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广告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Tue, 20 Nov 2018 05:59:4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19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SEM广告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如何构建运营体系? //www.f-o-p.com/107122.html Tue, 20 Nov 2018 05:59:36 +0000 //www.f-o-p.com/?p=107122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内心其实有些底气不足。讲真,运营体系的构建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论可以遵循,它更多地是要依靠运营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进而搭建一套适合产品本身的运营体系,且产品类型和所处行业的不同,所构建出来的运营体系往往也天差地别。

哪怕就算成功构建了运营体系,并实现稳定运转。这也并不是一个运营人员工作的最终点,我们还要不断去优化体系内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提高体系整体的工作效率。所以关于运营体系方面的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这方面的任何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最终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实效,才是硬道理。

尽管如此,有关运营体系的构建,仍有一些底层的逻辑和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这方面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首先看下,这里谈到的运营体系究竟是什么?

一、运营体系究竟是什么?

广义上来讲,任何一个商业组织,只要已经实现稳定盈利,那么就必然存在着一套运营体系。因为商业利润不会凭空产生,它是运营体系运转的结果。而在互联网行业,运营体系要比传统行业复杂得多,它一般涵盖三方面的内容:用户关键行为、用户运营策略和增长策略,这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来看一个来自教育培训行业的简单例子,2012年以前,互联网的流量还十分便宜,大概只有几毛钱,当时的百度竞价是大部分教育培训企业的主要获客渠道,他们的运营体系也极为精简,大概囊括5个关键环节:

  1. 首先,通过百度的SEM广告,触达到意向用户;
  2. 然后,客服通过与意向用户交流,获取其联系方式,并交给销售;
  3. 销售再通过网销、电销等多种手段,转化用户付费;
  4. 用户付费报名课程后,提供给用户优质课程及服务,提升满意度,营造良好口碑;
  5. 用户对该机构的品牌形成认可,进而带动其口碑传播。

这5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营体系。在这样一套运营体系中,增长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SEM广告获取用户;用户运营策略也很简单,就是客服以获取用户联系方式为目的的话术设计,以及销售转化;用户关键行为的界定更是清晰无比——付费报名课程。

这套体系的本质是一个层层筛选的流量漏斗。我们要想提高这套体系的工作成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 一方面,可以优化SEM投放。SEM作为该漏斗的第一层,所获取流量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漏斗的转化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加大SEM投放力度,触达到更多的用户,或者通过优化关键词投放和创意描述,提高所触达用户的精准度。
  •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这5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着手,增强环节之间的衔接。比如:通过不断优化客服接待的话术,我们就可以降低漏斗第一环节到第二环节的流失率,进而提升这套漏斗体系的整体运转效果。

运营体系可以保证公司的核心业务正常运转。我们甚至能这么理解,运营体系就相当于公司的一台印钞机,只要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创造效益。但问题在于,运营体系是很脆弱的,它是多个环节的有机组合,而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往往就会导致整个体系的瘫痪,从而给公司的业务造成致命打击。

这一点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如上文提到的教育培训例子,在早期SEM获客成本较低的时代,这套运营体系是非常高效的,达内、千锋等企业就是这种运营体系的受益者,他们在早期依靠SEM的流量红利完成了原始积累。但是如今的SEM获客成本早已高企,这套运营体系已经不是所有机构都能玩得起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工作中就应该时刻保持敏感。一方面应该根据用户的数据反馈,不断调整优化用户运营策略,进而增强这个策略的转化率。而更重要的则是要为产品建立多个增长策略,增长策略往往和渠道推广密切相关,当某个渠道的流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的时候,多个增长策略能够确保我们的业务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二、如何去构建运营体系?

在运营体系视角,我们可以把运营的日常工作分为三大块:

  1. 构建新的运营体系;
  2. 对既有运营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
  3. 维持既有运营体系的正常运转。

而这其中,构建运营体系无疑是最有价值,也是最富于挑战性的工作内容,那么运营体系应该怎么去构建呢?我们可以从用户关键行为、用户运营策略和增长策略这三个层面去着手。

1. 界定用户关键行为

任何一款产品,都存在着一个用户关键行为。在用户成长历程中,这个行为的发生是用户成长的转折点,它的发生率往往代表着用户对这一产品的认可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价值。

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关键行为的发生不一定等同于KPI,而是对KPI的完成影响较大的一个或两个因素。比如说:GMV是电商平台最关心的KPI指标,而GMV和用户的订单数以及订单金额高度相关,那么,用户下单就可以作为最关键的用户行为

知识付费产品中,用户关键行为一般是付费报名某门课程或专栏,而在知乎、微博这样的社区产品中,这一关键行为往往是用户发出的第一条状态。不管如何,我们只有界定了用户关键行为后,才能明确运营体系构建的方向,用户关键行为是运营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一旦我们界定了这个行为,我们就要在后续的用户运营策略中,最大程度确保这一行为的发生。

2. 制定用户运营策略

当通过各种运营手段,为产品拉来了一批用户后,我们如何对这些用户进行引导,确保关键行为的发生,并促使他们深度体验我们的产品价值?这正是用户运营策略要解决的问题。

用户运营策略是运营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用户运营策略,那么增长策略的制定便没有意义,用户关键行为的发生更是无从谈起。

用户运营策略大概包括三个方面:新手引导、用户成长体系和流失用户召回

(1)新手引导

当我们界定出用户关键行为后,我们就要在新手引导流程上,确保这一行为发生的几率。比如说:某网站界定出的用户关键行为是注册,那么,一个比较合理的用户引导设计就是,当用户首次访问网站时,弹出一个新人大礼包,用户点击领取后,需要完成注册,以此来增加用户关键行为发生的几率。

当然,用户关键行为的发生,有时候并不能只依靠新手引导,很多时候新手引导的设计只是让用户完成某些动作,而这些动作的完成将有利于关键行为的发生。比如:知乎、微博等社区在新用户完成注册后,都会去引导他们去关注其他优质回答者,或者向用户推荐一些优质内容,因为只有这样,用户才有可能在后续的成长体系中发表自己的第一条状态。

(2)搭建用户成长体系

用户成长体系的目标是让用户“自愿”去完成我们的预设动作,这个动作可能是关键行为的发生,也可能是深度体验我们的产品,引导其成长为粉丝用户。

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用户成长体系,对于一些需求极其强烈的产品,比如微信、12306等,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搭建一套成长体系去激励用户。适合构建用户成长体系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些高频的,需求没那么强烈的产品。

一般用户成长体系的构建都采取游戏化的设计,即让用户完成一些任务,并相应地给用户一些激励。这些任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新手任务、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

新手任务一般要求用户完善个人资料、绑定手机号码等;常规任务则可以提升日活,最典型的就是每日签到;非常规任务往往伴随着一些运营活动出现,它不是固定周期出现的一些任务,用户通过非常规任务的完成,往往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而关于用户激励,最为常见的则是给那些完成某些任务的用户,发放可以在平台内流通的虚拟货币或优惠券。

(3)流失用户召回

关于用户流失,我们应该明确两点:

  1. 用户流失是必然的。无论任何产品,用户都是有一定生命周期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延长这一周期。
  2. 要想挽回一个彻底流失的用户,难度非常大,但是如果挽回一个即将流失的用户,其难度要比增加一个新用户小得多。

明确以上两点后,我们就能清楚,流失用户召回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套用户流失预警机制。这套预警机制建立的前提是用户流失模型,用户流失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用户在流失前会呈现哪些特征(如用户访问频率从之前的一天两次,降低到两天一次),以及分析呈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清楚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在用户呈现出这些特征后,运用各种运营手段对这些用户进行特殊关照,尽可能的挽回他们。

