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传播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移动互联网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Tue, 20 Nov 2018 09:31: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6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裂变式传播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小程序如何做宣传推广? //www.f-o-p.com/107143.html Tue, 20 Nov 2018 09:30:59 +0000 //www.f-o-p.com/?p=107143 小程序推广

 

今天,提到小程序相信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它是一个自带流量自带吸金属性的应用,也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中最便携的营销工作。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小程序已经走进的人们的生活,目前很多企业都加入到小程序开发当中,既然开发小程序,自然离不开运营,对于小程序运营来说本质是:如何让精准用户知道自己的小程序,如何避免用户用完即走,如何让用户形成裂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好小程序宣传推广的呐?

小程序宣传推广的方针

一、做好小程序定位

现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在注册小程序的账号,同时每天也有大量的小程序上线,在这种情况,如何脱颖而出,开发前的精准定位很重要。小程序的本质是为企业增加一个新的流量渠道,而这个渠道的本质是借助微信内部社交流量,因此中小型企业再给小程序定位于开发时,一定要考虑好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社交”能量。

小贴士:小程序的定位不要盲目的去模仿,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定位,有产品资源就从事电商小程序,有渠道资源就从事工具服务小程序,有内容资源就从事推广小程序……

二、提高留存率

小程序前期运营的过程中,新的商家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用户周期转化中都会有用户流失,不过这同样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中,目标用户留下,非目标用户离开,而商家每一个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目标客户的活跃度,如:给已经进入小程序页面的用户领取几天有效的优惠券,还可以通过活动开拓新的用户。

三、了解小程序的开发设计

A、小程序页面设计:用户⑴次接触的就是小程序的首页,关于首页一定要简洁明了,直接了当的让用户接触核心业务功能;同时,美工、UI及交叉连接都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别人在使用小程序浏览服务或购买产品时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B、小程序名称:给自己的小程序起一个简单易记,便于传播又和自己的业务联系紧密相关的名称非常重要,通过名字就可以让别人感兴趣并牢记不忘,那这样的名字就非常成功了。

C、小程序图标:配合小程序名称的图标也非常的重要,图标一定要有创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若小程序的图标能让你愉悦且过目留影那就太好了。

四、提高活跃度

通常用户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三个节点,潜在期、活跃期、沉默期,不同的周期节点所使用的手段有所不同,潜在用户期要注意促进活跃度,活跃期要注意活动设计,沉默期要注意大力度关怀。在这段时期,商家一方面可以将⑴批用户拉群,通过社群提升潜在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可利用小程序设计限时特卖、限时打折、秒杀或拼团等功能为销售转化打下基础,另外还可以用会员卡功能,实现打折积分客户管理功能。

五、清楚小程序功能

一直以来,小程序都是以极轻、极简的风格见缝插针的潜伏在微信10亿用户的各个入口,在不轻易间你会进入小程序,但小程序绝对不会打扰到用户,想要做一个受欢迎,建议,较好不要做得太复杂,可以多做几个小程序进行矩阵营销,做的好的小程序大都如此。

六、裂变式传播

目前,裂变式传播是社交网络兴起后延伸的营销动作,裂变式传播造就新一轮螺旋式上升的用户获取途径,对于小程序来说,一方面通过各种鼓励分享的方式实现用户“以老带新”,如“社交立减金”“拼团“送礼”等功能使用户快速裂变,活动快速传播,通过时尚好玩的营销功能和活动引爆线上传播。

其实,小编始终觉得,一直以来小程序所强调的都是一个观念,它并非是独立的工具和产品,它是微信社交,公众号内容,搜一搜,微信支付等整个微信生态的连接器。对企业运营者而言,小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它的连接入口丰富程度上,而这正式号称“连接一切”的微信所致力的事情。因此,小程序的浪潮已汹涌而至,难道现在你还无动于衷,岸上观望吗?

 

作者:wenshuaikeji,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wenshuaikeji

]]>
锦鲤、炫富摔倒…,解剖爆款内容的5大核心基因 //www.f-o-p.com/104052.html Mon, 29 Oct 2018 01:34:36 +0000 //www.f-o-p.com/?p=104052

 

那些能够形成裂变式传播的内容,都有哪些共同特征?用户的哪些心理,可以催化裂变式传播的化学反应?这篇文章试图从传播的层面解剖“爆款”,提炼出决定内容能够流行起来的五大核心基因。

  1. 为什么象征好运的“锦鲤”能让无数鄙视迷信的网友乐此不疲地转发?
  2. 为什么“炫富摔倒”的火能从美国的Instagram烧到中国的微博、微信
  3. 为什么假笑男孩、发际线小吴、杨超越能成为网红表情包

在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眼里,“爆款”向来是一个具有魔力的词,它好像蕴藏着原子弹般的庞大能量,是话题、流量、高ROI的同义词。大家开始意识到,营销远不止“创意”和“洞察”,在新媒体时代,“爆款”本身就是病毒式传播的结果。

那些能够形成裂变式传播的内容,都有哪些共同特征?用户的哪些心理,可以催化裂变式传播的化学反应?

这篇文章试图从传播的层面解剖“爆款”,提炼出决定内容能够流行起来的五大核心基因。

Meme:社交链条兴奋剂

你也许不知道什么是“Meme”,但你多半对下图中的这些形象不陌生:

神烦狗Doge、悲伤蛙Pepe、假笑男孩、杨超越,以及最近风靡Instagram的“摔倒炫富”……这些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的网红表情包,就是Meme的一种,有点类似于中文“梗”的意思。

Meme一词最初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他认为“Meme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中所起的作用,就像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而《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通过模仿等非遗传方式传递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文化基因。

网站“Know Your Meme”将Meme解释为“某种通过人与人互相传播,同时不断演变的内容或概念”,它可能是一张图片、一个表情或者一段视频。在国内,B战鬼畜区可以说是一座Meme孵化器,葛平、诸葛孔明、元首、甚至企业家雷军B站“全明星”数年来在心思活络的网友们不断的加工演绎中得到绵延传播。

对于营销人而言,如果能让内容带有Meme的属性,无疑更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而那些在社交链条上拥有较长生命周期的Meme,它们都具有两个特征。

  • 首先,它们身上都藏着有惊人发酵能量的“种子”。这多半是一些反常规或者夸张的元素,譬如假笑男孩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尬笑、杨超越那句暴躁奶音“燃烧我的卡路里”,都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激发他们自发加工演化的冲动。
  • 其次,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可变异性”。它们就像一个万能的“模板”,能给网友留下花式“复制”的空间。

譬如Instagram上很火的“摔倒炫富”,就被网友保留了“摔倒+炫”这一模板,而衍生加工出拖拉机版本、吃货版本等花式摔倒、广泛运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只有当内容具备“可变异性”,才有可能实现指数级的扩散与传播。

故事:有灵魂的数据

无论是想把商品推荐给用户的广告营销人,还是四处路演的创业者,乃至作家、教育家、政治家,都不会否认“故事”在影响他人、促进传播方面的力量。

故事的力量并非虚无缥缈。曾经有研究者进行过一个叫做SignificantObjects(意义深远的物件)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实验。研究者从旧货店或车库市场购入价值一两美元的廉价物件,然后邀请一位作家针对某个物件撰写一则短篇小说,最后在eBay上拍卖这些物件。

这些原本成本为128.74美元的物件,最后卖出了3612.51美元的价钱,价格提高了2700%。正是故事提升了这些物件的情感价值,让用户愿意花更多的钱将其买下。

在说服力方面,故事的作用并不比数据弱,它更像是“有灵魂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把观点和情感植入用户脑中。对于营销从业人员来说,如果能在品牌、产品、宣传内容中植入故事的元素,就更容易潜入用户心智,获得他们的口耳相传自传播。这里所谓的故事,并非要具备小说式的”三要素、八点法”,而是营造充满细节的、有镜头感的、能调动用户情绪的故事化内容。

在商业世界中,故事的力量随处可见。2012年,Prada在电影《碟中谍4》中植入了Saffiano系列手提包,在电影中,这只Prada被杀手莫娜随身携带。金发女杀手用它掩手枪、装钻石,让这款手提包瞬间多了传奇色彩,成为当年最火爆的奢侈包。Prada Saffiano系列也因此获得“杀手包”的美名,从此成为一只有故事的手提包,畅销至今。

多巴胺:大脑中的“保存按钮”

《像TED一样演讲》一书提出,那些备受听众追捧、网络点击量数百万的演讲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刺激用户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原本是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传递兴奋、开心的信息。它就像人类大脑中的一个“保存按钮”,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大脑能释放出多巴胺,我们就会更容易记住这件事。

如何操作,才能刺激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呢?

首先,我们需要传递新奇的信息。就像2007年乔布斯在发布第一只iPhone的时候,他就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向用户介绍这款全新的产品。他在演讲中说道,苹果公司推出了3个革命性的新品,第一款触控式宽屏幕iPod,第二款是革命性的移动电话,第三款是突破性的网络通信设备。

随后他又将这三款产品重复了一遍,“iPod,移动电话,网络通信设备”,然后告诉大家“你们听出来了吗?这些不是三个不同的设备,这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把它命名为iPhone”,这时台下已是掌声雷动。

乔布斯成功的创造了“wow moment”,并不需要精致的道具、浮夸的表演,有时候只需要简单的调整一下措辞就能达到带给用户惊奇并且使其印象深刻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幽默这一种“取悦策略”,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信息。当人们接受到幽默、使人发笑的信息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一激素,这一化学物质能降低人的心理防线,产生镇静、欣快的感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人们会更乐于接受、记忆和传播接收到的信息。

超阈值:心智收割机

当所有人都认为吹风机应该长着小猪佩奇鼻子般的风筒,戴森打破了这一认知。它就像一只小型无叶风扇,上端是环形吹风口,让吹风机这种原本老实笨拙的产品变得酷起来。戴森官方还表示,在长达50个月的研发过程中,戴森购买了超过160万米的头发用于测试,一度引发长发供应短缺。

毫无疑问的,戴森吹风机火了,火到成为中产阶级优渥生活的代名词。两年后,戴森又推出一款名叫AirWrap的卷发棒,与普通卷发棒不同的是,它更像是“吸尘器+卷发棒”的合体,它通过将气流升温使头发吸附、缠绕在卷发筒上,从而实现定型。这支卷发棒又一次刷爆社交网络,成为女性追捧的单品。

为什么戴森的吹风机和卷发棒总是能爆红?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这两个产品都大大超过了用户的心理预期阈值,也就是心理临界值。这种超阈值带来的惊喜和兴奋,不仅能让产品迅速潜入用户心智,还会致使用户把产品当做一件具有社交价值的“新鲜事”传递给身边的人,从而实现自传播。

最近,日本新闻协会旗下的74份报纸,同时刊登了著名影星木村拓哉之女木村光希的大头照,每一份报纸上木村光希的照片都大同小异,只有口型和发型略有不同。此外,照片的右上角上都只有一个平假名文字加一个编号,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有人能将74家报社的报纸按照编号顺序串联起来,再配合木村光希的口型,就能获取她想要传递的信息:“我还不了解,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去了解吧,为了变得更强,去了解吧,为了向前踏出一步,去了解吧,为了守护自由。用新闻开拓未来。”

这一事件毫无悬念地登上了热搜,74家报纸的联合、木村光希大头照带来的冲击力,都大大超过了用户对发布“用新闻开拓未来”这句口号的心理预期。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新闻协会只是把这段文案按照常规的方式印制在报纸上,就算印制在200家不同的报纸上也难收获同样的效果。

迷信:激活自我效能

2018年,“锦鲤”这个词让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已经不是那种浑身斑点、胃口极大的鲤鱼了。它成为了幸运儿的象征,无论是杨超越、支付宝“中国锦鲤”大奖,还是刷屏朋友圈那篇《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爆文,都获得了中华网友想要转发以“沾沾喜气”的冲动,因此获得了病毒式传播,一时间无数人加入“拜锦鲤教”。

为什么锦鲤能够流行?

其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转发这条锦鲤,你就会有好运”这类带有祈福意味的迷信行为,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心理错觉”,强化人们原本较低的控制感和自信心,激活人们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不仅是锦鲤,许多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之前,都会遵从某些带有迷信意味的仪式,比如:在每个赛季的比赛和练习结束后都戴上黄色棒球帽;比如:在比赛前夜穿着对手的短裤入睡……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些看似无理的小癖好,确实能增强运动员的能量,帮助他们在赛场上获得更稳定的发挥。

其次,无论是转发锦鲤,还是一些迷信的小癖好,他们的操作成本都非常低,几乎无需成本,转发一条微博或一则微信文章,只需要2秒钟时间。

此外,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古斯塔夫认为让一件事情变成信仰只需要三个步骤:断言、重复、传染

对照锦鲤的传播来看,它也完美契合了这三个步骤的要求。它给了人们一个“只要转发就会有好运”的断言,它在人们的信息流转中不断重复,它能快速地传染给身边的人。如此一来,“拜锦鲤教”的兴起就显得比较合情合理了。在营销活动中,如果能策划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祈福感小仪式,或许能让用户多一分参与的动力。

结语

利用Meme制造社交链条的兴奋剂、用故事的形式把信息植入用户大脑、制造多巴胺让用户印象深刻、超出用户的心理阈值、用小仪式激活用户的心理效能……这是大部分能够流行起来的“爆款”具备的核心基因。在营销与传播中,如果能够有效植入这五个元素,获得自传播的几率也会更高。

 

作者:乌玛小曼 ,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乌玛小曼

]]>
一跤摔出几个亿!炫富挑战为何爆火社交媒体? //www.f-o-p.com/103012.html Sun, 21 Oct 2018 01:28:17 +0000 //www.f-o-p.com/?p=103012
近日微博上又掀起了一波全民挑战,大家纷纷脸朝地“扑街”,一不小心摔出了“全部家当”。看似狼狈实则是在高调炫富。于是微博上的土豪们率先开摔,从豪车里摔出了满地的奢侈品,高价电子设备等。

广大贫困网友表示不服,于是一波“自嘲炫富”摔出了新创意,肥宅摔、奶茶摔、养生摔、考研摔层出不穷。

而后各路企业品牌蓝 V也加入到了炫富狂欢中,职业摔,品牌摔,让这一次炫富上升到了新高度。

截止今日,微博话题 #炫富挑战# 的阅读量已经超过 14 亿了。

突如其来的炫富挑战怎么火起来的呢?为何突然之间摔跤也能炫富了?

