的存储空间,这一举措让Dropbox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便轻松斩获了100万用户。
  • Uber采用的是双向邀请码机制,通过邀请码邀请其他人的用户和被邀请使用Uber的用户都能获得20美元的免费乘车券。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将近50%的Uber新用户都是通过这种邀请机制进来的。

Uber的双向邀请码机制: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到目前为止,本文探讨的内容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你已经开发出了一款用户真正愿意使用的App。

如果用户根本就不愿意使用你的应用,更不用说指望用户帮你推荐其他用户了。这时,无论你为用户提供的推荐奖励多么诱人,都将无济于事,因为没人在乎,这时你的应用将注定失败。举个例子,如果你手机上装的Uber应用老是崩溃闪退的话,这时你为用户提供10美元的打车券又有什么用呢?显然是毫无用处的。

我们将可以将激励用户向其他人分享和推荐你的应用比喻成一块蛋糕最上面的那一点点缀:再多的糖霜也不会让人愿意去咬一口味道糟糕的蛋糕。同样的道理,在你试图鼓励用户向其他人推荐和分享你的应用之前,你首先需要打造一款真正“美味”的应用,即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应用。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之后,你才应该专注于运用一些营销策略帮助产品实现病毒式循环。

为了了解如何打造一款用户真正喜欢的、容易让人上瘾的应用,我们需要分析上瘾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二、上瘾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在设计和开发应用的时候,你的首要目标就是开发一款能够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的应用。

这听起来是显而易见的事,但依然值得再次强调:你必须开发一款用户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来反复使用的应用。想想Facebook、Instagram和Spotify这样的应用:这些应用是用户使用一次后再也不会回来使用的应用吗?还是用户每天都会在这些应用上花上几个小时?

当你在Facebook更新了一个状态,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张新图片,或者在Spotify上听过一首单曲后,你会关闭在这个应用后连续几个月都不会再使用吗?基本是不会的。相反,你会经常浏览朋友的状态更新、给其他人分享的图片点赞或评论、听和现在正在听的音乐类似的歌曲或专辑等等。

你知道人们每天早上一醒来就立刻拿起手机刷他们喜欢的新闻、社交、财务金融等应用吗?你应该追求的就是也能让用户习惯性地使用你的产品,也就是说要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

这并不是说你要试图欺骗或操纵用户的行为、让他们的行为违背他们的意愿或最佳利益。相反,你要做的是理解用户心理,从而开发一个既能为用户提供真正价值、同时也能让你的创业公司成长发展为一家大企业的产品。

英国牛津生活词典将“习惯”定义为:“一种固定的或有规律的倾向或行为,尤其是那种很难放弃的行为”。

《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这本书的作者Charles Duhigg认为:“一个简单的神经循环存在于每个习惯的核心,每个循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线索(cue),一个是日常行为、一个是奖励。”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线索”,也就是触发器,用来提示或刺激用户产生某一种特定的行为;“日常行为”代表的是用户的日常习惯性行为本身;“奖励”是我们的神经用来学习如何为未来编码这种行为模式。

为了养成一个习惯,所有这三个要素都必须存在。

Hazel Gale对Dugigg的这个模型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 “线索”是一种触发习惯性行为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比如孤独、无聊或压力。或者,它可能是某种情境,比如一群朋友在一起,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等等。
  • “日常行为”是习惯本身,如咬指甲、抽烟或者走到冰箱边吃大块的奶酪等。
  • “奖励”可以是任何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它可能和尼古丁或糖带来的物理刺激一样明显。它可能是一种被接受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它也可能只是一个用来离开办公桌的理由。

上面这些是有关习惯形成的基本概述。下面让我们从技术层面谈谈这个问题。

几千年来,人类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激励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包括吃饭、睡觉和生育。具体来说,我们的猿类祖先的大脑是用来鼓励我们去寻找那些有助于我们生存和繁荣的活动的,有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奖励我们去做这类事情。简而言之,这就是为什么像性和饮食这样的活动是愉快的经历(也就是说,这是大自然用来奖励我们活下来并传承我们的基因的方式)。

现在,为了真正理解习惯形成和上瘾的的原因,我们必须讨论两个关键神经递质的基础。神经递质是一种大脑化学物质,它能在神经元突触之间传递信息,它能帮助大脑的不同部位互相交流。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它帮助控制大脑的奖励和愉悦中心。多巴胺还有助于调节运动和情绪反应,它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奖励,还能让我们采取行动去获取这些奖励。

多巴胺能系统经常被随意地称为大脑的“愉悦传感器”,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准确的描述。“多巴胺会导致寻求行为。多巴胺会让你想要、渴望、寻找和搜寻。它会提高你的兴奋程度和目标导向的行为。多巴胺寻求系统让你有动力去穿越你的世界、学习和生存。这不仅仅是关于生理需求,如食物或性,还有抽象概念。多巴胺会让你对想法产生好奇,并激发你寻找信息的动力。”

多巴胺说的是渴望:它促使你采取行动,追求目标,追求某件事情期望获得期望的奖励。

第二重要的神经递质是阿片类物质,当你积极地体验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时(比如吃一碗美味的冰激凌),大脑中就会产生这种“感觉很爽的”的化学物质

阿片类物质说的是喜欢和实现:它们是真正体验愉悦的产物。也就是说,当你完成某件事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

多巴胺和阿片类物质都与习惯的形成行为有关:

  • 第一是“欲望”系统,它代表着寻求某种东西的动力(比如,开车去银行取钱,然后到便利店买一包香烟,或者打开网络浏览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短语或问题,并试图找到一个特定的信息);
  • 第二是“喜欢”系统,它代表的是对渴望的满足(比如,吸入香烟烟雾或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后而产生的愉悦感觉)。

说到打造能够让人上瘾的应用时,你要认识到多巴胺系统比阿片类物质的威力更大,也就是说多巴胺系统比阿片类系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力更大。

换句话说,相对于受愉悦本身的驱动而言,人们更容易受寻求愉悦的过程的驱动。相比结果,我们人类有一种更强的冲动去寻找事物的过程——解决难题、发现新的信息、制定行动计划等。

在我们继续探讨所有这些科学是如何用于打造一款让人上瘾的应用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最后的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问题。

当我们从事那些让人无法预测和充满期待的活动时,多巴胺对我们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大。简单地说,相比当我们已经知道努力尝试会带来什么结果,在我们尝试实现那些成功几率不明确的目标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

因为针对一些会频繁出现的可预测的结果,我们的兴奋程度会慢慢减弱,科学家现在明白了,奖励预期是一种比刺激本身的结果更强大的深度上瘾调控者。换句话说,你做某件事的次数越多,做这件事的过程就越不会让你感到兴奋,因为你已经可以准确地预测出做这件事的结果了。

神经学家Robert Sapolsky在猴子身上进行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训练了猴子去完成一个行为。每当猴子成功完成,他们就给猴子食物。他们同时测量猴子的“幸福程度” (他们是通过测量猴子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dopamine 来计算猴子的幸福程度的)。

似乎从常理看来,应该是猴子拿到食物的那一刻,它的幸福程度最高。但实际上不是的。多巴胺的峰值是发生在猴子知道马上要开始做实验的时候。这个令人意外的结果说明,不是拥有,而是期待。不是得到食物,而是知道将有可能得到食物,是这种期待带来幸福感。

但还不仅仅如此。研究人员又做了一个实验。这次,每当猴子完成工作后,有50% 的机会他能够得到食物。这时候,大家发现猴子多巴胺的分泌会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刚才说的那个阶段,当猴子知道实验开始的时候,多巴胺开始增高。当猴子完成工作后,多巴胺又开始增高(猴子在期待食物),当猴子马上要得到(或者没得到)食物的时候,多巴胺达到第二个峰值。