3. 增长策略

增长策略解决的是流量如何获取的问题。它是运营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再完美的运营体系也只有在获取一部分流量后,才可以运转下去。并且在一款相对成熟的互联网产品的运营中,增长策略不会只有一个,而是付费增长策略和免费增长策略多轨并行相互交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整个运营体系在快速运转中,不断变得更为高效,变得更加成熟稳定。

增长策略可以分为两种:产品化的增长策略和外部增长策略。

(1)产品化的增长策略

产品化的增长策略是指融入到产品内部设计当中的增长策略,这种增长策略的执行,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我们可以理解为这种增长策略是用户自发进行的,更多是和产品本身的口碑密切相关。

如:某款产品的“老带新”策略:鼓励用户去向他的朋友推荐该产品,如果有朋友通过他的推荐,使用该产品,那么用户和他的朋友都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再如:大部分知识付费产品都会在产品中融入分销和拼团的设计,用户可以和朋友拼团报名某课程,并且用户还可以去充当分销员,成功分销一个用户后,还会得到一定的提成奖励。

这些其实就是产品化的增长策略,这种策略的效果和产品本身的价值和口碑密切相关,一般不会产生爆发式的增长效果,属于一种能够实现稳定增长的策略。

(2)外部的增长策略

外部增长策略无法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但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如果我们只依靠产品化的增长策略实现增长,那么迟早有一天流量会枯竭。因为产品化的增长策略,是用户自发参与的,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主动参与产品推广。并且在这些主动参与推广的用户中,也存在一个二八定律,即大部分的增长是由很小的一部分用户带来的,一旦这些核心用户停止推广,那么流量将会快速枯竭。

因此,一款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是需要运营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去外部获取流量,这一方面可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持产品本身的新陈代谢。这种手段一般包括各种增长活动、渠道投放和营销事件策划等等。这种策略的执行,往往就需要运营人员深度参与其中了。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针对运营体系的探讨,通过文章我们厘清了运营体系的概念,一句话总结:运营体系是用户关键行为、用户运营策略和增长策略这三大环节的有机组合,运营体系的稳定运转,可以为公司持续不断的带来效益。

而要构建一套运营体系,我们需要从用户关键行为、用户运营策略和增长策略这三方面着手,其中,界定用户关键行为是基础,用户运营策略的制定是核心,而增长策略的制定则是关键。

运营体系的构建依靠运营人员不断的探索实践,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如果你在运营体系方面,有一些思考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苏谈彬,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苏谈彬

]]>
以SEM广告的投放为例,数据分析如何优化推广方法! //www.f-o-p.com/101071.html Sun, 07 Oct 2018 02:35:48 +0000 //www.f-o-p.com/?p=101071 pre_1%

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说过,“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个至理名言堪称广告营销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以投放、推广、裂变等手段为主的获客,作为AARRR漏斗模型的第一级,一直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效果很难保证,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这也是分销裂变等增长方式逐渐成为行业获客新手段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推广技术和方式随时都在迭代更新,而接触这些工作的投放、运营、市场同学, 却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如何准确操盘。

很多人从事这些岗位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如何通过数据分析的反馈,来优化工作内容和流程的需求就越大。

这篇文章,笔记君尝试以SEM广告的投放举例,通过模型化思路,通过渠道广告对转化率点击率两个维度指标进行分析,跟大家分享如何从现有数据结果中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推广转化的方法。

此方法同样可以复用到产品、运营的数据分析反馈中。

对于渠道运营来说,靠谱的SEM营销有核心三要素:产品定位、业务熟悉度、市场变化。

  1. 产品定位:产品的目标用户在哪里?会搜索什么关键词?有什么行为特点等等,这些要全力挖掘,准确把握。
  2. 业务熟悉度:自己产品的功能特点、卖点、与同行产品的优劣势对比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乃至滚瓜烂熟。
  3. 同市场变化:看同行(标杆)的营销推广方向,市场活动,运营动作等,随时保持敏感性并即时更进自己的运营策略。

如上图,我们以渠道运营中,常见的2个数据指标——点击率、转化率为纬度,以点击率为横坐标,转化率为纵坐标,搭建一个渠道转化模型。

由此,我们得到4个象限,每个象限对应不同的渠道效果,即:

  • 第一象限:精准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高)
  • 第二象限:糟糕的广告(点击率低,转化率高)
  • 第三象限:不精准人群(点击率低,转化率低)
  • 第四象限:流失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低)

每一个象限代表的结果都不同,对应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不同,最终需要迭代调整的动作也不同。

通过模型化拆分现有业务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当前存在的显性问题,然后去分析背后的隐性问题,最终寻求杠杆解,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每个象限背后的原因。

第一象限:精准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高)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高,且转化率也高。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很多人点击广告,同时产生了咨询或者购买。说明用户比较愿意点击这条广告,加上转化成功的人也多,进一步说明此类型的广告将“对的信息传递给对的人”,此条渠道很有价值继续深挖。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扩大优质的流量,通过扩大对精准人群的曝光和点击,提升广告点击率。

  • 优化广告创意,保留高点击率的广告创意,优化低点击率的广告创意;
  • 拓展流量,即增加同类关键词,找出同类词的共性进行拓展,如包含某些核心关键词词根的词,另外就是分析搜索词报告,添加价值高的搜索词为关键词。

第二象限:糟糕的广告(点击率低,转化率高)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低,但转化率很高。可以简单理解为只有少部分用户点击了广告,但是点击了广告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产生了咨询。这说明广告落地页和产品价值信息的传递的准确,网站层级也不会有多大问题,主要问题应该是出现在广告投放层级,例如排名不好或创意不够吸引人。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优化广告的创意,以及排名曝光,来提高点击率。

  • 优化排名,提高出价;
  • 优化创意,保持一定的吸引力。

第三象限:不精准人群(点击率低,转化率低)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低,转化率也很低。可以简单理解为很少人点广告,就算点了广告,也很少人咨询,没有转化。说明广告没有很好的展现到目标人群面前,或者广告创意吸引力不够。另外在网站层级也可能出现问题。

因此,其优化方向,既要重思考如何优化广告的创意,以及排名曝光,来提高点击率。还要关注流量的匹配情况,优化精准度。

  1. 提词方向,查看竞价搜索词与业务的匹配度;
  2. 创意问题,创意是否写得太平淡了,及时优化创意;
  3. 广告的匹配方式,是否过于宽泛,匹配到了不相关流量;
  4. 着陆页建设,着陆页与广告的相关性提高,着陆页建设突出卖点痛点;
  5. 也有可能排名问题,广告若排在靠后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甚至第二第三页了,展现和点击都会很少。

在流量低的前提下,我们重点应先从以上5个方向优化。

第四象限:流失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低)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高,转化率很低。可以简单理解为点击广告的人很多,但都不产生咨询。说明可能是广告创意夸大诱导网民点击;另外,转化率不高也有可能是网站和产品(服务)本身导致的,例如网站打开速度慢,着陆页建设差,自身产品毫无优势等原因。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优化产品的价值输出、核心卖点、以及用户进入落地页之后的路径和体验优化。

渠道层面:

  • 创意描述如果过于夸大其实要注意撰写先要把握准确再考虑吸引;
  • 选词方向如果有背离业务方向太多,例如提交了人群词,要注意克制;
  • 匹配方式,通过搜索词报告分析匹配方式是否过于宽泛,可以通过否定词和调整匹配方式优化。

网站层面:

  • 着陆页设计要有主题和结构层次,UI保证吸引力,有突出卖点,循序渐进的引导;
  • 网站打开速度检查网络打开速度,有时候网站空间服务器问题,导致不同网络环境下着陆页的打开速度差距巨大,会影响访客浏览;
  • 转化流程的优化,有些行业直接强制发起沟通和延迟五秒钟发起沟通这种转化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同业务特点没有绝对的参考,建议多交叉尝试各种策略;
  • 着陆页热力图,结合百度统计实时访客,IP、识别码、跳出率、访问深度、访客停留时间来综合判断点击是否为恶意点击。发现恶意点击可借助商盾策略屏蔽。

产品的各要素是否占据市场优势地位,运营的动作、营销活动、促销方式等是否在同行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个很能影响转化,随时分析竞争对手,知己知彼。

 

作者:蚂蚁先生 增长笔记,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蚂蚁先生

]]>
如何通过渠道转化模型,优化转化率? //www.f-o-p.com/100812.html Sat, 29 Sep 2018 09:37:19 +0000 //www.f-o-p.com/?p=100812

 

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说过,“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个至理名言堪称广告营销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以投放、推广、裂变等手段为主的获客,作为AARRR漏斗模型的第一级,一直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效果很难保证,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这也是分销裂变等增长方式逐渐成为行业获客新手段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推广技术和方式随时都在迭代更新,而接触这些工作的投放、运营、市场同学, 却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如何准确操盘。

很多人从事这些岗位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如何通过数据分析的反馈,来优化工作内容和流程的需求就越大。

这篇文章,笔记君尝试以SEM广告的投放举例,通过模型化思路,通过渠道广告对转化率点击率两个维度指标进行分析,跟大家分享如何从现有数据结果中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推广转化的方法。

此方法同样可以复用到产品、运营的数据分析反馈中。

对于渠道运营来说,靠谱的SEM营销有核心三要素:产品定位、业务熟悉度、市场变化。

  1. 产品定位:产品的目标用户在哪里?会搜索什么关键词?有什么行为特点等等,这些要全力挖掘,准确把握。
  2. 业务熟悉度:自己产品的功能特点、卖点、与同行产品的优劣势对比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乃至滚瓜烂熟。
  3. 同市场变化:看同行(标杆)的营销推广方向,市场活动,运营动作等,随时保持敏感性并即时更进自己的运营策略。

如上图,我们以渠道运营中,常见的2个数据指标——点击率、转化率为纬度,以点击率为横坐标,转化率为纵坐标,搭建一个渠道转化模型。

由此,我们得到4个象限,每个象限对应不同的渠道效果,即:

  • 第一象限:精准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高)
  • 第二象限:糟糕的广告(点击率低,转化率高)
  • 第三象限:不精准人群(点击率低,转化率低)
  • 第四象限:流失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低)

每一个象限代表的结果都不同,对应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不同,最终需要迭代调整的动作也不同。

通过模型化拆分现有业务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当前存在的显性问题,然后去分析背后的隐性问题,最终寻求杠杆解,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每个象限背后的原因。

第一象限:精准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高)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高,且转化率也高。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很多人点击广告,同时产生了咨询或者购买。说明用户比较愿意点击这条广告,加上转化成功的人也多,进一步说明此类型的广告将“对的信息传递给对的人”,此条渠道很有价值继续深挖。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扩大优质的流量,通过扩大对精准人群的曝光和点击,提升广告点击率。

  • 优化广告创意,保留高点击率的广告创意,优化低点击率的广告创意;
  • 拓展流量,即增加同类关键词,找出同类词的共性进行拓展,如包含某些核心关键词词根的词,另外就是分析搜索词报告,添加价值高的搜索词为关键词。

第二象限:糟糕的广告(点击率低,转化率高)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低,但转化率很高。可以简单理解为只有少部分用户点击了广告,但是点击了广告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产生了咨询。这说明广告落地页和产品价值信息的传递的准确,网站层级也不会有多大问题,主要问题应该是出现在广告投放层级,例如排名不好或创意不够吸引人。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优化广告的创意,以及排名曝光,来提高点击率。

  • 优化排名,提高出价;
  • 优化创意,保持一定的吸引力。

第三象限:不精准人群(点击率低,转化率低)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低,转化率也很低。可以简单理解为很少人点广告,就算点了广告,也很少人咨询,没有转化。说明广告没有很好的展现到目标人群面前,或者广告创意吸引力不够。另外在网站层级也可能出现问题。

因此,其优化方向,既要重思考如何优化广告的创意,以及排名曝光,来提高点击率。还要关注流量的匹配情况,优化精准度。

  1. 提词方向,查看竞价搜索词与业务的匹配度;
  2. 创意问题,创意是否写得太平淡了,及时优化创意;
  3. 广告的匹配方式,是否过于宽泛,匹配到了不相关流量;
  4. 着陆页建设,着陆页与广告的相关性提高,着陆页建设突出卖点痛点;
  5. 也有可能排名问题,广告若排在靠后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甚至第二第三页了,展现和点击都会很少。

在流量低的前提下,我们重点应先从以上5个方向优化。

第四象限:流失的人群(点击率高,转化率低)

这一类型的广告,点击率很高,转化率很低。可以简单理解为点击广告的人很多,但都不产生咨询。说明可能是广告创意夸大诱导网民点击;另外,转化率不高也有可能是网站和产品(服务)本身导致的,例如网站打开速度慢,着陆页建设差,自身产品毫无优势等原因。

因此,其优化方向,应该着重思考如何优化产品的价值输出、核心卖点、以及用户进入落地页之后的路径和体验优化。

渠道层面:

  • 创意描述如果过于夸大其实要注意撰写先要把握准确再考虑吸引;
  • 选词方向如果有背离业务方向太多,例如提交了人群词,要注意克制;
  • 匹配方式,通过搜索词报告分析匹配方式是否过于宽泛,可以通过否定词和调整匹配方式优化。

网站层面:

  • 着陆页设计要有主题和结构层次,UI保证吸引力,有突出卖点,循序渐进的引导;
  • 网站打开速度检查网络打开速度,有时候网站空间服务器问题,导致不同网络环境下着陆页的打开速度差距巨大,会影响访客浏览;
  • 转化流程的优化,有些行业直接强制发起沟通和延迟五秒钟发起沟通这种转化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同业务特点没有绝对的参考,建议多交叉尝试各种策略;
  • 着陆页热力图,结合百度统计实时访客,IP、识别码、跳出率、访问深度、访客停留时间来综合判断点击是否为恶意点击。发现恶意点击可借助商盾策略屏蔽。

产品的各要素是否占据市场优势地位,运营的动作、营销活动、促销方式等是否在同行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个很能影响转化,随时分析竞争对手,知己知彼。

 

作者:蚂蚁先生,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蚂蚁先生

]]>
如何通过SEO、SEM和微信公众号运营获取精准用户,达到最大转化 //www.f-o-p.com/79774.html //www.f-o-p.com/79774.html#respond Mon, 23 Apr 2018 10:07:41 +0000 //www.f-o-p.com/?p=79774
如何利用SEO技术做到零预算让网站的精准流量成倍增长?如何使用SEO技巧为其他媒体平台有效引流SEM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做到最大的转化?本文将会与我们一一揭晓——

一、把SEO当作网站运营推广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

 

SEO,即搜索引擎优化。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利用搜索引擎的算法规则来提升网站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排名。当你对某一产品产生兴趣时,想要进一步去了解时,你一般会这么做?