应该说#炫富挑战# 的起源是#Falling Stars Challenge这个爆火于Instagram的话题。

7 月 30 日,俄罗斯一名DJ,@djsmash 发布了自己从私人飞机下来“不小心”摔倒在地的照片,并 @ 几位朋友接力。

其中两位俄罗斯模特 @lenaperminova 和 @natashapoly最先捧场,她们也“朴素”地「摔」了一下私人飞机,于是迅速带动了俄罗斯时尚圈的相继模仿,各种曼妙身材的辣(富)妹(婆)摔出了他们的豪车与奢侈品。而后火爆了整个战斗民族。

△「扑街」的 DJ 和捧场的模特@natashapoly

这种摔倒的创意画面,与意大利摄影师 Sandro Giordano,5年前就开始拍摄名为IN EXTREMIS的摄影作品系类似。

摄影师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告诫大家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忘了自身的安全,讽刺现代人对物质世界的执念。

虽然形式相似,但#Falling Stars Challenge的发起人 @djsmash 发文表示,自己的一摔背后没有任何深刻寓意,“就只是夏天里一件有趣好玩的事而已”。内心os:就只是炫富而已。?‍♀️

单纯的炫富本身并不足以把事情搞大。关键在于名人效应、接龙机制和网民的二次创作(赋予#炫富挑战#不一样的价值点)。

社交平台上的这套玩法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

还记得2014年的冰桶挑战(#Ice Bucket Challenge)吗?最终,冰桶挑战为 ALS 患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筹得 1.15 亿美元,并成为Facebook 史上最大的病毒话题之一。

那么这一次#炫富挑战#迅速爆红的原因是否和当年#冰桶挑战#一样呢?

其中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合以往爆红过的话题挑战,我们来剖析一下引爆话题的关键要素。

零成本、短时间内引爆互联网

与#冰桶挑战#一样,

#炫富挑战#可以看作是一场成功的病毒式营销,背后透露着裂变式传播原理。

但其中社交货币的本质,才是自媒体时代下爆火话题的制胜关键。

TOP1:不断进化的病毒式营销

美国著名的电子商务顾问Ralph F.Wilson博士认为,病毒式营销鼓励用户将营销信息传播给他人, 并为信息的曝光和影响创造潜在的增长动力,使之呈几何级数增长。

病毒式营销包含三要素: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方式。

病原体即被推广的产品或事物,它依靠对目标群体的利益、爱好、信息接收方式等的分析制造传播卖点,从而吸引关注。

易感人群是可能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递下去的人群。

传播方式即传播的手段和渠道

当年#冰桶挑战#,有影响力的易感人群的参与,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而今#炫富挑战#,平民化的的易感人群的参与,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两个话题的热度都从国外社交平台延续到国内社交平台。

冰桶挑战是将互联网狂热和慈善事业结合起来的挑战,这也是#冰桶挑战#的病原体,以慈善为目的,期望引起大众对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关注,募集善款。

其病原体并未刻意设计和制造,但传播上无疑利用了有利的慈善环境和人们对慈善的关注。

加上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科比雷军、周鸿祎、刘德华……全球政、商、文娱等各界标杆人物纷纷被点名参与,他们拥有的话语权与关注度,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传播力。

而#炫富挑战#的病原体则在于“炫富”。

“炫富”原本针对的易感人群应该是有钱人,而且“炫富”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敏感话题,但#炫富挑战#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网友们的参与,用自嘲的方式,很好地化解了这种敏感。

跟飞机豪车和游艇相比,摔倒在一堆美食、哑铃、手办中显得多么“穷酸”,但这正是网友对个人爱好大张旗鼓的炫耀。

而另外一些脑洞清奇的网友,富得只有茶叶蛋可摔;考研狗、小学生摔出一地练习册;90后摔出枸杞养生茶和老长的花呗账单,当然还少不了各种网红奶茶、辣条

 

星饭摔出一张张爱豆的写真海报签名照;新手妈妈则是奶粉奶瓶与尿布;还有折腾宝宝摔出尿布和玩具;还有宠物一族摔出阿猫阿狗……

这些自娱自乐一秒就能戳中你的笑点。可能笑中还带点苦涩。

#炫富挑战#不管是Instagram还是微博,到现在,在社交网络上认认真真“扑街炫富”的人已经不多了。

“炫富”这一病原体的易感人群平民化的那一刻起,这场炫富游戏的本质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慢慢变成“你如何定义自我”的高级命题。

这也是就是#炫富挑战#这一话题大热并得以延续的关键之处。

当年#冰桶挑战#,传播方式和规则的设计是成功的核心。

而今#炫富挑战#,传播方式和激发全民UGC是成功的核心。

腾讯员工徐志斌在《社交红利》中,将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成功总结为“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冰桶挑战”的病毒式传播正是利用了这种关系资源。

以慈善的名义点名,让参与者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使被点名者“不得不”应战。24小时内回应接龙的规则,在时间期限上充满参与感和紧迫感,是快速培植“病毒”的器皿。

#冰桶挑战#让大众看到平日衣着光鲜的名人们“湿身”的“狼狈”一刻,满足互联网时代网民对名人的围观和窥奇欲望,成为喜闻乐见又能轻易谈论的热点。

在与众乐乐中,慈善一改往日的温情脉脉与煽情催泪,令人耳目一新。

#炫富挑战#最开始在ins上的迅速传播也是这种点名方式。时尚圈名人首发参与。

#Falling Stars Challenge发起人 @djsmash 自己有 30 多万粉丝,最先响应他的两位俄罗斯模特,粉丝分别超过 90 万和 180 万。

大量粉丝期待看到,平日在社交网络上,光鲜亮丽有着精致高雅的生活的名模富豪,他们尴尬狼狈的摔倒瞬间会是什么样呢?这种吸睛的反差效果引来大量围观群众。

同时这些名人也愿意参与,摔倒自黑的瞬间,仍然是在炫富。凹凸有致的身材和价值千万的奢侈品,摔出来的画面赏心悦目。

诙谐幽默的炫富,有创意又不至于招人白眼。满足自媒体时代另类的自我表达的诉求。

低参与度很快激发了全民的UGC。

“不就是扑街吗,我也可以。”于是就有了上文看到的各路大神摔出的新高度,只要脑洞够大,在家、办公室、自家小破车等任何地方摆出摔倒的姿势即可。

另外带货网红、品牌蓝 V也纷纷借势营销!成为新产品露出和引流的好方式。

TOP2: 社交属性的裂变式传播

不管是Instagram、Facebook还是微博,互联网平台为裂变式传播提供了高效的传播渠道。

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得到立体拓展,同时信息传递得以指数级增长。你可以将1条信息传递给完全无法想象到的一个人。

△裂变式传播层级(图源见水印)

上图清楚的展示了解裂变式传播的逻辑,但绝大部分的营销活动只到第三层,裂变层就死掉了。当员工、朋友、铁粉、合作渠道转发后,并没有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形成再次分享,传播链中断,沦为小圈子自嗨。

如果一个传播活动顺利走过裂变层,走到D、E、F……走过的层级越多,每个种子用户带来的裂变用户数量越大,裂变效果就越好。

那么这也就要求这个活动要具备社交性,「人有我有、不能落后」社交货币本质。

比如,今年夏天在Instagram 超过 180 万人参与的#Kiki Challenge,从 8 岁到 80 岁,人们在驾驶过程中打开车门,伴着 Drake 的洗脑新歌《In My Feelings》跳舞,效果新奇有趣,刷屏社交媒体

这项挑战是具有危险性的,导致事故频出。但网友还是蜂拥效仿。

报道分析认为,当社交网络都在沉迷同样的游戏,我们很容易被同伴的簇拥而上和兴奋情绪所感染。

而事后的每一个点赞和转发,都像是来自朋友的认可,甚至能带来归属感和自信心。

社交时代,太多人都有错失恐惧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只有点赞评论获得关注才能化解这种焦虑心情。要怎么让人忍住,不去参与?

TOP3: 自媒体时代 自我展现是驱动力

《Wired》杂志曾在 8 月写过一篇报道,探讨这类病毒传播让人上瘾的原因。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市场营销学副教授 Angela Dobele 认为,真正使它们发酵壮大的,是人们对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渴望。

本质上来说,人们希望找到群体归属感。通过分享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希望能跟身边的人产生关联,希望被接受,成为最受欢迎最酷的那群人之一。

#炫富挑战#从一开始的单纯炫富到之后网友们的各路UGC,贯穿始终的就是一种自我表达。

回想国内的社交媒体中爆火的话题:当年的锁骨放硬币、养金鱼;4A腰、I6腿、反手摸肚脐;海草舞;海底捞花式吃法和「社会人」小猪佩奇,它们的走红之路也都是同样道理。

一个话题活动,运用病毒式营销手段,注重裂变式传播,更需要引入社交机制,在传播动线设计上让大众参与进来,让用户为你发声,与用户实现共振,才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另外还想说一点,这一次微博上的#炫富挑战#,网友以及企业蓝V的二次创作:让挑战跳出炫富,让炫富跳出物质层面。

“职业也是值得我炫耀的东西,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值得我晒的内容。”

△理发师 & 程序员

 

△以荣誉与责任为“富”,“炫”的是岗位与技能

以正能量、娱乐化的方式赋予了话题新的价值点。最终表达的效果与价值导向,是让一个本来没有任何深刻寓意的话题,在国内能火起来的一大重要因素。

每类人群、不同媒体、不同国度、各色社交圈层在解读一个话题时都有差异,引爆者与借势者在发起思维上未必要做到契合,行为结果与参与方式上一致就可以引发群体效应。

热点层出不穷,每一次的方式与亮点都会不同,没有一种万能的套路。

热度散去我们希望营销人可以多思考一些刷屏案例、刷屏事件,思考引爆的过程与逻辑,从中更加清晰传播大环境的价值导向,用户心理以及传播行为,不断更新营销思路。

 

作者:ALLUL,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ALLUL

 

]]>
6小时转发破百万,支付宝是如何做社会化营销的? //www.f-o-p.com/101119.html Mon, 08 Oct 2018 01:44:19 +0000 //www.f-o-p.com/?p=101119 社会化营销

 

在这个国庆,支付宝干了一件大事。支付宝发了一条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至此,六小时转发破百万,周互动超400万, 支付宝重新定义社会化营销

这个国庆,支付宝干了件很皮的事。

发了一条「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一不小心就破了两项新纪录。不到六小时转发量破百万,周累计转发破三百万,成为企业营销史上最快达成百万级转发量以及迄今为止总转发量最高的企业传播新案例。

这个“中国锦鲤”是啥?

它其实是一个幸运者。在10月7日从转发微博中,抽出一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幸运者。看到这个礼包的部分清单,谁都会受宠若惊。

这种营销并不少见,前不久,天猫618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天选之子」。不过,虽然营销方式相同,但所承载的目的不一样。

这次的「中国锦鲤」带来的声量更庞大,也具有更稳重的品牌策略。

在声量上,一方面国庆和锦鲤两个热点合体,自带巨大流量。另一方面支付宝全球化生态伙伴的互动加持,提供花样丰富的趣味奖品。不仅引起很多人关注转发,还引发话题纷纷调侃要要不要辞职去环游世界。

在策略上,一方面国庆期间是消费支付的高峰,在这个节点做免单活动能达到加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心细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次礼包大多数跟出境游有关。

表面上,发礼包做免单欢度国庆。实际上,是进一步推动支付宝的全球化生态发展。

这个国庆,每个出境游客都是支付宝的宣传者。而且,当全世界都写着支付宝几个大字,还可以给身处异地的游客们一种直观的亲切感。

这么来看,支付宝的「中国锦鲤」看似一时兴起,实际是皮中带稳。由此,从中多少能窥见品牌营销的一些思考方向。

锦鲤成为一种社交

慢慢地,锦鲤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币,跟星座没什么两样。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内容。

「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

「别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转发锦鲤,老了再来怪水逆」

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做内容传播使用社交币。帮助读者完成社交过程,从而刺激他们主动去分享互动。

支付宝的「中国锦鲤」,正是如此。所以,短短时间内微博转发量达到300多万次,周互动总量超过400万次,这是微博营销史上极其罕见的成功案例。

大多数人并不是想成为那个锦鲤,而是更想成为热门话题的参与者。这个活动讯息,可以成为你的谈资,也可以避免成为题外人的尴尬。

借势已死,造势崛起?