而且特别有趣的是,如果把50% 的机会调整为 25% 或者 75%,这第二个峰值都没有 50% 的时候高。这说明这第二个峰值不是跟得到食物本身有关,而是跟得到食物的确定性有关。越是不确定,峰值越高。越是确定(不管是确定得到,还是确定得不到),峰值都会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猿类(包括我们人类)和类猿生物对那些新奇和不可预测的刺激的反应要比对那些熟悉的、可预期的刺激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或者你可以这样想一下,你刚开始和一个新的恋人约会时的兴奋和紧张,然后将这种感觉与你和已经交往很久的对象约会时的感觉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相信你对这个道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理解这一重要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即人类似乎更有动力去寻找、搜索和规划活动,以及体验新奇的不可预测的活动,而不是完成活动本身,或体验那种可预测的熟悉的活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和企业家Nir Eyal有关打造让人上瘾的产品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理念。

三、上瘾产品的“上瘾模型”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上瘾模型 (The Hook Model)。上瘾模型 (The Hook Model)是一个四步模型,公司用它吸引用户并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上瘾。

这四个步骤分别是:触发器(trigger)、行动(action)、多变的奖励(variable reward)和投资(investment)。

1、触发器(Trigger)

触发器是行为的驱动器,就像是发动引擎时的火花。触发器有两种表现形式:外部触发器和内部触发器。容易让人上瘾的技术在一开始通常会通过邮件、网站链接或是手机上的应用图标来提醒用户。通过让用户不断循环经历这种上瘾体验,用户就会开始与内部触发器形成一定关系,而内部触发器开始与用户日常行为和情感联系起来。很快,每当用户有某种感觉的时候,内部触发器便会通过用户记忆存储中的各种关联来提醒他们采取下一步行动。就这样让用户不断重复,内部触发器便开始成为用户日常行为的一部分,习惯也就由此形成。

2、行动(Action)

触发器过后就是有目的的行动了。在这个阶段,公司充分利用了人类行为的两大要素:动机(motivation)和能力(ability)。为了提高用户做出某种特定行为的可能性,行为设计者就需要让行为尽可能简单,同时能有效激发用户的动机。这个阶段的上瘾做法借鉴了可用性设计里面的艺术和科学,从而确保用户能按照设计师期望的方式行动。

3、变化多端的奖励(Variable Reward)

将上瘾与普通的反馈回路区别开来的东西是它给用户创造需求的能力。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但是可预见的反馈回路是无法制造欲望的。就像你知道打开冰箱门后冰箱灯就会亮,这种可预见的反馈回路不会让你一遍又一遍的去打开冰箱的门。无论如何,增加一些奖励的可变性,假设当你每次打开冰箱门时,里面都会出现一样神奇的新东西,这样就会激发你的兴趣和欲望,让你像斯金纳箱中用于实验的动物一样一遍遍去开那扇门。

多变的奖励是公司能用来让用户上瘾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一项研究发现,当大脑在期待一个奖励的时候,多巴胺的分泌水平会暴涨,可变的奖励回报还会让多巴胺的分泌水平翻倍,这会创造出一块脑中狂热的狩猎区域,激活与欲望和期望有关的大脑区域。典型的例子包括老虎机、彩票。总之,可变的奖励在容易让人上瘾的技术中是普遍存在的。

4、投资(Investment)

上瘾的最后一段阶段是让用户做点什么。对于行为工程师而言,这个阶段有两项目标。第一项目标就是,当下一个触发出现时,再让用户经历一次能让其上瘾的体验。第二个目标是,既然用户的多巴胺分泌水平已经在之前的阶段被那些多变的奖励激发起来了,那就兑现这些奖励。用户付出的时间、数据、努力、社会资本或金钱都是某种程度的投资,公司要在恰当的时候回馈这些投资。

投资阶段不是让消费者打开钱包。投资的东西是那些可以提高下一个回合服务质量的行动。邀请朋友、说明喜好、构建虚拟资产、学习使用新功能都是用户的一种投资。有了这些投资,用户今后再经历上瘾循环体验时,可以使触发器更具吸引力、行动更容易、奖励更令人兴奋。

下面这张图是Eyal“上瘾模型”的总结: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如下图所示,当今最流行的一些应用(如Quora、Facebook、Instagram等)都在利用“上瘾模型”来打造一款让人上瘾的应用: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四、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完了打造一款让人上瘾的应用背后的理论原理,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些实用策略,你可以用这些策略来打造下一个真正让人上瘾的应用。

1、如果可能的话,在你的应用中尽可能多地添加一些新奇的、不可预测的解谜元素

正上文中说过的那样,人类似乎更有动力去寻找、搜索和规划活动,以及体验那种新奇的、不可预测的活动。因此,你的应用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事实:我们人类是地球上好奇心最强的物种。

如果你正在开发一款移动游戏,那么你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将新奇的、令人惊讶的元素引入到游戏体验中,包括让用户在游戏中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遇到意想不到的敌人,并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非游戏类应用也是可以利用这一点的。事实上,”消灭“收件箱里收到的新信息和玩《星际争霸》游戏一样都能刺激你的神经元。

例如,优步让乘客能够用GPS功能实时跟踪司机的位置,在乘客等待司机到达时,这个功能成功激起了乘客的好奇心和规划能力:

  • 司机是会走这条路线还是那条路线?
  • 如果司机走那条街上,他会不会能快点到达?
  • 他的车为什么不动了?是在那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什么事故吗?

最后,你应该充分利用触发器,比如应用中的推送通知(注:推送通知允许应用向用户的智能手机发送通知)。

我最近分享过在移动应用中设计推送通知这样的触发器的重要性:“这类触发器会让人令人难以置信地上瘾,不仅因为这种触发器出现的时候会给用户带来短暂的愉悦体验,还因为它会让用户产生一种期待,期待未来会收到更多的推送通知,从而体验到类似的愉悦感。你需要不断地将用户带回到你的应用中,而推送通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再一次,这是多巴胺在发挥主导作用,当我们进行搜索和预测活动时,多巴胺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使得推送通知变得如此诱人。每当用户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推送通知时,在用户采取行动确定收到的是什么特别的信息推送时,大脑中产生欲望的化学物质就会变得疯狂。

一定要确保在你的移动应用中加入这样的触发器。不过与此同时,你不能给用户推送过多的消息,这样有可能会吓跑用户。要把握好度。

你可以遵循下面这些原则:

  • 使用一种定向的/用户可选择关闭的通知推送系统,而不是肆意地向用户手机推送通知。
  • 围绕最常见、最有价值的事件设计你的触发器,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去推送。
  • 不要在推送通知中添加振动,它非常烦人而且没有效果。
  • 让你的推送通知更加个性化,(如:Mark,Kevin刚刚点赞了你的图片)。

2、第二个关键策略是利用游戏化的力量

“游戏化”是一种越来越受移动应用开发者青睐的策略,方法是把游戏元素融入到一系列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目的是利用人类的驱动力来克服障碍、积累成就、获得认可。

我们人类是一种喜欢解谜和征服的物种,这意味着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被那些需要通过不同阶段考验的任务所吸引,从而实现一个有可能获得奖励的目标。

Dropbox为用户提供的250MB的免费存储空间就是游戏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用户使用Dropbox完成一系列任务,就能获得额外免费的存储空间,这种方法可以刺激用户更多地使用Dropbox的服务,因此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FourSquare/Swarm会根据用户签到的数量和类型授予用户不同的徽章,这是另一种流行的、成功巧用游戏化力量的方法。

3、让应用的使用引导体验变得尽可能顺畅、吸引人和无障碍

应用的登陆使用引导指的是引导用户使用你的应用的过程,让用户熟悉应用的使用方式,说服他们成为长期用户,最好能让他们成为应用的主动传播者,将你的应用推荐给更多人。

应用使用引导的主要目标是引导用户正确使用你的应用,直到他们到达“惊艳时刻“,即他们确定你的应用是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价值的,接下来就变成你的忠实用户。

创业公司可以采用下面这6个具体的策略来最大化提升应用的使用引导体验:

  1. 通过消除注册流程中所有的不必要障碍来减少摩擦。
  2. 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进度提示,告诉他们还需要完成多少个操作步骤就能自由使用应有了。
  3. 为了尽可能减少用户在注册和登陆应用的痛苦,支持使用Twitter、Facebook等账号登陆。
  4. 通过提供免费赠品来刺激用户(如免费的存储空间或优惠券等)
  5. 提供客户案例,告诉用户其他人都是如何成功、便捷地使用这款应用的。
  6. 提供简短而有用的教程,解答用户的常见问题或迷惑。

下面是一些支持使用社交网络账户登陆应用的例子:

深度:如何打造一款能实现病毒式传播的“上瘾”应用?