相信很多人会通过这两种方式去了解:

 

  • 直接找朋友去询问(涉及到品牌知名度)
  • 自己到网上去搜搜看(针对主流搜索引擎)

而SEO,就是让用户在网上搜索相关词语时,你的网站信息能够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前面,从而更容易的先被用户看到。

 

如何利用SEO技术做到零预算让网站的精准流量成倍增长?如何使用SEO技巧为其他媒体平台(如公众号、知乎等)有效引流?

(1)找对正确的关键词

A、与公司的业务相关

 

分析所在行业实际情况,通过公司的相关领导、市场部、销售部了解公司具体业务。根据公司的业务范围,目标用户分布情况、行业、产品专用词汇,以及公司对客户的了解,来选择关键词。

B、符合用户的真实搜索情况

  • 当用户知道你,想要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你时,一般会直接搜索公司,品牌词来查看。
  • 当用户只是有意向或有兴趣要查找某一行业的产品时,通常会搜索产品词,行业通用词以及相应的长尾词来查看。
  • 当用户并不知道你也无意向了解时,只是在上网搜索相关的行业资料或者浏览行业资讯时,会通过某些行业通用词和人群词搜索,也可能在无意中看到你,从而知道了你并引发兴趣。

 

这些词的词性不同,同样也代表着搜索用户的意向程度不同。一方面可以通过百度指数等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调研,了解用户搜索喜好。

 

C、能够竞争得过同行网站

通过竞争对手网站选择的关键词及实力,百度指数的高低,以及同行业关键词竞争度,来了解这个关键词优化的难易度。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选择对应的关键词,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排名。

例如,“钢琴”,“钢琴培训”,“深圳钢琴培训”,“深圳钢琴初学者培训机构”,不同的词搜索量不同,竞争程度及优化难度也不同。

选择与公司的业务相关,符合用户的真实搜索情况,具备一定的搜索量,并且结合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能够竞争得过同行网站,这样的词才是能给你网站带来精准有效流量的词,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断。

 

从SEO的角度来讲,关键词可以分为核心关键词(品牌词,产品词)和长尾关键词(其他的词、长词及由关键词组合成的词)。核心关键词通常布局网站主页,是主要的优化词。而长尾词因为竞争小,搜索量小,但更加精准,同样是SEO必须重视和研究的。

 

(2)网站引流主要有两种方式

A、通过提升网站关键词排名来获取流量

SEO流量=站点的展现量x页面的点击率

虽然一般网站选择的核心关键词的搜索量会比较大,但因为竞争的关系,一个网站所能优化上去的核心关键词的数量是很有限的,其排名能够占据的首页位置数量也有限,所以除了依靠网站核心关键词的排名来获取流量,我们还应该利用大量长尾词的排名来收割流量。某些长尾关键词优势发挥的效果更佳明显。

例如,一个搜索“篮球鞋”和一个搜索“耐克2018年新款男士篮球鞋”的人,谁的了解和购买意向会更加强烈?

通过对网站专题页或内容页保持持续定期的优质内容建设,做好标题关键词及文章内容关键词的布局(四处一词),注重网站的内外链优化,注重权重的传递,让尽可能多的长尾词获得良好的排名,从而得到更多的展现和点击机会。

 

做SEO不能单纯的只为做排名而做排名。

传统的SEO往往只是利用搜索引擎算法规则来堆砌排名影响因素,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排名做上去就行,往往忽略了网站及内容运营的重要性。

在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的时代下,SEO同样要重视分析用户的搜索需求,了解用户搜索这个关键词时是希望得到什么,根据不同的关键词来制作不同的优质的着陆页内容,不然即使把排名做上去了,用户点击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页面内容也不能马上吸引到他,随即关掉了,又有什么意义。

 

优质的内容能够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兴趣,好的内容设计是可以直接达到特定的转化效果的。

所以,通过良好的核心关键词和大量的长尾关键词排名,在搜索结果页面占据更多的流量入口,来为网站获取到大量的浏览用户。

 

B、通过网站外部来获取流量

许多人会在知乎里面回答问题,而在个人签名和答案里面通常会提及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品牌、产品名字等。还有就是在答案中放置相关内容或者其他推荐内容的链接,如果这个链接同样是链到知乎内的,这种链接我们称为内链,而如果是链接到知乎外的,例如自己的网站,微信文章,这种链接我们称为外链。而这就是我们利用SEO外链技巧来为网站或其他媒体平台最精准有效的引流方式之一。

 

巧用锚文本外链做诱饵

你可以用带有关键词,或者与你网站内容相关的标题,寻找与你行业相关或符合目标用户群体特性的网站平台上,通过放置锚文本外链的方式来为自己的网站或平台带来流量。当然也要注意遵守每个平台的规则,当有些平台不给放置链接时,则用植入某些关键词或软文方式来引流。

另外,通过第三方平台,例如自媒体,论坛,门户,百度产品类,新闻源等等,有意识的选择带有特定的关键词或长尾关键词文章标题进行优质文章的编写和发布,一来是借助这些平台本身的流量,二来是这些内容很可能同样被搜索引擎收录并获得好的排名;而针对今日头条大鱼号企鹅号等采用算法分发机制,针对不同人群,千人千面推荐不同内容的平台,我们则要注重平台规则及用户的喜好来设置好标题风格及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率。

 

就这样,通过尽可能多的第三方平台,利用大量关键词、长尾词及内容形成矩阵化布局。经过长时间积累,甚至可以达到全网覆盖的效果。从而抢占更多的排名和曝光,为网站带来大量源源不断精准流量。

例如我们当时因为同行业并不注重互联网宣传,关键词竞争力度小,无疑给我们很好的机会,最终当用户搜索行业内的某些相关行业关键词时,我们的产品信息占到了60%以上,为网站的自然流量带来数十倍的增长。

当网站开始有了固定的流量后,更深入的就是分析网站流量来源及用户的浏览行为路径,停留时间,转化等,来调整网站的内容规划以及进行不同渠道的筛选。

讲完网站引流的免费方法,现在我们接下来讲另一种付费的。

 

二、SEM的本质就是购买精准流量

魏泽西事件发生后,虽然对竞价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通过对身边很多朋友,同事以及咨询过来的用户的了解,其实大部分人依旧不懂的区分竞价和自然排名,而在非医疗类的行业,对于真正有需求的人来说,并不会在意这些,能找到需要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SEM广告与自然排名的区分

 

1、购买流量的本质是购买有效用户

相对于SEO,SEM在创意展现和页面内容创作上更加的自由,其排名与关键词设置及出价等有关,不受搜索引擎规则影响。

竞价投放除了推广技巧,同样考究对自身产品与竞品的了解,及对目标受众群体心理的把握,从关键词的挖掘,竞价账户的搭建,再到关键词出价策略,地域、时段的投放,创意文案的编写,营销着陆页的设计引导,以及客服/销售的沟通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整个过程从展现,点击,访问,咨询,订单(有些行业访问后直接就到注册或下单)等各个环节转化呈漏斗形态。

 

来源:百度

 

在讲SEO时,我们提到用户会多次搜索不同的关键词来了解我们,这些词的词性不同,也代表着搜索用户的购买意向程度不同。而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大部分用户在了解信息时往往会进行多次搜索了解对比后,才会产生购买或进一步行为。

简单来说,用户在搜索阶段的转化行为就是一个需求过度的阶段。

 

  • 第一阶段:有了兴趣,收集信息,了解相关产品介绍 —— 搜索量大,转化低
  • 第二阶段:产品对比,集合自己需求对比优势,价格等 —— 搜索量中等,转化中
  • 第三阶段:品牌选择,已产生明确意向,有一定信任度 —— 搜索量小,转化高

 

从知晓-熟悉-考虑-购买的过程

这对于SEM来说,如何把握好用户在每个环节的心态,要更为注重。因为涉及到广告费用的快速消耗,SEM要更加注重最终的转化效果,如何获取更多的精准流量,减少用户在每个环节的流失率,提高每个环节的转化率,最终获得有效用户促成订单,是降低CAC(获客成本),提高ROI(投产比)的重要手段。

 

推广转化漏斗及各环节影响转化的因素

 

2、SEM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做到最大的转化?