借势这种营销方式,无论是关注度和新奇度,都开始走下坡路。节日热点能带来的曝光,越来越有限。借势成为一种辅助和补充,而不是一种主流。

既然原有的势不行了,越来越多的品牌自己造势。自己搭一个舞台,以新奇的呈现方式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比如:淘宝的造物节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个圣地。

再比如:这次,支付宝搭了个大戏台,给了合作伙伴充分的曝光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决定传播和互动效果的,并不在于奖品有多豪华。

甚至像加拿大旅游局,什么都没有送,仅仅只是口头“一句真挚的祝福”便收获了最多的赞,圈粉无数。

这也证明着,创造具有激活因子,能唤起一片生机勃勃的社交圈。

微博的旧与新

随着抖音这样的平台井喷式爆发,微博似乎已成营销的过去时?

在我看来,品牌那套微博营销方法论已然破旧,但同时这也是微博的新鲜之处。打破原有的套路,就可以开启新的营销道路。

比如:之前的《杜蕾斯一口气调戏了13个品牌》,彻底解锁品牌互撩的营销方式。再比如:海尔官微登高一呼,国内蓝V齐怼“王首富”。

这一次,支付宝携全球数千大牌海选「中国锦鲤」活动,让微博成为全世界品牌营销的中心的同时,也让支付宝坐稳了全球品牌领袖江湖地位。

这可能是中文社交媒体平台第一次成为世界级品牌狂欢的阵地,也寓意着在物联网时代的社会化营销领域,中国品牌有能力成为世界品牌的领袖,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有能力成为世界品牌的营销舞台。

通过社会化营销创意低成本的撬动裂变式传播链依然在发挥作用,微博作为天然开放式社交媒体平台,依然是很好的品牌营销平台。

而且越来越相信,三个企业蓝V能顶过一个明星。也可以看见,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明星蓝V。

最后,从支付宝这波操作中,能感受到品牌做传播的新趋势。企业传播将封闭的独角戏变成开放的舞台剧,品牌营销将进入生态化传播新时代。

 

作者:黑小指,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休克文案

]]>
产品运营,该如何构建运营体系? //www.f-o-p.com/96262.html Sat, 25 Aug 2018 01:20:47 +0000 //www.f-o-p.com/?p=96262 构建运营体系

【导语】DAU、GMV、CPM,CPC……这一系列的运营指标是每个产品人基础的工具,新人常常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而陷入其中,觉得这就是运营的全部,因小失大,忽略了整个产品生态的运营体系

一、运营

讲运营体系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运营?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摘自百度百科

生活中也有人夸赞各方资源处置得当的人为会运营的人,那么运营似乎成为了一个各方界定不一的词汇。但我认为,互联网中运营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有限的资源来连接产品和用户,提高了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使产品和用户向着更亲密的方向发展。

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解决生活或是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举个例子,一个产品首先有着一群用户,这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大家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征,需求是什么,我能提供什么服务,有什么差异化的东西。

在国内大小互联网厂商的职能模式都向着BAT靠拢的时候,搞产品运营的人其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之间做的事情几乎是相同的,同部门员工或老板会觉得产品运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一群人,这个时候产品运营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了!!!搞清自己的定位,凸显自己的价值。

二、运营的定位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对比一下产品经理与产品运营职责之间的联系

共性:把握用户的需求

差异:产品经理负责发掘需求,进行产品的整条线的设计,以及后期产品的迭代升级【产品的实际推动者】;

产品运营在产品即将成型时,培养第一批种子用户作为冷启动的基础,之后负责社会曝光,产品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交互维持产品的热度;并且作为接口,将用户的需求不断反馈给PM为迭代升级做准备【产品的助推者】。

三、运营的价值是什么呢?

1、传递价值

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的,通常满足的这个需求或是解决的这个问题被称之为产品的核心价值,通过一定的运营办法把这个价值传递到更多的用户,实现用户的增长是运营人的核心职责。

简书的价值在于优质内容,那么简书的运营者除了不断地审核简书内部的优质内容,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如下)将自己的优质内容传递出去: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简书网站及APP截图

2、打造生态

使在一定的虚拟空间里的不同层级的用户,通过信息、内容的流通产生各种交互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来使不同的用户产生强烈的存在感,达到持续使用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激励机制、隐藏的彩蛋使用户产生更大更高频的惊喜,进而使生态更加稳健。

点赞之交

比如千聊的课程入门门槛:通过拉新人拼团听课等裂变式传播的运营策略,使小众的产品更快速的传播并且使虚拟空间内的用户更加具有联系感。

 

3、创造新模式

在现有产品和生态的基础上,在内部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积分体系、打卡签到、热点跟进等等来使用户在生态内部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的日常活动和需求,模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教会用户——用户创造——吸引新用户”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电影王卡

比如杭州【in同城趴】在三月份售卖的电影王卡,提供连续3个月无限观影服务一卡通,既盘活了影院的闲置资源又使同城趴得到了 良好的曝光效果

有经验的大佬想必已经看出来了,ABC三条路径实际上就是拉新、留存、促活三个方面内容,这里将这三个方面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实现让大家明白运营的价值并不是产品经理剩下的工作或是几个微信群的运营,这些都是运营人采取的手段,而真正的运营策略一定是围绕着产品这三个方面进行的设计。

在对运营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我们回到标题上来,应该如何构建用户运营体系?

 

同样是分三步走,分析产品——策略实施——绩效评估

 

1、分析产品

分析产品我们需要回到第二部分所讲的,把握用户需求上面来,我们通常将5W1H分析法中的某几个部分进行拆分组合 ,来明确我们的这款产品究竟是干嘛的。

5W1H分析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什么样的时间段(When)和环境(Where)下,什么样的目标用户(Who)为了解决什么痛点或需求(Why 和What)来通过产品怎样解决的(How),注意这里的5W1H分析法有时候并不需要全部用上,比如针对零散时间的新闻资讯类服务或者没有特定地点的产品,我们并不需要生搬硬凑。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今日头条,在零散的时间,通过个性化推荐和高质量内容推荐解决学生、白领以上层级用户的新闻查阅需求。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美图秀秀,在旅游观光时间和多样化地点下,通过自带美颜的拍照技术和自动排版功能,解决年轻女性对于美好事物的记录以及传播的社交需求。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摩拜单车,在短程距离通行上,通过快速的自行车租赁来解决全年龄段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2、策略实施

将用户分类分级,打上一定的标签,这个标签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设计。然后将不同标签的需求进行一个划分,知道他们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有什么作用(这个生态循环中的正向循环有什么作用)以及不同的兴奋点(针对性的激励机制)

通过金字塔用户分层体系,我们可以把一个产品内的用户分为:名人、专业用户、资深用户、活跃用户、普通用户。不同的产品根据用户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划分依据:

我们以知乎为例,如下图所示: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知乎用户分布

再以王者荣耀为例,如下图所示:

构建运营体系,产品运营不可不察

王者荣耀用户分布

3、绩效评估

在策略实施前,运营人要做出一个实际绩效的预期,结合这个预设的结果设定一定的指标比如:拉新的时候设定一定的用户活跃度,日活跃率DAU、周活跃率WAU和月活跃率MAU等等,在一个周期的活动后统计相关的指标是否符合预设的结果,考虑是否能够满足相关指标并总结原因。

同时,在进行预设结果之前,充分考虑到除此之外相关绩效还有哪些,这些间接地影响是如何产生,利于下一次的改进。

【附】关于积分体系、打卡、等级、勋章的说明

现在有很多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积分体系的进入能够大大提高运营效果。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用户的使用APP以及能够持续使用,一定是基于能够解决他的某一个需求,这是他的核心目标,而且通常来说对于工具型这种“用完就走”的产品加入这种积分体系、勋章,只能够增加他的抉择成本。我们仔细想想积分对于用户只有两个吸引点,自我满足和利益收获,前提是能够解决核心目标。

 

作者:灯塔白,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灯塔白

]]>
万字长文告诉你:微信个人号经营和裂变增粉的实操心法大全 //www.f-o-p.com/91761.html Tue, 24 Jul 2018 03:13:23 +0000 //www.f-o-p.com/?p=91761

 

写在前面的话:

现在绝大部分企业都开通了公众号,但是个人号的经营,却被大部分企业所忽略。我一直提倡,不管企业还是个人,个人号和公众号要一起运营,相辅相成。如果你想在微信这个生态圈里去建立一套自己的社群商业系统,个人号是最重要的布局。那么,如何布局个人号,怎么增加个人号粉丝,会遇到哪些坑呢?我决定写一篇文章,全面复盘我做个人号的操作心法。

但是没想到,写出来后,这篇文章会那么长……1万多字,看完大约需要花费30分钟,但是,看完后,你将会收获这些:

1、一定要经营个人号的3大理由

2、如何找出谁是你的优质粉丝

3、打造微信个人IP的操作心法

4、主动添加微信粉丝的操作心法

5、提高申请好友通过率的操作心法

6、6种个人号裂变吸粉的操作心法

我敢保证,看完你的收获会远超过你花几千块上的微信营销课!准备好了没?准备好了,那就开车吧!

一定要经营个人号的3大理由

1、个人号能主动加粉,粉丝价值远大于公众号

凯文· 凯利有个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创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制作者或者作者,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很多人听说了这个理论后,就去开通了公众号,发展各种粉丝平台,但是你会发现,发展粉丝太难了。

大部分普通人的现状是:费老大劲去写文章,却发现根本无法传播出去。绝大部分的公众号,每天只是涨几个粉丝、十几个粉,有时甚至是负的,后台的互动也特别少。

而个人号和公众号推广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公众号是被动等待粉丝来关注,没办法主动出击。而个人号则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去主动添加别人,来促进双方成为好友。

一个个人号粉丝的价值要远超过公众号和微信群粉丝,个人号粉丝,你可以一对一对话以及朋友圈互动,而且每天是无限次数的沟通。

2、80%的公众号流量来源于个人号朋友圈的转发

这几年来,很多企业不断引导老客户扫二维码关注企业公众号,但是你会发现,就算粉丝在不断增加,文章阅读数却越来越少,取关人数也在逐渐变高。一个10万粉丝的订阅号,一篇文章能超过5000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我关注了464个微信公众号,但是我几乎每天只会打开一两个公众号看推文,其他的都直接被忽略了,而且有些服务号一给我推文,心情不好就会直接取关。

而早在2014年,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的演讲中就提到,订阅号有非常多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这符合2/8分布原理,“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

据说这个比例还在变高。公众号主要的作用是病毒源,而私人号和群就是传播体。一篇文章如果不被个人号转发和推荐,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所以现在那些自媒体的大号都有自己的一批个人号,经营公众号的企业也开始把更多的客户都加到个人号上面来。

3、个人号离客户最近,最容易和客户建立关系

一个个人号就是一个最小的经营单位,一个微信号=一个人=一个社群KOL=一家店,让一个个人号能实现引流转化、复购、转介绍的商业闭环,是企业微零售与微分销体系能运行的基点。如果你的个人号不能卖货,那你的微商城销售是不可能持续的。

明确个人号经营的重要性后,下面我就以案例拆解的方式来详细说说,获取个人号优质粉丝的操作心法。

如何获取个人号优质粉丝?

首先我们要达成共识的是,除了大众消费品,否则目标客户都是有特定人群的,只有跟对的人说对话,才能把钱收回来。所以就算要去增加个人号好友数量,也不是乱加一通,什么人都加到自己的微信上的。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先明确潜在的目标客户都是谁,他们都在哪,并且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加到微信好友里。

1、
找出谁是潜在的优质目标客户

在明确谁是潜在的目标客户时,很多人都踏入了误区。大多数人因为无法描述目标客户的特点,连目标客户是谁都不知道,所以都不知道去哪里找目标客户。

只有通过细分定位,找到最有购买能力和最有需求的目标人群,作为撬开市场的切入点,这是对接优质目标客户的前提!

比如销售家具,放眼望去,每户人家都有购买需求,不过有需求并不一定会购买,只有结婚或新装修房子的业主才会添置……

下面分享1个案例,让大家更清晰去理解目标客户定位的重要性。

王老板是做蜂蜜专卖店的,也正准备在微信个人号去做推广他们的蜂蜜,他认为每个人都会选择蜂蜜养生,然后以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精准客户。

当在大脑中呈现这种错误的认知时,他就会去漫无目的加人,做广告宣传,王婆卖瓜式的告诉别人,自己的蜂蜜有多好……可惜,这种做法可能起不到明显的效果,可能还会引来一堆人拉黑自己。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分析出最有需求、最有购买能力的人群作为主打客户,并找到精准渠道用引流产品进行对接。

到底哪类人群才是蜂蜜专卖店的优质客户呢?