4、确保刺激和鼓励用户投入更多时间在你的应用里

正如Nir Eyal所强调的那样,说服用户采取特定的行动,让用户与你的应用建立更深入的联系,这样用户今后再经历上瘾循环体验时,可以使触发器更具吸引力、行动更容易、奖励更令人兴奋。

你如何才能让用户在你的应用中投入时间呢?这时你就需要利用”沉没成本“的概念了。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实际上,我们都很熟悉”沉没成本“的工作原理的:

  • 如果你过去两年时间里一直在用Instagram建立你的Instagram档案、使用特定的标签、关注朋友等,这时如果让你放弃使用Instagram转而去使用另外一个手机拍照应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成本很高的事。但是如果你注册使用Instagram才一天时间,这时让你放弃使用Instagram转去使用另外一款类似的产品就要容易得多,你转换平台的成本也低得多。
  • 如果你过去一年里一直在使用Dropbox存储你的各种文件,这时想让你放弃使用Dropbox转而去使用一款其它的存储工具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也是成本很高的一件事。因为要想转换平台,你需要重新整理、重新分享你过去一年里存储在Dropbox上的所有文件资料,这是一件非常繁琐、非常耗时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注册使用Dropbox才一天时间,这时让你放弃使用Dropbox转去使用另外一款类似的存储产品就要容易得多,你转换平台的成本也要低得多。

这种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你必须鼓励用户在你的应用上进行投入,以增加用户留存率,进而实现应用的病毒式传播。你可以这么做:用户使用应用越多、分享应用越频繁,用户获得的奖励就越多。在用户完成某些操作步骤(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分享几张新图片)或是取得明显的进步(如在教育类应用上达到新学习水平)后,便会获得相应的数字产品奖励。

一旦你为应用设计和开发了能够让人上瘾的特性功能并正式发布后,接下来就可以启动产品PR和市场宣传活动了。

 

本文作者@达达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61557.html/feed 0
15个活动推广最常用的线上渠道(建议收藏) //www.f-o-p.com/56528.html //www.f-o-p.com/56528.html#respond Fri, 22 Sep 2017 02:29:19 +0000 //www.f-o-p.com/?p=56528 4 (14)

运营人在策划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时,包括活动设计、资源整合、传播路径规划、数据监测、活动复盘五个重要部分,而在传播路径的规划当中,首先得尽可能地了解全网的传播渠道,才能更好地做好适合自己的活动传播路径规划。

一、优先利用内部资源

内部渠道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官方渠道,就是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和自有的渠道进行活动推广

1、官网站内推广

利用产品官网来推广活动,在站内最显眼的地方,或者用户最关注的板块添加你的活动引导信息,这样能够最快速地吸引用户关注活动。可以将近期首推的活动做一个banner 图放在首页,或者直接把活动内容板块放在首页轮播图下面,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线下活动

640.webp (34)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官网挂上你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图片,除了用户本身想了解微信号的价值以外,用户扫了二维码关注之后,还可以立即收到自动回复的活动推荐,一举两得。

2、官方媒体为活动打头炮

现在公司产品会用作官方媒体的,最主要的还是微博和微信。企业官方微博一般可以加蓝V,微信方面有服务号和订阅号等。那么在这两个最常用的官方媒体中,会有这些表现。

(1)官方微博运营

a.官博首页可以放两张活动banner 图,点击链接到你的活动专题页或者活动产品页。

640.webp (32)

b.官博发起活动相关话题,炒热活动气氛,让网友带着话题转发微博。小米手机最近在推广#小米5#,直接在小米手机官博上送优惠券,说明活动内容。

640.webp (31)

(2)官方微信公众号

a.图文推荐,给活动造势

在订阅号或服务号提前推送活动预热的宣传图文。提前推送一篇详细有趣的活动图文推荐,可以打官腔,但是最好是有趣生动、真心实意的口吻去给用户介绍活动内容,让用户知道为什么这次活动值得参加。如果图文做得够有创意,也许还能带来用户的自发分享。京东618的宣传期就在订阅号提前一个月(5月17日开始)轰炸了关于京东618的相关活动信息。天猫则在奥运会开幕期间宣传自己的天猫超级运动会,比起京东618的密集图文推送,天猫的推送则像是一股清流。

640.webp (30)

“左边京东,右边天猫”

b.打通购物流程,活动快速转化

在微信端打通购物流程,更有助于活动快速实现转化。如果是卖货的公司,认证过的订阅号或者服务号,开通微信支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直接卖货,接入第三方商城或者接入自主开发的微商城。

3、EDM邮件推广:向你的客户群发送邮件

EDM,全称为Email Direct Marketing,意思为电子邮件营销。一般来说,用户注册的时候会留下邮箱,整理好用户的邮件信息,通过邮件的方式告知你现有的用户群体。发邮件的弊端就是几乎没有二次传播。这种方式也许有点古老,但是也不是没有效果,多尝试,总是好的。

640.webp (29)

QQ邮件是有提醒的,邮件消息弹出来的时候,邮件标题首先映入眼帘,所以活动内容邮件的标题主要在于抓住用户的眼球,提醒ta参与活动。

二、外部资源渠道

1、自媒体平台内容分发渠道

其实一份活动宣传图文,可以分发到公司自己建设的自媒体分发渠道,除了同期在微信公众号、微博、邮件营销推送,还可以将其分发到各个以品牌名称注册的自媒体平台,做到多渠道宣传。但是要注意的是,微信公众号、微博、邮件都是自己可控的,而自媒体平台则需要审核,可能被视为广告,不通过审核。这个渠道更适合持续输出内容,获得大量粉丝用户。

640.webp (28)

2、到营销平台上传作品

易企秀、iH5、Maka等H5营销平台上传(制作)你的活动页面,这样也是一种推广方法。有机会可以在案例展示页面,还可扫二维码分享。

梅花网也可以入驻成为服务商,上传活动案例。如下图。

640.webp (26)

数英网也可以发布活动项目,不过这个项目通常是有第三方策划公司做的,所以对活动的内容要求比较高。

640.webp (25)

3、垂直论坛发帖推广

到垂直行业的论坛里发活动推广帖,如果是线下门店搞活动还要注意去所在地区论坛发布会更有效。

  • 母婴行业:妈妈网、摇篮网、母婴吧(贴吧)、育儿网、宝宝树、丫丫网、孩子王、优谈宝宝、爱早教网、驴妈妈亲子游、母婴之家、蜜芽宝贝;
  • 餐饮行业:大众点评网、美团网、中华美食网、二维火社区、中国吃网、餐饮网、下厨房、红餐网、餐饮界、百年餐饮网等;
  • 服饰行业:淘宝论坛、蘑菇街美丽说、今日特卖、什么值得买、中国服装网论坛、穿针引线网、中国服装人网、女装网等;

以上行业论坛在百度搜索框输入“”XX行业论坛“”都能找到相关的。

4、知名社区的垂直频道重点推广

知乎、猫扑、天涯豆瓣、贴吧等大型社区都是活动信息推广的重要渠道。而且在猫扑、天涯等社区有很多很多的频道,探索用户所在领域的频道,在这些对应的频道上发布活动信息。

640.webp (24)

