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13 Jan 2020 08:54:2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8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鹿晗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如何策划一个活动?活动策划方案流程构思 //www.f-o-p.com/108341.html Thu, 29 Nov 2018 08:28:24 +0000 //www.f-o-p.com/?p=108341

 

一、活动任务分配原则

1)具体的 2)可量化的 3)可实现的 4)相关性 5)时效性(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初完成目标的时间要求)

二、甘特图制作流程

1)明确活动牵涉到的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目标、开始时间、工期。

2)确定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找到活动决定性项目。

3)对于进度表上的不可预知事件要安排适当的富裕时间(Slack Time)

4)确定活动任务的执行人员,包含部门、姓名、联系方式。

5)绘制甘特图。

【笔记】《7招做出让老板点赞的活动策划》之TOP5活动管理

甘特图分工

【笔记】《7招做出让老板点赞的活动策划》之TOP5活动管理

甘特图进度安排

三、与各部门同事沟通的注意事项

1)产品经理

① 同频道的语言沟通:建议产品需求文档,尤其是核心功能点的交互需求必须写明。

② 告知收益,不邀功:明确告知该项目对他现在所负责的产品收益。

③ 虚心求教,合作共赢

④ 合理借力领导

2)设计

良好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与交流上的,要尊重对方的专业水平,与对方有策略地沟通。

① 提前参与,有效设计

UI提前参与能够在后续的页面设计过程中,使我们少花时间去重复解释原型图每个按钮的交互。

② 迂回说服,给予肯定

如果有更好的交互完善修改需求,可以先对他的作品给予肯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修改需求,避免UI觉得没必要修改。

③ 群组沟通,进度互通

在活动开始前建立线上项目讨论组。

3)技术

① 充分说明,调动积极性

在跟技术提需求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这个需求的来龙去脉,不仅仅是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做。

② 明确需求,别轻易改动

提供给技术的开发文档和页面最好是最终版。

③ 模块沟通,让问题沉淀

把所有产生的需求说明和建议统一放到项目管理工具中,尽量避免中途打断技术人员的工作。沟通问题尽量以文档形式完整描述,便于整理与统计。

4)客服

① 活动前给客服提供一份答疑文档

活动前应该尽可能全面和详细地预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回复话术,联通详细的活动信息(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奖品设置等),建立一个客服文档提供给客服人员

② 建立有效的即时沟通机制

③ 区分共性问题与特殊问题

5)财务

① 像跟老板一样跟财务沟通

活动策划方案时,老板考虑的是全局和效果,而财务考虑则是数据和收益,角度完全不同。

② 慎提超出预算限额的需求

四、分工原则总结

1)活动的项目分工都要遵从SMART原则

2)甘特图是一种非常好的分工说明工具,决定性项目要安排给最靠谱的伙伴。

3)和产品沟通,告知收益,虚心求教,适时借力领导。

4)和UI沟通,提前参与讨论,给予肯定。

5)和技术沟通,告知活动完整背景,明确需求,别轻易改动。

6)和客服沟通,细化活动规则,尽可能的文档化。

7)和财务沟通,尊重财务同学的专业度。


TIPS 1:重视活动预热

原因:因为活动期间一般是首日参与人数最多,需要抓住第一天的流量

TIPS 2:活动的风险点

技术方面,上线时间Delay或上线后Bug。

推广方面,资源未按时间到位。

用户方面,活动主打卖点用户不买账。

外部环境,其他热点爆发,如鹿晗关晓彤、李晓璐出轨、霍金逝世。

法律方面,有违法行为,如黄反、种族、地域、消费者权益。

作弊漏洞,被用户找到规则漏洞,刷单、灌水。

TIPS 3:上线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 数据:要对数据走势有预期,如果超出波动范围,被认为是异常情况,需追查原因。

■ 反馈:紧密关注会出现用户反馈的所有平台,比如用户群、贴吧、微博、朋友圈等。

■ 收集有价值信息:可优化的流程或体验、记录数据的波峰和波谷、收集用户的反馈和讨论、活动过程中有趣的截图,作为之后活动分析的素材。

TIPS 4:活动总结

■ 内容包含:背景、目标、效果、详细分析、经验分析、后续计划

*效果评估:在活动前后的对比分析,活动指标的拆解分析以及活动预算和实际成本对比。

*详细分析(可以参考如下):

① 用户转化漏斗模型(结合数据分析出问题的环节)

② 用户参与行为分析

③ 传播效果分析

☆活动亮点总结

☆活动不足总结

*后续计划:

活动方面、组织方面

 

作者:黄玥_Sara,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黄玥_Sara

]]>
如何玩转饭圈营销? //www.f-o-p.com/108175.html Wed, 28 Nov 2018 06:26:13 +0000 //www.f-o-p.com/?p=108175

 

在《2018年中国青年人兴趣社交白皮书》中21岁及以下的青年人群体的追星情况显示,近89%的年轻社交用户追星,79.6%的人愿意积极为偶像应援打榜或投票,约50.3%的追星族愿意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通过直观的数据显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偶练女孩买了这辈子都喝不完的水,直接让农夫山泉维他名水在与节目合作期间的电商销售量激增500倍;《创造101》“菊家军”,让“菊菊无名”到“菊世瞩目”的逆袭;这都让我们见证了粉丝的强大力量。

2018年,是国内饭圈经济的井喷期。饭圈文化也逐渐从“圈内”走向“圈外”,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在这个时代,粉丝不再只是品牌要攻克的受众,而是品牌营销的参与者、助力者,粉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生产力”,饭圈文化已是品牌营销人的必修课。

但…饭圈营销虽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有效转化,品牌主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那么饭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品牌进行饭圈营销应该怎么做呢?今天,骨灰级追星汪盒子菌将帮你拆解饭圈文化,让品牌真的读懂粉丝,最终获取粉丝欣然奉献的超级流量

一、饭圈营销,了解下

饭圈,Fandom(Fan+Kingdom),直译过来就是“粉丝的王国”,是指由某一明星的众多支持者组成的小团体。

饭圈营销,则是将品牌或产品用偶像艺人的运营方式进行营销,是建立在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之上的一种创收行为形式。以多种广告形式触达粉丝群体,实现粉丝所带来的粉丝经济,以及稳固和升级品牌价值的粉丝变现。

二、饭圈营销的火爆并非偶然

  1. 不容小觑的粉丝力量

首先,饭圈文化背后坐拥超级流量。放眼消费者群体,购买力、流量、自来水效力的集大成者非各爱豆的粉丝莫属,粉丝为偶像斥巨资应援的例子比比皆是。

  • 在宣布鹿晗成为品牌代言人之后,欧舒丹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大涨了 26.9%;
  • OPPO联手李易峰面向粉丝推出OPPOR7特别版手机火爆全网,3天之内预订数量达到7万,销售转化率高达37%;
  • 易烊千玺21天元气计划,超过15亿人次围观千玺的理想生活,21天冲上微博热搜19次,且所有计划中的明星同款商品,都卖到脱销;
  •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以小鲜肉作为封面的时尚杂志纷纷创下惊人销量

当然,能圈住粉丝的不仅仅是娱乐圈的大明星,许多企业品牌都建立了粉丝团,如苹果的“果粉”、小米的“米粉”、华为的“花粉”等……各种各样的粉丝层出不穷,这些粉丝在企业品牌的构建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 垂直圈层文化的崛起

其次,饭圈虽垂直但并不小众,在人群属性上,饭圈基本上是年轻人,正是品牌集中火力争相俘获的目标人群。粉丝的聚集,意味着年轻人垂直圈层的流量号召,意味着具备出圈可能性和全网关注度,以及基于粉丝自发行为所产生的自来水效应和病毒效应。

案例:彩虹P冲鸭

今年双十一京东以饭圈语境对双十一营销现状进行破局,发起#彩虹P冲鸭#话题互动,借助饭圈用语,将饭圈文化转化成了品牌生产力,玩转粉丝经济。

成功让“彩虹P”出圈,吸引大众眼球,该话题阅读量近1亿、讨论量14W+,近100个品牌和蓝V响应号召和京东官博进行互动。

三、如何玩转饭圈营销?

1. 寻找偶像、粉丝与品牌的共振点

对于粉丝来说,爱偶像不一定就会爱品牌,这二者并不能单纯的画上等号。因为偶像代言了自己无法接受的品牌而“粉转路”的例子屡见不鲜,粉丝在偶像代言品牌的过程中也更多地在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好或不好都会在媒体上被无限放大。

在粉丝经济大背景下,品牌寻找“代言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匹配度。

品牌需要结合品牌定位,选择契合的明星代言,学会站在粉丝的视角“这款产品很适合他,你们觉得怎么样?”,与粉丝平等对话。同时,将粉丝关注点与代言人特质相结合,进一步深挖代言人的价值进行深度合作,并加入定制化创意,这样才能触动粉丝。

案例:《新倩女幽魂

网易近期联手朱一龙共同开启《新倩女幽魂》的新时代。这是一款以爱情为主线的、角色扮演类电脑客户端游戏,会通过设定一个契合的角色,将代言人融入游戏中。

此次朱一龙化身游戏中的“国民老公”——公子景,与朱一龙本身高大帅气、阳光暖心的形象、气质极其相符,契合度一百分!

成功引燃粉丝的情感与关注度,据悉在官宣当天#朱一龙代言新倩女幽魂#话题登顶微博24 h榜。目测不久将有一大波镇魂女孩也将涌入倩女中。

2. 深谙饭圈文化,懂粉丝者得天下

随着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逐渐成长,已成为社交媒体最大用户群。在这部分年轻群体中流行的二次元文化和粉丝文化也随之慢慢突破圈层,不断为大众所熟悉。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偏好和口味特点,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活力,恐怕要从了解他们的娱乐态度开始。

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饭圈是有属于自身的语言体系和交流方式。比如为了维持饭圈的和平秩序,防止纷争,最近还兴起了拼音缩写的风潮zqsg、“xswl”、“bhys”“xyxf”“dbq”等。

品牌若能熟用饭圈术语,与粉丝对上“暗号”,get圈内互动方式,利用他们喜爱的方式和语言进行友好沟通,能够给年轻人带来一种亲切且真实的感觉,从而拉近与其的距离。

3. 自古舔狗留不住,从来宠粉得人心

以前大家喜欢某位偶像,会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但现在年轻人喜欢真实的、贴近自己的明星。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很微妙,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崇拜者和被崇拜者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情感、个性以及生活态度的双向情感选择。

基于这种二者关系的变化宠粉营销应运而生,通过长线陪伴式的营销培养,吸引粉丝的关注,循序渐进地深化与粉丝之间的感情,形成一波对品牌口碑的自发传播。

案例:优酷VIP会员六周年

朱一龙作为此次活动的首席惊喜官,贯穿年从悬念预告、层层预热、分时段揭晓、H5互动等,形成了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极大地调动了粉丝的积极性,整个过程可圈可点,堪称一次教科书级的“宠粉营销”。

  • 通过户外广告推动话题#想不到这么酷#发酵,成了粉丝偶遇、合影的打卡景点;
  • 加深线上互动而推出的H5,成了帮助粉丝实现铜矿(同框)愿望的仙女棒;
  • 作为主打的四支15秒视频,全部以粉丝为主视角上演着摸头杀、视频通话、碰拳为约,眼神宠溺、笑容暴击,为粉丝带来360度立体声环绕福利(点击查看视频)

在这样铺天盖地的福利攻势下,粉丝们纷纷向优酷爸爸低头,2秒,定价399元的“朱一龙三色定制实体卡+优酷VIP会员3年”套餐就销售一空。

4. 激发粉丝产粮,引爆优质UGC

优质的图文、视频不仅能被大量转发,更能激发技术粉进行大量UGC的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品牌扩展内容覆盖面、吸引新粉丝,还能提升既有消费者的忠诚度。

而通过饭圈KOL从品牌内容衍生出周边、图文、视频等,都能引发饭圈的讨论和分享,从而使品牌能获得进一步传播,加深粉丝的认同度与品牌粘性。同时,提供专属粉丝福利,将品牌元素融入到场景之中,也是引发粉丝主动生产UGC的重要方式。

案例:肯德基特别甜品站站长

肯德基利用粉丝生产的语言,做了一支超甜的白站长H5,甚至还大方在线上发出了无水印、无logo 的白宇表情包,并表示出来了:“无水印,想与你更心心相印”。激发了粉丝的自二次创作和再传播。