(1)账户优化要开源节流

SEM广告展现的范围和精准程度离不开关键词的选择和出价。从漏斗的思维上看,账户的优化要把握好四个字: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打开流量,节流就是阻止无效流量。提高预算,扩宽匹配模式,降低关键词出价等都是开源的办法,而缩窄匹配模式,做好否词等则是节流的办法。

 

在关键词的选择上,一方面我们要最大化的圈定潜在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则要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体。

(2)精细化的账户搭建

我比较推崇对整个账户做精细化管理,在最初搭建账户时,就对账户结构做细致的分类,例如将同一个维度的关键词进行长尾和核心划分,便于高效管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心态层次,消费能力等进行关键词的划分,以目标受众群体的特征来参照。

来源:网络

 

(3)针对不同的关键词编写不同的创意

不同的关键词代表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的关键词及受众人群有针对性的编写不同的创意,多采用短句的形式,突出产品特点及目标受众的吸引点,同时注重关键词的飘红。从而获得更多目标用户的兴趣和点击。

例如奶茶加盟,有资本有投资经验的用户更注重的是投资回报率,创意中可以突出“年收入XX万”;而有些资金少,无经验的用户可能更关注的是如何用最少成本开店运营,这时创意里可以突出“0加盟费,0押金,全程培训指导”等。

 

(4)针对不同的创意设计不同的着陆页

可以把关键词及对应的创意做一个归类,针对不同的人群,及创意内容,来设计不同的着陆页内容。

着陆页是最直接涉及到是否能直接达到销售或转化的目的,所以着陆页的设计是整个推广环节中最为重要的转化环节之一。

做访谈,做调研。制作着陆页之前,一定要真正做到了解行业特点,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了解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真正的痛点,找到用户的不满,为用户消除不满,告诉他怎么解决,这样可以解决。即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去帮他解决问题,帮他找出说服他自己的理由。(想起曾跟在商超大姐大妈身后学习了近一个月的售货技巧,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成交率差别真的很大)

 

例如:

针对品牌词,我们用的是品牌实力+产品特色+产品价值+用户信任感+咨询优惠的内容来设计着陆页内容;而针对产品词,我们用的是品牌实力+用户痛点+解决方案+产品对比+用户信任感+咨询优惠的内容来设计着陆页内容。

由此来提高页面的咨询(下单/注册)转化效果,也可通过A/B测试进行对比,逐渐调整页面,提高咨询(下单/注册)量。

 

同时做好账户数据积累,数据对比观察,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别化,及时发现问题来源,根据数据信息来决定整个账户的优化方向。

运用这些方法调整,我们在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咨询量提升了2倍以上。

通过常用的渠道铺设,占据流量入口;而通过品牌传播,占据用户认知。公众号则是我们传播品牌,进行目标用户积累,培养和转化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式。

 

 

三、微信公众号运营,价值决定成败

 

我们所在的是一个非常细分的ToB垂直行业,属于某个行业专用的管理类系统,具体是哪个的不说了。我们在全国的潜在目标用户,即有购买决策权的用户人数在2~3万左右,而属于该同行业的人群大约在7~8万左右。用户年龄在35~55岁之间。而产品具有高价,复购率低,项目实施周期长等特点……

To C和To B 用户的本质区别

 

2016年初的时候我们公司开始做微信公众号。当时小编负责运营公众号内容,后来我帮忙建立社群,做会议直播,创建微课堂邀请行业的大伽来线上讲课等等。再后来当竞价账户稳定了之后招了新的SEMer来负责,我开始专注研究起公众号的运营策划。通过学习其他行业公众号做粉丝裂变,做用户活动等,3个多月的时间,公众号粉丝人数翻了1倍,头条平均阅读量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公众号来的月有效咨询数量提高了数十倍。并在8千多粉丝时做出行业内第一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

 

1、微信的红利真的过去了吗?

从我们公众号上转化成我们的产品咨询用户的很少是靠我们的营销活动,绝大部分都是用户的主动咨询。

目前我们还仅仅是靠粉丝的拉新和促活,在几乎不主动营销的情况下,只是提供一个了解和咨询产品的诱导入口,自然就做到的粉丝转化。(其实我们并不提供软件试用,也没有任何优惠活动)

公众号菜单入口

 

而这些信息通过我们销售打电话联系后,确认有明确了解意向并进入下一步沟通的占到70%左右。而这些筛选后的信息我们才称为是有效咨询(信息)。

 

相对于微信刚出现的前几年,现在微信所起到的效果确实并不如从前,一是随着公众号的数量越来越多,内容上人们的可选择性太多了;二是各种平台,例如直播,头条等的出现,也在不断瓜分着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但不管变的是新的内容承载形式,还是新的内容展现形式,内容价值本身的重要性却是一直是不变的。

如何利用公众号提供与众不同的内容,对用户真正有价值和被认可的东西,未来将会变得越来重要。相对于在内容越来越多和竞争越来越大的大众领域,垂直细分行业内容的稀缺性和专业性,则要更具有优势。

 

2、企业公众号除了写产品还能干什么?

从一开始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坚持围绕精准粉丝来做,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我们也仅是把目标放大到该行业里的人群里。因为行业特性的关系,我们很清楚非精准粉丝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而精准粉丝才是我们最终能够转化并获得收入的真正用户。

 

(1)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如何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用户需要什么?所有的推广运营工作之前都需要先对你的用户做一个清晰的画像,从职业,年龄,城市,家庭,收入,兴趣,标签等等维度去分析用户的特征,真正去了解你的用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最开始时,我们自己准备了一张清单,列举了一些用户可能会关注的内容,以及微信的使用行为习惯等,并让市场部提供给我们一张已经购买过我们产品的用户名单,然后一个个打电话过去询问。通过这种方式来决定每天公众号要提供的内容类型,以及推送频率和时间。当时最尴尬的是遇到不少上了年纪的用户微信使用频率低,甚至不会基础的微信操作,也是靠很长的时间才把一部分用户习惯培养起来,这也是我们文章阅读率偏低于其他行业的原因。后面则通过社群及公众号后台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喜好,由此来测试和调整内容。

 

通过为粉丝用户提供行业内的政策资讯,知识干货,微课堂,学术会议直播,社群运营等不同形式的内容来留住用户和促活;通过后台文章的阅读量、转发分享量、点赞数等数据分析,判断文章价值和用户喜好,来筛选调整内容类型,通过提高内容转发分享来拉新。

 

另一方面,经过几种不同方式的测试,目前对于我们用户群体来说拉新最好的效果还是资料干货分享裂变。微课堂最近也开始尝试做裂变的分享,以前用的是填报名表收集用户信息。

 

也尝试过收费,但效果一般,我们一般都是以免费为主,因为我们也并不靠这个牟利,目的还是在于品牌的传播。但从最近一次课程裂变的效果来看同样并不如意,一方面是新增用户的抵触心理,也可能和用户特性(身份地位,岗位竞争压力低,学习动力不足)以及课程内容(只作为增长管理知识补充了解,而不是专业技能培训)有关系,导致裂变比率偏低。

 