在hao123社区里能找到全网的优质社区,包括可以搜索地区的社区。

640.webp (23)

点击http://www.hao123.com/shequ就能去到。

5、垂直社群推广

如果大范围地投放你的活动,容易被踢出群,所以找准你所在行业的垂直社群,包括微信群、QQ群、豆瓣群、微博群等,而且要注意推广活动时的措辞。

6、制作活动海报发到图片社交网站

将制作精美的活动海报可以发布Instagram、nice等图片社交APP,可能会吸引一些人关注你的活动。还可以将活动海报发布到图片网站,上周草莓君推荐了很多图片网站,在这就不赘述了。

640.webp (22)

三、付费的也许是最有效的渠道

1、大号KOL软文投放

社交网络中以公众号或意见领袖(KOL)为代表的零散化投放形式,已经成为了大品牌金主投放广告的心头好。微博上打广告的段子手也越来越多,甚至有明星也加入了段子手的行列,薛之谦和大张伟这对好兄弟曾经帮洋码头写段子打广告。据说咪蒙的广告报价在7月份就达到45万一篇,估计现在超过50万软妹币了。

640.webp (21)

目前犀利姐认为比较受欢迎的KOL有:

  • 软文:咪蒙、王左中右、深夜发媸(不装逼的时尚号)、胡辛束(贩卖少女心)、文案摇滚帮(专业广告写手)、反裤衩阵地、YangFanJame、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被誉为买神)、石榴婆报告、六神磊磊、李铁根、商务范、
  • 插画:天才小熊猫、顾爷、同道大叔、喃东尼
  • 明星:薛之谦、大张伟、胡歌、杨幂
  • 视频:一条、艾克里里

其实意见领袖很多,最关键的是找对人,这个大V影响的是哪一部分人,看看是不是与你的目标用户重合度高,再考虑投放。而且在投放KOL之前也要看他们之前接广告的案例,在形式上是不是结合了好的宣传创意,这样有利于形成用户二次传播,让投入带来更大的效益。

2、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开通广告主

640.webp (20)

开通广告主有很重要的核心优势:

首先可以拥有海量的用户,覆盖超过6亿活跃用户,每天超20亿次图文消息阅览。而且投放精准,微信广告方会深度挖掘微信用户兴趣,帮你精准定制投放用户。

投放朋友圈广告,能够获得潜在优质粉丝,助力商业活动,快速增加活动的曝光量,提升潜在目标用户的参与度。

640.webp (19)

开通了广告主,还有发放微信卡券这个方式推广,便捷高效地发放你的卡券,拉动用户线上线下的活动参与度。

开通广告主适合有微信公众号的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可以找到入口了解详情。

3、微博首页广告推广

640.webp (18)

除了微信平台可以打广告,微博也是一个大流量渠道。像小米手机5最近做降价200元的活动,就在首页的广告位展示了活动信息。

4、百度竞价推广广点通粉丝通

百度竞价推广相对来说有点费钱,百度竞价推广是百度国内首创的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简单便捷的网页操作即可给你带来大量潜在客户,有效提升你的品牌知名度及销售额。每天有超过1亿人次在百度查找信息,你在百度注册与活动/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后,就会被主动查找这些产品的潜在客户找到。

640.webp (35)

“图来源于产品菜鸟汇”

广点通和粉丝通是目前来说比较精准的流量渠道,类似DSP可以根据我们的目标用户属性来选定你的活动广告投放人群,年龄、地域、身份、职业、收入、常去网站类型、终端设备、所处商圈等。

广点通是腾讯旗下的一款推广产品,利用腾讯本身的流量渠道如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Q空间、QQ音乐、QQ等帮助客户精准推广品牌的,这个是腾讯自家的产品,应该比较靠谱,具体收费情况要去他们的广点通官网咨询。

粉丝通主要用于微博广告方面,扩散传播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5、网盟推广

640.webp (17)

将你的活动广告信息投放在与百度有联盟关系的数十万家联盟网站上面,其投放形式有文字、图片、FLASH动画、贴片等几种。你将费用付给百度,然后百度与联盟网站按比例分成。

百度推广一样,网盟推广也是桉点击付费的,而且每日预计也是可以设置的。而这数十家联盟网站的投放,你可以自己在后台进行设置,通过地域定向、人群定向、网站定向、主题词定向几种途径将广告精确投放在潜在客户群体面前。

6、新榜贴片广告

640.webp (16)

现在新榜主要是专注于自媒体方面的广告投放,明码实价标注,而资源较丰富,既有选择又可以估算ROI。

四、寻找投放渠道别走入误区

1、投放渠道越多越好。选择渠道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能带来有效流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挑选出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渠道才是王道。特别是做活动的投放渠道,主要是引发参与,如果无效的渠道带来的无效用户,也没法提起兴趣去参加你的活动。

2、哪个渠道热门就投放哪个渠道。最热门的渠道不一定适合你的产品和活动,需要找到你的核心用户所活跃的地方,才是合适的渠道。

3、投放时间与预算。投放时间早。但是因为预算不够,所以短短几天就下架了,不利于活动发挥长尾效应,可能会使用户忘却。根据预算制定活动的渠道投放方案。我看过一句话:最好的渠道与方法由你自己与团队特长和优势决定。

 

本文作者@活动盒子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56528.html/feed 0
长的越像信息的广告越容易被点击?请别再伤害你的用户了 //www.f-o-p.com/54914.html //www.f-o-p.com/54914.html#respond Mon, 11 Sep 2017 01:37:56 +0000 //www.f-o-p.com/?p=54914 18

现在的信息流广告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标题和配图要长的像信息,这样才能触发用户点击。” 因此,信息流广告的文案好像也没那么精致了, 貌似也不需要4A广告公司了。一个长的像信息的标题,三张原生的图片,再加上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这仿佛就是信息流广告的标准范式。拜托,请别再伤害用户体验了!!!

你会点击下面这条信息流广告吗?

不用思考,问问自己在第一次看到上图什么感觉?

是不是非常“今日头条”风,这个标题加上图片一看是典型的今日头条信息流画风。上图来自李叫兽的一篇文章,据说投放结果要比改造之前(见下图)的CTR(有效点击率,详细说明见文章底部)要高出近1个百分点,这在李叫兽的那篇文章是一个成功案例。再问问自己,当看到上面这条文案时,你会点击吗?也许不少人会,但是当你点击进去之后的落地页却是赤裸裸的广告页,没有任何屌丝逆袭出任CEO的故事,你会失望吗?难道营销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消费者骗进落地页?我之前在《电商运营-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一文中说过,营销不是欺骗消费者,而是将枯燥的产品说明书用场景化的语言重新描述

改造之前的文案配图

现在的信息流广告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标题和配图要长的像信息,这样才能引起点击。”所以,我们在今日头条、微博中看到越来越多上图这样的文案。

不得不承认,从注意力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标题和配图像信息靠齐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内容呢?仿佛我们都忘了落地页,忘记了落地页的内容。现在的落地页要么是原生的广告海报图,要么直接跳转到对方app,大家可以打开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试一试。你用类似信息的标题和配图将用户骗进来,却没有像信息的内容满足他们,长此以往,用户还会上当吗?还会对你有好感吗?纵使你用了大数据用了个性化推荐,用户还是会感觉不舒服。不能仗着你了解我,就利用我

我们考虑一下用户场景,他们看到信息流广告的时候,很可能正在看。

时事、看段子、看体育赛事或者其它有意思的资讯。而我们却用长的像段子、像时事的标题和配图将用户骗进来,确定用户不会失望?

本文观点是,信息流广告除了标题和配图需要像信息之外,内容也要像,我们需要把咪蒙胡辛束的软文套路搬到信息流广告中。本文将从信息流广告的概念、作用、机器学习在信息流广告中的作用向大家简单阐述信息流广告以及撰写信息流广告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什么是信息流广告?