此外,肯德基在线下也给粉丝送上了各种白宇Q版贴纸&周边海报等等。虽说套路是旧的,但是能让粉丝买账是关键,否则就只是品牌商的自娱自乐。

明星代言是品牌的一种的宣传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请明星代言。

难道请不了明星做代言,品牌就没办法活下去了吗?并不是,没有明星代言,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方法,借助市面上一些好的营销工具,可以为品牌策划多种多样的的营销活动,巩固用户群体,脚踏实地的进行推广,一步步将用户转化产品粉丝。

四、结语

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每天海量碎片化的内容攻占着消费者的心智。品牌此时若再想全方位覆盖受众,饭圈营销无疑是最优选择。因为某种程度上,偶像的存在就是粉丝的活广告。

但品牌借助偶像进行营销时,还需把握好度,不能太过“直白”地让粉丝买单,不然失去的也许不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原先积攒下来的口碑,不利于品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只有在以偶像为内容、品牌为渠道、粉丝为经济的模式下合理联动,饭圈营销才能迎来它的诗和远方。

 

作者:活动盒子,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活动盒子

]]>
安卓市场如何做APP的分发、推广? //www.f-o-p.com/108149.html Wed, 28 Nov 2018 03:52:52 +0000 //www.f-o-p.com/?p=108149

 

本文以PPmoney在安卓市场进行的一些优化操作为实例,教大家怎么做APP的分发、推广

前言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分发、推广这块操作的内容以及对安卓用户的一些理解。

分发的日常生活:“某渠道怎样怎样,应用宝是不是要加点预算,OPPO是不是要加点预算,你的成本又高了,华为又掉注册,应用宝又掉注册了,安卓首投转化又掉了……”我作为分发,日常就是这样,被怼,偶尔又有一点小激励。后续会告诉大家为什么我天天要被领导关注,同事关注。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四块,安卓流量在爆发,安卓在市场里面一些基础的优化,广告怎么玩,后面简单介绍我们做了什么智能化的东西。

第一章:爆发的安卓流量

安卓用户有多少?数据表明,截至今年的Q2,国内有将近16亿设备,其中安卓占了80%,代表周围十台设备里面八台是安卓设备。2016年的数据表明,iPhones占了22%,这是今年的占比,占到13%。这些数据也表明安卓的体量越来越大,所以大家越来越关注。

这个是2017年国内一些品牌商、手机产商销售,华为从去年到今年的事业份额加了5%,三星今年的份额只有3%,今年还发了一些很牛逼新机。大家看整个份额会发现,OPPO、Vivo、华为、小米都在国内市场占了69%。国内产商的占比越来越高,相反在苹果和三星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弱,这跟产商一直做的变化有关。

小米第一代主打性价比,用户是19岁到25岁之间很年轻的一批用户。但2016年到2017年的设备变成什么样?已经打成了科技、艺术,跟最早期的性价比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开始请一些很有名的明星。

最初设备价格的是1999,这个售价已经坚持了四年,近两年已经从1999涨到2500,有的甚至要3000,整个变化跟用户有关系,过了五年,最初的用户已经到24-30岁,这批用户的消费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已经参加工作,从学生变成了上班族,甚至已经结婚生孩子,整个能力在变化,整个品牌都在变化。

华为早期的产品,样式比较土,华为最早期的售卖是与运营商的合作,充话费送手机,一般吸引大妈、大叔买。华为在2017年出了三个系列,这是最新的一款,Mate10,这款是保时捷定制版,据说已经卖到了一万多块,而且都买不到。定位很相似,都是商务人士,公务员,银行的高层,有钱“土豪”。

这款粉色主打拍照系列手机,是专门为女性设计。整个变化过程,独立出了商务系列、女性系列,甚至还生了一个“儿子”荣耀,其实整个荣耀跟华为算独立的两条产品线,甚至请了胡歌做代言,主打的群体会变成年轻人。包括一些宣传,主打是整个品牌度,拍照、有声有色,帅气,年轻化。

这些变化以小米、华为近些年对自己定位人群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安卓用户在变化,从最早期的很年轻化,收入比较低的人逐渐已经变成了商务人士。

OPPO,这些年一直没变过,一直主打拍照,从来没变过定位,唯一的定位就是请了一大批流量明星,吸引了很多粉丝。

再看vivo,vivo跟OPPO早期都是步步高旗下的,你会发现有OPPO的地方就会有vivo,经常打架,早期的音乐手机,纤薄,再到现在最新的全面屏。

OPPO和vivo主打的地方一直没有变,一直是最新的科技、音乐,请了很多明星,包括一些体育明星,面对的体育粉丝,再到现在很牛的鹿晗、彭于晏,周冬雨,这些明星都是现在的流量明星,代表着现在大部分粉丝关注热点。

这四家,哪一个手机用户最有钱?华为。

哪一个手机用户更加容易接受新东西,新产品?小米,小米的用户属于极客或者他愿意尝试一些新东西,造成的定位。

像华为的用户钱多一些,投资能力强,小米,投资能力也许没有华为强,但他们愿意尝试一些新东西,就像最新上的零元购活动。

其实他们整个品牌属性从2011年到2017年一直在变,包括他们出的产品系列,广告就是面对这些用户,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东西,针对小米的短信是说零元购新最新的MIX2,针对华为,可以送保时捷珍藏,投资十万,送保时捷一万的手机。希望把品牌定位分享给运营小伙伴,包括整个应用其实都可以放进去。

再讲一下PPmoney近两年用户设备的情况:

其实整个2015,安卓跟iOS的占比基本是五五开,但看一下2016年的数据,变成了四六,你会发现安卓的占比直接从49%涨到了64%,涨了15%。你会发现这个跟华为、小米这些年的动作变化情况有关。

为什么安卓每天会被领导关注,因为安卓用户在投资这块,占比在不断增加,因为国产手机做得越来越好,更多有钱会选择安卓设备,而不像早期两三年买最新的苹果设备,这是整个的变化情况。

包括运营这边,大家针对不同手机用户送点不同东西,送点他喜欢的定制化,针对OPPO、vivo,他的投资能力比较差,但在整个销量占了40%,用户体量已经足够大,所以后面做营销是不是可以设一些门槛低,但力度没有那么多,这批用户参与进来;针对华为送门槛高一点,但优惠力度大一点,把他作为优质客户的转化;针对小米,可以把最新的活动送给他,让他自己去玩。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去转化,从小白转化为初级的投资用户,再转为优质的投资用户。

华为整个的用户质量会比较恒定,因为他早期的定位是商务,进行分层营销的时候是否可以给他们的力度大一点,但是需要投资周期长,门槛高一点,作为专门优质用户持续培养。

包括华为做了一个女性化系列,年轻化荣耀系列,本身也在改变,包括营销是否可以尝试,就像这些很厉害的一些机子,或者零元购主题是否换成送华为的东西。

因为华为自己主打的点叫爱国,其实针对这批35岁到55岁人群,他们对于国产的系列很拥护,国产最厉害,或者华为最厉害的,他们会有这种认同感,你们可以做一些把他变化成优质用户的营销。

像OPPO、Vivo很尴尬,用户年龄层很年轻,很多都是在校学生,甚至是刚刚出来工作的,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甚至是专门为了鹿晗买手机,是否针对这些明星所打的爆款做营销,放在短信里面就是把他们分层,有优质的,接受能力强的,初级的,逐渐向最优质进行转化。

第二章:安卓市场基础优化

切入正题,安卓具体的玩法,整个安卓市场很多,十几个,像阿里就占了四个,安卓市场不像苹果只有APPStore,每一台安卓手机可以无限装应用市场,甚至还有一些很冷门的,比如搜狗手机助手。

整个的结构比较乱,但他们会有一些共通性,包括展示的基本信息都不会变,这些是共通的玩法,这章主要讲的是不用花钱,直接用一些技巧操作。

其实安卓跟iOS一样,也会有优化。

应用市场的标识很重要,因为很多用户对安全性,特别是理财对安全很看重,觉得加了官方标识就有一种安全感。这都是一些很小的点,但实际加在一起会给用户塑造整体很安全的APP,不会是乱七八糟的软件。

还有最新的9+2活动,用户更加喜欢安全,喜欢主打最新活动介绍,但是经过很多次实验以后,发现还是给利益的诱惑最好。

评分是我们每个月就会优化的地方,因为他们觉得用的人很多,就像微信、QQ,大家都在用,我岂不是也要玩一下这个。

还有截图,可以展示三张,都会把一些安全点,收益、安全,运营时间,800亿交易,都会展示,告诉用户我是一个做了很久的平台,活动力度也很大,但是我肯定不会跑路,我是国家首批认证的。

然后是评论,其实跟iOS一样,评论也会影响,一个APP在应用市场上的一些排名情况,他影响因素会很多,除了评论,他会受下载量的影响,受评论的影响,所以IOS有的,安卓这边也会有,甚至在后面会讲到,IOS没有的,安卓也会有。

这边其实我们跟360手机助手官方的一些活动,这个是我们当我们有一个比较大的版本迭代的时候,可以申请他的一些运营资源,他会给首页的一些推荐位置,包括市场的一些Banner、PUSH、专题的一些资源位,这些资源会提升我们的下载量。

这个是我们之前在应用宝的一个活动,就是送我们的京东E卡,其实这个活动当时应该是新用户就可以来参与。

当时应用宝他那边有一批资源,就是你可以给用户一笔奖励,然后应用宝给你一个首页的banner位置和其他专门的空间的位置。

其实这些位置单纯花钱去买的话,基本是要到十万以上。如果把我们做成专门的一个定制化活动,应用平台是很开心地希望你做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一些活动去把整个用户激励起来,他也需要日活、月活下载量,我们当时做京东E卡作为一个主导,跟应用宝进行合作,分析这整个资源,这些资源在某些方面,除了活动奖以外,他是不花钱的,需要的话是你自己去给他设计,跟这些媒体去沟通这个东西。

第三章:安卓竞价广告

前面讲了三个不花钱的玩法,后面我也跟大家介绍了一些安卓花钱的玩法。其实安卓80%的流量,都是需要花钱买的,包括首页的资源外,就像第一次打开你的应用市场,他会推荐你安装一大批,看起来很热门的APP,但是这些APP都是花钱的,你下载一个,他就收我们CP,收5块钱一个。

在首页,你看到的也是广告,你点击,点一下就去了一块钱,其实你会发现这些广告,然后他的一个列表也都是广告,你的再分类看到的东西,也是广告,所以整个安卓,他跟IOS最大的不同,他的商业化已经相对来说较完整,用户能够去看的地方,他就有对应的广告。

安卓跟IOS的玩法不一样,我们侧重的是曝光,然后去展示,但要控制一个成本。

在搜索这一块,你没有搜任何东西,他也会给你一个广告介绍这里面会有各式的广告形式。他还甚至在你的分类榜单里面,他在排名板里面,他推荐的也是一些广告,花了钱买的一些资源。

一般我们会怎样找一个App?知道自己需求也知道App、知道自己需求单不知道用什么App、无法明确自己需求。后两者是被应用市场展示的东西激发出来的。

他们叫做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会去刷热门应用,刷必备应用,就是一些推荐位置,这个也叫做一类曝光位置

其实我们还差一个就是时间界定,用户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其实会有一个时间热点,因为我不可能半夜去下载一个理财软件,我半夜可以进入应用市场去下载一个约会的或者是看视频的。

其实我想问一下我们的用户活跃最高峰的时候会在哪?其实在应用市场里面也有一个时间节点,这个是小米的一个数据,其实用户他在周末的时候,会更加有时候去下载一个APP。

在应用市场,很大一部分就是素材。用户集中的目标是一种线状,所以哪些素材能够凸显出来的话,使你这个广告更容易被用户点击,你的APP更加容易被下载。所以我们在素材也会做很多东西,包括把我们的刚刚那个活动拿出去,然后我们的理财的优势,我们的“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专门定制了几套“春风十里”的素材去放到应用宝上去展示。

因为那个时候整个“春风十里”他在用户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一下子就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有这么一个很好的品牌背书,其实用户他会更加喜欢你的APP,会去点,会去下载,甚至后面他会注册成你的用户,变成你的一个首投用户。这段时间的推广投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反馈。

一个相辅的环境,当然除了这些,还会打一个我们整个智慧理财的概念,像我们PPmoney,向钱看晋升为用户成长,让他有一个理财习惯,理财行为,理财知识。

我们同一套素材,其实我也不知道用户会喜欢哪一套,但是我会去做一个Abtest。

我们在整个广告投放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用户是喜欢紫色还是红色,还是像这种比较简洁的一个颜色,其实我们的用户群体在广告投放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所以我需要去做一大堆测试,就像早期我们在这个位置放的是一个红包图,然后这个红包图当时效果很好。