所以我们也打算尝试改变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新增用户先听课,取得他们的信任感和对课程的认可,后面再采取裂变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关注公众号后进群,转发分享的人可以参与抽奖,通过这种方式来的吸引更多的人主动来转发裂变。在促活的前提下再考虑拉新和转化问题。

 

接下来也打算把一部分目标放在行业内即将及刚晋升管理层的用户身上,他们相对于老一任更为年轻,对新鲜事物的熟悉和接受程度更高,也对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2)帮助用户,你得到的会是用户的友谊和信任

  • 有用户打电话过来问我们出不出书,说一直看我们的公众号内容,对他的帮助很大。其实我们的内容大部分也都是从网上收集整理来的,有时会进行二次编辑,原创很少。
  • 有咨询我们产品的用户自己会这样说,觉得我们的每天发的内容写得好,微课堂的老师也讲得不错,我们的产品肯定也不差。
  • 还有在某个行业群上看到有人提及到我们的产品时说,产品不知道好不好用,但经常能看到他们的信息,说的还是挺好的。
  • 也有遇到过当别人有需求找熟人询问时,对方说自己用的其他家的产品不满意,觉得我们的应该不错,推荐他用我们的。

……

 

3、全国目标用户群体不到10万,粉丝只有8千多,如何能做到10万+文章?

后台文章数据

最初是受了某些垂直类公众号的启发,做的一次尝试,利用粉丝群体的特性,找到粉丝与群体大众的一个连接点,一开始也没想到真的就10万+了,确实也有些运气的存在。

 

我们当时利用的是行业的一个政策热点,其实我们在这之前的上一周也发布过一篇同样的政策资讯,但当时阅读量只有1千左右,而两篇文章的不同在于,第一篇完全是针对业内的政策资讯,而第二篇我们则把这个政策对民生的影响,以及网上对这一政策的反应被赞同较多的且有争议性的观点整理了出来,而通过我们的粉丝群体,无疑是在该领域比较有权威,以及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人转发扩散出去,就这样火来起来。

 

之所以能够突破目标群体总数的限制,除了内容本身具有传播性(价值或情感驱动),最主要还是粉丝群体里kol属性的发挥了作用。

 

例如某个针对医生的平台发布了一条疾病预防或健康保养信息,一开始可能只是会在医生的小圈子里扩散而已,而你发的信息首先引起医生们的赞同和重视,具有他们愿意去主动传播的价值或动力。医生在各自的圈子里的健康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一个医生的转发出去效果是有限的,但如果你平台的粉丝都是医生,当有100个,1000甚至更多的医生都在对外转发时,普通群众无疑会更相信由医生发出来的信息,再次转发相互告知,这样造成传播的量级就更加庞大了。

 

就像现在很多品牌做活动时都会去找符合自己目标群体的KOL合作一样,想想如果你的公众号粉丝其实天生就具备某些KOL属性呢?

 

这样会不会带来粉丝不精准?

 

总阅读量20万+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了近2000的粉丝增长,从我们公众号后台的前后半个月数据来看,20万+前后几天取关人数只在100人左右,一个月内取关的人数和以前基本持平,并没有异常波动,而粉丝增长之后的文章阅读量都在明显增长。这可能也与我们文章头部和底部引导关注公众号时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有关。

 

10w+前后取关数据

 

四、找准适合自己的渠道才重要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行业和产品,以及目标群体特性的原因,很多新的媒体平台的玩法都不适合我们,例如我们的用户很少有上微博的;投放神马几乎没有流量;通过今日头条投放得到的用户信息相比其他渠道信息质量太差,CAC太高等等。

 

不过,接下来还会继续研究尝试其他的渠道以及不同的运营方法。一方面是为了开拓渠道寻找业绩突破点,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特定的方法和特定的渠道内能获取的总流量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增长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成本越来越高。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能够再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本文作者@彦心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9774.html/feed 0
为什么有些落地页,你看了就想买? //www.f-o-p.com/55319.html //www.f-o-p.com/55319.html#respond Wed, 13 Sep 2017 08:03:27 +0000 //www.f-o-p.com/?p=55319 3 (28)

数字广告领域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SEM信息流 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

想要做出效果,线上 付费广告的核心 是什么?

作为网络营销从业人员,未来的职业方向 和发展空间 是什么?

针对以上的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拥有17年经验的广告大咖微微老师,来为大家做个分享!

另外,本周四晚8点半,微微老师会在艾奇学院给大家带来直播授课—— 《为什么有些落地页,你看了就想买》,原价1288元 的课程,现在点击原文立即报名限时免费

1

问:微微老师好,作为一名从业17年的资深广告人,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广告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是没有变的?

我从2000年毕业开始进入广告行业,那时候网络广告刚刚兴起,还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认为做广告的,就是电视广告、纸媒广告,甚至画画广告牌、路边印刷三折页什么的。

其实无论怎么变化,广告也就涉及到这么几个维度:广告主、消费者、平台 。

广告人的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创意 ,把甲方广告主想要传达的观点 、生活方式 等,通过不同的平台,植入 到用户的心智 里。

所以你看,也许在非专业的人看来变化很大,但是在我看来,变了的无非是投放平台,和新的大时代、大环境而已。

甲方们从logo再大点,发展到五颜六色的黑;用户们从口耳相传,变成通过朋友圈转发。但是广告最核心的,是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利用 人性本能 的习惯引发传播和转化——这个并没有变。

2001年的时候,我们就在做病毒营销 ,我们那时候说是做一个Viruses页面,是通过email传播的,我们千方百计的让这个邮件内容有趣,比如测试、比如小游戏、比如优惠券……然后激发收到邮件的人的转发行为。

2003年的时候,我们做用户引流 ,是通过SNS,设计活动的内容以及整个手机短信的环节,用户通过参与活动,回复Y or N,一步步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进入我们的流量池。

由于我当时服务的几个客户投放力度大,导致朋友们聚会中都在讨论我做的广告,这也算是一种“刷爆朋友圈”。

所以你看看,跟现在的营销人的工作,除了投放平台不同 ,是不是都一样呢?

我们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样让用户收到我们的信息后,不是忽略或者选择删除,而是自行传播或进一步转化,这是广告人永远在思考的问题:

环境再怎么变化,平台再怎么发展,科技再怎么日新月异,广告从纸媒到视频到现在的网络环境、自媒体盛行,但其核心从来没有变过。

如果你永远在追逐潮流,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么你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

当你真正理解了广告的核心 ,那么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新平台,你都立刻就可以抓到重点,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个平台上的投放的细节,你才真的与时俱进,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广告人。

2

问:相比「传统」的SEM广告和时下移动互联网信息流广告,有哪些异同点?

搜索引擎营销广告在我的眼里不算是十分的传统,他也是互联网的产物。

我心里的传统广告,是纸媒、电视媒体广告,他们跟信息流广告其实非常的像。

在这些平台上,我们的用户不是主动寻求,而是被动接受的 。

用户可能是在看电视剧,可能是在逛街,可能是在翻杂志,可能在上班的路上,可能是在浏览某个资讯类APP……他们不是来找某个产品或者某个解决方案的。

这时候,这些广告的第一要务就是通过对用户的了解,用好的创意 来博眼球,要让用户在他本来计划看到的的目标点中关注到不一样的广告。

然后要激发目标用户的潜在需求,让他们产生仔细了解的耐心和愿望,那么下一步,才能完成进一步转化。

相比较起来,SEM广告用搜索排名来博眼球,需要的是买排名,而不是做创意;用户是主动搜索而非被动接受。

这个有一点像以前的黄页广告。单就这两点来说,SEM广告如果投放的好,用户会 非常精准 ,并且有明确的购买意向。

相似点,就是无论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投放广告,我们都要拿下用户的信任。

即便你很轻松的吸引到了用户的关注,也很准确的知道关注你的用户是有需求的,你的点击非常高,但是如果你的落地页的架构逻辑、视觉效果,甚至选图上没有做好,你就无法让用户信任,那么你最终的转化依然上不去。

这个很明显,在早期,大家对度娘都无条件信任的时候,SEM广告简直不要太火爆,只要肯花钱投放,一定有利润产出。

莆田系事件出来之后,搜索引擎平台自身的信任危机产生了,SEM广告就不再是一件不需要多做思考花钱就行的事了,就回归到了所有广告的核心点:“让用户产生信任” 上来。这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有浮躁的都是一时的,最终会回归本真。

3

问:微微老师,目前国内数字广告市场的现状是怎么样?