你在今日头条阅读新闻时,是否每隔几条信息,就会看见京东广告?你在新浪微博刷着明星八卦时,是否每隔几个博文,就会蹦出天猫广告?你在微信朋友圈“批阅”爱卿奏折时,是否注意过精致的图文广告……

以上都是典型的信息流广告,众所周知,信息流广告在近些年风光无限,今日头条靠它笑傲江湖、去年百度天价收购的副总裁“李叫兽”最近做出了feed创意智能优化工具。笔者所在的京东最近接连发起的“京条计划”、“京度计划”,也都是在利用信息流广告赋能电商。天猫也在充分利用微博的信息流广告。

2. 为何信息流广告如此受商家青睐?

信息流广告是数字广告的一种,更准确地说,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生的。大多数用户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都是在获取信息,无论是朋友圈的好友信息、今日头条的各种段子、新浪微博的娱乐八卦……数据已经证明,信息流展示的最佳方式就是像今日头条那样竖排向下滑动阅读。

在这样的信息流形式中,是插入广告的绝佳场所。若双方能数据互通,便能发挥巨大的价值。京东和头条的合作是最好的证明。

3. 机器在信息流广告中会替代人类?

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用户每次打开都会刷新,好像一种快餐。因此,信息流广告的文案好像也没那么精致了,貌似也不需要4A广告公司了。一个长的像信息的标题,三张原生的图片,再加上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这仿佛就是信息流广告的标准范式。

而对于标准的范式,机器一定比人更擅长且成本更低。很多科技公司正在做这样的产品,并认为这会成为下一个趋势,只要你上传一个sku(电商中表示商品最小库存单位,如耐克白色L码T恤)的基本属性,机器就能很快为你生成一条信息流文案,且“长的非常像信息,”点击率也会不错。百度李叫兽团队做的产品笔心创意引擎,也是这类产品的代表。

在信息流广告中,好像机器表现地比人类更好了,好像不再需要广告人了。

真的如此吗?我相信,在信息流广告中,机器一定有用处,且用处不小。但绝不会替代人类,机器能写出很好的产品介绍和文案标题,也许借助精准的用户画像能命中用户“G点”,转化率也会不错。但我坚信,久而久之,这一定会影响用户体验,不能仗着你了解我,就利用我。为什么大家对自媒体大号“咪蒙”、“胡辛束”、“天才小熊猫”等的广告不抵触?因为他们在推送广告之前通过文字给予了用户一定的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观点,信息流文案归根结底仍是广告的一种,既然是广告,那就不能丢掉广告的精致。相反,信息流广告要更精致,要适应信息流的用户,在推荐产品的同时,还要给用户带来内容价值。不能仅仅为了CTR这个统计学指标,就不管消费者的体验,CTR并不会告诉我们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附:

  • CTR:点击通过率,是互联网广告常用的术语,指网络广告(图片广告/文字广告/关键词广告/排名广告/视频广告等)的点击到达率,即该广告的实际点击次数,CTR=实际点击次数/展示量。

 

本文作者@平章大人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54914.html/feed 0
微信公众号5周年:变与不变? //www.f-o-p.com/52764.html //www.f-o-p.com/52764.html#respond Mon, 21 Aug 2017 06:17:00 +0000 //www.f-o-p.com/?p=52764 3

 

微信公众号又名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是在 2012 年 8 月 23 日。换句话说,到了这个月的 23 号,它就要迎来 5 周岁生日了。

5 年间,公众号数量超 2000 万,月活用户超 9 亿(新榜昨日透露微信最新数据)。太多创业者、媒体人伴随着微信公众号迅速成长起来,互联网也业态中也多了一个岗位新媒体编辑,商业投资逻辑中内容变现也成为了重要一环。

回顾这 5 年,变化实在太快。这一路,我一直在找新媒体的基本逻辑,也就是说在这万变之中,是不是存在一个不变的点,它不只是呈现的结果,更多的是做事基本路径与思考。

7 月 19 日,公众号“小道消息”发表一篇名为《你的微信公众号数据也下降得很厉害吧?》的文章。冯大辉是“小道消息”的主理人,经常在舆论指向微信公众号红利期消失时,力挺微信是内容创业者最好的平台。

而这次的文章中,他却遗憾地表示,微信公众号数据确实下降厉害,同时微信在最近的改版中,新添的“看一看”,允许定期发布文章、允许自动保存素材等未能真切满足用户需求。

第二天,“三表龙门阵”三表推送了一篇文章《裹足不前的微信》,认为微信数据下降与冯大辉们的写作能力并无太大关系,更多是微信团队的不作为,并且指出当“克制”成为微信团队的铁律时,“裹足不前”与“克制”也就只有一线之隔。

是不是微信动作变慢了,每一步开始走得谨慎到让人丝毫察觉不出进步?

魏武辉则在公众号“新榜”上给出了另一个观点:内容创业者做App,是时候了。

魏武辉在文章中说了两层逻辑。一层是文章传播逻辑;另一层是用户阅读逻辑。

  • 第一层说的是传播逻辑上:号 > 社交链条 > 热点文章 >……
  • 第二层说的是用户阅读上: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强链接。

我猜测这便是魏武辉当下的投资逻辑。

正如观点所说,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强链接越来越显著,其实换句话来说,是内容创作者要想着法子提高自身内容创作能力,加快内容创作速度,跟上内容变化形式;同时,对于用户的链接形式不止在于公众号,当然也不仅仅是App,还有社群、社区,其他工具等。

在这点上,前段时间刚获得达内教育 2250 万元 A 轮融资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是异曲同工,透露出来的资金用途(加大课程研发力度和品类开发,完善教学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并在“内容”上继续发力)也是针对内容创作者端,同样也是用户端的链接能力加强。

与其说,微信变化了,更重要是说我们作为内容从业者需要更换自身的思维。

“你”的新媒体思维是不是固化了呢?

早在2014年,业内就存在——“内容创业已经到了瓶颈期”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内容这个行业还是内容创业者自身,走到现在必需经历的拐点。

从内容的生产角度去看,原来的拼装、到后来的专业化生产、再后来的资本入侵加快了生产速度。

当我以为从内容质量和内容生产速度而言,应该到头了,没成想,还有内容传播速度,内容激活用户的能力。

后面就又有了新媒体4.0的说法,社群时代的到来以及现在知识经济这门行当的出现。

这反映了创作者对内容从生产到传播,甚至形式各个角度的变化。

与内容生产相对应的便是,内容的商业化。

内容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流量得到传统报纸、资讯网站的影响,内容变现的最初形式便是广告变现。

我还记得 2015 年末,罗振宇在某次公开演讲中劝告胡辛束、“深夜发媸”徐老师一定要卖货,并且指出了八大理由,其中包括广告对企业的戕害、卖货是结构性思维的呈现等。

自媒体们纷纷走向了内容电商之路,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写软文,导致货卖不出去,后尝到甜羹,甚至到近两天爆出——

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用 3 条推文 4 分钟卖光 100 辆 MINI。

无论是从自媒体的创意、甲乙双方的契合度的角度,还是用户对于微信生态下内容而逐步降低的付费门槛的角度,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诧异的成绩。

期间,也有一部分内容创业者,从营销变现、媒介变现,找到了新的玩法,干起了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的买卖。

内容商业化如此繁多,你又该如何选择?