但是后期很多竞品模仿我们做了类似的素材进行投放,投放效果也急剧下降,因为用户他并不是傻子,他知道你这些套路玩多了,就不理你了。

用户还有一种行为叫做搜索行为。整个搜索他会有几种,我直接该概括出来,就像他是品牌用户,PPmoney的品牌用户他可能是搜的PPmoney,或者早期的大叔大婶喜欢搜“PP理财”,搜“理财”,搜“P2P”,或者“手机理财”等。

就针对这个行业来说,有一些精品,他是团贷用户的肯定会选团贷App,但是我需要我们的APP跟他们同时去曝光,使团贷的用户变成我们的用户,大家都是在抢着这个流量。

第四章:深度化广告合作

我们在小米做了一个智能营销计划,主要针对泛理财人群进行投放。我会做一些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你去下载APP肯定你的银行卡里应该有点钱,你才会去下这个APP,那他们其实已经有了理财的能力,但是需要一些激励。

就像我放了一个活动介绍在小米上面,就像我们告诉他,我们这里是9%+2%的利息,那他就比银行的利息是高,用户他会被利率的这个点所吸引。

还有炒股票人群更不用说了,炒股风险很大,所以我针对他们会去打”安全”的点。相对高的收益之余我不会亏我的本金。每一个用户他关注的点甚至我们在广告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不一样的,他需要的是收益,我就打收益的,他需要的是我们更好的一个活动,我就打活动,他需要的是一个安全性,稳定性,那我就肯定打我的安全性,稳定性。

我们在小米做了三期智能营销,整个智能营销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是这样的。

小米他有一大堆数据,基于他的小米手机,他的电视,他的小米盒子,甚至还有小米路由器,还有小米杂货店一堆的小米手环,小米的空调冰箱等。

通过这些大数据基础,对用户标签化,如果你买小米手机的话,可以知道你的月收入范围。假设你喜欢一个看视频的APP,如果在小米就可以知道,你经常打开这个视频,那他就把你划为一个视频用户,你会有购物习惯,你喜欢买耳机,你喜欢买一些大件的小型机器人,他会认为你是有一个购物的欲望,有购物需求的人,你还会有社交,会在微信里面经常聊天,他就认为你是社交用户,那他针对这批用户,他会有很复杂的算法,把他告诉你,包装成是你的数据,所以他会有你的所有行为,你的地理位置,包括你的三围等具体信息。在整个小米系统里面,你是透明的。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筛选了一批在45天内使用过P2P理财,股票,银行,贵金属这一类软件的用户作为我们的一个精准用户去做曝光,因为只有越精准的曝光,他给我们带来的转换越好,包括降低我们的整个成本。

然后再加上小米lookalike算法,然后他会为这批用户投放,然后他也有点击根据点击用户的一个画像,再跟用户去进行一个算法的融合,然后再针对这批用户,不断的一个循环曝光,你会发现,整个会越来越精准,我们的投放的广告,目标人群越来越细,我们选了750万的一个人群数量去做,到后来只会针对750万里面可能是我们用户的那150万去曝光,因为他这个效果是没有任何人为干扰,他就是一个黑科技去算的,最后做出来,我们整个作为效果是非常准的。

那这个计划带来了什么效果呢?从我们早期的整个品牌度不断地上升,提高了253%,效果很突出。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在安卓广告投放这边做了一种精准化。

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PPmomey营销学院,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PPmomey营销学院

]]>
ofo的四个营销行为:品牌、流量、内容和用户 //www.f-o-p.com/107343.html Wed, 21 Nov 2018 03:55:49 +0000 //www.f-o-p.com/?p=107343

 

昨天,小黄车官方微信头条是这样的。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确认了几遍,确实是蜂蜜广告,不是什么公益活动。不管是不是手滑,小黄车这波操作是很致命的。一方面可能伤害到读者和用户,另一方面更是在散着一种可怕的信号。

让人不得不猜测,小黄车真的要黄了吗?这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抛开其他,不谈商业、资本和变现等等。今天,单纯聊一聊广告营销

一个校园的「共享计划」,光速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小黄车的广告是功不可没。

在所有的营销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只有四件。而这四个营销行为,正好分别指向了品牌流量,内容和用户。

名字

在聊之前,先说说小黄车的名字。

最开始,叫做ofo共享单车。因为ofo的主视觉是黄色的,大家就顺口叫它小黄车。官方就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正式更名叫做ofo小黄车

作为一个新品牌,ofo小黄车拥有了两样东西中的一样。

  1. 视觉的锤子。
  2. 语言的钉子。

视觉对新品牌的建立,非常重要。可以更快速传递讯息,更容易让消费记忆品牌。

无论是名字还是颜色,小黄车都很好地降低了记忆和识别成本,形成了很好的视觉锤。

后来,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开始抢占颜色。小黄车ofo占据了黄色、摩拜单车占据了橙色、小蓝单车占据了蓝色……

就出现过这么一个段子,留给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多了。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虽然我个人喜好蓝色,但是就共享单车来说,黄色更为优秀。一方面是暖色系给人亲近感,另一方面这本身代表着年轻的青春活力。

品牌

2017年4月份,小黄车推出了首支品牌广告,其背后的广告代理LxU。这个TVC给小黄车定了一个很好的基调。

当车轮开始转动,就有了风。

你穿过城市,骑过弄堂,拐入小径,游刃有余。

风经过你,经过脸庞,吹散发梢,不留痕迹。

你像一只黄色的飞鸟,越过街道。

车轮将你带向目的地,又或是漫无目的。

在车上,真正置身于城市中,就更真切地感受到微风。

光影邂逅风景,你不拥有它,你却无时无刻不拥有它。

不必等风来,向前自有微风迎面。

#骑ofo,感受城市微风#

这支广告受到很多好评,给人一种很轻松的骑行松感受。最重要的是,很好地阐述了人与车的关系。

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里,一样可以微风徐来。

并在这个“微风”的主题下,还出了一组cinemagraphic的形式海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风。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暂时把客户的意见

老板的要求

早上要开的会

都变作耳旁风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谁说兜风是年轻的特权?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天气刚好

咖啡和单车都不能少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放下千篇一律的逛街和电影

去城市里吹吹风

丰富了更多的骑行场景,除了山下班,还有兜风,约会……

也扩大了消费对象群体,除了年轻人,还有老板,阿姨……

从这时候起,青春活力的小黄车,不再是以共享单车的形式,而是以一种休闲和流行,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公司和家的路上。

流量

2017年5月,ofo小黄车迎来了一位新代言人:鹿晗

这位超人气的偶像,将带来宇宙级别的流量。这次背后的广告代理商是O2LAB新鲜空气。

先说一说明星代言,小黄车牵手鹿晗是个不错的策略。从气质匹配度来说,都是鲜艳明亮有活力的。而且在那个时候,鹿晗应该是最大的流量偶像。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出行,就这么简单

 

年轻,就这么轻松

前行,世界跟你前进

从轻出发,轻松骑行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小黄车把明星效应最大化,流量最大化。

不仅在市场宣传、品牌形象打造、明星话题、粉丝互动等方面合作,而且通过代言人传递ofo青春时尚的形象,在鹿晗的带领下又掀起一轮骑行ofo小黄车城市出行的新浪潮。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有了巨大的粉丝流量加持,小黄车可以说领先了。但这只是一脚油门,领先是暂时的,真正的“骑行”是稳定持续有力的。

但不管怎么说,小黄车是行业第一个采用明星代言的。在流量话题上,占据了天大的优势。其他品牌再走明星代言的路,效果没那么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目标策略上完成度非常好。

在我看来,这次鹿晗代言算是一次全面进攻号角。如果之前只是试探步,那么接下来就是大步流星往前冲鸭。

内容

2017年6月,在《神偷奶爸3》上映前,小黄车+小黄人组成了史上最黄的CP。

其背后的广告代理是GOODZILLA意类广告,策划了一起“小黄人造小黄车”的事件。

小黄车X小黄人,简直是天作之合。这次的内容,个人认为,是天衣无缝的,是无懈可击的。

一方面,小黄人是造物专家,顺理成章成为ofo小黄车的工人,也很好地推出小黄车符合人体工程学轻便好骑这个讯息。

并且采用新闻头条的方式去展示,形象有趣贴切。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另一方面,开启了IP跨界合作之路。第一批小黄人定制车下线了,开始投入市场。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萌萌的大眼睛,给小黄车赋予了品牌生命和个性。同样是共享单车,但这样的小黄车让人更加偏爱,老夫的少女心是快不行了。

更为重要的是,小黄车打开了新内容视野,连接越来越多的IP。通过IP联合,打造更多的有趣内容,满足双方粉丝和用户的个性需求。

比如,ofo小黄车携手同道大叔推出了十二星座车。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再比如,ofo小黄车和熊部长在一起啦。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还有公主车、肌肉车、皮卡丘车等等。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小黄车完成了形态上的进化,成为一个集轻便、偏爱、有趣、个性于一身的小黄车。在满足产品本身功能的前提下,小黄车通过不断的内容表达和呈现,还会以一种偏爱陪伴在我们身边。

最终的结果就是,骑ofo小黄车没理由。或许是好骑,或许是好玩,或许是某种说不来的联系。

用户

2017年8月,小黄车推出了一个爆炸的活动——1块钱畅骑30天。

促销是效果肉眼可见的广告方式,免费是最好的催化剂。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很快就进入到全民单车的时代了。

对用户来说,可以简单算一算。每天挤公交和地铁,每月花去好几百巨款,还得忍受早晚高峰。

而小黄车呢,「全民1块骑30天」,成了最佳的出行方式。对新用户来说,更是有「免押金」、「免费骑」等优惠。

欢迎骑ofo小黄车,也欢迎小黄车来到烧钱补贴的战场。用户不断地攀升,日订单不断地暴涨……

这种粗蛮的方式,让小黄车疯狂野蛮生长。这也意味着,以后要规范起来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小黄车太关注用户了,反而忽略了自己。一来把部分用户给惯坏了,二来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小黄车没有看待和处理好和用户的关系,溺爱往往导致悲剧。「快乐」「轻松」在小黄车身上逐渐消失,慢慢变成了「拥堵」「破损」。

个人认为,在培养和获取用户之间,应该要有一个度。在大成本获取用户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耐心培养。

用钱和用心带来的用户,区别大着呢,后者他们会一直陪伴着你。

最后,再聊一聊变现吧。

小黄车在变现上做过一些尝试,可能都不太成功,但有些参考和启发性。

1、在车身上打广告。这种算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每一辆小黄车都是行走的广告牌。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2、上线短视频广告业务。在解锁车辆的同时,播放5 秒品牌广告视频。ofo小黄车的日订单巨大,带来的曝光量很大。

小黄车这波操作有毒吧

不管怎么说,小黄车在广告营销上真的是步步为营。

在品牌上,首先占据“城市微风”这个心智点。在代言上,先拿下宇宙级别的流量明星。在内容上更是出奇致胜,组成了最黄CP。

在某种意义上,小黄车做到了该做的。只是结果怎么样,顺应天命,交给时间吧。我个人希望,小黄车能健康生长着。

在城市里静静感受着微风,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以及案例分享! //www.f-o-p.com/105885.html Mon, 12 Nov 2018 04:04:15 +0000 //www.f-o-p.com/?p=105885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 

小程序现在火了。但是应该如何监测小程序的数据呢?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这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一共包括两个部分:

1. 如何获得小程序相关数据(常规数据和自定义事件数据);2. 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三个案例说明);

 

本文所使用的监测工具是nEqual提供的及策小程序监测模块。

一、如何获取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

在数据监测中分为两大部分,常规数据监测和自定义事件数据监测。常规数据监测是指不管小程序是什么类型的,我们都需要获取的数据,除了基础代码还包括来源、页面与页面路径、分享、用户属性等数据。

自定义事件监测是指一些具有特殊业务场景的数据监测,比如含有交易功能的小程序,在提交订单时需要监测订单里的商品、数量、金额等数据。如果小程序内有广告位,还需要监测广告的曝光和点击数据。

接下来介绍常规数据监测和自定义事件数据监测具体的监测方法。

1常规数据监测

先讲解一下基础代码的部署。在部署代码之前,你需要注册一个小程序的账号,然后在账号后台添加合法域名,每个监测工具的域名不一样,具体域名可以咨询你使用的工具厂商。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添加域名示例
添加完域名后要引入JS,将下载的SDK文件放入 util 目录下,然后在 app.js 第一行添加js代码。SDK文件和JS代码在工具厂商那都能下载到。其次是来源数据监测,这里先说下小程序都有哪些入口,有哪些能直接监测,有哪些不行。