由于自媒体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通道,所以现在的广告环境比起以前是混乱的。

现在大量的自媒体、新的投放平台层出不穷,营销人员大多数是对这个行业有点悟性的,喜欢这个行业的人,当然这是选择职业的基础。

但是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我现在经常看到许多投放的入口创意 、 落地页设计 上,会犯一些特别基础的错误,有时候会觉得不可思议,我都不用看后台数据,他们几乎等于是在白砸钱 ,可能连个响也听不到。

这个是基于行业经验的判断,并且可以说是屡算屡准。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基础知识。

客户也会因为追逐潮流,所以迷信流量,而不再相信创意,似乎数据是最直观的,但是数据也同样是很方便耍流氓的。

你必须要 了解营销的核心 ,也就是学会如何判断并利用用户的心智,你才可能做到不被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所淘汰。

4

问:投放付费广告,想要获得好的效果,有哪些核心要素?(这里可以引导一下「落地页或是图片」)

一个核心:带着甲方目标的用户视角。

三个关键点:找对受众群、引起受众群关注、唤起受众群需求。

换句话说,我们随时要具备三个视角:

第一个是甲方的,甲方这次投放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是受众群的, 受众群希望看到什么?

第三个是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如何操作? 才能满足甲方的目标,让受众群看到甲方想要他们看到的东西,并进一步形成转化。

落到实际上,就是大家日常的工作,筛关键词 ,制定投放计划 ,设计入口创意 ,设计落地页 。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每一步都要带着一个核心三个关键点的思路去操作,最终才能得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5

问:对于现在广告营销从业人员的学习方向或职业发展,微微老师给我们一些建议吧?

其实前面两个问题里我提到过了,很多东西都是如此,表面在变化 , 内核 、底层逻辑 是不变的。

实际上想要紧跟时代发展,不被抛弃,真的需要你去研究一些 底层逻辑 的东西,一些可以经得住时代检验的东西。你永远在急切的追逐,永远追不上。

这个就好像游泳一样,越是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越急着扑腾,越扑腾越沉得快。会水的人只要放松自己,借助水的浮力,你永远都能浮在浪潮的上面。

我们现在还不至于被这个时代淹死,所以,建议大家花点时间,来学习一些可以让你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抛下的东西。

 

本文作者@艾奇菌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55319.html/feed 0
信息流广告、DSP、网盟和SEM傻傻分不清? //www.f-o-p.com/49587.html //www.f-o-p.com/49587.html#respond Tue, 25 Jul 2017 01:35:47 +0000 //www.f-o-p.com/?p=49587 2 (2)

信息流广告SEMDSP广告以及联盟广告,很多人对其中的差别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就集中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的表格图片集中比较了这4种互联网广告区别及优势,点击大图查看,建议保存。

0?wx_fmt=png.png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建议保存)

看完整体的对比,接下来,我们逐一看看他们具体的特性和区别:

1、信息流广告

属性:广告找人

媒体资源:信息流广告媒体资源多元化,最典型的特征是信息流是自家媒体资源。

例如:

智汇推:包含腾讯旗下新闻系的app产品,腾讯新闻天天快报QQ浏览器等等;

腾讯社交广告:包含腾讯旗下社交系产品微信、QQ、QQ空间等app;

百度信息流:包含手机百度、贴吧百度浏览器等app;

新浪扶翼:包含新浪新闻、新浪体育以及新浪财经等app;

今日头条:包含今日头条和内涵段子app;

……

这些都是主流的媒体平台,因为都是自家媒体资源,质量相对高一些。主打原生,注重用户体验,所谓的千人千面个性推荐、整合资源品效合一,这也是为什么近年信息流这么火爆的原因之一。

广告样式:以单图、大图、组图为主

0?wx_fmt=png.png

(单图-点击查看大图)

0?wx_fmt=png.png

(大图-点击查看大图)

0?wx_fmt=png.png

(组图-点击查看大图)

2、SEM广告

属性:人找广告

媒体资源:SEM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主要以主流搜索引擎为依托,受众明确,广告平台清晰透明。

流量覆盖:本身的量级并不少,但是相比于信息流广告,就稍微有些欠缺。

终端:PC+移动,SEM广告在终端上没有绝对的移动化或者PC化,两个端口都是很重要的方向,但是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SEM流量也在大批的转移到移动端。

广告样式:

0?wx_fmt=png.png

(点击查看大图)

3、DSP广告

属性:广告找人

媒体资源:DSP平添主要是对接合作媒体,通过ADX与SSP实现链接,好处就是媒体资源丰富,而且移动端更加明显,符合现代网民终端需求。

不足之处就是资源质量不同平台良莠不齐,重要的是个别不透明的因素影响着实际投放效果。

DSP广告和信息流最大的差别,在于DSP是整合别人的剩余资源。多见于一些小众的、工具类型的app。

流量覆盖:流量很大,但是并不精细。

广告样式:

0?wx_fmt=png.png

(点击查看大图)

4、联盟广告

属性:广告找人

媒体资源:百度网盟,盘古、谷歌网盟都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互联网广告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媒体渠道以合作媒体为主,媒体质量良莠不齐。

流量覆盖:流量很大但质量较差。

广告样式:

0?wx_fmt=png.png

(点击查看大图)

总结:信息流广告、DSP广告、联盟广告之所以被很多从业者混淆,就是因为其精准定向人群能力高度相似,但是各自的人群精准度不同、终端定位不同,广告的原生性不同,优秀媒体质量数量占比不同,因此效果也是差别较大。

尤其是信息流DSP特别容易混淆,记住一点:“信息流资源都是自己家的,DSP都是整合别人家的”,这样一来,就不会弄混了哈!