今年,知识经济甚嚣尘上。

更多人似乎没有注意到,罗振宇在2015年末的那场演讲中,谈及的卖货第 6 个理由,提到了知识本身就是一门生意。

一直到 2016 年 5 月 28 日,罗辑思维独立知识平台“得到”上线了《李翔商业内参》,知识经济才开始被大家重视起来。

当时,罗振宇估计 2017 年底,知识经济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大风口,现在看来,早了半年。

关于知识经济这个市场有多大,初心资本出具的行业研究报告中,测算出合理的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区间为159 ~ 480 亿元。

(在此,作者选择图书市场为例,缘由图书市场更加贴合知识经济,读书目的意为实现自我提升、培养兴趣、增加谈资、技能培育等,说明:2016年我国图书市场规模为690亿元,扣除教辅(占比17%)和少儿读物(占比20%),其他类别的图书市场约434亿元。)

知识经济这一行,无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消费者的个体价值被充分调用。

从2015年底的知识付费初见雏形,到如今得到、知乎、分答喜马拉雅FM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四大平台,才过了一年半时间。

我和上述其中一块产品的运营负责人探讨,你觉得运营的关键是什么?和我的想法大同小异:便是对 KOL 的深度运营,包括价值的深度挖掘,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以及资源的重新整合。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听新浪微博副总裁曹增辉课程时所说,时至今日,对于微博团队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内容生产。他有半句没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引导平台内的KOL高质量、快速度、多形式化生产内容。

曹增辉还讲了一句引发我的思考,就是微博天然的社交属性,让其在抓住先机提前积累行业头部大V后,能够形成极强的壁垒。

那么现在,知识经济从业者所做的对于KOL的深度运营,应该就是在建立壁垒的过程吧。而大家也都在摸索,这个壁垒包括产品逻辑结构、产品形式、营销传播…当然,我们能不能考虑进去社交属性?

还有一方,整篇文章到这,也应该谈谈了。那就是用户。

我们在做内容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用户是我们的受众、信息的接收方;是不是忘记考虑了用户也是我们的传播方?

举个例子,知识经济有很多呈现形式,大家都在思考做什么样的知识产品,是沙龙还是付费社群,抑或是线上课程?又或者邀请怎么样的导师,咖位,授课逻辑结构?还有就是文案,预热文案、宣发文案、渠道文案?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媒介渠道的铺设,从我《知识经济下半场》一文中,很多企业都早已学着主动去建设媒介库。但是,你似乎还忘了一点,就是用户的自传播,尤其是设计出对于用户有价值的传播链条,使其愿意主动为你的产品背书。

在这一点上,“用户”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产品亦是如此,其他内容商业产品更是。尽可能多地设置传播细节,引导用户主动传播,内容从业者可是一刻都不能怠慢啊。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内容创业的基本逻辑是在于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方的不断优化运营,换成通俗的话就是说——折腾自己,成全他人。

无论从内容生产发展来看,还是内容商业发展来看,抑或是用户心态发展来看,内容生态总归是变得越来越专业,并且越来越健康。

如果,再次看到微信数据下降这类的言论,你我在心里想的便是——

只要在改变,便是机会;而成熟市场的机会,是留给专业、细心、有能力的团队的。

祝好,内容创业者们!

 

本文作者@罗崇杰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2764.html/feed 0
大V们都在用的8个公众号文章开头技巧,阅读量涨涨涨! //www.f-o-p.com/52640.html //www.f-o-p.com/52640.html#respond Fri, 18 Aug 2017 10:23:28 +0000 //www.f-o-p.com/?p=52640 2 (83)

一篇微信推文写好推送。

首先最影响阅读量的是什么?

答案会不一样,但大多数人都会很快回答:

标题

那第二影响阅读量的是什么呢?

答案会更加的众说纷纭,在某些情况下,我的回答是:

文章开头。

要知道,不是用户点击标题了就会认真看你的文章,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

他可能正在和朋友说话、可能正在吃饭、可能在看电视、可能走在路上……等等,反正他是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并不集中。

如果你把宝压在用户会马上非常认真看你的文章,那很可能会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所以说,文章开头非常重要,他能让用户真正进入到文章里面来,激起他阅读下去的欲望,让他抛开其他事情,注意力更多的放到文章上来。

而一旦开头开好了,那就直接能够影响文章阅读量、阅读率,然后也会影响涨粉(都不看完怎么会关注)、并且也间接影响了用户互动和内容收益。

那么,如何去写好公众号文章开头呢?

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思考。

1 与“我”有关

读者一般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首先肯定是与他相关的了。

没有哪个时代比这个时代更关注“我”了,自我、个人、有性格一直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标签。

所以,第一秒就要让读者发现,你的文章内容是和他相关的,是他关心的。不相关的事情太多,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去看。

人们永远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在乎你讲的其他内容。所以,要想你的文章内容马上吸引他,“与他相关”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项对人大脑的研究也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状突起的东西,会自动筛选和过滤我们接收的信息,而那些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或形成反差的信息往往能通过筛选。

其他的,直接自动被过滤了。

尽管读者是通过你的标题,经过“海马状突起”筛选一遍才点击的,但文章开头的时候它还是会再次筛选一次,非常多的文章就是在这里被过滤了。

所以,不管是公众号文章,还是我们的广告、视频、声音,你可以首先突出与“他”相关,多使用你的目标读者关注圈内的信息或熟知的场景。

2 浓缩精华

如果你的文章比较长,或者没有那么容易理解,再或者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那么可以在文章开头就对文章核心点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浓缩精华,让读者提前有预期。

比如可以在开头做好文章内容框架,让读者阅读理解更轻松;比如可以概括全文要讲的内容,为什么讲,看完能得到什么;比如可以提前概括每个部分内容,读者可以选择性阅读……

举个例子:

李叫兽:《改变消费者的说服文案,有且只有以下4种》

李叫兽的文章一般会比较干,所以他也会经常就在文章开头进行简单概括,并且在结尾的时候也会再次总结。

3 描述读者痛点,戳中读者要害

这个是存在非常久的一个开头形式,文章开头就抛出广大人民的痛点,激发兴趣,然后给出建议或者解决方法。

在互联网大家应该经常见过这样的,比如:

公众号不会涨粉,哎呀,痛!怎么办?
产品没有用户没流量,哎呀,痛!怎么办?
AI要取代人工了,哎呀,痛!怎么办?
广告50%的费用都浪费了,哎呀,痛!怎么办?

这样的文章一般结构基本符合《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SCQA结构,也就是: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和事实引入,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目标有许多冲突,这样不行那样也行不通,这里痛点就出来了;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

这就是一个很常用的文章写作套路,很多演讲、广告、培训也都是这么做的。

前提就是构建出读者的痛点,让他欲罢不能!

举个例子:

张德芬空间:《亲爱的,请不要成为伴侣的“存量包袱”》

这里张德芬老师就是在文章开头就构建了“家庭主妇”这样一个群体的社会痛点,相信这个群体的人或与之相关的人看到了,肯定会继续读下去。

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个技巧点:“划分人群”,这一直是构建用户痛点的一个有效手段。

再举个例子:

正和岛:《85%大公司都死于决策失误,腾讯、华为、阿里活下来靠什么?》

正和岛的这篇文章开头就点明“世界每1000家倒闭的大企业中,就有85%是因为经营者决策不慎造成的”,直接描绘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的这个痛点:如何理性决策!