答案是:孕妇和老人。

因为喝蜂蜜可以增加免疫力,增强疾病的抵御能力,有效预防怀孕期的各种疾病;而且能避免怀孕后由于运动量不足引起的便秘、上火,蜂蜜营养丰富,葡萄糖含量高,安神助眠,滋润皮肤、养颜美容;还可以促进胎儿大脑的发育。如果能够把这些价值塑造出来宣传给精准客户,提供大量的权威见证和客户见证,促使他们购买的机率是非常高的。

从上面的例子启示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人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对接精准客户,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适合所有人,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思路,建议你尽快定位出最有需求和购买能力的人群,不要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难。

2
重新定位你的个人微信号

很多人在做个人号经营时喜欢把小号当作客服来养,头像就用公司logo,名称就叫xxx机构客服,朋友圈全是公司产品广告信息,一看就知道是营销号,申请加别人微好友的时候通过率都很低。

这种号就算有5000好友,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屏蔽其朋友圈的,价值其实很低。我很不建议把个人号就做成营销号的,微信的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宁愿用心经营2个号,也不愿意不用心经营10个号。

请把个人微信号像打造一个品牌一样打造个人品牌,用户天然是相信个人的,相对的,用户不会相信商家的。卖任何产品都不如卖人的变现效果好,刚开始打造个人品牌可能会比较难,但是通过这个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其价值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被认可。以后不管你卖什么产品,他都有可能跟你埋单。相当于你拥有了这个朋友的终身价值,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了。

3
提高好友通过率的操作心法

在现在这个把微信当作最重要通讯与社交工具的时代,你的微信就是你,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简历。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的名字、头像、签名和朋友圈内容来认识和了解一个人,然后判断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消费层次、思想与价值观等。当看到其微信时,我能feel到你很nice,很专业,就会愿意跟你交朋友。从而愿意通过你的好友申请,甚至主动申请加你。

下面是我提高申请加别人为好友的通过率的操作心法:

1、微信昵称

以下这种昵称我的通过率几乎为0:

(1)类似于A0001开头的,一看就是做推广的~~

(2)带有一堆💗、🌹表情的,一看就是做微商的感觉~

微信名尽量简短,要朗朗上口,好记的微信名字,如果一看就让人感觉是牛人,就很容易通过。建议用姓名+ip定位的组合方式,例如我自己的微信昵称就是吖may|增长女黑客、曾子|增长女黑客

2、头像

千万别选网红脸!别用公司logo!建议选择真实的生活照,如果有跟名人合影的照片,也可以当成头像,这样通过率会比较高。——所以以后看到名人,不要脸地大方去找他们合照就对了。

3、个性签名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格言,也可以标志自己的身份,例如我的好友中:

阿何的个性签名是:在自我欺骗中得到高潮

坤龙的个性签名是:新媒体老司机,90后奶爸!

帮主的个性签名是:果壳饭团第一人,领英中国专栏作家,每天一本书,死磕自己不停歇

但是,请千万不要在你的个性签名中就打广告!!!这样一看就不会加你~~~

4、朋友圈封面设置

比较常规的就是设置风景图、人物图等都ok,如果是销售性质,则可以选择把自己能提供的资源设计一个封面,这样一来,不仅新朋友点击查看你的朋友圈时就知道你的资源,老朋友在看你的朋友圈时也知道你拥有什么资源,方便后续资源合作对接。

直接去设计工具“创客贴”找到【微信朋友圈封面】,选择一个合适的模板,修改下文字和图片,就可以设计出一个不错的朋友圈封面了。

5、朋友圈内容建设

多发个人感悟,多传递价值,多展示你跟很多牛人链接就对了。不要全部都是广告,否则别人一看你朋友圈,就不想通过了。举个例子,要展示你的工作场景,就可以展示公司新闻、产品销售情况、学习进修、和牛人链接交流等内容,总而言之,要展示出你很上进,很受别人认可和赏识。

这里内容很多,在此就不多说了。

准备好以上内容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增粉操作了。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微信加好友的方式和路径:

个人号的增粉方式我主要分两大类,主动加粉和被动吸粉,这两种方式主要的增粉路径分别是:

一、主动出击加微信好友的路径:

1、添加微信群的成员

2、添加手机通讯录朋友

3、雷达加好友、摇一摇加好友、添加附近的人

4、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加好友

二、被动吸粉加微信好友的路径:

1、别人主动搜索微信号/手机号/QQ号添加

2、扫码添加

3、推送名片添加

4、别人从微信群添加

下面我会详细一一解说这些路径的增粉操作。

4
主动加粉的操作心法

在主动加微信号有的路径中,添加手机通讯录朋友、雷达加好友、摇一摇加好友、添加附近的人、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加好友等方式在目前来看,添加效率太低了。现在最有效的就是主动添加微信群的成员了。所以本文重点讲这一路径。

第一步就是积累大量精准的目标客户群

一般来说,我追求粉丝的质量胜过数量,所以我最常用的方式是加入很多付费群,然后用工具辅助我主动添加群里的朋友为个人号好友。

我申请话术通过率最高的就是带上群名称,例如我是混沌研习社的社员,我申请添加该群里好友时,我就会这么写验证话术“我是来自混沌研习社深圳分社的xxx”,这样一般来说,通过率就非常高,因为大家对于这个群本身很认可。付费社群的群友质量一般比免费社群高得多。

此外,还可以通过跟别人换群等方式来积累大量的群。

第二步,就是申请添加群成员为好友

如果是你,什么样的人加你,你会通过呢?我一般会通过这样的好友添加申请:

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左邻右舍等生活圈和工作圈内人

找我合作的人,生意送上门,谁会拒绝?

朋友介绍的,总是要给朋友一个面子吧?

行业大牛,大咖来袭,还不赶紧拥抱?

同一个圈子的,在同一个行业的或者具备同一兴趣的,我也会通过

说到底,离不开这四个社交缘:血缘、地缘、业缘、趣缘。

所以,你要是想要提升加人验证的通过率,就需要把自己变得成上面任何一种人,否则一般很难通过验证申请。

申请加人的验证语,跟头像、微信昵称三点,是别人是否通过你添加好友的关键,所以也是需要设计的。加人验证语可参考如下:

“你好,我是来自于玩转社群666的xxx,想跟你谈下社群合作”或“你好,我是xxx,我有10万母婴粉丝,想跟你资源互推”

真诚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是加商务客户,用这种方式通过率会比较高

我是xxx,是你的粉丝,关注你好久了

别人一看到粉丝,两个字就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因为在我们眼中,明星才有粉丝啊。

我是xxx,咱们同在玩转社群666广州分舵

因为有xx群这个圈子做信任嫁接,有了这个圈子的关系,我们之间的信任感会上一个层次,大家之间统称为xx伙伴。

学习的有效性在于执行,贵在坚持。如果你看完以上的操作,觉得的确可行,对你有帮助,就需要开始制定这样的动作:

1、增加目标客户微信群这个动作,每天花30分钟坚持做,争取每天至少都能加入1个微信群。

2、做好头像、昵称、个性签名、朋友圈等内容建设

3、手动或者使用工具添加群好友为个人好友,每天坚持做。

相信很快,你的个人微信粉丝很快就可以积累到一定数量,完成你的种子冷启动期,初具个人影响力~

5
被动吸粉的操作心法

被动吸粉有很多操作方式,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拆解方式,我们先来想想,我们会因为什么而去加人,原因如下:

1、结识牛人

2、拓展人脉资源、合作资源

3、利益诱惑

4、学习的需要

我总结为两点,就是

1、提供高价值吸引别人

2、提供利益诱惑吸引别人

所以,你可以做到的是:

1、提供高价值吸引别人

要打造个人品牌,一定要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好的自我介绍可以吸引别人主动添加。可以把自己做过最牛的事和你拥有的资源、能提供的服务提炼出来,例如我就有一个微信朋友,这么介绍自己:

工作22年,读了1个MBA,开了1家5个人的小公司,生了1个娃,买了7套房,嫁了一个比我小18岁的老公,去了46个国家旅行。

发出来后,一下子引起了所有人关注,纷纷发出感叹:

一下子几乎所有人都主动去勾搭她,加她为好友。

很多时候,我在群里发出自我介绍,就会有不少朋友来主动加我,甚至还有很多人针对介绍中提到的好几种工具来咨询我。

除了自我介绍可以吸引别人外,你还可以在群里分享有价值的资料或对应干货文章、稀缺资讯,如果这些资料、文章是你自己原创,大家会因为觉得你很牛,从而主动添加你为好友。如果不是你原创,大家也会觉得你很nice,喜欢跟你交朋友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了:我就很普通,一点都不牛,那我怎么可以吸引大家主动加我呢?

如果没有牛逼的经历和过人的技能,那就展示出你的乐于助人,主动帮群主宣传、组织活动、帮忙回答问题,都会让群友们喜欢你。

我建知识星球时,因为考虑到社群运营很费精力,之前一直没有建对应的微信群,后来有个圈友非常热心,主动提出帮忙建设微信群,让所有圈友都加他微信拉进群,然后再把群主转给我,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一下子获得了几十个上百个圈友主动添加他微信。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2、提供利益诱惑吸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的利益,并不单指金钱,它可以是一堂免费公开课,帮助目标客户提升自己,可以是免费加入一个圈子的门票,帮助目标客户增加人脉,可以是一本书、一箱水果、一个资料包……只要你能提供目标用户所需要的东西,就能吸引他。

而要使得吸粉效果最佳,不仅仅是要目标用户来主动加你,还要促使他主动帮你推荐分享,从而成为你的传播源,帮你扩散。

这就是裂变式传播

一旦开始裂变,就可以快速吸引到大量人群主动加自己。

微信体系内,可用于个人号裂变主要有以下6种:

公众号引流裂变

任务宝裂变

小程序裂变

文章引流裂变

个人号裂变

群裂变引流

6
6种个人号裂变方法

下面我将会一一介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裂变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准备:

1、准备多个养好的微信号

可以通过自己注册或者买号的方式,一个人可以申请15张手机卡,移动、联通、电信各5张,一个身份证可以绑5个微信号。

新注册好的微信号不能用来做裂变,分分钟会被封掉。一般都要需要养下号。而且用养好的号码,还可以防止出现别人加你的时候,出现敏感风险提示等,增加粉丝的损耗,避免影响裂变效果。

那么,具体怎么养号呢?可参考以下这7招:

①新小号在7-15天培养周期内,不要发布任何违禁信息,别谈钱

②每天坚持发发朋友圈

③加几个熟人号天天彼此发法信息,也方便之后如果出封号情况申诉找回

④完善所有资料,绑定银行卡,去线下便利店使用微信支付

⑤购买理财通/购买公益

⑥不要频繁在同一个微信软件上下号切换(可以考虑购买某款安卓手机,最多能登陆8个号码,如果是苹果手机,要切换登陆时需注意关闭软件刷新设置。)

⑦不要高频率加人、不要发漂流瓶等违规内容

2、策划一个对目标客户有诱惑力的诱饵

想要吸引目标客户,就需要你搞清楚什么东西最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即“诱饵”。

设计心法主要有两条:

1、找出目标客户,并通过调研竞争对手找出用户的需求点

2、确定自己能解决的需求点,并策划对应活动内容

3、一个二维码活码程序

用二维码活码程序是为了对多个微信号进行分配,避免效果太好,导致别人无法主动添加好友,毕竟微信有限制(据说最多每天只能被加260人),为了安全起见,每天被动添加不要超过200人,如果准备10个号,每个号每天能加200人,那么每天就能通过裂变获取至少2000精准粉丝,目前这种系统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

4、一个自动化微信管理工具

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劳动,可以实现自动化裂变,例如自动推送活动规则,完成转发分享任务后,自动回复福利让用户自动领取。这种类型的工具也有很多(上方表格也有介绍一些),营销增长工具库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去星球详细了解。

准备好工具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下面展示这6个实操案例:

1、公众号引流裂变

说下我最近操作的一个案例,我们最近新建了一个名叫玩转社群666的公众号,其目的就是探索社群运营的操作心法,目标用户就是想学习社群营销的朋友,这个号在没做裂变活动之前,只有200多粉丝,于是我和我搭档kk决定做一场裂变活动,给公众号涨粉,同时也引流到个人号和微信群里,形成三位一体的闭环。

我们选择送给粉丝的福利是玩转社群666知识星球(定价为199元/年),该知识星球是我这几年做社群运营整理的资料,有不少是我独家整理的,还特别邀请了业内朋友作为嘉宾先进圈验证资料价值,像生财有术星主亦仁老师和裂变增长实验室星主王六六进圈后,都跟我表示,圈子价值的确很大,从而让我坚定了这个诱饵的有效性。而且,让我感动的是,亦仁、甄妙、鉴锋、希伦、六六等朋友还为我们提供了信任背书。

采取的方式是只要用户帮忙转发活动文章,就可以加我们个人号拉入群领取门票,同时还能留在社群里享受社群的服务。

转发文章的活动为期9天,中途还换过一次文章转发链接,第一次采用的是直接推文的方式,从仅有200多个粉丝和1个400多的微信群开始启动,1天后的活动阅读量为1800多,后面改成素材库永久链接的文章进行推广,后期文章目前的阅读量5000,为公众号增粉接近3000多,个人号增粉1000多。而且,文章带来的粉丝质量很高,大多都是目标客户。

用上面这种操作方式,就相当于一个用户,不仅关注了我们的公众号,还加了个人号、进了群,还进了星球,跟我们有四个接触点了,后面的黏性就相对于仅仅关注公众号要高得多了。