小程序的入口接近70个,包含发现栏小程序主入口、顶部搜索框的搜索结果页、朋友圈广告、搜一搜结果页、发现栏小程序主入口搜索框的搜索结果页、聊天会话中的小程序消息卡片等,详细入口列表,可以查看小程序开发文档的链接: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framework/app-service/scene.html。

这些入口中,有些是我们可以加参数监测的,比如小程序的二维码,这里说的二维码也是用一段url生成的,和网站监测原理一样。在做网站来源监测的时候,我们会在url上添加link tag来区分不同的流量渠道和广告类型等。

比如投放到新浪上的banner广告,我们可能就会加上参数?

utm_source=sina&utm_media=banner&utm_campaign=cwa(这是谷歌分析的标准格式),同样在小程序里也能用这种方式实现,只是每个工具的参数标识不一定一样,有些是兼容utm的,有些有自己的标识。

比如nEqual的及策用md标识来源类型,用pl标识来源详情,这个链接pages/index?md=Qr_code&pl=mendian_a代表的是来自A门店的二维码。和网站来源参数另一个共同点是这些参数可以只写一个,也可全都不写。

有些是无法加参数监测的。无法添加参数的来源类型需要工具从微信那调取场景值。前面提到小程序有接近70个入口,每个入口都有相对应的场景值,监测工具可以通过调用小程序定义好的场景值来判断各种来源带来的用户数据。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来源场景报告
第三个常规监测是分享的监测,这也是小程序数据监测区别于网站数据监测的地方,在微信的生态里让分享监测成为可能。分享监测主要是要获取三个数据:分享的位置、分享页面的标题和分享路径。这样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页面被分享到群里还是发给朋友了。 

有些朋友问,我想监测页面A被某人分享出去后带来多少人访问,是否能实现。这种场景是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做一些自定义事件监测。

 

以及策这个工具为例,在 path 后动态加上用户动作名称的昵称,这样就可以统计该分享者最终带来多少用户了。

Page({
onShareAppMessage: function () {
jice.track(“onshare”, {
title: “自定义分享标题”,
path: “/page/user” + “md=share&pl=” + app.globalData.userInfo.nickName
})
}
})

一个需要介绍的字段是$share_depth,这个属性值会记录分享的层级:如果某个小程序页面被A、B和C三人依照 A -> B -> C 的顺序进行分享,则 A 的分享会被标记为1级分享,B的分享会被标记为2级,C 则为3级。 如果某用户打开自己分享的页面不会增加 $share_depth 的值。通过这个字段可以看到某个页面被分享的层级有多深。 

另一个常规监测就是用户属性的数据,当用户打开你的小程序并且使用微信登录,会调用以下方法回传用户数据。

this.getUserInfo(function(userInfo){jice.addUserIdentifier({

openid: openid, // openidid

unionid: unionid, // unionid

nickname: userInfo.nickName, //昵称

wxgender: userInfo.gender, //性别

wxcity: userInfo.city, //微信设置城市

wxprovince: userInfo.province, //微信设置省份

wxcountry: userInfo.country, //微信设置国家

avatarurl: userInfo.avatarUrl //头像url

})

})

关于用户id打通,因为涉及到用户id,这里延伸介绍下监测小程序的工具根据哪些id来判断用户,当用户在未登录的情况下,工具会给用户随机生成一个id,相当于网站监测里的cookie,只是每家工具的叫法不一样,神策的叫uuid,易观方舟的叫originallid等。(是否有官方叫法)这种id极不稳定,如果你换了设备或者删除小程序,这个id随之重新生成或者消失。 

当用户用微信登录小程序的时候,我们会获得用户的open id,有可能的情况下会获得union id,在之前我讲公众号用户运营的文章里有详细讲过这两种id的区别,如果你有多个公众号、小程序的时候(在同一认证主体下),假设有一个用户关注了你三个公众号并且登录过一个小程序,每个公众号和小程序都会给这个用户记录一个open id,并且都不一样,这对于你来说是不符合你的业务需求的,你还是希望能把这个用户识别为一个人,这时候微信就提供另一个id叫union id来将这个用户的open id进行统一标识,所以在你的平台上,一个用户对应一个union id。

 

除了用户登录后的open id或者union id,还有一个id是你收集到的用户手机号或者邮箱,通过这个用户id你可以将用户访问你网站、APP等平台的数据统一整合进来。

2 自定义事件数据监测

讲完常规部署,接下来讲解一下进阶的部署内容。小程序和网站一样,除了页面、渠道来源等数据,我们还有很多更为复杂和重要的数据,比如特定交互的监测,我们称之为事件监测;比如订单数据监测,我们想知道某用户提交的订单里包含多少商品、商品的名称都是什么、一共多少金额等,我们需要用到自定义变量的事件监测;另外如果你在其他小程序里有广告投放,你还想知道广告位的曝光和点击次数的数据等等。 

为了解决好这些业务场景的数据监测问题,以下内容主要会和大家介绍特定交互监测、自定义变量监测、广告位曝光点击监测。

特定交互监测(事件监测)

拿我最常用的小程序举例,因为每周都要组织大家打篮球,要确定大部分朋友打球的时间,所以会用到投票的小程序。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腾讯投票小程序
如果我们监测腾讯投票的小程序,我特别想知道页面上点击单选投票和多选投票的点击数量是多少,这时候我们需要部署小程序事件的代码,还是以及策为例,分别给这两个按钮部署事件代码jice.track(‘danxuan’)和jice.track(‘duoxuan’),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这两个按钮的监测。

 

那有朋友就问了,如果我不仅仅想监测这个按钮的点击次数,我还想监测这个按钮里的文字内容呢?这就涉及到了自定义变量了,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直接引到自定义变量监测模块。

自定义变量数据监测

 

当我们想要监测很多特定的动态数据的时候,比如订单信息、注册信息等,因为每个用户购买的商品五花八门、注册提交的手机号等信息具有唯一性,所以无法用简单的事件来监测,而是要监测更为详细的动态信息,所以才有自定义变量存在的可能性。

 

比如下图中的订单信息,用户购买了酒店的单人餐,两份。我想要在用户点击“确认下单”按钮的时候,把订单里商品名“盘古七星酒店因缘庭单人餐”、数量“2”、总额“200元”等数据监测回来,我们需要用这样的代码

jice.track(‘qrxd’, {spmc:‘/*商品名称*/’,shuliang:‘/*数量*/’,zonge:’/*合计金额*/’});

当用户点击“确认下单”的时候即触发数据收集,其中“商品名称”、“数量”和“合计金额”替换成订单里的详细数据。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美团订单信息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程序内曝光和点击的监测,如果你的小程序在其他小程序里投放广告,你想知道曝光和点击的次数,你需要详细了解下如何实现。

广告位曝光点击监测

 

要实现广告位数据的监测,首先要在监测工具中添加作为渠道方的小程序,然后嵌入基础代码以及需监测的事件代码、用户属性代码(这些代码前面都有详细介绍),同时需在工具中添加广告主的小程序,最后将以下代码部署在广告位上。注意:代码中appid为广告主的appid,即工具生成的应用id。

Javascript

//曝光
jice.adTrack(“appid”,“view”, {
adtype: “banner”, //广告位,可选banner/timeline,或自定义值
adct: “audi suv” // 广告内容标识
adv: “audi” //广告主名称
})

//点击
jice.adTrack(“appid”,“click”, {
adtype: “banner”, //广告位,可选banner/timeline,或自定义值
adct: “audi suv” // 广告内容标识
adv: “audi” //广告主名称
})
//appid 为及策为每个广告主分配的不同应用id;

好了,数据监测的部分已经讲完了。

二、案例:拿到数据该如何优化业务

接下来和大家讲解三个案例:漏斗分析、表单分析和自定义变量事件分析。

1漏斗分析

漏斗分析是很常见的做转化流程、表单等业务分析的模型,漏斗的主要形态,如下图。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漏斗图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没有流失,全部都转化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嘛。正常的流程都会存在一定的流失率,但是有些严重的泄漏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些严重流失的用户到底去了哪里,找出原因也就找到了优化的方法。 

可口可乐继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之后,应用小程序推出社交活动:密语瓶。这个活动的玩法是用户通过扫描小程序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页面后选择喜欢的密语,然后上传照片与密语结合后生成图片分享给好友,最终达到娱乐与传播的目的。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其中有一个流程是:打开首页-点击“蜜语从哪来”按钮-输入密语-确认提交-生成图片分享。 

通过数据积累,我们构建了以下漏斗。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密语制作分享转化漏斗(柱状条右边的数据被隐去了,实际上是有具体数据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从首页点击“蜜语从哪来”进入密语定制流程的用户流失率较高,只从这个数据来看,首页的流失量是很大的,对于这个营销活动,最重要的目标是引导用户定制自己的密语然后分享。后来我们从另一个漏斗数据里看出没有进入以上漏斗的用户中除了一部分直接退出小程序,另一部分进入了“密语表情DIY”,进入了另一个定制密语的流程里。所以虽然从漏斗里看出流失率大,但是并不是坏事。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泄漏点在最后的分享,最后一个环节的转化率非常低,这个数据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需要分析是不是页面分享引导出现问题,后来经过排查发现是因为不支持分析朋友圈导致很多用户无法分享。找到泄露的原因,也就找到优化的方法。

2表单分析

在表单分析中,有几个核心的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 重填率:发现用户反复修改的表单项,计算公式:与该表单项发生>1次互动的人数/所有与该表单项互动的人数;
  • 人均填写次数计算公式:该表单项的互动次数/该表单项的互动人数
  • 平均填写时长:了解各表单项耗费用户的时长;
  • 表单项流失率:判断流失的用户都是从哪个表单项离开的。
  • 还有很多指标,比如表单空白项、填写路径等
接下来看下看个汽车行业客户在投放广告后如何通过数据发现表单问题的。大家知道汽车广告投放最主要的目的有预约试驾、申请手册、购车意向等,这里面都涉及到了让用户提交个人信息。所以提交个人信息的表单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这个表单在用户进入表单页面尝试填写到点击提交,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用户离开了,我们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用户流失

在大量数据中,我们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其中一个是下图中展现的,用户在放弃填写前最后互动的表单,此图可以分析出用户是因为哪个表单项离开的。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用户放弃填写前最后互动的表单项
大家可以看到“经销商”这个表单项是导致用户离开的最主要的因素,结合重填率分析结果,发现用户在选择经销商时平均重复填写超过两次,重填率接近一半。带着对这些数据的好奇,我体验了一下表单流程,发现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表单选项中只有经销商的名称,但是我并不知道经销商的位置到底离我有多远,我还需要通过地图APP去查看经销商的位置,这样势必造成用户的重复填写和流失。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经销商选项下拉列表
有朋友就问了,那怎么办呢?要不要在小程序里添加个地图功能或者跳转到地图的功能?这样处理的话明显把问题复杂化了,这样要增加多少开发和产品的工作量?有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填写经销商简称,并在简称后添加“近某条路”或者“近某地铁站”之类的大致位置信息,让用户大概了解哪个经销商离自己近即可。

3自定义变量事件分析

在前面可口可乐的案例里,在制作密语瓶的流程中,有一个环节是让用户提交自己想要写的密语。那我们如何能获取到用户提交了什么密语?这里就要用到前面提到的自定义变量的事件监测方法了。我们需要在密语提交页面的提交按钮上部署事件代码,代码示例如下:

jice.track(‘mytj’, {my:‘/*密语*/’});

部署后即可监测用户提交了哪些密语、提交的次数等。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密语提交内容事件报告
 数据运营,林森,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案例分析
密语内容分布
从数据里面可以看出这个活动面对的人群很大一部分是鹿晗的粉丝(为了做这个分析,专门查了“LH7”是啥意思,暴露年龄了)。有些密语对我这个“上年纪的人”确实有些费解,大家看到有好玩的可以教我下是啥意思,帮我填补下鸿沟哈哈。好了,具体的分析案例不多做介绍了。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梳理小程序数据监测的基本方法。而案例部分,大家会发现与以往的网站分析、APP分析并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而考验你的地方在于对业务与用户的理解以及数据的定义与解读。

关于小程序的文章就先写到这,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林森,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林森

]]>
双十一大战一触即发,京东、阿里都有哪些套路和玩法 //www.f-o-p.com/102361.html Tue, 16 Oct 2018 02:55:17 +0000 //www.f-o-p.com/?p=102361 双十一玩法

 

在等待今年双十一到来之际,不妨一起看一看去年的双十一电商平台巨头阿里京东都是如何布局的?

转眼10月份已经过了一半了,马上就要进入十一月份,全民剁手狂欢的双十一就要来了。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家都已经早早的为双十一做准备了。今年的双十一会有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在等待今年双十一到来之际,不妨一起看一看去年的双十一电商平台巨头阿里、京东都是如何布局的?他们的营销布局对我们中小商家、自媒体运营人员都有哪些启发呢?