4 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多的文章开头形式了,就是一开始制造悬念,激发好奇心,勾起读者的兴趣。

不论在哪,好奇心都是驱动用户行动的强大动力,没办法,谁叫人人天生就有一颗好奇的心。

要是一个事情你勾起了我的兴趣,但只告诉我一半,那我肯定会浑身难受。

举个例子:

蝉创意:《豆瓣9.4,一部不该被遗忘的冷门纪录片》

蝉创意这个开头不算很直接的制造悬念,但是字里行间埋下一些吸引点,告诉你了又没全部说出来,因此你会看下去。

再举个例子:

滴滴出行:《的反是章文篇这》

这样有趣的玩法也是制造悬念,勾起兴趣的一种,新的东西总是能激起人的好奇心,想尝试一把。

滴滴出行这样的文章上的新形式已经玩过有几个了,看来效果是不错啊。

当然了,激起读者好奇心还有最直接的一个方法——直接提问,激发好奇。

这样的内容应该每天都能看到,“为什么”、“怎么”、“如何”等系列文章从来就没失宠过。

举个例子:

杜蕾斯:《你的男朋友到底有多靠谱?》

这里杜蕾斯就是通过连续发文激起读者好奇心,让人就是想看下去一探究竟。

说真的,被她问得我都想知道“一个男人靠谱的定义是什么?”。

5 金句开头,引发共鸣

金句开头,也是一个文章开头的不错方法,因为一开始它就能给整个文章定调,而且很容易就引起读者共鸣,调动情绪。

金句可以是改编名言,可以是段子,可以是笑话。不过,写句子容易,写能够引发共鸣的句子就比较难了。

所以说,金句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不能一语中的,还是别写了。

举个例子:

十点读书:《你凭什么穷得那么心安理得?》

十点读书很多文章配图下面会有一段让人比较有感触的句子,有时候我转发时其实就是用的上面的金句。

再举个例子:

槽边往事:《再见,威尼斯》

在我看来,金句不一定非得很短很精华。槽边往事里菜头叔这个开头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句,但是读起来非常有感触。

6 讲个故事,男女通杀

小时候,邻居年长的老人一说要讲故事了,我们一群小孩就会屁颠屁颠的搬好凳子围过来,不管听不听得懂,都是听得兴致勃勃,根本就停不下来。

要不是夜深了,各自的父母来强行拧回家,估计听一个通宵也没问题。

我们对于故事的喜爱,貌似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丝毫衰减。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听各种故事,男女通杀。

对于写文章,讲故事能力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一个杀手锏,它仍然是吸引读者阅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有时甚至没有之一。

而开头讲故事是很多情感类大号惯用的方法,比如咪蒙、我走路带风、胡辛束、不二大叔等。

举个例子:

咪蒙:《你嫌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你孩子太小》

咪蒙的文章大多都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简直都可以出《故事大王》系列书籍了。

不过说真的,故事带来的画面感,真实感以及震撼感,真的是比单纯文字描绘或者讲道理更加强有力。

而说起讲故事,方法有很多。其中制造矛盾、制造戏剧冲突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矛盾和戏剧冲突造成的悬念可能是读者阅继续阅读的最佳动力。

比如“高才大学生毕业卖猪肉”、“小学毕业,没经过正式教育,成为高校特聘教授”、“20岁不到,确是XXX地区首富”、“一个帅气男生卖起女士内衣”……等等都是制造戏剧性故事。

7 开门见山,表明观点

其实现在很多自媒体号写文章,没以前那么多弯弯绕了。

很多都会在文章开头就有事说事,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我遇到了什么事、今天我要说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对XXX事件我的看法……等等。

这样的开头形式还是非常适合这样一个碎片化阅读时代的 ,因为它不罗嗦,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要讲的,节省了读者阅读时间。

举个例子:

罗辑思维:《关于如何成为会聊天的人的清单》

罗辑思维的文章开头一向都是开门见山的,一点不拖泥带水,整体文章也不长,读起来很顺畅。

再举个例子:

连岳:《大家欠上海一个道歉》

连岳老师的这篇文章,开头也是直接就表明了观点:”其实大家都欠上海人一个道歉“。

这个开头确实非常简洁明了,但是力量却很强大。想想看,是与不是上海人,都会有兴趣看下去,为什么我们就欠他们道歉了?

另外,关于开头开门见山这一点,还可以在文章开头直接推荐适合阅读人群或提醒文章所能获得的知识/利益点。

8 引入一个新闻或事件

新闻在文章开头的作用其实和讲故事很像的,虽然没有故事那么容易打动情绪,但也是读者最能接受的内容形式了。

特别是现在的内容创业,少不了要追热点,而绝大多数热点都是基于一个大新闻或大事件而来的。

所以,一般这样的热点文章开头前都会简单引入一下这个大新闻或大事件。

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号、地方号、生活资讯号大多都是这样的开头,还有一些专门做新闻评论自媒体的,也都是开头就提”发生了什么“、“最近,怎么怎么”。

举个例子:

央视新闻:《九寨沟地震14名遇难者身份确定一名母亲在央视新闻中发现失联女儿身影》

在大多自媒体平台上面(今日头条、腾旭新闻、网易新闻、微博等),此类文章都是一把一把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关于如何写好公众号文章开头,就说到这。

当然,以上技巧也并非是完全各自独立的,一个文章开头里面可能一次就包含了其中几种技巧在里面。

另,一个开头也不需要每一种技巧都用到,能用好一二种就行了。

比如说情感类的公众号大多都是开头讲故事,新闻资讯类的公众号开头大多都是引入一条资讯,干货类的公众号很多都是开头描述痛点,戳中读者要害。

 

本文作者@木木老贼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52640.html/feed 0
《王者荣耀》尘埃落定,然而,公众号已经时日不多了 //www.f-o-p.com/47269.html //www.f-o-p.com/47269.html#respond Tue, 04 Jul 2017 02:28:14 +0000 //www.f-o-p.com/?p=47269 1 (142)

最近这个周末,大家应该都被《王者荣耀》推行最严防沉迷措施——12岁以下每天限玩一小时的策略给吓得不轻。

不过别激动,这和你几乎一点关系都木有。

毕竟,作为继陌陌、微信之后全新的“约架”社交模式,《王者荣耀》可谓功高盖主。

这不,自从人民日报微博在3月底发文批评《王者荣耀》“歪曲历史”之后,腾讯开始自我“清洗”了:腾讯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王者荣耀》到底有多火?

上到80岁的爷爷奶奶,下到三四岁的正太萝莉,几乎谁都能够有事没事开黑一把,不然哪里会有腾讯一天1.5个亿的皮肤暴利!

说《王者荣耀》是国民手游一点都不过分:

《王者荣耀》是腾讯自研的一款MOBA类游戏,基本就是《英雄联盟》的手机版,玩法类似dota手游,主要以竞技对战为主;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渗透率达到22.3%

5月份,《王者荣耀》的DAU均值为5412.8万人,到6月的DAU已经突破6000万,在6000万-8000万之间,而MAU达到1.63亿人,创手游行业新纪录;

另一个显示《王者荣耀》恐怖的数据是:中国玩家每天在《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上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97.7分钟,简直比微信平均使用时长66分钟还要多出半个小时,几乎占据整个手游行业游戏时间的8.5%-11.3%;

不过,依照我一贯不追星不打游戏的性格,今天的主题依旧不会是《王者荣耀》,毕竟它都自己主动低头了,荣耀又会剩下多少?

所以咯,今天的主题还是关于公众号衰落这件事。

在上周四有提到微信的两次大动作暴露出微信的不安;从第一阶段的“微整容”到第二阶段的“小手术”,微信已经积重难返。

接着,我们还提到了微信5个必须正视的“事实”:

1、第一波的头部大号几乎都已经“逃走”了,在微信的大生态上孵化出了自己的小生态;诸如: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得到、李教授的百度总裁、同道大叔的3个亿套现;

2、第二波人设大号或多或少都有的资本的介入,开始跨界工作室;诸如:胡辛束咪蒙、papi酱;

3、第三波领域大号骑虎难下,被微信扼住了喉管;诸如:除咪蒙之外的24个娱乐八卦号;

4、第四波预备大号还在想方设法挖空心思追求流量

5、其他的基本就不用说了,小号是几乎没可能有流量的;

其实,不管是这5个事实,还是以上提到的“微整容”“小手术”两个阶段,它们都只是从内部曝光出微信的“孱弱”,它虽然风光无限,但已经百病缠身了。

尤其是腾讯在微信上的激活实验“小程序”、“微信指数”和“付费阅读”依旧不能带来微信的“第二春”,而“小微”的想象力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和微信没什么关系,用户很难跳出由苹果Siri、微软小冰和百度小度构建的认知模型。

而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想从外部来看看微信目前正在面临的“严峻”考验?