2、任务宝裂变

玩转社群666的第二波裂变活动就是用任务宝,只需要粉丝邀请5位好友关注公众号,就可以获得知识星球门票一张,在6号14:00邀请榜排名前40名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秋叶大叔亲笔签名的《社群营销实战手册》纸质书一本(这本书是目前社群营销非常实战落地的书籍了。我们是亲自跟秋叶大叔购买了书籍,京东当前价是88折60.7元,大叔还非常用心的帮我们一一签名了,书籍对于秋叶大叔的粉丝们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

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任务宝用的是星耀家的、自动验证通过好友和自动拉人入群、入群自动发送欢迎语工具用的wetool,群里自我介绍用的群勾搭小程序(可以方便群里的朋友查看所有人的自我介绍,方便彼此链接和勾搭),发送星球免费门票用的是知识星球小程序(小程序端邀请可以让群里的朋友免费领取)。

任务宝的威力的确巨大,增粉很快,为了保证每个进群的朋友切切实实能获得超值的内容,并且降低新号被清粉的风险,我们有意控制启动量,让速度慢下来,最终9天增粉约1万人,加个人号2000多,并且都进了群,目前有1600多人领取了星球。意外收获的是,有将近10人付费购买了知识星球门票,把我们买书的成本覆盖了。

任务宝如果用得好,其裂变效果非常好,但是重点在于要找好其福利诱饵,如果福利不吸引人,海报和文案不够吸引人,效果也会很差。

另外,同样的套路用得多了,效果也会变差。之前鉴锋曾经使用任务宝裂了20多万运营人,但是后来人再次使用同样的套路,裂变的效果就相对于差很多了,而且现在微信对于任务宝裂变这种方式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如果速度过快,就可能会清粉。

不过如果是为了增个人号粉丝,其实可以慢慢来,不用那么快,细水长流下来,效果也是很好的。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细水长流,用户进来后,提供好的服务和内容给到他们,如果速度太快,我们反而顾不过来,用户体验就会变差了。

3、小程序裂变

有数据调研显示,在微信群里,小程序打开率要远超过文章、h5链接

第一次做活动用的是好朋友端银的课,使用海报裂变的方式,有一定效果但不是特别好,路径有些长。第二次做的活动用的裂变海报资料(还特别感谢六六设计的海报和提供的资料),用公众号文章作为启动,却意外发现效果还不错。

具体操作路径为:

后来有些朋友无意中看到这活动,过来联系我们,所以又上了类似于抖茶、洗衣片、防晒衣等活动。我们发现,不管是实物、还是资料包、线上线下课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裂变。只是如果用海报进行启动传播,有效时间会很短,如果用微信文章,就会产生长尾流量。

4、文章引流裂变

文章引流裂变的操作方法我之前有写过对应的文章,其操作路径为:

5、个人号转发裂变

个人号转发裂变的方式是转化路径中最短的,其方式就是用海报作为启动方式,扫码就是添加个人号,个人号引导用户进行转发,截图后才能领取福利奖品。

具体操作路径:

6、群裂变引流

群裂变的原理也是用诱饵海报启动,只不过海报上的二维码是入群二维码,入群后,群内机器人小助手会自动发消息引导用户转发海报到朋友后并截图到群里,完成任务的朋友,小助手就通知其添加个人号,领取赠品。

具体操作流程:

万门大学就曾经用上面这个海报(人工智能与python免费课程)作为诱饵,12小时裂变了2000多个群,接近20万人。通过话术引导用户添加销售的个人微信领取课程,转化了10多万人到销售的个人号。然后,销售微信一对一发送课程资料给用户,并引导用户关注公众号。后续销售再通过朋友圈和群发一对一好友的方式转化用户购买万门大学的终生VIP会员(上万元),这些用户大多都是程序员,消费能力非常好,据说200人中就有1人购买会员。

我不得不感叹,有这么多程序员在个人号里,万门大学以后不卖课,卖专门针对程序员的产品,肯定也会卖爆啊。

群裂变所用工具一般有两家,建群宝和爆汁,启动量用公众号派单、朋友圈、微信群投放都可以。这种方法在去年很多人用,不过任何方法都是如此,用得多了,效果就会变差。

6种裂变方法介绍完了。我想补充的是,裂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尝试尝试再尝试!很多人尝试过一种方法,效果不佳后就放弃了,而有一些人失败后,调整再尝试,往往就能成功。那些有着很成功裂变案例的高手,背后其实有更多是不对外人说的失败案例。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

把目标客户加到个人号只是开始,接下来还需要优质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去为用户解决问题,这些潜在的目标客户才会成为你真正的客户。

 

作者:吖May,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增长女黑客

]]>
3亿拼多多背后:千万量级的小程序如何被引爆? //www.f-o-p.com/90970.html Wed, 18 Jul 2018 01:54:13 +0000 //www.f-o-p.com/?p=90970 频多多小程序

 

今年开始,小程序比较热,但其实从去年初小程序上线开始,我们就在持续做一些观察和研究。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看法。

小程序的发展概况

1. 发展历程:

我们在去年Q3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概述了从去年年初小程序出现到去年第三季度中期,小程序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

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腾讯在逐步释放小程序的能力。这对于小程序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到Q4的时候,腾讯又更新了一些能力,比如小程序和公众号的链接、小程序之间的跳转、小程序和APP之间的互相唤起等。 在这些能力的支持之下,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做小程序开发,小程序的生态逐步完善起来。

 

2. 流量入口

我们去年总结了60多个小程序的入口,其实目前最主要的入口还是在微信群,第二大入口应该是在朋友圈,以及主页面下,这些基本上是在Q4的时候出现的。所以小程序生态真正开始蓬勃,应该是在今年。

去年都是在铺垫,比如说从搜索到扫码,一直到附近的小程序、聊天小程序,讲究即用即走。特点就是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唤醒不同的服务,服务结束后做不到太多的留存,然后在第二次唤醒的时候,你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小程序。它的使用流程也是比较简单的。

从流量的角度,去年小程序基本上还在起步阶段,尤其Q1、Q2的时候,也就是去年上半年,小程序并没有爆发。Q2的时候,因为腾讯战略上的一些调整,不管开发者还是资本方,都是一个观望的态度。

但从第三季度开始,小程序明显有了一些生态级的起量,到四季度的时候,则有了明显的放大。

实际上,进入18年以后,整个数量大概又翻了一倍。从1月份大概20~50万的小程序量到现在差不多100万的小程序量,3亿的用户。

如果跟苹果的应用商店做比较的话,苹果其实从2007年出现第一款iPhone开始,到今年差不多11年的时间,总的应用数量是在300万左右。但是小程序只用了2年半时间,已经有了近100万的数量,所以这个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在这里面其实还是能看到大家对于新流量的渴求,以及开发者对微信生态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生态下,小程序在拉新、促活、转化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

3.典型案例

a. 社交类产品:

匿名聊聊&走心聊聊

“匿名聊聊” 上线5个小时即获得1700万PV,获得130万用户授权,当天就被微信封杀;

该团队第二款产品“走心聊聊”8月11日推出,不久又被封杀,达到1745万PV。

b. 工具类产品:

“群应用”目前有千万用户,月活超过百万;

“小睡眠”上线3日积累用户超百万,截至9月覆盖用户超千万,月留存率达到35-40%。

c. 交易类产品:

蘑菇街,“蘑菇街女装精选“小程序,购买转化率是App内的2倍;一个半月,新客数量突破300万,依靠拼团一个入口,吸引了7成以上的新用户,新客转化率达到18%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开始,小程序带来的最直接的利好其实是流量的红利,直接体现在产品的拉新、促活以及转化上。

(1)拉新

拉新其实大家很容易理解,因为在微信的整个产品里,有将近60个能够看到的小程序入口。

互联网已经进入所谓的下半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业态。 一个新的开发者或者创业者在市场上推广新产品时,没有特别好的想法,或者说特别好的差异点的话,纯靠市场环境,很难获取到规模化的新用户。

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市场以及用户端的饱和,另外一方面其实还是在于市场竞争环境。

从流量端的角度看,腾讯、阿里,包括头条、快手对于整个的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分割,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局势。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相比5年前,已经是一个倍数级的增长。也就是5年前一个CAC差不多1块到2块钱,但到今天你至少可能需要付出5~10块钱,很有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一个新产品其实很难承受这样的成本。

对于小程序来说,如果利用好社交关系的裂变,即使是丢一个链接到群里,也很容易产生这种指数级的爆发,折算下来的话,你还是有可能在今天以一个CAC几毛钱,甚至不到一块钱的成本来做拉新。

这比安装和激活APP,有非常明显的效率提升。很多新产品已经看到了小程序的潜力,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去年观察市场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一些产品,看到了小程序在整个微信生态里面的能量,包括瞬时裂变能力,还有用户获取的威力。

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微信的平台之上,你还是要关心腾讯的边界在哪里。像社交类产品小程序,可能就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地带,因为很容易踩到腾讯的一些边界。

(2)转化

从转化的角度来说,微信有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生态。当你看到一个链接,借助微信的支付、群裂变能力、定位等功能,在微信里面完成交易的成本,大概也就是3到5秒的时间。

但在传统APP端的话,可能需要10到20倍的时间。如果你的链接是一个APP的下载链接,从注册到交易转化,流失率可能至少要在90%以上。

所以从转化的角度来说,小程序的优势其实非常明显。

但这里面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大家对于小程序的定位,除了拉新和转化,更重要的还是在留存端。在目前的小程序形态上面,长期留存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这其实和小程序自己的定位有关,因为一开始小程序的定位其实就是即用即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去中心化流量的一个产品形态,这对于产品的二次唤醒其实是比较难的。

除非你的使用频次足够高,或者说你的基础流量足够大,比如说你在群里可以不停地看到各种各样的链接,或者在不同的场景里面经常会看到用户的分享。同时还要注意这里面潜藏着的别的风险:是不是会触及到诱导分享的问题?或者你的分享链接曝光次数过高,会不会触犯腾讯的一些规则?

4、现有玩法

接下来,我们简单总结了一些小程序的经典玩法,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不再详细讲解。

因为小程序对于产品而言,它的核心能力是它的拉新促活能力,也就是社交裂变能力。所以其实所有的玩法都是基于社交关系链来做的:

第一种:拼团

其实就是拼多多的典型玩法。当你把链接丢到群里以后,可能多人的价格会显著低于单人的购买价格,其实是利用社交关系。

第二种:购买赠送

比如星巴克的星礼卡,还有类似于云集的做法——分享集奖。

第三种:社交立减金

社交立减金是去年腾讯主推的一个玩法,利用小程序去做线上线下链接,主要目的是推广在线下零售使用微信支付以及小程序支付。

最后两种,分享砍价和CPC

CPC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小程序嵌入你的公众号文章,增加小程序的曝光;分享砍价其实也是利用了社交裂变,通过分享的形式增强它的传播效应。

总体来说,玩法虽然看起来千奇百怪,但本质上还是利用微信的流量红利。所以核心还是怎么在微信群里做裂变,然后人拉人。

小程序的使用现状

1、头部app的开发概况

去年9月份,我们做了一次统计,发现在top30的app中有67%推出了小程序,剩下没开发小程序的移动应用主要为阿里系产品和功能较为复杂的产品。

据我们观察,在去年的发展过程中,top100的小程序中互联网企业占比在上升,传统企业占比下降;工具类小程序占比在下降,零售类小程序占比在上升。

到今年,上升最快的已经不是交易类小程序了,而是游戏类的小程序,这和腾讯自己的战略有关,和整个生态的成熟度也有关。现在基本上Top200可能有30%~40%是游戏类的小程序。

从数量的角度而言,一个生态刚开始的时候,和早期的应用APP端其实是比较像的。

生态早期的时候,工具类的开发成本是最低的,所以工具类的应用往往承担着教育用户、教育市场的作用。

07、08、09年的IOS还有安卓,最早的应用其实都是类似于手电筒、尺子这类非常简单的工具类应用,这些应用慢慢会集中在系统内部变成一个标准的插件和一个配件。但早期确实需要这样一些简单的工具去教大家怎么使用。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工具类会慢慢下降,娱乐类、应用类、游戏类会往上走,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趋势。

2017年Q3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数据,发现工具类小程序数量最多,娱乐类小程序留存最好,办公类小程序单次使用时长最长。

总体来看,小程序单次使用时长从去年2月份的1.6分钟到7月份的3.6分钟,已经有了翻倍的成长。这意味着大家对于小程序产品的完成度以及它的应用场景,有了极大的扩展。

工具类的使用时长一般也在1分钟左右,小程序能够做到接近4分钟已经很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判断小程序作为一个生态而言,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一些早期特征。所以我们机构开始关注整个微信生态,关注小程序生态。

去年年底,就可以看到有一些已经具备了成为头部玩家的潜力。今年春节到过完年以后,小程序生态真正开始爆发,然后到现在一直是一个持续被大家关注的热点。

如果大家回头去分析它的成长路径的话,会发现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一个趋势。我们对当时的榜单分析后发现,基于微信生态的小程序,早期Top榜上虽然以腾讯系公司为主,但其实还是能看到已经有一些零售和交易类的公司嗅觉比较敏锐,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排名就比较高。

比如去年10月份的“女王的新款”,这其实是一个电商小程序,早期在公众号做女装售卖。但她很早就吃到了小程序的红利,在转型的过程中是非常突出的。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能够在早期获取高流量,做到高交易额,其实都得利于早期的红利。

2、小程序使用高峰与微信互错

我们从使用时长的角度把小程序和微信做了一个比对,发现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从微信的角度来说,晚饭以后是每天的使用高峰,这是所有的用户平均下来的一个高峰。相比较而言,小程序的明显不同在于:从早到晚都是集中时段,因为它填充的是你的碎片时间。

3、原有产品借小程序新生

在当时的时间点上,我们去看哪些公司在小程序里面做得还不错,然后发现其实是一些早期嗅觉比较灵敏的APP。他们嗅到了这里面的流量红利,所以很早就把自己产品中的一部分功能或整个产品形态,从原本的公众号或APP迁移到了小程序上,借助小程序获得了很高的成长性。

4、新物种的出现

除了原生的工具和公司,还有一些是完全基于小程序生长起来的一些新形态的公司,我们称之为新物种。这些公司在早期的时候,对于小程序生态而言,都是一些很有意义的拓展。

因为直到今天,也很难有人可以定义小程序是怎样的一种生态?小程序的未来代表着什么?一家公司利用小程序到底能做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因素,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但通过这些“新物种”的尝试,以及他们后来的发展,我们也能大概看到,或者至少帮助大家去思考,利用小程序我们能做什么。

5、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小程序?