一、2017年双十一概况

最初的时候,聊到双十一,常常是关于“淘宝商城的双十一”、“电商的双十一”。但2017年的这一情况发生了突变,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去提电商了。因为线上线下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就像线下店铺布局线上,目前线上平台也在联动线下,已成为线上和线下的综合体。

2017年的关键词是“场景”、“零售”、“增量”、“智慧供应链”、“线下”等,作为阿里的第9个“双11”、京东的第8个“双11”,阿里和京东从业态、定位、品牌联合、优惠折扣、交易额、营销、网络支付、物流等方面开展竞争。

二、活动预热与造势

01 阿里的套路与打法

1、打造流量

阿里通过双十一前期的预热与各类渠道推广,积蓄流量资源,当活动正式上线之时,就能够很好的获取流量。虽热活动是11月11日,在10月15日已经开启了领券的预热活动。

2、制造话题

话题即流量来源,通过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可以清楚的查看到,从9月下旬开始,阿里就开始了双十一话题的投放。并且10月中旬开启领券活动之后,指数快速增长。

打造综艺节目《生活相对论》,力图从观众的角度去阐明天猫与天猫上品牌商家向大家传递的理想生活这一主题。

打造两场大型晚会:双11全球潮流盛典、双11狂欢夜,引爆话题

双11起跑活动的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以及2017双11狂欢夜,两次晚会上明星、大咖云集,自带话题传播属性的明星自然是媒体,粉丝追逐的焦点。

双11狂欢夜晚会阵容更是豪华,堪比跨年晚会。邀请陈奕迅、梁朝伟、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贝克汉姆夫妇、大张伟、刘昊然、张艺兴、华晨宇、张杰、李宇春、宋茜3NH48明星人物参与。

3、广告投放

从10月下旬预热期起,线下广告紧锣密鼓,地铁、公交、商场、电梯口等人群众多的场所,大批量的海报、广告360度全覆盖,试图在高频的线下场景中潜移默化中影响用户心理。

微博上,天猫双十一广告、热门话题占据微博各主要位置;明星、KOL的宣传攻势一波接一波。

微信上,双十一“鬼故事”H5 剑走偏锋,双十一4亿张店铺海报由AI完成,令人惊叹。

4、借助自有流量和合作矩阵流量

阿里系内部支付宝、闲鱼、飞猪、虾米音乐、优酷、UC浏览器等大量资源展开联合营销,各个应用开屏、banner、频道、卡片、导航tab、搜索等形成互相推广之势。

同时,里在各个合作渠道、APP应用投放双十一广告,加上数万个品牌商在各个渠道上,一起合力造势。

02 阿里的追赶与玩法

1、京东花巨资进行多渠道投放

包括腾讯的微信平台、今日头条等线上平台,以及通过地铁、户外、灯箱、公交站等线下广告的形式,进行预热传播。

10月30日京东家电面向9亿微信用户做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量广告投放,刷遍了所有中国微信用户的朋友圈

如此大手笔的投放也引来了盟友美的、格力、海尔、奥克斯、创维、康佳、方太、格兰仕等大品牌的热烈响应与京东“文案传情”,纷纷表态要与京东家电一起为消费者呈现大不一样的双11家电购物体验。

广告创意方面,满屏“京东红”。京东以这个耀眼透彻的颜色作为传播概念,让“红”成了京东的符号认知,从去年的“红的故事”、“红的准备”,再到“红的任务”,每一次都让人印象深刻,今年的“红动·11”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点击查看视频

京东的口号是“多、快、好、省”,其中商品质量之“好”,是京东最扎实的资产。在很多科技宅心里,京东的名号等同于官方正品。在此次双十一宣传战略上,京东选择将这一点发扬到极致,通过广告中的台词“够挑,才会拥有更好”,将消费价值观导向“挑”。

2、品牌联合

京东联合敌人的敌人打硬仗,牵手全球商业巨头沃尔玛,联合京东,在腾讯微信里打造京东广告。

2017年的双11,京东不是一家在战斗,是京东+腾讯+沃尔玛联合体在做战。

双11前,京东和腾讯两家超级巨头共同面向线下品牌商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京腾***零售解决方案”,京东给出的解释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零售业态的革命而提出的一个面向未来的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的零售理论。

与腾讯合作,提出“***营销”,借用腾讯电商平台庞大流量支持,大招社交电商新形势。这一模式,在2018年的京东618再次尝试。

3、提高货物供应能力

在消费者方面,京东进行了库存前置,在三四线城市铺建了本地仓,把预测商品、爆品先铺货。在城市内是通过消费端大数据累计,提前放置到城市内部的前置仓;在农村则借助京东1700多京东帮,将大家电商品放到离农村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4、发挥“主场”优势的场景融合

京东3C事业部正式更名为京东3C文旅事业部,宣告着京东全面发力图书文娱与生活旅行两大品类。

将图书与生活旅行与3C融合的背后,是对消费者习惯的顺应。用户的消费已经垂直化、场景化,追求个性化、专业化、高端化,一些细分市场的追求是消费者一直在不断引领市场的增长。因此将新业务向高端迁移,借助3C产品最为合适。

5、线下、线上联合

京东3C文旅首次推出线上线下联动大促,在线下,130多家京东之家和3C专卖店,将同时举办11场线下粉丝嘉年华。在品牌合作方面,双11前后,京东3C文旅与百大品牌商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如惠普、三星、中信出版社等,基本都是基于***零售战略的合作协议

6、通过文娱价值输出,反向获取用户

京东3C举办《王者荣耀手游赛,覆盖更多年轻用户,提高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并成为2017年双十一大促的重要环节之一。

同时,京东与爱奇艺联合推出的职场生存手册节目《有话职说吧》,打破以传统商家到消费者的营销顺序,而以消费者反推商家的逆向营销,实现定制化消费服务,进一步推动消费者对品牌好感度和认知度。

并通过深化品牌场景带动用户情感,以品牌需求为出发点逆向推进IP开发,实现“品牌+平台”联动发酵,最大化扩延核心内容影响力,开辟出职场生存的全新定制化节目类型。

7、推出“京东之家智慧平台”黑科技

以京东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履约体系为基础,搭配京东之家实体店而打造的精准化、智能化、多场景应用的“无人移动商店”。集结了数据采集、精准摆位、推荐、抓取等。

类似于“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在智能化推荐及销售方面,京东之家智慧平台可以在经管一段时间数据积累之后,把该地区客群消费习惯和偏好进行分析。

8、借助AR

目前京东和苹果合作,在京东苹果产品专营店里,iPhone X已经用上3D展示和AR实景购功能。除了AR实景购、京东还有AR试妆、AR试衣产品线。

同样,京东的AR试妆也限定在某些品牌的特定产品。但是京东百宝箱有一个ARVR的统一入口,临近双11,手机京东将VRAR入口调至首页导航第二栏首位,给予了更多流量支持。

 

这个入口不仅包含京东的AR产品,同样还有全景购物和VR直播项目。在其顶部轮播图区块,还有伊藤润二AR漫展、《拾梦老人》VR影展的票务信息。

三、网络技术支持

1、阿里技术、支付同发力

短时间,大量用户访问,对平台来说是不小的压力挑战。2015年的阿里出现过用户访问造成服务器瘫痪的问题。

此次双十一,阿里进行技术创新,打出可以抗住10个鹿晗的流量,并且,支付宝提供了安全的支付保障。

活动运营,运营二师兄,活动总结,活动策划,电商

2、京东支付报价护航

京东也有自己的支付工具,并全面保障支付安全。

三、物流全方位保障

物流是京东的优势所在,京东快速及时的配送服务(上午11点前下单下午送达,下午4点前下单第二天上午送达)获得用户认可,且成为京东电商的一张王牌。

2017年双十一,京东物流第一次全面备战,并且在9月份,京东物流宣布为商家提供价值21亿元的补贴,用于为京东平台商家及其他商家在双11前的备货提供仓储、配送折扣等。

阿里方面则增持旗下菜鸟网络的股份,并将在已投入数百亿元的基础上,未来五年继续投入1000亿元,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物流网络,实现中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

从两大电商平台的物流布局可以看到,做营销运营时,做好短板运营,做好保障性建设非常重要。京东拥有一步步与阿里抗衡的能力,与京东强大的物流不无关系。

四、交易额对比

11日9点零4秒,天猫双11成交金额达1000亿(总耗时9小时零4秒);与此同时,京东公布的双十一数据显示,从11月1日零点到11月11日7点,下单金额累积达1000亿(总耗时10天8小时)。

活动运营,活动总结,活动策划,电商

而最终,京东商城则宣布在11天的购物季中累计实现1271亿元的下单金额,天猫累计交易额达到1683亿。

活动运营,活动总结,活动策划,电商

数据上两大平台都超过千亿,天猫更靠前,但京东较上一年的双十一进步明显。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楚地获知2017年的双十一阿里表现不凡,京东势头强劲。在托底保障方面,京东的物流,阿里系的菜鸟物流都提供了最终的物流保障。网络技术方面,两大 平台都在着手筹备,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

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两大平台在双十一的玩法和套路。无论是阿里的整合、京东的深耕;阿里的形式,京东故事;阿里的逼格,京东的走心温情,都是一定形式背景下的选择,更好的为双十一活动发力。

 

作者:运营二师兄,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运营二师兄

]]>
产品如何才能有效推广? //www.f-o-p.com/91118.html Wed, 18 Jul 2018 09:08:03 +0000 //www.f-o-p.com/?p=91118 有效推广

 

很多人的文案写得很精彩、广告做得很漂亮,自己看起来非常不错,但为什么销量就是上不去呢?其中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在于,做推广广告的形式很不错,但在一个重要的原点上出了问题——找错了竞争对手。

到底谁是竞争对手?

有的人可能会一脸懵逼:“竞争对手还会找错?竞争对手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事实上,这方面还真是很容易出错,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参加我线下增长课的学员,他做了一个健身牛肉的品牌——袋鼠先生。

当我让他简单介绍下自己产品的时候,他说:

我们做的是一款给健身人士吃的牛肉,品牌叫袋鼠先生。

如果你是个健身人士,听完上面的介绍之后,你会想买来尝试一下吗?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并不会,因为很多人心里还会存在疑惑:我为什么需要买这个?我为什么买你这个不买别的?

于是我在现场追问他,他的回答是:

我比淘宝上的XX店和微商上的XX牌牛肉卖得更便宜。

在真实的商业中,「更便宜」在很多情况下,确实能成为用户选择购买的一个理由。

但这个情况,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客户已经对这个产品产生需求。

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就说「更便宜」、「有优惠」、「买一送一」是没有价值的。

打个比方,假设我这里有一款治疗癫痫的特效药,在药店里卖要500元,我告诉你我这里买只需250元,你会买吗?

肯定不会!因为你没有这个需求,打一折你都不会要。

回到健身牛肉的这个产品上来,这位同学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作为这行业的从业人员,以他对这个行业的经验理解,默认了一件事——「健身人士都希望吃健身牛肉」,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健身牛肉在健身人群中,还处于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品类,大多数人补充蛋白质的方式是——自煮蛋鸡牛、冲蛋白粉等。

这3种方式,才是它这个产品最应该瞄准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其他也做健身牛肉的同行,因为这样更容易获得你要的用户。

比如:

  • 针对很多人是自己煮肉补充蛋白质,应该突出产品开袋即食、方便省时的特点;
  • 针对很多人是冲蛋白粉,则应该突出澳洲天然牛肉、营养含量更加自然、口感更好的特点;
  • 针对竞争对手的特点,给出针对性的文案和渠道,才能更好地获取用户。

小结一下,判断竞争对手的一个方法是:

这个解决方案,不一定是同行,可能是其他完全不同的产品

比如,在一家烧烤店里,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不仅有百事可乐,也包括了王老吉

找对竞争对手,才有准确的推广对象和着力点,这样才真正更容易获得用户爆发增长。

不同阶段,不同竞争对手

大家熟悉ofo小黄车在过去的三年里,快速发展以及投放了1000万俩共享单车,最近刚又融资8.66亿美元,也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

这里有几个ofo曾经用过的广告语,你觉得哪句比较好?

怕挤?出门就骑ofo小黄车!

想轻松出行?出门就骑ofo小黄车!

随时随地有车骑,ofo共享单车

骑时可以更轻松(鹿晗代言)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线下问过不同的同学,有各自不同五花八门的答案,甚至有一个同学说就喜欢最后一个,居然是因为有鹿晗……

其实,这4个文案并不好直接比较好坏,这些文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特征,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我们来依次看一下:

怕挤?出门就骑ofo小黄车!