第一:《王者荣耀》反客为主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按照腾讯的一贯作风:QQ给微信导量、微信给《王者荣耀》输血;虽然流量还是属于腾讯的,但是这左手换右手的姿势,真的没那么好看。

尤其是微信的崛起变相的导致了QQ的衰微,不管TIM因何出现,QQ“被拆分”了这是事实。

而现在寄生于朋友圈的《王者荣耀》居然在商业变现能力和用户使用时长上超过了微信,整整半个小时;用户们都去打《王者》了,谁还有时间玩微信啊。

《王者》和微信这块大概就是赚快钱和长尾之间的区别吧!

腾讯选择了《王者》,就自然丧失了“微信(微薄信任)”。

而这一次在微信封杀25组“娱乐八卦”号之后,《王者》又被“当成了出头鸟”,可从微信“过渡”到《王者》的注意力已经严重被透支了。

第二:新一轮媒体“跑马圈地”

3月29日,“咪蒙”公号粉丝数正式突破一千万。去年12月13日,“咪蒙”宣布粉丝数突破800万,截至现在,4个半月时间,增粉200万,日均增粉1.5万。

4月12日,夜听刘筱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出了千万级大号。

自从6月21日新华社凭借“九个字用三个编辑”的梗火了一把之后,7月2日上午,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发布一篇题为《刚刚,10000000+!》的推文称,它们的粉丝数已突破一千万。

似乎从咪蒙之后,微信公众号对于“大号”的定义已经上升到了千万级,你只有几百万的粉丝量,还真不好拿到台面上显摆。

而对于夜听刘筱在半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千万级蜕变,我们只能说音频内容对于图文简直是“降维打击”。

新华社的加入,也意味着更多的媒体、组织正在加速“跑马圈地”。

既然有微信这么好的的呼伦贝尔草原,自媒体人和媒体人越来越有组织有计划的“画地为牢”。

第三:自媒体“裹挟”用户出逃

这一点相信就不用细说了,关于《罗辑思维》罗振宇的文章已经写过不少,《从罗辑思维到得到高僧,罗振宇:比你优秀的人一定比你会作》一文中说的:

《罗辑思维》时期罗振宇脚踏几条船,迅速聚焦了大量的粉丝,还把一套“门槛越高、粉丝越铁”的社群逻辑玩的“风生水起”。

2015年底,罗振宇又开始“搞事情”,很有可能是他在准备2016《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剧本时,一不小心脑袋“开了光”。

罗振宇干脆“另起炉灶”自己在这浩瀚的自媒体时代当起了内容界的“海贼王”。

这里所说的几条船,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和优酷。

虽然公众号像是罗振宇一样“反出”了微信还把“得到”做成功,成为知识付费领域“教父”的人几乎是没有;就算是估值如21个亿的吴晓波巴九零、直接从“同道大叔”人设套现3个亿的蔡跃栋、又或者是凭借公众号鸡犬升天做到百度总裁的李叫兽李靖,他们尚且还处在“裹挟”粉丝的那一步。

但是罗振宇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知识付费离间公号作者

5月27日,国内儿童内容品牌“凯叔讲故事”宣布完成了由新东方领投,挚信资本、浙数文化(原浙报传媒)和艾瑞资本跟投的B轮9000万元融资,发布旗下主打的《凯叔西游记》全集产品。

6月6日,高晓松全新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上线蜻蜓FM,该节目以”知识的另一种姿势”为核心话题,教用户像高晓松一样做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

据独立IT评论人洪波(keso)6月19日在个人微信公众号透露,苹果公司收取30%“买路钱”政策影响,不但搅黄了iOS平台的公众号赞赏功能,还让开发中的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处于实际上挂起状态。

由此可见,在罗振宇或多或少的影响之下,已经有不少大号和大咖,甚至是公众号的“边缘人士”开始“分食”知识付费的大蛋糕了。

可是偏偏心急如马化腾的微信,却在苹果30%过路税的“大剪刀”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算得罪了苹果iOS作者,也要把“微信付费”高高挂起。

而这也必然成为部分目标是“付费阅读”的公众号作者“逃离”微信的契机。

第五:内容平台“围剿”公众号

对于这一点,不只是知识付费“音频”类内容对于微信图文内容的降维打击;得到、喜马拉雅、知乎、分答,就算是“最后”入局的豆瓣今日头条,在内容付费方面也比微信走的更远。

虽然知乎和今日头条一度不要节操,和苹果30%的渠道税眉来眼去。

另一方面今日头条和微博(去年年初就已经放开了140字符限制)对于微信的联合绞杀:

4 月,今日头条推出“微头条”,相当于在端内内置了一个微博;

5 月,微信上线“看一看”功能,评论普遍认为这就是个朋友圈版的今日头条;

6 月,微博改版,将「热门」频道移到首页第二个 tab,这也是一个近似于头条的信息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社交的加算法,靠算法的做社交。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么百家号大鱼号、网易号、搜狐号、凤凰号、一点号……争先恐后的上线,不就是为了在内容分发方面分的“一杯羹”么!

虽然更多“新参者”只能算是在“陪太子读书”,但蚂蚁咬死象啊。

第六:互联网戴着“镣铐”起舞

5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总局责令腾讯网视听节目深入整改》,据通知表述,针对腾讯公司违反国家规定传播自采自制的时政社会类视听节目、直播新闻节目、大量播放低俗节目,及腾讯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播放视听节目管理中存在的其他各种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业务司局去年至今年4月底,先后四次约谈了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其行为已严重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扰乱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秩序。

6月22日,“网络有害出版物及信息样本特征值共享数据库系统”正式上线,
首批加入该系统的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网、新浪微博、今日头条、金山、奇虎360、YY直播等9家互联网企业。今后将持续扩展。

6月27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文章《谁在制造谣言?我们揪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真相令人愤怒…》指出: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已成为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主阵地。

这一块不用多说,6月26日的一篇文章《互联网戴着镣铐起舞的下半场: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就可以窥的一二。

第七:互联网下半场人工智能

这个话题在6月22日的文章《张小龙的第二胎“小微”来了,就问你:怕不怕!》中也已经说的比较清楚:

其实对于微信这个国内首屈一指的移动生态,微信的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一直都高居榜首;而这带来的就是微信,哦不,是小微能够采集大量的即时数据来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这相对于支付宝只是个工具,使用时间有限;百度又只是个搜索引擎,能采集到的数据有限;对于小微来说,微信里恰恰有这个地球上最庞大、最人性化的使用数据,如果小微能够随意抓取、分析学习,不久相当于同时采集这10亿个大脑的一切数据么?

想想,是不是细思极恐。

毕竟在微信里,你的语言习惯、使用逻辑几乎对小微不设限。

但是,如果每一个宅男都有一个随身的“小微”,这样是不是比“女朋友”来的更懂自己。

这么想,其实“小微”反倒是更有机会“进化”成我们的“生活助理”,而这恰恰也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当时的结论是:小微其实是比“小程序”更有发展前景、更致命的“生态武器”。

虽然由于专业性问题,我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认知比较粗浅,但我相信这恰恰就是属于“小微”的想象力。

既然腾讯已经开启了“下一场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公众号乃至于微信自然会被“冷处理”。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公众号这种原始的“图文信息流”自然是第一个被淘汰的。

微信罕见的连发两个大招——定时推送、提高分成;但这也只能给微信续一秒;要知道微信的颓势是从2015年就开始诞生的。

似乎2014年的微信红包榨干了微信最后的想象力,而微信2017年三番四次的“大动作”也只是在延缓“衰老”而已。

要知道微信已经6.5岁了,就连公众号也已经有5岁的高龄了;在这个二十多岁就被称作是中年的时代,你觉得微信还有多少机会?

 

本文作者@峰少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47269.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