我们从流量和变现两个维度来探讨:什么样的小程序是比较容易获得流量的,什么样的小程序是比较适合在里面去做交易的。

基于当时的时间点,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交易类的产品是比较适合小程序生态的。在这样的研究指导下,我们在Q4的时候就投了一些交易类的产品,现在看起来算是一个比较早的布局。

小程序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

1、对微信、腾讯的影响

(1)进一步加强用户对于微信的黏性

微信最早的时候只有即时通讯/熟人社交,后来逐步增加了朋友圈、公众号、附近的人、微信钱包、搜一搜、看一看等一系列功能。但即使这样,仍然只能覆盖头部需求。

在这个之外,用户其实还有一些长尾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线上线下的连接。小程序的出现让微信满足用户的长尾需求成为可能,真正让用户对于微信“欲罢不能”。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也做了一些数据上的比对,我们发现小程序起来了以后,对于整个微信的使用次数、使用时长以及微信支付的使用频次都有很显著的增加,对于微信这个主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正循环的刺激作用。

(2)弥补微信线下场景的短板

除了长尾需求以外,微信的第二大短板就是线下的服务场景。线下场景是阿里/支付宝美团点评的优势,同时也是腾讯的短板,借助小程序腾讯有望弥补差距。

我们看到,小程序的种种设定也是偏向线下的:

1)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了两个使用场景,都是线下的,入口都是通过二维码;

2)微信小程序无法长按识别,只能通过摄像头扫描获取,这是小程序更注重线下的一个信号;

3)无法分享到朋友圈,也阻止了线上一大获客渠道

在小程序TOP榜上,排名前列的清一色都是线上线下的结合,前五名依次是摩拜单车携程、蘑菇街、拼多多、同程旅游。而总榜前十位中,并未看到内容服务或者娱乐服务的影子。

2、对现有APP的冲击

(1)小程序与APP的优劣对比

小程序优点:无需下载、体验度接近原生、背靠微信巨大流量、开发维护成本低、开发效率极高。

小程序缺点:无法承载大应用、留存困难/没有留存的概念、入口过深、无法推送、传播困难(转发朋友圈等功能受限)。

(2)低频且使用简单的三类APP最容易被替代

工具型产品:计算器、万年历、天气工具等;

特定场景/线下服务领域 :餐饮(如星巴克、肯德基)、零售 / 超市、医院、公交等;

O2O领域:携程、美团外卖饿了么滴滴摩拜、ofo、猫眼等。

这类APP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差异很大:对于常用这一功能的高频用户来说,APP的体验更好、每次打开更便捷,依然会选择使用APP;但对于偶尔使用这一功能的用户来说,小程序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3) 小程序无法撼动市面上大多数APP

目前来看,小程序对于APP的替代有限,尚无法撼动市面上大多数APP。

小程序虽然下载成本低,但是长期使用成本高(入口深)。

现在的一大卖点是无需下载,不占内存,但是随着硬件的发展,内存几百G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同时逐步提升的网速也可以大大提高下载效率,到那时,小程序的这个优势将不复存在。

大平台的App可能会开发一个少量功能的小程序版本仅供试用,更多更好的服务、功能,还是需要下载App,这相当于借助小程序引流

3、对流量入口的争夺

对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而言,流量入口到底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用户开始利用小程序使用某些应用,而不再使用对应的APP。其实这某种意味上代表着:微信已经变身“手机操作系统”。所有的小程序应用都要根植于微信的小程序生态而存活。

微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移动互联网。从这个角度看,微信的流量已经占据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大部分。微信流量的本质其实是社交流量,那么它和传统流量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也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社交关系链,它的裂变能力。小程序的一大优势就是处于微信体系内,有机会利用微信的社交流量进行裂变式传播。所以如果大家能够看得准社交流量的一些价值的话,就应该从产品端多找一些能够分拆出来的功能点,多做一些小程序的尝试,同时去挖掘社交流量的价值。

这在当前时间点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作者:李浩军,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馒头商学院(mantousxy)

]]>
从增长黑客到流量池:微信生态下的裂变玩法全拆解! //www.f-o-p.com/90829.html Tue, 17 Jul 2018 07:51:11 +0000 //www.f-o-p.com/?p=90829 微信裂变玩法

一、增长黑客or流量池=裂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增长”这个词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们高频提及,而人们说得比较多的是营销,是销售,是文案,是转化,是获客。

直到范冰大神写了一本书叫《增长黑客》,“增长”两个字才被人们逐渐提起,但也并没有那样红火,相比较而言,另一个词反倒被不断提起,那就是“流量”。

《增长黑客》 范冰著

“流量”其实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而被人们逐渐熟识的,比“增长”被大众所熟悉要早得多,以至于按照传统互联网打法进行获客的思考方式被称为“流量思维”。

而直到美国人肖恩·埃利斯和摩根·布朗合著了一本名字也叫《增长黑客》的书之后,“增长”随着“增长黑客”概念的爆发式传播,逐渐取代以往市场获客方面的词汇,以至于“市场”都快被“增长”所取代,比如CMO变为CGO。

《增长黑客》 肖恩·埃利斯,摩根·布朗著

不过,很快又一个中国人写了一本书,用“流量”这个词重新阻挡了“增长”的势头,那就是《流量池》。

《流量池》 杨飞著

《流量池》阐述的“流量池思维”被称为中国版的“增长黑客”,这里面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准确,因为一个重视流量的获取,一个看中企业的增长,如果换成较为传统的说法,前者是营销方式,后者是企业生存。

无论是“增长黑客”,还是“流量池”,里面都提到一种获客方式,那就是裂变,没有人会想到该概念会如此流行,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增长黑客”或者“流量池思维”就是要搞裂变。

增长黑客or流量池=裂变?显然这是不正确的理解,不过,却很少有人质疑。

因为,裂变比前两者更加有吸引力。

二、裂变=载体+工具+创意+价值+技术+运营

既然裂变如此有吸引力,那就好好拆开来看看,先说说裂变的含义。

如果大家的生物知识没有扔进垃圾桶,就一定会知道有个生命现象叫做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分裂,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数量指数级上升。

裂变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用户带来x个用户,x个用户带来更多用户,x表示数字。

裂变式传播

从这个含义其实就可看出,裂变是一种很好的增长方式,具有可观的增长状态,而要得到保持就一定有一套稳定的运行机制。

关于这套运行机制,其实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当然,这个公式并非绝对正确,而是参考了许多业界大牛们的分析而最终整理的。

这个公式是:裂变=载体+工具+创意+价值+技术+运营

1、载体

所谓载体,就是承载裂变营销的平台,目前能承载裂变最有效且最大的平台,无疑是微信

微信生态里,支持进行裂变的载体一共有五个:公众号微信群、H5、个人号、小程序

微信生态

公众号就是订阅号和服务号,以前订阅号是主流,不过随着微信把订阅号推送改为信息流的形态,服务号的价值被彻底放大了,现在做裂变的很多都采用服务号。

而且更重要的是,服务号能承载更多的技术支持。

服务号裂变流程

微信群是另一个主要的微信形态,是流量蓄水池,基于微信群的裂变形式称为社群裂变,是目前比较主流的玩法,当然,快被玩烂了。

某社群裂变案例的流程

个人号是配合微信群进行的,当然也是因为订阅号改版的原因,个人号的价值也被放大,现在有很多玩法都移植到了个人号上,用户获取更加精准。

某裂变工具支持的个人号裂变流程

再一个就是H5,这个不是微信自带的形式,但可以在微信上进行传播,是做裂变非常好的载体,最近用该形式比较出名的是抖音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

抖音戏精H5带有强制分享功能

最后一个就是万众瞩目的小程序,这个可是微信下一个流量爆发入口,很多搞裂变的玩家已经入局,各种裂变手法快速复制,目前效果喜人,证明了小程序的易传播属性。

比如小灯塔开发的小程序,用户想要免费加入一门课程,需要邀请好友集满Call才可以。

小灯塔的小程序裂变流程

以上这五个载体都是可以做裂变的,是裂变的基础要素之一。

2、工具

搞裂变一定要有工具,而工具要依据裂变的形式划分。

常见的裂变形式其实有很多:拼团、分销、邀请、砍价、转群等,我们简单分析这些个形式及其对应有哪些工具。

(1)拼团

拼团常见且体验比较好的裂变形式之一,流程简单,以被千聊、荔枝等知识付费平台纳入常用功能,而社交电商拼多多则是以拼团为商业模式而闻名。

具体流程:用户开团–邀请几位好友参团–好友参团–拼团成功–以低价或免费获得产品

拼多多的拼团模式

(2)分销

分销是效果非常容易看得见的裂变形式,2018年初,网易、新世相、三联周刊等开发的刷爆朋友圈的知识付费课程,就是采取的分销形式,现在已成为知识付费产品的标准裂变玩法,同样被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纳入常用功能。

具体流程:用户生成邀请卡–分享给好友或好友的好友–后者购买–分享者获得一定比例奖励金

千聊、小鹅通等的分销功能

(3)邀请

邀请是目标比较流行的裂变玩法,又叫“助力”、“点赞”、“集Call”等,该形式获客成本低,效果立竿见影,其本质是众筹,常用的工具是爆汁裂变,千聊等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也开发了此功能。

具体流程:用户分享海报–几位好友扫码–达成任务要求–获得目标产品

不过,大多数玩家是基于自己的服务号或小程序进行开发,比如掌门1对1、学霸君、樊登读书会等。

学而思在线的邀请裂变流程

(4)砍价

砍价模式是拼多多等电商的标配玩法,营销性质很浓,很少有知识付费产品采用这样的裂变形式,不过,千聊等知识付费平台上线了此功能。

具体流程:用户发起砍价–邀请多位好友帮–好友完成砍价–砍至目标价格

千聊的砍价流程

千聊砍价功能展示

(5)转群

转群即群裂变,是比较原始的裂变方式,体验较差,但目前依旧是有效的裂变方式之一,常用的付费工具有建群宝、星耀任务宝等,比较常用的免费工具组合是wetool+草料二维码

具体流程:用户被吸引进群–转发海报–在群内发截图–审核通过即可得到产品。

群裂变是大多数知识付费及教育类产品的初期增长方式,比如有书共读和薄荷英语。

群裂变完整流程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裂变方式,还有很多具体的玩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3、创意

裂变需要创意,不然就没有用户愿意参与,也就更谈不上传播和增长了。

创意其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东西,包含的部分也有很多,就裂变而言,我个人觉得有三个是比较重要的:玩法,噱头和趣味

所谓玩法,其实就是裂变和营销形式的各种组合,比如免费+邀请,拼团+红包,分销+排名等等,而一个基本情况是,各类app为了增长,都会在这方面下足功夫。

至于噱头,就是一个裂变活动是以什么名义,结合了哪些热点,目的是提升知名度,吸引关注度,比如抖音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

趣味则是让用户有参与感、有粘性、有吸引力的玩法规则,或者是活动内容,甚至产品自身,让用户感觉欲罢不能,比如趣拍卖、礼物说、各种小游戏的小程序。

趣拍卖的用户路径

要体现创意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有合适的形式,而比较好的形式则是海报、H5和小程序。

后两者的展示形式要比海报复杂,本文不进行赘述,只说海报的情况。

海报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海报的设计,可以说这是裂变流程里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关键之所在。

关于海报如何设计,众说纷纭,我个人比较喜欢@安顿的说法,所以在这里简单归纳下。

海报其实包含几个大的要素:主文案、产品标题、人物介绍及照片、课程大纲、权威背书、促销信息、二维码。

海报八大要素

关于课程大纲、权威背书和促销信息,属于裂变公式里“价值”的部分,后面会说到,故此部分主要说明其它要素。

首先是产品标题只需要有几个特点,吸睛、短平快、秒懂、足够大。

产品标题

人物照片则要尽量大,且要匹配海报的设计风格和色彩搭配,而人物介绍则要展示光环,选择最牛的背景进行介绍。

人物介绍

接下来要重点说说主文案。

主文案的作用是通过击中用户痛点引导用户购买,这要利用用户的心理,而可利用的心理有三种:恐惧、获得、求快。

恐惧心理即害怕失去而引起的恐慌,此类型文案特点是程度适中、产生在当下、方案有说服力,具体的模版是“引发恐惧的某个具体问题+合适的解决方案”。

恐惧型文案公式

比如有书共读的海报,就是典型的恐惧型文案。

爱读书的人也许没感觉

获得心理即能得到什么而产生的期待感,文案要求打动用户,把实际好处告诉用户,具体的模版是“生理获得、心理获得、财富获得”,这里建议采用“含痛点的产品名称+心理或财富获得”。