这个广告是在很早期的时候,人们对「共享单车」这个品类还没形成需求的时候,教育用户开始使用这类出行工具替代人们原来不够好的出行方式——「很挤的公交车」。

很挤的公交车,是ofo在这个阶段重要竞争对手,而不是摩拜、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其他共享单车品牌。

想轻松出行?出门就骑ofo小黄车!

这个广告和上面一个类似,这个针对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的短途出行方式——「步行」。

在超过1公里的路程上,骑一个共享单车到达目的地,确实比步行轻松省力多了。

随时随地有车骑,ofo共享单车

这个广告是在ofo和摩拜刚开始正面交锋竞争的时候,那时候因为摩拜单车的造价非常贵(6000元一台),而ofo的造价不到100元,在那段时间里ofo的投放量远超过摩拜。

比起经常找不到车的摩拜,ofo基本上随处就能找到,这句广告语「随时随地有车骑」也很好地扬长避短戳对方弱点。

骑时可以更轻松

摩拜的第一款车型外形设计感很好,但骑行起来非常吃力,ofo找准这个点,主推「骑时可以更轻松」,一语双关、简短有力地说明了自己的优点。

以上ofo的4个广告语,都在不同的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对的时间表达了对的事情。

所以你看,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我们要针对的竞争对手很可能不是同行,而是其他替代解决方案。

记不住品牌的广告语还有用吗?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语,你一定听说过: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A diamond is forever)

这句广告语很巧妙地将人们对爱情恒久远的期望,与钻石的坚固、纯净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现代女性结婚前的基本要求。

在很多营销和广告课堂上,这句精彩的广告语都会被作为案例被讲述。

然而,有另一派营销讲师则认为,这个广告语并不是个成功的广告语,因为人们并没有记住广告语背后的品牌,这个精彩广告语的流传,基本都在帮衬同行。

你也可以调研一下周边的朋友,应该不到5%的人,能够准确说出这句广告语背后的品牌「戴比尔斯」。

所以这句广告语,对戴比尔斯来说,就是一句很失败的广告语咯?

NO!不失败!

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成功很有价值的广告语。

我们要看这个广告语,所经历的历史时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

钻石,是一种不含任何贵金属、硬度比较高的碳。

在钻石刚被人们挖掘出来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觉得钻石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在工业上用来划划玻璃之类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GE还通过高温高压获得了人造金刚石的技术,天然钻石就更没有价值了。

(上图为钻石原石,用机器切割后才变成好看的钻石)

而这时,戴比尔斯这家公司跳出来了,他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作为广告语,告知女性钻石是“恒久、稀有、闪亮”,是爱情坚固永久的象征,愿意给你买钻石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于是钻石这个品类,就被营销做大了

品类做大了,对于身处其中的公司自然有好处,不过看起来好像更多地帮助了同行。

然而背后的事实是,在巅峰时期,戴比尔斯经营全球19个钻石矿,生产全球超过80%的钻石,从这些钻矿开采出来的钻石,以及由其他渠道得到的钻石,全部由戴比尔斯以伦敦为基地的中央统一零售机构售出。

换句话说,这家公司通过垄断控制了钻石的供应,是钻石保持稀缺以稳定高价(事实上钻石并不稀缺),从而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依然是非常成功的。

帮助同行,也是在帮助自己

朋友圈刷屏的SpaceX创始人Elon Musk,也是领先的电动车特斯拉创始人,2014年在其官方博客上放出了一篇名为《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的文章。

这篇博文中宣称“我们本着开源运动的精神,开放了我们的专利,目的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任何人如果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特斯拉将不会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特斯拉积累了十多年的技术专利,就被这样一篇文章免费公开出来了。

这一举动,赢得了行业、媒体、用户的赞誉,「颠覆」、「史无前例」、「有勇气的创举」、「值得尊重」等。

马斯克确实是非常大的格局,但也不失为一个在商业上巧妙的发展战略。

在那个时间点上,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其他电动车,而是大多数人目前还在选择的汽油车。

2013年,包括混合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在内的插电式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为9.6万辆,仅占美国汽车总销售量不足1%,而纯电动车只占了其中的一半(即不足0.5%)。

他开放技术专利,可以让目前还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的汽车厂商,快速进入研发试制阶段,同时还可能吸引更多大型厂商,加速产品研发和扩大产能规模,最终一起把“蛋糕”做大。

电动车行业做大后:

  • 供应链价格就能大幅降低,比如电池、发动机的成本
  • 涌入更多优秀人才、技术,提升整个行业水准
  • 电动车多了后,充电桩等设施就能更加丰富
  • 行业壮大后,在政治、社会中更有话语权

特斯拉作为品牌、技术、数据上领先的企业,开放专利做大同行,也有利于制定新标准的推广,甚至打通充电网络的整个产业链。

结语

正确地找到竞争对手,才能做好最有效的推广。

在适当时机地为品类代言、做大品类,也有利于自身企业的快速发展。

眼观、格局都可以更大一点,事业天花板才不会太低。

 

作者: 飞鱼船长,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运营

]]>
日活突破1.5亿的抖音,下一个目标是谁? //www.f-o-p.com/88013.html Tue, 26 Jun 2018 09:55:07 +0000 //www.f-o-p.com/?p=88013

日活突破1.5亿的抖音,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微信对抖音的封杀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微视的扶持力度,随着创造101的热播,微视排名甚至一度超越抖音。

而微信之外,微博,钉钉,陌陌都盯上了短视频,开始在这条赛道上发力,推出自己的短视频应用。

尽管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抖音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仍旧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发展,势不可挡。

先是在海外市场上不断开疆拓土。18年以来,抖音已经先后登录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根据Sensor Tower 2018年Q1手机应用市场报告数据,抖音及抖音海外版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OS应用。

而在国外的高速增长之外,则是抖音上线多个与社交相关的产品功能,开始正式试水社交。

17年7月,上线“故事功能”,但仅粉丝可见, 24 小时后删除;

17年11月,抖音上线直播功能。

17年12月,发布视频可以添加位置,可以发现附近的人的视频,并且可以设置“仅好友可见”“私密”等查看权限;

18年1月,上线私信功能,用户可以向关注的人发送私信消息。但如果对方没有回复你,只能发送三条,对方回复你消息,或关注你,才可以继续聊天,

除此之外,抖音还专门设置了“关注”tab,并且几次对“关注”页面进行改版。目前的“关注”页面形式很接近朋友圈,强调互动,可以直接点赞,直接展示高赞评论。

并且,在首页查看视频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会优先推荐关注者发布的视频。

从以上动作能够看出,在拥有大量流量之后,抖音开始尝试能够加强用户与大V之间的联系,提高产品的社交属性。但是,对于抖音来说,究竟为什么要试水社交,抖音社交的最终会是怎样的形态?今天,我们就着这几个问题出发,对抖音做社交这件事做一个简单的讨论。

一、抖音的流量困局

对于抖音来说,社交可能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抖音的快速成功,原因有很多,除过大家都知道的算法推荐,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模板化的表演方式。抖音早期的运营策略是,抖音官方制造套路,KOL模仿表演。随着用户规模不断增加,单靠官方的套路产出不足之后,随即推出的“挑战”功能,即KOL创造套路,用户进行模仿。

这种模式的好处十分明显。模板化的表演让用户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能够实现平台内容快速增长。同时,整个平台的流量全部握在官方及少部分KOL手中,官方对整个平台的内容生态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这种模式的坏处也十分明显。

在这种模式下,抖音并不是像快手一样的短视频社区,而仅仅是一款能够拍出好看视频的拍摄工具。这也使得,抖音上的内容更加接近于表演。这意味着平台的内容生产是依靠官方强运营来推动的,纯原创内容很少。

而对于用户来说,一旦熟悉了表演的模式和套路,就不再关注表演的内容,而是关注表演者的特点,说白了就是看看腿,看胸,看脸。至于表演者是谁,大家其实并不太关心,大V和粉丝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也意味着,抖音粉丝量的价值其实并不大。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很多千万级粉丝的抖音大V,很多视频的点赞量也只有几万,甚至几千。

对于抖音来说,在中早期可能问题不算大,甚至是有好处的,就像前面说的,用户增速十分明显。但是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有一些可能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

  • 日活突破1.5亿之后,抖音仍旧是依靠强运营来推动内容生产显示是不太现实的。一方面抖音的内容可能会相对单调,不能真正做到千人千面。另一方面,官方过度参与到运营当中,很有可能会抑制原创内容生产者的成长。
  • 许多大V愿意加入抖音看重的是抖音高速增长的流量红利。而增速一旦放缓,大V就只能依靠揣测算法来获得更多流量。这无疑会加强收入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导致大V的出逃。

所以,对于抖音来说,强化用户与大V之间的互动,增强粉丝黏性,可能是一个不得不选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抖音为什么从去年开始频繁的上线互动相关功能的原因。

另一方面,面对微信,抖音未必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即使微信一家独大,创业者们也从来没有放弃做社交的雄心,毕竟在所有产品中,唯有社交是流量最大,用户留存也最高。抖音已经成为了用户使用最长的APP之一,在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并沉淀大量内容之后,导入关系链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抖音及整个头条系的高歌猛进,已经攻入了微信的腹地,最近微信频频变化,除过自身的需要,也很有可能是在面对头条压力之下的应对之举。此时此刻进一步强化社交属性,将被短视频吸引来的用户,通过社交链沉淀下来,也能进一步强化生存能力。

但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抖音想要做社交,究竟难在哪里?

二、微信、陌陌or微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能先要了解一下社交产品的基本类型。

社交类产品,按关系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

熟人社交的典型代表就是微信,也就是IM工具,早期,微信上的好友,通常都在现实中也有联系。通常而言,IM工具网络效应极强,你用微信,你身边的人也都是在微信,大家很少会再使用其他工具联系。

而陌生人社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社区与IM。

探探、陌陌早期都是IM类,但是IM类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互动的平权,你发一个消息,对方一定会回复你。如果不回复,作为一款IM工具也就没有价值了。

但是,陌生人社交天生不平权,你给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姐姐发消息,他大概率是不会回复你的。所以,只能通过频繁的发消息来拼概率。这也是陌陌早期增长乏力的原因。后期,陌陌通过转型直播,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打赏我,我就回复你。

而另一类则是社区类产品

通常来看,社区类产品都是早期都由PGC生产内容,然后引导UGC进行生产,最后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社区内容生态。

微博就是典型,早期通过引入公知等专业人士,进行PGC内容生产,并诱导用户参与评论。一定阶段后,引导用户进行分享,并在产品功能上,强化用户之间的互动,搭建完整的内容生态。

市面上的社交类产品,大抵上可以分为以上三种类型。对于抖音来说,他会更接近与哪种呐?

三、抖音去向何方?

了解完大致分类之后,我们聚焦到抖音。

目前来看,抖音目前正处于,由工具型产品向社区型产品转变的过程。或者说,抖音已经是一款相对成熟的社区型产品。

观察17年下半年,抖音的更新,主要集中三方面,让玩法更多样,减低拍摄门槛以及强化社交属性。

17年早期,想要完成一款抖音视频大概需要排练3~5小时,而17年后半年,随着一系列功能更新,大幅降低了参与门槛,基本上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段视频。同一时期,抖音上线“挑战”功能,并且各种大小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到视频分享当中。

同时,大小明星纷纷入驻抖音,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阶段开始玩命安利:“抖音根本停不下来。”

应该说,经过这一阶段的运营及产品动作,抖音已经完成了向社区型产品的转化

无论是用户活跃度,还是内容的持续性,成绩都相当不错,如果单纯以社区型产品进行评判,抖音已经相当优秀了。

但问题在于,抖音下一步应该去向何方?