 

本文作者@zz 艾奇SEM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

78

]]>
//www.f-o-p.com/49587.html/feed 0
专访:一篇文章让你真正了解DSP广告 //www.f-o-p.com/36134.html //www.f-o-p.com/36134.html#respond Wed, 01 Mar 2017 02:42:09 +0000 //www.f-o-p.com/?p=36134 4
DSP信息流虽然诞生已久,但大热还是近两年的事情。一时间,“DSP”、“RTB”、“程序化交易”等术语横扫各种大小媒体,充斥朋友圈
 
然而大多数广告主和网络广告从业者,仍然不能很明确地了解DSP、RTB、信息流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或者还在用百度竞价的知识往这个领域里强行套用。
 
于是我们访谈了一位对SEM和DSP都有深入研究,并著有书作《互联网DSP广告揭秘-精准投放与高效转化之道》(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本有关DSP广告的书籍,其他你能搜到的DSP书籍都是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的专家——曲海佳老师,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大家对DSP有全面的认识。
 
我:正如您所说,目前很多广告主对于DSP广告的理解,还停留在百度竞价的层面。您能否通俗地解释一下DSP广告,并说说DSP广告与SEM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曲海佳:其实何止是对DSP广告的理解,很多广告主,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广告主对于整个互联网推广的理解都还停留或局限在百度推广(SEM)的层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百度推广发展较早,产品机制相对浅显易懂和因为门槛低拥有更广泛群众基础之外,DSP广告自身相关概念的繁杂和现实的吊诡无疑都让这样的情况雪上加霜。
 
DSP广告其实并不难理解,理想状态下的DSP广告其实就是DSP平台在自身对接的已经被广告交易平台(AdX)分门别类的流量(广告受众)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套自己的筛选标准,然后仅针对自己筛选出来的“自定义受众”展示的广告。就好比在购物的时候,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对商家推荐的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进行比对挑选,最后选择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一样,因为在过程中增加了自主部分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对于结果的把控。
 
DSP与SEM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胜枚举,这里只挑选我个人认为重要的,同时又比较少有人提及的几点来谈一谈:
 
说起相同之处:
 
首先从本质上讲DSP广告与SEM广告都属于呈献给广告受众的“有用”的信息;
 
其次二者的潜在优化逻辑相同,都是通过调整设置与创意来提高相关性;
 
最后两者的难点相同,都在于前后端数据经常无法打通。
 
而不同之处则在于:
 
与SEM广告守株待兔式的被动等待潜在受众“翻牌子”相比,DSP广告是一种能够让广告主变被动为主动的推广形式,同时SEM广告所响应的是广告受众的即时需求,而DSP广告因为机制的原因往往对应的是广告受众过去一段时间的需求,所以DSP广告投放应该更多地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规律性需求和长期需求;
 
另外两者在整合营销中担任的角色也有很大不同,SEM因为搜索引擎的特性而往往担当的是最终转化收割的角色,而DSP可以弥补SEM推广流量的不足或稀释流量的成本,通过浏览转化实现助攻的作用。
 
我:很多企业主会把信息流广告与DSP混为一谈,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曲海佳:信息流广告与DSP广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的定向维度有很多是互通的,往往都包括受众和用户环境,广告形式也类似,都包括图文或视频,而很多DSP广告也是以信息流广告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很多优化人员针对这两种广告使用类似的投放逻辑和优化思路方法。
 
但二者的区别是很大的。
 
首先本质上信息流广告属于原生的范畴,通过“潜伏”在众多其它信息之中来降低受众对于操作体验被干扰的反感度和对于自身相关数据被洞悉的恐慌,而DSP广告仍然无法摆脱干扰用户体验和“碍眼”的尴尬处境。所以相比较原生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SP广告是更简单粗暴的硬广。
 
其次信息流广告定向所凭借的数据比DSP有更强的可靠性,因为从数据类型的划分来说,信息流广告借助的往往是自身的数据,同时因为信息流广告平台本身就是媒体,相对封闭,所以不存在甄别媒体质量的问题,也没有数据外泄的担忧。而DSP要想取得好的推广效果,很多时候单靠自己积累的乙方数据是不够的,需要结合甲方数据和第三方数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最后两种广告形式对于媒体的长远影响也不尽相同,信息流广告因为原生的形式,只要不是填充得太过分,会反向刺激媒体内容的生产,让更多内容生产者为了与平台分成而投入到内容生产和质量提升的进程中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媒体的繁荣,形成良性循环,而DSP广告“急功近利”的形式,往往会为高质量媒体所不容。
 
我:DSP与网盟广告(百度网盟、谷歌AdSense等)有什么区别呢?
 
曲海佳:严格意义上来说百度网盟和谷歌AdSense应该叫广告网络(Ad network),都是聚合了海量中小媒体(publisher)流量,经过对媒体和受众的简单标记之后就可以通过媒体定向实现媒体购买,同时也可以通过受众定向实现受众购买,也可以实现两种定向交叉取交集的定向方式。
 
但因为广告网络必须顾及媒体的利益,所以在打标签上不可能实现特别细的粒度,否则就会出现部分媒体的广告填充率和收益不高的情况,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引发媒体的“叛逃”,进而引发广告网络丧失掉流量巨大、流量价格便宜的优势,同时又因为各家广告网络的媒体构成不均衡,会出现单一广告网络无法满足所有行业的广告主推广的情况。为了均衡各家广告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更好地消耗彼此的广告库存,广告交易平台应运而生,然后顺理成章地,DSP也就诞生了。
 
我:您对于SEM与DSP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那么您认为这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吗?未来互联网广告中各类广告的发展趋势会如何?
 
曲海佳:首先我不认为SEM与DSP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虽然在百度广告位缩减之后促进了某些行业在展示类广告领域的投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SEM和DSP始终还是互相配合的“战友”关系,或用个更时髦的词,就是CP关系。
 
SEM与DSP在某些层面都可以满足品牌类用户或者效果类用户的需求,但通常主流的做法是在SEM上求精准转化,在DSP上求海量曝光,这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做法,而两者相结合则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做法。但其实也可以在SEM上通过追赶时事热点来增加品牌曝光,在DSP上通过多重定向和数据整合来实现主动精准投放,这其实是“扬长补短”。所以SEM与DSP的关系可以是1+1>2。
 
未来互联网广告会在形式上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在定位的精准性与媒体的填充率的均衡上会有更加精细化的做法,但大的方向不但已经显现而且亘古不变,那就是广告与信息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这一点上从近几年信息流广告的迅猛发展和热门影视剧的植入大行其道可见其端倪。
 
我:之前宋星老师有一篇大热的文章《艰难一年:DSP、RTB和程序化广告的2016年终反思》,其中提出了RTB广告已经走入幻想破灭期,并揭露了如今DSP行业中的乱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曲海佳:我很赞同宋星老师在文章开端就抛出的发展曲线理论,现在对于某些人而言,RTB广告确实已经进入到了幻想破灭期,但是对于更多的人,他们甚至不知道RTB广告所谓何物,所以不排除未来重新焕发青春,即便以后RTB广告出于营销的目的改头换面,重新用新的概念甚至定义来包装自己,我相信其精髓-自定义广告受众的理念将会以各种方式延续下去,并且在未来所有的广告形式上发扬光大。
 
至于广告行业中的乱象,我相信不仅仅局限在DSP领域,而是存在于所有的领域,有人的介入就会有漏洞,有人的参与就会有因逐利而产生的灰色地带。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好猎手才能降服得住狡猾的狐狸。因此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整体行业道德水准的突变式提高,而应该把希望寄托于从业者在业务能力上的不断精进,营销人员越来越专业,进而让这些“乱象”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当这些乱象无利可图或者越来越难做,自然而然就会少下来,因利益引发的乱象,只能通过利益去加以限制。

现在有不少SEMer在考虑往DSP、信息流方向转移,您对于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呢?对于从SEM转向DSP发展的小伙伴,您有什么建议与忠告?

 
曲海佳:多种广告渠道和形式,在操作与优化上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其内核都是一样的,作为从业者要拨开表象的迷雾,看清营销的本质,洞悉消费者/广告受众的心理,才能超脱于各种形式上的演进与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从SEM专项DSP发展的小伙伴,我建议可以把DSP作为自己营销思路与领域上的拓展,而不是一个转折,即便是进入了一家DSP公司,也不要轻易抛弃SEM这个基本功。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SEMer,要牢记三个词,那就是“专业”、“职业”和“行业”,专业代表在各个渠道推广的经验与技能,职业代表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而行业则代表学无止境的各行业知识,相信牢记这三点的同仁一定能够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曲海佳&艾奇菌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36134.html/feed 0