获得型文案公式

比如某些区块链群的海报就用了获得型文案。

割韭菜利器

求快心理即想要快速的解决面临的问题,文案要求突出快和少的特点,具体的模版是“时间少或学习量少+呈现效果”。

求快型文案公式

这类文案应用其实是比较多的,比如下面这些海报:

千篇一律的文案

对于一个海报来讲,主文案决定了海报一半以上的裂变效果,所以除了掌握这三个文案模版,也还要在语句和用词上进行雕琢。

4、价值

相比于创意,价值其实才是裂变真正的核心,因为价值基于的是用户的需求即痛点

所以,要想让裂变做起来,你的产品就必须贴合用户的需求,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这是核心价值。

增长黑客也强调核心价值

比如知识付费和教育类产品,其课程大纲就要体现出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核心价值。

课程大纲的文案公式

寻找核心价值的方法有很多,根本的还是靠自己对于用户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价值是吸引用户的核心动力,但不仅仅包含痛点,也包含其他东西:背书、福利、价格、稀缺

权威背书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信任,这本身就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是尽量要拥有的。

权威背书一定是行业里kol的真诚推荐,或者是行业认证性质的东西,当然后者在教育行业里是不被允许的。

权威背书公式

福利和较低的价格可以帮助产品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还能促进转化,即使仅仅是为了福利或低价而来。

福利最好是资料,尽量原创,质量要好,也可以是高价值产品的额度或知名活动的名额等。

价格可以是免费,也可以是比较大的折扣,最好运用价格锚点和损失厌恶。

再一个就是稀缺,越稀缺越有价值,独家,稀有,高品质,限数量,限时间,限名额,倒计时等等,营造紧张感。

福利+价格+稀缺

综上可见,在准备一场裂变活动时,必须优先把价值这个要素想清楚,它决定了裂变的最终效果。

5、技术

这个元素其实不需要多说,裂变的丰富玩法必须基于技术开发,而且很多裂变的细节也需要技术去实现,而现在比较好的一点是,很多工具是自带成熟技术,可以直接使用,降低了裂变的操作难度。

只有技术才能支撑整个裂变系统

6、运营

运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操盘整个裂变,具体的部分可以分为明确目的和目标、策划流程、执行、维护、数据分析

活动运营的常规流程

明确目的和目标是运营裂变活动的第一步,目的即裂变是为了什么,目标则是裂变要达成的指标,增长黑客称之为北极星指标。

策划流程则是对整个裂变流程进行梳理和拆解,细化到每一步干什么,明确具体的关键节点和时间。

执行就是按照策划进行操作,注意细节,把控关键,对于变化要有及时的反应和反馈。

维护则是对用户进行引导,答疑解惑,处理投诉,制造氛围。

最后是数据分析,对目标数据、关键节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快速迭代,具体方式可参考《增长黑客》。

数据分析是增长设计的关键一环

以上就是对裂变的完整拆解。

三、裂变是低级的增长方式

虽然裂变很有吸引力,也很有效果,并且成本低,易操作,对于初创企业其实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却是一种很低级的增长方式。

更可笑的是,很多人把裂变当成“增长黑客”和“流量池”的全部,其实并非如此。

裂变可以采用增长黑客里的数据分析方法,也可以用流量池思维进行操作细节的指导,但都不是根本,根本的还是取得用户自发式的传播。

口碑、转介绍、老带新、推荐,这才是高级的增长方式,也是高阶的“裂变”。

其实,无论用什么增长方式和增长思维,最核心的还是打磨出用户喜爱的产品,这是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传播会为产品说话

我想,这也是“增长黑客”和“流量池”真正想表达的,也是裂变由低阶变高阶的唯一方式。

 

作者:独孤伤_Solitude,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简书

]]>
如何制定合适的用户增长策略? //www.f-o-p.com/85964.html //www.f-o-p.com/85964.html#respond Mon, 11 Jun 2018 09:06:00 +0000 //www.f-o-p.com/?p=85964 用户增长策略

在做用户增长前,有一个清晰,完善的用户增长策略是非常非常重要。它能让你在迷雾中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即使遇到任何的困难也绝不动摇。

作为创业团队的创始人、CEO、运营团队负责人、运营工作者,最发愁的是什么?

产品的用户增长。

这是所有初创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没有获客,就无法验证需求和商业模式;无法验证,就没有营收,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无法融资,无法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所以用户增长,永远是所有创业团队最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也是各显神通:有的朋友会去看各种关于增长黑客方面的文章和书籍,有的朋友会去报关于用户增长的培训班、讲座,会去听一些大牛的分享。

久而久之,每个人都把X多多的拼团分享裂变奉若神明;看到X集微店的分销拉人头就心思痒痒,甚至看到朋友圈各种小程序裂变,海报刷屏就激动地不能自已。

但当你下决心,决定自己的产品也要“借鉴”这些套路执行,完成用户增长时,却发现总是千头万绪,不知如何下手;纵然即使执行出来,也是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你只看到了这些增长手段的“皮”,却没有考虑过这些增长手段背后,是基于自己产品和用户的特性制定的策略。也是这些增长策略长期不断的迭代与坚守,

只有增长策略能够因地制宜,能够适合你的产品,匹配你的用户,能够长期稳定的输出,坚持下去,你的所有增长手段,才能带来想要的用户增长。

 

那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讲,如何根据自己的产品,制定适合自己的用户增长策略。

以及几种较为常用,并能稳定输出,复制的用户增长策略。

那接下来要提前声明一下:

 

  1. 如果您的产品已经有了千万级以上的用户,或者你的公司有着大量的市场投放经费,一直可以做大规模的市场投放,亦或者你的产品非常出色,有着极强的刚需切入点,有着较好的用户口碑,那你无需阅读本篇文章。
  2. 如果你的产品力一般,且市场需求并不特别强烈,或面向用户群体小众,甚至还有着大量的竞争对手,那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最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的内容将更多偏向策略选择和框架制定,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运营实操。

再次强调一下:

本文不会涉及到任何的运营实操。只是理论框架性内容。

 

01

很多运营朋友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

你的老板经常会拿着一篇篇诸如《如何30天内获得100万下载用户》,《零成本公众号吸粉10万案例》文章给到你,告诉你就按照文章里写的照着做,希望你也能复制一个成功案例出来。

还有的老板呢,则是看到了X多多的拼团秒杀很火之后,兴冲冲的跑来说,我们也要做拼团;转眼他又看到了X头条的收徒模式很好,又跑来说,我们也要做收徒模式;再然后他又看到了刷屏朋友圈课程海报,跑来告诉你,我们也要………..

这样的场景相信大家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

这就是有“用户增长意识”,而无“用户增长策略”的典型表现。

那什么是“用户增长策略”?

 

02

用户增长策略是建立在充分分析了自己的产品形态,用户特性,以及同类产品的手段后,制定出的一套适合自己产品的长期增长手段。

我认为好的增长策略一定要能满足两个点:

  1. 稳定可持续的带量。
  2. 长期可持续的执行。

这两点非常关键。

 

第1点能帮我们刨除掉一些创意性营销活动事件营销活动。

你的朋友圈或许经常会被一些产品的创意营销活动刷屏,虽然他们对于产品的用户增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比较可惜的是成功率太低,运气成分太大。对于创意,策划,文案,执行,渠道方面的各个环节要求都很高。

这样的创意营销,事件营销无法稳定可持续的带量,所以它不能算作一个好的增长策略。

第2点同样也非常重要。

 

你制定的用户增长策略一定要能长期可执行。

你看着拼团红包不错,跑去做了拼团红包;结果拼团红包还没做成功呢,你又看人家的分销不错,决定也杀入分销……总之看到什么做什么,零敲碎打,没有一个长线规划,这注定也不是一个好的用户增长策略。

所以各位创业CEO,运营团队负责人,运营工作者,不光要有用户增长的意识

更要拥有能分析,制定“用户增长策略”的能力。

那现阶段都有哪些被证明是长期、稳定、有效的“增长策略”呢?

 

03

首先我们刨除掉应用市场投放,广告投放,渠道投放这样的增长手段,因为他比较依赖于钱多或钱少,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内。

我认为第1种比较好用的增长策略叫:

 

1.整合稀缺资源

该增长策略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类微信公众号、视频APP、直播APP、资讯类等产品。非常适合偏内容向的产品做用户增长。

比如我了解到的某大学生职场培训公众号,为了增长获客,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面试考题整理了一份,然后通过公众号发布给用户,告知用户,这些考题都可以免费领取,但需将带有公众号二维码的分享海报发到朋友圈,凭截图来领取。

这种简单的裂变方式每次都能为公众号拉来近万名的粉丝,而整个的拉新成本基本趋近于0.

该公众号尝到甜头后,便制定了以此为主的用户增长策略。他们后续整合了各种内容大礼包,《200份好用的PPT模板》,《100家世界500强HR邮箱推荐》,批量制作,批量输出,为该公众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用户。

这种稀缺资源不一定是资料,还可以是人。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游戏直播平台大战,双方为了签下知名主播都不惜血本。因为知名主播就是游戏直播行业的稀缺性资源,只要能整合到他们,就能实现有效的用户增长。

除了资料、人、课程,视频等等都可以作为稀缺性资源。

这方面我所知道的最好的案例是某小型视频网站。

2017年的时候,正当各大视频直播平台都在为电视剧内容,电影内容进行版权大战时,该视频网站另辟蹊径,发现东南亚电视剧开始在中国有大量的拥趸。便开始制定了以此内容为核心的用户增长策略。在本平台上传了大量东南亚电视剧,由于这块是很多视频巨头忽略的市场,靠着观众们的口口相传,该视频网站数月收获了近百万的用户。

所以通过适当的搜集、整合、采买、签约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就能取得爆发式的用户增长。

 

我们的运营朋友在这里要重点注意一下,这里所说的稀缺资源并不是指真的稀缺。稀缺只是相对的,毕竟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内容找不到?

但当你通过一些运营手段整合,打包,编辑之后,这些资源变得用户动动手指就可以从你这里全部拿到,那你的资源对于用户来讲就是有价值的,稀缺的。

毕竟用户们都是懒惰的。

 

04

第2个增长策略比较常见,叫:

 

2. 扩充用户流量

包括通过各种手段拓开用户的流量入口,或者建立可以储存用户的“池子”

这个增长策略的早期典型案例就是现在各大APP经常用的马甲包。

比如某知名招聘APP,就通过马甲包的方式完成了大量用户增长。

你在应用市场下载大学生招聘APP时,打开一看,会发现就是他的APP,你又下载另一个毫不相干的白领招聘APP,打开会发现又是它;当你下载一个实习找工作APP时,会发现……..

还有拆开APP功能进行分散扩量的。

 

比如某手机管理助手APP,包含了杀毒,清理,省点等多项功能,除了主APP外,该APP又把这几项功能拆开,每一个都制作了独立的APP,去蹭应用市场的量。

这种增长策略在传统行业也发扬光大了。

比如某连锁健身房,每开到一个区域,就会在大众点评该区域,创建许多假的健身中心,游泳馆,并做好假的地址以及图片。

当用户给任何一个假的健身中心打电话时,都会被推销来真正的健身房体验。

 

再比如某餐厅,会在外卖平台上注册多家不同名字的餐饮店,甚至每个餐饮店的菜系都不一样。有的是川菜,有的是东北菜,有的是家常小炒。但任何一个用户在任何一家店点餐,其实都是同一家店做的。

除了拓宽用户流量入口,打造用户流量池也非常关键。

像XX值得买,XX树,X红书都是非常经典的通过内容吸引流量,做成池子,再转化电商销售的用户增长策略。

而现在众多的小型电商也开始在做社群,会依托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建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微信群,同样也是在做用户流量池。

 

05

第3个用户增长策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就是:

 

3. 产品利益驱动

通过产品内部的利益激励手段,驱动用户进行裂变式传播

包括拼团、邀请、老带新、裂变、利益分享等等。

这方面最知名的当属X多多和X头条:邀请好友拼团秒杀,看新闻赚钱等多种用户增长手段,由于这方面有大量文章写过,我在此不再赘述。

第4个用户增长策略我称之为:

 

4 .声东击西

这是非常巧妙的一个增长策略,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增长策略。

这种增长策略的核心就是通过声东击西的方式,人为的降低推广门槛。

 

比如某母婴社群电商,采用二级分销的模式,他的用户增长目标只有一个:

找到更多的妈妈来他们平台开店。

但该电商在最开始并没有一上来就直接在妈妈群体中推广如何开店,开店有多好,有多赚钱。而是先建了一个在线母婴微课堂,每周邀请知名育儿专家来给妈妈们讲课。

听课免费,只要分享听课链接以及海报就可以。

那这些宝妈用户们肯定非常乐于去听,并且新拉来的用户量、留存量、报名量、关注量都非常高。

而当宝妈用户通过这种门槛较低的方式被圈住后,再去派运营人员跟进,转化她们为平台开店,效果极佳。即使用户没有很快被转化,但通过这样的增长策略依然可以持续的留住用户,为后面的转化争取时间。