今天的抖音,其实与当初微博的境遇很接近。

二者都聚集了一批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并且用户参与门槛极低。更重要的是,微博当时也在开发私信功能,导入关系链。面对QQ,微博可能也想过“彼可取而代之”。

之所以微博最后没有做成,一方面是因为腾讯微博的持续竞争,让微博不能轻易地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微信的成功,让微博原本在PC端的用户大量流失到移动端。微博只能进一步强化明星在微博中的地位,并且加快移动端的进程,社交的步伐只能放缓。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强化媒体属性,进一步吸引明星和机构入驻。在这个背景的驱使下,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社交媒体

而今天,对于抖音,可能要思考的是,他是想成为下一个微博还是成为全新的微信。

如果选择成为微博,抖音的选择可能是,进一步吸引明星及KOL来到抖音,强化直播功能,促进明星、大V、KOL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更极端一些,抖音其实可以选择类似于《创造101》这样的女团养成类节目,扶植更多专属于自己的流量明星,强化自己的娱乐性和媒体属性。

如果选择后者,抖音可能需要做的是,放缓商业化节奏,专注于普通用户的增长与链接,并进一步推进用户下沉,强化IM工具属性和互动功能,能够让抖音真正成为短视频社交平台。

不过,从抖音及头条系的一贯做法,我倾向于认为,抖音可能会选前者。

一直以来,头条都是狠命花钱再狠命赚钱的方式,快速商业化是写在头条产品基因里的。对于抖音来说,既然用户规模已经见顶,全力加快商业化的步伐可能才是工作的重点。而上述两种模式,显然前者离钱更近,也与头条一直以来的商业模式更加类似。打通短视频与直播,继续引入大V,提高用户黏性,并进一步拓展变现方式,这条路可能是抖音更愿意走的一条路。

现在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包括陈赫,迪丽热巴鹿晗,关晓彤等明星都已经入驻抖音,少部分更新频率都相当不错,看出来对这个渠道还是相当重视。

同时,许多电影的宣发,推广也开始尝试在抖音上进行,比如《唐人街探案》、《捉妖记》系列电影,两部片子除了异曲同工地选择了欢乐的片尾曲音乐进行短视频创作,而且均为片中的角色如胡巴、唐仁、秦风等设置了专用账号,在宣传期内发布了十多条作品。

除此之外,许多草根创作者也纷纷选择在抖音上开启他们的全新的成名之路。

“畅所欲言MCN”的创始人刘畅从2011年开始做3~5分钟短视频,主要以微博、秒拍美拍为阵地。2017年底,他准备延续短视频的形式推广公司签约的舞蹈艺人,却发现过去依赖的几条渠道都增长乏力,但是抖音增长速度却很快。

“畅所欲言”旗下5位95后成员组成“不齐舞团”,在2018年1月入驻了抖音,注册了“不齐舞团”组合账号和每位成员各自的账号,其中“不齐舞团”和队长Cain的粉丝均已达到133万。

除此之外,抖音也和各个MCN公司合作,甚至是独立签约艺人,开发独属于自己的IP。比如,“代古拉k”、“莉哥o3o”等千万粉丝量级的大号,背后都明显有专业经济公司运作的迹象。流量红利与一夜爆红的诱惑,使得很多草根达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很愿意和抖音签独家合作,他们的资源有限,但和抖音签约之后,每个月至少能获得10万元左右的收益。

这对于微博来说,不算是太好的消息,虽然头部的明星资源可能暂时还不会流失,但是草根达人也是重要的流量来源,大量流失也会对现有的内容生态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两微一抖”的流量入口格局是否还能维持下去,微博头上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张成翼,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三节课(ID: sanjieke01

]]>
揭秘抖音基因以及抖音达人的流量真假! //www.f-o-p.com/83226.html //www.f-o-p.com/83226.html#respond Mon, 21 May 2018 07:40:54 +0000 //www.f-o-p.com/?p=83226

万物皆有裂缝处,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

果不其然,在BAT的夹击下,今日头条系找到了裂缝,并点起了全民狂欢的烈火。

这种烈火青春,伴随着滋滋咧咧的杂音:火山直播涉黄、内涵段子关停等。

但任何新力量的出现,不都是如此吗?

或许,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在资讯端崛起的今日头条,依靠“算法”竟然能在短视频领域,超越美拍秒拍,成为当下最火的APP。

18个月前,今日头条技术总监、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室友梁汝波领衔主导创立抖音。去年,今日头条系以10亿美元收购了它“模仿”的“北美抖音”——北美音乐短视频社交平台Musical.ly。

而今,“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成为很多传播研究者口中的标签。而抖音博主,在巨大的流量红利中,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收获颇丰,有的不知所措。

那么,抖音是什么?抖音的基因是什么?

这篇文章,作为我个人的研究爱好。我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探索过程,以及我的发现。

这是抖音的母亲以及他知名的兄弟姐们,国外的孩子们就不提了。其中特别提到的是内涵段子,这个段子类的APP首先获得成功,今日头条APP的流量很多是内涵段子的功劳。

除了悟空问答之外,其他几个APP都让人有沉浸,这是今日头条算法的成功。

通过今日头条系的发展,大可了解部分抖音的内部基因。

但是在小咖秀、秒拍、美拍、快手等短视频火爆的情况下,抖音如何在18个月内逆袭的呢?

我们先看,抖音是什么?

用一只视频来介绍抖音,那肯定是这支片子。

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

而快手,被认为是抖音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两者的关系,与多年前土豆网和优酷网的关系非常类似。

2005年创立的土豆网,口号: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2006年创立的优酷网,口号:世界都在看。

2014年改名的快手,口号:记录生活记录你。

2016年创立的抖音,口号:让崇拜从这里开始。

我刚开始以为,快手更俗、更土、更真实,抖音更酷、更潮、更会演,但在媒体平台上,所有的真实都是选择的真实罢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

而今,优酷网slogan改为:这世界很酷,抖音则变为“记录美好生活”。“记录”也成为选择表演或者呈现的部分。而这,本来就是社交的真相。

那抖音是如何一步一步火起来的呢?抖音的流量从哪里来的?

我记忆最深的是爱奇艺出品的《中国有嘻哈》。在我看来,这场亚文化的嘻哈综艺,对于所有的赞助方而言,都是一场豪赌。

让抖音兴奋的是,他们赌赢了,这场综艺无疑是2017最吸引流量的节目。

之后,抖音+综艺的合作,便一幕又一幕展开,快乐大本营、我就是街舞等综艺节目都成为它与年轻人的连接媒介。

除了综艺方面的投入,抖音上岳云鹏的模仿者岳云云,竟然引起了岳云鹏的注意,带来了不少流量。(抖音上岳云云的流量一般。)

今年2月春节期间,抖音爆发,便大举学习新浪博客明星路线,找来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等等明星,而春节期间,抖音更是请来了迪力热巴、周冬雨、杨颖、何炅等明星发红包,吸引大批粉丝注册,把抖音流量推向高潮。

其间抖音和网易云音乐摩拜等联合活动,以及“抖动成都”等线下的活动玩儿法,再加上今日头条系主打算法推荐+去中心化+本地化改造的打法,抖音真的越来越让竞争对手颤抖。

抖音的百度指数趋势图

有趣的是,抖音流量最高潮的时候,就是抖音关闭评论的4月初。

那么,抖音是如何激励各方参与的? 

从内容上而言,抖音的玩儿法比较像新浪微博,明星+MCN,通过人吸引流量,通过专业PGC的扶持,提升优质流量。

这与快手去中心化的运营机制不同,抖音会变相通过签约MCN、网红等生产所谓优质的内容,通过广告变现激励。同时,它又通过“算法”打造爆款,激励普通用户更活跃。有网友说,抖音要成为最大的MCN。

但是,一个平台要想成为平台,必须让平台上的玩家获利。无论是微商吸粉还是微博、公号互通,甚至在抖音加入微博、淘链接的方式变现,都成为它激励的一部分了。

再加上各种通过抖音暴富成功的案例,以及商家成功的案例,引来更多用户和企业的参与。

按照今日头条商务人员提供的数据,今日头条日均视频播放量超10亿,日活数百万。

根据七麦数据提供的信息,抖音在这三个月的免费下载榜中,几乎蝉联第一。

抖音APP下载时的宣言是:好玩儿的人都在这里。

那么,抖音的收入怎么样?它又是如何变现的?

按照中国自媒体公司WeMedia旗下媒体bianews的报道抖音日收入3200万元,1个月的收入就达到9.6亿元,按照这个算法,年收入超过100亿元。当然,这并未得到抖音官方的的证实。

而根据今日头套商务人员提供的PPT,抖音是一个热衷创造美感与表达自我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合作方式有以下5种:

在4月份,至少有5位今日头条的商务人员问我,是否要投广告,可见销售的力度之大。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达人合作”,这更加证实了抖音的MCN化。

那么,都是谁在玩儿抖音呢?

按照官方媒体南风窗的报道:去年9月,抖音官方曾经透露数据称,85%的抖音用户在24岁以下,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

再加上潮、酷、炫的风格定位,给人印象是,抖音上的人更富有,更前卫。

这印象,既能够给平台带来价值,又能带来所谓的亚文化群体的参与。毕竟亚文化,就是下一个主流文化,亚文化人群就是下一个主流人群。

我试图接近更年轻的群体,我注册了抖音,名字同样是“阿尚叔”(千万别关注,毕竟很糗)。我很好奇,他们在看什么,在做什么。

在抖音上,什么样的内容才是爆款?

我是在工作一天之后躺在沙发上刷抖音的,我关注的内容大多是美女、美景、宠物、搞笑、酷炫剪辑。

有人总结说,在抖音上,舞蹈、段子、才艺、模仿、励志鸡汤、景色、恶搞、撩妹、撩哥、炫技是最受欢迎的,流量高。

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尝试做抖音,貌似都不怎么样。

那么,这些有趣好玩吊炸天的视频都是谁做的呢?

或许,时代周报 谢洋在《抖音爆款炼成记:五分钟视频需要数十倍时间来完成》找到一部分答案。在这篇文中提到:

至于一般人,如何做抖音,打造办公室小野、代古拉K等红人的洋葱集团给出的十二条军规,或许可以借鉴。如图:

新榜援引洋葱集团联合创始人聂阳德的话说:“以前的视频是秀场经济,观众是‘看’帅哥和‘看’美女,始终是‘看客’。抖音不止赋予用户参与感,甚至让人看完以后有一种对美好生活和人事物的获得感。”

不过,成功真的可以复制吗?流量背后,还有哪些秘密?抖音点赞百万、阅读上亿都是真的吗?

长短相形,有无相生,真假也是一样呀。我们先来看一份刷量的报价单:

如果你想成为100万大V,只需要10000元就行了。

如果想转评赞播成千上万,也就需要选择套餐8,也就是100块就行了

至于评论,你还可以自定义,夸你美、夸你帅、买买买,想评什么买什么。

那如何鉴别抖音达人是否刷量呢?

依旧借鉴我微博的辨别方式(参考:比明星造假更疯狂,揭秘假时尚博主的流量产业链),看二次社交关系。辨别抖音达人,你只能看的是评论,看内容是否类同,看评论中的抖音ID是否有异常。

我花100元刷了一个新注册抖音用户的ID,我通过这个抖音ID溯源,随意找到了一个微博达人,抖音ID是“包文婧”,认证是演员,查资料显示是包贝尔的妻子。

好吧,多有得罪。

那么,包文婧的数据是真的吗?如何判断呢?

1、大家注意下,包文婧这点信息的评论点赞9.7万、评论3867、转发15.5万。这样的比例本身是有问题的,一般转发是很深层次的操作,转发数应当低于点赞数,除非转发能抽奖、有抽奖。

2、不仅如此,我抽查一部分中间的紧挨着的评论,发现抖音ID点赞、关注、粉丝都是0,这点很诡异。难道是都是新注册的号,都在这天评论了她?可疑。

3、评论的抖音ID中,这些可疑的账号,头像模糊。

更关键的是,这是我购买抖音刷量之后,用刷量的数据ID引入到这个账号的。

所以,是否刷量,很容易辨别了。

当然,我不确定是谁刷的数据,但从结果呈现,数据结果是非常可疑的。

还有哪些抖音号在刷量?他们又是如何刷的?

我正在做的《酸梅奖.中国不推荐博主名录》(第二季)正在收录,欢迎更多有抖音达人投放经验、了解内幕的朋友提供线索,与我一起去伪存真!毕竟我逐个辨别,太累眼了。

至于很多朋友给我发的“抖音KOL资源推介表”,我向来不敢对外发布,毕竟在广告投放上,我是一个媒介保守派。

在我看来,大多数的抖音达人投放,购买的是泡沫。为什么这么说呢?

目前,短视频的流量惊人,但是短视频造假的流量也是惊人的,风险太高,找到一个真正的有影响力太难。

什么“几十万一条,十几万一条不含税”,敢投吗?有效果吗?如何评估?就靠一堆表层点评赞数据,值得信任吗?

毕竟文图的投放与视频不同,在移动端、在抖音平台上、15秒广告你应该如何传达才会被关注、被认知,这需要更多的尝试和磨合。

那么,抖音的未来会怎样?抖音应该成为重点吗?

前后快手,后有微视,生产一条内容,三个平台发送,这已经成了很多视频达人的做法。

在我看来,多一个渠道,多一种尝试吧。毕竟,面对未知的处理能力,才能证明你有多成熟。你说呢?