试想如果一上来就向这些宝妈们推荐开店赚钱这样重的产品,肯定是会受到较大的挫折。

 

这种增长策略方式也用在一些企业级服务的产品推广上。

众所周知,企业级服务产品推广难、流程慢,用户认知时间长。

某APP第三方服务为了使他们的客户增长速度更快,并没有一上来就像传统企业那样派销售一家家去跑,去陌拜,而是先在北上广深各地,举办大量关于APP运营,推广服务的讲座,免费邀请APP专家来讲课,通过这样的课程先圈住目标用户后,再在此过程中进行层层转化。

 

无论如何,这样的增长推广策略,都会比一上来向客户直奔主题要好的多。

第5个用户增长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

 

5. 分销

分销现在除了应用在电商之外,已经应用在包括在线教育等多个领域。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某在线作业批改APP,通过与众多班主任的合作,推广人员告诉这些班主任,只要将带有特定渠道链接的下载二维码发给学生家长们,并要求他们进行下载,以及使用该APP上传作业,班主任就可以按月得到相应的推广费用。如果班主任可以再拉其他的班主任加入成为下线,那上线班主任还可以获得更高级的收益。

或许你不太喜欢分销,上下级,朋友圈传播这种增长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分销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各种产品的增长手段,并且已经不再局限于微信的生态体系,独立APP也在越来越多的用分销的形式进行推广。

 

06

所以你所看到的所有增长策略,除了市场投放、广告投放、创意营销、追热点等手段外,无外乎都是这些增长策略。

所以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用户增长策略就很重要了。

因为这里面每一种增长策略做下去,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都要投入非常大的资源,以及较长时间的迭代和优化。

就像X多多在增长策略方面始终坚持产品利益驱动,从最开始的拼团秒杀,到现在的整点抢红包,零元拼单,邀请红包,限时抢等等,不断优化迭代出十多种裂变方式。

而有些公司对于增长策略只是浅尝辄止,试了一下,没有效果,立马停掉。那这样永远无法摸到用户增长之门。

所以认清楚自己的增长策略,并坚持住,持续优化,是增长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那到底如何判断哪一个增长策略适合自己呢?

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核心。

 

07

那就是不断考量自己的产品形态和用户形态,以及手上的资源。

这里面的考量是多方面的。

如果自己的产品是内容向为主的话,整合稀缺资源,稀缺的优质内容,永远是增长最好的手段。

如果你是做股票APP,可能全面而又整理过的上市公司财报就是最好的稀缺资源;如果你是设计师资源网站,那些设计大师的讲座,手稿,文章,整合好之后,就是非常好的稀缺资源,相信它们一定会为你带来较好的用户增长。

 

如果你的产品是电商,在线教育为主,你的用户们又集中在KOL(班主任、大V、群主等等)周围。那分销的增长策略无疑更加适合你。

如果你的产品门槛很高,转化路径非常长,是一些企业服务,大宗消费品等等。

那别急,声东击西的降低推广门槛,建建用户的流量池,都会是非常棒的策略。

如果你的用户主要偏向于三四线城市,他们比较在乎这些小恩小惠,那通过产品利益驱动则无疑是效果最大化。

相信在以上的启发下,结合你的产品,用户和资源,你会思考到很多。

 

08

其实话又说回来。在做产品用户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只会用到一个增长策略。很多时候为了让增长的效果更好,我们甚至会用多种增长策略的组合。

比如在上面我提到的某著名母婴社群电商,就用到了声东击西+分销的方式去做增长。

用户增长策略的先后组合拳也是可以有章法可循。

 

比如早期通过开多个流量入口,尽可能的获得最早期的一批种子用户,然后通过寻找一些稀缺内容,发动种子用户进行大量传播,带来更多用户。当用户已经有一定基数之后,迅速用产品利益驱动的方式,继续持续扩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每个增长策略也有相应的风险和困难:版权的风险,羊毛党的风险,裂变被封的风险,力量分散的风险等等。这些在做用户增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去克服,去解决。

 

但我依然认为:

 

在做用户增长前,有一个清晰,完善的用户增长策略是非常非常重要。它能让你在迷雾中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即使遇到任何的困难也绝不动摇。

当你的增长策略制定后,坚定,坚决,坚持的去贯彻下去。

就如同运营,产品一样,好的增长同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迭代,需要长期稳定的输出。

祝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增长策略,我也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讲解更多用户增长方面的实操内容。

 

本文作者@刘玮冬运营手记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5964.html/feed 0
APP如何做裂变式传播,抓住用户心理? //www.f-o-p.com/84681.html //www.f-o-p.com/84681.html#respond Thu, 31 May 2018 07:13:19 +0000 //www.f-o-p.com/?p=84681

裂变式传播,最重要是抓住用户心理,提供足够的传播动力,在每个环节降低用户操作门槛。

一、裂变式传播定义

我第一次接触“裂变”这个概念,来源于高二的物理课(没错,我就是传说中读物理学专业的女生)。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其原理就是用中子轰击原子,会产生一种链式反应,周而复始地发生这样的变化: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

这种链式反应,在营销上,就叫裂变式传播。这种营销方式在微博和微信出现之后,最为常见。

二、裂变式传播原理

在微信和微博未出现之前,我们在互联网进行交流,几乎都是通过论坛、博客这样单向或双向的沟通方式。人们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但是当微信和微博这种社交媒体出现后,就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我认为,社交媒体营销相比于传统营销方式而言,主要带来了2大变化:

一是信息传播方式变化了

传统时代,几乎只有组织或企业才能在媒体上发声,信息的传播是由品牌到广大消费者的单向传播,消费者之间是彼此孤立的。而在社交时代,信息传播成本几乎为0,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并与彼此相连。正因为如此,信息的传递得以指数级增长,你可以将1条信息传递给完全无法想象到的人,比如说马云。如果运用得当,你的资源,将超乎你的想象。

二是消费者的关系链变化了。

传统时代,每个人能影响到的人群只有身边的亲朋好友,每个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而在社交时代,人们更容易跟有共同爱好或利益的人进行连接,形成一个虚拟的社交网络。相比于官方渠道发出的信息,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圈子内部流通的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碑传播”。

目前绝大部分成功的营销活动,都是依靠消费者的互相推荐,企业要做的是有效利用市场的杠杆力量,来激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社交媒体营销由于上面所说的两点变化,成为了目前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方式。

三、裂变式传播逻辑

这张图,应该可以让大家更加理解裂变式传播的逻辑:

▲裂变式传播层级图

传播路径为:A到B,B到C,C到D……

现在,绝大部分的营销活动是只有三层,裂变层就死掉了。当员工、朋友、铁粉、合作渠道转发后,并没有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形成再次分享,传播链中断,沦为小圈子自嗨。

如果一个传播活动顺利走过裂变层,走到D、E、F……则很有可能取得指数增长的效果,达到裂变式传播。

▲裂变式传播图

走过的层级越多,每个种子用户带来的裂变用户数量越大,裂变效果就越好。其传播效果有个计算公式。

四、裂变式传播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也叫作病毒传播公式,其中各字符代表的意思为:

Custs(0)是种子用户数量

Custs(t)是过了一个时间周期后, 增加的新用户人数

t则是周期, 可以选择天、月等

ct是传播周期,是指种子用户在一轮传播后,失去了再邀请新用户能力的时间周期

K因子是一个用户可以成功推荐的新用户数量

确定t周期后, 通过大数据统计, 就可以计算出K值和ct值。

具体怎么计算不在这里说,不过我们需要关注1个关键指标:

K值,每个用户可以带来多少个新用户。

如果K=1,则相当于1个用户带来1个新用户,还是有所增长的,只是增长比较缓慢。但是当K因子<1的时候, 系统是没有传播性的, 过一段时间, 新增用户人数就会变成0, 系统就会完全停止增长。

只有在K>1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也就是说,只有当1个用户能带来1个以上的新用户时,裂变系统才会成立。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活动,裂变都不成功,其原因何在?

五、裂变式传播前提

在传统营销的打法中,大部分都是非常直接粗暴的,一般都是通过不太友好的方式比如邮件、短信、电话、微信等强推广告给用户,狂轰滥炸地做营销。强推是非常伤害用户的,是无法引发传播的。

那么,如何让用户愿意转发分享品牌的信息?李叫兽有篇文章《你为什么发朋友圈:让用户疯狂转发的5大动机》总结了5点,加上最常见的利益诱惑,总结起来,让用户转发信息主要有6种动机:

(1)利益诱导

转发送电饭锅、送资料、朋友购买有钱分等等,肯定会有人转,但利益诱导产生的忠诚度也是最低的,用户极有可能领到利益就走了,所以品牌还需要配套让用户留存的内容。这样的案例就太多了,前阵子刷屏的新世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

(2)提供谈资

给用户提供其他人不知道的讯息,好让用户可以拿去聊天,这样的内容也经常会被转发,比如:

深圳人看过来,这20个福利,99%的深圳人没领全过!

别再问我广州哪里好玩了!这儿全了…

今天,北京又发生一件大事了

(3)表达想法

帮用户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常常会引来用户转发。例如目标群体是职员,那就可以发这些内容:

70%的优秀员工都是被平庸的中层管理者折磨走的

研究发现:过度加班反而有害工作效率

员工更加勤奋,就能弥补高管在战略上的失误吗?

(4)帮助别人

大部分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从中得到快乐,更何况只是转发这种举手之劳呢。所以有人总喜欢转发各种“实习招聘信息”(也就是求职者说的“人贩贴”),以帮助朋友圈的人找工作……当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就是以慈善名义撬动了网红和明星,带动了大众参与。

(5)塑造形象

每个人都渴望在朋友圈塑造并且强化自己的形象——

“我非常热爱生活,我是XX大学毕业的,我是广东人,我是……”

所以如果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强化他们的形象,他们就会转发这种信息。

比如说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内容我会转,因为这就是我所读的专业,我想让大家知道我所读的专业就是很棒的专业,强化了“华师人”和“学习能力很好”的身份和形象。

(6)社会比较

如果所提供的信息能帮助用户有效并一目了然地进行比较,人们就会倾向于转发该信息。

例如

各种游戏,玩了之后,告诉你打败了94%的小伙伴、你的排名是多少名……

支付宝账单,让人瞬间了解自己过去10年支付宝花的钱并转发朋友圈。

甚至每次微信群抢红包,大部分人都会比较一下谁强得多。

要想达到裂变式传播的效果,前提就必须提供满足用户转发动机的信息——提供利益诱惑或社交货币,并且在裂变式传播链条中的每个传播环节降低用户决策的门槛。

▲裂变式传播链条

六、如何降低用户决策门槛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同理心。我们一直有个误区:认为不需要付出金钱、太大劳动的行为不需要心理决策——我只不过让你转发一下,点个赞而已,有这么难?

但是当你心理换位后,如果你的朋友私信你,让你给她正在参加萌宝大赛的女儿投个票,你同样也会觉得不舒服。

那么,怎么降低用户决策门槛呢?

举个例子来说明:

很多策划裂变活动的朋友,在撰写用户转发话术时,就常常不能跳出传统广告营销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操作过程。例如在我的知识星球《营销增长工具库》,有个圈友在策划个人号裂变活动时,就在不自觉中走入这样的误区:

这位圈友让用户转发的文案很容易让用户觉得我转发出去后就是赤裸裸打广告啊,我的朋友会很烦我,说不定还会屏蔽我朋友圈。而我写的那段文案还不够好(临时写的,还需要打磨),但是对比之前的文案来说,无疑是降低了用户的转发决策门槛。

之前在《增长女黑客》公众号更新的《如何利用免费工具轻松实现个人号裂变?》一文中提及到的案例,其引导话术就用得很好。

活动说明文案用了“与我相关”(指明热爱运营的同学)、“勾起兴趣”(测试个人号裂变玩法),简单明了:

热爱运营的同学你好

我正在测试个人号裂变的玩法

复制下面这段话+海报发朋友圈,帮我宣传。我会给你发我买的免费听课优惠券

活动转发文案则涵盖了课程价值(原价199元网易课程)、为什么赠送(手滑买多了票)、限时限量(只有10张,先到显得):

今年刷屏最多的戏精:网易爸爸在2018年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教大家怎么做运营!

网易四大导师,亲授网易内部的运营方法论。原价 199元,朋友手滑买了10张票,需要的朋友加他免费领,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以上文案有4点值得参考的:

  1. 充分调用了目标客户运营人群的好奇心理——测试个人号裂变的玩法
  2. 给出对其吸引力的转发动力——原价199元的网易内部运营方法论免费听!
  3. 降低操作门槛,付出代价低——只需要转发下即可,而且转发后对我的社交形象有提升(哇,我是来给大家送福利的耶~)
  4. 转发的话术用的是用户口吻转化率高——朋友手滑多买了10张,需要的朋友加他免费领!!!

总的来说,裂变式传播,最重要是抓住用户心理,提供足够的传播动力,在每个环节降低用户操作门槛。当裂变层级超过4层,每个用户能带来1个以上新用户时,你的裂变式传播就开始了。期待大家跟我分享你们的实操案例。

 

本文作者@曾小梅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4681.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