 

本文作者@阿尚叔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3226.html/feed 0
盘点“抖音与快手的运营战争史”! //www.f-o-p.com/82809.html //www.f-o-p.com/82809.html#respond Wed, 16 May 2018 09:33:36 +0000 //www.f-o-p.com/?p=82809

如何评价抖音运营

内涵段子和今日头条沉淀下来的精英团队的手笔。短期内就起势,形成双微一抖的局面,很伟大。

                                   ——我顶礼膜拜的男神波旬如是说。

所以你难道还不想知道抖音的运营套路吗?下面我给大家分两个层面,论述一下抖音和快手的运营套路:

①从微博、微信、百度新闻三个渠道获取的信息分析抖音和快手的运营套路

②快手和抖音运营风格的区别。

一、抖音是如何火起来的

1、整体节奏

抖音是从2017年3月份岳云鹏转发的一条视频开始,引发了百度指数的暴涨。随后抖音开始走入大众视线。

从2017年12月开始,抖音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展开密集营销节奏的同时,在app上不断推出创意新功能。其中,12月25号上线的尬舞机功能,一夜爆红,推动抖音登顶app下载榜单。

抖音的主要运营方式以下:

①赞助当前爆热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我想和你唱》、《高能少年团》、《中国有嘻哈》、《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这就是街舞》、《狼人前传》《明星大侦探》……

②明星小鲜肉扎堆:吴亦凡、杨洋、angelababy、袁珊珊、迪丽热巴、陈伟霆、鹿晗、关晓彤、鹿晗、张杰、周冬雨、陈赫、易烊千玺、黄子韬、罗志祥、韩庚、何炅……

③主办活动:#抖音校园新唱将#、#原创音乐人#、#LPA音乐奖#、联合众多明星拜年发红包 ……

④每周发布系列内容盘点:“活力周榜”、“一周歌曲精选榜单”,盘点本周的top10爆款视频、爆款歌曲。

④和用户开展各种日常互动互撩对话。

⑤隔10天左右做一次转发抽奖活动。 

2、微博宣传节奏  

抖音从12月份开始,展开密集营销,正式反超快手。

抖音的微博营销策略,就是用各种明星大V来引爆。

现在很多app的爆红都是这个路子,比如今年年初爆火的冲顶大会、百万英雄、芝士超人、百万赢家这几款主流产品都是靠撒钱和明星大v来走入大众视线的。

在“看”的需求十分强烈的视频行业,明星大v的契合度很高。

我对影响微博指数波动的大节点做了分析,分析了每个热点背后的事件。

并整理出了被引爆的营销事件背后,对应的微博营销号。(只放了主要的)

可以看到,好多大v都是长期合作的,固定转发选手。(抖音真的好有钱啊==)

拿2017年9月18号开始的#抖音校园新唱将#的活动举例说明一下,因为这算是抖音的第一次大手笔成名之战:

活动节奏是每月1期,每期有不同的主题,每期会请两个不同的明星来炒作话题。共4期,到11月25号结束。

①第一期先以宁桓宇、耳帝、白举纲这几个音乐领域的明星和大v点燃,然后慢慢加入其它明星和大v,鬼鬼吴映洁、艾力、金九粒、天娱传媒、开心麻花的马丽等继续引爆。后面还跟了各种几万粉儿的小v持续跟进。

②在微信上也攒了一大批微信号一起宣传

可以看到,这些微信号都是一些大学的账号或是音乐类的垂直账号。

而且好多账号都是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发了许多条

这里是其中的39个公众号

如此大手笔,简直是霸占全国所有学校的架势……

能在短暂的时间里,谈下这么多账号……

四面出击的抖音爸爸真的是太牛逼了,不管是执行力还是金钱力……

③同时在知乎上用小号自问自答,但是知乎没做出声势。

④还有各种新闻传播配合。

最后这个话题在微博的达到3517.8万阅读,47w讨论。

个人觉得,从绝对值来说,这些数据不算很高。

但这次全网营销是2017年抖音微博热点的最高峰,也算是抖音的成名之作了

3、新闻宣传节奏分析:

我从每个月的百度指数波动节点,找到了对应的原因。整理了抖音和快手,从2017年11月份开始的新闻传播内容。

这些汇总后,可以算是抖音和快手的所有营销套路了……

标黄的是当月影响最大的新闻。

可以对比一下抖音和快手的新闻传播内容,虽然快手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内容的吸睛程度差距还是很大。

抖音都是围绕明星、综艺、ip等内容方向的事件营销,每个标题里都有足够吸睛的关键词,有很强的话题性和传播度。

而快手的传播方向还是集中在ceo的行业发声这种中规中矩的路子,实在不够吸引人。

比如快手这条新闻,明明有马东、高晓松、吴晓波这样足够抢眼球的词,非要起成这样新闻联播式的标题。

换成《快手携马东、高晓松pk罗振宇 2018“思想跨年” 谁赢了?》是不是好一点(菜鸟一枚,纯粹抛砖引玉,随便看看~)

在“看”的需求十分强烈的视频行业,快手的新闻宣传是不够吸睛的。

4、微信传播节点分析

关于主要事件营销我以上基本上都说过了。

微信方面也都是用一些营销号来配合以上这些事件营销,所以要拆解的话,就直接把我微博上列举的“事件关键词+抖音”搜索,各种传播节点就一目了然了……

看看哪些可以学习的。套路比较雷同,我就不赘述了。

二、快手的佛系运营

1.整体节奏

快手和抖音在运营和内容调性方面的差距非常大。抖音通过一系列层层设计的运营,一路高歌猛进,短时间内起势。

而快手似乎看不到明显的运营痕迹,甚至说交给用户去运营。他们团队简直就是佛系的,不太能找到事件营销和活动运营之类的。

真的符合ceo宿华说的,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

相对于抖音,快手的运营就没有太多套路。我个人觉得快手的走红,有点像以前爆红的足迹、脸萌等现象级app,几乎都是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引起的爆发。创业的也都是草根团队。

快手是从2017年2月份开始崭露头角的:

①明星:潘长江,柳岩,王祖蓝……

②赞助综艺:《奇葩大会》、《思想跨年》、《吐槽大会》、《明星的诞生》、《奔跑吧兄弟》、《声临其境》、《快乐大本营》

③主办活动:#快手的500个家乡#、#快手带你看世界#

④转发送电影票活动:从2017年2月开始,快手用一些电影票来做“转发送电影票”的活动,活跃粉丝。全年平均来算,每月大约2次这样的活动。

一些热们电影的转发效果还挺好的,比如《刺客信条》、《生化危机:终章》、《爱乐之城》、《捉妖记2》、《妖妖灵》、《解忧杂货店》、《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2.微博

翻完了每个热点之后,微博并不是快手运营推广的阵地,微博上基本没有什么快手运营的痕迹。从营销角度来看,没什么值得拆解学习的。

①微博上的热点趋势,基本上都是其他带“快手”关键字的事件,并不是这个“短视频app的快手”。

真正与快手相关的也都是一些负面新闻居多:

比如2016年6月份刷屏全网的事件,一个id是“吃货凤姐”的大妈,疑似被儿子胁迫,为涨粉拍生吃虫,吃金鱼,吃灯泡,还用鼻子抽烟等等不可思议的视频。让人哑然。

快手网红杨清柠和王乐乐,这对毁三观网红“早孕情侣”,演绎各种小三、劈腿、家暴、艾滋病等等狗血撕逼大战。

快手的新闻都是平台上网红的新闻,比如牌牌琪、骚白、天佑等人的单独新闻,快手本身的品牌声量很少

②其实快手在三月份做过一个#快手带你看世界#的活动,还在奇葩大会中植入了广告:马东、肖骁、颜如晶、等都给拍过广告。

但是没有形成大片的传播,因为没有投入营销大号来转发:

由赵又廷、肖骁在奇葩大会中植入的广告,如此具有话题性的节目和明星,基本上是0转发0互动

马东、蔡康永在奇葩大会配合打广告的视频,也只用了一个大号转发,剩下转发的都是透明小号。

还有上文说到快手的跨年活动,快手赞助浙江卫视的《思想跨年》,由马东、高晓松、吴晓波、张绍刚一起主持的这场整容强大的跨年晚会,也没形成立体式大面积传播。

新闻传播量少,而且新闻标题重点不突出微信上搜“快手思想跨年”文章基本为0。微信搜“快手马东”文章也基本为0。

以上赞助的其他综艺和开展的活动也都没有强运营,尤其是#快手的500个家乡#、#快手带你看世界#这两个时间跨度很长,且内涵很棒的活动,营销也没有全盘展开……

所以我有点奇怪,我觉得快手的运营有点矛盾。

如果是因为内容和用户定位的原因,用户不活跃在微博,不是奇葩大会的受众,那为什么又要花大钱赞助奇葩大会、思想跨年这种很贵的节目?

既然赞助了,为什么不好好宣传?从营销效果来看,对事件的宣传比事件本身重要。

史玉柱说,广告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充分大,能大到多少大到多少。

就像烧开水,刚刚烧热了一点,你就把火撤了,这水永远也烧不开。前面的火也白烧了。

个人觉得他们的营销定位是不准确不聚焦的,东一枪西一枪的感觉。这点我后面细说。

3.新闻传播套路

见上文以上跟抖音新闻传播的对比。

4.微信传播节点

以上套路基本涵盖。

三、总结

1.两者运营风格对比:

①“社交+”时代降临,无社交,不运营。

抖音相比快手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社交的把握上,抖音在UGC上非常努力。

用一波又一波的活动和事件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脉冲式传播,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火爆全网。全套操作快准狠稳,正如波旬所说,是内涵段子、今日头条沉淀下来的运营精英,有深厚的运营经验了。

但是硬币都有两面,个人觉得,这种强运营也会有弊端。比如:你怎么能确定你创造的流行可以一直满足变幻无常的观众口味?(没人知道)

②快手的运营方式就偏佛系,基本上看不到运营的痕迹。

但通过各种分析之后,我觉得快手的行为是纠结的。如上文所说,花了大钱赞助综艺节目,却不好好营销发酵效果。感觉像被束缚了一样,没有放开手脚。

我的猜想是现在的快手内部,内容定位出现了迷茫

虽然然外界一直在说两个app市场定位不一样,抖音是一二线人群,快手是农村包围城市。但实际上两者是有重叠用户的,双方是有正面竞争的。

所以快手虽然嘴上说着“去中心化运营”,让每个人都成为主角。可是面临抖音这样的劲敌,还是慌了。

本能的做出回击反应,但是招式却不够狠。因为目标和定位都没有明确。一方面顾忌原先的运营定位,一方面又害怕后方的敌人追上。有种在此岸观望彼岸,两头都不到岸的半推半就感。

2、所以快手和抖音未来结局如何?

中国城镇化在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乡镇的互联网基因完全爆发也不是久远的事情。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需要一个发声的平台,这是快手非常大的优势。

而且快手平台上确实有很多来自底层的美好的视频,让人感受到淳朴的力量。相比抖音的炫酷,快手让我感到很亲切。这些原生态的生活仿佛是我家里那些阿姨,大妈的样子。

所以快手应该稳住自己目前的优势战场,并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渗透和优化,真的做到农村包围城市。眼光不要盯着竞争对手,而是要盯着未来。

就我目前浅薄的调查来看,快手的运营还有很多可以开拓的空间,内容定位也还需要更精确的打造。

比如用户氛围,就是是快手最大的软肋。用户之间就没有热烈的讨论感,对平台没有引以为豪的拥护感。都是抱着播眼球、猎奇的角度来看戏的状态。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闭环。

一些头部网红经常曝出撕逼,斗殴等狗血又辣眼睛的新闻。这些都会对品牌造成极大的创伤。可能是快手不介入的运营风格,没有给他们打造一种美好的向往。

所以抖音也洞察到了这一点,品牌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 再通过强引导给了这样的憧憬,让用户有荣耀感和归属感。所以对于快手来说,要抓紧内容调性的改善和运营策略的火力了。这是目前关乎快手九死一生的事。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顾客不会主动送上门。产品和营销同样重要。最好的产品未必会常常获胜,你发明了新产品却没有有效的营销方式,那么你的产品将很难做下去——无论你的产品质量有多好。

再加上目前腾讯、网易云音乐、360等巨头也入局了,竞争进入密集竞争时期。对已经走上战场的初创企业,没有犹豫的时间了。快鱼吃慢鱼,拼的就是执行力。不仅要战斗,还必须得赢,没有中间选择。

你不止拥有自己生命的代理权,还拥有这世界上某个重要角落的代理权。

 

本文作者@贤者豆角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2809.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